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948-057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小学绀珠卷九
            宋 王应麟 撰
  制度类
   五瑞(又曰五玉/) (五器/)
公执桓圭(九/寸) 侯执信(音/身)圭 伯执躬圭(各七/寸) 子执
谷璧 男执蒲璧(各五/寸) (舜典韩五瑞注公侯伯子男/之瑞圭璧脩五礼五玉三帛)
(五玉即五瑞如五器注谓圭璧五玉礼终复还诸侯以/物言曰玉以宝言曰瑞以形言曰器 周礼大行人上)
卷九 第 1b 页 WYG0948-0574b.png
(公执枑圭九寸诸侯执信圭七寸诸伯执躬圭诸子执/谷璧五寸诸男执蒲璧 大国之孤执皮帛以继小国)
(之/君)
   六瑞
王执镇圭(下同/五瑞) (周礼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 小行人成六瑞)
   三帛
诸侯世子执纁 公之孤执玄 附庸之君执黄
 (舜典/注)
高阳氏之后用赤缯 高辛氏之后用黑缯 其馀用
卷九 第 2a 页 WYG0948-0575a.png
白缯 (郑氏/注)
   二精
玉 帛 (楚语注明洁为精币周礼大祝/注币号玉云嘉玉 云量币)
   六摰
孤执皮帛 卿执羔 大夫执雁(二/生) 士执雉(一/死) 庶
人执鹜(音/木) 工商执鸡 (大宗伯以禽作六摰以等诸/臣 曲礼凡摰天子鬯诸侯)
(圭卿羔大夫雁士雉庶人之摰/匹妇人之挚椇榛脯脩枣栗)
   六器
卷九 第 2b 页 WYG0948-0575b.png
苍璧(天/) 黄琮(地/) 青圭(东/) 赤璋(南/) 白琥(西/) 玄
(北/) (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六币
圭以马 璋以皮 璧以帛 琮以锦 琥以绣 璜
以黼 (小行人/合六币)
   九鼎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汉郊/祀志)
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 (左传/)
卷九 第 3a 页 WYG0948-0575c.png
   二球
小球(尺二寸/之镇圭) 大球(三尺/之珽) (商颂守正义天子所/服所 唯此二玉)
   五服
十二章(天/子) 九章(公侯自/山而下) 七章(伯自华/虫而下) 五章(子男/自藻)
(而/下) 三章(卿大夫自/粉米而下) (书皋陶谟/郑康成注)
   十二章
(一/) 月(二/) 星辰(三/) 山(四/) 龙(五/) 华虫(六雉绘/六者)
(之于/衣) 宗彝(七蜼/虎) 藻(八革/水) 火(九/) 粉米(十黺说文/作 □)
卷九 第 3b 页 WYG0948-0575d.png
 黼(十一黑/白与) 黻(十二青/黑与) (六者绣/之于裳) (书益稷郑康成/誽 衣之六章)
(其序自上而下而裳之/六章其序自下 上)
   九文
(一/) 龙(二/) 华(三/) 虫(四/) 藻(五/) 火(六/) 粉米(七/)
 黼(八/) 黻(九/) (左传杜预注/以华虫为二)
   九章
(一/) 山(二/) 华虫(三/) 火(四/) 宗彝(五登衣画以为/缋 龙于山登)
(火于/宗彝) 藻(六/) 粉米(七/) 黼(八/) 黻(九为裳絺/以 绣) (周礼/司服)
卷九 第 4a 页 WYG0948-0576a.png
(注周制以日月星辰画于旂而衮冕九章以龙为首鷩/冕七章华虫为首毳冕五章虎蜼为首希冕三章玄冕)
(一/章)
   九服
冕服六(大裘至/玄冕) 弁服三(韦弁冠皮/弁 弁) (周礼屦人注王/吉服有九舄有)
(三/等)
   六冕 (五冕/)
大裘 衮 鷩 毳 希(又作/絺) 玄 (司服大弁师言/五冕 裘之冕)
(无旒不联数六服同冕者首饰尊也公自衮而下侯伯/自鷩而下子男自毳而下孤自希而下卿大夫自玄而)
卷九 第 4b 页 WYG0948-0576b.png
(下/)
   王后六服 (三翟/)
袆衣(元/) 揄狄(青摇/音) 阙狄(赤/) 鞠衣(黄/)展衣(白反张/彦)
 缘衣(黑乱反/吐) (内司服狄当为翟雉名而三翟袆衣/画翚揄翟画摇阙翟刻 不画三者)
(皆祭/服)
   三服
皮弁素积 玄衣素裳 缁衣玄端 (三礼义宗吉服/并六冕有九)
   三舄
卷九 第 5a 页 WYG0948-0576c.png
赤舄为上(冕服/之舄) 白舄(韦弁/皮弁) 黑舄(冠/弁)
后玄舄为上(袆衣/之舄) 青舄 赤舄(鞠衣以/下皆屦) (屦人注舄/祾下曰)
(禅下/曰屦)
   冠礼三加
始加缁布冠 次加皮弁 次加爵弁 (士冠礼冠义/三加弥尊谕)
(其志也四大戴礼记公符篇/云公冠 加玄冕 南齐志)
   六采 (六色/)
(东/) 白(西/) 赤(南/) 黑(北/) 玄(天/) 黄(地/) (左传郑/子大叔)
卷九 第 5b 页 WYG0948-0576d.png
(曰为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色考工记画缋之事六/色绩以为衣杂用天地四方之 青与白赤与黑玄与)
(黄皆相次/谓之六色)
   五章
青与赤(文/) 赤与白(章/) 白与黑(黼/) 黑与青(黻/) 五
色备(绣/) (左传事考工记画/缋之 绣以为裳)
   深衣五法
袂圜以应规 曲袷如矩以应方 负绳及踝以应直
 下齐如权衡以应平 (礼记深衣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
卷九 第 6a 页 WYG0948-0577a.png
   三弁
韦弁(兵/事) 皮弁(视/朝) 冠弁(田/猎) (周礼/司服)
   四代服
虞韨 夏山 殷火 周龙章 (明堂位/ 鲁)
   三代冠
夏毋(音/牟)(多雷/反) 殷章甫 周委貌
夏收 殷冔 周弁 (郊特/牲)
虞皇 夏收 殷冔 周冕 (王制/)
卷九 第 6b 页 WYG0948-0577b.png
   齐三服
春献冠帻縰为首服 纨素为冬服 轻绡为夏服
(汉元帝罢/齐三服官)
   群臣二十一服
衮冕 鷩冕 毳冕 絺冕 玄冕 平冕 爵弁
武弁 弁服 进贤冠 远游冠 法冠 高山冠
委貌冠 却非冠 平巾帻 黑介帻 介帻 平纱
绿帻 具服 从省服 (唐志/)
卷九 第 7a 页 WYG0948-0577c.png
   五玉
春服苍玉 夏服赤玉 季夏服黄玉 秋服白玉
冬服玄玉 (月令佩谓冠饰/及所 之衡璜)
宏璧 琬琰 大玉 夷玉 天球 (书顾命/玉五重)
   五路
(建大/常) 金(建大/旂) 象(建大/赤) 革(建大/白) 木(建大/麾) (周/礼)
(巾车王之五路革书大辂玉辂也缀辂金辂也先辂木/辂也次辂象辂 辂也以月令春乘鸾路夏乘朱路季)
(夏乘大路秋乘戎路/冬乘玄路法五时辂)
卷九 第 7b 页 WYG0948-0577d.png
   王后五路
重翟 厌翟(于涉/反) 安车 翟车 辇车 (巾/卓)
重翟 厌翟 翟车 安车 四望 金根 (唐皇后/之车六)
   四代路
虞鸾车 夏钩车 殷大路 周乘路 (明堂/位)
   四代礼乐
行夏之时 乘殷之路  服周之冕 乐则韶舞
(论语/)
卷九 第 8a 页 WYG0948-0578a.png
   四载(禹/)
水乘舟 陆乘车 泥乘輴(史记作毳昌芮反汉书作/橇音蕝尸子作蕝 说文)
(泽行/乘辀) 山乘樏(力追反史记作桥一作/檋汉书作梮说文作欙) (书/注)
   五戎(周/)
戎路 广车 阙车 苹车 轻车 (周礼/车仆)
   车六等
轸 戈 人 殳 戟 酋矛 (考工记车有六/等之数兵车也)
   六建
卷九 第 8b 页 WYG0948-0578b.png
五兵与人也 (庐人六/建既备)
   千乘
车一乘甲士步卒合七十五人马氏之说八百家出车
一乘包氏之说八十家出车一乘 (论语或问疑/马氏为可据)
千乘大国之赋成方十里出革车一乘甲士三人左持
弓右持矛中人御步卒七十二人将重车者二十五人
 (诗集/传) (千乘之地三百十六里有奇车千乘法当用/十万人为步卒者七万二千人大国三军为)
(车三百七十五乘三万七千五百人其为步卒不过二/万七千人 坊记制国不过千乘都城不过百雉家富)
卷九 第 9a 页 WYG0948-0578c.png
(不过百乘注古者方十里其/中六十四井出兵车一乘)
   三代戎车
夏钩车(先/正) 殷寅车(先/疾) 周元戎(先/良) (司马法乘诗/元戎十 注)
   三驾
大驾 法驾 小驾 (后汉志三驾卤簿槊隋志梁三/驾法天二仗法地 仗队仗)
   五时车
青 赤 黄 白 黑 立安车合十乘 (汉制坐乘/者安车倚)
(乘者/立车)
卷九 第 9b 页 WYG0948-0578d.png
   十二属车
指南 记里鼓 白鹭 鸾旗 辟恶(宋改/崇德) 皮轩
耕根 安车 四望(宋改/明远) 羊车 黄钺 豹尾 (唐/)
   六节
(山国/用) 人(土国/用) 龙(泽国用之/以金为) 旌(道路/用) 符(门关/用)
 管(都鄙用之/以竹为) (周礼小行/人达六节)
   九旗
日月为常(王/) 交龙为旂(诸侯/青龙) 通帛为旃(孤/卿) 杂帛
卷九 第 10a 页 WYG0948-0579a.png
为物(大夫/士) 熊虎为旗(师/都) 鸟隼为旟(州里/朱雀) 龟蛇为
(县鄙/玄武) 全羽为旞(道/车) 析羽为旌(斿/车) (司常掌/九旗)
   五旗
东曰旗 西曰典 南曰䉭 北曰旂 中央曰常
(黄帝五/旗河图)
   四代旌旗(鲁/)
虞旂 夏绥(当为/緌) 殷大白 周大赤 (明堂位注/虞緌夏旂)
   九章
卷九 第 10b 页 WYG0948-0579b.png
(画/行) 月(夜/行) 龙(行/水) 虎(行/林) 鸟(行/陂) 蛇(行/泽) 鹊(行/陆)
(行/山) 韠(韬也载/食而驾) (管子兵法/九章著明)
   五钟
青钟大音 赤钟重心 黄钟洒光 景钟昧其明
黑钟隐其常 (管子黄帝/作五钟)
   六舞
云门大卷 大咸 大㲈 大夏 大濩 大武 (周/礼)
(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以六舞大合乐舞明堂位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周舞皮弁素积禓而 大夏夏舞大)
卷九 第 11a 页 WYG0948-0579c.png
(胥以六乐之/会正舞位)
帗舞(音/拂) 羽舞 皇舞(故书/作䍿) 旄舞 干舞 人舞
(乐师教国子小舞羽内则曰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舞大夏 四方以 宗庙以人 山川以干 旱暵)
(以皇礼社稷以帗国辟雍以旄/ 汉 乐志周官 子习六舞)
   三舞
(万/舞) 南 籥 (诗鼓钟笺/三舞不僭)
二体(舞者有/文武) (左传/)
文始舞(本舜招舞/高祖更名) 五行舞(本周舞秦/始皇更名) 四时(孝文/作)
卷九 第 11b 页 WYG0948-0579d.png
(汉乐志诸帝庙常奏/文始四时五行舞)
   八佾
佾舞列也 天子八 诸侯六 大夫四 士二(每佾/人数)
(如其/佾数) (论语注士左传服虔注天子八八诸侯六八大/夫四八 二八刘原父曰士无舞谷梁传舞夏)
(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文舞/羽籥武舞干戚书舞干羽于两阶)
   三皇
伏羲扶来(立/基) 神农扶持(下/谋) 祝融属续 (孝经/纬)
   五帝三皇乐
卷九 第 12a 页 WYG0948-0580a.png
黄帝咸池 少昊九渊 颛顼六茎(乐纬/五茎) 帝喾五英
(乐纬/六英) 尧大章 舜招(读曰/韶) 禹夏 汤濩 武王武
 周公勺 (汉志周存六代之乐至秦唯韶武二乐存/ 庄子云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公作)
(武周淮南/子 武象)
   四代乐器
拊搏 玉磬 揩击(揩居/八反) 大琴 大瑟 中琴 小
瑟 (明堂位/ 鲁)
   四夷乐
卷九 第 12b 页 WYG0948-0580b.png
东方韎 南方任 西方株离 北方禁 (周礼韪/氏掌四夷)
(之乐/注)
东夷曰昧 南夷曰南 西夷曰侏离 北夷曰禁
(毛诗/传)
南夷曰兜 西夷曰禁 北方曰昧 东夷曰离 (白/虎)
(通作班固东都赋/禁 僸昧作佅)
   六鼓
雷鼓(八面/祀) 灵鼓(六面/祭) 路鼓(四面/享) 鼖鼓(军/) 鼛鼓
卷九 第 13a 页 WYG0948-0580c.png
(役/) 晋鼓(金/奏) (周礼/鼓人)
夏足鼓 殷楹鼓 周县鼓 (明堂位鲁/三代鼓)
   四金
(和/) 镯(节/) 铙(止/) 铎(通/) (周礼/鼓人)
   三大舞(唐/)
七德(本秦王破/阵乐武舞) 九功(本功成庆/善乐文舞) 上元(高宗/作) (乐/志)
   雅乐二十器
金二(镈钟/编钟) 石一(磬/) 丝四(琴瑟/筑筝) 竹三(箫篪/笛) 匏二
卷九 第 13b 页 WYG0948-0580d.png
(笙/竽) 土一(埙/) 革五(建鼓/雷鼗) (灵鼓灵鼗/路鼓路鼗) (雷鼓/节鼓) 木二
(柷/敔) (隋志/)
   武六成
始而北出 再成而灭商 三成而南 四成而南国
是疆 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 六成复缀以崇(缀/丁)
(劣/反) (乐记注每奏武/曲一终为一成)
   六音
鼗 鼓 椌 楬 埙 篪 (乐记此六者德音之音/也注以其声质椌楬谓)
卷九 第 14a 页 WYG0948-0581a.png
(柷敔椌苦江/反楬苦瞎反)
   左右五钟
天子将出撞黄钟之钟右五钟皆应入则撞蕤宾之钟
左五钟皆应 (尚书传右五钟林钟至应钟右阴主/静左五钟大吕至中吕左阳主动)
   三器
牍 应 雅 (周礼笙师/注三器)
   六代舞
大夏 大濩 大武 正德 武德 山云 (隋志后/周武帝)
卷九 第 14b 页 WYG0948-0581b.png
(造山云舞/以备六代)
   钟磬三等(宋/)
王朴乐(太/高) 李照乐(太/重) 胡瑗阮逸乐(弇/郁) (刘几请下/王朴三律)
   八音乐器
镈钟 编钟 歌钟 錞 铙 镯 铎(金/) 大磬
编磬 歌磬(石/) 埙 嘂(土/) 雷鼓 灵鼓 路鼓
建鼓 鼗鼓 县鼓 节鼓 拊相(革/) 琴 瑟 颂
瑟 阮咸 筑(丝/) 柷 敔 雅 应(木/) 笙 竽
卷九 第 15a 页 WYG0948-0581c.png
巢 和(匏/) 箫 管 篪 笛 舂 牍(竹/) (唐乐/志)
   乐六变
凡六乐一变致羽物及川泽之示 再变致裸物及山
林之示 三变致鳞物及邱陵之示 四变致毛物及
坟衍之示 五变致介物及土示 六变致象物及天
神 (大司/乐)
   乐八变 (九变/)
乐六变天神皆降 乐八变地示皆出 乐九变人鬼
卷九 第 15b 页 WYG0948-0581d.png
皆得而礼 (同上三节奏俱备谓之成备而更新谓之/变 礼义宗乐九变者舞九终八变者)
(舞八终六变/者舞六终)
   二乐
缦乐 燕乐 (磬师注/二乐)
   六玺(汉/)
皇帝行玺 之玺 信玺 天子行玺 之玺 信玺
 (秦制/也)
   八宝(唐/)
卷九 第 16a 页 WYG0948-0582a.png
八玺(皆玉/为之) 神玺 受命玺(馀前/同) (武后改诸玺皆为/宝中宗复为玺开)
(元复/为宝)
   九宝(宋/)
镇国 受命 定命 (并六玺/为九宝)
   六彝
鸡 鸟 斝(音/稼) 黄 虎 蜼(音/诔) (周礼司尊彝掌六/彝小宗伯辨六彝)
   三代尊
夏鸡夷(读为/彝) 殷斝 周黄目 (明堂位尊灌尊鲁有/三代灌 及勺 夏)
卷九 第 16b 页 WYG0948-0582b.png
(龙勺殷疏/勺周蒲勺)
   六尊
(音/牺) 象 著(直略/反) 壶 大(音/泰) 山 (司尊彝掌六/尊小宗伯辨)
(六/尊)
   四代尊
(虞/) 山罍(夏/) 著(殷/) 牺象(周/) (明堂位鲁/四代尊)
   欹器
虚则欹 中则正 满则覆 (荀子/)
卷九 第 17a 页 WYG0948-0582c.png
   四类
日 月 星 辰 (周礼小宗伯注兆日于东郊兆月/与风师于西郊兆司中司命于南)
(郊兆雨师/于北郊)
   四望
日 月 星 海 (大宗伯注/郑司农)
五岳四镇四渎 (郑康/成注)
鲁三望 泰山 河 海 (公羊/传)
海 岱 淮 (榖梁/传注)
卷九 第 17b 页 WYG0948-0582d.png
分野之星国中山川 (左传注皆因/郊而望祭)
   七庙
三昭 三穆 太祖之庙 (王制/观德) (书七世之庙可以/祭法王立七庙)
(谷梁传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礼器云士一殷/荀子曰有天下者事七世 夏五庙禹二昭二穆)
(六庙契汤二昭二穆梁周后稷文王武王亲庙四宋汉/韦玄成议 晋宋齐 皆立亲庙 周舍论云晋 齐)
(梁立/七庙)
   六享
(他历/反) 献祼 馈食 祠(春/) 礿(夏作尔/雅 礿) 尝(秋/)
卷九 第 18a 页 WYG0948-0583a.png
(冬/) (周礼大/宗伯)
   四时祭
春礿 夏禘 秋尝 冬烝 (王制四夏殷祭名祭统/祭有 时祭义春禘秋)
(尝夏殷礼尔雅春祭日祠夏祭曰礿秋祭曰尝冬/祭曰烝 诗正义周公制礼改夏为礿禘为大祭)
   八蜡
先啬 司啬 农 邮表畷 猫虎 坊 水庸 昆
虫 (礼记郊特牲王肃分猫虎为二无昆虫横渠/先生曰百种八也昆虫是为害者不常祭)
   五祀
卷九 第 18b 页 WYG0948-0583b.png
句芒(重正/木) 蓐收(该正/金) 玄冥(修熙/水正) 祝融(犁一作/黎火正)
后土(句龙/土正) (左传蔡墨对五祀之大/宗伯五祀注五官 神)
(秋/) 行(冬/) 户(春/) 灶(夏/) 中霤(中央/季夏) (月令曲礼/注 周礼)
(小祝/注)
司命 中霤 门 行 厉 (王制大夫/祭五祀注)
门 井 户 灶 中霤 (白虎通汉郊祀志后汉祭/祀志注太玄淮南子唐月)
(令冬祀井/不祀行)
禘 郊 宗 祖 报 (国语展禽曰此/五者国之祀典)
卷九 第 19a 页 WYG0948-0583c.png
   七祀
司命(春/) 中霤(季/夏) 国门(秋/) 国行(冬/) 泰厉(秋/) 户
(春/) 灶(夏/) (祭法诸侯五祀曰公厉无/灶大夫三祀曰族厉门行)
   六宗
在天地四方六者之门助阴阳变化(实一而名六宗大/小夏侯说 欧阳)
(说在天地四方之中为上下四/方之宗后汉立祀从李合议)
乾坤六子 水 火 风 雷 山 泽 (孔光刘歆/说王莽立)
(祠颜魏王肃亦以为易六子故不/废 师古曰乾坤六子其最通乎)
卷九 第 19b 页 WYG0948-0583d.png
天地间游神 (孟康/说)  天地四时 (马融/说)
天宗三(日月星/) 地宗三(河海岱/) (贾逵/说)
(五/纬) 辰(十二/次) 司中 司命(文昌第四/第五星) 风师(箕/)
雨师(毕/) (郑康/成说)
天宗(日月星辰/寒暑之属) 地宗(社稷五/祀之属) 四方之宗(四时五/帝之属)
(司马/彪说)
三昭 三穆 (张髦/说) (孔氏说见天类书舜典禋/于六宗 先儒有九说)
大极冲和之气为六气之宗 (魏刘邵议从之/王氏程氏)
卷九 第 20a 页 WYG0948-0584a.png
天皇大帝及五帝 (后汉孝文曰祭帝故/称禋通典取其说)
   三社 (二社/)
大社 王社 亳社 (通典周制天子立三社王礼/三正记王者二社太社 社)
国社 侯社 亳社 (诸侯立/三社)
社土神 稷谷神 句龙弃配食 (孝经说天子社广/五丈诸侯半之)
(白虎通后朱子曰社实山林川泽邱陵坟衍原隰五土/之示而 土句龙氏其配也稷专为原隰之示能生五)
(谷者而后稷周/弃氏其配也)
   两社
卷九 第 20b 页 WYG0948-0584b.png
周社 亳社 (左传间于两社为公室辅注/两社之间朝廷执政所在)
   三代社
夏以松 殷以柏 周以栗 (哀公问社于宰我注各/以其土所宜之木公羊)
(传注松犹容也主人正柏犹迫/也主地正栗犹战栗主天正)
   五社
大社松(中门/外) 东社柏(八/里) 南社梓(七/里) 西社栗(九/里)
北社槐(六/里) (白虎通融尚书七篇云续汉/志注马 周礼注五者五社)
   六祝(之秀/反)
卷九 第 21a 页 WYG0948-0584c.png
顺祝(顺丰/年) 年祝(求永/贞) 吉祝(祈福/祥) 化祝(弭灾/兵) 瑞
(逆时雨/宁风旱) 筴祝(远罪/疾) (周礼大祝掌/六祝之辞)
   六祈
类 造(七报/反) 禬 禜 攻 说 (同上掌六祈/以同鬼神示)
   九祭
命祭 衍祭 炮祭 周祭(皆祭鬼神/示之事) 振祭 擩祭
(擩而/泉反) 绝祭 缭祭 共(音/恭)(皆生人祭/食之礼) (大祝辨/九祭)
   六辞
卷九 第 21b 页 WYG0948-0584d.png
(当为/辞) 命 诰 会 祷 诔 (周礼大祝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
(近皆有文/雅辞令)
   七郊(汉/)
天地五帝(后汉曹充/议立七郊) 南郊(雒阳/城南) 北郊(雒阳/城北) 五郊
(雒阳四方/中兆在未)
   五畤
鄜畤(秦文公作/祭白帝) 密畤(秦宣公作/祭青帝) 上畤(秦灵公作/祭黄帝)
下畤(同上帝/祭炎) 北畤(汉高祖作/祠黑帝) (汉志在右扶风雍县/ 文帝始幸雍郊见)
卷九 第 22a 页 WYG0948-0585a.png
(五/畤)
   五供
南郊 北郊 明堂 高庙 世祖庙 (续汉/志)
   三大礼
朝献太清宫 朝享太庙 有事南郊 (杜甫/赋)
   养老三礼
虞以燕礼 夏以享礼 殷以食礼(周兼/用之) (王制/)
   三朝
卷九 第 22b 页 WYG0948-0585b.png
燕朝(路门内路寝大/仆掌之 内朝) 治朝(路门之外司士/掌之 中朝) 外朝(库/门)
(之外朝/士掌之) (用礼注周天子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内朝之在路门内者或谓之燕朝)
   五门
皋 雉 库 应 路(路门一/曰毕门) (周礼注王有五门雉/明堂位注鲁有库)
(路则诸侯/三门欤)
   九门
路 应 雉 库 皋 城 近郊 远郊 门(天子/九门)
 (月令/注)
卷九 第 23a 页 WYG0948-0585c.png
   六寝 六宫
路寝一小寝五 (周礼宫人王六寝寝公羊传注/诸侯皆有三寝高 路寝小寝)
正寝一燕寝五 (内宰昏义后立六宫诸侯夫人/三宫半王后也 注后五前一)
   三灵
灵台 灵沼 灵囿 (诗正义辟廱及三/灵皆同处在郊)
   四代明堂
黄帝合宫 有虞总期 尧衢室 夏世室 (唐陈子/昂上言)
黄帝合宫 虞总章 殷阳馆 周明堂 (汉书注应/劭曰)
卷九 第 23b 页 WYG0948-0585d.png
夏世室 殷重屋 周明堂 (考工记/匠人)
唐虞天府 夏世室 殷重屋 周明堂 (隋宇文恺/引帝命验)
(注/)
   八次 八舍
在内为次 在外为舍 卫王宫者居四角四中 (周/礼)
(宫伯/注)
   三雍(又曰三宫/)
明堂 灵台 辟雍 (汉河间献王对三雍宫终军对/建三宫之文质后汉儒林传序)
卷九 第 24a 页 WYG0948-0586a.png
(中元元年初建三雍明帝亲行其/礼东京赋乃营三宫布教颁常)
   三内(唐/)
西内(太极/宫) 东内(大明/宫) 南内(兴庆/宫)
   三代学
夏曰校 殷曰序 周曰庠 (孟子皆乡学也汉儒/林传殷曰庠周曰序)
   四代学
虞上庠下庠 夏东序西序 殷右学左学 周东胶
虞庠 (王制注或上西或上东或贵在国或贵在郊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
卷九 第 24b 页 WYG0948-0586b.png
(中王宫之东东序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西序/虞庠亦小学也西序在西郊周立小学于西郊周之小)
(学为有虞氏之庠制是以名庠其立乡学亦如之乡射/礼注周立四代之学于国而又以虞庠为乡学 四代)
(虞夏/商周)
   四学
东序 瞽宗 虞庠 四郊之学 (大戴礼保/傅篇注)
周四郊之虞庠 (祭义天子/设四学注)
   五学
东学上亲贵仁 西学上贤贵德 南学上齿贵信
卷九 第 25a 页 WYG0948-0586c.png
北学上尊贵爵 太学承师问道 (保傅篇贾谊疏陆/农师曰辟雍居中)
(其南为成均其北为上序/其东为东序其西为瞽宗)
东序 瞽宗 上庠 (此大学也/文王世子)
东胶 虞庠 (王制/) (三礼义宗/周有五学)
   六学
师氏居内 大学在国 四小在郊 (北史刘芳传案/郑注学记周则)
(六学云内则设师保以教使国子学焉外则有大学庠/序之官 乡饮酒正义虞之庠周以为乡学夏之序周)
(以为州党之学下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自王公以 至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教之以洒)
卷九 第 25b 页 WYG0948-0586d.png
(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十有五年自/天子之元子众子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
(俊秀皆入大学教之以穷/理正心脩已治人之道)
   鲁四代学
米廪(虞/庠) 序(夏/序) 瞽宗(殷/学) 頖宫(周/学) (明堂位鲁立四/代之学文王世)
(子注鲁之学有/米廪东序瞽宗)
   学校庠序
郡国曰学 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 乡曰庠
聚曰序(序庠置考/经师一人) (汉元始三年如班固东都赋四/海之内学校 林庠序盈门)
卷九 第 26a 页 WYG0948-0587a.png
   两学
国学(教冑/子) 大学(招贤/良) (晋潘岳赋/两学齐列)
   四学
儒学(雷次/宋) 玄学(何尚/之) 史学(何承/天) 文学(谢元/) (宋/文)
(帝四/学)
   五馆
明山宾 陆琏 沈峻 严植之 贺㻛为五经博
士各主一馆 (梁武帝开五/馆有数百生)
卷九 第 26b 页 WYG0948-0587b.png
   笏四等
天子以球玉 诸侯以象 大夫以鱼须(音/班)文竹 士
竹本象 (玉藻/)
天子御珽 诸侯御荼 大夫服笏 (荀子后周百官/唐志)
(始执笏象笏上圆下/方竹本上挫下方)
   冠十九等 (四冠/)
冕冠 长冠 委貌 皮弁 爵弁 通天 远游
高山 进贤 法冠 武冠 建华 方山 巧士
卷九 第 27a 页 WYG0948-0587c.png
却非 却敌 樊哙 术士 鹖冠 (续汉志帝司马/彪云汉 有四)
(冠一缁布二进贤/三武弁四通天冠)
   绶八等
黄赤绶(乘舆/四采) 赤绶(诸侯王/四采) 绿绶(相国/) 紫绶(公侯/将军)
(三/采) 青绶(卿中二千石/二千石三采) 黑绶(千石六百/石 三采) 黄绶(四百/石三)
(百石二百/石 一采) 青绀纶(百石/一采) (续汉/志)
   章服四等(唐/)
三品以上服紫 四品五品以上服绯 六品七品以
卷九 第 27b 页 WYG0948-0587d.png
绿 八品九品以青 (贞观/四年) 八品九品衣碧(龙朔/二年)
紫金玉带 绯金带 绿银带 青鍮石带 (上元/元年)
衣紫者鱼袋饰以金 衣绯者饰以银谓之章服(永徽/二年)
(给鱼袋以防召命之诈上隋大业六年诏从驾者/文武官皆戎衣五品以 紫袍六品以下绯绿)
   五冕服章
衮冕之章九 鷩冕之章七 毳冕之章五 希冕之
章三 玄冕衣无章裳刺黻 爵弁缁衣纁裳 (宋元/丰元)
(年详定/礼文)
卷九 第 28a 页 WYG0948-0588a.png
   朝服三等
五梁冠(朱衣朱裳白罗中单玉剑佩锦绶/玉环一品二品侍祠大朝会服之)中书门下加
笼巾貂蝉 三梁冠(白纱中单银剑佩环诸司三品御/史四品两省五品侍祠大朝会服)
(之/)中丞冠獬豸 两梁冠(铜剑佩环四品五品/服之六品去剑佩绶)御史冠
獬豸 (嘉定二年礼/院奏衣服令)
   二带
大带(大夫以上用素/士用练即绅也) 革带(所以佩/玉带剑) (周礼疏/带有二)
   三采
卷九 第 28b 页 WYG0948-0588b.png
朱 白 苍 (杂记藻三采六等注藻荐玉者以朱白/苍画之再行 左传注藻率以藉玉王)
(五采公侯伯三/采子男二采)
   诸侯见王六礼
春见曰朝(图/事) 夏见曰宗(陈/谟) 秋见曰觐(比/功) 冬见曰
(协/虑) 时见曰会(发/禁) 殷见曰同(施/政) (周礼大宗伯注/此六礼诸侯见)
(王人大/行)
朝觐宗遇会同君之礼也 存頫省聘问臣之礼也
(小行/人)
卷九 第 29a 页 WYG0948-0588c.png
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 (王制/)
岁聘以志业间朝以讲礼再朝而会以示威再会而盟
以显昭明 (左传叔向曰/明王之制)
   九宾
王 侯 公 卿 二千石 六百石 郎吏 匈奴
侍子 (凡九等续汉礼仪志/韦昭曰周礼九仪也) (鸿胪设九宾薛综注人/刘敞之说谓摈者九)
   四朝
外朝 中朝 内朝 询事之朝 (通典周制天/子有四朝)
卷九 第 29b 页 WYG0948-0588d.png
唐至正御承天门听政古之外朝 朔望坐太极殿
视朝古之中朝 常日两仪殿听朝视事古之内朝
(六典/)
   五礼
梁五礼八千十九条 吉一千五条 凶五千六百九
十三条 宾五百四十五条 军二百四十条 嘉五
百三十六条 (梁书/)
唐五礼之仪一百五十二 吉五十五 宾六 军二
卷九 第 30a 页 WYG0948-0589a.png
十三 嘉五十 凶十八 (六典开/元礼)
   二郊
郑玄郊邱为二(南郊祀感生帝祇圜邱祀天皇大帝神/北郊祭神州地 方邱祭昆崙之)
王肃郊邱为一(晋泰始初并圜邱方邱于南/北郊祭一天一地用肃议)
合祭天地(汉元始/后元宗) (光武之魏黄初六晋元帝地唐武/宋因 元丰 年不设 祇位)
(元祐/合祭)
亲祠北郊(后魏太和宋后周建德四隋开皇/唐先天 政和宣和 祭)
   汉诸帝庙
卷九 第 30b 页 WYG0948-0589b.png
顾成(文/帝) 德阳(景/帝) 龙渊(武/帝) 徘徊(昭/帝) 乐游(宣/帝) 长
寿(元/帝) 阳池(成/帝)
   符节五等
铜鱼符 传符 随身鱼符 木契 旌节  (唐六/典)
   岁取十千
一成之田地方十里为田九万亩而以其万亩为公田
盖九一之法 (诗甫/田)
   十千为耦
卷九 第 31a 页 WYG0948-0589c.png
三十里万夫之地四旁有川内方三十三里有奇万人
为耦而并耕 (诗噫/嘻)
   两塾
门侧之堂谓之塾古者二十五家为闾同共一巷巷首有
门门边有塾里中之老有道德者为左右师坐于两塾民
在家之时朝夕出入受教于塾(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 春将出民
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
之入者必持薪樵轻重相分班白不提挈(汉食/货志) 大夫七
卷九 第 31b 页 WYG0948-0589d.png
十致仕退老归其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新榖已入
馀子皆入学距冬至四十五日始出学上老平明坐于右
塾庶老坐于左塾馀子毕出然后乃归夕亦如之(书传/)
   三赐
一命受爵 再命受衣服 三命受车马 (曲礼为人/子者三赐)
(不及车马注/三赐三命也)
   三朝
朝朝 暮夕 日中又朝 (礼记文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
卷九 第 32a 页 WYG0948-0590a.png
   命服三等
鞠衣 䄠衣 褖衣 (玉藻注卿大夫士之妻命服分/为三等䄠张战反褖吐乱反)
   三古
元酒 鸾刀 稿秸 (礼记三者修/古秸江八反)
   五宫
大庙 宗宫 考宫 路寝 明堂 (周书作雒篇/乃位五宫)
   六号
神号(若云皇/天上帝) 鬼号(若云皇/祖伯某) 示号(若云后/土地祇) 牲号(曲/礼)
卷九 第 32b 页 WYG0948-0590b.png
(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羊曰柔毛鸡曰翰音) 齍号(曲礼黍曰芗合粱/曰芗箕稻曰嘉蔬) 币
(若玉曰嘉玉/币曰量币) (周礼大祝辨六号/示音祇齍音粢)
   二礼
朝事 荐黍稷 (祭义报以/二礼注)
   周民数
周治致太平政称刑措民口千三百七十一万四千九
百三十三 (晋地/里志)
司民协孤终 司商协名姓 司徒协旅 司寇协奸
卷九 第 33a 页 WYG0948-0590c.png
 牧协职 工协革 场协入 廪协出 王治农于
籍 蒐于农隙 耨穫亦于籍 狝于既烝 狩于毕
时 (周语仲山父口/是皆习民数)
   六引(唐/)
万年县令 京兆 太常卿 司徒 御史大夫 兵
部尚书 (大驾/卤簿)
   五旗仗
左右卫黄 骁卫赤 武卫白 威卫黑 领军卫青
卷九 第 33b 页 WYG0948-0590d.png
 (唐仪/卫志)
   六军(又曰六师/)
王六军 大国三军 次国二军 小国一军 伍人
为伍(有/长) 五伍为两(二十五人/有司马) 四两为卒(百人/有长) 五
卒为旅(五百人/有帅) 五旅为师(二千五百/人为师) 五师为军(万/二)
(千五百人/将皆命卿) (周礼大司/马小司徒) (公刘其军三单笺无羡卒子/曕彼洛矣以作六师注天)
(六军两棫朴六师及之一常武整我六师乡周礼注伍/一比 一闾卒一族旅 党师一州军一 家所出一)
(人/)
卷九 第 34a 页 WYG0948-0591a.png
   三军
大国三军其赋千乘鲁以周公故爵虽侯而军赋皆大
国之制费誓曰鲁人三郊三遂郊即乡也天子六乡具
六军六遂贰之合都邑之师为万乘鲁三郊具三军三
遂贰之合都邑之师为千乘所谓千乘之国成国半天
子之军者也古者积伍五人至卒百人而车法成其七
十五人为战车一乘徒七十二人甲士三人其二十五
人别为重车万二千五百人为军为战车二百五十乘
卷九 第 34b 页 WYG0948-0591b.png
徒九千人甲士三百七十五人一军合为九千三百七
十五人三军合二万八千一百二十五人鲁颂閟宫言
公徒三万者举三军之成数也言公车千乘者举鲁国
兵车之成数也鲁本三军公羊言二军榖梁言一军皆
非是四邱为甸出兵百人其七十五人战车也其二十
五人重车也是一兵二十五人一甲而三十三人有奇
作邱甲邱皆出甲是一甸而出兵百三十三人有奇则
三增其一为三甸而增三乘 (唐说/斋文)
卷九 第 35a 页 WYG0948-0591c.png
   七萃
七萃之士萃聚也犹传有舆大夫 (穆天子/传注)
   九军
天子六军 诸侯三军 (庄子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注)
   七军
中军 左右虞侯各一军 左右厢各二军 (通典李/靖兵法)
   四军
处山 处水土 处斥泽 处平陆 (孙子黄/帝四军)
卷九 第 35b 页 WYG0948-0591d.png
左 右 前 后 (晋志/)
中 上 下 新 (左传/晋)
   五兵 二卫
中兵 外兵 骑兵 别兵 都兵 (通典魏置五兵/尚书 晋分中)
(兵外兵各为左右/后魏为七兵尚书)
左中兵 右中兵 左外兵 右外兵 都兵 (北齐/五兵)
(尚/书)
左卫熊渠虎贲 右卫佽飞虎贲 (晋二/卫)
卷九 第 36a 页 WYG0948-0592a.png
   三行
中行 右行 左行 (左传晋作三行以禦狄军/后作五军更为上下新)
   三官
鼓 金 旗 (管子兵法篇/三官不缪)
   八陈
天 地 风 云 虎翼 蛇蟠 飞龙 鸟翔 (风/后)
(握机/文)
洞当 中黄 龙腾 鸟飞 折冲 虎翼 握机
卷九 第 36b 页 WYG0948-0592b.png
衡 (诸葛/武侯)
方 圆 牝 牡 冲 轮 浮 (一作/罘罝) 雁行 (文/选)
(注杂兵书/ 孙子)
金 土 水 火 木 (黄帝/)
地 人 天 (太公/) (蔡季通说握机/之外别有八陈)
车箱 车轩 曲(二/)直 衡 挂 鹅鹤 (吴子/)
   三阵
天阵(星宿/孤虚) 地阵(山川/向背) 人阵(偏伍/弥缝) (唐高宗间兵家/三阵员半千对)
卷九 第 37a 页 WYG0948-0592c.png
(以天时地/利人物)
   五阵
(春/) 方(夏/) 圆(季/夏) 牡(秋/) 伏(冬/) (周书/左)
(前/) 伍(后/) 专(右/角) 参(左/角) 偏(前/拒) (左传晋荀/吴五阵)
(白/) 圆(黄/) 曲(黑/) 直(青/) 锐(赤/) (唐志讲武五阵/李靖问对 五)
(行/阵)
   唐兵三变
府兵 彍骑 方镇 (兵志兵之/大势三变)
卷九 第 37b 页 WYG0948-0592d.png
   五库
车 兵 祭器 乐 宴器 (蔡邕月令章句/审五库之量)
衣 甲 枪 弩 箭 (宋军器/五库)
   武库名数
军鼓三 金四 弓四 弩七 箭四 刀四 枪四
 甲十三 彭排六 旗三十二 袍五 器用八
(唐六/典)
   十二军
卷九 第 38a 页 WYG0948-0593a.png
参旗 鼓旗 玄戈 井钺 羽林 骑官 折威
平道 招摇 苑游 天纪 天节 (唐武德三年军/名取象天官)
   六军
左右龙武 左右神武 左右神策 (百官志/号六军)
左右羽林(龙朔二/年置) 左右龙武(玄宗以/万骑改) 左右神武(至/德)
(二载/置) (总曰北衙/六军兵志)
   两军
左右神策(分左右厢为天子禁军贞/元二年改左右神策军)
卷九 第 38b 页 WYG0948-0593b.png
   十军
羽林 龙武 神武 神策 神威 (总曰左/右十军)
   六军(晋/)
领军 护军 左右二卫 骁骑 游击 (南齐志晋/世为六军)
   卫尉八屯(汉/)
卫尉率吏士周宫外于四方四角立八屯 (张衡西京/赋卫尉八)
(屯警夜巡/昼注云)
   鲁二庙
卷九 第 39a 页 WYG0948-0593c.png
鲁公之庙文世室也武公之庙武世室也 (明堂位注/此二庙象)
(周有文王/武王之庙)
周公称太庙鲁公称世室群公称宫 牲周公用白牡
鲁公用骍刚群公不毛 盛周公盛鲁公焘群公廪
(公羊/传)
   五府 (明堂五名/)
赤曰文祖 黄曰神斗(一作/计) 白曰显纪 黑曰玄矩
 苍曰灵府 (隋宇文恺传尚书帝命验曰帝者承天/立五府注云唐虞之天府夏之世室殷)
卷九 第 39b 页 WYG0948-0593d.png
(之重屋周之明堂皆同虞牛弘传黄帝曰合/宫尧曰五府 通典唐 祀五帝于五府)
文祖周曰明堂(南/) 神斗周曰大室(中/) 显纪周曰总
(西/) 灵府周曰青阳(东/)玄矩周曰玄堂(北/) (史记/正义)
明堂言五室者据考工记言九室者按大戴礼明堂篇
(李谧明/堂论)
东曰青阳 南曰明堂 西曰总章 北曰玄堂 中
曰大室 (牛弘明堂议虽有/五名而主以明堂)
   两观 (双阙/)
卷九 第 40a 页 WYG0948-0594a.png
天子外阙两观 诸侯内阙一观 (公羊/传注)
周设两观 (董仲/舒传)
汉未央宫东有苍龙阙北有玄武阙 (三辅/旧事)
   三台
铜爵(中/) 金虎(南/) 冰井(北/) (魏都赋三台列峙/以峥嵘 在邺)
金凤 圣应 崇光 (北齐/改)
   射器
弓 矢 决 拾 旌 中 筹 楅 丰 (仪礼乡/射命弟)
卷九 第 40b 页 WYG0948-0594b.png
(子纳射/器注云)
   三侯
天子 虎 熊 豹 诸侯 熊 糁(杂也豹/鹄麋饰) 豻
畿内诸侯 熊 豹 (大射仪命量人巾车张三侯射/人王以六耦射三侯诸侯以四)
(耦射二侯熊豹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麋士以三耦/射豻侯 乡射记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大夫)
(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注所谓兽侯燕射则/张之乡射宾射当张采侯二正 君国中射则皮树中)
(谓燕射皮树兽名于郊则闾中谓大射闾兽名于境则/虎中谓与邻国君射大夫兕中士鹿中 梓人张皮侯)
(大射张五采之侯宾射中朱次白次苍次黄元居外即/五正之侯张兽侯燕射 诗大侯既抗笺云天子诸侯)
卷九 第 41a 页 WYG0948-0594c.png
(之射皆张三侯故君侯谓之大侯谓三侯皆以布为之/以皮为鹄侯旁亦以皮饰 射正 之侯者天子中之)
(则能服诸侯诸侯以/下中之则得为诸侯)
   三十二旗
青龙 白兽 朱雀 玄武 苍龙负图 应龙 龙
马 玉马 凤凰 鸾 鵔鸃 太平 麒麟 飞麟
 飞黄 駃騠 白泽 五牛 犀牛 金牛 兕
三角兽 角端 吉利 騼䮷 驺牙 黄鹿 白狼
 赤熊 辟邪 苣文 刀 (唐六典旗/制三十二)
卷九 第 41b 页 WYG0948-0594d.png
   四时田
春蒐(振/旅) 夏苗(茇/舍) 秋狝(治/兵) 冬狩(大/阅) (周礼大/司马) (尔/雅)
春曰苗 秋曰蒐 冬曰狩 (公羊/传)
春曰田 夏曰苗 秋曰蒐 冬曰狩 (榖梁/传)
   三田
乾豆 宾客 充君之庖 (王制天子诸侯岁三田/易王用三驱田获三品)
   乡射五物
和 容 主皮 和颂 兴舞 (周礼乡大夫询众庶/ 论语注射有五善)
卷九 第 42a 页 WYG0948-0595a.png
(二曰和容/四曰和颂)
   三射
燕射(于寝兽/侯用质) 宾射(于朝麋/侯用正) 大射(于射宫皮/侯用鹄) (凡射/王以)
(驺虞为节诸侯以狸首为节大夫以采蘋为节士以/采蘩为节 射节天子九诸侯七乡大夫以下五)
   五兵(又曰五戎/)
弓矢 殳 矛 戈 戟 (周礼司右用五兵注/月令季秋习五戎)
戈 殳 戟 酋矛 夷矛 (司兵建车/之五兵)
矛 戟 钺 楯 弓矢 (榖梁传救日/陈五兵注)
卷九 第 42b 页 WYG0948-0595b.png
刀 剑 矛 戟 矢 (淮南子/五戎注)
义兵 应兵 忿兵 贪兵 骄兵 (国语注用/兵有五)
中兵 外兵 骑兵 别兵 都兵 (魏五兵/尚书)
   六弓 (四弓/)
王 弧 夹 庾 唐 大 (周礼司/弓矢)
天子雕弓 诸侯彤弓 大夫黑弓 (荀子/)
天子雕弓 诸侯彤弓 大夫婴弓 士卢弓 (公羊/注)
长 角 梢 格 (唐四/弓)
卷九 第 43a 页 WYG0948-0595c.png
   四弩 (七弩/)
夹 庾(利攻/守) 唐 大(利车战/野战)
张 角弓 木单 大木单 竹竿 大竹竿 伏
远 (唐七/弩)
   八矢
枉 絜 杀 鍭 矰 茀 恒 庳(方二/反) (同上弓/弩各有)
(四枉杀矰恒弓所用也/絜鍭茀庳弩所用也)
竹 木 兵 弩 (唐四/箭)
卷九 第 43b 页 WYG0948-0595d.png
   三革
甲 胄 盾 (齐语桓公/定三革注)
犀 兕 牛 (荀子周公/定三革注)
犀甲七属 兕甲六属 合甲五属 (考工/记)
甲之制十三 明光 光要 细鳞 山文 乌锤
白布 皂绡 布背 步兵 皮 木 锁子 马甲
 (唐六典汉古作甲皆/用皮秦 以来用铁)
   二广
卷九 第 44a 页 WYG0948-0596a.png
右广 左广 (左传楚君之戎分为二广广有/一卒卒偏之两十五乘为一广)
   诸王国三等(晋/)
大国置三军(五千/人) 次国二军(三千/人) 小国一军(一千/一百)
(人/) (晋武帝咸宁三年诏诸王/各以户邑多少为三等)
   十道折冲府(唐/)
关内二百七十三 河南六十二 河东一百四十二
 河北二十一 山南十 陇右二十九 淮南六
江南二 剑南十 岭南三 (地理志共五/百五十八)
卷九 第 44b 页 WYG0948-0596b.png
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而关内二百六十一 (兵志陆/贽曰太)
(宗列置府兵八百所而关中五百六杜牧原十六卫曰/外开折冲果毅府五百七十四 典天下府五百九)
(十四通会要关内置府二百六十一又置折冲府二百/八十 计旧府六百三十二 百官志凡六百三十三)
(四邺侯家传六百三十十通典五百七十/ 理道要诀五百九 三 数皆不同)
   南北衙兵
南衙诸卫兵 北衙禁军 (唐兵志相文武/区别以 察伺)
   六厩
未央 承华 騊駼 骑马 路軨 大厩 (汉官/仪)
卷九 第 45a 页 WYG0948-0596c.png
   五监
龙马 闲驹 橐泉 騊駼 承华 (百官/表)
   六闲 (十二闲/) (二厩/) (唐/)
飞黄 吉良 龙媒 騊駼 駃騠 天苑 (左右六/闲总十)
(二/闲) (兵志/)   祥麟 凤苑 (为二厩/系饲之)
   九府
医无闾之珣玗琪(东方/之美) 会稽之竹箭(东/南) 梁山之犀
(南/方) 华山之金石(西/南) 霍山之多珠玉(西/方) 昆崙虚
卷九 第 45b 页 WYG0948-0596d.png
之璆琳琅玕(西/北) 幽都之筋角(北/方) 斥山之文皮(东/北)
岱岳五榖鱼盐(中/) (尔雅/)
   三币
珠玉为上币 黄金为中币 刀布为下币 (管/子)
金三品 黄(金/) 白(银/) 赤(铜/) (史记虞夏之币金为/三品 禹贡扬州荆)
(州贡金三品注金银铜秦史记楚封三钱之府注/金币三等 史记又云 币二等黄金上铜钱下)
   井田五义
无泄地气 无费一家 同风俗 合巧拙 通财货
卷九 第 46a 页 WYG0948-0597a.png
 (公羊/传注)
田分为三品 上田一岁一垦 中田二岁一垦 下
田三岁一垦
   更三品
卒更 践更 过更 (汉更赋注/更有三品)
   赋役三法(唐/)
有田则有租(每丁岁入/粟二石) 有家则有调(随地所宜/绫绢絁布) 有
身则有庸(岁役二旬不役/收其庸日三尺) (杨炎两税法夏税尽/六月秋税尽十一月)
卷九 第 46b 页 WYG0948-0597b.png
   四科(汉/) (四行/)
质朴 敦厚 逊让 有义行(汉官仪/云节俭) (光禄勋/举四行)
德行志节 经明行脩 明晓法律 刚毅明勇 (辟/士)
(四/科) 孝悌 能从政 (黄琼奏增/为四科)
   六科
秀才 明经 进士 明法 明书 明算 (唐六典/其科有)
(六选举志明经之下有俊士起通典士族趋向/惟明经进士二科 进士科 于隋大业中)
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 傅达坟典明于教化 才识
卷九 第 47a 页 WYG0948-0597c.png
兼茂明于体用 详明政理可使从政 识洞韬略运
筹决胜 军谋宏远材任边寄 (宋景德二年/天圣七年)
文章典雅 节操方正 法理该通 节用爱民 刚
方岂弟 智勇绝伦 (绍兴二/十六年)
   择人四法
(体貌/丰伟) 言(言辞/辩正) 书(楷法/遒美) 判(文理/优长) (四事可取则/先德行德均)
(以材材/均以劳)
德行 材用 劳效 (唐六典以四事择其材曰身/言书判以三类观其异云云)
卷九 第 47b 页 WYG0948-0597d.png
   束帛 束脩
束帛十端也 (士昏/礼注)
五匹为束三玄二纁 (象阴阳/) (子夏/易传)
束脩 十脡脯 (论语/疏)
俪皮 两皮为庭实 (士昏礼/皮鹿皮)
束帛一篚五匹酒一壶二斗脩一案五脡 (唐礼/志)
   四品乐(后汉/)
大予乐 周颂雅乐 黄门鼓吹 短箫铙歌 (蔡邕/志汉)
卷九 第 48a 页 WYG0948-0598a.png
(乐四/品)
   十部乐(唐/)
燕乐 清乐 西凉 天竺 高丽 龟兹 安国
疏勒 高昌 康国 (通典/六典)
   白金三品
其文龙(直三千如龙/天用莫) 其文马(直五百如马/地用莫) 其文龟
(直三百如龟/人用莫) (汉食/货志)
   太常四院
卷九 第 48b 页 WYG0948-0598b.png
天府 御衣 乐县 神厨 (唐百/官志)
   二部乐
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 堂下坐奏谓之坐部伎 (唐/乐)
(志/)
   鼓吹五部
鼓吹 羽葆 铙吹 大横吹 小横吹(总七十/五曲) (唐/仪)
(卫/志)
   二舞(宋/)
卷九 第 49a 页 WYG0948-0598c.png
文舞元德升闻(大中祥符五/年改盛德)武舞天下大定 (乾/德)
化成天下 威加海内 (淳/化)
   武舞九品
干 戚 旌 鼗 铎 錞 相 雅 铙 (宋祁大/乐图义)
(论武舞所/执九器)
   九鼎
中曰帝鼎 八方曰苍彤皛宝魁阜牡风 (崇宁三/年铸)
宗庙九鼎 三为牲(牛羊/豕) 六为庶羞 (政和/礼制)
卷九 第 49b 页 WYG0948-0598d.png
   九玉(唐/)
苍璧 黄琮 青圭 赤璋 白琥 玄璜 两圭有
邸 四圭有邸 圭璧 (唐王起请造/礼神九玉)
   铜匦四
青曰延恩 丹曰招谏 白曰申冤 黑曰通玄 (武/后)
   雅乐十二和
豫和 顺和 永和 肃和 雍和 寿和 舒和
太和 昭和 休和 正和 承和 (大乐与天地同/和制十二和以)
卷九 第 50a 页 WYG0948-0599a.png
(法天之成𢾗号大唐雅乐/用于郊庙朝廷以和神人)
   三坛
登封坛(泰/山) 降禅坛(社首/山) 朝觐坛(朝群/臣) (唐乾封元/年封禅)
   九庙
武德元年始立四庙贞观七年立七庙开元十年增太
庙为九室 (终唐之世常为/九代十一室)
   四庙(宋/)
僖 顺 翼 宣四祖 (曾氏曰尧舜禹皆立二昭二/穆与始祖之庙而五商人祀)
卷九 第 50b 页 WYG0948-0599b.png
(汤与契及昭穆之庙而六周人祀后稷文武及亲庙而/七晋定七庙而虚太祖之室隋但立高曾祖祢四庙唐)
(初因其制贞观立七庙天宝祠九室梁以来皆立四庙/宋兴采张昭任彻之议追尊四祖而立其庙用近制也)
(文五代会要周本纪礼记大传曰武王追王大王王季/ 王以后稷为太祖此追尊四庙之明文自汉魏迄周)
(隋追谥不过四世唐武/德元年立四庙于长安)
   禁卫五重
亲从官 天武官 御龙弓箭直弩直 御龙骨朵子
直 御龙直 (东斋/记事)
   四军
卷九 第 51a 页 WYG0948-0599c.png
禁兵 厢兵 役兵 民兵 (庆历兵录序/凡军有四)
禁兵 厢兵 乡兵 蕃兵 (兵志兵/额有四)
   五赋
公田 民田 城郭 杂变 丁口 (国史志岁/赋有五)
   中兴十三处战功
张俊明州 吴玠和尚原 吴玠饶风岭 吴玠杀金
平 韩世忠大仪 刘锜顺昌 张子盖海州 李宝
海道 邵宏渊胥浦桥 虞允文采石 李道光化
卷九 第 51b 页 WYG0948-0599d.png
刘锜皂角林 王宣汲靖确山 (李璧十三/处战功录)
   十一阁
龙图(太/宗) 天章(真/宗) 宝文(仁/宗) 显谟(神/宗) 徽猷(哲/宗) 敷
(徽/宗) 焕章(高/宗) 华文(孝/宗) 宝谟(光/宗) 宝章(宁/宗) 显文
(理/宗)
   二社
太社 帝社(祭法/王社) (汉高纪立汉社稷所谓太社也官/社配以禹所谓王社也光武不立)
(官稷魏以官社为帝社晋太康九年并二社为一十年/复置二社 太社帝社太稷凡三坛二社一稷 梁大)
卷九 第 52a 页 WYG0948-0600a.png
(同初加官社/官稷为五坛)
   六神
风伯 雨师 灵星 先农 社 稷 (魏秦静议/为国六神)
   八神
天主(祠天/斋) 地主(祠泰山/梁父) 兵主(祠蚩/尤) 阴主(祠三/山)
阳主(祠之/罘山) 月主(祠莱/山) 日主(祠成/山) 四时主(祠琅/琊)
(汉元封元年用事八神/或曰太公以来作之)
   禘祫年数
卷九 第 52b 页 WYG0948-0600b.png
礼曰三年一祫五年一禘传曰五年再殷祭(岁数二/说不同)
郑玄高堂隆先三后二 徐邈先二后三 二禘相去
为月六十中分三十置一祫 (公禘一祫在五年之间/合于再殷之义唐礼志)
   属车八十一乘(周/)
诸侯贰车九乘秦灭九国兼其车服 (蔡邕/独断)
汉大驾八十一乘法驾三十六乘小驾十二乘
   服车五乘(周/)
夏篆(孤/) 夏缦(卿/) 墨车(大/夫) 栈车(士/) 役车(庶/人) (周/礼)
卷九 第 53a 页 WYG0948-0600c.png
(巾车服事/者之车)
   五车
戎路 广车 阙车 苹车 轻车 (车仆掌戎路广/阙苹轻车之萃)
(皆五车/ 戎车)
   辀三度
国马 田马 驽马之辀 (深浅不同人/考工记辀)
   五郊(汉/)
宋氏含文嘉注云周礼王畿内千里二十分其一为近
卷九 第 53b 页 WYG0948-0600d.png
郊近郊五十里倍之为远郊 汉不设王畿以其方数
为郊处东郊八里(木/数) 南郊七里(火/数) 西郊九里(金/数)
北郊六里(水/数) 中郊在西南未地五里(土/数) (后魏刘芳/上疏五郊)
(里/数)
   三神
地祇 天神 山岳 (司马相如/封禅书注)
甘泉 汾阴 雍五畤 (郊祀志刘向对武/宣之世奉此三神)
   七筴
卷九 第 54a 页 WYG0948-0601a.png
碝䃉 白金 文皮 黄金 珠 曾青 玉 (管/子)
   泉二品
泉始盖一品周景王铸大泉而有二品 (汉唯五铢久/行王莽作泉)
(布多至十/品周礼注) 单穆公云古者有母权子子权母而行二
品之来古而然矣(周语/注) (古曰泉后/转曰钱)
   四注 两下
东霤(天子诸侯皆四注/四向流水为殿屋) 东荣(卿大夫以下其/室为夏屋两下) (仪礼/注)
殷人以来始屋四阿夏家之屋唯两下(礼记/注)
卷九 第 54b 页 WYG0948-0601b.png
   祭祀六节
卜日 斋戒 陈设 省牲器 奠玉帛(宗庙/晨祼) 进熟
馈食 (唐礼/志)
   三祀
大祀用玉帛牲牷(天地/宗庙) 次祀用牷币(日月星辰社/稷五祀五岳)
小祀用牲(司命司中风伯/雨师山川百物) (周礼肆师立国祀之礼礼/器一献群小祀三献社稷)
(五杞五献四望/山川七献先公)
   二十簴
卷九 第 55a 页 WYG0948-0601c.png
植者为簨横者为簴簴以县钟磬皆十有一(周谓一堵/唐谓一簴)
自隋以前宫县二十簴隋平陈得梁故事用三十六簴
唐因隋(高宗蓬莱宫成/增用七十二簴)开元定礼依古为二十簴 (唐/乐)
(志/)
   四县
王宫县(四面县汉安世房中歌高张四县乐充宫庭注/乐四县也 天子宫县四面象宫室四面有墙)
 诸侯轩县(三面其形曲春秋传曰请/曲县 去南面辟王也) 卿大夫判县
(二面左右之/合又空北面) 士特县(一面县于东方或于/阶间去判县之西南) (周礼小/胥正乐)
卷九 第 55b 页 WYG0948-0601d.png
(县之位谓钟磬之属县于笋簴者郡半为堵全为肆春/秋传歌钟二肆 汉成帝时犍为 于水滨得古磬十)
(六枚钟磬二八在一簴/谓之堵磬一堵谓之肆)
   大飨四
金再作 升歌清庙 下管象 (仲尼燕居子曰大飨/有四焉注谓飨诸侯)
(来朝者四/者谓云云)
   二十四戟
凡戟庙社宫殿之门二十有四 东宫之门十八 一
品之门十六 二品及京兆河南太原尹大都督大都
卷九 第 56a 页 WYG0948-0602a.png
护之门十四 三品及上中都督上都护上州之门十
二 下都督都护中州下州之门各十 (唐百/官志)
宋崇宁中文宣王庙立戟二十四
   九陌钱
梁武帝大同元年诏外间多用九陌钱可通用足陌大
同后八十为百名东钱七十为百名西钱京师九十为
百名长钱(宋晋平王休祐以/短钱一百赋民) 唐昭宗末京师用钱每
百才八十五河南府以八十为陌 五代钱出入皆以
卷九 第 56b 页 WYG0948-0602b.png
八十为陌 汉三司使王章始令入者八十出者七十
七谓之省陌
   钱三品
永通万国(以一/当千) 五行大布(以一/当十) 五铢 (后周三/品并用)
   赋算百二十
汉法民年二十五已上至六十出口赋钱人百二十以
为算孝文减至四十孝宣减三十孝成减二十 唐制
民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
卷九 第 57a 页 WYG0948-0602c.png
老开元诏三岁以下为黄十五以下为小二十以下为
中天宝更民十八以上为中二十三以上成丁广德诏
二十五为成丁五十五为老
   五布
絘布(列肆之税/絘音次) 总布(守斗斛铨/衡者之税) 质布(质人所罚犯/质剂者之泉)
 罚布(犯市令/者之泉) 廛布(货贿诸物/邸舍之税) (周礼廛人敛市之/五布 藏曰泉行)
(曰/布)
   三市
卷九 第 57b 页 WYG0948-0602d.png
大市(日□百/族为主) 朝市(朝时商/贾为主) 夕市(夕时贩夫/贩妇为主) (司市/郊特)
(牲注周礼市有三期/景福殿赋俯眺三市)
   九室
内有九室(路寝/之里) 外有九室(路门/之表) (考工记/匠人)
   大阅四表
百步为一表为三表则三百步又五十步为一表则三
百五十步 (周礼大司马中冬教大阅/虞人莱所田之野为表)
   射六耦
卷九 第 58a 页 WYG0948-0603a.png
二人为耦二耦同射一侯则十二人 (周礼大司马大/射合诸侯之六)
(耦耦射人以/六 射三侯)
   七兵
惠 戈 刘 钺 戣 瞿 锐(古文/作鈗) (书顾命正/义七兵)
   五盾
朱干 中干(伐/) 橹(大盾未其/二者 闻) (周礼司兵掌/五盾疏云)
   四舞(隋/)
鞞 铎 内 拂 (何妥作八/佾四舞)
卷九 第 58b 页 WYG0948-0603b.png
   百雉
五板为堵五堵为雉百雉曰城(公羊/说) 方丈曰堵三堵
曰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杜预/说) 一丈为板五板
为堵(毛诗传郑氏/曰板六尺) 八尺为板(韩诗/说) 百雉为长三百
丈方五百步(坊记都城不/过百雉注)
   长安十二门(汉/)
霸城 清明 宣平 覆盎 安 西安 章城 直
城 雍 洛城 厨城 横(音/光) (三辅/黄图)
卷九 第 59a 页 WYG0948-0603c.png
   雒阳十二门(后汉/)
平城 上西 雍 广阳 津 小苑 开阳 耗
中东 上东 谷 夏 (百官/志) (晋洛阳东有建春东/阳清明三门南有开)
(阳平昌宣阳建阳四门西有广阳西/明闾阖三门北有大夏广夏二门)
   京师九门(唐/)
明德 启夏 安化(南/) 春明 通化 延兴(东/)金光
 开远 延平(西/) (北面无门一隋志/北面光化 门)
   二楼
卷九 第 59b 页 WYG0948-0603d.png
花萼相辉 勤政务本 (开元中兴庆/宫西南置楼)
郁仪 结邻 (在东内/大明宫)
   三馆(汉/)
钦贤 翘材 接士 (西京杂记公孙宏为/相开东阁分三馆)
   六门(晋/)
陵阳等五门与宣阳为六 (晋成帝始缮/苑城脩六门)
   六关(鲁/)
塞关阳关之属 (左传臧文/仲废六关)
卷九 第 60a 页 WYG0948-0604a.png
   九市(汉/)
长安立九市六在道西三在道东 (西都赋注/汉宫阙疏)
   六阙(唐/)
朱敬则(以孝义世被旌显/一门六阙相望) 杨炎(祖哲父播三世以/孝行闻门树六阙)
   四阙
尹仁恕(曾祖养祖怦父/慕先一门四阙)
   一封轺传(汉/)
律当乘传及发驾置传者皆持尺五寸木传信封以御
卷九 第 60b 页 WYG0948-0604b.png
史大夫印章其乘传参封之有期会累封两端端各两
封凡四封也乘置驰传五封之两端各二中央一也轺
传两马再封之一马一封也
   邻里乡党
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
为党 (论语/注)
   三长
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 (孝文大和十/年置党里邻)
卷九 第 61a 页 WYG0948-0604c.png
(三长定民户籍为汉晁错言守边备塞曰古之制边县/以备敌使五家 伍伍有长十长一里里有假士四里)
(一连连有假五百十连一邑邑有假候游汉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 徼 隋五百)
(家为乡置乡正百家为里置里长百唐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四邻为保 后周 户为团团置耆长)
(三/人)
   四馆
金陵 燕然 扶桑 崦嵫 (后魏于洛水桥南/作四馆处降者)
   四桁(晋浮桁一作/航 桥也)
丹阳 竹格 朱雀 骠骑 (孝武宁康元年诏除/四桁税 在建康)
卷九 第 61b 页 WYG0948-0604d.png
   后宫八区(汉/)
昭阳 飞翔 增成 合驩 兰林 披香 凤凰
鸳鸾 (张衡西京赋应劭曰后/宫有八区增成第三)
   二十四军(西魏/)
李虎 元欣 李弼 独孤信 赵贵 于谨 侯莫
陈崇 宇文泰(八柱/国) 元赞 元育 元廓 侯莫陈
顺 宇文遵 达奚武 李远 豆卢宁 宇文贵
贺兰祥 杨忠 王雄(是为十二/大将军) 每大将军督二开
卷九 第 62a 页 WYG0948-0605a.png
府凡为二十四员分团统领是二十四军每一团仪同
二人 (北史宇文泰位总百揆都督中外军事广陵王/欣元氏懿戚从容禁闼此外六人各督二大将)
(军分掌/禁旅)
   四方馆(宋/)
都亭驿以待辽 都亭西驿以待西蕃阿黎于阗新罗
渤海 怀远驿以待交趾 同文馆以待青唐高丽
   六参(唐/)
文武官职事九品以上及二王后朝朔望 文臣五品
卷九 第 62b 页 WYG0948-0605b.png
以上及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日参
号常参官 武官三品以上三日一朝号九参官 五
品以上及折冲当番者五日一朝号六参官 (百官/志)
   四科
孝悌力行 经史儒术 藻思词锋 廉平彊直 (显/庆)
(五年诏四/科举人)
   取士有三
取士之科大要有三由学馆曰生徒(凡学六/馆二)由州县曰
卷九 第 63a 页 WYG0948-0605c.png
乡贡 (选举/志)
   得人数路(汉/)
孝廉 贤良文学 (汉蔡邕封事汉之/得人数路而已) 贤良方正孝
廉秀才中兴增敦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
白敦厚之属 (后汉/论)
   八科(宋/)
九经 五经 开宝通礼 三礼 三传 三史 学
究 明法 (太平兴国二年讲/武殿覆试八科)
卷九 第 63b 页 WYG0948-0605d.png
   三舍法
大学外舍生二千 内舍生三百 上舍生百总为二
千四百员月一私试岁一公试补内舍生间岁又一试
补上舍生三等俱优为上一优一平为中长中若一优
一否为下 (元丰二年大学三舍法/置八十斋斋容三十人)
   十科
行义纯固 节操方正 智勇过人 公正聪明 经
术精通 学问该博 文章典丽 善听狱讼 善治
卷九 第 64a 页 WYG0948-0606a.png
财赋 练习法令 (元祐元年司马文正/公请设十科以举士)
   八行
孝 悌 睦 姻 任 恤 忠 和 (大观元年诏/士有八行贡)
(入太/学)
   四书院
嵩阳(河南/府) 岳麓(潭/州) 睢阳(应天/府) 白鹿洞(南康/军)
   诸王宅
太祖太宗九王后曰睦亲 秦王后曰广亲 英宗二
卷九 第 64b 页 WYG0948-0606b.png
王曰亲贤 神宗五王曰棣华 徽宗诸王曰蕃衍
(朝野/杂记)
   礼神十二玉
苍璧(天/) 黄琮(地/) 四圭有邸(感生/帝) 两圭有邸(神州/社稷)
 圭璧(日/月) 青圭 赤璋 白琥 玄璜 黄琮(五/帝)
   两科
经义 诗赋 (绍兴十五年诏分为两科复二十七年/诏兼习两科 三十一年 分科取士)
   东京外城十九门
卷九 第 65a 页 WYG0948-0606c.png
南五门 南薰 广济 宣化 广利 安上
东五门 上善 广津 朝阳 含辉 善利
西五门 顺天 顺济 开远 金耀 咸丰
北四门 宁德 景阳 永泰 安肃
   里城十门
南三门 朱雀 保康 崇德
东二门 丽景 宜春
西二门 宜秋 阊阖
卷九 第 65b 页 WYG0948-0606d.png
北三门 景龙 安远 天波
   宫城六门
南三门 宣德 左掖 右掖
东一门 东华
西一门 西华
北一门 拱宸 (束京/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