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二程粹言 卷上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1a 页 WYG0698-035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二程粹言卷上
             宋 杨时 编
  论道篇
子曰道外无物物外无道在父子则亲在君臣则敬有
 适有莫于道已为有间又况夫清净而弃人伦者乎
子曰立言所以明道也言之而知德者厌之不知德者
 惑之何也由涉道不深素无涵蓄尔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1b 页 WYG0698-0357b.png
子曰传道为难续之亦不易有一字之差则失其本旨矣
或谓惟太虚为虚子曰无非理也惟理为实或曰莫大
 于太虚曰有形则有小大太虚何小大之可言
子曰有者不可谓之无犹人知识闻见历数十年之后
 一旦念之昭昭然于心谓之无者非也谓之有者果
 安在哉
或问诚者专意之谓乎子曰诚者实理也专意何足以
 尽之吕大临曰信哉实有是理故实有是物实有是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2a 页 WYG0698-0357c.png
 物故实有是用实有是用故实有是心实有是心故
 实有是事故曰诚者实理也
或问介甫有言尽人道谓之仁尽天道谓之圣子曰言
 乎一事必分为二介甫之学也道一也未有尽人而
 不尽天者也以天人为二非道也子云谓通天地而
 不通人曰伎亦犹是也或曰乾天道也坤地道也论
 其体则天尊地卑其道则无二也岂有通天地而不
 通人如止云通天文地理虽不能之何害为儒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2b 页 WYG0698-0357d.png
子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之可闻其体则谓之易其理
 则谓之道其命于人则谓之性其用无穷则谓之神
 一而已矣
子曰阴之道非必小人也其害阳则小人也其助阳成
 物则君子也利非不善也其害义则不善也其和义
 则非不善也
子曰诚则无不敬未至于诚则敬然后诚
子曰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临人则人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3a 页 WYG0698-0358a.png
 化无往而不得志之正也
或问子所定昏礼有婿往谢之仪何谓也子曰是时也
 以今视古气之淳漓不同矣今人之寿夭猊象与古
 亦异而冕服俎豆未必可称也圣人之主化犹禹之
 治水耳宜顺之而不逆宜遵之而不违随时之义亦
 因以此焉
子曰天下之害皆以远本而未胜也峻宇雕墙本于宫
 室酒池肉林本于饮食淫酷残忍本于刑罚穷兵黩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3b 页 WYG0698-0358b.png
 武本于征伐先王制其本者天理也后王流于末者
 人欲也损人欲以复天理圣人之教也或曰然则未
 可尽去乎曰本末一道也父子主恩必有严顺之礼
 君臣主敬必有承接之仪礼逊有节非威仪则不行
 尊卑有序非物采则无别文之与质相须而不可缺
 也及夫末胜而本丧则宁远浮华而质朴之为贵尔
子曰纯于敬则已与理一无可克者无可复者
子曰质必有文自然之理也理必有对生生之本也有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4a 页 WYG0698-0358c.png
 上则有下有此则有彼有质则有文一不独立二必
 为文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子曰佛者之学若有止则有用
子曰观生理可以知道
子曰至诚感通之道惟知道者识之
子曰仁道难名惟公近之非指公为仁也
子曰圣人以生死为常事无可惧者佛者之学本于畏
 死故言之不已下愚之人故易以其说自恐至于学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4b 页 WYG0698-0358d.png
 禅虽异于是然终归于此盖皆利心也或曰本以利
 心得之耶抑以利心求之而有失也子曰本以利心
 得之故学者亦以利心失之也庄生所谓无常化者
 亦若是尔
韩侍郎曰道无真假子曰既无真则是假尔既无假则
 是真矣真假皆无尚何有哉必曰是者为真非者为
 假不亦显然而易明乎
子谓门人曰于佛氏之说不必穷也苟欲穷之而未能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5a 页 WYG0698-0359a.png
 穷则已与之俱化矣曰然则何以能不疑曰曷不以
 其迹考之其迹如是其心何如哉岂可取其迹而不
 求其心探其心而不考其迹也心迹犹形影无可判
 之理王仲淹之言非也助佛氏之说者必曰不当以
 其迹观之吾不信也
子曰义利云者公与私之异也较计之心一萌斯为利
 矣
子曰便儇佼厉之人去道远而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5b 页 WYG0698-0359b.png
子曰公者仁之理恕者仁之施爱者仁之用子厚曰诚
 一物也
子曰苟非至诚虽建功立业亦出于事为浮气其能久
 乎
或问学者多流于释氏之说何也子曰不致知也知之
 既至孰得而移之知玉之为宝则人不能以石乱之
 矣知醴之为甘则人不能以蘖乱之矣知圣人之为
 大中至正则释氏不能以说惑之矣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6a 页 WYG0698-0359c.png
或谓佛氏所谓定岂圣人所谓止乎子曰定则忘物而
 无所为也止则物自付物各得其所而我无与也
子曰天地不相遇则万物不生君臣不相遇则政治不
 兴圣贤不相遇则道德不亨事物不相遇则功用不
 成遇之道大矣哉
子曰至公无私大同无我虽眇然一身在天地之间而
 与天地无以异也夫何疑焉佛者厌苦尘根是则自
 利而已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6b 页 WYG0698-0359d.png
子曰能明善斯可谓明也已能守善斯可谓诚也已
或问孝弟为仁之本与子曰行仁自孝弟始孝弟仁之
 事也仁性也孝弟用也谓孝弟为行仁之本则可直
 曰仁之本则不可
或问仁与圣何以异子曰仁可以通上下而言圣名其
 极也有人于此一言一行仁矣亦可谓之仁而不可
 谓之圣至于尽人道者必谓之圣而亦可谓之仁
子曰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7a 页 WYG0698-0360a.png
或问敬子曰主一之谓敬何谓一子曰无适之谓一何
 以能见一而主之子曰齐庄整敕其心存焉涵养纯
 熟其理著矣
子曰忠恕犹曰中庸不可偏举
子曰至诚事亲则成人子至诚事君则成人臣无不诚
 者故曰诚者自成也
或问中庸可择乎子曰既博学之又审问之又谨思之
 又明辨之所以识中庸之理而不差忒奚为而不择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7b 页 WYG0698-0360b.png
子曰存道者心无老少之异行道者身老则衰故孔子
 曰吾衰也久矣
子曰仁者必爱指爱为仁则不可不仁者无所知觉指
 知觉为仁则不可
子曰可欲莫如善以有诸巳为贵若存若忘焉而不为
 物所诱俗所移者吾未之见也
子曰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仁也不可曰以敬直内以义
 方外谓之敬义者犹曰行仁义云耳何直之有所谓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8a 页 WYG0698-0360c.png
 直也者必有事而勿正是也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与物同矣故曰敬义立而德不孤推而放诸四海而
 准
子曰守道当确然而不变得正则远邪就非则违是无
 两从之理
子谓学者曰夫道恢然而广大渊然而深奥于何所用
 其力乎惟立诚然后有可居之地无忠信则无物
子曰理素定则能见几而作不明于理何几之能见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8b 页 WYG0698-0360d.png
或问四端不言信何也子曰有不信故言有信譬之四
 方其位已定何不信之有若以东为西以南为北斯
 不信矣是故四端不言信
刘安节问仁与心何异子曰于所主曰心名其德曰仁
 曰谓仁者心之用乎子曰不可曰然则犹五榖之种
 待阳气而生乎子曰阳气所发犹之情也心犹种焉
 其生之德是为仁也
子曰敬则无间断文王之纯如此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9a 页 WYG0698-0361a.png
子曰礼者人之规范守礼所以立身也安礼而和乐斯
 为盛德矣
子曰无道而得富贵其为可耻人皆知之而不处焉惟
 特立者能之
子曰子厚以清虚一大名天道是以器言非形而上者
子曰今之语道者语高则遗卑语本则遗末孟子之书
 虽所记不主一端然无精粗之分通贯言之蔑不尽
 者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9b 页 WYG0698-0361b.png
子曰凡志于求道者可谓诚心矣欲速助长而不中理
 反不诚矣故求道而有迫切之心虽得之必失之观
 天地之化一息不留疑于速也然寒暑之变极微曷
 尝遽哉
子曰语默犹昼夜尔死生犹古今尔
子曰仁则一不仁则二
子曰一德立而百善从之
子曰无一亦无三故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10a 页 WYG0698-0361c.png
 其友是二而已
子曰天以生为道
或问理义何以异子曰在物为理处物为义
子曰形而上者存于洒扫应对之间理无小大故也
子曰理有盛衰有消长有盈益有虚损顺之则吉逆之
 则凶君子随时所尚所以事天也
子曰理善莫过于中中则无不正者而正未必得中也
或问仁子曰圣贤言仁多矣会观而体认之其必有见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10b 页 WYG0698-0361d.png
 矣韩文公曰博爱之谓仁爱情也仁性也仁者固博
 爱以博爱为尽仁则不可
或问何谓忠何谓恕子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忠也天
 地变化草木蕃恕也
子曰不偏之谓中一物之不该一事之不为一息之不
 存非中也以中无偏故也此道也常而不可易故既
 曰中又曰庸也
或问商丘开之事信乎子曰大道不明于天下庄列之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11a 页 WYG0698-0362a.png
 徒窥测而言之者也
或曰蹈水火白刃而无伤巫师亦或能之岂在诚乎子
 曰彼以邪心诡道为之常怀欺人之意何诚之有曰
 然则其能者何也子曰西方有幻术焉凡其所谓变
 化神通以骇众人之耳目者皆幻也巫师所能乃其
 馀绪耳
子曰异端之说虽小道必有可观也然其流必害故不
 可以一言之中一事之善而兼取其大体也夫杨墨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11b 页 WYG0698-0362b.png
 亦是尧舜而非桀纣其是非岂不当乎其所以是非
 之意盖窃吾之似欲成其说耳
子曰介甫之言道以文焉耳矣言道如此已则不能然
 是已与道二也夫有道者不矜于文学之门启口容
 声皆至德也
子曰世之学者未尝知权之义于理所不可则曰姑从
 权是以权为变诈之术而已也夫临事之际称轻重
 而处之以合于义是之谓权岂拂经之道哉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12a 页 WYG0698-0362c.png
或问信在四端犹土王四季乎子曰信无在无不在在
 易则至理也在孟子则配道义之气也
或问夫子曰有已发之中有未发之中中有二耶子曰
 非也发而中节亦是中也对中而言之则谓之和可
 也以其发故也
子谓子厚曰道者天下之公也而学者欲立私说何也
 子厚曰心不广也子曰彼亦是美事好而为之不知
 乃所当为强私之也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12b 页 WYG0698-0362d.png
子曰因人情而节文之者礼也行之而人情宜之者义
 也
或问喜怒哀乐未发之时耳无所闻目无所见乎曰虽
 无闻见而闻见之理自存汝于静也何如对曰谓之
 有物则不可然昭昭乎有所知觉也子曰有是觉则
 是动矣曰夫子于喜怒哀乐之未发也谓静而已乎
 子曰汝必从事于敬以直内则知而得之矣曰何以
 未发言中子曰敬而无失所以中也凡事事物物皆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13a 页 WYG0698-0363a.png
 有自然之中若俟人为布置则不中矣
子曰或言方有内外是有间矣道无间方无内外
或问何谓时中子曰犹之过门不入在禹稷之世为中
 也时而居陋巷则过门不入非中矣居于陋巷在颜
 子之时为中也时而当过门不入则居于陋巷非中
 矣盖以事言之有时而中以道言之何时而不中也
或问外物宜恶诸子曰于道而无所见则累与恶皆不
 得免焉盖亦原其当有当无尔当有也何恶之有当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13b 页 WYG0698-0363b.png
 无也何绝之有
子曰理者礼也文也礼者实也本也文者华也末也理
 文若二而道一也文过则奢实过则俭奢自文至俭
 自实生形影之类也
子曰昔圣人谓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者人也亲亲为
 大唯能亲亲故自吾老幼以及人之老幼义者宜也
 尊贤为大唯能尊贤故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仁义尽
 人之道尽矣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14a 页 WYG0698-0363c.png
子曰视听言动一于礼谓之仁
子曰信不足以尽诚犹爱不足以尽仁也
子曰昼夜者死生之道也知生之道则知死矣尽人之
 道则能事鬼矣死生人鬼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子曰仕止久速惟其可不执于一故曰君子而时中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寂然不动故曰天下之大本也
子曰能尽饮食言语之道则能尽出处去就之道矣能
 尽出处去就之道则能尽死生之道矣其致一也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14b 页 WYG0698-0363d.png
子曰有形皆器也无形惟道
子曰凡执守不定者皆不仁也
子曰释氏言定异乎圣人之言止夫于有美恶因而美
 恶之美恶在物我无心焉苟曰吾之定不预于物然
 物未尝忘也圣人曰止随其所止而止之止其所也
子曰中无定方故不可执一今以四方之中为中则一
 方无中乎以中外之中为中则当外无中乎故自室
 而观之有室之中而自堂观之则室非中矣自堂而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15a 页 WYG0698-0364a.png
 观之有堂之中而自庭观之则堂非中矣
子曰集义生气方其未养也气自气尔惟集义以生则
 气与义合无非道也合非所以言气自其未养言之
 也
或问集义必于行事非行事则无所集矣子曰内外一
 事岂独事欲合义也
又问敬以直内其能不用意乎子曰其始安得不用意
 也久而成焉意忘矣又问必有事焉者其惟敬而已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15b 页 WYG0698-0364b.png
 乎子曰敬以涵养也集义然后为有事也知敬而不
 知集义不几于兀然无所为者乎
子曰佛氏之道一务上达而无下学本末间断非道也
子曰杨墨之害甚于申韩佛氏之害甚于杨墨
子曰论语所载其犹权衡尺度欤能以是揆事物者长
 短轻重较然自见矣
子曰敬则虚静而虚静非敬也
子曰一不敬则私欲万端生焉害人此为大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16a 页 WYG0698-0364c.png
子曰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我也知其皆我何
 所不尽不能有诸已则其与天地万物岂特相去千
 万而已哉
子曰仁孝之理备于西铭之言学者斯须不在是即与
 仁孝远矣
子曰无不敬者对越上帝之道也
子曰顺理则无忧
子曰老子语道德而杂权诈本末舛矣申韩苏张皆其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16b 页 WYG0698-0364d.png
 流之弊也申韩原道德之意而为刑名后世犹或师
 之苏张得权诈之说而为纵横其失益远矣今是以
 无传焉
或问释氏有事事无碍譬如镜灯包含万象无有穷尽
 也此理有诸子曰佛氏善侈大其说也今一言以蔽
 之曰万物一理耳夫百氏诸子未有不善道德仁义
 者考其归宿则异乎圣人也佛氏其辞皆善遁今即
 其言而究之则必曰吾不为是也夫已出诸其口载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17a 页 WYG0698-0365a.png
 之于书矣遁将何之
子曰佛之所谓世网者圣人所谓秉彝也尽去其秉彝
 然后为道佛之所谓至教也而秉彝终不可得而去
 也耳闻目见饮食男女之欲喜怒哀乐之变皆其性
 之自然今其言曰必尽绝是然后得天真吾多见其
 丧天真矣学者戒之谨之至于自信然后彼不能乱
 矣
或问爱何以非仁子曰爱出于情仁则性也仁者无偏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17b 页 WYG0698-0365b.png
 照是必爱之
子曰谦者治益之道
子曰离阴阳则无道阴阳气也形而下也道太虚也形
 而上也
子曰道无体而义有方
或问释氏有言下觉何如子曰何必浮屠氏孟子言之
 矣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知者知此事也觉
 者觉此理也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18a 页 WYG0698-0365c.png
或问变与化何别王氏谓因形移易谓之变离形顿革
 谓之化疑其说之善也子曰非也变未离其体也化
 则旧迹尽亡自然而已矣故曰动则变变则化惟天
 下至诚为能化
子曰尽已无歉为忠体物无违为信表里之义也
子曰动静无端阴阳无始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子曰莫大于道莫妙于神至大至妙宜若难言也圣人
 语之犹常事尔使学者玩而索之故其味长释氏之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18b 页 WYG0698-0365d.png
 言夸张闳侈将以骇人耳目而动其心意已尽而言
 未已故其味短
子曰圣人公心尽天地万物之理各当其分故其道平
 直而易行佛氏厌苦弃舍造作费力皆非自然故失
 之远
子曰佛氏求道犹以管窥天惟务上见而不烛四旁是
 以事至则不能变
子曰中庸天理也不极天理之高明不足以道乎中庸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19a 页 WYG0698-0366a.png
 中庸乃高明之极耳非二致也
子曰予夺翕张理所有也而老子之言非也与之之意
 乃在乎取之张之之意乃在乎翕之权诈之术也
子曰礼乐大矣然于进退之间则已得性情之正
子曰一二合而为三三见则一二亡矣离三而为一二
 一二见而三亡矣方为一二而求三既已成三又求
 一二是不知理
子曰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或过或不及无非恶也杨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19b 页 WYG0698-0366b.png
 墨之类是也
子曰以气明道气亦形而下者耳
子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故曰动静一源
子曰气充则理正正则不私不私之至则神
或问何谓诚何谓道乎子曰自性言之为诚自理言之
 为道其实一也
子曰中无定体惟达权然后能执之
子曰至显莫如理昔有人鼓琴而见螳螂捕蝉者或人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20a 页 WYG0698-0366c.png
 闻之而曰琴胡为有杀声也夫杀在物见在心而听
 者以声知之非至显欤
子曰道不远人不可须臾离也此特为始学者言之耳
 论道之极无远也无近也无可离不可离也
子曰使万物无一失所者斯天理中而已
子曰人为不善于幽隐之中者谓人莫已知也而天理
 不可欺何显如之或曰是犹杨震所谓四知者乎子
 曰几矣虽然人我之知犹有分也天地则无二知也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20b 页 WYG0698-0366d.png
吕大临曰中者道之所由出也子曰非也大临曰所谓
 道也性也中也和也名虽不同混之则一欤子曰中
 即道也汝以道出于中是道之于中也又为一物矣
 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循性曰道各有当也大本言其
 体达道言其用乌得混而一之乎大临曰中即性也
 循性而行无非道者则由中而出莫非道也岂为性
 中又有中哉子曰性道可以合一而言中不可并性
 而一中也者状性与道之言也犹称天圆地方而不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21a 页 WYG0698-0367a.png
 可谓方圆即天地方圆不可谓之天地则万物非出
 于方圆矣中不可谓之道则道非出于中矣中之为
 义自过与不及而立名而指中为性可乎性不可容
 声而论也率性之谓道则无不中也故称中所以形
 容之也大临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赤子之心至虚无
 倚岂非中乎此心所发无往而不中大人不失赤子
 之心所谓允执厥中也子曰赤子之心已发而未远
 于中者也而尔指为中是不明大本也大临曰圣人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21b 页 WYG0698-0367b.png
 智周万物赤子未有所知其心固不同也孟子所言
 特取其纯一无伪可与圣人同尔非谓无毫发之异
 也无过不及之谓中何从而知之乎求之此心而已
 此心之动出入无时何从而守之乎求之喜怒哀乐
 未发之际而已当是时也至虚不倚纯一无伪以应
 万物之变何往而非礼义哉故大临以赤子之心为
 中而曰中者道之所由出也子曰非谓无毫发之异
 斯异矣大本则无异尔于喜怒哀乐未发之际而求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22a 页 WYG0698-0367c.png
 中之中去中不亦远乎大临曰然则夫子以赤子之
 心为已发者而未发之时谓之无心可乎子曰心一
 也有指体而言者寂然不动是也有指用而言者感
 而遂通天下之故是也在人所见何如耳论愈析微
 则愈易差失言之未莹则亦择之未精耳大临曰此
 则浅陋之罪也敢不承教
  论学篇
子曰识道以智为先入道以敬为本夫人测其心者茫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22b 页 WYG0698-0367d.png
 茫然也将治心而不知其方者寇贼然也天下无一
 物非吾度内者故敬为学之大要
子曰学必先知仁知之矣敬以存之而已存而不失者
 心本无懈何事于防闲也义理益明何事于思索也
 斯道也与物无对大不足以名之天地之用即我之
 用也万物之体即我之体也
子曰行失即恶亦改之而已事失即乱亦治之而已苟
 非自弃皆君子也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23a 页 WYG0698-0368a.png
子曰犯而校者私巳也不校者乐天也或曰然则无当
 报者乎子曰其有报也亦循理而已
子曰所处于贫贱虽贫贱未尝不乐不然虽富贵亦常
 歉然不自得故曰莫大于理莫重于义
子曰弹琴而心不在焉则不成声故曰琴者禁邪心也
苏炳问修辞何以立诚子曰苟以修饰言语为心是伪
 而已
子曰视听言动无非天也知其正与妄斯善学矣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23b 页 WYG0698-0368b.png
子曰世俗之言多失正如吴楚失之轻赵魏失之重既
 通乎众尽正之而不得则君子去其甚者而已
子曰有过必改罪已是也改而已矣常有歉悔之意则
 反为心害
子曰学者欲得正必以颜子为准的
苏洵曰平居讲习殆空言也何益不若治经传道为居
 业之实耳子曰讲习而无益盖未尝有得耳治经固
 学之事苟非自有所得则虽五经亦空言耳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24a 页 WYG0698-0368c.png
子曰射法具而彀不满发不中未正内志耳
子曰今之学者有三弊溺于文章牵于训诂惑于异端
 苟无是三者则将安归必趋于圣人之道矣
或问有反身而未诚者何子曰是视身之与诚犹二物
 也必以已合彼非能诚矣夫身既不诚则无乐矣
子谓刘安节曰善学者进德不有异于缀文者耶有德
 矣动无不利为无不成何有不文若缀文之士不专
 则不工专则志局于此又安能与天地同其大乎吕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24b 页 WYG0698-0368d.png
 大临有言学如元凯未免成癖文似相如未免类俳
 今之为文者一意于词章藻绘之美以悦人之耳目
 非俳优而何
子曰能守节善矣亦贵乎适中而已节而过中是谓苦
 节安能常且久耶
子曰妄动由有欲妄动而得者其必妄动而失一失也
 其得之必失之二失也况有凶咎随之乎是故妄得
 之福灾亦随焉妄得之得失亦继焉苟或知此亦庶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25a 页 WYG0698-0369a.png
 几乎不由欲而动矣
子曰于上深有所望于下深有所责其处已则莫不恕
 也而可乎
子曰言行不足以动人临事而倦且怠皆诚不至也
子曰人之智思因神以发智短思敞神不会也会神必
 有道
子曰古人谓心广洪大无偏而不起之处得见其人亦
 可与语矣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25b 页 WYG0698-0369b.png
韩公与子坐惜日之暮喟然而叹子曰常理也古犹今
 也而何叹曰老而将去也子曰勿去可也曰奈何而
 勿去子曰不能则去矣
子曰斟酌古今而去取之非心有权度卓然不疑者未
 能无差忒
子曰可观莫如万物之生意
子曰处患难知其无可奈何遂放意而不反是安于义
 命者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26a 页 WYG0698-0369c.png
子曰知过而能改闻善而能用克己以从义其刚明者
 乎
子曰饥而食渴而饮冬而裘夏而葛苟有一毫私意于
 其间即废天职
子曰学礼义考制度必求圣人之意得其意则可以沿
 革矣
或问入道之功子曰立志志立则有本譬之艺木由毫
 末拱把至于合抱而干云者有本故也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26b 页 WYG0698-0369d.png
子曰学者有所闻而不著乎心不见乎行则其所闻固
 自他人之言耳于已何与焉
子曰思索经义不能于简策之外脱然有独见资之何
 由深居之何由安非特误巳亦且误人也
或问人有少而勇老而怯少而廉老而贪何为其然也
 子曰志不立为气所使故也志胜气则一定而不可
 变也曾子易箦之际其气微可知也惟其志既坚定
 则虽死生之际亦不为之动也况老少之异乎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27a 页 WYG0698-0370a.png
或问人有日记万言或妙绝技艺者是可学乎子曰不
 可才可勉而少进钝者不可使利也惟积学明理既
 久而气质变焉则暗者必明弱者必立矣
或问为养而求仕不免忧得失将何以免此子曰志胜
 气义处命则无忧矣曰在已可免也而亲不悦奈何
 子曰为已为亲非二事也其如命何人苟不知命见
 利必趋遇难必避得丧必动其异于小人者几希圣
 人曰命云者为中人而设也上智之士惟义之安虽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27b 页 WYG0698-0370b.png
 曰求而得之然安于义而无求此乐天者之事也至
 于闻有命而不能安之则每下矣
或问为文有害于大学之道乎子曰是其为业也不专
 则不工也专则志局于此斯害也已学以养心奚以
 文为五经之言非圣人有意于文也至蕴所发自然
 而成也
或曰游夏以文学称何也曰汝谓其执简秉笔从事于
 词章之技乎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28a 页 WYG0698-0370c.png
子曰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今或滞心于章句之
 末则无所用也此学者之大患
子曰利者众之所同欲也专欲利已其害大矣贪之甚
 则昏蔽而忘理义求之极则争夺而致怨
子曰学者自治极于刚则守道愈固勇于进则迁善愈
 速
子曰达理故乐天而不竞内充故退逊而不矜
子曰物聚而无以养之则不能存息矣故君子动静节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28b 页 WYG0698-0370d.png
 宣所以养生也饮食衣服所以养形也威仪行动所
 以养德也推已及物所以养人也养道之所贵惟正
 而已矣
子曰言不可不谨伤于易则诞伤于烦则支已肆则物
 忤出悖则来违君子所以非法不道也
子曰射中鹄舞中节御中度皆诚也
子曰赴汤火蹈白刃武夫之勇可能也克己自胜非君
 子之大勇不可能也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29a 页 WYG0698-0371a.png
子曰凡人之过多矣能改之者犹无过也惟识趣污下
 之人其改之为最难故其过最甚
子曰始于致知智之事也行所知而极其至圣之事也
子曰学者好为高论犹贫人谈金辨其体色权其轻重
 商其贵贱其言未必非也然终不如富人之有金未
 尝自言金之美也
子曰进学莫先乎致知养心莫大乎理义
王彦霖曰人之于善也必其诚心欲为然后有所得其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29b 页 WYG0698-0371b.png
 不欲不可以强人也子曰是不然任其自为听其不
 为则中人以下自弃自暴者众矣圣人所以贵于立
 教也
彦霖再问立德进德当何先子曰有既立而益进者上
 也有勇而至于立者次也
或问必有事焉者其敬而已乎子曰敬所以涵养也集
 义所谓必有事也不知集义是为无事也曰义者中
 理之谓乎子曰中理见乎事敬在心义以方外然后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30a 页 WYG0698-0371c.png
 中理矣曰义与敬何以异子曰敬所以持守也有是
 有非顺理而行者义也曰敬犹静欤子曰言静则老
 氏之学也
子曰处屯难之时而有致亨之道其惟正固乎凡处难
 能守正而不变者鲜矣
子曰百工治器必贵于有用器而不可用工不为也学
 而无所用学将何为也
子曰学而未有所知者譬犹人之方醉也亦何所不至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30b 页 WYG0698-0371d.png
 及其既醒必惕然而耻矣醒而不以为耻末如之何
 也
子谓周行已曰今之进学者如登山方于平易皆能阔
 步而进一遇峻险则止矣
子曰根本既立然后可立趋向趋向既立矣而所造有
 深浅不同者勉与不勉故也
子曰不诚则有累诚则无累
子曰学之而不养养之而不存是空言也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31a 页 WYG0698-0372a.png
子曰重任必强脊膂之人乃能胜
子曰义有至精理有至奥能自得之可谓善学矣
子曰自得而至于无我者凡善言美行无非所过之化
 也
子曰学至涵养其所得而至于乐则清明高远矣
子曰学而不自得则至老而益衰
子曰力学而得之必充广而行之不然者局局其守耳
子曰语学者以其所未至不惟所闻不深亦易忽于理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31b 页 WYG0698-0372b.png
子曰见之既明养之既熟泰然而行之其进曷禦焉
子曰识必见于行如行道涂涉暗阻非日月之光炬火
 之照则不可进矣故君子贵有识力学穷理则识益
 明照知不惑乃益敏矣
子曰言而不行自欺孰甚焉
子曰动以人则有妄动以天则无妄
子曰教人者养其善心则恶自消治民者导以敬逊则
 争自止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32a 页 WYG0698-0372c.png
子曰学必激昂自进不至于成德不敢安也
或问今有志于学而知识蒙蔽力不能胜其任则如之
 何曰致知则明明则无不胜其任者在勉强而已
子曰人之于学避其所难而姑为其易者斯自弃也已
 夫学者必志于大道以圣人自期而犹有不至者焉
子曰以富贵骄人者固不美矣以学问骄人者其害岂
 小哉
子曰学者当务实一有近名之心则大本已失尚何所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32b 页 WYG0698-0372d.png
 学哉或曰不犹贤于为利者乎子曰清污虽不齐而
 其利心则一也然则没世而名不称孔子何为而疾
 之也子曰非为求名也为无善之可称耳
或问日新者益进乎抑谓无弊而已乎子曰有进意而
 求益者必日新
或曰有因苦学失心者何也子曰未之闻也善学者之
 于其心治其乱收其放明其蔽安其危曾谓为心害
 乎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33a 页 WYG0698-0373a.png
子曰不知天则于人之贤否愚知有所不知虽知之有
 所不尽故学以知天为本不知人则所亲者或非其
 人所由者或非其道故学者以亲贤为急
子曰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
或问学何如而谓之有得子曰其必默识心通乎笃诚
 明理而涵养之者次也闻之知之亿度之举非得
 也
或问学必穷理物散万殊何由而尽穷其理子曰诵诗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33b 页 WYG0698-0373b.png
 书考古今察物情揆人事反覆研究而思索之求止
 于至善盖非一端而已也又问泛然其何以会而通
 之子曰求一物而通万殊虽颜子不敢谓能也夫亦
 积习既久则脱然自有该贯所以然者万物一理故
 也
子曰未有知之而不能行者谓知之而未能行是知之
 未至也
子曰于所当为者用意而为之未免私心也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34a 页 WYG0698-0373c.png
子曰致知则智明智明然后能择
或问夫子之教必使学者涵养而后有所得何如其涵
 养也子曰莫如敬
子曰学者以屏知见息思虑为道不失于绝圣弃智必
 流于坐禅入定夫鉴之至明则万物毕照鉴之常也
 而奚为使之不照乎不能不与万物接则有感必应
 知见不可屏而思虑不可息也欲无外诱之患惟内
 有主而后可主心者主敬也主敬者主一也不一则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34b 页 WYG0698-0373d.png
 二三矣苟系心于一事则他事无自入况于主敬乎
或问致知力行其功并进乎子曰人谓非礼勿为则必
 强勉而从之至于言穿窬不可为不必强勉而后能
 也故知有浅深则行有远近此进学之效也循理而
 至于乐则已与理一殆非强勉之可能也
子曰闲邪则诚已存非取诚于外纳诸中而存之也故
 役役然于不善之中求善而为之必无入善之理
子曰古之言知之非艰者吾谓知之亦未易也今有人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35a 页 WYG0698-0374a.png
 欲之一地必知所出之门所由之道然后可往苟不
 知也虽有往赴之心其能进乎后世非无美质而力
 行者然鲜能明道盖知之者难也
或问使从俗可以从欤子曰于义有害者胡为而可从
子曰学者苟有朝闻道夕死可矣之志则不肯安于所
 不安也不能然者不见实理故也
或问何谓实理子曰灼然见其是非可否也古人有视
 死如归者苟不见死重于义如见火之热水之深无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35b 页 WYG0698-0374b.png
 复疑则其能者未矣
子曰独处而静思者非难居广而应天下者为难
朱光庭问为善之要子曰孜孜而为之者当其接物之
 际也未与物接则敬而已自敬而动所谓为善也
子曰有志于道而学不加进者是无勇也
伯淳与吴师礼论王氏所学之失其为我尽达之介甫
 理者天下之公不可私有也非敢必以为是介甫有
 以告我则愿反覆辨之辨之而明不有益于彼斯有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36a 页 WYG0698-0374c.png
 益于我矣
子曰学者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也及夫施于用则
 必有其渐
子曰责善之道必也贵诚而不贵言则于人有相长之
 益在巳无自辱之患
子曰古之教人无一物不使之诚心射与舞之类是也
子曰怒在理而无所迁动乎血气则迁矣
或谓举子必精修其所业可以应有司之选今夫子每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36b 页 WYG0698-0374d.png
 止之使勿习何也子曰设科以文词取士苟可以应
 科则亦足矣尽心力而为之以期乎必得是惑也
子曰古者家有塾党有庠三老坐于里门察其长幼出
 入揖逊之序咏歌讽诵无非礼义之言今也上无所
 学而民风日以偷薄父子兄弟惟知以利相与耳今
 里巷之语不可以属耳也以古所习如彼欲不善得
 乎以今所习如此欲其善得乎
或问道不明于后世其所学者为何子曰教之者能知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37a 页 WYG0698-0375a.png
 之学者之众不患其不明也鲁国一时贤者之众非
 特天授由学致也圣人既没旷千有馀岁求一人如
 颜闵不可得故教不立学不传人材不期坏而自坏
或问燕处倨肆心不怠慢有诸子曰无之入德必自敬
 始故容猊必恭也言语必谨也虽然优游涵泳而养
 之可也拘迫则不能入矣
子曰古所以成材之具今举无矣惟出入于人心者犹
 在耳学者其可不勉乎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37b 页 WYG0698-0375b.png
子曰人多以子弟轻俊为可喜而不知其为可忧也有
 轻俊之质者必教以通经学使近本而不以文辞之
 末习则所以矫其偏质而复其德性也
子曰凡人于事有少自快则其喜怿之意犹浃洽于心
 而发见于外况学而见理者乎虽然至于穷理而切
 切焉不得其所可悦者则亦何以养心也
子曰古之人十五而学四十而仕其未仕也优游养德
 无求进之心故其所学必至于有成后世之人自其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38a 页 WYG0698-0375c.png
 为儿童从父兄之所教与其壮长追逐时习之所尚
 莫汲汲于势利也善心何以不丧哉
子曰学佛者于内外之道不备
子曰博奕小技也不专心致志犹不可得况学圣人之
 道悠悠焉何能自得也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
 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又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夫
 圣人何为而迫切至于如是其极哉善学者当求其
 所以然之故不当诵其文过目而已也学如不及犹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38b 页 WYG0698-0375d.png
 恐失之苟曰姑俟来日斯自弃也
子曰昏于天理者嗜欲乱之耳
子曰子厚以礼立教使学者有所据守也
子曰学者于圣人无卓然之独见则是闻人之言云耳
 因曰亦云耳而已
子曰学不纯则不得其所止中无止则不能不外求譬
 夫家有藏宝者岂复假人以为玩乎
潘康仲问学者于圣人之门非愿其有异也惟不能知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39a 页 WYG0698-0376a.png
 之是以流于不同敢问持正之道子曰知之而后可
 守无所知则何所守也故学莫先乎致知穷理格物
 则知无不尽知之既尽则守无不固
子曰古之君子修德而已德成而言则不期于文而自
 文矣退之固因学为文章力求其所未至以至于有
 得也其曰轲死不得其传非卓然见其所传者语不
 及此
子曰苏吕二子皆以知见闻见为学之患吾喜其近道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39b 页 WYG0698-0376b.png
 必欲坚叩明其辨可与终其说矣夫人之学非自愿
 其有差也知之不至则流别于殊涂陷溺于异端亦
 不得免焉耳
子曰吕进伯老矣虑学问之不进忧年数之不足恐无
 所闻而遂死焉亦可谓之好学也
子曰养勇之法求之太急故性气轻轶而难御凡长育
 人材也教之在宽待之以久然后化成而俗美
或问夫子有言昔之惑人因其迷闇今之惑人因其高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40a 页 WYG0698-0376c.png
 明窃有疑焉夫既曰高明而可惑乎子曰语其质云
 尔彼深于佛氏之学者其质开透亦必加于人数等
 所谓智者过之也非中庸所谓极高明者也圣人极
 高明而道中庸其照无偏何过之有
子厚曰十诗之作将以验天心于语默也子曰舍是有
 言亦乌得已乎
子谓子厚曰关中之士语学而及政论政而及礼乐兵
 刑之学庶几善学者子厚曰如其诚然则志大不为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40b 页 WYG0698-0376d.png
 名亦知学贵于有用也学古道以待今则后世之谬
 不必屑屑而难之举而措之可也
或问学者何习老庄之众也子曰谨礼而不达者为其
 所胶固焉放情而不庄者畏法度之拘已也必资其
 放旷之说以自适其势则然
或问学者多溺于佛说何也子曰学而无所得其年齿
 老矣智力屈矣其心欲遽止焉则又不自安一闻超
 腾侈大之说是以说而入之然则可反乎子曰深固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41a 页 WYG0698-0377a.png
 者亦难反尝譬之行人履乎坦途其进无难也山高
 乎其前水深乎其下而进之为难也于是焉而有捷
 径则欣然而从之其势然也夫托乎逆旅者盖不得
 家居之要尔未有人既安于家而又乐舍于逆旅者
 也
子曰林大节少戆然得一言即躬履学者可畏莫如闻
 斯行之闻而不行十盖九矣
子谓门人曰昨日之会谈空寂者纷纷吾有所不能噫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41b 页 WYG0698-0377b.png
 此风既成其何能救也古者释氏盛时尚只是崇像
 设教其害小尔今之言者乃及乎性命道德谓佛为
 不可不学使明智之士先受其惑呜呼清谈盛晋室
 衰况有甚者乎夫明智之士中人以上之资也其才
 足以自立则反之难矣学者必至于自信而不惑则
 彼不能乱不然犹之淫言美色戒而远之尚恐不免
 也
侯仲良曰夫子在讲筵必广引博喻以晓人主一日讲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42a 页 WYG0698-0377c.png
 既退范尧夫揖曰美哉何记忆之富也子对曰以不
 记忆也若有心于记忆亦不能记矣
或人有自名导气养生者问子亦知之乎子曰吾夏葛
 而冬裘渴饮而饥食节嗜欲定心气如此而已
子曰学莫大于知本末终始致知格物所谓本也始也
 治天下国家所谓末也终也治天下国家必本诸身
 其身不正而能治天下国家者无之格犹穷也物犹
 理也若曰穷其理云尔穷理然后足以致知不穷则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42b 页 WYG0698-0377d.png
 不能致也
子曰格物适道之始思所以格物而已近道矣是何也
 以收其心而不放也
子曰大学于诚意正心皆言其道至于格物则不言独
 曰物格而后知至此盖可以意得不可以言传也自
 格物而充之然后可以至于圣人不知格物而欲意
 诚心正而后身修者未有能中于理者也
子曰学莫贵乎自得非在人也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43a 页 WYG0698-0378a.png
子曰见摄生者而问长生可谓大愚见卜者而问吉凶
 可谓大惑
子曰学贵乎成既成矣将以行之也学而不能成其业
 用而不能行其学则非学矣
子曰君子莫进于学莫止于画莫病于自足莫罪于自
 弃进而不止汤武所以反之而圣
子曰古之学者为巳而成物今之学者为人而丧巳
子曰无好学之志则虽圣人复出亦无益矣然圣人在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43b 页 WYG0698-0378b.png
 上而民多善者习见之熟也习闻之久也涵泳其教
 化深且远也
子曰记问文章不足以为人师以其所学者外也师者
 何也谓理义也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子曰君子之学贵一一则明明则有功
子曰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莫知
子曰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
 欺心而弃已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今末习曲艺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44a 页 WYG0698-0378c.png
 亦必诚而后精况欲趋众善为君子者乎
子曰不深思则不能造其学或曰学者亦有无思而得
 者乎子曰漠然未尝思自以为得之者未之有也
子曰德盛者物不能扰而形不能病临震惧死生而色
 不变当疾痛惨戚而心不动由养之有素非一朝一
 夕之力也
子曰学不贵博贵于正而已正则博言不贵文贵于当
 而已当则文政不贵详贵于顺而已顺则详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44b 页 WYG0698-0378d.png
子曰学也者使人求于内也不求于内而求于外非圣人
 之学也何谓求于外以文为主者是也学也者使人
 求于本也不求于本而求于末非圣人之学也何谓
 求于末考详略采同异是也二者无益于德君子弗
 之学也
子曰自得者所守不变自信者所守不疑
子曰随时观理而天下之理得矣
子曰人皆可以为圣人而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已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45a 页 WYG0698-0379a.png
 不至圣人而自己者皆自弃也孝者所当孝弟者所
 当弟自是而推之是亦圣人而已矣
子曰学以不欺闇室为始
子曰多闻识者犹广储药物也知所用为贵
子曰讲说非古也学者必潜心积虑涵养而自得之今
 一日尽讲是以博为教非有益也
子曰学而为名内不足也
子曰行践其言而人不信者有矣未有不践言而人信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45b 页 WYG0698-0379b.png
 之者
子曰耻不知而不问终于不知而已以为不知而必求
 之终能知之矣
子曰有辨佞之才者多入于不善故学不贵
子曰有欲则不刚刚者不屈于欲
子曰克己之私既尽一归于礼此之谓得其本心
子曰学贵于通执一而不通将不胜其疑矣通莫如理
子曰难胜莫如己私学者能克之非大勇乎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46a 页 WYG0698-0379c.png
  论书篇
或问坤者臣道也在君亦有用乎子曰厚德载物岂非
 人君之用
子曰尧夫历差之法妙绝乎古人矣盖于日月交感之
 际以阴阳盈虚求之是以不差阴常亏阳常盈差之
 所由也昔洛下闳之作历也谓数百年之后当有一
 日之差乎何承天虑其差也则以所差之之分均于
 所历之年以考每岁所差之多少谓之岁差法而差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46b 页 WYG0698-0379d.png
 终不可定也
子曰五经之言涵蓄浑然无精粗之别
子曰春秋是是非非因人之行事不过当年数人而已
 穷理之要也学者不必他求学春秋可以尽道矣然
 以通语孟为先
或问春秋发微子曰述法而不通意
子曰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至微者理至著者
 象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故善学者求之必自近易于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47a 页 WYG0698-0380a.png
 近非知易者也
子曰有谓六经为六艺之文何其求之于浅也
刘绚问孔子何为作春秋子曰由尧舜至于周文质损
 益其变极矣其法详矣仲尼参酌其宜以为万世王
 制之所折中焉此作春秋之本意也观其告颜子为
 邦之道可见矣
子曰春秋事在二月则书王二月事在三月则书王三
 月无事则书天时书首月盖有事则道在事无事则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47b 页 WYG0698-0380b.png
 存天时正王朔天时备则岁功成王道存则人理立
 春秋之大义也
子曰诸侯当上奉天时下承王正故春秋曰春王正月
 明此义则知王与天同大而人道立矣
或问易有大过何也子曰圣人尽道而无过故曰大过
 亦当事之大耳犹尧舜禅逊汤武放伐之类也道无
 不中也无不常也以世人所不常见则谓之大过于
 常耳是故立非常之大事兴不世之大功成绝俗之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48a 页 WYG0698-0380c.png
 大德皆大过之事而实无所过也
子曰素问出于战国之际或以为三坟者非也然其言
 亦有可取者或问何说也子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
 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岂不当哉若运气则不可
 用
子曰阴阳运动有常而无忒凡失其度皆人为感之也
 故春秋灾异必书汉儒传其说而不得其理是以所
 言多失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48b 页 WYG0698-0380d.png
子曰礼记之文多谬误者儒行经解非圣人之言也夏
 后氏郊鲧之篇皆未可据也
子曰周礼之书多讹阙然周公致太平之法亦存焉在
 学者审其是非而去取之尔
子曰原道之作其言虽未尽善然孟子之后识道之所
 传者非诚有所见不能断然言之如是其明也其识
 大矣
子曰汉儒之谈经也以三万馀言明尧典二字可谓知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49a 页 WYG0698-0381a.png
 要乎惟毛公董相有儒者气象东京士人尚名节加
 之以明礼义则皆贤人之德业矣本朝经典比之前
 代为盛然三十年以来议论尚同学者于训传言语
 之中不复致思而道不明矣
子曰鲁桓公弑君而自立其无岁不及诸侯之盟会者
 所以结外援而自固也齐远与戎盟春秋危之而书
 至者以谓戎也苟不知郑真陈之党恶而同为不义
 则必执之矣此居夷浮海之意也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49b 页 WYG0698-0381b.png
子曰自古篡弑多出于公族盖其自谓曰先君子孙也
 可以君国而国人亦以为然从而奉之也圣人明大
 义以示万世故入春秋之初其弑君者皆绝属籍盖
 为大恶既自绝于先君之世矣岂得复为子孙也古
 者公侯刑死则无服况于弑君乎此义既明矣而或
 有以属称者可见其宠之太过任之太重以阶乱也
 春秋所书大槩事同则词同后之学者因以谓之例然
 有事同而词异者其义各不同盖不可以例断也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50a 页 WYG0698-0381c.png
子厚为二铭以启学者其一曰订顽订顽曰云云杨子
 问西铭深发圣人之微意然言体而不及用恐其流
 至于兼爱后世有圣贤而推本而论未免归过于横
 渠夫子盍为一言推明其用乎子曰横渠立言诚有
 过乃在正蒙至若订顽明理以存义扩前圣所未发
 与孟子性善养气之论同功岂墨氏之比哉西铭理
 一而分殊墨氏则爱合而无分分殊之蔽私胜而失
 仁无分之罪兼爱而无义分立而推理一以止私胜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50b 页 WYG0698-0381d.png
 之流仁之方也无别而迷兼爱至于无父之极义斯
 亡也子比而同之过矣夫彼欲使人推而行之本为
 用也反谓不及用不亦异乎杨子曰时也昔从明道
 即授以此书于是始知为学之大方固将终身服之
 岂敢疑其失于墨氏比也然其书以民为同胞鳏寡
 孤独为兄弟非明者默识焉知理一无分之殊哉故
 恐其流至于兼爱非谓其言之发与墨氏同也夫惟
 理一而分殊故圣人称物远近亲疏各当其分所以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51a 页 WYG0698-0382a.png
 施之其心一焉所谓平施也昔意西铭有平施之心
 无称物之义疑其辞有未达也今夫子开谕学者当
 无惑矣
或问子厚立言得毋有几于迫切者乎子曰子厚之为
 人谨且严是以其言似之方之孟子则宽宏舒泰有
 不及也然孟子犹有英气存焉是以未若颜子之懿
 浑然无圭角之可见也
或曰圣贤气象何自而见之子曰姑以其言观之亦可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51b 页 WYG0698-0382b.png
 也
子曰订顽言纯而意备仁之体也充而尽之圣人之事
 也子厚之识孟子之后一人而已耳
子谓门弟子曰昔吾受易于周子使吾求仲尼颜子之
 所乐要哉此言二三子志之
子曰乾坤毁无以见易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夫所
 谓易也此也密也果何物乎圣人所以示人者深且
 明矣学者深思当自得之得之则于退藏之密奚远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52a 页 WYG0698-0382c.png
 乎
子曰读书而不留心于文义则荒忽其本意专精于文
 义则必固滞而无所通达矣
或问王介甫有言乾之九三知九五之位可至而至之
 如何子曰使人臣每怀此心大乱之道也且不识汤
 武之事矣然则谓何子曰知大人之道为可至则学
 而至之所谓始条理者智之事也
或问胡先生以九四为太子爻可乎子曰胡为而不可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52b 页 WYG0698-0382d.png
 当大臣则为大臣当储贰则为储贰顾用之何如耳
 苟知其一而不知其变则三百八十四爻止于三百
 八十四事而已矣
子曰夫人之说无可极者惟朋友讲习以相资益为说
 之至也
子曰大学孔子之遗言也学者由是而学则不迷于入
 德之门也
子曰大学之道明德新民不分物我成德之事也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53a 页 WYG0698-0383a.png
或问人以能立为能贤而易取于随何也子曰随者顺
 理之谓也人君以之听善臣下以之奉命学者以之
 徙义处事以之从长岂不立哉言各有当也若夫随
 时而动合宜适变不可以为典要非造道之深知几
 可与权者不能与也
子曰由孟子可以观物
或问穷经旨当何所先子曰于语孟二书知其要旨所
 在则可以观五经矣读语孟而不知道所谓虽多亦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53b 页 WYG0698-0383b.png
 奚以为
子曰凡书载事容有轻重而过其实学者当识其义而
 已苟信于词则或有害于义曾不若无书之为愈也
子曰孟子言三代学制与王制所记不同王制有汉儒
 之说矣
子曰孟子养气之论学者所当潜心也勿忘勿助长养
 道当然非气也虽然既已名之曰气则非漠然无形
 体可识也如其漠然无形体尚何养之有是故语其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54a 页 WYG0698-0383c.png
 体则与道合语其用则无非义也
子曰易之有象犹人之守礼法也
子曰春秋之时诸侯不禀命天王擅相侵伐圣人直书
 其事而常责夫被侵伐者盖加兵于巳则引咎自责
 或辨谕之以礼又不得免焉则固其封疆上告之天
 王下告之方伯近赴于邻国必有所直矣苟不胜其
 忿而与之战则以与之战者为主责已绝乱之道也
刘绚问读春秋以何道为准子曰其中庸乎欲知中庸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54b 页 WYG0698-0383d.png
 其惟权乎权之为言称轻重之义也权义而上不可
 容声矣在人所见如何耳
张闳中曰易之义起于数子曰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
 后有数易者因象以明理由象而知数得其理而象
 数在其中矣必欲穷象之隐微尽数之毫忽乃寻流
 逐末术家之所尚管辂郭璞之流是也非圣人之道
 也闳中曰象数在理中何谓也子曰理无形也故因
 象以明理理既见乎辞则可以由辞而观象故曰得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55a 页 WYG0698-0384a.png
 其理则象数举矣
子曰乾九三言圣人之学也坤六二言贤人之学也此
 其大致也若夫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则虽圣人不越
 乎此无异道故也
子为易传成门人再三请传终不可问其故子曰尚不
 祈有少进也乎时年已七十馀矣
子曰卜筮有疑心则不应
子曰孔子之言莫非自然孟子之言莫非实事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55b 页 WYG0698-0384b.png
子曰历法之要以日为主日正则馀皆可推矣
或问蒙之上九不利为寇夫寇亦可为而圣人教之以
 利乎子曰非是之谓也昏蒙之极有如三苗者征而
 诛之若秦皇汉武穷兵暴虐则自为寇也
谢师直与明道言春秋明道或可之又言易明道不可
 师直无忤色他日又以问伊川伊川曰二君知易矣
 师直曰伯淳不我与而子何为有是言也子曰忘刺
 史之势而屈以下问忘主簿之卑而直言无隐是固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56a 页 WYG0698-0384c.png
 易之道也
子读春秋至萧鱼之会叹曰至哉诚之能感人也晋悼
 公推诚以待反覆之郑信而不疑郑自是而不复背
 晋者二十有四年至哉诚之能感人也
子既老门人屡请易传教而习之得以亲质诸疑子曰
 书虽未出而亦未尝不传也但知之者鲜耳其后党
 论大兴门人弟子散而四归独张绎受其书于垂绝
 之日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56b 页 WYG0698-0384d.png
子曰孟子之时去先王为未远其所学于古者比后世
 为未缺也然而周室班爵禄之制已不闻其详矣今
 之礼书皆掇拾秦火之馀汉儒所傅会者多矣而欲
 句为之解字为之训固已不可又况一一追故迹而
 行之乎
子曰礼仪三千非拂民之欲而强其不能也所以防其
 欲而使之入道也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非教人以
 博杂为功也所以由性情而明理物也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57a 页 WYG0698-0385a.png
子曰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为
 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求圣人之心而吾之所以
 未得焉者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
 阙其疑其必有见矣
子曰诗书之言帝皆有主宰之意者也言天皆有涵覆
 之意者也言王皆公共无私之意也上下数千年若
 合符节
或问严父配天何以不言武王而曰周公其人也子曰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57b 页 WYG0698-0385b.png
 周家制作皆自乎周公故言礼必归焉
或问周公既祷三王而藏其文于金縢之匮中岂逆知
 成王之信流言将以语之乎子曰以近世观焉祝册
 既用则或焚之或埋之岂周公之时未有焚埋之礼
 也而欲敬其事故若此乎
子曰禁人之恶者独治其恶而不绝其为恶之原则终
 不得止易曰豮豕之牙吉见圣人处机会之际也
子曰先儒有言乾位西北坤位西南今以天观之无乎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58a 页 WYG0698-0385c.png
 不在何独有于西北又曰乾位在六子而自处于无
 为之地夫风雷山泽水火之六物者乃天之用犹人
 之身耳目口鼻各致其用而曰身未尝有为也则可
 乎
子曰尽天理斯谓之易
子曰作易者自天地幽明至于昆虫草木之微无一而
 不合
子曰退之作羑里操曰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可谓知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58b 页 WYG0698-0385d.png
 文王之心矣
子曰作诗者未必皆圣贤孔子之取也取其止于礼义
 而已然比君以硕鼠目君为狡童疑于礼义有害也
 不以辞害意可也
子曰先儒以考槃不复见君而告之永誓不谖吾心实
 若是也此非君子之心也齐梁之君陋矣乃若孟子
 则每有顾恋迟留而不忍去之意今曰君一不我用
 我则永誓而不见也岂君子之心哉或曰然则为此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59a 页 WYG0698-0386a.png
 诗者何谓也子曰贤者退而穷处虽去而不忘君然
 犹慕之深也君臣之义犹父子之恩安得不怨故于
 寤寐而不忘末陈其不得见君而告之又自陈此情
 之不诈也忠厚之至也
子曰上古世淳而人朴顺事而为治耳至尧始为治道
 因事制法著见功迹而可为典常也不惟随时亦其
 忧患后世而有作也故作史者以典名其书
或曰大学在止于至善敢问何谓至善子曰理义精微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59b 页 WYG0698-0386b.png
 不可得而名言也姑以至善目之默识可也
或问中庸九经先尊贤而后亲亲何也子曰道孰先于
 亲亲然不能尊贤则不知亲亲之道故尧之治必先
 克明峻德之人然后以亲九族
或曰文中子答或人学易之问曰终日乾乾可也此尽
 道之言也文王之圣纯亦不已耳子曰凡讲经义等
 次推而上之焉有不尽者然理不若是也终日乾乾
 未足以尽易在九三可也苟曰乾乾者不巳也不巳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60a 页 WYG0698-0386c.png
 者道也道者易也等次推而上之疑无不可者然理
 不若是也
子读易至履叹曰上下之分明而后民志定民志定而
 后可以言治也古之时公卿大夫而下位各称其德
 终身居之得其分也有德而位不称焉则在上者举
 而进之士知修其身学成而君求之皆非有预于已
 也四民各勤其事而所享有限故皆有定志而天下
 之心可一后世自庶士至于公卿日志乎尊荣农工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60b 页 WYG0698-0386d.png
 商贾日志乎富侈亿兆之心交骛于利而天下纷然
 欲其不乱难矣
子曰农夫勤瘁播种五榖丝麻吾得而衣食之百工技
 艺作为器械吾得而用之甲胄之士捍守疆圉吾得
 而安之惟有修葺圣人之遗言以待后之学者兹为
 小补耳
或问制器取诸象也而象器以为卦乎子曰象在乎卦
 而卦不必先器也圣人制器不待见卦而后知象以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61a 页 WYG0698-0387a.png
 众人由之而不能知之故设卦以示之耳
或问麟凤和气所生太平之应也凤鸟不至孔子曰吾
 已矣夫而麟见获于春秋之季何也子曰圣人之生
 乃天地交感五行之秀会也以仲尼元圣尚生于春
 秋之时而况麟乎
子曰论语一书未易读也有既读之而漠然如未尝读
 者有得一二而启悦其心者有通体诚好之者有不
 知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61b 页 WYG0698-0387b.png
子曰读论语而不知道所谓虽多奚为也于是有要约
 精至之言能深穷之而有所见则不难于观五经矣
子曰艮止其所也万物各止其所分无不定矣
  论政篇
子曰孔子为政先正名名实相须故也一事苟则无不
 苟者矣
子曰善言治者必以成就人才为急务人才不足虽有
 良法无与行之矣欲成就人才者不患其禀质之不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62a 页 WYG0698-0387c.png
 美患夫师学之不明也师学不明虽有美质无由成
 之矣
子曰八十四声各尽其清浊之极然后可以考中声声
 必本乎律不得乎律则中声不可得矣律者自然之
 数也今世有三命之术以五行支干纳音推之盖律
 之遗也而用之者末矣欲度量权衡之得其正必自
 律起而律必取于黄钟以律管定尺盖准气乎天地
 非积秬黍比也秬黍积数在先王时惟此物适与度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62b 页 WYG0698-0387d.png
 量合故可用也今则不可矣
子曰养亲之心无有极也贵贵尊贤之义亦何有极乎
子曰古之圣王所以能化奸恶为善良绥仇敌为臣子
 者由弗之绝也苟无含洪之道而与己异者一皆弃
 绝之不几于弃天下以雠君子乎故圣人无弃物王
 者重绝人
子与韩公范公泛舟于颍湖有属吏求见韩公公出已
 见之退而不悦曰谓其以职事来也乃求荐举耳子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63a 页 WYG0698-0388a.png
 曰公为州太守不能求之顾使人求君乎范公曰子
 之固每若是也夫今世之仕者求举于其人盖常事
 耳子曰是何言也不有求者则遗而不及知也是以
 使之求之欤韩公无以语愧且悔者久之子顾范公
 曰韩公可谓服义矣
李吁问临政无所用心求于恕何如子曰推此心行恕
 可也用心求恕非也恕巳所固有不待求而后得举
 此加彼而已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63b 页 WYG0698-0388b.png
子曰事事物物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
 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惟止之各
 于其所而已止之不得其所则无可止之理
子曰养民者以爱其力为本民力足则生养遂然后教
 化可行风俗可美是故善为政者必重民力
子曰为治而不法三代苟道也尧舜不可及已三代之
 治其可复必也
子曰封禅本于祭天后世行之祗以自誇美而已王仲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64a 页 WYG0698-0388c.png
 淹曰非古也其秦汉之侈心乎斯言当矣或曰周颂
 告于神明非乎子曰陈先王之功德而非自誇美也
子曰圣人为戒必于方盛之时方盛虑衰则可以防其
 满极而图其永久至于既衰而后戒则无及矣自古
 天下之治未有久而不乱者盖不能戒于其盛也狃
 安富则骄侈生乐舒肆则纪纲坏忘祸乱则衅蘖萌
 是以浸淫滋蔓而不知乱亡之相寻也
明道在鄠邑政声流闻当路欲荐之朝而问其所欲对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64b 页 WYG0698-0388d.png
 曰夫荐士者量才之所堪不问志之所欲
明道守官京兆南山有石佛放光于顶上远近聚观男
 女族集为政者畏其神而不敢止子使戒其徒曰我
 有官守不能往也当取其首来观之耳自是光遂灭
 人亦不复疑也
子曰圣人感天下之心如寒暑雨旸无所不通无所不
 应者正而已矣正者虚中无我之谓也以有系之私
 心胶于一隅主于一事其能廓然通应而无不遍乎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65a 页 WYG0698-0389a.png
子曰治蛊必求其所以然则知救之之道又虑其将然
 则知备之之方夫善救则前弊可革矣善备则后利
 可久矣此古圣人所以新天下垂后世之道
子曰古之人重改作变政易法人心始以为疑者有之
 矣久而必信乃其改作之善也始既疑之终复不信
 而能善治者未之有也
子谓子厚曰议法既备必有可行之道子厚曰非敢言
 也顾欲载之空言庶有取之者耳子曰不行于今而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65b 页 WYG0698-0389b.png
 后世有行之者亡也
子曰圣王为治修刑罚以齐众明教化以善俗刑罚立
 则教化行矣教化行而刑措矣虽曰尚德而不尚刑
 顾岂偏废哉
子曰自古圣人之救难而定乱也设施有未暇及焉者
 既安之矣然后为可久可继之治自汉而下祸乱既
 除则不复有为姑随时维持而已所以不能髣髴于
 三代欤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66a 页 WYG0698-0389c.png
子曰守国者必设险山河之固城郭沟洫之阻特其大
 端耳若夫尊卑贵贱之分明之以等威异之以物采
 凡所以杜绝陵僭限隔上下者皆险之大用也
子曰三代而后汉为治唐次之汉大纲正唐万目举
子曰战国之际小国介乎强大之间而足以自持者先
 王之分界约束未亡故也今混一之形如万顷之泽
 祖宗涵濡既久矣故人心弭然柔伏虽有奸猾欲起
 而无端也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66b 页 WYG0698-0389d.png
子曰善为治者莫善乎静以守之而或扰之犹风过乎
 泽波涛汹涌平之实难故一正则难倾一倾则难正
 者天下之势也
子曰古者使以德爵以功世禄而不世官故贤才众而
 庶绩成及周之衰公卿大夫皆世官政由是败矣
子曰今责罪官吏无养廉耻之道或曰何类子曰如徒
 流杖使以铜赎之类也古者责不廉曰簠簋不饬而
 已忠厚之至也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67a 页 WYG0698-0390a.png
子曰赐进士第使卫士掖之以见天子不若使趍进而
 雍容也大臣孰不由此涂出立侍天子之侧曾无愧
 乎子厚曰先示以第名使以次见则亦可矣
有少监逮系乎越狱子曰卿监以上无逮系为其近于
 君也君有一时之命有司必执常法而不敢从焉君
 无是命而有司请加之桎梏下则叛法上则无君非
 之大也子厚曰狱情不得则如之何子曰宁狱情之
 不得而朝廷之大义不可亏也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67b 页 WYG0698-0390b.png
子曰后世有治狱而无治市周公则有其政矣曹参之
 治齐以狱市为寄其时为近古也
子曰举措合义则民心服
子曰治则有为治之因乱必有致乱之因在人而已矣
或问敬者威仪俨恪之谓乎子曰非也是所以成敬之
 具尔
子曰为政必立善法俾可以垂久而传远若后世变之
 则末如之何矣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68a 页 WYG0698-0390c.png
子曰古之仕者为人今之仕者为巳
或人谋仕于子邑尉责重邑簿责轻子曰尉能治盗而
 已不能使民不为盗簿佐令治邑宜使民不为盗也
 而谓责轻可乎
或曰治狱之官不可为子曰苟能充其职则一郡无冤
 民矣
子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酌而应之临时之宜也
子曰游文定公之门者多知稽古而爱民诚如是亦可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68b 页 WYG0698-0390d.png
 从政矣
子曰今之度量权衡非古法之正也姑以为准焉可耳
 凡物不出于自然必人为之而后成惟古人能得其
 自然也
子曰明道临政之邦上下响应盖有以协和众情则风
 动矣天地造化风动而已
子曰今代之税视什一为轻矣但敛之无法而不均是
 以疑于重也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69a 页 WYG0698-0391a.png
子曰世未尝无美材也道不明于天下则无与成其材
 古人之为诗犹今人之乐曲闾阎童稚皆熟闻而乐
 道之故通晓其义后世老师宿儒尚未能明也何以
 兴于诗乎古礼既废人伦不明治家无法祭则不及
 其祖丧必僧之是用何以立于礼乎古人歌咏以养
 其性情舞蹈以养其血气行步有佩玉登车有鸾和
 无故而不去琴瑟今也俱亡之矣何以成于乐乎噫
 古之成材也易今之成材也难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69b 页 WYG0698-0391b.png
晋城县有令宰书名石明道记之曰古者诸侯之国各
 有史故其善恶皆见乎后世自秦罢侯置守令则史
 亦从而废其后惟有功德者或记之循吏与夫凶残
 之极者以酷见传其馀则泯然无闻矣如汉唐之有
 天下皆数百年其间郡县之政可书宜亦多矣然其
 所书大率才十数人使贤者之政不幸而无传其不
 肖者复幸而得传盖其意斯与古史之意异矣夫图
 治于长久者虽圣贤为之且不能仓卒苟简而就盖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70a 页 WYG0698-0391c.png
 必本之人情而为之法度然后可使去恶而从善则
 纪纲条教必审定而后行其民之服循渐渍亦必待
 久而乃淳固而不变今之为吏三岁而代者固已迟
 之矣使皆知礼义其自始至即皇皇然图所设施则
 教令未熟民情未孚而吏书已至矣傥后之人所志
 不同复有甚者欲新已之政而尽去其旧则其迹固
 已无馀而况因循不职者乎夫以易息之政而又无
 以托其传则宜其去皆未几而善恶无闻焉故闻古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70b 页 WYG0698-0391d.png
 史之善而不可得则因今有书前政之名氏以为记
 者尚近古第其先后而记之俾民观其名而不忘其
 政后之人得从而质其是非以为师戒云尔
子曰兵以正为本动众以毒天下而不以正则民不从
 而怨敌生乱亡之道也是以圣王重焉东征西怨义
 正故也子曰行师之道以号令节制行师无法幸而
 不败耳胜者时有之矣圣人之所戒也
青苗之法初行明道时居言职言于上曰明者见于未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71a 页 WYG0698-0392a.png
 形智者防于未乱安危之本在人情治乱之机系事
 始众心暌乖则有言不信矣万邦协和则所为必成
 矣今条例司劾不行之官驳老成之奏乃举一偏而
 尽废公议因小事而先动众心难乎其能济矣
子曰唐朝政事付之尚书省近乎六官之制第法不具
 尔宇文周官名度数小有可观者也隋文之法无不
 善者而多以臆决故不足以持久
或问孔子何讥大阅曰为国者武备不可废则农隙而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71b 页 WYG0698-0392b.png
 讲肄焉有时有制保国守民之道也鲁之秋八月则
 夏六月也盛夏阅兵妨农害人其失政甚矣有警而
 为之无及也无事而为之妄动也是以圣人不与
子曰居今之世则当安今之法令治今之世则当酌古
 以处时制度必一切更张而后可为也亦何义乎
子曰后汉名节之风既成未必皆自得也然一变可至
 于道矣
子谓子厚曰洛之俗难化于秦之俗子厚曰秦之士俗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72a 页 WYG0698-0392c.png
 尤厚亦和叔启之有力焉今而用礼渐成风化矣子
 曰由其气质之劲勇于行也子厚曰亦自吾规矩不
 迫也
子曰先王以仁义得天下而教化之后世以智力取天
 下而纠持之古今之所以相绝者远矣
子曰三代而后有圣王者作必四三王而立制矣或曰
 夫子云三重既备人事尽矣而可四乎子曰三王之
 治以宜乎今之世则四王之道也若夫建亥为正则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72b 页 WYG0698-0392d.png
 事之悖缪者也
子曰五帝公天下故与贤三王家天下故与子论善之
 尽则公而与贤不易之道也然贤人难得而争夺兴
 焉故与子以定万世是亦至公之法也
子曰王氏之教靡然而同是莫大之患也以彼之才之
 言而行其学故其教易以入人始也以利从久则心
 化之今而既安矣天下弊事一日而可革若众心既
 定风俗已成其何可遽改也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73a 页 WYG0698-0393a.png
子曰赤子未有知未能言其志意嗜欲未可求而其母
 知之何也爱之至谨出于诚也视民如父母之于赤
 子何失之有
子曰必井田必肉刑必封建而后天下可为非圣人之
 达道也善治者放井田而行之而民不病放封建而
 临之而民不劳放肉刑而用之而民不怨得圣人之
 意而不胶其迹迹者圣人因一时之利而利焉者耳
子曰治道有自本而言有就事而言自本而言莫大乎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73b 页 WYG0698-0393b.png
 引君当道君正而国定矣就事而言未有不变而能
 有为者也大变则大益小变则小补
子曰苻坚养民而用之一败不复振无本故也
子曰用兵以能聚散为上
子曰古无之而今有之者一释老是也
子曰有田则有民有民则有兵
侯仲良侍坐语及牛李朋党事子曰作成人材难变化
 人才易元丰诸人其才皆有用系君相变化之耳凡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74a 页 WYG0698-0393c.png
 人之情岂甘心以小人自为也在小人者用之于君
 子则其为用未必不贤于今之人也
子曰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
子曰贤不肖之在人治乱之在国不可归之命
子曰宗子无法则朝廷无世臣立宗子则人知重本朝
 廷之势自尊矣古者子弟从父兄今也父兄从子弟
 由不知本也人之所以顺从而不辞者以其有尊卑
 上下之分而已苟无法以联属之可乎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74b 页 WYG0698-0393d.png
子曰汉文诛薄昭李卫公谓诛之是温公曰诛之非考
 之于史不见所以诛之之故则未知昭有罪汉遣使
 治之而杀汉使乎抑将与汉使饮酒因怒而致杀也
 诛之不以罪太后忧悒不食而至于大故则如之何
 如治其罪而杀王朝之使者虽寐不安席食不甘味
 昭之死不可免必知权其轻重然后可议其诛之当
 否也
子曰论治者贵识体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75a 页 WYG0698-0394a.png
子曰治国齐家以至平天下者治之道也建立纲纪分
 正百职顺天揆事创制立度以尽天下之务治之法
 也法者道之用也
子曰古之时分羲和以职天运以正四时遂司其方主
 其时政在尧谓之四岳周乃六卿之任统天下之治
 者也后世学其法者不复知其道故星历为一技之
 事而与政分矣
吕进明为使者河东子问之曰为政何先对曰莫要于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75b 页 WYG0698-0394b.png
 守法子曰拘于法而不得有为者举世皆是也若某
 之意谓犹有可迁就不害于法而可以有为者也昔
 明道为邑凡及民之事多众人所谓于法有碍焉者
 然明道为之未尝大戾于法人亦不以为骇也谓之
 得伸其志则不可求小补焉则过之与今为政远矣
 人虽异之不至指为狂也至谓之狂则必大骇尽诚
 为之不容而后去之又何嫌乎
子移书河东使者吕进明曰王者父天母地昭事之道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76a 页 WYG0698-0394c.png
 当于严敬汉武远祀地示于汾阴既非礼矣后世之
 人又建祠宇其失愈甚因唐人有妖人作韦安道传
 遂设以配食焉诬渎恶有大于此者乎公为使者
 此而不正尚何为哉宜以其象投之河流不必请于
 朝不必询于众不必虞后患幸勿疑也
子移书河东帅曰公莅镇之初佥言交至必曰敌既再
 犯河外不复来也可高枕矣此特常言未知奇胜之
 道也夫攻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谓其不来乃其所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76b 页 WYG0698-0394d.png
 以来也今日彼不徒兴大众必不利于河外既空之
 地是大不然彼诚得出吾不意破荡数垒已足以劳
 敝一道为利大矣何必负戴而归然后为利也夫谋
 士悦其宽忧计司幸于缓责众论既一公虽未信而
 上下之心已懈矣故为今之计宁捐力于不用毋惜
 功而致悔岂独使敌人知我有备而不来当使内地
 人信吾可恃而愿往则数年之内遂至全实疆场安
 矣此长久之策也自古乘塞禦敌必用骁猛招来抚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77a 页 WYG0698-0395a.png
 养多在儒将今日之事则异于是某以荷德之深思
 所报也是以有言惟公念之
  论事篇
子曰行事在审已不必恤浮议恤浮议而忘审已其心
 驰矣
子曰息止也生也一事息则一事生生息之际无一毫
 之间硕果不食即为复矣
子曰久阅事机则机心生方其阅时而喜入其趣则犹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77b 页 WYG0698-0395b.png
 物之遗种未有不生者也
子曰天下之事无一定之理不进则退不退则进时极
 道穷理当必变惟圣人为能通其变于未穷使其不
 至于极尧舜时也
子曰或谓贤者好贫贱而恶富贵是反人之情也所以
 异于人者以守义安命焉耳
或人恶多事子曰莫非人事也人而不为俾谁为之
子曰天下之事苟善处之虽悔可以成功不善处之虽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78a 页 WYG0698-0395c.png
 利反以为害
子曰人以料事为明则骎骎乎逆诈而亿不信
或问无妄之道子曰因事之当然顺理而应之或曰圣
 人制作以利天下皆造端而非因也岂妄乎子曰因
 风气之宜未尝先时而开人也如不待时则一圣人
 足以尽举又何必累圣继圣而后备时乃事之端圣
 人随时而已
子曰疾而委身于庸医比之不慈不孝况事亲乎舍药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78b 页 WYG0698-0395d.png
 物可也是非君子之言也
子曰关中学者正礼文乃一时之事尔必也修身立教
 然后风化及乎后世
子曰天地之生万物之成合而后遂天下国家至于事
 为之末所以不遂者由不合也所以不合者由有间
 也故间隔者天下之大害圣王之所必去也
子曰惟笃实可以当大事
子曰养不全固者处事则不精历事则不记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79a 页 WYG0698-0396a.png
子曰豫备也豫逸也事豫备故逸乐
子曰万变皆在人尔其实无一事
子曰一世之才足以周一世之事不能大治者由用之
 不尽耳
子曰君子之遇事一于敬而已简细故以自崇非敬也
 饰私智以为奇非敬也
子曰谢良佐因论求举于方州与就试于太学得失无
 以异遂不复计较明且勇矣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79b 页 WYG0698-0396b.png
子曰礼院关天下之事得其人则凡举事可以考古而
 立制非其人未免随俗而已
子曰较事大小其弊必至于枉尺直寻
子曰西边用师非小故也未闻一人劝止其事者自古
 举事不以大小必度其是非可否于众庶而不敢专
 也今虽公卿惟其言而莫违况其下者乎逢合之习
 如此几何不至于一言丧邦
子曰凡避嫌处事者皆内不足所为诚公矣初何嫌之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80a 页 WYG0698-0396c.png
 足避乎
新法将行明道言于上曰天下之理本诸简易而行以
 顺道则事无不成者故曰智者如禹之行水行其所
 无事也舍而行之于险阻则不足以言智矣自古兴
 治虽有专任独决能就一时之功者未闻辅弼之论
 乖臣庶之心戾而能有为者也况于施置失宜沮废
 公论国政异出名分不正用贱陵贵以不肖治贤者
 乎凡此皆理不克成而智者之所不行也设令由此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80b 页 WYG0698-0396d.png
 侥倖就绪而兴利之臣日近尚德之风寖衰非朝廷
 之福也今天时未顺地震连年人心日益摇动此陛
 下所宜仰观俯察而深念者也
子曰至显莫如事至微莫如理而事理一致也微显一
 源也古之所谓善学以其能通于此而已
子曰外事之不知非患也人患不能自见耳子曰古之
 强有力者将以行礼今之强有力者将以为乱
子曰公天下之事苟以私意为之斯不公矣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81a 页 WYG0698-0397a.png
子曰阅天下之事至于无可疑亦足乐矣
子曰世以随俗为和非也徇流而已矣君子之和和于
 义
子曰官守当事不可以苟免
子曰笾豆簠簋不可用于今之世风气然也不席地而
 椅桌不手饭而匕箸使其宜于世而未有圣人亦必
 作之矣
吕申公尝荐处士常秩秩既起他日稍变其节申公谓
二程粹言 卷上 第 81b 页 WYG0698-0397b.png
 知人实难以语明道且告之悔明道曰然不可以是
 而懈于好贤之心也申公矍然谢之
子曰事以急而败者十常七八
子曰好疑者于事未至而疑端先萌好周者于事未形
 而周端先著皆心之病也
 
 
 二程粹言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