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697-047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正蒙初义卷三
            邳州知州王植撰
  天道篇第三
 补训此以天道名篇而其中以天道圣人并言见圣
 人与天道同亦惟圣人能言天道也前四节以圣人
 与天道相形天不言四节言天道不见而章三节言
 圣人天之知物节又言天道盖天命亦天道之一端
卷三 第 1b 页 WYG0697-0477b.png
 也化而裁之四节又言圣人形而上者四节言惟圣
 人能言天道
  愚按此篇凡二十节大意明天道圣人之合然血
  脉贯通而文不相蒙玩各节之意惟天不言而信
  二节不见而章二节化而裁之二节谷之神也二
  节皆意义相承馀俱节各一义旧说逐节联贯忽
  言此又迤逦承接言及别事转转无穷恐先儒不
  应有此拖沓无头绪之文也○补训谓天不言四
卷三 第 2a 页 WYG0697-0478a.png
  节言天道不见而章三节言圣人窃谓天不言三
  节言天道鼓万物节亦天圣并言不见而章三节
  则以天道明圣人也○内天体物不遗一节朱子
  入近思录道体
天道四时行百物生无非至教圣人之动无非至德夫
何言哉
 徵引礼礼器天道至教圣人至德
 补注合礼记论语之意而言
卷三 第 2b 页 WYG0697-0478b.png
 补训礼云天道至教圣人至德以天道言之春夏秋
 冬之四时自行飞潜动植之百物自生无非至教之
 所寓也以圣人言之圣人之动皆中礼无非至德之
 所形也夫何待于言哉善学者不必以言求之也
 天道圣人并言夫何言哉双承
天体物不遗犹仁体事无不在也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无一物而非仁也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
游衍无一物之不体也
卷三 第 3a 页 WYG0697-0478c.png
 徵引诗大雅板篇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
 尔游衍集传王往通言出而有所往也旦亦明也衍
 宽纵之意
 朱子曰此数句从赤心片片说出来荀杨岂能到体
 物犹言为物之体也盖物物有个天理体事谓事事
 是仁做出来如礼仪三百威仪三千须得仁以为骨
 子凡言体便是做他那骨子本是言物以天为体事
 以仁为体缘须著从上说故如此下语体物为物之
卷三 第 3b 页 WYG0697-0478d.png
 体犹言干事为事之干也出王之王音往言往来游
 衍无非是理无一物之不体犹言无一物不将这个
 做骨子
 集释熊氏曰物物皆有天理体之而无所遗也犹事
 事皆本于仁体之而无不在也礼之大小无非爱敬
 恳恻之所发见者是仁体事无不在也凡人往来游
 息之所此理无往而不在是天体物而不遗也
  愚按此节大意见天仁之无不体也首二句提起
卷三 第 4a 页 WYG0697-0479a.png
  下申明之○上节言时行物生皆天道此言人之
  出往游衍皆天理上节言圣人动皆至德此言礼
  之大小皆本于仁二节本不相谋诸家多牵合上
  节而本文之意反有不畅窃谓此明天仁之无不
  体是正意天即天道仁非圣人不能只可作馀意
  馀意者特说书之一义而未可牵合以乱正也后
  仿此
上天之载有感必通圣人之为得为而为之也
卷三 第 4b 页 WYG0697-0479b.png
 徵引诗大雅文王篇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易上传
 之十章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集释此天地无心而成化圣人有心而无为也
 补注童氏发微曰有感必通上天之神得为而为圣
 人之神
 张注天之感物以气圣人之感人以理得为而为顺
 理之自然而无所容私也
天不言而四时行圣人神道设教而天下服诚于此动
卷三 第 5a 页 WYG0697-0479c.png
于彼神之道欤
 大全成变化行鬼神成行阴阳之气而已矣韩本有
 此一段
 徵引易观卦彖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
 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集解天不言天之神道也神道设教圣亦不言也诚
 于此动于彼天与圣人无所容心也是之谓无为而
 无不为发微不可见而充周不可穷故曰神之道
卷三 第 5b 页 WYG0697-0479d.png
 高注圣人穆穆在位而天下自然化之于此有神焉
 故曰神道设教云尔
 补训天不言而四时行句中便含神字圣人亦是神
 道设教故以神之道总收神只是微妙意所以神处
 只在乎诚
  愚按此节大意明天与圣皆以诚而神也重在神
  神道设教即过化存神之意与易彖本意不同○
  语意云天之生物也运以时然不言而四时自行
卷三 第 6a 页 WYG0697-0480a.png
  圣人之治天下也施以教然神道设教而天下自
  服所以然者由其诚于此自动于彼而天与圣俱
  无所容心也其斯为神妙之道欤○韩本一段与
  此节不相贯按易辞上传之九章所以成变化而
  行鬼神也本以河图奇耦之数言此释其义与本
  旨不同谓易言成变化行鬼神所以成行者阴阳
  之气为之也与神化篇首节意相似
天不言而信神不怒而威诚故信无私故威
卷三 第 6b 页 WYG0697-0480b.png
 徵引礼乐记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
 补训此专以天言神谓天之神妙也信是天自信非
 人信天○以天之神妙者言之天不待言而自极其
 信其神不待怒而自然有威盖天本诚故无伪妄而
 信其神本无私故无可转移而威也
 高注四时运而不易天之信也祸福响应而无常神
 之威也
  愚按上二句举成语下以诚与无私明之亦不必
卷三 第 7a 页 WYG0697-0480c.png
  与上节牵连
天之不测谓神神而有常谓天
 李注申上节意
 集解天与神一而已矣以天之无声无臭两在而不
 可测言即谓之神以神之运行有常理而言即谓之
 天一物而两名非二也
运于无形之谓道形而下者不足以言之
 徵引易上传之十二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
卷三 第 7b 页 WYG0697-0480d.png
 谓之器
 补训易道字汎言道理此合上下文观之当以天道
 言
 集解即有形之中而指言其无形之道曰运于无形
 非外形而别有一理运于无也
 李注运于无形者太虚之性太和之道形而下者散
 殊而可象神化之糟粕也
  愚按此节大意本易之言形上者以明天道也
卷三 第 8a 页 WYG0697-0481a.png
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天道也圣不可知也无心之
妙非有心所及也
 徵引易上传之五章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
 华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天道无心也圣不可
 知之谓神圣之无心也正以明圣与天合德非庸人
 有心者可及高注以能字易可字恐非张子之意若
 是便是圣人有不及天地处要之天无心圣人有心
 而无为天人之分固如此其实有心无为即与上天
卷三 第 8b 页 WYG0697-0481b.png
 无心合德不得云圣不及天观下三节可见
  愚按此节训释颇杂窃谓鼓万物句与圣不可知
  皆举成语而下以无心之妙合断之盖以圣不可
  知为不知天与即以圣不可知为言天既属牵强
  又篇中大意皆言圣与天合德不应于此独言圣
  人有心不能及天也○语意云易言鼓万物而不
  与圣人同忧盖天道然也孟子言神则曰圣不可
  知也是皆自然而然无所容心之妙非有心所及
卷三 第 9a 页 WYG0697-0481c.png
  也然则天与圣有不合一者乎
不见而章已诚而明也不动而变神而化也无为而成
为物不贰也
 高注此即中庸语而言圣人之事
 补训此与中庸本文全异错综其说出张子独见以
 成已言明即章也诚所以不待见也以成物言化即
 变也神所以不待动也为物不二总归一诚一诚无
 不成不待有为也
卷三 第 9b 页 WYG0697-0481d.png
  愚按已宜读如字为物不二即指圣人之心言方
  与上诚明神化意合
已诚而明故能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补注此申明上章之意
 补训此又以诚明一句贯三项以见诚明之为要也
 诚明可该神化不二二句
富有广大不禦之盛与日新悠久无疆之道与
 徵引易上传之五章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卷三 第 10a 页 WYG0697-0482a.png
 六章以言乎远则不禦
 补注本易大传之意而言盖富有即广大不禦之盛
 日新即悠久无疆之道天地圣人一而已矣
  愚按广大不禦悠久无疆者天道然也圣人之德
  业亦若是而已矣此与上二节皆以言天道者明
  圣人也
天之知物不以耳目心思然知之之理过于耳目心思
天视听以民明威以民故诗书所谓帝天之命主于民
卷三 第 10b 页 WYG0697-0482b.png
心而已焉
 徵引书皋陶谟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
 明威蔡传威畏二字古通用明者显其善畏者威其
 恶泰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张子经学理窟诗书篇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一人
 私见固不足尽至于众人之心同一则却是义理总
 之则却是天故曰天曰帝者皆民之情然也○又曰
 天道不可得而见惟占之于民人所悦则天必悦之
卷三 第 11a 页 WYG0697-0482c.png
 所恶则天必恶之只为人心至公也民虽至愚无知
 惟于私已然后昏而不明至于事不干碍处则自是
 公明大抵众所向者必是理也理则天理存焉故欲
 知天者占之于人可也
 或问朱子曰所谓帝天之命主于民心曰皆此理也
 民心之所向即天心之所存也
 集释此见天从乎民民心即天心也
  愚按上四句虚下四句正明其意惟其视听明威
卷三 第 11b 页 WYG0697-0482d.png
  以民故不以耳目心思为知也
化而裁之存乎变存四时之变则周岁之化可裁存昼
夜之变则百刻之化可裁推而行之存乎通推四时而
行则能存周岁之通推昼夜而行则能存百刻之通
 徵引易上传之十二章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
 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
 乎德行本义因其自然之化而裁制之变之义也
 补注此引易示人以知化之事存字就心上言之盖
卷三 第 12a 页 WYG0697-0483a.png
 存四时之变于心则周岁之化吾可得而裁之也存
 昼夜之变于心则百刻之化吾可得而裁之也此释
 易化而裁之存乎变意能推四时而行则能存周岁
 之通于心能推昼夜而行则能存百刻之通于心此
 释易推而行之存乎通意
 高注吾心之神即天地一阖一辟之变往来不穷之
 通存之而四时昼夜之变通不外于是也
  愚按此节大意释易辞以见圣人之合天也解易
卷三 第 12b 页 WYG0697-0483b.png
  二语语气各异谓化而裁之以其能存乎变也推
  而行之自然能存乎通也以推行与存变对存通
  与化裁对存变推行虽未明言圣人然非圣人不
  能○语意云易曰化而裁之存乎变何谓也以四
  时昼夜言之天道周岁有四时昼夜有百刻人能
  与时消息而存四时之变于心则在天周岁之化
  可自我而裁成之矣人能至诚无息而存昼夜之
  变于心则在天百刻之化可自我而裁成之矣易
卷三 第 13a 页 WYG0697-0483c.png
  又曰推而行之存乎通何谓也亦以四时昼夜言
  之凡人存之心者必见之于行人能与时合序推
  四时之运而行之则在天周岁之通能存之于我
  矣人能日进无疆推昼夜之运而行之则在天百
  刻之通能存之于我矣此圣人之所以与天合德
  也○圣心存四时昼夜之变则天道周岁百刻之
  化不能外也犹中庸知天地之化育意此重存变
  存字有力圣德合乎四时昼夜之运则天道周岁
卷三 第 13b 页 WYG0697-0483d.png
  百刻之通皆存于其心矣犹中庸上律天时意此
  重推行存字无力高注槩言存之尚未明独以四
  时昼夜立言者亦从易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
  穷谓之通及变通莫大乎四时数语取义然此节
  化为化育之化非变化之化裁为裁成之裁非裁
  截之裁旧说多非张子之意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不知上天之载当存文王默而成
之存乎德行学者常存德性则自然默成而信矣存文
卷三 第 14a 页 WYG0697-0484a.png
王则知天载之神存众人则知物性之神
 徵引易辞见上节○诗大雅文王篇上天之载无声
 无臭
 补注此引易示人以穷神之事存字亦就心上言之
 盖不知上天之载当存文王于心此解易神而明之
 存乎其人意学者常存德性于心则自然默成而信
 此解易默而成之存乎德行意
 补训易神明即神明乎变通默成即默成其神明之
卷三 第 14b 页 WYG0697-0484b.png
 妙是递说总以用易言张子作两边说一云存文王
 云天载从其深者言之也一云存众人云物性从其
 浅者言之也然天载与物性非二存众人亦可以存
 文王存文王有二说集解云存文王之心补注云存
 文王于心于字较胜易言德行张子言德性德原于
 性也存字皆作有力字看物性即德性物物各有故
 曰物性两神字应神而明之之神
 高注文王纯亦不已即上天之载也故存文王则知
卷三 第 15a 页 WYG0697-0484c.png
 天载之神德性者众人所受于天之正理常存德性
 所谓存众人也故知物性之神
  愚按此节大意释易辞以勉学者之希圣也○语
  意云易言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何谓也盖上天之
  载最为神妙而人则有合于天载者学者不能知
  上天之载当存文王之人于心以求其纯亦不已
  又云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何谓也盖德
  行必有以存之而后成也若学者能常存德性而
卷三 第 15b 页 WYG0697-0484d.png
  不失则自然默而成之信有于已矣盖文王即与
  天合德之人也能存文王于心则于天载之神无
  声无臭者自无不知德行乃万物各正之性也能
  存众人之恒性则于物性之神有物有则者自无
  不知学者当勉尽希圣之功可也○后三十篇云
  上天之载无声臭可象正惟仪型文王当冥契天
  德而万邦信悦故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正与
  此相发明其必以天载立说者窃谓张子之意神
卷三 第 16a 页 WYG0697-0485a.png
  明字是拆开读以天载实神之义而以知为明之
  解神不可知而欲明之但当求之与天合德之人
  必言文王者文王之诗有上天之载二语正能合
  天者也天载之神物性之神即神而明之之神知
  即明也如此则与易旨及常解大异而与张子语
  意确合旧说皆未及此故于言天载言文王之故
  终未了了神明默成补训谓张子作两边说然其
  后四语皆归于神则仍有递说意在物性以在已
卷三 第 16b 页 WYG0697-0485b.png
  者言即德性之变文成谓成已之德发明华注皆
  欲兼成已成物殊不必也
谷之神也有限故不能通天下之声圣人之神惟天故
能周万物而知
 徵引老子成象篇谷神不死苏子由注云谷至虚而
 犹有形谷神则虚而无形者也○易上传之四章知
 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补训此赞圣人之神能周知万物而以谷神形起○
卷三 第 17a 页 WYG0697-0485c.png
 夫谷之神能应声而其神有限不能尽通天下之声
 圣人之神与天同故能周乎万物而知之无遗也
  愚按张子引用谷神者四惟此以谷神与天分看
  神化篇谷神不死即以谷神明神也至当篇谷神
  象声而应则谓谷神自然之妙也乾称篇老氏况
  诸谷又以谷神明天之神也皆与此异义
圣人有感无隐正犹天道之神
 李注申上节意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故曰无隐
卷三 第 17b 页 WYG0697-0485d.png
 集释遇父子之感则仁显君臣之感则义著此圣人
 有感无隐也天道之神春感而物忽生焉秋感而物
 忽成焉若是之类皆随感而应者亦何隐之有
形而上者得意斯得名得名斯得象不得名非得象者
也故语道至于不能象则名言亡矣
 徵引易上传之十二章形而上者谓之道
 集解形而上之理如天地鬼神之奥性命道德之微
 象犹言情状性之类非谓理有象也
卷三 第 18a 页 WYG0697-0486a.png
 高注如实见天道斯得其元亨利贞之名得其名斯
 得其生长收藏之象苟恍惚不可为象岂复有可名
 者哉
  愚按此节大意见语道者贵得名得象而得名尤
  要名名之犹言也首以得意引起中叠二语见得
  名之要末言不能象仍是不得名耳观后篇言得
  辞斯得象矣可悟此节意旨归宿所在○语意云
  道形而上者也语道者果能真知道之意即能得
卷三 第 18b 页 WYG0697-0486b.png
  其所以名果能得其名即能得其可见之象若不
  得其所以名非能得其象者也语道而至于不能
  象则虽有所名言亦妄而不足信只如无有而已
  矣道何由以显乎甚矣语道之非易也○中庸即
  鸢飞鱼跃以明费隐易即阴阳以见道孟子即情
  以状性所谓名与象者可见
世人知道之自然未始识自然之为体耳
 李注欲识自然之为体者莫如求之吾性分之间故
卷三 第 19a 页 WYG0697-0486c.png
 邵子曰性者道之形体
  愚按此节大意见知道之难也言道非有真知所
  言皆彷佛影响间耳自然者无为之意体犹言形
  体也如二氏言道崇无黜有虽知道之自然卒归
  于空寂而无实非知道体者也尝见瞽者辨色言
  日红似火火似花玉白似雪雪似盐人不能穷其
  辨及细究其形质则茫然不能得也言道者亦然
有天德然后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
卷三 第 19b 页 WYG0697-0486d.png
 补注此本中庸之意而言
 李注诚者天德也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亦曰诚而
 已矣
正明不为日月所眩正观不为天地所迁
 徵引易下传之一章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
 贞明者也本义贞正也观官换反示也
 补训易言日月之贞明天地之贞观此深一层说明
 以所见言观示意当以立论为言有洞见圣人之正
卷三 第 20a 页 WYG0697-0487a.png
 明也有确论圣人之正观也不迁谓天地之观有迁
 移而圣人之正观不因之迁移集解以天地变异言
 恐与日月之明不类
 张注可眩者于理必未明可迁者于理必未定正明
 正观不外乎理之至正者也理苟至正天地合德日
 月合明纵欲眩之迁之不可得而况于人乎
  愚按此节大意引易以言圣人见其有得于天地
  日月而能与之并也就言道上见
卷三 第 20b 页 WYG0697-0487b.png
 
 
 
 
 
 
 
 正蒙初义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