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572-060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帝王宅京记卷三
             昆山顾炎武撰
  关中一
   周
春秋传曰昭公四年楚椒举对灵王曰康有酆宫之朝
(注酆在始平鄠县东有/灵台康王如是朝诸侯)
诗文王有声笺曰文王作邑于丰立宫室
卷三 第 1b 页 WYG0572-0600b.png
括地志曰丰宫文王宫也在雍州鄠县东三十五里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
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
王在灵沼于牣鱼跃(三辅黄图灵囿在长/安县西四十二里)
孟子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
又曰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
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
司马法曰偃伯灵台答民之劳示休也
卷三 第 2a 页 WYG0572-0601a.png
淮南子曰文王归乃为玉门筑灵台
春秋传曰僖公十五年秦获晋侯乃舍诸灵台(注在京/北鄠县)
(周之故台括地志曰辟雍灵沼今悉无复/处惟灵台孤立高二丈周回一百二十步)
水经注曰丰水北经灵台西文王又引水为辟雍灵沼
(诗正义引郑元说辟雍及灵/台灵囿灵沼皆同处在郊)
括地志曰灵台高二丈周回百二十步
诗灵台曰于论鼓钟于乐辟廱(辟廱文王之学曰水旋/丘如璧廱辟廱以节观)
(者而正义曰水旋丘如璧圆璧体圆而内有孔此水亦/圆 内有地犹如璧然土之高者曰丘此水内之地未)
卷三 第 2b 页 WYG0572-0601b.png
(必高于水外止谓水下而地高故以丘言之以水绕丘/所以节约观者令在外而观也 大戴礼曰明堂外水)
(曰辟廱者白虎通曰璧者象璧圆以/法天廱 壅之以水象教化流行)
文王有声曰镐京辟廱(武王/之学)王制曰天子曰辟廱诸侯
曰頖宫
史记封禅书曰丰滈者天子辟池(索隐曰即周天子辟/廱之地 正义曰周)
(文王丰鄗皆置/辟廱故秦立祠)
三辅黄图曰文王辟廱在长安西北四十里亦曰璧廱
淮南子曰文王周观得失遍览是非尧舜所以昌桀纣
卷三 第 3a 页 WYG0572-0601c.png
所以亡者皆著于明堂(著犹/图也)
乐记曰武王克殷祀于明堂而民知孝
诗序曰我将祀文王于明堂也
孝经曰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注曰明堂天子布/政之宫也周公祀)
(上帝于明堂乃/尊文王以配之)
明堂位曰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
(上/声)南乡(去/声)而立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阼
阶之东西面北上诸伯之国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诸子
卷三 第 3b 页 WYG0572-0601d.png
之国门东北面东上诸男之国门西北面东上九夷之
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外北面东上
六戎之国西门之外东面南上五狄之国北门之外南
面东上九采之国应门之外北面东上四塞(先代/反)世告
至此周公明堂之位也明堂也者明诸侯之尊卑也武
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
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七年致政于
成王
卷三 第 4a 页 WYG0572-0602a.png
考工记曰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
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
周书明堂解曰明堂方百一十二尺高四尺阶广六尺
三寸室居中方百尺室中方六十尺户高八尺广四尺
东应门南库门西皋门北雉门东方曰青阳南方曰明
堂西方曰总章北方曰玄堂中央曰太庙左为左个右
为右个
大戴礼曰明堂以茅盖屋上圆下方外水曰辟雍赤缀
卷三 第 4b 页 WYG0572-0602b.png
户也白缀牖也堂高三尺东西九筵南北七筵九室十
二堂室四户三牖其宫方三百步在近郊三十里或以
为明堂者文王之庙也周时德泽洽和蒿茂大以为宫柱
名蒿宫也
白虎通曰明堂上圆下方八窗四闼布政之宫在国之
阳上圆法天下方法地八窗象八风四闼法四时九室
法九州十二座法十二月三十六户法三十六雨七十
二牖法七十二风(汉书应劭注作三/十六旬七十二候)
卷三 第 5a 页 WYG0572-0602c.png
竹书纪年曰穆王元年筑祇宫于南郑
九年筑春宫
十四年五月作范宫
十五年作重璧台
春秋传昭公十二年楚右尹子革对灵王曰王是以获
没于祇宫(谓周/穆王)
诗序曰斯干宣王考室也其诗曰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长乐刘氏曰南山镐/京之阳东南之山也)
卷三 第 5b 页 WYG0572-0602d.png
汉书刘向传曰宣王中兴更为俭宫室小寝庙诗人美
之斯干之诗是也
   秦
汉书地理志曰秦地于天官东井舆鬼之分壄也其界
自宏农故关以西京兆扶风冯翊北地上郡西河安定
天水陇西南有巴蜀广汉犍为武都西有金城武威张
掖酒泉敦煌又西南有牂柯越巂益州皆宜属焉秦之
先曰伯益出自帝颛顼尧时助禹治水为舜朕虞养育
卷三 第 6a 页 WYG0572-0603a.png
草木鸟兽赐姓嬴氏历夏殷为诸侯至周有造父善驭
习马得华骝绿耳之乘幸于穆王封于赵城故更为赵
氏后有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汧渭之间孝王曰昔伯益
知禽兽子孙不绝乃封为附庸邑之于秦今陇西秦亭
秦谷是也至元孙氏为庄公(师古曰氏与/是同古通用)破西戎有其
地子襄公时幽王为犬戎所败平王东迁洛邑襄公将
兵救周有功赐受𨙸酆之地(师古曰𨙸/亦岐字)列为诸侯后八
世穆公称伯以河为境十馀世孝公用商鞅制辕田开
卷三 第 6b 页 WYG0572-0603b.png
阡陌东雄诸侯子惠公初称王得上郡西河孙昭王开
巴蜀灭周取九鼎昭王曾孙政并六国称皇帝负力恬
威燔书坑儒自任私智至子胡亥天下畔之故秦地于
禹贡时跨雍梁二州诗风兼秦豳两国昔后稷封斄公
刘处豳太王迁𨙸文王作丰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
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有鄠
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师古曰言其/地高陆而饶)
(物产如海之无所不出故云陆/海腹之下肥曰腴故取喻云)始皇之初郑国穿渠引
卷三 第 7a 页 WYG0572-0603c.png
泾水溉田沃野千里民以富饶汉兴立都长安徙齐诸
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后世世徙吏二千石
高訾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师古曰訾/与赀同)盖亦以
强干弱支(师古曰谓京师/为干四方为支)非独以奉山园也是故五方
杂厝(晋灼曰厝/古错字)风俗不纯其世家则好礼文富人则商
贾为利豪杰则游侠通奸濒南山近夏阳多阻险轻薄
易为盗贼常为天下剧又郡国辐凑浮食者多民去本
就末列侯贵人车服僭上众庶仿效羞不相及嫁娶尤
卷三 第 7b 页 WYG0572-0603d.png
崇侈靡送死过度
又曰秦地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
居什六吴札观乐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师古曰/夏中国)
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自井十度至柳三度
谓之鹑首之次秦之分也
史记年表曰襄公八年始立西畤祠白帝(索隐曰畤止/也言神灵之)
(所依/止也)
本纪曰文公元年居西垂宫
卷三 第 8a 页 WYG0572-0604a.png
十年初为鄜畤(索隐曰鄜音敷地/名后为县属冯翊)
封禅书曰秦文公梦黄蛇自天而下属地其口止于鄜
(索隐引郑众注周/礼曰平下曰衍)文公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徵君
其祠之于是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焉自未作鄜畤
也而雍旁故有吴阳武畤雍东有好畤皆废无祠或曰
自古以雍州积高明神之隩故立畤郊上帝与诸祠皆
聚云盖黄帝时尝用事虽晚周亦郊焉其语不经见搢
绅者不道(索隐引郑众注周礼曰搢读/曰荐谓进而置于绅带之间)
卷三 第 8b 页 WYG0572-0604b.png
年表曰十九年作祠陈宝
封禅书曰作鄜畤后九年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
城祠之(苏林曰质如石也/索隐曰云语辞也)其神或岁不至或岁数来来
也常以夜光辉若流星从东南来集于祠城则若雄鸡
其声殷云野鸡夜雊(臣瓒曰/殷声也)以一牢祀命曰陈宝(正义/曰三)
(秦记云太白山西有陈仓山山上有石鸡括地志云陈/仓山在岐州陈仓县南又云宝鸡神祠在汉陈仓县故)
(城中今陈/仓县东)
本纪曰武公元年居平阳封宫(正义曰宫在岐/州平阳城内)
卷三 第 9a 页 WYG0572-0604c.png
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宫(正义曰括地志云岐州雍/县南七里故雍城秦德公)
(大郑宫/城也)
宣公四年作密畤(正义曰汉有五畤在岐州雍县南/鄜畤吴阳上畤下畤密畤北畤)
封禅书曰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青帝
始皇本纪曰康公共(恭/同)公居雍高寝桓公居雍太寝景
公居雍高寝躁公居受寝
年表曰灵公三年作上下畤
封禅书曰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
卷三 第 9b 页 WYG0572-0604d.png
(索𨼆曰吴阳地名盖在岳之南又上云雍旁有故吴/阳武畤今盖因武畤又作上下畤以祭黄帝炎帝)
栎阳雨金秦献公自以为得金瑞故作畦畤栎阳而祀
白帝(晋灼曰汉注在陇西西县人先祠山下形如种韭/畦畦各一土封按本文明言作畦畤栎阳不当在)
(陇西也又以上诸畤皆在雍孝公徙治栎阳适有雨金/之瑞故即其所都之地作之安得远立祠于陇西哉)
本纪曰献公二年城栎阳(史记正义曰栎阳故城在雍/州东北百二十里 又曰括)
(地志云栎阳故宫在雄阳县北三十五里秦献公所/造 三辅黄图云高祖都长安未有宫室居栎阳宫)
孝公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徙都之
始皇本纪曰二十六年初并天下收天下兵(应劭曰古/者以铜为)
卷三 第 10a 页 WYG0572-0605a.png
(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宫庭
(正义曰汉书五行志云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一十二人见于临洮故销兵器)
(铸而象之谢承后汉书曰铜人翁仲其名也三辅旧事/云聚天下兵器铸铜人十二各重二十四万斤汉世在)
(长乐宫门汉书郊祀志云甘露元年夏建章未央长乐/宫钟簴铜人皆生毛长一寸许时以为美祥魏志董卓)
(传云悉椎破铜人钟簴及坏五铢钱更铸小钱关中记/云董卓坏铜人十馀枚徙清明门里魏明帝欲将诣洛)
(载到霸城重不可致便留之后石虎/徙之邺苻坚又徙入长安而销之)徙天下豪富于咸
阳十二万户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放
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正义曰今咸/阳县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
卷三 第 10b 页 WYG0572-0605b.png
以东至泾渭(正义曰雍门在/今岐州雍县东)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
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二十七年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索/隐)
(曰宫庙象天极故曰极庙天/官书曰中宫曰天极是也)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
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应劭曰谓于驰道外筑墙天/子于中行外人不见甬音勇)
三十五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庭小吾闻周
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
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正义曰房曰郎反括/地志云秦阿房宫亦)
卷三 第 11a 页 WYG0572-0605c.png
(曰阿城在雍州长安县西北一十四里按宫在上林苑/中雍州郭城西南面即是阿房宫城东面也师古云阿)
(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
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直抵南山表南
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
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索𨼆曰天官书云天极紫宫后/十七星绝汉抵营室曰阁道)
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
之阿房宫(索隐曰此以形名宫也/言其宫四阿房高也)隐宫徒刑者七十馀
万人(正义曰馀刑见于市朝宫刑一百日隐/于荫室养之乃可故曰隐宫下蚕室是)乃分作阿
卷三 第 11b 页 WYG0572-0605d.png
房宫或作丽(丽与/骊同)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
关中(写输/也)计宫三百关外四百馀于是立石东海上朐
界中以为秦东门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皆复
不事十岁
二世元年东行郡县还至咸阳曰先帝为咸阳朝廷小
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罢其作者复土郦山
(正义曰谓出土为陵既/成还复其土故云复土)郦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
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复作阿房宫
卷三 第 12a 页 WYG0572-0606a.png
水经注曰关中记曰阿房殿在长安西南二十里殿东
西千步南北三百步庭中受十万人
又曰镐水径磁石门西门在阿房南悉以磁石为之故
专其目令四夷朝者有𨼆甲怀刃入门而胁止以示神
故亦曰却胡门也
汉书贾山传曰起咸阳而西至雍离宫三百鼓钟帷帐
不移而具又为阿房殿高数十仞东西五里南北千步
从车罗骑四马骛驰旌旗不挠为宫室之丽至于此使
卷三 第 12b 页 WYG0572-0606b.png
其后世曾不得聚庐而托处焉
汉书地理志曰右扶风雍秦惠公都之有橐泉宫孝公
起祈年宫惠公起(史记正义曰祈年宫/在岐州西故城内)棫阳宫昭王起
(在岐州扶/风县东北)
鄠有萯阳宫秦文王起(亦在倍阳汉书东方朔传长杨/五柞倍阳宣曲尤幸师古曰倍)
(阳即萯阳也其音同耳在/今鄠县西南二十三里)
陈仓有羽阳宫秦武王起
盩厔有长阳宫有射熊馆秦昭王起
卷三 第 13a 页 WYG0572-0606c.png
好畤有梁山宫始皇起(史记三十五/年幸梁山宫)
虢有虢宫秦宣太后起(在今岐州/虢县界)
美阳有高泉宫秦宣太后起
三辅黄图曰西垂宫(见上/)
平阳封宫(见上/)
蕲年宫秦穆公所造(汉志作/惠公)
橐泉宫皇览曰秦穆公冢在橐宫祈年观下
步高宫在新丰县亦名市丘城
卷三 第 13b 页 WYG0572-0606d.png
步寿宫在新丰县步高宫西
萯阳宫(见上/)
棫阳宫(见上/)
虢宫(见上/)
信宫亦曰咸阳宫始皇穷极奢侈筑咸阳宫因北阪营
殿端门四达以制紫宫象帝居引渭水灌都以象天汉
横桥南渡以法牵牛桥广六丈南北二百八十步六十
八间八百五十柱二百一十二梁桥之南北有堤缴立
卷三 第 14a 页 WYG0572-0607a.png
石柱(水经注曰桥南京兆立之柱北冯翊/立之有令丞各领徒一千五百人)咸阳北至九
嵏甘泉南至鄠杜东至河西汧渭之交东西八百里离
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木衣绨绣土被朱紫宫人
不移乐不改悬穷年忘归犹不能遍
朝宫始皇营朝宫于渭南上林苑庭中可受十万人车
行酒骑行炙千人唱万人和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
为钟鐻高三丈钟小者皆容千石也销锋镝以为金人
十二以弱天下之人立于宫门坐高三丈铭其后曰皇
卷三 第 14b 页 WYG0572-0607b.png
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诸侯为郡县一法律同度量
大人来见临洮其大五丈足迹六尺铭李斯篆蒙恬书
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
规恢三百馀里阁道通郦山八十馀里表南山之巅以
为阙络樊川以为池作阿房前殿以木兰为梁以磁石
为门
兴乐宫秦始皇造(见上/)
钟宫在鄠县东北二十五里始皇收天下兵销为钟鐻
卷三 第 15a 页 WYG0572-0607c.png
此或其处也
兰池宫史记始皇三十一年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
俱夜出逢盗兰池汉书渭城县有兰池宫(正义曰括地/志云兰池陂)
(即古之兰池咸阳县界秦记云始皇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刻石为鲸长二百丈逢盗之处也 李善文选注)
(咸阳县东南三十里周氏/陂陂南一里有汉兰池宫)
梁山宫在好畤界古云踰梁山邑于岐山下即此
望夷宫在泾阳县界长平观东北临泾水以望北夷因
以为名史记二世乃斋于望夷宫(张晏曰宫在长陵西/北长平观道东故亭)
卷三 第 15b 页 WYG0572-0607d.png
(处是/也)
林光宫二世所造从广各五里在云阳县界
云阁二世所造起云阁欲与南山齐
咸阳故城在今咸阳东二十里自孝公至二世并都此

驰道案秦始皇本纪二十七年治驰道注曰天子道也
蔡邕曰驰道天子所行道也今之中道然汉书贾山传
曰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
卷三 第 16a 页 WYG0572-0608a.png
海之观毕至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
树以青松汉令诸侯有制得行驰道中者行旁道无得
行中央三丈不如令没入其车马
汉书邹阳传曰秦倚曲台之宫悬衡天下
韩非子曰秦大饥应侯请曰五苑之草著蔬筑橡果枣
栗足以活民请发之
 
 
卷三 第 16b 页 WYG0572-0608b.png
 
 
 
 
 
 
 
 历代帝王宅京记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