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x 页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墓表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198H 页
东部参奉金公墓表
文敬公寒暄金先生有三子。第三曰彦学。先生甲子之祸。乔桐主命分配诸子。而公以年幼免。正德间 中庙改玉。命放还诸子。特除公东部参奉。公之先瑞兴人。金吾卫中郎将宝初祖也。是生精勇将军德仁。是生瑞兴君天禄。以武略屡立战功。事载丽史。自是历判书世丘,判军器监凤还。至判书云观善保。生礼曹参议中坤。始仕 本朝。是生义盈库使小亨。再传而曰宏弼。即寒暄先生也。先生配朴司猛礼孙女。以某年生公。公有二子。曰翊监察。曰昱监察。翊传监察寿悰,司果应宪。有三男大钦,大頀,大鋋。大钦六传至国济无后。昱取翊男寿怡嗣。生司勇应先。笃志力学。壬辰倡义旅。以大頀嗣。公之没今四百年。羡道无传。先生墓下若干武。有坐坤双封。而谱乘云合窆。后孙据礼传疑。设坛而行祭矣。今撤坛而祭于墓。盖曰墓所则无疑。而双与合。所以起疑。然墓之所信目也。谱或传写之误也。将乐石而表其阡。谒不佞而志之。略举其后承之言。以俟夫西髯之人。
赠通政大夫秘书院丞具公墓表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198L 页
我 昭敬王时。有以荠浦万户。提一旅众。奋忠倡义。殉身于金官露岘之下。而 朝廷录原从二等勋。姓具氏讳膺辰。其配晋阳姜氏。是公考妣也。公讳允杰。未弱冠。值龙蛇之讧。方父公之赴义也。命公曰。敌忾臣之分也。死生天之命也。尔有幼子善保。是我祖先。不其若敖乎。公自是日日事祷天。望父公生还。及父没。冒死入邾娄中。求父尸返葬。痛念父命。命幼子曰乱寿。提携奔窜。辛苦万死。得咸州之古心洞。山高谷深。石溪清驶。凡八年于此。餐松食实。业捆屦。父子得全。乱既靖出山。至乙巳卒。距其生甲戌。得年才三十二。元堂谷负戌之阡。此其墓也。 太上丁未。 赠通政大夫秘书院丞。桧山之具。著自胜国。自赞成事义昌君讳成吉。历赞成事喜,县监景,参奉廉,生员雪。至我 英陵朝宗吉官直提学号川谷。明于易学。事载舆地志。公其仍孙也。一男即乱寿。乱寿男舜。谒吾文者。其后孙麟元也。
夫人李氏墓表
孙君厚翼既从吾游。且曰吾母氏不幸早亡。而有妇德可纪也。吾母之母夫子其私也。所言且可信。非子无以表其阡。且死有知。将不悼其不幸也。余惟少时见夫人之母夫人。其为人宽而严。达大体。不类妇恒状。夫人之有妇德。盖亦其母夫人之遗也。且余读古人书。历观其所谓妇人之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199H 页
德行称者。除非一节之表著者。皆孝舅姑顺夫子。教子女友娣姒。及日于闺房之中。无非仪而议酒食也。今夫人有是德。又有是行。又能通经史识事理。又于人家阀阅古事。丈夫之博古者。鲜与京焉。世之有刘大夫者。采而列之列女之传。是亦古之女史也。夫人姓李氏。骊江士人能匀女。祭酒定轩先生钟祥曾孙。母瑞兴金氏。文敬公宏弼后。敦宁都正奎汉女也。年十八归月城孙晋洙。弘文校理相驲曾孙。景节公仲暾后也。生二男二女。男厚翼方业文以世之。次龙翼出。金钟硕,蒋海模婿也。夫人生 太上元年甲子。己亥七月二十九日卒。州治东引缯之山枕寅而原。是其墓也。朱夫子尝于徐夫人之墓。叹其孝敬勤俭。生短饷啬。而天报之以子秀而文。呜呼。余于是墓亦云。
李夫人墓表
江州梅山之阳。有睾如而负丑。是女士李夫人墓也。夫人别子义安之后。 景陵壬寅。生于居列之里舍。始未行。父正洙病疽。吮之已。一弟病痘革。朝夕去似神床。泣请身代又已。年十九。归士人金官金显景。大司宪谥安敬盆城君永贞。为十四世也。粤三年癸亥。显景没。夫人视附身。吐血如注。哭之若不哀也者。及殡入其室自经。姑往救之不殊。时夫人有身。因念舅姑之生而无养。且哀亡夫之死为若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199L 页
敖。遂躬执丧事。以慰舅姑心。每夜稽首祝天。愿得遗腹为男。又欲效古人胎教。奸声乱色。不留耳目。不食邪味。坐卧必正。后八朔举男。今谒吾文者文培是也。文培稍长。夫人送至书塾曰。若父高才好学。不幸无命。若其念之。每夜寒雪积。执帚而扫其路。夏雨盈浍。背负而涉川。恩斯勤斯。不令其寅夕少怠也。业织纴鬻之。取其赢。供舅姑奉先祭资儿学。盖自闺房之中裁成一家之政。而有善可称。不更仆不能道也。 太上己酉。享年六十八而卒。呜呼。古之所谓女士者。余知之矣。有性行端淑而节义昭著。父母曰孝女也。舅姑曰孝妇也。夫子曰令相也。夫人皆有之矣。方其雉经而殉夫也。秋霜烈日。可与争光。及夫天感至诚。亡夫无子而有子。夫家无家而有家。其视世间一节之为谅。所以成就者。又何如也。朱夫子而有作。是不亦编诸小学而列之蔡妻曹女之首也耶。文培有二子曰钟昊,钟岳。二女适朴昌熺,河在壹。
孝子黄公墓表
晋阳军天王峰下。有孝子黄氏闾党。其北侯道。有负甲而阡。其墓也。孝子讳龙甲字云善。家贫行佣以养亲。亲有疾。孝子祈天祷山。三年不懈。或黑夜访医。大虫引前路。医家有恶犬。见人不噬不已。见孝子辄摇尾迎。人异之。亲疾革。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00H 页
刲股者三。疾乃已。乡人慕之吁于省。省上闻之。 太上辛丑。命旌其闾。后山许公愈记其事。可按也。其先桧山府院君石奇后。入 本朝。通政桂亮。其五世祖也。考旺大。妣李氏。配表氏。公没之三日敛殡讫。遂下从。墓祔公左。男润,澄。女刘元兴。润男五成,正成,道成,福成。澄男河成。今谒吾文者。道成孙宗柱也。呜呼。非孝无亲。无亲禽兽也。今人能孝顺于其父母。不至禽兽之归者。其或鲜矣。凡为人子而过是墓者。知所以矜式矣。
晋阳柳公墓表
柳公讳远教。晋阳人也。少孤贫。被伯兄远辉鞠。兄弟四人。食共一瓢。业必联床。养母夫人至孝。既受室。婴奇疾不出门一武殆五年。未尝作痛苦声。伤母氏心。念伯兄疗己疾甚劳。每涕泣不自已。及已疾。人道是孝友感。平生不作容悦状。亦不为夸大言。凡巫章诸不经不近。朝晡无馀粟。未尝去似人营求。所居江上。颇閒旷可乐。每杖屦孤往。澹然若忘归。今其手植之松。苍然被于阡陌。而野人传以为柳公松。生 景陵庚子。卒 太上乙酉。呜呼。天不祚仁。仁人而无命也。墓在悟理洞先兆之下。其上祖高丽大护军挺。密直司使僻隐藩。丽亡罔仆。历司正升润,水使渊,县监万祯。至宜文。其考也。妣河氏,郑氏。郑出也。娶护军沈东铉女。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00L 页
继娶金正宇女。三男泽秀,泳秀,圭秀金出也。
宣教郎部将尹公墓表
坡山之尹。昉高丽太师莘达。四传而太师瓘谥文肃。子平章事彦颐。至提学圭。凡十世尚书平章事府院君。大官相承。 圣朝初。直长熺。是公曾祖。判官龟年,进士汤辅。祖若考。妣东莱郑氏。公讳滉。官宣教郎部将。葬新安治南芦岘之乾阡。配丰山沈氏卫附其下。子大承进士,大鸣。女李庆斗。大承子弘。其中叶不竞。公事行生卒皆无传。其后承今百数。方显刻其墓。谒余文。念我十世之前。公家之自出。寒泉之思。弥远而未已也。遂叙其世代源流。以诏夫西来者。
冶城宋公墓表
公宋姓。讳应益字士谦。胜国时。有讳孟英。采食冶城以为氏。九世而讳构按廉使。是生吉昌。袭封冶城。是生千祜判决事。屡传而历参奉绥宣武功臣光宗。至参奉烇。是公高祖。父之沩。妣朴氏。公以祢宗绝。命一男廷极承祀。廷极男圭钦。次鹤钦。据通典文。还承公祀。公意也。次允钦。曾孙男女未悉。公性孝友。奉先以诚。凡七世先墓。置祭田乐石以卫。干其家家温善。倾囷施人。里中立约殖泉。使穷民安堵。其没也。里人助厚棺设祭而哀之。公生 健陵壬子。没 仁陵己巳。甑山窟岩。此有负丙而堂。后之深目之人。尚有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01H 页
徵于斯阡也。
上舍李公墓表
公讳万秀字云瑞姓李氏。星山人。高丽开国功臣星山伯讳能一。其上祖。历太保坚守,判书益孙。至左献纳士澄。始仕 本朝。其后自翰林蓊,进士贞春,进士东白。或以孝阐。或以文名。盖屡世蝉赫焉。祖曰海光。考曰秉实。妣金氏。配李氏。男宪玑。女适文秉佑。宪玑男祥赫。公以 纯庙乙未六月二十二日生。性孝友廉洁。无外慕。家居事亲。务尽子职。父公屡月病疟。殆不兴。公闻人肉已疟。自割其股。和杂肉以进之。疾遂已。邻里称其孝感。 太上丙子。中成均生员。庚戌十二月十八日卒。葬陜川曲江负亥之原。噫。此孝子之墓也。后之人过是墓。必式而有以戒夫樵牧也。
金公命昊墓表
金以善山氏。昉和义君起。历郡牧事可铭,府使靖难功臣有瓒,参议磾,忠顺卫匡辅,进士伣。至参奉自琚。其云孙曰敬运号稽居有文学。即公考也。妣庆州李万荣女。 宪庙庚子九月二十一日公生。讳秉圭字命昊。为人方严简重。为学主忠信笃实。博通古今。长于诗文。尝游湖洛之间。负笈从之游者甚众。家贫亲老。樵山渔水。未尝乏甘旨。性爱山水。尝居朱溪汾水之曲。栖迟于烟霞水石。庭前手植芭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01L 页
蕉。自号蕉庵。以识其中心之自保也。今有诗文所传若干篇。而读之苍然。有古作者气。其忠君忧国之志。癸卯耆社宴时救弊一疏。可按也。壬寅朝廷授三品告身。丙午三月二十八日卒。葬星州墨坊山壬阡。配进士崔大奎女。男翼远。女李璧和。翼远男宅东,弼东。翼远君奉状行之文。踵门而谒阡表曰。非君子之言。无以徵后。以耄辞君强。其悱见于面。盖非无美而犯耻者。是为识以證他日爽鸠氏之隧。
孝子申公墓表
我 元孝王之世。灵川有孝子申正济。世贯灵州。自上祖军器监成用。历三世护军。至宝文提学醇隐讳德邻。庙食灵渊。其十一世祖也。入 圣朝。屡著冠冕。至护军启相。是公考也。妣柳氏。本生考汉。妣李氏。配朴氏。男梜,栐,树。后裔今若干人。公生于丁亥。 英庙己丑卒。公事亲至孝。志体无违。父母尝遘疠疟疾。同时病革。公先断左指。以血凑父口。次断右指。以血凑母口。父母辄开睫看一看。翻身动一动俱苏。父公享年九十馀。例蒙朝廷职帖。家甚贫厨供不继。樵山渔水。不知其劳。公年已耆艾。白发被两鬓。见者咸感叹焉。及亲没。庐墓三年。未尝出庐外一武。服阕后以晨昏谒庙。以朝夕省墓。墓下草莽中慢慢地。自成一条路。里人叫做申孝子路。乡人士屡申营邑。请褒其行。而竟未蒙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02H 页
 旌典。呜呼。人皆有父母。能孝者鲜矣。有是孝而名湮没而不称哉。大寺之原。有石峨峨。是以诏夫来者。
李公文叔墓表
李文叔讳荣寿。德山氏也。其先出高丽户长存述。至 本朝。有吏曹参判愉,副提学师孟,县令云显,县令𣆲,郡守昌孙,县监德树。世有冠冕。曾祖泰栋通政。祖之德。考廷会通政。妣洪秉成女。配广州李氏无育。后配丰川任氏。一男尚湖。二女适李徽彦,张永渊。尚湖男守源,禹源。文叔性慈仁。仪貌凝重。孝亲弟兄无间言。家素贫。勤俭治家。既苟完。能推及于人。立家塾教子孙有度。款接宾朋。乡里人皆称长者。 睿陵辛亥生。壬戌二月二十九日卒。田洞枕丑之阡。前配李氏合葬也。孤尚湖方乐石表阡。而属李徽彦述家状而丐文。按其状。是盖有谦恭谨饬之德。而家居行谊。有不可以泯然也。因略叙其世代及事行。谂于后人。
金海金公墓表
公姓金氏金官人。讳显瑞字而五。新罗角干兴武王庾信之后也。忠简公牧卿。显于丽代。至我 中庙己卯。有判官宇垠。被南衮之祸。流配于陜川。因居焉。祖济建。考有植。妣李氏。公生 纯庙癸亥。辛巳卒。享年七十八。郡治北太田负甲之原。是其葬也。今考其家状所载。平生无仕进意。手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02L 页
植松杉于洞壑。自号松堂。以寓其趣。性恭谨。事父母以孝。处宗族以睦。每考妣忌月。自月朔至夫日。日必栉沐。不御酒肉。平生喜接宾朋。尝诫子孙曰。勤耕勤读。保守门户。不汲汲于富贵。乃士之常分也。临没亦以是眷眷焉。配车镇坤女。三男长文培。次弘培。次斗培。女李元吉,朴东春。今谒吾文者。曾孙圭泰也。呜呼。过是墓者。读是文而知其为隐君子之笃行者也。
金参奉景和墓表
闻韶之金。出新罗别子义城君锡。高丽时。龙庇官太子詹事。用超我 太祖原从功臣官兵使。是生鉴水使。连其六传而 昭敬王时。录原从功。其云孙曰相鲁。娶严氏。是公之考妣也。公讳廷应字景和。配朴氏。子圭夏。圭夏有五子。圭夏君方乐石于泷阡。谒余以文曰。先君生 景陵甲辰。 太上丁未除 和陵参奉。己酉卒。先君孝友敦宗族。家甚贫。不叹羡人富盛。勤俭自力。及家温喜施予。每急人葬埋昏娶之不时者。平生事行。虽未尝有表襮可著。而其勤谨笃实。未有不为乡里之所信也。敢谒文以为墓道光。余曰。有是哉。可以起斯冈寒山片石。不待西来之髯而可与语夫前期也。
恩津宋公墓表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03H 页
德山之门。有宋公讳希昌字德顺。安乐之山。负壬而睾如者。此其墓也。公既师事曹先生。同门之士如李芦坡诸贤曰。旬月不见。辄有鄙吝之萌。此可见其士友之推重。而高尚其事。不为世利动。又可知也。盖其资禀纯美。行义简重。闇然有自修之实。而无愧为大贤之足也。但其所著文迹。灾嘻嘻。无传于三百年之后。而吾友宋君镐坤。略撤其断烂。著为遗事。后之人可按也。公生正德己亥。卒万历庚申。其先德殷人也。自其上祖丽判院大原。轩裳世赫。至 圣朝。有双清堂愉。公为昆孙也。自双清以下。亦世以官。郡守汝霖。忠顺卫世绩。佥正璘。其曾大父大父父也。妣金氏。配李氏。子其从子习。孙挺涑进士,挺浚,挺澹,挺泽。谒吾文者。挺浚云孙毅用也。
顺兴安公墓表
公安氏。讳应瑞字汝龙。自号杜庵。自少志大人之学。年三十。贽谒湖上李先生。闻为己之要。其著述无传。无以考其细行。而其家居有范。以孝友为政。凡先院先文有所未遑。皆善述之。养德林泉。图书自娱。黄夷峰后干尝曰。汝龙人品甚伟。今于二百年之后。尚可以景响其为人也。公生 肃庙戊子。甲戌卒。当时士大夫惜其贤而无寿。其先出顺兴。晦轩先生裕后也。其后有景质公瑗。不就 圣朝徵命。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03L 页
 中庙时进士昌恭。己卯知祸作。遁于咸州。 宣庙壬辰。府使憙倡义立功。屡传至圣兴。 元陵戊申。方伯荐其忠勤 赠持平。是公考也。妣赵氏。男宅仁,宅正。弘宪,弘震,弘重,弘范宅仁子也。弘庆,弘渐宅正子也。神局山枕乾之阡。此其与夫人吕氏合葬也。谒余以阡文者。其昆孙在莹也。
朴君景善墓表
安阴高庄之原。密城处士朴景善讳膺焕之墓也。孤奎洪斩焉衰绖。谒余以表其阡。按其状。朴出新罗王子。中世以后。银山府院君文宪公永均,文贞公敷,左赞成允利。皆名公也。五传而明榑。冈门高足。 仁庙名臣号知足堂。是十二世祖也。考东升。妣尹氏。处士以 哲庙戊午生。性聪敏。幼时读书。便晓大义。甫成童。丁父忧善居丧称。岁甲午。东人大乱。与知郡谋划防守。一境赖安。与乡士林重建先圣庙。行笾豆之礼。建月渊亭。为讲学之所。灆院育斋规则重新。盖多其赞成之功。从游于郭徵君钟锡之门。辈流皆推借焉。配崔氏。男长奎洪。次奎现。女金永奎。奎洪男邰镐,玎镐。
处士姜公墓表
大良治东栗里之阡。有背酉而睾如者。此处士姜公之墓也。公讳必道字百元。晋阳后人也。上祖高丽上柱国兵部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04H 页
尚书殷烈公讳民瞻。入我 朝。有执义仁寿享道渊祠。再传而司谏翼文号戆庵。九年王狱。著节昏朝。子洗马大适。丙子南汉之役。倡义勤王。号鸥洲 赠左承旨。公其来孙也。高祖徽望进士。曾祖择齐有孝行。祖斗殷佥中枢。考文协。妣江阳李邦彦女。配康津安世文女。生二子祐永,载永。后配南阳洪在德女。生二子宽永,基永。祐永男启老监役。载永男启达。宽永男启镕。基永男启宇,启华,启星。以下未悉。公以 英庙辛卯生。 宪庙丁未卒。公年十四时。侍亲癠凡七朔。昼夜不离侧。未尝少怠。及丁忧。哀毁尽礼。晚年晦迹林泉。无所慕于外至。其孝顺敦实。槩可知也。后孙潾锡以其父老命。来谒表阡之文。书其乡里源流以遗之。
通政大夫龙骧卫副护军宋公墓表
吾先子之门。有石泉宋公讳惟宽官佥中枢。 昭敬王壬辰。以只手杀贼数十。奉母避乱。以孝闻于时。是公七世祖也。砺山之宋。出高丽银青光禄大夫惟翊。世奕冠冕。九世有司宰主簿瓒游李耕隐门。 鲁陵之逊。守义不屈。遁于金乌山下。遂居仁同。其昆孙即石泉。石泉生尚璟。又四传而曰亨道。曰泼。祖若考也。妣张氏。配李氏,崔氏。男镇七,镇庠,镇宗,镇韺。女适张仁守,柳敏河,裴相禹,李在熙,张懋远。镇七嗣男源荣。镇庠男源大,源夔。镇宗男源义,源衡,源默。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04L 页
镇韺男源勋,源凤。公讳谦来字季益。生 仁陵戊辰十一月二十六日。以寿官龙骧卫副护军。 太上丙戌七月一日卒。公之孙源夔将伐石以表其阡。谒余以文。按其状而叙次其乡里世代。更按公性孝友。口不出雌黄。色不形喜怒。寓怀林泉。耕钓为乐。无所求于外至。隐居而自终。后之人过是墓而可式也。
隐湖李公墓表
公讳基长字汝益姓李氏。胜国时。文贞公讳尚。采食巴山以为氏。我 朝左赞成云吉。策开国勋。历思简公美。有子仁亨礼曹判书号梅轩。以佔毕之徒。戊午被𥚁。是生修撰翎。以静庵之徒。被己卯之𥚁。自是隐不仕。祖曰学宗。考曰光浩 赠司仆正。妣文氏,南氏。 健陵己酉公生。自幼性孝友。遇异味。必献父母。昆弟六人。虽分门异居。一库同财。所居氓俗蚩甚。筑书室。招延乡里之志学者。教之以孝弟之义。至今百年之后。里人皆传诵焉。甲辰卒。固州四节冈。是其枕壬而葬也。配延安金璇女。生三男膺权,斗权,声权。膺权男镐奎。斗权男道奎出,丁奎。声权无嗣。子道奎。丁奎奉公遗事踵余曰。吾祖无表襮轰轰之著。而其不可没者。君子一言足矣。感其言而表其阡。以告髯人。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李公墓表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05H 页
公讳周甲字大老。李以氏固州。自胜国文贞公杏村岩。历文敬公冈。至左议政原。是 圣朝名臣也。又历参判增, 赠都承旨泙,察访育。世袭冠冕。十传而益馨 赠司仆寺正。是生 赠参议汉浩。是公之祖若考也。妣凝川朴来成女。公生 正庙癸卯。壬子十一月二十四日卒。享年七十。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以男有善贵。追三世荣也。配岐城潘思泽女。男长即有善县监。以寿进阶嘉善大夫。次启善,宇善。朴汉骐婿也。有善男庭蓍。公盖隐伦也。平生从事儒文。筑室华山之下。自号晚隐。以寓其林泉之乐。大岘之山负丙而睾如者。此其墓也。曾孙洪基谒表阡之文。书其乡里及世代以诏来者。
宋公致舜墓表
宋秘书能泽无子。子从父弟子寅汉。寅汉君谒余其本生考阡表曰。公讳凤钦字致舜。晚年筑室松树间。逍遥自适。自号松岩。家贫亲老。躬勤樵采。馀力入里塾。通经史上口不忘。事亲孝祭必诚。齐之日。未尝见矧。祭需必致屈芰。虽傍亲忌祭。不以衰老不参。宗族姻娅之有早孤无依者。抚字而成就之。信以接人。贤愚远近。咸得其欢心。不喜奢华。不求声闻。非其义。一芥不以取予人。此其疏节之可记。而不敢不以为君子忧。按其状。其言议操行。盖多可述。而惜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05L 页
乎余居同乡井。不能早往从于东阡北陌。而今有隔世之感也。遂序次其世代曰。其先冶城人。冶城君孟英之后也。至畿伯构。移居星州。是生吉昌。袭封冶城。我 朝乙巳之祸。忠肃公希奎讨权奸窜谪。自是历文科正字铉,副正维慎,都事光弘,同知时寅。至进士世隆。从吾先子游。是其为七世祖也。曰维德。曰应箕。曰廷仁。曾祖祖考。妣都有振女。 景陵癸卯致舜生。 太上庚戌卒。葬高山之庚阡。配李氏,金氏。三男二女皆金出。男寅述。次寅迪,寅汉皆出。女柳兴奎,张斗翊。寅述男守翼。
处士李公星五墓表
亡友李星五讳璟均。稽轩号也。余平生交人多矣。多见其依阿淟涊者。盱睢挛卷者。回互隐伏者。奎蹄曲隈濡须媛姝者。是皆君子人之所大恶也。力不能胜一匹雏而无严诸侯。宁独立于天地之间。不欲以非义阿好人。宁鼎镬斧锧劫其外。高官厚利美味姣色诱其内。不欲变其所守而从之。不以所威而不敢言。不以所善而茹其污者。星五是也。余始颇疑其古之有婞婞自好者或似之。久之见其有恻怛慈良之心。蔼然见其天衷。而见善若不及。见不善望望然去不顾。是诚无邪伪无安排计较。白直心去做者也。盖自幼时。不肯逐流曹嬉游。周旋长者侧。所从事者文字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06H 页
也。晨兴盥栉。定省惟谨。非干蛊或出入。未尝离亲侧。父公贤。多识前言往行及祖先美事。亹亹说与之。随闻随劄。终身不忘。是以宗族故旧之欲知古迹者。必来访焉。家贫甚。常患甘旨之不充。便身之未备。遇美味未尝入口。祈寒未尝袭衣。大暑未尝挠扇。侍母病七朔。至诚医药。冬天风雪。夜汲寒泉。行祷于上下神明。丁丑岁饥。负米往百里外。忽心惊驰归。父公疾笃。刲指凑血。疾乃瘳。乡人士举其事申于县。县官报方伯。皆极其褒奖焉。丙戌父公又病将属纩。又以指血进。过夜苏。父公命之曰。吾不死于丁丑。十年康健。不既久乎。脩短有命。无复尔也。遂正席终。居丧致毁。不脱绖带。日必哭墓。不以风雨寒暑已。墓前当膝。草为不生。己丑春。刊忠简草堂两世实纪。丁酉创建忠简公影宇。冬至行茶荐。兼行草堂公纸牌从享。是皆承先公之遗志。而酌古参今。血诚殚劳。排众议而定仪节也。因与乡省儒绅。讲学设契。以尽尊卫之诚。尝师事顾轩郑公。又贽谒吾族父四未翁之门。诸子列侍。衣裳满座。辄以弊衣败冠。并坐而不耻。谈辩锋起。虽五鹿之岳岳。若折其角。见者曰。虽仲由之弊缊。未或过之。乙卯日人籍人家坟墓。否者祸立至。公曰。使吾祖先还作日民耶。祸福之来。吾自当之。戒宗族拒而不从。戊午冬。 太上升遐。人或有疑于服制。公曰。不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06L 页
服吾 王。当服何人。遂率子弟。设哭班受服。识者善之。延安之李。自唐中郎茂从苏定方伐百济。留仕新罗。其后历通礼门副使渍,文昌公系孙。至延川君补丁。生太宰延原君崇元谥忠简。是生县监九龄。乔桐政乱。遁于龟城。四传而 赠监正长源号草堂。自是世有官赠。祖曰洪林。考曰圭性号鹤溪。妣宋应度女。忠肃公希奎后。配河氏,文氏。男铉玑,铉瓒,铉瑀,铉琡。女金来远,金渭东。铉玑男焘永。铉瓒男伉永,三永。铉瑀男瑗永。铉琡男桓永,千永,康永。公生 睿陵庚戌。卒 太上壬戌十月九日。犊山壬阡其葬也。呜呼。昔与子藐年相见。皓首深知。我爱子之不区区于文字之末。而专用心于自缩。子许我以详勉而有所相契者矣。今皆不可得也。孤铉玑之状。备载其平生矣。叹息而最之。告后人于无穷。
玉溪金公墓表
亡友韩溪李君承熙尝为文记于高阳玉溪之亭。亭故庆州金公玉溪处士讳琎偃息之所。而其事行在记中可信也。公字而瓛。新罗敬顺王之后。自高丽平章事义珍。历贞肃公仁镜。屡传至礼仪判书冲汉。 圣朝受命。入杜门洞。是九世祖也。父翊龙。娶高阳金沃女。万历辛丑生公。三岁遭父忧。攀擗如成人。甫弱冠。操觚之士皆敬重之曰吾师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07H 页
也。筑玉溪亭于松林之洞。日读性理书。孝养母夫人。未尝少忤。平生痛父公之不及养。语及辄涕下如雨。刻意励行。绍述先人之业。时北人当国。自倻山闻其名。使缓颊啖以科第。公曰。士各有志。不可强也。自是废举业。务自韬晦。有人会碧松亭。踵门纳款。固要同会。公称病不往。语人曰此辈行将有变。未几不逞之徒。尽伏斧锧。人服其先见。国家每有变故。辄扼腕垂涕。或发愤而成疾。盖身居草莽而嫠纬之忧。未尝忘于怀也。母夫人尝有疾。公剖冰浴身。祷天请代。疾既革。刲指注血。公时年六十。及丁忧。哀毁踰制。因以感疾。以甲辰仲冬二十日卒。配姜遇璜女。二子庆曼,庆泰。庆曼子稠,稑,稚,秋,嵇。庆泰男稶,稷,穰,穳。盖公谨饬笃实。确然有不可夺之志。而泥涂轩冕。超然自拔于冲风激浪之际。可知其高世之行。而并世之名硕从游者。有曰閒中气像。座上春风。超群拔类。自然敬畏。是可于百古之下。想见其风度也。后承方表其遗阡。而使方烈君谒阡文。谨书此归之。
郭君圣绪墓表
郭生柄昊奉其先稿。踵门而告曰。先君没。乞阡表于郭徵君先生。先生曰余所不忍。盖先君受业徵君之门。徵君爱其才行早就。不忍乎其无命而早没也。今徵君没矣。愿以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07L 页
为君子忧。余哀其志而读其遗文。是宜徵君之悼其亡而哭之恸。而三叹其折其臂而夺其影也。君讳徽承字圣绪。扁其居曰廉窝。廉隅也。欲其从事于刚介明辨也。年十七。挈家入永嘉之筬山。从徵君学。筬在深山中。徵君与木石居麋鹿游。不类人间世。甘其食美其服乐其利。区区于利害得丧毁誉驩戚也。君乐其道而学其学。自无极太极二五之真天命人心四七理气之妙。六经四子诸子百家之书。与夫人生日用彝伦礼义文章修齐治平参赞化育之说。节次讲问服习而不怠焉。及 太上癸卯。徵君被 召入都。君从。当涂者闻其贤。有以徵君任恩劝之仕。君以斯未信辞。以是年十二月日卒。距其生壬申。得年三十二。呜呼。天之生斯人。若将有为。竟穷约以没世。而未得卒究其志业何哉。说者曰。颜渊之夭。自古皆然。学颜渊之学。君之志也。寿颜渊之寿。君之命也。君子无如命何也。君苞山君镜后。入 圣朝。清白吏安邦,参奉再谦,柳溪涌。皆闻人也。曰致一。曰钟德。祖若考也。妣郑氏。配金氏。男即柄昊。女柳根浩。君之墓在寿春丹山之丙阡。余悲君平生之志。记于石以告夫后人。
孙君致周墓表
此晚松处士孙君之墓也。君讳秉祜字致周。自号晚松。胜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08H 页
国显宗时。赐荀凝孙姓。及靖平公洪亮采食直城。遂为一直氏。我 鲁陵之逊。有格斋肇瑞。自靖其节。其后参奉世经,县监致云。皆以孝行荐仕。 穆陵壬辰。有倡义勤王。乱已不仕。师事郑文穆之门。而隐居教授。自任以兴起斯文。讳处讷号慕堂。士林祭社而尊之。是生参奉潜。是生掌乐正弘胄。君为云孙也。大父凤祚。父钟训。外大父郑时元。君生有异质。自幼已知事亲之节。年十有五。通经传习公车文。钵同列。既而曰。道在日用。小技可耻也。往拜徐兼山永坤,李晚求种杞。闻古人为己之要。师事之。自是杜门养静。专心于洛闽之书。凡事父母友兄弟。尽其道。同堂之有孤穷者。分土田资其生。案上置孝经一书。终身日三复。壁上揭蓼莪常棣诗。朝夕讽诵。盖其孝友笃实之行。有可为乡里之模范。而窃独悲夫天不假年。竟不得成就其大业而赍志以没也。有五男女。夫人吴氏出。男世坤,赞坤,泰坤,立坤。女洪宇修。孙男命铢,永铎,重铎,圣铎。其生在 睿陵庚申。其没在 太上癸卯十月一日。其遗文有若干篇。可见其从师取友好善求道之志也。噫。斯人也并世而参辰也。荒阡片石。苟耄言之不泐。后之过是阡者。必有闻其孝友之实。而百度众善。类推而可知也。
密城朴公墓表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08L 页
公讳以硕字子敬姓朴氏。密城府院君讳彦孚后也。九世祖明榑号知足堂官礼曹参判。郑文穆之门人也。高祖台铉童蒙教官。以孝旌。曾祖汉朝。祖之默。考润和 赠嘉善。妣孟氏。生 正庙乙巳。幼时读书。至古人忠臣孝子伟行卓节。必三复掩卷曰。舜何人也。我何人也。天性无古今之异。尽其天则我亦舜也。事亲如严君。容色必婉。步履必恭。亲有疾。寝食不甘。尝剖冰求鲜鱼以供之。及丁忧。六年庐墓。尽哀尽礼。友诸弟。长枕大被。寝食必共。近自夫妇。以至接人御下。各当其理焉。丙戌五月十五日卒。配白氏。男元箕,亨箕,寅箕,致箕嘉善。元箕男相秀。亨箕男相奎。寅箕男相▣,致箕男相哲郡守,相湖,相喜。曾玄若干人。花林西上方池背枕子之阡。方显刻其睾如者。而曾孙东恂尝谒余以表阡之文。未及施而东恂病没。余悲其恳恳之志。作此以遗之。以答土中人之孝思也。
晋阳姜公墓表
公讳达旭字宇若。晋阳之姜。为东方著族。兵马元帅以式。自隋东来。是为鼻祖。国子启庸,内给事引文,御史师瞻,晋原府院君昌贵,凤山君君宝,府院君蓍。皆丽代之显人也。吏曹判书通亭淮伯始仕 本朝。历逸执义叔卿。至晋玉。是五世祖也。嘉善伯桓考也。贞夫人李氏妣也。配郑氏。男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09H 页
必秀,万秀,德秀出。必秀嗣男大琏。万秀男大化。大琏子圣中奉其家状。请余阡表。按其状。公生 正庙庚申。天性孝弟。自幼已知子职之所当务。一言一动。无不禀裁。而未尝自擅。士友之有从先公游者。酒食延请。务悦亲心。先公有疾。昼夜扶侍。屎尿厕牏。手除而手涤之。尝粪甜苦。作祝书祭天。及居忧。尽哀尽礼。友于兄弟。设义契以资其匮乏。平生谦谦自牧。自号曰默村。凡世间是非毁誉长短得丧。绝于言议。悃愊无华。教子孙耕田读书。以自终焉。 太上壬午卒。葬晋治南中军山之庚阡。其嘉言美行。盖有可述。而后之人于本状可按也。
中枢院议官柳君明局墓表
湖阳柳君泓永驰书五百里。以其先大人阡表谒。按其状。讳兴朝字明局。自号竹坡。氏文化。胜国大丞车达之后也。至 本朝。文化君镇,判尹元显,县监衡,郡事孝章,校理仁洪。连世皆显者也。考亨根参奉。妣黄氏。以 太上丁丑生。甲辰任通信主事。转中枢议官。卒辛酉六月二十七日。龙池艮阡。其葬也。配郑氏,金氏。男泓永,完永,泽永,琪永,花永,赫永。女宋晋熙,金昌熙。泓永男寅奎,寅凤,寅坪。以馀并幼。君天性仁厚。文艺夙就。孝友出人。事亲尽其力。友一弟。尺布共之。岁每饥。倾囷廪以救所识穷乏。虽宗戚之疏远者。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09L 页
贫不能自谋者。引置同里。使之资生焉。是盖碧骨之郡望。而惜乎其牛斗无命。竟夭没而不称也。今据罗君甲淳之状。最而传之誗蕝者。
本生祖考石皋府君墓表
小子昔尝侍先考燕閒。诏曰。我本生皇考有隐德。温恭谨拙。不以表襮示人。性亢高。见人有依阿脂韦于人者。或行己有粗率。用心有不正者。若将浼焉。早孤侍母夫人尽孝。处兄弟无间言。尽诚力于阐扬先迹。平居罕入中门。闺房之中。未尝有怒詈语。亦未有絮絮话。朋友至。笑语款洽。未尝有戏谑。口不出鄙俚言。身不参是非场。非甚病未尝不盥栉衣冠。亦未尝无事而废观书。工于时文。尝被选赴刺史营。有人请先容。遂不应举而还。又喜施人。见人穷乏。若己有痛。弱冠时。自永阳甥馆归。途中见丐人冻且死。解衣衣之。又尝宿店舍。有一美姝自言早寡多财。愿奉箕帚之役。正色责谕而却之。平生所行。大率类此。此若等之所宜视以为法也。呜呼。府君之没。今八十馀年。小子晚生。无以窥其德行之万一。而所闻于先君。尚犹在耳。今于墓道之刻。以此而可谂于后世也。府君讳凤祥字达源。所居逼城市。晚年移治东石沙村。自号石皋逸人。敛却凌云之志。自矢薖轴之乐。炉薰晴昼。书史自娱。士友之来见者。往往称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10H 页
吾侪之师表。盖其嘉言美行。类多可纪。而我伯父上舍公有所著遗事。可按也。我玉山之张。肇自上将军讳金用。十二传而忠贞公安世。丽亡父子罔仆。至进士峋号鹤渠。明于理学。是生上舍悌元号深谷。从寒旅两先生学。又四传而复斋杰有文行。是曾祖也。祖讳在奎。父讳镇维。外大父曰永川李文天。配碧珍李仁观女。男长源杓进士。次时杓文科刑曹参判。出为族弟嗣。即我先君也。女申永周进士。男教灿参判。男锡荩文科承旨,锡薰,锡英。以下不尽录。府君生 健陵丙午四月十七日。卒 宪庙乙未正月三日。善山东巴岑之亥阡。是其葬也。
本生伯父成均进士府君墓表
公讳源杓字九老。号海史姓张氏。玉山人。胜国忠臣忠贞公讳安世之后也。忠贞有子府使仲阳。父子守义。是生掌令脩。始仕 本朝。三世而进士信孙有孝行。又再传而鹤渠峋进士。是生深谷悌元进士。倡龙蛇义旅。至玄孙复斋杰。戊申倡义。公为玄孙也。祖镇维。考凤祥。皆隐德不仕。妣碧珍李氏仁观女。公以 纯庙丁卯生。生数岁解文字。过目皆记。十岁通经传诸书。人称神童。读禹贡。贡赋山水。一读辄诵。读易乾坤二卦。馀皆推类而通。发而为文。雄深宏远。以词赋雄一时。尝游寿春英斋。刺史以下。皆以屈三闾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10L 页
之离骚推之。盖其风仪魁伟。言议峻正。兼以文望隆崇。俨然人望而畏之。并时名硕。皆风斯下矣。天性至孝。朝夕必亲自视膳。或躬执烹饪。不以家贫而乏甘旨。鹤渠深谷两世尸祝。先公之所倡议而未就也。谋于宗族。建祠而俎豆之。又皆立碣而卫其墓。乙卯举进士。以亲年已卲。无意仕进。盖公雄才重望。见者以公辅期之。而屡登郎荐。竟以一司马而终焉。识者惜之。岁辛酉。偶病风痹。十年沈淹。辛未正月十日卒。祔葬于先公墓下。初配汉阳赵氏无育。继配永阳李氏有一男教灿。二女申永淳,李万升。教灿男炳喜,暾喜,晙喜出,升喜出,晋喜。于乎。小子自幼时及见府君金昆玉季。并列亲前。而小子辈叨陪左右。门户之光。何其壮也。风树不静。孤露馀生。今将朝暮于人世矣。窃惧夫府君之风猷久而愈泯也。谨最从兄教灿所撰遗事。且附所闻于家庭者。为文表其阡而庶百世之不泯也。
先考嘉善大夫刑曹参判兼同知中枢府事府君,先妣贞夫人清州郑氏墓表。
先君讳时杓字应七。号云皋姓张氏。自高丽上将军讳金用。世贯仁同。十二传而忠贞公安世。 圣祖龙兴。父子罔仆。又八传而旅轩先生讳显光谥文康。子应一号听天堂谥文穆。府君为仍孙也。曾祖 赠司仆寺正趾馨。祖进士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11H 页
 赠吏曹参议铸。考 赠吏曹参判。妣广州李氏观运女。本生考凤祥。妣碧珍李氏仁观女。府君生 纯庙己卯十月五日。己亥为参判公嗣。 宪庙己酉。登明经及第。历官正字,注书,典籍,正言,持平,文宣传。 太上甲子。特除修撰。历校理,掌令,掌乐正,应教,执义,玄风县监。甲戌升通政。历同副承旨,兵曹工曹参议,右副承旨,北青府使。甲午升嘉善。寻拜刑曹参判同知中枢府事。推 恩三世。是岁十月十二日考终。府君天性仁厚。聪睿绝伦。才学语。诵屡百字。文艺夙就。丱角时。华闻已著。及夫策名清时。入补衮职。出为民牧。恪谨奉职。以玉堂 召对入侍。敷奏明畅。勉进君德。 上称真侍讲。其出宰玄风。一境大治。邻郡之民。立碑颂之。以讽其郡宰。其在北郡。捐廪补瘼。大兴文教。数年之间。深山穷谷。弦诵相闻。乡校及万景台,北川桥。皆有兴学颂德碑。配贞夫人清州郑氏。寒冈先生逑八世孙垸女也。生壬午三月二十一日。自幼性行端庄。父母尝曰是虽事十继母。无间言。年十九。归我先君。孝养舅姑。顺事夫子。教子女有道。雍容和静。不以喜怒形于色。不以言语先于人。一言一动。自有节度。吾先君每道吾平生得内助者甚多。乙丑二月三日卒。葬大兴山壬阡。先君之合封也。男锡荩文科承旨。次锡薰夭。次不肖锡英。女李晋焕。锡荩男憙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11L 页
远,吉远夭,始远博士。女安英济,郑汇永。侧室男惠远。锡薰女李镇均。锡英男右远。女辛雨植,李俒。曾玄孙不尽录。呜呼。先君没。 朝廷例有赐祭。而世乱因循。今无地可以请祭。神道东南。礼合立碑。乞文于郭徵君钟锡。而事力不敷。尚亦未遑。小子年迫朝暮。其将抱遗恨而入地矣。谨录大槩。以是遗之后嗣人。呜呼哀哉。
从父通政大夫前行义禁府都事府君墓表
公姓张氏讳时润。初讳甲枢字应八。玉山人也。上祖高丽上将军讳金用。丽社屋。有府尹安世,府使仲阳。罔仆 圣朝。子脩官掌令。六传而文康公显光号旅轩。道学文章。为百世宗师。子应一官副提学号听天堂。历卫率𨥭,府使万益,佥中枢大谐, 赠司仆正趾馨。至进士 赠吏曹参议铸。是公大父也。考讳𤁂。妣骊江李氏。参奉鼎敬女。本生考 赠吏曹参判讳。妣广州李氏观运女。公以 纯庙甲申三月一日。生于角山里第。后世父。善事两庭无间言。晚年先君离居。相去五十里。公以时来会。友爱益笃。亲祭非疾病必来参。不以年老废焉。以勤俭持家。以古俗待人。见人有不是。敌以下皆面折之。是以洞壑无时世妆。而人称有淳古之风。客至不计丰约。接之以款。篁林古榭。日与棋朋韵客。自适其乐。而宗族故旧。户屦常盈焉。戊子除义禁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12H 页
府都事。壬寅升通政。自始仕至于升资。盖亦无所求而陨自天也。甲辰四月十五日卒。享年八十一。合葬于星州赤山淑夫人之墓。夫人郑氏。寒冈先生逑后夏永女。生庚辰。辛巳卒。男锡华,锡芝,锡兰。女金泰东。锡华男哲远。锡芝男振远。锡兰男兢远。曾孙男女若干人。呜呼。府君有善而小子不知耻也。虽知而小子何敢述焉。方显刻于墓道。而谨叙世代乡里。且道其履历之万有一。以谂于来者之无穷。
先兄通政大夫秘书院丞府君墓表
有朝鲜 太上陟方越五年癸亥六月十三日。银台旧臣张锡荩舜鸣卒。士林铭其物曰果斋先生。送葬于新安治西四十里墨方山负卯之阡。淑夫人骊江李氏合葬也。本贯玉山。文康公旅轩先生显光九世孙。高祖 赠司仆寺正趾馨。曾祖进士 赠吏曹参议铸。祖 赠吏曹参判。父刑曹参判时杓。母贞夫人清州郑氏。寒冈先生逑后垸女。贞夫人梦有一老人从壁间遗红白二璧曰而子也。 哲孝王辛丑十月十三日公生。才气绝人。五岁长者试射覆皆中。十四五岁。以文藻钵乡人文会。壬戌先公被直指任承准诬。就大理。公见赵相国斗淳鸣其冤。相公爱其仪状清秀。举止雍容。言语有节。遂上奏即放。人谓之孝感。自十八岁。屡举乡解覆试。壬午中生员。癸巳登月课 殿前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12L 页
及第。特除弘文修撰。父公例升嘉善。以嘉善 恩追三世荣。历官校理,正言。升通政。拜秘书院丞。时 朝廷多事。屡上封事。言多切直。庚戌 宗社屋。入伽倻山南僦斗屋。杜门自废。居数年。曰未亡之人。求死无地。虽死而无地可葬。吾宁自放于山水间。以终吾生。死葬乌鸢之腹。于分亦宜。飘然一筇。随意自适。西游鸡龙。浮于白马。南登锦岳。穷天王之顶。域内名山。足迹殆遍。以销其悲愤之志。时年七十馀。无以自力于行役。入金陵之真兴山中居焉。品题九曲溪山。逍遥于云林泉石间。著书哦诗以忘世。金陵士子闻其风曰贤哉大夫。修契而共尊之。哦咏其事而美之。癸亥春。慨然叹曰。吾年八十三。死期至矣。狐死首邱。遂挈家还故里故第。居五月正箦。公以聪明颖悟之姿。加孝友恭俭之行。兼文学笔翰之美。即之而精金良玉也。望之而一表仙官下降于尘世也。家素清贫。菽水难继。而未尝以非义而取利。又未尝歆慕富贵。病畦而求之。是以自席帽应举。位跻三品。皆其陨自天。而异乎人之求之也。早年潦倒。经历世故。晚退山林。恬静自守。律己以礼。治家接人。皆有节度。日必夙兴冠带。行晨谒之礼。退对方策。生腰坐终日。非甚病未尝偃卧。当世士大夫邱墓金石之文。踵门来谒。而得之者与有荣焉。平生手写古今文凡数百卷。所著有诗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13H 页
文杂著十馀卷。罗丽 国朝名臣录前后集别集。并载君子小人数十卷。东华世纪自开国以来至亡国史十卷。杜门洞七十二贤史一卷。呜呼。世乱道丧。孰知斯人之为功。微斯人。三韩人物。未或尽阐。五百年史笔。亦或不公。一王有作。陈之廊庙之上。东京制作。庶不待乎公孙述之家臣。勒石墓傍以诏后人。公有子憙远,吉远夭,始远博士。女安英济,郑汇永。侧室男惠远。孙百相,夏相参奉,直相,夔相。百相嗣男炳骥。夏相男炳骏,炳骥出。公没之明年甲子仲冬。其弟锡英序其所以。刻之石。
仲兄处士公墓表
公讳锡薰字舜亨。世贯玉山。文康公旅轩张先生讳显光九世孙。嘉善大夫刑曹参判讳时杓子。妣贞夫人清州郑氏。讳垸女也。初贞夫人梦良骥。以戊申十一月一日举公。儿时岐然如巨人。善容物。才气雄伟。年十四。往来咸州甥馆。时则晚惺朴公致馥文章鸣南服。善其弟致晦。闻著作之法。得见晚惺文字。自是文藻大进。为诗为文。雄深灏博。若长江之凑海。笔法高健。若楣额柱联之书。若扇面屏障之题。不学而能。各臻其妙。旁通笔算影算之学。如期三百注解气朔盈虚天日相会之数。运筹穷究。自合于一章之毕闰。是皆不由师承而自得于其心也。北登金乌。旷怀千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一 第 213L 页
古。发之为风骚。同游者皆老宿而以牛耳推。南游大洋。穷莲花浴池之岛。还至统营。观南徼之壮丽。所经形胜。诗以歌之。文以记之。图画以形之。是盖以间世之通才。慕子长之南游。穷天下之大观。以助其文章之气也。庭前有一树梅。扁其居曰梅宇。又曰澹庵。读书其中。四子三经。轮回熟复。百家诸子。手不停披。书揭先祖之训。有曰做天下第一事业。为天下第一人物。是其自期之辞也。天之生斯人也。若将有为于斯世。而灵芝瑞凤。暂现于世。遽不寿于朝菌。乃以庚午三月二十六日病卒。时年二十三。呜呼惜哉。配载宁李圣钦女无子。以兄之子再立后而皆夭殇。只有一女适延安李镇均。亦无育而夭。其生也既短其命。后事之龌龊至此。呜呼。其将为若敖氏之馁鬼耶。葬在大兴山前麓。潦水齧其左。难于久安。夫人之葬在星州泉平北五里朝金山。拟于先兆之下。合迁二墓。而拘于新法。吾兄弟寤擗有年。今伯公已没。我独在世。一朝溘先又未可知。抆泪略记。以备他日表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