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卷十八 第 1a 页 WYG0572-075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帝王宅京记卷十八
             昆山顾炎武撰
  宋州
   宋
宋史地理志曰大中祥符七年建应天府为南京宫城
周二里三百一十六步门曰重熙颁庆殿曰归德(元丰/六年)
(赐度僧牒修外/城门及西桥寺)京城周回一十五里四十步东二门南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0572-0759d.png
曰延和北曰昭仁西二门南曰顺城北曰回銮南一门
曰崇礼北一门曰静安中有隔城又有门二东曰承庆
西曰祥辉其东又有关城南北各一门叶梦得石林燕
语曰应天府艺祖肇基之地祥符七年建南京诏即衙
城为大内正殿以归德为名虽降图营建而实未尝行
天禧中王曾为守请减省旧制别为图以进亦但报闻
其后但修祥辉崇礼二门而已元丰间苏颂自南京还
朝请以曾奏先修归德一殿约为屋百间神宗亦未暇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0572-0760a.png
也惟正门以真宗观酺赐名重熙颁庆庆楼犹是双门
未尝改作
玉海曰宋州景德三年二月甲申升应天府祥符七年
正月丙辰升南京诏曰洪惟艺祖历试是邦同豳土之
始基应舂陵之王气稽唐氏晋阳之制肇建新都
地理通释曰南京应天府阏伯所居商丘周为宋国
为梁国隋唐为宋州太祖以归德军节度使即位定有
天下之号曰宋景德四年升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升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0572-0760b.png
南京高宗即位于此
  临安
   宋
宋史地理志曰行在所建炎三年闰八月高宗自建康
如临安以州治为行宫宫室制度皆从简省不尚华饰
垂拱大庆文德紫宸祥曦集英六殿随时易名实一殿
重华慈福寿慈寿康四宫重寿宁福二殿随时易额实
德寿一宫延和崇政复古选德四殿本射殿也慈宁殿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0572-0760c.png
(绍兴九年以太/后有归期建)钦先孝思殿(十五年建在/崇政殿东)翠寒殿(孝宗/作)
损斋(绍兴末建贮经史/书为燕坐之所)东宫(在丽正门由孝宗庄文/景献光宗皆尝居之)
筵所资善堂(在行宫门内/因书院而作)天章龙图宝文显猷徽猷敷
文焕章华文宝谟九阁实天章一阁
舆服志曰宫室汴宋之制侈而不可以训中兴服御惟
务简省宫殿尤朴皇帝之居曰殿总曰大内又曰南内
本杭州治也绍兴初创为之休兵后始作崇政垂拱二
殿久之又作天章等六阁寝殿曰福宁殿淳熙初孝宗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0572-0760d.png
始作射殿谓之选德殿八年秋又改后殿拥舍为别殿
取旧名谓之延和殿便坐视事则御之他如紫宸文德
集英大庆讲武惟随时所御则易其名紫宸殿遇朔受
朝则御焉文德殿降赦则御焉集英殿临轩策士则御
焉大庆殿行册礼则御焉讲武殿阅武则御焉其实垂
拱崇政二殿权更其号而已二殿虽曰大殿其修广仅
如大郡之设厅淳熙再修止循其旧每殿为屋五间十
二架修六丈广八丈四尺殿南檐屋三间修一丈五尺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0572-0761a.png
广亦如之两朵殿各二间东西廊各二十间南廊九间
其中为殿门三间六架修三丈广四丈六尺殿后拥舍
七间即为延和其制尤卑陛阶一级小如常人所居而
已奉太上则有德寿宫重华宫寿康宫奉圣母则有慈
宁宫慈福宫寿慈宫德寿宫在大内北望仙桥故又谓
之北内绍兴三十二年所造宫成诏以德寿为名高宗
为上皇御之重华即德寿宫也孝宗逊位御之寿康宫
即福宁宫也初丞相赵汝愚议以袐书省为泰宁宫已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0572-0761b.png
而不果行以慈懿皇后外第为之上皇不欲迁因以旧
宁福殿为寿康宫光宗逊位御之大内苑中庭殿亦无
增其名称可见者仅有复古殿损斋观堂芙蓉阁翠寒
堂清华阁椤木堂隐岫澄碧倚柱隐秀碧琳堂之类此
南内也北内苑中则有大池引西河水注之其上叠石
为山象飞来峰有楼曰聚远禁籞周回四分之东则香
远清深月台梅波松菊三径清妍清新芙蓉冈南则载
欣欣欣射厅临赋灿锦至乐半丈红清旷泻碧西则冷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0572-0761c.png
泉文杏馆静乐浣溪北则绛华旱船俯翠春桃盘松皇
太子宫曰东宫其未出阁但听读于资善堂堂在宫门
内已受册则居东宫宫在丽正门内绍兴三十二年始
置孝宗居之庄文太子立复居之光宗为太子孝宗谓
辅臣曰今后东宫不须刱建朕宫中宫殿多所不御可
移修之自是皆不别建淳熙三年始刱射堂一为游艺
之所圃中有荣观玉渊清赏等堂凤山楼皆宴息之地
也幕殿即周官大小次也东都时郊坛大次谓之青城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0572-0761d.png
祀前一日宿斋诣焉其制中有二殿外有六门前曰泰
禋后曰拱极东曰祥曦西曰景曜东偏曰承和西偏曰
迎禧大殿曰端诚便殿曰熙成中兴后以事天尚质屡
诏郊坛不得建斋宫惟设幕屋而已其制架木而以苇
为幛上下四旁周以幄帟以象宫室谓之幕殿及行事
又于坛所设小次大小次之外又有望祭殿遇雨则行
事于中东都时为之瓦屋五间周围重廊中兴后惟设
苇屋盖仿清庙茅屋之制也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0572-0762a.png
玉海曰绍兴四年将还临安始命有司建太庙十二年
作太社太稷皇后庙都亭驿太学十三年筑圜丘景灵
宫高禖坛秘书省十五年作内中神御殿十六年广太
庙建武学十七年作玉津园太乙宫万寿观十八年筑
九宫贵神坛十九年建太庙斋殿二十年作玉牒所二
十二年作左藏库南省仓二十五年建执政府二十六
年筑两相第太医局二十七年建尚书六府凡定都二
十年而郊庙宫省始备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0572-0762b.png
方回南渡后郊丘考曰绍兴十三年正月礼部太常寺
申请命殿前都指挥使杨存中知临安府王映因国朝
礼制建郊丘于国之东南及建青城斋宫在嘉会门外
南四里龙华寺西为坛四成上成从广七丈再成十二
丈三成十七丈四成二十二丈分十二陛陛七十二级
坛及内壝七百九十步中外壝通二十五步燎方一丈
高一丈二尺在坛南二十步内地馀四十步以列仗卫
惟青城斋宫及望祭殿诏勿营临事则惟幕屋略仿汴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0572-0762c.png
京制度大殿曰端成便殿为熙成其外为泰禋门
隆兴三年以寝殿在净明寺易安斋去青城稍远乃徙
寺之旧熙成殿于端成殿后以充寝殿
又曰绍兴四年就临安行宫合祀天地并侑祖宗时行
宫草创一大殿大朝会榜曰文德殿策进士唱名榜曰
集英殿秋享榜曰明堂殿初太庙寓温州至是已建新
太庙于临安而景灵宫未建但即常御殿设位朝献绍
兴十三年始建景灵宫于新庄桥之西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0572-0762d.png
岳珂桯史曰行都之山肇自天目负山之丘有门曰朝
天南循其狭为太室又南为相府斗拔起数峰为万松
八盘岭下为钧天九重之居右为复岭设周庐之卫止
焉旧传谶记曰天目山垂两乳长龙鶱凤舞到钱塘山
明水秀无人会五百年间出帝王钱氏有国世臣事中
朝不欲其语之闻因更其末句曰异姓王谶实不然也
建炎元二之灾六龙南巡四朝奠都帝王之真于是乎
验朝天之东有桥曰望仙仰眺吴山如卓马立顾绍兴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0572-0763a.png
间望气者以为有郁葱之符秦桧颛国心利之请以为
赐第其东偏即桧家庙而西则一德格天阁之故基也
桧死熺犹恋恋不能决去请以其侄常州通判烜为光
禄丞留莅家庙以为复居之萌芽言者风闻遂请罢烜
并迁庙主于建康遂空其居高宗将倦勤诏即其所筑
新宫赐名德寿居之以膺天下之养者二十有七年清
跸躬朝岁时煜奕重华继御更慈福寿慈凡四侈鸿名宫室
实皆无所更稍北连甍为今佑圣观盖普安故邸庄文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0572-0763b.png
魏王光宗皇帝实生是间今上亦于此开甲观之祥
陈随应南渡行宫记曰杭州治旧钱王宫也绍兴因以
为行宫皇城九里入宁门左进奏院玉堂右中殿外库
至北宫门循廊左序巨珰幕次列如鱼贯祥曦殿朵殿
接修廊为后殿对以御酒库御药院慈元殿外库内侍
省内东门司大内都巡检司御厨天章等阁廊回路转
众班排列又转内藏库军器库又转便门垂拱殿五间
十二间修六丈广八丈四尺檐瓦三间修广各丈五朵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0572-0763c.png
殿四两廊各二十间殿门三间内龙墀折槛殿后拥舍
七间为延和殿右便门通后殿殿左一殿随时易名明
堂郊祀曰端诚策士唱名曰集英宴对奉使曰崇德武
举及军班授官曰讲武东宫在丽正门内南宫门外本宫
会议所之侧入门垂杨夹道间芙蕖环朱阑重至外宫
门节堂后为财帛生料二库环以官属直舍转窑子入
内宫门廊右为赞道春坊直舍左讲堂七楹扁新益外
为讲官直舍正殿向明左圣堂右祠堂后凝华殿瞻菉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0572-0763d.png
堂环以竹左寝室右齐安位内人直舍百二十楹左彝
斋太子赐号也接绣香亭便门通绎已堂重檐复屋昔
杨太后垂帘于此曰慈明殿前射圃竟百步环修廊右
博雅楼十二间左转数十步雕栏花甃万卉中出秋千
对阳春亭清霁亭前芙蓉后木樨玉质亭梅绕之由绎
已堂过锦胭廊一百八十间直通御前廊外即后苑梅
花千树曰梅岗亭曰冰花亭枕小西湖曰水月境界曰
澄碧牡丹曰伊洛傅芳芍药曰冠芳山茶曰鹤丹桂曰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0572-0764a.png
天阙清香堂曰本支百世祐圣祠曰庆和泗洲曰慈济
钟吕曰得真橘曰洞庭佳味茅亭曰昭俭木香曰架雪
竹曰赏静松亭曰天陵偃盖以日本国松木为翠寒堂
不施丹艧白如象齿环以古松碧琳堂近之一山崔巍
作观堂为上焚香祝天之所吴知古掌焚修每三茅观
钟鸣观堂之钟应之则驾兴山背芙蓉阁风帆沙鸟履
舄下山下一溪萦带通小西湖亭曰清涟怪石夹列献
瑰逞秀三山五湖洞穴深杳豁然平朗翚飞翼拱凌虚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0572-0764b.png
楼对瑞庆殿损斋缉熙崇政殿之东为钦先孝思复古
紫宸等殿木围即福宁殿射殿曰选德坤宁殿贵妃昭
仪婕妤等位宫人直舍蚁聚焉又东过阁子库睿思殿
仪鸾修内八作翰林诸司是谓东华门
   元
元史世祖本纪曰至正二十二年春正月庚辰毁宋郊
天台僧格言嘉木扬喇勒智云会稽有泰陵寺宋毁之
以建宁宗等攒宫钱塘有龙华寺宋毁之以为南郊皆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0572-0764c.png
胜地也宜复为寺以为皇上行宫祈寿时宁宗等攒宫
已毁建寺敕毁郊天台亦建寺焉
二十五年春二月西僧嘉木扬喇勒智言以宋宫室为
塔一为寺五
  临潢
   辽
辽史兵卫志曰辽建五宗临潢契丹故壤辽阳汉之辽
东为渤海故国中京汉辽西地自唐以来契丹有之析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0572-0764d.png
津大同故汉地
又曰太祖建皇都于临潢府太宗定晋晋王石敬瑭来
献十六城乃定四京改皇都为上京
地理志曰上京临潢府本汉辽东郡西安平之地新莽
曰北安平太祖取天梯孟古博啰三山之势于苇甸射
金龊(侧角反/箭名)箭以识之谓之龙眉宫神册三年城之名
曰皇都天显十三年更名上京府曰临潢涞流河自西
北南流绕三面东入于曲江其北东流为安春河又有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0572-0765a.png
御河沙河黑河潢河鸭子河塔鲁河狼河苍耳河辋子
河胪胊河阴凉河鸳鸳湖兴国惠民湖广济湖盐泺百
狗泺火神淀马盂山兔儿山野鹊山盐山凿山松山平
地松林大斧山列山库哩山鲁塔山唐所封达呼哩氏勒
特王有墓存焉
又曰上京太祖创业之地负山抱海天险足以为固地
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金龊一箭二百年之基壮矣天
显元年平渤海归乃展郛郭建宫室名以天赞起三大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0572-0765b.png
殿曰开皇(太祖纪二年冬十月己亥朔建明王楼七年/春三月神速姑劫西楼楚明王楼八年冬十)
(一月甲子朔建开/皇殿于明王楼基)安德五銮中有历代帝王御容每月
朔望节辰忌日在京文武百官并赴致祭又于内城东
南隅建天雄寺奉安烈考宣简皇帝遗像是岁太祖崩
应天皇后于义节寺断腕致太祖陵即寺建断腕楼树
碑焉太宗援立晋遣宰相冯道刘煦等持节具卤簿法
服至此册上太宗及应天皇后尊号太宗诏藩部并依
汉制御开皇殿辟承天门受礼因改皇都为上京城高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0572-0765c.png
二丈不设敌楼幅𢄙二十七里门东曰迎春曰雁儿南
曰顺阳西曰金凤曰西雁儿曰南福其北谓之皇城高
三丈有楼橹门东曰安东南曰大顺西曰乾德北曰拱
宸中曰大内内南门曰承天有楼阁东门曰东华西曰
西华此通内出入之所正南街东留守司衙次盐铁司
次南曰龙寺街南曰临潢府其侧临潢县县西南崇孝
寺承天皇后建寺西长泰县又西天长观西南国子监
监北孔子庙庙东节义寺又西北安国寺太宗所建寺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0572-0765d.png
东齐天皇后故宅东有元妃宅即法天皇后所建也其
南具圣尼寺绫锦院内省司曲院赡国省司二仓皆在
大内西南八作司与天雄寺对南城谓之汉城南当横
街各有楼对峙下列井肆东门之北潞县又东南兴仁
县南门之西回鹘营回鹘商贩留居上京置营居之西
南同文驿诸国信使居之驿西南临潢驿以待夏国使
驿西福先寺寺西宣化县西南定霸县县西保和县西
门之北易俗县县东迁辽县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0572-0766a.png
周广顺中胡峤记曰上京西楼有邑屋市肆交易无钱
而用布有绫锦诸工作宦者翰林伎术教坊角抵儒僧
尼道士皆中国人并汾幽蓟为多
宋大中祥符九年薛映记曰上京者中京正北八十里
至松山馆七十里至崇信馆九十里至广宁馆五十里
至姚家寨馆五十里至咸宁馆三十里渡横水石桥旁
有饶州唐于契丹尝置饶乐令渤海人居之五十里保
和馆渡黑水河七十里宣化馆五十里长泰馆馆西二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0572-0766b.png
十里有佛舍民居即祖州又四十里至临潢府自过崇
信馆乃契丹旧境其南奚地也入西门门曰金德内有
临潢馆子城东门曰顺阳北行至景福门又至承天门
内有昭德宣政二殿与毡庐皆东向临潢西北二百馀
里号凉淀在馒头山南避暑之所多丰草掘地丈馀即
有坚冰
国语解曰辽有四楼在上京者曰西楼木叶山曰南楼
龙化州曰东楼唐州曰北楼岁时游猎常在四楼间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0572-0766c.png
五代史四夷附录曰安巴坚以其所居为上京起楼其
间号西楼又于其东千里起东楼北三百里起北楼南
木叶山起南楼射猎其间契丹好鬼而贵日每月朔旦
东向而拜日其大会聚视国事皆以东向为尊四楼门
屋皆东向
金史地理志曰临潢府地名西楼辽为上京国初因称
之天眷元年改为北京天德二年改北京为临潢府路
有天平山好水川行宫地大定二十五年命名有色尔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0572-0766d.png
鼐地熙宗皇统九年尝避暑于此有陷泉国言曰埒绷
伊有哈纳卓果斯鄂博穆尔哈沙地
 
 
 
 
 
 历代帝王宅京记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