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923-096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制度详说卷九   宋 吕祖谦 撰
  田制
   制度
井田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
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
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 受田大司徒凡造都鄙制
其地域而封沟之以其室数制之不易之地家百亩一
卷九 第 1b 页 WYG0923-0967b.png
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 民受田上田
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岁耕种者为不
易上田休一岁者为一易中田休二岁者为再易下田
三岁更耕之自爰其处农民户人已受田其家众男为
馀夫亦以口授田如比士工商家受田五口乃当农夫
一人此谓平土可以为法者也若山林薮泽原陵淳卤
之地各以肥硗多少为差民年二十受田六十归田七
十以上上所养也十岁以下上所长也十一以上上所
卷九 第 2a 页 WYG0923-0968a.png
强也 任田载师掌任土之法以廛里任国中之地以
场圃任园地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地以官田牛
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以公邑之田任甸地以家邑
之田任稍地以小都之田任县地以大都之田任畺地
 代田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田千秋为富
民侯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以赵过为搜粟都尉
过能为代田一亩三圳岁代处古法也后稷始圳田以
二耜为耦广尺深尺曰圳长终亩一亩三圳一夫三百
卷九 第 2b 页 WYG0923-0968b.png
圳而播种于圳中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率十二
夫为田一井一屋故亩五顷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
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过使教田太常三
辅大农置工巧奴与从事为作田器二千石遣令长三
老力田及里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民或
苦少牛无以趋泽故平都令光教过以人挽犁过奏光
以为丞教民相与庸挽犁率多人者田日三十亩少者
十三亩以故田多垦辟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壖地课
卷九 第 3a 页 WYG0923-0968c.png
得谷多其旁田亩一斛以上令命家田三辅公田又教
边郡及居延城是后边城河东弘农三辅太常民皆便
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名田汉武帝时董仲舒说上
曰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
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又专川泽之利筦山林之
饶荒淫越制踰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
富小民安得不困汉兴循而未改井田法虽难猝行宜
少近古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塞兼并之路盐铁皆归于
卷九 第 3b 页 WYG0923-0968d.png
民去奴仆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
可善治也仲舒死后功费愈甚天下虚耗人复相食哀
帝即位师丹辅政建言古之圣王莫不设井田然后治
乃可平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赀数钜万而贫民愈困
盖君子为政贵因循而重改作然所以有改者将以救
急也亦未可详宜略为限天子下其议丞相孔光大司
空何武奏请诸侯王列侯皆得名田国中列侯在长安
公主名田县道及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无过三十顷诸
卷九 第 4a 页 WYG0923-0969a.png
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关内侯吏民三十人
期尽三年犯者没入官时田宅奴婢贾为减贱丁傅用
事董贤隆贵皆不便也诏书且须后遂寝不行 公田
孝宣地节三年诏曰郡国宫馆勿复修治流民还乡者
假公田贷种食孝元初元元年以三辅太常郡国公田
及苑可省者振业贫民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
贫民勿租赋 王田王莽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
私属皆不得买卖其男口不满八而田过一井者分馀
卷九 第 4b 页 WYG0923-0969b.png
田与九族乡里犯令法至死制度不定吏缘以为奸天
下敖敖然陷刑者众后三岁莽知民愁下诏诸食王田
及私属皆得买卖勿拘以法 均田后魏孝文太和元
年三月诏曰去年牛疫死大半今东作既兴人须肄业
有牛者加勤于常岁无牛者倍佣于馀年一夫制理四
十亩中男二十亩无令人有馀力地有遗利时李安世
上疏曰今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审其经术令分艺有
准力业相称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馀地之盈帝深
卷九 第 5a 页 WYG0923-0969c.png
纳之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九年下诏均给天下人田诸
男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后周文帝
霸政之初创置六官司均掌田里之政令分田数以定
田亩 隋开皇中发使四出均天下田 口分永业田
北齐武成帝河清三年诏令男子十八受田输租调二
十充兵六十免力役六十六退田免租调京师四面诸
方之外三十里之内为公田受公田者三县为迁户执
事官一品以下逮于羽林武贲各有差其外畿郡华人
卷九 第 5b 页 WYG0923-0969d.png
官第一以下羽林武贲以上各有差执事及百姓请垦
田者名为永业田 隋文帝令自诸王以下至于都督
皆给永业田各有差多者至百顷少者至三十顷其丁
男中男永业露田皆遵后齐之制 唐授田之制男年
十八以上者田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
老及笃疾废疾者人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当户者增
二十亩皆以二十亩为永业其馀皆口分永业之田树
榆枣桑及所宜之木皆有数田多可以足其人者为宽
卷九 第 6a 页 WYG0923-0970a.png
乡少者为狭乡受田减宽乡之半其地有薄厚岁一易
者倍授之宽乡三易者不倍授工商者宽乡减半狭不
给凡庶人徙乡及贫无以葬者许卖世业田自狭乡而
徙宽乡者得并卖口分田已卖者不复授死者收之以
授无田者
   详说
天下之事不知而不行者其害浅知之而不得行者其
害深夫天下大利或藏于隐微之中智者不能谋勇者
卷九 第 6b 页 WYG0923-0970b.png
不能断出于天下思虑之所不及此虽有尧舜之君禹
稷之臣犹必有所待于其后何者不知而不可强行也
举天下之事智者能谋之勇者能断之而儒者又世守
之非必尧舜禹稷之君臣而能行之然而有不得焉者
是可叹也永惟历代之田制上古有井田汉有限田名
田教代田建武之际有度田晋有占田后魏有露田齐
有给受田而唐有口分世业之田其法制或详或略其
行之或远或近其利或厚或薄然大要以为田之制在
卷九 第 7a 页 WYG0923-0970c.png
上而惟其不知而不行之苟其知矣则未有不可行者
也今世学者坐而言田制然天下无在官之田而卖易
之柄归之于民则是举今之世知均田之利而不得为
均田(按此下/原缺)
 
 
 
 
卷九 第 7b 页 WYG0923-0970d.png
 
 
 
 
 
 
 
 历代制度详说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