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1a 页 WYG0100-031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述注卷十七
            安溪李光坡撰
  夏官司马第四
   郑目录云象夏所立之官马者武也言为武者
   也夏整齐万物天子立司马共掌邦政政可以
   平诸侯正天下故曰统六师平邦国 坡谓司
   马主兵而曰马者军政莫重于马也制畿曰万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0100-0314b.png
   乘制国曰千乘制家曰百乘皆以马率焉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
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
 注曰政正也政所以正不正者也孝经说曰政者正
 也正德名以行道 吕氏曰夏后氏命胤侯掌六师
 举政典以誓众则邦政之掌于司马旧矣
政官之属大司马卿一人小司马中大夫二人军司马
下大夫四人舆司马上士八人行司马中士十有六人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0100-0315a.png
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六人胥三十有二
人徒三百有二十人
 注曰舆众也行谓军行列晋作六军而有三行取名
 于此 疏曰诸官皆云史十二人胥十二人徒百二
 十人独此与诸官异者以大司马总六军军事尚严
 特须监察故胥徒尚多
○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
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0100-0315b.png
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
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
皆有长
 注曰军师旅卒两伍皆众名也伍一比两一闾卒一
 旅旅一党师一州军一乡家所出一人将帅长司马
 者其师吏也言军将皆命卿则凡军帅不特置选于
 六官六乡之吏自卿以下德任者使兼官焉郑司农
 云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故春秋传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0100-0315c.png
 有大国次国小国又曰成国不过半天子之军周为
 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诗大雅常武曰整我六
 师以脩我戎大雅文王曰周王于迈六师及之此周
 为六军之见于经也春秋传曰王使虢公命曲沃伯
 以一军为晋侯此小国一军之见于传也百人为卒
 二十五人为两故春秋传曰广有一卒卒偏之两
○一军则二府六史胥十人徒百人
 疏曰此非掌也在军则置之无则已 长丁丈反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0100-0315d.png
司勋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
十人
 注曰故书勋作勋郑司农云勋读为勋勋功也此官
 主功赏故曰掌六乡赏地之法以等其功 疏曰司
 马主征伐军无赏士不往凡军以赏为先故司勋列
 位在前
马质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贾四人徒八人
 注曰质平也主买马平其大小之贾直 疏曰司马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0100-0316a.png
 者主以供军之用马质主平马贾买之故亦列职居
 前也 薛平仲曰赏典所以振士气故司勋之官不
 可缓马材所以谨戎备故马质之官亦不敢后先王
 于岁时稽乡遂之牛马以辨其可任之物马之在民
 固无不足之虑而公马之备阙不以责乎民而取材
 于公以给之是以有马质然马质宜校人之属今在
 此者盖掌主马之政而详及于六马者校人之官固
 在所当重量三马之材惟急于戎马者马质之官实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0100-0316b.png
 在所当先 贾音古注贾直音嫁下同
量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四人徒八人
 注曰量犹度也谓以丈尺度地
○小子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八人
 注曰小子主祭祀之小事 薛平仲曰量人既量地
 以集师旅之众当其将战所以必其用命者要必有
 托以申誓之故大司马誓群吏斩牲以左右徇陈誓
 者司马斩其牲者则小子也斩牲者小子共其牲者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0100-0316c.png
 则羊人也是以小子羊人次于此焉
○羊人下士二人史一人贾二人徒八人
  度待洛反
司爟下士二人徒六人
 注曰故书爟为燋杜子春云燋当为爟书亦或为爟
 爟为私火玄谓爟读如予若观火之观今燕俗名汤
 热为观则爟火谓热火与 疏曰此职行火之政令
 火属南方故在此也 爟音贯燋哉约反观古唤反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0100-0316d.png
掌固上士二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
十人
 注曰固国所依阻者也国曰固野曰险易曰王公设
 险以守其国
○司险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史二人徒四十人
○掌疆中士八人史四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注曰疆界也
○候人上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史六人徒百有二十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0100-0317a.png

 注曰候候迎宾客之来者 疏曰诗云彼候人兮何
 戈与祋亦是武事故在此也 祋丁外反
环人下士六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
 黄文叔曰以环名官取巡逻周匝之义 郑刚中曰
 夏官环人掌军中循环往来无所不察之事而秋官
 环人则掌送迎宾客循环往来之事皆以循环往来
 为义军中之环人有战攻之事则置之非如秋官掌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0100-0317b.png
 送迎之职
挈壶氏下士六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
 注曰挈读如挈发之挈壶盛水器也世主挈壶水以
 为漏
射人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
胥二人徒二十人
○服不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注曰服不服不服之兽者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0100-0317c.png
○射鸟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罗氏下士一人徒八人
 注曰能以罗罔抟鸟者郊特牲曰大罗氏天子之掌
 鸟兽者
○掌畜下士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注曰畜谓敛而养之 射鸟之射食亦反
司士下大夫二人中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
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0100-0317d.png
 注曰其职掌诏爵诏禄与司马进贤兴功同故在此
○诸子下大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
徒二十人
 注曰诸子主公卿大夫士之子者或曰庶子
○司右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八人徒
八十人
 注曰右谓有勇力之士充王车右 黄文叔曰左主
 射右持车故司右与射人联职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0100-0318a.png
虎贲氏下大夫二人中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八人胥
八十人虎士八百人
 注曰不言徒曰虎士则虎士徒之选有勇力者
○旅贲氏中士二人下士十有六人史二人徒八人
 薛平仲曰虎言其有力如虎也旅言其旅力方刚也
○节服氏下士八人徒四人
 注曰世为王节所衣服
○方相氏狂夫四人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0100-0318b.png
 注曰方相犹言放想可畏怖之貌
大仆下大夫二人小臣上士四人祭仆中士六人御仆
下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注曰仆侍御于尊者之名大仆其长也 疏曰在此
 者凡言仆御者是武卫之事
○隶仆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注曰此吏而曰隶以其事亵
弁师下士二人工四人史二人徒四人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0100-0318c.png
 注曰弁者古冠之大称委貌缁布曰冠 弁皮彦反
 称尺證反
司甲下大夫二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
八十人
 注曰甲今之铠也司甲兵戈盾官之长
○司兵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戈盾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注曰戈今时句孑戟 句古侯反孑音结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0100-0318d.png
司弓矢下大夫二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
徒八十人
 注曰司弓矢弓弩矢箙官之长
○缮人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
二十人
 注曰缮之言劲也善也
○槁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注曰郑司农云稿读为刍稿之稿箭干谓之稿此官
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0100-0319a.png
 主弓弩箭矢故谓之稿人 箙音服
戎右中大夫二人上士二人
 注曰右者参乘此充戎路之右田猎亦为之右焉
 疏曰案巾车玉路居前戎路在后此右在前官又尊
 者夏官主事尚威武故戎右居前使官尊也
○齐右下大夫二人
 注曰充玉路金路之右
○道右上士二人
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0100-0319b.png
 注曰充象路之右 李子华曰自戎右而下止说大
 夫士而无府史胥徒等人似是临时取之司右无特
 置也
大驭中大夫二人
 注曰驭之最尊
○戎仆中大夫二人
 注曰驭言仆者此亦侍御于车
○齐仆下大夫二人
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0100-0319c.png
 注曰古者王将朝觐会同必齐所以敬宗庙及神明
○道仆上士十有二人
 注曰王朝朝暮夕主御王以与诸臣行先王之道
 疏曰朝夕在朝往来驾税难而且烦故人最多
○田仆上士十有二人
 疏曰人亦多者王有四时之田兼有园囿游猎及取
 鲜兽之等亦事烦故也
○驭夫中士二十人下士四十人
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0100-0319d.png
 疏曰按校人良马三十六匹一驭夫计良二千一百
 六十匹则六十驭夫又驽一驭夫主四百三十二匹
 驽千二百九十六匹则驭夫三人并前六十三人与
 此不合者盖此序官脱三人也 朝觐王朝在朝俱
 直遥反朝暮朝夕俱如字
校人中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
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注曰校之为言校也主马者必仍校视之校人马官
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0100-0320a.png
 之长 薛平仲曰自戎右至驭夫凡九职掌五路之
 车自校人至圉人凡七职掌五路之马先王时国马
 足以共军公马足以称赋周制六军所谓马牛车辇
 者皆因岁时以数之若校人而下所谓颁马者非分
 颁于民颁之卿大夫之从军旅也
○趣马下士皂一人徒四人
 注曰趣马趣养者也郑司农说以诗曰蹶维趣马
○巫马下士二人医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贾二人徒二
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0100-0320b.png
十人
 注曰巫马知马祖先牧马社马步之神者马疾若有
 犯焉则知之是以使与医同职 疏曰有贾者治马
 死生须知马价故有贾人
○牧师下士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注曰主牧放马而养之 郑刚中曰地官有牧人掌
 牧六牲则马亦在牧又有牧师者盖牧人所牧以共
 祭祀之牲牷非以备驾车之用此牧师正掌牧马之
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0100-0320c.png
 地不与牧人之官相通
○廋人下士闲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注曰廋之言数
○圉师乘一人徒二人圉人良马匹一人驽马丽一人
 注曰养马曰圉四马为乘良善也丽耦也 校户教
 反趣清须反皂才早反廋所求反
职方氏中大夫四人下大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府四
人史十有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0100-0320d.png
 注曰职主也主四方之职贡者职方氏主四方官之
 长 疏曰在此者司马主九畿职方制其贡事相成
 故在此 陈君举曰职方掌天下之图而隶司马者
 谨之也战国策士每言窥周室则可案图籍以争天
 下故萧何入秦独收图籍以此自汉守之司空寖以
 世布当时如江都淮南诸王皆案舆地谋变而王凤
 亦云大史公书有地形阨塞不宜在诸侯王然则古
 图志虽司徒掌之而藏在司马秘不得见先王所以
卷十七 第 14a 页 WYG0100-0321a.png
 弭奸消患者其虑远哉
○土方氏上士五人下士十人府二人史五人胥五人
徒五十人
 注曰土方氏主四方邦国之土地
○怀方氏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注曰怀来也主来四方之民及其物
○合方氏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注曰合方氏主合同四方之事
卷十七 第 14b 页 WYG0100-0321b.png
○训方氏中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注曰训道也主教道四方之民
○形方氏中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注曰形方氏主制四方邦国之形体
○山师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
四十人
 疏曰案王制云名山大泽不以封故天子立山川之
 师以遥掌之使贡故与职方连类在此
卷十七 第 15a 页 WYG0100-0321c.png
○川师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
四十人
○原师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
八十人
 注曰原地之广平者 原音原道音导
匡人中士四人史四人徒八人
 注曰匡正也主正诸侯以法则
○掸人中士四人史四人徒八人
卷十七 第 15b 页 WYG0100-0321d.png
 注曰掸人主掸序王意以语天下 李泰伯曰天下
 之情欲上达故训方氏之职设人主之志欲下通故
 掸人之职设古者君民一体上下交孚而无壅遏之
 患如此 掸音探语鱼据反
都司马每都上士八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
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注曰都王子弟所封及三公采地也司马主其军赋
 疏曰此王自以臣为司马遥掌都内
卷十七 第 16a 页 WYG0100-0322a.png
○家司马各使其臣以正于公司马
 注曰家卿大夫采地正犹听也公司马国司马也卿
 大夫之采地王不特置司马各自使其家臣为司马
 主其地之军赋往听政于王之司马王之司马其以
 王命来有事则曰国司马
 
 
 
卷十七 第 16b 页 WYG0100-0322b.png
 
 
 
 
 
 
 
 周礼述注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