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0572-073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帝王宅京记卷十六
             昆山顾炎武撰
  晋阳
   北齐
北齐书神武帝本纪曰魏武定三年春正月于并州置
晋阳宫
后主本纪曰天统三年冬十一月晋阳大明殿成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0572-0736d.png
帝于晋阳起十二院壮丽逾于邺下凿晋阳西山为大
佛像一夜灯烛万盆光照宫内
冯子琮传曰世祖在晋阳既居旧殿少帝未有别所诏
子琮监造大明宫宫成世祖亲自巡幸怪其不甚宏丽
子琮对曰至尊幼年纂承大业欲令敦行节俭以示万
邦兼此北连天阙不宜过复崇峻世祖称善
   后周
周书武帝本纪曰建德六年夏五月戊戌诏曰京城宫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0572-0737a.png
殿已从撤毁并邺二所华侈过度诚复作之非吾岂容
因而弗革诸堂殿壮丽并宜除荡甍宇诸物分赐穷民
三农之隙别渐营搆止蔽风雨务在卑狭
冬十二月戊辰废并并州宫及六府
   隋
隋书炀帝本纪曰大业三年秋八月壬寅诏营晋阳宫
地理志曰太原县有晋阳宫
   唐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0572-0737b.png
唐书玄宗本纪曰开元五年冬十一月诏曰经邦创制
建国设险必因时顺天统物立极我国家以神武圣德
应天受命龙跃晋水凤翔太原建万代之模为亿兆之
主犹成汤之居亳有周之兴岐朕以𦕈身纂承昌运守
祖宗之大宝恢中兴之宏业叶时卜狩始经此都事本
因心情兼惟旧昔尧理唐郊式建丹陵之地汉居洛邑
更表南阳之都今王业所兴宫观犹在列于偏郡情所
未安非所以恢大圣之宏规展孝思之诚敬其并州宜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0572-0737c.png
置北都改州为太原府刺史为尹司马为少尹太原晋
阳为赤县诸县为畿县秩视京洛两府
马燧傅曰燧引军还太原燧以晋阳王业所起度都城
东面平易受敌乃引晋水驾汾而注城之东潴以为池
计寇至省守陴者万人又决汾水环城多为池沼树柳
以固堤
文宣帝纪曰天保二年冬十月戊申起宣光建始嘉福
仁寿诸殿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0572-0737d.png
唐书地理志曰北都天授元年会要长寿元年七月七
日置改并州为太原府神龙元年罢二月四日开元十
一年复置正月二十日天宝元年曰北京正月二十日
上元二年罢九月二十一日肃宗元年(去年号改九年/其年四月改元)
(宝/应)复为东都
晋阳宫在都之西北宫城周二千五百二十步崇四丈
八尺都城左汾右晋?丘在中长四千三百二十一步
广三千一百二十二步周万五千一百五十三步其崇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0572-0738a.png
四丈汾东曰东城贞观十一年长史李绩筑两城之间
有中城武后时筑以合东城宫南有大明宫故宫城也
宫城东有起义堂仓城中有受端坛唐初高祖使子元
吉留守获瑞石曰李渊万吉筑坛祠以少牢
太原府太原郡本并州开元十一年为府
晋阳县有号令堂高祖誓义师于此西北十五里有讲
武台飞阁显庆五年筑
旧唐书崔神庆傅曰则天时擢拜并州长史先是并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0572-0738b.png
州有东西二城隔汾水神庆始筑城相接每岁省防禦
兵数千人边州甚以为便
五代史职方考曰并州后唐建北都其军仍曰河东
册府元龟曰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夏四月以太原为西

冬十一月改太原为北都
晋高祖天福元年冬十一月以北京?龙宅为兴义里
   大名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0572-0738c.png
五代职方考曰魏州唐曰大名置天雄军五代皆因之
后唐建邺都晋汉因之至周罢大名府后唐曰兴唐晋
曰广晋汉周复曰大名
   唐
册府元龟曰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即位于魏州是月升
魏州为东京改元城县曰兴唐贵乡县曰广晋都督府
曰兴唐府
三年春三月诏故东京为邺都兴唐府与北京太原府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0572-0738d.png
并为次府
   晋
晋高祖天福元年冬十二月改兴唐府为广晋府
六年秋八月壬子改邺都皇城南门应天门为朝名门
大名馆为都亭驿
七年夏四月乙丑敕改邺都罗城及大门诸门罗城南
塼门为广运门观音门为金明门橙槽门为清景门冠
氏门为永芳门朝城门为景风门大城南门为昭明门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0572-0739a.png
观德门为广义门北河门为靖安门魏县门为膺福门
尉氏门为迎春门朝城门为兴仁门上斗门为延清门
下斗门为通远门
出帝开运二年夏四月己丑复以邺都为天雄军
   汉
汉高祖乾祐元年春三月改广晋府为大名府
   周
后周高祖显德元年春正月戊寅罢邺都但为天雄军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0572-0739b.png
宋史地理志曰庆历二年建大名府为北京宫城周三
里一百九十八步即真宗驻跸行宫城南三门中曰顺
豫东曰省风西曰展义东一门曰东安西一门曰西安
顺豫门内东西各一门曰左右保成次北班瑞殿殿前
东西门二东曰凝祥西曰丽泽殿东西时巡殿门次北
时巡殿次靖方殿次庆宁殿时巡殿前东西门二东曰
曰景清西曰景和京城周四十八里门一十七
熙宁九年改正南南河门曰景风南塼曰亨嘉鼓角曰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0572-0739c.png
阜昌正北北河门曰安平北塼曰辉德正东冠氏门曰
华景冠氏第二重曰春祺子城东曰泰通正西魏县门
曰宝成魏县第二重曰利和子城西曰宣泽东南朝城
门曰安流朝城第二重曰巽齐西南观音门曰安正观
音第二重曰静方上水关曰善利下水关曰永济内城
创制置北门曰靖武元丰七年废善利永济二关
王应麟玉海庆历二年五月戊午升大名府为北京诏
曰席万盈之亿兆冠千里之上腴隐然北门壮哉中夏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0572-0739d.png
(舆地广记魏卜偃曰魏大名也其地于今为河中之水/乐非元城之魏也汉以大名名此失矣今按旧唐书田)
(悦称魏王以魏州为/大名府其失始此)
 
 
 
 
 
 历代帝王宅京记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