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x 页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书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42H 页
答李鹤叟(命九)
冷泉丧事。恸哭恸哭。斯文将谁使之振。正路将谁使之开。礼教将谁使之明。邪说将谁使之熄。此吾辈之所共不幸也。况念相稷出入门墙。自在稚年。抚摩之恩。有同骨肉。诱掖之泽。浃于肌肤。凡今日之略识所向。皆师门赐也。岂料山颓之报。在此枕苫之日。既不参请祷之列。又不闻启手之训。终未遂筑室之诚。遣人替哭。亦不以时。回念畴曩。涕泪无从。 赠谥之节。在 朝廷处分。有非私力可议。而隧道文字。皆能如仪用之耶。幸座下在都下。丧中诸务。皆为检摄。想不泛忽矣。行状草不以妄率而自止。盖曾耳目所及。略有记识也。参酌存舍如何。
与李鹤叟
冬初因安舜仲拾遗蒙赐远讯。始知复入都门。终使果洞泉林不得牢修旧缘也。踵闻从事于日记厅中。在座下地虽不足为慰。而本厅准选之实则诚足贺也。但卯申之役。有非冷馆羁縻之地所能堪过。北岳风雪中。驱冻驴诱饥仆。朝朝暮暮劳劳而无隙者。较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42L 页
昔书屋里拥煖垆饮熟水。手把高笈。意到处辄畅声朗读。果孰苦孰甘。然而士君子悬弧初志。不越乎利国泽民而广吾道于天下后世也。吾辈相勉不容不先乎此也。
答郑孟洪(远永)
八耋翁图阐先徽。奔走百馀里。栖屑羁榻。料理锓绣之役。此仁人读书之力也。但勘刷一事。相稷素是謏识者。重以疾恙。虽寻常文字。自不免谬著之耻。况先师大论先辈编摩之卷乎。虽然老兄发书遣子而问之。稷何敢辞。况此事是私自料理者久矣。今见成书。何等欣满。遂略略阅过。下上目次。若以此为完则未也。伏乞细细澄览。随疵以改。且与同志互眼参酌。然后庶免大悔也。弁文之托。岂末学所能下手哉。兄苟欲使稷获载名之荣。则或可书于末简耶。逸轩集徐当奉玩也。
答郭鸣远(钟锡)
求道之诚。未见孚于朋辈。徊徨半途。终不得指示之勤。负佳约于太白猿鹤。惟老兄矜其冥行未进也。远赐手命。开导路脉。露出云山真面目。有眸者皆可得以睹矣。誓将更谋膏秣。得与翱翔于泉声岳色之中。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43H 页
备观威仪之则。修养之法。造道之高妙。用心之精切。迷津之辙。冀或到得坦头也。冬月已弦。不审岩居养德动用有相。贤人志业。宜其有家庭继述之早。而迟暮之年。复此梦虺。实知爱之所共闷也。相稷有肤浅之病而无浚治之功。性情态度。只是旧人。元未有毫发改变。不惟禀质卑下。实以应物纷纭。省己粗疏也。家儿未曾有导迪之方。而老兄追易子之义。因字施教。敷发甚至。在渠依仰有地。而稷亦得以庄诵。觉得个发端下手处也。
答卢景涵(泳敬)
与公不相见。已十年矣。公之在洛。犹或因风略叩。一自角巾南下。杳杳不能相知。每中夜无寐。区区意绪。未尝不往来于旺山旺水。忽于秋间。因朴禹卿获奉手命。忙手擎读。以萱闱寿康而贺公孝思之笃。以吉用家食而知公操执之坚。但人事嬗幻。公有伉俪之疚。不胜惊怛。相稷甲午冬。挈眷浮海。数月栖屑于金陵。仍就凝川。得地于锦水之上。再食土毛。且以其土之不得贴静。今年夏复卜地于武陵东岸芦花之谷。屋已就而鼎姑未奠。近谋锓先考遗文于新筑之室。工役今过半。不量妄作。犹惧不能善终也。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43L 页
答卢景涵
数百里送子读书。诚古人事也。但相知如令公而犹不识相稷之不能自禔其躬。反欲望其有馀力及人乎。教子之道。宜择其彊辅。而令公之择。乃在柔懦。果何能相与振发乎。且不识令公平日教贤器。能令不耻恶衣恶食耶。绮纨子弟。苟能除此一耻则于道思过半矣。书后日赡。伏询令体棣宁。令公曾以不觐亲三字为从仕时至恸。今无逮矣。事一之义。独不在于君国乎。是以知公将复进思尽忠矣。相稷穷居多病。无以为娱。翻阅古纸。聊自消受。远方朋友误听游谈。谓或可与资助。枉相寻逐。要使之讲究道理。然顾平生伎俩。只事口耳。复安有商量于实地乎。
答卢景涵
专使至。盥读手命。知将治驾入都。又认寿伯之偪綦以从。俱是事君父之当然道理。良可慰贺。但念德哉自此不得与之终始此事。不惟此心之不能无介。社里诸君无不怅惜。不惟诸君之怅惜。以德哉之情急归觐而犹不忍决然舍去也。观德哉断断以问学一事。拟作门户保守之计。口不绝箴铭之诵。身不离衣带之整。好礼之意。著于旅酬。正心之妙。发于笔画。其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44H 页
志如此。何患外物之所迁夺。然父兄远游京国。家事朝夕层叠。苟非大力量。何能两俱无瘝耶。此德哉所以自忧而稷亦为德哉共忧者也。霪潦益肆。秋复如夏。伏请御者告利。在途加餐。至诚酬国。不负所学。稷之望于令公者惟此而已。况令公今勘了子职。前头许多岁月。只是事君之日也。今日担夯。不其异于前日耶。家伯意欲饯令公。拟与德哉联镳登道。而雨势如此。倘非魔沮耶。
与孙汝卿
寿酒盈樽。金昆玉季。白首相对。此时动止。必增胖矣。虽凡民庸夫无所轻重于党里者。遇有此日。人无不贺。况公奎璧降精。词致动一时。恭俭成德。人士之所瞻仰。天所以锡之遐耋者。岂其寻常哉。谨构拙句。以谢贤胤勤速之意。
答辛士亨
漂寄穷山。自分见弃于海内同志。岂图尊者之记得贱劣。不惜心画于百里之远。并令贤舍以讯其喘息。读之而叹词彩巨丽。有不能释手而重感意寄之深挚。面之而喜义方有教。容止閒雅。足以耸动侪列也。但谬托之勤。实不识其所以也。夫有德义道学之盛。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44L 页
如伯恭然后可以托受之。在紫阳之时。只是一伯恭。故受之之行。千里不辞。以公揆之。同心同德。有可以专情相求者。凡几伯恭哉。况切姻而有乃里。同室而有查叟。新媾而有泉上洲上之迩。其所以矜式薰陶之方。绰有馀地。今忽枉与相寻者。适足以滋人讶惑也。无乃在彼则餔啜起止。适于身口而无以得力于忍辛耐苦之际。游从唯诺。忽于惯熟而自不致力于规过观善之道。要欲置之生受之地而困于疏粝之馈。以观其举止也。亦可谓教养之一道。然其所以请业进学之计则左矣。公岂不识相稷之为何等人耶。从前所学。尽为科臼中散落。而桑榆所勉。犹不能救得自己之失。果安有一事可以相资于朋友耶。秋气日高。伏请清斋颐养懋德有相。室中两庠公皆已从仕路去。牙簪金佩。照耀闾里。公独无意于时。终不觅旧时盐齑。聊为鹫岳猿鸟一慰也。相稷自入凝峡。无他所获。惟添一丁抱一孙。中男将就傅。此为穷居一况。向债之喻。渺无期限。奉笑奉笑。舍伯家食八载。扫轨养病。岂弧矢之志许国之义哉。只幸岁暮相守。叙得天伦至乐也。
答辛士亨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45H 页
前月宠讯。又是非分之获。纵缘来使径发。不遑道达镌佩之意。固何能食息舍其区区耶。非意荷尊再从氏屈临。既有以少纾宿昔恋德之悃。又从以奉叩执事閒居节度。仍知御者之将税玆乡。穷巷湫广。如或获被精光。庶可披尽衷襟。以谢谬眷。且欲请祛前书中浮剩句语。俾稷安心以受。而勿令览者议其后也。兰卿为其季舅氏所牵。携书入武陵。室静师贤。深有所益。良足为贺。但愧未副盛意。又恨违一嘉晤也。一阳方生。伏惟德体以时增相。堂闬又出新荫。定知积德之发。愈久而愈未艾也。相稷兄弟相对。送过山中岁月。而苦无实得于卷里商量。尚何有馀恋可及于本分之外。然而每读尊喻。未尝不击节于忧时之语也。噫以座下恢恢施设底手法。而萧萧布衣。抱膝岩林。安得无慨慷于辞气之间也。两种之赐。苟以稷之久于藜藿。而要欲其稣润之则仁人广济之道。有或如是。若或以贤胤谬托之故。谓有勤劳而酬之者。则稷之受不其妄滥无义乎。
答安吉叟
吉祭前受官。李子已行。而西厓癸酉七月丁外艰。乙亥九月拜校理。稣斋戊辰十一月丁外艰。辛未正月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45L 页
拜大司谏。辛巳九月丁内艰。癸未十一月除左议政。河西辛亥七月丁内艰。癸丑九月拜校理。状碣下撰书子孙具官。敬父祖也。彝尊录篇首。特曰子通训大夫行善山都护府使某撰。录中所载只是墓文而无一篇状行耶。敬父祖之道。志状何异。或书或不书。自是临时操纵也。书之无不可。不书亦不害。然以尊敬之道而言之则不书未为可也。岂特以不书为准而指疵于书之者乎。令座每云古例不足尽遵。此则有大不然者矣。吾辈行事。常恐一毫之不仿古人也。如不仿古则只学今人可乎。只学今人则古人千言万语。将无足为据耶。士仪注所云今俗不用卜。例于踰月吉日行之之吉字。恐是初吉之吉。诗小明注孔氏曰古之君子。举事尚早。故必以初吉行之。周礼正月之吉。亦朔日也。士仪所云踰月之吉。的是初吉之吉。而公所云或丁或亥之吉。恐牵合不得矣。
与安吉叟
移 圣代论思之学。试一方表率之座。而进谒尊德之祠。退登晚对之楼。所观感所导迪者。知将有辞于百世矣。自屏理驾在那日而在途神相。还栖益泰耶。星集之役。方开板云。仰想神劳渐㞃。如稷者两俱见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46H 页
摈。悃无所施。然原其情则尊星翁而已。躬所为役之有色无色。不暇论也。虽然佥公既以贺其已成四字。登诸公函。播之四方。于是而信廿七册之为完也。幸乞以贺其已成之意而慎其方图。使后之人开卷赞叹。遵之如康庄而不至低回于歧路。用之如菽粟而不至逐臭于邪味。则尊卫之功益大而烂漫之归可卜也。
与安吉叟
下庐先生放言十册之役。前冬陈梗槩。更未及申仰者。以本草未到也。鸭西归路。始奉册而来。与二子及诸笈徒誊写。至秋始讫。方拟登绣矣。噫庐翁著述盖充栋。而如日用辑要,东贤学则,道学源流,三子实记,家礼翼,四礼要仪,濂闽文粹,异端辨,四教录,四书辑录,洙泗渊源录,道东渊源录,增补圣贤群辅录,摭见录,语类纂,初学编,昭代衍编,古史详考等编。虽不能下手。惟文集一件。不忍弃置于巾衍虫蠹之间也。其冢孙上舍年今七十五而家徒四立。不能守遗草。今所奉借。乃 恩居堂旧藏也。先师无恙之日。未尝不及此慨叹。以吾辈平日曾所亲听之列而不遑图其锓布则何能复望于馀人乎。以今言之。星顺性三书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46L 页
既出而此独不刊。不惟负庐翁。固何颜归对先师乎。以先师门弟而言则齿德爵尽无过于令公。此事之倡。舍令公而为谁。惟愿趁赐回喻。克敦大役。斯文之幸也。
与许圣懋(察)
先先生年谱。自尊乡虽已再刊。未及均布于南郡。稷甚恨之。恒欲遣人印来。与同志共之。然途远力残。因循未果。今乃略收众议。准拟设刊。稷家所藏。只旧刊也。必得再刊本然后可免馀悔。且念挽祭及书院影堂 恩居堂诸文字。不容不并刊。故谨玆书告。年谱一帙。幸即借惠。而以外诸文字。鳞次搜付如何。
与许大始(运)
圣彦之千里命驾。岂梦寐所能料得耶。始焉而惊不能为喜。继焉而喜不能为言。只有旧感弸中。泪落盈袂。不倦堂中执卷肩随之日如昨。而落落未合于十六年之间。吾辈俱无故而犹如此相忘。则他日后出者讵能识畴昔游从之密。异于馀人耶。先师年谱之役。门录之修。有不可等待后人。而兄与我落落如此。何如则能无追悔耶。已略提于圣彦矣。千万善量如何。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47H 页
与许大始
自秋间奉书之后。日望御者之至。而荏苒之顷。岁换春尽。锓功亦告讫矣。贱栖固无分于清眄耶。谨请兄体万休。贤胤昆季。家而怡愉。公而忠勤。相稷疾病之躯。幸不殄灭。获睹刊务究竟。惟谥注 筵禀士论。既是郑重。而竟缘 大丧。封疏未彻。此恨实无穷。且缘疏本晚到。不能载在录中。猥以贱制插入。盖舫山之意。以事槩之。不可不书故如此。然事出京中宰列而填书乡曲拙作者。实非亭当。惶愧惶愧。大抵今番刊事。挽祭则立谷赵上舍之所编次也。续编及年谱则舫山,约泉实始终焉。而稷亦不可不谓管摄。病势支离。加以昧闇。疵颣百出。人将议其后也。且货路四阻。役止半途。可刻而不能刻者不一。或能徐徐更图耶。门录修正。兄既不枉故止之。然揆元集所载名姓。参以挽祭。略更收录于私藏册子矣。
答许大始
三立马而竟不得登程。庸陋者之无分于礼役。有如是耶。时局散乱。人事多端。欲高飞远走而不能得。叹玆不辰而已。手草未至。天实厄之。恐未可苟且图成也。稷所誊移之本。归而更阅。往往与校本相颣。恨未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47L 页
及钞来诸条而参看也。至如立论处。无一移动矣。佥论归一。既欲持此为正本。固是不妨。然家伯之意不然。盖谓此书不刻则已。刻则宜用手草。不可用誊移之本。以启异日唇舌也。缘此至使贵隶空返。兄有所默谅者矣。噫古人以信义为贵而稷则有约未践。佥公以敦役为主而稷不免败事之诛。将以何辞谢佥公乎。所以未能修书。只自瞻望忸怩而已。况老兄千里重来。经岁劳劳。羁盘薄酒。当晬添酸。西城干戟。入梦增警。犹能安意忘客者。只此礼书之役成就而已。今乃有百偾误乏一妥筹。将何以为心哉。稷俟此近时爻稍贴。意欲躬晋。然亦何能容易入手耶。
答许大始
又堂生乎。此书何从而至哉。相稷经百艰楚。只欠一死而已。己酉冬与兄相别之后。祸故猝作。岁除日出。系孙新冠者犯疹而殁。庚戌冬家伯却金被缧。欲死而不得死。辛亥冬渡鸭江不返。稷不忍生离。十二月二十日挈家搭轮。翌晓著南大门。留家累于旅馆。至鍮洞冶洞。徘徊悽怅而归。翌日夜半至安东县。至今寄身赁屋。每中夜无寐。不能不黯黯于老兄。而茫不识其存没。忽此一函。由芦山而至。惊喜而读之。便如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48H 页
死别生逢。字训受廛二帙合三十五册。留在芦山。每令儿寔输完。而以不谙兄所为忧。今书到芦山之日。儿寔适自此所出去。非不欲因汽轮输纳。而以非老兄手笔疑之。以书告闷。余亦惟之。师门重大之帙。不宜虚疏远送也。幸即回示以手笔如何。春日如年。无烟冷屋。兴居何似。天既不忍饿杀贤人。而何不假之以生路也。
与许大始
先师真帧移奉。大论已定。方派员入洛江西。士气不衰。斯文巨礼有绪。始闻而感极发涕。临事而犹惧不堪。闻于素兄。堂议则以移奉本帧为宜。尊意则以别摹一本为当。盖两相究义。然以今日时机及本所本家事势言之。延过此时则大论恐难复发也。平日亲炙者。尚有若而人。故此论乃发。衰暮者次第谢去。则后来之人。恐未必似吾辈今日之血心也。惟兄思之。
答朴海卿(宗镇)
一纸疏状。不足以尽唁仪。而远垂下覆。尽出常例。伏读别纸。有以见读礼检照。深有意于日用常体。不胜钦叹。顾无所识知。惶蹙不敢对。然庶或因一番讲确。以获烂漫之归。愚陋之幸也。谨列瞽见以呈。恭俟去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48L 页
取而复教之。
  别纸
 按常变通考。出嫁女父母葬前。以素馔行杀礼。告朔荐新。亦设素馔。墓祭只设考位于斋舍云云。不行墓祭明矣。然则墓祭重于忌祭而然欤。为人后者。与出嫁女无异。亡弟星老忌日。在考妣葬后。故祭不用素馔。墓祭则不言可废。时节之祀。不可以亡弟之故而废其所后家先代。则为其子者一庙之内。独漏其父。恐涉不虔。以尊位为主而并行如何。
通考出嫁女云云。乃或人设问而锦阳之所不许。恐难为證于尊季氏进士之祭。然虽丧中死者。至虞祭用肉礼也。况进士既过房。一庙之内。独阙时节之祀。岂尊从子之所自安乎。墓下斋舍纸榜之祭。退陶之说本非为别椟奉考而设。
忌是丧馀。墓祭是义起。忌重而墓轻。忌固用肉。墓乌独废。
 闾里不净。为闭殡门。亦阙上食。情理切迫。先辈所云不安神道之理。可得闻乎。
不安神道。容有此理。大山说也。奠上食如礼。只不哭。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49H 页
亦大山说也。不净之逼否虽殊。孝子之情。既难自已。故奠上食则孝子之泪。宁以逼近而自止乎。南溪曰痘患不可废馈奠哭泣。浅意则若患在逼邻。死亡相续。尸臭四出。当如此时则进奠亦涉不洁。此所谓不安神道也。
 丧中忌祭。出主告辞属称。
丧中忌祭。一献无祝。自是通例。出主时不宜昧然。尤庵说正是。告辞恐不可阙。礼虽代行。属号自如。
 先考襄时。因山闹权厝而归。情事未毕。固当以未葬丧人自处。而以神主既成。处以既葬之例。于心甚悚。何以则得当。秋当卜地永窆。而葬礼用改葬仪乎。用新葬仪乎。若用改葬礼则破墓后殡于山幕。设奠上食例也。几筵亦可并行上食乎。
先府公葬地。虽曰权厝。神主已成。祭礼已备。何可曰情事未伸乎。苟能更定吉阡。自当用改葬礼。上食之节则同春曰灵筵及柩前并设。尤庵曰若还殡于家则舍几筵而行于殡。
 妇见舅姑时坐次。按通考妇进立于阼阶上。北面拜舅。诣西阶北面拜姑。乃以东为上。今俗舅西姑东。无乃失礼耶。且舅答妇拜。行于何代。废于何代。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49L 页
士昏礼舅席在阼。即主位也。姑在房外南面。家礼变姑席在西。舅则不变主位。醮飨诸礼皆然。恐不是以东为上之义。舅答妇拜。与冠仪母答子拜相似耶。
与权圣冈
士生有道之国。口不出危言而安享爵禄者。鄙夫也。执事之疏一出。而朝绅之列。有能不动色而发骍者乎。历观近古。非直道而事君者。未尝一至黑山。黑山今之涪州也。公之行。诚无负于古人矣。枕惊涛侣毒蜥。吃尽千生万受。方寸之赤。固自如矣。胁肩谄笑。殉心丧形。彯缨而拖绶者。有或请与公易之。公岂肯许之哉。天寒伏乞履困益泰。为生民懋德。古诗一篇虽极芜拙。欲令后之读直臣传者。有以知韦布之徒。亦能景慕也。
与闵侯(丙河)
阐幽树风之绩。耸动一境。田野散踪。不能趋谢偃室。敬拊新碑。庄诵铭语。幽明受赐。终古难谖。复欲益发潜光。不许输遣于旧闾荒寂之滨。拟将特树于县治康庄之间。尤见贤大夫用意之勤。而庶几后之守宰观感而嗣葺之。金氏之烈。必愈久而愈彰矣。冬云阴结。伏惟视篆万安。荒岁民情。日复顑颔。前途亨济。在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50H 页
在上者发施之间。以城主仁爱之至。认有以矜惕而拯救者矣。
与孙丈启顺(龙秀)
长者有问。礼合造门拜谢。而贱疾添㞃。迄未如心。瞻望嗟叹而已。伏惟清斋颐养。启处增寿。相稷前月经冤期。不能节抑疚怀。以至宿疴闯发。愧乏平日观理之实也。矧埙室起止渺渺莫凭。岂人理所能堪哉。先竹溪公显诗。有非慵陋所可泚笔。然念我从九世祖狮帖有托。八世祖丽泽有资。不敢以逾分而辞巽也。谨玆构呈。然迹伟而言卑。恐不能垂重来人。乞勿以既作而难之。更求信笔。以光墓道如何。
答郑殷老
岁暮矣道穷矣。灾剥肤矣。不审颐养之暇。联床讲究。得所以处患难之道耶。古之君子躬遭迍邅者。何尝无其人。而岂曾有不保其髭发者乎。相稷缩首林穴。跼蹐罔措。幸赖郡宰仁恕。日来颇得生路。此无乃福州义声所使耶。尊从子已胜冠云。生长礼义国。得少须臾冠弁。犹或无憾也。况旧阀盛族。礼仪必备。为季方兄一颂也。
与权一和(泰荣)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50L 页
弊庐远临。荏苒为十寒暑矣。天地已翻荡矣。民族又飘散矣。实未知高栖所在。又未知巾屦能无恙。然惟风䨓之楣。琼声动人。所以昕夕指点。以寓遐思而已。今于黄骏性疏中。获知座下之老益康泰。养德弥卲。况于黄君为外祖庐爷之役。禀议有人也。相稷尝读放言而悦之。略有所誊写于冷泉。颇曾用意印绣。然瞻星之书。浩穰如许。而吾林之凋残如此。有不敢先著手于放言。至去年冬。星集之刻颇入算。故乃留心乎放言。三度书议于克明。四月觐兄辽河。归路见克明。则 恩居旧帙适时抵在。故双擎而还。然乡邻同志才经大役。不能更振。远方之友。靡所相议。乃言于家儿曰家有尊宾。或百岁或九耋八耋七十六十。而既进旨于百岁九耋八耋六十。独阙于七耋之宾则于汝心安乎。星顺性之书已布而独漏放言。岂有异于此乎。汝宜斥土。以安吾心。乃于冬月始役。今过四册。岁内欲断手矣。今月初昌原黄洙建来言昌之于庐翁。即子朱子之婺源也。子李子之漆巴也。况昌之赤岘。有先生始祖坟庵。洙建于先生为族裔。岂可舍吾田而俾吾丈斥土耶。其意寔出于尊贤卫道嗜书之至意。岂特百代之彝姓乡之谊而已哉。方以今二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51H 页
十九日。计移所于赤岘。不敢不告于黄哀及涟川佥公也。噫上舍黄丈平常以此事之未就为至恨。而奄忽捐背于敦事之际。只令孙孤远议耶。赤岘在马山港相望之地。自京搭轮。半日可到。老兄可无一番行耶。黄兄虽衰中。不可不一来也。
答权一和
廿五日滞雨马港。修书于黄君。请禀示座下。幸收览耶。至赤岘手命已留刊所矣。伏审顷旆利税。而经体不以远役而受惫。禀受之坚。存养之力。盖非凡辈所及也。受廛录实师门救时之试。而缘吾辈疏阔。将终于虫蠹矣。宁不愧恨。苟使吾辈不疏阔。宜各誊藏。不至如今日狼贝。向见许德书辞甚模糊。专不识右编面目也。克明家有旧草则或可借来。然安可望其不遗乎。金生之诚虽嘉。其于无面何哉。酉堂跋语颇好。犹不无商量处。故昨日书告妄议尊者之作有欠道理也。三月三日释菜之仪。既告于黄君。然雨势支离。远友恐难至也。
与卢仁宣(卓铉)
兄所以远来者。谓稷或有识知。拟与之商度于八世文献之编。然于秣而俾有题凤之叹。于达而巧值人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51L 页
海稠杂。不能奉副盛意。乃令周善君历卅五堠而至。勤念如此。不觉面发骍也。遂盥阅二部。并读今所增搜者。尊门文献之盛。岂馀人所及哉。先勿斋公有家学图。为一世士大夫所许。老兄能终始之。吁亦盛矣。馀万在诚之书中。乞取览而秘得稷所以滥加抹动之咎如何。
答李舜一(能允)
紫玉一区。实平生之所寤寐。而晚始一至。拜夫子之庙。交夫子之裔。至愿遂矣。矧私门契事。赖以敦焉。先迹阐发。托有其人。归栖之日。合修一书。以谢厚念。兼申前请。而旋遭毒祸。不遑人事。惟仁人君子矜其情而恕之。反赐手状。悼亡譬存。并寄祯坛之文䨓亭之诗玉咏之和。文足以垂重永祀。诗足以焜耀洞门。所和则足以證相稷高景之悃也。顾何以得此缱绻于大方也。俱不胜铭感仆仆。而重有所钦激于中者。契序点化。辞顺意正。不惟为稷之幸。足令为范于一时也。因审清斋静摄。调候稣旺。信觉乌头之力。定在卷中。瞻祷之馀。曷任仰慰。令孙尝认有资地之美。而今见其奉写。亦臻妙境。尤叹教迪有术。相稷不幸不死。竟见七月二十六日举措。神绪恍惚。历月未定。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52H 页
与柳贤弼(永佑)
寝郎君果不起耶。以座下蓄善之厚。而不能延冢子命缕耶。以寝郎纯至之孝。而不能终养耋亲耶。噫脩短有定。自非慈与孝之所能弭其祸也。仲尼哭伯鱼。晦庵哭受之。先先生哭察访公。于是而知座下无柰于哲嗣之逝也。颜子先于颜路。明道先于太中。于是而知寝郎之无柰于大限也。悲夫。吾岭近岁论福履之完。辄以座下为拇。人无不愿入座下之室。而见诸房诗礼之盛。赏田园树竹之胜。饫图史琴酒之娱。虽十年贞疾。七旬衰颓如相稷者。未曾不有膏秣之思。是以于中夏达勾相送之际。而犹不作隐侯之悲。月未匝而恶报至。遥想老兄悽楚之状。魂欲销而骨欲烁。屡欲手写慰书。而笔路多退。况何能致身而目击哉。稷自壬子以来。闻人此等之遭。虽寻常乡里之人。便如身履其地。况四十年相输之地乎。况化者之为吾党相仗者乎。稷虽不见寝郎之面。其风裁则惯于耳。况老兄之子。岂可阙荒词数句乎。虽然但以耳之者而诔之。愧未及摸写事行也。
答许泰见(巑)
夏秋来。旱涝疾疫因仍。途涂四塞。寂不闻宜亭信息。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52L 页
深以为郁。伏承远牍。平安二字。已是险世相贺。仍知影堂板阁俱讫其功。郑朴两君之苦心尊卫。足有辞于吾林也。噫不有老兄。此许大事孰能成就哉。相稷昔至贵里。见小亭茅茨萧索而徘徊悽怆。又尝遣人印记言于湖南而备尝无限艰楚。又尝欲一造涟上。瞻谒遗像而毁车杀马。三十四载无由致身。今亭新矣。板复剞矣。真帧依旧妥矣。升其堂读其文审其真。自是人人手分中事。后生之福。当云如何。昔先正之踰岭也。竹泉翁若共辞并州。老兄今日安得为宜人而创做此三个事耶。相稷所以瞻望宜亭。并有慕于竹翁也。奉安文何等郑重而谬有所俯及耶。老兄临事审慎。故预为之准备副本者。然亦不敢违。谨玆构呈。幸勿广示佥席。以俟巨匠制来如何。若临时有拘。必须佥加商度而删整之。方是重其事也。相稷平生尊慕眉爷。自谓不后于人。今值大礼。不能骏奔。盖十载贞疾。至秋大肆。庭户之步。犹俟扶持。那能望驱驰长亭。折旋众中乎。
答许泰见
非意尊从氏奉书远临。惊喜慰浣。何可尽喻。因谨审经候万相。梓房暨贤抱做业俱硬。于石于义。有可以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53H 页
供得卯晡耶。秋间闻驾至夏山。恨不能握叙也。苟得对榻。庶有所商量于文正公年谱之役。而两俱衰病。会合无期。为之柰何。谱之新增。又为七十馀张。而力诎不能并刊。一依旧本刻之而已。许寝郎宪,权斯文泰荣各有重刊跋。然考其文。乃六七板补刊而已。元非重刊。故今不得并刊也。世系图初欲阙之。更思之。前所刊不敢漏。故近乃追刻也。
答许泰见
日俟尊驾之洛行历存。因族少哲铉。知车行戛戛。又因器友重访。知事有所不可失期。然怅缺之私。不能自已。稷于老兄之行。大有所相须者。盖文正公门录一事也。年前年谱发刊时。移书涟上。请示门录。则以十八贤录示而全阙注脚。又不无当参而不参者。故稷考得记言所载。通长少书之名曰涟上游从录。年德高处则拟之以丽泽。就其次考其迹。有可以在弟子之列则识之曰此以下尊事先生者也。使许忠汝持示涟川。又要增删于京中知旧。适值李氏争端。以朴谷不宜并录摈还之。然朴谷已载涟上所示十八贤之前列也。岂稷所私录也。前秋郑殷弼远访。盖于眉翁为外裔。且于斯文事有实心。然故要使之增删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53L 页
于京中知旧矣。兄既有事。必留旬月。须与郑友相议。取见其增删而还送于鄙所则可刊附年谱之下也。
答安致衡(铨)
穷澨漂转。自分疏绝于知爱之列。而盛度洪宥。记念旧契。宠赐手命。并寄先丈文集二𢎥。盥手奉阅。有以知内行之备。立志之笃。游从之盛。而自不觉敛衽起敬。益叹座下之勤于绍述勇于敦事也。伏惟静几颐养懋德万毖。贤胤词华志槩。有非岩穴碌碌样子。窃闻远游日久。有可以发其所蕴耶。相稷三月哭侄女之适郑氏者。踵有家间疾患。屡月汩汩。尚不收召神精。时或有远方同志相寻。而顾平日无得力处。加以家故如此。那望有所相发耶。自不识洒扫之法而教人以性命之理。人谁肯信从之哉。是以唾骂日臻。方跼蹐靡宁矣。
答南▣▣(熙日)
建一驱驰三百里辱临。此意已不浅浅。而袖里大牍乃出于先人侨寓时共周旋之耆德。娓娓说故事。颇与家箧日录相符。定知漆溪树石。作我两家讲旧之具也。噫不有尊座聪知之盛。何以记得舞象日里邻陪随。俾相稷获闻于六十二年之后也。秋雨支离。更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54H 页
伏惟动止万相。菊隐公墓表。与建一相议釐整。然迹伟文拙。恐无以垂诸后也。又于尊先祖浮川公编年。妄加庸辞。盖渊源之正践履之实。有足以表范一方。而其著述之入于灰烬者。深所慨惜。故乃归重于编年。冀与立言者商确也。
与孙成集(亮大)
春寒伏惟经体万相。长胤尚吃薥黍。慈念何堪。柳县年稍熟。知应渐得生理也。相稷三载一疾。自分与之死生。已不足恤。而惟万里分形。饥饱忧乐。不能偕焉。此岂人理所堪哉。先先生文集续刊之役。定是慈孙绍述之盛也。近因佥戒。妄作跋语。然世高而身卑。迹伟而语弱。多见其不知量也。幸乞随颣勘示。
答申学羽(翼浩),进士(义浩),▣▣(绥钦)
窃尝奉读先师遗草。有以知先文贞公之为当时君臣上下所共宗师。而实记弁文之作。亦非寻常酬应之比。正宜垂示来人。业已刻载元集。然惟后承之所绍述所居住。未及相知。故自至阙漏于颁帙之日。使不得有所审考而致憾恨于今日。则以慈孙尊祖之至。安得不派员远询也。惟因此拜郑重手命。获二兄屈临。兼伏受衍义考證二书。此相稷之幸也。川原夐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54L 页
邈。昔虽不能徵随。今声气通矣。安知他日不相与翱翔于鸭脚玉流之间也。更请佥懋德业。定趋向树风声。斥异教卫正道。无忝为文贞贤裔则知旧亦与有荣焉。
答宋晦元(在注)
兄去而不甚为怀者。以有前期之近。书来而犹未为慰者。实以重顾之迟。今日之役。虽在鄙里。究其原则仁乡之所担夯也。以兄之地。岂宜靳其劳费而不思所以终始之乎。谨审秋高。棣床动止崇卫。谱系之修。定是仁人孝子不容已之急务。苟能家各为牒。合而为一。收族厚俗之意。将有辞于一门矣。相稷埙驾在外。儿亦省楸。许庠兄亦往丹邱。室冗剞务。并萃一身。实无以随遇抵敌也。
答安致旭(秉远)
尊从子已出草土。远寻弊庐。相对悽然。继以悚恧。相稷于季方兄。始而偶相识。中而诵其名。晚而心相输。宜匍匐以哭寝门。泄其后死之悲。而一疾九载。废却暄凉。且罹毒祸。无意人事。区区一纸。何足以伸唁仪哉。座下矜怜而宥之。既存手命。并寄先集。此皆出于厚眷。曷胜感镌。矧我先祖沃村公。于尊祖有同师之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55H 页
谊同舟之好。摩挲遗卷。安得无高景之思也。礼叔察其动止。叩其所存。盖后生之秀也。一室之内。有致行焉。礼叔又如许。老兄昆季所以立约奖学者。将有辞于吾党也。伏惟懋德增重。相稷贞疾不死。竟见山河变色。况此月复回。西望 两宫。一倍痛泣。
答李明赉(祥奎)
星湖先生文集之役。在吾林孰非己任。而惟我冷泉之徒。汲汲不已者。不但渊源之所自出。有不忘先师遗志。是以日望齐临。俾无馀悔于编摩之际。兼希烂确于集事之方。而尤有所悬悬于尊座。而贞从尊所来袖致翰命。敦工之意。不谋相符。孤危之局。赖而自守也。京函三度。虽出于尊卫之至。欲止刻而就印。过半之刻不可止也。至如僿说之议。始望其有成而为喜。不以相妨而为忧。今闻其槩则就绪未易。而徒令江西同志。眩所适从而已。缘此两议。货途愈隘。鄙所之窘。无以形喻。虽然持论之确。有尊座在焉。乃恃而不恐也。幸望广喻同志。使知鄙所之役。可以断手于四月旬内。而决无中撤之端。则观望者庶解惑也。亦望勇赐驾临。以重刊席。
答安茂若(景柏)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55L 页
既遣尊从孙勤讯。复赐手命而宠之。顾何以得此于长老。感镌之私。久愈弥切。伏惟端阳。动止寿康。相稷嫂氏襄期在迩。悲恸扰汩。俱难裁遣。先奉事公隧道之镵。有非陋劣所能为役。而念自幼稚时。熟闻有孟子袖珍。已叹前辈所以为学者。不以患难而有弛也。乃玆摩挲遗卷。尤不胜高景之思。所以有此滥草。言语卑弱。无以阐发潜辉。幸乞更求信笔。以光墓道耶。
答许致和(堉)
贱栖历话。虽未得更仆。尚不能忘其厚意。又此不鄙宠以大牍。仁者之施。曷云寻常。况念旅留阅年。办得许大事业。增辑系牒而获族里之众情。穷搜陵迹而阐祖王之神功。案阅中山之帖。手执山海之簿。经理缜密。志虑久远。视区区守屋终身。不作一事者。相距实万万也。相稷乃昔日场屋竖儒。何曾识得为学之方。而妄自好为人师乎。年来缘索居无伴。见直谅者亦或有所相求。此固以己之蒙而求于人。岂可曰童蒙求我乎。至如书社中寻常过从。实自来而自去。其来也盖为游谈所误。其去也乃见所见也。求不求有不暇论。矧今贫病日滋。谢遣已尽。虽足为弭谤之计。反不禁孤寂之怀也。先师文集续附之役。实非慵劣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56H 页
者所能管摄。幸因江右诸公委存。略已裁定第次。登诸正本。然岁饥路险。人与货俱阻。无面之饦。何以收功。忧叹而已。
答许致和
令孙奉书远讯。兼寄所著十许卷。咨以醇疵。虽出于问寡之盛意。柰非其人何。相稷曾或妄议人文字。旋觉其取舍失宜。犹不至大被谴呵者。盖作者皆古人。冥冥无知。作家子弟之列则既委之矣。故不忍斥之也。然稷既自知而自悔。况何敢低昂于并世巨匠郑重之编什乎。以平日愿读之悃。次第盥阅。凡座下所以奉先敬亲。敦宗交人。应物恤穷。忧时救俗。论礼讲道之实。俱在目中。于是而始知座下所以不惜输示者。盖涑水所谓平生所为。未有不可对人言者也。悦服之至。乃随见辄标。庸夫妄见。有不可恃。幸于垆薰之际。细加商量也。
答安夏卿(圭锡)
书替十年之面而情注既厚。席耀双珍之辉而义教自著。且读且话。如获奇缘。因谨审养疴自适。懋德愈勤。报本之诚。养蒙之方。接物之宜。俱足以扶衰俗也。矧精舍新成。林壑增色。未尝不引领叹赏。今读记事。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56L 页
先公所以植材俟时。佥兄所以竭膂述事者。俱令人仆仆。此一篇已足以垂證来人。复何必赘求贱草。然犹不能讳拙者。以乡里旧契。惯闻为善之实也。幸不惜椎凿。以求其完耶。
答朴深可
天警世变。固无所不有。草莽匹夫。尚不胜戒惧愤悒。况名系绅籍。义共休戚。示喻云云。安得不然。阴云乍霁。更伏惟仕体增卫。尊季氏所慎。近勿药否。南叔不宜径搭铁轮。而缘尊从子不翔之行。且远道伴去为便。故不敢沮之。然自梁抵鹿。亦夐隔矣。求骑替轮之节。店舍寄歇之端。俱系虑也。又其半年作旅。肚里所获。靡见形显。恐有负于易教之盛意也。相稷前月赴夏山。省阡垄访朋旧。旬有八日而还。积惫成祟。喘卧床间。已衰矣何事可做。家伯自哭安荫兄。意忽忽不乐。不欲久住玆土。方略有经理于山外。稷之去留。固不能自由。年过五十。尚不能占定安静一区。以遗子孙。宁不咄咄。
答朴深可
侍御佩训而至。其所以存讯病者则实可感。苟欲效塾之河东符之城南。岂吾兄易教之得其宜哉。惟南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57H 页
叔之客地湛翕为可慰。拜审仕体万休仰慰。相稷出住江上。鱼鸟惯颜。兄弟相对怡怡。惟巷闾骚聒。渐不似小华幅员。岩栖素性。有难久住。所以更谋搬迁。略有料理于火王旧乡。此事若遂。稷不可独作芦人。以高居之将复隔远。预以为怀。侍御今日入书帷。少年从仕之人。能用意于冷淡家计。诚是异事。观其容止酬酢之节。词勾笔翰之业。未见有一毫放过。奚待拙者顶针乎。况圣人贤人之书。浑是太和元气。苟能优游其中。自当拂除群邪。又其群居应接。自不暇给。殆有异于自家室里琐琐系心之日也。至若对證投剂之道则要使之读书勿强究奥旨。临事勿强释微理而已。
与金致受
向日亢炎中。喘喘到梨岭上头。诵所赐急岭畏旸之勾。益觉贤人笔力。有足以摸写程途劳悴之境也。稷之踰此岭。春夏凡六度。前乎此则或风或雨。或露草或夕曛。常悤悤过去。计在前进。只诵努力一跻攀。前行有奇玩之诗而已。今劫于畏旸。就茂林中披衿移晷。因信步迟徊而下。泉声岳色。飞鸟流云。无非活泼泼意思。始知急岭中忘努力。畏旸中有奇玩也。天气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57L 页
尚热。伏询往来视膳之暇。校勘劳攘之中。起居未甚妥静。吃饮素所粗涩。虽在神力彊硕之日。固有所郎当于其间。况尊所慎脚部之患。实非细虑。必须万加调摄。方做许大事业也。相稷自刊所发。宿陈仲文书塾。借小奚而行。深夜抵巢。因颓在床笫间。历十许日尚不健。尖软筋骨。何事可做。良笑良笑。忠汝老兄果归税否。希道,文七,仁叔,元可,圣懋诸公。俱不以劳恼而有损耶。
答金致受
复庵果入地耶。此翁于尊祖卫道一事。用意甚挚。而竟不见其剞功之讫。尤非矜惕者耶。尊居距山天稍近。想曾往来相役矣。幸乞一倍努力。以卒其业。使大贤文字复焕于斯世。死者其将瞑目矣。相稷三月遭仲父丧。自此替事无地。痛陨何极。先师文集续附事。槩略具于通辞中。乞有以谅采焉。圣彦来留已数月。而顾身病支离。不得躬走四方。以听佥论。乡中同志亦各有事。合席迟迟。今月二十三日始得聚首。处所则定于安氏溪亭。任名则只排及门之中。然惟工费一款。实不敢轻易区定。留俟佥公合席之日。而至于校勘之劳。专恃座下出座。谨遣儒生以告。千万谅下。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58H 页
速速驾临。以副众情。以敦大事如何。
答金致受
妄不自揣。拟与周旋于师门大役。而其所以勘定文字。镇服众心者。专欲藉座下之手。是以日望侍者之至。闰月七日始见孙生之还。盖间关跋涉。道路所费已三十馀日。而尊椷之发。亦过二旬矣。拜书恐惧。无以为辞。惟林居薖轴之适。塾课节度之盛。实令人叹羡也。相稷三载贞疾。渐至沉㞃。一自锦亭驮归。至今不离床褥。如此而能久于世乎。只愿小延残喘。以见师门诸务就绪而已。年谱若知有渊上及尊座手定。岂欲区区低昂于多疵颣之旧本乎。亦岂惜一时之费而垂悔恨于无穷乎。谨玆更遣儒生。乞赐所藏年谱。并乞恕此一时不协之端。而勿负自家尊卫初心。亟赐贲然。期有勘定镇服之实如何。
答金致受,赵应章。
节抑疚怀。赐覆勤喻。感约公之不遗。追寄别纸。详示曲折。叹一公之相输。不审近复合席。料理刊务否。相稷自与又堂相别。病證益痼。呻𠿝遣日。于世间多少事。无所为念。惟是士仪一款。实未就木前所关心也。堂规缜密。谷货既具。诸贤敦事。工役伊始。此难得之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58L 页
机不再之会。宜各平广心界。互相容受。以求其终始有济。而今乃不然。或偏于谨严。或志切矫枉。苒苒之顷。驯致矛盾。一书之忤而众皆解体。一言之规而疑以挤陷。不惟事不谐。恐将贻耻四方。此相稷所以关心而忧虑者也。如获对床。庶可以开陈愚衷。时谋力疾之方。试之巷闾之间。犹眩卧移时。望望丽堂。渺如天上。方自愁叹。乃玆专书以招。盖役不可中止。论不可不合。谓或有万一之助。然伏读校删诸条。未敢以佥公见解之精而黾勉奉唯也。略随浅见。录在别纸。非敢为自立己见而抗于高明也。实有所深忧者存焉。故意在不删而傅之不删之地。以此推之。佥公之意以梳洗为主。故自尔傅之当删之地也。四书六经圣人之言。犹使千古起疑。况后来礼家之书。岂能尽美而绝群讼乎。稷所以深忧者何。请略陈之。噫士仪之曾经祸机。为先师弟子者。孰不闻知。孰不痛心。稷尝侍不倦堂。人有来言一边人图毁士仪。逐条抉摘。质于宋祭酒。赖祭酒公正之见。阴机自消。然未尝不凛然而惧。及见或人之抵李韦士书。(士仪法服篇付上。其说亦似太费力不著题耳。中法构兵预料也。其败可逆睹。从此天飙始起。必有观蚌鹬而图渔功者。)或人则已觑得于彼边设计之始。而吾辈则晚闻于事靖之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59H 页
后。惟俟天相斯文而已。今吾辈重刻是书。而若迁动一条。安知不为一边人之话把耶。谨当一遵旧文。俾无所乘衅。至好至好。若慢其防闲。必将四面受敌。今日佥公所以求为完本之意虽至。而他日无穷之悔。有不能追者矣。稷虽瞢闇。岂不识梳洗之为贵。所忧甚于所贵。故冒陈愚见。幸乞恕其妄率而谅其苦心。以一遵旧文。为求完之妙诠。稷虽今日病死。庶无遗忧也。
  别纸
 未娶而死。惟有妾子承重。服其母如礼。
  
此固当服。(俛宇)
  如此者立说则世或有不聘币而娶者。(胶宇)
  此事绝无。不必立说。(约泉)
  此是礼外之事。当者之自处。不过如是而已。若著为礼法。则有妾有子而不娶者亦或有之。此非为世教可惧者乎。(一山)
凡所以论礼者。惟恐有亏于天理人事而已。若有此人依妾子承重例。只服缌于其母。则于天理人事何如哉。苟专主乎尊嫡摈孽之义。而虑有馀弊。等视其陷于非礼。则岂审权裁恩展义全伦之至意。且未可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59L 页
以绝无而不说也。若绝无则小记所云妾祔于妾祖姑者。止于虚文耶。朱子于万正淳之问而以疏义妾不世祭之说为未可从。退溪曰然则庶人只祭考妣。只谓閒杂常人耳。若士大夫无后者之妾子承重者。不应只祭考妣云云。虽已娶而死。尚云如此。况无嫡母之承重。妾子岂不服其母如礼乎。若虑其有妾有子者不娶。而不欲著为礼法。则独不虑有妾子者。不立后而许其升嫡乎。宋服制令若无嫡母及嫡母卒则为所生母服。此非所以著为礼法者乎。尹明斋,权遂庵则皆于此人断以服缌于其母。恐非所以尽天理人事也。张子曰未娶而死则难立后。为其无母也。如不得已须当立后。又须并其妾母与之。大不得已也。未娶而死。有妾之子则自是妾母也。(止)父既有子。不可以未娶而不立后。子既有母。不可以无母而难之。则此子之于此母。可不以礼事之乎。其所谓以礼者。乃服以三年。葬以下穴。祭以别室也。寒洲公之斥四笺良是。承嫡者之母。许入先庙。丘氏有论。故四笺云云。然先儒皆非之。四笺以下廿七字。恐加商量。自古者天子至援而为礼耶八十五字及按明斋廿六字。亦与四笺共商耶。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60H 页
出后者四祖服说
佥曰当删无容更议。然相稷家方有是事。请于佥公质之。相稷第三子定容出后而有四祖。四祖及所后父。皆已捐世。然设言之。定容服所后父之本生父大功。而服相稷之本生父期年。则所后父责定容曰汝为吾后。又以吾妻党为外统。而独于吾本生父而不归重。是二本也。五服皆视父而降。汝今不视吾而视本生。乌在其归重所后之义乎。相稷亦责定容虽强使之服我本生父期年。定容岂敢违越所后父之命而从吾言乎。情固如许。故礼有所裁。以稷所见。先师所论。深合情文。佥公幸更思之。
一祖服期三祖大功。一本为主寒洲公之说也。盖用崔凯丧服駮为本生祖大功之论。然经既无本生祖降服之文则本生之统。不可不定于一也。若均服三祖以大功。则本生高曾祖父母皆不用齐衰之制耶。
 甥女适人降缌
  前辈所未论。与总目图式相左。(一山)
  适人不降是经文。岂可刱说乎。(约泉)
舅既服甥缌。甥亦为舅缌。乃丧服注也。魏徵之加舅服。朱子非之。甥女之缌古制。然既用今制则降而为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560L 页
缌。有不照应于不降之文。丧服疏外亲之服不过缌。而降则无。故曰不降外党。无出入降。乃魏徵以上之言。恐未可以是而明其不然也。况先师所言。论其理而已。非所以著为式者。故于图式则用今制。亦未可以与图相左。为当删之證左也。若复以刱说而为嫌则前所未发。谁复发之乎。
 为君母后者。君母卒则不为君母党之服。
  此乃小记疏说。而今世行不得者也。庶子承嫡者。以其母党为外统。则无异于不承嫡之庶子矣。为父后者不服其母之党。既有明文。则此庶子不以君母党为外统。而于何为外统看乎。(一山)
承父统。己外祖之未安。果如洲说。然宋服制令庶子为父后者。若无嫡母及嫡母卒则为所生母服。沿革图亦取此小记文而特书。依两书例存之。恐无害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