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923-105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八面锋卷十一
            宋 陈傅良 撰
  无事时当预求人才
   择相 择将
人君之于人才不可以宴安而少缓不可以仓卒而遽
求缓之于宴安则其后必危求之于仓卒则其危必不
可救此天下之常理也汉高帝定天下为吾勍敌者已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923-1057b.png
亡而豪杰难制者已诛于是人才宜可少缓矣然谓周
勃可为太尉谓王陵可佐以陈平其汲汲于人才尤不
啻于战争之地也方文帝时海内得离战伐之苦天下
乂安于是人才亦可少缓然谓周亚夫缓急可用而付
之景帝顾命之际惓惓不忘武帝时诸侯守藩幕北远
遁于是人才亦可少缓然援霍光于湮没无闻之中而
责以伊周之业三君之用人才当宴安无事之时兼收
并蓄及一旦欲用呼吸之间固已森然在列矣何仓卒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923-1058a.png
之忧乎夫周勃陈平亚夫霍光辈平居众人固不能知
其必能成功也而英雄之君独能收之故吕氏之变而
平勃出七国之变而亚夫出主幼国危而霍光出向使
三君不阴察默窥于无事之时以待一旦之用而事变
之生乃彷徨四顾遽擢而急用之则颠倒狼狈者多矣
其能端坐而责成功乎明皇开元之初一何人才之多
及治功已成意得志满谓宴安为可保谓仓卒为不足
虞人才之在天下一皆因循不复省察胡雏之乱锐兵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923-1058b.png
长驱已陷东京而方皇皇于择将乃听张垍之言遂擢
李巨罪亡之馀一日授以三节度而见轻于杨国忠有
口打贼之讥又召封常清入见问何策以讨贼常清见
帝忧甚则大言以解之曰计日可取及帅师出战一败
涂地潼关失守两京遂危此皆明皇不能求人才于宴
安之时而急急于仓卒之过也
郑之垂亡也君臣相顾缩手无策幸而得一人焉其言
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夫向不早用而今以急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923-1058c.png
求犹有一人可求也故赖以济之如其无可求岂不殆哉
元城云人主之职主于用人苟能平日有术以采闻之
使皆为我用则其运用天下有馀裕矣儿宽为廷尉卒
史谓不习事不主曹乃之北地视畜牧尔及为拟奏张
汤始奇之上问谁为之者汤曰儿宽上曰吾故闻之久
矣又萧望之为治礼丞上疏宣帝自在民间闻望之之
名曰此东海萧生也耶且宽身为廷尉卒史而廷尉以
下皆不知之而天子深居九重乃云久闻其名则武帝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923-1058d.png
之聪明过群臣远矣且宣帝少年在民间斗鸡走马日
游三辅而当时贤人与民疾苦皆知之神宗朝有监司
登对者上问陆贾而对以不知它日择人按察上曰向
不知陆贾者为谁朕欲知四方利病须忠信人
  用人要当自有所见
   任子 进士 人望 荐引 家世 功业
   杂流
用人之道非一端也汎观前代或以家世或以人望或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923-1059a.png
以荐引或以功业然其得失常相半焉格于皇天之后
而有格于上帝之臣大驻汉中之馀而有长驱成都之
祸不好文学或成安边之功或读父书乃有杀身之辱
无非家世也起慰苍生而王室遂安倚以成功而车战
辄败单骑见虏而罢回纥之兵决胜千里而困赤眉之
战无非人望也以能谋之国器而得善断之王佐以知
几之君子而昧于多材之奸人筑坛之拜本以追亡街
亭之衄痛以自贬无非荐引也佐帝之功基于治齐为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923-1059b.png
相之声减于治郡拔赵定燕者卒能施名于后世料敌
合变者不能救患于应侯无非功业也是四者虽不足
以尽取人之道而其大要实在于此然古人以是而得
之矣将袭其迹而用之其失或在于是然则如之何而
可曰家世人望之说不必废吾于荐引功业之中果贤
者而用之足矣所贵乎圣人者以其一心之明诚自有
所见而不惑于其迹耳古道不振人主平日心术杂为
他物汨乱是非聋其听真伪昏其视贤否在前懵若无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923-1059c.png
别一旦思所以擢用人才以起天下之治则或者进家
世人望之说而又有人焉从而沮之大抵进者一沮者
一扰扰焉于数者之说而无所适从呜呼孰知夫吾之
一心乃所以为用人之大本欤
观茅容之避雨者未有知容之贤者也而郭泰独知之
非泰之观异于众人也泰求士之心异于众人也过冀
缺之耕馌者有未知缺之敬者也而臼季独知之者非
季之见异于众人也季求士之心异于众人也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923-1059d.png
  使人速得为善之利
昔柳宗元作吏商世儒皆深排而力诋之以愚观之宗
元之说责之以吾儒分内之事诚不逃议论之域也若
上之人施之以救末流之弊岂不犹愈于严刑峻法之
禁乎世儒未可以轻议宗元也且天下之中人所以勉
于为善者以其知有为善之利也圣人之为天下所以
上自公卿而下至匹夫一有小善不终朝而赏随之亦
欲使人速得为善之利也夫使天下之中人勉强于为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923-1060a.png
善而无所邀持歆羡于其间吾恐其为之之志未有久
而不辍者夫惟善方形于此利已得于彼其善愈博其
利愈大则天下之凡至于得者皆将鼓舞奔走日夜惟
善之归矣何者均是利也而此以美名得之彼以不美
名得之彼之所得者小而此之所得者大人岂有不弃
恶而趋美辞小而就大者哉故曰宗元之说未可以轻
议也但不可自吾儒言之若操赏罚以制天下者则诚
不可不知此言也世儒于此又曰为善不可使人有利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923-1060b.png
心嗟夫善固不可以利心而为之也然与其严罚峻刑
制之而终不知为善孰若以利心诱之而使之乐于为
善邪敢于刑人罚人不敢于诱人愚不知其说也今天
下所患患无廉士也然而贪者尝有罚而廉者未尝有
赏也故作天下之廉而不以其赏而劝诱之彼贪者无
所慕而为廉也矣
  不可以成败论人物
古之论人者考其人而不计其功固有其才可以为而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923-1060c.png
不达不及施与既施而中夺者何可胜数而中才常人
乘时以功名显者世常有之昔司马子长论李将军为
将其言哀痛反覆深悲其无成以为百姓知与不知皆
为流涕至论霍去病无他美独天幸不至困绝若迁者
可谓不以成败论广也诸葛孔明偃卧隆中一见先主
便及天下大计然终身奔走仅成鼎足之功而不能兴
先汉之业其视萧相国之佐高祖诚有间矣而陈寿以
为管萧之亚匹若寿者亦可谓不以成败论孔明也孟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923-1060d.png
子曰若夫成功则天也夫成败系天君子之论岂可以
是而定其贤不肖耶大夏生植而丛棘能有所庇疾风
烈雨大木百围偃仆而死秋水时至沟畎无一溉之功
而岁旱渊竭九河不足活鱼鳖物之系其遭如此唯人
亦然
  民心以先入者为主
凡民之心以先入为主先入者既固则后之继至者举
无足以摇之矣盖天下之事无定形也爵人于朝以赏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923-1061a.png
善也而可疑以饰喜刑人于市以弃恶也而可疑以作
威兴作之邻于生事也安静之似于因循也谓之是可
也谓之非亦可也无有必然可指之定形也使人君之
于天下不能有以先入乎其民而结其信心则天下于
此占其终后虽有善焉亦不复以善期之也昔者尝怪
齐宣王之易牛与成汤之祝网本无以异也然一以为
好生一以为贪得盖汤之民其信心先入而宣王之民
则疑者为主也疑心胜则设施无是矣自古及今以疑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923-1061b.png
信为是非者不独一事也亡铁既获则邻人行动无或
类窃墙坏失财则邻人劝筑反疑于盗尚有真非真是
也哉故人君有为之始知夫是非之被于民也于此时
而著而喜怒之入于民也于斯时而坚故于斯民无惑
心之初常谨其所发以一日之为而结民终身不移之
信故虽役民以筑台而犹子来以劝趋植羽以从田而
犹忻忻乎有喜何则所可畏者乃吾之所恃焉者也
汉王项羽相与军广武之间而汉王数羽十罪以负入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923-1061c.png
关之约居其一议者谓羽义信不立于天下是以虽有
百战百胜之气而不救于败故也然鸿沟之割羽解而东
归良平一谏辄背其约而不顾立围羽于垓下然则汉
王之信义安在耶以愚观之汉王之信固有以先入于
民而项王之所以入民者则无非剽悍祸贼之是先也
  事不足挠为不足忧
   冤民 奸吏
昔扁鹊之见威侯知病在腠理医和之见秦伯知病在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923-1061d.png
膏肓夫在腠理则可治在膏肓则无及矣然方其病在
腠理也人虽告之恬然不以为意者彼固以为不足忧
也不知腠理之不足忧乃为他日膏肓之大可忧天下
之事亦何以异此昔者陈侯以宋卫之治而惧之以郑
之弱而忽之遂以郑为何能为而不许其成及兵连祸
结不发于所惧之宋卫而发于所忽之郑是不足忧者
之误陈也秦人以匈奴为强而备之以百姓为弱而轻
之遂虐用其民而草芥其生及一败涂地不在于所备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923-1062a.png
之匈奴而在于所轻之百姓是不足忧者之又误秦也
天下之祸莫大于视以为不足忧视以为不足忧者皆
他日之所不可支者也今天下有大患四是也然兵财
之患上之人焦心而劳思下之人进计而献议日夜惟
兵财之忧至于冤民奸吏则漫不之省此愚深所未喻
也意者以吏民之弱为不足忧也呜呼腹心之隐疾烈
于溃血之痈臣仆之窃伺惨于冗隙之盗贲育之不戒
则童子之不能抗鲁鸡之不期则蜀鸡之不支吏民之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923-1062b.png
微弱诚有大可忧也试摭前事以言之曹参不扰狱丙
吉不按赃吏
  人情不可使无所顾
小人之情最不可使之无所顾也小人而无所顾则其
心也不忸怩于为恶而安于犯天下之不义忿戾而不
可解而无复冀君子之恕己故夫疾不仁者不可已甚
而恶恶者不可太明是非为是姑息也将犹有以全之
也古之用兵者围师勿遏穷寇勿追岂以为不可遏且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923-1062c.png
追耶盖穷而追之则示之无生意以厚其毒围而遏之
乃所以决其怒而泄其无聊之谋也岂惟用兵君子之
治人亦乌可使之厚其毒而泄其无聊之谋也哉昔者
秦穆公赦盗马者三百人而又饮之以酒韩之战出穆
公于难者皆盗马者也子孔为载书而国人弗顺将诛
之子产焚书而郑众以定夫盗不可纵也而饮之则恣
恶书以治众也而焚之则政替然则秦郑赖焉何也盖
负不宥之罪者遭非意之幸蕴欲逞之怒者服不争之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923-1062d.png
化彼小人之为奸也亦非不知负天下不美之名而又
有以来君子之所不赦也唯自知其负天下不美之名
故赦之则犹有所愧暴之则不自惜知君子之不赦已
故宽之则庶几于自新急之则竟其自绝之志为君子
者不能少忍以徐伺其变而乃锻鍊维策之以稔其顽
则小人之无所顾也其罪岂专于小人哉亦君子者成
之也
  为治当权利害轻重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923-1063a.png
利不十者不易业功不百者不变常贤君之治天下而
或至于易业变常者亦权其利害之轻重而已是故缇
萦纳身以赎父罪文帝为之变治王缙削爵以请兄肃
宗为之推恩夫汉唐之主岂欲挠不刋之典而悦女子
辅臣之意哉盖子弟之愿获伸则孝弟之风浸广忠顺
之俗始成挠不刋之典而可以成忠顺之俗广孝弟之
风其利害孰轻而孰重耶
遇乡人之长者则必俯伏而拜之长者仇其父则拔刃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923-1063b.png
而追之轻重先后之序不得不然也
  理在人心随寓而见
   忠义 孝廉 勇略
理之在人心犹元气之在万物也一气之春播于品汇
其根其茎其枝其叶其华其色其芬其臭虽有万不同
曷尝有二气哉理之在人心遇亲则为孝遇君则为忠
遇朋友则为义遇寇雠则为勇随一事则得一名名虽
至于千万理未尝不一也气无二气理无二理然物得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923-1063c.png
气之偏故其理亦偏人得气之全故其理亦全自古号
为知人者则亦因其一善而推之是以见其孝而信其
忠闻其义而知其勇吕夷简荐徐晦曰君不负杨临贺
肯负国乎唐太宗之托李绩曰公往不负李密肯负朕
乎诚以忠孝一根义勇一源未有能孝而不能忠能勇
而不能义孔门之中曾参闵子骞以孝名彼其得名岂
不能为忠为勇乎三圣之中伯夷以清名彼其易时岂
不能为任为和乎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923-1063d.png
 
 
 
 
 
 
 
 八面锋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