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1a 页 WYG1241-051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抑庵文后集卷九     明 王直 撰
  序
   送南海县丞屈季恒序
工部主事姑苏张穆诣予言其郡人屈昉季恒之贤曰
季恒尝在崇明军中其言行必循于礼义凡应事接物
设施措置有足过人者一军之人以其儒雅敬礼之会
诏下求贤凡军民之中有才德兼备者皆令荐举其帅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1b 页 WYG1241-0516b.png
长不敢隐进于朝吏部会大臣考其言又历试以事皆
谓可用于是授南海县丞穆与之素厚于其去也敢请
一言以华之予谓朝廷广求贤之路亦既得贤以为用
矣犹虑或有遗也则又为此举然以才德兼备为名其
待士大夫之意岂轻也哉名乃实之本也有其实斯有
其名则由是而进者岂可轻自待哉德者理之得于心
才所以致于用唐虞之世九德咸事而元恺以才举彼
所谓才皆德之发也考之于经其行事可见矣后之君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2a 页 WYG1241-0517a.png
子德则皆知师古人至论其才则有未尽然者盖随其
气质之所能而不皆本乎德是故慈良岂弟之政未至
而苛刻乖谬之令行焉欲其治行之能如古盖难也今
天子以尧舜之仁兴唐虞之治故欲得贤如古人者用
之而季恒由是进诚千载之良遇也其所自待者当何
如用心哉盖丞以佐令一县之治忽系之南海大县藩
宪治所在焉好以礼法检乎下其闾巷之士亦好以礼
法议乎上季恒之举其职当不难然亦奚可以不慎哉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2b 页 WYG1241-0517b.png
政之及民必皆本乎德之施而非德之政不加焉使人
皆曰此诚才德兼备无负于朝廷之举以渐而进其治
亦无愧于古人岂不诚贤矣哉予未识季恒而穆乃予
所爱者知其言可信故为序以送之季恒其然予言哉
   送萧通判赴大理序
予往年以内艰居家予友萧所芳氏遣其子瑰从予学
瑰时年十二三聪明秀伟孜孜不倦予爱之所芳亦甚
钟爱必欲其学之成甫二年予来京师则闻瑰入县庠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3a 页 WYG1241-0517c.png
学日益进为文章益奇予深为喜而亦思见其成也久
之瑰以春秋领乡荐上春官予适奉旨典文衡意谓必
得坏而坏乃中教官选当为学正教谕盖已得之以拘
于额数不遂也予深为惋惜坏怡然不以屑意言于礼
部愿卒业太学俟再举会择诸生有文学且精于书法
者书武臣诰命瑰与焉遂往执笔中书勤于其职未尝
有过举一时共事者莫先焉既满吏部试其文在优等
授大理通判将行过予别予观其意若有不释然者盖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3b 页 WYG1241-0517d.png
以道远不便于二亲故也予解之曰君子之仕也移事
亲之孝为事君之忠是故其志惟急于王事而不暇顾
私恩此岂薄于父母哉盖有不可得而兼尽者义当然
也子之亲所以惓惓教子非欲取快于目前欲子之立
身行道以光显于当世而行道者岂以近远为限哉孔
子且辙环天下恶在其拘于近也大理虽远而云南诸
郡莫或过之盖其风土之善物产之饶人民之安于教
化久矣子之往也一以其道施诸人使其人益得以安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4a 页 WYG1241-0518a.png
生乐业虽在远郡而皆不异乎中州则子之道行功立
矣郡之人归德于子而推本于父母之贤则子之亲岂
不快然足乐哉此古人所谓以志为养孝之大者予愿
子以是为务若朝夕不出户限而不能显其亲以成其
令名虽曰能养君子不贵也况大理之外郡县犹不少
则大理岂远哉子姑务其大者远非所计也瑰喜拜曰
先生之教是也生敢不勉予即书予言以赠之使归而
质诸其亲当亦以为然也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4b 页 WYG1241-0518b.png
   赠王经历序
苏州大郡也其民之众赋税之多狱讼之繁科徵徭役
之殷凡为郡者莫之能过也岂独郡然天下布政司十
有三事不能及苏州者盖四五则为治于是邦岂不难
哉故夫守佐必选其才过人者然后任之至于幕僚之
长主赞画治文书亦不处以非才其慎重可知矣今太
守南昌况侯所谓有过人之才者也而又得湖州王仲
文氏为经历仲文名真始以才谞入官而苏湖又相迩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5a 页 WYG1241-0518c.png
其人情风俗亦无大相远者仲文赞理有条法郡以治
闻苏人既尊仰况侯而亦诵仲文之美此岂徒然者哉
予仕京师将四十年每闻人谓苏难治求其所以难治
者则皆如前所云且曰事之有常者皆可为惟人情巧
伪变态日千出至于不可胜穷于是事之有常者皆失
其常此所以难也予窃谓天下事固有至难为者然亦
视其人仕以廉为本廉则公公则明又持之以诚而加
以不倦其庶几乎既而予友工部侍郎周公往巡抚其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5b 页 WYG1241-0518d.png
地况侯之心与之协为幕僚又得仲文由是昔之甚难
者今皆若易为周公贤且能其设施又有过人者予尝
问其然周公不予告也仲文今再考绩来北京翰林待
诏沈庆庶吉士伊侃诣予求文赠行予欲以予言问之
而素未识故为序以赠焉果若予言是所谓已效之方
也要在慎守不易斯善矣仲文勉之于苏能治则天下
无难治者他日名位可量哉仲文毋忽也
   赠柳参政序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6a 页 WYG1241-0519a.png
古之君子有行也其相与亲厚者必有祖饯之礼赠遗
之言以写离别之情而致殷勤笃厚之意盖气味之相
同道义之相尚故其所发如此岂偶然哉崧高烝民韩
奕皆祖离道别之诗尹吉甫之作也于今考之其饮饯
之礼非不备矣而必形于言道其德业之盛而劝勉讽
诵之深意寓乎其中孔子取之非谓人道之宜而不可
废也欤后之贤者于其朋友之去也既倾写于杯酒之
间而又必徵言以为赠盖本诸此矣正统四年五月天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6b 页 WYG1241-0519b.png
子用大臣荐以柳芳为贤拔于刑部郎署之中超拜湖
广右参政其同列之贤朱胜等既相与饮饯之而复求
赠言于予夫欲赠以言而托于予岂以予言为可用耶
今之布政司古之方伯之任而参政其佐也韩奕之所
谓伯烝民之所谓赋政嵩高之所谓于蕃于宣柳君实与
焉夫践古人之任必当俪美于古人之道俪美于古人
之道则亦古人而已矣然则仲山甫之柔嘉维则申伯
之柔惠且直韩侯之夙夜匪懈虔共尔位非柳君之所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7a 页 WYG1241-0519c.png
宜务也欤夫敬以居内而不怠于政然后能事其君柔
嘉维则则柔而能刚然后尽将明之才柔惠且直则有
爱于人而无不顺于理然后誉闻于四方古之人有一
于己巳足以为贤况兼而有之则为大贤君子也必矣
以是赠柳君亦诸君之志也欤柳君字墀茂南康都昌
人为人刚介不挠端厚有为诸君之所称也其能用予
言哉
   赠李孟奇序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7b 页 WYG1241-0519d.png
李伦孟奇瑞安之良也而以好义重乡邑正统三年瑞
安饥孟奇出榖二千石助有司赈民且为筑义仓贮之
官自主其出纳又造舟二艘于飞云渡以济往来者岁
自使人操之而给其衣食县令钟君沔具其事以闻上
嘉之遣行人赍敕旌之为义民劳以羊酒复其家孟奇
来谢恩阙下瑞安之贤礼部郎中黄君养正求予文赠
其归且告予曰孟奇之义举非特此而已也往年永嘉
县民许惠生等五百七十馀户诣府告饥孟奇出榖一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8a 页 WYG1241-0520a.png
千石白金一百三十两赈之朱文助等诉贫匮有亲丧
不能举孟奇又出榖千石布百匹以与之又开义阡使
贫人无葬地者得藏焉脩郡治廨舍及瑞安县后堂儒
学尊经阁及两廊庑东安驿仪门平阳县水利斗门及
诸桥梁道路浮屠老子之殿堂门庑前后凡费榖万馀
石孟奇不自以为德而人德之此好义之至也先生乐
道人善可无一言为赠邪既而孟奇过予听其言观其
行信可喜者则何可爱于言夫义者人心所同有之理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8b 页 WYG1241-0520b.png
其施之有多寡以其质之有厚薄也今天下之人以出
榖赈饥而蒙旌褒者众矣然未有如孟奇之多而又数
数然者岂所谓好义如嗜欲者欤孔子观人之法必察
其所安盖人有偶一奋而得名或有所徼求而强为之
者惟无所为而屡为之然后知其乐于此而不厌孟奇
非有所为而为之屡矣盖真乐于为义者欤其受天子
之宠命而有誉于后世岂不宜哉且为义者天与之孟
奇今年六十九五子皆卓然有立其二子为邑庠生皆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9a 页 WYG1241-0520c.png
能好学不怠天之报孟奇厚其福而昌其家也必矣故
为序赠之且以风夫未能然者
   送刘县丞序
刘鼎士器予故人子也初与其兄涣士拯同以明经领
乡荐有名当时明年士拯取进士而士器得教官不就
请归卒业于家既而士拯为兵科给事中士器乃縻于
家事不果出县大夫贤其为人而惜其不用于世会诏
下求贤凡文学才行出众者令有司举之于是以士器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9b 页 WYG1241-0520d.png
名上徵至京师试其才优等又试事于礼部能秪勤不
懈皆以为宜于用遂授寿昌县丞以去予与其父子兄
弟相善也则于其去安可无一言邪夫丞八品官耳而
偕受百里之寄百里之内为之民者多矣其休与戚岂
独系于令而已丞盖与有其责也世之为丞而能任其
责者有之矣其不能者亦有焉盖不惟令之辅而惟已
之爱于其行则诿诸令曰非丞所得为也政之不善民
之不安有不暇顾为令而能均其责者有之其不能者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10a 页 WYG1241-0521a.png
亦不可谓无也盖不惟丞之用而惟已之专于其行
则忌夫丞曰非丞所宜侵也政之不善民之不安有不
能知如是而欲其县之治可得邪彼其所以为是者非
公也私也夫以百里之地付之使安养其民岂使遂其
私而已哉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仁者当理而无私心
之谓也令以是为政丞以是佐之廓然大公而所行必
当于理则政岂有不善民岂有不安如是岂非所谓贤
令丞也哉今之为令于寿昌者予不能知而能知士器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10b 页 WYG1241-0521b.png
故以是告之所以重士器也夫求贤之科莫有加于文
学才行卓然出众者孟子之言非止可以为丞也士器
由是科进诚无愧于孟子之言斯善矣士器勉之予之
所以相期者岂特丞而止哉
   赠郭司训序
万安郭邦本初领乡荐会试礼部得纳溪训导以外艰
归服除改保昌保昌南雄属邑去万安仅七八百里邦
本有祖母在堂而母亦且老矣既得过家拜二亲且往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11a 页 WYG1241-0521c.png
来甚便得通问起居致甘腝其心甚乐也将行求一言
为赠予谓人道之大忠孝而已忠则尽心于君孝则致
爱于亲忠孝兼备而人道立矣古之人有急于事君至
委其亲而去之其爵位非不显功名非不盛也后之君
子往往兴叹焉岂非天理人情有所不慊也哉然彼有
不能兼尽者势不能也则亦末之何也已苟得以兼尽
焉合乎天理之正而即乎人心之安则其乐可既邪今
学校之教盖欲学者务此而已孟子曰未有仁而遗其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11b 页 WYG1241-0521d.png
亲未有义而后其君忠孝仁义之道也人情所固有也
然或不能尽者有所蔽焉耳教之何如诵圣贤之书讲
明其所当然者而由之也为师者端表仪于上为子弟
者谨师法于下脩于身行于家又推以施于国而无不
尽焉虽唐虞之世不过矣邦本妙年美质且有志于古
人今去为教官务勉勉以脩其职而又惓惓笃于亲庶
几能兼尽其道也推是以为教其为贤教官也可必矣
今制郎官御史给事中有缺每每于教官取之邦本亦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12a 页 WYG1241-0522a.png
笃慎而不忘使名实烝然上下则岂特为教官而已哉
邦本勉之
   赠蒋主敬序
主敬金坛人赠太医院使恭靖蒋公之子今院判主善
弟也去年来省其兄予邂逅见焉观其貌恭气和而言
讱心甚重之然岂独予重之哉凡识其兄弟者盖莫不
重也忆予尝事仁宗皇帝于东宫时恭靖判太医院亦
朝夕侍左右深见礼遇盖有从容规讽之益不特医也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12b 页 WYG1241-0522b.png
当是时名重诸公间可谓古之君子矣予既获交恭靖
今又与院判君游盖深叹其有恭靖之行及见主敬则
又喜能似其兄其父子之见用皆非常之遇也世之仕
者罕能及之然其妄子弟辄藉以自豪放荡于绳检之
外纵肆于利欲之中卒至俱伤而两败者比比有之槩
之主敬其贤不肖可知矣世恒言子弟之贤必本于父
兄岂虚也哉主敬将归其乡御医张敬曾晟何永庆施
昌宗辈皆重其为人求予言以赠其去夫赠者有所增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13a 页 WYG1241-0522c.png
益之谓也主敬之行成于家而何待予言且父师尝命
之矣曰主敬云者君子脩身之要也礼曰君子无不敬
也敬身为大盖能敬其身则言必循理行必由道而辱
亲之患无有矣然笃于自脩者不以久而怠也故曰君
子慎始而敬终主敬之持身既能敬其始矣尚亦慎其
终也哉诚如是则无忝于贤父兄而谓之君子无愧矣
予固爱人以德者故书此为赠云
   赠张通判考绩归太平序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13b 页 WYG1241-0522d.png
张侯文瑄通判太平三年矣太平之人蒙其惠蔼然名
著于当时今年考绩来北京予姻家尹君自道同知太
平府最与侯相爱侯之来也以尹公之故辱过予属予
有公事不克申款洽接殷勤至是侯将归其友兵部郎
中潘君忠求予文赠行予虽不暇然念侯既厚于尹君
而意亦厚予则予何可爱于言况又以潘君之请乎太
平濒大江昔太祖皇帝经营四方其地最先附及海宇
宁一定都金陵太平又密迩畿内瞻依道德之光涵濡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14a 页 WYG1241-0523a.png
教养之泽至今盖百年是以其人贤者既皆习于诗书礼义
出则足以效于用处则足以为善人田里细民亦皆自
力于衣食以乐生送死故最号为易治况今天子笃意
养民其施于政一以仁为本则临民者其于为治盖尤
易可知矣且今之郡守与凡为之佐者必皆择贤而任
之太平之民乌有不得其所者哉予尝谓君子居位虽
以仁民为心然必遇其时得其地而后志可以行时之
弗遇地之弗善也虽苦心殚虑以为之而有挫挠其志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14b 页 WYG1241-0523b.png
拂乱其所为告之而不喻令之而不从者则虽有志恶
乎施张侯既以仁为本而当圣明之世其民俗之善足
以如其志以治何其幸哉要在敬慎不渝而已此君子
之所望也故书以为赠
   送张主簿序
琼州在京师之南万馀里环以大海其中为五指诸山
黎獠居之郡所有独濒海之地周回几三千里凡三州
十三县之治在焉地既负山并海故多鱼盐皮革丝布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15a 页 WYG1241-0523c.png
之利其田率一岁再熟果蓏蔬茹之类家艺而户种之
不丐买而有也民既足于口体故其俗朴野易与为治
予先公守琼州十馀年体朝廷宽大之德而行夫岂弟
之政去烦苛务简易以仁义之道从容化诲之故一郡
之民皆安于畎亩衣食而相忘于无事仕者既善其风
土而喜其易治往往多乐居之以嘉惠其民古者岭外
之地多以处迁谪之人故皆鄙夷其民一切以苟且临
之今虽海外遐远皆择贤以临之士大夫皆乐于为治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15b 页 WYG1241-0523d.png
其效不异于中州此可见皇仁之广被而无远迩之间
也于戏盛哉万安张旭寅宾其邑故家也赀富而才美
质伟而气充有司承部符起用之得崖州宁远主簿其
素与厚者求予致一言予与寅宾交未久然知寅宾之
优于为治而能惠其民矣盖寅宾以税富入官所谓有
恒产而有恒心者也夫人无恒产斯无恒心使在人上
此何异以狼将羊哉其为害也必矣寅宾推其有恒之
心而施之以无害之治持之以不已之诚处以不易之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16a 页 WYG1241-0524a.png
操予知宁远之民其受惠者益厚矣是岂非其民之幸
哉予故书其民之所以易治与寅宾之所以优于为治
如此以送之所以期其治效之盛也寅宾其亦自勉哉
   赠何佥宪序
圣天子在位厉精为治海宇乂安益思所以惠养万姓
以建太平无穷之业故凡藩府州县之吏既皆择人而
任之矣而于按察之官尤慎其选盖耳目之寄纪纲之
系有不可轻者也夫以十数郡之地而统之布政司为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16b 页 WYG1241-0524b.png
之吏者多矣其人之贤否行政之得失有不能齐则夫
民之休戚与其所欲而不得所恶而不能去者盖必有
焉按察之官廉其实而以闻于天子而进退之兴民之
所利而去其所害上之德不壅而达于下下之情不壅
而闻于上上下交而治效盛矣其任之重如此非有才
德之人知大体而可敬爱者莫能任也泰宁何公道旻
昔事太祖皇帝为大理评事监察御史既而出佐江西
广东按察司皆有名其在江西也一二同事之贤皆当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17a 页 WYG1241-0524c.png
世伟人其公平正大之体刚果易直之风足以沮恶佑
善兴廉律贪江西之人皆安之公尝行部至泰和直时
为邑庠诸生得进拜焉观其风采听其议论而知所敬
爱矣其去江西凡几年而吾邦人父老尚论当时按察
之贤者犹能一二道之不忘呜呼虽其人之好德乐义
而公与诸贤实有以致之也今年公自广东受代还北
京未几复调浙江按察司佥事浙江大藩也其吏之贤
否民之休戚亦有不能齐者乎以公之贤而为之长贰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17b 页 WYG1241-0524d.png
者又贤则所以处之不难也吾知其民有以安受上之
赐矣于其将行凡知公之深者皆赋诗为赠而使直序
之故本其职任之重与公之克举其职者如此以冠其
端云
   送尹子源诗序
吾友尹子源始用荐入馆阁与脩永乐大典五年而书
成朝廷将用之命历试于户部又三年始授福清县河
泊官子源闿敏简旷无苟伪之习又善与人交予家居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18a 页 WYG1241-0525a.png
时遣其子琏从予学时时载酒殽入城中邀予饮言笑
终日而后去其意气蔼然也其后予举进士入翰林子
源来京师虽时相见而局于所事不得欢笑如曩时然
其意尚在也永乐十一年车驾幸北京予与子源皆从
于时吾邑之士居行在者无几人暇日往来剧谈大笑
盖去乡益远而意益相亲也最后子源遂主于予适予
友中书舍人钟君亦以考绩来三人者同室居朝夕
相与道旧故相得益欢甚子源能赋诗然不求甚工时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18b 页 WYG1241-0525b.png
自出其所作高吟大唱以为欢或饮酒劝酬至夜分不
寐予以病不饮子源喜强予饮予不应颇以语侵之虽
甚忤不怒也尝曰先生独处于此今幸有吾二人在焉
不及此相乐一旦散去尚谁与为乐哉未几子源受官
且行告予曰吾方有公事不暇与为乐矣然能以一言
为赠乎予因复饮以酒而谓之曰士之仕也不必计崇
卑顾为之何如耳苟能举其职不辱其身官虽卑人将
重之而进于显荣不然虽高车驷马鲜衣美食居乎广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19a 页 WYG1241-0525c.png
宇丰堂之间驺呼出入于四通五达之衢其位虽高人
固将易之何暇贵重哉故古之君子于牛羊仓廪之贱
无不宜焉者以此也子源读书知道理又练达时事其
能举其职不辱其身可知也吾见子源之禄秩且加显
矣子其慎之子源曰诺于是书予相好之旧与其相告
语者如此以送之子源其能不忘哉
   送郭绍容序
往年予以翰林脩撰扈从在北京县人郭仪绍容省其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19b 页 WYG1241-0525d.png
父承宣归自辽海上进拜其师翰林检讨余君一宿而
遂去盖绍容有母在堂别之久而念之深故不暇与予
接而去之亟也余君为予言予心独喜因相与嘉叹之
盖京师者四方万国之所会而当太平无事之时人物
靡所不有文学名世之儒材武出群之士医药卜筮方
技百家之流富商巨贾之转输豪家大姓之蓄积锦绣
珠玉声色狗马与夫饮食百物所以奉身者皆充牣华
美随其人之所欲无不得故来者有乐居之心而居者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20a 页 WYG1241-0526a.png
多不欲去况绍容奔走劳苦之人哉今绍容于此无所
慕而急于其亲其知所重者矣绍容归之明年请于其
母复往省焉乡闾之人皆知绍容之能孝也夫自其乡
以至于辽阳水行陆走几万里有舟楫之恐鞍马之劳
风雨霜雪侵乎外饥渴食饮切乎内非可以旬日计也
今乃一不顾奋然独往如行东西家不以为难此岂非
诚孝之所激哉然则绍容盖贤于人矣虽然君子之论
孝不止于定省起居而已贵乎有以成其亲盖行脩于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20b 页 WYG1241-0526b.png
已而名显于时使人谓为君子之子此之谓成其亲绍
容所过通州大邑古今名人奇节伟行固多矣苟耳目
所及者皆可资于已绍容其思务其大者哉往拜膝下
其所以告者盖有同乎此者矣绍容将行其素所厚者
彭士淳率能赋之士取唐人诗宁亲为令子一句为韵
各赋诗五首以赠之而先求予发其端予未交绍容而
乐道其善且欲其加勉焉况取予文者又士淳也绍容
当有取于予言矣故不辞而为之序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21a 页 WYG1241-0526c.png
   送王琼玉赴任序
琼玉予友也始予游乡校琼玉已先在十馀年其为人
闿爽敏达而慱闻强记众皆以前辈待之洪武已卯郡
太守永康朱侯会九邑生群试于府中一时英伟之士
皆矜誇见所长每一相聚琼玉议论奋发援引经史至
于指题命意其成文当何如亹亹不厌常倾其座人盖
乡先生萧子上尝设教其家故琼玉之所见闻有以动
众如此当时琼玉年壮气锐自谓青紫可俯拾而有也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21b 页 WYG1241-0526d.png
其后业成升太学又三年归祀其先竟坐累谪交趾间
关数年然后归又从事礼部一年今乃得司仓赴金华
千户所琼玉之仕其亦可谓难矣世之人有不及琼玉
之材议论闻见皆出其下而名位乃在其上者此岂偶
然哉盖命也琼玉之仕其亦可谓命也然予念同游于
今三十五年其间得朝夕聚处者仅七年而已自窃第
入翰林与琼玉别或偶一见言论未几又东西散去盖
二十八年矣予二人者皆苍颜华发始得复相聚如曩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22a 页 WYG1241-0527a.png
时今又别去则何能已于怀耶于是饮饯于澄清里之
官舍酒半执爵而告之曰司仓官卑然君子不计也贵
乎有以尽其职孔子尝为委吏亦曰料量平而已以孔
子之圣且为之况琼玉乎苟尽其职虽卑可尊也赵文
子举筦库之士七十有馀家君子谓其近利而不濡于
利足以当其举琼玉勉之安知今无赵文子者乎琼玉
对曰吾非敢望赵文子要当尽其职而已于是众皆喜
琼玉之不久于卑也则相与祝愿之而礼部员外郎冯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22b 页 WYG1241-0527b.png
敏等皆作诗以赠行予因书予言以为序
   赠邹孟义序
医之道诚难也而小儿医尤难盖病者既不能言于其
所患亦不自知其轻重唯以父母之仁至诚以察之然
后能得其所苦而施疗焉不然其不夭死者寡矣故医
小儿尤难也庐陵邹氏世以小儿医得名而孟义尤精
于其术凡庐陵之人与予泰和之爱其子者有病皆走
孟义所求医孟义不以风雨寒暑远近为辞皆往视至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23a 页 WYG1241-0527c.png
则问其所由察其声音颜色而投以善药无不愈或为
他医所困缠绵危笃以为必死者孟义察之苟毫发可
回皆生之其心恳恳然未尝少怠忽亦未尝矜以自高
盖所谓君子也予家泰和距孟义之居四十里又儒者
素俭薄非有重赀可以致之然有疾廑孟义多矣非其
心之厚于仁能若是乎予是以深重之然以近事验之
于孟义尤切切也予来京师有男女三人皆以疹痘失
之说者谓是疮宜红润其初亦莫不然至其黑而陷也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23b 页 WYG1241-0527d.png
然脏腑亦未甚利医者皆进大热之剂谓为固里而卒
皆死焉然予观钱仲阳方书于倒靥黑陷者或以猪心
血和梅花脑子投之而洁古李东垣王海藏辈率皆用
和平之剂惟陈文中或以热剂而近世名医亦删去之
止取其和平十馀方而已以予男女三人观之则宜凉
剂乎宜热剂乎其皆命也乎抑亦有非命也乎予不得
而知也孟义精此术其济人也不少必有至当不易之
说惜远不能致之往年予长女尝患此黑陷臭腐不可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24a 页 WYG1241-0528a.png
近众谓必死独孟义以为不死予之药果得全合前后
之事观之其死其不死盖系于孟义之遇不遇也孟义
诚贤于人远乎哉今年予子䆅来京相与道其事而叹
孟义之难得故为序以赠之非惟以彰其美盖使二邑
之人知孟义之果可尚也
   赠主簿黄荣宗赴曲江序
主簿所以佐令盖一邑之政皆令主之簿与丞特助其
所不及者耳令果贤矣其施于政事皆以公不以情上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24b 页 WYG1241-0528b.png
下皆是其所为而无侵挠之者则一县治矣簿与丞得
安于无事不劳而享其成功令或不贤凡其所施者不
以公必以情上负其任下失其所望而百责萃焉簿与
丞安能以独暇哉夫令贤而欲立异以求胜则为挠权
令不贤而欲苟徇以自安则为旷职斯二者皆不可也
是故君子之居此任也不矫矫为异亦不翕翕为同惟
事之当而已矣不当则忠告而善道焉彼为令者盖亦
好荣而恶辱也求福而避祸也夫安得不趋于善哉若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25a 页 WYG1241-0528c.png
其所争者不皆出于公则事皆不可行而已亦将受其
咎此君子之所甚不取也古之为簿与任于他邑者吾
不能详言之往年主吾县簿者得一人焉盖所谓贤主
簿也然非有过人之才其所谓贤者廉公勤慎而已布
衣蔬食未尝妄取于人事无大小难易必身任之科徵
调发必审其人之赀力如何不苟为移易公牒出入必
手自稽考狱无滥系税无后期民无不安其所当时奸
猾皆屏缩不敢恣为令者亦能信其所为一县称治民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25b 页 WYG1241-0528d.png
到于今颂之予尝称其贤于人君子皆不以为过也吾
郡黄荣宗今去为曲江主簿荣宗谙练而有才其往佐
一县盖易也刑部郎中刘伯埙等重乡郡之谊求予文
赠之予欲勉荣宗之为贤主簿也故以其职之所宜与
吾邑为簿之贤者告之行远自迩升高自卑荣宗果贤
则进于尊显可冀矣吾所谓贤簿者吴其姓胜祖其名
永嘉人
   赠户部员外郎吴伯英序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26a 页 WYG1241-0529a.png
国家如成周之制内设六部以总天下之政而户部为
最繁盖天下贡赋之所理也故其属有十四司司有郎
中以专其事员外佐之其下为主事皆才达识明之士
然后能其职不然则事有不治矣然今之任者必三载
考绩三考而后黜陟此定制也为之长者果知其人之
才可以进用则虽不待九年而以言于上上是其言而
进用之此盖非常之遇不数数见也永嘉吴君杰字伯
英始领乡荐入太学久之擢户部主事能勤慎不懈以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26b 页 WYG1241-0529b.png
脩其职同列之贤皆誉之少傅户部尚书夏公雅知其
才于是言于上进为浙江清吏司员外郎伯英尚未九
年而进用如此盖所谓非常之遇也光禄卿郝公素厚
伯英而喜其进求予文赠之予谓赠者有所增益之谓
而多施于离别之际今伯英虽进用而未尝去朝廷非
有离别之远岁月之间也而何待于赠言哉然朋友相
尚以义有不得朝夕见者则因文寓意以美其旧绩而
勉其新功亦理之所可也夫君子之仕以行道也位益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27a 页 WYG1241-0529c.png
进则道当益以行伯英之位进矣浙江之务凡属乎已
者得与郎中相可否以达于其长而行之操纵缓急之
间尚益谨于其道哉诗曰无德不报上之进用伯英可
谓厚矣伯英谨于其道是所谓厚其报也道益行则功
益著功益著则名益显而爵益崇譬登万仞之山足愈
勤则身愈高人愈仰之矣伯英勉之此固朋友之望也
故予因其意而道之
   赠王郎中序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27b 页 WYG1241-0529d.png
吕梁徐之至险也其石之错出于江高者踰寻丈下者
犹五六尺若星罗若棋置若熊罴之奔突虎豹之驰逐
其芒角峭发又若列戟之廉利嵚然相累狞然相觗如
是者盖弥布而不可穷汶泗与济合流而来又与黄河
支流会自徐将趋于淮而为石所阨于是尽力以与石
斗疾走旁射悍怒冲激轰然如雷霆舟沂流者常以百
馀人或十数牛挽之进寸而退尺不幸为水所胜即横
偃侧卧漂溺不可救其自上而下者如星驰如电发不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28a 页 WYG1241-0530a.png
容复置力然一失毫釐即为石所戕破碎沦没不复见
踪迹其险如此往来者常患之国家既建北京四方贡
赋之输于北京者必由乎此舳舻朝夕相衔也必有以
经略之然后往来者得以安行而无害乃择群臣之能
者任之而绍兴王君处善以刑部郎中往焉处善始令
江宁江宁京邑也其事之繁天下莫先焉处善为之有
名由是升郎中而当其任其之吕梁也相地势之宜而
次往来者之先后度其轻重以人力济之抚之尽其方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28b 页 WYG1241-0530b.png
施之得其道由是往来皆忘其险而安焉夫以治京邑
之才而济吕梁之险宜其从容而有誉也予始知处善
才能著于江宁而别去三年矣今年予友清河知县李
信圭考绩来北京为予极言其绩求文以彰之予谢不
敏而不得辞故为序吕梁之险与处善经略之宜如此
以赠之使人知处善之能果足以有为也处善尚益勉
于其终哉
   赠黄训𨗳诗序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29a 页 WYG1241-0530c.png
宁越黄仪叔敬自永乐中领乡荐得教官今为贵州宣
慰司儒学训𨗳予未及识之然知之久矣盖太宗皇帝
在位时尝诏天下有司悉上图志命儒臣纂集为书以
著大一统舆图之盛及得贵州宣慰司所上视之其纪
载详实粲然有条理则叔敬所为也因相与叹曰贵州
古鬼方之地其人皆㹫獠诗书礼义之习前古未有也
国朝洪武中始建学设官以教育之将革其旧俗俾同
乎内地重以太宗皇帝之德设藩宪二司以临之渐磨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29b 页 WYG1241-0530d.png
之久其民稍知礼义其秀者亦往往成才可以为世用
充贡而来京师者前后相望也今叔敬之所述如此则
其才学可知亦其教之有成哉夫人之生固灵于物也
盖无不可教者教之有不成岂特其人之过哉教者亦
有咎焉古之教者以其道体诸身日与诸生讲诵俾服
而行之诱掖奖劝使亹亹忘倦日趍于善则其成才可
冀也后之为教官者多不能此孜孜于利欲之趍而矻
矻于尘俗之扰于夫所谓道者身既违之矣安能以教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30a 页 WYG1241-0531a.png
人而使之成哉叔敬之所教如此其能以古人之教者
自处乎由是心益喜之而思与之接然而未能也今年
贵州卫千户陈铣声远以公事来京师谒予请曰铣与
训𨗳黄仪交最厚明年当考绩而与铣别矣所以华之
者莫贵于文章然作者难遇今既求京师士大夫为赋
诗愿请先生一言弁诸首则为幸大矣予辞以不暇而
声远求之不厌盖其祖尝官吾郡今坟墓在焉由是素
厚于予予不得终拒又念世之为武将者多薄文士以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30b 页 WYG1241-0531b.png
为迂而为文士者亦诋武将以为悍孰知古之名将说
礼乐而敦诗书则固儒者事也今叔敬声远相得如此
岂非其志相合哉是可喜也而予又素知叔敬而欲与
之接者乃为序之他日倘相见尚当有以质之也
   赠廖训𨗳诗序
吉水廖氏故儒家其前之显者予莫能详也永乐初敬
先先生为翰林检讨以卒予知其德矣后又识其子庆
府纪善自勤亦以文学议论知名于世予心慕之今亦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31a 页 WYG1241-0531c.png
不可作矣前年纪善弟自廉用荐举当任有司请为教
官以自效得沅江教谕以去今年纪善子驩又被荐得
芜湖训𨗳人皆为廖氏荣之盖检讨纪善其初皆以教
官进今又得两教官父子祖孙皆以经学为人师何其
盛哉夫君子之学固欲以淑后人然得传其子者盖少
也能传其子者有矣能及其孙者又少也能及其孙者
有矣而皆能为人师则加少也予见廖氏之学传三世
矣而皆为学校师则教官者其殆廖氏之世职也欤然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31b 页 WYG1241-0531d.png
予视之君子之论人也必论其世人之蒙责于君子也
亦以世盖祖父既贤则为子孙者不可以不贤是故其
言善矣君子则必考其行其行谨矣君子犹必察其心
苟或异焉则其责也滋甚盖曰贤者之子孙宜无愧于
其先此岂好异论哉相厚之道也今驩之去芜湖芜湖
之人闻之必曰是世为教官者也宜必善于教则上下
皆俟之矣驩宜以圣贤之道淑诸身而推之以淑诸人
身者教之本也身有之则其人化之斯无愧于世职矣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32a 页 WYG1241-0532a.png
苟徒以言强聒焉人未见其能从而教事或以废则安
能免于公论哉今之教官有自放于绳检之外而不知
所以教凡其所为庸人有不为者君子盖耻言之驩之
闻于家者固有其本矣予知其不如是也然而相与言
之者非迂也亦相厚之道也故书以为赠行诗序
   赠邓同知序
吾邑邓氏故儒家在宋有举神童者其后世不失为士
国朝洪武中大椿先生举明经为彭水县令彭水子性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32b 页 WYG1241-0532b.png
善先生以医名举为医学官其子嘉茂游乡校贤而有
文章业成贡入太学以病归不及显而卒君子惜之时
举其长子也克肖其父今年由太学生擢授潼川州同
知将行其姻友兵部主事曾士弘属予赠以言时举以
予为父友也亦欲得予言以自勖予迂且病不知所宜
言将何以副所望哉试举其授职之意为时举诵焉国
家混一海宇而设官以抚民民之休养生息者六七十
年既庶且富矣圣天子嗣位益隆太平之业思俾万姓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33a 页 WYG1241-0532c.png
皆安于田里内有父母妻子之娱外有亲戚朋友之乐
而无转移失所者于是大臣建议于诸郡邑皆益官而
抚之故时举等遂受职以行夫民既安矣而视之犹若
未安此天地生生不息之仁也时举之去所以奉承而
慰抚之当何如用心哉安其已安之民而益使之安者
上之仁也尽已之心而又徇人之心者臣之忠也晁错
有言民情所欲寿富安逸而已苟因所欲而与之民无
不安乐之者如是则上之仁逮乎下而已之职尽矣然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33b 页 WYG1241-0532d.png
必公而无私然后能乎此彼其以家为累者不能也时
举其勉之哉潼川土地肥美物产富饶闻其为守者颇
尽心于民夫既有所资而又有能抚之者则民之安可
知矣然则时举之去其于成绩盖不难要在慎其身而
已予故历序其世与夫所以授职之意以送之使之自
重而求不忝焉时举亦以为迂乎哉
   赠翰林林脩撰诗序
临漳林震敦声起诸生为进士第一即拜翰林脩撰既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34a 页 WYG1241-0533a.png
三年遂蒙恩封其父母皆六品而锡之敕命敦声复请
告归省又赐之楮币而遣之于乎敦声其荣也已初敦
声之来也岂有意于文冠天下而为史官之长哉虽有
意于显其亲然亦安敢必哉今而皆得焉虽敦声有以
取之而圣天子逮下之仁诚可谓至矣今归其乡乡
人父兄子弟必将低徊羡慕而有不可及之叹则敦声
之所以震耀乎乡里者讵可以寻常论哉予闻之君子
之仕必思尽其道其道有未能尽君子必慊然于其心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34b 页 WYG1241-0533b.png
况受施厚者其报深取名盛者其责厚乎今敦声之取
名不可谓不盛其受施不可谓不厚矣而人之所以责
望与敦声之所以图报者当何如耶昔之冠天下者可
数也其人之硕大其功业之弘伟亦可究而知之也孰
谓今之人不如古之人哉要在求诸已而已仁义之道
人所固有仁必笃于亲义必忠于君以是存诸心而见
诸行事虽古之人奚过哉宋皇祐中策进士仁宗焚香
以忠孝状元为祷既而得郑獬今之所求亦莫切于此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35a 页 WYG1241-0533c.png
敦声于忠孝既已引其绪当思益尽其道此所谓仁义
也推而极之至于仁义不可胜用使天下之人仰而望
之曰进士第一人固如此诚无愧于厚施无负于盛名
而益低徊羡慕有不可及之叹则敦声非但为邦家之
光闾里之荣也敦声去而速来夙夜以图之此君子之
望也将行素相厚者赠以诗而请予序予亦厚敦声不
自知其言之切如此敦声其亦亮予意否乎
   赠江西按察副使刘君复任诗序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35b 页 WYG1241-0533d.png
江西按察副使盐城刘君彝川之在江西六年以清慎
自持以方严临下其用心之公行事之正士大夫谈之
今以考绩复任皆作诗以赠行而俾予为序予谓按察
司之设其任诚重矣然察吏治得失而激扬进退之乃
其首务也至于听讼而决其是非盖末矣夫以数千里
之地为之民者诚众亦安能使无讼然实系乎为县者
之贤不贤而已为县者果贤教之有其素制之有其方
强者不得肆而弱者有所立则讼何自来哉江西素称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36a 页 WYG1241-0534a.png
文献之地其人多读书知道理又得藩宪大臣之贤者
而临之最为易化而不幸有讼之名昧者不察其本故
于赠刘君试相与言之盖尝观于水矣喷崖触石汹涌
而不平者激之使然也必疏凿以平之然后安流而无
害若畚土叠石而加壅遏焉则泛滥横流为暴滋甚狱
讼者不平之积也物我相形利害相感而不平生焉其
始也欲求平而已为县者公其是非而加以惩劝或付
之乡老里正使据其实而平之彼得以畅其抑郁之怀伸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36b 页 WYG1241-0534b.png
其愤懑之气则亦已矣孰肯以其身必就刑戮哉而为
县者之公且平诚鲜也或移于谗慝之口或溺于爱恶
之私不然则贪惰苟且豪吏猾胥捭阖而把持之是其
所非而非其所是彼不平者既不得平而又加甚焉盖
虽邹鲁之民有不能忍于是始弃其身冒国法干宪典
而大狱兴矣由是论之狱讼之所以繁非由为县者之
不公且平有以激之哉是故欲民安而讼简必察夫为
县之若此者而黜罚之斯可矣不然则强者愈肆弱者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37a 页 WYG1241-0534c.png
无以自立狱讼无时而已也呜呼此正其本之说而不
可缓者也刘君今之贤者按察使童君与凡同列者皆
贤其必有取于予言哉故书以为赠行诗序
   赠钱生序
钱生凤跃吉水人今翰林侍读学士钱先生习礼子也
先生居京师久生来省侍留三年不去朝夕在亲侧听
诲言其质甚清而气甚和其言动恂恂未尝违于理京
师蒙天子道德之化然繁丽之极于物无不有其中可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37b 页 WYG1241-0534d.png
以绚惑人之耳目而移易其心志者盖多生未尝一属
意居闲无事辄闭门读书间有所往非谒先生长者则
过亲戚故旧之家未尝慢戏佚游予心重之先生脩钱
氏族谱命生书端重遒美既成书而以属予序然后知
其世德之盛庆泽之长宜其子孙之多贤也予既为序
之而以仁义勉其子孙既而生以父命归其所厚者乡
贡进士梁婺袁和等相率求予文赠之嗟夫生之得于
天者美矣且承先世之遗严训之笃是得于人者又备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38a 页 WYG1241-0535a.png
矣予何以增益于生其所宜言者岂有加于仁义哉仁
义之道大矣而其实则在于事亲从兄去夫私欲之害
自末节近事而推尽其大者远者焉又推至亲亲仁民
爱物轻重厚薄各得其宜而后仁义之德全如是则诚
为钱先生之令子也无愧于吴越国之后也生必勉之
或者曰今之称生俗以为薄也而子于凤跃每称生独
不虑人之骇且怒耶予曰生非可薄者也予之爱生盖
厚矣昔者楚有韩生汉有贾生伏生欧阳生高堂生宋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38b 页 WYG1241-0535b.png
有广文曾生是岂薄之耶予用是期生岂不厚哉生宜
以是自勉慎无惑于流俗也遂书以赠其行
   赠祖知县归嘉定序
昌黎祖述尚贤之为令于嘉定也有宽惠之行通敏之
才故嘉定虽剧县而事无不理一县之人皆安之吏部
郎中宣嗣宗礼部郎中黄养正常为予言如此而予郡
人萧学敏为嘉定主簿与尚贤同僚今年以督运来京
师予问之亦亟称尚贤之美予虽未识尚贤然所以知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39a 页 WYG1241-0535c.png
之者不自二三子始也盖尝闻其为福建参政以才名
振当时福建为府八为百里之县凡五十尚贤设施措
置无难者夫以治五十县之才敛而施于一邑辟如千
钧之弩以穿鲁缟也则嘉定之政乌足以尽尚贤之才
哉然予所以重之者不在是士之仕也贵乎有以及民
位之崇卑不计也然而以崇卑为欣戚者常多故昔之
人有自崇而卑者往往有不屑之心不然则沮且怠焉
夫有不屑之心而沮且怠也则事之废坠民之失所可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39b 页 WYG1241-0535d.png
知矣以已之不快而至于如此安得谓之善自处者乎
安望其能终吉也乎故宠辱不惊而安于所遇君子之
高致也盖君子求诸心而已苟无愧焉斯可矣外物何
足计哉尚贤尝尊显矣今乃勤于为县使民安而政举
盖所谓宠辱不惊而安于所遇者此其所以可重也夫
进退无常如昼夜寒暑之迭相代也进而复退安知退
而不复进乎尚贤今虽为令后之为郡为藩宪不可知
也遂进而为卿佐亦不可知也要在慎其道而已尚贤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40a 页 WYG1241-0536a.png
以三载考绩最而归嗣宗养正求予文为赠故为序以
赠之
   赠邹知县复任序
乐安邹良子都为邵武令有惠政凡其县之民与武士
之在邵武者皆安于其所为无不悦服既九年考绩来
京师众不忍其去相与言于藩宪大臣乞留之藩宪大
臣具以闻上重违众志升秩从六品而还之邵武户部
侍郎吴公玺邵武人也为予诵其美而喜其归得以慰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40b 页 WYG1241-0536b.png
人望求予文以赠行予谓令子民者也有父母之道焉
是故寒而衣之饥而食之烦劳则安之疾痛则抚摩之
至有所费则必为之择利而思所以节之如是而又教
以孝于亲弟于长睦于乡党姻族相维相恤而各止其
所焉则民生遂风俗厚矣此岂人之所难行哉特患无是
心焉耳令以爱子之心施乎民则民亦以顺父母之心
待乎令治化之不成县之不治盖理所必无者也予尝
求之天下所见能此者无几人心甚重之及今又见子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41a 页 WYG1241-0536c.png
都子都之治其真有子民之心哉夫能使其民爱而留
之已难矣而武弁之士亦爱而留之非其心之公化之
笃恩惠之广被有不能然者嗟夫子都予之重子盖有
加焉者矣古之君子得志则泽加于民凡其所学与所
行者皆不外乎道是以德业彰而名闻流今国家建学
校以教之盖以明是道也又设官以任之欲使行此道
也下之所志与上之所期待可谓相合而不相戾矣宜
乎在位之士皆能尽其道而民无不被其泽者若之何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41b 页 WYG1241-0536d.png
其寥寥然也以予观之非迂懦不立则刚愎不仁不立
则媕婀以病民不仁则贪暴以虐民子民之道与民所
以仰望之意岂如是哉于是有厌恶而欲其去既去而
惟恐其复来者此非民之薄也宜也子都能使人慕恋
如此则予安得不深重之哉今之归益务尽其道使在
下之人益亲戴之如父母斯无愧于古之君子德业名
闻之著岂有穷哉予未识子都因吴公之言而信其必
然者遂为序以赠之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42a 页 WYG1241-0537a.png
   南冈李氏族谱序
泰和南冈李氏唐西平忠武王晟之裔也盖忠武之子
宪由江西观察使节度岭南其子游为宜春守故宪罢
镇遂家宜春游之弟锴又析居分宜之白芒历十二世
至公仪为大庾簿老而归其子禹辅奉迁于南冈遂为
南冈始祖三传至英叔元授柏兴路同知亦以老不赴
柏兴孙如春为南安推官柏兴赀积累巨万有田园山
林之富池台馆宇之华花卉竹树之胜又有四方宾客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42b 页 WYG1241-0537b.png
之往来相与极观游之乐觞咏之娱歌舞音乐之奉盖
比之封君迨至南安子伯颙伯昂遭遇世变尽失之然
当时风流胜槩人至于今能道也伯昂之子桓圭信圭
又以文学才行皆出为县令而皆有名李氏诗书簪绂
相传何其盛而且久哉盖西平有大功德于唐足以庇
赖其子孙而柏兴之泽又有及乎乡邑其大者脩碉石
槎滩二陂堰江水以溉田多至三十馀万亩皆为上腴
常稔之田民之赖其利者不少李氏之福当与陂水同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43a 页 WYG1241-0537c.png
流而陂水岂有穷哉况又承之以诗书之习是宜其久
而盛也桓圭信圭家食时尝修辑其族谱自南冈七世
又上溯至忠武凡二十一世支分𣲖别粲然明甚其意
岂特正伦理笃恩谊哉将以示子孙使知其本源而思
继之也易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然则积善固承家者
所宜务谓之积者累而蓄之之谓也自言行之微以至
人伦之大无不尽其道始于其身贻及乎子孙而皆不
违焉则其积也厚矣善者天之道也人能为善则天必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43b 页 WYG1241-0537d.png
佑之为之者继继而不穷天之佑之亦绳绳而不已则
家之盛虽至百世未艾也信圭弟介圭谨饬而好脩其
志亦欲有立于世又取是谱增续之持以求予叙予既
与其二兄游而又嘉介圭之志故为序之亦以勉其为
子孙者
   赠解祯期诗序
解氏在吉水以宦学为名家其显于宋元者予不能详
也国朝洪武初设科取士筠涧先生与予先祖竹亭徵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44a 页 WYG1241-0538a.png
君同校文广东其声气相似而道谊相合盖无间然者
其后先考肇庆府君又与筠涧先生之子礼部君及学
士公相往来迨予领乡荐会试礼部学士公实典文衡
及窃第入翰林为庶吉士读书于禁中而学士公笃念
世好所以示教者尤厚当是时祯期亦以善书被荐入
馆阁则礼部君子也太宗文皇帝锐意文艺诏学文者
必如韩柳学书者必如羲献然后已祯期超诣精到细
书黄庭诚无出其右者予尝相与同游处论前人交好之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44b 页 WYG1241-0538b.png
故其意气莫逆也今三十年予犹忝侍近而祯期自中
书舍人升大理评事仍执笔翰林虽各縻于职务不得
从容如曩时偶一閒暇辄相聚谈笑移时而后去因复
自叹予二人者皆老矣而少时意气犹在也庶几其终
不违乎今年祯期以目眚乞归治上许之俾疾愈而复
来将行凡相与厚者皆作诗送之而属予序嗟夫祯期
果于去也哉太宗文皇帝教养之深仁宗昭皇帝与今
皇帝眷念之厚皆不可忘也古之人有感人一言而许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45a 页 WYG1241-0538c.png
以身者况圣仁如天哉祯期尚未七十专精神谨医药
则疾斯愈矣愈则复来庶几尚有以报万一乎予既有
世契又思与终好也故为序如此祯期之意必有同乎
予者矣
   欧阳允器庆寿诗序
欧阳为吾邑钜族允器则其族之贤者也读书学文欲
有以自见既而以教其子无复用世意子汤登进士第
为刑部主事以勤慎举其职前辈皆称誉之曰其子如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45b 页 WYG1241-0538d.png
此则其父可知由是允器之贤寝闻诸公间允器生于
洪武乙卯至今宣德甲寅年六十矣四月初五日其生
之日也汤以告于缙绅先生请为赋诗将使持归咏歌
以称寿焉既成轴矣而以求予序予谓古者君子之爱
敬其人也则必以眉寿祝之南山有台之诗周人晏享
通用之乐歌也其诗曰乐只君子遐不眉寿又曰乐只
君子遐不黄耇盖敬之隆爱之深则期之远矣而况于
父子之亲乎夫人子之身皆本于亲于其所能致者皆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46a 页 WYG1241-0539a.png
自亲焉致之故凡所有举不足为报也惟祝亲之寿考
庶几永有所依而得效其万一焉此所谓爱敬之至宜
乎汤之惓惓然也予闻之孔子曰仁者静又曰仁者寿
寿固静之所养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去人也远其植本
也深据土壤之腴承雨露之润其大百围历千岁固宜
也允器当太平之时处幽閒之地无拂逆之患而有顺
适之娱则其年之永福之备谁得而及之允器其尚笃
于仁矣乎仁固福之本也国朝之制仕者之贤必推本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46b 页 WYG1241-0539b.png
于父母而加恩焉故仕满三年而无过举者则封赠及
其亲汤既有誉于时皆庭训使然也则允器之受恩于
君盖可以日月冀矣仁之笃则福之进将益远大而无
穷他日尚当为言启群公之赋咏以为寿不但已也
   庆寿诗序
富春孙公大年以元至正乙酉岁生至今宣德甲寅年
九十矣正月二十二日其生之日也子景安景德将以
是日大具酒殽盛宾客以庆之其季景名由监察御史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47a 页 WYG1241-0539c.png
改扬州推官考绩在北京告予曰家君荷天之福以至
于此幸矣而限以官守不得从二兄奉觞称寿于心有
不能释然者今命工绘为图而求诸公之诗使子瑨奉
归献于堂上而歌诗以为寿庶几以慰悦其心愿先生
为之序予谓天下之物出于人为而可以充其口华其
身适其性情安其寝处者皆足以致之至于寿则出于
天虽圣贤有不能必者盖非智所能谋力所能任也是
以君子之相爱也则必以寿祝之祝之者冀其有得于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47b 页 WYG1241-0539d.png
天然亦岂可以幸致哉洪范五福其一曰寿推其所致
而本于德焉苟务乎德斯足以获乎天然则天非不可
必也彼其有不得者盖不可以常道论矣公之获乎天
如此岂非德之所致哉公生于元之季世乃皇明当兴
之时辟之贞之有元冬之有春也是以温厚纯固之气
寔钟于公暨混一以来列圣在位覆载生成之德厚矣
故公益享其寿考康宁之福然则公虽有得于天岂非
亦遇其时哉今天下之人多矣其寿如公者盖有焉然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48a 页 WYG1241-0540a.png
不能皆形于歌咏者不皆有景名为之子也公有子有
孙既贵且富而又有文以为颂其福不既备矣乎抑尝
观夫南山有台之诗周人燕飨通用之乐歌也既皆祝
其寿矣而又曰乐只君子德音不已曰乐只君子保艾
尔后者何也盖既有获于天而又祝其勉于德以安利
其子孙诗人忠厚之意爱之至而期之远也故予为序
其诗而愿有进焉则夫获于天者将益悠远而无穷矣
   赠赵典史归丰城序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48b 页 WYG1241-0540b.png
典史于县职最卑然一县之事无所不当问盖政教之
施虽自县令主之而赞画其可否使不失乎中办治其
文书使不违乎理则典史职也凡藩宪二司及府若州
有事临乎县者必先及典史典史贤于事无不治于应
接无不宜则令可以嚣然自得矣不然责必及之故为
县令者必乐得贤典史以自助典史果贤则当以宾友
处之不以势分相轧也而为典史者必恭于上惠于下
制心以礼制事以义不矜已不竞名则其位虽卑抑谁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49a 页 WYG1241-0540c.png
得而踰之哉故曰官无卑贵能尽其道焉耳然有勇于
出位敢于侵官恃其才之可为而不识其分之不当得
者至于令亦有傲然自高悍然自用惟知固权于已而
不知取善于人者彼其所处如此是岂有同寅恊恭之
心哉使不相遇焉犹之可也不幸而适相遇也鲜不废
事而败名者夫治县辟若操舟然舟师主之而众工相
焉必戮力同心斯可无患也若不相为用其不败焉者
寡矣是故若彼者皆君子之所甚恶也武城赵中克庸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49b 页 WYG1241-0540d.png
为丰城典史考绩来北京予未及识也而其友兵部员
外郎李畛彦博因予友曾士弘来求文赠之谓克庸能
以勤慎举其职则固可谓贤于人矣然其令之为人予
不能知其相得与否亦未之详也姑言其职之所宜者
如此盖欲克庸益尽其道而已君子之仕也必自卑而
升高世之达官显人岂皆一蹴而至乎其极哉盖必有
渐也是故君子患不能尽其道耳苟能尽其道则升于
高位可必矣克庸勉之庶乎其进于远大也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50a 页 WYG1241-0541a.png
 
 
 
 
 
 
 
 
抑庵文集 后集卷九 第 50b 页 WYG1241-0541b.png
 
 
 
 
 
 
 
 抑庵文后集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