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1a 页 WYG1242-014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抑庵文后集卷二十九
  铭
   礼部侍郎陈公墓志铭
陈氏之先汴梁人宋建炎间有讳誉者为岭南清海军
节度使终于官子晏荫东莞令因家邑之延福乡由是
为东莞人公高祖祖舜曾祖诚子祖用广父宗彝皆不
仕宗彝娶翟氏生四子公其长也自幼聪敏喜学从邑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1b 页 WYG1242-0148b.png
庠训导黄先生受书经学成领乡荐会试不偶入太学
选为桂林府学教授严条约以身先之时有诏武臣子
弟皆受学公日进诸生讲圣贤之道所谓忠孝仁义之
说必使身体而力行之诸生虽文武不同莫不皆有所
得都督韩观总兵镇广西猛悍不下士闻公之教心悦
诚服每以儒师加礼焉秩满升国子助教永乐初近臣
言公有治才不宜置之散地诏试在优等擢知许州始
至人以儒者易之公少有警发众为悚惧乃更以宽厚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2a 页 WYG1242-0149a.png
宁民未几代还改滁州均徭役时征敛禁奸戢暴民用
大和太宗皇帝巡幸北京所过先遣廷臣察吏治问民
隐治有异效者加升擢焉众皆言公绩最滁人恐失之
诣阙乞留遂升扬州知府掌滁州事赐绮衣一袭钞五
百贯礼部宴饯给驿遣还在滁又九年升四川按察使
四川去京远民不畏法豪吏黠胥奸弊百出公至一治
以法不少贷军中暴横有号彪虎太岁者人莫敢犯犯
辄受奇祸公廉得实为设方略密遣人捕之皆置之重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2b 页 WYG1242-0149b.png
典而人以宁乃建言修武备慎刑罚明礼制复义仓正
风俗等九事上嘉纳之召还改南京通政使掌国子监
事公既乐于教诸生亦乐于学而以内艰去服除复为
南京通政使出纳命令罔不明允上喜其尽职赐之诰
命以示褒而曾大父大父父皆赠通政使妣与妻皆淑
人正统初升调南京礼部左侍郎于稽古礼文之事尤
拳拳不少懈又五年以年踰七十乞致事上许焉公德
行淳懿文辞典重人爱之若拱璧其所进于上有巡狩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3a 页 WYG1242-0149c.png
颂平夷颂铙歌鼓吹天下传诵之搢绅士大夫求碑铭
序记诗赋诸作以发德述怀娱情写物者足相蹑于门
公应之如响故所作最多今传者有琴轩集归田藁若
干卷尤好著书凡所临郡邑必采其山川人事风俗物
产所以供赋税之正而适上下之宜者为书以传若颖
川永阳罗浮成都等志皆具存其识鉴精明取舍不妄
宾兴之岁公必在主司之列而收得人之誉及致仕而
归乡之学者有所请益郡县守令政有未达者得咨度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3b 页 WYG1242-0149d.png
于公黄萧养作乱其所以制禦绥靖卒保无恙者公之
策为多公生于洪武庚戌五月初七日而以景泰甲戌
十月十六日终享年八十五配淑人袁氏有妇道先卒
葬县南三十里竹溪之原又娶侯氏子男二亦先卒女
四孙男二将以年月日奉公之柩与淑人合葬焉墓宜
有铭铠以公之友左副都御史致仕罗公亨信所为行
状来请予尝托交于公知公文行政事之善且与罗公
同年又知其言足以取信于后世谊不可辞乃为序次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4a 页 WYG1242-0150a.png
而铭之铭曰
东莞陈宗来自汴梁武德桓桓奠此一方传至于公益
笃文艺奋迹泮宫遂领民事今之太守乃古诸侯千里
滁阳赋政优优继登外台克谨邦宪政肃刑清俗为之
变典教成均学者有师执事之枢出纳具宜维少春官
礼乐是辅帝实用公公乃求去白发苍颜老于故乡贤
哉二疏千古相望山川出云雨彼黍稷功成来归孰知
其力公今逝矣与汗漫期有美在人百世之思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4b 页 WYG1242-0150b.png
   王思贤墓志铭
泰和南富处士王公思贤以洪武壬午七月一日卒年
七十七其子若孙奉葬于其乡赛口山既又以地不吉
也乃以永乐二年(缺/)(缺/)曰改葬其乡之甘溪葬十八年而未
有铭其墓者其子守训大惧无以昭德示永久使子维
以乡先生欧阳永清所为状来求铭按王氏其先自
庐陵何山徙居安城之连岭后有讳扆者始为泰和人
其曰兴祖廷圭功迪者则公之曾祖祖父也虽皆不仕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5a 页 WYG1242-0150c.png
而皆以诗礼世其家公少而能学长而有为事亲治家
必尽其道平居孝谨恭俭不妄言笑家故饶财然不以
自累洪武初覈民田人有以不实诬公官没入其赀众
皆谓公宜如何公处之泰然未尝怨诬者于是其父老
矣而公之所以奉养不异于盛时官私百需皆自公出
上下给足而家复以兴盖其素所服行者有以致然矣
性方洁和易口不言人过而乐教其所不及待其子弟
则甚严不肯一纵之于不善之地凡言事必据于理与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5b 页 WYG1242-0150d.png
人交终始如一不以势利为亲疏素不嗜酒然未尝以
已律人长筵广座公居上必从容笑乐使饮者各尽其
欢尝曰醒醉各有趣夫何异因自号独醒老人前翰林
学士解公为之传南富去县西十五里其地多大家而
如公者无几人故乡人子弟服公之德有失其平者得
一言无不意满而去初娶罗氏再娶萧氏子男五人守
一守约先公卒守敬守行后公卒今存者守训公第二
子也女一人孙男八人维今贡为太学生经太康县学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6a 页 WYG1242-0151a.png
教谕曾孙男(阙/)公卒之日遗言其子必以诗礼教人而
以勤俭裕其家于乎贤哉予虽不识公然观公之子孙
服公之训而知公之德则恶可不铭乃为序而铭之铭曰
王自庐陵徙于安成再迁泰和其家以兴公德之茂
不失其恒虽未显荣有蔚厥声衣冠俨然雍容降升皆
醉者人惟已独醒甘溪之原和气所凝子子孙孙百世
其承
   欧阳公观民墓志铭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6b 页 WYG1242-0151b.png
泰和蜀江欧阳氏始自万安常溪而分盖唐吉州刺史
琮之后元国学录德高德高生孚先孚先生以定则公
之曾大父大父父也公讳琳字观民尝以父命为伯父
以信后自少疏通有干局所遇无难事官私诸务公皆
任之不以烦父兄元季盗起乡民有欲为应者公捕送
之官且欲举义以保乡里而贼势日甚不可支乃奉亲
出避艰难之际极力营养务慰悦其心亲殁殡葬无违
礼国朝定江西吉安内附始克有宁宇大将常遇春取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7a 页 WYG1242-0151c.png
赣州令泰和诸县以民丁从择公领之军中指顾皆如
令主者爱其才师还欲挟如京师用之公恳求归田里
始诛蓬藋治耕稼然官府初立法制未定征赋以田为
准公兄俊民素不任事事至无奈何悉以田归公曰吾
无用此也公为治办而复归其田承平日久合族而居
长幼殆数百人公与叔以忠兄性民性翁俊民四公者
为乡族仪表隆然敬爱之施公尝举祖宗德义之实以
教诸子侄延明师于家塾训切之务趾美前人其后累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7b 页 WYG1242-0151d.png
累以经学显者公端庄厚重惇夲尚质家虽丰而自奉
俭约待亲姻必尽礼而视宗族一以仁从兄逸民早卒
公长育其子允恭分赀产与之允恭又卒公又抚其子
浤济浤济又相继卒公又厚抚其孤閒居无事子孙宗
族见公者必从容与语勉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尝曰
往年乡邑之豪多怙侈蔑义自谓人莫我何今皆澌尽
无复存者惟读书循理之家犹不失其故则天之佑善
可知也且富贵贫贱各有分不可以幸致亦不可以幸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8a 页 WYG1242-0152a.png
免惟当安于义而已其教乡人子弟亦如之平生未尝
以言忤物以色陵人人或有违负公者公处之无少异
众为公不平欲与校公曰吾求天知而已何暇与彼校
得失哉人往往自化服公于经史皆通其大义尤熟于
文选及陈寿三国志多能暗诵至议论当时事与人之
贤否犁然当于人心凡阴阳医学山经地志诸书皆所
深究遇有善者必手录之至老不倦喜蓄善药以济人
尝有赣卒舣舟河下同辈二人病且死莫知所措公往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8b 页 WYG1242-0152b.png
视与之药留十馀日病可乃令去后以事至赣二人者
遇公率其同伍罗拜曰公吾父也尝活我然公亦不能
记忆徒唯唯而已其他赒穷恤匮尤多生于元元统甲
戌八月十七日以宣德丁未二月初九日终年九十四
是年三月十七日葬县西郭石狮岭下公所自卜也公
再娶皆南富王氏后娶龙丘曾氏子男五人长允清涞
水县学训导次允贤国子助教次允仁屡聘为儒官不
就次允乾次允和云南按察副使女六人皆适士族孙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9a 页 WYG1242-0152c.png
男十九人广湘广漴广[泳-永+贡]广哲广莆广涞广浯广浚广
滦广涧广沐广德广澧广灞广沔广濠广洧广淳广溆
曾孙男(阙/)人时峻珽显泰勉华瑰光熙效蕳欣祐纲(阙/)
  玄孙十人直与公之季子允和通婚姻尝得拜公
馆下时欧阳氏之长者惟公一人接其词气温然盛德
君子也窃谓子贱之贤孔子归于鲁之君子今乡邑有
公在焉后生小子得以瞻望其仪型而兴于德义庶几
善类之多也而今已矣其可复得哉公葬已十八年而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9b 页 WYG1242-0152d.png
墓未有铭允乾数以命直直縻于职务未暇也至是广
哲为浙江按察司佥事来京师复以铭为请呜呼公之
德自足以不朽直何以副贤子孙之意哉其尚敢缓耶
乃按状序而铭之铭曰
晔晔名宗盛德在公于家于乡孰比其隆寿考百年公又
多子多子多孙公既受祉维老成人众之所望天不整遗
人胡不伤石狮之冈公所卜吉归安于兹过者必式
   夫人萧氏墓志铭(代郭公绪作/)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10a 页 WYG1242-0153a.png
夫人萧氏讳寿泰和禄冈处士萧以吾之子而归我肇
庆太守王公为继室慈俭顺祥以克有其家处士君素
富既归王公又贵显而夫人乐居田里澹泊自足浣濯
之衣菲薄之食处之不厌未尝矜饰以自大猝然见之
不知其贵且富也家虽丰裕未尝妄费一钱而所以经
营综理者益密盖忘其身之老也王公初娶欧阳夫人
有二子夫人能抚爱之逮事姑李夫人李夫人者公之
继母有德有能当王氏中衰李夫人嶷然自守抚育其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10b 页 WYG1242-0153b.png
后嗣以再造其家乡里敬服焉夫人事之无违礼其待
宗族乡党不问疏戚愚良皆有恩意其生以至正戊子
五月十九日而以永乐庚子正月二十日终享年七十
三夫人有二女长嫁周仲威者早寡次适严敬仲其二
子长曰信字行敏次曰直字行俭今为翰林侍读孙男
七人女三人其葬以是年十二月某日其墓在禄冈南升
仙岭之麓葬既有日使来求予铭呜呼予文何足以彰
夫人之德哉然不可辞也乃序次而铭之铭曰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11a 页 WYG1242-0153c.png
于惟夫人慈顺俭勤克有其家而约其身仙岭之原有
崔者坟昭德垂休述此墓文
   刘宗庆墓志铭
永乐十八年庚子二月二十四日前完县丞刘宗庆卒
于河西务时予在北京与其平生故旧闻之皆伤嗟出
涕五月予以内艰归过河西务往哭之十一月其侄涣
与其子完州等奉丧归至泰和侄同文来泣告予曰吾
叔不幸以丧归卜以是月初一日葬县南门外龙洲上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11b 页 WYG1242-0153d.png
先生尝辱与处则墓非先生莫宜铭敢以为请呜呼予
与宗庆相好十五年今虽哀苦不文其忍不铭吾友耶
宗庆居泰和县东祖某父某皆不仕至宗庆乃以邑庠
弟子历试于吏部擢丞完县方盛年有才局遇事果敢
其令与簿皆听其所为县有逋租积三年弗完者宗庆
首出俸赀倡僚吏代输其他事皆办集一县称治今皇
帝以旧藩为北京完县在畿内于事尤剧宗庆理之无
不宜者时方调郡县出薪炭以给用所与处者皆中官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12a 页 WYG1242-0154a.png
要人其下怙势干求有弗得即媒孽其间故司出纳者
多败去行部以宗庆为能使典其事宗庆洗手奉公夙
夜勤慎请托虽不行而亦无所忤既历三年未尝有违
言者宗庆归后来者又相继败而宗庆之能益显其后
县人有应从戍者逃去宗庆以其族人代之用事者以
为罪乃落职居河西务宗庆处之恬然宾客往来辄置
酒相乐终日忘倦曰如是足矣岁己亥予以外艰服阕
赴北京宗庆闻予来俟于河上相见甚欢则告予曰吾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12b 页 WYG1242-0154b.png
近得痰疾气逆上几死今再见幸也呜呼孰知去一年
而宗庆竟死矣则知人之处于世者其可自恃以久乎
其生以丁未月日享年五十三妻钟氏同邑某之女有
女四人又娶庆都某之女生四子完州北京复任重关
也宗庆虽不幸客死于外然既知义命而能安之则亦
何憾之有予与为铭亦以慰宗庆也铭曰
材足有为而又逢时退而就卑益恬以嬉知命不违死
则奚悲我铭用昭永永弗隳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13a 页 WYG1242-0154c.png
   罗先生墓志铭
先生罗氏讳河字德崇一字象贤西樵其号也世家庐
陵之清湖自幼读书颖悟异常人尝游吉安路儒学从
勤窗王先生受诗经日有造诣元季兵乱乃归学于家
与其诸兄自相师友经史百氏靡不穷究暨天下大乱
邻境多寇垒先生相其兄自持倡义保一乡人德之国
朝受命儒道复兴先生遂以学行师后进文章翰墨往
往争为人所传洪武辛未用荐举为武昌训导日与诸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13b 页 WYG1242-0154d.png
生讲圣贤之说凡经指授者多克底于成久之归老于
乡乡人学者复相踵于门先生诲之不倦其教宗族子
弟必使守礼而蹈义与他人言亦依于孝弟忠信盖本
诸其身云其祀先祠扫坟墓岁时必谨至于先世遗文
法书名帖皆手自校录以遗子孙虽老不衰罗氏故望
族先生五世祖妣萧氏在宋时以上寿锡封孺人文信
公以亲故尝拜跽称寿于堂上既贵犹然高祖融斋景
定元年以明堂恩赠承务郎妣萧氏封孺人曾祖浚祖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14a 页 WYG1242-0155a.png
则扬父求过皆不仕先生生元至顺辛未十一月某日
没于永乐癸未某月某日年(阙/)娶同乡江阴刘氏子二
人孙男四人曾孙男三人葬其乡某山之原而墓未有
铭至是适均卜改葬于某山之原乃自为状使子彬来
北京请直铭之直少尝从舅氏欧阳先生学以故人子
得拜先生于永和先生风仪秀整语言切实所以垂训
者甚至今四十年每思之不能忘其何敢爱不腆之辞
不以铭先生墓乎乃序次其大槩而系以铭铭曰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14b 页 WYG1242-0155b.png
清湖之宗来自金陵世有德义蔼然声称先生承之学博
以宏人所仪刑而已不矜越七十年不爽于恒荃兰杜蘅
有苾其馨峨峨新阡子孙是营载德垂辉刻此墓铭
   封御史宋公墓志铭
监察御史宋原端既闻其父一聪公之讣当归治丧事
乃来北京请命而后行奉其友右春坊谕德黎君恬所
为状谒予告曰生之父实有奥学淳行生忝以科第成
名者皆庭训致然也及滥官云南道其所以教者尤笃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15a 页 WYG1242-0155c.png
凡敬慎洁廉盖谆谆命之生得服膺焉幸历三年无过
举吏部以为称言于上推恩封文林郎云南道监察御
史敕且下而讣至矣呜呼痛哉今归奉葬而墓宜有铭
庶几托以不朽敢请于先生予与原端居同郡谊不得
辞按状公讳敏一聪其字世居永丰迁莺乡之白水里
为名族高祖邦达元信阳州判官曾祖贵忠祖寿考父
永泰皆不仕然诗礼相承为乡邑所推重公秀颖纯茂
笃志于学凡经史百氏之书靡不研究工于词翰与弟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15b 页 WYG1242-0155d.png
一诚皆有志科第而不遂乃出以教学者学者争师之
孝于亲睦于宗族乡党其持已待物一以诚信非义不
为非礼不行蔼然君子长者之风生元至正癸卯十月
初十日而卒于今宣德癸丑正月日享年七十一娶黄
氏有淑德二子长即原端次行端孙男三予闻人之有
德善者必获佑于天生虽未食其报而卒享其荣若公
者非天之所佑哉是宜铭以昭德垂后葬以某年某月某
日其墓在同里带源之西岩铭曰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16a 页 WYG1242-0156a.png
迁莺名宗蔼文学衣冠相继俨蔚若有美夫子玉在璞
惇德励行志愈确贤嗣承之奋寥廓推恩褒封荷优
渥龙光下贲洞玄漠吁嗟天道信可托辟之稼穑种必穫
我为铭诗警凉薄更百千年久弥灼
   太宜人杨氏墓志铭
太宜人杨氏讳观丰城人曾祖祖父皆有善行而皆不
仕太宜人自幼端重寡言笑工于女事父母爱之为择
婿得同邑丁公尚文既归善事其舅姑饮食衣服必躬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16b 页 WYG1242-0156b.png
治以进朝夕勤甚舅没年七十二而老姑独在堂太宜
人奉事尤谨其心欢焉年九十而终丁氏素饶财遭乱
失之公乃有四方志挟其赀旅游于外者二十年太宜
人治家事于祭祀宾客吉凶庆吊凡诸所行皆中节由
是公得如志卒能再丰其家平居教子必使读书为善
于诸女妇必戒以贞静谨严其言凿凿乎不少贬至待
妯娌则蔼然其和遇穷困抚幼贱皆有恩初命子铉赴
南京受学于丁季恒先生所以训励资给者甚备学成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17a 页 WYG1242-0156c.png
以进士入官太宜人得食其禄而教戒尤至铉初任太
常寺博士得封孺人及为刑部员外郎遂加封太宜人
今进位刑部侍郎于法当封淑人而乃不能待以正统
六年二月初一日卒于家距其生丙午之岁享年七十
六子男五女一孙男八曾孙男五侍郎君闻讣解官归
将以年月日奉葬于(阙/)之原以行状授予请为铭纳诸墓
中予受而读之知其妇道母仪皆可为师法于葬宜有
铭况侍郎之孝而予沗交好奚可辞铭曰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17b 页 WYG1242-0156d.png
孝事舅姑顺相夫端厚淑慎厥家宜善既积累庆有馀
令子显赫升天衢恩封屡进礼秩殊高堂鼎食旨且腴
忽焉而逝良可吁我为铭诗贲玄庐后百千年永弗渝
   尚宝卿张公墓志铭
尚宝卿张公讳信字彦实以正统七年二月初三日卒
(阙/)年六十以年月日葬江宁凤栖乡先茔之次其子昱
昂以尚宝卿朱君用和所述公行状来谒铭公东莱掖
人曾大父讳某大父讳兴考讳五以公贵赠尚宝卿母某氏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18a 页 WYG1242-0157a.png
封太宜人公天性至孝自幼已能奉父母饮食不敢先
居父丧哀毁几灭性而事母尤笃母尝病医弗能愈公
焚香吁天刲肝和汤以进母病遂愈事闻太宗皇帝嘉
之诏旌表其孝行而召为尚宝丞能以勤慎举其职秩
满升少卿仁宗即位升尚宝卿而封赠其父母赐之诰
命又满九年于例当升正四品徙他署上以其先朝旧
臣不欲使去左右命复为卿而食正四品禄至是乃以
疾终永乐之初朝廷有所纂述既成书当用宝识之予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18b 页 WYG1242-0157b.png
时在翰林与公同事者几二年每朝罢辄相与任其事
然公必以书自随稍倦更休则退坐屏处出书相讲论
务穷极旨趣当时皆深美公以将家子而笃学如此其
贤于人远矣及同事仁宗皇帝于东宫旦莫同出入者
又二年公忠勤切至临事俨恪其与人处则雍容谦退
未尝有所忤人亦莫不敬爱之在位三十馀年未尝易
所守可谓笃实君子矣勤于治生有别业在都城东暇
则课僮仆力树艺衣食之馀以待宾客赈穷乏不少吝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19a 页 WYG1242-0157c.png
事其兄义极恭爱义为旗手卫正千户无子公奉太宜
人命以次子昂为之子兄卒昂袭其官公教之忠孝必
无堕前人功而思保其禄位正统六年朝廷出师征麓
川昂在行见公有疾欲求免公戒之曰尔年少当捐躯
徇国毋以我为念昂遂行以破贼功升指挥同知献捷
至京师而公疾甚昂不敢留复奉敕诣军中而麓川平
即驰归阙下冀得一侍疾而公已捐馆矣呜呼公之教
子有成绩而不及与其荣人皆为公惜之娶杨氏封宜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19b 页 WYG1242-0157d.png
人生二子昱昂也女一孙男二予既悲公不复见而公
之子乃能求铭以葬思著其德于久远其何可辞铭曰
东莱之滨生此令人既孝乎亲亦忠于君宝玺是司小
心慎密逾三十年所履如一凤栖之乡其安其藏昭德
有铭愈久弥光
   孺人费氏墓志铭
孺人费氏讳妙清以正统七年五月日卒于家年七十
子敬为监察御史在京师闻讣恸绝即解官归治丧以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20a 页 WYG1242-0158a.png
翰林脩撰张益士谦所为行状谒予告曰敬不幸失慈
母罔极之恩不能报其痛甚矣若葬而不得铭以昭德
垂后则何名为人子敢请于先生予与敬素厚且哀其
意不得辞按状孺人世居归安之淩波里父原达母吴
氏皆有善行故孺人之生亦端重柔淑闲于姆教凡诸
女事不程劝而能父母爱之为择婿得同邑处士严士
毅遂以归焉处士孝弟忠信雅有志于四方常挟赀以
游家事悉孺人主之以勤俭自足处姻族抚下人待邻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20b 页 WYG1242-0158b.png
里乡党皆尽其道见贫乏者赒之桥梁道路有欲修而
弗给者亦助焉居常蔬食曰吾非他有慕也不欲以嗜
味伤物耳敬早有志于学孺人相处士日夜奖励之学
成取进士为县令御史又每以忠孝为训故敬大有誉
于时而孺人夫妇得偕享其禄恩封之典将及之而孺
人不待矣此敬所以恸而不能已也孺人一子即敬孙
男四女一其葬以某月某日墓在(阙/)之原于乎孺人之
德善如此而子又克孝是不可不铭铭曰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21a 页 WYG1242-0158c.png
妇道之良母德之光胡不百年而忽云亡藏于斯丘龟
卜所定利尔子孙以鸿厥庆
   中书舍人周君墓志铭
永乐中太宗皇帝向意文艺既以经术求贤矣而攻书
之士学有师法者亦徵诣京师有所纂述使执笔其间
姑苏周君璿用珍与焉其书宗虞永兴在朋辈中最有
名久之得官为营膳所丞然未尝去馆阁与人交谦慎
有礼士大夫虽前辈名德多爱之而用珍久益敬不见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21b 页 WYG1242-0158d.png
有阙失迁中书舍人益谨饬不懈而书亦益有名秩满得
推恩封父母而二亲皆得食其禄乡邦荣之母没治丧
如礼起复未几复以父丧去官既即吉将朝京师有疾
遂弗起临终自以不克报君恩为慊而勉其弟与子以
忠孝正统辛酉九月七日也年五十七其天资明敏多
读书又通医术喜吟诗于晋唐名帖所积尤多其画师
董源作古松法毕宏韦偃挥毫洒墨变化不穷京师人
多好之用珍亦不厌其求其为人如此周氏之先居鄢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22a 页 WYG1242-0159a.png
陵宋南渡时有讳(阙/) 兵马钤辖守平江之嘉定州因
家焉曾大父继善元平江路医学提举大父自牧为乡
校师父仲立封从仕郎中书舍人母陆氏封太孺人妻
张氏赠孺人继室施氏封孺人子男一曰浩女二以卒
之明年葬长洲县彭华乡金盆坞之原而墓未有铭其
弟宁波府学教授玑贻书翰林徐编脩良玉请为行状
托中书舍人凌尚义持来谒予铭予于用珍亦素厚尝
念其以忧去而冀其速来不知其遂死矣惜哉铭曰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22b 页 WYG1242-0159b.png
楚楚兮令仪渺渺兮予思怅一去兮不复来金盆之原兮
此焉归于呼奈何兮胡宁不悲
   张君墓志铭
张君讳(缺/)字彦彰别号耕逸其先清河人唐末有讳容者
为吉州刺史因家于吉宋建隆初孙渥乃徙居吉水县
文昌乡之西团里世以儒术显闻君之曾大父尚友大
父心颜父允仁皆不仕而皆有学行母颜氏以至正壬
寅十月初十日生君君自幼颖敏闿悟博览经史一见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23a 页 WYG1242-0159c.png
能了其大义座客尝有言周勃呼军门令左右袒以为
达权变君曰斯时唯当喻以义岂当问其从不从邪其
意与先儒合前辈长者大奇之及长学益进智识亦超
迈宗族有事皆取决于君然君未尝有矜色居常嘿嘿
似不能言者至论事之是非析理之同异众言纷纭莫
有适当者君徐一语折之无不悦服君虽负奇气然所
行必由道早失父事母颜夫人极爱敬伯父晚年丧子
诸孙幼君养之如父厚于兄弟先庐悉推让之从兄死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23b 页 WYG1242-0159d.png
君教其子宗琏尤严见其能学则心为之喜诸子弟有
悦学者皆奖励以成之族有遗孤女从其母适人而许
与非类取而育之择名族归焉从兄弟某遭疫举家莫
能兴众亦莫敢过其门君独日往视予汤药死则殓葬
焉缌亲有中岁犹鳏者君出财为礼俾之娶谨于取友
非其人则深绝之性不喜饮遇贤士大夫相过从辄倾
倒为欢至竟日不乱尤倜傥有才略好古人奇节伟行
非常之功岁壬午永丰吟田罗坊人作乱聚众万馀杀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24a 页 WYG1242-0160a.png
人掠财焚庐舍故家大族皆慄慄危惧务奔走以图存
君独思保障一乡倾家养士召乡人子弟喻以逆顺祸
福部署为捍贼计众乐为之用远近来依君者君皆能
馆榖之贼素闻君名亦畏君君觇知之率敢死士夜出
旦乘大雾捣贼巢贼仓卒不知所为杀戮无算馀众各
鸟兽散比官军至闻贼平止不进县令丞欲上其功君
力止之曰吾为家族计耳何功之有君子谓鲁连不过
也甲申岁歉君推其馀积以济饥所活甚众永乐丙戌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24b 页 WYG1242-0160b.png
十月二十四日以疾卒年四十五闻者莫不哀之娶刘
氏有贤行五子长容重后君十四年卒次容端次容肃
次习早卒次容静君尝欲各教以一经今皆能为士人
女二孙男(阙/)以某年某月某日葬君于里之故寺祔大父母之兆
然墓尚未有铭至是容端以君兄子宗琏旧所为状来
求铭予观君之才行信所谓奇伟不常之士稍振其端
而所立已有过人者使效用于当时得尽出所有其功
业岂少哉而惜止于斯宗琏故大理丞尝官春坊与予为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25a 页 WYG1242-0160c.png
同僚予知其言信故不辞而为铭铭曰
呜呼张君承阀阅之华服礼义之腴才足以奋厥谟行
足以世其家而不永年命也奚辜铭以昭之千载弗渝
   都事熊公墓志铭
熊氏居南昌之卢观为右族在宋有仕至补阙曰云卿
者公之五世祖也曾祖叔美祖敬升父中立皆不仕中
立娶刘氏生公于元至正丁酉十月十六日今正统壬
戌十一月日以疾卒于家年八十六公讳纪字景方松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25b 页 WYG1242-0160d.png
节其号也自少端重喜学多读书孝弟之行成于家孚
于乡里其与人处宽和而有恩岁饥常发粟以赈贷贫
不能偿者焚其劵乡人有受佣于家必丰其饮食常直
之外又厚资给之曰吾于乡曲当如是岂惟酬其力哉
家虽丰自奉甚约其教家人亦如之至待宾客则甚厚
性坦亮刚毅好古人奇节伟行洪武壬午有司以才武
荐公用事者便宜授公六品公知不可为竟谢去会造
船海运费繁役重守令属公董之部使者苛急众不胜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26a 页 WYG1242-0161a.png
其严贷白金六百两以就事弗克偿公曰吾观役夫多
贫若责之急必有损产业鬻儿女者独取于家偿之众
皆诵德焉子尚初以才举当得官需次于家公教之勤
慎平恕而以不欺为本前都御史顾公佐举尚初为都
察院都事用公之教有能名于是朝廷推恩封公为都
事乡人皆以为有德之报公飨其荣养将二十年而所
以教子孙者尤笃至是虽以高寿终而大夫君子犹惜
之娶徐氏有贤行子二长尚初今为都察院经历次尚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26b 页 WYG1242-0161b.png
爵女二孙男六曾孙男(阙/)尚初卜以某年某月某日葬
(阙/)之原以国子助教李洪所为行状来请铭呜呼公
之德宜有铭而子又克孝予奚可不铭铭曰
熊于南昌蔚为故家而公承之亦孔之嘉其福则那
其寿则遐昭德有铭百世之华
   王处士墓志铭
泰和王君伯彰以永乐二十二年二月十四日终于家
年六十九其子若孙将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缺/)原而以状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27a 页 WYG1242-0161c.png
来请予铭予与君交也后而相知为深其何敢以不敏
辞乃按状序而铭之君讳环伯彰其字世家邑之梅冈
自少力学通诸书慨然有志于用而诸兄弟多丧亡惟
君在父母老矣因自叹曰亲老乃欲仕耶遂隐居荣养
朝夕左右能得其欢心父母疾奉侍尤谨汤药必亲尝
亲没葬祭无违礼寝苫枕块三年然后复既久而哀慕
不衰好善急义出于天性亲族有幼孤者长育婚嫁之
死不能葬者为具棺葬焉岁歉则出榖以赈贫乏贷而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27b 页 WYG1242-0161d.png
不能偿者不切切计也故乡称为有德岁辛未里中大
旱巫尪百方祷之不雨禾则尽病君叹曰若是民其殍
矣乃自作坛以吁天诚意恳至越三日大雨人又以为
有德之应皆歌咏焉尝一至京师今少传杨公故翰林
侍读梁公皆相推重梁公后以忧归君遂礼而馆之使
诸孙受学焉益相与为莫逆性尤高简閒旷喜赋诗得
唐人家法吾邑故族富而有文如君者甚少君亦以此
自豪遇大夫君子相从讲论连日夜不厌长筵广席高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28a 页 WYG1242-0162a.png
吟大唱以为欢他莫之顾也由是为不能者所忌而尤
以门第自重鄙夫窭人一旦勃然起者未尝比数收拾
故素出其下者尤忌之然君一不以屑意自号樵雪人
异之曰君非樵者也君曰吾岂欲为会稽守邪清苦自
励吾志也与其从兄子朋相友爱一味之甘不聚不食
故宗族子弟皆化之王氏夲长沙人南唐时有为吉州
法曹者因家庐陵之甲村今居梅冈则自甲村徙也六
世祖约斋宋咸淳间与弟某皆以易经举进士而约斋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28b 页 WYG1242-0162b.png
与文信公最相爱然至君之祖则堂父道济累世皆不
仕而皆称为善人长者君娶清湖罗氏之子妇道母仪
克刑其家子二人长某先五年卒次某孙男七人曾孙
男二人忆永乐廿年予以内艰起复赴北京君因邀予
过其家相与觞咏至夜分不寐既旦遂别去未半年而
君已矣此予所以深惜者也故既为诗以哀之又因其
请而为之铭亦情之不能已也铭曰
呜呼王君有行有文不诡而群世嗣其芬苍山郁盘有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29a 页 WYG1242-0162c.png
崔者坟庆泽斯存利尔后昆
   范仲彰墓志铭
仲彰姓范氏讳文焕上虞人也忠厚坦亮厌世之为机
械者因号守拙子人信其行因亦以是称之好学能文
博览强记少从四明桂彦良先生受诗经欲有为于世
值元季衰乱不遂也尝一游齐鲁燕赵之郊访古人遗
迹登览吟啸慨然叹息人莫之测也其事亲能养志有
疾则躬调汤药衣不解带母尝冬月患热疾几殆思食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29b 页 WYG1242-0162d.png
瓜不得仲彰冒风雨走百二十里得之会稽市中及暮
而归以啖母疾遂瘳葬其父时积雨泥淖仲彰祷于天
得稍霁葬毕复然人咸以为孝诚所致事伯父仲父皆
尽礼病则为治汤药死则具棺衾殡敛焉抚其遗孤尤
厚好义乐施赒穷恤匮人有假贷不能偿者折其劵洪
武乙亥有诏举贤才左军都督府经历俞均息荐仲彰
仲彰以疾辞而县令李惟中强举为耆老尝与论贤才
将荐举焉仲彰以叶砥履道对惟中荐之起自戎伍为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30a 页 WYG1242-0163a.png
考功郎中而人以为当永乐元年县南黄路溪蝗生县
令丞令民捕之而浙江按察佥事林公亦以蝗故至上
虞责县令丞曰蝗生由尔曹失政也捕之而用非其人
益为害林公知仲彰廉谨乃专委用焉仲彰念非人力
所能尽于是斋沐祷于社不数日蝗无遗类乡人归德
于仲彰皆歌颂之永乐六年又用荐者徵至京以年老
辞归县官每行乡饮辄以大宾之位处焉永乐二十年
某月某日卒年七十九以某年葬城南工黄山先茔之次范氏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30b 页 WYG1242-0163b.png
本宋石湖先生之后石湖之孙礼始家上虞礼之孙生
无咎无咎生德甫德甫生均与仲彰之曾祖祖父也娶卢氏
有子一人曰侃先卒孙二人曰(缺/)曾孙二人平生所为文有
北游集二卷和陶诗二卷归田藁二卷藏于家仲彰葬
已二年其侄监察御史宗渊始因其同僚欧阳御史求
予铭将以纳诸墓予重其意不能辞也乃为序而铭之曰
呜呼仲彰学博行淳玉韫珠沦不显其珍孝以事亲
诚以感神明以达贤惠以赈贫其善不忘其嗣弥振我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31a 页 WYG1242-0163c.png
铭用昭千载犹新
   刘仲良墓志铭
君刘氏讳懿字仲良世居泰和东阳门柳州判官况之
后也曾祖中祖仲源父存善皆不仕君少英敏尚气谊
从陈心吾先生学涉知书史用其道于父子兄弟之间
亦稍振厉见才能视乡里龌龊者无足当其意人谓君
宜在官使将荐之洪武十九年被诬谪辽东安于义命
时以吟咏自娱无怨怼不平之语当时重之居十馀年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31b 页 WYG1242-0163d.png
乃归益笃意事亲与季弟相友爱待诸子侄恩意尤厚
于得失利害不校也久之徙居江南下村课僮奴力耕
以自足子咸举进士为按察佥事自四川改河南迎君
就养不行而数寄诗以忠谨洁廉为勉咸分禄以养于
家君既不为时俗傲放事而事亦无干君者乃陶然于
诗酒之乐号醉吟翁尝以其族分而虑其疏也既为谱
牒以联属之复欲以已分地建祠堂于故居以奉祖考
岁时祭祀使子孙得序昭穆于其中庶几不至为涂人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32a 页 WYG1242-0164a.png
其用心厚矣今年咸自佥事秩满升广东按察副使君
于例当得封有司以前被谪不许君子皆惜之盖君性
伉直非其人不交遇事必尽道理人有为非义即正言
面折之以此见重于君子而亦取恶于人君生元壬寅
正月十日而卒于今宣德己酉四月十四日年七十八
娶廖氏有妇道子三人震坤咸侧室子六人女一孙男
十人曾孙一人其所著诗和平婉丽有壮游集醉吟翁
槁藏于家古者君子之仕也其父兄所以相告语者必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32b 页 WYG1242-0164b.png
以道其居官临民其处乡䣊州闾盖未有违道者是以
德立而名显今仕者之父兄能如古人者盖少矣反道
悖德凭籍以自逞者盖有焉仕者既无所取式不知道
之当行卒有陷于邪僻有识者盖深鄙之君之子咸贵
为大夫处方面之重而君若无与者从容田里之中饮
酒赋诗足迹罕或至城邑而所以教其子皆道义之言
此君子所以多君也今不幸已矣咸兄弟将以某年卜
葬君于(阙/)原而以状来请铭予知君者其何可不铭乃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33a 页 WYG1242-0164c.png
为铭之曰
呜呼刘君行淑才优于家于邦不竞不絿善教其子以
克显仕在人则骄而已一致田里之间优游咏歌今则已
矣命也奈何日月其良归于窀穸发闻垂休视此贞石
   李伯昂墓志铭
伯昂李氏世居泰和之南冈有元盛时其曾大父英叔
以财雄乡里居室之华赀产之盛园池游观之美能过
之者鲜矣英叔为柏兴路同知生子皆春皆春生如春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33b 页 WYG1242-0164d.png
为南安推官则伯昂之大父父也元季之乱豪杰蜂起
推官既即世伯昂年始十四主其家赀犹以万计江西
行省参政全普庵萨里受命复袁州惮不敢行走保赣
犹以军兴括民财豪横之徒依以用事伯昂始破其家
尽失其赀产于时袁寇数侵掠泰和居室皆焚荡伯昂
奔走避乱无宁时国朝受命海宇宁谧乃归葺弊庐以
学乡闾子弟争师之尤喜交游敬礼贤士大夫遇故人
宾客相与道盛时事或因览其遗趾而想其故处则叹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34a 页 WYG1242-0165a.png
曰物盛而衰固其理也吾何忻戚于其间哉伯昂孝于
先仁于宗族既为族谱以联属之岁时有事于祠坟则
躬率子侄以致其礼待姻戚乡党亦皆驩然有恩笃于
教子尝语之曰吾少遭乱晚而始学不能有为于世汝
曹勉之毋亦有后时之悔也故其子桓圭信圭之学皆
足以成名尝辟一轩种菊其中而扁曰爱菊乡人因以
号焉以永乐丙戌正月十七日卒距其生至正己丑六
月二十九日得年六十八初娶赵氏汉中教授伯洙之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34b 页 WYG1242-0165b.png
女再娶胡氏皆有妇道子男六人惟高坚节桓圭信圭
介圭躬圭惟高早卒坚节为浮屠师桓圭信圭相继举
明经桓圭由蒲县典史擢南阳知县信圭为清河知县
并见称于时女四人皆有归孙男十四人曾孙男(阙/)人伯昂
之卒也权厝于其居之东偏至是始得吉地于(阙/)之原卜
以某年某月某日改葬焉信圭考绩来北京奉国子助教宋
先生琮所为状请铭予观自古富贵之家其子孙安于
豢养而无卓厉之志一遇变故往往不能以自存或遂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35a 页 WYG1242-0165c.png
泯焉盖有也伯昂之家尝盛矣而沦于丧乱乃复能自
立如此非其中固有卓然不可易者乎况其子之才安
知李氏将不盛于昔也哉乃为之铭曰
李氏之先大显于唐析自分宜居邑南冈南冈之盛遭乱
不竞惟伯昂甫克绍厥庆其行孔嘉其福则那有子承之
益大以遐归藏斯丘卜者曰吉刻此铭诗百世有绎
   萧叔仲墓志铭
公萧氏讳铉字叔仲泰和螺溪人曾祖容安祖厚溪父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35b 页 WYG1242-0165d.png
端仁皆不仕而世以赀雄乡里端仁号草堂尤急于赈
施用其所有供佛僧修桥道为利益事者甚众至今人
知萧草堂公生而端厚喜读书于世俗侈靡傲放事及
一切钩距机械伤人害物者未尝存诸心惟思广其先
人之惠以周穷振乏元之季世用荐授江州德化县尹
非其所好不果赴天下大乱豪杰四起螺溪之居皆焚
荡公奔走避难无宁时国朝受命始归理故业课僮奴
耕种以自足而放怀于山水之间会故人宾客则相与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36a 页 WYG1242-0166a.png
饮酒谈笑终日于诸利害不计也洪武乙丑五月初八
日以疾卒于家享年七十有三娶吉水坪溪李氏先卒
二子孙男三人曾孙七人公卒之年二子奉葬于里之
石陂越三十三年为宣德三年诸孙以其地之沮洳也
择某年某月某日改葬公于其里石洲之原而墓未有铭既
而栋梓来北京请于予盖先考琼州公尝与公相好而
予又与其诸孙游是所谓有世契者而公之为人又长
厚如此其何可不铭乃为铭之铭曰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36b 页 WYG1242-0166b.png
萧氏之先实出于梁绵绵庆源积久弥昌螺溪之居徙
自庐陵好善急义蔼然声称惟公承之亦笃于施有蕴
弗彰仕不逢时遭遇圣明业底于成以善其身以厚其
庆石洲之原公墓在焉刻此铭诗百世之传
   孔君墓志铭
永乐己丑仁宗皇帝在东宫监国实尊信孔子之道而
笃行之思用其后之贤者时君由太学生为工部主事
近臣为言上曰圣人之后而使在剧司将不为累乎即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37a 页 WYG1242-0166c.png
以君为太常博士食六品禄君与予比屋居而母夫人
在堂旦则出营职及暇而归即率妇子侍左右备物敬
养焉夫人乐之退则与予言笑相好也岁癸巳予别君
诣行在后三年丙申君来奏事诏升君太常丞留北京
复得相与欢笑如曩时明年君以大祀天地乘传还南
京又明年丁母夫人忧去官服阕调祠祭主事予亦连
丁内外艰相去六七年始复见于北京而故意犹蔼然
也仁宗即位复太常寺丞祀神南海上今天子即位改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37b 页 WYG1242-0166d.png
元复奉命告祭帝王陵寝就祠阙里因得与宗族欢聚
踰月而归君谦慎和厚秉礼而蹈义其奉职尤尽诚与
人交久而敬人亦无不爱敬君者宣德己酉六月二十
七以疾卒年五十七相知者莫不哀之娶龚氏封安人
贤而谨礼法君之所以事亲处友睦姻戚和乡党克适
其宜者安人相之也先是有羸疾因哭君遂剧是年十
一月初四日亦卒年五十二三子皆为士人二女孙男
三君宣圣五十五世孙其先居曲阜九世祖传与兄子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38a 页 WYG1242-0167a.png
端友从高宗南渡端友袭封衍圣公传官抚州因家于
衢卒赠中奉大夫开国男端友传爵五世至洙始让于
曲阜宗弟曰治者传生奉议郎端已端已生南岳奉祠
行可皆赠少保行可生赠少师文介公元龙元龙生右
諌议大夫资政殿大学士佥书枢密院事应得应得生
奉议大夫汴梁等处纳绰提举福孙福孙生新会尹维
敬维敬生道君父也以君贵赠太常寺丞母班氏封安
人君卒之明年希纲兄弟奉君与安人之丧归以某年某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38b 页 WYG1242-0167b.png
月某日合葬于(缺/)原而以卫府左长史金先生用诚所为状
来求铭予念与君交好廿年当邻居时两家妇子亦未
尝有违言者今君夫妇俱不幸予虽不忍铭亦安可不
铭乃为序而铭之曰
圣泽之长君行之良宜寿宜昌而忽己忘纳铭其藏后世之光
   萧母胡氏墓志铭
宣德五年二月工部营缮郎中泰和萧养高丧其母太
宜人胡氏将奉葬于其里阳坑而以翰林侍讲陈循所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39a 页 WYG1242-0167c.png
为状来乞铭萧氏居螺溪里为大家予继母盖其族因
尝得拜养高之尊府赠工部营缮郎中世荣先生与太
宜人而养高以端重勤慎有名与予相处为莫逆予虽
不敏其可辞而不铭胡氏之先始居庐陵永阳里后析
居邑之岐步冈世为右族太宜人早慧知理义喜女红
父母为之择配以归世荣事姑尽孝姑尝疾笃夜祷于
北辰请以身代姑疾寻愈世荣业儒嗜经史于家事一
不以介意太宜人治之悉有法待宗族姻戚乡党皆得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39b 页 WYG1242-0167d.png
其宜尝以学问勉其子曰必无愧前人故养高遂显于
朝而封赠之典及焉其生元至正戊子九月九日卒于
今宣德己酉十一月四日享年八十三男一人养高是
也女三人孙男二曾孙一呜呼太宜人之生与予母恭
人欧阳氏及予继母萧氏皆同年而皆不幸久矣独太
宜人得享其子孙之禄养至于高寿而终岂非福也哉
予于此有不胜其哀者矣铭曰
早为贤女壮为贤妇晚为贤母藏于斯墓子孙之祜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40a 页 WYG1242-0168a.png
   管氏孺人墓志铭
孺人管氏讳静字淑惠宁都管仁杰之子嫁为同邑黎
大成之妻二家皆大姓世有德义孺人早慧习姆教闲
女红年十九归大成相夫以顺事舅姑以礼凡宾祭冠
婚长幼之衣食内外戚之往来供馈皆孺人主之尤明
于事机而造次必守礼义大成尝受诬被逮赴臬司有
为异论摇撼之者孺人曰黎氏世为善善者天必祐之
吾何惧大成竟得白而归大成尝遘危疾孺人吁天请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40b 页 WYG1242-0168b.png
以身代未几疾愈其后大成客闽浙家事一委孺人处
之尽其力诲子使学曰尔家世以读书为显官尔必无
愧前人凡士大夫有过宁都者必为之尽礼俾子从之
游或招延以教之大成女兄适温氏者夫妇皆早亡有
遗女孺人养之如已出及长备礼嫁之黎氏家素饶中
而困晚而益裕孺人之力也故乡人论妇道母德之善
者必归孺人宣德丁未二月某日以疾卒距其生之岁得
年六十一二子淳为邑庠生谅以易经领癸卯乡荐孙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41a 页 WYG1242-0168c.png
男六人孙女五人淳谅以(缺/)(缺/)(缺/)日葬孺人于邑东山之
原而墓未有铭今年谅会试于北京乃以前进士张纯
所为状来求铭自古女德之著于闺门者不少非孝子
顺孙表而扬之其湮灭无闻者多矣今孺人既贤而子
又克孝予何可以不铭乃为之铭曰
德之盛才之良宜于家闻于邦藏斯丘绵厥庆刻此铭百世光
   龙彦鹗墓志铭
永乐甲辰月日泰和甘溪处士龙彦鹗以疾卒于家其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41b 页 WYG1242-0168d.png
子崇安递运大使公常以月日奉葬于云亭乡虎冈中
洲之原而未有铭及起复来京师得清远驿丞乃以请
于予将归而纳诸墓龙氏世居甘溪为大家宋咸淳进
士连州推官登其显者也至处士曾大父盘居始迁县
城西丰堂广宇盖穷州下邑公署所不如大父善翁父
成章皆好德乐义不求仕进处士少嗜读书存心以不
欺为主孝于亲友于兄弟忠于亲戚朋友凡其所行必
法古人与人言必依于孝弟忠信众皆以为善人长者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42a 页 WYG1242-0169a.png
其后厌城市徙居虎冈之下以诗书山水自娱家虽不
甚丰而极好宾客延师教子尤尽其道及公常以荐得
官教之以忠孝大节必勤必慎晚年复归甘溪理故业
与宗族乡党遨娱往来方将享其子之禄于永久而竟
以寿终其生元至正戊戌十二月十九日得年六十七
娶罗氏继康氏二子长即公常次日弁女三人皆有归
孙男一龙氏与予家相好予生也后尝从处士游察其
言行心切重之而公常又厚于予则今之铭墓其敢已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42b 页 WYG1242-0169b.png
乎铭曰
善有诸己以淑其子宜多受祉而终于此铭告来世作者太史
   郑先生墓志铭
钱唐进士郑垕述其父完斋先生之行谒予拜且泣曰
先人不幸弃世而垕留京师不得尽为子之道其罪大
矣若葬又不铭以著其德于不朽则不孝之罪益大将
无以自容敢以为请予哀其志不可辞乃按状序而铭
之先生讳壁字伯规自幼颖异过人在祖父侧日闻君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43a 页 WYG1242-0169c.png
子长者之训与其所为诗退而即能成诵前辈皆奇之
长从乡先生周某学通书经其为文章力追古作者雅有
志于当世弟仲举卒乃一意事亲不复求进有荐之仕
者皆弗应二亲老先生侍左右能得其欢心父卒既敛
比舍失火延其庐先生痛哭吁天俄而风反火暂息得
舁榇以避及母没皆不饮酒食肉者三年昼夜悲号须
发为白乡里皆称其孝其与人处则恂恂恭让未尝昜
其言言之必如所行家故有池池上种竹因作轩曰水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43b 页 WYG1242-0169d.png
竹轩日观书其中客至必置酒吟咏以为乐晚自号完
斋盖寓全归之意所著有完斋集宣德戊申十一月廿
八日以疾卒距其生洪武丙辰六月十六日得年六十
三娶陈氏一子即垕也恭而有礼盖能昌其家者女二
孙男一郑故汴人其六世祖筠孙仕宋至中大夫判扬
州从思陵南渡始居山阴大父俊德在元时从江浙儒
学提举陈众仲学因复徙居钱唐父敬常皆不仕先生
初有志于用而以事亲不果于是力教垕使必如其志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44a 页 WYG1242-0170a.png
及垕领永乐癸卯乡荐自以无他兄弟侍养不忍去左
右先生勉以移孝为忠及取甲辰进士归五载复被召
尤不忍去乃复以显亲扬名为勉先生虽未仕然观其
善教与其子之才安知不终享其荣也哉其葬以宣德
己酉四月某日墓在钱唐县石壁之碧梧原铭曰
孝以事亲善以植身虽未荣显亦足自见寿六十年克
全其天铭著不朽以耀尔后
   王敬先墓志铭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44b 页 WYG1242-0170b.png
今上改元之三年诏修永乐大典徵天下学官及尝考
贡士者皆使执笔焉敬先为郴州宜章县学训𨗳尝考
试于广西由是预徵入馆阁来者盖累百人然如敬先
者不多也于时吾邑之士若今左春坊大学士杨先生
士奇与其侄刑部主事之宜山东参政陈公士启及予
辈凡廿馀人皆在京师敬先朝入坐馆中编摩雠校其
所去取皆当乎人心同列敬服之暮出则过诸公谈论笑
谑或饮酒或围棋哗然不知夜之久也如是者累年当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45a 页 WYG1242-0170c.png
天下太平沐浴膏泽祯祥恊应嘉禾瑞麦之类交献于
朝敬先皆得亲见而形于颂歌士大夫韪之书毕受赏
而归既三考升岳池教谕慨然欲成就后学孜孜讲道
昼夜不厌然未及五年而敬先卒矣敬先少从乡先生
陈心吾国子学录萧先生子所游故学有造诣而从之
游者亦皆得成其才质厚气和坦然无畛域人犯之不
校也然事有不可亦未尝诡随其为人类如此而竟不
及中寿以卒是可惜也其家在泰和县北之灉江祖明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45b 页 WYG1242-0170d.png
德父古平皆不仕而皆有隐德其生以乙巳年六月十
七日而以永乐十八年六月初二日卒于官年五十六
娶胡氏再娶彭氏子二人固聪聪为伯父象山教谕效
先后皆读书习举子业女一人皆胡出也孙男五人固
自岳池奉柩归泰和以永乐十九年十二月初八日葬
于庐陵二十八都马岭之原而求予铭其墓予重朋友
之谊而哀之乃为铭曰
灉江奋身励文学璞玉坚浑藉雕琢宜章岳池继鸣铎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46a 页 WYG1242-0171a.png
校文广西声蔚若持笔编摩居馆阁沨沨雅颂中矩矱
平生交好恣为乐怡然色笑相唯诺奈何一去反玄漠
九京冥冥不可作我为铭诗贲泉壑
   陈处士墓志铭
监察御史陈讷汝常既葬其父默斋处士六年矣乃以
九江太守吴致文所述事状因中书舍人黄蒙养正请
予铭其墓曰先人以行谊闻于乡而不及大显于时今
不幸已矣若又不得铭以著之恐久而浸泯敢以请于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46b 页 WYG1242-0171b.png
先生予辞不获乃按状序而铭之处士讳升字子让其
先颖州人唐宰相夷行之裔夷行后三世曰檄者始居
闽之长溪又二世居善复居温州平阳上莆里故今为
平阳人高祖彦慱宋南康军教授曾祖铭道祖云翼皆
不仕父国光仕元为闽清县尉处士敦厚好学受业林
栖泽先生之门于经史子集阴阳医卜诸书无不究尤
精秦汉篆𨽻尝游闽浙览观山川奇胜及古人遗迹然
不求仕进既归益以耕学教子为事奉养二亲极其至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47a 页 WYG1242-0171c.png
侍县尉君疾药必亲尝衣不解带及没哀毁几绝水浆
不入口者累日葬祭一遵家礼及母薛氏病没亦如之
乡里称其孝其待内外属及闾里乡党皆尽其道尤慎
语言尝曰惟口起羞古人所戒因名其室曰默斋以自
警故号默斋处士邑宰罗敏学高其行每举行乡饮必
请居宾介之列人无非间之者永乐辛丑二月初五日
有疾且亟召诸子孙戒之曰吾家素以耕学为业尔等
善继之无忘也言毕而逝距其生至正癸未得年七十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47b 页 WYG1242-0171d.png
有九以是冬十二月初七日葬里中上莆祖坟之次娶
同里吴氏子男四南伯讷推讷即来请铭者女一孙男
七曾孙一予尝谓君子之行其显者易见而隐者难知
若处士之脩身慎行非其子汲汲显扬之亦何能自白
于后世哉然则处士可谓有子矣铭以昭之固宜也铭曰
其行淳其志壮孝于亲信一乡枢机之发慎有常生
虽自晦没愈彰我铭斯丘昭弗亡
   王主簿墓志铭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48a 页 WYG1242-0172a.png
遂安县丞王开所瞻以其尊府遂昌主簿之官世行治
为书谒予拜且泣曰先人之没久矣没之日开始四岁
于其德有所未知长而闻诸母夫人然弗能详也虽得
翰林编修周先生述为文表于墓然尚未有铭无以光
幽潜示久远敢请于先生先生幸哀而赐之铭岂惟开
之不肖得以逭罪而先人实蒙赖焉予辞不获乃按状
序而铭之君讳道字鲁方居吉水县仁寿乡之高唐里
世以儒为业年十九即能为人师事二亲尽孝承候颜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48b 页 WYG1242-0172b.png
色奉甘旨得其欢心父没哀毁骨立葬祭如礼尝从元
进士欧阳莘耕受书经有志于科第洪武中县大夫举
以应求贤之诏其母勉之问所宜施则跪而对曰道闻
事君不忠非孝也苟受一命当尽心所事庶几不辱吾
亲既而有遂昌之命时令丞皆罢懦事一委君君夙夜
不懈悉以办治尤慎于刑狱民有忿争即谕以义多化
服罢去岁大饥有莩死者君蹙然曰吾为民父母可弗
救耶即躬白于府发粟千馀斛以济之民赖以活一邑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49a 页 WYG1242-0172c.png
称其仁而僚吏无不悦服甫三年以疾卒于官年三十
七曾祖诚可祖悦中父以顺皆不仕娶郭氏一子即所
瞻女二孙男五曾孙男三呜呼君以方壮之年抱有为
之志始见用于世已足以成功名而不幸不至于大用
然幸有子能彰君之德以光显于后天盖以此报君其
亦可以无憾矣墓在里中涌泉冈石陂山葬以某年某
月某日求予铭则宣德九年二月也铭曰
孝以事亲仁以及民而不永年何辜于天馀庆所钟俾
抑庵文集 后集卷二十九 第 49b 页 WYG1242-0172d.png
有令子谓天孔神庶其在此隆隆高坟石陂之山昭德
有文百世不刋
 
 
 
 
 
 抑庵文后集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