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248-047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读史记十表卷三
              南阳汪越撰
  六国表第三
太史公曰读秦记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
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
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
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及文公踰
卷三 第 1b 页 WYG0248-0478b.png
陇攘夷狄尊陈宝营岐雍之间而穆公修政东竟至河
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
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及田常杀简公
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
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务在彊
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矫称蜂出誓盟不
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
之比于戎翟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论秦之德义不如
卷三 第 2a 页 WYG0248-0479a.png
鲁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彊也然卒并天
下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盖若天所助焉或曰东方物
所始生西方物之成熟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
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皇甫谧曰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汤起于
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
蜀汉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
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
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
卷三 第 2b 页 WYG0248-0479b.png
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秦取天下多
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已而俗
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
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悲夫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
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后有君
子以览观焉
周  秦  魏献子韩宣子赵简子楚 燕 齐
卷三 第 3a 页 WYG0248-0479c.png

卷三 第 4a 页 WYG0248-0480a.png

卷三 第 5a 页 WYG0248-0480c.png

卷三 第 6a 页 WYG0248-0481a.png

卷三 第 7a 页 WYG0248-0481c.png

卷三 第 8a 页 WYG0248-0482a.png

卷三 第 9a 页 WYG0248-0482c.png

卷三 第 10a 页 WYG0248-0483a.png

卷三 第 11a 页 WYG0248-0483c.png

卷三 第 12a 页 WYG0248-0484a.png

卷三 第 13a 页 WYG0248-0484c.png

卷三 第 14a 页 WYG0248-0485a.png

卷三 第 15a 页 WYG0248-0485c.png

卷三 第 16a 页 WYG0248-0486a.png

卷三 第 17a 页 WYG0248-0486c.png

卷三 第 18a 页 WYG0248-0487a.png

卷三 第 19a 页 WYG0248-0487c.png

卷三 第 20a 页 WYG0248-0488a.png

卷三 第 21a 页 WYG0248-0488c.png

卷三 第 22a 页 WYG0248-0489a.png

卷三 第 23a 页 WYG0248-0489c.png

卷三 第 24a 页 WYG0248-0490a.png

卷三 第 25a 页 WYG0248-0490c.png

卷三 第 26a 页 WYG0248-0491a.png

卷三 第 27a 页 WYG0248-0491c.png

卷三 第 28a 页 WYG0248-0492a.png

卷三 第 29a 页 WYG0248-0492c.png

卷三 第 30a 页 WYG0248-0493a.png

卷三 第 31a 页 WYG0248-0493c.png

卷三 第 32a 页 WYG0248-0494a.png

卷三 第 33a 页 WYG0248-0494c.png

卷三 第 34a 页 WYG0248-0495a.png

卷三 第 35a 页 WYG0248-0495c.png

卷三 第 36a 页 WYG0248-0496a.png

卷三 第 37a 页 WYG0248-0496c.png

卷三 第 38a 页 WYG0248-0497a.png

卷三 第 39a 页 WYG0248-0497c.png

卷三 第 40a 页 WYG0248-0498a.png

卷三 第 41a 页 WYG0248-0498c.png

卷三 第 42a 页 WYG0248-0499a.png
 
 
 
 
 
 
 
 
卷三 第 42b 页 WYG0248-0499b.png
 
 
 
 
 
 
 
 读史记十表卷三
卷三 第 43a 页 WYG0248-0499c.png
  读六国表
 读六国表以秦为主周之后汉之先序所谓因秦纪
 踵春秋后表六国时事是也
 冠周于上周虽衰未亡也至赧王五十九年卒而绝
 不即予秦者秦未并天下也盖阙不书王者三十三
 年(始皇二十八年六国皆灭/乃书其年于上以代周)
 东周西周不书王以自贬为君卑若县鄙不成王也
 周无事可书书齐威王朝周两书贺秦书致胙于秦
卷三 第 43b 页 WYG0248-0499d.png
 书诸侯会致伯秦秦代周之徵也书九鼎震亡徵也
 书王子定奔晋王室难也书东周惠公薨自贬也于
 秦表则书曰天子致胙曰天子致伯曰诸侯毕贺曰
 会诸侯于泽朝天子曰天子贺曰天子致文武胙皆
 以伤王室而必正其名也曰取西周王曰吕不韦取
 东西周周始亡然不于周书者不予秦之灭周也
 表秦详于六国何也秦自为一代之制故置官书为
 赋书作上下畤书堑河筑城书为县书开阡陌书令
卷三 第 44a 页 WYG0248-0500a.png
 吏带剑为县有秩史书行钱书初腊书置丞相书初
 置三川郡书初置东郡书百姓纳粟拜爵书天下大
 酺书俱在始皇并天下二十八年前盖先王封建井
 田周官周礼已尽湮于是矣此太史公微意也
 秦灭六国以六国自相灭也表于攻伐拔地纳地助
 击助灭俱详载合观之可以见秦并天下之大机焉
 表魏则大书云孟子来特识也王问利对曰君不可
 言利载问答者为战国所无也前表文侯受经子夏
卷三 第 44b 页 WYG0248-0500b.png
 同意
 魏韩赵三国其始犹表晋晋未亡也晋定公卒其后
 出公哀公幽公皆表元年而无事可书政不在公室
 也赵襄子与知伯分范中行又与魏桓子韩康子败
 知伯于晋阳三分其地盖周定王之十五十六年事
 而晋则为哀公时也至周威烈王二年魏文侯斯元
 年韩武子元年(子景/侯虔)赵襄子卒弟子嘉立为赵桓子
 元年卒明年国人立襄子子晚是为献侯于是三国
卷三 第 45a 页 WYG0248-0500c.png
 皆纪年而晋无年表魏文侯五年诛晋幽公立其弟
 止为晋烈公亦无年表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魏韩
 赵初列为诸侯而晋卑矣然晋犹表孝公倾元年又
 表静公元年至周安王之二十六年魏韩赵灭晋分
 晋国晋绝无后然后晋乃亡
 齐始平公五年至二十五年宣公立五十一年康公
 立十九年政皆在田氏也田和始列为诸侯迁康公
 海上食一城事在周安王之十六年又六年康公卒
卷三 第 45b 页 WYG0248-0500d.png
 田氏遂并齐而有之太公望之后绝祀而威王始以
 齐强天下又三年而三晋亦灭其君分晋国先是齐
 桓公十四年陈完自陈来奔田氏始此也晋景公十
 二年始置六卿后齐政归田氏晋六卿强诛公族分
 其邑各使其子为大夫晏婴叔向尝相与语婴曰齐
 政归田氏叔向曰晋公室卑此所谓履霜坚冰至国
 之大戒也
 六国附见之小国凡十秦表之有蜀义渠也魏表之
卷三 第 46a 页 WYG0248-0501a.png
 有卫也韩表之有郑也赵表之有代也有中山也楚
 表之有鲁也有蔡也莒也齐表之有宋也太史公纪
 其君多为书元年何也蜀义渠僻在庸髳边鄙小邑
 莒代亦微而鲁宋郑卫春秋时为上国蔡为周亲中
 山又周公之孙西周桓公之子皆枝梧延息于诸雄
 之侧至秦灭蜀义渠韩灭郑赵与齐燕共灭中山楚
 灭鲁灭莒灭蔡齐灭宋惟魏屡加兵于卫而卫君角
 至秦二世乃废为庶人故表于此皆不没其年而附
卷三 第 46b 页 WYG0248-0501b.png
 著之犹之皋陶庭坚不祀忽诸之慨叹也昔周之封
 君盖八百矣而强侵弱众凌寡遂至为六国一折而
 胥入秦此战国二百九十年之大势也
卷三 第 47a 页 WYG0248-0501c.png
  读六国表补
 读六国表见当日诸侯战秦者不过泄一朝之忿媚
 秦者第以偷旦夕之安未见有能自强为天吏者观
 汉高祖约法三章天下归心则孟子仁者无敌之言
 实可见诸事效非迂阔也论者不探其本徒咎六国
 之不能合力以拒秦于当日事理事情事势均未之
 得也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震是年始命韩赵魏为诸
卷三 第 47b 页 WYG0248-0501d.png
 侯晋三分而秦无敌矣故周亡徵于此也
 周表书齐威王朝周非美威王伤周也故不入齐
 周显王二十六年致伯秦二十七年秦朝周独书致
 伯不书朝周者以空名无救于亡也详书秦表者权
 在秦也
 秦表屡书来赂见秦之好货邦交之以利也
 秦表屡书斩首数万至数十万见秦以嗜杀并天下
 宜乎祚之不永也
卷三 第 48a 页 WYG0248-0502a.png
 日蚀灾异不书于周书于秦表者非独见于秦分也
 以周不足系天下之存亡亦无与天戒云耳
 书五国共击秦不胜而还继书齐败魏赵观津罪齐
 也
 秦嗣君生或书或不书何也有故则书无则否书生
 灵公书生献公书惠公太子生书孝公生本纪载
 公
之言曰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
 遑外事诸侯卑秦丑莫大焉故书此见内乱也秦至
卷三 第 48b 页 WYG0248-0502b.png
 孝公用商鞅始大
 秦昭王二年魏表书秦武王后来归不书秦表何也
 后无罪不与昭襄之出也本纪云武王取魏女为后
 无子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即位二年庶长与大臣
 诸侯公子为逆皆诛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悼武王
 后出归魏云及云皆不得良死刑亦滥矣云出归情
 亦忍矣故后书宣太后薨讥昭襄之知有母而弃其
 君母也
卷三 第 49a 页 WYG0248-0502c.png
 后薨不悉书始皇七年书夏太后薨明其所自出(夏/太)
 (后庄襄/王母)书华阳太后薨明其所从立(庄襄以华/阳故得立)十九
 年书帝太后薨明其既迁而复也(十年书太/后入咸阳)此外无
 书后薨者
 秦灵公八年书初以君主妻河为后世教邪之始
 秦惠文王书初更元年为后世改元之始
 秦始皇四年书纳粟拜爵为后世鬻爵之始
 于魏书孟子来于齐不书何也圣贤道既不行特一
卷三 第 49b 页 WYG0248-0502d.png
 表焉不悉也
 魏哀王六年书秦来立公子政为太子讥魏之制于
 人也
 魏昭王六年书芒卯以诈见重讥使诈也
 韩表书昭侯不出高门见不善之可前知也
 魏献子韩宣子皆不纪年独赵襄子纪年何也与智
 伯分范中行地与韩魏分智伯地衅皆由赵氏地分
 而晋亡矣故独入赵表纪年以著之言与者罪襄子
卷三 第 50a 页 WYG0248-0503a.png
 也
 赵悼襄王齐王建入秦置酒无耻也赵八年入秦九
 年秦即取赵九城书此见媚人之无益也
 赵表书烈侯欲赐歌者田徐越侍以仁义乃止见陈
 善之能闭邪也
 赵武灵王五年书取韩女为夫人十六年书吴广入
 女生子何立为惠后二十五年书惠后卒独详何也
 按世家武灵十六年梦见处女鼓琴而歌数言其状
卷三 第 50b 页 WYG0248-0503b.png
 吴广闻之因纳其女娃嬴有宠生子何二十七年乃
 废太子章立何为王传国吴娃死爱弛怜故太子欲
 两王之犹豫未决乱起武灵饿死书此见立宠夺嫡
 为乱之本而犹豫更足以召祸也且亦有命焉初简
 子梦之帝所有曰余思虞舜之勋将以其胄女孟姚
 配而七世之孙吴娃孟姚也武灵简子七世孙也以
 简子之梦合武灵之梦数之前定如此夫
 苏秦说六国独入燕表何也以燕之亡国所由也
卷三 第 51a 页 WYG0248-0503c.png
 三晋灭其君独入齐表何也伤齐晋之同绝也
 齐康公表载二十六年按田世家云康公十九年田
 和立为齐侯称元年二年和卒子桓公午立六年卒
 子威王因齐立则康公既迁田氏已纪元矣而表犹
 纪康公之年迨康公卒乃书威王元年此史公书法
 也为后来纲目书汉昭烈唐嗣圣之本
 秦表丞相悉书魏表书卜相书中山君为相书封无
 忌信陵君韩表书盗杀相侠累书申不害相赵表书
卷三 第 51b 页 WYG0248-0503d.png
 以公子胜为相封平原君楚表书张仪来相书黄歇
 为相齐表书以邹忌为成侯书孟尝君归相齐凡此
 见相之重也
 秦表书樗里子击蔺阳庶长章击楚司马错诛蜀任
 鄙守汉中白起击伊阙击楚击魏破赵蒙武击齐蒙
 骜击赵击韩破魏王齮击上党桓齮击平阳内史胜
 取韩王剪拔赵破楚王贲虏魏燕齐君魏表书齐杀
 将军庞涓书齐虏公子卬韩表书秦得将军申差书
卷三 第 52a 页 WYG0248-0504a.png
 虏将喜书败暴鸢赵表书秦败将军英书虏将赵庄
 书蔺相如攻齐书赵奢大败秦书廉颇拒秦书赵括
 代颇白起破括四十万书秦败扈辄楚表书秦败我
 将屈丐书败将军唐昧书杀景阙书破我将项燕燕
 表书田单拔我中阳书赵破我杀栗腹书剧辛死于
 赵齐表书田忌田婴田盼将孙子为师书杀骑劫凡
 此见将之重也
 取地与地必书见土地为彊弱之由六国之割地请
卷三 第 52b 页 WYG0248-0504b.png
 和者真失策也
 书迎女逆妇书夫人来书取女为夫人见姻好之邦
 干戈随之和亲之不足恃如此后之议以此和匈奴
 者愚甚也
 书灭把灭莒不叙其君之年杞世家有云微甚不足
 数也
 秦昭王五十二年取西周王是年楚考烈王取鲁秦
 庄襄王元年取东西周周绝是年楚灭鲁鲁绝周鲁
卷三 第 53a 页 WYG0248-0504c.png
 之相为存亡如此也
 诸侯僭称王自楚外齐威王二十六年首称王魏襄
 王元年与诸侯会徐州以相王秦惠文王十三年称
 王韩宣惠十年称王燕易王十年称王宋君偃十一
 年亦称王中山亦称王(国策中山与/燕赵为王)惟赵武灵王八
 年五国相王(魏韩赵/楚燕)赵独否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
 令国人称君寻亦称王未纪其年至秦昭王十九年
 十月为西帝十二月复为王齐湣王三十六年为东
卷三 第 53b 页 WYG0248-0504d.png
 帝二月复为王无其实处其名何取乎尔吁周王也
 后称君卫侯也贬号曰君彊弱之势至易名号可嘅
 也
  存疑
 秦惠文王十三年四月戊午魏君为王按周本纪及
 齐世家楚世家俱载秦惠王称王在十三年而秦世
 家独未载称王事惟惠王四年言齐魏为王十三年
 又言四月戊午魏君为王韩亦为王据此魏称王既
卷三 第 54a 页 WYG0248-0505a.png
 在惠王四年不应又在十三年韩是年亦未尝称王
 则秦世家与表俱有误也还以周本纪齐楚世家谓
 是年秦初称王为是
 魏韩赵始列为诸侯宜入周表不应独书楚表疑误
 晋世家云出公十七年智伯与魏韩赵共分范中行
 地以为邑出公怒表载襄子四年与赵世家同按襄
 子四年乃晋哀公三年既非出公时表又但书与智
 伯分范中行地不及韩魏疑有误
卷三 第 54b 页 WYG0248-0505b.png
 赵表载卫庄公饮大夫云云按左传鲁哀公二十五
 年卫侯为灵台于藉圃与诸大夫饮褚师袜而登席
 公怒因攻公公奔宋是出公事诸本皆作庄公误且
 当附入魏表入赵表亦误
 越世家云楚威王大败越杀王无疆尽取故吴地北
 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楚表但载围齐于徐州不
 书灭越疑阙
 周赧王五十九年西周君奔秦尽献其邑秦受献归
卷三 第 55a 页 WYG0248-0505c.png
 其君于周周君王赧卒索隐正义皆谓西周君即西
 周武公也通鉴纲目则书王入秦尽献其地归而卒
 是西周君即周赧王非西周武公按周自敬王迁都
 成周号东周至考王封弟揭于河南都王城是为河
 南桓公实西周之始时则东有王西有公而东西之
 名未立至桓公孙惠公别封其少子班于巩以奉王
 号东周惠公(没亦/谥惠)是则有东西二周公二公虽各有
 食邑而周尚为一显王二年赵成侯与韩攻周分周
卷三 第 55b 页 WYG0248-0505d.png
 以为两事载赵世家周本纪云王赧时东西周分治
 王赧徙都西周则为西周王或以其微弱亦称西周
 君而索隐释本纪周君王赧卒云周君指武公此时
 与王赧皆卒故连言之于文义未安秦昭王五十二
 年表书取西周王明指赧王庄襄元年表书取东西
 周明指二周公又周本纪云王赧卒周民东亡秦迁
 西周公于𢠸狐后七岁秦庄襄王灭东西周东西周
 皆入于秦秦本纪则云东周君与诸侯谋秦秦使吕
卷三 第 56a 页 WYG0248-0506a.png
 不韦诛之尽入其国不绝其祀以阳人地赐周君是
 时西周公已迁𢠸狐见于周本纪故秦本纪略之也
 且本纪载王赧徙都西周既云徙都必有国邑索隐
 寄居西周之说亦未当也
 卫世家昭公时三晋强卫如小侯属之正义曰属赵
 按赵世家怀君三十一年朝魏魏杀怀君更立其弟
 为元君元君十四年秦拔魏东地更徙卫野王并濮
 阳为东郡则卫属魏不属赵也故附魏表郑附韩中
卷三 第 56b 页 WYG0248-0506b.png
 山附赵鲁蔡附楚宋附齐皆为所灭故也
 魏表卫出公二十一年卫悼公立卫世家同索隐曰
 出公初立十二年亡在外四年复入九年是为二十
 一年按左传鲁哀公十八年卫石圃逐其君起辄复
 归哀公二十五年卫诸大夫攻公公出奔卫人立悼
 公辄遂卒于越则辄之复立仅八年年表世家皆误
 索隐以初立十二年复入九年附会之尤误
 赵桓子元年索隐曰桓子嘉襄子弟也元年卒明年
卷三 第 57a 页 WYG0248-0506c.png
 国人共立襄子子献侯晚按赵世家襄子见伯鲁之
 不立也(伯鲁襄子兄/故太子废)必欲传位伯鲁子代成君成君
 死乃取成君子浣立为太子襄子卒浣立是为献侯
 襄子弟桓子逐献侯自立一年卒国人复迎立献侯
 则献侯襄子兄之孙索隐以为襄子子误矣晚一本
 作脱疑浣字之讹
 赵表武灵王二十五年惠后卒赵世家索隐注云谓
 前太子章之母惠文王之嫡母也按此惠后即吴娃
卷三 第 57b 页 WYG0248-0506d.png
 惠文王之母故下文云吴娃死爱弛孝成二年惠文
 后卒乃惠文王之后孝成王之母所谓太后不肯以
 长安君为质者也索隐误以惠文后为吴娃为惠文
 王之母因以惠后为惠文王之嫡母乃以下书吴娃
 死为误不亦迹乎
 燕表君哙及相子之皆死徐广注世家曰年表云君
 哙及太子相子之皆死索隐云年表误按今本俱无
 太子字将徐广索隐所见之本不同耶书传既久残
卷三 第 58a 页 WYG0248-0507a.png
 阙舛误大率可见故信以传信疑以存疑不得妄为
 之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