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948-045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小学绀珠卷四
            宋 王应麟 撰
  艺文类
   六艺
(五/) 乐(六/) 射(五/) 御(五/) 书(六/) 数(九/) (周礼大/司徒保)
(氏/)
   五经(又曰五学/)
卷四 第 1b 页 WYG0948-0451b.png
易 书 礼 诗 春秋 (扬子法言惟/五经为辩)
诗 书 礼 乐 春秋 (汉艺文志五者五常之道/易为之原五学世有变改)
周易 尚书 毛诗 左氏春秋 礼记 (唐五经/博士)
书 诗 礼 易 春秋(公羊/) (汉建元五年/立五经博士)
   六经(又曰六艺/) (六学/) (六籍/)
诗 书 乐 易 礼 春秋 (礼记经解记六/艺政教得失)
易 书 诗 礼 乐 春秋 (汉武帝表章六经宪/章六学 艺文志并)
(论语孝经小学为九种乐经亡又庄子孔子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六经之名始见 曰诗以导志书以导)
卷四 第 2a 页 WYG0948-0451c.png
(事礼以导行乐以导和易以导阴阳春秋以导名分以/史记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
(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典汉儒林传古之/儒者博学六艺之文六学者王教之 籍 经解以诗)
(为首七略艺文志七录易居前七志孝经/为初 陆龟蒙曰六籍者圣人之海也)
   九经
易 书 诗 周礼 仪礼 礼记 春秋 孝经
论语 (经典释文/序录)
易 书 诗 礼 乐 春秋 论语 孝经 小学
 (汉志六艺九种著唐谷那律称为九经库九经之名/始见 韦表微 九经师授谱 后唐校九经镂木)
卷四 第 2b 页 WYG0948-0451d.png
(于国/子监)
   七经
易 书 诗 三礼 春秋 (秦宓曰文翁遣相如东/受七经还教吏民 傅)
(咸七经诗七隋樊深/七经义纲 经论)
诗 书 春秋 周礼 仪礼 礼记 论语 (刘敞/七经)
(小/傅)
   四术(四教/)
诗 书 礼 乐 (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四术诗书)
卷四 第 3a 页 WYG0948-0452a.png
(礼乐四教春夏秋冬春夏阳也诗乐者声声亦阳也秋/冬阴也书礼者声声亦阴也 文王世子春诵夏弦秋)
(学礼冬/读书)
   三史
书 诗 春秋 (文中子圣人/述史三焉)
   二经
春秋 孝经 (中庸注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固足以明之 公羊传序曰孔子有云)
(云云此二学者圣人之极致治世之要务也/孝经疏孝经钩命决云志在春秋行在孝经)
   大经中经小经
卷四 第 3b 页 WYG0948-0452b.png
礼记 春秋左氏传(大为/ 经)诗 周礼 仪礼(中为/ 经)
尚书 春秋公羊传 谷梁传(小为/ 经) (唐选举志通孝/经论语兼)
(百官志论语孝/经尔雅附中经)
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今取六经及论语
孟子孝经以字计之毛诗三万九千二百二十四字尚
书二万五千七百字周礼四万五千八百六字礼记九
万九千二十字周易二万四千二百七字春秋左氏传
一十九万六千八百四十五字论语一万二千七百字
卷四 第 4a 页 WYG0948-0452c.png
孟子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孝经一千九百三字大
小九经合四十八万四千九十五字且以中才为率若
日诵三百字不过四年半可毕或以天资稍钝减中才
之半日诵一百五十字亦止九年可毕苟能熟读而温
习之使入耳著心久不忘失全在日积之功耳里谚曰
积丝成寸积寸成尺寸尺不已遂成丈匹此语虽小可
以喻大后生勉之 (郑耕老/劝学)
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
卷四 第 4b 页 WYG0948-0452d.png
已是以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经立 (汉艺/文志)
   五经正义
周易 尚书 毛诗 礼记 春秋 (唐孔颖达与诸/儒选定五经义)
(疏凡一百七十/卷诏改为正义)
   十二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又加六纬 一说易上下经并
十翼 一云春秋十二公经 (庄子孔子西藏书于周/室翻十二经以说老聃)
   四经
卷四 第 5a 页 WYG0948-0453a.png
(皇/春) (皇帝王霸体/意言象数用) 书(帝/夏) (虞夏商周体/仁义礼智用) 诗(王/秋)
(文武周召体/性情形体用) 春秋(霸/冬) (秦晋齐楚体/圣贤才哲用)  (邵子皇/极经世)
左氏谷梁春秋 古文尚书毛诗 (后汉建初八年诏/选高才生受四经)
   十经
周易 尚书 毛诗 礼记 周官 仪礼 春秋左
氏 公羊 谷梁(一各为/ 经) 论语孝经(为/经) (合十经助/教分掌)
 (宋百官志国/子助教十人)
五经 五纬 (南史周续/之通十经)
卷四 第 5b 页 WYG0948-0453b.png
   六经
五经及乐纬 (汉书注是易纬稽览图乾凿度坤灵图/通卦验 类谋辨终备 书纬璇玑钤)
(考灵耀刑德考帝命验运期授斗诗纬推度灾汜历枢/含神雾 礼纬含文嘉稽命徵 威仪 乐纬动声移)
(稽耀嘉汁图徵图春秋纬演孔图元命包文耀钩运斗/枢感精符合诚 考异邮保乾图汉含孳佐助期握诚)
(图潜潭巴/说题辞)
   七纬
易 书 诗 礼 乐 孝经 春秋 (后汉书注纬/隋志七经)
(三十六篇孝经/纬援神契钩命)
卷四 第 6a 页 WYG0948-0453c.png
   河图
七前 六后 八左 九右 (关子/明云)
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 (孔安/国云)
(图邵子曰圆者河图之数方者洛书之文朋朱子曰河/ 之位一与六共宗而居乎北二与七为 而居乎南)
(三与八同道而居乎东四与九为友/而居乎西五与十相守而居乎中)
   洛书
九前 一后 三左 七右 四前左 二前右 八
后左 六后右 (关子/明云)
卷四 第 6b 页 WYG0948-0453d.png
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次
第之以成九类 (孔安/国云)
易大传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关子明洞极经/邵康节皆以十)
(为河图九为洛书出刘牧以九为河图十为洛书又引/大传以为二者皆 于伏羲之世 姚氏曰戴九履一)
(之图乃易乾凿度九宫之法刘牧以为河图两又以/生数就成数依五方图之以为洛书洞极经 易之)
   三易
连山(始艮/ 夏) 归藏(始坤坤殷/亦曰 乾) 周易(始乾/ 周) (周礼大卜/掌三易之)
(法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四赣欧阳文忠公曰/易至汉分为三有田何之易焦 之易费直之易)
卷四 第 7a 页 WYG0948-0454a.png
   八索
八卦之说谓之八索 (左传以书序注国语史伯曰平/八索 成人 八体以应八卦)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离为目兑为口坎为/耳艮为手 马融说八索八卦贾逵云八王之法)
   十言
伏羲作十言之教曰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消息 (左传/正义)
   八卦
(天健/一南) 坤(地顺/八北) 震(雷动/四) 巽(风入/五) 坎(水陷/六) 离
(火丽/三) 艮(山止/七) 兑(泽说/二) (伏羲始作卦因重之为六/十四文王作卦辞周公作)
卷四 第 7b 页 WYG0948-0454b.png
(爻辞文王八卦离南坎北离乾坤三画以初相易而/成震巽以中相易而成坎 以三相易而成艮兑)
   六十四卦
乾 坤 屯 蒙 需 讼 师 比 小畜 履
泰 否 同人 大有 谦 豫 随 蛊 临 观
 噬嗑 贲 剥 复 无妄 大畜 颐 大过
坎 离(上右/ 经)
咸 恒 遁 大壮 晋 明夷 家人 暌 蹇
解 损 益 夬 姤 萃 升 困 井 革 鼎
卷四 第 8a 页 WYG0948-0454c.png
 震 艮 渐 归妹 丰 旅 巽 兑 涣 节
 中孚 小过 既济 未济(下右/ 经)
   四象
太阳一(九/) 少阴二(八/) 少阳三(七/) 太阴四(六/) (两/仪)
(之上各生一奇一耦而为二画者四乾/老阳震坎艮少阳坤老阴巽离兑少阴)
(少阳/单) 八(少阴不拆/ 爻 变) 九(老阳/重) 六(老阴变交/ 爻) (系/辞)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本义云四象者次为二画/以分大少乾兑艮坤生于二太为天之四象离震巽坎)
(生于二少为/地之四象)
卷四 第 8b 页 WYG0948-0454d.png
   三陈九卦
履 谦 复 恒 损 益 困 井 巽 (系辞三/陈九卦)
(以明处忧患之道之初陈损履德之基益谦德之柄困/复德之本 恒德 固 德之修 德之裕)
(德之辨而井德之地而巽德之制恒再陈不履和而至/ 谦尊 光 复小 辩于物 杂而 厌 损先)
(难而后易巽益长裕而不设/而不迁 称而隐 三陈) (困穷而通/履以和行) (井居其所/谦以制礼)
(困复以自知井恒以一德巽损以远害先益以兴利次/ 以寡怨 以辩义 以行权 释卦名)
(言两卦之体/ 末推卦用)
   四营
卷四 第 9a 页 WYG0948-0455a.png
分而为二以象两 挂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 归奇
于扐 (系辞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爻易变也/谓一变也三变成爻十八变则成六 易之)
(策数万物备焉而经营之者不出于四其初左右手数/之以四其次得三少三多及一少一多亦止于四其终)
(即三少三多之馀以四除之得九与六积万一千五百/二十策一少一多之馀以四除之得七与八亦积万一)
(千五百二十策二篇之策皆四之所成也是故八卦为/四者二六十四卦为四四者四故曰四营而成易此言)
(揲蓍之法也三揲之馀然后画卦以小变言之每一揲/具五小变以三揲合十五小变为十有八变而画一爻)
(以大变言之每一揲为一大变合十八揲为十八大变/而画一卦八卦与六十四卦皆十八之所成也是故上)
(经三十卦反对为十八卦下经三十四卦反对亦为/十八卦故曰十有八变而成卦此亦求卦之法也)
卷四 第 9b 页 WYG0948-0455b.png
   立位
初 二 三 四 五 上 (易以爻为位以卦为时/ 天道大明于元气既)
(行之后始于子午终于己亥各以六辰而成一气而三/百六十五度分焉易象大明于奇画既生之后始于复)
(姤终于乾坤各以六位而成卦而三百八十四爻/列焉 六虚六位也 史记自序八卦位曰八位)
   二万之策
二篇三百八十四爻阴阳各半合万一千五百二十策
 (系辞/注)
上经起乾坤至坎离三十卦下经起咸恒至既未济三
卷四 第 10a 页 WYG0948-0455c.png
十四卦 杂卦无上下经之分然自乾坤至困亦三十
卦自咸恒至夬亦三十四卦 (郑东/卿云)
   二用
用九者乾之坤 用六者坤之乾 乾爻七九九变而
七无为易占其变用九不用七 坤爻八六六变而八
无为用六不用八(七于乾坤见之其馀可知纯九六变/ 八不变者揲蓍之法遇 则变)
(参同契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
   十三卦
卷四 第 10b 页 WYG0948-0455d.png
罔罟取离(包/牺) 耒耨取益 为市取噬嗑(神/农) 衣裳取
乾坤 舟楫取涣 服牛乘马取随 重门击柝取豫
 臼杵取小过 弧矢取暌 宫室取大壮 棺椁取
大过 书契取夬(黄帝/尧舜) (易系辞卦正义曰象卦制/器皆取 之爻象之体)
   十翼
上彖 下彖 上象 下象 上系 下系 文言
说卦 序卦 杂卦 (孔子作郑康成始以彖象连经/文王弼又以文言附乾坤二卦)
   易三义
卷四 第 11a 页 WYG0948-0456a.png
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郑康/成易)
(赞/)
   古易十二篇
上经 下经(王伏牺画文/ 周公辞) 十翼(孔子所/作传) (吕成公祖/谦定经二)
(卷传/十卷)
   易圣人之道四
以言者尚其辞 以动者尚其变 以制器者尚其象
 以卜筮者尚其占 (系辞动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 则观其变而玩其占读)
卷四 第 11b 页 WYG0948-0456b.png
(易之法/尽于此)
   易三家
施雠 孟喜 梁邱贺 (艺文/志)
   易学启蒙四篇
本图书 原卦画 明蓍策 考变占 (朱文公象五/赞 原)
(述旨/稽类) (明筮/警学)
   三坟
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言大/道) (左传/书序)
卷四 第 12a 页 WYG0948-0456c.png
山 气 形 (张商英得于泌阳民家坤山/坟连山气坟归藏形坟 乾)
三礼礼为人防坟大防也(张平/子说)
三气天地人之气(马融/说)
   五典
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言常/道) (同上五周礼外史掌/三皇 帝之书 张)
(平子说五典五帝之常/道 马融说五典五行)
   九邱
九州之志谓之九邱 (左传篇书序邱刘原父云即九/共九 古文 与共相近故误)
卷四 第 12b 页 WYG0948-0456d.png
(为共逵禹贡言形质九邱言情性子马融说九州之数/ 贾 说九州亡国之戒 张平 说周礼之九刑)
   九畴(又曰九章/) (九法/)
一五行 二五事 三八政 四五纪 五皇极 六
三德 七稽疑 八庶徵 九五福六极 (洪范河刘/歆云 图)
(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
   书五十七篇
伏生得二十九篇教于齐鲁之间(儒林/传) 尧典 皋陶
谟 禹贡 甘誓 汤誓 盘庚 高宗肜日 西伯
卷四 第 13a 页 WYG0948-0457a.png
戡黎 微子 牧誓 洪范 金滕 大诏 康诏
酒诰 梓材 召诏 洛诏 多方 多士 立政
无逸 君奭 顾命 吕刑 文侯之命 费誓 秦
(汉凡二十八篇/ 儒以为今文) 泰誓(武帝世始得/为二十九篇) 古文增多伏
生二十五篇(书/序) 大禹谟 五子之歌 胤征 仲虺
之诰 汤诰 伊训 太甲三篇 咸有一德 说命
三篇 泰誓三篇 武成 旅獒 微子之命 蔡仲
之命 周官 君陈 毕命 君牙 囧命 复出者
卷四 第 13b 页 WYG0948-0457b.png
舜典 益稷 盘庚二篇 康王之诰(五凡/ 篇) 又序一
篇 共五十九篇 四十二篇亡 为例有十典谟贡
歌誓诰训命征范
   六誓
甘誓 汤誓 泰誓 牧誓 费誓 秦誓
   七诰
汤诰 大诰 康诰 酒诰 召诰 洛诰 康王之

卷四 第 14a 页 WYG0948-0457c.png
   七观
六誓可以观义 五诰可以观仁 甫刑可以观诫
洪范可以观度 禹贡可以观事 皋陶谟可以观治
 尧典可以观美 (尚书大传孔子曰观文/心雕龙云书标七)
   六诗(又曰六义/)
风 赋 比 兴 雅 颂 (周礼大师教六诗礼诗/序诗有六义 汉 乐)
(志国子诵六诗用风雅颂诗之/体赋比兴诗之 三经三纬)
   四始
卷四 第 14b 页 WYG0948-0457d.png
关雎之乱为风始 鹿鸣为小雅始 文王为大雅始
 清庙为颂始 (诗序鹿史记牡学记宵雅/肄三 鸣四 皇皇者华)
   四诗
鲁诗(申/公)齐诗(辕/固)韩诗(韩/婴)毛诗(毛/苌) (艺文志诗/分为四)
   二南
周南 召南
   三颂
周 鲁 商
卷四 第 15a 页 WYG0948-0458a.png
   三类
风 雅 颂 (左传晏子曰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 朱子曰二南正)
(风房中之乐也乡乐也二雅之正雅/朝廷之乐也商周之颂宗庙之乐也)
   二雅
小雅 大雅
   九能
建邦能命龟 田能施命 作器能铭 使能造命
升高能赋 师旅能誓 山川能说 丧纪能诔 祭
卷四 第 15b 页 WYG0948-0458b.png
祀能语 (毛诗传君子能此九者可/谓有德音可以为大夫也)
   五礼 (礼五经/)
(十有/二) 凶(五/) 宾(八/) 军(五/) 嘉(六/) (舜典修五礼/注吉凶宾军)
(嘉/礼) (皋陶谟自我五礼有庸哉注公侯伯子男五等之/春官注曲礼五其别三十有六 祭统礼有五经)
(谓吉凶宾军嘉大司徒以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 唐五礼宾军嘉凶吉)
   三礼
天神地祗人鬼之礼 (舜典伯夷作秩宗典三礼注注/班固幽通赋姜本支乎三趾)
(趾礼也谓郑玄说天事地事人事之礼/林少颖 以郊庙祭祀为主礼之本也)
卷四 第 16a 页 WYG0948-0458c.png
周礼 仪礼 礼记 (后汉儒林传有郑玄注通为三/礼 唐明经 三礼科 聂崇)
(义考正三礼图宗/崔灵恩三礼义)
   六礼
冠 昏 丧 祭 乡 相见 (王制修六礼以节民/性 荀子立太学设)
(庠序修/六礼)
   九礼
冠 婚 朝 聘 丧 祭 宾主 乡饮酒 军旅
 (大戴礼记此/之谓九礼)
卷四 第 16b 页 WYG0948-0458d.png
   六仪
祭祀之容 宾客之容 朝廷之容 丧纪之容 军
旅之容 车马之容 (周礼/保氏)
   六典
治典(天官/冢宰) 教典(地官/司徒) 礼典(春官/宗伯) 政典(夏官/司马) 刑
(秋官/司寇) 事典(冬官/司空) (周礼大宰建六典考周官经六/篇司空之篇亡以 工记补之)
   仪礼十七篇
士冠 士昏 士相见 乡饮酒 乡射 燕 大射
卷四 第 17a 页 WYG0948-0459a.png
 聘 公食大夫 觐 丧服 士丧 既夕 士虞
 特牲馈食 少牢馈食 有司彻 (汉高堂生博士/礼十七篇礼古)
(经多三/十九篇)
   礼三家
戴德 戴圣 庆普 (艺文志皆后仓弟/子三家立于学官)
   礼经三百
谓冠婚吉凶(艺文志礼经三百威仪三千臣/瓒曰礼经三百谓冠婚吉凶)
谓周礼六篇其官三百六十(礼器经礼三百曲礼三千/注经礼谓周礼 中庸礼)
卷四 第 17b 页 WYG0948-0459b.png
(仪三/百) 经礼制之凡也曲礼文之目也(礼记/说)
   礼记四十九篇
礼记百三十一篇(艺文志七十子/后学者所记) 戴德删为八十五
篇 戴圣又删为四十六篇马融又益月令明堂位乐
记合四十九篇 (隋志/)
   周礼致太平论五十一篇
内治七 国用十六 军卫四 刑禁六 官人八
教道九 (李泰伯撰周刘子骏郑康成皆/以周礼为 公致太平之迹)
卷四 第 18a 页 WYG0948-0459c.png
   周礼纲领三
养君德 正朝纲 均国势 (陈傅良/君举说)
   周礼三家
杜子春 郑大夫(兴/)郑司农(众/) (周礼疏郑康成所存/注者二家二郑皆康)
(成之先故言/官不言名字)
   五射
白矢(矢贯侯过/见其镞白) 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 剡注(羽头高/镞低而)
(去剡/剡然) 襄尺(臣与君射不与君并立/襄君一尺而退 音让) 井仪(四矢贯侯/如井之容)
卷四 第 18b 页 WYG0948-0459d.png
(仪氏周礼/保 注)
   五驭
鸣和鸾(和在式鸾在衡升车则马动/马动则鸾鸣鸾鸣则和应) 逐水曲(御车随/逐水势)
(屈曲而/不坠水) 过君表(毛诗传曰褐缠旃以为/门君表即褐缠旃也) 舞交衢(衢/道)
(也谓御车在交道/车旋应于舞节) 逐禽左(御驱逆之车逆驱禽兽/使左当人君以射之)
(周礼保/氏注)
   六乐(六代乐/)
云门(黄帝门大司/乐云 大卷) 大咸(尧池/咸) 大韶(舜作大司/乐 㲈) 大
卷四 第 19a 页 WYG0948-0460a.png
(禹/) 大濩(汤/) 大武(武/王) (周所存六代之乐以周礼/保氏注 大司乐 乐舞)
(教国子氏大司徒以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疏云保 教六乐教以书大司乐教以舞)
   葛天氏八阕
载民 玄鸟 遂草木 奋五谷 敬天常 达帝功
依地德 总万民之极 (吕氏/春秋)
   乐记二十三篇
乐本 乐论 乐施 乐言 乐礼 乐情 乐化
乐象(一云/象法) 宾牟贾 师乙 魏文侯(合十一篇/ 为一篇) 奏
卷四 第 19b 页 WYG0948-0460b.png
乐 乐器 乐作 意始 乐穆 说律 季札 乐
道 乐义 昭本 昭颂 窦公(名十二篇/ 存书亡) (礼记/正义)
   八乐
云门 五英 六茎 大卷 韶 濩 夏 武 (易/通)
(卦验舞/八乐)
   雅乐四曲
鹿鸣 驺虞 伐檀 文王 (魏杜夔传旧/雅乐四曲)
   乐语五均
卷四 第 20a 页 WYG0948-0460c.png
河间献王乐元语云天子取诸侯之士以立五均则市
不二贾四民常均(汉食货/志注)
   鲁四代乐
象箾南籥(文/王) 大武(武/王) 韶濩(汤/) 大夏(禹/) 韶箾(舜/)
 (左传吴公子札来聘请观周乐注鲁/用四代乐正义云不得用云门大咸)
   乡饮乐十七章
鹿鸣三奏 南陔一奏 南有嘉鱼四奏 崇邱一奏
 关雎五奏 鹊巢三奏 (唐会/要)
卷四 第 20b 页 WYG0948-0460d.png
   升歌三终
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 (仪礼乡饮酒礼管大射乃/歌鹿鸣三终乃 新宫三)
(终其/篇亡)
   笙入三终
笙入乐南陔白华华黍(乡饮/酒礼)
   间歌三终 合乐三终
乃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邱歌南山有台
笙由仪(间代也谓一/歌则一吹) 乃合乐周南关雎葛覃卷耳召
卷四 第 21a 页 WYG0948-0461a.png
南鹊巢采蘩采蘋(合乐谓歌乐/与众声俱作) (同上饮燕礼遂歌乡/乐乡 酒义工告乐)
(备/)
   九招乐(招音/韶)
舜乐箫韶九成故曰九招(史记帝舜纪乐禹乃兴九招/之乐 大司 九磬之舞)
(刘原父曰招有九名识/其名焉祈徵角之谓也)
   五乐
琴瑟(春/) 笙竽(夏/) 鼓(季/夏) 钟(秋/) 磬(冬/) (汉郊祀志/舜修五乐)
(注/)
卷四 第 21b 页 WYG0948-0461b.png
鼓 钟 铎 磬 鼗 (鬻子禹以/五声听治)
   九夏
王夏 肆夏 昭夏 纳夏 章夏 齐夏(侧皆/反)族夏
 祴夏(古哀/反)骜夏(五羔/反) (周礼钟师以钟鼓奏九夏夏/大也乐之大歌有九 九夏)
(皆诗篇名颂/之族类也)
   三夏
二曰肆夏一名樊(国语/作𦂳) 三曰韶夏一名遏 四曰纳
夏一名渠 (左传也奏肆夏之三肆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 国语金奏 夏繁遏渠 周礼)
卷四 第 22a 页 WYG0948-0461c.png
(注吕叔玉云肆夏时迈也繁遏执竞也渠思文/也 樊遏渠左传国语注分为三夏之别名)
   文王之三
大雅之首文王 大明 绵 (左传工歌文王之三/两君相见之乐也)
   鹿鸣之三
小雅之首鹿鸣 四牡 皇皇者华 (左传歌鹿/鸣之三)
   禹歌四章
大化 大训 六府 九原 (尚书大传之注四/章皆歌禹 功)
   春秋三传 五传
卷四 第 22b 页 WYG0948-0461d.png
左氏(邱明鲁/太史) 公羊(高齐/人) 谷梁(赤一名喜一/名俶鲁人) 并邹
氏夹氏为五传(邹氏无师夹/氏未有书) (艺文志春秋分为五公/武帝立五博士春秋)
(羊孝宣立谷梁/平帝立左氏)
   五始
元者气之始 春者四时之始 王者受命之始 正
月者政教之始 公即位者一国之始 (汉书注书春/秋正月 王)
(者九十二月二月书王者二/十三 三 书王者十九)
   四系
卷四 第 23a 页 WYG0948-0462a.png
以事系日 以日系月 以月系时 以时系年 (杜/预)
(春秋左/传序)
   五例
一曰微而显 二曰志而晦 三曰婉而成章 四曰
尽而不污 五曰惩恶而劝善 (左传序例发传之体/有三为 之情有五)
   五家谷梁说
尹更始 刘向 周庆 丁姓 王彦 (汉贾逵兼通/五家谷梁说)
   三国史记
卷四 第 23b 页 WYG0948-0462b.png
晋乘 楚梼杌 鲁春秋 (孟子/)
   春秋纲领七家
孟子 庄子 董子 文中子 邵子 张子 程子
 (胡文定公/春秋传)
   春秋五十凡
称凡者五十其别四十有九(释例义母弟二/凡其 不异)
   三科九旨
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此一科三旨也 所见异辞
卷四 第 24a 页 WYG0948-0462c.png
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此二科六旨也 内其国而外
诸侯内诸侯而外夷狄此三科九旨也 (何休/说)
   百二十国宝书
孔子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
十国宝书(公羊/传疏) (史通如楚书郑志鲁之春秋/魏之纪年此其可得言者)
   国语二十一篇
周 鲁 齐 晋 郑 楚 吴 越
   四谱
卷四 第 24b 页 WYG0948-0462d.png
国谱 年谱 地谱 人谱 (邓明世春/秋四谱)
   三传疏
左氏正义(孔颖/达) 公羊疏(徐彦/) 谷梁疏(杨士/勋)
   古易五家
吕大防(十二/篇) 晁说之(并十二/为八) 睢阳王氏 东莱吕
(各定为/十二篇) 周燔(乂改更/次序) (读书目言古/易者为五家)
   易九家
荀爽 京房 马融 郑玄 宋衷 虞翻 陆绩
卷四 第 25a 页 WYG0948-0463a.png
姚信 翟子玄 (释文序集荀/爽九家 解)
   易九师说
淮南王安聘明易者九人号九师说(汉艺/文志)
   易九图
河图 洛书 伏羲八卦次序 八卦方位 六十四
卦次序 六十四卦方位 (伏羲四图其/说出邵氏) 文王八卦
次序 八卦方位 卦变 (朱文公易本/义易之图九)
   四易
卷四 第 25b 页 WYG0948-0463b.png
有天地自然之易 有伏羲之易 有文王周公之易
 有孔子之易(易本/义)
易有四体一用三伏羲先天体也连山天易归藏地易
周易人易用也(张行/成云)
易百有馀家所可取者古先天图扬雄太玄关子明洞
极魏伯阳参同契邵尧夫皇极经世而已四家之学皆
兆于先天图(郑东/卿云)
   书三家
卷四 第 26a 页 WYG0948-0463c.png
欧阳(字和伯/) 大小夏侯(胜/) (建/) (汉儒/林传)
   补亡诗六篇
南陔 白华 华黍 由庚 崇邱 由仪 (晋束晰/肄修乡)
(饮之礼补著其文无刘原父曰六篇有声无诗故云笙/不云歌非亡失乃 也 朱文公曰乡饮酒燕礼曰笙)
(曰乐曰奏而不言歌/则有声而无辞明矣)
   三礼图
冠冕衣服见吉凶之象宫室车旗见古今之制弓矢射
侯见尊卑之别钟鼓管磬见法度之均祭器祭玉见大
卷四 第 26b 页 WYG0948-0463d.png
小之数圭璧缫藉见君臣之序丧葬饰具见上下之纪
(聂崇义重集三/礼图二十卷)
   礼五传弟子
高堂生传萧奋 孟卿 后苍 戴德戴胜 (郑康成/六艺论)
   仪礼经传通解
朱文公以仪礼为经取礼记及诸经史书所载附本经
之下具列注疏诸儒之说为经传通解二十三卷(家礼/五)
(乡礼三国学礼十/一 邦 礼四)集传集注十四卷(王朝礼/十四)丧祭二礼
卷四 第 27a 页 WYG0948-0464a.png
属之门人黄干类次
   三朝记
孔子三见哀公言成七卷(七略曰孔子三见哀/公作三朝记七篇)
   三家礼范
司马氏 程氏 张氏 (张宣公/栻所次)
   孝经六家
孔安国(古文二/十二章) 郑康成(十八/章) 韦昭 王肃 虞翻
刘邵 (孝经序举六家之异同三古文庶人章分/为二曾子敢问章分为 又多闺门一章)
卷四 第 27b 页 WYG0948-0464b.png
   孝经二家
孔安国 郑氏(或云/郑玄) (隋志梁代二家并立国学经唐/刘子元上孝经注议云孝 非)
(郑玄所注其验十二条行孔废郑于义为允司马/贞请郑孔并行明皇纂诸说自注以夺二家)
   论语三家
古论(二十一篇分尧曰/下章有两子张) 鲁论(二十/篇) 齐论(二十二篇/有问王知)
(道/)
   论语十三家
卫瓘 缪播 栾肇 郭象 蔡谟 袁宏 江惇
卷四 第 28a 页 WYG0948-0464c.png
蔡系 李充 孙绰 周怀 范宁 王珉 (皇侃疏/列十三)
(人云此十三/家江熙所集)
   四子
大学 论语 孟子 中庸 (朱文公曰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录四子之阶)
(梯而先读大学次及语/孟 后会其归于中庸)
   孟子音释二家
张镒 丁公著 (孙奭等刊正二家/集成音义一卷)
   尔雅十九篇
卷四 第 28b 页 WYG0948-0464d.png
释诂 释言 释训 释亲 释宫 释器 释乐
释天 释地 释邱 释山 释水 释草 释木
释虫 释鱼 释鸟 释兽 释畜(许六/反) (疏云释诂/一篇盖周)
(公所作释言以下或言仲尼所增/子夏所足叔孙通所益梁文所补)
小尔雅十三章(孔鲋/撰) (晁氏曰先儒谓尔雅/周公训成王之书)
   郑氏九书
周书 尚书 尚书中候 尚书大传 毛诗 周礼
 仪礼 礼记 论语 (唐刘子玄曰晋中经簿凡/九诗皆曰郑氏注名玄)
卷四 第 29a 页 WYG0948-0465a.png
   五说
诗 书 春秋 礼 乐(唐刘/迅)
   三经
书 诗 周礼 (龟山先生三经义辩辩/王安石三经义之失)
   群经音辩
辩字同音异 辩字音清浊 辨彼此异音 辩字音
疑混 辩字训得失 (贾昌朝辨/正凡五门)
   河洛六艺
卷四 第 29b 页 WYG0948-0465b.png
河洛五九 六艺四九 谓八十一篇(后汉张/衡传注)
   百名
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聘礼之名书文也/今谓 字策简也)
(方版/也)
   三字石经
古 篆 隶 (水经注魏/正始中立)
   六书
象形(日月/之类) 会意(武信/之类) 转注(考老/之类) 处事(上下之类/ 说文云)
卷四 第 30a 页 WYG0948-0465c.png
(指事汉志/云象事) 假借(令长/之类) 谐声(江河之类云说文云/形声汉志 象声)
(周礼保/氏注)
   九数
方田(以御田/畴界域) 粟米(以御交/质变易) 差分(一名衰分以/御贵贱禀税) 少
广(以御积/幕方圆) 商功(以御力/程积实) 均输(以御远/近劳费) 盈朒(一云/赢不)
(足以御隐/杂互见) 方程(以御错/糅正负) 勾股(一云旁要以/御高深广远) (即九/章)
(周礼保氏注六内则十/年学书计谓 书九数)
   三苍
卷四 第 30b 页 WYG0948-0465d.png
苍颉篇(李斯/作) 训纂篇(扬雄/作) 滂喜篇(贾访/作) (隋/志)
苍颉篇爰历篇(赵高/作) 博学篇(胡毋/敬作)通谓之三苍(说文/系传)
   六体书
古文 奇字 篆书 隶书(又曰/佐书) 缪篆 虫书 (说/文)
(甄丰等改定古/文时有六书)
大篆 小篆 八分 隶书 行书 草书 (张怀瓘/六体论)
   八体书
大篆 小篆 刻符 虫书 摹印 署书 殳书
卷四 第 31a 页 WYG0948-0466a.png
隶书 (说文秦书/有八体)
古文 大篆 小篆 隶 飞白 八分 行 草
(周越书/苑八体)
   四体
古文 篆 隶 草 (卫恒四/体书势)
   十体
古文 大篆 八分 小篆 飞白 倒薤 散隶
悬针 鸟书 垂露 (唐元度/十体)
卷四 第 31b 页 WYG0948-0466b.png
古文 大篆 籀文 小篆 八分 隶书 章草
行书 飞白 草书 (张怀瓘/十书)
   书学
石经三体(古文/篆隶) 说文 字林 (唐志/)
   书五变
古文(苍/颉) 大篆(史/篆) 小篆(李/斯) 隶书(程/邈) 草书(汉/) (隋/志)
   字五体
古文(废而/不用) 大篆(石经/载之) 小篆(印玺幡/碣所用) 八分(石经碑/碣所用)
卷四 第 32a 页 WYG0948-0466c.png
 隶书(典籍表奏公私文疏所用/庾肩吾曰隶书今之正书)  (唐六/典)
   三体
古文 秦篆 汉隶 (句中正/书孝经)
俗 通 正 (颜氏干/禄字书)
   算学
九章 海岛 孙子 五曹 张邱建 夏侯阳 周
髀 五经 缀术 缉古 记遗 二等数 (唐志/)
   七略
卷四 第 32b 页 WYG0948-0466d.png
辑略 六艺略 诸子略 诗赋略 兵书略 术数
略 方技略 (刘歆总群/书奏七略)
   七志(宋/)
经典 诸子 文翰 军书 阴阳 术艺 图谱(道/)
(佛附/见) (王俭撰七唐/韦述续 志)
   七录(梁/)
经典 记传 子兵 文集 技术 佛 道 (阮孝/绪)
(隋许善心效七/录更制七林)
卷四 第 33a 页 WYG0948-0467a.png
   四部 四类
(六艺/小学) 乙(诸子兵/书术数) 丙(史记/旧事) 丁(诗赋图赞/汲冢书) (晋荀/勖分)
(四/部)
(甲/) 史(乙/) 子(丙/) 集(丁/) (唐志分为四类四库书/本有正有副 元行冲)
(上群书四类之康节先生劝学曰二十岁/之后三十岁 前朝经暮史画子夜集)
   九流
儒家(出于司/徒之官) 道家(出于/史官) 阴阳家(出于羲/和之官) 法家(出/于)
(理/官) 名家(出于/礼官) 墨家(出于清/庙之官) 从横家(出于行/人之官) 杂
卷四 第 33b 页 WYG0948-0467b.png
(出于/议官) 农家(出于农/稷之官)并小说为十家(小说家出/于稗官) (艺/文)
(志/)
   六家
阴阳 儒 墨 法 名 道 (司马谈论/六家要指)
   八儒
子张氏 子思氏 颜氏 孟氏 漆雕氏 仲良氏
 孙氏 乐正氏 (韩非子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孙陶/渊明圣贤群辅录仲良氏公 氏)
   三元
卷四 第 34a 页 WYG0948-0467c.png
天元二十七首(中至/事) 地元二十七首(更至/昆) 人元二
十七首(减至/养) (扬雄太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七百二十九赞为天地人三元 首)
(衡错测摛莹数文/槐图告凡十一篇)
   文中子六经
礼论 乐论 续书 续诗 元经 赞易 (续书以/存汉晋)
(之实续诗以辨六代之俗修元经以断南北之疑/赞易道以申先师之旨正礼乐以旌后王之失)
   四子
老子(道德/经) 庄子(南华/真经) 文子(通元/真经) 列子(冲虚/真经) (唐/崇)
卷四 第 34b 页 WYG0948-0467d.png
(玄学习老庄/文列曰道)
   三墨
相里氏 相夫氏 邓陵氏 (韩非子墨子之后墨离/为三 庄子相里勤之)
(弟子邓陵之/属相为别墨)
宋铏尹文 相里勤五侯子 苦获已齿邓陵子 (陶/渊)
(明集/三墨)
   八览
有始 孝行 慎大 先识 审分 审应 离俗
卷四 第 35a 页 WYG0948-0468a.png
恃君 (吕氏春/秋八览)
   六论
开春 慎行 贵直 不苟 似顺 士容 (吕氏春/秋六论)
   十二纪
纪十二月(吕氏春秋十二纪首/礼记月令是纪之)
   三端
文士之笔端 武士之锋端 辩士之舌端 (韩诗外/传君子)
(避三/端)
卷四 第 35b 页 WYG0948-0468b.png
   兵书四种
权谋(十三/家) 形势(十一/家) 阴阳(十六/家) 技巧(十三家/家三门)
(兵书五十三十李靖问对太公谋八/十一篇言七 一篇兵八十五篇)
   七书
孙子 吴子 六韬 司马法 三略 尉缭子 李
靖问对
   兵法三等
道 天地 将法 (李靖/问对)
卷四 第 36a 页 WYG0948-0468c.png
   六韬
文 武 龙 虎 豹 犬 (庄子金版六韬汉汉志/周史六韬 后 注霸)
(典文论文师武论龙韬主将虎/韬偏裨豹韬校尉犬韬司马)
   三教
(周孔/之教) 道(老氏/之教) 释(佛氏/之教) (文中子程元曰三教何/如子曰政恶多门久矣)
(先后周武帝定三教先后以儒为/ 道为次释为后遂禁佛道二教)
   二氏
老 释 (韩文/)
卷四 第 36b 页 WYG0948-0468d.png
   史二体
编年(始左/氏) 纪传(始司/马迁) (吕氏曰论一时之事纪传不/如编年论一人之终始编年)
(不如/纪传)
   三史
史马迁史记 班固汉书 范晔后汉书 (唐殷侑言/三史亚于)
(六经繁后魏刘延明以三/史文 著略记百三十篇)
   史记八书
礼 乐 律 历 天官 封禅 河渠 平准
卷四 第 37a 页 WYG0948-0469a.png
   汉书十志 八志
律历 礼乐 刑法 食货 郊祀 天文 五行
地理 沟洫 艺文
律历 礼仪 祭祀 天文 五行 郡国 百官
舆服 (司马彪/续汉书)
   十七史
史记(司马/迁) 汉书(班/固) 后汉书(范/晔) 三国志(陈/寿) 晋书
(房玄/龄等) 宋书(沈/约) 南齐书(萧子/显) 梁书(姚思/廉) 陈书(姚/思)
卷四 第 37b 页 WYG0948-0469b.png
(廉/) 后魏书(魏/收) 北齐书(李百/药) 后周书(令狐/德棻) 隋书
(颜师/古等) 南史(宋至陈/李延寿)  北史(魏至隋/李延寿)  唐书(欧阳/修)
 五代史(欧阳/修)
   唐书十三志
礼乐 仪卫 车服 历 天文 五行 地理 选
举 百官 兵 食货 刑法 艺文
   史三长
才 学 识 (唐刘知几曰/史有三长)
卷四 第 38a 页 WYG0948-0469c.png
   五志
达道义 章法式 通古今 著功勋 表贤能 (荀/悦)
(汉纪序立/典有五志)
   刑法四书
律 令 格 式 (唐志/)
   律十二篇
名例 卫禁 职制 户婚 厩库 擅兴 贼盗
斗讼 诈伪 杂律 捕亡 断狱 (同/上)
卷四 第 38b 页 WYG0948-0469d.png
   离骚二十五篇
离骚经 九歌(东皇太一/ 大司命) (云中君/少司命) (湘君/东君) (湘夫人/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 天问 九章(九/篇) 远游 卜居
渔父
   十代乐歌
网罟(伏/羲) 丰年(神/农) 云门(轩/辕) 九渊(少/昊) 五茎(颛/顼) 六
(高/辛) 咸池(陶/唐) 大韶(有/虞) 大夏(夏/) 大濩(商/) (元结/补乐)
(歌/)
卷四 第 39a 页 WYG0948-0470a.png
   古琴五曲
鹿鸣 伐檀 驺虞 鹊巢 白驹
   十二操
将归 猗兰 龟山(孔/子) 越裳(周/公) 拘幽(文/王) 岐山(周/公)
 履霜(伯/奇) 雉朝飞(牧犊/子) 别鹤(商陵/牧子) 残形(曾/子) 水
仙  怀陵(一作怀/伯牙) (韩文公取十操/删伯牙二操)
   九引
烈女(楚樊/妃) 伯妃(鲁伯/妃) 贞女(鲁次/室女) 思归(卫/女) 霹雳
卷四 第 39b 页 WYG0948-0470b.png
(楚商/梁) 走马(樗里/牧恭) 箜篌(霍子高河即/公无渡) 琴引(秦屠/门高)
楚引(楚龙/邱子) (风俗/通)
   五曲
游春 渌水 坐愁 秋思 幽居 (嵇康琴赋注俗/传蔡氏五曲)
   文三变
相如形似(司马/相如) 二班情理(彪/固) 子建仲宣气质 王
杨絺绘(王勃/杨炯) 燕许雄浑(张说/苏颋) 韩柳法度森严(韩愈/倡之)
(柳宗元李翱皇/甫湜等和之) (唐书论文/章三变)
卷四 第 40a 页 WYG0948-0470c.png
   文选六臣注
李善 五臣(吕延济/吕向) (刘良翰张铣/李周)
   四赋
甘泉 河东 挍猎 长杨 (扬雄作/四赋)
   二赋
许都 洛都 (魏刘邵作/二赋讽谏)
   诗八病
平头 上尾 蜂腰 鹤膝 大韵 小韵 旁纽
卷四 第 40b 页 WYG0948-0470d.png
正纽 (诗苑类格沈约/云诗有八病)
   帝书有四
策书 制书 诏书 诫敕 (后汉书注/汉制)
   群臣书四品
章 奏 表 駮议 (同上事/汉杂)
   王言之制有七
册书 制书 慰劳制书 发敕 敕旨 论事敕书
 敕牒 (唐志中/书省)
卷四 第 41a 页 WYG0948-0471a.png
   下通上有六
奏钞 奏弹 露布 议 表 状 (唐志门/下省)
   上逮下有六
制 敕 册(子天/) 令(太/子) 教(亲王/公主) 符(省下州州下/县县下乡)
 (唐志尚/书省)
   下达上有六
表 状 笺 启 辞 牒 (唐志/同上)
   诸司相质有三
卷四 第 41b 页 WYG0948-0471b.png
关 刺 移 (唐志/同上)
   丹扆六箴
宵衣 正服 罢献 纳诲 辨邪 防微 (唐李德/裕上)
   二铭
西铭订顽 东铭砭愚 (横渠先/生作)
   郊祀歌十九章(汉/)
练时日 帝临 青阳 朱明 西颢 玄冥 天门
 惟泰元 天地 日出入 天马 景星 斋房
卷四 第 42a 页 WYG0948-0471c.png
后皇 华晔晔 五神 朝陇首 象载瑜 赤蛟
(汉志/)
   鼓吹铙歌十八曲
朱鹭 思悲翁 艾如张 上之回 拥离 战城南
 巫山高 上陵 将进酒 君马黄 芳树 有所
思 雉子斑 圣人出 上邪 临高台 远如期
石留 (宋志/)
   铙歌十二曲(唐/)
卷四 第 42b 页 WYG0948-0471d.png
晋阳武 兽之穷 战武牢 泾水黄 奔鲸沛 苞
蘖 河右平 铁山碎 靖本邦 吐谷浑 高昌
东蛮 (柳宗/元作)
   经世四象
太阳 日 暑 性 目 元 皇
太阴 月 寒 情 耳 会 帝
少阳 星 昼 形 鼻 运 王
少阴 辰 夜 体 口 世 霸
卷四 第 43a 页 WYG0948-0472a.png
少刚 石 雷 木 色 岁 易
少柔 土 露 草 声 月 书
太刚 火 风 飞 气 日 诗
太柔 水 雨 走 味 辰 春秋
   数术六种
天文 历谱 五行 蓍龟 杂占 刑法 (汉艺/文志)
   通志二十略
氏族 六书 七音 天文 地理 都邑 谥 器
卷四 第 43b 页 WYG0948-0472b.png
服 乐 艺文 校雠 图谱 金石 灾祥 昆虫
草木 礼 职官 选举 刑法 食货 (郑樵渔仲/著通志总)
(天下学术/名曰略)
   通典九门
食货 选举 职官 礼 乐 兵 刑 州郡 边
防 (杜佑撰宋/白等续)
   谥法六家
周公 春秋 广谥 沈约 贺琛 扈蒙 (苏洵/编定)
卷四 第 44a 页 WYG0948-0472c.png
   四范 七业 四名
制 诏 志 策 (文中子续书天子/之义列乎范者四)
命 训 对 赞 议 诫 谏 (大臣之义载/乎业者七)
化 政 颂 叹 (文中子续/诗有四名)
   潜虚七图
气 体 性 名 行 变 解 (司马文正公拟玄/以准易虚以 玄)
   小学书
立教 明伦 敬身 稽古 嘉言以广之 善行以
卷四 第 44b 页 WYG0948-0472d.png
实之 (朱文/公)
   佩觿三科
造字 四声 传写 (郭忠恕佩觿三/卷上卷列三科)
通释 部叙 通论 袪妄 类聚 错综 疑义
系述 (徐锴传说/文系)
文字之学有三体制谓点画有纵横曲直之殊(说文/之类)
诂谓称谓有古今雅俗之异(尔雅方/言之类) 音韵呼吸有清
浊高下之不同(沈约四声谱及/西域反切之学)始一终亥形也始东终
卷四 第 45a 页 WYG0948-0473a.png
法声也
   五体千文
篆 八分 真 行 草 (范度/)
   宝章集十篇
王方庆上十世从祖羲之十一世祖导十世祖洽九世
祖珣八世祖昙首七世祖僧绰六世祖仲宝五世祖骞
高祖规曾祖袖九世从祖献之等凡二十八人书(唐武/后求)
(羲之书方庆奏诏崔融序其/伐阅号宝章集复以赐方庆)
卷四 第 45b 页 WYG0948-0473b.png
   百家
诸子百六十九家言百举全数也(后汉/书注)
   三子
孟子好诗书荀子好礼扬子好易孟子之文直而显荀
子之文富而丽扬子之文简而奥(司马文正公/注法言序)
   曾子七篇
内篇一 外篇杂篇各三 (刘清之子/澄集录)
   庄子七篇
卷四 第 46a 页 WYG0948-0473c.png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
宗师 应帝王 (内篇/) (沈约宋书论在昔中兴元风/独扇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
(乎七/篇)
   孙子十三篇
始计 作战 谋攻 军形 兵势 虚实 军争
九变 行军 地形 九地 火攻 用间 (孙武/)
(三家孙子陈曹公/ 杜牧 皞注)
   素书六章
卷四 第 46b 页 WYG0948-0473d.png
原始 正道 本德宗道 求人之志 遵义 安乐
 (黄石/公)
   三略
上略 中略 下略 (黄石/公)
   申鉴五篇
政体 时事 俗嫌 杂言上下 (后汉荀悦作申鉴/ 本传载政体篇)
   中论二十篇
治学 法象 修本 虚道 贵验 贵言 艺纪
卷四 第 47a 页 WYG0948-0474a.png
覈辨 智行 爵禄 考伪 谴交 历数 别寿夭
 务本 审大臣 谨所从 亡国 赏罚 民数
(魏徐干著中论二别本/有复三年制役 篇)
   七术
威神(法五/龙) 养志(法灵/龟) 实意(法腾/蛇) 分威(法伏/熊) 散
(法鸷/鸟) 转圜(法猛/兽) 损兑(法灵/蓍) (鬼谷子阴/符七术)
   列女传八篇
母仪 贤明 仁智 贞慎 节义 辩通 孽嬖(七/篇)
卷四 第 47b 页 WYG0948-0474b.png
 颂图 (刘向/)
   女诫七章
卑弱 夫妇 敬慎 妇行 专心 曲从 和叔妹
 (后汉班/昭作)
   战国策三十三篇
东周 西周 秦 齐 楚 赵 魏 韩 燕 宋
 卫 中山(及孔衍春秋后语除二周/ 宋卫中山所留者七国)
   宗寺四书(宋朝/)
卷四 第 48a 页 WYG0948-0474c.png
玉牒 仙源积庆图 宗藩庆系录 宗枝属籍
   图书十志
李淑藏书二万八百十一卷 十志 五十七类 八
目 (晁公武读书志分为四部每/读一书终撮其大旨论之)
   会要二十一类(宋朝/)
帝系 后妃 礼(分为/五) 乐 舆服 仪制 崇儒
运历 瑞异 职官 选举 道释 食货 刑法
兵 方域 蕃夷
卷四 第 48b 页 WYG0948-0474d.png
   册府元龟三十一部
帝王 闰位 僭伪 列国君 储宫 宗室 外戚
 宰辅 将帅 台省 邦计 宪官 谏诤 词臣
 国史 掌礼 学校 刑法 卿监 环卫 铨选
 贡举 奉使 内臣 牧守 令长 宫臣 幕府
 陪臣 总录 外臣 (一千一/百四门)
   三大典
开元礼 通典 会要 (周窦俨言三者/经国之大典)
卷四 第 49a 页 WYG0948-0475a.png
   鸿烈二十篇
原道 俶真 天文 地形 时则 览冥 精神
本经 主术 缪称 齐俗 道应 汜论 诠言
兵略 说山 说林 人间 修务 泰族 (汉淮南/王安)
   三经
孝经 道德经 (东京记崇庆坊司空/李昉宅有三经堂)
   阴符三百言
百言演道 百言演法 百言演术 (阴符经李筌曰/上有神仙抱一)
卷四 第 49b 页 WYG0948-0475b.png
(之道中有富国安民之/法下有彊兵战胜之术)
   黄帝九经
黄帝内经十八卷(九卷素问卷第十一卷师氏藏/之今唯八 九卷灵枢针经)皇甫
谧曰黄帝创制于九经
   山海经十八篇
南西北东中山经为五篇海内海外大荒三经南西北
东各一篇海内经一篇(总十八篇相传以为夏禹所记/ 汉志山海经十三篇刘歆所)
(校凡三十二篇/定为十八篇)
卷四 第 50a 页 WYG0948-0475c.png
   五家史
周 齐 梁 陈 隋 (唐令狐德棻建/言修五家史)
   历年图
起共和庚申讫显德己未凡一千八百年(司马文正公/为五图每图)
(为五重每重为六十/行每行记一年之事)
   古史
七本纪 十六世家 三十七列传 (苏子/由)
   通鉴纲目
卷四 第 50b 页 WYG0948-0475d.png
表岁以首年 因年以著统 大书以提要 分注以
备言 纲仿春秋而参取群史之长 目仿左氏而稽
合诸儒之粹 (朱文/公)
   十流
偏记 小录 逸事 琐言 郡书 家史 别传
杂记 地理 都邑簿 (刘知几史通偏记/小说其流有十)
   四类
年表 官阀 政迹 凡例 (汪藻修元符以来/日历为四类求之)
卷四 第 51a 页 WYG0948-0476a.png
   读史六事
儆戒 择善 阃范 论事 处事 治体 (吕成公/祖谦教)
(人读史/分六事)
   史录十三类
正史 编年 伪史 杂史 起居注 故事 职官
 杂传记 仪注 刑法 目录 谱牒 地理 (唐/艺)
(文/志)
   八图
卷四 第 51b 页 WYG0948-0476b.png
太极 三才正性 天文 地理 王伯学术 九流
学术 帝王绍运 百官文武 (黄文忠公裳为/翊善作八图献)
   文章三易
易见事 易识字 易读诵 (颜氏家训沈约曰/文章当从三易)
   文有二道
著述(出于书之谟训易之/象系春秋之笔削) 比兴(出于虞夏之咏/歌殷周之风雅) (柳/文)
   三多
看读多 持论多 著述多 (杨文庄公言学者当取/三多三多之中持论尤)
卷四 第 52a 页 WYG0948-0476c.png
(难/)
   辞赋十家
荀卿 宋玉 枚乘兔园 相如上林 贾谊鵩鸟
子渊洞箫 孟坚两都 张衡二京 子云甘泉 延
寿灵光 (文心雕龙凡此十/家辞赋之英杰)
   八诗
天成 元泽 维南有山 杨之华 二月 英英有
兰 和风 嘉木 (唐玄宗时宰相萧嵩会百/官赋诗八篇继雅颂之体)
卷四 第 52b 页 WYG0948-0476d.png
   百一诗
应璩(休琏知序云时谓曹爽曰公今闻周公巍巍之/称安 百虑有一失乎百一之名盖兴于此)
   宋颂九篇
皇祖 圣祖 汤汤 莫丑 金陵 圣文 六合雷
声 圣武 明道 (石介/作)
   百篇
松风雪月天花竹鹤云烟诗酒春池雨山僧道柳泉(唐/有)
(日试百篇宋太平兴国五年赵国昌应百篇科自陈求/试上亲出五言四句诗凡二十字为五篇率四韵至晚)
卷四 第 53a 页 WYG0948-0477a.png
(仅成数十首/特赐及第)
   五题
赋 诗 制 书 批答 (金銮密记唐翰林学士入/院试文五 艺文志杜元)
(颖五题/一卷)
   诗评三品
钟嵘诗评自汉以来能诗者一百二十二人分三品为

   三谢诗
卷四 第 53b 页 WYG0948-0477b.png
灵运 惠连 元晖 (唐子西取六十/四篇为三谢诗)
   诗二十四名
赋 颂 铭 赞 文 诔 箴 诗 行 咏 吟
 题 怨 叹 章 篇 操 引 谣 讴 歌
曲 词 调 (元禛乐府古题序诗之流为/二十四名皆诗人六义之馀)
   三十六体
李商隐 温庭筠 段成式 (唐书用俪偶相夸号三/十六体 三人皆行第)
(十/六)
卷四 第 54a 页 WYG0948-0477c.png
   二友
陶渊明柳子厚二集(东坡谓之/南迁二友)
   四科
玄 儒 文 史 (宋泰始六年初置总明观/四科科置学士各十人)
奏论宜雅 书论宜理 铭诔尚实 诗赋欲丽 (魏/文)
(帝典论论文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
   诗三变
自书传所记虞夏以来下及汉魏为一等 自晋宋间
卷四 第 54b 页 WYG0948-0477d.png
颜谢以后下及唐初为一等 自沈宋以后定著律诗
下及今日为一等 (朱文公曰古今/之诗凡有三变)
   江西诗社宗派图(二十五人/)
黄庭坚(宗派/之祖) 陈师道 潘大临 谢逸 洪朋 洪
刍 饶节 祖可 徐俯 林敏修 洪炎 汪革
李錞 韩驹 李彭 晁冲之 江端本 杨符 谢
迈 夏倪 林敏功 潘大观 王直方 善权 高
荷 吕本中(本中/作图)
卷四 第 55a 页 WYG0948-0478a.png
   博学宏辞十二体
制 诰 诏 表 露布 檄 箴 铭 记 赞
颂 序
   诗六对
正名对(天地/日月) 同类对(花叶/草芽) 连珠对(萧萧/赫赫) 双声对
(黄槐/绿柳) 叠韵对(彷徨/放旷) 双拟对(春树/秋池) (诗苑类格唐/上官仪云)
   诗八对
的名 异类 双声 叠韵 联绵 双拟 回文
卷四 第 55b 页 WYG0948-0478b.png
隔句 (同/上)
   赋二十体
叙事 颂德 纪功 赞序 缘情 明道 祖述
论理 咏物 述咏 引类 指事 析微 体物
假象 旁喻 叙体 总数 双关 变态 (范文正/公赋林)
(衡鉴析二十门/以分其体势)
   墨义十条
五经取通五 明经通六 (唐选/举志)
卷四 第 56a 页 WYG0948-0478c.png
   集录三类
楚辞 别集 总集 (旧唐志/丁部)
   四库(唐/)
经库(马怀/素) 史库(沈佺/期) 子库(武平/一) 集库(薛/稷) (景龙/文馆)
(记/)
   六阁(宋/)
经典 史传 子书 文集 天文 图画 (景德二/年龙图)
(阁下列/六阁)
卷四 第 56b 页 WYG0948-0478d.png
   群书六例
六籍琼华 信史瑶英 玉海九流 集苑金銮 绛
阙蕊珠 凤首龙编 (南唐朱遵度群书丽藻目录撰/古今文章著为六例总杂文一)
(万三千/八百首)
   百将传
起周太公至五代刘词凡百人(张预/撰)
   十国纪年
吴 唐 蜀 后蜀 吴越 闽 汉 楚 荆南
卷四 第 57a 页 WYG0948-0479a.png
北汉 (刘恕十国纪/年四十卷)
   百官公卿表(宋朝/)
自建隆元年至治平四年依司马迁法记大事于上方
(司马光赵/彦若修) 起建隆迄靖康(李焘/续)
   元和制策
元稹 独孤郁 白居易 (唐艺文/志三卷)
   歌诗四章
日重光 月重轮 星重辉 海重润 (古今注汉明/帝为太子乐)
卷四 第 57b 页 WYG0948-0479b.png
(人作歌诗赞/太子之德)
   五诗
明堂 辟雍 灵台 宝鼎 白雉 (班固东都赋/五篇之诗)
   五颂
班固 贾逵 傅毅 杨终 侯讽 (论衡永平中诏/上神雀颂百官)
(文皆瓦石唯五颂/金玉孝明览焉)
   十二州箴
荆 扬 兖 豫 徐 青 幽 冀 并 雍 益
卷四 第 58a 页 WYG0948-0479c.png
 交 (扬雄十二州箴州箴/莫善于虞箴作 箴)
   三都赋
蜀都 吴都 魏都 (晋左思赋三都注张载/为注魏都刘逵 吴蜀)
   四子讲德论
微斯文学 虚仪夫子 浮游先生 陈邱子 (汉王/褒既)
(为益州刺史王襄作中和乐职宣/布之诗又作传名曰四子讲德)
   四论
帝王好尚 选任贤能 近名 推委臣下 (范文正/公为四)
卷四 第 58b 页 WYG0948-0479d.png
(论以/献)
 
 
 
 
 
 
 小学绀珠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