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三
卷二十三 第 1a 页 WYG0100-046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述注卷二十三
             安溪李光坡撰
  冬官考工记第六
   郑目录云象冬所立官也是官名司空者冬闭
   藏万物天子立司空使掌邦事亦所以富立家
   使民无空者也司空之篇亡汉兴购求千金不
   得此前世识其事者记录以备大数古周礼六
卷二十三 第 1b 页 WYG0100-0463b.png
   篇毕矣 疏曰郑义既然今案汉书艺文志云
   经礼三百威仪三千及周之衰诸侯将踰法度
   恶其害己皆灭去其籍孔子时而多不具以此
   观之冬官一篇其亡已久有人尊集旧典录此
   三十工以为考工记虽不知其人又不知作在
   何日要知在于秦前是以遭秦灭焚典籍韦氏
   裘氏等阙也 玻闻之兄曰尚书伯禹作司空
   而后契为司徒是唐虞之官也王制司空度地
卷二十三 第 2a 页 WYG0100-0464a.png
   居民而后司徒脩礼明教是夏殷之官也洪范
   四曰司空五曰司徒殷官又其著者帝王皆首
   司空而周公独后之何盖与易以艮成终成始
   义合也是故冢宰掌天司徒掌地兼总条贯是
   二官者包乎上下其外春夏秋冬各司一事宗
   伯以礼乐教而实由司空之富邦国生万民而
   后教化行则自冬而春贞下起元之义也礼以
   节之乐以和之政以行之刑以防之极其效不
卷二十三 第 2b 页 WYG0100-0464b.png
   过欲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黎民不饥不寒矜寡
   孤独废疾者有养而已则春生夏长秋收以至
   冬藏之义也以此为终而实王道之始以此为
   始而要其成何以加兹深哉周公之意岂有异
   于尧舜禹汤之心乎 矜读鳏
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
 注曰百工司空事官之属司空掌营城郭都邑立社
 稷宗庙造宫室车服器械监百工者唐虞已上曰共
卷二十三 第 3a 页 WYG0100-0464c.png
 工 疏曰六职即下云或坐而论道至治丝麻以成
 之是也
○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或审曲面埶以饬五材以辨
民器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或饬力以长地财或治
丝麻以成之
 注曰言人德能事业之不同者也论道谓谋虑治国
 之政令也作起也辨犹具也资取也操也郑司农云
 审曲面埶审察五材曲直方面形埶之宜以治之及
卷二十三 第 3b 页 WYG0100-0464d.png
 阴阳之面背是也春秋傅曰天生五材民并用之谓
 金木水火土也玄谓此五材金木皮玉土
○坐而论道谓之王公
 注曰天子诸侯
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注曰亲受其职居其官也
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
 注曰五材各有工言百众言之也
卷二十三 第 4a 页 WYG0100-0465a.png
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
 注曰商旅贩卖之客也易曰至日商旅不行
饬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
 注曰三农受夫田也 疏曰饬勤也地财榖物皆是
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
 注曰布帛妇官之事 郑敬仲曰记之所载自王公
 士大夫以至于农夫妇功皆有职于国者也而百工
 者事职之所主故列于事官而为之属也然上无道揆
卷二十三 第 4b 页 WYG0100-0465b.png
 则下无法守朝不信道则工不信度三公坐而论道
 则上有道揆而朝信道此道德之所以明也士大夫
 作而行之则下有法守而工信度此风俗之所以同
 也先王之时所以同风俗者尤谨于百工以其衣服
 器械之所由出也然则其可不属之以官乎 与音
 预长丁丈反埶音势监古衔反共音恭贩甫万反
粤无镈燕无函秦无庐胡无弓车
 注曰此四国者不置是工也镈田器诗云偫乃钱镈
卷二十三 第 5a 页 WYG0100-0465c.png
 又曰其镈斯㨄郑司农云函读如国君含垢之含函
 铠也庐读为纑谓矛戟柄胡今匈奴
○粤之无镈也非无镈也夫人而能为镈也燕之无函
也非无函也夫人而能为函也秦之无庐也非无庐也
夫人而能为庐也胡之无弓车也非无弓车也夫人而
能为弓车也
 注曰言其丈夫人人皆能作是器不须国工粤地涂
 泥多草秽而山出金锡铸冶之业田器尤多燕近强
卷二十三 第 5b 页 WYG0100-0465d.png
 胡习作甲胄秦多细木善作矜柲匈奴无屋宅田猎
 畜牧逐水草而居皆知为弓车 粤越同镈音博燕
 音烟庐鲁吴反夫人注方无反沈音扶偫直里反钱
 子浅反㨄音赵铠音恺纑音卢秽音秽矜巨巾反柲
 音秘
知者创物
 注曰谓始闿端造器物若世本作者是也
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卷二十三 第 6a 页 WYG0100-0466a.png
 注曰父子世以相教 知音智闿音开
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注曰事无非圣人所为也
铄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
皆圣人之所作也
 注曰凝坚也 坡谓此申知者创物事 铄始灼反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

卷二十三 第 6b 页 WYG0100-0466b.png
 注曰时寒温也气刚柔也良善也
○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
 注曰不时不得天时 刘执中曰不言不得天时地
 气而曰则不时不得地气者盖东西南北之异宜在
 地之气不均也而器迁乎其地而不能良者则于地
 之气有得有不得之辨若天时春夏秋冬之行孰有
 不同之方欤其失之者非时不然也人也
○橘踰淮而北为枳鸲鹆不踰济貉踰汶则死此地气
卷二十三 第 7a 页 WYG0100-0466c.png
然也
 注曰鸲鹆鸟也春秋昭二十五年有鸲鹆来巢傅曰
 书所无也郑司农云不踰济无妨于中国有之貉或
 为猿谓善缘木之援也汶水在鲁北
○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
为良地气然也
 注曰去此地而作之则不能使良也 疏曰若据经
 所言则郑之刀以此刀之铁移向宋而作斤宋之斤
卷二十三 第 7b 页 WYG0100-0466d.png
 移向郑而作刀皆不得为良 郑刚中曰言橘貉鸲
 鹆赋性以生者犹非其地则不能生况刀斤削剑之
 器出于人为者乎引彼喻此以见地气之不可不顺
 也
○燕之角荆之干妢胡之笴吴粤之金锡此材之美者

 注曰荆荆州也干柘也可以为弓弩之干妢胡胡子
 之国在楚旁笴矢干也禹贡荆州贡櫄干栝柏及箘
卷二十三 第 8a 页 WYG0100-0467a.png
 簬楛
○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石
有时以泐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此天时也
 注曰言百工之事当审其时也郑司农云泐读如再
 扐而后挂之扐泐谓石解散也夏时盛暑大热则然
  坡谓此数节皆申巧者述之事审时得气抡材惟
 巧者能之 枳诸氏反鸲其俱反鹆音欲济子礼反
 貉音涸汶音问削思约反又思诏反妢音焚笴干上
卷二十三 第 8b 页 WYG0100-0467b.png
 声泐音勒泽音亦猿音袁柘音蔗櫄敕伦反箘其陨
 反簬音路楛音枯
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
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注曰攻犹治也抟之言拍也埴黏土也故书七为十
 刮作捖郑司农云十当为七捖摩之工谓玉工也捖
 读为刮其事亦是也 毛氏曰凡此诸工以职多者
 上寡者次之尤寡者为下
卷二十三 第 9a 页 WYG0100-0467c.png
○攻木之工轮舆弓庐匠车梓攻金之工筑冶凫㮚段
桃攻皮之工函鲍韗韦裘设色之工画缋钟筐㡛刮摩
之工玉楖雕矢磬抟埴之工陶旊
 注曰事官之属六十此职其五材三十工略记其事
 耳其曰某人者以其事名官也其曰某氏者官有世
 功若族有世业以氏名官者也庐矛戟矜柲也国语
 曰侏儒扶庐梓槚属也郑司农云鲍读为鲍鱼之鲍
 书或为鞄苍颉篇有鞄韗读为历运之运㡛读为
卷二十三 第 9b 页 WYG0100-0467d.png
 芒芒禹迹之芒楖读如巾栉之栉旊读为甫始之甫
 玄谓旊读如放于此乎之放 疏曰某人者若匠人
 梓人韗人鲍人之类此等直指事上名官曰某氏者
 义有二一者官有世功以官为氏若韦氏裘氏冶氏
 之类二者族有世业以氏名官若凫氏㮚氏之等
 坡谓此二节皆申守之世谓之工也 刮古八反抟
 音团埴时职反㮚音栗韗音运缋户对反㡛莫黄反
 楖音即旊音纺拍普百反黏女廉反捖音刮侏音朱
卷二十三 第 10a 页 WYG0100-0468a.png
 槚古马反鞄匹学反如兖反放甫罔反
有虞氏上陶夏后氏上匠殷人上梓周人上舆
 注曰官各有所尊王者相变也舜至质贵陶器甒大
 瓦棺是也禹治洪水民降丘宅土卑宫室尽力乎沟
 洫而尊匠汤放桀疾礼乐之坏而尊梓武王诛纣疾
 上下失其服饰而尊舆
○故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
 注曰周所尚也 陈君举曰车制用在轮故察车自
卷二十三 第 10b 页 WYG0100-0468b.png
 轮始轮之外輮为围围之中直指凑毂者为辐辐之
 所蓄而利转者谓之毂毂里之大穿谓之贤毂外之
 小穿谓之轵毂中空处谓之薮毂上横通通载者谓
 之轴轴末以防轮而固谓之牵轴上横伏而纳辀者
 谓之轐轐上所载三面材谓之任正任正之上谓之
 轸舆前掩軓版谓之阴舆深谓之队植于舆两傍谓
 之輢蔽风尘谓之茀横于两輢而为人所凭者谓之
 式中系骖马内辔处谓之輢式下之植从者谓之轛
卷二十三 第 11a 页 WYG0100-0468c.png
 两輢之上出于式者谓之较较之下从者谓之轵以
 革鞔式以皮覆式谓之袜以簟衣式谓之车軓纳辔
 之环谓之袜著车之众环谓之指有曲轐而出从前稍
 曲而上谓之辀辀前持衡者谓之颈颈下衡者谓之
 冲冲下两马谓之服服外两马谓之骖两服之四辔
 两骖之四辔谓之八辔两骖之内辔系于式其在手
 者外辔与服马之四辔谓之六辔前系于衡后系于
 轸以防骖马之入者谓之胁驱骖马之系车四条谓
卷二十三 第 11b 页 WYG0100-0468d.png
 之靷内两条纳于阴者谓之阴靷外系于轴者谓之
 外靷拘二靷以绊其背者谓之韅背为环以管外内
 辔谓之游环削革三就当胸谓之繁缨缕金以当卢
 谓之钖著铃于两镳谓之鸾置铃于式谓之和两骖
 内辔谓之勒车上之覆则有盖盖之斗谓之部盖上
 撩谓之弓盖之小柄谓之达常大扛长八尺谓之桯
 此车之通制也 甒音武輮人九反辐音福毂音谷
 轴音逐辖音辖辀音舟轐音濮軓同𨊠音犯輢音倚
卷二十三 第 12a 页 WYG0100-0469a.png
 鞔莫官反轛音对较音觉袜音㒝靷羊晋反韅音显
 钖音阳撩音聊扛虎项反桯音汀
车有六等之数
 注曰车有天地之象人在其中焉六等之数法易之
 三材六画
○车轸四尺谓之一等戈柲六尺有六寸既建而迤崇
于轸四尺谓之二等人长八尺崇于戈四尺谓之三等
殳长寻有四尺崇于人四尺谓之四等车戟常崇于殳
卷二十三 第 12b 页 WYG0100-0469b.png
四尺谓之五等酋矛常有四尺崇于戟四尺谓之六等
 注曰此所谓兵车也轸舆后横木崇高也八尺曰寻
 倍寻曰常殳长丈二戈殳戟矛皆插车骑郑司农云
 迤读为倚移从风之移谓著戈于车邪倚也酋𤼵声
 直谓矛 杨谨仲曰此以轸为舆后横木后注以轸
 为舆故学者惑焉轸正是舆之名盖四畔各以木加
 于舆上以闲其所载诗所谓俴收也其四方则象地
 故曰轸方象地惟四畔皆木也故论轸之高则以后
卷二十三 第 13a 页 WYG0100-0469c.png
 横木为度六分其广以一为轸围车广六尺六寸则
 是舆后横木围一尺一寸径三寸三分寸之二轮六
 尺六寸故轵高三尺三寸并后轸与轐七寸其高四
 尺故指后横木为高之度轸之义不止后横木也
○车谓之六等之数
 注曰申言数也 柲音秘迤以氏反殳音殊酋在由
 反著丁略反邪似嗟反俴在演反
凡察车之道必自载于地者始也是故察车自轮始
卷二十三 第 13b 页 WYG0100-0469d.png
 注曰先视轮也自从也 坡谓凡车材皆载于轮上
 惟轮载于地
○凡察车之道欲其朴属而微至不朴属无以为完久
也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
 注曰朴属犹附著坚固貌也齐人有名疾为戚者春
 秋傅曰盖以操之为已蹙矣速疾也微至谓轮至地
 者少言其圜甚著地者微耳著地者微则易转故不
 微至无以为戚速 郑刚中曰察车之道必观乎轮
卷二十三 第 14a 页 WYG0100-0470a.png
 而观轮之法又自有术
○轮已崇则人不能登也轮已庳则于马终古登陀也
 注曰已大也甚也崇高也齐人之言终古犹言常也
 陀阪也轮庳则难引 毛氏曰轮朴属而微至固尽
 善矣而高下又不可以无节
○故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
车之轮六尺有六寸
 注曰此以马大小为节也兵车革路也田车木路也
卷二十三 第 14b 页 WYG0100-0470b.png
 乘车玉路金路象路也兵车乘车驾国马田车驾田
 马
○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三尺有三寸也加轸与轐焉
四尺也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
 注曰此车之高者也轸舆也郑司农云轵□也轐读
 为旃仆之仆谓伏兔也玄谓轵毂末也此轸与轐并
 七寸田车又宜减焉乘车之轨广取数于此轨广八
 尺旁出舆亦七寸也 疏曰车舆六尺有六寸轨广
卷二十三 第 15a 页 WYG0100-0470c.png
 谓辙广辙八尺则车舆外旁出舆两相各七寸七寸
 之数取于轸轐之数也 赵氏曰轐置于轮辐轴上
 如两短柱以承轸者 属章欲反戚音促庳音婢陀
 堂何反阪音反轐音卜□音卫
○轮人为轮斩三材必以其时
 注曰三材所以为毂辐牙也斩之以时材在阳则中
 冬斩之在阴则中夏斩之今世毂用杂榆辐以檀牙
 以橿也
卷二十三 第 15b 页 WYG0100-0470d.png
○三材既具巧者和之
 注曰调其凿内而合之
○毂也者以为利转也辐也者以为直指也牙也者以
为固抱也
 注曰利转者毂以无有为用也郑司农云牙读如跛
 者讶跛之讶谓轮輮也世间或谓之罔书或作輮
○轮敝三材不失职谓之完
 注曰敝尽而毂辐牙不动 牙音讶中音仲橿居良
卷二十三 第 16a 页 WYG0100-0471a.png
 反内同枘如锐反
望而视其轮欲其幎尔而下迤也进而视之欲其微至
也无所取之取诸圜也
 注曰轮谓牙也幎均致貌也进犹行也微至至地者
 少也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 疏曰望而视之谓车
 停止时下迤者谓辐毂上毂下两两相当正直不旁
 迤 赵氏曰此段是分别察轮之节目据牙辐毂绠
 四者而言皆谓轮已成而视其所作之善否非谓方
卷二十三 第 16b 页 WYG0100-0471b.png
 制轮之时上文以毂为先辐次之牙次之自内言之
 至于外也此以轮为先辐次之毂次之自外以及内
 也方其制轮则自内以及外及其既成而视之则自
 外以及内事之序如此 幎音觅绠读为饼音丙下
 同
望其辐欲其揱尔而纤也进而视之欲其肉称也无所
取之取诸易直也
 注曰揱纤杀小貌也肉称弘杀好也郑司农云揱读
卷二十三 第 17a 页 WYG0100-0471c.png
 为纷容揱参之揱玄谓如桑螵蛸之蛸 疏曰凡辐
 皆向毂处大向牙处小言揱纤据牙处小而言也肉
 称向毂为称 揱音萧又音朔称尺證反易以豉反
 杀色界反参所林反螵毗昭反蛸音萧
望其毂欲其眼也进而视之欲其帱之廉也无所取之
取诸急也
 注曰眼出大貌也帱幔毂之革也革急则裹木廉隅
 见郑司农云眼读如限切之限 眼鱼恳反帱音蹈
卷二十三 第 17b 页 WYG0100-0471d.png
 一音畴幔莫干反裹音果见贤遍反
视其绠欲其蚤之正也
 注曰蚤读为爪谓辐入牙中者也郑司农云绠读为
 关东言饼之饼谓轮箄也玄谓轮虽箄爪牙必正也
○察其菑蚤不齵则轮虽敝不匡
 注曰菑谓辐入毂中者也菑与爪不相佹乃后轮敝
 尽不匡刺也郑司农云菑读如杂厕之厕谓建辐也
 泰山平原所树立物为菑声如胾博立枭棋亦为菑
卷二十三 第 18a 页 WYG0100-0472a.png
 匡枉也 疏曰人之牙齿参差谓之齵绠音饼蚤音
 爪下同菑侧吏反齵五构反箄薄历反佹九委反刺
 洛葛反胾则吏反枭古尧反
凡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
 注曰矩谓刻识之也 疏曰此欲斩毂之时先就树
 刻之记识其向日为阳背日为阴之处必记之者为
 后以火养其阴故也
○阳也者稹理而坚阴也者疏理而柔是故以火养其
卷二十三 第 18b 页 WYG0100-0472b.png
阴而齐诸其阳则毂虽敝不藃
 注曰稹致也火养其阴炙坚之也郑司农云藃当作
 耗玄谓藃藃暴阴柔后必桡减帱革暴起 疏曰言
 以火养炙阴柔之处使坚与阳齐等也
○毂小而长则柞大而短则摰
 注曰郑司农云柞读为迫唶之唶谓辐间柞狭也摰
 读为槷谓辐危槷也玄谓小而长则菑中弱大而短
 则毂末不坚
卷二十三 第 19a 页 WYG0100-0472c.png
○是故六分其轮崇以其一为之牙围
 注曰六尺六寸之轮牙围尺一寸
参分其牙围而漆其二
 注曰不漆其践地者也漆者七寸三分寸之一不漆
 者三寸三分寸之二令牙厚一寸三分寸之二则内
 外面不漆者各一寸也
椁其漆内而中诎之以为之毂长以其长为之围
 注曰六尺六寸之轮漆内六尺四寸是为毂长三尺
卷二十三 第 19b 页 WYG0100-0472d.png
 二寸围径一尺三分寸之二也郑司农云椁者度两
 漆之内相距之尺寸也
○以其围之阞捎其薮
 注曰捎除也阞三分之一也郑司农云捎读为桑螵
 蛸之蛸薮读为蜂薮之薮谓毂空壶中也玄谓此薮
 径三寸九分寸之五壶中当辐菑者也蜂薮者犹言
 趋也薮者众辐之所趋也 疏曰车毂之法其孔必
 大头宽小头狭当辐入处谓之薮宽狭处中而已阞
卷二十三 第 20a 页 WYG0100-0473a.png
 者三分之一也于前一尺三分寸之二三分取一以
 除空中当薮之处使容车毂也
○五分其毂之长去一以为贤去三以为轵
 注曰郑司农云贤大穿也轵小穿也玄谓此大穿径
 八寸十五分寸之八小穿径四寸十五分寸之四大
 穿甚大似误矣大穿实五分毂长去二也去二则得
 六寸五分寸之二凡大小穿皆谓金也今大小穿金
 厚一寸则大穿穿内径四寸五分寸之二小穿穿内
卷二十三 第 20b 页 WYG0100-0473b.png
 径二寸十五分寸之四如是乃与薮相称也 疏曰
 上经言毂空壶中此言毂大小两头
○容毂必直陈篆必正施胶必厚施筋必数帱必负干
 注曰郑司农云读容上属曰轵容玄谓容者治毂为
 之形容也篆毂约也帱负干者革毂相应无赢不足
  赵氏曰毂约不专指轵而言盖毂以革鞔之约谓
 鞔也于鞔之上而饰以采色如巾车孤乘夏篆注亦
 谓夏篆五采画毂约也陈设其篆采之文则欲正而
卷二十三 第 21a 页 WYG0100-0473c.png
 不邪
○既摩革色青白谓之毂之善
 注曰谓丸漆之乾而以石摩平之革色青白善之徵
 也 疏曰此谓以革鞔毂讫将漆之先以骨丸之待
 乾以石摩之色青白则善也 稹之忍反藃呼暴反
 柞庄百反摰注读槷鱼列反诎丘勿反阞音勒捎音
 箫薮素口反篆直转反胶音交识音志耗呼报反暴
 步莫反桡乃孝反唶庄百反数色角反鞔莫官反乾
卷二十三 第 21b 页 WYG0100-0473d.png
 音干
参分其毂长二在外一在内以置其辐
 注曰毂长三尺二寸者令辐广三寸半则辐内九寸
 半辐外一尺九寸
○凡辐量其凿深以为辐广
 注曰广深相应则固足相任也
辐广而凿浅则是以大扤虽有良工莫之能固
 注曰扤摇动貌
卷二十三 第 22a 页 WYG0100-0474a.png
凿深而辐小则是固有馀而彊不足也
 注曰言辐弱不胜毂之所任也 疏曰凿深而辐小
 者谓毂大故凿得深
○故竑其辐广以为之弱则虽有重任毂不折
 注曰言力相称也弱菑也今人谓蒲本在水中者为
 弱是其类也郑司农云竑读如纮綎之纮谓度之
 疏曰力相称者止谓辐广与凿深相称蒲本在水为
 蒻则此弱亦是辐入毂中者也
卷二十三 第 22b 页 WYG0100-0474b.png
○参分其辐之长而杀其一则虽有深泥亦弗之溓也
 注曰杀衰小也郑司农云溓读为黏谓泥不黏着辐
 也 疏曰假令辐除入毂之中其外长三尺则杀一
 尺以向牙以本粗末细涂则向下利故泥不黏着之
○参分其股围去一以为骹围
 注曰谓杀辐之数也郑司农云股谓近毂者也骹谓
 近牙者也方言股以喻其丰故言骹以喻其细人胫
 近足者细于股谓之骹羊胫细者亦谓骹 疏曰上
卷二十三 第 23a 页 WYG0100-0474c.png
 经云杀其一者据长短之中杀一分此经三分杀一
 据本粗末细而言
○揉辐必齐平沈必均
 注曰揉谓以火槁之众辐之直齐如一也平沈平渐
 也郑司农云平沈谓浮之水上无轻重
直以指牙牙得则无槷而固
 注曰得谓倨句凿内相应也郑司农云槷榝也蜀人
 言榝曰槷玄谓槷读如涅从木热省声
卷二十三 第 23b 页 WYG0100-0474d.png
不得则有槷必足见也
 注曰必足见言槷大也然则虽得犹有𣙗但小耳
 郑刚中曰辐直而倨牙曲而句倨句之势难乎相得
 苟辐之直而指牙牙与辐二者相入而各得其正虽
 无槷亦固也况于有槷乎槷楔也若夫佹戾各不相
 得虽有木以槷之其槷不隐必有时而见矣足见谓
 其槷之大也辐之入牙未必不用槷而能固者也但
 二者相得则有槷而小似无槷焉其势亦固不相得
卷二十三 第 24a 页 WYG0100-0475a.png
 则有槷必大虽大亦不能固上云无槷而固非无也
 必其相得若无也 量音良扤五骨反深尸鸩反下
 同彊其良反竑获耕反杀色界反溓注作黏女廉反
 骹胡饱反揉如九反槷鱼列反见贤遍反纮音宏蒻
 音弱粗音粗倨音据句古侯反凿内如锐反榝素结
 反涅乃结反楔音屑佹音诡
六尺有六寸之轮绠参分寸之二谓之轮之固
 注曰轮箄则车行不掉也参分寸之二者出于辐股
卷二十三 第 24b 页 WYG0100-0475b.png
 凿之数也 赵氏曰盖凡造车必置绠于辐外一头
 入毂一头入牙所以遮护撑住著轮使行时不至于
 摇扤也三分寸之二谓绠在辐外近毂处辐广三寸
 半辐是侧安者此处甚高必碍住绠绠不容与辐一
 般排凿孔使两头俱入牙所以凿毂与牙之时绠凿
 孔向外侵三分寸之二疏虽只说凿牙其实兼毂而
 言盖绠那头必入毂故也所谓三分寸之二者以一
 寸三分之而得其二也以数计之则绠离辐菑爪凿
卷二十三 第 25a 页 WYG0100-0475c.png
 孔六分有奇如此则绠不被辐高处阁起又辅助住
 辐辐有倚靠则车行不掉轮自坚固所以谓之轮之
 固也据轮人为盖疏云则向外谓近舆处绠是安在
 轮之内面外面无有绠或谓绠两头俱入于牙不入
 于毂此说不然盖辐中间高阁住绠绠如何俱入于
 牙得若使绠一头不入于毂皆入于牙注当言出于
 辐骹凿数不当言辐股矣辐股是近毂处故也 绠
 方颖反掉徒吊反撑丑庚反
卷二十三 第 25b 页 WYG0100-0475d.png
凡为轮行泽者欲杼行山者欲侔
 注曰杼谓削薄其践地者侔上下等
杼以行泽则是刀以割涂也是故涂不附
 注曰附著也
侔以行山则是抟以行石也是故轮虽敝不甐于凿
 注曰抟圜厚也郑司农云不甐于凿谓不动于凿中
 也玄谓甐亦敝也以轮之厚石虽齧之不能敝其凿
 旁使之动
卷二十三 第 26a 页 WYG0100-0476a.png
○凡揉牙外不廉而内不挫旁不肿谓之用火之善
 注曰廉绝也挫折也肿瘣也 疏曰古者车辋屈一
 木为之凡屈木多外廉绝理内挫折中旁肿负起无
 此三疾是用火之善也 杼直吕反抟音团甐音吝
 挫作卧反瘣胡罪反辋音罔
是故规之以视其圜也
 注曰轮中规则圜矣
萭之以视其匡也
卷二十三 第 26b 页 WYG0100-0476b.png
 注曰等为萭蒌以运轮上轮中萭蒌则不匡刺也萭
 郑司农云书或作矩 赵氏曰轮圜物也中规则可
 如何欲其中矩盖以规合之固可验其不员处以矩
 合之其四方四角有不员处亦可因矩以验之
县之以视其辐之直也
 注曰轮辐三十上下相直从旁以绳县之中绳则凿
 正辐直矣
水之以视其平沈之均也
卷二十三 第 27a 页 WYG0100-0476c.png
 注曰平渐其轮无轻重则斲材均矣 疏曰两轮俱
 置水中
量其薮以黍以视其同也
 注曰黍滑而齐以量两壶无赢不足则同 疏曰谓
 两轮俱用黍量视其容受同不
权之以视其轻重之侔也
 注曰侔等也称两轮钧石同则等矣轮有轻重则引
 之有难易
卷二十三 第 27b 页 WYG0100-0476d.png
○故可规可萭可水可县可量可权也谓之国工
 注曰国之名工 易彦祥曰此又总括轮人一篇之
 意大抵注目而视方员不如付诸规矩之为公誊口
 而议平直不如付诸准绳之为审援手而度多寡轻
 重不如付诸权量之为当六者设则天下之为方员
 平直多寡轻重者皆不能外是固不容加毫末于其
 间也 萭姜禹反县音悬蒌良主反
○轮人为盖
卷二十三 第 28a 页 WYG0100-0477a.png
 疏曰轮辐三十盖弓二十有八器类相似故因遣轮
 人造盖
达常围三寸
 注曰围三寸径一寸也郑司农云达常盖斗柄下入
 杠中也 王光远曰盖之制上为部中为达常下为
 桯旁为弓达常小于桯桯小于部故非部无以纳弓
 于其旁非桯无以含达常于其中
○桯围倍之六寸
卷二十三 第 28b 页 WYG0100-0477b.png
 注曰围六寸径二寸足以舍达常郑司农云桯盖杠
 也读如丹桓宫楹之楹
○信其桯围以为部广部广六寸
 注曰广谓径也郑司农云部盖斗也 疏曰此言盖
 之斗四面凿孔内盖弓者
○部长二尺
 注曰谓斗柄达常也 疏曰此部即达常以此达常
 上入部中遂名此达常为部其实是达常也
卷二十三 第 29a 页 WYG0100-0477c.png
○桯长倍之四尺者二
 注曰杠长八尺谓达常以下也加达常二尺则盖高
 一丈立乘也 桯读楹音盈信音申广古旷反杠音
 江
十分寸之一谓之枚
 注曰为下起数也枚一分故书十与上二合为二十
 字杜子春云当为四尺者二十分寸之一
○部尊一枚
卷二十三 第 29b 页 WYG0100-0477d.png
 注曰尊高也盖斗上隆高高一分也
○弓凿广四枚凿上二枚凿下四枚
 注曰弓盖橑也广大也是为部厚一寸
○凿深二寸有半下直二枚凿端一枚
 注曰凿深对为五寸是以不伤达常也 疏曰此经
 说盖斗之上凿孔内弓二十八孔之上下广狭之义
  赵氏曰下直二枚者上云凿下四枚今于内畔于
 下亦四枚与外正平故经谓之下直上云凿上二枚
卷二十三 第 30a 页 WYG0100-0478a.png
 今于内畔孔低二分凿上亦四枚故经谓之二枚下
 直凿之下二枚凿之上此一句指两事而言也凿端
 一枚者谓部高一寸今凿上凿下俱四枚其中只有
 二枚在以二枚之中取一枚凿深放尖故云凿端一
 枚端谓凿头也所以如此以弓外畔上下方正大四
 枚今于弓入凿内处平剡其弓下畔二分于弓尖处
 又削去一分以纳入凿中使与凿孔恰好相应如此
 则弓向处头仰郤以盖弓三分之近部一分揉放低
卷二十三 第 30b 页 WYG0100-0478b.png
 外二分为宇曲又以衣蒙之则弓虽低而其力常健
 虽曲不至一向低斜此皆仰其弓故如此若俯其弓
 则弓自部以下皆低而蔽目矣先儒言凿上二枚凿
 下四枚指凿之外也下直二枚指凿之内也凿广而
 内狭上低而下正先高而揉之使下弓本仰而覆之
 使俯斯言尽之矣 凿才报反橑音老
弓长六尺谓之庇轵五尺谓之庇轮四尺谓之庇轸
 注曰庇覆也杜子春云谓覆斡也玄谓轵毂末也舆
卷二十三 第 31a 页 WYG0100-0478c.png
 广六尺六寸两毂并六尺四寸旁减轨内七寸则两
 轵之广凡丈一尺六寸也六尺之弓倍之加部广凡
 丈二尺六寸有宇曲之减可覆轵不及斡 疏曰上
 云以其毂长二在外一在内以置其辐辐内九寸半
 绠三分寸之二金辖之间三分寸之一辐又三寸半
 总尺四寸以此计之以七寸承舆七寸为轨凡减一
 尺四寸则两轵之广才丈一尺六寸也 庇笔肄反
 斡音管
卷二十三 第 31b 页 WYG0100-0478d.png
参分弓长而揉其一
 注曰参分之持长挠短短者近部而平长者为宇曲
 也六尺之弓近部二尺四尺为宇曲 疏曰挠而曲
 之谓之揉必挠近部二尺者以其本凿弓孔时外畔
 弓上二枚弓下四枚内畔上下俱四枚由弓头仰故
 须近部挠之使平向下四尺持之为宇曲吐水也
○参分其股围去一以为蚤围
 注曰蚤当为爪以弓凿之广为股围则寸六分也爪
卷二十三 第 32a 页 WYG0100-0479a.png
 围一寸十五分寸之一 疏曰此言弓近盖斗粗近
 末头细之意
参分弓长以其一为之尊
 注曰尊高也六尺之弓上近部平者二尺爪末下于
 部二尺二尺为句四尺为弦求其股股十二除之面
 三尺几半也 郑刚中曰前云部尊一枚言部之高
 耳若弓之入部则三分其长以其一为之尊假如六
 尺之弓则以二尺近部为高也
卷二十三 第 32b 页 WYG0100-0479b.png
○上欲尊而宇欲卑
 注曰上近部平者也隤下曰宇
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霤远
 注曰盖者主为雨设也乘车无盖礼所谓潦车谓盖
 车与 霤力又反隤大回反
盖已崇则难为门也盖已卑是蔽目也是故盖崇十尺
 注曰十尺其中正也盖十尺宇二尺而人长八尺卑
 于此蔽人目 郑刚中曰车出入乎门盖太高则门
卷二十三 第 33a 页 WYG0100-0479c.png
 不能容人立乘乎车盖太卑则目无所见古人制盖
 之法欲无害于门欲不蔽乎目故以十尺为度
○良盖弗冒弗纮殷亩而驰不队谓之国工
 注曰队落也善盖者以横驰于垄上无衣若无纮而
 弓不落也 坡谓弗纮谓有衣而弗系以组也 纮
 户耕反殷音隐队直类反
○舆人为车轮崇车广衡长参如一谓之参称
 注曰称犹等也车舆也衡亦长容两服 疏曰参如
卷二十三 第 33b 页 WYG0100-0479d.png
 一者谓俱六尺六寸也骖马别有軥鬲引车故衡唯
 容服马也 称尺證反軥古侯反鬲同轭于革反
参分车广去一以为隧
 注曰兵车之隧四尺四寸郑可农云隧谓车舆深也
 读如钻燧改火之燧玄谓读如邃宇之邃 疏曰隧
 谓车舆之纵
○参分其隧一在前二在后以揉其式
 注曰兵车之式深尺四寸三分寸之二 薛士龙曰植
卷二十三 第 34a 页 WYG0100-0480a.png
 于车舆两旁为輢横于两輢在车前为人所凭者为
 式
○以其广之半为之式崇
 注曰兵车之式高三尺三寸
○以其隧之半为之较崇
 注曰较两輢上出式者兵车自较而下凡五尺五寸
 疏曰较谓车舆两相今人谓之平鬲也言两輢谓车
 相两旁竖之者二者既别而云尔者以其较之两头
卷二十三 第 34b 页 WYG0100-0480b.png
 皆置于輢上二木相附故据两輢出式言之
○六分其广以一为之轸围
 注曰轸舆后横者也兵车之轸围尺一寸
○参分轸围去一以为式围
 注曰兵车之式围七寸三分寸之一
○参分式围去一以为较围
 注曰兵车之较围四寸九分寸之八 毛氏曰輢植
 乎舆之四隅较式附焉而不言其围者举较则輢可
卷二十三 第 35a 页 WYG0100-0480c.png
 知
○参分较围去一以为轵围
 注曰兵车之轵围三寸二十七分寸之七轵輢之植
 者衡者也与毂末同名 疏曰此轵是车较下竖直
 者及较下衡者并纵横相贯也
○参分轵围去一以为轛围
 注曰兵车之轛围二寸八十一分寸之十四轛式之
 植者衡者也轛者以其乡人为名 疏曰此轛形状
卷二十三 第 35b 页 WYG0100-0480d.png
 一与前经轵同但在式木之下对人为言耳 隧音
 遂注燧邃同较古学反轛音对輢音倚乡许亮反
圜者中规方者中矩立者中县衡者中水直者如生焉
继者如附焉
 注曰治材居材如此乃善也如生如木从地生如附
 如附枝之弘杀也 中丁丈反县音悬杀色界反
凡居材大与小无并大倚小则摧引之则绝
 疏曰上言居材得所此言不得所之事并偏邪相就
卷二十三 第 36a 页 WYG0100-0481a.png
 也倚则并也凡居材当各自用力若使大材倚并小
 材小材强不堪大材所倚则摧折若小并于大大木
 振其小木力不堪则断绝也
栈车欲弇
 注曰为其无革鞔不坚易坼坏也士乘栈车 疏曰
 无革鞔舆易可坼坏故当弇向内为之
饰车欲侈
 注曰饰车谓革鞔舆也大夫以上革鞔舆 疏曰侈
卷二十三 第 36b 页 WYG0100-0481b.png
 谓向外侈也 栈才产反弇于验反鞔莫干反易以
 豉反坼敕白反
○辀人为辀
 注曰辀车辕也诗云五楘梁辀 疏曰于三十工无
 辀人之官但车事是难故车官别主此职也
○辀有三度轴有三理
 注曰目下车度浅深之数 易彦祥曰轴以贯毂特
 轮之一器于辀人何与而言于三度之后者轴待辀
卷二十三 第 37a 页 WYG0100-0481c.png
 而后运辀待轴而后行其势实相资焉 辀张留反
 楘音木
国马之辀深四尺有七寸
 注曰国马谓种马戎马齐马道马高八尺兵车乘车
 轵崇三尺有三寸加轸与轐七寸又并此辀深则衡
 高八尺七寸也除马之高则馀七寸为衡颈之间也
 郑司农云深四尺七寸谓辕曲中 薛士龙曰辀之
 形自从軓前梢曲而上至衡下其颈以持衡其曲如
卷二十三 第 37b 页 WYG0100-0481d.png
 屋之梁焉
○田马之辀深四尺
 注曰田车轵崇三尺一寸半并此辀深而七尺一寸
 半今田马七尺衡颈之间亦七寸则轸与轐五寸半
 则衡高七尺七寸
○驽马之辀深三尺有三寸
 注曰轮轵与轸轐大小之减率寸半也则驽马之车
 轵崇三尺加轸与轐四寸又并此辀深则衡高六尺
卷二十三 第 38a 页 WYG0100-0482a.png
 七寸也今驽马六尺除马之高则衡颈之间亦七寸
  率音律
轴有三理一者以为美也
 注曰无节目也
二者以为久也
 注曰坚刃也
三者以为利也
 注曰滑密 美音美
卷二十三 第 38b 页 WYG0100-0482b.png
軓前十尺而策半之
 注曰谓辀軓以前之长也策御者之策也十或作七
 合七为弦四尺七寸为钩以求其股股则短矣七非
 也郑司农云軓谓式前也书或作𨊠玄谓軓是軓法
 也谓舆下三面之材輢式之所树持车正也 疏曰
 軓谓车式式前十尺谓辕曲中而策半之则五策矣
  赵氏曰据下文軓中有灂则舆上置隧处乃是軓
 正在隧之下式之前盖辀身长一丈四尺四寸入舆
卷二十三 第 39a 页 WYG0100-0482c.png
 隧下隧以前只有十尺以此见軓即隧之下面隧外
 空著一分舆軓即是阁住隧版之木横子谓之軓者
 取其在下持住车有为则为法之意 軓音犯注𨊠
 音同灂子肖反
凡任木
 注曰目车持任之材
任正者十分其辀之长以其一为之围卫任者五分其
长以其一为之围小于度谓之无任
卷二十三 第 39b 页 WYG0100-0482d.png
 注曰任正者谓舆下三面材持车正者也辀軓前十
 尺与隧四尺四寸凡丈四尺四寸则任正之围尺四
 寸五分寸之二衡任者谓两轭之间也兵车乘车衡
 围一尺三寸五分寸之一无任言不胜其任 疏曰
 名任正者此木任力车舆所取正以其两輢之所树
 于此木较式依于两輢故曰任正也衡任谓两轭之
 间当辀颈之处费力之所者也 轭于革反胜音升
五分其轸间以其一为之轴围
卷二十三 第 40a 页 WYG0100-0483a.png
 注曰轴围亦一尺三寸五分寸之一与衡任相应
 疏曰轸间即舆广与衡长俱六尺六寸
十分其辀之长以其一为之当兔之围
 注曰辀当伏兔者也亦围尺四寸五分寸之二与任
 正者相应 疏曰当兔谓舆下当横轴之处
○参分其兔围去一以为颈围
 注曰颈前持衡者围九寸十五分寸之九 赵氏曰
 疏云衡在辀颈之下其颈于前向下持制衡鬲之辕
卷二十三 第 40b 页 WYG0100-0483b.png
 观向下二字知辀过颈处又低下去礼书亦云辀从
 軓前微曲而上至衡则向下勾之
○五分其颈围去一以为踵围
 注曰踵后承轸者也围七寸七十五分寸之五十一
凡揉辀欲其孙而无弧深
 注曰孙顺理也弧木弓也凡弓引之中参中参深之极
 也揉辀之倨句如二可也如三则深伤其力 疏曰揉
 者以火揉使曲也揉之欲使顺理无得如弓之深弓
卷二十三 第 41a 页 WYG0100-0483c.png
 之深太曲也
○今夫大车之辕摰其登又难既克其登其覆车也必
易此无故惟辕直且无桡也
 注曰大车牛车也挚輖也登上阪也克能也 疏曰
 牛车自在下车人今于此说大车者辀人造辀主为
 四马车辕因说驾牛者亦须曲桡之意 王光远曰
 摰言其至谓其势直而下至也
○是故大车平地既节轩摰之任及其登陀不伏其辕
卷二十三 第 41b 页 WYG0100-0483d.png
必缢其牛此无故惟辕直且无桡也
 注曰陀阪也 王光远曰轩言其高而上干摰言其
 轾而下至既节轩挚之任则高下适中而无上干下
 至之患 坡谓登陀之时辕直而柔则牛挽而下之
 必伏其辕辕坚牛挽之不下则组急而缢牛颈以意
 度之自见
○故登陀者倍任者也犹能以登及其下陀也不援其
邸必鞧其牛后此无故惟辕直且无桡也
卷二十三 第 42a 页 WYG0100-0484a.png
 注曰倍任用力倍也 王光远曰由此观之则辕虽
 不可以过曲亦不可以不曲此辀之三度所以其深
 皆有常数也 坡谓援拔也邸大车后也下陀之时
 苟辕直无桡牛行急则必拔车后而覆之牛行缓则
 必鞧绊牛后亦能覆车度之亦见 孙音逊弧音胡
 覆芳服反易以䜴反桡音闹邸丁礼反鞧音秋缢于
 计反輖音周轾音智
是故辀欲颀典
卷二十三 第 42b 页 WYG0100-0484b.png
 注曰颀典坚刃貌郑司农云颀读为恳典读为殄驷
 车之辕率尺所一縳恳典似谓此也 疏曰此已下
 还说驷马车辕
○辀深则折浅则负
 注曰揉之太深伤其力马倚之则折也揉之浅则马
 善负之
○辀注则利准利准则久和则安
 注曰故书准作水郑司农云注则利水谓辕脊上雨
卷二十三 第 43a 页 WYG0100-0484c.png
 注令水去利也玄谓利水重读似非也注则利谓辀
 之揉者形如注星则利也准则久谓辀之在舆下者
 平如准则能久也和则安注与准者和人乘之则安
  坡谓注星张星也
○辀欲弧而无折经而无绝
 注曰揉辀太深则折也经亦谓顺理也
进则与马谋退则与人谋
 注曰言进退之易与人马之意相应马行主于进人
卷二十三 第 43b 页 WYG0100-0484d.png
 则有当退时 王光远曰马所以驾车车之进则以
 马行为主故进则与马谋人所以驭马车之退则以
 人驭为主故退则与人谋
终日驰骋左不楗
 注曰杜子春云楗读为蹇左面不便马苦蹇辀调善
 则马不蹇也书楗或作劵玄谓劵今倦字也辀和则
 久驰骋载在左者不罢倦尊者在左
行数千里马不契需
卷二十三 第 44a 页 WYG0100-0485a.png
 注曰郑司农云契读为爰契我龟之契需读为畏需
 之需谓不伤蹄不需道里
终岁御衣衽不敝
 注曰衽谓裳也
此唯辀之和也
 注曰和则安是以然也谓进则与马谋而下 毛氏
 曰终日驰骋一日之事也行数千里一月之事也终
 岁御一岁之事也一日之间左可楗而不楗一月之
卷二十三 第 44b 页 WYG0100-0485b.png
 间马可病而不病一岁之间衣可敝而不敝岂非辀
 之和而然欤上曰和则安所谓安者非特君子安乘
 而已马与御者皆安焉是之谓安
○劝登马力
 注曰登上也辀和劝马用力
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焉
 注曰马止辀尚能一前取道喻易进 颀苦狠反典
 音殄楗音倦契苦结反罢音皮
卷二十三 第 45a 页 WYG0100-0485c.png
良辀环灂自伏兔不至軓七寸軓中有灂谓之国辀
 注曰伏兔至軓盖如式深兵车乘车式深尺四寸三
 分寸之二灂下至軓七寸则是半有灂也辀有筋胶
 之被用力均者则灂远郑司农云灂读为灂酒之灂
 环灂谓漆沂鄂如环 疏曰自伏兔不至軓七寸者
 是从内向外之言更云軓中有灂则七寸外軓内乃
 有灂 灂子肖反一音在学反沂鱼巾反
轸之方也以象地也盖之圜也以象天也轮辐三十以
卷二十三 第 45b 页 WYG0100-0485d.png
象日月也盖弓二十有八以象星也
 注曰轮象日月者以其运行也日月三十日而合宿
龙旂九斿以象大火也
 注曰交龙为旂诸侯之所建也大火苍龙宿之心其
 属有尾尾九星 疏曰自此以下为上造车车上皆
 建旌旂故因说斿旗之义也然此以下九斿七斿六
 斿四斿之旌旗皆谓天子自建非谓臣下知者以此
 九七六四不与臣下命相当故也若臣下则皆依命
卷二十三 第 46a 页 WYG0100-0486a.png
 数然天子以十二为节而今有九七六四者盖谓上
 得兼下也
○鸟旟七斿以象鹑火也
 注曰鸟隼为旟州里之所建鹑火朱鸟宿之柳其属
 有星星七星
○熊旗六斿以象伐也
 注曰熊虎为旗师都之所建伐属白虎宿与参连体
 而六星
卷二十三 第 46b 页 WYG0100-0486b.png
○龟蛇四斿以象营室也
 注曰龟蛇为旐县鄙之所建营室玄武宿与东璧连
 体而四星 陈用之曰旂以交龙所以寓其仁旟以
 鸟隼所以寓其礼而其数以九以七者为其主阳也
 旗以熊虎所以寓其义旐以龟蛇所以寓其智而其
 数以六以四者为其主阴也
○弧旌枉矢以象弧也
 注曰觐礼曰侯氏载龙旂弧韣则星旗之属皆有弧
卷二十三 第 47a 页 WYG0100-0486c.png
 也弧以张縿之幅有衣谓之韣又为设矢象弧星有
 矢也妖星有枉矢者蛇行有尾因此云枉矢盖画之
  刘执中曰龙旂以下皆所以象德也有德必有威
 故继之以弧旌枉矢以象弧也 斿音留伐扶废反
 宿音秀韣音独縿所衔反
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冶氏执上齐凫氏为声㮚氏为
量段氏为镈器桃氏为刃
 注曰多锡为下齐大刃削杀矢鉴燧也少锡为上齐
卷二十三 第 47b 页 WYG0100-0486d.png
 钟鼎斧斤戈戟也声钟錞于之属量豆区釜也镈器
 田器钱镈之属刃大刃刀剑之属 疏曰下齐上齐
 据下文六等言之四分已上为上齐三分已下为下
 齐若然凫氏入上齐桃氏入下齐其㮚氏段氏亦当
 入上齐中 齐才细反段丁乱反錞音淳区乌侯反
 釜音辅钱子浅反
金有六齐
 注曰目和金之品数
卷二十三 第 48a 页 WYG0100-0487a.png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
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
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
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注曰鉴燧取水火于日月之器也鉴亦镜也凡金多
 锡则忍白且明也 郑刚中曰攻金之工独无为鼎
 为斧斤为鉴燧之工鼎亦钟之属可附于凫氏之官
 斧斤亦上齐可附于戈戟之列鉴燧独无所可附意
卷二十三 第 48b 页 WYG0100-0487b.png
 者自有鉴燧之工执中齐记者亡之尔 忍柔忍之
 忍今作韧
○筑氏为削长尺博寸合六而成规
 注曰今之书刀 疏曰汉时蔡伦造纸秦蒙恬造笔
 古者未有纸笔则以削刻字至汉虽有纸笔仍有书
 刀是古之遗法也若然则经削反张为之若弓之反
 张以合九合七合五成规也
欲新而无穷
卷二十三 第 49a 页 WYG0100-0487c.png
 注曰谓其利也郑司农云常如新无穷已
敝尽而无恶
 注曰郑司农云谓锋锷俱尽不偏索也玄谓刃也脊
 也其金如一虽至敝尽无瑕恶也
○冶氏为杀矢刃长寸围寸铤十之重三垸
 注曰杀矢与戈戟异齐而同其工似补脱误在此也
 杀矢用诸田猎之矢也铤读如麦秀铤之铤郑司农
 云铤箭足入稿中者也垸量名读为丸 坡谓为杀
卷二十三 第 49b 页 WYG0100-0487d.png
 矢四句当属上筑氏敝尽无恶之下错简在此耳盖
 削杀矢皆下齐而筑氏之所执观上序可见矣 铤
 徒顶反垸音丸
戈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
 注曰戈今句孑戟也或谓之鸡鸣或谓之拥颈内谓
 胡以内接柲者也长四寸胡六寸援八寸郑司农云
 援直刃也胡其孑 赵氏曰戈戟皆刺兵也戈二刃
 戟三刃戈小而戟大戟兵器之最健者其别于戈以
卷二十三 第 50a 页 WYG0100-0488a.png
 此内谓胡下接柲处正是铁筒子入木柄者这里面
 谓之内胡谓矛之旁出者援谓自柲直至上尖头刺
 刃也戈广二寸总内与援与胡言三者皆径广二寸
 内倍之其长四寸胡三之其长六寸援四之其长八
 寸
○已倨则不入已句则不决长内则折前短内则不疾
 注曰戈句兵也主于胡也已倨谓胡微直而邪多也
 以啄人则不入已句谓胡曲多也以啄人则创不决
卷二十三 第 50b 页 WYG0100-0488b.png
 胡之曲直锋本必横而取圜于磬折前谓援也内长
 则援短援短则曲于磬折曲于磬折则引之与胡并
 钩内短则援长援长则倨于磬折倨于磬折则引之
 不疾 疏曰已倨谓胡头大舒已句谓胡大横也胡
 孑横捷微邪向上不倨不句似磬之折杀也内四寸
 援八寸并有定数若胡内长则胡向上侵援援无八
 寸则短矣短则胡向上近援胡头低则胡曲于磬折
 也胡既与援近故援共胡并钩并钩则援折故云折
卷二十三 第 51a 页 WYG0100-0488c.png
 前也胡内本四寸今胡近下为之胡下无四寸则上
 援长踰八寸矣胡近下安之则头舒则胡倨于磬折
 也以头舒故引之不疾
○是故倨句外博
 注曰博广也倨之外胡之里也句之外胡之表也广
 其本以除四病而便用也俗谓之曼胡似此 疏曰
 倨谓胡上句谓胡下倨与句皆有外广倨之外胡之
 里谓胡下近本增使广句之外胡之表谓于胡上近
卷二十三 第 51b 页 WYG0100-0488d.png
 本增之使广若然则胡本上下俱宽自然合于磬折
 无上四疾而便用矣
○重三锊
 注曰郑司农云锊量名也读为刷玄谓许叔重说文
 解字云锊锾也今东莱称或以大半两为钧十钧为
 环环重六两大半两锾锊似同矣则三锊为一斤四
 两 援音袁句古侯反锊色劣反孑音结柲音秘锾
 户关反
卷二十三 第 52a 页 WYG0100-0489a.png
戟广寸有半寸内三之胡四之援五之倨句中矩与刺
重三锊
 注曰戟今三锋戟也内长四寸半胡长六寸援长七
 寸半三锋者胡直中矩言正方也郑司农云刺谓援
 也玄谓刺者著柲直前如鐏者也戟胡横贯之胡中
 矩则援之外句磬折与 疏曰刺谓于援胡之横上
 中使出者也但长短无文盖与胡同六寸乃可充三
 锊之数也胡六寸横贯三寸直下三寸是胡中矩也
卷二十三 第 52b 页 WYG0100-0489b.png
 援七寸半亦以三寸为横稍举之使不中矩以四寸
 半者向上为磬折磬折向外故云外句 中丁仲反
 刺七赐反鐏祖闷反
○桃氏为剑腊广二寸有寸半
 注曰腊谓两刃
○两从半之
 注曰郑司农云谓剑脊两面杀趋锷 赵氏曰半之
 自脊分断一边广一寸四分寸之一
卷二十三 第 53a 页 WYG0100-0489c.png
○以其腊广为之茎围长倍之
 郑刚中曰茎者剑镡也柄谓之夹茎者人所把握之
 处在夹之中如竹木之茎然故名曰茎长倍之则长
 五寸
○中其茎设其后
 注曰郑司农云中谓穿之也玄谓从中以郤稍大之
 也后大则于把易制
○参分其腊广去一以为首广而围之
卷二十三 第 53b 页 WYG0100-0489d.png
 注曰首围其径一寸三分寸之二 疏曰此首广谓
 剑把接刃处之径也围之谓圜之故庐人皆以围为
 圜之也 腊力阖反茎户耕反镡音寻一音徒南反
 把音霸
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四其
茎长重七锊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长重五
锊谓之下制下士服之
 注曰上制长三尺重三斤十二两中制长二尺五寸
卷二十三 第 54a 页 WYG0100-0490a.png
 重二斤十四两三分两之二下制长二尺重二斤一
 两三分两之一此今之匕首也人各以其形貌大小
 带之此士谓国勇力之士能用五兵者也乐记曰武
 王克商裨冕搢笏而虎贲之士说剑 说吐活反
○凫氏为钟
 陈用之曰凫氏为钟而记序言为声者盖凡为乐器
 以十二声为之齐量而十二声皆主于钟故也
○两栾谓之铣
卷二十三 第 54b 页 WYG0100-0490b.png
 注曰铣钟口两角 疏曰古之乐器应律之钟状如
 今之铃不圜故有两角
○铣间谓之于于上谓之鼓鼓上谓之钲钲上谓之舞
 注曰此四名者钟体也郑司农云于钟唇之上袪也
 鼓所击处 郑刚中曰钟口两间名于谓之袪者以
 钟唇厚褰袪然
○舞上谓之甬甬上谓之衡
 注曰此二名者钟柄
卷二十三 第 55a 页 WYG0100-0490c.png
○钟县谓之旋旋虫谓之干
 注曰旋属钟柄所以县之也郑司农云旋虫者旋以
 虫为饰也玄谓今时旋有蹲熊盘龙辟邪
○钟带谓之篆篆间谓之枚枚谓之景
 注曰带所以介其名也介在于鼓钲舞甬衡之间凡
 四郑司农云枚钟乳也玄谓今时钟乳侠鼓与舞每
 处有九面三十六 疏曰举汉法一带有九古法亦
 当然钟有两面面皆三十六也
卷二十三 第 55b 页 WYG0100-0490d.png
○于上之攠谓之隧
 注曰攠所击之处攠弊也隧在鼓中窐而生光有似
 夫隧 栾力端反铣先典反钲音征甬音勇篆直转
 反攠音靡隧音遂袪丘书反褰音愆蹲音存辟邪兽
 名上音僻下似嗟反侠同夹窐于蛙反
十分其铣去二以为钲以其钲为之铣间去二分以为
之鼓间以其鼓间为之舞脩去二分以为舞广
 注曰此言钲之径居铣径之八而铣间与钲之径相
卷二十三 第 56a 页 WYG0100-0491a.png
 应鼓间又居铣径之六与舞脩相应舞脩舞径也舞
 上下促以横为脩从为广舞广四分今亦去径之二
 分以为之间则舞间之方恒居铣之四也舞间方四
 则鼓间六亦其方也鼓六钲六舞四此钟口十者其
 长十六也钟之大数以律为度广长与圜径假设之
 耳其铸之则各随钟之制为长短大小也凡言间者
 亦为从篆以介之钲间亦当六今时钟或无钲间
 坡谓钟有三层铣与鼓同一层钲一层舞一层假如
卷二十三 第 56b 页 WYG0100-0491b.png
 铣径一尺去二分以为铣间因于铣间内去二分以
 为鼓间此一层也钲径八分去二分以为钲间此二
 层也舞径六分去二分以为舞广三层也钟弇上侈
 下分数如此注自明矣
○以其钲之长为之甬长
 注曰并衡数也
○以其甬长为之围参分其围去一以为衡围
 注曰衡居甬上又小 疏曰以自两栾已上至甬
卷二十三 第 57a 页 WYG0100-0491c.png
 皆下宽上狭衡又在甬上故宜小一分
○参分其甬长二在上一在下以设其旋
 注曰令衡居一分则参分旋亦二在上一在下以旋
 当甬之中央是其正 从子容反
薄厚之所震动清浊之所由出侈弇之所由兴有说
 注曰说犹意也故书侈作移郑司农云当为侈 坡
 谓上详钟之形制此则言其器已成则厚薄清浊弇
 侈之声皆生于此盖泛言声出于器非言其病也有
卷二十三 第 57b 页 WYG0100-0491d.png
 说二字宜连下文为句
○钟已厚则石
 注曰大厚则声不𤼵
○已薄则播
 注曰大薄则声散
○侈则柞
 注曰柞读为咋咋然之咋声大外也
○弇则郁
卷二十三 第 58a 页 WYG0100-0492a.png
 注曰声不舒扬
○长甬则震
 注曰钟掉则声不正 疏曰典同云薄声甄甄犹掉
 也掉者据钟形薄此不据钟体据甬长县之不得所
 则钟掉故声不正也 坡谓此乃言其病也盖大钟
 宜厚小宜薄钟上宜狭下宜宽厚薄侈弇所不可无
 者但过则为病不言清浊者不外于此也 柞侧百
 反注咋同大音太下同大钟如字
卷二十三 第 58b 页 WYG0100-0492b.png
是故大钟十分其鼓间以其一为之厚小钟十分其钲
间以其一为之厚
 注曰言若此则不石不播也鼓钲之间同方六而今
 宜异又十分之一犹大厚皆非也若言鼓外钲外则
 近之鼓外二钲外一 坡谓鼓与铣同间鼓间即铣
 间也铣间八钲间六则大小钟之厚薄异矣此言欲
 去其病当厚薄中法也
钟大而短则其声疾而短闻
卷二十三 第 59a 页 WYG0100-0492c.png
 注曰浅则躁躁易竭也
○钟小而长则其声舒而远闻
 注曰深则安安难息 坡谓此言欲去其病当长
 短中度也不言其制者上文自铣至衡长短详矣故
 惟言不合者以为戒
为遂六分其厚以其一为之深而圜之
 注曰厚钟厚深谓窐之也其窐圜
○㮚氏为量改煎金锡则不耗
卷二十三 第 59b 页 WYG0100-0492d.png
 注曰消湅之精不复减也㮚古文或作历玄谓量当
 与钟鼎同齐工异者大器 郑刚中曰改煎者煎而
 又煎也
○不耗然后权之
 注曰权谓称分之也虽异法用金必齐 疏曰法谓
 模
○权之然后准之
 注曰准击平正之又当齐大小 郑刚中曰准是准
卷二十三 第 60a 页 WYG0100-0493a.png
 其金锡六分金一分锡准其多少也准平也知其轻
 重又欲平其多寡
○准之然后量之
 注曰铸之于法中也量读如量人之量 疏曰此量
 谓既准讫量金汁以入模中铸作之时也 为量音
 亮注谓量同馀量之及注量人等并音良涷音练同
 齐才计反馀如字
量之以为釜深尺内方尺而圜其外其实一釜
卷二十三 第 60b 页 WYG0100-0493b.png
 注曰以其容为之名也四升曰豆四豆曰区四区曰
 釜釜六斗四升也釜十则钟方尺积千寸于今粟米
 法少二升八十一分升之二十二其数必容釜此言
 内方耳圜其外者谓之唇 蔡氏曰案周釜容六斗
 四升实一千二百八十龠计一百三万六千八百分
 为一千三十六寸八分尝考汉斛容十斗实二千龠
 计一百六十二万分为一千六百二十寸盖方尺圜
 其外庣旁九釐五毫故羃百六十二寸深尺积一千
卷二十三 第 61a 页 WYG0100-0493c.png
 六百二十寸今考周家八寸十寸皆为尺范蜀公曰
 周釜方尺者八寸之尺深尺者十寸之尺方八寸圆
 其外庣其旁则羃一百三寸六分八釐深十寸则积
 一千三十六寸八分与汉斛同法无疑也郑氏云方
 尺积千寸又云圆其外者谓之唇二说皆非是方郑
 之世汉斛尚在岂偶不及见与抑郑氏以为周釜之
 制异于汉斛与
○其臀一寸其实一豆
卷二十三 第 61b 页 WYG0100-0493d.png
 注曰臀谓覆之其底深一寸也
○其耳三寸其实一升
 注曰耳在旁可举也
○重一钧
 注曰重三十斤
○其声中黄钟之宫
 注曰应律之首 疏曰不直言中黄钟之声而云之
 宫者子上有宫商角徵羽五声具今之所中者中其
卷二十三 第 62a 页 WYG0100-0494a.png
 宫声不中商角之等故以宫言之也
○槩而不税
 注曰郑司农云令百姓得以量而不租税 疏曰此
 官量镇在市司所以勘当诸廛之量器以取平非是
 寻常所用故不税 臀徒门反中丁丈反槩古爱反
 区乌侯反龠音药庣音祧羃莫狄反覆方服反
其铭曰时文思索允臻其极
 注曰铭刻之也时是也允信也臻至也极中也言是
卷二十三 第 62b 页 WYG0100-0494b.png
 文德之君思求可以为民立法者而作此量信至于
 道之中
嘉量既成以观四国
 注曰以观示四方使仿象之
永启厥后兹器维则
 注曰永长也厥其也兹此也又长启道其子孙使法
 则此器长用之 索所白反观古玩反启道音导
凡铸金之状
卷二十三 第 63a 页 WYG0100-0494c.png
 注曰杜子春云状谓铸金之形状
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
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
 注曰消涷金锡精粗之候 疏曰此铸冶所候烟气
 以知生熟之节
○段氏(阙/)
○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
 注曰属读如灌注之注谓上旅下旅札续之数也革
卷二十三 第 63b 页 WYG0100-0494d.png
 坚者札长郑司农云合甲削革里肉但取其表合以
 为甲 疏曰一叶为一札上旅之中续札七节六节
 五节下旅之中亦有此节
○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
 注曰革坚者又支久 属音注
凡为甲必先为容
 注曰服者之形容也郑司农云容谓象式 疏曰凡
 造衣甲须称形大小长短而为之
卷二十三 第 64a 页 WYG0100-0495a.png
然后制革
 注曰裁制札之广袤
 权其上旅与其下旅而重若一
 注曰郑司农云上旅谓要以上下旅谓要以下 疏
 曰谓札叶为旅者以札众多故言旅旅即众也
○以其长为之围
 注曰围谓札要广厚 疏曰此据一札之上先量上
 下之长乃以长中央围之一匝如此则长短广狭相
卷二十三 第 64b 页 WYG0100-0495b.png
 称也 要于遥反匝音浃
凡甲锻不摰则不坚已敝则桡
 注曰郑司农云锻锻革也挚谓质也锻革大孰则革
 敝无强曲桡也玄谓挚之言致 疏曰挚谓孰之至
 极也锻丁乱反挚音至大音太
凡察革之道视其钻空欲其惌也
 注曰郑司农云惌小孔貌惌读为宛彼北林之宛
○视其里欲其易也
卷二十三 第 65a 页 WYG0100-0495c.png
 郑刚中曰易者治之精而无败秽也与孟子百亩不
 易之易同
○视其朕欲其直也
 注曰郑司农云朕谓革制 坡谓线缝处曰朕
○櫜之欲其约也
 注曰郑司农云谓卷置櫜中也春秋傅曰櫜甲而见
 子南 疏曰櫜甲衣 赵氏曰此是革锻至软熟故
 卷时甚少如此革密致而能周革内更无少生硬之
卷二十三 第 65b 页 WYG0100-0495d.png
 处故下文曰周也
○举而视之欲其丰也
 注曰丰大
○衣之欲其无齘也
 注曰郑司农云齘谓如齿齘 疏曰人之齿齘前郤
 不齐札叶参差与之相似故以齘为喻
○视其钻空而惌则革坚也视其里而易则材更也视
其朕而直则制善也櫜之而约则周也举之而丰则明
卷二十三 第 66a 页 WYG0100-0496a.png
也衣之无齘则变也
 注曰周密致也明有光耀郑司农云更善也变随人
 身便利 郑刚中曰材不更则里不易里之易则知
 其材之累更锻治也又曰朕之直者必其裁制之尽
 善 钻作官反空音孔惌于阮反易以豉反朕直忍
 反櫜音羔衣于既反齘户界反更音庚硬额去声
○鲍人之事
 注曰鲍故书或作鞄郑司农云苍颉篇有鞄
卷二十三 第 66b 页 WYG0100-0496b.png
○望而视之欲其荼白也
 注曰韦革远视之当如茅莠之色
○进而握之欲其柔而滑也
 注曰谓亲手烦撋之
○卷而抟之欲其无迤也
 注曰郑司农云卷读为可卷而怀之卷抟读为縳一
 如瑱之縳谓卷縳韦革也迤读为既见而迤之之迤
 无迤谓革不□
卷二十三 第 67a 页 WYG0100-0496c.png
○视其著欲其浅也
 注曰韦革调善者铺著之虽厚如薄然
○察其线欲其藏也
 注曰线杜子春云谓缝革之缕 郑刚中曰革若坚
 缩则受缕也必没而不露其线若藏则革之坚缩可
 知 荼音徒抟直转反注縳同著直略反鞄匹学反
 人兖反撋人专反瑱他见反□音奎线思贱反
革欲其荼白而疾浣之则坚
卷二十三 第 67b 页 WYG0100-0496d.png
 注曰郑司农云韦革不欲久居水中 赵氏曰此革
 既欲荼白又欲柔滑则知不为甲明矣又甲用生皮
 鲍人乃熟皮鲍人之革谅是为里毂矢箙韠舄之类
 要柔白皮方可用韦氏郤是工于穿縳皮条为韦弁
 等物
○欲其柔滑而腛脂之则需
 注曰故书需作郑司农云腛读如沾渥之渥
 为柔需之需谓厚脂之韦革柔需
卷二十三 第 68a 页 WYG0100-0497a.png
○引而信之欲其直也信之而直则取材正也信之而
枉则是一方缓一方急也若苟一方缓一方急则及其
用之也必自其急者先裂若苟自急者先裂则是以博
为帴也
 注曰郑司农云帴读为剪谓以广为狭也 郑刚中
 曰革体既博一方先裂不可弃也必裁去其裂者而
 用其不裂者则坏广为狭也故曰以博为帴 毛氏
 曰引而信之以下数句当在卷而抟之之下脱误在
卷二十三 第 68b 页 WYG0100-0497b.png
 此
○卷而抟之而不迤则厚薄序也
 注曰序舒也谓其革均也
○视其著而浅则革信也
 注曰信无缩缓
○察其线而藏则虽敝不甐
 注曰郑司农云甐读为磨而不磷之磷谓韦革缝缕
 没藏于韦革中则虽敝缕不伤也 浣户管反腛于
卷二十三 第 69a 页 WYG0100-0497c.png
 角反注渥同需人兖反信音申帴音践韠音必舄音
 昔而髓反甐音吝
○韗人为皋陶
 注曰郑司农云韗书或为𩋃皋陶鼓木也玄谓𩋃者
 以皋陶名官也𩋃则陶字从革
长六尺有六寸左右端广六寸中尺厚三寸
 注曰版中广头狭为穹隆也郑司农云谓鼓木一判
 者其两端广六寸而其中央广尺也如此乃得有腹
卷二十三 第 69b 页 WYG0100-0497d.png
○穹者三之一
 注曰郑司农云穹读为志无空邪之空谓鼓木腹穹
 隆者居鼓三之一也玄谓穹读如穹苍之穹穹隆者
 居鼓面三分之一则其鼓四尺者版穹一尺三寸三
 分寸之一也倍之为二尺六寸三分寸之二加鼓四
 尺穹之径六尺六寸三分寸之二也此鼓合二十版
○上三正
 注曰郑司农云谓两头一平中央一平也玄谓三读
卷二十三 第 70a 页 WYG0100-0498a.png
 为参正直也参直者穹上一直两端又直各居二尺
 二寸不弧曲也此鼓两面以六鼓差之贾侍中云晋
 鼓大而短近晋鼓也以晋鼓鼓金奏 韗音运陶徒
 刀反穹区邕反上三之三七南反𩋃音陶
鼓长八尺鼓四尺中围加三之一谓之鼖鼓
 注曰中围加三之一者加于面之围以三分之一也
 面四尺其围十二尺加以三分一四尺则中围十六
 尺径五尺三寸三分寸之一也今亦合二十版则版
卷二十三 第 70b 页 WYG0100-0498b.png
 穹六寸三分寸之二耳大鼓谓之鼖以鼖鼓鼓军事
 郑司农云鼓四尺谓革所蒙者广四尺 疏曰中围
 加三之一与上穹三之一者异彼据一相之穹加面
 三之一故两相加二尺六寸三分寸二此则于面四
 尺总加三分之一则总一尺三寸三分寸一此穹隆
 少校晋鼓之半也版穹六寸三分寸二者亦据一相
 而言 鼖扶云反
为皋鼓长寻有四尺鼓四尺倨句磬折
卷二十三 第 71a 页 WYG0100-0498c.png
 注曰以皋鼓鼓役事磬折中曲之不参正也中围与
 鼖鼓同以磬折为异 疏曰磬折者粗处近上不得
 参正也 陈用之曰鼓之名多矣此所记者二而已
 盖此一篇或言其鼓之制或言其鼓木之制或举中
 围以见上下使后人可触类而长之然则雷鼓灵鼓
 之大鼙鼓鼗鼓之小皆可知矣
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
 注曰启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
卷二十三 第 71b 页 WYG0100-0498d.png
 象也冒蒙鼓以革
良鼓瑕如积环
 郑刚中曰瑕者漆之文理也冒鼓之革苟调而急则
 漆之也其瑕如累积玉环然
鼓大而短则其声疾而短闻鼓小而长则其声舒而远

○韦氏(阙/)
 赵氏说见鲍人
卷二十三 第 72a 页 WYG0100-0499a.png
○裘氏(阙/)
 易彦祥曰裘氏篇亡亦不可考然天官掌皮为大裘
 以至良裘功裘此经复有裘氏亦犹春官有典瑞此
 经复有玉人或者裘氏掌其制而掌皮言其用
○画缋之事杂五色
 陈用之曰画为之画而已缋为之会五采焉 郑刚
 中曰色别有六独言五色者自其辨而言之则玄浅
 而黑深故六自其体而言之初不甚相远也故特以
卷二十三 第 72b 页 WYG0100-0499b.png
 杂五色言焉 画胡卦反缋胡对反
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
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
黄相次也
 注曰此言画缋六色所象及布采之次第缋以为衣
 疏曰青与白相次以下论缋于衣为对方之法也
 易彦祥曰相次非次序之谓亦杂比以为设色之美
 而已
卷二十三 第 73a 页 WYG0100-0499c.png
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
谓之黻五采备谓之绣
 注曰此言刺绣采所用绣以为裳 疏曰此一经皆
 比方为绣次凡绣亦须画乃刺之故画绣二工共其
 职也 易彦祥曰书言六章之裳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
 绣言藻而继之以火青与赤之文也言火而继之以
 粉米赤与白之章也言粉米而继之以黼白与黑之
 黼也言黼而继之以黻黑与青之黻也惟黄之色无
卷二十三 第 73b 页 WYG0100-0499d.png
 所见而宗彝绣以虎蜼则亦以黄为色兹实五采备
 之證 蜼音诔
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
 注曰古人之象无天地也为此记者见时有之耳子家
 驹曰天子僭天意亦是也郑司农云天时变谓画天
 随四时也
火以圜
 注曰郑司农云为圜形如火也玄谓形如半环然在
卷二十三 第 74a 页 WYG0100-0500a.png
 裳
山以章
 注曰章读为獐獐山物也在衣齐人谓麇为獐 赵
 氏曰章是山之草木星辰天之章草木地之章画山
 虽有形须画出草木之文而成章
水以龙
 注曰龙水物在衣
鸟兽蛇
卷二十三 第 74b 页 WYG0100-0500b.png
 注曰所谓华虫也在衣虫之毛鳞有文采者 疏曰
 言华者象章华言虫者是有生之总号言鸟以其有
 翼言兽以其有毛言蛇以其有鳞以首似鷩亦谓之
 鷩冕也
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
 注曰章明也缋绣皆用五采鲜明之是为巧 獐音
 章麇俱伦反鷩必列反
凡画缋之事后素功
卷二十三 第 75a 页 WYG0100-0500c.png
 注曰素白采也后布之为其易渍污也不言绣绣以
 丝也郑司农说以论语曰缋事后素
○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
 注曰郑司农云湛渍也丹秫赤粟玄谓湛读如渐车
 帷裳之渐炽炊也羽所以饰旌旗及王后之车
○淳而渍之
 注曰淳沃也以炊下汤沃其炽烝之以渍羽渍犹染
 也
卷二十三 第 75b 页 WYG0100-0500d.png
○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
 注曰染纁者三入而成又再染以黑则为緅緅今礼
 俗文作爵言如爵头色也又复再染以黑乃成缁矣
 郑司农云以论语曰君子不以绀緅饰又曰缁衣羔
 裘尔雅曰一染谓之縓再染谓之竀三染谓之纁诗
 云缁衣之宜兮玄谓此同色耳染布帛者染人掌之
 凡玄色者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与 郑刚中曰设
 色之工五画缋钟筐㡛今以天官染人考之春暴练
卷二十三 第 76a 页 WYG0100-0501a.png
 者其㡛氏欤夏纁玄者其钟氏欤若夫染夏虽不见
 于考工而经有五采备之文不然其筐人之职乎
 湛子潜反秫音述淳章均反纁许云反緅侧留反縓
 音茜竀音赪
○筐人(阙/)
○㡛氏湅丝以涚水沤其丝七日去地尺暴之
 注曰涚水以灰所泲水也沤渐也楚人曰沤齐人曰
 涹
卷二十三 第 76b 页 WYG0100-0501b.png
○昼暴诸日夜宿诸井七日七夜是谓水涷
 注曰宿诸井县井中 㡛音芒涷音练涚书锐反沤
 乌豆反暴步卜反泲子礼反涹乌禾反县音悬
涷帛以栏为灰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淫之以蜃
 注曰渥读如鄫人渥菅之渥以栏木之灰渐释其帛
 也杜子春云淫当为涅书亦或为湛郑司农云泽器
 谓滑泽之器蜃谓灰也士冠礼曰素积白屦以魁柎
 之说曰魁蛤也周官亦有白盛之蜃蜃蛤也玄谓淫
卷二十三 第 77a 页 WYG0100-0501c.png
 薄粉之令帛白蛤今海旁有焉 赵氏曰淳沃也渥
 渍之使厚也 毛氏曰以栏为灰变生而熟以蜃为
 灰变质而白 坡谓栏似栾栾似白槿而细华黄
○清其灰而盝之而挥之
 注曰清澄也于灰澄而出盝晞之晞而挥去其蜃
○而沃之而盝之而涂之而宿之
 注曰更渥淳之 王光远曰涂之涂以蜃灰宿经宿
○明日沃而盝之
卷二十三 第 77b 页 WYG0100-0501d.png
 注曰朝更沃至夕盝之又更沃至旦盝之亦七日如
 沤丝也
○昼暴诸日夜宿诸井七日七夜是谓水湅
  栏音练一音兰渥与沤同乌豆反盝音鹿柎方于
 反蛤古盍反晞音希
 
 
 周礼述注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