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1241-002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抑庵文集卷二      明 王直 撰
  记
   顺德堂记
嘉禾曹镛字汝器世居林溪之上其祖若父皆以行谊
闻乡邑汝器尤读书循理恳恳致其孝士大夫皆乐与
之处遂以名闻缙绅间尝名其堂曰顺德而未有为记
之者乃因翰林检讨钱原溥而以请于予予谓堂之有
卷二 第 1b 页 WYG1241-0023b.png
名盖古人铭器自警之遗意观汝器之所以名堂岂他
之事娱嬉燕乐者之比欤盖凡可以动心役志之物皆
不在其中其勉焉而不敢怠者一于德而已德者天之
所赋于人而人所得于天之理也理具于心而施之父
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间其事有小大其行有缓急
莫不有当然之理焉顺而行之以脩其身齐其家充之
以治国平天下明而化乎人微而及乎物幽而有以动
天地感鬼神皆顺此理而已矣故曰人之生也直直顺
卷二 第 2a 页 WYG1241-0024a.png
理之谓也古之所以为圣为贤为名公才大夫岂逆德
者所能哉后世以来其能不逆者固多咈焉而逆者不
可谓无也生于利害之私而起于忽微渐而积之至于
贼仁害义蔑礼弃信颠倒于日用之常反戾乎伦谊之
大其祸有不可胜言者书曰惠迪吉从逆凶此之谓也
汝器谨于自修如此非所谓有志者耶则予于顺德之
堂安得不深嘉其意哉予闻汝器好琴而喜吟琴者禁
也所以禁邪而制放养德之具也且君子之发德咏仁
卷二 第 2b 页 WYG1241-0024b.png
皆于诗见之汝器之所好与其所务可谓协矣尤在加
勉之云耳勉而不已亦将何所不至哉是为讫
   终慕堂记
东平张琛廷玉名其堂曰终慕之堂示不忘也廷玉自
少善事父母尽爱敬之诚极婉愉之乐名闻于士大夫
久矣母李氏早卒廷玉执丧以礼而哀戚过焉不饮酒
食肉不处内者三年于继母袁亦如之及仕为衢州府
同知奉其父往就䘵所以适其口体而娱悦其心意者
卷二 第 3a 页 WYG1241-0024c.png
无不至久之父卒哀号孺慕几不能生奉柩归葬东平
结庐墓下旦暮哭人不忍闻有司上其事诏旌表门闾
由是远近皆知其孝服阕朝京师吏部擢为文选郎中
重其孝也未几予待罪吏部与廷玉接听其言观其行
益重其为人间语及辄泫然曰此琛之愚何足为大人
君子道哉至是外执政有缺举贤任之廷玉名在选中
上亦闻其行擢为福建左布政使将行数过予求一言
以自勖乃因其所以名堂者而相与诵焉夫君子之丧
卷二 第 3b 页 WYG1241-0024d.png
亲岂以三年之孝为足以尽情哉身者亲之遗体也顾
其身则思其亲身存则亲存矣盖至于殁而后已焉故
曰大孝终身慕父母然徒慕无益也要必有所务立身
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其所当务者也终身慕
父母而立身行道以终之斯其所以为大孝也欤忠者
孝之推也孝于亲则必忠于君充而极之将无所不至
也廷玉之孝显矣今去为方伯推其孝于亲者施之政
使其人皆尊君亲上养老慈幼又推之以厚民生育物
卷二 第 4a 页 WYG1241-0025a.png
类闽粤之间熙然太和则人将归美于方伯推本其父
母之贤此所谓成其亲岂非孝之大者哉予重廷玉故
为言如此俾书于堂之壁以为记而勉焉以究其成也
   诸葛武侯祠记
南阳郡城西有阜隆然而起曰卧龙冈汉诸葛武侯尝
居于此旧即其地建祠以祀焉元至大中河南行省平
章政事何玮行部谒祠下病其库乃下有司充广之又
即祠之东建书院以设官养士事闻朝廷名书院曰诸
卷二 第 4b 页 WYG1241-0025b.png
葛书院祠曰武侯之祠世移岁久书院芜废祠虽幸存
然亦日就颓毁前之为郡者莫克任之洪熙元年五月
太守陈君正伦始至往谒焉周视祠宇萧然破坏采椽
败席不除风雨退而叹曰侯之德业在天下当百世祀
之况其所居之地乎今祠如此何足以揭虔妥灵乃于
农隙伐材命工撤而新之冬十月成正堂四楹其馀方
次第营之未就而当朝贺来京师明年春二月还郡适
同知张永推官司宪南阳县令李桓圭后先继至相与
卷二 第 5a 页 WYG1241-0025c.png
协力图其事未几两庑皆成缭以周垣前为大门以时
启闭而祠堂之制始克大备堂之中塑武侯像凡其器
用则南阳卫南阳中护卫具焉正伦既告祀以落其成
又岁以八月二十八日率郡县僚属奉少牢致祭拜跽
有位荐奠有所进退周旋克中仪度郡之人士皆欣然
称叹曰陈公为此其可谓尚德之君子矣然不为之记
则何以示后人俾维持之永勿坏于是桓圭以书来京
师请予记予谓先王之道以明伦为本周衰王者之迹
卷二 第 5b 页 WYG1241-0025d.png
熄至于秦极矣汉兴学者乃复得闻先王之说至于光
武明帝其道庶几明矣士之出于其时者秉礼义循名
节纲常之际截乎不可紊也降及灵献大盗继起建安
以来曹氏最为雄盛逞其诈力以诱胁天下豪杰之士
莫不折而从之其所图为者无非僣窃暴悖之事岂复
知有纲常之道哉迨华歆之计遂李伏之说行而三纲
绝矣当是时莫有非之者虽吴国多贤亦委曲顺从之
不暇是天下之人皆沦于逆理乱常之归独武侯奋起
卷二 第 6a 页 WYG1241-0026a.png
图复汉室毅然以诛曹为心出师二表正名定分凛凛
乎王者之师使天下之人晓然知曹氏为贼纲常之道
赖以不泯后之君子因是而正谊明道以扶世立教则
侯之功大矣岂特与劳定国死勤事禦大灾捍大患者
比欤虽百世祀之可也且尝游处乎此神之所顾怀民
之所向慕焄蒿悽怆如或见之则严祀之以示教焉盖
宜矣然今之为郡县者于有司之事部使者之所督责
尚勉勉焉有未至若先圣之祀学校之政亦有怠而废
卷二 第 6b 页 WYG1241-0026b.png
者其能崇先贤以仪后进如此诚鲜矣而正伦能之非
诚所谓尚德者哉则凡政教之所当务者其从容优裕
可知矣正伦庐陵人由进士为监察御史以恭俭慎静
知名宜其所立有过人者故为文俾刻诸石使后之人
有考而继之也
   潜山县脩学记
潜山县治旧安庆府治也宋庆元初移府于盛唐湾而
以地属怀宁县元延祐间为县者以为僻远请即其地
卷二 第 7a 页 WYG1241-0026c.png
增置潜山县而学校备焉其始建学盖以苟且就事规
模庳狭无高大之观国朝洪武初诏郡县皆置学然亦
因陋就简未遑改作今既久且弊矣宣德七年主簿陈
大用周览而病焉谋于知县俞友谦县丞王彦良曰朝
廷兴学育才其意厚矣董而励之俾有成功者有司事
也今弊陋若此宜撤而广之庶有以称上意大用请身
任焉议以协合邑人之好事者闻大用之谋皆喜曰此
所以教吾邑之子弟也而敢以烦公富者献赀贫者效
卷二 第 7b 页 WYG1241-0026d.png
劳不劝督而集乃市材命工并手交作七月癸亥戟门
成十月乙未大成殿成而大用当述职来京师乃告于
令丞曰两庑未成请成之于是友谦挈其纲彦良董其
事典史周升亦往来效其勤甫踰月两庑成明年夏大
用归顾而乐之曰学制不可以不备复鸠工度材以卒
其事而讲堂馔堂斋舍廨庾次第皆成外绕以垣凡二
百五十馀丈以(缺/) 年(缺/)月讫工教谕彭子斐谂于众
曰庙学之成二三君子之力然始而终之者陈公也是
卷二 第 8a 页 WYG1241-0027a.png
宜有记以示久远且使学者知脩学之劳而勉学以副
其意乃疏其事因今监利县学训导钱儒来北京请予
文刻之石予谓学校教之地也然必有庙以祀先圣所
以明夫道之有统也圣人之道岂有他哉因人之所固
有者而道之耳仁义礼智人之所固有者也然而或失
之故于人伦日用之常有不得其宜者是以圣人著于
书学校之教盖使读其书以明夫理之本然推其用之
当然而已矣教之既成然后出而用之财百执事之臣
卷二 第 8b 页 WYG1241-0027b.png
无不宜于其职学校盖为治之本也然则脩举而程督
之奚可以缓耶今潜山之学既新矣二三君子体上德
而敦教事亦可谓至矣游于是者当何如用心哉读书
以明道深体力行而推致其极使德成行脩举而措之
真足以成天下之治斯可以无负矣若舍本循末沦于
流俗之卑而无与于道德政治之实则诚有愧焉也矣
故为之记以勉学者且使后之人有考焉
   苏州济农仓记
卷二 第 9a 页 WYG1241-0027c.png
君子之为政也既有以养其民矣则必思建长久之利
使得其养于无穷盖仁之所施不可以有间也苏州济
农仓所谓建长久之利而思养其民于无穷者也苏之
田税视天下诸郡为最重而松江常州次焉然岂独地
之腴哉要皆以农力致之其赋既重而又困于有力之
豪于是农始弊矣盖其用力劳而家则贫耕耘之际非
有养不能也故必举债于富家而倍纳其息幸而有收
私债先迫取足而后及官租农之得食者盖鲜则又假
卷二 第 9b 页 WYG1241-0027d.png
贷以为生卒至于倾产业鬻男女由是往往弃耒耜为
游手末作田利减租赋亏矣宣德五年太守况侯始至
问民疾苦而深以为忧会行在工部侍郎周公奉命巡
抚至苏州况侯白其事周公恻然思有以济之而公廪
无厚储志勿克就七年秋苏州松江常州皆稔周公方
谋预为备适朝廷命下许以官钞平籴且劝借储偫以
待赈恤乃与况侯及松江太守赵侯豫常州太守莫侯
愚协谋而力行之苏州得米三十万石分贮于六县名
卷二 第 10a 页 WYG1241-0028a.png
其仓曰济农仓盖日农者天下之本是仓专为赈农设
也明年江南夏旱米价翔贵有诏令赈恤而苏州饥民
凡三百馀万口尽发所储不足赡田里多饥殍者周公
复思广为之备先是各府秋粮当输者粮长里胥多厚
取于民而不即输官逋负者累岁公欲尽革其弊以惠
民是年立法于水次置场择人总收而发运焉细民任
自送场不入里胥之手视旧所减三之一而三府当运
粮一百万石贮南京仓以为北京军职月俸计其耗费
卷二 第 10b 页 WYG1241-0028b.png
每用六斗致一石公曰彼能于南京受俸独不可于此
受乎若于此给之既免劳民且省费六十万石以入济
农仓农无患矣众皆难之而况侯以为善力赞其决请
于朝从之而苏州得米四十馀万石益以各场储积之
嬴及前所储凡六十馀万石有奇公曰是不独济农凡
粮之远运有所失及欠负者亦于此给借陪纳秋成止
如数还官若民夫脩圩岸浚河道有乏食者皆计口给
之如是则免举债以利兼并之豪农民无失所者田亩
卷二 第 11a 页 WYG1241-0028c.png
治赋税足矣是冬朝京师以其事咨户部具以闻上然
其计于是下苏州充广六县之仓以贮焉择县之廉公
有威与民之贤者掌其籍司其出纳每以春夏之交散
之先下户次中户敛则必于冬而足凡其条约皆公亲
为规画俾之遵守又令各仓皆置城隍神祠以儆其人
之怠且媮者宣德九年江南又大旱苏州大发济农之
米以赈贷而民不知饥皆大喜相与诣况侯请曰朝廷
矜念我民辍左右大臣以抚我思凡所以安养之术盖
卷二 第 11b 页 WYG1241-0028d.png
用心至矣而又得我公协力以成之往者岁丰民犹有
窘于衣食迫于债负不能保其妻子者今遇岁歉乃得
安生业完骨肉此天子之仁巡抚大臣之惠我公赞襄
之力也今济农仓诚善矣然巡抚大臣有时而还朝我
公亦有时而去良法美意惧其久而坏也则民何赖焉
愿刻石以示后人俾善继之永勿坏况侯然之属前史
官郡人张洪疏其始末因医学官盛文刚以书来北京
请予记予观成周之制县都皆有委积以备凶年隋唐
卷二 第 12a 页 WYG1241-0029a.png
社仓盖本诸此我太祖高皇帝尝出楮币属天下耆老
俾积榖于诸县以济民亦成周圣人之意也历岁浸久
其弊滋甚至于无所质究有司亦不之问而豪右兼并
之家盖无处无之则天下之民受其弊多矣岂独苏州
哉今苏人得吾周公以沈毅弘达之资推行天子恤下
之仁况侯以闿敏勤慎佐之收其枉费以施实惠而民
免于饥殍之患岂非幸哉后之君子因其旧而维持之
使上之仁被于无穷而是邦永有赖焉则岂特民之幸
卷二 第 12b 页 WYG1241-0029b.png
乃二君子之欲也故为之记使刻寘六县之仓以告来
者若其为屋若干楹所储者若干石典守者名氏与其
条约之详则列之碑阴而诸县皆载焉使互有考也独
崇明县在海中未及建置遇歉岁则于长洲县载米一
万石往济焉其为惠亦遍矣周公名忱字恂如吉安吉
水人况侯名钟字子律南昌靖安人其历官行事之善
当别有纪载之者此不著
   兰所记
卷二 第 13a 页 WYG1241-0029c.png
泰和钟沔会试来京师得邵阳教谕而以其父彦初之
书来请曰复之先祖静春惇厚乐善于物无所好而独
好兰所居种兰几百本而日处其中袭芬芳而挹清润
嚣然自得也当时以兰所称之逮先考举善笃于孝行
惟前人之美是继是承乃请于故翰林学士金华宋先
生得大书兰所二字揭于向所居之室而增莳焉曰见
此犹吾先人之见也今不幸巳矣然故榜犹存乃作新
室以揭之而种莳加焉以复之愚何能奉承祖考之遗
卷二 第 13b 页 WYG1241-0029d.png
懿盖以寄其遐思庶几无忝焉可也愿先生为之记嗟
夫彦初其可谓能孝者矣古者孝子之于亲思其居处
志意乐嗜俨然如或见之彦初之所存其犹是也欤虽
然昔之好兰者岂独以其花叶之芳润也哉盖以喻善
也屈原之赋曰纫秋兰以为佩曰滋兰之九畹曰驰马
于兰皋曰饮木兰之坠露皆言其以善自脩也彦初之
祖考其意非以是耶夫谓之兰所者犹云善之所在也
则彦初之所当继者可知矣思夫祖考所以脩于已行
卷二 第 14a 页 WYG1241-0030a.png
于家者而勉之置身于善之中使言行无不善焉斯可
以无负矣若止于好兰则是能继其迹而不能继其心
非孝之大者也嗟夫世之人有以善为不足为者矣有
弃其善而入于不善者矣此原所叹谓幽兰其不可佩
与夫兰芷变而不芳者若是者盖将危其身以辱其亲
乌足以继承不匮耶彦初诚勉于善以趾美前人则庆
泽之钟于后者岂有穷哉故书其说以授沔使归告于亲
以为兰所记
卷二 第 14b 页 WYG1241-0030b.png
   西轩记
永乐十六年十月泰和南溪萧孟廉作室于其居之东
偏以为燕休之所既成盛宾客以落之而问名于予予
取其所向而名之曰西轩客或疑之曰轩之所以西向
者盖局于地势而然其所固在东也夫东与西有阴阳
之别东阳也其气温物之所以生也西阴也其气肃物
之所以成也今子之名是轩不以其所在而以其所向
不取其温然者而取其肃然者不亦异乎予曰予之以
卷二 第 15a 页 WYG1241-0030c.png
西名轩者非无取乎东也盖开门而望惟西之是见又
安得取乎所背者而名之哉且西者东之对也气之肃
然者乃其温然者之变物之成者所以为生之本也而
又何异乎以人道论之仁即地之东时之春天之元也
义即地之西时之秋天之利也君子之德仁为大然非
义以制其宜则不为墨与韩者少矣故又曰君子义以
为质今孟廉处而未仕也其施于家行于乡汎爱如墨
不可也少恩如韩亦不可也夫亲疏贵贱轻重隆杀一
卷二 第 15b 页 WYG1241-0030d.png
以义制之然后其行无不宜予之名轩岂独取其向哉
盖欲孟廉之笃于义也孟廉制事尽其宜而蔼然忠厚
之意行乎其间则义而仁矣且义者其先君子之所服
行者也今骈义传在焉予欲孟廉之笃于义以继承其
亲孝也仁之行也苟义且仁则孟廉之德将不几于全
矣乎名轩之意如此果足异欤其亦不足异欤客无以
诘孟廉曰善哉子之言也余请得服膺焉未几予复官
翰林不至西轩者久矣今年孟廉之子栾会试来京师
卷二 第 16a 页 WYG1241-0031a.png
且使告予曰西轩未有记请记之庶以成吾义也予思
之无以异乎昔之所言者乃追录之以为西轩记
   游武山记
武山为泰和之望其高可六七里其趾环三十馀里扶
舆清淑之气磅礴郁积乃蜿蜒东走为金华诸山始降
为平地宽厚衍迤几二十里而县治在焉凡县之所以
产奇才珍物者皆兹山之秀也自县城西北望之如龙
跃如虎蹲方者如屏曲者如扆其隆然而起者如高人
卷二 第 16b 页 WYG1241-0031b.png
正士端冕而立于朝尊严重厚之势魁杰雄峙之状环
县诸山无有也其中胜景十有四前代诸贤皆游览而
歌咏之矣先四五年予以外艰归馆于南溪萧氏往来
食息无不见山者屡欲往游焉不果永乐二十年又以
内艰服阕将之京会监察御史彭君百鍊出按广东便
道过故乡其侄士扬典教英国张公之家亦谒告归省
三人私相谓曰吾侪非久处者也今皆欲省墓山下盍
乘閒遂一游乎邑中人士素愿游而未得者曾用励袁
卷二 第 17a 页 WYG1241-0031c.png
叔景梁叔蒙叔车叔庄叔济士扬之弟士淳士英杨希
章萧钰刘举善李浩刘鼎闻之皆奋欲往时九月七日
也先戒秀才钟沔归南溪报萧氏兄弟以明日会山中
诘旦予蓐食从百鍊士扬跨马出门冒大雾以往士淳
士英皆步趋二童子载酒以从出西郭旧城逶迤行田
野间雾气既敛衣发如沐回视东方日已出数丈诸山
在前杂卉满目红如丹渥碧如凝黛日光照映烂然绮
错引领望之盖身后而心先往矣及金华皆骑而登二
卷二 第 17b 页 WYG1241-0031d.png
君又下南麓省坟墓予则舍骑趋山下憩田家候二君
不至乃先从士淳士英涉荒草披丛薄登天柱冈冈势
雄拔秀整彭氏祖教谕君之墓在其下祔葬者盖累累
然予周览行礼毕则循左山而下顾望二君始及山麓
相与遥呼诸谷皆应又相期于沓垄予复上马先行至
沓垄二里馀拜予曾祖妣彭孺人先妣欧阳恭人之墓
雨露之感实怆于心孺人则教谕君之侄女御史君之
祖姑也良久二君从山脊下亦至茔域拜焉乃荫长松
卷二 第 18a 页 WYG1241-0032a.png
藉茂草取酒而酌之酒三行望见同游诸君骑者步者
载酒殽者凡三十馀人如蚁附如鱼贯出没隐见林木
间予三人因不复骑从石坳循山半度荒崦至武山之
麓二君从他道竟后予诸君见予来皆大喜举善以马
相让又上数百步势颇斗绝予乃下马摄衣先登诸君
继之皆谓宿愿得偿焉攀陟至佑仙观门外而南溪萧
暨钟沔已先在闻人声与道士三四人具衣冠出迎道
士黄与元年八十馀红颜白发肃予坐堂上饮茶毕笑
卷二 第 18b 页 WYG1241-0032b.png
谓曰相公贵人也乃亦好山水耶与之语皆历历可听
盖与元尝𨽻京师神乐观习乐舞以祀上下神祇既老
而归故习见如此察其心亦淡然不苟为同异诚方外
人也少顷二君至道士迎肃益恭乃𨗳入殿上谒浮邱王郭
三仙观壁上刘槎翁先生所画竹予先祖竹亭徵君国
子学录萧先生子所题诗具在题殿榜者则予先考琼
州府君也殿前阶下有大石二根据地中南北相距如
熊虎突怒欲相抟然者退坐其上道士复取茶为献乃
卷二 第 19a 页 WYG1241-0032c.png
循檐过集仙楼下侧出观东松树间各就荫班荆杂坐
同游最少者取酒殽递进诸道士皆饮食之然游山之
兴勃勃然不可缓矣既罢欲行萧氏兄弟仲洁孟廉伯
繁季广季哲率童仆具牢醴自山后适至复取酒饮毕
遂行道人萧鼎仲前𨗳出观门稍西去二百馀步大石
侧立道傍若偃半匏深广可寻丈而高如之曰此南岩
石也由草径低出崖下高四五丈土正白泉水伏出草
莽间散洒而下浮水面纚纚然明莹如隋侯夜光久之
卷二 第 19b 页 WYG1241-0032d.png
乃灭曰此真珠泉也又下百步为龙王洞相传有龙蛰
焉视之杳然深黑水涓涓鸣石间下灌稻田冬夏不竭
复循故道西行至云峰寺故址败垣乱石野鼠穴其中
灌莽深丛麋鹿家其内寺始建于唐重修于宋殿堂门
庑因山势为高卑焕然华盛而今废矣寺后崖上巨石
竦立几百尺有片石偃覆其颠道人曰此飞来石也以
足撼之有声如鼓叔蒙士英循崖而升撼之良然复攀
缘而上折而南登虎鼻峰巨石崭崭相倚盖自下望之
卷二 第 20a 页 WYG1241-0033a.png
如圭植如笋立屹然在天半及临其上亦不见其甚峻
绝也自虎鼻峰北旋至武婆冈下西向有石甃深数尺
盖陶皮二仙炼丹井也旧云天欲雨有龟出游井中祷
者以为验今水竭而龟不见云又西下为梵云庵庵废
独孤塔尚存最西为风门石是为西岩道人言势险绝
难陟降石啮人足棘钩人耳且常为虎穴因不复往时
秋气尚热百鍊烦倦径归卧观中予与众升武婆冈遇
峻处辄相推挽至其顶皆黄茆弱筱无大树四望清明
卷二 第 20b 页 WYG1241-0033b.png
极目力之所至凡数百里村落竹树烟云景物之态皆
在舄履之下县南境诸大山隐然如一玦赣江西来绕
县前东下而县东诸小山相掩蔽不复见其去县城内
外官署民居浮屠老子之宫栉比鳞次皆可指数因相
与叹曰真所谓壮哉县也不为兹游亦何能尽兹胜乎
冈之北有石横出崖上八九尺阔不踰寻仞其下嵌空
峭拔数百丈不可注视使人心目眩掉道人曰此陶皮
礼斗石也稍下百步有二仙石室祷祈者常至其处叔
卷二 第 21a 页 WYG1241-0033c.png
蒙叔景三四人即侧足循蹑下求之予惮不往遂东下
观望阳石石高丈馀正东向相传陶皮二仙昔修炼于
此每旦坐其上视日景行吐纳之术故成仙飞去然不
能知其果然否也顷之叔景等至告予曰石室中宽可
坐二十人此有蛇行小径可往保无他予终惮不能往
孟廉弟孟勤亦好吟而喜游是日迫暮始能至深以不
得偕行为恨乃列坐石傍历道其所游处惜犹有未尽
而皆以事不可留士扬以下稍稍引去留者独予与百
卷二 第 21b 页 WYG1241-0033d.png
鍊四五人仲洁喟然叹曰前三十年吾家尚无恙诸父
自运副公而下及钟沔之大父举善皆以文艺相高于
时先生之祖竹亭徵君叔祖御史公刘槎翁先生与其
弟东原公杭州通判杨公暨学录君皆笃谊而好游诸
父皆尊礼焉幸一顾吾家即款洽连日具酒殽设乐请
游山中遇兴所适即留止举酒作乐箫鼓之声出云端
不知者以为仙也时佑仙云峰皆盛争迎致之觞咏必
旬日乃已当时游山诸作皆在而先生长者不可见今
卷二 第 22a 页 WYG1241-0034a.png
吾兄弟复得相从为此游既不能无盛衰之感而诸公
亦不能从容如曩时可嘅也须臾月出虫唧唧鸣草间
萧氏仆告馔具乃请入宴集仙楼下百鍊问道士刘后
峰昔所谓天灯果有乎对曰尝间师云有之盖冉冉自
天而下赤而明既坠迹得之乃红叶也岂神仙变幻而
为此乎今无之久矣予时甚困不欲饮仲洁孟廉数举
酒相劝酬又使伯繁季广季哲孟勤夹予二人强饮之
暨与沔以尝从游不敢逼但迭斟酌以进孟廉谓予二
卷二 第 22b 页 WYG1241-0034b.png
人曰幸与君有世好惜不能长与为乐也奈何深拒乃
数为举釂欢动一座后峰亦使行童胡碧虚辈唱青天
歌奏仙乐以侑欢然予醉不能详也观踞武婆冈下若
负扆然惟南向空阔其三面皆深松密林夜分酒罢忽
有风飒然殿堂铃铎皆振响群鸟亦惊号林中客悚息
而坐疑有异久之乃定遂解衣卧殿上戒僮仆五鼓当
发后峰私谓萧氏兄弟曰山中无此客久矣今幸有之
道士独不能具一食乎必留之乃恐诸仆曰比虎多每
卷二 第 23a 页 WYG1241-0034c.png
日高乃可出仆以为信然不敢夙兴予亦昏睡不复省
忆及觉日已上道士具盥栉请坐堂中酒六七行既饭
而后去仲洁兄弟暨诸道士相送出观门曰先生兹游
盖久而始遂当为之记使山中有考也予应曰诺既下
山予与百鍊皆有不忍别之意而僮仆欣欣若有得道
路观者皆叹羡知其为游山归也是冬予起复赴北京
縻于职务数欲记之不暇然常往来于怀今年百鍊出
按淮上士扬除国子监典籍暇日道及之以为不可复
卷二 第 23b 页 WYG1241-0034d.png
得予笑曰山水之乐固非奔走市朝者之所能兼也然
予辈亦老且病矣他日倘得乞身而归则斯游庶可再
乎因追记之以俟且以寄同游诸公而传诸观中使知
予之不忘兹山也
   惇本堂记
吾邑袁氏故仕族世居城西之汝南坊至叔景始营别
墅于西郭故城下土地夷旷竹树茂美田园池沼四望
连属迎其父仲先甫居之仲先甫端厚谨静凡世俗纷
卷二 第 24a 页 WYG1241-0035a.png
华之事皆不足动其心惟笃好树艺课僮奴日致力其
中而杖屦从容阅视焉甚乐也归则坐堂上训诸孙使
学曰学立身之本耕养生之本其何可怠哉因名堂曰
惇本之堂今年叔景会试来北京为予道之而以记为
请古者无无田之家亦无不耕之人父师少师坐于里
塾而教之夫既有所养且有所教是以浮薄之风弭而
孝弟之行成自秦以来兼并日甚贫者无一垄之田则
僦耕于富者而岁入其利富人不亲稼穑而衣食以饶
卷二 第 24b 页 WYG1241-0035b.png
田制既废里塾亦弛逸居无教故日入于弊守礼服义
之意少诡欺薄恶之习胜矣汉兴有孝弟力田之科以
崇本抑末我朝因之益重游惰之禁盖矫积习之弊而
复之于古数十年来日趋于盛以予泰和视之惰民废
田无有也则他州县可知矣治化之美何其至哉然人
有由之而不知知之而不能兼备者则仲先甫之达识
笃志其可多得耶抑尝观夫世之人其家之所以兴与
其子孙之所以贤皆祖宗示法于前然后子孙继之无
卷二 第 25a 页 WYG1241-0035c.png
乎前而能善其后者不多有也然则仲先甫之勤身殚
虑如此岂直为一日计哉为其后者升斯堂思其名践
其实服田力穑读书励行以自立于太平之世使人皆
称善人君子则为袁氏之贤子孙而仲先甫之志得矣
予家相距为最近数亩之田相接先人之遗书具在也
方戒诸子亦致力于斯而予窃䘵而仕不得以考其成
然今老且病矣他日倘乞身而归当从仲先甫往来于
阡陌之间乐岁事之丰成观少者之有立相与鼓腹咏
卷二 第 25b 页 WYG1241-0035d.png
歌圣化以继康衢之谣而传于久远岂不美哉姑为之
记以俟
   顺庵记
予友郭公承名其藏脩之室曰顺庵及来北京求予为
之记会予有史事不果为久之公承得番禺教谕当之
官乃复以记为请予因为之言曰天下之道大自父子
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以至作止语默进退周旋之微莫
不有理焉人之所以为人而无愧于上下者顺是理也
卷二 第 26a 页 WYG1241-0036a.png
夫理出于天具于人心而散诸事物非若声色臭味之
有以动人而人必由之而不逆者盖为人之道当如是
也然则人伦日用之间有拂乎理者则非所以为人矣
孔子曰人之生也直盖谓此也虽然人皆有是理而或
不能由者气质之蔽物欲之害也故圣人有教焉教也
者裁其过引其不及使皆顺乎理之正而无悖者也则
夫教者其任岂细哉譬若为器然器之大小美恶视其
范故欲化民成俗之君子必责成于教官而任夫教之
卷二 第 26b 页 WYG1241-0036b.png
责者必当先有诸已人之可使顺夫理由吾之不悖以
表率之也五常之道万物之宜有一未顺焉而欲学者
之不悖不可得矣然世之倒行逆施者常比比也若予
公承之所以名庵而自勉者其知所谓立本者乎勉哉
公承必期无愧于上下而有以化民成俗然后为师道
之成若衎衎施施顺乎流俗之所喜而拂于理焉吾知
公承不为也故为著其说使揭于庵之壁以为记
   荣养堂记
卷二 第 27a 页 WYG1241-0036c.png
河南按察佥事刘咸士皆予同邑人也其父仲良甫与
其母皆几七十矣士皆数欲迎致河南以其䘵敬养焉
辄报之曰吾老不能远涉以就养尔善事国家使吾得
安于田里醉饱咏歌以自乐贤于日食三牲远矣士皆
谨奉教不能忘然终以不得致养为慊会朝廷诏下凡
亲老不克就养许分䘵奉于家士皆大喜即分其䘵之
半使诸兄弟请于乡邑以备养邑中长老皆为仲良甫
荣之乃相与名其堂曰荣养之堂士皆来京师道其事
卷二 第 27b 页 WYG1241-0036d.png
求予文为记予惟古者人有常业皆足以事父母然犹
贵于䘵养者盖欲以得于君者为亲荣毛义府檄摄令
耳非朝廷之命䘵厚位尊也然其喜可见者盖为此况
受天子之命居显位食厚䘵如士皆者乎则其荣可知
矣虽然欲养者人之同心也然而有得不得此则系乎
天予邑仕者殆数十䘵皆足以及亲而多不待养能如
士皆无几人盖人之所欲与天之所与者适相值则斯
堂之荣岂偶然哉昔者先王之劳使臣也以其勤于王
卷二 第 28a 页 WYG1241-0037a.png
事不得养父母探其情而歌咏之此所以感人深也四
牡之诗是已今士皆当风纪之任为天子按察一道吏
之贤否民情之休戚皆得上闻而进退罢行之虽不得
躬事其亲而得分䘵为养曲尽其情如此国家仁厚之
泽远过于成周岂非遭逢之幸哉则士皆所以图报者
当何如其至也亦曰尽其职而已矣尽其职者莫严于
自治盖其身正斯可以正人使一道之吏治皆宜其民
皆安且乐则职斯尽矣忠孝兼备此固仲良甫之志若
卷二 第 28b 页 WYG1241-0037b.png
然则士皆不独以䘵为养以志为养也岂不益荣矣哉
今制藩宪大臣满九年无玷缺者皆封赠其亲士皆有
名于河南今亦将九年仲良甫之进于荣显可冀也故
为之记以俟
   审几斋记
月池彭原宏先生与予先公为内外兄弟相好也尝请
名其斋居先公名之曰审几且为书二大字使揭于楣
而未有为之记者先生不鄙予使记之予辞不获则使
卷二 第 29a 页 WYG1241-0037c.png
予子䆅以书速文甚勤先生行尊而德修顾予小子何
足以辱命然不敢终嘿也乃强为之言曰人之所以贵
者以具是性也性无不善然既寓于气则有时而不善
矣是以君子致察焉致察者何审其几而已几者何事
之始萌意之方动善恶之所由分也于此而审之其果
善乎果不善乎善者行不善者止则事皆天理而不失
其可贵者矣此曾子子思之所谓慎独周子所谓几善
恶者也君子上达小人下达盖决于此尝究而论之性
卷二 第 29b 页 WYG1241-0037d.png
之所有者仁义也仁义之实事亲从兄是已孩提之童
无不知也及其血气既胜私意一萌不知审察而防范
之肆其恶之所至父子相夷兄弟相贼其祸有不可胜
言者推而至于万事莫不皆然其始也一念之失而已
燎原之火起于萤爝之微决堤之水始于蚁穴之漏呜
呼可不慎哉此君子所以尽其心也先生温厚和平言
动必以礼其在宗族乡党未尝以非道加诸人故人亦
无怨恶之者其能审于善恶之几而无失也可知矣今
卷二 第 30a 页 WYG1241-0038a.png
年已六十九而惓惓以记为属必使予致一言非好脩
不倦之君子欤惜予不足以言之也姑以是复先生以
为记且与乡族之为士者共讲焉
   奉亲堂记
杨氏于泰和为大家自宋以来已有名衣冠文物之懿
他族罕比其始居县治之东西至元季乃散处焉其居
高垄者犹以声望临一乡高垄之裔有曰敏德知读书
为善而笃于事亲治所居堂而名之曰奉亲之堂所以
卷二 第 30b 页 WYG1241-0038b.png
侍其起居承顺其颜色调适其饮食衣服之宜者无不
尽心焉今年春以父命输税来北京既毕事矣乃以堂
记请于予予家县城西去高垄四十里而与其父彦实
君相好见敏德之孝如此则予心安得不为之喜乎忆
予尝过高垄而观其所居之胜群山蔓延绣列绮错环
之以乔木带之以长溪腴田深池弥亘乎四望大抵多
杨氏之业也则敏德所以奉其亲之口体而娱悦其耳
目者盖有其具矣然养其身固难也能不违其心又难
卷二 第 31a 页 WYG1241-0038c.png
矣孔门弟子之能孝者众而莫有过于曾子则孝其亲
诚有大于口体之奉者是故敬其所敬爱其所爱述其
所为之事而继其欲为之志君子宜务此矣虽然身者
其本也父母爱子之心岂有穷哉痒痾疾痛举切其身
吉凶荣辱休戚系焉不能爱身而自陷于淫僻以忧其
心而隳其令名则何奉养之足乐哉是故一出言而不
敢忘父母则必无非道之言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则
必无非理之行善积于身行于家而达于乡党州闾身
卷二 第 31b 页 WYG1241-0038d.png
享其安父母受其荣充而行之而益尽其大者焉则虽
啜菽饮水其亲乐矣况肥甘轻煖之充备者乎予诚爱
敏德故愿以是为记古之君子亦人也在乎勉之而已
敏德其勉乎哉
   惠宣堂记
云南去京师万馀里盖古荒服之地也我太祖皇帝既
平天下不鄙弃其民命将出师往抚定之因其旧设府
县以化诲焉而临安实为大府其所统四州五县九长
卷二 第 32a 页 WYG1241-0039a.png
官司有地千馀里古公侯之封不过也而昔之为守者
率因陋就简廨宇库敝不足以称一郡之望洪武十八
年通判许君始来是邦乃撤而新之门堂廊庑库厩庖
湢燕嬉之居寝息之舍靡不毕备蔚然改观远迩欢庆
历三十馀年而莫有缮治者于是稍稍颓敝永乐二十
年知府陈侯自思南改临安始至问俗之不便与事之
不治者次第罢行以利民周视廨宇大惧益废坏不可
治乃脩其敝漏补其缺败择其腐者而易之然材取于
卷二 第 32b 页 WYG1241-0039b.png
山力取于凡役之在官者而郡人不知扰既缮完矣名
其公堂为惠宣之堂盖曰天子之恩惠由是而宣布之
云耳今年春以述职来京师因请予文为记将刻之石
以贻久远予谓陈侯可谓知本者矣夫天子有惠下之
仁而不得亲布于民故择守令而任之是岂私于守令
哉凡寒欲衣饥欲食幼者欲长老者欲安冤抑者之欲
得其平劳苦疲顿之欲得其休息者皆于守令乎望矣
此设守令之本意也然令有不职守得以劾去之无难
卷二 第 33a 页 WYG1241-0039c.png
也是一郡之休戚系乎守也明矣然则为守而能布惠
以逮下非其职之宜也哉厥今为府百数十为守而皆
能尽职以惠下予不得而知也独推陈侯之心如此则
临安之民受其惠可知矣夫既能尽职以惠下而又昭
揭以贻后后之登斯堂者而视之不惟知前人兴作之
功思葺治于无穷而皆思尽职以惠下则临安之人受
惠于久远者皆陈侯启之也故予乐为之记陈侯名礼
字正言予同邑人以进士发身许君先为赣州知府左
卷二 第 33b 页 WYG1241-0039d.png
迁为通判于临安皆有文学才行闻于世云
   耕读堂记
入泰和北门市中百馀步曰具庆坊从其下折而东几
五十步有堂焉予友萧所耕之居也所耕有二子长曰
钰为乡贡进士次曰琚亦读书为学所耕勤治其家无
世俗之好有田若干亩在北门城外皆上腴躬率二子
课僮奴耕植其中稍暇坐堂上二子展卷吟诵所耕凭
几而听之其意盖甚乐也因名之曰耕读堂堂在居室
卷二 第 34a 页 WYG1241-0040a.png
之右宾客往来者皆止前堂独文学之士得至焉予家
居时常过其父子即请予坐其中讲论之暇辄出酒献
酬又使其孙翰捐拜擎跽以劝客必尽欢乃已勤厚之
意真实之情蔼然可尚也间尝以堂记属予予未暇作
及来京师思所耕父子而未能忘也乃为之记曰古者
无无田之家亦无不耕之人而闾师塾师之教相习也
彼既安于农亩而不昵于市习故能养其德性而成其
美才是以俊髦之士多有焉此邦家之基而比屋之所
卷二 第 34b 页 WYG1241-0040b.png
以可封也及秦用商鞅废井田之制富者连阡陌贫者
无一垄之植故人无常业而丧其良心及苏秦辈出鼓
其邪说以攻战诸侯荼毒海内其祸皆本于此也至于
后世以四业限民曰士农工商于是为士者贱耕稼为
农者废学问贱耕稼故不通衣食之源率虚浮而无实
废学问故不知礼义之方率粗鄙而无用无实者多近
利以败名而不知自守无用者多降志以屈已而不知
自立其所由来也远矣故君子论王政而必本于孟子
卷二 第 35a 页 WYG1241-0040c.png
之言盖确论也所耕父子既勤于耕稼而又力于学问
其亦古人之用心也欤其所以养其德性而成其美才
者岂常人可比哉虽然泰和之秀民盖多矣其勤于耕
稼者亦不少也使人人而力于学焉则仕者皆知小人
之依益有以厚国家处者皆笃于君子之道益有以隆
风俗其美又非他邑之可比矣故为记耕读之堂而并
致其意焉亦予为乡人者之所愿也
   绣峰书阁记
卷二 第 35b 页 WYG1241-0040d.png
王生祯者金溪人予同年王公时彦子也生以父命治
屋于绣峰之下以便学而学宫县治夹焉峰之势高圆
秀整岌然如端人正士冠冕而立于朝每春气既至花
卉繁盛日光照映五色明绚扶舆清淑之气盖萃于此
生既作重屋以聚书日吟诵其间期至于学成而后止
今年省觐来北京其兄监察御史裕名之曰绣峰书阁
生以予为父执也来求文为记嗟夫生之志诚可尚也
哉书者道之所寓也圣人之道不行于是载之书故学
卷二 第 36a 页 WYG1241-0041a.png
者欲求道必本于读书然必有以庇其身而快于其心
乃能究圣贤之微言以探道德之至奥不然而能笃志
于学者盖鲜矣宜乎生之为此也然予尝观之书之所
载其为言也博矣生之求之亦知所务乎君子之学莫
急于为仁圣人之道莫有大于仁者而行之有本焉本
者何孝弟是也生之所务宜莫切于此始于事亲敬兄
推之以忠君悌长又推以仁民爱物而至于不可胜用
则读书求道之功至矣读书而不至是奚贵于读哉虽
卷二 第 36b 页 WYG1241-0041b.png
然君子之藏脩游息皆学也生不见绣峰乎其安重不
迁者仁之体生物悦茂者仁之发也学宫则教之所出
县治则政之所由行也教也者欲人之事亲敬兄忠君
悌长仁民爱物而政者所以正人之不能是者也皆仁
也生之接乎目者皆足以资于学而持之以必为之志
加之以不已之诚则其成也可必矣生之父置生于此
诚可谓善教也哉世之读书而不务此者有矣欲累之
也君子之所病也生之质愿恪简静庶几不逐逐于
卷二 第 37a 页 WYG1241-0041c.png
外者故予以是望焉生必勉之母亦为君子之所病也
是为记
   笃爱堂记
长沙令廖子谟予故人潜作先生子也始取进士入翰
林为庶吉士以聪敏能文章得名既而愿宰邑以自效
乃授颖上令改之长沙长沙大县民罢而事殷其弊之
积久矣子谟疏烦抉滞一以恩惠抚民民皆说从凡其
所令无不如志绩用有成藩宪二司及朝廷之达官显
卷二 第 37b 页 WYG1241-0041d.png
人有事于长沙者莫不誉之会命下审核守令之贤否
于是巡按御史藩宪大臣列言子谟能爱民有清正之
行其治绩出侪辈士大夫闻之皆以为宜去年冬子谟
述职来北京予与语及之子谟谢曰清正爱民令职也
生勉焉恐未至何敢以累称数予韪其言而嘉其志将
归则来告曰退休有堂而未名敢以为请愿先生示教
焉予名之曰笃爱之堂夫令有地方百里百里之民辟
若其子也虽有愚良之不同然以父母之心视之一于
卷二 第 38a 页 WYG1241-0042a.png
爱而已爱之则必思所以惠养之是故清其心正其谊
而去其为民害者皆原于爱也古之循吏盖如此彼残
害其体肤困苦其心志劳弊其力而殚极其资病之不
恤而惟欲是从无爱民之心者也此尹赏刘澡之徒所
以见讥于后世夫爱者仁之施君子固厚于仁矣孟子
所谓天爵莫先于此子谟以能爱民驰誉于上下既有
仁闻矣宜益加厚于仁爱之入人愈深民之被其泽愈
博则天爵益修天爵益修则人爵之显者舍子谟奚适
卷二 第 38b 页 WYG1241-0042b.png
哉予故以是名堂而又为之记庶几进德之励云耳
   画苑记
予泰和山水县也县北皆坡陀小山秀列而内向若扆
然小山之外稍远则山颇高势益雄秀城南为龙洲赣
江走其下江之阴长洲横亘洲外为小江江之外亦多
平冈曲阜南尽县境则多大山联络乎东西登快阁望
之周回三四百里隐然如大环其中皆平田沃壤民间
错以居脩竹茂树列植交荫游人之往来耕夫樵子之
卷二 第 39a 页 WYG1241-0042c.png
作止风帆浪舶估客渔父之上下牛羊之散牧汀芜沙
草之映带禽鸟之戾于天泳于川者皆回翔而自得四
时朝暮雨旸明晦其景物盖无穷而皆予之画笥也其
接于目者岂不快然足乐哉及来京师居禁近职华要
昔人所谓如在天上予得滥处焉信莫大之恩非常之
遇也间尝思之人之出处有不同而其所乐亦不可得
而兼有然乡邑之旧虽欲忘之亦安得而忘之哉故人
张子俊知予意曰是不难当使公兼得也乃时时为写
卷二 第 39b 页 WYG1241-0042d.png
之山川景物大小毕具东瓯谢庭循又为作仙人二皆
浮游汗漫中曰是盖逍遥于尘俗之表者积十馀年得
四十幅乃命工装潢成帙公退无事时一玩之昔之所
见彷佛在目超然而神会怡然而心畅于是使予得山
林之乐于京邑之内而遂其所乐者非此画也耶然复
念之吾邑之山川景物自昔视之有足乐者今去之久
矣其盛衰荣悴有不可得而知矣夫固系于为县者何
如也果得贤者而临之其政之仁足以得民和致天泽
卷二 第 40a 页 WYG1241-0043a.png
草木昆虫当益畅遂山益秀而水益清其可乐加焉而
今之所闻异于是则凡昔之可乐者将不为忧伤慨叹
之资乎邑之人将不有羡夫逍遥之游者乎故因记斯
画而并著之亦以见吾意之惓惓于吾乡也
   孝义堂记
孝义堂者江阴朱熊维吉所居之堂也堂而名之以孝
义者何所以著其善也何谓孝盖其母尝病笃医弗能
愈维吉吁天请以身代再刲股内和药以进疾乃愈兹
卷二 第 40b 页 WYG1241-0043b.png
其所谓孝也何谓义岁尝荒歉维吉念民食之艰而亲
之心弗乐也出粟四千石以归有司赈给之民用不饥
而其亲欢焉兹其所谓义也朝廷既宠褒之江阴士大
夫于是取以名其堂维吉来谢恩阙下因谒予告曰熊
之所以为此者诚为亲发也岂欲以自表哉而吾邑士
大夫乃用以为名熊不得辞则愿学以副其意先生幸
赐一言熊得服膺焉为惠大矣嗟夫维吉子知天之所
赋于人者乎天之所以赋于人者莫大于仁义仁故能
卷二 第 41a 页 WYG1241-0043c.png
孝于亲义故能急于民皆天理自然之施也天下之人
莫不有是心宜天下之为亲者无不乐而为民者无不
遂矣然而亲有不乐民有不遂者私昵之情胜爱吝之
意笃也率是而不顾则仁义之受于天者安得不为所
贼哉今子于亲而能尽其情于民而能厚其施天之所
赋者可谓不悖矣以是名堂不亦称情也哉然尝闻之
君子之道当充类以极其馀不以所至者为足也是故
孝虽始于事亲充之以敬身而成亲然后为孝之至义
卷二 第 41b 页 WYG1241-0043d.png
虽急于赈民推之以制事而宜民然后为义之尽子欲
有以副名堂之意其尚加勉于是哉曩予闻子之孝而
见于吟咏矣今七八年而子又以义闻是子之进善不
已也进而不已则他日之见当又有加于是者矣姑为
记斯堂以俟
   素轩记
江阴陈安孟宽名所居轩曰素轩因其友礼部主事顾
谦来求予记曰孟宽为其邑富家然性淳质躬节俭赀
卷二 第 42a 页 WYG1241-0044a.png
虽饶裕未尝用以自豪今之所居其栋宇户牖非有丹
碧藻绘之观凡几案诸物之陈于中者亦非有雕镂靡
丽之饰至于饮食衣服非必天下之珍奇然后能适于
口而宜于身盖取足焉耳任其天性之真而不汨于佻
巧之习其为人如此于是取以名轩名之者何盖汤盘
周鼎之义庶几久而不变也嗟夫孟宽诚所谓好脩之
士哉夫好脩者恒重乎内而轻乎外重乎内者不以已
性之善而为外所移也轻乎外者不使物之在外得以
卷二 第 42b 页 WYG1241-0044b.png
动乎吾中也彼居处服用诚何足计哉而人不为所累
者或寡矣孟宽泊然安其分之正澹然率其履之常而
不迁于外物谓非好脩之士其可耶周易之贲其文可
谓盛矣六五之所以终吉者以其惇本尚实得贲之道
也惇本尚实而终吉则逐末浮诞之不能保其吉可知
矣予于是岂独嘉孟宽之好脩而已哉知天之佑之可
必也抑尝观于古人矣穴居而野处篑桴而土鼓燔黍
而炙豚其至德纯行诚有不可及者至于后世居室之
卷二 第 43a 页 WYG1241-0044c.png
壮器用之周服食之备皆已过于古然侈心日滋而德
则未至无怪乎其终吉者之少也孟宽名轩以此不亦
古之心哉勉而不已其获吉有已耶今以发粟赈饥特
敕宠褒为义民皆履素之馀也予为之记而牵联书之
亦以风夫未能然者
   孝义堂记
正统六年上在位七年矣四方无虞万物咸遂尚虑有
水旱之灾诏有司积谷以为备闾右之民感天子之仁
卷二 第 43b 页 WYG1241-0044d.png
皆争出粟以佐官有至二千石以上者朝廷降敕旌之
为义民劳以羊酒而给复焉江阴周圭孟敬与兄孟德
谋曰先祖有美而弗知不明也知而弗传不仁也昔吾
祖伯源公惇德乐义以大其家敷施于人博矣吾父继
之而弗克永世今吾兄弟幸而有馀积皆祖考之遗也
生既未尝沾一命之荣死又无以垂不朽岂非为子孙
者之过哉即白于巡抚侍郎周公愿出粟六千石以归
有司俾自为敛散庶几斯民永有利焉以是为先祖请
卷二 第 44a 页 WYG1241-0045a.png
命使得假宠于地下子孙实嘉赖之周公重其孝义具
以闻天子为遣使持敕追号伯源为义民而旌赏孟敬
亦如令江阴士大夫遂取孝义名其堂孟敬来京师谢
恩阙下退而告予以名堂之意且以记为请忆前刑部
侍郎段公时举为予言周氏有诗礼之训家虽富未尝
用以自豪振人之急甚于为已岂惟细民恃之以不饥
凡官府有所趣办而未之能得者多资仰焉予识之今
识孟敬而观其所为与其祖之德信夫善无不报而仁
卷二 第 44b 页 WYG1241-0045b.png
者必有后也抑闻之孝为行仁之本孟敬之义乃所以
为孝孝莫大于成身与成其亲成身成亲岂有外于仁
义之道哉孟敬于是二者既知所务矣尚益充之使仁
义不可胜用然后为至易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之
不已则福之萃于家亦岂有已哉孟敬勉之
 
 
 抑庵文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