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1a 页 WYG1242-017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抑庵文后集卷三十   明 王直 撰
  墓铭
   欧阳先生墓志铭
永乐二十年十一月初三日国子助教欧阳先生以疾
卒于官时监学之贤自司业吴公以下至于六堂之士
往来问疾治医药者相续于其门及卒也又相与哭之
哀凡所教诸生官京师者皆来会哭且相与治其丧子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1b 页 WYG1242-0173b.png
哲奉柩归泰和凡祭而送者又千数百人既归诸子将
(缺/)(缺/)(缺/)日奉葬于其乡马冈之原而先以事状来请
铭予与先生同邑且有连又同官京师二十年閒暇相
从讲学论道相知为最深盖先生自幼聪慧夙成读书
辄了其大义稍长怀奇负气不肯在人下遂入乡校为
弟子员洪武庚午领乡荐明年会试礼部中乙科得严
州教授益自刻厉其所以自脩者必依于仁义忠信而
其教人亦如之以母忧归家父观澜先生为憸人所诬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2a 页 WYG1242-0174a.png
受役太常役满犹当戍边先生与兄允清谋曰父受诬
而情不白今且老矣戍役可奈何即以情闻于上愿以
家人代戍使父得终养上怜其孝许之一时士大夫啧
啧称誉服除调兴化教授秩满升国子助教时天下太
平天子笃意文治永乐四年三月一日亲释奠于先圣
孔子因视学祭酒胡俨司业张智以经进讲毕命学官
坐赐茶而退明日上表谢人赐衣一袭锡宴奉天门诏
国子监官坐各官上先生在列人观其进退容止皆以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2b 页 WYG1242-0174b.png
为宜受此荣也为助教九年例当升有司失奏请守旧
职人皆为先生惜之而先生怡然又及九年将请告归
觐而乃以柩归呜呼其命也夫先生为人雍容敦厚无
畛域其言恂恂未尝忤于物然临是非利害之际则有
确乎不可夺者其与人交久而益善尤笃于伦谊从兄
允坚为益都丞伯兄允清为涞水县学训导皆以事谪
戍兴州先生皆屡以俸给之其为人师善诱掖奖进讲
经至于精微恳恳为诸生言故承指授者皆有造就其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3a 页 WYG1242-0174c.png
列官中外盖五百馀人其在太学四方充贡者皆愿属
欧阳先生至有托达官贵人请于祭酒司业而后得之
其尊德善教为人所向慕如此其文思发越动荡必以
理胜有集若干卷藏于家先生讳贤字允贤世居泰和
蜀江为衣冠之族高祖德高充国子学录曾祖孚先祖
以定父观澜皆不仕而皆有德善为乡邑所称母王氏
先生以洪武元年十月十五生享年五十有五娶刘氏
赣州府学训导一清之女有贤行子六人哲登永乐十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3b 页 WYG1242-0174d.png
九年进士第莆先先生卒女二人孙男三人先生兄弟
五人允仁允乾皆读书为士人允和为监察御史欧阳
氏之福盛矣然其尊府年九十馀尚康强无恙而先生
遽以疾终呜呼此其可哀也已铭曰
德足以润身学足以及人既逢其辰式荣其亲不及百年
天道奚信归藏斯丘后嗣弥振
   龚处士墓志铭
处士龚氏讳贤字思齐其先汴人宋建炎间有遇仙者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4a 页 WYG1242-0175a.png
从高宗南渡道昆山爱其土俗卜居之插银杏一枝于
地曰生则吾居于此既而果生遂定居焉于是为昆山
人高祖端甫曾祖天祐祖士斌父子瑞皆不仕而皆有
隐德乡里敬重之处士自幼端重若老成人性聪敏读
书辄了其大义甫弱冠祖父相继没克自树立而喜从
缙绅先生问学故识益广行益修而家益饶事其母极
孝敬处宗族乡党厚而和交朋友慎而信县大夫奇之
俾长其乡赋税竭力奉公事集而民不扰乡人有疑事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4b 页 WYG1242-0175b.png
及斗争不求决于官而求决于处士处士旁引曲譬一
折之于理无不悦从人有艰食及播种无种者处士则
倾廪给之天旱不雨则多为桔槔以惠贫者使引水灌
田而不取其佣故里中贫民有以为生而无鬻男女转
徙失业者凡丧有不能举者与之棺嫁娶无资者助以
财其善之及人多类此是以人多德之为县者亦往往
称誉以励俗尤笃意教子延良先生为之师而躬视其
业加砥砺焉故皆能有立其生以洪武丙寅十二月初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5a 页 WYG1242-0175c.png
九日而卒于宣德癸丑五月十七日年四十八娶周氏
子男三曰珩曰理曰琚琚以春秋领乡荐会试礼部中
教官选蒙恩拔擢授冠带读书于太学盖以远大期之
一女子曰淑英在室孙男一曰庆同理闻讣将归偕其
兄弟奉葬于驷马涯先茔之次而以礼部主事沈馀庆
行状来请铭予谓先王之世以孝友睦姻任恤教其民
故人人有士君子之行及乎后世教有未至人亦鲜能
务此故可称道者少矣今观处士之行不几备矣乎虽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5b 页 WYG1242-0175d.png
圣朝之化抑其天性然也是宜铭铭曰
其行之淳既有及于人宜久存厥身而遽返其真维嗣之
贤终以克振垂远有文以扬其芬
   陈处士墓志铭
处士讳颐字九龄姓陈氏世居上虞之小越历二十一
世生某某生某某生与道处士之曾大父大父父也与
道娶孙氏生三子处士其季也少好学有志于当时及
伯兄韶出为廉州教授仲兄睿为叔与权后处士专家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6a 页 WYG1242-0176a.png
政家既饶裕事亦滋出遂无复用世意曰吾能不坠先
业亦可矣奚必仕哉其立心平恕而识度过人年未五
十县举为乡老一乡之人有不平者不之县庭而皆求
直于处士得一言无不意满而去县令丞于事有疑者
多询之处士为区画处置曲尽其道急于为义乡之贫
弱有姻丧不能举者多赒给之其于教子孙尤䔍招延
名士为之师盖自先世已然四明孙某括苍王某其先
皆延为塾师以道义相好遂留不去至处士皆分给田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6b 页 WYG1242-0176b.png
庐俾为永业子孙遂连姻娅宅前有山最奇秀乡先生
徐某求为葬地术者曰是大利子孙处士曰使吾子孙
能力学爵禄自至奚必是吾不可不遂徐先生志即告
诸族人书劵与之不受其直其平生笃义如此尝戒诸
子孙曰为人后者当砥名砺行不愧于前人吾老矣汝
曹勉之及从子罴选入邑庠为弟子员孙瑰以推择从
事宪府则又勉之曰进取之阶虽不同然能敬慎自持
则皆足以致显荣吾不及见汝无忘吾言也永乐甲午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7a 页 WYG1242-0176c.png
正月五日以疾卒于家其生以元至元戊寅闰八月十四
日享年七十有七娶颜氏有妇道克相其家三子伎侃
皆先卒傪后五年亦卒女一嫁士人马斯臧孙男五人
瑰今为吴县主簿其四曰(缺/)孙女一曾孙男七金登宣德癸
丑进士第为翰林庶吉士处士之葬以卒之(缺/)(缺/)(缺/)
其墓在萧湾之原葬已二十馀年而尚未有铭至是罴
取进士为赣州推官与瑰各以职事来北京会于金之
官舍忆处士之遗训而伤之思明著其德以传于久远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7b 页 WYG1242-0176d.png
于是瑰属罴为状而使金请铭于予曰先祖之没赖先
生以不朽请勿辞乃按状序次而铭之铭曰
猗陈公德之良仪于家孚于乡教子孙笃义方福则那
庆弥长刻铭诗久愈光
   陶节妇诸氏墓志铭
陶节妇诸氏苏州昆山人曾祖挹祖胜父安之皆不仕
而皆有隐德安之娶陆氏生节妇端一柔嘉闲于女事
习闻父母礼义之训及古昔贤女贞妇之行心切慕之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8a 页 WYG1242-0177a.png
及长嫁里中陶震孝以事姑敬顺以相其夫生二子琛
璐而震卒节妇年才二十四父母怜其少欲嫁之节妇
誓不他适苦辛劬力以事上抚下舅姑没节妇竭其赀
以葬既无所依遂复依父母其父母无他子亦赖节妇
以养及当徙京师亦随之既而璐卒父母相继没节妇
皆以礼襄事虽备极艰难而志愈明节妇厉琛受教以
行谊闻节妇喻之曰汝一身而二姓之祀系焉汝其慎
之琛奉命惟谨永乐十九年有司以节妇事上于朝诏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8b 页 WYG1242-0177b.png
旌表其门琛娶张氏继王氏孙男二长瑛早卒次元素
节妇教之有法度遣从明师受业领乡荐当赴春官以
节妇老慕恋不欲行节妇勉之就功名曰当使吾见尔
有成也又遣琛送至北京及元素成进士而节妇讣至
盖以正统元年二月三日卒于家年七十七琛父子皆
不胜其哀琛即日归治丧语元素曰葬宜有铭使托大
理评事同郡张益述节妇行实而以请于予予观节妇
之所自立诚可谓难矣夫节义虽生于心非有待于外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9a 页 WYG1242-0177c.png
而处丰豫则易处困约则难然丰豫而失其守者亦多
彼固不能自择于禽兽也节妇之困约盖甚矣而卒能
卓然有立于世此易之所谓安节者也是不可不铭其
墓在(缺/)之原其葬则(缺/)(缺/)(缺/)日也铭曰
妇人贞吉唯一之从伟兹节妇困极而通煌煌高门锡命显隆
令子贤孙以荣厥终既安既藏有郁其封刻铭于中以耀无穷
   钟处士墓志铭
处士泰和荷塘里人以洪武甲子二月二日卒年五十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9b 页 WYG1242-0177d.png
六葬其乡湖角塘至是孙沔为邵阳教谕官满来北京
致其父彦初之言曰先人之葬彦初尚未成童盖不能
如礼今卜者又以为不吉愚岂敢自安将以正统二年
月日改葬于兆次墓宜有铭敢以请予少时尝读先大
父竹亭先生所作处士东游藁序知处士以诗名缙绅
间心窃慕之而恨不及见则今之请其敢辞按状处士
姓钟讳祥字举善曾祖(阙/)祖景云父静春皆不仕处士自
幼颖敏好学多读书事父母至孝静春府君喜艺兰时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10a 页 WYG1242-0178a.png
号兰所既没而处士哀思不忘求宋景濂先生书兰所
二字揭府君之室旦夕瞻慕如或见之事兄举正甚䔍
兄卒二子继没处士厚抚恤其家钟氏故饶财元季兵
乱尽失之处士不屑意惟以书画自娱兴之所至发为
吟咏洪武中刘先生子高尝客南溪萧氏萧氏之贤曰
鹏举雅能诗与处士为内外兄弟得相从讲论诗遂大
进处士家虽贫宾客相过或不能具酒食而泊然不为
动唯笃意于诗皆清雅有思致刘先生序之以为穷而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10b 页 WYG1242-0178b.png
能工者性乐易无畛域与人交恳恳尽诚可谓君子长
者矣娶罗氏继陈氏子一人彦初女一孙男八曾孙男
处士诗多至千馀篇而多忘失今存者什二三为卷藏
于家铭曰
维昔诗人穷而后工猗嗟处士乃与之同既昌其诗穷则
奚恤视彼显者孰得孰失矧曰孝友式获于天有繁孙
曾庆则斯延新坟峨峨是为吉宅昭德垂休纳此贞刻
   康孔猷墓志铭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11a 页 WYG1242-0178c.png
泰和处士康孔猷以宣德甲寅十一月十九日卒于其
子京山县学训𨗳韶之官舍年七十六既奉柩归将葬
其弟梁府纪善孔高之子大理评事颒诣予泣且言曰
伯父不幸已矣惟其善行有足书者盖事继母如所生
友爱弟妹至老无间言亲戚有急即赴救之病疫人不
敢近独数往视而周其所乏死者为具棺葬焉行道之
人有病投止者饮食之病愈而去未尝有德色或私用
其所积榖贫不能偿置不问平生喜读书手不释卷乳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11b 页 WYG1242-0178d.png
源县学尝欲请训诸生谢弗就为里塾师以吟咏自娱
非公事不一至官府其行之善如此娶曾氏三子豫勉
早卒其一即韶也女三孙男六其葬以年月日其墓在
千秋乡末车之原敢请铭于先生予与处士同邑居其
何敢辞然尝铭纪善君之墓而载其世系为详此不著铭曰
恬以自怡而不外驰善有诸内亦施于外逢时之隆以
寿考终其安于此利尔后嗣
   教授黄君墓志铭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12a 页 WYG1242-0179a.png
黄先生讳须字用之福之永福人始游邑庠以诗经领
乡荐及会试得萧县教谕以内艰去服除改番禺又改
万安秩满升瑞州教授以旧官代还改庐州卒权厝于
庐州先生为人温厚和平其持已甚严而教学者甚笃
故所至有成萧俗劲悍为士者亦不乐学先生诱而进
之遂有以进士显者番禺万安素尚文得先生为之师
士益劝以明经进者益多万安刘哲遂为礼部第一其
庙学久而敝先生次第修之焕然华好前之自科第出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12b 页 WYG1242-0179b.png
者勒其名于石以风励后学万安人士服先生之教皆
敬而爱之非若他人为师弟子者既满不能留白于县
官奏乞留之奏至已迁瑞州瑞之士亦喜得先生而遽
以代去在庐州仅三年学者知所向方益趍于学而先
生卒矣先生之去万安人思之不能忘及闻其卒莫不
哀惜之先生亦尝美其俗有留居之意至是故诸生择
地以居其孥相其子亦水迎先生之柩归葬焉刑部员
外郎刘广衡诸生之杰然者适请告归省坟墓既为经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13a 页 WYG1242-0179c.png
理其事又以先生历官行事之实为状持亦水之书谒
予铭先生孝于亲亲没哀慕既久而不衰恭爱其兄兄
老而子弱先生每之官必奉以行事之如事父抚侄亦
信如亦水万安训𨗳何阜卒于官贫不能给丧事先生
为具棺税地葬之而资赡其家其子来又厚赙赆而归
之工部员外郎赵鼎卒于交阯有司递传归其骨至万
安失之越数年其子求之弗得诉之官无可柰何先生
百方为求得之加赙遣焉平居以诚敬自持喜怒不形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13b 页 WYG1242-0179d.png
于色遇人无贵贱少长皆有恩意其心之厚于仁如此
曾祖均寿祖提叟父则敬皆不仕娶同邑陈氏继杜氏
子一人即亦水女三人孙二人其生以洪武辛亥十一月十七日
卒于宣德癸丑闰八月十二日享年六十二其葬以(缺/)(缺/)
(缺/)日其墓在万安县(缺/) 之原呜呼师生之义薄久
矣岂独生之罪盖为师者不能尽其道不足以化服之
耳今于万安观之非先生德之至与其士习之厚恶能
至是哉用是可以为劝于后世矣何可不铭铭曰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14a 页 WYG1242-0180a.png
呜呼先生德周于身教孚于人是以其泽虽久而不泯峨
峨高坟松楸在原何必金支之麓玉泉之滨其安尔魂宁
尔神利尔子孙弥远弥振
   周振文墓铭
泰和爵誉周氏为著姓盖南唐仆射矩之后几世至希
叔始徙居其乡之阳冈希叔生道立虽皆不仕而皆不
沗其先则振文之祖父也振文幼孤其祖教育之既长
哀痛以念父孝敬以事祖遭元季乱离奉祖避难未尝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14b 页 WYG1242-0180b.png
以艰虞废礼丧乱既平勤身节用以裕其家慎终追远
慕古人之行岁时奉祀必诚必亲常曰祭而丰不如养
之薄盖未尝不泫然也读书知道理事无大小必尽其
宜人无贤不肖皆有恩意且姿貌丰伟而言语恂恂人
敬爱之县大夫举行乡饮振文必与焉盖可谓善人长
者矣以永乐(缺/)(缺/)(缺/)日卒于家得年(缺/)(缺/)氏有子曰
(缺/)于其葬也以翰林庶吉士廖谟所为状来求铭予尝往
来其乡闻其行良然今已矣是可惜也乃为铭曰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15a 页 WYG1242-0180c.png
丰其貌行则臧刑于家孚一乡嗟不见此其藏我为铭百世光
   彭孺人墓志铭
孺人讳玉字玉洁姓任氏盖保冲处士之长子而彭君
学礼之贤配也两家皆家泰和西郭室庐相望又皆以
善良称于其乡故孺人为彭氏妇性明敏幼读论语孝
经皆暗记而通其大义其为女也能哀痛以念母孝敬
以事父抚其弟妹有加焉既归移其事父母者事舅姑
衣食汤药必亲焉柔顺相夫子以主其馈祀和睦处宗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15b 页 WYG1242-0180d.png
族而适其戚疏教诸子以礼蓄奴婢以仁见乡邻之贫
者必恻然思济之淑善如此而不及中寿以卒其命也
夫盖生于洪武已酉十一月十九日而卒于永乐庚子
五月二十八日享年五十二子一人曰俊读书习举子
业女一人其葬以(缺/)(缺/)(缺/)日其墓在(缺/)之原予与
彭氏有世好故俊以状来请铭予尝闻其行云然今按
状果然乃为铭之铭曰
才淑行孚宜其室家施于父母移于舅姑克相其夫子亦惋愉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16a 页 WYG1242-0181a.png
惠洽童奴逮及里闾天不永年五十而殂归藏斯丘命也呜呼
   康宗性墓志铭
永乐十六年八月十一日衡山县学训𨗳康先生卒于
北京孙衡负骨归泰和其子伯徽奉葬于其乡而以事
状来请铭按先生名某字宗性泰和沙溪人曾祖友贤
祖文瑞父景从皆不仕先生生而端确好读书而家素
贫困于无资乃去从舅氏尹务厚先生学诗经业成举
广东乳源县训𨗳未几调云南之曲靖永乐初复还乳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16b 页 WYG1242-0181b.png
源秩满迁衡山能以其学教诸生所谓尧舜禹汤文武
周孔之道朝夕讲说恳恳为之尽故所在皆有成其自
衡山考绩赴北京过直沽得疾至则不能朝求医治疗
不愈且死衡与其亲戚王汝霖以身后事为请先生索
笔书云上天生我上天死我一任于天有何不可观其
于死生之际如此则其平生所养可知矣既敛比舍失
火㷊其柩乃拾骨以归呜呼其可谓不幸者矣先生平
生谦谨秉直不欺善𨽻书通阴阳术数又能诗有诗集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17a 页 WYG1242-0181c.png
(阙/)卷藏于家其在衡山名其所居轩曰乐静轩故门人
称为乐静先生云其生元至正戊戌享年六十一子一
人女三人孙男四人铭曰
质厚而不华才美而行嘉藏于斯丘君子之嗟
   罗孟敬墓志铭
极拙翁者姓罗氏讳存字孟敬泰和人也以永乐辛丑
四月二日卒卒之后二日其子仲晦奉葬于县北之楮
原而墓未有铭今年予以内艰起复将之京仲晦乃以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17b 页 WYG1242-0181d.png
其塾师康中行所为状来求铭按罗氏始家邑之梅溪
其祖均瑞乃徙居城西父仁寿皆不仕而皆饶财好施
与翁有弟六人笃于孝友父早卒葬祭无违礼抚其稚
弟有加应门干蛊以身先之奉母刘尤尽其道笃意教
子请萧尚仁先生为之师先生刚严难事翁处之虽久
无间言性不嗜酒出入闾巷恂恂然未尝忤于物常言
种德莫如医乃学眼科人求之多奇效窭夫细人皆与
善药不责其报有司岁行乡饮必礼翁为宾平居无事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18a 页 WYG1242-0182a.png
辄焚香端坐诵佛老之言及古人奇方奥旨训子侄必
以仁义忠信与乡人宾客谈论亦如之闻人有善喜若
已出虽童仆有过亦以好语训励未尝加笞箠其交朋
友以信处乡里宗族皆和厚平生畏慎于机变之巧耻
为之尝别治宅于旧居之南名其堂曰极拙前靖江王
府长史萧用道为之记又因以自号曰吾无益于世宜
以是表也其生以元至正丁亥八月二十六日享年七
十五娶萧氏子二人长仲勤读书有气节先翁五年卒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18b 页 WYG1242-0182b.png
次即仲晦通医学能世其家女四人孙男七曾孙男二
予与翁同乡里知翁之行而子又能求铭以著不朽则
予安得辞乃为序而铭之铭曰
世人竞巧翁以拙称不究其行孰知其名胡不百年七
十而止归藏斯丘裕尔孙子
   廖先生墓志铭
永乐二十年八月初八日桐城县学教谕廖先生以疾
卒于官其子仪仲祥仲奉柩归泰和葬于(缺/)之原惟墓宜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19a 页 WYG1242-0182c.png
有铭乃以乡先生曾存礼所为状来请予与先生同里
闬少先生二十年而辱与为友相知最深今虽以内艰
起复匆迫就道其忍不铭先生墓乎按廖氏始由金陵
徙泰和世以儒名家先生之祖芳所以明经教授乡里
父伯先亦举明经为翰林编脩官后终五河簿先生讳
传字季习自幼端恪凝重聪悟夙成其为学早夜不懈
县大夫举为学官弟子业成升太学选授松溪县学教
谕其所以教诸生亦如其自为学旦暮坐堂上相与讲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19b 页 WYG1242-0182d.png
论圣贤之道必以脩诸身而见于行事于是学者皆有
成其出而显者比比也会朝廷纂脩永乐大典徵天下
教官萃京师者数百人能如先生者无几馆阁诸公雅
爱敬之书成受优赉归松溪考满调桐城其所以教亦
如松溪时才三年而先生有疾然每旦犹肩舆至堂进
诸生问所业至疾甚乃已及卒诸生哀之如丧所亲平
生质直好义不喜浮华幼孤贫事母至孝年十四伯先
先生卒于五河能舆榇归葬哀毁如礼乡人咸称之其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20a 页 WYG1242-0183a.png
教子侄处宗族交朋友皆尽其道事独孤氏寡姊意厚
甚抚其甥乐善尤有恩乐善今仕为都水郎中能举其
职盖先生之教然也其生元至正丙申五月二十五日
享年六十七娶曾氏存礼先生之妹有妇道子二人忆
前七八年予为翰林脩撰在北京先生亦以考绩诣行
在而主于予万宝坊之官舍时天甚寒予与先生及仪
仲三人者每围炉至夜分煮茗而啜之谈谐笑嬉不啻
如骨肉及去予赠诗十章自此不再见然皆相忆不忘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20b 页 WYG1242-0183b.png
也呜呼孰知今已矣感念畴昔予虽欲不铭可得乎铭曰
廖氏之先来自金陵累世为儒乡邦所称于惟先生
孝友端确扬誉邑庠驰声馆阁表表有炜作人之功胡
不百年六十而终归藏斯丘曰有令子刻铭墓中作者
太史
   彭士鼎墓志铭
士鼎讳铉姓彭氏居泰和月池世为望族与予家故有
连盖予之曾祖母则士鼎之从曾祖姑也自予祖父时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21a 页 WYG1242-0183c.png
数以亲故相往来予少时亦尝至其家拜其祖香山县
丞叔介先生与其父今处士彦晦君退而与士鼎诸兄
游相好也时士鼎年才十岁馀方从诸兄读书于经史
日记千馀言端重谨确不事遨嬉凛然异常儿其祖父
皆爱之后予取进士官京师不见士鼎者十三年及以
外艰归间往至其家士鼎出所著文章与予讲论予不
能损益也岁丁酉士鼎以易经领乡荐在高等明年上
春官后期而归益沉敏务学其志不肯小成而止也未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21b 页 WYG1242-0183d.png
几得痰嗽疾气或逆上药食且浸减其父兄求所以疗
之者百方终不愈势且殆则呼天曰吾父母老矣而我
早死不克终养曷少缓我乎竟以戊戌十月日卒其祖
母与其父母诸兄哭之过哀而族姻朋友之知士鼎者
亦莫不哀也呜呼士鼎姿貌丰厚其进退行步翼然处
事必据于理有不可者辄正色直言不曲从苟止遇大
夫君子言色温温未尝有所忤奉父母尽孝敬事其诸
兄盖怡然顺也其为人如此而其家又世以儒为业其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22a 页 WYG1242-0184a.png
祖父盖善人君子果安所获戾于天而士鼎以夭死呜
呼所谓佑善灾恶者可信耶士鼎生洪武辛未卒时年
二十七娶刘氏万安城江刘之女子一人生始数月女
一皆幼葬其所居南园予与士鼎最厚尤不能已于哀
者也故为铭其墓铭曰
呜呼士鼎质厚而不华守正而不阿才足以为时用学
足以世其家而寿乃不遐呜呼其命也耶其可哀也耶
   方处士墓志铭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22b 页 WYG1242-0184b.png
舒之怀宁有处士曰方君琮字伯玉以宣德已酉十月
十日卒年八十一其子义为河南道监察御史闻讣恸
绝即解官归治丧而以同官吴邦直所状行实来请铭
曰先人不幸弃诸孤今归将以(缺/)(缺/)(缺/)日奉葬于(缺/)之原
义尝辱爱于先生惟先人之墓宜有铭以昭德垂后敢以
为请予曰尝闻子之亲盖所谓乐善君子者今按状良
然是不可不铭方氏世为怀宁儒家处士之曾大父绍祖
大父昂霄有文行而不仕父桂山在元为黄州教授陈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23a 页 WYG1242-0184c.png
友谅兵乱弃官而归余忠宣公守安庆引为宾客用其
谋城陷家覆与公皆死焉处士因流落沔阳时虽幼然
能知其家世务读书自立久之归怀宁理故业而家益
裕与亲戚朋友旦暮过从以为欢其言行皆师古盖未
尝有违于理者乡邑之人皆爱且敬焉尝谓人曰丈夫
志四方吾将尽天下之大观宁能老于此乎乃游闽浙
湘楚逾淮泗入陜洛所至观其形胜访古人遗迹遇贤
士大夫内交焉意之所适援笔纪之名曰壮游录归而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23b 页 WYG1242-0184d.png
其中盖浩然晚爱郭西山水之胜别筑一室寘图书榜
曰明善常与客论谈觞酌盖终日焉因号明善处士常
戒义曰吾家世业儒而吾幼遭乱不得力学以趾美前
人汝小子宜成吾志既而义取进士为御史举其职而
处士教之以道益切切然时既以义为贤而尤多处士
之善教配毕氏有贤行子三人义礼智而礼早卒女一
孙男四于乎以处士之善虽不及贵显然既食其子之
禄而又以高寿终可谓盛福者矣况国家著令仕而贤者即以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24a 页 WYG1242-0185a.png
所居官赠其亲而处士有贤子安知不终享其荣也哉铭曰
幼而屯长乃亨乐善道焯有名游四方际盛明子克贤教
之成膺胡福享遐龄藏于斯久而宁
   吴处士墓志铭
丰城进士吴显试用在京师闻其父处士君之丧即解
官归治葬而以吏部员外郎丁铉所为行状来请铭盖
处士笃意教子尝作重室聚书延明师以教之缙绅之
士之有名德者皆礼致其中名其室曰云津书阁显尝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24b 页 WYG1242-0185b.png
求予记曰此吾父以教显也不可无记以示久远予为
记之京师能诗者又从而歌咏之由是人知处士之贤
而有未及识之叹乃今已矣显以予为知君故复请铭
焉予安得辞处士讳平字伯衡其先居丰城之吴塘至
其祖景福始析居县城云津坊而与其父子文皆隐不
仕处士早孤诸兄教育之然亦颖然克自立性资敦朴
笃于孝弟先茔之傍旧有田以供祀族人各欲私之处
士不可曰此祖宗所以致其孝敬者子孙宜百世守之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25a 页 WYG1242-0185c.png
其可废哉于是田以永存而祀亦不废平居守礼而好
仁足迹未尝至官府见人有不给者即赈贷之能酬与
否不屑屑校也与人处久而益敬而于士大夫尤厚盖
欲成其子也显既取进士乡人皆贺处士亦为之喜曰
是不负吾志矣及徵用来京师惓惓教以忠孝而厚资
给之常曰仕者所以丧其良心盖以家为累也吾何靳
于吾子哉人盖以处士为贤既老自谓身际太平约与
故人亲戚岁时为会饮酒以相欢乡里敬慕焉其生以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25b 页 WYG1242-0185d.png
洪武壬子八月十五日卒于宣德壬子(缺/)(缺/)日年六
十一娶罗氏有子三人女一人孙男五人处士之葬以
(缺/)(缺/)(缺/)日其墓在(缺/)之原铭曰
云津之阳矗高阁经史百氏相间错延师教子俾力学
有严训辞本先觉业成而升志允若玉石加砻匪徒琢
行孚于乡警凉薄晚有高情众所乐嗟今已矣不可作
新阡盘盘此焉托我为铭诗庶无怍后百千年久弥灼
   御史谢良翰墓志铭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26a 页 WYG1242-0186a.png
君讳宪字良翰姓谢氏临江之新淦人晋临川内史灵
运之后十世祖仲任与欧阳文忠同年取进士官至殿
中侍御史至君之曾祖远翁祖子廉父程高皆不仕然
皆以忠厚闻乡里君六岁而孤母何氏教育之俾从良
先生受业业成乡人子弟争师之得以其资备甘旨为
养极爱敬之情退而与其弟怡怡然乐也洪熙改元命
下江南求文学之士有司荐起君至京师试事于吏部
而太子少保金公幼孜雅知君延至其家教诸子朝夕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26b 页 WYG1242-0186b.png
授之书讲说详尽而重厚端严公益爱之久之除建宁
府照磨建宁远郡为吏者多怠忽案牍不能无谬误者
君至日夜磨勘皆驳而正之府中肃然敬惮焉时方择
贤为御史于是御史包德怀首荐君遂徵为御史益恭
谨不懈遇事无小大必究其情而折之于理不苟止妄
随众皆称之以为无愧于其职甫四月以疾卒宣德七
年十月二十八日也生洪武庚午七月二十四日享年
四十三娶张氏有一子曰邦女二尚幼君天性孝友常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27a 页 WYG1242-0186c.png
笃念其亲而恨不得侍左右及为御史则喜曰吾父不
幸早世吾母守节以教我今蒙赖恩德至于此而当圣
明之世举封赠之典庶或有及乎吾其慎修以成吾志
时其母年几八十矣呜呼孰知老者存而壮者乃遽已
乎推君之志其能无遗憾也乎然而命也邦从在京师至是
奉柩归将以(缺/)(缺/)(缺/)日卜葬于(缺/)之原而以翰林编脩
习嘉言所为状来请铭予素知君而重哀其志乃为之
铭庶几少慰焉耳铭曰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27b 页 WYG1242-0186d.png
呜呼谢君遽止于斯有伟其才尚蓄未施伤哉老母失此壮子何
辜于天斯乃已矣卜藏斯丘龟食其墨铭以慰之安此玄宅
   杨博士墓志铭
博士名颢字希章姓杨氏其先居泰和县西湖潭里曾
祖某始徙南溪祖舜卿父彦通皆不仕希章自幼喜学
祖与父䔍意教之遣从乡先生彭与和受业骎骎有造
诣后入县庠为弟子员读书作文日夜勤慎于事师处
友皆尽其道未尝有过当时在学者百馀人希章年甚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28a 页 WYG1242-0187a.png
少前辈皆以远大期之希章益自勉登永乐辛丑进士
第归乡里乡里子弟争师之受其教者多有成久之召
为太常博士凡有事于上下神祇益恭谨不懈少傅杨
先生馆之使教其子谆谆然为讲说学者慕之多从之
者受任三年上以为称推恩赠其父为博士母与妻皆
孺人将捧敕归焚黄于墓下而病不果行逾月遂终宣
德壬子十二月二日也距其生洪武戊辰四月一日享
年四十五初娶刘氏先卒再娶罗氏又卒又娶廖氏凡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28b 页 WYG1242-0187b.png
三娶有二子砥砺三女嫁(阙/)希章温厚和平孝于亲友于
兄弟睦于姻戚故旧与人处能辅以义及在太常又善
于其职自始从予游县庠洎同官京师前后三十馀年
见其如此意谓方进未止也而竟止于斯呜呼其命也
夫希章初病时其弟希武适来得治医药与其终事今
将举柩归葬而以监察御史彭百鍊所为状来请铭予
素厚希章而重哀其死奚可以辞乃为铭之其葬以(缺/)
(缺/)(缺/)日其墓在(缺/)山之原铭曰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29a 页 WYG1242-0187c.png
既学而仕宜享寿祉而遽藏于此人谁不死尚利尔后嗣
   罗处士墓志铭
公姓罗氏讳道生字孟昭其先居泰和仁善乡之梅山
里至公高祖福始徙其乡之拗头以赀富得名曾祖仲
实遇非横早亡丧其家祖均瑞才五岁随母嫁城西刘
茂林遂冒其姓居城西复振起其家父仁寿凡四世皆
不仕公生而秀颖父母爱之乡先生萧尚仁教其家子
弟公独出侪辈以推择为郡庠生又受业于吉水颜六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29b 页 WYG1242-0187d.png
奇二先生皆奖誉之学有端绪以疾去又遭父丧遂不
复出惟以养母为事与兄弟相友爱公私之事皆以身
任之暇则观史书接大夫君子考论古人言行以资其
身䔍意教子曰吾不幸废学吾儿可复废耶仍延致尚
仁先生教之先生卒继以其子用道及龙仲雨皆礼之
甚至既而遣长子𤪌游乡校受易于庐陵谢子方次子
諆居家塾受诗于里儒陈公延二子皆能力学如公志
皆有造就公好德乐义于事先极孝敬常曰姓氏所以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30a 页 WYG1242-0188a.png
别宗罗之于刘其可终冒乎乃与诸父兄弟言于官请
复罗氏君子韪之家虽丰而自奉俭约然于祭祀宾客
赒穷恤匮则未尝吝也尝以输税诣京师次池州遇暴
风他舟多覆溺人浮沉巨浪中莫有援者公号于岸曰
有能活一人者吾赏米一石活五人皆衣食而遣之后
三十年过黄盆湖民家见有书公名为位祀之者盖所
活者也其待姻戚乡党有礼遇臧获下人皆有恩见人
之善者敬之其为不善者未尝一与狎也治家整然有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30b 页 WYG1242-0188b.png
条理虽老不倦尤谨于守法其居室服用必如制戒家
人勿蓄异物曰伹取充用而已毋以妖异贾祸也其善
行多可纪如此娶韦氏继胡氏二子即𤪌諆胡出也𤪌
领乡荐入太学未仕而卒諆取进士为刑部主事有能
名四女长韦出其三皆胡出嫁袁仲彬胡秋辉乐象明
严思济孙男三镛翀翰曾孙男一曰浚公生元至正乙
未闰正月廿四日没于宣德甲寅二月廿八日享年八
十初疾革諆在京师镛侍侧请祷焉公曰死生有命非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31a 页 WYG1242-0188c.png
祷所能益也尔奚用祷为我语尔叔慎以持已忠以奉职教
尔兄弟皆能有立吾志愿足矣虽死奚憾言毕而逝諆闻
讣恸绝即解官归服丧卜以(缺/)(缺/)(缺/)日奉葬于(缺/)之原以予
为知公乃奉状来请铭予闻洪范所谓五福而本于好德公之
德裕矣而寿考康宁以卒于正寝此好德之验也况又有令
足以显扬于后公可谓盛福者矣于其葬也是宜铭铭曰
福备诸身及其后人惟德义是遵斯有获于天铭以昭
之千载弥新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31b 页 WYG1242-0188d.png
   陈处士墓志铭
处士陈氏讳美字克良世居永丰县迁莺乡之留屯里
以宦学为名家曾祖(阙/)(阙/)父志德皆积忠厚而皆不仕处
士生有至性幼值元季避乱无宁时能顺父母不忧劳
其心国朝平定有宁宇处士年才十岁已能尽孝爱尝
之旁近亲旧之家食以美味辄不食曰将归以奉二亲
与二弟闻者咸嗟异之盖其孝弟出于天性然也及长
温厚谨重事亲无过举亲没哀甚蔬食以终丧岁时备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32a 页 WYG1242-0189a.png
物致享必尽诚抚二弟克俊克逊尤笃既教之学又为
之娶无愧于为人兄者睦于姻族信于朋友治家以勤
俭待物以平恕乡人少长皆慕其德服其化有为非义
者不敢使闻之或有争竞不平多质于处士㨿理折之
无不悦服常曰彼是非不辩者不反诸心故也反而得
之何争之有闻者谓为名言以是尤为县大夫所礼岁
乡饮必寘之宾位而人皆以为宜笃意教子自言吾故
簪缨之家不可坠先世之闻使其次子诚游乡校而教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32b 页 WYG1242-0189b.png
之甚至及诚取进士为兵部主事益训励不少置诚亦能奉
其教宣德九年(缺/)(缺/)(缺/)处士以疾卒于家年七十九妻谢
氏四子皆业儒遗言勉诚以竭忠守分无负于国家女一
孙男(阙/)人诚与诸兄弟以(缺/)(缺/)月奉葬于其里(缺/)之原
而以翰林编脩钟复所为状来谒铭于乎处士孝友人
也有士之实者也世之名为处士者多矣未见其皆无
愧也若公者庶几无愧焉耳矣予安得辞乃按状序而
铭之铭曰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33a 页 WYG1242-0189c.png
孝友之行乃仁之施休哉陈公率履不违充而达之誉望
有伟惟士之名庶几无愧乡山之原峨峨新阡全归于兹
大耋之年夫既有年而又有子刻铭垂休何千百祀
   王处士墓志铭
处士王氏讳忱字敬恂一字公弼梅雪其号也世家泰
和之梅冈为望族曾祖臣山祖独清父予皆不仕
予为庐陵永和彭氏赘婿生处士于永和故遂为庐陵
人自幼谦敏好学尝从胡山立先生游博涉书史好为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33b 页 WYG1242-0189d.png
唐人诗其事亲极爱敬亲没葬祭无违礼二兄相继亡
事二寡嫂皆尽礼死亦以礼葬之而抚兄之子如已子
嫁娶皆不失时壮游四方遇名山胜景必形于歌咏晚
年以家事付其子惟与贤士大夫觞咏以为娱从兄伯
彰居梅冈亦笃谊而好吟处士时往从之极其意之所
适然后归正统丁已十一月二十二日以疾卒享年七
十二娶钟氏生子二人女一孙男一人孙女(缺/)卜以(缺/)(缺/)(缺/)
日奉葬于(缺/)之原而以予舅氏欧阳先生所状行实来求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34a 页 WYG1242-0190a.png
铭予闻处士久矣生虽不及见死则奚忍不铭乃为之铭曰
呜呼处士躬孝友晚岁怡情在诗酒宜以百年为尔寿
胡乃遽归无何有我铭其藏传不朽
   于先生墓志铭
予幼时尝从舅氏欧阳先生读书于永和时则有于公
王用霖二先生与予舅氏交最善而皆以文章翰墨
见重当时数往来讲论予从傍听之心窃慕焉公
从谢先生子方游有决科之志其后用霖先卒公启以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34b 页 WYG1242-0190b.png
疾不果出而乡里子弟师尊之未几予亦归泰和久之
遂窃第入翰林每从人问于先生起居之状而先生亦
卒矣追念畴昔盖不能不䀌然伤心也今年予内弟欧
阳士则来北京于先生之子刚之则士则姊夫也以舅
氏所述于先生行实俾予铭其墓呜呼予尚忍为之铭
哉然亦何可不铭按状先生讳闶字公雪岩其号也
其先金华人宋时有履吉先生者典教庐陵遂家于永
和曾祖拙愚清江学官祖应云父从龙皆业儒而皆不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35a 页 WYG1242-0190c.png
仕先生自幼聪敏出侪辈温然和厚而最孝友早孤善
事其母抚三弟尤笃弟先卒则又抚其孤教育之平居
以礼法自持其教人亦必使由于礼法襄阳府学尝辟
先生为师固辞不就一时名公如解胡二学士脩撰萧
时中国子博士罗师程辈皆与先生有文字之雅欲推
挽俾见用于世而惜其病也先生旷怀雅度不汲汲于
名利唯以诗书自娱虽甚贫不厌君子韪之正统丙辰
四月十三日卒于正寝年七十三初娶欧阳氏再娶龚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35b 页 WYG1242-0190d.png
氏王氏有子二人长刚之欧阳氏出次绳之龚氏出也
孙男一曰善贞葬以(缺/)(缺/)(缺/)日其墓在(缺/)之原铭曰
既善其身以淑诸人病不克振又何戚欣归全于兹昭
德有文后百千年愈远弥新
   张子中墓志铭
公张氏讳忠字子中松江华亭人曾祖秉彝祖仁甫父
安皆不仕然世积忠厚乡称长者公早孤母顾氏抚育
之长读书通大义常痛不及事父故事母极爱敬备物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36a 页 WYG1242-0191a.png
致养朝夕无违礼母尝病躬侍汤药衣不解带时人称
其孝家虽不甚丰而乐以馀财赈贫乏与人处务掩恶
扬善然于事之是非必尽道理未尝苟异而妄随故乡
人有不平者不求直于官而多于公取正焉平居胸次
悠然不役役于物课僮仆勤树艺客至则饮酒相欢所
与厚者多一时名士言行有可法者必籍记之其取善
不厌如此尝谓其子政曰吾不幸幼孤废学不克有所
为今幸遇圣朝岂可负哉遣入郡庠受业业成领乡荐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36b 页 WYG1242-0191b.png
会试礼部得分教遂安既而用荐举拜湖广道监察御
史公喜曰成吾志矣数以书勉其忠慎政奉教以称职
闻吏部奏请推恩以政所居官封公为文林郎湖广道
监察御史既得命而公卒矣宣德八年正月十五日也
距其生元至正甲午三月三日享年八十娶吴氏有二子女
一孙男三曾孙男四政将以(缺/)(缺/)(缺/)日奉葬于(缺/) 山之
原而以其友江西按察佥事黄翰汝申所为状来请铭
呜呼公可谓善人君子也既享高寿蒙宠命而子又克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37a 页 WYG1242-0191c.png
孝其得于天也厚矣葬奚可不铭乃为序而铭之铭曰
积善于身内以事亲外以及人宜有获于天而卒返其
真勒辞贞珉千古不泯
   杨仲穆墓志铭
仲穆杨氏泰和中村里人也以永乐丙申八月十九日卒年
四十九是年(缺/)(缺/)日葬于里河埠先茔之次后廿馀
年其子德敷为大理评事始以翰林编脩萧镃孟勤所
状行实来求铭将纳之圹中泣曰生不能早有立以图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37b 页 WYG1242-0191d.png
显先德今始求于先生此生之罪也愿先生赐之铭使
永永不朽则为幸大矣予虽不识仲穆然哀德敷之言
乃按状序而铭之杨氏故大家仲穆之祖晴川以上皆
居县治西庙巷元末兵乱其父与良始徙云亭乡之中
村仲穆天性孝弟未冠已能事父兄有事必服其劳既
长而益力父疾躬侍汤药不忍去左右其事母尤极敬
爱二亲没葬祭无违礼而哀戚过之岁时祀先省墓必
以身任焉于宗族尤厚训其子侄必以义兄仲实早死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38a 页 WYG1242-0192a.png
人有欺其孤而侵其产业者仲穆毅然持正不可回得
不侵乡人曲直不能平质于仲穆必公其是非为平之
莫不悦服閒居静处未尝有外慕唯课僮奴治稼穑至
于修陂堰以备水旱必命众豫为之乡里常赖以不饥
其行类如此盖可谓一乡之善士而天不畀之年呜呼
惜哉然今有子在官位所以显其亲者未可量天盖以
是报之也娶柳溪陈氏有妇道子五人德崇女一人孙
男十四人孙女五人曾孙男二铭曰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38b 页 WYG1242-0192b.png
善不必寿而能有后全归于兹先祖是依既安既固以
延尔祚昭德有铭百世其徵
   袁仲暹墓志铭
泰和袁君仲暹以正统元年五月二十七日卒于家年
六十四乡闾之人无疏戚愚良皆哀惜之至为出涕予
闻则亦为之悲而叹其不可得君淳谨坦夷内外一致
师古人之嘉言善行凡世俗机巧略不萌于心稍长传
家政事父母极孝敬无毫发违忤公家百役弟妹婚嫁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39a 页 WYG1242-0192c.png
日用之费皆尽其力不以累父母与诸弟相友爱至分
赀产皆听其自取已之所得美恶多寡不复校家虽近
市未尝营于利若有役在官可以得志亦未尝苟取于
人惟以田园之入自给安于俭约每从容而有馀性不
喜饮至奉祭祀待宾客则丰厚倾倒以尽情晚居城西
别墅作惇夲之堂教诸孙为学课僮奴耕稼曰此治身
治生之本也人非善类不与相往来县大夫非乡饮不
一见市廛喧嚣非有事不投足乐于赈贷不能偿者不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39b 页 WYG1242-0192d.png
责也岁凶尽发仓廪倡富室以济饥自底匮乏则籴贵
而不厌所行所存如此盖自少至老不易意则谓之善
人君子奚愧哉君娶陈氏有妇道子男一曰和女二孙
男五袁氏出唐尚书右丞滋滋之子邯为吉州刺史因
家泰和宋嘉定中有讳士表者由进士官至建宁通判
至君之曾大父以宁大父务学父克睿皆不仕然皆以
德善重乡邑而君又以笃实承之子和受教取进士有名
则袁氏之世德可知矣和将以(缺/)(缺/)(缺/)日奉葬于(缺/)之原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40a 页 WYG1242-0193a.png
而痛不得早沾荣命以显亲自为行状来求予铭欲著
其美而传之远然以君之行安知其不终享也哉乃序
其实而系以铭铭曰
有淳行宜永年遽全归閟斯阡嗟古人已有然勒吾铭百世传
   指挥使石公墓志铭
正统二年八月初三日昭勇将军安庆卫指挥使致仕
石公卒于家其孤珣来北京以兄琮之命诣予告曰先人不幸
弃诸孤将以(缺/)(缺/)(缺/)日奉葬于怀宁县绿水乡(缺/)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40b 页 WYG1242-0193b.png
之原惟其平生忠孝大节所以效于上而光启其家者
不可以无传敢请铭于先生庶几托以不朽予谓公致
位三品其勋烈多矣宜有铭且予尝受知于公而琮珣
又以礼请其何可辞按状公讳英字某世家山东海丰
县之庆云乡自少端重沈毅以材武自豪其志卓卓在
人上洪武中代父为十夫长𨽻遵化卫随王指挥征讨
五浪河又随徐指挥东征至希尔哈指挥胡龙征口琨
又择公自随所向有获军中皆推让之太宗皇帝靖内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41a 页 WYG1242-0193c.png
难一时豪杰之士云合景从公尤感激奋励从指挥蒋
玉攻松亭关捣雄县莫州略真定有功而还擢长五十
夫随大军援永平攻大宁城城小南门守最坚攻之不
下主将问谁敢当先者公先登夺其旗军声大振赏银
碗三钞百缗大战郑村坝公独挺刃斗而前多所杀伤
众乘之敌不能当遂大败升副千户复广昌克蔚州从
征济南略武定州皆有功升正千户又征沧州大战于
东昌师还敌以兵遮绝道路战魏县郤之又战深州败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41b 页 WYG1242-0193d.png
之鏖于夹河蹴于藁城公之功为多遂躐升指挥同知
明年度兵肥河𧿥大店驿涉小河攻齐眉山又合于灵
璧皆大战破之遂入泗州渡淮河绝大江抵京师自兴
兵以来小战不计大战凡十数公皆在前摧锋陷阵未
尝少挫衄每战胜弥自脩饬无矜色亦无惰容众皆服其
量而美其能人或与论古兵法公曰用兵虽有法然阖
辟变化岂能尽拘于法要须智勇兼备而已人以为名
言又问公所以克敌制胜之方公曰此上威灵所致吾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42a 页 WYG1242-0194a.png
何能然临机应变岂可以言喻卒不以语人太宗皇帝
即位录前后功升太仓卫指挥使俾子孙世袭然爱其
材留环卫中不使去左右永乐六年始涖安庆安庆重
地濒大江兵民杂居易生好恶公一待以宽厚众皆喜
曰公吾父母也无彼此言者处同僚必和必敬于士大
夫尤厚平居恂恂然无疾言厉色而号令条教莫敢有
毫发违者曾祖某祖某父某皆以公贵赠指挥使妣赠
淑人公自以身都显位食厚禄而不克致一日之养于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42b 页 WYG1242-0194b.png
祭祀必尽其诚其教子孙必使忠以事上仁以抚下未
尝及于私宣德九年以老疾请于朝命子琮代其职公
閒居接宾客语道理论古人功业陶然自乐也至是卒
年七十六娶张氏封淑人有贤行二子琮与珣也皆能
世其家女一孙男六女六曾孙男二女三于乎自古国
家之兴必有杰出之材以辅成大业然或泯没而无闻
者子孙之不肖不能序而传之远也公以雄才达识遭
时奋兴其所立有过人者而子又贤思著其美于后世惜乎奇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43a 页 WYG1242-0194c.png
谋伟略不尽传于人然书其大槩亦足以不朽矣铭曰
桓桓石公产自海丰奋于幽蓟万夫之雄太宗龙兴
公乐顺附荷戈与殳阚若虓虎搴旗大宁坝上鏖兵
奋斗直前人莫敢婴龙旂四征公必在列其声赫赫
其武烈烈内难既清万方底平锡爵酬勋三品之荣额
额舒城公则专制既有威严亦有慈惠士伍民居不忮
不求恬澹优游惟公之庥于国克忠于家克孝式严武
备式谨文教子孙之贤公德在焉厚禄高官有永其传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43b 页 WYG1242-0194d.png
天不慭遗将星夕坠比屋连营靡不涕泗高坟峨峨公
藏其中勒此铭诗垂耀无穷
   给事中焦君墓志铭
君讳起良字明善郴州兴宁人祖必正父庆华皆不仕
君生而颖悟选为县庠弟子员学成当贡念其友曹贵
民之淹滞也举以让之永乐丁酉领乡荐登戊戌进士
第观政于刑部甲辰拜吏科给事中能以恭慎举其职
上以为称任封其父为给事中母妻皆孺人既而以内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44a 页 WYG1242-0195a.png
艰去服除改户科驸马都尉井源持节往宁府行册礼
君为之副能不愆于度王重之未几权长其科事满九
年拜户科都给事中君感上恩常思欲有报于法当举
县令曰荐贤所以报也吾岂可苟哉举李宽为芜湖令
果称职凡时事有可行者无不言尝请考察在外文臣
武将之未良者修大学以养士兴义仓以赈民大书方
面大臣姓名于便殿以便览观察贤否外诸司有重囚
疑未决者请命公廉吏往审覆从轻决遣之迁民有老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44b 页 WYG1242-0195b.png
疾无依者放之归畿内饥请发廪赈贷国子生初食陈
粟请易以粳米漕卒多粜所运粮而挟赀来籴于北京
故米翔贵请禁之所言多见听用君之志益欲大有所
为人亦以远大期之而遽以疾卒正统辛酉二月初九
日也距其生洪武乙丑得年五十七君平生孝于亲事
生送死能尽礼宦游二十馀年以远不得养有一美馔
未尝不思亲教其子必守家法于祖宗坟墓展视尤谨
见凡物有罹害者必救之权量之属必如制否者毁之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45a 页 WYG1242-0195c.png
其自奉俭薄而厚于抚下故人人亲爱焉其所存所由
盖如此子一人从周正统已未进士女三人长适同邑
李秉恭馀未行于时君之父年八十一尚无恙而君则
已矣从周奉柩归葬而以兵部侍郎邝公所述行状来
请铭予念尝与君周旋惜其志不及大行以卒而父乃
以耋年失令子是皆可哀也且从周又予所取士而汲
汲图其不朽亦可谓能孝故为铭之庶几存没皆少慰
焉耳其葬以(缺/)(缺/)(缺/)日其墓在(缺/)山之原铭曰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45b 页 WYG1242-0195d.png
仕既逢时材行具宜未竟厥施命也奚悲白发高堂失
此令子而有孝孙亦克用继故山之原有郁其阡刻铭
垂休百世之传
   钱良玉墓志铭
良玉名瑛姓钱氏其先江都人世以医名曾祖益元常
州医学教谕因家常州兵乱徙苏州祖原善洪武中徵
入太医院晋王子有疾奉命往治之愈王奇其术留之
卒葬太原父宗道亦精于医王奏为良医甚见礼遇久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46a 页 WYG1242-0196a.png
之亦卒良玉奉葬于祖之墓次而奉母归养于苏州遵
治命也良玉承家学之懿又慱通诸书医道益大显苏
人求医不问风雨寒暑贫富贵贱即往视与善药无不
愈名闻京师又徵入太医院奉公有暇往赴人之急一
不异苏州时人之能报与否不计也尝教诸子曰医仁
术也当博施济众而可计利哉闻者韪其言而美其德
事母极孝能顺适其意去年冬母病心忧之为之不遑
宁处汤药亲尝而后进母卒治丧如礼居苫块之中哀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46b 页 WYG1242-0196b.png
毁踰节将奉柩归苏州得寒疾而终正统六年二月十
七日享年五十二娶高氏子男五女二孙男二女二恒
兄弟举二丧归欲与祖母同域葬焉乃以礼部主事顾
谦所为状来请铭予在京师久见凡为医者多嗜利而
少见其效心切鄙之尝问今右副都御史陈君镒苏医
之良者为谁得二人焉其一良玉也数欲试之几缓急
可托而卒未能遇呜呼孰知良玉今遂死矣岂非可惜
哉予既重其人而惜其死奚可以不铭其葬以(缺/)(缺/)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47a 页 WYG1242-0196c.png
(缺/)日其墓在(缺/)之原铭曰
仁于人孝于亲吁奈何返其真善必报利尔昆刻铭章庶永存
   秦主事墓志铭
礼部主事秦君初字性初越之山阴人唐诗人系之后
曾大父懋德大父喜皆不仕父祐以君贵封翰林院检
讨母王氏封孺人君自少喜学选为郡庠弟子尝作楼
读书扁曰凌云以示志永乐辛卯领乡荐明年会试不
偶遂入太学益自励弗懈太宗皇帝在位四夷宾贡无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47b 页 WYG1242-0196d.png
虚日上亦欲大镇抚之思尽通其文字命选太学生之
愿而敏者入翰林习之君在选习西天书然志弥厉必
欲兼尽其美再试礼部凡三场文字又以西天书翻译
成篇主司嘉其能取以进及廷对亦然遂赐进士出身
为翰林庶吉士未几除检讨授从仕郎凡西天译书皆
与执笔焉久之连丁内外艰居丧尽礼乡人称之服阕
改中书舍人秩满升礼部祠祭主事又改精膳皆能举
其职于所当为者勇为之未尝有辞避以是见重于僚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48a 页 WYG1242-0197a.png
友君资禀淳实其言呐呐似不能出口然其中固有黑
白所守确然不可回若机变之巧未尝萌于心而所行
必依于仁义太学生张安以使命去京师妻死无主后
君曰安吾友吾尝兄事之其妻则吾嫂也吾不可不任
其事即为具棺衾使家人殡殓而自往致祭且安厝之
必尽其诚又有金某者得某卫经历当之官贫无以治
行君解衣衣之辍所乘驴资遣焉甘徒步出入或劝君
市一马乘以造朝𨽻人失之以逸告众以为盗且疑𨽻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48b 页 WYG1242-0197b.png
与盗通当穷治君曰吾无负于彼彼安得为是岂可轻
以盗贼污人又安知实非逸乎命求之得之他所果逸
去𨽻以不冤君虽忠厚而嫉恶尤甚居丧时乡人有暴
横以致富者厚其金币请为其母墓铭君曰吾虽贫且
居忧然宁渴死誓不饮盗泉坚拒不纳君为人如此正
统六年六月廿一日以疾卒于官年五十七娶蒋氏先
卒继以张氏有妇道三子君历官二十年俸入之外不
苟求妄取既卒竭其资仅足治棺以故衣衾殓焉他无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49a 页 WYG1242-0197c.png
馀物理将奉柩归山阴卜以(缺/)(缺/)(缺/)日奉葬于会稽甜
水井上蔡山阳先垄之次予在翰林已爱君及出佐礼
部又见其践履之实而与其为君子于其卒也深悲之
不欲使泯泯无传乃求君之行状为序而铭之以授理
俾纳诸墓中庶后世有徵焉铭曰
其言也恂恂其行也振振官虽久矣家则贫忽焉而逝返其
真赋命如此奚所云上蔡之阳安尔坟后欲考德在斯文
   赠监察御史黄君墓碣铭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49b 页 WYG1242-0197d.png
黄氏戈阳潭石名家君之曾祖隐名祖谦甫皆有德善
而不仕考祐忠洪武中为海宁丞苏州延平二府经历
母郭氏君其仲子名逊字敬让自幼喜读书长益不倦
阴阳医卜算数靡不通善事二亲极其孝敬父终于延
平君奔走归其丧哀感行路葬祭不违于礼而养母尽
诚左右奉顺能得其欢心母病尝刲股和药以进病良
已人谓其孝感所致兄敬和早世与弟敬方友爱甚䔍
抚教诸子侄必均一昏娶则择名家不问财贿嫁姊妺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50a 页 WYG1242-0198a.png
姑侄之贫者五六人则厚资给之严于自治由身以及
家门内百口无间言财用出入一以公处之家故饶裕
而乐于赈施内外戚姻有举贷者一不计其息乡之古
塘田瘠而民贫则仿义仓之制计口岁给焉桥梁道路
之倾圮修治之不惜费人有疾病不能疗者与之药忿
争不能平者喻以义而服其心讼为之省平居言行恂
恂一以理为主其心惟恐人不入于善人知其意多乐
从故兄弟有相雠者化之窃牛之盗化之豪夺人之室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50b 页 WYG1242-0198b.png
者亦化而返焉其有不可化者聚徒党好劫掠挟官府
以朘民搆词讼而兴大狱者则言之藩宪而诛罚之乡
邑感焉佑善摧恶之见于事多此类其治居室则建祠
于东以祀先作斋舍于西聚书籍以教子孙因地之宜
搆台榭莳花卉以奉母佳时令节则率妇子奉觞称寿
致乐于其中作清兴楼以延宾贤士大夫来者燕款终
日无惰容又于其居之东百步许多植松作亭松间事
亲之暇常与客游焉四时朝暮寒暑晦明之变景物所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51a 页 WYG1242-0198c.png
遇虽不同而亦各适其宜也因号松野处士君子谓其
于松比德焉生于洪武庚午六月一日正统丙辰十月
君有疾弥留神色不乱其言以不得终养母为恨戒诸
子善继志语不及他遂卒是月十八日也享年四十有
七明年丁巳十二月初九日葬邑之招贤乡弋源里大
山之阳初娶陈氏有贤行先卒继张氏侧室傅氏子男
七长溥字澄济明经取进士拜监察御史善举其职朝
廷推本于亲赠君文林郎广西道监察御史次澄浚澄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51b 页 WYG1242-0198d.png
清澄流陈出也澄淮张出也澄澈澄演傅出也女四皆
归名族孙男二十六圭瑄瓒璲㻞琛珣瑜瑛宝珺璁琏
琳珵㺬玭璟珑琡珦瑗琎玘珙曾孙男五习旦昊旻
升君之葬久矣至是漙以礼部郎中胡添麟所述行状
来请曰先考之德修于身行于家而及于乡人溥蒙馀
泽以克今日兹荷圣天子宠命而褒赠及焉为幸大矣惟
墓前之石宜有铭以昭德垂远敢请于先生余嘉其孝
故不辞铭曰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52a 页 WYG1242-0199a.png
弋阳之黄实曰名家维君承之克振厥华孝友之隆慈
爱之笃惠于乡邦仪于姻族克用其柔克奋其刚以植
善良以抑暴强诗书之训乃有令子为贤进士为名御
史庆典之貤宠赠及焉烜赫龙章式降自天佳城峨峨
君安于此灵秀所钟以利后嗣墓前有碣刻此铭诗昭
德垂休百世之诒
 
 
抑庵文集 后集卷三十 第 52b 页 WYG1242-0199b.png
 
 
 
 
 
 
 
 抑庵文后集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