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
卷二十 第 1a 页 WYG0572-078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帝王宅京记卷二十
             昆山顾炎武撰
  辽阳
   辽
辽史地理志曰东京辽阳府本朝鲜之地周武王释箕
子囚去之朝鲜因以封之传四十馀世燕属真番朝鲜
始置吏筑障秦属辽东外徼汉初燕人满王故空地武
卷二十 第 1b 页 WYG0572-0784b.png
帝元封三年定朝鲜为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后汉
出入青幽二州辽东玄菟二郡沿革不常汉末为公孙
度所据传子康孙渊自称燕王建元绍汉魏灭之晋陷
高丽后归慕容垂子宝以句丽王安为平州牧居之元
魏太武遣使至其所居平壤城唐高宗平高丽于此置
安东都护府后为渤海大氏所有大氏始保挹娄之东
牟山武后万岁通天中为契丹尽忠所逼有乞乞仲象
者度辽水自固武后封为震国公传子祚荣建都邑自
卷二十 第 2a 页 WYG0572-0784c.png
称震王并吞海北地方五千里兵数十万中宗赐所都
曰辉罕州封渤海郡王十有二世至彝震僣号改元拟
建宫阙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为辽东盛国忽汗州
即故平壤城也号中京显德府太祖建国攻渤海拔辉
罕城俘其王大諲撰以为东丹王国立太子托云为人
皇王以主之神册四年葺辽阳故城以渤海汉户建东
平郡为防禦州天显三年迁东丹国民居之升为南京
城名天福高三丈有楼橹幅员三十里八门东曰迎阳
卷二十 第 2b 页 WYG0572-0784d.png
东南曰韶阳南曰龙源西南曰显德西曰大顺西北曰
大辽北曰怀远东北曰安远宫城在东北隅高三丈具
敌楼南为三门壮以楼观四隅有角楼相去各二里宫
墙北有让国皇帝御容殿大内建二殿不置宫嫔惟以
内省使副判官守之大东丹国新建南京碑铭在宫门
之南外城谓之汉城分南北市中为看楼晨集南市夕
集北市街西有金德寺大悲寺驸马市铁幡竿在焉赵
头陀寺留守衙户部司军巡院归化营军千馀人河朔
卷二十 第 3a 页 WYG0572-0785a.png
亡命皆籍于此东至北乌尔呼赫四百里南至海边铁
山八百六十里西至望平县海口三百六十里北至挹
娄县范河二百七十里东西南三面抱海辽河出东北
山口为范河西南流为大口入于海东梁河自东山西
流与浑河合为小口会辽河入于海又名太子河亦曰
大梁水浑河在东梁范河之间沙河出东南山西北流
径盖州入于海有蒲河清河俱河亦曰泥河又曰蓒芋
泺水多蓒芋之草驻跸山唐太宗征高丽驻跸其巅数
卷二十 第 3b 页 WYG0572-0785b.png
日敕石纪功焉俗称手山山巅平石之上有掌指之状
泉出其中取之不竭又有明王山白石山亦曰横山天
显十三年改南京为东京府曰辽阳
   金
金史地理志曰皇统四年二月立东京新宫寝殿曰保
宁宴殿曰嘉惠前后正门曰天华曰乾贞七月建宗庙
有孝宁宫七年建御容殿(置留/守司)
  大定
卷二十 第 4a 页 WYG0572-0785c.png
   辽
辽史地理志曰中京大定府虞为营州夏属冀州周在
幽州之分秦郡天下是为辽西汉为新安平县汉末步
奚居之幅员千里多大山深谷险阻足以自固魏武北
征纵兵大战降者二十馀万去之松漠其后拓跋氏乘
辽建牙于此当饶乐河水之南温渝河水之北唐太宗
伐高丽驻跸于此部帅苏支从征有功奚长可度率众
内附为置饶乐都督府咸通以后契丹始大奚族不敢
卷二十 第 4b 页 WYG0572-0785d.png
复抗太祖建国举族臣属圣宗尝过七金山土河之滨
南望云气有郛郭楼阙之状因议建都择良工于燕蓟
宫掖楼阁府库市肆廊庑拟神都之制统和二十四年
五帐院进故奚王牙帐地二十五年城之实以汉户号
曰中京府曰大定皇城中有祖庙景宗承天皇后御容
殿城池湫湿多凿井泄之人以为便大同驿以待宋使
朝天馆待新罗使来宾馆待夏使有七金山马盂山双
山松山土河
卷二十 第 5a 页 WYG0572-0786a.png
宋王曾上契丹事曰出燕京北门至望京馆五十里至
顺州七十里至檀州渐入山五十里至金沟馆将至馆
川原平旷谓之金沟淀自此入山诘曲登陟无复里候
但以马行记日约其里数九十里至古北口两旁峻崖
仅容车轨又度德胜岭盘道数层俗名思乡岭八十里
至新馆过雕窠岭偏枪岭四十里至如来馆过乌泺河
东有泺州又过黑斗岭度云岭芹菜岭七十里至柳河
馆又过松亭岭甚险峻七十里至打造部落东南行五
卷二十 第 5b 页 WYG0572-0786b.png
十里至牛山馆八十里至鹿儿峡馆过虾蟆岭九十里
至铁浆馆过石子岭自此渐出山七十里至富谷馆八
十里至通天馆二十里至中京大定府城垣卑小方员
才四里许门但重屋无筑阇之制南门曰朱夏门内通
步廊多坊门又有市楼四曰天方大衢通圜望阙次至
大同馆其门正北曰阳德阊阖城内西南隅冈上有
寺城南有园圃宴射之所自过北口居人草庵板屋耕
种但无桑柘所种皆从陇上虞吹沙所壅山中长松郁
卷二十 第 6a 页 WYG0572-0786c.png
然深谷中时见畜牧牛马橐驼多青盐黄豕
   金
金史地理志曰大定府辽统和二十五年建为中京国
初因称之海陵贞元元年更为北京置留守司都转运
司警巡院
  会宁
   金
金史地理志曰上京路即海古之地金之旧土也国言
卷二十 第 6b 页 WYG0572-0786d.png
金曰爱新以松阿哩水源于此故名金源建国之号
盖取诸此国初称为内地天眷元年号上京海陵贞祐
二年迁都于燕削上京之号止称会宁府称为国中者
以违制论大定十三年七月复为上京其山有长白青
岭玛纪岭温都尔水有安春水混同江来流河松阿哩
江鸭子河
其宫室有乾元殿天会三年建天眷元年更名皇极殿
庆元宫天会十三年建殿曰辰居门曰景晖天眷元年
卷二十 第 7a 页 WYG0572-0787a.png
安太祖以下御容为原庙
朝殿天眷元年建殿曰敷德门曰延光寝殿曰宵衣书
殿曰稽古又有明德殿熙宗尝享太宗御容于此太后
所居也
凉殿皇统二年构门曰延福楼曰五云殿曰重明东庑
南殿曰东华次曰广仁西庑南殿曰西清次曰明义重
明后东殿曰龙寿西殿曰奎文时令殿及其门曰奉元
有泰和殿有武德殿有薰风殿
卷二十 第 7b 页 WYG0572-0787b.png
其行宫有天开殿爻刺春水之地也有混同江行宫太
庙社稷皇统三年建正隆二年毁
原庙天眷元年以春亭名天元殿安太祖太宗徽宗及
诸后御容春亭者太祖所尝御之所也天眷二年作原
庙皇统七年改原庙乾文殿曰世德正隆二年毁大定
五年复建太祖庙
兴圣宫德宗所居也天德元年名之兴德宫后更名永
祚宫睿宗所居也光兴宫世宗所居也正隆二年命吏
卷二十 第 8a 页 WYG0572-0787c.png
部郎中萧彦良尽毁宫殿宗庙诸大族邸第及储庆寺
夷其址耕垦之大定二十一年复修宫殿建城隍庙二
十三年以甓束其城有皇武殿击毬校射之所也有云
锦亭有临猗亭为笼鹰之所在按出虎水侧
大金国志曰女真之初无城郭国主尝浴于河牧于野
屋舍车马衣服饮食之类与其下无异国主所独享者
惟一殿名曰乾元所居四外栽柳以作禁卫而已其殿
宇绕壁尽置火坑平居无事则锁之或时开钥则与臣
卷二十 第 8b 页 WYG0572-0787d.png
下坐于坑后妃躬侍饮食
又曰国初无城郭星散而居呼曰皇帝寨国相寨太子
庄后升皇帝寨为会宁府建为上京城邑宫室无异于
中原州县廨字制度极草创居民往来车马杂遝自前
朝门直抵后朝门尽为往来出入之路略无禁制每孟
春击土牛父老士庶无长幼皆聚观于殿侧民有讼未服
多邀驾以诉至熙宗始有内庭之禁
又曰皇统六年春三月上以上京会宁府内太狭才如
卷二十 第 9a 页 WYG0572-0788a.png
郡制遂役五路工匠撤而新之规模虽仿汴京然仅得
十之二三而已
许亢宗行程录曰(宋著作郎以宣和六/年使金贺太宗登位)自雄州至上京
会宁府二千七百五十里自雄州六十里至新城县六
十里至涿州六十里至良乡县六十里至燕山府八十
里至潞县七十里至三河县六十里至蓟州七十里至
玉田县九十里至韩城镇五十里至北界清州(金国新/立地界)
九十里至滦州四十里至望都县六十里至营州一百
卷二十 第 9b 页 WYG0572-0788b.png
里至润州八十里至迁州九十里至习州九十里至耒
州八十里至海云寺一百里至红花务九十里至绵州
八十里至刘家庄一百里至显州九十里至兔儿埚六
十里至梁鱼务一百三里至摩绰寨八十里至沈州七
十里至兴州九十里至咸州九十里至同州三十里至
信州九十里至富埒珲贝勒寨四十里至黄龙府六十
里至托色贝勒寨九十里至满扎勒贝勒寨一百里至呼
勒希寨九十里至矩古贝勒寨七十里至达河寨四十
卷二十 第 10a 页 WYG0572-0788c.png
里至富塔寨五十里至馆馆去北庭十里一望平原旷
野间有居民千馀家近阙北有阜围绕三数顷高丈馀
云皇城也山棚之左曰桃源洞右曰紫微洞中作大牌
曰翠微宫高五七丈建殿七栋甚壮榜额曰乾元殿阶
高四尺土坛方阔数丈名曰龙墀
云麓漫抄曰燕京东行六十里至潞县九十里至三河
县七十里至蓟州八十里至永济务九十里至七个岭
九十里至平州八十里至新安县六十里至润州自此
卷二十 第 10b 页 WYG0572-0788d.png
皆沿海行四十里至迁州八十里至菜州八十里至隰
州八十里至淘河岛八十里至胡家务八十里至新城
八十里至梯已寨三十里至广宁府三十里至显州五
里至东馆八十里至兔儿埚八十里至梁虞务六十里
至辽河大口平津馆七十三里至广州广平馆复望北
行七十里至沈州乐郊馆八十里至兴州兴平馆五十
里至银铜馆九十里至咸州咸平馆三十里至宿州宿
宁馆八十里至贾道铺怀方馆四十里至杨八寨通远
卷二十 第 11a 页 WYG0572-0789a.png
馆五十里至和硕贝勒铺同风馆三十六里至义和馆
五十里至如归馆四十里至信州彰信馆七十里至胜
州来德馆五十里至山寺铺会方馆五十里至威州威
德馆五十里至龙骧馆六十里至详州常年馆六十里
至滨州混同馆六十里至高平馆四十里至同流馆五
十里至穆特赫贝勒来同馆七十里至乌龙馆三十里
至虏寨号御寨今之使虏者止至燕未有至乌龙馆者
于慎行曰上京会宁府即今三万卫也
卷二十 第 11b 页 WYG0572-0789b.png
  开平
   元
元史地里志曰上都路唐为奚契丹地金平契丹置恒
州元初为扎拉尔部乌噜郡王营幕地宪宗五年命世
祖居其地为巨镇明年世祖命刘秉忠相宅于恒州东
滦水北之龙冈中统元年为开平府四年以阙庭所在
加号上都岁一幸焉至元二年置留守司五年升上都
路总管府十八年升上都留守司兼行本路总管府事
卷二十 第 12a 页 WYG0572-0789c.png
元史陈祖仁传曰至正二十年五月帝欲修上都宫阙
工役大兴祖仁上疏其略曰自古人君不幸遇艰虞多
难之时孰不欲奋发有为成不世之功以光复祖宗之
业苟或上不奉于天道下不顺于民心缓急失宜举措
未当虽以此道持盈守成犹或致乱而况欲拨乱世而
反之正乎夫上都宫阙刱自先帝修于累朝自经兵火
焚燬殆尽所不忍言此陛下所为日夜痛心所宜亟图
兴复者也然今四海未清疮痍未瘳仓库告虚财用将
卷二十 第 12b 页 WYG0572-0789d.png
竭乃欲驱疲民以供大役废耕耨而荒其田亩何异扼
其吭而夺之食以速其毙乎陛下追维祖宗宫阙念兹
在兹然不知今日所当兴复乃有大于此者假令上都
宫阙未复固无妨于陛下之寝处使因是而违天道失
人心或至大业之隳废则夫天下者亦祖宗之天下生
民者亦祖宗之生民陛下亦何忍轻弃之乎愿陛下以
生养民力为本以恢复天下为务信赏必罚以驱策英
雄亲正人远邪佞以图谋治道夫如是则承平之观不
卷二十 第 13a 页 WYG0572-0790a.png
日咸复讵止上都宫阙而已乎疏奏帝嘉纳之
 
 
 
 
 
 
 
卷二十 第 13b 页 WYG0572-0790b.png
 
 
 
 
 
 
 
 历代帝王宅京记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