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1a 页 WYG1241-0438a.png

抑庵文后集卷六 明 王直 撰
序
顺天府乡试小录序
天眷皇明统御万邦以天下之才成天下之治养之于
学校而以科举出之布列庶位以兴事功太祖太宗圣
德如天功化之盛超越古昔育才图治之效无以加矣
仁宗皇帝以上圣之资广至仁之泽虑科举取士或未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1b 页 WYG1241-0438b.png

文武圣神德被天下而于养士尤甚惓惓以为取之既
精当养之有素于是定学校弟子员而去其无良者严
择师儒以教天下之士蒙恩育之厚感教化之深争自
洗濯磨治奋力问学以求效用于当时帝舜之世万邦
黎献共为帝臣惟帝时举今复见于圣明之日猗欤盛
哉宣德四年秋复当大比顺天府尹臣庸以考试官为
请皇上命臣直臣时勉凡诸执事之臣皆秪奉德意夙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2a 页 WYG1241-0439a.png

其中式者五十人而进之盖遴选也小录既成众谓宜
有序直以为国家开文明之运以传于万世凡天地之
所覆载日月之所照临其人皆被仁义礼乐之化而有
以成其德达其才矣然待士之重四圣一心择之愈严
养之愈厚而取之愈精诚所谓天地之大曲成万物而
不遗也士蒙幸于斯世何其荣哉直闻之古之人有感
人一言而许以身者盖以为知已之遇也诸生遭遇圣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2b 页 WYG1241-0439b.png

学慎于行他日进于礼部对扬于大廷由是而沾一命
守一官必忠以事国廉以处已公以涖政仁以临民敬
恭朝夕而不累于私使天下之人皆谓无负于国家则
善矣直将与有荣焉也故书以为序
玉峰草堂诗后序
玉峰草堂诗若干首士大夫为庐陵太守蒋公作也玉
峰在保宁府城之南而保宁即古阆州其地多名山而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3a 页 WYG1241-0439c.png

拔起数百丈如圭植如笋立其下为三趾又如禹鼎之
岿然竦立于埃壒之外而公之故居在焉公之未显时
尝作草堂以当玉峰之胜于是山之奇诡殊杰之状皆
一览而尽矣既而出典文学职华要七迁而至今官去
玉峰草堂者几四十年而于心未尝忘也士大夫所以
歌咏之者至矣予谓山川之秀必钟萃于人而人之得
其秀者亦必于山为好孔子曰仁者乐山观公之敦厚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3b 页 WYG1241-0439d.png

閒放之士之所乐也故荫长松藉茂草观烟霞之变态
逐云月之去来自以为高也而公则贵显矣今之太守
古大国诸侯之任也有地环千馀里其民盖数十万饥
者欲食寒者欲衣劳苦者之欲休冤抑者之欲理皆于
公是赖而公乃惓惓于玉峰草堂若将退托于閒放之
乐者何哉盖山者出云为雨以利泽万物者也而草堂
者身之所庇以为安者也不忘其所自安乃能安民而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4a 页 WYG1241-0440a.png

此兹所以为仁也岂閒放之乐之足慕哉而赋诗则有
未尽知者故予为序其说于后使览者得详焉
邵处士挽诗序
静素处士邵仲文既没之二十七年其子思廉为贵溪
县学教谕秩满当升郡博士需次于京师始克请考功
郎中章君铭其墓翰林侍读周先生为表其行将刻之
墓上于是处士之贤始表暴于当世一时士大夫怜其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4b 页 WYG1241-0440b.png

序按处士会稽人世以诗礼承家其孝友之行廉厚之
节出于其性若此者宜有得于天矣而年三十九以卒
天之于处士果何如耶传曰仁者寿夫仁者之宜寿以
常理言也然自古仁人贤士之不得寿者多矣岂独处
士哉是又不可以常理论也唯不自贰其心而修身以
俟之则虽夭犹寿也君子之所为者如此若处士者其
庶乎此也欤孔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予未尝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5a 页 WYG1241-0440c.png

世也亦久矣然而不见称于人者何哉非苟且偷惰之
心胜诡欺薄恶之行成故邪然则有虽死而名彰者则
其为善之实可知矣处士虽不幸乃今得载诸文字以
显闻于人而传于后世盖不可为不幸矣呜呼有闻而
终无闻而通君子固自有轻重哉故为序之诗凡若干
首
送刘员外序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5b 页 WYG1241-0440d.png

士喜其重显于朝而复惜其去也相与会聚于城西香
林僧舍酌酒而送之盖伯埙为泰和沙溪故家自宋元
以来代以诗礼闻一乡非独其赀力胜也其遗址之存
称古所谓子男邦君之居其所与连婚托交者皆当时
荣盛之族然刘氏善积于家未有大贵显者积之之久
而始于伯埙发之初伯埙入仕京师时予与之比屋而
居者二年固已慕其为人而知其必显矣及去为刑部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6a 页 WYG1241-0441a.png

为今官声誉益大显然伯埙益勤于其职早夜不懈未
尝傲物取咎于是人爱之益深期之益远今之去其领
旧职审矣或遂加进焉未可知也予尝闻之刑非圣人
之得已也盖以诛恶而佑善使人皆为善则刑措不用
矣舜命皋陶之辞曰刑期于无刑此正今天子之意也
当其任者惟公与明实庶几焉伯埙在刑部十馀年练
达而勤慎其能推上德以及民而永终誉也必矣于是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6b 页 WYG1241-0441b.png

章二句为韵各赋诗一首以赠盖写其慇勤愿望之意
而予则为之序云
送彭御史按广东序
御史之职重矣上下之所属望者也盖上之德不能以
遍逮乎下下之情不能以悉闻乎上御史居其间决其
壅塞而疏𨗳之于是上下交而治道成矣其职之重如
此然昔之居是任而上下或失望者何哉盖才有所不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7a 页 WYG1241-0441c.png

未充则不能穷理而不知所为故其事上也屑屑然举
其细而已矣其临下也赫赫然信其威而已矣彼其任
之之意果屑屑然而已乎赫赫然而已乎然而如此也
恶能塞上下之望哉今之任御史必举才学充备者用
之而当是举者率皆有以称其任其出而按事也上必
亲临而遣之及其还也必备述民事以报焉上之德毕
达乎下下之情毕闻乎上治道之成于是为盛矣彭君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7b 页 WYG1241-0441d.png

中外是能宣上德而达下情者也今出按广东广之俗
盖异宜而弊事盖夥矣彭君虽无不当问亦在明慎而
已使下之情得闻上之德得达予知彭君优为之也屑
屑然而已矣赫赫然而已矣彭君岂为之哉彭君因便
过故乡拜其母即就道予与其素厚者十人饯焉因取
孟浩然送韦侍御诗风霜随马去炎暑为君寒二句为
韵各赋诗一首以赠之直世有连也故为序云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8a 页 WYG1241-0442a.png

彭君士扬初以吉安府学训导举至京试在优等人谓
士扬之教行则足以成一郡之人才而加厚其风俗矣
士扬滋喜会朝廷为功臣家择师儒于是士扬遂领教
英国张公之家人谓公功臣士扬诚以忠孝仁义之言
进于公使公得以事上临下则其效不既大矣乎士扬
益喜在公第十五年凡公之所以敬事天子及奉命征
安南叛国皆能有成功士扬之所裨益盖多矣然士扬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8b 页 WYG1241-0442b.png

夏谒告归省以慰其慇勤之望而宽其积久之思旦夕
侍左右调其药物饮食而敬进焉既两月矣义不可久
留乃复治装就道然其心终有不释然者予与其素厚
者十人载酒往饯之而告之曰士扬子务其大者哉子
之慈训盖有矣不以口腹之养而废诗书之业其志固
欲子之道行也使龌龊于旦暮之间虽能备口体之奉
而无学问之显予知母之志不乐矣今而奉天子命居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9a 页 WYG1241-0442c.png

道行矣身虽在外母之志盖未尝不乐也曾子之所谓
养志孔子之所谓立身行道以显父母者盖如此子其
务此也矣毋徒为是戚戚也士扬乃起谢曰子之言善
矣如是足以慰吾心矣于是在座者皆喜各举酒劝酬
以为欢复取曹子建送应氏诗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
梁二句为韵各赋诗以送之予因书其说以为序
送萧志祥祈雨有感序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9b 页 WYG1241-0442d.png

益于民事陂池皆竭田野焦然农人兴嗟束手无措县
大夫永嘉郑君贰令茂名吴君深忧之斋祓一心并走
群望浮屠老子之宫遍祷焉既而得小雨犹无益也二
君乃谋于众求所以致雨之术于是有以萧先生志祥
为言者曰是道立行修能兴云为雨以利万物者也二
君喜即熏沐为书命使者礼请于其庐先生曰济物吾
心也即与使者偕来二君率吏民迎之尽礼乃就延真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10a 页 WYG1241-0443a.png

神祗四月丙申登坛时天宇湛然旱势益盛先生取水
向日噀之油云勃兴日光韬晦灵风飘扬旗纛晻霭若
上下神祇交集于坛者明日丁酉遂雨人以为未足越
四日壬寅先生又以其法檄井井水尽黑汲而遍洒焉
雨亦随至甲辰又雨犹以为未足先生乃危坐一室鍊
气养神檄召神祇使必有以副人望于是戊申大雨庚
戌乃止自城邑以达于四郊欢呼之声流闻远迩大夫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10b 页 WYG1241-0443b.png

然若不与其事者曰予敢贪天之功以为已力乎先生
泰和人自少学道遨游五岭数往来罗浮山中罗浮仙
人之薮泽也盖必有相遇于冥漠之表者故有得于中
显于用而又无慕乎外如此虽然县之大夫与其属谋
曰先生固无事于名而吾徒受其惠者岂可无述哉乃
使来求于予曰子亲见其事者也宜勿辞噫非独予见
也人莫不见也乃为序之使他日传先生者有徵焉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11a 页 WYG1241-0443c.png

予友邓云衍始举明经为景陵县学训导既一年以忧
去服除仍司训于曲江邓氏故泰和儒家宋之时有以
三经中童子科者其清才奥学苦志励行以文学鸣缙
绅间及典风纪领州县司盐铁职仓庾者前后相续也
至今登仕版者尚四三人则其诗书之泽可知矣云衍
以家学之良而当教官之选其秩虽卑然视典风纪领
州县司盐铁职仓庾者盖异矣彼其职司各有所当也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11b 页 WYG1241-0443d.png

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其事则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之事也虽若甚迂然其教既行其学既成之
后推而及于天下其泽之所被不既大矣乎故有志之
士以斯文为任者多喜为之而凡居显要者则往往视
为迂阔彼安知其道之重哉然教官譬犹规矩也必尽
夫所以为方员之则然后可以成物故曰师道立则善
人多而世之为教官其不能尽是者盖亦有矣听其言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12a 页 WYG1241-0444a.png

不从其所令而从其所好则乌睹其学之成哉故其言
必圣贤之言其行必圣贤之道然后可以示法而成化
此君子所以贵乎身教也云衍之为教官盖能尽是道
而予犹相与言者激于有感而云曲江文献之地张文
献余忠襄之所产也二公之学皆圣贤之道其忠爱之
心正直之行著称于当时而流行于天下后世闻其风
声气烈尚使人兴起而况于其乡邑之人乎父兄之所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12b 页 WYG1241-0444b.png

贤之道渐摩成就之使他日出而致用其所立者可继
于二公则为不辱于圣贤之教而亦不负朝廷兴学之
意矣故序以送之
送吴参政还广西序
广西去北京万数千里其所统十二府四十二州五十
四县之地其民不下百馀万而大山长谷盘错于其间
往往与猺獠杂处风气习俗之殊盖自古然矣国朝混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13a 页 WYG1241-0444c.png

切不异于中州于今盖五六十年矣然地既险远天子
尤加念焉故于布政司必选宽厚勤慎之贤以付之而
无有不堪其任者盖亦盛矣然尝论之布政司者五六
大臣而已而以百万之民付焉以五六大臣而当百万
之民之望可谓荣矣然布政司之于民其高下固悬绝
也民之情有不能达于县者多矣而况于府乎况于布
政司者乎由是观之则上之德亦安能使毕达于下则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13b 页 WYG1241-0444d.png

任苟有爱民之心者在择贤守守之不贤以告而斥之
可也守既贤而又择贤令令之不贤亦以告而斥之可
也守令皆贤则为能举其职上之德有不毕达于下下
之情有不毕得闻者乎顺其理而施治焉则有以享其
荣而不患乎其难矣然人固未易知也昔之君子好以
言观人然贤者岂诚可以言求哉夫言其末也行者其
本也盖有有其行而无其言者矣有其言而无其行者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14a 页 WYG1241-0445a.png

审其言之是非而察其行之当否彼行不异其所言固
贤者矣言不足而行有馀亦可谓贤矣有其言而无其
行君子安得而取之于乎可不慎欤湘阴吴公昌为广
西参政参政布政之贰亦民望之所系其所谓宽厚勤
慎之贤而能举其职者矣今再考绩来北京有司最其
课使还治广西上之人欲终其任以究其成也吴公之
归也广西守令诚皆贤矣吴公可不劳而理矣若犹有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14b 页 WYG1241-0445b.png

公因其布政使李公昌祺求予文送之故为道予意如
此吴公以为何如哉
美章郎中再考绩诗序
章君尚文之为考功郎中也士大夫尝涖于考功者皆
称之今年春当再考绩少师兼吏部尚书蹇公以为能
言于上俾复其职需九年而后大用焉同列之贤喜其
绩之最也相率赋诗美之而属予为序盖予与尚文同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15a 页 WYG1241-0445c.png

中以道义相错切者又四五年予为翰林修撰尚文亦
去为刑部主事升郎中遂移考功大有为于时盖其学
足以明道才足以立事而守之以正行之以公明不至
苛宽不至纵故其所树立卓然如此予尝论天下之治
必用天下之才吏部用才之地也然惟全才之君子而
后用之无不宜不然则有宜于此而不宜于彼者故考
功者所以察其职任而审其宜与否以进退之使官各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15b 页 WYG1241-0445d.png

黜陟而已我国家所以与之比隆用此道也则尚文之
为考功其系于治道岂细哉今因其绩之最而诗以美
之固宜也昔者文王之化行南国之大夫皆节俭正直
于是有羔羊之诗郑之桓武为周司徒善于其职曹之
君子均平专一于是有缁衣鸤鸠之诗皆所以美之也
今诸公赋诗以美尚文者亦犹是矣予与尚文非一日
之好愿推鸤鸠之意而有进焉盖君子在位所以接乎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16a 页 WYG1241-0446a.png

受景福尚文之在考功其绩固伟矣然愿尚文益谨其
常道也谨其常道则凡仕者之莅于考功有所观法而
化治效岂不益盛乎如是则受天之禄而膺胡考之休
孰能禦哉相勉以道而期于远大者朋友之谊当然也
故书以为诗序
送钟弥纶诗序
弥纶钟君永丰故家也好文而重士能琴而喜游居其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16b 页 WYG1241-0446b.png

日极游览之娱兴有所适援琴而鼓之盖超然万物之
表又常泛轻舟下彭蠡浮大江以观乎京师归而益有
以自乐盖孟子所谓嚣嚣者也今年观光来北京左春
坊大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曾公子启其姻家也馆之
其第之南斋日为酒杀羊盛宾客以乐之既浃旬将归
永丰曾公复具酒殽饮饯于城外因取唐岑参红亭绿
酒送君还之句为韵率在座者赋诗送之而属予序北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17a 页 WYG1241-0446c.png

俗往往异于古阻绝遐远好游之君子多病焉我太祖
高皇帝抚而正之继以太宗仁宗之圣礼乐文章比隆
古昔山川草木衣被云汉昭回之光钟君于此而遂一
游以观太平之盛岂非幸哉予闻君子之游也以博其
见闻而廓其器度者也钟君固伟矣然今之来于水则
涉淮河之深于山则见岱恒之高至夫都邑之雄宫阙
之壮人物之殷甲兵之严四方万国朝贡之会同皆见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17b 页 WYG1241-0446d.png

山颠水涯潇洒閒旷之处岂不有好游而未遂者钟君
与言之必将低佪羡慕有不可及之叹矣予与曾公仕
将三十年从容两京之间于天下所谓大观盖先得之
今虽未老而病且衰矣国恩未报思欲自退于山穷川
阻之地有不可得者于钟君之去亦安能不为之动哉
钟君归矣益治其所以待宾客者他日乞身南还过阆
溪相与掇芳击鲜酾酒而酌之醉饱鼓腹咏歌圣化写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18a 页 WYG1241-0447a.png

然而非所敢必也
赠考功主事李公赴南京序
宗昉予友也自其为稽勋主事时予以内艰去官及服
除而来也宗昉乃亦以忧去道路相违不相见者四五
年今年春宗昉起复来北京相接益欢甚未几授考功
主事当之南京其同门友通城教谕刘昭谒选在京师
感宗昉故意之厚也特求予文赠焉宗昉居吉水予家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18b 页 WYG1241-0447b.png

惟吾二邑为最盛永丰庐陵次之其馀诸邑又次之故
在京率尝五六十人每营职之暇合坐而笑语必引古
人嘉言善行与吾郡前辈君子之文学忠节炳然与日
月争光者相为劝勉皆期以不辱焉佳时令节樽酒相
欢或相与出游必分题赋诗以歌咏太平之盛而写其
殷勤笃厚之情其风流习尚如此故去乡虽远历时虽
多而未尝有羁旅无聊之叹盖皆有以忘之也今宗昉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19a 页 WYG1241-0447c.png

盖不减于此然则宗昉盖无往而不乐也则何离别之
足惜哉虽然吾党之士进而蒙簪绂之荣退而获乡曲
之乐者皆上之赐也其安可忘耶唐之诗曰无已太康
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孔子取之而列于国风
以为忧深思远而可不至于殆也则予与宗昉等当益
思所以尽其职庶几蟋蟀之意而免乎伐檀之讥则可
以保其乐于悠久矣宗昉质美而气和志勤而材达于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19b 页 WYG1241-0447d.png

之乐如此为文以赠之而使加勉焉盖义之所不能已
也
哀萧仲清诗序
仲清庐陵故家子也早孤克自树立事其母以孝闻兄
弟三人相友爱而仲清专家政公私百为皆身任之不
以累诸弟洪熙元年长其乡粮赋故事为粮长者必躬
诣京师听敕命受勘合以归然后徵纳焉仲清自南京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20a 页 WYG1241-0448a.png

皆得不死独仲清溺焉乡之人士以仲清好善乐义而
不幸以死皆哀惜之今年其弟季灵来北京过采石痛
其兄之不作而不能已于情也于是求士大夫为诗以
哀之因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曾公子启属
予序呜呼仲清诚可哀也已盖仲清之失父也母孺人
鞠之冀以善其后也孰知老者存而壮者乃死邪兄弟
之情如足如手今已奇其右矣则夫所以痛恨摧裂岂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20b 页 WYG1241-0448b.png

岂狎于水而自溺者耶役于公困于天有不能自制者
然则仲清恶乎其不可哀也秦穆公之死以三良殉诗
人为赋黄鸟以哀之田横被召至尸乡以首见高祖从
者挽至宫而不敢哭然不胜悲皆为歌以寄其哀后世
哀挽之诗盖权舆于此也今仲清之不幸略与二子同
则凡哀仲清者其可已于言哉君子之于死生惟当于
义命而已仲清虽不幸然所以致此者岂非义邪亦岂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21a 页 WYG1241-0448c.png

者谓其骑鲸上天非沦滞于水者而司马子微尝谓白
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然则谓其骑鲸上天
盖不可知也仲清得从之游亦将乘云御风超鸿濛翔
寥廓有莫之测者若然是亦可以无憾矣
送杨朋远序
杨氏于泰和为大家国初有一桂君者既富而有文豪
杰之望临一州朋远其曾孙也朋远明经欲举进士而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21b 页 WYG1241-0448d.png

职而归几与朋远亲厚者皆赋诗赠之而徵予序予与
杨氏世有连诚不可以无赠也夫学校者治天下之本
也治天下之本在学校则为学者当何如可知矣然学
之成本于师则为师者当何如又可知矣古圣贤之道
载之书师之所以教学者之所以学也服而行之以自
显于世者固有矣行不如其言者盖多置之而不言者
又比比也夫行而违其言已不可况又置而不言奚可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22a 页 WYG1241-0449a.png

其廪以养之复其家以优之使专为是道也然服而行
之者反少或徒言之或置而不言而甘心于君子之所
鄙为之师者亦相与衎衎施施优游于杯酒之间以自
媚此何说哉则夫冀以为治天下之本者岂不失望邪
呜呼此学校之通弊也庐陵文信公之所自出公学圣
人之道以文章魁天下而孤忠大节师表百世今之为
士者多思循是道以求无愧于公然则职教于此者因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22b 页 WYG1241-0449b.png

于是行必于是而皆为才且良无前之所云弊而有以
副兴学图治者之心岂不美哉朋远勉之此众之所望
也将亦为衎衎施施以自媚于杯酒之间则非众之所
望也
送浙江按察使林君诗序
浙江自昔称大藩其所统十一府六十二县环数千里
之地其山水清秀故其人多才物产富饶故俗尚华丽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23a 页 WYG1241-0449c.png

下之言盛者必曰浙江然以今日所闻考之则习俗之
移有不胜其弊者夫邪恶之人亦他处之所有也然而
至于无忌惮则他处所无矣盖恃其轻险而舞智以轥
物挟利以佐奸居室舆马衣服之用率僣非其分不仁
之徒而操不仁之器横恣于乡邑小者攫民财甚则举
室束缚之而加无礼焉又或继以戕害出入官府把持
其阴事州县之吏莫敢谁何私与之狎而纵其所为细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23b 页 WYG1241-0449d.png

知其然为遣大臣往察治巡按御史亦尽心发擿而痛
绳之使有所创艾庶善者得自存然虎狼之暴苟不至
于死往往恣其反噬于是捃摭告连百方沮抑之阴搆
诡求以蕲必胜虽有君子能别是非亦莫如之何夫邪
恶之人固他处所有也然于朝廷所命牛羊仓廪之吏
尚知所敬惮况州县之吏乎况天子所遣之臣乎不自
揣度无所忌惮如此可胜叹哉夫君子者众人之表也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24a 页 WYG1241-0450a.png

思之刑法所以治小人故小人必畏刑然非可一时过
化也持宪者苟明法以示之正已以行之守之以信持
之以久有罪者必罚不可以势免不可以货求小人知
法之真可畏也将必有改行而趋善者今彼之恶岂在
此者亦有未尽善欤三山林君硕字茂弘为监察御史
九年声誉动中外今去为浙江按察使天子大臣知其
贤而用之也予知其善于其职而恶者庶几能改行矣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24b 页 WYG1241-0450b.png

行而深为之喜求学士大夫赋诗送之因予友翰林侍
读陈君光世求为序予因历道其事以告之且以俟其
绩之成也
送尹御史还南京诗序
国朝设两京以备巡幸上既在北京凡南京诸司所行
事皆有成法而监察御史处于其间以刺举激扬为职
使人知所惮而不敢肆然其所施于人者轻重缓急当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25a 页 WYG1241-0450c.png

亦未见其能有为也予友尹循有规为监察御史于南
京有名今年再考绩来北京既复职而归予为诗以赠
之矣而翰林编修周功叙与之有连复率诸公赋诗而
请予序之夫古之为治者本于六卿而御史则立柱下
受四方之书非有他事也至秦始令监郡汉初定礼仪
乃以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于是始任纠察之事自是
而后职愈重凡官无尊卑事无大小有越礼废法者皆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25b 页 WYG1241-0450d.png

正则朝廷正朝廷正则天下理矣其所系如此我朝尤
重其选不以非才处之凡其所在足以劝惩使其君子
皆安于为善而坚其所守小人则收敛畏慎而不至于
越礼废法故治道举矣然治人莫严于自治传曰有诸
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此其居官之道也
有规今之所谓贤者也宜诸公之诗称美而期望之矣
虽然吾观仕者多矣其始皆奋发而有为及其久也则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26a 页 WYG1241-0451a.png

之情也有规其可以常情自处哉以常情自处非君子
之道也尚益励不懈以成其远大之业则他日进于福
禄荣名盖未艾此众之所望也予与有规同郡故道其
职任之重与其所已然者而期其将然者以为诗序
赠萧进士南归诗序
萧镃孟勤吾邑南溪故家其尊府山东盐运副使鹏举
尝受业于刘先生子高能传其所学居家以行义闻其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26b 页 WYG1241-0451b.png

多见也孟勤受家学之懿克自树立今年以书经取进
士在高等天子将显用之俾需次于家将行求赠言于
予嗟乎孟勤予言何足以增益子哉好言以悦子非所
以爱子也而亦岂子之所乐闻哉子归矣乡人盖为子
荣之而予则方为子惧也何也科第者士大夫所由以
仕之路也虽若少有得焉然非居位以行道也亦犹夫
人而已矣虽荣何加焉且君子固不以一第自足也圣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27a 页 WYG1241-0451c.png

然则一第何足以动心哉故曰乡人荣之若子之所可
惧者则自是始矣吾邑之为进士者前后累百十不皆
出于故家亦不皆有若运副公者为之父也惟如是也
故人之责之也轻今子故家之后而运副公之子也使
其终处也人无责焉今既为进士将显用矣则人将观
于子矣果言行有一不善焉斯咎之曰如是而为故家
之后也如是而为运副公之子也岂不深可愧哉此予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27b 页 WYG1241-0451d.png

下之道二义与利也喻乎义则无取乎利子之亲不汨
于利而能有其清德者以喻于义也今子幸犹未仕也
其益谨于义哉必使言行皆合乎天理之宜始于家行
于乡充而至于义不可胜用则其仕也必不以利自溷
而无愧于亲若是始可以为荣而惧亦庶乎少释矣子
归其勉之予与子非一日之好也故其言如此子亦以
为然乎哉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28a 页 WYG1241-0452a.png

欧阳氏于吾邑为故家以儒业相上广哲之大父盖隐
君子其尊府尝为国子助教叔父今为云南按察副使
皆有名当时广哲静重而不迂宽和而有守且博学能
文章今以进士擢考功主事当之南京予与之有连故
为道其职之所宜以赠之夫世之所托以为治者内外
百司之执事而已以天下之才而任之其能尽当而无
失也难矣于是有考绩之法焉所以审其任之当否而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28b 页 WYG1241-0452b.png

诚陈不可欺以曲直权衡诚设不可罔以重轻使考功
而或失度焉则贤否易位而事有不治人之蒙其害者
多矣嗟夫贤不肖之进退治道之隆污民心之休戚系
焉而考功任之则为考功者其甚重可知也夫既任天
下之重则必尽其道韩子曰欲求士之贤愚在乎精鉴
博采之而已精鉴者极其明博采者尽其公诚公且明
则贤不肖不可掩而进退皆宜治功之不盛未之有也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29a 页 WYG1241-0452c.png

何私而已矣私既去则公公则明考功虽重任予见其
无难为也广哲之上犹有专其任者以是而佐之广哲
之职举矣虽然是道也岂直为考功而已哉广哲当有
取焉工乎诗者歌以系之
周志刚高明楼诗后序
永乐十一年予以扈从留北京志刚以客游畿甸数往
来城中时乡郡之宦游者无几人见志刚从容款洽相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29b 页 WYG1241-0452d.png

生为记之侍读梁公暨予与志刚皆有连亦相与歌咏
之然而未尝登斯楼也其后予以外艰起复始访志刚
于漆溪谒其尊府天与君问所谓高明楼者乃遂一登
焉岿然出于众屋之上轩匆横敞高峻明洁轶氛埃而
超混浊可以延清风招白云倚栏而望之遐瞰百里近
视一舍游人行侣之笑歌耕夫樵子之来往风帆沙鸟
烟云竹树隐见出没于水光山色之中真一乡之伟观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30a 页 WYG1241-0453a.png

见哉惟胸次悠然无尘俗之累者乃能与于斯然则若
志刚者岂寻常可比乎而予与诸公昔之所赋述亦庶
几所谓称情者矣予尝窃计世之人高楼杰阁自庇而
安者多矣然而其人或不足称也幸而可称矣而宾客
之所与宴休悦乐者不足以自见也故或为贾区聚博
徒虽缔构之华而君子忽诸是以泯没而世无取也惟
有其居而与当世之贤者为娱见于吟咏传之后世子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30b 页 WYG1241-0453b.png

其贤于人盖远哉志刚又求予言故为序其说
远明楼诗序
远明楼者泰和周仲霄与其弟仲隆仲洁之所居也周
氏故大家漆溪为最上腴原田广衍弥望皆平畴沃壤
溪水浸灌其中四山盘回环百里而远明楼居其中巍
然出埃壒而凌风雨仲霄兄弟承先世诗礼之泽以名
阀自尚四方宾客往来周氏者辄延纳于其家盖有昔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31a 页 WYG1241-0453c.png

望之近而耕夫樵父之舍如鳞次如蚁集皆见于衽席
之下远而白泉高霄玉华诸山骛而奔止而耸献奇而
竞秀者皆可以一二数然后喟然叹曰快哉斯所谓远
明者也常人之情胶于浅近而壅于见闻则志局而体
疲气懑而神昏虽欲展其远猷不可遂矣惟纵目于遐
旷之地娱神于显敞之区则心为之益广目为之益明
超然出乎万物之表夫岂区区常见所可同哉予官京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31b 页 WYG1241-0453d.png

阗咽钱榖甲兵之浩穰盖悉见之矣然观山水之秀亦
未尝不思往游而未能则予于远明之楼而遂登览焉
其心目之豁然盖可知矣而仲霄兄弟襟度明爽超越
常情远甚客至辄相与觞咏于斯楼盖久而不厌士大
夫之登高能赋者皆为咏歌之既成卷矣仲霄兄弟因
以求予序予时以内艰服阕当之京师不知登斯楼又
何时也因为序之他日若以老病赐归田里再登斯楼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32a 页 WYG1241-0454a.png

送萧诚德归泰和序
北京古冀州之域唐尧畿内之地也至舜始分为幽州
风化之厚非他州可比汉魏以来皆以封建诸侯自唐
天宝至于元没于藩镇惫于兵革也久矣天眷皇明尽
付所覆而幽蓟实为内地今皇帝潜邸在焉德化大行
一洗污陋唐虞之盛复见于兹乃即其地建北京以为
天下会同之都天发其祥地阐其珍山川草木倍增光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32b 页 WYG1241-0454b.png

欲一游以观圣朝之大业而依道德之末光盖千载之
良遇也予内兄萧诚德亦所谓有志之士而愿游者数
矣今年适以事来北京乃得偿所愿焉盖于夫山河之
雄深土地之沃衍宫阙之巨丽贤才之魁杰讴歌朝觐
之归趋礼乐文章之宣著及夫城郭之壮府库之殷兵
甲之严风俗之重厚物产之繁多皆得以接乎目悦乎
心退而叹曰盛矣哉圣治之极其所谓其仁如天尧舜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33a 页 WYG1241-0454c.png

自江西而来其道里非远矣然自天宝以后其间有志
而愿游者盖多而多以艰虞摧抑之不遂也今予与诚
德并生太平混一之时沐浴仁圣之膏泽皆得如其志
以尽观游之美岂非幸欤大山长谷之民盖有身受赐
而欲知其盛者归而悉以告之相与乐于田里之间必
有继康衢之谣者其谨录之使万世有传焉
送胡知县诗序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33b 页 WYG1241-0454d.png

归遂安中书舍人许君鸣鹤其戚也合交游之士赋诗
以送之而其友翰林侍读周君崇述相与誉叹胡侯之
贤而命予序其诗盖胡侯始以国子生为典史于某县
能洁廉以持已和惠以及人而其人爱之于是举拔为
遂安其所以治己及人者一如典史时遂安之人又爱
之夫令治百里之地其民以万计而事当有所操纵缓
急其能无怨恶亦可矣非有爱民之实则安能使民爱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34a 页 WYG1241-0455a.png

养遂则民心悦刑罚胜而民心怨其理固应尔矣诗曰
岂弟君子民之父母令以子视民则民亦以待父母者
施于令其事盖有不严而治者矣又何怨恶之有故为
令而使其邑之人不爱必其所施者皆非善道也欲其
事之治可得邪是故苛察以为能鞭挞以立威崇己而
下人矜名而忘实者君子不贵也今胡侯为政而见爱
于其人其亦有可爱之实而无不善之施故邪然则胡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34b 页 WYG1241-0455b.png

矣至于祸难之来非僻之干鲜不移其素失其守夫君
子之所以为贤尽其在己者而已不以外物为欣戚也
胡侯有其始矣其尚勉其终也哉今之著令为吏者三
考而黜陟之县令之贤往往升为郎官牧守胡侯勉焉
此朋友之望也
送郑知县之泰和序
吾邑素称文献之邦其君子则守礼而畏法閒居族坐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35a 页 WYG1241-0455c.png

天下少者亦读经史学文章以举进士为业故弦诵之
声相接也其齐民则尽力于农亩或转货于江湖贸鬻
于市区营什一之利以养父母育妻孥而有自得之乐
是以贤者皆明于理谊果于为善其馀既安于所业而
无外慕亦易与为善而难与为恶县令之贤则敬之如
神明爱之如父母凡其所令争劝趋之惟恐后其政事
之良设施之善必记忆传诵至于久而弥新及其后也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35b 页 WYG1241-0455d.png

逶迤之冈秀拔之山绵亘乎县之四境登高而望之凡
密林茂树良苗嘉榖官署民居高大之观游人行旅之
往来风帆沙鸟之出没耕夫樵父牧人渔子递歌互答
于烟云杳霭空旷有无之间皆可以悦乎外乐乎中至
于马牛羊豕茶笋鱼鳖果实蔬茹絺绤麻枲之类凡人
所以奉口体者皆足而不待外求其风俗之美景物之
胜孳产之饶如此故自昔号为易治贤令之来也莫不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36a 页 WYG1241-0456a.png

有不然者何也盖有罢懦姑息煦煦然自以为惠苛刻
击断切切然自以为才者于是人有乐其纵而贼善良
苦其暴而致陨绝是所谓惠者乃所以利奸所谓才者
乃所以残民也今皆已矣县之善良思得蹈仁服义宽
严有体之君子而临之庶能有立也而今得郑侯焉侯
名璘字焕文永嘉人以才能为御史出入有名声其后
以忧去今服阕而令泰和泰和之人之幸也夫尝为御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36b 页 WYG1241-0456b.png

必宽而不纵严而不残有以革前人之弊矣县之善良
有所恃而立矣不善者有所惩而改矣其政事设施后
人必有以传诵而记忆者矣侯之行县人之官于朝者
皆喜而使予致一言故序其风俗景物与民之有以自
足而易治者如此以为赠以俟侯之政成其绩之美尚
当为记述之使传焉
贻厥堂诗序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37a 页 WYG1241-0456c.png

登故一时之人皆有以自乐盖其小人则给足于田里
之间而君子皆安于为善所谓六服承德之世也泰和
袁君克睿乃以其间作其所居堂宇而名之曰贻厥之
堂盖以承先人之遗以克有今日而益思所以裕于后
也前乡贡进士珠林陈士瞻先生记之矣士大夫又从
而歌咏之君其所谓安于为善者也观君之处于是朝
夕谨谨焉非礼之言未尝一出诸口而其所行亦未尝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37b 页 WYG1241-0456d.png

其笃于自修者如此传曰善积于其身而福及其子孙
则君之所以善其身者乃其所以贻后者也袁氏居泰
和世以善闻其传于今盖久矣非维持封植之厚不能
也而君之所为又如此故君之孙和秀出于士林之中
是又将显其家者也夫干霄拂蜺之长林滔天沃日之
洪波是岂一日之积哉其本深厚则其末之盛长也果
矣袁氏之先既有立于前故君得以享夫太平之泽君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38a 页 WYG1241-0457a.png

盖未艾而诸公之诗传于后者岂有穷哉故为序之诗
凡若干首
赠高协律序
国朝于祀事为最重凡殷荐天地祖考皆有乐而作乐
者必谨择其人以学老子法者清静淳一为可用于是
慎选其徒处之神乐观俾专事焉其敬共神明如此故
自肇祀以来岁丰人和灾沴不作海宇宁谧四裔向风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38b 页 WYG1241-0457b.png

执事之人相礼作乐秉德协心盖亦有助也吾邑高扶
摇以选在神乐观所谓清静淳一之尤者也其于礼乐
之事知之审行之熟矣历二十馀年未尝有毫发过失
闻于人者同列之士莫不敬爱焉朝廷知其才举为太
常寺赞礼郎而才益著既九年矣遂升为协律郎知扶
摇者以为宜于此职也夫祭祀大事也而礼乐之用为
急自古已然矣楚茨之所谓永锡尔极盖本于既齐既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39a 页 WYG1241-0457c.png

喤磬管将将也由是观之礼乐之感召岂不大哉而扶
摇得以其清静淳一之行当太平隆盛之时而从容于
礼乐之事以相圣天子感神祇致福祥衍国家无穷之
庆其任实荣且重矣今位益进扶摇当益思慎重以修
其职温恭朝夕执事有恪是所宜服膺而勿失焉扶摇
既升擢当之南京其素所厚善者因中书舍人钟君子
勤求予文以赠行而予亦素与扶摇相厚者故历序其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39b 页 WYG1241-0457d.png

郭处士挽诗序
郭君彦常既没之十年其子陜西按察佥事公绪集凡
士大夫哀挽之词为一卷求予文序之呜呼彦常诚可
哀也己予家泰和与郭氏居相近而有诗书仕宦之好
故彦常与予相爱为最深然则予固知彦常其所可哀
是宜见于予文也彦常姿貌伟然慷慨有气节然善自
检饬造次不违于理遇人不择贵贱皆有恩意而独喜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40a 页 WYG1241-0458a.png

议论英发设施措置有过人者及论一时人物是非曲
直皆有以当乎人心盖其少游京师入太学交天下之
贤豪而亲见公卿大夫之行事是以才达识明如此又
持心公平于事无所苟故邑之大夫政有所未宜乡里
小民意有不能平者多咨决焉彦常皆为之尽无不惬
者由是上下皆推敬以谓彦常非直百里才也彦常虽
才贤然不屑于进取永乐二年朝廷下求贤之诏今春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40b 页 WYG1241-0458b.png

之以病不可荐未几而彦常死矣呜呼以彦常之贤才
而不少见于用以没岂非其不幸哉宜乎士大夫哀惜
之不能已于言也而况于予者乎虽然古人怀抱利器
不见知于人卒无闻以没者何限其有幸而显矣而才
不称位至死而遂泯焉或因以著其不善而莫之掩者
盖亦有也求一言以哀惜之何可得哉彦常虽未达而
世之知己者固多又有以著其贤才于远然则彦常未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41a 页 WYG1241-0458c.png

则有志其葬者此不著著其善如此非徒以泄予哀亦
因以慰夫朋友之思而已
送郭佥宪诗序
永乐二十年三月予友浙江按察佥事郭公绪以内艰
服阕将之京师吾党之士敦朋友之好重离别之感者
相与饯于城南济渡庵之僧舍即物赋诗以送之而谓
予宜序忆前同游乡校时郭君文学议论颖然出侪辈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41b 页 WYG1241-0458d.png

见者盖久其后郭君亦领乡荐然遂以忧去久之乃就
徵入太学始得以其暇日相往来饮酒言笑以为欢盖
别去已七年矣又二年郭君取进士历试都察院有名
然勤于其职不少暇心虽相亲而迹则已疏矣既而去
为陕西按察佥事又调而之浙江其间不能以期月处
盖未尝不欿然也前年乃与郭君皆以母忧归乡里丧
事之暇时得相见慰劳苦如平生然家事亦滋出不能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42a 页 WYG1241-0459a.png

至于今二十五年始而少中而壮今将老矣然其间聚
处而乐者能几何今又遽去不知何时再见而乐也则
予亦安能己于言哉古者大夫君子之有行也其同列
之贤赋诗以送之所以美其德勉其功而欲其毋久于
外尹吉甫之诗曰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又曰夙夜匪
懈以事一人又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至于篇终又以
遄归慰其心朋友之谊何其至矣千载而下因是想见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42b 页 WYG1241-0459b.png

盖深矣郭君时取而览观焉则庶几有以慰朋友之思
也已
送尹御史按广西诗序
予读皇皇者华之诗而叹古之君臣所以忧民者何其
与今相似哉盖君人者有忧民之心而不能亲接乎民
于是而遣使使者宣上德而布之民𨗳民情以达于上
者也故其首章曰每怀靡及而于咨谋度询屡致意焉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43a 页 WYG1241-0459c.png

称上意于乎其重矣哉我国家有天下土宇之广亘古
所无既设十四布政司以治之犹虑泽不下究情不上
通于是有巡按御史之出焉既亲临而遣之及其归也
又有民情之章焉由是上之德不壅而逮乎下下之情
不壅而闻乎上上下交所以为泰也予友尹崇高为监
察御史有能名今年被择按广西朝之士大夫知崇高
之能尽其职而喜广西之民之遭也皆为诗以赠之而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43b 页 WYG1241-0459d.png

恩泽咨察民隐盖其志也今之去虽微赠言可也而诸
公不能已于言如此盖所以致其惓惓之意而欲崇高
永其令誉于无穷也虽然予有说焉广西去北京万馀
里其地多猺獠而为之吏者岂皆循且良哉其间盖有
弱而受抑强而梗化者尹吉甫送仲山甫之诗曰柔亦
不茹刚亦不吐不侮孤寡不畏强禦崇高所宜务哉虽
然此其行事也其诗不曰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古训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44a 页 WYG1241-0460a.png

肃肃之命以明邦国之若否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者与
仲山甫盖等矣崇高勉之哉
送尚宝司卿张君归省序
张君名信东莱人其以孝闻于时也久矣永乐之初君
之母(缺/)氏病且殆百方莫能愈君祷于天割肝和药以
进母食之良愈事闻太宗皇帝嘉其孝命旌表其门闾
且以为尚宝司丞君在职恂恂然不少懈其心嗜学如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44b 页 WYG1241-0460b.png

辄从之释疑解惑予亦乐为之尽其后仁宗皇帝在东
宫监国君留侍左右与予益相亲而益谨于其职仁宗
皇帝爱之及即位遂由少卿升今职君之母亦锡封太
宜人久之君请于今皇帝得归省又赐钞二千贯为道
里费将行其同列之贤袁君忠彻葛君贞俞君敬徵士
大夫能诗者作诗送之而求予序予与张君交非一日
其何可爱于言予闻臣子之道忠孝而已矣张君之事亲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45a 页 WYG1241-0460c.png

年八十馀尚康强无恙而君以爵秩之隆奉婉愉之乐
乡邻父老见君之能孝而跻于显仕又有以为亲荣如
此其所以起敬起慕者当何如其至哉虽然忠孝非二
道也事上之忠即事亲之孝之所推也而君子行之盖
终身焉慎于始而懈于终君子不为也张君益务其终
也哉不以已之所能者自多而以古之人所能者自勉
则是亦君子也已张君行矣其以时还朝而修职焉毋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45b 页 WYG1241-0460d.png

南径胡氏族谱序
南径胡氏族最盛如麒盖族之杰然者也监察御史尹
崇高荐其才擢任丘知县将之官出其所著族谱求予
序南径在泰和西北三十里予尝往母家辄过焉见其
层楼丰屋参差隐映于重冈长谷之间未尝不叹其盛
也及得谱观之盖居南径始十世而子孙之存将百人
后之来者犹未艾其蕃如此非积之有本故耶予家素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46a 页 WYG1241-0461a.png

故如麒以序请于予则予虽欲已可得邪夫所谓故家
大族者岂偶然之故哉必其祖宗之善充于已而及于
人然后子孙有所凭藉故能悠久盛大而不坠辟江河
之水浩浩汤汤踰万里以至于海而莫之能禦此其本
可知矣然世之论氏族者专以爵位之高下而不究德
义之盛衰故自慊者往往诈冒以自高予窃怪之豫章
徐孺子终于布衣而天下后世尊仰之如泰山北斗过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46b 页 WYG1241-0461b.png

奸鬼蜮之雄非不昌然得志也然子孙有知亦且羞道
之则夫所以亢宗而裕后其所重当如何可见矣是以
君子笃于为善也南径之先云析自永阳其前之显者
皆不论居南径而显者止于提领山长而为乡善人今
如麒寖光显矣其尚笃于为善哉若以前人之善为可
恃而忘其所以继不可也昔栾武子为晋卿有功德于
时晋人思之如廿棠之思召公其子黡怙侈蔑义迨武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47a 页 WYG1241-0461c.png

可不戒也诗曰毋念尔祖聿修厥德胡氏之子孙皆勉
之则此谱之传虽百世未艾也
赠浙江副使江君序
建安江君至坚为监察御史既九年以绩最升授浙江
按察副使诸公笃僚友之谊重乡郡之好者求予文赠
之予与至坚同年举进士又同仕于朝相知为最久于
其去也宜为文以赠之况又有求者耶故为至坚道其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47b 页 WYG1241-0461d.png

其所以养之者故托之郡守县令而统于布政司又设
按察司以临之其为民之意备矣故世之论养民者必
曰守令民有不得其养则必咎守令之不贤此本其职
而言也若君子深原其故则有未尽然者盖守令既远
于天子非忠实不欺之士鲜不废法以病民为按察司
者能明以烛之公以行之奖是而纠非佑善而摧恶不
可以毫发私挠则贤者益劝于养民不贤者有所惮而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48a 页 WYG1241-0462a.png

受福者也其职岂不诚重也哉忆予就外傅时见有困
于豪民黩吏者曰吾将诉于按察司彼必惴惴然惧返
其所取而释其不平或为要约以示不敢复然者彼诚
有所畏而服也自省事以来所见受困者益众有闻诉
而惧者矣有闻诉而加甚者焉是岂尽其人之罪哉或
临之者亦有未尽善欤于乎按察司之贤天子所恃以
养民民之所恃以为安也而或有未尽善者则民之病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48b 页 WYG1241-0462b.png

司之贤非过论也浙江自昔称大藩今为按察使者曰
林君茂弘予知其贤而至坚往副之又贤凡与为僚者
又累累皆贤明于是非善恶而皆不可以私挠有以厌
服乎人心则浙之为守令者当无不贤而民当无有困
者矣此非深幸欤故予赠至坚者如此其亦以为然乎
哉其亦以为迂也哉
赠张御史任南京诗序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49a 页 WYG1241-0462c.png

者之风其兄坦为予王氏婿聪敏而好学既举于乡未
得官而卒时荐继之尤笃意于学问人谓张氏世积善
子孙必有显者当于是见矣今时荐举进士得监察御
史足以明为善之报也时荐既受命当之南京邑之仕
者皆俾予赠以言而时荐之意似亦欲有得者嗟夫予
迂者也虽有意于古人而才不适宜其赠人以言多矣
然率以为迂而不见用故往往自悔其言时荐既为御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49b 页 WYG1241-0462d.png

荐所欲也予何可终嘿邪今之御史兼古台谏之任凡
事人有不得言与不能行者御史皆得以言之皆得以
行之其任之重可知也然何以能称哉仁义而已仁足
以胜私义足以制事然后身安功立而不负于所任古
之君子皆然也后之人有能此是亦古人而已矣然远
者难徵而近者易信姑以乡邑所知者为时荐诵焉洪
武之初予叔祖启翁先生出为御史其言论侃侃而所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50a 页 WYG1241-0463a.png

布衣时其后有陈仲述先生者为御史(阙/)年廉介之操忠
谨之行始终如一日及其卒也无馀赀此二先生者士
大夫称之至今夫岂愧于古人哉取法前辈而追踪古
人时荐所宜务也所贵于士者以其学圣人之道圣人
之道不外乎仁义方其未用姑以是存诸心及用也乃
以家自累而弃之至于名毁而身辱则亦何贵于士哉
时荐勉之予之所赠者如此若亦以为迂则予之悔滋
抑庵文集 后集卷六 第 50b 页 WYG1241-0463b.png

抑庵文后集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