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第 1a 页 WYG0923-0971a.png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
历代制度详说卷十 宋 吕祖谦 撰
屯田
制度
北边屯田汉文帝时晁错言曰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
更不知敌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
以便为之高城深堑中周虎落(虎落者以竹蔑/相连遮落者也)先为室
屋具田器乃募罪人及免徒复作令居之不足募民之
历代制度详说卷十 宋 吕祖谦 撰
屯田
制度
北边屯田汉文帝时晁错言曰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
更不知敌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
以便为之高城深堑中周虎落(虎落者以竹蔑/相连遮落者也)先为室
屋具田器乃募罪人及免徒复作令居之不足募民之
卷十 第 1b 页 WYG0923-0971b.png
欲往者赐高爵复其家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上
从其言募民实塞下错复言古之徙远方也相其阴阳
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先为筑室家有二
堂二内门户之闭置器物焉为置医巫以救疾病所以
使民乐其处也(晁错/传)西域屯田汉武帝征和二年搜粟
都尉桑弘羊与丞相御史奏言轮台东捷枝渠犁有溉
田五千顷以上可遣屯田卒置校尉三人分护上乃下
诏深陈既往之悔曰遣卒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
从其言募民实塞下错复言古之徙远方也相其阴阳
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先为筑室家有二
堂二内门户之闭置器物焉为置医巫以救疾病所以
使民乐其处也(晁错/传)西域屯田汉武帝征和二年搜粟
都尉桑弘羊与丞相御史奏言轮台东捷枝渠犁有溉
田五千顷以上可遣屯田卒置校尉三人分护上乃下
诏深陈既往之悔曰遣卒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
卷十 第 2a 页 WYG0923-0971c.png
天下非所以优民也朕不忍闻(渠犁/传) 汉昭帝元凤四
年楼兰尉屠耆请天子曰国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
汉遣一将屯田积谷于是汉遣司马一人吏士四十人
田伊循以镇抚之(通鉴/汉书) 汉宣帝地节二年汉遣侍郎
郑吉司马熹将免刑罪人田渠犁积谷欲攻车师至秋
收谷吉熹发兵击车师车师降有诏还田渠犁车师后
车师遣骑来击田者汉公卿议以道远烦费可且罢车
师田者吉乃得归化三校尉屯田其后置戊己校尉屯
年楼兰尉屠耆请天子曰国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
汉遣一将屯田积谷于是汉遣司马一人吏士四十人
田伊循以镇抚之(通鉴/汉书) 汉宣帝地节二年汉遣侍郎
郑吉司马熹将免刑罪人田渠犁积谷欲攻车师至秋
收谷吉熹发兵击车师车师降有诏还田渠犁车师后
车师遣骑来击田者汉公卿议以道远烦费可且罢车
师田者吉乃得归化三校尉屯田其后置戊己校尉屯
卷十 第 2b 页 WYG0923-0971d.png
田居车师故地(西/汉) 永平十六年明帝北征匈奴取伊
吾庐地(今在伊州/伊吾县也)置宜和都尉以屯田遂通西域章帝
建初二年复罢屯田伊吾(后/汉) 和帝永元二年击伊吾
破之三年班超定西域复置戊己校尉(后/汉) 陇右屯田
汉昭帝始元二年诏发习战射士诣朔方调故吏将屯
田张掖郡(通典/汉书) 汉宣帝神爵元年先零畔逆他种劫
掠背叛赵充国至金城计欲以威信招降罢骑兵屯田
以待其敝上奏曰臣所将吏士调度甚广计度临羌东
吾庐地(今在伊州/伊吾县也)置宜和都尉以屯田遂通西域章帝
建初二年复罢屯田伊吾(后/汉) 和帝永元二年击伊吾
破之三年班超定西域复置戊己校尉(后/汉) 陇右屯田
汉昭帝始元二年诏发习战射士诣朔方调故吏将屯
田张掖郡(通典/汉书) 汉宣帝神爵元年先零畔逆他种劫
掠背叛赵充国至金城计欲以威信招降罢骑兵屯田
以待其敝上奏曰臣所将吏士调度甚广计度临羌东
卷十 第 3a 页 WYG0923-0972a.png
至浩亹羌中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垦可二千顷以上其
间邮亭多坏败者臣前部士入山伐林木六万馀枚在
水次臣愿罢骑兵留步兵万二百八十一人用谷月二
万七千三百六十三斛盐三百八斛分屯要害处冰解
漕下缮乡亭浚沟渠治隍狭以西道桥七十所令可至
鲜水左右田事出赋人二十亩至四月草生发郡骑及
属国车骑各千就草为田者游兵以充入金城郡益积
蓄省大费今司农所转谷至者足支万人一岁食上报
间邮亭多坏败者臣前部士入山伐林木六万馀枚在
水次臣愿罢骑兵留步兵万二百八十一人用谷月二
万七千三百六十三斛盐三百八斛分屯要害处冰解
漕下缮乡亭浚沟渠治隍狭以西道桥七十所令可至
鲜水左右田事出赋人二十亩至四月草生发郡骑及
属国车骑各千就草为田者游兵以充入金城郡益积
蓄省大费今司农所转谷至者足支万人一岁食上报
卷十 第 3b 页 WYG0923-0972b.png
曰即如将军之计羌当何时伏诛充国乃条不出兵留
田便宜十二事宜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上
复报曰将军熟计充国奏曰臣今留步士屯田地势平
易多高山远望之便部曲相保为堑垒木樵校联不绝
便兵弩饬斗其烽火幸通势及并力以逸待劳兵之利
也充国奏每上辄下公卿议臣初是充国计者什三中
什五最后什八魏相言臣任其计必可用上于是报充
国嘉纳之明年五月羌降者三万一千二百人遗脱不
田便宜十二事宜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上
复报曰将军熟计充国奏曰臣今留步士屯田地势平
易多高山远望之便部曲相保为堑垒木樵校联不绝
便兵弩饬斗其烽火幸通势及并力以逸待劳兵之利
也充国奏每上辄下公卿议臣初是充国计者什三中
什五最后什八魏相言臣任其计必可用上于是报充
国嘉纳之明年五月羌降者三万一千二百人遗脱不
卷十 第 4a 页 WYG0923-0972c.png
过四千人请罢屯田遂振旅而还(通/鉴) 后汉和帝永元
十四年安定降羌烧何种反曹凤请广设屯田隔塞羌
人交关之路及省委输之役上乃擢凤为金城西部都
尉后增广屯田列屯夹河合三十四部其功垂立会永
初中诸羌叛乃罢(通/鉴) 南边屯田汉元帝初元三年诏
曰珠崖背叛议者之言狐疑避难则守屯田通于时变
则忧万民夫万民之饥饿与远蛮之不讨危孰大焉其
罢珠崖郡(通/典) 荆襄屯田后汉光武建武四年刘隆讨
十四年安定降羌烧何种反曹凤请广设屯田隔塞羌
人交关之路及省委输之役上乃擢凤为金城西部都
尉后增广屯田列屯夹河合三十四部其功垂立会永
初中诸羌叛乃罢(通/鉴) 南边屯田汉元帝初元三年诏
曰珠崖背叛议者之言狐疑避难则守屯田通于时变
则忧万民夫万民之饥饿与远蛮之不讨危孰大焉其
罢珠崖郡(通/典) 荆襄屯田后汉光武建武四年刘隆讨
卷十 第 4b 页 WYG0923-0972d.png
李宪宪平遣隆屯田武当(汉/书) 晋武泰始五年帝有灭
吴之志以羊祜都督荆州镇襄阳减戍逻(郎估反/游兵也)之卒
以垦田八百馀顷其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其季年
乃有十年之积(通/鉴)关陜屯田光武建武六年王霸屯田
新安(后/汉) 蜀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屯五丈原以前者数
出皆以运粮不继使巳志不伸乃分兵屯田为久驻之
计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通/鉴)
唐德宗建中初杨炎请屯田礼州发关辅民凿陵阳
吴之志以羊祜都督荆州镇襄阳减戍逻(郎估反/游兵也)之卒
以垦田八百馀顷其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其季年
乃有十年之积(通/鉴)关陜屯田光武建武六年王霸屯田
新安(后/汉) 蜀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屯五丈原以前者数
出皆以运粮不继使巳志不伸乃分兵屯田为久驻之
计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通/鉴)
唐德宗建中初杨炎请屯田礼州发关辅民凿陵阳
卷十 第 5a 页 WYG0923-0973a.png
渠严郢习朔边利病即奏旧屯肥饶地今十不垦一水
田甚广力不及而废若发二京关辅民浚丰渠营田扰
而无利请以内苑莳稻验之秦地膏腴田上上耕者皆
畿人月一代功甚易臣犹恐终岁穫不酬费况二千里
发人出塞而岁一代乎是虚畿甸事空徭也郢又言五
城旧屯地至广请以凿渠粮俾诸城夏贷冬输取渠工
布帛给田者令据直转谷则关辅免调发而诸城辟田
炎不许(严郢/传) 唐宪宗元和中振武军饥宰相李绛请
田甚广力不及而废若发二京关辅民浚丰渠营田扰
而无利请以内苑莳稻验之秦地膏腴田上上耕者皆
畿人月一代功甚易臣犹恐终岁穫不酬费况二千里
发人出塞而岁一代乎是虚畿甸事空徭也郢又言五
城旧屯地至广请以凿渠粮俾诸城夏贷冬输取渠工
布帛给田者令据直转谷则关辅免调发而诸城辟田
炎不许(严郢/传) 唐宪宗元和中振武军饥宰相李绛请
卷十 第 5b 页 WYG0923-0973b.png
开营田可省度支漕运及绝和籴欺隐宪宗称善乃以
韩重华为振武京西营田和籴水运使起代北垦田三
百顷出赃罪吏九百馀人给以耒耜耕牛假种粮使偿
所负粟一岁大熟因募人为十五屯每屯百三十人耕
百顷就高为堡东起振武西逾云州极于中受降城凡
六百馀里列栅二十垦田三千八百馀里岁收粟二十
万石省度支钱二十馀万缗重华入朝奏请益开田五
千顷法用人七千可以尽给五城会李绛已罢后宰相
韩重华为振武京西营田和籴水运使起代北垦田三
百顷出赃罪吏九百馀人给以耒耜耕牛假种粮使偿
所负粟一岁大熟因募人为十五屯每屯百三十人耕
百顷就高为堡东起振武西逾云州极于中受降城凡
六百馀里列栅二十垦田三千八百馀里岁收粟二十
万石省度支钱二十馀万缗重华入朝奏请益开田五
千顷法用人七千可以尽给五城会李绛已罢后宰相
卷十 第 6a 页 WYG0923-0973c.png
持其议而止(唐食/货志) 河南屯田后汉献帝建安元年中
平以来天下乱离民弃农业诸军并起率乏粮谷无终
岁之计羽林监枣祗及韩浩请建置屯田曹操从之以
祗为屯田都尉以骑都尉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募民屯
田许下(今颍州郡/许昌县也)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
在积谷仓廪皆满故操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能兼
并群雄军谷之饶起于祗而成于峻魏武故事载令曰
孤定许当兴立屯田时议者皆言当计牛输谷佃科以
平以来天下乱离民弃农业诸军并起率乏粮谷无终
岁之计羽林监枣祗及韩浩请建置屯田曹操从之以
祗为屯田都尉以骑都尉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募民屯
田许下(今颍州郡/许昌县也)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
在积谷仓廪皆满故操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能兼
并群雄军谷之饶起于祗而成于峻魏武故事载令曰
孤定许当兴立屯田时议者皆言当计牛输谷佃科以
卷十 第 6b 页 WYG0923-0973d.png
定施行后枣祗白以为僦牛输谷大收不增谷有水旱
灾除大不便反覆来说孤犹以为当如故祗犹执之孤
不知所从使与荀令君议之时故军祭酒侯声云如祗
议于官便于客不便以疑令君祗犹自信还白执分田
之术孤乃然之使为屯田都尉其时岁则大收后遂因
此大田丰足军用(魏志/通鉴)淮南屯田汉献帝建安十四年
秋七月曹操引水军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开芍陂
屯田(通/鉴) 魏齐王芳正始四年司马懿督诸军伐吴时
灾除大不便反覆来说孤犹以为当如故祗犹执之孤
不知所从使与荀令君议之时故军祭酒侯声云如祗
议于官便于客不便以疑令君祗犹自信还白执分田
之术孤乃然之使为屯田都尉其时岁则大收后遂因
此大田丰足军用(魏志/通鉴)淮南屯田汉献帝建安十四年
秋七月曹操引水军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开芍陂
屯田(通/鉴) 魏齐王芳正始四年司马懿督诸军伐吴时
卷十 第 7a 页 WYG0923-0974a.png
欲广田蓄谷为灭贼资使邓艾行陈项以东至寿春艾
以为良田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引水浇溉又
通漕运之道乃著济河论以谕其指又以为昔破黄巾
因为屯田积谷于许都以制四方今以三隅既定事在
淮南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钜亿陈蔡之间上下
田良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东下令淮北屯二万
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水丰
常收三倍于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
以为良田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引水浇溉又
通漕运之道乃著济河论以谕其指又以为昔破黄巾
因为屯田积谷于许都以制四方今以三隅既定事在
淮南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钜亿陈蔡之间上下
田良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东下令淮北屯二万
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水丰
常收三倍于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
卷十 第 7b 页 WYG0923-0974b.png
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
也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懿如艾计遂北临淮水自
钟离西南横石以西尽泚水四百里五里置一营营六
十人且佃且守兼修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
淮颍大理诸陂于颍南北穿渠三百馀里溉田二万顷
淮南淮北皆相连接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
声阡陌相属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
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通典/晋志) 宋文帝元嘉
也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懿如艾计遂北临淮水自
钟离西南横石以西尽泚水四百里五里置一营营六
十人且佃且守兼修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
淮颍大理诸陂于颍南北穿渠三百馀里溉田二万顷
淮南淮北皆相连接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
声阡陌相属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
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通典/晋志) 宋文帝元嘉
卷十 第 8a 页 WYG0923-0974c.png
二十三年魏人寇兖青冀三州杀掠甚众帝以咨访群
臣御史中丞何承天上安边论曰今若欲追踪卫霍自
非大田淮泗内实青徐使民有赢储野有积谷然后发
精卒十万一举荡平则不足为也(通/鉴) 江南屯田吴孙
权黄武五年陆逊以所在少谷表令诸将增广农亩权
报曰甚善今孤父子亲自受田军中八牛以为四耦虽
未及古人亦欲与众均等其劳也(吴志/通鉴) 河北屯田晋
武帝咸宁元年十二月诏曰出战入耕虽自古常然事
臣御史中丞何承天上安边论曰今若欲追踪卫霍自
非大田淮泗内实青徐使民有赢储野有积谷然后发
精卒十万一举荡平则不足为也(通/鉴) 江南屯田吴孙
权黄武五年陆逊以所在少谷表令诸将增广农亩权
报曰甚善今孤父子亲自受田军中八牛以为四耦虽
未及古人亦欲与众均等其劳也(吴志/通鉴) 河北屯田晋
武帝咸宁元年十二月诏曰出战入耕虽自古常然事
卷十 第 8b 页 WYG0923-0974d.png
力未息未尝不以战士为念也今以邺奚官奴婢著新
城代田兵种稻奴婢各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使皆
如屯田法(晋/志) 营田隋开皇三年于河西勒百姓立堡
营田(隋/志) 唐开元年复营州以姜师度为营田度支使
使开屯田八十馀所 唐开军府以捍要冲因隙地置
营田天下屯总九百九十二司农寺每屯三顷州镇诸
军每屯五十顷水陆腴瘠播殖地宜与其功庸烦省皆
决于尚书省苑内屯以善农者为屯官屯副御史巡行
城代田兵种稻奴婢各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使皆
如屯田法(晋/志) 营田隋开皇三年于河西勒百姓立堡
营田(隋/志) 唐开元年复营州以姜师度为营田度支使
使开屯田八十馀所 唐开军府以捍要冲因隙地置
营田天下屯总九百九十二司农寺每屯三顷州镇诸
军每屯五十顷水陆腴瘠播殖地宜与其功庸烦省皆
决于尚书省苑内屯以善农者为屯官屯副御史巡行
卷十 第 9a 页 WYG0923-0975a.png
莅输上地五十亩瘠地二十亩稻田八十亩则给牛一
诸屯以地之良薄岁之丰凶为三等其民田岁穫多少
取中熟为率凡屯田收多者褒进之开元二十五年诏
屯官叙功以岁丰凶为上下镇戍地可耕者人给十亩
以供粮方春屯官巡行谪作不时者天下屯田收谷百
九十馀万斛(食货/志) 唐文宗太和末王起奏立营田后
党项大扰河西邠宁节度使毕諴亦募士开营田岁收
三十万斛省度支钱数百万缗(食货/志) 国朝诸路惟襄
诸屯以地之良薄岁之丰凶为三等其民田岁穫多少
取中熟为率凡屯田收多者褒进之开元二十五年诏
屯官叙功以岁丰凶为上下镇戍地可耕者人给十亩
以供粮方春屯官巡行谪作不时者天下屯田收谷百
九十馀万斛(食货/志) 唐文宗太和末王起奏立营田后
党项大扰河西邠宁节度使毕諴亦募士开营田岁收
三十万斛省度支钱数百万缗(食货/志) 国朝诸路惟襄
卷十 第 9b 页 WYG0923-0975b.png
定唐三州有营田务知州并兼制置营田使或营田事
通判亦同领其事而河北转运使兼西路招置营田使
河东转运使兼东路招置营田使(会/要) 端拱二年以陈
恕为河北东路招置营田使欲大兴营田宋兴当雍熙
之间敌人累为边害天子念守兵岁广于是方田之法
自此始是后开易水疏鸡距修鲍河之利边屯以次立
矣乃遣议臣东出宿亳寿春西出许颍转陈蔡之间至
襄邓得田可治者三十二万顷欲修耕屯之业度其功
通判亦同领其事而河北转运使兼西路招置营田使
河东转运使兼东路招置营田使(会/要) 端拱二年以陈
恕为河北东路招置营田使欲大兴营田宋兴当雍熙
之间敌人累为边害天子念守兵岁广于是方田之法
自此始是后开易水疏鸡距修鲍河之利边屯以次立
矣乃遣议臣东出宿亳寿春西出许颍转陈蔡之间至
襄邓得田可治者三十二万顷欲修耕屯之业度其功
卷十 第 10a 页 WYG0923-0975c.png
用天子尤意向之而任事者破坏其计故功不立(曾南/丰集)
详说
入敌境为国守取敌地为国圉者古人之所以置屯也
斥地与敌守内虚外以常为变以易为难今世之不得
守兵也善为国者岂固幸天下之多事必入敌境取敌
地而守之因间出奇而后可以为功哉天下有道守在
四裔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此善守之喻也当汉唐之盛
拓大蛮貊无田之地砂碛苍莽之中置将屯兵以守其
详说
入敌境为国守取敌地为国圉者古人之所以置屯也
斥地与敌守内虚外以常为变以易为难今世之不得
守兵也善为国者岂固幸天下之多事必入敌境取敌
地而守之因间出奇而后可以为功哉天下有道守在
四裔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此善守之喻也当汉唐之盛
拓大蛮貊无田之地砂碛苍莽之中置将屯兵以守其
卷十 第 10b 页 WYG0923-0975d.png
间而耐事忍辱志于功名者或历数十年之远励敕吏
士以必死守之若此者宜非仁人之所愿矣自孙氏东
晋相承为南北之成势犬牙所入尺寸之地必争焉故
彼得而强此失而弱国家之轻重视其屯戍之善否而
其人亦有随其当世卓然能以功名自见而号为善守
者彼此之必争势之所不能已则惟仁人志士岂容有
舍之而不论者乎方天下之无事守于边境不足守之
地因间出奇以为功者非也有事而欲处之以无事无
士以必死守之若此者宜非仁人之所愿矣自孙氏东
晋相承为南北之成势犬牙所入尺寸之地必争焉故
彼得而强此失而弱国家之轻重视其屯戍之善否而
其人亦有随其当世卓然能以功名自见而号为善守
者彼此之必争势之所不能已则惟仁人志士岂容有
舍之而不论者乎方天下之无事守于边境不足守之
地因间出奇以为功者非也有事而欲处之以无事无
卷十 第 11a 页 WYG0923-0976a.png
事而卒不免忧其有事守内虚外以易为难是尤非也
今淮之内守者为建康襄之内守者为丹阳汉之内守
者为鄂渚而浙之为内守者行都是也天下固不当有
防内地置重兵而谓之守者也敌人窥视兵革四起疆
埸之间朝秦暮楚曰守可也委长淮之捍蔽弱襄汉之
镇抚或自庭而堂自堂而室守之可乎敌之通好久矣
聘使往来玉帛交贽而吾重兵于江汉之上流教战击
柝夜不解甲而寐惴惴然常若敌人之在傍自以为无
今淮之内守者为建康襄之内守者为丹阳汉之内守
者为鄂渚而浙之为内守者行都是也天下固不当有
防内地置重兵而谓之守者也敌人窥视兵革四起疆
埸之间朝秦暮楚曰守可也委长淮之捍蔽弱襄汉之
镇抚或自庭而堂自堂而室守之可乎敌之通好久矣
聘使往来玉帛交贽而吾重兵于江汉之上流教战击
柝夜不解甲而寐惴惴然常若敌人之在傍自以为无
卷十 第 11b 页 WYG0923-0976b.png
难于此矣将有骄心士有德色数日以待赏少不满其
意则怨且怒自以为功名之盛无以逾于此矣州郡以
土兵自守在厢者给厮役在禁者迭征戍每一当行去
妻子离父母握手流涕而不忍诀纵掠夺肆侵侮出骄
嫚不逊之词以恐动州县而居人列肆昼闭以待过军
自以为征役调发无大于此矣夫警备于平居无事之
时屯守于阃奥至安之地未尝有一日之战而上下交
以为至难此所谓斥地与敌守内虚外以常为变以易
意则怨且怒自以为功名之盛无以逾于此矣州郡以
土兵自守在厢者给厮役在禁者迭征戍每一当行去
妻子离父母握手流涕而不忍诀纵掠夺肆侵侮出骄
嫚不逊之词以恐动州县而居人列肆昼闭以待过军
自以为征役调发无大于此矣夫警备于平居无事之
时屯守于阃奥至安之地未尝有一日之战而上下交
以为至难此所谓斥地与敌守内虚外以常为变以易
卷十 第 12a 页 WYG0923-0976c.png
为难者耶虽孙氏东晋南北之常势固不暇讲况敢望
其如汉唐之守边屯兵乎况敢望如艺祖之世郭进李
汉超之勋伐乎且夫事不急则力不倍势不难则功不
立天下惟无事也是以豢养骄惰至此将欲振励警策
作天下之气用六军之死命则屯守之规摹固将有所
改易不如今日而遂已也
其如汉唐之守边屯兵乎况敢望如艺祖之世郭进李
汉超之勋伐乎且夫事不急则力不倍势不难则功不
立天下惟无事也是以豢养骄惰至此将欲振励警策
作天下之气用六军之死命则屯守之规摹固将有所
改易不如今日而遂已也
卷十 第 12b 页 WYG0923-0976d.png
历代制度详说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