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x 页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墓碣铭
墓碣铭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8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81H.gif)
我 元孝王丙戌。方伯上奏昌宁故孝子张是行有至行当褒。 上可其奏。命赠官承训郎义禁府都事。 旌其闾复其家。越七年癸巳。郡人士立祠高冈。俎豆而享之凡四贤。公父子与焉。公字德源号岩溪。夏山氏也。高丽平章事章简公讳镒。其上祖。至 本朝。有都承旨友诚生进士晖。是生参奉华。是生文科正郎顺受。是生朝散大夫承吉。以孝闻。是生之白。亦以孝闻。是考也。妣盆城金泼女。崇祯戊辰公生。年十二。父公居母忧。从父公终三年食素。跬步不离父侧。及丁父忧。毁瘠尽礼。庐墓终丧。寒暑风雨。不废哭墓。后居母忧。家人失火。火烈风猛。延及殡宫。冒炎入殡宫。抱和叫号。遍身焦烂。须臾天反风熄火。尸柩得全。人道是孝感也。盖公生有异质。幼戏未尝与群曹狎。不烦教而知爱敬之节。平生之志。不在温饱。而专心于向上之学。未尝自高而异于人。亦未尝同流而合于俗。是故乡党皆悦服。而今考其士林从享之文及各院通章之辞。皆钦仰其道义文章而一辞而尊慕之。是宜没而祭之社。而虽百世而无斁也。公以戊辰回甲之岁卒。郡治北负子于涧赤之阡。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8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81L.gif)
孝吾知其根于天。天吾知其感于孝。所以出出收其灾。 君王旌其居。士林尊其道。赤里山中草芊芊。呜呼孝子张先生之阡。
延安李公墓碣铭(并序)
赤罗治东十候道。有枕酉而睾如者。故孝子延安李公之墓也。公讳养德字汝宽。生 元陵甲申。天性仁孝。樵山渔水。以奉其亲。亲疾。未尝占便自息。饮食不令人代。药必先尝。便旋不利。口吮而利之。剧尝其屎。夜必齐沐祷天请身代。及父没。哀毁尽礼。墓距家崇朝。以母故不得庐墓。日必三省。母病聋。医云长鱼最宜。时天寒冻。有长鱼跃出川边。取其油聋已。及母没。庐墓三年。 国家每有大恤。必食素终三年。平生语及父母。两泪汪然自下。呜呼。求之往牒。孝亲者不为不多。而如公者此真孝子也。乡绅士林。屡吁郡府。请褒其至行。而 朝廷竟不问。无以劝天下善也。公以 宪庙丙申十二月十日卒。上祖中郎将茂。以唐室懿亲。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8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82H.gif)
嗟哉李公。孝且忠人不知。惟有天翁知。生祥下瑞无时期。安得巨笔如长杠。以告夫天下古今不肖儿。
处士李公士英墓碣铭(并序)
从吾游者李君逌雨奉其先大父遗事。谒老夫墓铭。余于公未曾有一面。而以心交则久矣。可不铭欤。铭曰。吁嗟耕叟。桐柏山中。朝出耕之董生欤。南阳草堂。伏龙子之躬耕欤。世无昌黎之文。又无水镜之知。竟老死于嵌岩。姓名不著于当时。微斯人之悲吾谁悲。因略叙其乡里世代行事曰。公讳圭执字士英。号耕叟姓李氏。本贯庆州。出新罗元臣谒平。高丽时益斋先生齐贤文学鸣。大司成元益始仕 本朝。历兵曹判书瑄,汉城判尹之带。九传至公揆。始居大邱。三传四传而曰瑛。曰周荣。祖若考。妣郑氏。配蒋氏。一男钟浩。二女禹声东,蔡炳佑。孙男逌雨,进雨。公尝师事止轩崔公。题一敬字揭壁曰。此吾师用工要诀也。又尝手抄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8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82L.gif)
处士安公文灿墓碣铭(并序)
余尝南游过八溪。访所与游者安君永墣。君有大人。迎客款质直。无依阿想。与之语名理。纚纚不厌。于礼说尤长。心相结纳。后十年。今为处士作墓铭也。处士讳璨字文灿。生 睿陵癸丑。自弱冠有志于学。凡事亲奉先。敦宗族接朋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8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83H.gif)
磊之山嶙嶙。磊之水潾潾。磊之里有人。我怀伊人。嘐嘐乎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8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83L.gif)
承仕郎训鍊院奉事守冈林公墓碣铭(并序)
我 穆陵二十五年壬辰。岛蛮称乱。晋阳被围。癸巳六月二十九日。城中壮士人民男女老少。以及马牛鸡犬。皆断送性命。此故训鍊院奉事义士林公殉死地也。公讳春桂字德老号守冈。隆庆戊辰。生咸阳治南柳浦第。为人短少精悍。英气逼人。九岁入小学。事亲奉祭。必从小学所训。尝曰六艺射居一。可以观德。可以御敌。读书之馀。日习弓矢。艺遂通。十五登武第。 上爱其早成。特赐御酒以荣之。遂除训鍊奉事。辛卯丁父忧。庐墓守制。及壬辰。庐中闻贼船渡海。不胜忠愤。遂为文告父公墓。传檄列邑。召募得九百馀人。墨衰乘白马。与咸阳诸义士合势讨贼。崔汴为先锋。公督后斩贼数百级。及 王师左次。诸义士皆散入山中。公闻招谕使鹤峰金先生至。自智异山出。士民相庆曰。公来矣。恢复可期。金先生曰。晋阳危。谁可往守。公曰。请自当一面。益募乡兵。驰入晋城。大飨将士。拔剑出城。斩获甚众。馀贼不敢犯。金先生闻之曰。此南州第一义士也。体察使韩公应聘叹赏曰。疾风知劲草。及城陷之日。矢尽力穷。遂死之。是时城中无遗类。公所乘白马独踊跃出城。七月一日夜三更。还公家。大吼一声。三鼓其足。明日自毙。家人揣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8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84H.gif)
晋之阳兮江之浒。九歌招兮巫屡舞。臣心只知有 王国。臣身甘作城中土。牖下死者非丈夫。君不见山阴城北片石竖。
赠嘉善大夫朴公墓碣铭(并序)
安阴多云林泉石。南方诸州山水之胜。不能甲也。有隐居行谊于其中。不以富贵荣辱移其志。樵牧为伍。自号樵隐。每邀文人韵士。吟风弄月。逍遥以忘世。时人拟之白香山,王辋川。故嘉善大夫密城朴公是也。公讳润和字兴悦。生 元陵甲申。性度温厚。聪悟出伦。凡所过目。无不通晓。及长无意应公车。孝养父母。生事死葬。竭力尽诚。敦宗姻戚。以及朋友。乡人有穷乏者赒之。勤俭治家。教子弟御扈肉。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8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84L.gif)
攘攘而往。滔滔而不返者天下是也。谁识花林山中。高蹈不自市。非我言耄。后之人请视此。
通政大夫中枢院议官李公士极墓碣铭(并序)
吾友柯山金范初志其昏兄弟真城李士极之墓。此非谀墓者。余读其文而知士极为人也。人生一世。受气不同。或圣或贤。或富贵或贫贱。或寿或夭。凡决果得天来大小大事。皆从这里过。士极自少时。尚气槩有器量。若将有以摘颔髭而展楸步。糠秕一世。而乃于桑榆晚景。世道既变。而只做得惠民主事中枢议官而止耶。公平生喜读司马氏范蔡传。其言曰。世之有少廉曲谨。擎拳竖拂。嗛嗛然终日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8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85H.gif)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8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85L.gif)
岩月南公墓碣铭(并序)
宁海郡在海上。其民不率。或有以左道惑众乱俗。岩月南公孝达郡望也。执其讯。使不敢乱。乱已尚怨之。常欲阴中之。及 太上辛未。郡中有乱。杀长吏诬告刺史。归郡中名士罪。公与焉。刺史见公正直不挠。辞气堂堂。叹曰是聪明刚正。威武不屈之士也。天地日月。质之在上。遂放还。噫。此可以槩公之平生也。公字敬中。生 纯庙丙子。聪明强记。魁伟有长者度。性孝友。侍母夫人疾。夜必祝天。殊而苏。族亲之有贫无告者。邀与同爨。行路见病卧人。舁归而治其疾。不幸不淑。手自袭敛而归其丧。爱酒而未尝放饮。酒或半酣。慨然长吁。恨不得一字笞羌而扫清区宇。盖其经纶蕴抱。有可为于一时。而惜乎其虚老于林下也。公英阳人。上祖英毅公敏。受封贯籍。国初监察须。始居宁海。 穆陵岛讧。判官义禄秉义立功。是生进士庆薰号兰皋。学行著。是生进士佶。光海时闻榜首李荣久等进凶疏。遂弃归。再传而老明文府使。又一传而进士震万。公其来孙也。祖有适。考邦涣。外大父权协度。配白氏,权氏。男衡镇,泰镇出。皆白出。斗镇出,奎镇皆权出。衡镇男浩良。泰镇男浩直,浩定。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8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86H.gif)
幽幽乎梁甫之吟。凄凄乎出塞之歌。司命则那卷而藏之。草泽之涯。独有荒山一片石。更千秋而不磨。
处士慎公和应墓碣铭(并序)
晋阳军岐山治北栗里山中。有隐君子姓慎氏讳炳燮字和应。自号愚叟。其雅言曰。吾畏声名如盗贼。避势利如水火。每众中谈辩蜂起。而终日蹠尻坐。俨若思。人有言某之唾。可备良药。盖医家不言唾已病也。此数者可槩其平生志气也。风仪粹美。天禀纯良。自幼未尝见其有悖慢之容。七岁上学。甫十馀通四子。事父母。竭力尽诚。有一弟。尺布斗粟。终身共之。家贫少孤。躬勤治生。不能大肆力于文字。而动静语默。粹然出于天性。自合于规模节度。处之声色富丽之乡。而所守益坚。虽遇饥馑离乱之世。干戈不绝于闾巷。生民荷担于道路。而处置得宜。镇静人心。是故方伯致书而延见。郡宰委任于板荡之际。道傍观者喝采其风仪。而茶垆酒肆之人。皆以一顾为荣。乡曲之暴慢无礼者。自不觉纳拜而钦服。匹夫匹妇之所行不法。而惟恐慎某之或知。盖其自少至老。清慎自守。奇技玩好。不接于目。鄙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8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86L.gif)
求麟者失之楦。求骏者失之肥。求士者失之文辞。是以有其实者。不求人之己知。吁嗟愚叟。吾斯人之与归。
宣略将军诸公墓碣铭(并序)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8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87H.gif)
早游弓马之场。晚寻猿鹤之盟。彼滔滔而莫之返者。过是墓而式是铭。
成均进士鹤皋李公墓碣铭(并序)
我 元陵时。蔚州大云之山。三岁不花叶。识者异之。是时方伯巡到本州。梦见一位仙官载书籍飘然入光清里。既觉使人踵其家。始举儿。其声载路。是丙辰七月十二日也。儿清明萧洒。聪明绝人。甫授书。日诵万言。言出辄惊人。是故国子生鹤城李公讳俊民字心卿也。孝养父母。兄弟四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8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87L.gif)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8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88H.gif)
眉山草枯。不其花食。胡为乎有古人之嘉徵。而名不称于方册。非铭曷传以昭示于无极。
南君希孟墓碣铭(并序)
南君秉模使其子熙泰奉其先君遗事。踵门而谒墓铭。按其状。是吾友南健所著而其言可信也。最而铭曰。兰先败而颜所悲。苗不实而尼所叹。后之人奚所躅。求其心于屋漏幽独之间。草幕之原草芊芊。思夫人兮盘桓。更按其乡居世代而叙之曰。处士讳养善字希孟。 睿陵庚申。生礼州元坡之里。 太上己丑卒。行年才三十。其先英阳氏。英毅公讳敏,英阳君洪辅。并显丽代。我 穆陵时。判官义禄录宣武勋。进士庆薰,进士佶。以学行祭社。历府使老明。进士景复。曾祖基焕。祖孝源。考骏行。皆有隐德不仕。妣义城金圭镇女。真城李晚孙妻父也。有三子秉模,昌模,正模。熙泰,熙洛,熙淳秉模子也。六岁而孤。食素持衰如成人。事母而尽其孝。遵大父宁窝公之教。不违尺度。读书写字。未尝小须臾放閒。一时先进长德。皆曰此子必昌大门户。又曰海上有人。盖其文艺夙就。志气激烈。或读书至古人临乱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8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88L.gif)
秃翁李公墓碣铭(并序)
文穆郑先生之门。有李氏竹菊梅三圃。文学德义。世称冈门上足。菊圃其仲讳文龙。有子讳惟直字敬而。以其年老头童。自号秃翁。天姿端重。孝行甚笃。友于兄弟。兄弟之子女有早孤者。教训成就。必先己子。立义仓。经理财谷。宗族之奉先周穷资于是。承先志也。文华夙著。屡举乡解。及晚年。念绝名利。隐居养德。琴书自娱。所与游者。皆一时名硕。引进后辈。教之有术。公生万历乙卯。卒癸未十二月十一日。年八十九。其先星山氏。高丽开国功臣讳能一后。冠冕世赫。我 英陵时。左献纳士澄号松坞。始家灵川之馆洞。公为云孙也。 成庙翰林蓊。其五世祖。祖逸持平东礼号谨斋。考即菊圃。妣河护军就海女。配宣务郎辛德㽕女。男翊圣,翊贤,翊哲,翊中,翊元副护军。五男之子凡十八人。尚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8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89H.gif)
百梅之馥馥。庭菊之猗猗。盖非有祖师贤父之乐。斯焉得以取斯。呜呼曳谷之阡。诏来叶而无期。
双务轩朴公墓碣铭(并序)
朴以氏密城尚矣。胜国末。有讳蒇讨岛夷有功。封龟山君。龟今义兴。后人遂为义兴氏。至 本朝。参议艮不就徵命。屡传至芹庵尚素。 元陵戊申。倡义旅。是公高祖也。祖庆元。考在周。妣南正箕女。公讳羲祖字华卿。为人廓然无边幅。平生不作非义事。见人不是。未尝容忍。自幼已知好学。永夜孤灯。人皆鼾宿。而不脱衣巾。俯读仰思。或至达朝。甲辰中司马。不复应举。杜门读书。扁其轩曰双务以自号。盖以种学绩文为治家之大务也。重建乡塾。会一方笭箵。讲学不怠。立洞规而修乡约。务从实地。不使学者誊口舌而寄耳目。是以乡之士皆想望其风裁。每儒宫有事。众议纷起。公片言折之。人莫敢不服。宗族之有孤贫而无归者。收养而嫁娶之。流丐之饥寒而及门者。必携置温室。经宿而厚飨之。其及人之仁。大率类此。 太上乙酉卒。距其生 纯庙甲戌。得七十二年。配李氏,金氏,申氏。男泰斗金出。泰羽,泰纯,泰健申出。泰斗男大植。泰羽男弘植。泰纯嗣男亘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8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89L.gif)
饕餮者不知其止。噎喑者自以为贤。孰若君子人之修吾身而务吾务而顺吾天。凡百过者。式是楼洞之阡。
通政大夫白公墓碣铭(并序)
国朝数百年。科第取士。士家居习骈俪章句。孤注视不得不休。盖作于凉而其弊滋也。南厓处士白公身居海澨。始尝随人做公车役。既而叹曰。学者从事举业。不务为己。则其心已夺于功利。虽占科第。无补于本原事。且坏人心术。莫甚于词章。岂可舍甜桃而觅醋梨。枉过一生。遂不复应举。筑室于南川上。左右图书。俛仰其中。时复相羊于溪山林壑之间。乐而忘忧。是盖理到之言。而据此而可知其为人也。公天性孝友。其事亲也。孝谨之容。达于言动。与伯公终日怡怡。未尝一言忤。教子孙。抑奢靡而崇俭约。与人交。主忠信。见人之有不率礼度者。谆谆然援古而教戒之。乡里之人。皆服信而慕效。盖其日用云为。周遍缜密。敦厚沈静。一出于诚敬。未尝有疾言遽色。亦未尝有皎厉表襮之行以求知于人。是不但姿禀之异于人。亦由于问学之力。而不但为末俗之易高也。公讳斗基字可瞻。其先大兴氏。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9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90H.gif)
滔滔者患得。攘攘者为利。何似名山丽水中。欹枕高卧看儿戏。思夫人兮不可见。百古之后庶斯冈之无坠。
崇陵参奉李公致文墓碣铭(并序)
文元李先生倡道东方。配食文庙。为百世之宗师。贻后谟于无穷。其后人相承。盖莫出于匪贤。先生有子应仁号守庵官司瓮判官。有孝行。是有子五宜亭宜泽。 穆陵壬辰。赴义阵。以勋官直长。是为公十二世祖也。高祖曰溟祥。曾祖曰在友。祖曰能春。皆有隐德。考曰厦久。外大父曰李贞一。益斋先生齐贤后也。公讳锡章字致文。自号竹下。生 睿陵壬子。甫八岁遭父忧。馈哭如礼。始治公车文。文藻甚美。既而无进取意。家居劬经籍。从实地逐事做。侍母夫人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9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90L.gif)
我守我毡。古家有人。我靖我志。草莽有臣。悠悠江海。我乐谁识。德山之原。载而归息。
香室参奉李君国辅墓碣铭(并序)
有斩焉而绖。踵门而谒铭曰。小子李奇容。故钟山处士讳东泰字国辅之子。先君有实德可纪。闻先生名。愿以为先生忧。按其状可铭也。铭曰。六世平章七代将。八代文科丽代赫。逮我 圣朝四封勋。加平古家世其德。护军明远寔其考。君以 睿陵戊午生。孩提初试大王文。已知异日良工成。孝友油油感里人。闺门肃肃如朝廷。卓荦其性磊珂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9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91H.gif)
张公公彦墓碣铭(并序)
吾张氏世贯玉山。自上将军讳金用。五传而令同正世圭。与吾祖分派。又五传而彪。 圣朝兴。罔仆遁于曲江山中。有四男三女。皆贵显。永乐中。子婿皆会。以公生朝称觞。庭有双槐。挂其所佩印绶。世传曲江有七印亭是也。十五传而曰泗学。曰晋弘。祖若考也。公讳奭奎字公彦。生 睿陵丙辰。乙丑九月二十三日卒。性勤俭周审。幼时好种树畜牧。稍长告父公曰。家贫可治生产放教。专意游学。遂刻意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9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91L.gif)
昔闻有邰氏之好种。今见范小伯之三致。田牧赈施。是又马文渊之为志。惜乎其经纶事业不能大施。而只一家之康济。有睾三尺。誗也蕝于来世。
梧渊金公墓碣铭(并序)
国朝以功令取士。士亦以功令发身。百年之间。以骈俪论文。而江右之俗为甚。至今晋阳学者。往往道白首场屋。随俗从事。而平生用力。在性理书。科学之外。知有儒家路子者。梧渊金公是也。公讳冕运字天赞。梧渊号也。其先自新罗敬顺王子锡。以食采氏义城。胜国时有义城君龙庇。我 朝有佐命勋文节公用超。其显者也。六传而府使希参号七峰。是生文贞公东冈先生宇颙。公为云孙也。历监察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9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92H.gif)
显显文贞。百世宗师。匪贤莫出。后人承之。于以笃生。于鸭之阳。文学身竿。道谊家常。一家之范。士林之则。呜呼君子之藏。后人是式。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9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92L.gif)
我 穆陵之世。岛夷大抢。东莱义士六十六人。倡义讨贼。南平文公讳泽龙字云甫其一也。公生皇明隆庆己巳。天姿豪迈。材器绝伦。慷慨多大节。以文学名于世。傍治武艺。善骑射。及壬辰之乱。东莱,釜山先陷。守臣宋象贤,郑拨皆死之。贼大肆屠掠。生民靡孑。公与义兵将金廷瑞等首先举义。义声所及。远近响应。戮力剿贼。屡建斩获之功。 朝廷闻之。除礼宾寺参奉。后进阶嘉善大夫同知中枢府事。万历乙巳。 命录宣武原从三等勋。自是隐居林泉。不以功名自居。书史自娱。教授后生。漠然若无意于世。闻郑文穆先生驾游温泉。往从之。先生亟加奖许。公之先新罗开国伯多省后也。高丽之世。枫山君翼,太学士公裕,忠肃公克谦。名公世赫。恭悯时。江城君益渐谥忠宣号三忧堂。功业之盛。昭载史乘。 本朝进士苹。其六世祖。祖应箕。考允章。妣宋氏。配贞夫人金氏,具氏。二男汝郁参奉 赠掌乐正。次是郁。女金尚吕,金益声,李延馣。馀男以郁。尚奎,尚翼,尚璧,尚斗汝郁男。尚心是郁男。以下不悉。噫。公家居而有修身读书之行。出世而有折冲御侮之功。其勋名事业。必多有记。而屡经兵燹。文献无传。且其战阵功绩。见漏于府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9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93H.gif)
忠勤忾敌。业著勋盟。端章甫处之岩廊之上而文足以黼黻。袒决遂立于矢石之间而武足以干城。惟其角巾私第。人不知为平吴将。黄河弊豆。肯与狐赵而争名。呜呼月卜之阡。尚如闻其风声。
琴溪吴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你字子淑姓吴氏。上祖光辉。高丽上将军封咸阳君。世为咸阳氏。世承冠冕。入 本朝。有直长德秀。始居山阴。曾祖孟訚御侮将军。祖以义参奉。考世平教授。妣金氏。 康陵某年公生。是时南冥曹先生为一世道学之宗。而与德溪吴先生讲道于南方。名贤硕德。出于其门。公游于两先生之门。盖有所成就其德器焉。南冥往往从德山来会德溪于山阴山水间。公动辄陪从。或讲质名理。哦咏性情。皆其所以进学之地也。及德溪没。手写其遗文以藏。本稿多为兵燹散失。而河东亡箧赖公而全焉。与同门诸贤创书院于西溪之上。自任以斯文之役。不少懈焉。乙卯秋。得疾不起。郑文穆先生闻之深恸。盖公于郑先生有同门之契。而道义之许。最为其所亲切也。葬山阴笔峰之下负壬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9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93L.gif)
南冥师也。德溪兄也。寒冈友也。薰陶成就。其必有真诠之所受也。惜乎其嘉言懿行之不传于后也。
通政大夫李公墓碣铭(并序)
李君鲖奎从吾游有年。以其先大父墓铭请。按其状。公讳锡灏字乃亿。生 仁陵己丑。性恬淡。非其义纤芥不取。耕织为本。寅夕不懈。辞受取予。必有其道。而未尝有利己害物之心。及家苟完。请伯公一家同爨。以尽其和乐之情。喜施与。自功缌之亲。以至朋友之穷乏者。倒廪而施之。以资其生。钱谷之与人假贷者。受其母而还其子。乡里之人。莫不心悦而诚服焉。自祖先以下。以及傍亲。皆置祭田。俾奉其祭。子秉炯私买祭器。为其亲而豫备。公见而责之曰。昔吾父母贫甚。饮食皆瓦器。若等享我以鍮器。于我心安乎。遂献于宗家。至晚年。 朝廷推恩耋老。除通政大夫。戊申十一月卒。葬固城葡萄先兆下负庚原。其先自巴山君尚寔采食丽朝以为氏。平章事靖,府使殉节臣云吉。皆显人也。入 本朝。历思简公美,书状官义亨,壬辰倡义勋臣应星。至遁庵泳。是为七世祖也。曾祖曰翰宇。祖曰廷老。考曰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9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94H.gif)
沟犹者自迷。慕顾者自欺。綦蹊者自私。惟其无私心者。不迷不欺。微斯人而吾与谁。是维贤人之藏。诏来者而无期。
通政大夫宣武原从勋训鍊院主簿徐公墓碣铭(并序)
我 先王昭敬之世。封豕渡海。举国抢攘。倡义旅而敌王忾者。指不可以胜偻。而乃若以草野书生。奋忠起义。七十馀战。未尝一北者。独徐公梦虎字炳甫是也。母夫人有身。父公梦抱一白虎。以嘉靖己亥生公。声若洪钟。虎头星眸。状貌魁伟。为儿嬉。常习阵野外。号令明肃。莫敢违者。及长经史诸子。无不贯通。乃曰大丈夫安事毛锥。因投笔起。习骑射读兵书。及壬辰。莱釜先陷。列郡瓦解。公入山谷中。见奔窜者。辄曰君父蒙尘。吾人当一死以报国。闻者皆感泣。得三千人。誓死赴贼。遇于岛山下。奋击大破之。遂与兵使朴晋合力拒贼。每一交战。辄厉气先矛。士皆贾勇。时贼屯东门外。公夜设疑兵败走之。朴晋上其功。 朝廷特除公训鍊主簿。录宣武原从一等勋。公益受 恩感激。所向无前。又遇贼机张浦。匹马单鎗。左右冲突。追至阿尔浦。斩数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9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94L.gif)
公昔骑虎降云乡。下与浊世扫秕糠。长蛇荐食恣跳梁。六龙蒙尘清浿阳。蔚州义士何堂堂。风声虩虩动四方。开云浦外海茫茫。蛮儿褫魄走且僵。谁云胜败兵家常。百战百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9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95H.gif)
训鍊院判官朴公墓碣铭(并序)
皇明既没。 朝廷以罔仆之士。列之尊周之录。而乃若怀忠抱义。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遂复泯没而无传者。故判官密城朴公讳仕益字益之是也。公新罗王子密城大君讳彦忱之后。忠肃公翊仍孙。高祖承孙进士。师事金文忠先生。曾祖连生以孝荐授童蒙教官。祖曰戒荣。考曰孝达参奉 赠参议。妣判官郑沂奭女。公以光海辛亥生。天姿豪迈。气度雄伟。及 长陵改玉。北方有警。公慨然投笔登武第。除宣传官。寻迁备边郎。升训鍊判官。丁丑倡义旅。竭力勤王。及闻城下之盟。泣涕还乡。壁书大明二字。朝夕瞻拜。题一绝诗曰。小夏三千里。一时添秽尘。哀哉趍利辈。我是崇祯人。遂挈家入东都阿里。栖迟于山水之间。不与世而相闻。仿吕氏乡约。月朔会里人。教授不怠。洞俗自此知忠孝友弟之道。昏姻丧葬之礼。彬彬多可观焉。 肃庙丙辰二月六日卒。村前卯阡。与淑人梁氏合葬。淑人文襄公诚之后。有妇德。男义日。孙实玉,英玉。以父命传英玉宗。曾玄以下甚繁。十世孙泰镇谒以墓铭。余方病居穷山。独抱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9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95L.gif)
阿里有天。红罗之天。阿里有里。蓝田之里。嗟九原之谁作。诏来者而斯刻。
三苟轩朴公墓碣铭(并序)
朴君载宪以三苟轩裔子。编事行以谒墓铭。按其文。三复而可叹也。士之有以英伟磊落之气。怀抱利器。而生此偏邦。神游希古之上而藐视一世。不欲与迷藏小儿并驱名场。竟老死岩穴之间。可胜叹哉。公天姿既异。自期甚高。文艺夙就。尤长于对策。若将倾湫倒海。扫秕糠于当世。而黾勉应举。既不得志于有司。则决然舍去。自放于江湖鱼鸟之乡。风流杯酒。壮浪形骸之外。自中身以后。回头向上。杜门养静。专心性理之书。从游湖上。得观感薰陶之益。规矩绳尺。自成一家之范。及其晚年。道义益淬励。不知者以谓湖海一时之豪。而知之者识其春风沂水。自有独得之乐也。公卒癸丑四月二十八日。距其生 懿陵辛丑。得七十三年。野城之东负坎而葬。公讳显周字世彦。其先务安氏。自国学典酒讳进升。至锦城君文晤。世显丽朝。再传而兵曹判书义龙。我 朝有佐命功。至司仆正之蒙。始为宁海人。三传而武毅公毅长。著绩龙蛇。是生童蒙教官璿号陶窝。受学于吾先子之门。公其昆孙也。考廷燮 赠司仆正。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9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96H.gif)
才百夫之特而身不阶于一命。志四方之远而行不出于一乡。是则紫阳所以悲德谊。今于三苟翁亦以此而嗟伤。尚覆来者。有起斯冈。
相在轩金公墓碣铭(并序)
鳌山之金。昉高丽太师英宪公之岱。其伟勋壮迹。余尝纪其碑。历元贞公汉贵。至 本朝判书渐谥胡刚。后屡以冠冕世。至处精以孝旌。 赠别检。子庆和娶典籍郭融女。 崇陵癸卯举公。公讳汝振字大兼。张氏,郭氏其前后配也。继宪,继慎,继忱其男也。禹铉,重铉,寿铉,台铉,元铉,宗铉其孙也。公尝善居丧。乡人称之。服阕。不复应举。筑室江上。读书其中。从学者甚众。月朔望。率诸生行揖礼。作九箴而自勖。揭之常目。思所以治己病而警诸生也。所与交者。皆一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9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96L.gif)
吾所乐者。古人之所乐也。所不乐者。时之人之所乐也。彼祁祁之有朋。王天下而孰与其乐也。呜呼分土之阡。曾是长坂之所乐也。
通政大夫敦宁府都正郑公墓碣铭(并序)
晋阳世家。有乐真郑公仁平闻道于泗滨。其子石亭弘祚当己丑诬狱。伸救守愚之冤。其说备载其家传乔梓录。余尝为文而殿其录。公石亭之云孙也。其上祖高丽祇侯侁。至 本朝以官世。 穆陵时。有县监世昌。以功策靖国勋。乐真其子也。公讳夏赟字周一号南厓。风采隽异。动止有度。自少至老。未尝有怠慢状。其幼时游戏。服其曹。有违行夏楚。曹皆伏。及上学。读曾史至周室微弱。曰周尚文。其弊乃尔。文之弊弱。质之弊暴。文质相济。可悠久也。事亲孝。亲癠不令家人代刀圭。亲既没。语及辄流涕。友爱尤笃。长枕大被。兄弟共处。一有不参。寝不设枕被。己丑 除司署别提。辛卯升通训。壬辰升通政。旋授敦宁府都正。生 纯庙己丑。甲午卒。河东佳乐之谷。负坎而为阡。是其墓也。父讳志中。母姜氏,崔氏。配淑夫人载宁李氏。男宗绶。女行韩锡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第 19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57A/ITKC_MO_1257A_B149_197H.gif)
孝友天性也。时之人兄弟而为仇敌。父子而揖定省。靡此铭何以警。
嘉善大夫同知中枢府事孙公墓碣铭
天官太宰孙景节。 国朝初载有宗臣。襄敏为父鼻文孝。家声素著鸡林人。愚翁有子又有孙。显信保功名其世。父曰汝玉官通政。母曰德殷宋氏女。是榥其名辕举字。正德丙辰公乃生。行年八耋 圣恩推。晋帙朝端迩亚卿。荣州山水挈家归。家食稍丰勤桑麻。令妻曰有林孝妇。醴泉家世父载华。治西熊谷草芊芊。鲁祔同藏万世阡。一男一女为林出。善杰三子能继述。泰九官为副司正。宣传正九兴九出。振振子孙蕃且息。仁人不食遗其后。孝弟恭俭贻家毡。至今传在舆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