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100-014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述注卷九
             安溪李光坡撰
○载师掌任土之法以物地事授地职而待其政令
 注曰任土者任其力势所能生育且以制贡赋也物
 物色之以知其所宜之事而授农牧虞衡使职之
 疏曰待其政令者谓因其职事使其赋贡即下经园
 廛二十而一以下是
卷九 第 1b 页 WYG0100-0146b.png
以廛里任国中之地以场圃任园地以宅田士田贾田
任近郊之地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以公
邑之田任甸地以家邑之田任稍地以小都之田任县
地以大都之田任畺地
 注曰郑司农云民宅曰宅宅田者以备益多也士田
 者士大夫之子得而耕之田也赏田者赏赐之田司
 马法曰王国百里为郊二百里为州三百里为野四
 百里为县五百里为都杜子春云五十里为近郊百
卷九 第 2a 页 WYG0100-0146c.png
 里为远郊玄谓廛里者若今云邑里居矣廛民居之
 区域也里居也圃树果蓏之属季秋于中为场樊圃
 谓之园宅田致仕者之家所受田也士相见礼曰宅
 者在邦则曰市井之臣在野则曰草茅之臣士读为
 仕仕者亦受田所谓圭田也孟子曰自卿以下必有
 圭田圭田五十亩贾田在市贾人其家所受田也官
 田庶人在官者其家所受田也牛田牧田畜牧者之
 家所受田也公邑谓六遂馀地夫子使大夫治之自
卷九 第 2b 页 WYG0100-0146d.png
 此以外皆然二百里三百里其上大夫如州长四百
 里五百里其下大夫如县正是以或谓二百里为州
 四百里为县云遂人亦监焉家邑大夫之采地小都
 卿之采地大都公之采地王子弟所食邑也畺五百
 里王畿界也皆言任者地之形实不方平如图受田
 邑者远近不得尽如制其所生育赋贡取正于是尔
 以廛里任国中而遂人职授民田夫一廛田百亩是
 廛里不谓民之邑居在都城者与凡王畿内方千里
卷九 第 3a 页 WYG0100-0147a.png
 积百同九百万夫之地也有山陵林麓川泽沟渎城
 郭宫室涂巷三分去一馀六百万夫又以田不易一
 易再易上中下相通定受田者三百万家也远郊之
 内地居四同三十六万夫之地也三分去一其馀二
 十四万夫六乡之民七万五千家通不易一易再易
 一家受二夫则十五万夫之地其馀九万夫廛里也
 场圃也宅田也士田也贾田也官田也牛田也赏田
 也牧田也九者亦通受一夫焉则半农人也定受田
卷九 第 3b 页 WYG0100-0147b.png
 十二万家也食货志云农民户一人已受田其家
 众男为馀夫亦以口受田如此士工商家受田五口
 乃当农夫一人今馀夫在遂地之中如此则士工商
 以事入在官而馀夫以力出耕公邑甸稍县都合居
 九十六同八百六十四万夫之地城郭宫室差少涂
 巷又狭于三分所去六而存一焉以十八分之十三
 率之则其馀六百二十四万夫之地通上中下六家
 而受十三夫定受田二百八十八万家也其在甸七
卷九 第 4a 页 WYG0100-0147c.png
 万五千家为六遂馀则公邑 贾音古畺疆本字监
 古衔反率音律
凡任地国宅无征园廛二十而一近郊十一远郊二十
而三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唯其漆林之征二十而五
 注曰征税也言征者以共国政也郑司农云任地谓
 任土地以起赋税也玄谓国宅凡官所有宫室吏所
 治者也国税轻近而重远近者多役也园廛亦轻之
 者廛无榖园少利也古之宅必树而畺场有瓜 疏
卷九 第 4b 页 WYG0100-0147d.png
 曰上经言任地所在此经言地税多少不同之事甸
 稍县都皆无过十二者但此四处出税不同据上文
 直言公邑任甸地则甸地之中兼有六遂矣其稍县
 都上文推言三等采地为井田助法不见公邑则三
 者之中皆有公邑此云十二者馀三等采地而言以
 其乡遂公邑皆为夏之贡法故也漆林之税特重以
 其自然所生非人力所作故也
凡宅不毛者有里布凡田不耕者出屋粟凡民无职事
卷九 第 5a 页 WYG0100-0148a.png
者出夫家之征
 注曰郑司农云宅不毛者谓不树桑麻也布泉也宅
 不毛者有里布民无职事者出夫家之征欲令宅树
 桑麻民就四业则无税赋以劝之也玄谓宅不毛者
 罚以一里二十五家之泉空田者罚以三家之税粟
 以共吉凶二服及丧器也民虽有閒无职事者犹出
 夫税家税也夫税者百亩之税家税者出士徒车辇
 给繇役 朱子曰宅不毛为其为亭台也田不耕为
卷九 第 5b 页 WYG0100-0148b.png
 其为池沼也 閒音闲
以时徵其赋
 坡谓赋田赋也大宰大府所谓九赋司会所谓以九
 赋之法令田野之财用者也盖惟正之供也 会古
 外反
  问里布既仍郑注则口泉之说是矣若以口泉为
  非则里布之注不仍矣曰朱子仍之坡何敢不仍
  或问里布朱子云亦不可考朱子莫考之坡何能
卷九 第 6a 页 WYG0100-0148c.png
  有考而有以易之饶氏云家征是力役之征夫征
  是粟米之征里布是布缕之征是不以布为泉也
  不以为泉而以为布缕与不毛之罚似得其伦类
  然本经凡言布者指泉为多独于此为布缕饶氏
  之云亦未有他据也况一字而二三其解又解经
  之所深避乎仍而阙之不害为慎虽然三代远矣
  里布或别有所指为口泉决非也
○闾师掌国中及四郊之人民六畜之数以任其力以
卷九 第 6b 页 WYG0100-0148d.png
待其政令以时徵其赋
 国中及四郊六乡之中自廛里至远郊也掌六畜数
 者农事之本且祭祀养老之所必具车乘之所必役
 也政令赋役皆是也 坡谓此所徵赋乃万民之贡
 也大宰所谓九职大府所谓九功司会所谓以九功
 之法令民职之财用者也亦称赋者疏云赋其总名
 是也
凡任民任农以耕事贡九榖任圃以树事贡草木任工
卷九 第 7a 页 WYG0100-0149a.png
以饬材事贡器物任商以市事贡货贿任牧以畜事贡
鸟兽任嫔以女事贡布帛任衡以山事贡其物任虞以
泽事贡其物
 注曰贡草木谓葵韭果蓏之属 疏曰大宰以九职
 任万民有职必有功有功即有贡故此论贡之法也
 分山泽为二者以山泽出贡不同故分为二以充八
 通閒民为九耳贡其物者山泽出产多故不名一物
凡无职者出夫布
卷九 第 7b 页 WYG0100-0149b.png
 载师云任地则无职者惰农也有田不耕故罚重此
 云任民则无职者游手也勉以择业故罚轻夫布者
 以布代九榖与 吴幼清曰赋与贡异赋有常数贡
 无常数此任民以八贡则随其地产而贡之其无者
 不强
○凡庶民不畜者祭无牲不耕者祭无盛不树者无椁
不蚕者不帛不绩者不衰
 注曰掌罚其家事也盛黍稷也椁周棺也不帛不得
卷九 第 8a 页 WYG0100-0149c.png
 衣帛也不衰丧不得衣衰也皆所以耻不勉 盛音
 成强上声
○县师掌邦国都鄙稍甸郊里之地域而辨其夫家人
民田莱之数及其六畜车辇之稽三年大比则以考群
吏而以诏废置
 注曰郊里郊所居也自邦国以及四郊之内是所主
 数周天下也莱休不耕者郊内谓之易郊外谓之莱
 善言近 吕伯恭曰先王自封建诸侯外有閒田散
卷九 第 8b 页 WYG0100-0149d.png
 在诸侯之国或谓诸侯有罪则削其地以为閒田若
 有功则以閒田增封之天子平时各命王官以掌之
 县师掌邦国都鄙稍甸郊里之地域而兼天下之閒
 田以总其目此皆古人封建相维之意
若将有军旅会同田役之戒则受法于司马以作其众
庶及马牛车辇会其车人之卒伍使皆备旗鼓兵器以
帅而至
 注曰受法于司马者知所当徵众寡 邱氏曰作起
卷九 第 9a 页 WYG0100-0150a.png
 也起其众庶马牛车辇而后会其车人之卒伍人有
 人之卒伍车有车之卒伍 坡谓下稍人注云县师
 受于司马邦国都鄙稍甸郊里唯司马所调帅而至
 者帅而至司马也
凡造都邑量其地辨其物而制其域
 疏曰都大都小都邑家邑也物谓地所有也若地无
 所有不可耕垦若山泽者不授之故王制云名山大
 泽不以封
卷九 第 9b 页 WYG0100-0150b.png
以岁时徵野之赋贡
 坡谓野谓甸稍县都也所徵贡与闾师同徵赋则贰
 载师也
○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
 疏曰此与下为总目也
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艰阨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郊
里之委积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县都之委
积以待凶荒
卷九 第 10a 页 WYG0100-0150c.png
 注曰委积者廪人仓人计九榖之数足国用以其馀
 共之所谓馀法用也职内邦之移用亦如此也皆以
 馀财共之少曰委多曰积乡里乡所居也艰阨犹困
 乏也门关以养老孤人所出入易以取饩廪也羁旅
 过行寄止者待凶荒谓邦国所当通给者也 疏曰
 乡里据国中郊里即六乡之民所居郊者宾客至郊
 与主国使者交接因即与之廪饩故以待宾客也野
 鄙者六遂在郊外曰野六遂有五百家鄙故以鄙表
卷九 第 10b 页 WYG0100-0150d.png
 六遂耳羁旅处处皆有独于此见惠者甸地在二百
 里中于内外有羁旅皆得取之故独见于此也云县
 都不见家稍者则县都中可以兼之特于此三处见
 凶荒者凶荒则畿内畿外皆有若畿外凶荒则入向
 畿内取之畿内凶荒则向畿外取之故于近畿三百
 里之外言待凶荒之事也
凡宾客会同师役掌其道路之委积凡国野之道十里
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
卷九 第 11a 页 WYG0100-0151a.png
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
 注曰庐若今野候徙有庌也宿可止宿若今亭有室
 矣候馆楼可以观望者也一市之间有三庐一宿
 疏曰上经委积随其所须之处而委积此经所陈委
 积据会同师役行道所须故分布于道路 薛士龙
 曰成周封建之制自诸侯禄地及禄士之外其閒田
 之归于公上者虽领于王官皆藏于天下故自都达
 竟有委有积凡糗粮刍茭具焉以待军旅考之于诗
卷九 第 11b 页 WYG0100-0151b.png
 彻申伯土疆以峙其粮而左氏亦云卫取于相土之
 东都以会王之东蒐夫粮峙于申会蒐之备达于卫
 境天下之赋藏略可睹矣 王氏曰遗人会同司役
 之委积邦之大用不领于大府者大府主邦中经费
 之用有品式式用之馀所馀犹多则随道里之便收
 贮之卒然有急而用可无之兼无馈饷输挽之劳是
 以虽行千里而若衽席上过师也 庌音雅竟音境
凡委积之事巡而比之以时颁之
卷九 第 12a 页 WYG0100-0151c.png
 疏曰言凡委积上二文委积之事是也以时颁之则
 以待者是也
○均人掌均地政均地守均地职均人民牛马车辇之
力政
 均人所均地政以下总均畿内乡遂及公邑政读为
 征地征九赋也地守虞衡之属地职农圃之属二者
 九贡也力政人民则治城郭涂巷沟渠牛马车辇则
 转委积之属 政音征下同
卷九 第 12b 页 WYG0100-0151d.png
凡均力政以岁上下丰年则公旬用三日焉中年则公
旬用二日焉无年则公旬用一日焉
 注曰丰年人食四釜之岁也人食三釜为中岁人食
 二釜为无岁岁无赢储也公事也旬均也读如㽦㽦
 原隰之㽦易坤为均今书亦有作旬者 疏曰此所
 均力政者即上人民之力政不通牛马车辇 釜房
 甫反㽦音旬
凶札则无力政无财赋
卷九 第 13a 页 WYG0100-0152a.png
 无力政恤其劳也无财赋恤其乏困也财赋即九赋
 地政也 疏曰此即廪人云不能人二釜之岁
○不收地守地职不均地政
 无财赋故不平计地征也非凶札之岁当敛赋乃均
 之耳独言不均地政举其重者其实地守地职既不
 收亦不均矣
三年大比则大均
 注曰有年无年大平计之若久不脩则数或阙
卷九 第 13b 页 WYG0100-0152b.png
○师氏掌以美诏王
 注曰告王以善道也文王世子曰师也者教之以事
 而谕诸德者也 吕伯恭曰程伊川谓后世知求治
 而不知正君知规过而不知养德盖后世谏诤之官
 所以正君之恶者未尝不设若从容和缓以养君之
 德者则阙焉师氏以美诏王专以从容和缓养君之
 德不幸君有过则有保氏之官在故二官皆言王举
 则从听治亦如之使人君既有所养又有所畏所以
卷九 第 14a 页 WYG0100-0152c.png
 二者不可偏废 美音美
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
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
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
 注曰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孝在三德
 之下三行之上德有广于孝而行莫尊焉 疏曰以
 此三教教国子王太子已下至元士之适子也 朱
 子曰至德云者诚意正心端本清源之事道则天人
卷九 第 14b 页 WYG0100-0152d.png
 性命之理事物当然之则脩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
 术也敏德云者彊志力行蓄德广业之事行则理之
 所当为日可见之迹也孝德云者尊祖爱亲不忘其
 所由生之事知逆恶则以得于已者笃实深固有以
 真知彼之逆恶而自不忍为者也 吕伯恭曰贤良
 者国中之先生长者也师长者朝夕与吾处者也
 黄文叔曰六德三德同此德也六德举其成德之可
 名者也三德原始要终使知所由入也六行三行同
卷九 第 15a 页 WYG0100-0153a.png
 此行也孝弟而已矣 行下孟反知音智
居虎门之左司王朝
 注曰虎门路寝门也王日视朝于路寝门外画虎焉
 以明勇猛于守宜也司犹察也察王之视朝若有善
 道可行者则当前以诏王
○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弟
 注曰教之者使识旧事也中中礼者也失失礼者也
 故书中为得杜子春云当为得记君得失若春秋是
卷九 第 15b 页 WYG0100-0153b.png
 也 陈君举曰教以德行以立其根本又须教以国
 政使之通达治体
○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
 注曰贵游子弟王公之子弟游无官司者 疏曰即
 上之国子弟也 李景齐曰国之贵游子弟皆宿卫
 者也以其在王宫而于王为近且密师氏以美诏王
 则王闻正言知正道固可以格其非心然退而寒之
 者众则此心易摇故必教国子以善使之在王所者
卷九 第 16a 页 WYG0100-0153c.png
 长幼卑尊无非端士王谁与为不善乎 朝直遥反
 中丁仲反
凡祭祀宾客会同丧纪军旅王举则从
 注曰举犹行也 疏曰此数事王行之时师氏则从
 以王所在皆须诏王以美道故也
○听治亦如之
 注曰谓王举于野外以听朝 疏曰即上数事王所
 在皆有朝以听治之故从王亦如上虎门之左同故
卷九 第 16b 页 WYG0100-0153d.png
 云亦如之 郑景望曰王之出入起居无不与知随
 事而将顺救正之则达善于萌止恶于微过易寡而
 德易成
使其属帅四夷之隶各以其兵服守王之门外且跸
 属即上士府史胥徒之等兵服东方南方其服布其
 兵剑西方北方其服旃其兵弓矢不同也门外中门
 之外跸止行人不得迫王宫也
○朝在野外则守内列
卷九 第 17a 页 WYG0100-0154a.png
 注曰内列蕃营之在内者也其属亦率四夷之隶守
 之如守王宫 疏曰朝在野外即上文听治是也
○保氏掌谏王恶
 注曰谏者以礼义正之文王世子曰保也者慎其身
 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
○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
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乃教之六仪一
曰祭祀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
卷九 第 17b 页 WYG0100-0154b.png
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车马之容
 道即艺与仪也艺者道之寓使之得于手而应乎心
 容者道之𤼵使之根于心而生于色莫非养其道心
 之方也 注曰五礼吉凶宾军嘉也六乐云门大咸
 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也郑司农云五射白矢参连剡
 注襄尺井仪也五驭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
 逐禽左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九数
 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今
卷九 第 18a 页 WYG0100-0154c.png
 有重差夕桀勾股也玄谓祭祀之容齐齐皇皇宾客
 之容穆穆皇皇朝廷之容济济翔翔丧纪之容累累
 颠颠军旅之容暨暨詻詻车马之容匪匪翼翼 剡
 羊甚反襄音让差初佳反重直龙反桀音的济子礼
 反暨其器反咨五格反
凡祭祀宾客会同丧纪军旅王举则从听治亦如之使
其属守王闱
 注曰闱宫中之巷门 郑刚中曰谏恶之官尤当自
卷九 第 18b 页 WYG0100-0154d.png
 宫闱始
○司谏掌纠万民之德而劝之朋友正其行而强之道

 注曰朋友相切磋以善道也强犹劝也 朱子曰人
 之大伦其别有五必欲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交
 尽其道而无悖非有朋友以责善辅仁孰能使之然
 哉此古之圣人脩道立教所以必重乎此而不敢忽
 也 行下孟反强其丈反
卷九 第 19a 页 WYG0100-0155a.png
巡问而观察之以时书其德行道艺辨其能而可任于
国事者
 注曰巡问行问民间也可任于国事任吏职 郑刚
 中曰巡而问之观而察之见其德行道艺可书者则
 以时书之其或才能过人颖脱于伦辈之中他日可
 任国家之事者又别白而条具之 吴氏曰书而辨
 之以待宾兴
以考乡里之治以诏废置以行赦宥
卷九 第 19b 页 WYG0100-0155b.png
 注曰因巡问强劝万民而考乡里吏民罪过以告王
 所当罪否
○司救掌万民之邪恶过失而诛让之以礼防禁而救

 注曰邪恶谓侮慢长老语言无忌而未丽于罪者过
 失亦由邪恶酗醟好讼若抽拔兵器误以行伤害人
 丽于罪者诛诛责也古者重刑且责怒之未即罪也
  疏曰此经与下二经皆总目也诛让之者即下二
卷九 第 20a 页 WYG0100-0155c.png
 文三让是也以礼防禁而救之者此邪恶过失皆去
 冠饰役之囚之皆使困苦而令改恶从善是救之也
  邪音邪酗许御切虚去声醟音咏
凡民之有邪恶者三让而罚三罚而士加明刑耻诸嘉
石役诸司空
 注曰罚谓挞击之也加明刑者去其冠饰而书其邪
 恶之状著之背也嘉石朝士所掌在外朝之门左使
 坐焉以耻辱之既而役诸司空使事官作之也坐役
卷九 第 20b 页 WYG0100-0155d.png
 之数存于司寇 著直略反
其有过失者三让而罚三罚而归于圜土
 注曰圜土狱城也过失近罪昼日任之以事而收之
 夜藏于狱亦加明刑以耻之不使坐嘉石其罪已著
 未忍刑之
凡岁时有天患民病则以节巡国中及郊野而以王命
施惠
 注曰天患谓灾害也节旌节也施惠赒恤之
卷九 第 21a 页 WYG0100-0156a.png
○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
 注曰难相与为仇雠谐犹调也
○凡过而杀伤人者以民成之
 注曰过无本意也成平也郑司农云以民成之以乡
 里之民共和解之
○鸟兽亦如之
 注曰过失杀伤人之畜产者 王氏曰鸟兽谓畜产
 猛鸷杀伤人也
卷九 第 21b 页 WYG0100-0156b.png
凡和难父之雠辟诸海外兄弟之雠辟诸千里之外从
父兄弟之雠不同国君之雠视父师长之雠视兄弟主
友之雠视从父兄弟
 注曰和之使辟于此不得就而仇之九夷八蛮五戎
 六狄谓之四海主大夫君也 疏曰此经略言其不
 言者皆以服约之伯叔父母姑姊妹女子子在室及
 兄弟子众子一与兄弟同其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
 父母其孙承后皆斩衰皆与父同其不承后者祖与
卷九 第 22a 页 WYG0100-0156c.png
 伯叔同曾祖高祖齐衰三月皆与从父兄弟同以其
 同绳屦故也自外不见者据服为断也其兄弟及从
 父兄弟师长主友皆谓无子复无亲于己者故据己
 亲疏为远近若有子及亲于己则自从亲为断复雠
 之法可尽五世之内五世之外施之于己则无义施
 之于彼则无罪所复者唯谓杀者之身乃在被杀者
 子孙可尽五世得复之 坡谓此经为过而杀伤人
 者立法虞书曰宥过无大康诰曰大罪非终乃不可
卷九 第 22b 页 WYG0100-0156d.png
 杀正谓此也故过而杀伤人者律之以王法则无死
 本之以忠臣孝子之心则无生惟辟而去焉因其可
 生而生之非惜一人之命而纵逆恶非堕王章以弛
 忠孝之伦也雠者已远则臣子之憾亦可少泐已所
 以酌情理之中而为是权法耳君师主友乃因父兄
 之雠比类及之不通上文和难为义盖君无过而杀
 伤之事也呜呼无关雎麟趾之意而欲行斯法也吾
 恐故杀者布财于官吏将托为过杀而出之矣是启
卷九 第 23a 页 WYG0100-0157a.png
 之也又在善用之者
○弗辟则与之瑞节而以执之
 注曰瑞节玉节之剡圭也和之而不肯辟者是不从
 王命也王以剡圭使调人执之治其罪 辟音避下
 同从才用反
凡杀人有反杀者使邦国交雠之
 注曰反复也复杀之者此欲除害弱敌也邦国交雠
 之明不和诸侯得者即诛之郑司农云有反杀者谓
卷九 第 23b 页 WYG0100-0157b.png
 重杀也
凡杀人而义者不同国令勿雠雠之则死
 两下相杀曰杀义宜也此乃为寇攘诱臣妾之小人
 身其害而杀之者为得其宜虽所杀者人之父兄不
 得雠也使之不同国而已如今时王法杀奸盗于室
 中律置不问其此类与
凡有斗怒者成之不可成者则书之先动者诛之
 注曰斗怒辨讼者也不可成不可平也书之记其姓
卷九 第 24a 页 WYG0100-0157c.png
 名辨本也郑司农云成之谓和之也和之犹今二千
 石以令解仇怨后复相报移徙之此其类也
○媒氏掌万民之判
 注曰判半也得耦为合主合其半成夫妇也丧服傅
 曰夫妻判合郑司农云主万民之判合
○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
 注曰郑司农云成名谓子生三月父名之
○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卷九 第 24b 页 WYG0100-0157d.png
 注曰二三者天地相承覆之数也易曰参天两地而
 奇数焉 疏曰王肃曰家语哀公问于孔子男子十
 六精通女子十四而化是则可以生民矣闻礼男三
 十而有室女二十而有夫岂不晚哉孔子曰夫礼言
 其极亦不是过男子二十而冠有为人父之端女子
 十五许嫁有适人之道于此以往则自婚矣然则三
 十之男二十之女中春之月者所谓言其极法耳
 奇音倚中音仲
卷九 第 25a 页 WYG0100-0158a.png
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
 郑刚中曰判之为言谓夫妻反目分别而去也入子
 者已无嗣子或入同宗之子以为嗣如今世之立嗣
  坡谓娶判妻书之防奸私也入子书之恐收养异
 姓则他日之婚姻无别也
中春之月令会男女
 注曰中春阴阳交以成昏礼顺天时也
○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卷九 第 25b 页 WYG0100-0158b.png
 坡谓六礼备为渐易曰渐女归吉是也六礼不备为
 奔奔者迅疾之意不以渐也古者夫妇有别而后父
 子有亲一礼不备不可以行今之奔者不禁何容有
 三十之男二十之女可以判合而未合者虽不备礼
 犹许之非慕说相奔就之说也
○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
 故谓凶荒札丧也令以时以礼之令也有丧荒者娶
 不备礼不用中春大司徒荒政十曰多昏杂记曰已
卷九 第 26a 页 WYG0100-0158c.png
 虽小功既卒哭可以冠子娶妻 中音仲慕说之说
 音悦
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坡谓司犹察也无夫家谓未有夫家也男无家者或
 单或贫而不能娶女无夫者或屈于孤贱过期而不
 行且时有天患民病男女仳离如此之类皆司而会
 之也若夫鳏寡圣人亦各从其志耳岂有抑其贞操
 强使判合乎呜呼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曾谓周
卷九 第 26b 页 WYG0100-0158d.png
 公而不见此与 会古外反仳普弭反强上声
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注曰纯实缁字也古缁以才为声纳币用缁妇人阴
 也凡于娶礼必用其类五两十端也必言两者欲得
 其配合之名十者用五行十日相成也士大夫乃以
 玄纁束帛天子加以榖圭诸侯加以大璋杂记曰纳
 币一束束五两两五寻然则每端二丈 疏曰凡嫁
 子娶妻含尊卑但曰缁帛文主庶人耳若馀行礼则
卷九 第 27a 页 WYG0100-0159a.png
 用制币丈八尺取俭易共此昏礼取诚实之义故以
 二丈整数为之也 纯音缁
禁迁葬者与嫁殇者
 注曰迁葬谓生时非夫妇死既葬迁之使相从也殇
 十九以下未嫁而死者生不以礼相接死而合之是
 亦乱人伦者也
凡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其附于刑者归之于

卷九 第 27b 页 WYG0100-0159b.png
 注曰阴讼争中冓之事以触法者胜国亡国也亡国
 之社奄其上而栈其下使无所通就之以听阴讼之
 情明不当宣露其罪不在赦宥者直归士而刑之不
 复以听士司寇之属诗云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
 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冓古候反栈才
 产反
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
 注曰量豆区斗斛之属度丈尺也 刘原父曰治谓
卷九 第 28a 页 WYG0100-0159c.png
 正万民交易之法教谓使三市信义不欺政谓平百
 物轻重之价刑谓制盗贼奸伪之民量平榖米度定
 布帛禁谓坏法乱俗之物不儥于市令谓宣教立政
 之事必宪于民 儥音育后同宪音悬
以次叙分地而经市
 注曰次谓吏所治舍思次介次也若今市亭然叙肆
 行列也经界也
○以陈肆辨物而平市
卷九 第 28b 页 WYG0100-0159d.png
 陈犹次也辨物物异肆也美恶不混其价自显而平
 即天官内宰所云正其肆陈其货贿之事也
○以政令禁物靡而均市
 注曰物靡者易售而无用禁之则市均郑司农云靡
 谓侈靡也 疏曰物靡买之者多贵而无用令使用
 物买之者少而贱则市贾不均故禁之
○以商贾阜货而行布
 注曰通物曰商居卖物曰贾阜犹盛也郑司农云布
卷九 第 29a 页 WYG0100-0160a.png
 谓泉也 王光远曰布者所以权百物而通之货苟
 不阜则布无所通故必以商贾阜货而行之
○以量度成贾而徵儥
 注曰徵召也儥买也物有定价则买者来也
○以质剂结信而止讼
 注曰质剂谓两书一札而别之也若今下手书言保
 物要还矣
○以贾民禁伪而除诈
卷九 第 29b 页 WYG0100-0160b.png
 注曰贾民胥师贾师之属必以贾民为之者知物之
 情伪与实诈 疏曰伪据物而言诈据人而说也
○以刑罚禁暴而去盗
 注曰刑罚宪徇扑
○以泉府同货而敛赊
 注曰同共也同者谓民货不售则为敛而买之民无
 货则赊贳而予之 坡谓次叙陈肆先定其规画也
 而后兴利故政令商贾次之利聚而后卖者买者资
卷九 第 30a 页 WYG0100-0160c.png
 焉故次之以量度质剂则市事尽矣贾民刑罚去市
 之害泉府通市之穷故又次于后 商贾贾民注曰
 贾贾师同音古成贾注市贾同音嫁行户刚反下同
 贳音世
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
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注曰日昃昳中也市杂聚之处言主者谓其多者也
 百族必容来去商贾家于市城贩夫贩妇朝资夕卖
卷九 第 30b 页 WYG0100-0160d.png
 因其便而分为三时之市所以了物极众郑司农云
 百族百姓也 疏曰案匠人市朝一夫各方百步就
 百步而分为三时之市恐不可若然则一夫者据市
 亭置次司市及贾师胥师听事之处取其列行肆之
 处则居地多矣此三市皆于一院内为之大市于中
 朝市于东偏夕市于西偏郊特牲所云是也
○凡市入则胥执鞭度守门市之群吏平肆展成奠贾
上旌于思次以令市市师涖焉而听大治大讼胥师贾
卷九 第 31a 页 WYG0100-0161a.png
师涖于介次而听小治小讼
 凡市入谓三时之市市者入也胥守门也察诈伪也
 必执鞭度以威正人众也系鞘于上则为鞭因刻丈
 尺则为度群吏胥师以下也平肆平卖物之行列使
 之正也展整也成平也所以成平市物者即今之牙
 侩也奠读为定整敕会者使定物贾防诳豫也上旌
 者以为众望也见旌则知当市也思次若今市亭也
 市师司市也介次市亭之属别小者也涖视也思当
卷九 第 31b 页 WYG0100-0161b.png
 为司字声之误也
○凡万民之期于市者辟布者量度者刑戮者各于其
地之叙
 期谓欲买卖期决于市也辟法也法布者铸泉之处
 也量度者成贾之处也刑戮者决罪之处也各赴于
 其叙则事虽繁而人不杂矣
○凡得货贿六畜者亦如之三日而举之
 注曰得遗物者亦使置其地货于货之肆马于马之
卷九 第 32a 页 WYG0100-0161c.png
 肆则主求之易也三日而无识认者举之没入官
 坡谓自大市至此唯次叙分地而经市乃可如此
 昃昃同奠音定奠贾之贾音嫁辟音璧昳音绖鞘所
 交反侩古外反易以豉反
凡治市之货贿六畜珍异亡者使有利者使阜害者使
亡靡者使微
 注曰利利于民谓物实厚者害害于民谓物行苦者
 使有使阜起其贾以徵之也使亡使微抑其贾以郤
卷九 第 32b 页 WYG0100-0161d.png
 之也侈靡细好使富民好奢微之而已郑司农云亡
 者使有亡此物则开利其道使之有 坡谓此一节
 乃以政令禁物靡而均市也 亡音无下同贾音嫁
 好奢之好呼报反
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之
 注曰玺节印章如今斗检封矣使人执之以通商以
 出货贿者王之司市也以内货贿者邦国之司市也
○国凶荒札丧则市无征而作布
卷九 第 33a 页 WYG0100-0162a.png
 注曰有灾害物贵市不税为民乏困也金铜无凶年
 因物贵大铸泉以饶民 陈及之曰市既无征则物
 聚多物多则钱重钱重则物反轻非所以便商旅也
 作布则物虽多而钱不重商贾𫉬其利则来者多矣
  坡谓自凡通货贿至此乃以商贾阜货而行布也
  内音纳
凡市伪饰之禁在民者十有二在商者十有二在贾者
十有二在工者十有二
卷九 第 33b 页 WYG0100-0162b.png
 注曰郑司农云所以俱十有二者工不得作贾不得
 粥商不得资民不得畜玄谓王制曰用器不中度不
 粥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精觕不中数幅
 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五谷
 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
 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亦其类也于四十八则未闻
 数十二焉 坡谓此一节乃禁伪而除诈也 贾音
 古粥音鬻下同中丁仲反
卷九 第 34a 页 WYG0100-0162c.png
市刑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其附于刑者归于

 注曰徇举以示其地之众也扑挞也郑司农云宪罚
 播其肆也 疏曰徇既将身以示之则宪是以文书
 表示于肆
○国君过市则刑人赦夫人过市罚一幕世子过市罚
一帟命夫过市罚一盖命妇过市罚一帷
 注曰谓诸侯及夫人世子过其国之市大夫内子过
卷九 第 34b 页 WYG0100-0162d.png
 其都之市也市者人之所交利而行刑之处君子无
 故不游观焉若游观则施惠以为说也国君则赦其
 刑人夫人世子命夫命妇则使之出罚异尊卑也所
 罚谓宪徇扑也必罚幕帟盖帷市者众也此四物者
 在众之用也此王国之市而说国君以下适市者诸
 侯之于其国与王同以其足以互明之 疏曰宪徇
 刑之轻者而赦之使出帷幕难备之物者出物虽重
 而无耻宪徇虽轻而有愧故以出物为轻也 王介
卷九 第 35a 页 WYG0100-0163a.png
 甫曰市人犯刑以利而已国君近利则市人何诛焉
 故赦之罚之 坡谓自市刑至此乃以刑罚禁暴而
 去盗也至量度质剂司在质人陈肆辨物职之肆长同
 货敛赊专自泉府各于当官详之 帟音绎说如字
 解说也
凡会同师役市师帅贾师而从治其市政掌其卖儥之

 注曰市司司市也儥买也会同师役必有市者大众
卷九 第 35b 页 WYG0100-0163b.png
 所在来物以备之
○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
 注曰成平也会者平物价而来主成其平也人民奴
 婢也珍异四时食物
凡卖儥者质剂焉大市以质小市以剂掌稽市之书契
 注曰质剂者为之劵藏之也大市人民牛马之属用
 长劵小市兵器珍异之物用短劵稽犹考也治也书
 契取予市物之劵也其劵之象书两札刻其侧 坡
卷九 第 36a 页 WYG0100-0163c.png
 谓此节所谓以质剂结信而止讼也质剂与书契有
 别质剂者民既贸易各有执信若今之买牛契之类
 也书契者取予之劵若今之借字限字也书契或有
 虚名诡书或取者有契而不还其贷或予者已收责
 而靳其契亦皆不信而可致讼者故又掌稽之 予
 音与
同其度量壹其淳制巡而考之犯禁者举而罚之
 注曰杜子春云淳当为纯纯谓幅广制谓匹长也皆
卷九 第 36b 页 WYG0100-0163d.png
 当中度量玄谓淳读如淳尸盥之淳 坡谓此节所
 谓以量度成贾而徵儥也同之壹之则无长短多少
 之差而贾自定矣 中丁仲反贾音嫁
凡治质剂者国中一旬郊二旬野三旬都三月邦国期
期内听期外不听
 注曰谓赍劵契者来讼也以期内来则治之后期则
 不治所以绝民之好讼且息文书也郊远郊也野甸
 稍也都大都小都 疏曰此经总上质剂与书契来
卷九 第 37a 页 WYG0100-0164a.png
 诉者 赍音赍
○廛人掌敛布絘布总布质布罚布廛布而入于泉府
 注曰布泉也郑司农云絘布列肆之税布杜子春云
 总当为儳谓无肆立持者之税也质布者质人之所
 罚犯质剂者之泉也罚布者犯市令者之泉也廛布
 者货贿诸物邸舍之税 絘音次总读儳音才
凡屠者敛其皮角筋骨入于玉府
 注曰以当税给作器物也 疏曰屠者其人亦有地
卷九 第 37b 页 WYG0100-0164b.png
 税因其屠即取皮角筋骨堪饰器物者使入玉府以
 当邦赋
凡珍异之有滞者敛而入于膳府
 注曰故书滞或作廛玄谓滞读如沈滞之滞珍异四
 时食物也不售而在廛久则瘦癯腐败为买之入膳
 夫之府所以纾民事而官不失实 癯其俱反
○胥师各掌其次之政令而平其货贿宪刑禁焉察其
诈伪饰行儥慝者而诛罚之
卷九 第 38a 页 WYG0100-0164c.png
 刑宪徇扑也禁伪饰之禁也 坡谓行不坚固也唐
 韩琬传云器不行窳饰行巧饰其行也儥卖也慝恶
 也
听其小治小讼而断之
  宪刑之宪音悬行下孟反
○贾师各掌其次之货贿之治辨其物而均平之展其
成而奠其贾然后令市
 郑刚中曰在肆之物美恶混淆故使之辨 贾师之
卷九 第 38b 页 WYG0100-0164d.png
 贾音古下同奠音定其贾之贾音嫁
凡天患禁贵儥者使有恒贾
 注曰恒常也谓若贮米榖棺木而睹久雨疫病者贵
 卖之因天灾害阨民使之重困 史直翁曰物价翔
 踊不可禁禁之则深藏而不出求者多则贾不得不
 贵虽有知巧何以弭之先王之市已先知其货贿多
 寡有无之所在故能使其必儥而市价可使不贰故
 曰使有常价后世无法以处徒肆其刑威以禁之欲
卷九 第 39a 页 WYG0100-0165a.png
 求其贾之有常不可得已
○四时之珍异亦如之
 注曰荐宗庙之物 疏曰此珍异亦是富人贱时豫
 贮而后贵时卖之 贾音嫁注同贮贮同重直龙反
凡国之卖儥各帅其属而嗣掌其月
 注曰儥买也故书卖为买郑司农云谓官有所斥令
 卖贾师帅其属而更相代直月为官卖之均劳逸
○凡师役会同亦如之
卷九 第 39b 页 WYG0100-0165b.png
 疏曰此亦从行所在当直为官买卖也
○司暴掌宪市之禁令禁其斗嚣者与其暴乱者出
入相陵犯者以属游饮食于市者
 注曰嚣欢也 徐氏曰斗者以力争嚣者以口竞暴
 者虐物乱者悖理出入陵犯谓恃强以相陵属游饮
 食谓群饮而败礼
○若不可禁则搏而戮之
 邱氏曰搏伺而禽之 史直翁曰先王有心于爱民
卷九 第 40a 页 WYG0100-0165c.png
 故设吏以禁暴后世有心于取利故设吏以为暴民
 有一物吏思得之既不可以自取必借奸民以为囊
 橐民或不从则斗嚣暴乱陵犯无所不至民不得已
 而予之吏既受矣奸民于是愈肆吏方拱手听命而
 敢搏而戮之乎是以欲行禁暴当先择吏之良者以
 处于上而下之奸民自化矣 嚣五羔反搏音博同
 捕予音与
○司稽掌巡市而察其犯禁者与其不物者而搏之
卷九 第 40b 页 WYG0100-0165d.png
 注曰不物衣服视占不与众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
掌执市之盗贼以徇且刑之
 疏曰市之盗贼亦无过小盗徇扑而已
○胥各掌其所治之政执鞭度而巡其前掌其坐作出
入之禁令袭其不正者
 注曰作起也坐起禁令当市而不得空守之属杜子
 春云袭谓掩捕其不正者
○凡有罪者挞戮而罚之
卷九 第 41a 页 WYG0100-0166a.png
 注曰罚之使出布
○肆长各掌其肆之政令陈其货贿名相近者相远也
实相近者相尔也而平正之
 注曰尔亦近也俱是物也使恶者远善善自相近郑
 司农云谓若珠玉之属俱名为珠俱名为玉而贾或
 百万或数万恐农夫愚民见欺故别异令相远使贾
 人不得杂乱以欺人 坡谓此官所谓以陈肆辨物
 而平市也
卷九 第 41b 页 WYG0100-0166b.png
○敛其总布掌其戒禁
 注曰杜子春云总当为儳 远于万反注同而贾音
 嫁贾人音古
○泉府掌以市之征布敛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者
以其贾买之物楬而书之以待不时而买者买者各从
其抵都鄙从其主国人郊人从其有司然后予之
 注曰郑司农云物楬而书之物物为笺书书其贾楬
 著其物也不时买者谓急求者也主者别治大夫也
卷九 第 42a 页 WYG0100-0166c.png
 玄谓抵实柢字柢本也本谓所属吏主有司是也
 疏曰征布者即上廛人絘布已下之布并入泉府而
 藏之故总云征布也 贾音嫁予音与笺音笺
凡赊者祭祀无过旬日丧纪无过三月
 注曰郑司农云赊贳也以祭祀丧纪故从官贳买物
凡民之贷者与其有司辨而授之以国服为之息
 注曰有司其所属吏也与之别其贷民之物定其贾
 以予之 疏曰此经不言都鄙主者有司中兼之
卷九 第 42b 页 WYG0100-0166d.png
 坡谓国服为息儒者因青苗之害改为说者不一抑
 无庸也其时孙觉奏曰成周赊贳特以备民之缓急
 不可徒与也故与国服为之息然国服之息说者不
 明郑氏释经乃引王莽为据不应周公取息重于莽
 时况国用专取具于泉府则冢宰九赋将安用取圣
 世宜讲求先王之法不当取疑文虚说以图治安善
 哉言也古今异宜微文难知后圣有作或在损益此
 语似可阙疑 贾音嫁予音与
卷九 第 43a 页 WYG0100-0167a.png
凡国事之财用取具焉岁终则会其出入而纳其馀
 注曰会计也纳入也入馀于职币 坡谓邦之大用
 内府待之小用外府待之则此国事之财用者专指
 王之膳服也 会古外反
  陈君举曰王荆公尝谓周礼一书理财居其半自
  有周礼以来刘歆辅王莽专为理财至荆公熙宁
  亦专理财所以先儒多疑于周礼今细考之亦诚
  有可疑者且以廛人一官论之所谓絘布者郑氏
卷九 第 43b 页 WYG0100-0167b.png
  谓列肆之税即今之房廊钱所谓廛布者郑氏谓
  诸物邸舍之税即今之白地钱又有罚布者卖买
  不平之罚质布者质人巡考犯禁之罚即今之搭
  地钱又有总布者子春谓无肆立持之税若熙宁
  间不系行钱人凡屠者敛皮角筋骨入于玉府即
  今所谓纳筋骨者敛珍异之滞者入于膳府则以
  供一人之玩好者德宗宫市之弊其初只教官与
  百姓交易后乃用宦者为使买之多不偿其本钱
卷九 第 44a 页 WYG0100-0167c.png
  熙宁不系行钱郑侠奏议谓负水拾发担粥提茶
  皆有免行然则廛人之弊安得不至于此其他自
  山虞以至泽虞自卝人以至掌炭又有上项征税
  如此其未至市肆者在川则有川禁泽则有泽禁
  金玉铅锡则有禁齿革羽毛则有禁絺绤薪炭则
  有禁所以取民者无一不备与夫司门犯禁之财
  司关举货之罚巾车之车折则入赍马质之马死
  则物更先王所以不与民争利者全不见于此书
卷九 第 44b 页 WYG0100-0167d.png
  所以王莽用周礼遂有五均六干列肆里区无不
  征之荆公用周礼遂有坊场河渡白地房廊搭罚
  六色免行市例之类无所不有至使周礼之书后
  人不得尝试夫周礼之法果如是耶抑用之者失
  其实耶 坡谓此论详赡明快然刘王果能使其
  君自冢宰头一段渐次行到司市即无此患 卝
  音矿铅铅同
 周礼述注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