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0697-067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正蒙初义卷十六
            邳州知州王植撰
  王禘篇第十六
 补训首节从礼说起以下杂引礼制间及论语左传
 之言亦关乎礼制者也春秋一段苗而不秀一节无
 所属故缀于末
  愚按此篇凡二十三节所论祫禘烝尝之制有考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0697-0677b.png
  㨿未深者馀亦多有出入当分别读之
礼不王不禘则知诸侯岁缺一祭为不禘明矣至周以
祠为春以礿为夏宗庙岁六享则二享四祭为六矣诸
侯不禘其四享欤夏商诸侯夏特一祫王制谓礿则不
禘禘则不尝假其名以见时祀之数耳作记者不知文
之害意过矣
 徵引礼丧服小记礼不王不禘大传礼不王不禘王
 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王制天子诸侯宗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0697-0678a.png
 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陈注此盖夏
 殷之祭名王制又云天子犆礿祫禘祫尝祫烝诸侯
 礿则不禘禘则不尝尝则不烝烝则不礿诸侯礿犆
 禘一犆一祫尝祫烝祫陈注祫合也时祭之祫则群
 庙之主皆升而合食于太庙而毁庙之主不与三年
 大祫则毁庙之主亦与焉天子之礼春礿则特祭者
 春物全未成止一时祭不祫也夏物稍成秋物大成
 冬物毕成皆可祫诸侯所以降于天子者夏祭之禘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0697-0678b.png
 今岁犆则来岁祫祫之明年又犆不如天子每岁三
 时皆祫也南方诸侯夏来朝故阙禘西方诸侯秋来
 朝故阙尝四方皆然废一时之祭王事重也此章先
 儒皆以为夏殷之制周更时祭之名而后禘专为大
 祭○周礼春官大宗伯之职以肆献祼享先王以馈
 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礿夏享先王以尝秋享
 先王以烝冬享先王肆音剔疏云肆献祼是祫之大
 祭馈食是禘之次祭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0697-0678c.png
 张子经学理窟祭祀篇天子七庙一日而行则力不
 给故礼有一特一祫之文特则祭一祫则遍祭如春
 祭享祖夏祫群庙秋祭曾冬又祫来春祭祖夏又祫
 秋祭祢冬又祫
 李注张子此条皆仍注疏旧说而以诸侯缺一祭为
 不禘也夏商时祭春礿夏禘秋尝冬烝并祫为五享
 周人改禘为大祭则春祀夏礿秋尝冬烝并禘祫为
 六享矣夏商诸侯废时祭之禘只四祭周之诸侯废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0697-0678d.png
 大祭之禘又缺时祭之一亦只四享也王制云诸侯
 礿特禘一特一祫义应以一特一祫为句而注疏以
 禘一为读其下云特一祫言诸侯于夏祭一禘之时
 则废其祭特行一祫之礼而已张子据此以为诸侯
 不禘之证
  愚按此节大意论禘祫四祭皆以夏商与周制互
  明而总以见不王不禘之意首三句即周之不禘
  知夏商之缺一祭为不禘也至周六句承上缺一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0697-0679a.png
  祭之意而知周之诸侯亦四祭也夏商诸侯以下
  又申首段意○周礼不王不禘则知诸侯之岁缺
  一祭者为不禘明矣则知者推论之词此诸侯以
  夏商时言故下言至周以别之岁缺一祭即檃括
  礿则不禘四句意非别有成文诸侯不禘下仍当
  补岁缺一祭意此诸侯以周时言盖周之诸侯既
  缺一祭又不敢禘为四享无疑也夏特一祫以下
  见夏商未尝有禘犹周之制王制欲明夏商四时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0697-0679b.png
  祭名乃谓礿则不禘实何尝有禘哉旧说或不知
  诸侯缺一祭句原以夏商诸侯言又疑张子不知
  时禘大禘之异故于此章意旨多未清晰又据理
  窟所云则张子非不知一特一祫之为句此特因旧
  注而未及改耳○礼祫则不禘之文四时缺一祭耳
  非定缺禘也张子直以为缺禘未确祫禘祫尝祫
  烝之文只以合祭而谓之祫固非三年大祫之祫
  亦非与禘尝烝各为一祭周礼六享亦总祫禘与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0697-0679c.png
  时祭言非一岁之祭也张子此节谓宗庙岁六享
  下节谓夏商岁五享诸侯亦四皆缘旧说而误但
  以张子之意论之周之诸侯固四享夏商春礿秋
  尝冬烝又夏之祫亦当四享也旧谓夏商三享更误
禘于夏周为春夏尝于夏商为秋冬作记者交举以二
气对互而言耳
 徵引礼祭统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冬祭曰
 烝礿禘阳义也尝烝阴义也禘者阳之盛也尝者阴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0697-0679d.png
 之盛也故曰莫重于禘尝陈注此夏殷之礼阳道常
 饶阴道常乏饶故及于夏始为盛乏故及于秋已为
 盛祭义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郊特牲春禘而秋
 尝陈注禘读为礿王制春曰礿语详首节
 补注石林叶氏曰礿禘之祭其用物薄主于灌献顺
 乎阳阳于春夏为用也尝烝之祭其用物多主于馈
 食顺乎阴阴于秋冬为用也然言其盛则止及于禘
 尝而不及礿烝者盖阳达于春物方蠢动阴终于冬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0697-0680a.png
 物已退藏故古之君子其言郊社则以禘尝对之亦
 举其盛者耳
 李注王制禘为夏祭而祭义郊特牲又有春禘之文
 春秋禘亦多在春故曰于夏周为春夏尝秋祭三代
 同之而曰于夏商为秋冬无考交举者每对举禘尝也
  愚按此节大意明古人禘尝对举之义也○祭统
  所云乃夏商之制故以二气对举张子则兼周禘
  言之其实周禘在四时之外如中庸禘尝之义亦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0697-0680b.png
  大祭时祭兼举不以二气对互为言也祫禘之期
  经无明文汉光武时张纯奏曰礼三年一祫五年
  一禘禘祭以夏四月祫祭以冬十月按此则夏商
  时禘周大禘皆在夏又按祭义郊特牲春禘之文
  陈注谓禘当读礿春秋两书禘一闵公二年夏五
  月一僖公八年秋七月于夏时则一春一夏然亦
  鲁禘非周禘也张子春禘之说未知果何所据○
  作记者如中庸祭统皆是不专指祭统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0697-0680c.png
享尝云者享为追享朝享禘亦其一耳尝以配享亦对
举秋冬而言也夏商以禘为时祭知追享之必在夏也
然则夏商天子岁乃五享禘列四祭并祫而五也周改
禘为礿则天子享六诸侯不禘又岁缺一祭则亦四而
已矣王制所谓天子犆礿祫禘祫尝祫烝既以禘为时
祭则祫可同时而举(自注礿以物薄/而犆尝从旧)诸侯礿犆(自注如/天子)
禘一犆一祫言于夏禘之时正为一祭特一祫而已然
则不王不禘又著见于此矣下又云尝祫烝祫则尝烝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0697-0680d.png
且祫无疑矣若周制亦当缺一时之祭则当云诸侯祠
则不礿礿则不尝
 徵引礼祭法远庙为祧有二祧享尝乃止陈注远庙
 为祧言三昭三穆之当递迁者其主藏于二祧也此
 不在月祭之例但得四时祭之耳故云享尝乃止大
 传不王不禘王制天子犆礿一段俱见首节○周礼
 春官司尊彝凡四时之间祀追享朝享又大宗伯六
 享见首节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0697-0681a.png
 黄氏瑞节曰禘祫之说不一礼记方郑二家皆非是
 往往因王制所说四时祭名有所谓禘遂例以大禘
 释之张子云假其名以见时祀之数此语最明今考
 以禘为四时之祭之一惟王制有此盖禘天子大祭
 也祭始祖自出之帝于始祖之庙而以始祖配之只
 祭此二位其礼极严祫有二有时祫有大祫时祫者
 祭始祖与亲庙而不及祧庙也大祫者三年而祫则
 合已毁未毁之庙而祭于始祖之庙也毁庙即祧庙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0697-0681b.png
 也方氏分祧毁为二非也王制所谓祫禘与大禘之
 禘不同张子所云假禘之名以见数是已天子犆礿
 者春祭时物不备故每庙特祭不迁主于祖庙也祫
 禘祫尝祫烝者夏秋冬三时之祭礼物可备故皆合
 群主于祖庙也天子之礼也诸侯下天子一等故春
 之礿犆秋之尝祫冬之烝祫皆与天子同惟夏之禘
 则或一犆焉或一祫焉也张子云不王不禘又著见
 于此释王制说也○犆音特礿礿通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0697-0681c.png
 补训祭法享尝乃止尝者秋祭乃时祭之一举一以
 例三也享似是虚字言但享时祭耳张子以享为禘
 而以尝配之周礼追享朝享郑司农注追享朝享谓
 禘祫也在四时之间故曰间祀后郑又云追享谓追
 祭迁庙之主朝享谓朝受政于庙张子似以追享朝
 享多端而禘为其一与二郑之说并不同㨿张子之
 意盖谓礼所谓享尝云者享为追享朝享之享禘亦
 享之一耳尝以配享亦是对举秋冬而言夏商以禘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0697-0681d.png
 为时祭知追享之必在夏故以尝配言对举秋冬以
 配夏也夏商岁五享禘列四时祭中并大祫而为五
 周改禘为礿则祠礿尝烝并祫禘而为六诸侯不禘
 又岁于四时阙一祭仅有四祭王制天子特礿祫禘
 祫尝祫烝是惟礿特祭各庙之主禘尝烝皆合祭群
 庙之主张子谓禘为时祭则祫可同时而举分禘祫
 为二而不知祫禘即于禘礼用祫也是时祫非三年
 大祫是时禘亦非五年大禘不王不禘又见于此者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0697-0682a.png
 谓有祫而无禘也下文云尝烝且祫无疑者谓行尝
 烝之祭者兼行祫不似禘之特一祫也但头绪愈多
 不见分晓末云周制缺一时之祭当云祠则不礿礿
 则不尝不当云礿则不禘禘则不尝也
  愚按此节大意合前二节之意而申言之首七句
  先言禘为享之一次方言尝为秋冬之祭故以配
  享次方言禘之为追享当在夏故上文言秋冬层
  层补足以见其义即二气对举节之意也夏商天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0697-0682b.png
  子以下言诸侯不禘又缺一祭即首节周制四享
  之意也王制所谓以下言夏商天子禘祫并行诸
  侯有祫无禘以合于不王不禘之说亦首节首三
  句及夏特一祫之意也末段因夏商之制有礿则
  不禘禘则不尝之文而设言以明周制岁缺一祭
  当云之名义只是馀意然亦不外首节之意○细
  玩张子之意盖谓夏商禘列四祭故记者多禘尝
  并举而诸侯则当缺时禘不用如周不王不禘之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0697-0682c.png
  礼周则不王不禘而亦当岁缺一祭如夏商礿则
  不禘禘则不尝之文故但四享观其所云夏商以
  禘为时祭则张子非不知时祫大祫之分也特谓
  夏商诸侯并时禘亦不得用耳观其所云天子享
  六诸侯亦四又非不知尝祫烝祫之即于尝烝用
  祫也特谓夏禘虽不行亦当行一祫耳旧说于此
  多所疑驳得无亦有考据未深之失乎
庶子不祭祖(自注不止言/王考而已)明其宗也(自注明宗/子当祭也)不祭祢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0697-0682d.png
(自注以父为亲之极/甚者故又发此文)明其宗也庶子不为长子斩不继
祖与祢故也(自注此以服言不以/祭言故又发此条)
 徵引礼丧服小记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庶子不
 为长子斩不继祖与祢故也又云庶子不祭祢者
 明其宗也陈注据适士立二庙祭祢及祖今兄弟二
 人一适一庶俱为适士其适子之为士者固祭祖及
 祢矣庶子虽适士止得立祢庙不得立祖庙明其宗
 有所在也不得为长子服斩衰三年者以已非继祖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0697-0683a.png
 之宗又非继祢之宗则长子非正统故也不祭祢者
 庶子止得供具牲物而宗子主其礼也上犹得立祢
 庙以其为适士也此言不祭祢以此庶子非适士或
 未仕
 张子经学理窟宗法篇宗子既庙其祖祢支子不得
 别祭所以严宗庙合族属故曰庶子不祭祖祢明其
 宗也○又云言宗子者谓宗主祭祀宗子为士庶子
 为大夫以上牲祭于宗子之家非独宗子之为士为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0697-0683b.png
 庶人亦然○又云古所谓支子不祭也者惟使宗子
 立庙主之而已支子虽不得祭至于斋戒致其诚意
 则与祭者不异与则以身执事不可与则以物助之
 但不别立庙为位行事而已后世如欲立宗子当从
 此义虽不与祭情亦可安若不立宗子徒欲废祭适
 足长惰慢之志不若使之祭犹愈于己也
 补训此录丧小记之文而注其中已见大意
 集释适子本也庶子支也支不祭不斩所以重宗子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0697-0683c.png
 也
  愚按陈注以不祭祖为庶子之为适士者不祭祢
  为庶子之非适士者张子之说又异○丧服小记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陈注云别子
  有三一是诸侯适子之弟别于正适二是异姓公
  子来自他国别于本国不来者三是庶姓之起于
  是邦为卿大夫而别于不仕者皆称别子为祖者
  别与后世为始祖也继别为宗者别子之后世世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0697-0683d.png
  以嫡长子继别子与族人为百世不迁之大宗也
  继祢者为小宗谓别子之庶子以其长子继已为
  小宗而其同父之兄弟宗之也至玄孙之子于父
  之高祖无服不可统其父同高祖之兄弟故迁易
  而各从其近者为宗矣故曰有五世而迁之宗其
  继高祖者也疏曰族人一身事四宗事亲兄弟之
  适是继祢小宗也事同堂兄弟之适是继祖小宗
  也事再从兄弟之适是继高祖小宗也小宗凡四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0697-0684a.png
  独云继祢者初皆继祢为始也此段疏大小宗甚
  明附录于此
庶子不祭殇与无后者注不祭殇者父之庶盖以殇未
足语世数特以己不祭祢故不祭之不祭无后者祖之
庶也虽无后以其成人备世数当祔祖以祭之巳不祭
祖故不得而祭之也祖庶之殇则自祭之也言庶孙则
得祭其子之殇者以己为其祖矣无所祔之也凡所祭
殇者惟适子此据礼天子下祭殇五皆适子适孙之类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0697-0684b.png
故知凡殇非适皆不当特祭惟当从祖祔食无后者谓
昆弟诸父殇与无后者如祖庙在小宗之家祭之如在
大宗(自注见曾/子问注)
 徵引礼丧服小记庶子不祭殇与无后者殇与无后
 者从祖祔食郑氏注云不祭殇者父之庶也不祭无
 后者祖之庶也此二者当从祖祔食而巳不祭祖无
 所食之也共其牲物而宗子主其礼焉祖庶之殇则
 自祭之凡所祭殇者惟适子耳无后者谓昆弟诸父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0697-0684c.png
 也宗子之诸父无后者为墠祭之祭法天子下祭殇
 五适子适孙适曾孙适玄孙适来孙陈注以尊祭卑
 故曰下祭曾子问凡殇与无后者祭于宗子之家郑
 氏注云言祭于宗子之家者有异居之道焉凡祖庙
 在小宗之家祭之亦然陈注凡殇非宗子之殇也无
 后者谓庶子之无子孙者也此二者若是宗子大功
 内亲则于宗子家祖庙祭之
 发明不祭殇者父之庶不祭无后者祖之庶各释首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0697-0684d.png
 句父之庶祖之庶皆就庶子自己言殇则己之子也
 己子为父之孙当祔己之祢庙以不祭祢故不祭之
 无后则己之兄弟也兄弟为祖之孙当祔祖庙以不
 祭祖故亦不祭之言庶孙则得祭其子之殇者三句
 又释祖庶之殇则自祭之句庶孙是己为祖之庶孙
 又当别立小宗者祭其子之殇子之殇乃己之孙也
 若己非庶孙则己子之殇在己为适孙在父为适曾
 孙在祖为适玄孙已当下祭固不待言若祖父在则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0697-0685a.png
 有祖父下祭己亦不必自祭之矣凡所祭殇者惟适
 子与凡殇非适两适子俱指殇者言如皆适子适孙
 之谓不指主祀适子言
 补训父庶祖庶究竟只是一人盖对父言子对祖言
 孙文法如是祖庶字又是接上文祖之庶说来凡祭
 殇者惟适子谓适子为殇当特祭非适不当特祭惟
 从祖祔食以补上文不祭殇之意见殇自有所祭也
 无后者谓昆弟诸父则前所云无后者兼兄弟伯叔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0697-0685b.png
 之无后者为是上文言不祭殇与无后殇当从祖祔
 食不及无后者末又补言如祖庙在小宗家则祭殇
 与无后者如在大宗亦从祖祔食
 高注世数亲服五世之数也祭殇惟适子者适子有
 庙得特祭也
  愚按此节大意解郑注以释礼文不祭殇与无后
  之义与上节皆以明庶子之礼发明以不祭殇者
  父之庶不祭无后者祖之庶以下各释首句言庶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0697-0685c.png
  孙则得祭其子之殇以下三句又释祖庶之殇则
  自祭之句于文义甚明后则未及详窃谓此据礼
  天子下祭殇五五句又释郑注凡所祭殇者句殇
  与无后至末又释郑注无后者谓昆弟诸父句而
  带殇与无后并言又以曾子问补足其意谓昆弟
  诸父之殇与无后者宗子大功内亲则祔祭于大
  宗之家小宗大功内亲则祔祭于小宗之家也总
  分六段看首句为经第二三段所释正解首句之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0697-0685d.png
  意第四五六段所释又补殇与无后自有所祭之
  义也○檀弓上长殇中殇下殇陈注十六至十九
  为长殇十二至十五为中殇八岁至十一为下殇
  七岁以下为无服之殇生未三月不为殇张子殇
  未足语世数二语言殇非隔于世数之远而不得
  祭特以己不祭祢而不祭也无后皆兼伯叔兄弟
  巳不祭祖亦兼曾祖言无后者成人备世数似当
  祭又以己不祭祖而不祭也末殇与无后之殇承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0697-0686a.png
  上仍以庶殇言若适殇则固已特立庙矣
殷而上七庙自祖考而下五并远庙为祧者二无不迁
之太祖庙至周有百世不毁之祖则三昭三穆四为亲
庙二为文武二世室并始祖而七诸侯无二祧故五大
夫无不迁之祖则一昭一穆与祖考而三故以祖考通
谓为太祖若祫则请于其君并高祖干祫之(自注干祫/之不当祫)
(而特祫/之也)孔注王制谓周制亦粗及之而不详耳
 徵引礼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0697-0686b.png
 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
 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陈注
 诸侯太祖始封之君也大夫太祖始爵者也祭法王
 立七庙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
 考庙远庙为祧有二祧诸侯立五庙曰考庙王考庙
 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大夫立三庙曰考庙王考庙
 皇考庙适士二庙官师一庙庶士庶人无庙陈注考
 庙父庙也王考祖也皇考曾祖显考高祖祖考始祖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0697-0686c.png
 也远庙为祧言三昭三穆之当递迁者其主藏于二
 祧也古者祧主藏于太祖庙之东西夹室周藏于文
 武之庙大传大夫士有大事省于其君干祫及其高
 祖陈注省问于君而君赐之乃得行焉干者自下干
 上之义
 张子经学理窟周礼篇守祧先公之迁主于后稷之
 庙疑诸侯无祧庙亦藏之于始祖之庙○宗法篇王
 制言大夫之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若诸侯
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0697-0686d.png
 则以有国指始封之君为太祖若大夫安得有太祖
 朱子祫禘议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
 庙而七诸侯大夫士降杀以两而祭法又有适士二
 庙官师一庙之文大抵士无二祖而皆及其祖考也
 其制皆在中门外之左外为都宫内各有寝庙别有
 门垣太祖在北左昭右穆以次而南天子太庙百世
 不迁一昭一穆为宗亦百世不迁二昭二穆为四亲
 庙高祖以上亲尽则毁而递迁昭常为昭穆常为穆
卷十六 第 20a 页 WYG0697-0687a.png
 诸侯则无二宗大夫又无二庙其迁毁之次则与天
 子同仪礼所谓以其班祔檀弓所谓祔于祖考者也
 三代之制其详虽不得闻然其大略不过如此
 补注此释王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之意
 补训商书七世之庙可以观德是殷已有七庙故张
 子言之周有百世不毁之祖谓后稷也三昭三穆之
 中高曾祖祢为四亲庙文武为二世室此从后世言
 之若周初无二世室时何为七庙故刘歆谓三昭三
卷十六 第 20b 页 WYG0697-0687b.png
 穆与太祖之庙而七文武为宗不在数中其说优也
 唐孔颖达作礼记疏
  愚按王制天子诸侯大夫太祖之庙皆谓始祖也
  祭法王与诸侯祭至祖考大夫止至皇考陈注谓
  祖考始祖皇考曾祖也与王制不同大传言干祫
  方及高祖亦同于祭法者也张子之意则据祭法
  以明王制而言商周之不同殷而上七庙自祖考
  而下五无不迁之太祖庙祖考祭法陈注谓始祖
卷十六 第 21a 页 WYG0697-0687c.png
  此谓高祖之父也合四亲庙为五远庙则高祖之
  曾祖及祖见在祧庙与曾祖以前之祧主一世一
  迁者为昭穆二祧也止有二祧而无不迁之始祖
  故曰无不迁之太祖庙其说与祭法陈注祧主藏
  东西夹室者不同大夫无不迁之祖此祭法与大
  传之说也张子则据此以通之王制谓大夫之曾
  祖谓之祖考而通称则曰太祖故王制亦云并太
  祖而三非如天子诸侯以始祖为太祖也其说与
卷十六 第 21b 页 WYG0697-0687d.png
  朱子禘祫义言大夫有太祖庙者亦不同总之首
  段言殷以上天子之制也天子如此诸侯以下无
  不迁之祖可知至周以下至干祫之皆谓周制也
  天子诸侯有不迁之祖而大夫则无之虽借祭法
  明王制意只以释王制为主故末及孔氏之注盖
  孔注王制但大概谓之周制而不辨殷周之不同
  故曰粗及之而不详
铺筵设同几疑左右几一云交鬼神异于人故夫妇而
卷十六 第 22a 页 WYG0697-0688a.png
同几求之或于室或于祊也
 徵引礼祭统铺筵设同几为依神也诏祝于室而出
 于祊此交神明之道也孔疏人生时形体异故夫妇
 别几死则魂气同归于此故夫妇共几祝官以言诏
 告祝请其尸于室求之明日绎祭出庙门外广求神
 于门外之祊陈注筵席也几所凭以为安者祝于室
 出于祊未知神之所在于彼乎于此乎故曰此交神
 明之道也
卷十六 第 22b 页 WYG0697-0688b.png
 张子经学理窟祭祀篇铺筵设同几只设一位以其
 精神合也后又见合葬孔子善之知有此义然不知
  一人数娶设同几之道又如何此未易处
 发明疑左右几是疑同筵异几夫妇同几是止设一几也
  愚按此节大意释祭统设同几句于室于祊带言
  之○二说并存意主前说玩理窟所云自见
祭社稷五祀百神者以百神之功报天之德耳故以天
事鬼神事之至也理之尽也
卷十六 第 23a 页 WYG0697-0688c.png
 徵引礼王制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
 月令春祀户夏祀灶中央祀中霤秋祀门冬祀行礼
 运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
 补训人皆知祭百神所以报百神之功而不知乃以
 百神之有功而报上天之德耳百神各有其功而莫
 非天之为故以事天者推而事鬼神也
  愚按此节大意明祭祀之精意也人本乎祖万物
  本乎天则事天事祖足矣先王制礼祀祖矣并始
卷十六 第 23b 页 WYG0697-0688d.png
  祖所自出者而祭之事天矣并分天职以宣化者
  而祭之是又不仅报享之常而已故此以为事理
  之极至言其义更深且远也
天子因生以赐姓诸侯以字为谥盖以尊统上卑统下
之义
 徵引左传隐公八年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公问族
 于众仲众仲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
 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公命以字为展氏杜
卷十六 第 24a 页 WYG0697-0689a.png
 注诸侯位卑不得赐姓故其臣因氏其王父字或即
 先人之谥称以为族
 朱子曰姓是大总脑处氏是后来次第分别处如鲁
 本姬姓其后有孟氏季氏同为姬姓而氏有不同诸
 侯以字为谥窃恐谥本氏字传写之讹先儒承讹解
 将去义理不通如舜生沩汭武王遂赐胡公满为沩
 姓即因生赐姓如郑之国氏本子国之后驷氏本子
 驷之后即以字为谥因以为族杜预点诸侯以字为
卷十六 第 24b 页 WYG0697-0689b.png
 句亦是强解
 补训生当指所生之地言左传为谥因以为族连读
 张子截断至为谥止故朱子疑谥字当作氏以尊卑
 言天子尊诸侯卑以上下言诸侯为上大夫为下天
 子因生以赐诸侯之姓是尊者统其上诸侯以字为
 氏因以为大夫之族是卑者统其下
  愚按此节大意解左传姓族之义也○补注驳朱
  子之说谓以谥为氏与上文请谥与族不相应然
卷十六 第 25a 页 WYG0697-0689c.png
  以实考之则以谥为族如宋戴氏之类是已因字
  为谥则未之前闻且公问族而仲对以氏族公命
  以字为展氏正上下相合何乃疑其不相应乎杜
  注句法亦未安朱子之说自不可易
天子因生以赐姓难以命于下之人亦尊统上之道也
 补注此承上章而言
 补训只可命诸侯不可遍赐大夫故云难以命于下
 之人上节是合天子诸侯大夫言未明言下之人此
卷十六 第 25b 页 WYG0697-0689d.png
 节补足其意故用亦字
据玉藻疑天子听朔于明堂诸侯则于太庙就藏朔之
处告祖而行
 徵引礼玉藻篇天子听朔于南门之外诸侯皮弁以
 听朔于太庙陈注听朔者听月朔之事也南门国门
 也天子听朔于南门示受之于天诸侯听朔于太庙
 示受之于祖原其所自也
 补训解玉藻南门本谓国门张子疑其为明堂明堂
卷十六 第 26a 页 WYG0697-0690a.png
 在国之阳也论语注天子常以季冬颁来岁十二月
 之朔于诸侯诸侯受而藏之祖庙月朔则以特羊告
 庙请而行之
 发明诸侯下作一句藏朔之处即太庙也
受命祖庙作龟祢宫次序之宜
 徵引礼郊特牲卜郊受命于祖庙作龟于祢宫尊祖
 亲考之义也陈注告于祖庙而行事则如受命于祖
 此尊祖之义作犹用也用龟以卜而于祢宫此亲考
卷十六 第 26b 页 WYG0697-0690b.png
 之义卜郊卜牲也
 补训释郊特牲张子即尊祖亲考之义而见其有次
 序
 集解谓卜郊先受命而后作龟先祖而后祢次序之
 宜也
公之士及大夫之众臣为众臣公之卿大夫卿大夫之
室老及家邑之士为贵臣上言公士所以别士于公者
也下言室老士所以别士于家者也众臣不以杖即位
卷十六 第 27a 页 WYG0697-0690c.png
疑义与庶子同
 徵引仪礼丧服公士大夫之众臣为其君布带绳屦
 子夏传曰公卿大夫室老士贵臣其馀皆众臣也君
 谓有地者也众臣杖不以即位近臣君服斯服矣传
 注室老家相也士邑宰也近臣阍寺之属君嗣君也
 近臣从君丧服无所降也○礼丧服小记庶子不以
 杖即位陈注适庶俱有父母之丧者适子得执杖进
 阼阶哭位庶子至中门外则去之矣
卷十六 第 27b 页 WYG0697-0690d.png
 补训释仪礼意在众臣贵臣之分众臣不与贵臣同
 庶子不与适子同故疑众臣不以杖即位其义与众
 子不得执杖进阼阶同也仪礼注解公士士字为卿
 与此不同
 高注公之士为公之众臣公之卿大夫为公之贵臣
 卿大夫之室老及家邑之士为卿大夫之贵臣其馀
 为卿大夫之众臣
  愚按仪礼公士大夫连读之众臣总承张子公士
卷十六 第 28a 页 WYG0697-0691a.png
  与大夫之众臣作两截读传公卿大夫连读室老
  士总承张子公与卿大夫与室老士作三层读故
  义异末二句又明传不以杖即位之义
适士疑诸侯荐于天子之士及王朝爵命之通名盖三
命方受位天子之朝一命再命受职受服者疑官长自
辟除未有位于王朝故谓之官师而已
 徵引礼祭法适士二庙官师一庙陈注官师者诸侯
 之中士下士为一官之长者○周礼春官大宗伯之
卷十六 第 28b 页 WYG0697-0691b.png
 职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一命受职再命受服三
 命受位注受职受职事受服受祭衣服为上士受位
 受下大夫之位也
 补注此以周礼春官九命之事释礼记祭法适士官
 师之义
 集解诸侯荐于天子之士谓天子之上士也王朝爵
 命诸侯之命卿也命卿亦谓之适士者诸侯之命卿
 与天子之上士同其爵
卷十六 第 29a 页 WYG0697-0691c.png
 补训三命方受命天子之朝适士已受三命也若一
 命受职再命受服者疑为官长自行辟除尚未有位
 于王朝故仅谓之官师而已公卿为官长百僚之长
 也师亦训长乃一官之长耳辟徵辟也除者除旧用
 新今只作选用意
小事则专达盖得自达于其君不俟闻于长者礼所谓
达官者也所谓达官之长者得自达之长也所谓官师
者次其长者也然则达官之长必三命而上者官师则
卷十六 第 29b 页 WYG0697-0691d.png
中士而再命者庶士则一命为可知
 徵引周礼六官之属皆曰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
 达○礼檀弓下篇公之丧诸达官之长杖
 补训此与上节相联仍辨适士官师意达官之长必
 适士而上官师庶士可称达官不可称达官之长周
 礼孔疏云小事无长官可咨自专行事专达犹专行
 也张子谓自达于君与旧说异礼达官谓名达于上
 张子谓凡得自达诸官之长也专达之达与达官之
卷十六 第 30a 页 WYG0697-0692a.png
 达本不同张子看作一样
 补注张子盖以达官为官师达官之长为适士也
赐官使臣其属也(自注若卿大夫以室老士为贵/臣未赐官则不得臣其士也)
 徵引周礼春官大宗伯九仪之命六命赐官
 补训此因上言三命而及之也周礼郑康成注赐官
 者使得自置其臣治家邑张子谓使臣其属意与郑
 同
 发明赐官惟卿大夫有之臣其属即臣其室老士也
卷十六 第 30b 页 WYG0697-0692b.png
祖庙未毁教于公宫则知诸侯于有服族人亦引而亲
之如家人焉
 徵引礼昏义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
 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公宫祖庙也
 补训解昏义
 集解祖庙未毁谓五庙之裔与公同祖者其祖庙犹
 未迁毁也公虽不服族人之丧然其祖庙犹存则为
 有服之属期之丧达乎大夫诸侯绝矣尊其尊义也
卷十六 第 31a 页 WYG0697-0692c.png
 祖庙未毁教于公宫亲其亲仁也
下而饮者不胜者自下堂而受饮也其争也争为谦让
而已
 补训论语注下乃射毕众耦皆下饮又是胜者揖不
 胜者升堂取觯立饮也此云下堂受饮是下饮作一
 事看其争也君子谓虽若有争而以揖让为主不失
 为君子此云争为谦让亦是别解
  愚按此节大意解下而饮二句之义也朱注据仪
卷十六 第 31b 页 WYG0697-0692d.png
  礼大射之文此则因文立训而已故吾党解书必
  以考亭为不易
君子之射以中为胜不以贯革为胜侯以布鹄以革其
不贯革而坠于地者中鹄为可知矣此为力不同科之
一也
 徵引仪礼乡射礼射不主皮
 补训此释乡射礼文射不主皮以明论语之意
 集解侯即今所谓躲箭革又栖皮于中以为的名之
卷十六 第 32a 页 WYG0697-0693a.png
 曰鹄鹄鸟之小而飞最疾者取其难中中之为能也
 不贯革而坠于地则是已中其革特不贯耳故曰中
 鹄为可知矣
知死而不知生伤而不吊畏压溺可伤尤甚故特致哀
死者不吊生者以异之且如何不淑之词无所施焉
 徵引礼曲礼上篇知生者吊知死者伤知死而不知
 生伤而不吊檀弓上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杂记上
 如何不淑陈注慰问之辞言何为而罹此凶祸也
卷十六 第 32b 页 WYG0697-0693b.png
 补训檀弓三者本谓不足吊张子以为特致伤于死
 者而不吊生者以合于伤而不吊之说非本旨异别也
 高注畏威古通用刑也不尽道而死桎梏者也压如
 立岩墙之下而死溺徒涉而死
  愚按死者可伤尤甚故特致哀以别于吊生之礼
  且死非其道于生者之前难于措词故不当吊当
  作两层
博依善依永而歌乐之也杂服杂习于制数服近之文也
卷十六 第 33a 页 WYG0697-0693c.png
 李注乐音岳
 徵引礼学记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
 礼陈注诗人比兴之词多依托于物理不能广求物
 理之所依附者以验其实于诗词必有疑殆而不能
 安者矣杂服冕弁衣裳之类极为繁杂无以尽识其
 制于礼文必有彷佛而不能安者矣○书舜典歌永
 言声依永注既形于言必有长短之节故曰歌永言
 既有长短必有清浊高下之殊故曰声依永○易节
卷十六 第 33b 页 WYG0697-0693d.png
 卦象君子以制数度
 补注释学记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
 礼之意
 补训善依永而歌乐之是以诗为乐章非泛言诗善
 于依永而歌以乐之也杂习于制数服近之文是以
 习字贴杂字以制数服近解服字服近二字或取服
 用切近之意谓之文则不仅冕弁衣裳诸物此说费
 力不如陈氏明畅
卷十六 第 34a 页 WYG0697-0694a.png
春秋大要天子之事也故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
者其惟春秋乎
 补训大要谓大指之𦂳要处
  愚按此节大意释孟子言春秋之意也○大要犹
  云大槩总一书之大义而言之也文成数万其指
  数千一部春秋从何处说起张子引孟子成语祇
  加大要二字见得天子之事一语是孟子读书能
  得其要处
卷十六 第 34b 页 WYG0697-0694b.png
苗而不秀者与下不足畏也为一说
 发明为一说总是欲人及时勉学也
 补训后生四十五十无闻而不足畏即是苗而不秀
 故联为一说
 
 
 
 正蒙初义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