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第 1a 页 WYG0088-053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三家诗拾遗卷四
柳州府知府范家相撰
国风
柏舟
鲁诗刘向曰卫宣夫人齐侯之女也嫁于卫至城门
而卫君死女遂入持三年之丧毕弟立请曰卫小国
也不容二庖愿请同庐卫君使人愬于齐之兄弟齐
三家诗拾遗卷四
柳州府知府范家相撰
国风
柏舟
鲁诗刘向曰卫宣夫人齐侯之女也嫁于卫至城门
而卫君死女遂入持三年之丧毕弟立请曰卫小国
也不容二庖愿请同庐卫君使人愬于齐之兄弟齐
卷四 第 1b 页 WYG0088-0538b.png
兄弟皆欲之女终不听而作诗曰我心匪石不可转
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厄穷而不悯荣辱而不苟然
后能自致也言不失也然后可以济难也诗曰威仪
逮逮不可选也言其左右无贤臣皆顺其君之欲也
(列女/传) 李适仲曰卫宣姜自誓而作
此所谓宣姜宣公皆误左传宣公纳伋之妻为宣
姜未闻其后更娶齐女至城门而公死为公守节
持丧且宣公之子惠公继立为君并无弟继为君
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厄穷而不悯荣辱而不苟然
后能自致也言不失也然后可以济难也诗曰威仪
逮逮不可选也言其左右无贤臣皆顺其君之欲也
(列女/传) 李适仲曰卫宣姜自誓而作
此所谓宣姜宣公皆误左传宣公纳伋之妻为宣
姜未闻其后更娶齐女至城门而公死为公守节
持丧且宣公之子惠公继立为君并无弟继为君
卷四 第 2a 页 WYG0088-0538c.png
之事或别是一人而非宣姜且是引诗之人非作
诗之人要不足深辨也 说苑引忧心悄悄二句
曰小人成群斯足忧矣又同毛序未知何故(向治/鲁诗)
(其子歆好毛诗左传执以问向向往/往不能难是刘氏固兼通毛诗矣)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鲁诗贾谊曰棣棣富也不可选众也(容/经)
左传北宫子引此二句言君臣上下内外大小皆
有威仪也毛传物有其容不可数也义俱同
诗之人要不足深辨也 说苑引忧心悄悄二句
曰小人成群斯足忧矣又同毛序未知何故(向治/鲁诗)
(其子歆好毛诗左传执以问向向往/往不能难是刘氏固兼通毛诗矣)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鲁诗贾谊曰棣棣富也不可选众也(容/经)
左传北宫子引此二句言君臣上下内外大小皆
有威仪也毛传物有其容不可数也义俱同
卷四 第 2b 页 WYG0088-0538d.png
胡迭而微
韩诗迭作臷传曰臷常也(释/文)
胡常而微言日月至明胡常有时而微不照见我
之忧思也
燕燕
鲁诗刘向曰卫定姜者定公之夫人公子之母也公
子既娶而死其妇无子毕三年之丧定姜归其妇自
送之至于鲁乃赋诗曰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
韩诗迭作臷传曰臷常也(释/文)
胡常而微言日月至明胡常有时而微不照见我
之忧思也
燕燕
鲁诗刘向曰卫定姜者定公之夫人公子之母也公
子既娶而死其妇无子毕三年之丧定姜归其妇自
送之至于鲁乃赋诗曰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
卷四 第 3a 页 WYG0088-0539a.png
归远送于野送去归泣而望之又作诗曰先君之思
以勖寡人君子以定姜为慈姑(列女/传)郑氏曰定姜无
子立庶子衎是为献公畜孝公也献公无礼于定姜
定姜作此诗(礼记注师郑志答炅模曰为记注时就/卢君先 亦然后乃得毛公传记古书)
(义又且然记注已行不复改之也按卢君即卢植与/郑共师马融其云先师即马融 融注列女传皆鲁)
(诗/说) 李适仲曰卫定姜归其娣送之而作
毛传作庄姜送戴妫鲁乃作定姜送妇或传之有
自也但诗文不类送妇且非持丧大归之词
以勖寡人君子以定姜为慈姑(列女/传)郑氏曰定姜无
子立庶子衎是为献公畜孝公也献公无礼于定姜
定姜作此诗(礼记注师郑志答炅模曰为记注时就/卢君先 亦然后乃得毛公传记古书)
(义又且然记注已行不复改之也按卢君即卢植与/郑共师马融其云先师即马融 融注列女传皆鲁)
(诗/说) 李适仲曰卫定姜归其娣送之而作
毛传作庄姜送戴妫鲁乃作定姜送妇或传之有
自也但诗文不类送妇且非持丧大归之词
卷四 第 3b 页 WYG0088-0539b.png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鲁诗郑氏曰言献公当思先君定公以孝于寡人(礼/记)
(注/)
献公无礼于定姜事见左传
日月
报我不述
韩诗述作术薛君曰术法也
终风
鲁诗郑氏曰言献公当思先君定公以孝于寡人(礼/记)
(注/)
献公无礼于定姜事见左传
日月
报我不述
韩诗述作术薛君曰术法也
终风
卷四 第 4a 页 WYG0088-0539c.png
终风且暴 谑浪笑傲 曀曀其阴
韩诗终风西风也谑起也 曀作㙪天阴尘也(俱释/文)
击鼓
死生契阔
韩诗契阔约束也(释/文)
毛以契阔为勤苦不如韩长正义曰五人为伍谓
与其伍中之人相约束也军法有两卒师旅其约
亦可相及独言伍者以执手相约必与亲近左传
韩诗终风西风也谑起也 曀作㙪天阴尘也(俱释/文)
击鼓
死生契阔
韩诗契阔约束也(释/文)
毛以契阔为勤苦不如韩长正义曰五人为伍谓
与其伍中之人相约束也军法有两卒师旅其约
亦可相及独言伍者以执手相约必与亲近左传
卷四 第 4b 页 WYG0088-0539d.png
曰不死伍乘军之大刑也是同伍相救故举以言
之
于嗟洵兮
韩诗吁嗟夐兮夐远也(释/文)
毛传释洵为远谓军伍之疏远也韩作夐远似叹
南行师期之远亦可通
凯风
鲁诗赵岐孟子注莫慰母心谓母心不悦也
之
于嗟洵兮
韩诗吁嗟夐兮夐远也(释/文)
毛传释洵为远谓军伍之疏远也韩作夐远似叹
南行师期之远亦可通
凯风
鲁诗赵岐孟子注莫慰母心谓母心不悦也
卷四 第 5a 页 WYG0088-0540a.png
大戴记曾子曰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子之辞也孟
子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曰子之辞曰过小则非
不安其室之意盖七子未尝不能慰其母心而母
不悦其子有心苛虐七子反而自责故曰莫慰也
母不过少慈恩是谓过小且非母之自言是谓子
之辞赵注所以止作母心不悦而不及其他若不
安其室义将与父绝而犹曰过小乎
雄雉
子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曰子之辞曰过小则非
不安其室之意盖七子未尝不能慰其母心而母
不悦其子有心苛虐七子反而自责故曰莫慰也
母不过少慈恩是谓过小且非母之自言是谓子
之辞赵注所以止作母心不悦而不及其他若不
安其室义将与父绝而犹曰过小乎
雄雉
卷四 第 5b 页 WYG0088-0540b.png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鲁诗马融曰言不忮害不贪求何用为不善乎疾贪
恶忮害之词(论语/注)
韩诗外传曰夫利为害本祸为福先唯不求利者为
无祸故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马融以为疾贪恶忮害之诗前三章若无可见盖
篇终始露本意也韩以不求福利为善义亦相同
皆非刺淫与毛序异
鲁诗马融曰言不忮害不贪求何用为不善乎疾贪
恶忮害之词(论语/注)
韩诗外传曰夫利为害本祸为福先唯不求利者为
无祸故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马融以为疾贪恶忮害之诗前三章若无可见盖
篇终始露本意也韩以不求福利为善义亦相同
皆非刺淫与毛序异
卷四 第 6a 页 WYG0088-0540c.png
匏有苦叶
深则厉浅则揭
韩诗至心曰厉(释/文)
厉说文作砅履石渡也毛传以衣涉水郑注论语
由膝以上为厉义各不同
招招舟子
韩诗招招声也(释/文)
毛曰号召貌王逸曰以口曰召以手曰招
深则厉浅则揭
韩诗至心曰厉(释/文)
厉说文作砅履石渡也毛传以衣涉水郑注论语
由膝以上为厉义各不同
招招舟子
韩诗招招声也(释/文)
毛曰号召貌王逸曰以口曰召以手曰招
卷四 第 6b 页 WYG0088-0540d.png
谷风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鲁诗郑氏曰此诗故亲今疏也言人之交当如采葑
采菲取一善而已君子无求备于一人能如此则德
音之美不离令名我愿与之同死矣(礼记/注)
此虽以诗文释引诗断章取义之意然曰故亲今
疏曰言人之交似不指弃妇而指朋友也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鲁诗郑氏曰此诗故亲今疏也言人之交当如采葑
采菲取一善而已君子无求备于一人能如此则德
音之美不离令名我愿与之同死矣(礼记/注)
此虽以诗文释引诗断章取义之意然曰故亲今
疏曰言人之交似不指弃妇而指朋友也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卷四 第 7a 页 WYG0088-0541a.png
韩诗违狠也(释/文) 白虎通出妇之义必送之接以宾
客之礼故曰薄送我畿
毋发我笱 有洸有溃
韩诗发乱也溃不善之貌(释/文)
式微
鲁诗刘向曰黎庄夫人者卫侯之女既往而不同欲
未尝得见其傅母闵夫人贤公反不纳恐其见遗而
不以时去乃作诗曰式微式微胡不归夫人曰彼虽
客之礼故曰薄送我畿
毋发我笱 有洸有溃
韩诗发乱也溃不善之貌(释/文)
式微
鲁诗刘向曰黎庄夫人者卫侯之女既往而不同欲
未尝得见其傅母闵夫人贤公反不纳恐其见遗而
不以时去乃作诗曰式微式微胡不归夫人曰彼虽
卷四 第 7b 页 WYG0088-0541b.png
不吾以吾可以离于妇道乎乃作诗曰微君之故胡
为乎中露(列女/传)刘歆曰黎庄夫人执行不衰庄公不
偶行节反乖傅母劝去作诗式微夫人守节终不肯
归(传/赞)
鲁诗所傅事必有本但考左传晋灭赤潞氏数之
以夺黎地未闻黎庄有失德也泥中中露皆卫地
毛传以为失国而寓之更明
简兮
为乎中露(列女/传)刘歆曰黎庄夫人执行不衰庄公不
偶行节反乖傅母劝去作诗式微夫人守节终不肯
归(传/赞)
鲁诗所傅事必有本但考左传晋灭赤潞氏数之
以夺黎地未闻黎庄有失德也泥中中露皆卫地
毛传以为失国而寓之更明
简兮
卷四 第 8a 页 WYG0088-0541c.png
硕人俣俣 右手秉翟
韩诗俣作扈传曰扈扈美貌又曰万以夷翟大鸟羽
(释/文)
正义曰公羊说乐万舞以鸿羽取其劲翮一举千
里尔雅翟雉属皆非夷翟大鸟韩盖别有所本
泉水
毖彼泉水 饮饯于祢
韩诗毖作秘(篇海璧吉/切刺也)祢作坭传曰送行饮酒曰饯
韩诗俣作扈传曰扈扈美貌又曰万以夷翟大鸟羽
(释/文)
正义曰公羊说乐万舞以鸿羽取其劲翮一举千
里尔雅翟雉属皆非夷翟大鸟韩盖别有所本
泉水
毖彼泉水 饮饯于祢
韩诗毖作秘(篇海璧吉/切刺也)祢作坭传曰送行饮酒曰饯
卷四 第 8b 页 WYG0088-0541d.png
(释/文)
北门
王事敦我 室人交遍摧我
韩诗摧作䜅(以追/反)传曰敦迫也䜅就也(释/文)
按就者就而丛责之也
静女
静女其姝 搔首踟蹰
韩诗传曰静贞也踌躇(原/文)踯躅也(释/文) 外传曰贤者
北门
王事敦我 室人交遍摧我
韩诗摧作䜅(以追/反)传曰敦迫也䜅就也(释/文)
按就者就而丛责之也
静女
静女其姝 搔首踟蹰
韩诗传曰静贞也踌躇(原/文)踯躅也(释/文) 外传曰贤者
卷四 第 9a 页 WYG0088-0542a.png
精气阗溢而后伤时不可过也乃陈情欲以歌道义
诗曰爱而不见搔首踌躇急时辞也
内传以静女为贞女外传以为贤者急时之辞而
曰歌道义皆与取彤管之意合
新台
燕婉之求台新台有洒河水浼浼 得此戚施
韩诗燕作嬿洒作漼浼作浘传曰漼鲜貌浘浘盛貌
(释/文)薛君曰戚施蟾蜍喻丑恶(太平/御览)
诗曰爱而不见搔首踌躇急时辞也
内传以静女为贞女外传以为贤者急时之辞而
曰歌道义皆与取彤管之意合
新台
燕婉之求台新台有洒河水浼浼 得此戚施
韩诗燕作嬿洒作漼浼作浘传曰漼鲜貌浘浘盛貌
(释/文)薛君曰戚施蟾蜍喻丑恶(太平/御览)
卷四 第 9b 页 WYG0088-0542b.png
戚施说文作𪓰茧蟾蜍类形丑又不能仰也
二子乘舟
鲁诗刘向曰卫宣公之子伋也寿也伋前妻之子也
寿母与朔谋欲杀之而立寿使人与伋乘舟于河中
将沈而杀之寿知不能止也因与之同舟舟人不能
杀伋方乘舟时伋傅母恐其死也闵而作诗舟行无
恙未几又使伋之齐使盗见载旌者要而杀之寿止
伋伋不可寿又与之偕行寿之母知之戒之曰寿无
二子乘舟
鲁诗刘向曰卫宣公之子伋也寿也伋前妻之子也
寿母与朔谋欲杀之而立寿使人与伋乘舟于河中
将沈而杀之寿知不能止也因与之同舟舟人不能
杀伋方乘舟时伋傅母恐其死也闵而作诗舟行无
恙未几又使伋之齐使盗见载旌者要而杀之寿止
伋伋不可寿又与之偕行寿之母知之戒之曰寿无
卷四 第 10a 页 WYG0088-0542c.png
为前也寿又窃伋旌以先行几至齐矣盗见旌而杀
之伋至痛弟代己遂载其尸还至境自杀(新/序)
新序之胜于毛传者有三以伋为前妻所生之子
则知伋为宣公为世子时所生非烝于夷姜而生者
及其即位年已长大故可立为太子一也姜与朔
共谋杀伋其事秘国人何由知而赋诗若傅母在
内又知而不敢言也是以闵而作诗二也姜欲寿
为太子爱之也寿之先与伋共舟所以阻其沈舟
之伋至痛弟代己遂载其尸还至境自杀(新/序)
新序之胜于毛传者有三以伋为前妻所生之子
则知伋为宣公为世子时所生非烝于夷姜而生者
及其即位年已长大故可立为太子一也姜与朔
共谋杀伋其事秘国人何由知而赋诗若傅母在
内又知而不敢言也是以闵而作诗二也姜欲寿
为太子爱之也寿之先与伋共舟所以阻其沈舟
卷四 第 10b 页 WYG0088-0542d.png
之谋尚非代死代死在窃旌耳其后寿死于盗伋
虽至不敢再杀乃载尸还境痛弟之代己以自戕
情事宛然三也三家虽多杂出而傅之有自学者
亦信其所可信而已
柏舟
实维我特
韩诗特作直传曰相当值也(释/文)
言共姜抚兹藐孤而怆心曰髧彼两髦实我相当
虽至不敢再杀乃载尸还境痛弟之代己以自戕
情事宛然三也三家虽多杂出而傅之有自学者
亦信其所可信而已
柏舟
实维我特
韩诗特作直传曰相当值也(释/文)
言共姜抚兹藐孤而怆心曰髧彼两髦实我相当
卷四 第 11a 页 WYG0088-0543a.png
值以抚养之也共伯为武公之兄史称武公弑而
自立是未可信但共伯既已嗣位则非幼小可知
毛传亦属未当两髦自是共伯遗孤韩云当值犹
云遭此闵凶耳
墙有茨
中冓之言 不可详也
鲁故冓作㝤故曰中㝤中夜也(汉书/注)
韩诗中冓中夜谓淫僻之言也(释/文) 详作扬传曰扬
自立是未可信但共伯既已嗣位则非幼小可知
毛传亦属未当两髦自是共伯遗孤韩云当值犹
云遭此闵凶耳
墙有茨
中冓之言 不可详也
鲁故冓作㝤故曰中㝤中夜也(汉书/注)
韩诗中冓中夜谓淫僻之言也(释/文) 详作扬传曰扬
卷四 第 11b 页 WYG0088-0543b.png
犹道也(释/文)
周礼媒氏注阴讼争中冓之事听之亡国之社盖
掩其上而栈其下使无所通就之以听阴讼之情
明不当宣露是冓为构合之义毛传为长
君子偕老
委委佗佗 邦之媛也
韩诗佗作他传曰他他德之美貌(释/文) 媛作援传曰
援取也
周礼媒氏注阴讼争中冓之事听之亡国之社盖
掩其上而栈其下使无所通就之以听阴讼之情
明不当宣露是冓为构合之义毛传为长
君子偕老
委委佗佗 邦之媛也
韩诗佗作他传曰他他德之美貌(释/文) 媛作援传曰
援取也
卷四 第 12a 页 WYG0088-0543c.png
佗佗为德之美即平易之谓与毛传同不如从正
义作行步之美为是援之训取言为邦人之取法
也
鹑之奔奔
鹑之奔奔(记作/贲贲)鹊之彊彊(记作/姜姜)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鲁诗郑氏曰贲贲姜姜争斗恶貌良善也言我以恶
人为君亦使我恶如大鸟姜姜于上小鸟贲贲于下
(礼记/注)
义作行步之美为是援之训取言为邦人之取法
也
鹑之奔奔
鹑之奔奔(记作/贲贲)鹊之彊彊(记作/姜姜)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鲁诗郑氏曰贲贲姜姜争斗恶貌良善也言我以恶
人为君亦使我恶如大鸟姜姜于上小鸟贲贲于下
(礼记/注)
卷四 第 12b 页 WYG0088-0543d.png
韩诗贲贲彊彊乘匹之貌(释/文)
贲贲彊彊毛传无解集传以为非匹偶而相从依
韩说也鲁但云以恶人为君意鹑好斗鹊性燥皆
非淫鸟故以争斗取义耳然不如从韩为长
定
鲁诗仲梁子曰初立楚宫也
郑志答张逸曰仲梁先师鲁人当六国时在毛公
前按韩非子八儒有仲良氏之儒陶潜群辅录有仲
贲贲彊彊毛传无解集传以为非匹偶而相从依
韩说也鲁但云以恶人为君意鹑好斗鹊性燥皆
非淫鸟故以争斗取义耳然不如从韩为长
定
鲁诗仲梁子曰初立楚宫也
郑志答张逸曰仲梁先师鲁人当六国时在毛公
前按韩非子八儒有仲良氏之儒陶潜群辅录有仲
卷四 第 13a 页 WYG0088-0544a.png
梁传乐为道语盖先申公浮邱伯而说诗者先儒
皆定为鲁诗
星言夙驾
韩诗星精也(释/文)
螮蝀
韩序螮蝀刺奔女也诗人言螮蝀在东者邪色乘阳
人君淫佚之徵臣子为君父隐藏故言莫之敢指也
(后汉/书注)
皆定为鲁诗
星言夙驾
韩诗星精也(释/文)
螮蝀
韩序螮蝀刺奔女也诗人言螮蝀在东者邪色乘阳
人君淫佚之徵臣子为君父隐藏故言莫之敢指也
(后汉/书注)
卷四 第 13b 页 WYG0088-0544b.png
如韩说是刺宣姜之诗也毛作卫文有道国人不
齿淫奔与韩不同
相鼠
三家诗妻得谏夫者夫妇荣耻共之此妻谏夫之词
也妻谏夫不知何指白虎通多杂出
干旄
彼妹者子何以予之
韩诗传曰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朱则赤(王充/论衡)
齿淫奔与韩不同
相鼠
三家诗妻得谏夫者夫妇荣耻共之此妻谏夫之词
也妻谏夫不知何指白虎通多杂出
干旄
彼妹者子何以予之
韩诗传曰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朱则赤(王充/论衡)
卷四 第 14a 页 WYG0088-0544c.png
(引诗/述传)
按左传竿旄何以告之取其忠也家语曰干旄之
忠告至矣哉皆取姝子忠告善道之意此以素丝
染练为喻正善道之谓
载驰
鲁诗刘向曰许穆夫人者卫懿公之女初许求之齐
亦求之懿公将与许女因其傅母言曰舍近而就远
离大而附小一旦有车驰之难孰可与虑社稷卫君
按左传竿旄何以告之取其忠也家语曰干旄之
忠告至矣哉皆取姝子忠告善道之意此以素丝
染练为喻正善道之谓
载驰
鲁诗刘向曰许穆夫人者卫懿公之女初许求之齐
亦求之懿公将与许女因其傅母言曰舍近而就远
离大而附小一旦有车驰之难孰可与虑社稷卫君
卷四 第 14b 页 WYG0088-0544d.png
不听其后狄人攻卫破之许不能救夫人驰驱而吊
卫侯因疾之而作诗(列女/传)
刘以许穆夫人为懿公之女误也按左传齐人使
昭伯烝于宣姜生文公齐子宋桓夫人许穆夫人
其事虽属可疑但懿公为惠公之子是宣公之孙
也宋桓夫人与许穆夫人与惠公为兄弟而懿公
乃其侄耳即如左传夫人为昭伯所生亦是姊行
岂懿公所生之女乎夫人之唁卫侯为宗社沦亡
卫侯因疾之而作诗(列女/传)
刘以许穆夫人为懿公之女误也按左传齐人使
昭伯烝于宣姜生文公齐子宋桓夫人许穆夫人
其事虽属可疑但懿公为惠公之子是宣公之孙
也宋桓夫人与许穆夫人与惠公为兄弟而懿公
乃其侄耳即如左传夫人为昭伯所生亦是姊行
岂懿公所生之女乎夫人之唁卫侯为宗社沦亡
卷四 第 15a 页 WYG0088-0545a.png
唁其兄弟故许人以义尤之而夫人终不得往也
左氏谓夫人之唁卫在戴公时是据诗文言至
于漕为说也亦误狄入卫在闵公之二年冬十二
月宋桓公随立戴公以庐于漕而是年戴公随卒
文公嗣立是戴之立止一月耳周之十二月夏之
十月诗云芃芃其麦言采其虻岂十月途中之景
乎盖唁卫当在卫之初灭或文公之时也 左传
载叔孙豹赋驰之四章取控于大邦谁因谁极之
左氏谓夫人之唁卫在戴公时是据诗文言至
于漕为说也亦误狄入卫在闵公之二年冬十二
月宋桓公随立戴公以庐于漕而是年戴公随卒
文公嗣立是戴之立止一月耳周之十二月夏之
十月诗云芃芃其麦言采其虻岂十月途中之景
乎盖唁卫当在卫之初灭或文公之时也 左传
载叔孙豹赋驰之四章取控于大邦谁因谁极之
卷四 第 15b 页 WYG0088-0545b.png
意似可为夫人先请其父欲与齐以为外援之证
即韩传亦如鲁诗所传也但父为宣公非懿公
韩诗外传高子问于孟子曰夫嫁娶者非己所自亲
也卫女何以得编于诗也孟子曰有卫女之志则可无
卫女之志则怠夫道二常谓之经变谓之权夫卫女
行中孝虑中圣权如之何
按外传连公孙丑问伊尹放太甲为一章或是孟
子轶文流传于后者与列女传正同
即韩传亦如鲁诗所传也但父为宣公非懿公
韩诗外传高子问于孟子曰夫嫁娶者非己所自亲
也卫女何以得编于诗也孟子曰有卫女之志则可无
卫女之志则怠夫道二常谓之经变谓之权夫卫女
行中孝虑中圣权如之何
按外传连公孙丑问伊尹放太甲为一章或是孟
子轶文流传于后者与列女传正同
卷四 第 16a 页 WYG0088-0545c.png
大夫跋涉 许人尤之
韩诗不由蹊遂而涉曰跋涉尤非也(正/义)
韩诗不由蹊遂而涉曰跋涉尤非也(正/义)
卷四 第 16b 页 WYG0088-0545d.png
三家诗拾遗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