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x 页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杂著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77H 页
北京程朱讲学部通告天下文(戊午)
   
(自中华北京设程,朱讲学部。拒陆王之学。要我制送一文字。故作此文。)
夫自大专槃物。二仪成形。人于两间。群群而生。所以异于禽兽者。以有圣人者作而教之也。上焉者二帝三王。得其位而行道于一时。下焉而不得君师之位。独取二帝三王之道。集群圣之大成。而传其教于万世者孔子也。阐明孔子之教。而使天下万世之人。服而信之者程朱子也。不有孔子者作焉。则二帝三王之道。或几乎熄矣。不有程朱子作焉。则孔子之教。亦几乎不明矣。虽然黄帝之圣。制作有度。而后世之为术数者。皆祖黄帝。后稷之穑。教民生养。而其流至于争田争水。劫取谷粟。孔子之教。万世无弊。而异端之说。充塞而晦盲之。佛老之显相排贰者有之。又或有阴托禅佛而改头换面。墨其行而儒其名者。代翕代张。凌夷至于今天下。古圣为幼稚。礼义为桎梏。三纲为㬥虐。五伦为腐败。呜呼。是何言也。吾社孔教之设。不得自已。而所以设教之意。则将欲扩张其实事也。不以其实而徒以名为。彼有心禅而迹孔者。其将曰孔子亦吾家孔子。吾亦孔子直下孙。是殆薰莸之同器。而为孔教者。反令孔教而淆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77L 页
杂之也。欲明孔教之实。则先讲程朱之学。然后孔教可尊。而异说之坚白可辨矣。何以言之。前乎孔子千亿年之远。而未有如孔子之盛也。后乎孔子万亿人之众。而未有如程朱子之知孔子也。夫自尧舜禹相传之后。心学为万世之源。而至孔子而其说大备。一贯之旨。太极之论。阐此理之大原。寥寥千五百年之后。二程子手受太极图于周元公。而定性之书。好学之论。皆其单传之旨也。朱夫子生南迁之后。私淑乎二程。而其言曰心为太极。曰心者天理在人之全体。平生为学。只是明夫此心此理。而尧舜危微之传。孔子性天道之旨。濂翁无极之说。曲畅旁通。各极其趣。凡天下之为心性理气之说者。无所逃其真赝。而如日中天。万象俱著。外此而为之说者。盖亦小儿之竖屋。吴楚之僭王也。若夫陆象山之风流德义。朱夫子之所钦。王阳明之不居大功。纶巾野服。逍遥于九华山中。是皆宿德重望。照耀当世。宏辞邃学。鼓吹后世。岂不诚伟人哉。然象山之见。打破无极。训极以中。非孔子所谓太极也。只是将太极。做了有形体有方所。尖斜不正底一物事也。德性之尊。孰之不可。而问学之废。则乃使车轮鸟翼。偏废而欲行。朱门之见斥宜矣。阳明之说。祖用象山。而乃曰致吾心之天理。是则认气为理。而非朱子所谓心之理也。又曰满街都是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78H 页
圣人。至使绝闻见无声息。为定盘之针。禅家宗旨。盖亦如此。其将遗落事物。兀然入定。而一片灵台。尽为气机之占据。不可与入于孔子之道明矣。及夫明清之间。陆王之说。盛行于世。而皇明之初。独有文清一派。全清数百年。有陆桴亭诸公。是皆明正学辟异说。苦心于尊卫程朱。而正邪不得两立。众寡不能相敌。骎骎于今日域中。程朱之学。危如一发。而异说横行。将与天下而怀襄矣。凡我同社之人。正宜各自惕虑。不要与人而角胜。只得遵孔孟程朱之训。行孔孟程朱之道。扶持得一线残阳。而辟正路之蓁芜。俾扩张而成就。则彼葱岭伊蒲之气。自应退听。呜呼。日月之明。终不为云埃之所掩。而皓天之往。宁可无必返之日耶。同志诸公。幸各垂察。
湖洛说辨
我东自分党以来。风气有异。论说不齐。要之春秋之无义战也。惟湖洛之党。名义最正。其中不得无守胜之诅盟同浴之裸裎。而义理之辨。不害为君子之争也。愚尝窃取而读之。两下参考。折衷其同异而辨之如右。大抵其说曲折甚多。而撮其大者而言之。其目有六。其一曰心即气也。其言曰。五行之气。聚于方寸。此则心也。五行之气既聚。五行之理又具。此则性也。是盖栗尤以来相传之诀。而湖洛之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78L 页
见同矣。盖性即理也。心性一理。有似架叠。而性理心气之说。最似简便。然自古圣贤无人说得如此者。只为心之体性也。心性不可对言也。心者所以统性情而兼理气。主一身而该万化者也。方寸之中。气聚而理具。不杂气而单指其理曰性也。兼指其主宰之理作用之气曰心也。静而为体亦心也。动而为用亦心也。今谓之虚灵知觉气也。神明不测气也。理无与于主宰真体则气为大本。而理只是死底物也。卒徒而为将。人臣而为天君。则名义乖而本末乱矣。恶乎其可哉。其一曰人物性同异也。其言曰太极五常一理也。万物皆具一太极。则亦皆具五常。人得五常之粹然者。物则禀其不粹然者。虽不粹然。五者之数。未尝不尽禀。此洛说也。太极者超形气而言之。故理之所在。莫非全体而性无人物之殊。五常者因气质而名之。故气有偏全。理亦偏全。而性有人物之殊。此湖说也。愚以为五行阙一。成物不得。一物既具五行之气。则其有五行之理。亦可知矣。物之蠢然者。形气所蔽。虽不见其有五常之德。而谓之当初不备五气。不禀五常。则恐非论理之旨也。且夫中庸章句。既言人物各得以为健顺五常之德。则朱子之旨。断可知矣。而物具五常。不亦明乎。其一曰未发时气质性有无也。洛曰未发。只有本然性。及其发也。方有气质性。道心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79H 页
即本性之发。人心即气质性也。湖曰未发之际。单指其理之浑然者。谓之性善。气虽不用事。而未尝不与此理相干。则兼指其偏正粹驳曰气质性也。愚以为有生之初。此理便在气中。此张子所谓形而后有也。虽在气中而指其本善者曰本性。此程子所谓性即理也。既在气中。初无气外之剩理。而气之多寡。理亦随焉。则未发之际。虽不可见。而其随气而多寡。则自其未发而亦然。此朱子所谓未发时皆在其中也。从其不杂气者而谓之本性。从其不离气者而谓之气质性。是乃朱子之旨。而塘说得之矣。其一曰天命之谓性一句。分作两截。天命作本然性。性字作气质性也。此则遂庵之说。而湖边之所宗也。盖以性字地头言之。凡言性时便已带气。遂庵此说。盖以此也。然带气之中。性之本体。亦未尝杂。此子思所谓天命之性也。子思之旨。初岂于此性上。夹带气质哉。今以天命以上属之性善。而杂气之性。谓之性之本色。则性在人物未生之前。而人生以后。只是气质之性。初不见本性地头矣。巍庵之驳。不亦可乎。其一曰浩然之气。贤愚之所禀不同也。其言曰贤智者禀浩气。不肖者只禀戾气。又曰浩气是诚意工夫得力后气。此洛说恐未然。盖气是体之充也。而本自浩然。所谓人得正通之气者此也。而失养则馁。养之则存也。虽禀戾气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79L 页
之甚者。气之本则浩然。所以亦有变化气质之理也。若曰其初不禀浩气。则不肖者无复望于复其初。而虽复有集义之功。浩气何自而生也。苟如是则孟子之言。只劝诚意以上之人。而愚不肖者无与于此耶。南塘所谓初皆得之。众则失之。君子则复之者。恐宜矣。其一曰冲漠无眹。只可于静上言也。愚以为冲漠者道之体。而动静者其用也。至费之中。自有无眹之妙。冲漠之中。已具森然之象。动亦此个冲漠。静亦此个冲漠。此朱子所谓非此理之外。别有一物冲漠无眹也。今乃偏属于静。而动处谓之不冲漠。则是冲漠在此理之外。无或近于道在太极之先耶。洛说恐有未安。而塘辨得之矣。通按诸说。各极考据。各有精义。各自会通于朱子之说。而人之所见。不能皆同。不得无出入于其间。然活络以看则皆似有可通之说矣。但其认心为气。大本已差。而末流之弊。有不可胜言者矣。盖尝言之。圣贤之言心不一。有以血肉言心者。菖蒲茯苓所可补之心也。又有以气言心者。精神魂魄之心也。又有以理言心者。仁义之心也。又有兼理气而言心者。知觉之心是也。所指虽殊。各有攸当。今乃一切废之。而只取其从气说者。苦口说得心即气。有曰四端自具其气。又曰人心即四端七情之为食色而发。是四端之心亦气也。又曰道心。道是理而心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0H 页
是气。又曰道心亦有不中理。是道心亦气也。又或主张乎心纯善而倡为气质纯善之论。是心之本体亦气也。甲曰甲是。乙曰乙是。而毕竟同归于主气之失。得无卞庄子之从傍而窃笑者耶。只恨生世之晚。不得参听乎巍塘之论而一质其所疑也。
管子捧揽辨
管子弟子职。饭必捧揽。羹不以手。朱子注之曰不以手。当以挟。宋文正劄疑曰揽手背也。谓以右手执匙。左手捧右手之背也。窃按文正此说。恐或考之未详。古者饭必以手。无用匙之文。易云不丧匕鬯。诗云有救棘匕。仪礼云执匕俎。皆出肉于鼎者。非取饭之匙也。士虞礼尸饭播馀于篚。此谓以手接饭入口。而馀者其在手也。郑云古人饭用手。吉时播馀于会是也。曲礼共饭不泽手。此谓与人同饭而以手取之。则为人所不屑。其独饭则泽手可知也。饭黍无以箸。此谓饭以箸则易为解散。不以箸则以手。又可知也。饭不独黍。而特言饭黍者。言黍则稷在其中。如特牲佐食抟黍不言稷。而郑云黍者食之主是也。古人用醴则用柶。其状如匙而以角。欲其滑也。羹则用箸。而其无菜者。又不用箸也。饭则以手。盖出于污尊抔饮而遂不变古也。用匙甚便。而未知昉于何时。要之非三代之古也。今管子云饭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0L 页
必捧揽。捧韵会掬也。揽说文撮持也。字典手取也。此非手饭之谓乎。又云羹不以手。则饭之用手。盖亦明矣。苟如文正之说。则不但用匙之为无据。既以右手执匙。而又以左手捧右手。此何义也。抑亦有他据之可言欤。姑识之以俟知者。
性师心弟辨
道术之分裂尚矣。吾东理学。自分党以来。或相参差。然两下普说。或可以活看以通之。其不可通者。亦各守己见。俟百世而质之也。比闻湖西有性师之学。而一方宗师之。弟子有请益。辄书性师心弟四个字以与之。吾未知其人学术之高下。而又未知其所指之如何也。然要之是性理心气之说也。夫性理也。心兼理气也。心之本体理也。所作用者气也。或指其本体而曰理。或指其作用而曰气。或统而谓之兼理气。所指者各不同也。若乃以理管归性。以气单言心。则心只是理外之一物也。心无体。以性为体。性也心也一理也。而指其纯粹至善而为一心之本体者曰性。指其神妙不测而为一身之主宰者曰心。主宰者理也。不是性外别有个主宰之理。而所指而言。亦不同也。是故理气可以分开说。心性不可对待言也。夫理气以师弟言则理为师而气为弟。父子言则理为父而气为子。君臣言则理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1H 页
为君而气为臣。今曰性师而心弟。则亦可曰性为父而心为子。性为君而心为臣乎。心者天君也。天君之尊而反谓之臣。则其将以父而反行子职。以师而反为弟子乎。此则不待智者。可以立见。而为此说者。抑别有得于千圣贤所不道之说欤。年前有所谓寒洲集辨文者自湖西来。其言皆将心做气。成就得打破一理字。乃此人之作也。噫。夫自气说盛行。种下生种。陵夷至于近世。圣贤理学。殆将晦䵝其宗旨矣。寒洲子明千圣主理之旨。抑世学腾气之弊。排阳明而尊紫阳。俟后圣于无穷。考其归则只是将一理字。做得此心之主宰。而凡为理气说之同异得失。无所逃其折衷。其为有功于理学大矣。不知者还将心理之说。不问其语同而旨异。乃以斥阳明之律。斥之于斥阳明者。小儿珠雹。固不足道。乃若性师翁自处之高。而反不尽人意。自是己说。遽驱人以异端之科耶。此不消对辨。直到后世。公议可定。但不经之说。将或至于骎骎而易天下。斯则可叹也。
光州李氏竹青派世系辨
古人言覆巢无完卵。光州李氏之谓也。又有四孤而沟渎者。还承父祖。竹青氏似之也。我 穆陵己丑之祸。忠良遇害。李氏夷没殆尽。阖族皆亡命。童子大立年十三。避祸于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1L 页
竹青崔希文家。但道李大立。自馀未详。居久之。崔公疑之诘其实。曰祖进士。从祖全州监司。崔公心知其为东岩家人。盖进士东岩世父伯虎也。监司东岩父履素斋仲虎也。其年辛卯。去己丑才数年。其为避祸之人无疑也。遂妻以女。录其语藏之巾衍。畏祸及不令人知。岁辛卯后三年甲午也。其后竹青氏修谱。以大立为彦赟之弟。彦赟大立之四从叔。而以侄为弟。昭穆乱也。时则大祸未解。文献无徵。而大与彦方言义相似。故以类而为兄弟也。后三百二十二年 太上乙卯。崔氏遗书始出于李氏家藏分财记中。因是而将正其昭穆。明其世谱。承荣君踵千里之远。谒余以正其事。且以一言公诸世而谂于后。余曰。甚矣党人之祸也。既沼吴于善良之家。又灭鄫于其族耶。三百年之间。彝伦舛倒。时然也。一朝而正伦纪。理然也。气机腾倒。理或不得其常。而久远之后。天理还他天理也。呜呼。若敖之鬼。饮泣于冥漠之中。而上天至仁。降监其至冤无罪。崔氏之书。始出于今日。天也非人也。所以明天理而正人纪。容可以一日缓耶。书此而归之。窃叹夫时之人之不信天理者也。
辨邪教说
海外各国。风俗相殊。教尚不一。其已甚者八。曰佛教。南印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2H 页
度锡兰本天竺。佛生于此。今锡兰之山。足迹尚在。下藏涅槃真身舍利子。印度诸国既从耶苏之教。佛教遂衰。曰红教。从乌斯藏始。皇明间。宗喀巴演为黄教。曰火教。上古波斯天竺。皆事火神。礼拜旭日。或燃柴薪拜之曰民非火化不生。非白日宇宙无睹。故谓之太阳火教。曰景教。胡僧景净述之。乃火神之依样。浮屠之换面。曰回教。陈大建间。回部阿剌伯国。有曰摩哈麦。商贩西国。娶富商之寡。遂致大富。不解文字。性颇聪敏。以佛教拜偶像为非。而泰西诸国。耶苏教已盛。乃欲别创教门。以自高异。入山读书数年。著书曰可兰。乃宣言有真主上帝。初命摩西。再命耶苏。两人之教虽行。然不能遍教世人。复命摩哈麦。以补其缺。入其教者。焚香礼拜念经。禁食猪肉。土人靡然从之。遂蔓延西土。以唐高宗武德四年为元纪。今回教称一千二百几十年。欧罗巴以耶苏生年为元。称一千八百几十年。西域称摩哈麦为派罕巴尔。华言天使。其苗裔称和卓木。华言圣裔也。曰天主教。商初泰西犹太国以色列族。有曰摩西。生而神异。学识过人。报仇杀人。逃于荒野四十年。梦神人告赴麦西救本宗。摩西至麦西。麦西王害以色列彊宗。方收以色列族六万人欲坑之。摩西密与宗人约。同至海港。潮退变陆。渡毕而潮大至。麦西军追者溺死。摩西率众至迦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2L 页
南。遂王其地。托言天神降于阿剌伯西柰山。石上现文字。摩西拜受十诫。曰事神天,敬父母,勿奸,勿盗,勿妄證,勿贪他人之财。七日礼拜省过愆。是为西土立教之始。曰耶苏教。汉哀帝五年。犹太国生耶苏基督。(基督犹言神灵。)父约色弗。母马利亚。马氏感神而生耶苏。有异人云有星降犹太。当为国王。王潜使人物色杀之。约色弗梦神人告使避乱。乃抱儿逃于麦西。耶苏既长。神异特甚。时有先耶苏闻道者曰约翰。耶苏就而领洗礼。(洗谓澡身。盖受业之意。)约翰不敢自居先辈。遍告人使师耶苏。由是耶苏宣传教法。戒杀戒淫戒盗戒诬證。谓天为父。己为上天之独子。降生以济世人。谓人之有生。灵魂为重。躯壳为轻。躯壳时至而毁。灵魂历㥘不磨。修道之人。升灵魂于天国。与天无极。弟子受业者十二。最著者西门彼得罗耶哥伯马太士提反保罗。耶苏能以神术医人。痢者疟者瘫者瞽者魇者以手摩之立愈。有祭司元魁该法亚者与众谋。欲禽而杀之。耶苏知数不可逃。语门人以后事。门人犹太士执送大吏。遂钉之十字架。被钉死。葬之明日。失其尸。其后门人数数形见云。奉耶苏教者不祀别神。不供祖先。以耶苏为上天之主宰。又以为救世之主。而以身命倚之。有得祸而死则谓灵魂已升天国。胜于生人世。皇明初。日耳曼人有曰路得。起而攻其说。谓以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3H 页
刑戮彊人入教。非耶苏本旨。乃取耶苏之书。重加译解。别立教规。称耶苏为救世主。名其教为耶苏教。夫天主教曰公教。其规立十字架。作铜人肖耶苏被钉受难之形。傍有女人象。肖耶苏母马氏。路得教曰修教。不设十字架。不肖像。其馀七日礼拜安息之类皆同。曰希腊教。亦天主教别派。而其规又不同。
论曰。中国戎夷。五方之性。可推而移也。黑口之无知。欧人处而灵窍凿底。番之甚愚。米人教而风气开。惜其不得以圣人之道教之而移其性而易其俗也。彼耶苏者。其生足以配圣人。其才足以学圣人。乃以吊怪之说。流毒天下后世独何哉。其亦天限夷夏。不使夷狄之性变而至于中国欤。其言曰事神天。曰敬父母。曰戒杀戒盗戒贪财。果能此道矣。恶乎其不可哉。虽中国之性之美。何以异于是也。又其言曰躯壳为轻。灵魂为重。甚者乐祸而恶生。是其为说者。又自相凿枘而诞妄不经。不待智者而可见。夫躯壳天地之所以赋。父母之所以生也。忽天地之所赋。轻父母之所生。而何谓其事神天而敬父母也。此不过佛氏之支裔。而所以为生民之害。则殆过之矣。为是之故。环西土数千年。万亿生灵。肆市朝而膏原野。天国有耶苏之灵。独不愧于心乎。今其风樯海舶。往来如驶。四大部洲。专归功利之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3L 页
域。一片神州。将绝仁义之道。耶苏之罪大矣。圣人不作。邪说横流。为吾道者。各重其躯壳。各尊其道义。不为功利所移。彼邪说者。亦无自而入。易曰慢藏诲盗。
辨疑讼说
大人宰北青。有疑讼。妓秋月尝与金崔两姓通。生子儿今十二岁。觅父于其母。莫之辨也。秋月与金崔告官请辨。自官乃试合血法。大会吏民于庭下。帽带坐于堂上。取一器微温水于盘上。坐金崔两人及儿于盘水边。以丝坚束其无名指。使医生三人。各持一针。同时刺其指端出血。滴于水中。少顷儿血与崔血相互连续。而金血则独无晕。于是命儿为崔之子而天伦始定。
论曰。后梁萧综白骨渗其血。定天伦于幽明。曾谓史氏之说不必尽信。夫何一点赤血。纵横水中如相待。天伦之不可诬。有如是也。不有在上之人。烛理明伦。天下将多无父儿。呜呼。天下之淫夫淫妇有以戒哉。
辨地球圆转说
地圆之说。昉于周釐王五年希腊国魋氏之言。至明中叶。西人利氏始大其说。又有所谓白公,喜公,侯公,哥氏,拉氏,牛氏诸人。各以其说传之。今其言曰地球之体圆如橙。为椭圆圈。又如柿叶下垂。东西南北周围均分。为三百六十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4H 页
度。每度约二百四十二里二分。积算共得八万七千一百九十二里。凡圆圈必径一围三。直径约二万七千六百二里。地圆有五證。其一如人立于海岸高处。以千里镜窥看远船。来船必先见桅杆。次见帆篷。后见船身。去船必先不见船身。次不见帆篷。后不见桅杆。使地平而非圆。则船之来去。必见亦同见。不见亦同不见。其二自西自东。直行而前。周圜地球一周。不须折而回转。仍可至于原处也。其三如中华在东。英邦在西。中京于卯正见日。英京必于中京未正见日。可知从东至西。渐成低下也。若平而非圆。则中英之见日。必于同时。无复先后之别矣。其四如人自北而南。见一星照在当头。若直南而行。则此星转在身后。浑如落下。又有他星照在当头矣。此非天转因地自北而南。圆而不平耳。其五月食乃地球行至日月之中。而日光射地影入月。无论全食半食。其影具有圆式。可不谓地之不圆乎。又曰地球之运转有二。一是自转。一是圜日。自转成昼夜。圜日成四时。夫天有恒星者。永久不变其居。能发光而温。众星围之。无光无温。借恒星之反射而为光。是谓恒星之行星。其名有十二。曰白羊。曰金牛。曰双女。曰巨蟹。曰狮子。曰室女。曰天秤。曰天蝎。曰人马。曰磨蝎。曰宝瓶。曰双鱼是也。太阳则恒处于恒星之中央。亦永久不变其居。光盛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4L 页
甚热。又有大小众星。圜行其外。皆无光之物。必随太阳之远近而分明暗。是为太阳之行星。其大者有八。曰水星。曰金星。曰火星。曰木星。曰土星。曰海王星。曰天王星。其一则地球也。地球在于行星之第三位。与众行星共圜行日外。世人皆以为众行星可圜日。而独以地球为不可环日。然譬如有人立于金星之上。在彼望见。亦当见地球如一颗金星矣。人在地上。如在舟中。地转而人不觉动。犹船行而人不觉去。仰而见星辰之西行。即舟行觉岸移之理。且地球以莫大之速力。运行于古今。而迟速不变。圜转于昼夜而动静无间。故吾人习惯已固。终不能觉其有转动之时也。且人物皆载于地。与地偕行。地球运行极速。人物随之。急于炮子。一时辰。约走二千馀里。因其未易地。故莫之觉也。譬如舟行方速。而人由桅杪坠下。必落至桅底。终无落至舟后者。此人之于空际前移。与舟行之速一也。又如马之方驰。而人于马上骤搷起。必仍坐鞍上。不致移坐鞍后者。以其跃间前移。与马行之速一也。三百年前。泰西之千里镜既作。博物之士。因以窥测。始知地非居中。居中者为日。众行星皆绕日运行。行星之上。悉有世界。如地上之人世。其定星如日同体焉。夫所谓行星者。其圆径小者数千里。或至二三万里。其距地之近者。或数千万里。最远者如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5H 页
土木天王海王等星。至数十万万里。即使人能行如奔马。尚必须万馀年。乃至其处。若恒星之远。尤不可以里数计。日距地为三万万里。而恒星距地几数千万倍过之。且行星之大。或有千百倍于地球者。太阳之大。百万倍于地球。而恒星类皆太阳。其大小亦复相似。又曰所谓地球者。欹而不竖。状如斜倚之橙。而每十二时辰。自转一周。由西而旋东。半面向日则有光而为昼。半面背日则无光而为夜。每三百六十五日二时七刻四分。圜行日外一周。圜行之际。距日或有远近。受日亦有直斜。地球在巨蟹宫与太阳之间。则距日最近。(约九亿四千一百万里。)日光直射于南黄道。限北半球斜受日光而为冬至。南半球直受日光而为夏至。自此宫圜行径双女金牛两宫。至白羊宫与太阳之间。则距日最得平均。(约九亿五千六百万里。)日光直射于赤道。南北两半球皆斜受日光。而天下万国同其寒暑。北半球为春分。南半球为秋分。自此宫圜行径双鱼宝瓶两宫。至磨蝎宫与太阳之间。则距日最远。(约九亿六千九百万里。)日光直射于北黄道。限北半球直受日光而为夏至。南半球斜受日光而为冬至。自此宫圜行以径人马天蝎两宫。至天秤宫与太阳之间。则距日更得平均。(亦九亿五千六百万里。)北半球为秋分。南半球为春分。自此宫圜行径宝女狮子两宫。还至于巨蟹宫与太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5L 页
阳之间也。以此推之则二十四节冷暖温和之候。皆可推而得之也。泰西文学派分。有所谓几何学,三角法,代理术,天文,算学,格致,含密丹术,化学,光学,数学,水学,火学,气学,电学,汽学等许多名目。今不可尽记。其所谓格致之说。有牛氏者。初见蘋果坠地。因思何以下坠而不上飞。是必有故。于是推得吸力相引之理。盖万物莫不具此理。以其质之轻重。互为吸引。质之小者被移最多。故蘋果之动而坠地。因被地力所吸也。地与各行星之绕日。亦因被日所吸。其吸而不坠者。因直行与下坠二力相称。故不离不毗而环绕焉。天机之包裹地球。如水之在海。人生气中。如鱼之在水。恃天地之呼吸。养此生命也。盖太初之时。天地未判。茫茫空际。惟有热气充塞其间。此气渐凉渐缩而微动。微动即转。如水之灌于器而旋。此气愈缩。其转愈速。混元之皮。凝结分离而成一球。仍自运行。是为最远之行星。各行星亦如此依次而生。混元之皮。又分而生地球。混元以次去皮而渐缩所馀即太阳也。将来或复缩去皮而再生行星。亦未可定。且夫天地既分。生物始出。如水中之虫蛰。其初乃是一类。及其年代渐远。变形体分支派。生足者行陆地。生翼者飞青空。又越千万代。兽之直立者。渐通灵性。化而为人。其所谓气毬飞车之制。亦格致之一事。而乃所以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6H 页
测量天气者也。乘此车者。或上升至一千八百丈。或至二千一百丈。或至二千五百丈。而皆冷冻眩晕。头面肿涨。鼻口出血。未得详察而归。有人携鸽俟飞车升至极高处。开笼放之。鸽辄下坠。有如掷石焉。盖天气稀薄之处。鸟亦不能飞也。又论易经之说曰。法国有硕儒言中国易经。乃上古巴比伦国所传。去其在巴比伦国。原为以言解言之书。如尔雅博雅之类。曩时只有卦辞。爻辞实属其解言之注疏。中华人由来视为神奇。且以为出自往古圣人。讵知其大误哉。
论曰。天可测乎。天无极不可测。天可窥乎。天无形不可窥。自地以上无非天。天地之理。可坐而致。何为乎测车而窥镜也。乾为阳而坤为阴。阳则动而阴则静。天地之常理也。彼地动之说。又奚为哉。夫地可以四游。不可以直旋。若乃自西旋东。腹背易常。则山岳崩陨。屋宇颓圮。人物倒悬。理势之必至也。其不可信一也。在地者宁不觉其运动。彼飞车之离地者。势不得因地以转。今地日走二万有馀里。然则朝自欧西而升东者。暮必落于亚州之东矣。其不可信二也。天无对地为对。以地为行星之一。诚妄矣。且夫行星之上。谓有世界人物。而未闻以飞车气球周行其上而载与俱归。作冢奴之證。其不可信三也。日距地为三万万里。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6L 页
恒星又数万倍。奔马之驰。尚须万馀年。彼车乘不过二千丈。照镜不过千里。何以知日星之大小而距地之远近哉。其不可信四也。地球在太阳十二宫之间。而一岁行日外一周。则是气朔无盈朒之殊。而节序无早晚之别。今年无异嗣岁。而天下之历法废矣。其不可信五也。若夫辨人类为灵兽。诬易经为解言。又其荒唐无据。而不待智者而可辨矣。呜呼。世衰道降。㬥行交作。中国听于夷狄。而天下贸贸焉沦于禽兽矣。彼以神天之说。煽动天下。而终身行之。无所利己。又创功利之言。今其荼毒生灵。靡有所极。其所谓格致之说。尤害道之甚者。而为祸甚于洪水猛兽矣。世儒沟犹厌常喜新。嚾嚾然舍此而入彼。哀哉。
缁布冠说
缁布冠者。太古冠也。夏之毋追,殷之章甫,周之委貌皆是也。士冠礼曰。缁布冠缺项青组。缨属于缺。盖缁布冠有大小二制。其大者恰覆人首。三才图会丧冠是也。吉凶不嫌同制也。古者冠白布。齐则缁之。后世易之缁为吉。丧仍白。吉冠五梁而左其缝。凶冠三梁而右其缝。其小者仅容撮髻。诗曰台笠缁撮。乃野人之服也。温公作书仪。因缁撮之旧而自为一制。名曰缁冠。而家礼因之非古也。仪礼则有缨无笄。家礼则有笄无缨。仪礼则曰缁布冠。家礼则曰缁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7H 页
冠而糊纸。汉时始有纸而三代无纸。据此数者。家礼之非缁布冠明矣。盖尝言之。上古冠羽皮稍饰之。便戴著一幅布。又患其綪而不振也。加梁于上。又无以绾束其下际。乃以一条布横绕之。是谓武。其横绕者两边相撞。不相连续。是谓缺项。遂缨以固之。居时属武。有事则緌以饰之。古人之制。恐只是如此也。今人只以缁冠当缁布冠。而不知其有三古之制误也。朱夫子尝曰。康节言某是今人。服今人之服。亦未是。然则今之人而亦可以古服也。愚尝与刚斋李启道讲定此制。燕居冠缁布冠。笄縰而深衣。自顾是古之人也。勉思古道。庶不背于古人之行。则今人而不害为古人也。
缁布冠寄李南彬说
太古冠白布。吉凶同服。齐则缁之。自三代时缁为吉冠。其法有大小二制。大者恰覆人首。仪礼所云缁布冠缺项青组缨是也。小者仅容撮髻。家礼所云缁冠。乃古缁撮之遗。而非古制明矣。余尝考得出如此。居常冠缁布而服深衣。自顾是古之人也。李南彬吾万里神交也。以书问缁布冠之制。余以乌纱一幅。手自裁缝以寄之。且曰中原之冠裳不古。而士大夫之忍性茹痛。且三百年。南彬好古。慨然留心于衣冠之制。思欲以挽回古道。窃念中原士族。是皆三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7L 页
代遗民。衣冠裔胄。好德所同。其将见此而油然而相感。恍然而有觉。有以知夫满制因仍之陋。而先王之制。不可以不复。此如九地昏阴。阳雷虽微。亦将大壮于天上。而遂使朱光而普遍矣。呜呼。南彬此冠。岂特自好于滇南之穷澨哉。吾固知南彬经术之正。而其志将以道理易天下也。姑书此以须之。
笄縰说
网巾非古也。古者用笄縰。男女不嫌同制也。内则曰栉縰笄总。注縰韬发作髻者。黑缯为之。总束发饰髻者。亦缯为之。疏縰长六尺。以全幅叠而用之。韬发作髻。横施笄于髻中。丧礼亲始死笄縰。至小敛去笄縰括发。据此而窃详之。以缯六尺。(指尺)从前韬发。交于脑后。垂其馀而裹发。安笄于上而以发缠之。以总束之。内则所以先言縰。次言笄次言总也。笄存则髻固。笄去则縰自去而发自散。丧礼所以先去笄而次縰次括也。笄縰之法废而椎髻作。此胡制也。汉时黑幪加罪人之首。巾帻自此始而特贱者服也。元帝额有壮发。始加帻。王莽顶秃。始加屋。其帻至宋为掠头。明太祖皇帝微行至神乐观。见一道士结网巾。仍取其十三顶。颁示于十三布政司。人无贵贱。使皆著之。𩮰网昉于此。夫人首尊也。马尾贱也。以至贱而加之尊可乎。明王有作。必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8H 页
有所以禁不物而复古制也。愚尝与李启道慨然论此。而纵无以为训于世。尚可以施之一身。乃施笄而髻。又尝手制布縰试加之。其制以黑缯一片。广其下而杀其上。下齐则置紃而夹缝之。左右两傍有圈子。上下两端。各缀细绳。裹顶至后。细绳缀圈子而交络之。上下绳皆上束于髻。大率与今之网巾无异。所不能一从古縰之制者。恐亦骇俗之甚而厚招閒人讥议也。酌古参今。只得加笄于髻。加布于首。以备复古之渐。而好古之士。其或有取于斯耶。
深衣说
深衣之制。肇自邃古。上下男女吉凶之所共而五法施矣。朱夫子尝曰去圣已远。士子罕见。往往人自为制而近于服妖。今去朱夫子垂千岁。去圣为益远矣。而欲讲明其制而可不谨欤。经曰制十有二幅。盖玉藻及深衣。初无裳字。衣之制则致详而不言裳制。十二幅之为裳。昉于郑注而家礼因之。此果可疑之甚也。朱子亦尝疑之。而曰不敢改也。经文既无十分可据。则断以朱子之所不敢改而家礼为据。恐或寡过也。经又曰袼之高下。可以运肘。盖经文不言不裁腋。而家礼注不破腋下。此则家礼之旨未可知也。裁腋而后。可名为袼。衣与袂无别。则何以有袼之名也。经中分明说道袼有高下。则或高或下。以为运肘之地。其裁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8L 页
袼必矣。又云带上无厌胁。以其腋下胁上。亦有可上之地也。若不裁破。则初无可上之地。只可禁其厌髀而已。不当言厌胁。此则经文之旨。可按而详也。经又曰续衽钩边。此续连其众衽而覆缝其旁衽也。盖十二幅皆衽也。凡斜裁者谓之衽。深衣之幅。幅皆斜裁则皆名为衽。自无不可。而玉藻特以当旁谓衽何哉。后负绳及前两衽。两直相当。则斜与直以次相接。其势自于腋下两旁。两斜相遇。玉藻之意。盖谓斜裁者当两旁也。非谓在旁之衽。特可名衽也。经又曰曲袷如矩。古者领必方也。近世有阔中尺二寸而别用钩边之说。强作如钩之象。其制甚巧。恐或非古人尚质之义也。经只言长短。不言尺寸之制。今人有或专拘尺寸而不知所以适其宜。乃以无袼之衣。准七尺四寸之腰。较诸人身。其博倍之。束带而镇之。则上衣穹隆而张起。下裳蹙摺而拖开。稍欲齐整而缓其带组。则又滚滚而厌髀。此非经文之旨也。盖经文本自明白。而仁智之见。有各不同。自汉以来。论者不一。互相纷疏。甚或人异制而家异论。其流至于目为凶服。而只作袭尸之具。流俗之弊。可胜叹哉。但古经辞简。节目之详则或未必尽。家礼之文。只因书仪之说。未经再修。而后之论者不得藉手而折衷也。朱子曰。衣服当适于体。愚谓欲其适体。必须裁其袼而前缀襟也。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9H 页
襟者禁也。交掩而后。可以禁风。朱白云所谓内外襟是也。窃尝试之。衣身略长二尺二寸。腰缝略围七尺四寸。而袼必斜裁。差广差狭。视人之丰瘠。裳幅略后狭前阔。(裳前六幅各加一寸。则左右各剩三寸。襟广准此。)而别用布纵一尺(衣身二尺二寸。除去袷尺二寸之长。则其馀一尺。襟长准此。)博五寸。斜裁作二片。(上广二寸入于领中。下广三寸缀于裳上。○凡裁法缝馀不数。)缀于衣前左右。则衣可交掩而绳直准平。自然适体。庶或其参酌古今而得其宜矣。
小帽说
余有居冠缁布冠也。参酌注疏。辨明家礼。从太古之制而别有著说可考也。又有小帽皇明制也。明制有二帽。大帽子今笠子。用蔽雨日。小帽子或纱或罗或缎或帛。六辫缝成之。头圆以象天。古皮弁之制也。但皮弁缝中璂饰。大夫士有识。帽子无识。此齐民之服也。皇明既没。周民东亡。衣冠典章。尚有可考。今扫地已尽。而变其服矣。毁其形矣。岩穴之士。形其形而服其服。苟且偷生。朝夕待尽。而遑遑无所于归。呜呼其可哀也。余之冠。所以寓风泉之悲。而且以遗夫来者。俾后之观者。有以知夫古冠之制。而自顾其形。必有摩挲而叹息者也。崇祯二百七十八年乙巳冬十月癸亥书。
湖帆说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89L 页
天地一湖也。人生一帆也。帆于湖而湖流平则帆行安。时或风涛起于湖。而吴帆楚樯。汲汲乎其臭载。骇机立判于呼吸。而舟中人将化而鱼鳖。人之生长于太平之辰。而遭值屯艰。不知其毕命之地者似之矣。于时也。重其利而轻其生。一帆行商。朝东暮西。视瞿塘如平地。判死生而谋利者。非时人之肆欲而忘身耶。乃若湖曲天晴。湖波不惊。萧萧一帆。满载骚人韵客。往来苕霅之间。而不知世间之有千般闹热。优游自乐以终其年岁者。湖帆李相翼廷彦是其人耶。廷彦吾亡友晚山之弟也。大良人数诗人。必道廷彦。且道其好贤乐善。可与交也。余尝倾盖于南游。因造其庐。欢然如复见吾亡友而叙其怀。遂与徘徊而登眺。门临太湖。湖山之胜。举目可得。而令人翛然有出尘之想。此廷彦之所以号湖帆也。噫。吾人非同舟而遇风者耶。剡溪一帆。时与相往。老于江湖之间足矣。是作湖帆说。勉其志而塞其求。
醒石说(为张来叔柱国作)
余尝过醒石翁曰。石可醒乎。石无情。焉得醒。古之有醉醒石。皆寓言也。翁之石奚取乎。醒翁曰请因子而发醒石之义。子其有说乎。余曰谓翁石。翁之身非石。公孙之坚白非石。翁之醒岂石乎。谓翁非石喻石之非石。而非石亦石。翁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0H 页
之持心如石。翁之行己常醒。谓翁醒石。不亦可乎。噫。今之人皆醉生也。介于石而能醒者几人。其必有感慨乎醒石之说者也。
求放心说。赠金武良。
金君武良请余曰。求放心有道乎。曰朱夫子有斋铭。可考也。以余所经历而言之。余尝游辽蓟之野。至于大漠之北。有层崖绝壁。下临千尺。蹉一武。便坠去了。方是时。攀崖进步。不敢些子放慢。其下又有一条巨川。独木为桥。略长数十尺。踏一踏动一动。水黑洞洞不可测。缘桥圈豚行。一移足。懔懔若身坠其下。方是时。此心又何如也。归而思之。危桥断崖平地皆是也。学者常要以缘崖过桥之心自持。则庶乎其求心之方也。
赠诸舜举说
诸君元铎来见老夫。以一绝诗道其意。且请一言益。老夫曰。噫自有家学之正。不消向别人讨别话也。淡泊宁静。非武侯诫子之言耶。非淡泊。无以透名利关。非宁静。无以成远大业。怀其私而不祛利欲。安于小而不谋大功。非丈夫也。从事二者。平生用之。自有馀地。吾为子勉之。
赠许忠汝说
许謇名家人也。有志于学。周游岭外。访余剡溪之曲。请一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0L 页
言益。余曰。噫先先生文正公省亲大岭之南。谒吾先子。问为学之方。子为文正之孙。宜有是于老夫也。但老夫无先子之贤。而所勉子者。先先生之学也。先生之学。不在高远。从事实地。学之不已。则日用动静。无往非先生之学。而他日立朝廷而邦礼可正。动天地而海患可息。子宜有以勉守家毡。思所以无忝也。今之人毁天形而幻心性。随风潮而上下者。皆祖先之罪人也。呜呼。可不勉哉。
赠徐思中说
寿春秀才徐君正钻来见老夫。请一言以益。老夫自惟自乏金针。何所度也。但去年在犁舌中。已判一死而悲叹无益。常教把住得此心。念朱书中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不失等语。又作一句语自警曰。断送一点和泥气。常持千仞立壁心。此不过为处险中节度。而既出后此意常在胸怀中。若将驱遣而不去。大抵学者常常有此个意思在。其于立志。甚生气力。志不立则虽于圣贤书如诵己言。无济于事。今为贤诵之。贤可大受也。须先立得其志。以此而试之。
赠姜尚贤说
姜君圣中踵门请老夫师事之。且请得一言自服。老夫曰。余岂好为人师哉。子如求师。莫如师其心。心一身之主宰也。凡有所作为。必听命于心。自愧于心则不为。一动一静。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1H 页
一语一默。无或至于自欺其心。而必求其十分是万分实处为之。则是乃所以师其心也。子归而试以是求之。则自有馀师。而亦可知老夫之言。未必非子师也。其勉哉。
送李氏子两生说
李君诜赫润洛游学四方。负笈三宿舂请以业。其归且请一言以自勖。余曰。吾儒之学心学也。此有庭前柏子树。佛曰皆是佛心。伊蒲之说。亦有所可取也。夫善学者。勿正心勿忘。登山只是这个心。入水只是这个心。读书时只是这个心。著衣时只是这个心。吃饭时只是这个心。要须一心常作主宰。则自然见其参前倚衡。是则所谓善学。是则所谓将此心而报佛恩也。今人之毁天形而幻天心。背父祖而叛圣贤者。抑独何心。呜呼悲夫。
赠方氏四生(义源,厦桢,斗源,道源。)说。
立志如上泰山。到极处便休步。持己如过绝壁。差一足便坠身。处世如见醉人。交一语恐浼己。人无学识。禽兽奚异。未到得腊月三十日。去见阎家老子。便是吾为学之日也。吾常以此自勉。而聊以勉夫同志。
安右民字说
安右民名翊相。我家出也。其冠也。我先君字之曰右民。右民尝告余曰。命字而不及祝。请祝字而敬名。余惟翊者翼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1L 页
也。书曰左右有民汝翼是也。天生民而有物则。天之所以右民也。载神气而生庶物。地之所以右民也。财成辅相以左右民。圣人所以右民也。民受天地之中。志帅而体塞。虽天下之广兆民之众。皆吾并生而同胞也。君子之道。自新而新民。亲亲而仁民。是不但自明其德。将以济斯民于斯世。而使夫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也。虽然人之素位不同。分量有限。凡我布韦之人。顾安得以有济于民哉。修吾身而正吾家。使天下之人有以观感而自新焉。则是亦所以右民也。先君早扬昌辰。晚登台辅。立朝而尽励翼之志。出宰而有字民之绩。盖尝以修己治民为贻孙之谟。而有所望于子孙者也。字翊相曰右民。其意可知也。右民其勖哉。
张舜韶字说
宗君凤濩以其名凤濩请字曰。愿有所教。使得以自勉焉。余为之字舜韶而告之曰。玉局散吏苏轼曰登韶石之上舜峰之下。望苍梧之渺莽。九疑之联绵。览观江山之吐吞。草木之俯仰。鸟兽之鸣号。众窍之呼吸。往来倡和。均节自成。韶之不亡者存。说者以轼知韶之说。今韶之不作。四千有馀年。人知韶之亡而不知其不亡。知韶之乐之美而不知韶之乐之美之在人焉。夫人无德以致其和。则虽扶桑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2H 页
之茧云和之管。声撼山河。而柷敔鼗磬。杂进于前。非韶也器也。德之可以召和。器虽亡韶则存。日月星辰。并行而不错。韶在天也。山川草木。各遂其生殖。韶在地也。动静语默。发而皆中节。韶在人也。今子正其心而修其身。以极夫中和之功。而大而至于参天地而赞化育。则此一身韶也。兄弟既翕。妻子好合。父母其顺矣。则此一家韶也。亲其亲长其长。而乡党州里。推以至于天下国家。则此天下国家韶也。尽己性而尽物性。以及夫豚鱼之信。则北平之乳猫。江陈之百犬。郑濂之两马。何往非鸟跄而凤仪也。呜呼。道丧千载。礼坏乐崩。天理灭而人欲肆矣。学者一日存天理遏人欲而上达天德。尧舜非甚高难行而身度声律。不害为韶之大全也。君为人忠信。好学而有志。从事斯言。亦可以有得也。
金士涵字说
朱夫子以倒海之气。加水到之工。盛德光辉著见而为文章。浩浩乎不可尚也。读其文者引类而谕之曰海涵。夫海之为物。涵畜含容。无所不包而其大无穷。观于海者。可以知朱子之文章也。吾徒学朱子者也。涵养以存其心。含忍以厚其德。包容以大其量。涵濡乎义理之渊泉。待其盈科而放海。则盖亦可谓善学者也。䖃苴者诞而不知涵养。婞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2L 页
直者狠而不能含忍。綦蹊者离而不欲包容。此数者无以涵其德性而与入于圣人之道也。吾友金君枢海从吾游有年。余字之曰士涵。且曰子可与学道也。苟志于学。学朱子足矣。归而涵泳乎朱子之文。而顾名而思义。则庶吾言之不妄也。
韩革之字说
韩君名鼎锡。余字之曰革之。祝之曰。在易革之九五曰大人虎变。上六曰君子豹变。小人革面。说者曰。人性本善。苟以善自治。则虽昏愚之至。皆可以渐磨而进。是知天下无不可革之人也。无不可革之时也。其序卦曰革物莫如鼎。故受之以鼎。鼎之为用。所以革物也。夫革变也化也。古之君子所以异乎众人者。莫不由革之道而成焉。本乎气禀。有清浊粹驳之异。而浊而驳者革之则清而粹。见之行事。有精粗善恶之不同。而粗而恶者革之则精而善。怠者革之而勤。闇者革之而明。愚者革之而智。不肖者革之而贤。以及夫一动静之谬。一语默之差。革之为贵。而惟自革者又能革人。邦无道。处之陋巷之中。而其道足以廉顽而立懦者。此君子之不得革之时也。邦有道。立乎朝廷之上。制作天下礼乐。进退天下人材。使天下之人有以革其旧染之污而于变而时雍者。此君子之得其时而行其道。而革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3H 页
之大者也。故子皋宰而成人衰。一乡革也。正卯诛而鲁国治。一国革也。汤武应乎天而顺乎人。天下革也。金不从革。器不成。木不受革。材不成。天道革而四时成。人道革而德业成。大哉革之道也。君才明而气清。可与学道。然往往为旧习所缠。安于小成而无大志。乐于怠惰而不能勇往。是数者皆可革之。而苟能革之。亦足以上达天德。辥文清所谓奋然欲造其极而革其旧习者。非此之谓乎。
金愿伯字说
延平李愿仲先生传河洛之心。启紫阳之学。其德盛矣。尚论者赞之曰。冰壶秋月。滢澈无瑕。此可以槩见其气像也。夫人之有明德。本自滢澈。而为气禀所昏者。是犹在天之月。被阴云之蔽也。乃若克去己私。人欲净尽。使天理流行。则自家胸中。自见冰壶秋月。学者固不可遽睹此光景。而要须理会得此等气像。习之不已。久久成熟。则愿仲之清澈。我亦可学矣。余南游之日。金君钟澈贽见余。请字以敬其名。字之曰愿伯。书此以勉之。
郑氏二子字说
郑氏子镇洛,镇洋来见老夫。致其大人命。且请字以祝。老夫幸其晚暮得佳友也。曰镇洛。洛龟呈瑞。彝伦遂叙。彝伦不明。人类而禽兽也。何谓彝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3L 页
弟弟夫夫妇妇而人道立矣。圣文之圣传大道于周王。而首言彝伦之叙。字汝曰彝卿。曰镇洋。圣道洋洋。充满天地。虽则洋洋。非于吾人日用云为之外。别有一事也。日用云为各当其理。则极其盛而峻极。子思子曰。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字汝曰峻卿。勖哉二子。
李圣游字说
邵城李君圣游以其名洙杏。请祝字以自勉。余曰。等是杏也。洙之杏为杏。不有圣人游焉。是亦臧氏之所爱也。等是人也。学圣人是人。不学圣人。是亦臧氏之不知也。噫。天下乱而圣人其衰矣。庄坛老杏。无地可攀。而独有圣人之言。昭载方册。苟能入孝出弟。谨信而学文。无获罪于圣训。则是亦身游圣人之门而听教于坛杏之下矣。请与圣游而勖之。
金圣宾字说
易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其传曰。君子怀负才业。志在乎兼善天下。所以愿登王朝以行其道也。今天下无王。怀抱道德之士。皆无所用于世矣。后生小子皆曰圣人其欺我哉。何必圣人之可学。遂攘攘而去。毁天形而变天性。成就得无父无君之教。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呜呼。阳无可尽之理。皓天有必复之日。君子进德修业。从事圣人之教。则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4H 页
安知异日明王有作。宾兴天下之士。而观见其盛德光辉也哉。金生兑国从老夫游。颇信老夫之言。以其名兑国。请以字而祝。老夫字之曰圣宾。
金致性,李子章字说。
从吾游者金生道永,李生絅焕。以其名道永絅焕。请祝字。余曰。夫道二。善不善也。去不善则为善。为善则自无不善。每事必以善而不以不善。则人之道也。性本善。故道亦善。子思子曰率性之谓道。字汝曰致性。诗曰衣锦尚絅。锦之美而加絅何哉。恶其文之著也。文在内则日章。文在外则日亡。章与亡。君子小人之分也。愿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字汝曰子章。
李执中字辞
李君基允以其字执中请祝。祝曰。尧传舜受。禹祗汤诚。三王既没。孔乃集成。其道伊何。允执厥中。中无定体。时以不同。彼哉子莫。胡执其一。曰隐曰怪。后世奚述。天地不中。万物不遂。人不以中。乃禽乃兽。庙中有器。不欹不覆。君子以之。寤寐思服。造次毫釐。一舜一蹠。尧舜何人。有为我亦。字以敬名。是维古道。勖哉执中。非我言耄。
李云伯字辞
李氏子逌雨五岁。读大王千字。其大父耕叟翁坐著膝上。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4L 页
命以所读文赋诗。对曰云腾龙致雨。日昃鸟入家。翁曰是可以济世也。是可以齐家也。命小字龙。名逌雨字云伯。云伯既从吾游。请祝以字。老夫为之祝曰。龙嘘而云。云兴而雨。不云不雨。有龙奚取。人之处世。亦有一龙。有德则兴。无德则穷。是故仲尼赞易。自潜跃而见大人。惟其正中而普施。亦本于时蛰而存身。方其得时而行其志。济天下而不以侈。乃或安其贫而固其穷。衣弊缊而不以耻。敬以存心。诚以养德。在家齐家。在国治国。我作此辞。以诏云伯。
金凤振字辞
从吾游者金君岐周。龟拓家人也。有志于学。以其字凤振。请余祝。祝曰。昔周盛时。凤鸣岐阳。王风已邈。世衰道亡。兽蹄鸟迹。天下纷纷。西周何处。鸣鸟我闻。人亦有言。求凤于人。凤之为凤。以德以仁。人而有此。是亦凤兮。远彼吓䲭。我有高栖。勖哉吾人。宁不自珍。名尔岐周。字尔凤振。
孙儿一相冠戒
晦堂老人。冠其孙一相而祝之曰。今汝冠。冠者成人也。将责为人子为人臣为人夫为人少者之礼。可不重欤。名汝曰一相。字汝曰子寿。字者敬其名也。人生一世。自有许大事业。有寿而后事业可做。洪范五福。一曰寿是也。虽然人之所以致寿。岂徒然哉。周公作冠颂。始加曰弃尔幼志。顺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5H 页
尔成德。再加曰谨尔威仪。淑慎尔德。三加曰兄弟俱在。以成厥德。此其所以责成人之礼。而乃亦所以致寿之道也。故曰寿考介福。又曰眉寿永年。又曰黄耇受庆。圣人岂欺我哉。吾为汝颂而戒之。尔其夙夜于斯。受天之寿。汝而福汝也。
敬义堂学规
一。学中生徒折半。录名揭之壁上。东诸生某某。西诸生某某。东班首一人。(东诸生皆统焉。)西班首一人。(西诸生皆统焉。)执礼一人。(学中礼事皆掌之。)读法一人。(学中赏罚皆掌之。)直月一人。(学中事务皆掌之。每月必改差。)
一。挂一板于楹内。凡有警众之事。直月必击板。(学宫必有鼓击之。而鼓或难得。板亦有据。)每日昧爽。直月必先起击板。众皆起盥栉衣冠。洒扫室堂及庭。(童子几人。每日必轮次洒扫。)
一。每日盥栉毕。师生出座。直月击板。自执礼,读法以下。分东西序立。(执礼东。读法西。)向师席天揖。(举手对顶。)师长少退坐土揖(举手向下。)答。执礼,读法以下。皆东西相向时揖。(举手平之。)各就坐以次。请业于师席前。(若师长宿于他处。朝后出座。则诸生于朝前各从其业。朝后行揖礼请业如右。)
一。诸生分甲乙丙三班。各以其班受学。生徒虽众。师之所教。只是三次。方受学时。诸生务要问难。师长务要精详开晓。既退有疑。必向班首质问。班首之不能说明者。必问于师。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5L 页
一。读书不要高声亢读。宜低细而分明。
一。诸生各有坐处。序齿以坐。座隅壁上。各书某席某席。不敢无故擅离。不敢閒谈杂话。不敢喧噪戏谑。不敢放饮使酒。不敢斗狠诟詈。不敢怠惰昏睡。不敢裸跣箕踞。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写字必楷正。几案必整齐。出入必告长者。
一。读书必有书算。务要熟读成诵。每读数十遍。倦辄少息。或持小册子记疑。或看小注。或相与质疑。或静坐息虑。振发精明。
一。师长时或巡视两边。以检其勤怠。或有问则答之。
一。堂上堂下。皆有周旋折旋处。(堂上则以墨识之。堂下则以垩画之。)每食后或休暇日。班首率诸生。分东西而行。各周旋折旋三回。周旋处务要圆。折旋处务要方。移步时东西两边。不先不后。必要均齐。关雎,葛覃,武夷九曲等诗及古今名诗可以咏歌者。预为私习。移步时东西齐唱。恰如一喉出。(若有善舞者。歌时教之舞蹈则尤好。然今人不晓舞法。可叹。)
一。学中置善恶籍。有勤学善行。足为学中模范之事。书之善籍。有怠惰放浪。不遵学则者。书之恶籍。(皆直月为之。)
一。每朔望设讲。考其勤慢。文义俱通而功夫进益者。以次而升其班。不通者有罚。讲毕。直月献善恶籍于师长。师长
晦堂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第 496H 页
使读法褒扬其善籍于学中。使皆效法。恶者则师长晓譬开喻。使之改迁。再犯而不悛者。读法行罚。童稚槚楚。冠者罚金。三犯而不悛者出学。诸生有可罚之恶。而直月或拘私不录。罚直月。
一。每夕后直月击板。诸生皆诵所读书。诵毕各从其业。夜气稍深。直月击板。遂皆就睡。不待击板而先自昏睡者有罚。
一。每一旬必一休。以从古人旬休之法。
一。每三朔末。讲学毕行礼事。乡饮,乡射,投壶,释菜,士相见,相揖等礼。轮次行之。不必盛备礼需。务要简率。而习仪观礼可也。
一。宾客有尊长至。迎送皆下堂。非先生长者。可以受教者。诸生接见后。各从其业。
一。春夏间日刻稍永。午前加作文一课。或文或诗。虽童稚各随其可能者。限以火绳。直月击板以始之。击板以彻之。限外则有罚。午后加史学一课。本国史或东西洋各国新史。或春秋纲目左国等。随其所宜。直月击板而作彻。
一。凡罚金重者冠半两。童半之。凡罚金皆资学中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