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x 页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诗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84H 页
玉山行
平生愿读求仁录。今日始登求仁堂。入庙如闻体仁(庙号)术。仰瞻神座瓣心香。阁有遗经泽不沫。行间标识颇精详。闇修(西斋名)敏求(东斋名)然后得。偕立(西上斋名)两进(东上斋名)皆其方。亦乐门开集章逢。无边楼迥通康庄。天以斯文付辽左。考亭复见鸡林乡。(年谱曰独乐堂。先生之考亭也。)道德(山名)畜气为龙湫。𧖴𧖴激起派流长。始焉一勺终万里。上溯洙泗颇洋洋。小子寻源迷不得。几载中道空徊徨。挺身殚膂跻五台。(洗心,澄心,濯缨,观鱼,咏归。)便无一尘留肾肠。却恨阴云久不收。未肯许我长徜徉。复恨此身生最晚。未及奉睹 宸绡煌。( 正庙遣承旨画玉山。)拙手强写丘壑胜。拟将归揭芦山房。前年已画搴芝来。从玆匹美为宝藏。画外复有真所慕。两夫子书俱盈箱。五箴十图德之基。终身誓作吾羹墙。
孤山书堂。示徐舜执,蔡锡哉(胤基)
凭栏如入画中天。万汇森罗极目边。此里盍求求道妙。勉偕同志永周旋。(堂揭求道二字。退溪先生手笔。)
泉洞用前韵示诸君子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84L 页
郡城南畔别开天。弦语洋洋竹树边。苟以此心努力做。衰风那患不回旋。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诗○辛亥记行
  
发芦山
欲去偏悲坟墓远。停行难得弟兄同。清晓敬陪祠庙出。华东万里照双衷。
密阳 (龙头○二首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一家容载一轮中。西指辽河大道通。回首紫岩云渺渺。朋游那得共磨砻。
汽轮才转判西东。祖道诸人话未终。只祈勿效栖栖者。方寸中求自济功。
榆川
桥傍乍闻水淙淙。复听依依碛寺钟。推火地方从此尽。也应民籍铲卢侬。
清道 (广岩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车声乍讫听村狵。乌惠云门翠入窗。窗外谁家同志住。今宵应说紫岩釭。
庆山
黄鸡腊月我东为。押督诸朋此别离。儿书未达轮催发。只有行尘助众噫。(家容投书诸朋。以告行期。)
大邱
昌山杉桧望依依。游子伤心泪不晞。岁岁凄霜濡露节。儿从此道迭来归。
新洞 (大邱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曾缘醮侄此求驴。(庚戌从子喜容娶霞堂时。家兄却金被拘。知无生期。乃先期治行。婚家不及知。故至此自求二骑。)风雪驱驰十里淤。乱邦百事皆如许。吾辈那能守旧庐。
倭馆(仁同)
韩土䕺中独日区。闾阎寥落但荒邱。那知三百廿年后。驿市商铺任设敷。
若木(仁同)
光惠院深群鸟栖。庆风楼古暮云迷。轮穿峻岳高峰去。知有扶桑朝日跻。
金乌山(开宁)
南嵩遥配北嵩佳。(高丽时称金乌山为南嵩。以配海州北嵩。)吉注书来名共齐。却怜西塞仳离者。何地能求种竹崖。(冶隐种竹金乌山。)
秋风岭(黄涧)
湖岭于玆分面背。乡山渐远怀难耐。民失所兮天不知。终令邹鲁为夷獩。
深川(永同)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85L 页
高唐浦上深川村。水绕山围夜息喧。惟有石灰输运者。月明候汽集铺门。
伊院(沃川)
弱妻稚子馁呵寒。四角赊来料品盘。为从囱面占宵候。智勒山前星月明。
增若
邮亭院舍傍岩堧。增若由来地志传。经三隧道瞻星汉。疑是前途有别天。
太田(怀德)
北太田为湖路要。农桑发展物丰饶。 太祖新都凡几里。遗民垂泪旧风谣。(太田有南北。)
芙江(文义)
百济遗墟物品豪。车轮相续剑江皋。商客不知亡国恨。芙蓉馆里醉歌高。
全义
路入金池地势加。邱陵连亘接官衙。锦水宸舟谁复护。云城不见太师家。(高丽太祖南征。至锦江水涨。李太师棹护涉有功。赐名居云住山。山有李城。)
天安
日轮初上天安城。望五云知我帝京。二十里途温水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86H 页
郡。神泉如旧 跸谁迎。(太祖,世宗,世祖尝巡幸留浴。)
饼店(水原)
饭后钟鸣宝积庵。稚曹思吃语喃喃。开椷点检南朋赆。个个糖砂与橘柑。
水原
及到华宁(殿名)敬仰瞻。迟迟台下欲留淹。深愧小臣忘此义。飞轮搭去反沾沾。
军浦场(果川)
遥瞻三角势岩岩。孰使摧颓若草芟。忍从 昌德宫前过。军浦行人泪满衫。
安养(始兴)
三圣山前朝日红。汽烟飘散汉江风。下著时当装具整。满轮人客渐悤悤。
始兴
冠岳山峰重复重。百尼为队礼云恭。(虎压寺尼僧百馀人)帑画香钱何所祷。兴亡元匪力攸容。
永登浦 (果川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永登驿路出西江。簇簇英舟与美艭。问是谁家新制造。价高油酱瓦陶缸。
鹭梁津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86L 页
车前忽见六臣碑。不问知为鹭突湄。亭台依旧山河异。怅忆当年 驻跸时。
龙山
万里仓虚民尽饥。六师团结日无晖。更怜我笑堂前岸。松树扶疏鸟雀飞。
南大门
箕师何忍过殷墟。崇礼门前泪满裾。瞻望 两宫消息阻。城途尽日独蹰躇。
临津江(坡州)
临津佳丽真无对。兜率君臣恣欢爱。(兜率院在临津南岸。恭悯王南巡至此。谓元松寿曰如此风景。正宜联句。)邦家元自戒流连。兴败何须论异代。
长湍
耶耶县在串郊滨。辛氏楼船一刹尘。(辛祦起楼于串壶。又作楼船。名曰奉天船。张水戏。乘醉不脱衣冠。骑马入水。)心志衣冠邪正异。嗟嗟骑马入流人。
开城 (二首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寿昌宫废但荒垠。谁识当年动瑞云。呜呼惟有宫名在。两德扁分御 两君。(德寿宫。昌德宫。)
善竹桥高沧海濆。血痕终古皦如昕。却顾布衣无死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87H 页
所。天涯沦落独沈瘽。
土城
丽代繁华渺莫言。行人怊怅土城村。惟馀五百民家在。时上陵原奠洁樽。
鸡井(金川)
春石关前地势宽。海西山水此初看。孤竹遗墟应不远。薇芽为孰露漙漙。(海州有首阳山。)
汗浦(平山)
龙津江上敛青烟。车内诸人困欲眠。冰柱葱山长几尺。流民幸福在康年。(葱秀山有泉。冬为冰柱。以长短验丰凶。)
物开
大东民族总謷謷。不暇宵绹与昼茅。所以山南田野叟。雪风催过物开郊。
新幕(瑞兴)
禾回坊里土如膏。百谷争输出郡壕。又有石铅蔘漆富。几时来往浿江舠。
瑞兴
皇明使盖棘城过。元氏疆区岊岭峨。(大明一统志。元时画界岊岭。)罗山白鼠嗟无力。任与强邻用戟戈。(白鼠夜入贼阵。嚼尽干戈。贼败走。)
兴水(凤山)
归真(寺名)洞壑最称佳。兴水居人此独誇。梵宫十八传舆志。凤郡从来传释迦。
马洞
俄然身在我 皇京。倏忽经过八九城。自顾却疑生羽翰。高飞庶不堕尘坑。
沙里院
黄海省中大市亭。一场交易万元零。磁铁丝麻兼玉石。纷纷收载镇南(浦名)𦫊。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87L 页
沈村(黄州)
行到沈村困不腾。愁看残照在邱陵。暗度前途便不快。支那一幅未清澄。
黄州
黄州东国之衿喉。天柱其山急水洲。险固由来不足恃。守成要在德攸修。
黑桥
黑桥特著美田林。快活年年慰众心。况我 显陵宸诔在。棘城群怪不相侵。(棘城屡经兵燹。白骨㬥野。疠气遍一省。 文庙亲制文祭之。疠遂止。)
中和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88H 页
东明朝帝麟为骖。遗墓鞭藏尚可谙。黄昏始入平安境。聊记中和父老谈。(高句丽东明王乘麒麟。奏事天上不返。太子以玉鞭葬中和龙山。)
力浦(平壤)
坊号龙渊接里阎。桥依羊岛饰轩檐。平生寤寐箕城丽。落日依俙力浦瞻。
平壤
囱间斜见大同帆。只遣游魂上德岩。(在大同门前。能捍水。)恨不生逢箕圣世。井田同受理长镵。
西浦(平城)
练光浮碧夕烟笼。回首茫茫眼忽空。已到平城三十里。西川民舍绩灯红。
顺安
安定城边听夜舂。追思芦巷室家悰。为报闺人莫愁杀。寒厨无复远朋供。
渔波
渔波一队二桥矼。及到危途意便𢥠。兢战做来真正大。前程自有宴安邦。
肃川
肃川都护著西陲。廿尺之城五井池。青年子弟多豪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88L 页
隽。痛饮唐山月下卮。
万城(安州)
更深人定烛光微。睡倚囱楣辄发欷。谁识万城今夜客。卅年曾不出书帏。
新安州
百祥楼下暂停车。忽忆乙支旧战墟。谁料隋军三十万。七僧揭处尽为鱼。(隋军至江上无舟。忽有七僧褰裳涉水。隋军争渡沈死。江上今有七佛寺。)
岭美(嘉山)
亭高 光庙朝京途。院设郑侯殉国区。平生䨓灌嘉山郡。半夜风凄岭美垆。
古邑(定州)
翰林东出九男携。菱里村中始得栖。那期此路千年后。七个孱孙复入西。
定州
刘郑崔卢氏族偕。丝麻虾蛤物生齐。也应风月楼前岸。吾祖登临叙远怀。
郭山
天风瑟瑟定襄隈。儿为翁寒进酒杯。遥忆紫岩冰雪壑。谁人能护一枝梅。
路下(宣川)
月隐古军营下硉。烟收于里岛中阓。莫叹行行无尽期。玆游毕竟通西塞。
宣川
八邮亭过即江滨。殊土凡为戒众人。且恐深宵或相失。预陈方略约常遵。
东林
古府城周万尺垠。而今颓废任耕耘。紫燕岛树犹无恙。百姓不忧蒙古军。(高丽高宗朝。郡民避蒙古军入紫燕岛。)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89H 页
车辇馆(铁山)
昔愁高险惮居爰。平地移来作里门。前年矧得通车辇。遐土苍生见 至尊。
南市(龙川)
千里名区一日看。几多丽水与奇峦。大地渐穷江海出。少焉难复见三韩。
良策
龙爪其岩龙骨山。龙兴之岁发天悭。良策馆空良策尽。流民日日过龙湾。(龙川,义州。皆古龙湾。)
白马(义州)
白龙游处筑山㙩。舆志篇中厥迹昭。何用区区诸镇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89L 页
堡。东忧元不在西辽。
石下
先王不事外邦交。辰巳旌旗出远郊。书生寸胆伤今古。双涕垂垂石下坳。
新义州
车声暗暗出江皋。一渡知能万里遨。寄语驿夫驱莫疾。行人恋国更忉忉。
安东县
车中执手忽呵呵。绝塞分形幸免痾。远人于我偏多念。觇得行期报老哥。
兴隆街赁屋
兴隆赁屋正华奢。砖甓层楼接翠霞。奉主藏书仍奠鼎。不妨期月作吾家。
诚信泰
东田(孟辅淳号)避地久栖遑。埙室书中我已详。徐(名丙斗居京)秀宋(名焕文山东人)端滕(名居礼山东人)眷厚。羁人百事辄相将。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诗
  
鸭绿江上。别张舜华(锡英),李大衡(斗勋)
谁送耆贤赋远游。东溟风急激洪流。准拟遣怀观大地。强相扶病出寒邱。灯深长白山前屋。路绕吉林城下洲。为报沙河老市卒。浑无一事作閒愁。(舜华方向蜂蜜山李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0H 页
启道寓所。)
接梨途中赆李参书(敏应)
吾王赤子遍辽河。男妇扶携风雪陂。独有杞泉(庆昌君珘号)公子裔。车中不禁泪滂沱。
次李参书接梨树诗二首
我行梨树野。多见朝鲜人。问尔谁依赖。能为耕凿民。
曰有寿春子。哀余生不时。为求田宅广。厚庇如亲知。
再从弟致五(相达)有书。以诗答之。
鸭绿江水平如砥。直通山南二千里。山南几多同志子。日日坐见音书抵。中有重重一封纸。忙手坼读兼悲喜。默窝曾孙十六人。卅载偶未同为邻。况我昆季远漂沦。誓不复耕芦山疄。尔知此意尤伤神。满幅缕缕由情真。先言受诲而靡遵。且恨考德之无因。达兮达兮尔莫愁。只当自从方册求。尔有弟兮才气优。忍令沈淫乎下流。俟我顺天府里游。幸共一览支那区。尔且留为门户计。入孝出悌名行励。为我保护芦山第。䨓亭岩舍俱无替。约束铣溪诸子弟。习礼课经循旧例。
郑善长(元镇)和余记行二绝。用其韵以寄。
有物靡消在膈中。忧而思乐窒思通。愿勿效余轻躁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0L 页
意。眼前崖角总磨砻。
恐罢春眠戒小狵。梦中相对紫岩囱。不知身在辽河远。阅尽重磨挑碧釭。
和郑景文(祥燮)老檀树卜居韵(并叙)
    郑上舍景文自怀仁兴道村。奉其大人侍郎公(元夏)命筑室安东县之老檀树。功既讫作诗示余。读之甚悽惋激慨。即席仰和。
窈窕黄花(山名)岸。幽夐绿江滨。摘露写遗史。剖冰供细鳞。生涯随土俗。心法守天真。万里同怀抱。相对话津津。正怜桥上竹。风遗子之身。
孙铭(新德)发书寄扇。要写诗句。仍作三绝。(孙居诸城县。)
砚腻必称尼石品。蓍灵偏爱孔林䕺。于人盍敬铭轩叟。簪笏来从圣府中。(尼山石砚。文理精腻称雅品。孔林䕺有蓍高五六尺。一本一二十茎。多者五十茎。铭轩以孔府奎文阁典籍署理。守卫府正堂。)
柳烟红雨话中详。如坐太和元气坊。庙桧新条长几尺。斯文于此卜兴丧。(乾隆帝建行宫于孔府。有八景诗。第六柳烟坡。第八红雨亭。○庙北有宏道。门前有太和元气坊。)
风雨凄凄大地昏。低徊中道独伤魂。赖君欲遂平生志。归宿春秋台下村。(曲阜县南十里。有春秋台。)
挽安擎天(彦汉)
金陵父老誇善俗。拇指辄偻公之家。先言考公教有术。乃令二子成文华。次言二子善居丧。三年不离仪床傍。友于之笃人莫及。白首婴戏长和翕。耕田读书无佗事。子侄亦不循时恣。而余小少从之游。老益自信心相求。今年余自辽河返。忽惊草宿青山邱。失一良朋余已嘅。眉公割半何能耐。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1H 页
挽李丈(敏九○四首)
东道主人桃隐叟。北溟樽酒武陵斋。闭户养痾无外慕。一方犹识姓名佳。
坊里模楷门党准。坦平心膈峻严仪。家徒夙夜恭趋职。一号令中百事为。
隔涧追随十七年。子孙课业亦同筵。诸生竟诵和熊意。两塾前游帖里传。
辽河惊见许君书。凝峡今年耆席虚。笋鱼认匪延年药。竟使宗祥泣苫庐。
挽李正夫(准九)
诗礼骊江阀。桑麻泗水园。曾悲耆旧逝。犹喜典刑存。辞气本无假。家模日以敦。弦歌盈塾舍。车马倾乡村。蔼蔼修姻睦。孜孜约弟昆。一经要易子。十里每临门。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1L 页
君卧余遐遁。神惊意不谖。鬼顽靡憖善。哽塞未堪言。况哭长男阏。招来万里魂。泉台应说昔。造物柰贻冤。久病始趋吊。风凄宿草原。
和安舜仲二首
高人避地断将迎。气似秋霜意似城。东韩界已非吾土。西塞人皆识尔情。欲报 君恩秖有死。回思海棘反为荣。四载栖栖来去者。却惭身与义俱轻。
家兄惊喜出门迎。君自临江新县城。一辞愤骂曾同日。八字传看即两情。定知管邴漂犹合。怅望夷齐饿亦荣。儗写接梨辛苦状。来人识得义靡轻。(临江县在西岛。舜仲寓临江一年。至安东县。○庚戌舜仲与家兄同日被拘。翌年春舜仲书谷则异室死则同日八字送家兄。时舜仲绝粮故用饿字。)
用前韵上家兄(二首)
沙河车里昔相迎。那意余今卧密城。辽寓未闻管有弟。嬴埋难与札同情。梦中喜接常谈笑。对处惊非旧卫荣。乳孙骨格惟差强。地气中原本不轻。
如梦黄猿 玉辇迎。孤臣四载住辽城。编书盈箧忘炎苦。执卷课蒙副众情。君子增能先忍性。殊邦守辱是知荣。义理路头担夯重。平生那谓一身轻。
复用前韵。呈接梨树佥公。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2H 页
东邻西舍日相迎。岁久浑忘在远城。交欢异姓如同姓。阅历人情验物情。田功渐惯禾盈亩。巷植方滋柳发荣。驱洲风雨奚须怕。神器支那自不轻。
金志仲(致铨)宴回甲于道州大岘之第。以馀酌会朋辈于镜湖亭。
鳌人争说岘山筵。尽室团和自蔼然。已识先公多积善。乃令贤子久延年。为副儿情回浦驾。更招诗伴醉湖天。知君赋性纯无假。齿益加时志益全。
次珠山书堂韵
学业成时亭亦成。岩田矧复合躬耕。书声渐与川声大。胸府常如洞府平。时雨初过嘉木秀。顽云一扫众山晴。百为日入规模里。宾主师生共得情。
次安达敏镜湖亭韵
大地风翻一士寒。睘睘无术自为宽。柳县逍遥徒结恋。兴岩截兀亦靡欢。别有江湖超版籍。不妨巾屦住亭栏。岂是寻常游赏意。高标留證镜中峦。
紫岩书堂新成。行乡饮礼讲大学。
岩堂新筑柳门东。路入丹崖巷首通。馀日秖宜调病骨。残经那望振颓风。阶因叠级循无懈。园有群栽养则同。古镜重磨非别法。请看曾传十章中。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2L 页
家兄以古诗远寄。即席伏次。
父母生二子。当时味日滋。上为征戍助。下为门户期。如何各天涯。漠漠阻情私。衰暮命险衅。遭值国破时。一死不得所。百做都舛差。南乡埋冢孙。西塞哭大儿。地与形远分。兄弟徒相思。独对晬盘泣。四座皆停匙。把笔上远椷。一字辄一噫。长星朝已过。暗暗思兄炊。妇研薥屑眩。婢吸烟烬靡。是日书共发。万里心相知。余归岂初志。堪被造物欺。长怜两未亡。病枕空嗟咨。非为妻孥副。非为水石奇。渊明栗里隐。伯夷西山饥。取舍盖难定。谁能试称锤。古人邈不及。只宜家政施。最恐子孙愚。思以诗礼贻。大地日沈溺。更虑风潮移。却羡田里人。联卓欣相资。而我独不得。中夜心忸怩。东渡多烦恼。西望恒于戏。去去复来来。如狂兮如痴。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诗○紫岩书堂杂咏
  
紫岩书堂
数仞墙依数仞岩。堂宽亦足列书函。莫谓岩光非正色。婺山罗泽品超凡。
九思斋
先师虑我有邪思。九个箴中至教施。微效迟迟年已暮。更要常目揭诸楣。
古镜重磨室
长物吾家有古镜。却叹尘没光靡靓。淮珠重拭金膏涂。依旧青山绿水映。
云叶楼
何地曾无叶与云。瑞岩偏爱断尘氛。今古郡城三十里。悠悠云叶若相欣。
博约门
于文不博礼难约。于礼约之文乃博。事来事过恒孜孜。行学之中自有绰。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3H 页
伛偻轩
屈未伸如病伛偻。天高犹跼况堂庑。扬扬七尺颀颀人。朝昼风埃自仰俯。
传心阁
方册中传千古心。老年咀嚼味增深。却愁世降言湮久。日以锓书作己任。
蒙斋
儒业由来贵养蒙。益浮靡处恨靡穷。君看山下涓涓者。不息方收达海功。
容众所
茅庐窄窄未能容。携笈分栖假屋中。忽惊露地金相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3L 页
醵。十载终成数亩宫。
细谷精舍
细谷灯深文话细。松筠槐柳荫庭砌。佗日不须勤葺治。天工一任兴而替。
瞻夏坛
计违归夏空瞻夏。满目森森楸与槚。那知顾复恩勤儿。终作离亲弃土者。
望辽坛
孰使分形万里辽。年年泪积鸭江桥。梦里榻联梨树巷。觉来身在荻山椒。
琅玕园
岩田数亩列琅玕。冒雪停霜翠入栏。颜虚史直兼夷瘦。顾我何修共岁寒。
兄弟岩
天下难得者弟兄。怜渠四时长相迎。参商万里余何耐。愧不如岩独怆情。
铜山
累石为冈色透铜。环如屏叠遮尘风。爇香敬为隍灵告。永护堂儒及病躬。
黔金窟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4H 页
芦山人说产黔金。绝壁谽谺采者寻。吞处能消咬菜病。价廉效倍泽民深。
柞林
门对阴阴千树柞。追思陶叟栎迁作。我始来时才比肩。翻成十丈幽壑。
懒岩
非岩之懒人为懒。谩得清阴遍四岸。天下不勤者几人。空将己短诿佗短。
风咏岩
凭君常忆孔门风。气像由来各不同。休言点外无佗与。率尔人犹六艺通。
梧园
一亩园中百本梧。朝阳升处叶新敷。牙期世远琴无用。长得孙枝集凤雏。
七绝亭
一树亭亭兼七绝。游人竞集忘炎热。最是甘香鸿若爪。晚霜严处拚而撷。
上中下盥岩
晓囱读讫临流盥。各占平岩不少缓。盍共视如汤浴盘。朝朝去垢无愁皯。
万柳门
讷人最爱门前柳。暮道如逢栗里叟。嗟嗟柳外非吾疆。不许莺儿出谷口。
洗心涧
皯吾思洗况吾心。心有些埃百虑侵。掬取清流浇五内。祟根刬去胜灵蔘。
断尘桥
桥外茫茫暗起尘。妖腰乱领又彊邻。杀马毁车今廿载。终看大地浑沈沦。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4L 页
栉縰岸
晏起三朝一不栉。古人自谓己之失。寄谓细亭岩上人。清晨总縰无虚日。
赤壁滩
白首欣临赤壁滩。岩间历历姓名完。正怜兀兀盘陀石。激送狂澜保本丹。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诗
  
挽族叔(凑学)
勉勉恒随分。循循自得中。安閒超俗累。赈济述家风。乡里仁声蔼。朋游志气通。遥瞻沧榭哭。堪叹阼阶空。
贺许景懋,景著抱孙
英物丹山瑞色加。苞之毛也锦之花。李簿郭颐今日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5H 页
始。坡卿韦戍两诗誇。万事足由家有子。百支繁自木生芽。月曈昽处星文耀。更喜天时一倍佳。
次内谷亭韵(李公在峤遗亭)
昔携黄卷卧苍林。内谷高高山更深。咫尺家园成别业。缤纷讲座集群襟。衣章尚赖囊封力。儒范长传枕诀心。终始工夫由敬直。楣镌亦足质来今。
挽族叔都事(奎渊)
谦恭勤俭德仪休。寿考康宁福履优。三世四人蒙荫秩。一家百口力田畴。书帷尚颂和熊意。楸岸曾无触鹿愁。门乏蓍龟余痛倍。罗山南望涕空流。
挽卢参奉(炳稷)
沙梁高士铁为肝。咬菜功全耻素餐。尊圣不辞寻阙里。伤时肯欲做祠官。叠山败绩狂无怪。邦乂书衣血未乾。自谓识心心谩负。闻公榇返涕汍澜。
次尹乃衡(滋学)慕岩斋韵
余昔经过乌岳州。斋庐指点孔川洲。霜露足令增怵惕。邱原不独爱贞幽。门开石壁天悭发。阁贮琴书客辙留。岩前老木方滋本。春雨知应自叶流。
次安达敏浮磬台韵
磬曾浮在泗中流。今日重看镜水头。八贡参成虞帝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5L 页
乐。载书来系陆君舟。波光浑与栏干匝。鱼队能从衽席收。寄语门前荷篑者。浅深还是费閒愁。
挽金克明(秉勋○四首)
紫阁峰前始结交。少年奇气两炰炰。公旋筮荫妆高帽。我已寻山诛碧茅。
廿年重对紫岩庐。风彩休休旧念除。慵陋那堪勘整役。遗箱琬琰动光辉。
昨年无月不承函。事在锓书取次谈。昭明缜密无差发。尊祖诚专众莫参。
别纸谆谆若对筵。才经十日隔重泉。公每临书忧我病。我堪遥草诔公篇。
挽闵允吉(泳智)
五友家谟久益彰。贤人辞爵卧东冈。十年乡里仁声蔼。一室图书乐意长。奄将白发端缞泪。忍付青袍博士郎。方儗唁公旋草诔。此怀惟有默山详。
题金仁叔(相顼)慕亭
昔闻甄氏思为亭。今见勿窝亭以慕。定知孝子不忘亲。终身尽力乎邱墓。已买郭田禁裸袒。且负范土盈囊布。明发不寐常有怀。道龙洞里风生树。于乎父母恩如天。事事莫非垂吾裕。生我之日劬而劳。育我之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6H 页
时复而顾。子已长兮亲奄没。忍使独向空山住。遂乃筑室杉桧里。朝朝暮暮长瞻护。以时上冢奠芬苾。床卓笾豆无不具。堂深境阒尘杂少。亦合执卷而温故。弟不相犹子无忝。亭中百为增施措。勿叟此事真可敬。报本诚由学之务。从少服习师所传。到老益全天所赋。
金禹玄(默永)筑室蔚州之梅谷。扁之曰二乐轩。有诗和之。
闻说新书塾。知君用意深。非贪山水乐。特取智仁心。香动梅花谷。材成邓树林。师生无厌倦。方见振青襟。
敬赓 昭敬王桃花诗帖二首(并叙)
    帖是宁海南氏之所世藏。而南君养叔(浩良)远访紫岩。要余赓之。未敢以拙涩而终巽。且欲因此以寓风泉之感云。
小臣学桃花。欲补云五色。岁暮雪风劲。抱树愁翻覆。
礼州帖中花。独带王春色。请子善藏护。恭俟重结实。
挽辛进士士亨(奎燮)
人生贵知己。以心不以年。余愚公不弃。盖亦不以贤。余立甚懵懂。公心已不动。一见若旧识。缱绻倾胸臆。思乐桥边舍。不知谷中庐。相看辄伤时。相别话犹馀。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6L 页
芦巷高车临。托子意弥深。愧无教迪术。至今汗瀄汩。复屈江上屋。舟游耀众目。诸贤列姓名。庶续龙华录。七载自睽离。遥忆何悽其。出门靡所适。海转兮山移。公昔读史编。千古入眼前。况有康济具。随遇能施措。束手卧空谷。泪看云翻覆。犹全旧冠裳。断断罔为仆。今而后免夫。后死堪呜乎。所嗟公质美。家又饶青紫。文可黻皇猷。泽可生民被。如何一襕幞。终身踧复跼。
挽安舜仲
有臣有臣辽之野。朝昼心悬 德寿陛。祖宗疆土为腥膻。愿挽鸭江快一洗。话到庚戌神茫然。背辄发粟颡发泚。自言身有三寸舌。曾欲殚心扶国体。法服毁时痛哭归。一封略伸人臣礼。北庙有妪渎神人。正是亡国之根柢。不可滋育妪心腹。不可容贷妪子弟。语才出口身岭海。 王府森严连戟棨。区区一喘到今日。泉下何颜对祖祢。七载不见 君王面。六载耗损辽之米。欲哭欲歌怀莫泄。所以日日湎酒醴。四座尽是韩流民。闻之莫不垂双涕。况公却金辞益厉。破酋胆如裂妪髀。一跬不肯践东土。万里高飞西岛抵。宁斋有诗尚已许。堂堂正气人谁诋。千古不崩辽河墓。四海皆知安孝济。(李宁斋建昌读公疏有诗。其末句曰呜呼正气无时无在。今日为安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7H 页
孝济。)
金圣天(基性),李景简(靖稙)来访。因偕李应晦(炳憙)宿桃源亭。(时星湖集刊讫。)
剞筵刚恨各西南。望望香川(寺名)渺碧岚。大道由来如皦日。两心输到證深潭。丝毛断手充高栋。泉石关情起病男。桃源一酌难为别。前路相携我笑三。
次姜吉元寿母韵
翩翩六子拜中堂。晓汲寒潭酿碧觞。熊蔘有力天平宅。凫藻同肥祝氏乡。共作戏婴供跌舞。竞相箴纫进衣裳。存庆饰时宁殁忘。冬朝拜庙恨应长。
挽孙丈继顺(龙秀)
神气清明禀性初。一尘元不上襟裾。马翁会客贫犹数。曾氏询儿撤有馀。伤时迹晦桑麻巷。报本诚专竹海书。头白贤郎指血赤。忍看堂斧奄睾如。
敬次朱先生濯足万里流韵二首
只愿身无累。偏怜涧益幽。足宁留片垢。洗便付长流。步武轻如燕。衣裳爽欲秋。嗟嗟尘土客。没脚不知休。
矮屋蒸炎郁。岩溪草树幽。足要除旧染。手以掬清流。凤始翔千仞。蝉如蜕碧秋。苍波日万里。尘滓逝无休。
挽许丈明五(灿○二首)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7L 页
黉舍当年仰赤旗。畜山千里复同师。风雨凤台掀倒叹。箧书追阅独含悲。
图传州迹反生嗔。百劫经来德益新。贤坊忽报文星晦。乡里群疑向孰询。
挽曹明振(钟活○二首)
志槩穷犹确。工夫老益专。朋来奚所质。家有安仁编。
儿为尊姊嗣。身又旧乡知。中道奄相失。茫茫岁晏期。
挽崔漆浒子顺(时教)
平生愿见夫仁洞。岁暮相逢数咎堂。翻经律己馀无事。应物酬人自有方。巨细咸咨孝芬宅。子孙罕比山南乡。敦笃吾林谁更数。公山瞻望月荒凉。
挽朴盈德(文琥○三首)
家声旧国忠贤著。词彩乡庠举首称。一生做福无休息。簪绂渐随歌瑟增。
瀛郎体志不留恩。为善思贻古义援。亲而析土疏焚券。特地和风百室温。
腔里恢恢有设施。牧民专用理家规。野城父老争来祭。泣说筑堤船粟时。
挽金都事丈(奎华)
族贵五管籍。门高昌乐村。儒模善绍述。名路绝攀援。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8H 页
年卲诗弥健。官卑德益尊。先交凋谢尽。小子涕空吞。
赠李建夫(斗杓)归觐
三月紫岩天气新。断尘桥上生车尘。青眸白晰多才子。危冠大带皆同人。中有山花夫子裔。远游始趁青春辰。言语嗫嚅犹嗜读。仪貌朴野能持身。五旬留课陶山书。微辞奥义条条询。自言家贫亲且老。念切场牟与炕薪。老人闻之长叹息。学求实事方为真。父劳子逸学非学。我且为君略以陈。古人耕读朝而暮。古人省定昏而晨。耕读省定俱无阙。然后庶可前途臻。为赠三书资勖励。役暇常目留心神。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诗○泗南书庄杂咏
  
泗南书庄
凝东有一渊。名冒鲁之泗。我取扁书庄。如何得不愧。
泗水(曲阜泗水发源于滋阳县陪尾山。密阳泗渊发源于彦阳县梨川。)
昔闻陪尾源。今见梨川水。滋巘县相殊。独玆润泽似。
戌峰
新巢与旧巢。俱戴峰之戍(一作戌)。来去辄相依。仰瞻情更密。
正觉山
人皆长夜眠。山独千秋觉。苟欲效渠为。宜先自立卓。
乘鹤洞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8L 页
仙人去不还。只有乘馀鹤。报客颇慇勤。与余新结约。
方斋
养士那无术。取之秣马方。思无邪后得。话载鲁駉详。
向阳牖
廿载愁囱暗。今朝牖向阳。圣人千万语。历历入吾眶。
观善寮
日对十良朋。吾将观十善。只叹观善迟。勿谓良朋鲜。
剞劂室
为布圣人书。周官列剞劂。斯文风不衰。此室工无阙。
编书岩
在傍七老石。罗列似床编。编辑余何敢。钞书取览便。
折旋巷
面面蚁封似。行行宜折旋。世途尽如此。不谨迍而邅。
耕岩
欲学樊迟圃。奚辞沮溺耕。非求咬菜力。为叶充藜情。
歇马岩
岩前振绿嘶。问是谁家马。松径露全晞。栗林风更洒。
望夏台
十二世而来。杉楸半在夏。如何廿八年。未返黄花舍。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诗
  
挽安致行(钟彰)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9H 页
天姿弘毅志坚强。负荷脩途一脊梁。咀嚼六经心得力。看详两塾士知方。法语钦承西洛社。儒风复振武陵乡。谁知无限相期意。后死靡凭独自伤。
挽成武玉(璨永)
石翁遗教在家庭。事事须要克践形。谨厚性成乡党敬。取辞规定子孙听。诗书浮鲤山前屋。猿鹤莲花洞里亭。孰料卅年相爱者。竟违临圹涕空零。
次朴翰林(海昌)侍山斋韵
侍郎山屹洞天明。内翰孝敦阡舍成。春雨经来林木润。鹿群除尽垄松青。终身得有瞻依地。临祀那堪怵惕情。休道头流遮万叠。能令铛耳惯贤声。
次李舜协(哲宇)烟江世居韵
曾钦涟上有 恩居。今见烟江第二庐。画图尚记舟游处。草木依如石出初。胜迹惯看鹿峰笔。平生愿赏熊渊鱼。拙诗愧未摸佳境。更向楣间仔细书。
长山斋
山名特与道心长。扶得吾林一线阳。下庐夫子藏书地。上祖当年食采乡。楣镌日省遗图说。轩带斗湖秋月光。寄语郡贤兼姓裔。请遵仪式备笾觞。
挽金谦膺(柄璘)夫人卢氏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99L 页
短布归乡挽鲍鹿。寸丝成疋织羊蚕。孙楚服严俪义重。华元善著素情谙。
追题诸贤观海亭诗帖
海亭前岁胜游同。廿五人员一席中。异日西山云是孰。更教栀橘剩春风。
庚申除夕梦罢。书怀上家兄。(六首)
六十六年除夕弟。二千百里八旬兄。残梦浑忘身病剧。飞轮直向凤凰城。
凤凰城古朝鲜地。菟庆龙宁屡变更。雉堞尚全成化筑。蜗庐寄在保兵营。(凤凰城汉玄菟郡地。晋属平州地。隋属高丽庆州地。唐属安东都护。后渤海大氏据之为龙原府地。辽开州镇国军。后改开远县金石城县。元属东宁路。明成化中筑凤凰城置兵戍守。清添设巡检。)
西小横山北草河。巾车自适此宽薖。独我身俘兼膝挛。经年不出秣方阿。(小横山在凤凰城西八里。大横山在城西五十里。草河在凤凰城北三十里。源出桃树峪。东南流入叆河。)
凤城人物寥寥久。惟有夫人十七旌。乾隆以后无由考。愿采风谣续志成。
东禾佳种遍辽州。土产中推第一流。高丽人食高丽谷。减却流离失土愁。(一统志土产谷。有名西番者高丽者。奉天府等处产焉。)
诗文誊出礼编裁。思复思时开复开。辽塞十年诸节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00H 页
度。昭昭如载画图来。
挽郑圣绘(在教)
小少求同志。新安有若人。精金以为质。秋水以为神。服习发挥书。早已家谟遵。余喜得前驱。长途期共臻。忽见云泥隔。粲粲公簪绅。 帝念先正裔。拣选超常伦。且许文词富。兼以才德淳。那知翰苑郎。奄值屋社辰。相逢长叹息。相慰俘虏身。悲歌珠墅月。孤烛方斋晨。高论尚在耳。粹仪遽入窀。省斋形已秘。守坡迹已陈。公归必相见。说话颇申申。稷也苦不死。哭尽诸情亲。嗟嗟一渊子。曾恤余沈呻。反令我作诔。衰泪盈衣巾。
挽郑成老(在夔○二首)
新安多杰士。文穆有遗谟。心法恒存省。词华早发敷。邃知通九典。片语敌千夫。终始无求忮。何曾世与拘。
戚联十世密。结媾更慇勤。纵有贤愚异。堪为蛩駏群。并驱沙伐晓。共宿伽倻云。后死悲何极。摩挲旧箧文。
次览怀堂重修韵
对以程川仰圣峦。中筵如拜昔儒冠。子姓相呼谁匪爱。先生独听不为欢。孝友村名昭旧迹。览怀堂榭得重完。至今贤裔承家学。约与相资抵岁寒。
次甘圣樯(济铉)兮兮斋韵
柴车曾上兮兮斋。识得贤人此有怀。两隧瞻依楸柏老。一区妆点泉林佳。酒洁牲香诚匪懈。天长地久思无涯。更怜囱几无尘气。黄卷青衿世世偕。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00L 页
挽孙德三(定铉)
囱接短壑缭。门对长川泌。老人但坚坐。诸孙勤佔毕。知公寡筹营。得此贞而吉。所守尽非偶。百行三为悉。先公志事美。孝子善继述。公云余有亭。子来宁靳一。把酒谈风月。凭栏赏栀橘。先须诱诸生。且可翻书帙。方叹约未践。忍见兰书疾。念自游从初。许公精明质。平生不忮求。又能惩而窒。簪组遍一门。布韦独真率。案有邹星书。兢兢尚儒术。如何遽相舍。使我泪瀄汩。
挽族兄声振(秀钰○三首)
念我离乡廿八年。门亲耆旧半荒阡。如何二水亭中席。又哭芳翁一弟贤。
治身应物自成规。验百为来一不亏。矧有通家三老德。几时观感乐追随。
佳子含冤冢未乾。余慵犹阙慰悲酸。力疾并赍双诔去。东山入望涕汍澜。
挽成永五(钟頀)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501H 页
诗格乡无敌。心工独不欺。文斋会讲席。江榭旅酬时。忽忽相为别。偲偲渺莫期。如非今日诔。两契后谁知。
挽朴鹏举(秉铉)
百榴园里七麒麟。楚楚风裁第二人。青灯岩舍勤稽古。白晰祠官足悦亲。御人不以烦辞费。发号能令尽室遵。湫屋谈欢如昨日。那期草讄送灵輴。
挽金君(健坤)
大祖之孙父大夫。英年襕幞耀南隅。已知蔀户仁声遍。且喜儒门实事敷。柏社图书家绪久。达庐鸡黍众情娱。许昌席上余何忍。不见元方彩袖趋。
挽安润珍(孝千)
橘竹平陵里。轮蹄通政闾。橐储振贫货。架蓄教孙书。窃喜胸无隐。相逢话有馀。朋游零落尽。后死意何如。
挽族兄(相彦)
康强跻寿域。兢业守儒谟。仪表冠衣古。子孙耕读娱。门亲谁不睦。先契特相孚。灵几违临哭。堪嗟病未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