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x 页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书
书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69H 页
与袁总统(世凯)
中华国元年壬子四月日。故韩国遗民李承熙,张锡英等。谨齐沐拜书中华国大总统袁公阁下。夫通乎天下之变然后。可以应时而建大业。明乎天下之常然后。可以立道而定大经。今中华诸公。丁天地大转之候。喷亿兆热沸之血。阁下雍容时月。建宇宙刱有之础。万瞻瞠目。群评费舌。或谓中华民格未踏立宪脚板而躐共和之堂。行见其倒塌矣。或谓中华五族言文殊涂。伦理异门。今欲抟沙而泥之。塑共和之像难矣。窃以为此皆非达变之论也。中华一区。困悴乎二千年霸权之强制。冤愤乎三百载旗族之压屈。奄奄垂尽。适会西欧膨胀。政术机巧日进。逞其强食之图。遂致睡睫眩花。渴喉引酲。寤寐强权。讴歌自由。万矢所注。只有共和一的。区区保皇立宪。无足以并驱鹿原。于是乎大手神权。随物低昂。而西政家循常阶级之设。有不暇拘者。且世间含生。声气相应。情性相感。鸟见毛而相怒。兽嗅臭而自笑。何有乎言文。圣人建极。一视而同仁。陶镕群产。玉帛列邦。近者同文。远者译方。惟恐四极之不能大同。岂此同种同化之五族而不可共哉。此其与西国国家主义割邻邦残殊族者。不可同日而语者。凡此皆宇宙间许大变爻。而阁下不动一毛。掺武汉之袖。揖颐和之驾。方且敷肾布肝。抚蒙藏之背。开欧美之颜。殆古所谓通其变以成天下之务者矣。惟有天地间一个常事。反足为阁下诸公忧。大而为中华忧。远而为天下万古忧。曰仁之于父子之亲。义之于君臣之合。礼之于长幼之序。智之于夫妇之别。信之于师友之传也是五者。如天高而地下。食
中华国元年壬子四月日。故韩国遗民李承熙,张锡英等。谨齐沐拜书中华国大总统袁公阁下。夫通乎天下之变然后。可以应时而建大业。明乎天下之常然后。可以立道而定大经。今中华诸公。丁天地大转之候。喷亿兆热沸之血。阁下雍容时月。建宇宙刱有之础。万瞻瞠目。群评费舌。或谓中华民格未踏立宪脚板而躐共和之堂。行见其倒塌矣。或谓中华五族言文殊涂。伦理异门。今欲抟沙而泥之。塑共和之像难矣。窃以为此皆非达变之论也。中华一区。困悴乎二千年霸权之强制。冤愤乎三百载旗族之压屈。奄奄垂尽。适会西欧膨胀。政术机巧日进。逞其强食之图。遂致睡睫眩花。渴喉引酲。寤寐强权。讴歌自由。万矢所注。只有共和一的。区区保皇立宪。无足以并驱鹿原。于是乎大手神权。随物低昂。而西政家循常阶级之设。有不暇拘者。且世间含生。声气相应。情性相感。鸟见毛而相怒。兽嗅臭而自笑。何有乎言文。圣人建极。一视而同仁。陶镕群产。玉帛列邦。近者同文。远者译方。惟恐四极之不能大同。岂此同种同化之五族而不可共哉。此其与西国国家主义割邻邦残殊族者。不可同日而语者。凡此皆宇宙间许大变爻。而阁下不动一毛。掺武汉之袖。揖颐和之驾。方且敷肾布肝。抚蒙藏之背。开欧美之颜。殆古所谓通其变以成天下之务者矣。惟有天地间一个常事。反足为阁下诸公忧。大而为中华忧。远而为天下万古忧。曰仁之于父子之亲。义之于君臣之合。礼之于长幼之序。智之于夫妇之别。信之于师友之传也是五者。如天高而地下。食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69L 页
饱而衣暖。欲变而不得。配之为五伦。分之为十义。上者为纲。下目而承之。苟子矣必属于父。苟臣矣必属于君。苟妇矣必属于夫。所在而尽其道。曰孝曰忠曰烈。此所谓三纲也。人物之生。莫不有此常性。只为其形气各异。或塞而不通。或偏而未中。惟中华黄种。正通而中和。圣贤首出。发明大道。列为五典。如日中天。此中华之所以名也。时运平陂。隆替无常。而惟此天显民彝。浃于人心。磨涅不变。复涵淹异类。相乳而化。羌戎蛮越。次第一家。虽以满洲證之。亦几混然。盖秉彝所同。无间中外。终非形气之可二也。顷者诸公大言以倡曰满之狄焉。华其主乎。以纲常之尚未吾若也。所宜由是而昭揭大经。以诏五洲万邦。与之同趋乎一轨矣。今其自立以为中华之标帜者。惟曰共和民国。民国者西人所主无君之义也。其说曰凡人生皆平等。民与统领一。有争可相讼。有罪可断诸刑。朝而统我。夕焉路人。君于我何有。由是而曰父不可专制子。子不可姓于父。子长异居。计功以佣。违则以讼。生不以养。没不以祭。男女平等。悦则相合。不必待父母媒妁。睽则妇可去夫。违则可讼。去则计功分财。十易夫而无伤。其论中华之教则曰三纲暴虐。五伦狭窄。此其南北而冰炭也明矣。今也制中华之令曰西尔发西尔服。西尔政术制度。将君臣而西。父子夫妇而西。是西而灭中华也。满之灭华。所灭者势利也。其伦纪仪式尚有近者。诸公痛哭流血而夺之。还西之灭华。直吾伦纲也。乃欢笑双擎而奉之。抑何心哉。亦不过曰西之威权可畏。功利可艳也。噫威权功利。能生人能杀人。亦重矣。然其为中华之实者非彼也。惟此伦纲灭则人民虽存。中华已灭。今华之民非自灭。又非西之灭之。惟诸公灭之。试思此四亿万父子君臣夫妇之道之行万亿世。圣帝贤王祖师之心之迹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70H 页
而一手而灭之。岂诸公幸耶。使中华之人。尚有中华之性。能明诸公之为中华公贼而声讨之。尚足为中华幸。或复挠夺于威权。浸淫于功利。沕然同归是中华全局。皆自灭也。由是而天下万方。嗣后万古。永无自而入中华之伦纲。是岂但今日中华之自灭而已耶。然天地之常。不可终灭。万方万古不可终诬。虽今日诸公亦不可终为灭华之魁而止也。抑尝思之。共和本无定形。在中国则为中国之共和。即吾伦纲大道是也。凡物相等则必争。有序则必和。父慈以统。子承以孝。君义以统。臣承以忠。夫正以统。妇承以烈。和之道也。在昔尧舜为中华之祖。其为父也。子虽不肖。处之必尽其慈。乃至朱均而让德。为子也父虽顽矇。事之必尽其孝。乃至瞽瞍而底豫。其为君也师锡则唯之。佥曰则俞之。登贤而天下。罪凶而天下。公举天下之第一人。官其位而禅之。为臣也讴歌讼觐以定君位。吁咈都俞以尽臣分。生而不二所事。没而如丧考妣。其为夫妇也匹夫而馆帝室。帝女而降畎亩。各正其位。内外以治。是乃天地间共和之大时分也。由是而禹汤文武。一道而同揆。间有时措之或异。元无大纲之忒差。使中华而常由是。何患乎威权之外移。功利之内绌哉。降及霸涂。惟功利是竞。仁义为假而大伦微。我孔夫子生于其时。不能行其政。晚作春秋。讨乱臣贼子淫妇之罪而三纲之义始明。继而孟子黜霸功崇仁义而五伦之说大著。然空言而止。嬴秦专制。肆作威权。尔来更历几代。为君父夫者。多抑压为虐其臣子妻。弱者媚而奸。强者悖而逆。伦纲颠倒。人民不和。而所谓威权功利。亦为无皮之毛。夷狄乘之。相争迭主。而天下无中华。论者不究权利之变乱纲常。实为中华之巨贼。反疑伦纲之朘削权利。驯致中华之弱点。于焉古圣为幼稚。礼义为桎梏。膜拜西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70L 页
人。仰若天神。乃欲使臣去君子离父妇抗夫。自伸其权利。是为天下乱臣贼子悍妻之前驱也。尚可自命以中华乎。噫火鼠冰兽。寒热异情。蓼虫蜜蜂。苦甘殊味。彼西之人于功利。亦既成性。随其所趋而安之。苟功且利矣。无君而可和。离父而可和。抗夫而可和。惟中华民族。有五千年伦纲之性。虽或掀动于一时之风潮。必不能深受久安于无理反常之和。往者南京洪氏之倡长发主义也。殆倾中国矣。及闻其不服孔教然后。相率而戈之。卒至覆败。此非不远之鉴耶。不惟是也。今副总统黎公之倡义旅也。自命以神明之胄衣带之邦。前大总统孙公当凯旋之初。登祭于皇明孝陵之下。是皆自发于天衷者。明皇帝北征之诏。若曰衣冠文物。皆复中华旧制。即于干戈之初。致隆孔子之教。其崇伦建纪。不负为中华义主。伊昔我小东三百年风泉之感。尚不忍变改其典章。矧中华诸公若父若祖几世榛苓之思。岂容无复见汉仪之泪耶。且今天下贵自由。国可以自主其政。人可以自主其教。何独中华之不能自主而反候人鼻息。匍匐于邯郸之街哉。今诸公建中华光复之旗。撞人民自由之钟矣。与其拂中华之性。贻牛后之羞。以获罪于万古。曷若与尧舜孔孟之遗裔。共尧舜孔孟之教。成立天下万古之大共和。如火因风。如水就湿。名大而实宏。事半而功倍。内而为中华万古之盟主。外而为天下万方之前导哉。承熙等僻邦贱儒。亡国逋民。无与于天下成败之数。惟有一分常性。颠沛不化。不忍一日苟安于伦纲之外。自分随此共灭。以无负我天地赋与父母生育之恩。更念今天下伦纲所寄。只有一区中华。中华灭则天地之性将息。硕果不食。天道好还。阁下诸公。既能察天下之变而变之。宜能明天下之常而常之。且既许人以自由。必不护已而自小。是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71H 页
宜望之以吾圣人察迩从人之美。猥缀芜陈。远渎崇明。惟阁下公收而深察之。复公之于中华诸公。至于闾巷匹庶。使之各陈其衷。则天彝真面。自当暴露于未波之水。而旋乾转坤之力。或生于回头转脑之间。于以大诰天下。与之更始。必先公推耇德。慎选议员。举第一人为君主官而禅之。次公卿牧伯长官。亦皆公举而久任。凡系衣冠典章。必遵先圣之旧。参之时宜。修立中华一制。以为万邦之标准。远祖尧舜五伦之典。引类而彰明之。近法文武六艺之制。因时而损益之。大奖孔子之教。条立规范。使之易知而实践。自馀技艺器用之类。博取万国。以通天下之务。庶几大业永巩。大经永定。中华万岁。天下万岁。
与袁总统
承熙奉一纸。仰渎崇严。今数月矣。形声寂然。抑遐陬路迂。邮筒未的欤。或羁旅俚语。无足可否欤。念亡国逋民。无当于天下得失之数。然既均奉上天生物之性。又当中华共和之辰。宜得与于自由之言论。且其所陈。非为个人诉冤乞恩。乃为中华四亿万父子君臣夫妇之道之存亡。五帝三王五圣群贤之教之兴废。使其言是即民国可革。君义可立。国教可定。由是而政令风化。皆可徵也。使其非也。必将曰反民政妨治道毁维新之国教。由是而可罪之戮之。明辨其说。昭示天下。使晓然知三纲五常之为大戾。尧舜孔孟之为不足法。然后可以新一代之耳目而驱骤之也。今乃希夷聋聩。不色不声。只外而微之。鄙而斥之。是乃共和之理耶。在昔中华圣帝。协和万邦。敢谏有鼓。诽谤(저본에는 '谤诽'로 되어 있다. 문집 서두의 정오표에 근거하여 '诽谤'으로 수정하였다.)有木。曰扬侧陋。曰好察迩。犹复采衢童听壤叟。虽专制如秦而范蔡,李斯羁旅之言达。何今共和之反是。无乃阁下诸公所谓中华者既非真。而其共和又假耶。始诸
与袁总统
承熙奉一纸。仰渎崇严。今数月矣。形声寂然。抑遐陬路迂。邮筒未的欤。或羁旅俚语。无足可否欤。念亡国逋民。无当于天下得失之数。然既均奉上天生物之性。又当中华共和之辰。宜得与于自由之言论。且其所陈。非为个人诉冤乞恩。乃为中华四亿万父子君臣夫妇之道之存亡。五帝三王五圣群贤之教之兴废。使其言是即民国可革。君义可立。国教可定。由是而政令风化。皆可徵也。使其非也。必将曰反民政妨治道毁维新之国教。由是而可罪之戮之。明辨其说。昭示天下。使晓然知三纲五常之为大戾。尧舜孔孟之为不足法。然后可以新一代之耳目而驱骤之也。今乃希夷聋聩。不色不声。只外而微之。鄙而斥之。是乃共和之理耶。在昔中华圣帝。协和万邦。敢谏有鼓。诽谤(저본에는 '谤诽'로 되어 있다. 문집 서두의 정오표에 근거하여 '诽谤'으로 수정하였다.)有木。曰扬侧陋。曰好察迩。犹复采衢童听壤叟。虽专制如秦而范蔡,李斯羁旅之言达。何今共和之反是。无乃阁下诸公所谓中华者既非真。而其共和又假耶。始诸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71L 页
公建一旗而四方动色。撞一鼓而万邦侧耳。何其壮也。俄而风宿云沈。英华亸垂。政府建置。率多逡巡而依违。议院组织。亦或观望而应文。宗社之党。伺衅而图逞。解散之队。据势而鼓乱。五族之睽者渐形歧裂。列强之梗者稍动手脚。以至目下财政。要借款则上下携贰。要义捐则左右顾瞻。皆莫之下手。今有病者于此。疮痈瘫痪。疯眩症癖。有难下方。徐诊其脉。只是真元先丧。血气溃乱。夫伦纲道德者。人国之真元也。人情之趋舍向背。其脉络也。今诸公倡之以中华之名而驱之以西国之形。宣之以共和之理而压之以专制之手。阴阳反戾。热寒交战。而百脉皆病。是将何药以调之。愚敢曰今宗社之党不足忧。解散之兵不足忧。五族列强不足忧。财款燃眉亦不足忧。惟纲常大经之为急。请复推本言之。生有斯身。受之父母。仁莫大焉。乌鸟犹知反哺以报其生。可以人而不如乎。人生有群。惟君治之。义莫大焉。蜂蚁尚知有君。以死卫之。可以人而不如乎。阳上而阴下。一体而成。雄唱雌和。天之性也。鸟兽犹然。况人乎。夫仁者生之道也。生为父子。善恶无殊。瞽鲧以父而不可不孝。朱均以子而不可不慈。故父子不主义。虑其或伤仁也。况可计利以贰之乎。义者成之道也。义合则君之臣之。合之既成。仁亦屈焉。故与父子并。无或间焉。是可以利而去之乎。夫妇义之终仁之始。比君臣而极焉。本之以生。父子之统。是可敌而贰之乎。今西之人子禄万钟。父佣于厂曰各有分也。不可以父故而享于子也。统领之老者。编伍而佣曰均民也。民亦曰均民也。吾何下焉。妇能去夫。夫不能姓其子曰男女等耳。是可使中华而由之乎。呜呼。今天地其或翻乎。阳阴或遂反乎。阁下诸公或当局而却顾耶。窃以为中华者。中华之中华也。可以灭。不可化而西也。现中华之人。下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72H 页
焉者蹻蹻。上焉者拄颐。儿髡西装。父立倚闾。妇讲政权。夫叹于室。此可以臻共和之域哉。人情郁逆。久而将溃。苟天道好还。有大颅男子。起而声之。光复旧物。则面前流风过影。只属傀儡一场。固无足道。如使诸公恰引西风之劲力。吹扫东原之老叶。则必将屠尽一时正士。残灭一世氓俗。肉于野血于川。俄而瓜分幅裂。入卞庄子之手矣。或中运告讫。羲黄遗裔。尽匍匐于摩苏铃下。讴歌诸公之功而恬波晏如。宜若取快一时。然中华灭矣。尧舜孔孟之道斩矣。自顾其影。果无所愧惧者乎。今为诸公谋。与其尊贵而为民国之盟主。宁戮死而为伦纲之鬼。以自立于万古。况复回首却步。自有方轨八达之路。可以驾仁义之舆。循帝王之辙。取鱼而兼熊者乎。苟及今改图。大诰五帝三王五圣群贤之裔。共讲五帝三王五圣群贤之道。首将君臣大义而一正之。推一世之第一人而君之。深究尧舜询谋俞咈之制。一一祖述之。又公举其下第一人。试之宅之。君老则摄。没则嗣之。更考三代纲纪之实。兼采西邦立宪之规。明立章程。以诏万世。由是而父子兄弟夫妇师友一遵旧典而推扩之。自馀六艺之术。四民之业。器械伎能之具。率皆博取万国而实兴之。于以申整约信。与万邦修睦。则将见金城汤池。先立于亿兆之心。毒鎗利铓。自消于大化之炉。宗社之党。束手而革面。解散之兵。俯首而缘亩。五族怀恩而畏义。列强慕德而输诚。至如财政。乃人之用也。人和则与在焉。且先详筹目下急款。昭布一国。自诸公先之。凡内外官吏工商黎庶捐助者。皆有成录。限年刷还。其有特例者。别施奖励之方。则理应有济。设复有艰大于此者。有司之能者自当办之。古今天下。未有大原正人情顺而事不济者也。呜呼。民之生久矣。历几君后而有尧舜。能尽君道。旋复私传之专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72L 页
制之。至今日而坏乱极矣。而西邦共和之政张焉。历几贤哲而至孔孟。克刱儒教。旋复空言之邪说之。至今日而腐败极矣。而西人技术之巧发焉。斯道存亡。仅一线矣。苟于此奉大中而整理之。振坠绪而光复之。岂惟中华之为真。抑亦为共和之大成。阁下将与尧舜孔孟并为中华纲常之主。彼西邦哲学几家。亦将磨精研微而知所归矣。承熙窃以为天下即吾一家也。不敢以不能自谋而遂已焉。愿阁下勿以此为羁旅一夫之言也。盖中华四亿万之口也。抑五千年圣贤之心也。韩民之受廛蜜府者尚少。然相与鸠捐些赀。以表思见中华之诚者。抑亦此心也。呜呼。道本无二。时不可再。伏惟阁下鉴亮。
与袁总统
顷以中华大义。再渎邮笺。皆无报。痛中华之方灭。悲万邦之朋昏。其长已矣。近闻诸议。以为中华国教。当仍奉吾孔子。承熙敬拜上中华万岁。仍念阁下诸公之心。尚吾孔子也。其号令一切反之何也。呜呼。彼功利夺之矣。其所由来。非一日也。当孔子之世。如鲁卫齐楚之君。亲得之耳目而知其为圣人也。终不能用其道。以自乱亡而无救。尔时所谓贤智如晏婴,子西,武叔,诸梁之徒。公排而显防之。以自为身计者皆功利也。于后二千馀年。如汉唐宋明诸君。亦知慕孔子之圣。历代深隆。而又不能实践其教。苟且一世。日趋污下者。亦皆功利也。千古废书之叹。奚止太史公之读孟子书哉。阁下读孔子书多且久。想亦痛恨太息于鲁卫齐楚汉唐宋明之君。婴西武梁之徒也。今居有为之地。身蹈其所痛恨太息之事而不自觉耶。盖吾孔子之教。根于天性。原于人义。如天高而地近。冬寒而夏热。如耕而食织而衣。凡有常性者。皆可遵而信也。惟其为
与袁总统
顷以中华大义。再渎邮笺。皆无报。痛中华之方灭。悲万邦之朋昏。其长已矣。近闻诸议。以为中华国教。当仍奉吾孔子。承熙敬拜上中华万岁。仍念阁下诸公之心。尚吾孔子也。其号令一切反之何也。呜呼。彼功利夺之矣。其所由来。非一日也。当孔子之世。如鲁卫齐楚之君。亲得之耳目而知其为圣人也。终不能用其道。以自乱亡而无救。尔时所谓贤智如晏婴,子西,武叔,诸梁之徒。公排而显防之。以自为身计者皆功利也。于后二千馀年。如汉唐宋明诸君。亦知慕孔子之圣。历代深隆。而又不能实践其教。苟且一世。日趋污下者。亦皆功利也。千古废书之叹。奚止太史公之读孟子书哉。阁下读孔子书多且久。想亦痛恨太息于鲁卫齐楚汉唐宋明之君。婴西武梁之徒也。今居有为之地。身蹈其所痛恨太息之事而不自觉耶。盖吾孔子之教。根于天性。原于人义。如天高而地近。冬寒而夏热。如耕而食织而衣。凡有常性者。皆可遵而信也。惟其为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73H 页
功。平常而无巧奇。为利久远而不捷剩。人情厌常而好奇。喜得而无厌。每欲为不耕之穫不织之衣。彼巧奇之功捷(저본에는 '栖'로 되어 있다. 문집 서두의 정오표에 근거하여 '捷'으로 수정하였다.)剩之利。如鬼魅然。低而地者忽山而高。如狐蛊然。足而蹴者忽头而罩。眼眩心迷。拨开不开。或抖擞神精。乍见其鬼而狐也。而不能自拔。有傍而呼从而扶之者。尚自唤鬼援狐而拒人也。呜呼。彼鲁卫齐楚汉唐宋明之尊孔子。乃因其神精之乍复。而尔时孙吴韩白之功。管商羊晏之利。以至百家术艺之巧之不务民义而徒骛于得失之末者。皆其鬼狐之尤者。如今西方许多新巧宏大之功利。又其夜叉而九尾也。以阁下诸公之英才弘识。而尚不免唤鬼援狐之境。则其所云吾孔子教者。又将属诸阿闪虚影。而行且颠倒吾人类于黑山丛薄之间矣。承熙虽至愚。既适于其傍。其栗然而疾声者。乃天情也。愿阁下试更留神一省焉。孟子曰言尧之言。服尧之服。行尧之行。亦尧而已。其为桀也亦然。试以今阁下之所行而稽诸孔子之教。其类可立见矣。孔子论君臣则建大一统之义。父子则述五等之孝。夫妇则发三从之道。其作春秋。讨乱臣贼子逆妇之罪。以明三纲之义。孟子传其道。述五伦之教。父子曰亲。君臣曰义。夫妇曰别。以墨之兼爱而尚曰无父。杨之为我而尚曰无君。如貊之无君。直不例以人道。彼西之人。背三纲贬五伦。离其父去其君抗其夫。以自入于乱贼之科。其冰炭如此。今阁下所经纪者。果孔子耶。抑西之人耶。孔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其大管仲之功则美其免被发而左衽。其冠章甫而冕旒。其服深衣而黼黻。遗像尚凛然也。彼西之人。髡其发戎其装。斩天生蔑人仪。正孔子所谓非先王之法服者。今阁下诸公所以章其身者。果孔子耶。抑西之人耶。孔子作春秋。以尊华攘夷为大义。非以其土地之异也。人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73L 页
种之别也。非以器械之利钝。非以货财之贫富也。乃以此纲常典章之建天地亘古今而不可易者也。尔时吴楚之于纲常典章。犹不至于灭绝也而其攘之如此其严。使其在今日。目见西人之为。将攘之乎。抑尊之乎。今阁下诸公。屈抑中华而一变之。崇拜西人而加诸首。其所谓孔子教。是真耶抑伪耶。上帝临止。万古在后。不可欺也。其将曰彼中华者。欲假中华之名而排满朝也。其孔子者。欲假孔子之名而欺中华也。终亦功利而已。未知阁下将何以辞之。承熙有一言以解者。是伪者非阁下诸公之本心也。使其真不知中华之可尊。孔子之可法。何苦而痛哭流涕。以光复为名。又何苦而勉强黯昧。以崇法为宜乎。其中华而孔子者本心也。其伪者乃功利所夺也。未知阁下或首肯耶。呜呼。今阁下诸公。苟能因此本心之发。奋然改图。其为万古之真中华真孔子。乃在于反手之间。此又何苦而不为。苟且栖遑于伪冒之境也。区区愚计。窃以为宜与首义诸公及议院诸德。密相讲定。大诰天下。汇进一代名儒。洗心精研。必究吾孔子之真理。无或如前袭缪而承讹。以腐败世教。凡系纲常典章之合于孔教者。皆实遵之。无或如前弥文而虚名。以斲丧元真。其有显异于孔子之所言所行者悉去之。以为天下一统之制。则中华之尊。方得为万方之首。而阁下诸公之盛德弘光。又将与中华而万古矣。抑又有一焉。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春秋所以明王统也。今之所谓共和民国。乃孔子所谓乱贼也。只为中华之民。积困于二千年暴君之压制。加以满朝之抑屈华族。适值西飙东吹。一时激荡之论。槩以共和为良法。阁下之建立标帜。盖以顺风之呼。利于成功也。然惩火而投水。实是自陷之盲情。非真性之发也。曷若寻万古大中之制。为万方之先导哉。孔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74H 页
子当家天下之世。不敢显言其非。然惭汤武伤幽厉。其与子游私语。直言大道之隐而天下为家。论君德则曰大哉尧之为君。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盖以天下之主。当以天下之第一人。圣圣授受。万古之大公也。夏启德衰。因以家之。不数世而先受其祸。尔来四千馀年。乱日多而治日少。今阁下诸公既能顺天下之心。革去世君之弊习。以天下为公器。实转移之一大机也。使孔子生于此时。必将祖述尧舜。建立万古之令典。今欲尊孔子。尤宜遵其意以达之万世也。承熙顷日二书。皆论尧舜之事。诚以天下之公理不可泯。万古之大机不可失也。今且渎陈而不止者。又欲为孔子阐发其不言之意。章之天下。此恐非承熙之愚之所及。殆吾孔子英灵有以默谕之也。天理尚在。人类尚在。庶几吾孔子之教。不终晦。惟阁下诸公察焉。
与袁总统
中华国三年甲寅二月日。韩国遗民李承熙。谨齐沐再拜。上书大总统阁下。阁下以中华间世之英。值否极重恢之运。雍容颐指。运旋乾转坤之力。建神州之鸿基。继又奋发威神。驱使风雷。勘定钜难。詟伏群枉。内抚五族。外揖列强。方萃合粹议。讲究弘典。首崇孔子之教。明示万世之宗。循是以往。天下之大道可永定。中华之大业可永成。凡天下含生之伦。畴不欲濯虑延颈。思见中华之盛哉。承熙本僻邦陋儒。学不能阐群圣之传。谋不能救宗国之沦。老而不死。漂寓东省。适会中华士大夫提倡孔教。忘耻狂喜。转入京师数朓朒矣。窃见闾井人情。奄奄如昏睡。各馆报笔。刺刺多口。大非升平之曙光。徐考其由。大端有四焉。一则国用罄竭。今日乞外债。明日加民税。东挪西兑。无计支配也。一则国乱未靖。叛党愈诛而
与袁总统
中华国三年甲寅二月日。韩国遗民李承熙。谨齐沐再拜。上书大总统阁下。阁下以中华间世之英。值否极重恢之运。雍容颐指。运旋乾转坤之力。建神州之鸿基。继又奋发威神。驱使风雷。勘定钜难。詟伏群枉。内抚五族。外揖列强。方萃合粹议。讲究弘典。首崇孔子之教。明示万世之宗。循是以往。天下之大道可永定。中华之大业可永成。凡天下含生之伦。畴不欲濯虑延颈。思见中华之盛哉。承熙本僻邦陋儒。学不能阐群圣之传。谋不能救宗国之沦。老而不死。漂寓东省。适会中华士大夫提倡孔教。忘耻狂喜。转入京师数朓朒矣。窃见闾井人情。奄奄如昏睡。各馆报笔。刺刺多口。大非升平之曙光。徐考其由。大端有四焉。一则国用罄竭。今日乞外债。明日加民税。东挪西兑。无计支配也。一则国乱未靖。叛党愈诛而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74L 页
愈煽。匪丑愈剿而愈炽。刑穷兵疲。无力镇帖也。一则国宪未立。议会已散。共和立宪。总统内阁之制。筑室道谋。无法画一也。一则国教否决。士论郁塞。废经废祀。教争党分之说。会礼聚讼。无术统宗也。至外强环伺。边服分裂。蛙吞瓜破。迫于朝夕而不暇顾也。噫以阁下神机雄略。从之以大邦人豪。承五千年道德之世。莅廿二省烟火之陆。抚四亿万忠厚勤俭之民。绸缪三年。将至无国而莫之救耶。此诚太息而痛哭者也。窃思之。是不在智巧焉。不在威武焉。惟人心无形与声。然其感通至神。心一疑则雷霆不能破。今阁下宣之以共和之名而行之以专制之实。内形日积于囫囵。表症日趋于乖裂。一般激烈之辈。首先璺破。其盲走世浪者。从而徘徊。虎传市上。蛇入杯中。论宪法则曰是将专制也。语国教则曰将拥戴专制之君主也。忧国用则曰赔奉专制之贪饕也。讨国乱则曰芟除专制之障碍也。在在格格。无人不病。平日密勿泻胆慷慨仔肩者。亦或俛首却步。将使阁下孤坐薰心。手足无措。必将有一种贪恋面谀之人。乘隙竞进。直导之以专制之暴威。是该撒拿破仑之覆辙也。以阁下之明。宁不晓此。其转辗至斯有由焉。中华者尧舜伦常之民。孔孟道德之域也。彼一时造世之雄。不能倡之以中华固有之性。而遽激之以不适度之外潮。阁下乘大浪之头。默运心柁。悯大众之狂热。痛中华之永沦。念今天下。非我无以救此难。慨然出而膺之。然顾此中华大义。不能遽宣于群激之上。惟有一我在心中。不得不用旋斡之手。人有异我。不得不除。事有碍我。不得不变。以遂我之我也。殊不料天下之人。皆自我其我。与我为敌。我终无以自我也。窃伏惟中华者。阁下之本心也。我者其私心也。今欲伸中华之心于天下。当先去心中之我。我之我一去则人之我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75H 页
亦去。向之所大疑大难。忽若冰消云捲。乘快艇而御顺风。于是乎中华有可立之地矣。呜呼。此中华者。非惟阁下之心。实天地之心也。欲为天地立此心。当法天地之心。临之以太阳。始能开天地之昏。融之以春风。始能畅群物之萌。此在阁下一心。
国用者。国家生命之所系也。生命存然后中华存。窃闻中华税款。次第落着外款之案。而其乞借又日无已焉。借而无还。外人将干涉内政而区分之。妇孺之所知也。况一朝有不虞。即束手待缚。前清之鉴。在眼前矣。今纵有良法可以裕国足民。待其讲求施设。已不知入谁家手中。西江之波。无及于鲍鱼矣。今阁下剀谕人民。责之以与国同患。既减政又减其薪。既增税又附其税。彼愚无知。反生嗟怨。所增之算。未足一尘于泰山。而怨飙(저본에는 '风'으로 되어 있다. 문집 서두의 정오표에 근거하여 '飙'로 수정하였다.)之猛。已扬箕于失火。譬如饥者吞堇。腹未果而身将毙矣。以阁下而侥倖于此者。正以蔽于我而不能察于人也。试思今国亡与亡者。先阁下次卿大夫而后庶民也。阁下当以责人民者。先于我矣。妄谓今不借款必亡。借外款,终亦亡。只宜借内款。欲借内款。必自阁下先。宜通核国债岁用及时急拨款。交国务员大下一筹。确定内借。下哀痛之训。大诰一国。将土税作抵依外款之息。限十年清完。对货划区。分股立票。先自阁下割俸银三之二。命内外官吏岁俸万圆以上。一律取半。千圆以上取三之一。以付款股。申戒大小务昭节俭。上为国家备急。俯为私计裕后。以图两全。次及民庶。使自认其赀大数。计力出股。自阁下以下私产。皆从民例。以为国人率。凡首纳股万圆以上。分等施褒。大者赐章。小者予乡邑民权。赀万圆以上不认实不应股者。随现发施罚。申令立期。通集诸股。合组银行。以次借拨。亟令明查民籍。通量田顷。详釐货品。远本周民井赋廛征之制。近采
国用者。国家生命之所系也。生命存然后中华存。窃闻中华税款。次第落着外款之案。而其乞借又日无已焉。借而无还。外人将干涉内政而区分之。妇孺之所知也。况一朝有不虞。即束手待缚。前清之鉴。在眼前矣。今纵有良法可以裕国足民。待其讲求施设。已不知入谁家手中。西江之波。无及于鲍鱼矣。今阁下剀谕人民。责之以与国同患。既减政又减其薪。既增税又附其税。彼愚无知。反生嗟怨。所增之算。未足一尘于泰山。而怨飙(저본에는 '风'으로 되어 있다. 문집 서두의 정오표에 근거하여 '飙'로 수정하였다.)之猛。已扬箕于失火。譬如饥者吞堇。腹未果而身将毙矣。以阁下而侥倖于此者。正以蔽于我而不能察于人也。试思今国亡与亡者。先阁下次卿大夫而后庶民也。阁下当以责人民者。先于我矣。妄谓今不借款必亡。借外款,终亦亡。只宜借内款。欲借内款。必自阁下先。宜通核国债岁用及时急拨款。交国务员大下一筹。确定内借。下哀痛之训。大诰一国。将土税作抵依外款之息。限十年清完。对货划区。分股立票。先自阁下割俸银三之二。命内外官吏岁俸万圆以上。一律取半。千圆以上取三之一。以付款股。申戒大小务昭节俭。上为国家备急。俯为私计裕后。以图两全。次及民庶。使自认其赀大数。计力出股。自阁下以下私产。皆从民例。以为国人率。凡首纳股万圆以上。分等施褒。大者赐章。小者予乡邑民权。赀万圆以上不认实不应股者。随现发施罚。申令立期。通集诸股。合组银行。以次借拨。亟令明查民籍。通量田顷。详釐货品。远本周民井赋廛征之制。近采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75L 页
唐世租庸调之规。参之列国货税。划定国入。庶几近纾目前之祸。永定中华之基。
国乱者。国家死命之所制也。凡国之治乱存亡。义而已。义死则国死。义生则国生。况中华之义国乎。今大义未彰。国贼为甲乙之讼。人情眩于向背。近阅新纸。凡党人织会外洋。无虑数百馀万。其煽动内地。无处不戒严。不速斩其心。将清之末矣。昔周公诰多方。汉祖檄项羽,招田横。所以斩其心也。夫中华者。伦常道德之中华也。党人者。乱尧舜之伦。辱孔孟之教。今当仗大义以斩其心也。且彼乱首者。尝阅万死鼓众心。一朝睹成。联南北而付阁下。宛然有揖逊之风。同功共福。宜无彼我。只缘知见殊途。各有其我。以至反戈相向。君子原心处物。宜居忠厚。窃谓阁下宜作一书于其人。明辨中华之道义。责之以弃功酿乱。开豁畛域。劝之以释怨同寅。万一回悟。握手为欢。谅亦阁下所深愿。更足传美百世。设使彼终不悟。我之义声既彰。仁恩亦洽。可以有辞于天下。又通谕一国。晓之以大道。严之以常典。兼示怀绥之意。俾开向善之路。然后按迹惩判。庶仁义两尽。潜消乱萌。至如雈苻小丑。固难理谕。然彼亦有心。能知生死。今其失业莠民。解破游兵。敢曰等死宁快一时。彼固凶顽。我当矜悯。亦宜开怀洞谕。示以可生之路。申严军器。必使良民得保护之利。匪类知必死之形。然后大乱可靖。国势可安而天下有中华矣。
国宪者。国之所以为体也。必上原天经。下顺人情。今天下积苦专制之虐。务欲抑夺君权。西欧宪法肇焉。曰君主立宪者。尚缘名制限。曰民主共和则欲并名而去之。实天地大变之候也。今考其成效。英德俄日君主之国。尚形蒸进。而美之政赂法之女乱。中美墨
国乱者。国家死命之所制也。凡国之治乱存亡。义而已。义死则国死。义生则国生。况中华之义国乎。今大义未彰。国贼为甲乙之讼。人情眩于向背。近阅新纸。凡党人织会外洋。无虑数百馀万。其煽动内地。无处不戒严。不速斩其心。将清之末矣。昔周公诰多方。汉祖檄项羽,招田横。所以斩其心也。夫中华者。伦常道德之中华也。党人者。乱尧舜之伦。辱孔孟之教。今当仗大义以斩其心也。且彼乱首者。尝阅万死鼓众心。一朝睹成。联南北而付阁下。宛然有揖逊之风。同功共福。宜无彼我。只缘知见殊途。各有其我。以至反戈相向。君子原心处物。宜居忠厚。窃谓阁下宜作一书于其人。明辨中华之道义。责之以弃功酿乱。开豁畛域。劝之以释怨同寅。万一回悟。握手为欢。谅亦阁下所深愿。更足传美百世。设使彼终不悟。我之义声既彰。仁恩亦洽。可以有辞于天下。又通谕一国。晓之以大道。严之以常典。兼示怀绥之意。俾开向善之路。然后按迹惩判。庶仁义两尽。潜消乱萌。至如雈苻小丑。固难理谕。然彼亦有心。能知生死。今其失业莠民。解破游兵。敢曰等死宁快一时。彼固凶顽。我当矜悯。亦宜开怀洞谕。示以可生之路。申严军器。必使良民得保护之利。匪类知必死之形。然后大乱可靖。国势可安而天下有中华矣。
国宪者。国之所以为体也。必上原天经。下顺人情。今天下积苦专制之虐。务欲抑夺君权。西欧宪法肇焉。曰君主立宪者。尚缘名制限。曰民主共和则欲并名而去之。实天地大变之候也。今考其成效。英德俄日君主之国。尚形蒸进。而美之政赂法之女乱。中美墨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76H 页
西之连岁兵争。俱现险象。盖民主之国。群情无上。易与为乱也。中华者。五千年纲常之国也。共和初建。盲倡狂和。以为君臣既然。三纲可无。下陵上子畔父妇乘夫。争夺斗杀。奄成喜乱乐祸之俗。阁下庸是为忧。思欲稍集强权。镇伏不逞。名实盾矛。捍格不下。是其可长耶。窃稽中华古圣。有合君主共和而建大中之法者。尧舜是也。百揆以掌行政。其命曰惠畴。言必顺群情也。(犹今所云行政权。)四岳以咨佥谋。(犹今云上议院。)衢室以访民议。(犹今云下议院。)都俞吁咈以定政议。(犹今云立法权。)九官济济。各司其职。(今人只以刑法为司法权。然百司皆有自执之职权。)尧舜恭己于上。亿兆戴而君之。又与之公选贤能。历试几年。使功德著于民然后荐于天而定之。(近世所云统领之选。只临时取决于一席之议。所以致党争而恣贿弊。)以圣继圣。或百年或五十年。(近世所云统领。只四年七年。所以多觊觎纷竞。)实万古之真立宪大共和也。(若制度典章则至周尤备)如欲中华而共和。必此制也。今阁下必不自居以尧舜。其势又不宜自据以尧舜之位。然尚可为中华导也。窃谓宜大诰一国。发明中华天纲人情之正。博选名德。讲究尧舜之意。编成中华大典。推举一世贤英。列职而明试之。择第一人。与一国共定之。待阁下卸政之日。正其元后之位。是阁下为尧舜之前导而其心亦尧舜也。呜呼。今去尧舜五千年矣。此说诚迂矣。然苟深思之。非异事也。又今时则易然也。惟阁下举措光明。使一国晓然知一出于大公无我之心然后可矣。惟阁下深思之。
国教者。国之所以心也。孔教乃中华之心也。天下无心死而身不死者。此心不明。中华无可存之理。此心明则中华之乱可无矣。此心者。又中华之延年之良药。定乱之利兵也。阁下所洞见。抑万国有识之所公认。今之否决国教。未必皆道佛耶回各宗之人也。乃一时潮流。有疑于阁下之心。阴鼓显排。牴牾其间。殆不可以口舌
国教者。国之所以心也。孔教乃中华之心也。天下无心死而身不死者。此心不明。中华无可存之理。此心明则中华之乱可无矣。此心者。又中华之延年之良药。定乱之利兵也。阁下所洞见。抑万国有识之所公认。今之否决国教。未必皆道佛耶回各宗之人也。乃一时潮流。有疑于阁下之心。阴鼓显排。牴牾其间。殆不可以口舌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76L 页
喻也。孟子曰君子之道。反经而已。今当反求诸我矣。世之言孔教者。或徒事崇褒之典。竞腾赞颂之辞。其言施诸教法者。不越乎学校之添入读经。教会之讲说经旨。此未可以尽孔教之实也。窃谓宜博集名儒。讲究孔教真诠。将达德达道六艺四科之类。分门立科。引类伸长。以括天下之理。(达德如周官六德。可括诚敬之旨。达道即舜典五教。可括三纲十义。六艺即周官所教而孔子因之。其射可括今之鎗炮。其御可括今电汽车船。四科即孔子所设。其政事可括今政治法律兵农百家。其言语可括今列国文话。其文学可括六经四子及后贤诸作。)使天下晓然知教理之无所不备。内自首府。外至省县。各因原立之圣庙。立师设教。下逮坊曲。皆立孔教庠塾。今人以学校与孔教为二。此(저본에는 없다. 문집 서두의 정오표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故意谓孔教无实用。学校可不法孔子。最害学理。 其入学选升之法。一如周制。则人心不期正而自正。国教不待争而自定。虽达之天下。将同此教矣。
以上四端。只以缓急为施措之先后。且仅大纲耳。此外外交边忧足以存亡中华者尚多。然心腹苟完。肢体斯张。以阁下英武。辅之以大邦才俊。自恢有馀地矣。呜呼。二仪肇判。六洲分疆。爰有中华。人文。首开。圣贤代作。建伦常之教。天地赖以定。日月赖以明。其人物之殷。又甲于天下。无中华则天地其闭矣。日月其昏矣。今存中华惟阁下。无中华亦阁下。其念哉。顾此亡国逋民。无预于大邦成败之类。然以尝蒙先王先师遗化。讲服吾孔子之教。亦中华之心也。当中华存亡之际。不敢怀抱而泯默。倘蒙阁下恕其狂妄。察其一得之愚。猛省而却顾。奋发英明。恢弘大仁。明张国纲。济中华万生之命。立中华万世之业。天下幸甚。冒渎崇严。惶恐俟罪。
拟与袁总统
天地肇开。神州毓精。羲黄首出。原天下之理。察万汇之形。纪以六义。排类立例。制为文字。以定天下之名。正天下之音。达天下之言。
以上四端。只以缓急为施措之先后。且仅大纲耳。此外外交边忧足以存亡中华者尚多。然心腹苟完。肢体斯张。以阁下英武。辅之以大邦才俊。自恢有馀地矣。呜呼。二仪肇判。六洲分疆。爰有中华。人文。首开。圣贤代作。建伦常之教。天地赖以定。日月赖以明。其人物之殷。又甲于天下。无中华则天地其闭矣。日月其昏矣。今存中华惟阁下。无中华亦阁下。其念哉。顾此亡国逋民。无预于大邦成败之类。然以尝蒙先王先师遗化。讲服吾孔子之教。亦中华之心也。当中华存亡之际。不敢怀抱而泯默。倘蒙阁下恕其狂妄。察其一得之愚。猛省而却顾。奋发英明。恢弘大仁。明张国纲。济中华万生之命。立中华万世之业。天下幸甚。冒渎崇严。惶恐俟罪。
拟与袁总统
天地肇开。神州毓精。羲黄首出。原天下之理。察万汇之形。纪以六义。排类立例。制为文字。以定天下之名。正天下之音。达天下之言。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77H 页
使人即其形会其意谐其声。推之而易通焉。其为名义。又渊奥简纯。足以形道德之妙。成文章之懿。后代识浅。谬为方便。篆隶楷草。纷然迭变。渐无以寻其类例。读者逐字求文。始眼涩而口棘。重以天下事物日复杂。方语日舛叠。中流以下。殆似罗马之以象形文字为神圣。其不服文教者。十居八九矣。今万方交通。以文字相涉。类皆草乱无纪。不足以载道成章。然惟其偏用叶音。利于类推。足为下流速化之助。窃意天地之化。无无配而独行者。中华六义之文。为立言之主。如夫之为家主。列邦叶音之文。只随语分配。如妇道从人。正宜相配而成家务也。仄闻维新诸公。方讲立一般文字。用代反切之劳。此诚达变导世之大关也。以之学校则为初学之导线。次之闾里则通下流之情路。内而报馆新纸。民事令敕。外而列国咨移。万方邮传。其为用广而捷。宜因天地自然之形。顺天地自然之音。必使之明白易知。以风动黎庶。为万国之所准式。未可草草横竖。苟取足于音训。念大邦渊识林立。钩深探赜。固无所不臻其极。然惟天下理象无穷。泥间鸟迹。亦有以发圣颉之神智。况今天下文潮日烝。曲艺寸能。咸思自效。窃有所因此而愿陈者。昔韩邦盛际。有叶音一文。推原五行。发挥五音。有法有例。易知而难忘。足为万国音文之第一。苟能申整其规度。省简其点画。极之于形声之自然。则不惟南车妙针。直导大雾之迷程。以新一代之眼。抑亦足以阐发天地之文。仰配六义之正。以通诸万方。垂诸万世而无愧也。庶几从一二才贤之后。讨旬日之暇。斲朴鍊精。缮写一篇。以听取舍之命。荒陬浅识。猥渎崇严。无任死罪。
与黎副总统(元洪)
承熙有以见阁下者三焉。一在武昌起义之日。一在南北交争之
与黎副总统(元洪)
承熙有以见阁下者三焉。一在武昌起义之日。一在南北交争之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77L 页
会。一在辞鄂晋京之辰。知阁下为现中华第一伟人也。亡国逋踪。趋观孔教会于京师。妄抱杞天之忧。谨条时急四事。干大总统府。其一请抵土税借内款。以救中华之命。其二明大义谕党人。以消中华之乱。其三讲大共和制真宪法。以立中华之典。其四定孔教之科参新学之规。以立中华之心。书成无所阶。念今惟阁下可以达。敢缀大意以先之。使其言无足采。一纸谕罢。尚足光荣。苟其有一得。导而达之。亟赐索览。庶几一世之同幸。冒渎崇严。无任悚仄。
与孙逸仙(文)
承熙僻居东韩。尚闻今世有孙逸仙先生。倡中华大义。既而浮海客满洲。闻武昌一鼓。建中华光复之旗。果孙先生也。有奉真影而至者。辄欲起拜之。乃西之人也。询其号令宪章皆西也。惘然数日。知阁下中华。或非承熙所云也。冰炭异情。云壤殊路。盖莫之谓矣。今闻阁下勉臻北京。参听机务。中华之事。将大定矣。敢以中华之义一陈焉。夫阁下痛心疾声力排满朝者。岂不以中华神圣之种。不堪抑压于殊族顽力之下哉。方其洒泪执酌于明皇帝孝陵之下。山河动色。风雷鼓响。不惟阁下以光复自居。天下亦皆许之。然独承熙以为阁下非复中华也。乃灭之也。夫中华者。羲黄尧舜三代之中华也。当五霸之世。功利肆行。蛮荆不王。孔子作春秋。明三纲之义。陈五达之道。黜霸功攘夷狄而中华大义始著。王者不作。世道日污。胡元窃据。典章沦于腥秽。明皇耻之。建义北征。其诏若曰衣冠文物。皆复中华旧章。此光复之大义也。今阁下纲纪中华。首去其君臣。髡其首戎其装。并其父子夫妇而西国之。羲黄尧舜孔子若明皇帝若有灵。岂肯曰是中华乎。今之人又何据而自居以中华乎。虽阁下亦恐不能不曰中华灭也。夫既然矣。犹忍心为
与孙逸仙(文)
承熙僻居东韩。尚闻今世有孙逸仙先生。倡中华大义。既而浮海客满洲。闻武昌一鼓。建中华光复之旗。果孙先生也。有奉真影而至者。辄欲起拜之。乃西之人也。询其号令宪章皆西也。惘然数日。知阁下中华。或非承熙所云也。冰炭异情。云壤殊路。盖莫之谓矣。今闻阁下勉臻北京。参听机务。中华之事。将大定矣。敢以中华之义一陈焉。夫阁下痛心疾声力排满朝者。岂不以中华神圣之种。不堪抑压于殊族顽力之下哉。方其洒泪执酌于明皇帝孝陵之下。山河动色。风雷鼓响。不惟阁下以光复自居。天下亦皆许之。然独承熙以为阁下非复中华也。乃灭之也。夫中华者。羲黄尧舜三代之中华也。当五霸之世。功利肆行。蛮荆不王。孔子作春秋。明三纲之义。陈五达之道。黜霸功攘夷狄而中华大义始著。王者不作。世道日污。胡元窃据。典章沦于腥秽。明皇耻之。建义北征。其诏若曰衣冠文物。皆复中华旧章。此光复之大义也。今阁下纲纪中华。首去其君臣。髡其首戎其装。并其父子夫妇而西国之。羲黄尧舜孔子若明皇帝若有灵。岂肯曰是中华乎。今之人又何据而自居以中华乎。虽阁下亦恐不能不曰中华灭也。夫既然矣。犹忍心为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78H 页
之者何也。其必曰中华之权利可复也。土地可保也。生命可全也。以承熙之愚。窃恐亦未遽能也。昔中行说教单于。尽将中国锦罗。驰荆棘而裂之何也。使其民绝慕汉之心也。阁下所居二广。旧亦蛮也。与中国抗衡。后皆中华焉者何也。通中华之俗而服其教也。今西欧列强。奴人国灭人种者何术也。一曰宣其教也。二曰通其贸易也。阁下使中华之人。用西之器械。习其伎艺。借其财款。尚惧民情之或迁。乃为之服其服饰其饰。并其全身而西之。又使之崇奉西法如天神。举上下男女心腹肾肠而皆西之。彼西之人眼光如电。手法如油。行见陆海膏血。尽输于车烟帆风之腹。才俊轻猾。并化为卢梭孟德之儿。前去几年。别有红毛都督。开府几处。将中华全陆为东印度矣。于是时也。阁下欲享有复华之虚名。又无地矣。呜呼。以阁下之高才英识。岂不能料此。只缘屈抑之积郁为内祟。适被西潮掀荡。神精摇夺。方鸦烟战罢。教堂争讫。驶汽船而渡溟海。骋火车而涉欧美。徘徊伦敦,纽育之街。眼眩心醉。忽若伥化徒记虎威之可畏而忘己之人也。甘心为其前导而不自觉也。试于朗夜无寐。清晨对镜之际。抚躬鉴形。反关而一省。必有不安于心者。呜呼。纲常仁义。与生俱生。乃人之所以别于禽兽而自立于天地之间者。人生可灭而此不可一日息者。彼西之人。与父计利。生不致养。死而不丧不祭。有子禄万钟而父佣于厂者。女之骄贵者胎而不育矣。招男相悦。与夫讼财。反目则弃之如遗矣。人富而有权者。买取统领。一朝去位。编伍而居。进乎此者。将无政府矣。其雄邦一岁断死刑。常以千计。凶岁而莩者常以万数。其所以为富强者。大抵出于弹烟矢雨肉泥血川之馀。今其犬而四蹲者。以中华大骨也而未遽先也。正仁人义士掩泣而扼腕者。此可慕而师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78L 页
之耶。惟其技艺之精鍊。器械之便捷。盖有巧力之独诣。后出之愈新者。齿角翼足。各有其长。物则然矣。蚕丝蜂蜜。马驰犬吠。不害为人事之实用。垂匠欧冶。养射造御。亦皆为王政之要务。如今汽轮电线铁轨钢鎗。尽亦此类之臻巧者。苟其有益而无害。自当量宜而取用。然其比纲常大经。乃毫芒于嵩岱。岂足重轻于我中华哉。在昔中华之隆。主圣而臣贤。父慈而子孝。夫正而妇贞。耕让畔行让路。刑措而不用。礼兴而乐作。相与揖逊于仁寿之域。以之而民有恒产。比屋素封。加之以九潦七旱而无一冻馁之民。以之而诛暴恤弱。继绝而持危。东征而西怨。无恩不报。此诚泰平之世也。自功利之说张而中华之不见此化二千馀年矣。如可复之。何大于是。呜呼。天道好还。否极将泰。中华之人。皆思一奋。阁下适会其机。能以公天下之心。革去家传之积弊。雍容揖逊。使天下恍然复见唐虞之象。或者是中华万古之一大机也。苟欲光复中华。即不外阁下此心。夫尧舜禅授。乃万古君臣之中正也。过之而统领之则无君。私之而家天下则无以择贤。今诚因议院之会。大集公议。推中华之第一人。立为大君。详考询佥师锡之制。永定中华之弘制。生无二王。没则丧之三年。以尽君臣之义。以次传禅。讴歌朝觐以定之。次而父子夫妇。一复五典之旧。大讲孔子之书。修明四科六艺九经八条之规。革去中古傅会腐败之习。以振起中华之教。自馀仪文器数之类。损益今古。参酌东西。亦皆确立中华一制。内定中华之心。外服万国之观。于是乎阁下光复之功。将与中华而共天壤矣。承熙乃世所称小中华之一民。亦天地间人灵之一分子。不敢不自尽其职。自以为天理不可灭。天下之大机不可误。不避猥妄。敢渎崇严。上天昭临。万古在后。伏惟弘裁。
与孔衍圣公(令贻)
大圣诞降二千四百六十四年癸丑十一月日。韩国遗民李承熙。谨拜书中华国衍圣公阁下。承熙生老僻邦。尚赖先王先师遗化。读吾夫子书。想仰玄胄知今天下有衍圣公。海岳重重。未克一瞻颜色。遭时板板。奉春秋一部。流寓满中。眼睹宇内风潮。深恐此书无地可读。近闻中邦士大夫创立尊孔大会。谋所以修明圣教者。未知天意果有在耶。承熙窃与同志一二。发起一会。思欲追蹑馀尘。恳认支设。幸有华宗在周公首路。敢将所拟趣旨。先渎崇明。庶俯怜微悃。为之蟠龙于大会佥位。命掌书者录会中规则。列位崇衔。趁惠邮寄。俾远地迷识。藉此光灵。终达志愿。吾道幸甚。斯人幸甚。续当趋拜。恭俟回惠。不宣。
与孔衍圣公(令贻)
大圣诞降二千四百六十四年癸丑十一月日。韩国遗民李承熙。谨拜书中华国衍圣公阁下。承熙生老僻邦。尚赖先王先师遗化。读吾夫子书。想仰玄胄知今天下有衍圣公。海岳重重。未克一瞻颜色。遭时板板。奉春秋一部。流寓满中。眼睹宇内风潮。深恐此书无地可读。近闻中邦士大夫创立尊孔大会。谋所以修明圣教者。未知天意果有在耶。承熙窃与同志一二。发起一会。思欲追蹑馀尘。恳认支设。幸有华宗在周公首路。敢将所拟趣旨。先渎崇明。庶俯怜微悃。为之蟠龙于大会佥位。命掌书者录会中规则。列位崇衔。趁惠邮寄。俾远地迷识。藉此光灵。终达志愿。吾道幸甚。斯人幸甚。续当趋拜。恭俟回惠。不宣。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79H 页
与孔衍圣公
顷因华宗在周行。付呈韩人孔教会发起趣旨书。仍猥闻贱名于执事。未知能达否。承熙幸得奉身周旋于总会之末席。获睹大邦风猷。且得遂认设支会之微恳。待寒威稍解。将躬进圣里。以快平生之愿。适闻御者近临京邸。旋辀甚迫。未暇蹑下尘而睹凤芝也。有所带鄙先君子所著春秋集传十册。庸替雉羔之贽。谨此专呈。庶几勿外。俾托圣林之馀阴。以表后儒发挥遗经之苦心。馀俟面陈。不宣。
与孔衍圣公
承熙妄以贱名干隶人者再。一则因华宗在周行。联东省韩人发起孔教会诸名。请开示会规者。一则在北京付鄙先人所著春秋集传十册者。尚未蒙一覆。未知二书皆达否。固知阁下体重。不可以遐陋干。然承尚读吾夫子书。欲拜夫子庙。不得不重干将命。俟
顷因华宗在周行。付呈韩人孔教会发起趣旨书。仍猥闻贱名于执事。未知能达否。承熙幸得奉身周旋于总会之末席。获睹大邦风猷。且得遂认设支会之微恳。待寒威稍解。将躬进圣里。以快平生之愿。适闻御者近临京邸。旋辀甚迫。未暇蹑下尘而睹凤芝也。有所带鄙先君子所著春秋集传十册。庸替雉羔之贽。谨此专呈。庶几勿外。俾托圣林之馀阴。以表后儒发挥遗经之苦心。馀俟面陈。不宣。
与孔衍圣公
承熙妄以贱名干隶人者再。一则因华宗在周行。联东省韩人发起孔教会诸名。请开示会规者。一则在北京付鄙先人所著春秋集传十册者。尚未蒙一覆。未知二书皆达否。固知阁下体重。不可以遐陋干。然承尚读吾夫子书。欲拜夫子庙。不得不重干将命。俟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79L 页
进退之命。惶恐不敢烦。
答孔衍圣公
僻陬萍踪。屡干崇严。方惶慄无措。乃不加谴责。辱赐手覆。从以奖借。寔出望外。承熙万里来此。非敢觊一饭。祗欲一见大圣遗风。作此生光荣。适会阁下有不能行之祟。盖亦分也。曾寄春秋集传十册。乃系鄙先人卫道之苦心。庶托圣府之灵。以博大邦之公眼。惟阁下留心垂览。复与名德共扬扢之。此物受赐已大矣。孔教之倡。非敢能焉。亦不敢外。但恐今日孔教。皆名而非实也。如阁下先真行之。天下必信之矣。此切深盻。
与孔少师少沾(祥霖)
一拜林墓。已遂平生之愿。况复奉际龙门。浃旬厦簋。诚感有施之礼。历月而腹果然矣。比间台体膺祺。兰芝并茂否。承熙此来彷徨。待龙陈二君。不遇而东。念流离韩民。能不忘吾夫子耶。得其地官吏一鼻息。可以风之而无路也。且总会事亦多关心。政府之意。既未可测。而吾会又无实事大服人心者。龙陈历贵中。必密箴之。使之大合众情。张胆力抗。觅还京外圣庙学田。修理学堂。讲立孔门教科。如鄙说四者之科。统括新旧之学。完立教规。使国教不待争而自定也。且贵府图书馆一事。直在尊门议决。不必别讨物力。须辟奎文阁。先将圣府所藏书籍。储之其中。严其读览之规。轮告远近。使有书籍者。并得附藏其中。则必有闻风自力以图名山之藏。如承所留三书。均可为例。此外鄙国诸书。亦可次第通知而得输上矣。如是几年。即当作天下第一书馆矣。幸为留意。友人李炳宪迹我入北京。遂欲往拜孔林。亦有志于斯世者。幸赐容接。指导其周旋。其回付字。庶足替面。万留不宣。惟冀鉴照。
答孔衍圣公
僻陬萍踪。屡干崇严。方惶慄无措。乃不加谴责。辱赐手覆。从以奖借。寔出望外。承熙万里来此。非敢觊一饭。祗欲一见大圣遗风。作此生光荣。适会阁下有不能行之祟。盖亦分也。曾寄春秋集传十册。乃系鄙先人卫道之苦心。庶托圣府之灵。以博大邦之公眼。惟阁下留心垂览。复与名德共扬扢之。此物受赐已大矣。孔教之倡。非敢能焉。亦不敢外。但恐今日孔教。皆名而非实也。如阁下先真行之。天下必信之矣。此切深盻。
与孔少师少沾(祥霖)
一拜林墓。已遂平生之愿。况复奉际龙门。浃旬厦簋。诚感有施之礼。历月而腹果然矣。比间台体膺祺。兰芝并茂否。承熙此来彷徨。待龙陈二君。不遇而东。念流离韩民。能不忘吾夫子耶。得其地官吏一鼻息。可以风之而无路也。且总会事亦多关心。政府之意。既未可测。而吾会又无实事大服人心者。龙陈历贵中。必密箴之。使之大合众情。张胆力抗。觅还京外圣庙学田。修理学堂。讲立孔门教科。如鄙说四者之科。统括新旧之学。完立教规。使国教不待争而自定也。且贵府图书馆一事。直在尊门议决。不必别讨物力。须辟奎文阁。先将圣府所藏书籍。储之其中。严其读览之规。轮告远近。使有书籍者。并得附藏其中。则必有闻风自力以图名山之藏。如承所留三书。均可为例。此外鄙国诸书。亦可次第通知而得输上矣。如是几年。即当作天下第一书馆矣。幸为留意。友人李炳宪迹我入北京。遂欲往拜孔林。亦有志于斯世者。幸赐容接。指导其周旋。其回付字。庶足替面。万留不宣。惟冀鉴照。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80H 页
与孔少师少沾
一出燕都。更无道山东事者。李炳宪之回。又未克承覆。金火迭禅。风云交变。未惟尊候万祺。堂庑均庆。麟玉届节。牲醴秉虔。遥想衿绅跄济。苗裔蒙福。攒祷何极。承熙作沈上客五朓朒矣。所认孔教支会。被奉帅不准。更无展布处。与几个同志。谋一区荒地。营农讲业。然流离哑聋。面生手棘。人情靡定。亦且奈何。顷陈教科书馆数事。或留意否。尚有未灰馀念。谨布群公之前。未知阁下更以为如何。此去权生丙夏。代表鄙会观礼。幸赐款导。兼示以前途之方也。阙里文献考。今可付投一帙否。圣真固知仅七分。然揭虔寓慕。亦足为感发之资。如得一本。并付为幸。鄙先君子三书。或因閒燕究玩否。今神州理学礼教之沉沦殆极矣。春秋一书将无地可读矣。或庶几有补于万一耶。鄙邦先辈义理文字颇可观。苟闻贵府书馆之大开。则将次第乐输矣。幸详示之。馀万祈仁安。
与孔少师少沾
天地又一秋。颜发何似。大会壬林有何宏言。第切瞻仰。承熙谋敝国同志。种稻辽中。为大霖所驱。一区支设。或冀总会有音又左矣。琐尾无所依。榆景不堪虚徐。直欲往依圣里之傍。伫见吾教之成。万里挈口。人情多恐。妄恃仁眷。冀蒙庇导之恩。此去赵贞奎,李光龙,丁敦燮,李铉德。仆素敬执友同此心者。前赴教会禀此事。幸视之以承。细下筹画。承拱手恭俟。妄抵会中书。亦出愚衷之不能自已。望赐鉴裁。为致会中一议之。妄谓吾道存亡。天下人兽之判。在今日阁下主人翁也。功与责当首。幸勿自菲。吾夫子七十二岁尚沐浴而朝。论天下事矣。阙里述闻。非惟琼报为感。实有拨云之惠。承自幼读家语通记世家。窃疑焉。到老益耿然。于是书颇有所发。
一出燕都。更无道山东事者。李炳宪之回。又未克承覆。金火迭禅。风云交变。未惟尊候万祺。堂庑均庆。麟玉届节。牲醴秉虔。遥想衿绅跄济。苗裔蒙福。攒祷何极。承熙作沈上客五朓朒矣。所认孔教支会。被奉帅不准。更无展布处。与几个同志。谋一区荒地。营农讲业。然流离哑聋。面生手棘。人情靡定。亦且奈何。顷陈教科书馆数事。或留意否。尚有未灰馀念。谨布群公之前。未知阁下更以为如何。此去权生丙夏。代表鄙会观礼。幸赐款导。兼示以前途之方也。阙里文献考。今可付投一帙否。圣真固知仅七分。然揭虔寓慕。亦足为感发之资。如得一本。并付为幸。鄙先君子三书。或因閒燕究玩否。今神州理学礼教之沉沦殆极矣。春秋一书将无地可读矣。或庶几有补于万一耶。鄙邦先辈义理文字颇可观。苟闻贵府书馆之大开。则将次第乐输矣。幸详示之。馀万祈仁安。
与孔少师少沾
天地又一秋。颜发何似。大会壬林有何宏言。第切瞻仰。承熙谋敝国同志。种稻辽中。为大霖所驱。一区支设。或冀总会有音又左矣。琐尾无所依。榆景不堪虚徐。直欲往依圣里之傍。伫见吾教之成。万里挈口。人情多恐。妄恃仁眷。冀蒙庇导之恩。此去赵贞奎,李光龙,丁敦燮,李铉德。仆素敬执友同此心者。前赴教会禀此事。幸视之以承。细下筹画。承拱手恭俟。妄抵会中书。亦出愚衷之不能自已。望赐鉴裁。为致会中一议之。妄谓吾道存亡。天下人兽之判。在今日阁下主人翁也。功与责当首。幸勿自菲。吾夫子七十二岁尚沐浴而朝。论天下事矣。阙里述闻。非惟琼报为感。实有拨云之惠。承自幼读家语通记世家。窃疑焉。到老益耿然。于是书颇有所发。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80L 页
参之旧得。妄辑一文字曰世纪。庶几为考求圣迹之助。然未敢自信。今将一本写呈。或因倚几之暇。一施郢斤。且得大邦弘硕评教之幸甚。
与康更生(有为)
承熙穷伏僻壤。尚闻今世有康南海先生为中华宗师。国破民散。流寓东省。闻中华士大夫倡孔教会。乃南海先生之旨也。忻然若太室之迹大人。力衰策劣。赴大都之总会。伏闻先太夫人寿考终堂。先生抱痛含哀。恤恤若无生。窃念纯孝无疆。固靡所底极。而天之为斯世降大任。又将何哉。尚有以抑情顺变。勉副天下之望耶。承熙寄世六十八年。学不通经。义不能死国。晚作漂梗。未知作何山乌蚁之肉。今又自度不能匍匐于专席之下。一登龙门。亦命也。惟耿然一念。终无以已。谨将目下急切数事请教。今孔教一会。系中华生命。诸公热血仔肩。固已多少发明。观会报诸篇。或多铺张外形。證引神天。赞扬符命。历叙崇褒之典。皆恐未足以当其实。惟阐述人道伦理为最确。亦未明张教条。窃谓中华二千馀年尊孔子只如此。驯致今日。果蓏腐败而虫蛆生焉。孔子当日教门人。只以躬行。不能如王者立一代教典时也。在后人之服其教者。当参辑成说。定为教科。使天下学校。皆由是而教焉。其为国教。有不待争辨而定者。今妄有一说寄总会。未知其无大谬耶。承熙久寓东省。目睹有一事。实关东省之存亡。韩民之生死。谨录有小本。而踪迹疏迂。空赋载驰之四章。妄意今中华国论。在先生一语。苟有所怵惕于中。而若己纳之沟中者。庶足以动政界之观听欤。谨将右二本。托古人书贽之义。殊犯猥渎。拱手俟罪。万祈仰遵不毁之戒。俯鉴颙若之望。
与康更生(有为)
承熙穷伏僻壤。尚闻今世有康南海先生为中华宗师。国破民散。流寓东省。闻中华士大夫倡孔教会。乃南海先生之旨也。忻然若太室之迹大人。力衰策劣。赴大都之总会。伏闻先太夫人寿考终堂。先生抱痛含哀。恤恤若无生。窃念纯孝无疆。固靡所底极。而天之为斯世降大任。又将何哉。尚有以抑情顺变。勉副天下之望耶。承熙寄世六十八年。学不通经。义不能死国。晚作漂梗。未知作何山乌蚁之肉。今又自度不能匍匐于专席之下。一登龙门。亦命也。惟耿然一念。终无以已。谨将目下急切数事请教。今孔教一会。系中华生命。诸公热血仔肩。固已多少发明。观会报诸篇。或多铺张外形。證引神天。赞扬符命。历叙崇褒之典。皆恐未足以当其实。惟阐述人道伦理为最确。亦未明张教条。窃谓中华二千馀年尊孔子只如此。驯致今日。果蓏腐败而虫蛆生焉。孔子当日教门人。只以躬行。不能如王者立一代教典时也。在后人之服其教者。当参辑成说。定为教科。使天下学校。皆由是而教焉。其为国教。有不待争辨而定者。今妄有一说寄总会。未知其无大谬耶。承熙久寓东省。目睹有一事。实关东省之存亡。韩民之生死。谨录有小本。而踪迹疏迂。空赋载驰之四章。妄意今中华国论。在先生一语。苟有所怵惕于中。而若己纳之沟中者。庶足以动政界之观听欤。谨将右二本。托古人书贽之义。殊犯猥渎。拱手俟罪。万祈仰遵不毁之戒。俯鉴颙若之望。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81H 页
与康更生
正月间。邮呈一疏。想达于后。龙君积之,陈君重远。或复道此状矣。春景昭苏。孝子感时兴伤。想益靡逮。南极迢迢。瞻仰何极。承熙间走山东。拜圣林。重入北京。踌躇朓朒。待数公还亦不谐。漠然将归东省。从此声响将益远矣。噫承生并一世。纵不能自拟以希有之于大鹏。区区素怀。亦或有为吾道为斯世。欲听下风而丐馀沥者矣。参商既分。鸿鳞重隔。是命耶。惟此一段心。尚未已也。顷呈二文字。一为吾道实施。一为韩民措置。未知有槩于高鉴否。今政府幸开韩民籍路。政可因此而许立民团。保设教会。使足以藉手矣。而乃无以阶焉。未知或可有为之谋于东督者耶。友人李炳宪有志斯世。迹仆而至。无所遇。慨然欲踰黄河绕衡嵩。达于南海。尽子由之三观。幸不以陋邦外之。赐之颜。诲之以大道之要。其回并垂覆。以公无类之教。伏惟哀鉴。
别纸
此间有孔教会。又有孔道孔社等诸会。甚形分裂。今吾教处众教大浪之中。直如中国处列强间。兢兢然合专力以支持。尚恐无力抵抗。况自相分歧以自弱耶。念其中或有小小异点。然其大旨则水之于壑矣。龙陈诸君或已道及此事。惟卓立一极。廓示恢荡之图。合众金铸一炉。鍊成一刚金。吾教有望。天下有幸。
礼运大同说。盖难领要。今闻盛解。大意庶可见。然终有些未莹。条陈于左。
盛说父不必自养其子。子不必自养其父。并付公产养之。如是则父子可永不相合。与他人无别耶。或仍有父子之恩。丧之祭之耶。
盛说男守其分。女有特权。只有和约。不必有家界。如是则不各夫
正月间。邮呈一疏。想达于后。龙君积之,陈君重远。或复道此状矣。春景昭苏。孝子感时兴伤。想益靡逮。南极迢迢。瞻仰何极。承熙间走山东。拜圣林。重入北京。踌躇朓朒。待数公还亦不谐。漠然将归东省。从此声响将益远矣。噫承生并一世。纵不能自拟以希有之于大鹏。区区素怀。亦或有为吾道为斯世。欲听下风而丐馀沥者矣。参商既分。鸿鳞重隔。是命耶。惟此一段心。尚未已也。顷呈二文字。一为吾道实施。一为韩民措置。未知有槩于高鉴否。今政府幸开韩民籍路。政可因此而许立民团。保设教会。使足以藉手矣。而乃无以阶焉。未知或可有为之谋于东督者耶。友人李炳宪有志斯世。迹仆而至。无所遇。慨然欲踰黄河绕衡嵩。达于南海。尽子由之三观。幸不以陋邦外之。赐之颜。诲之以大道之要。其回并垂覆。以公无类之教。伏惟哀鉴。
别纸
此间有孔教会。又有孔道孔社等诸会。甚形分裂。今吾教处众教大浪之中。直如中国处列强间。兢兢然合专力以支持。尚恐无力抵抗。况自相分歧以自弱耶。念其中或有小小异点。然其大旨则水之于壑矣。龙陈诸君或已道及此事。惟卓立一极。廓示恢荡之图。合众金铸一炉。鍊成一刚金。吾教有望。天下有幸。
礼运大同说。盖难领要。今闻盛解。大意庶可见。然终有些未莹。条陈于左。
盛说父不必自养其子。子不必自养其父。并付公产养之。如是则父子可永不相合。与他人无别耶。或仍有父子之恩。丧之祭之耶。
盛说男守其分。女有特权。只有和约。不必有家界。如是则不各夫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81L 页
其夫。妇其妇而人尽夫耶。抑有夫有妇。有贞有烈耶。
盛说无所谓君。无所谓臣。不必别为国界。只讲信修睦。如是则举政府而废之否。抑只如共和国总统之制耶。右三节。皆难精析。幸赐辨示。
鄙人有万国大同议院一说。尝邮寄海牙平和会。一似上章于太清宫矣。今写呈。愿批数字回教。
与王湘绮(闿运)
承熙窃闻中华谈者。一辞言王壬秋先生为今世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被大总统礼意恳至。慨然一出。方总裁前清史事。若先生可谓不虚作此世人。亦可少展所学矣。承熙韩国一逋民耳。老而不死。妄观孔教会于京师。今且发向东省矣。犹欲一接龙门。以快子由于人之观。继有所欲陈者。鄙邦今亡矣。尚有五百年礼义道学历史。又有特色焉。盖自高丽以来。事大成习。不能自立。然至鄙朝 李氏。特秉尊华大义。首先背元归明。至神宗之世。为日本秀吉所迫。至代明受兵。几滨于亡。清朝之兴。屡为明受祸。当神宗四十七年己未。助明杨镐攻满洲兵败。元帅金应河独击杀数千人。矢尽死之。憙宗七年丁卯。满洲侵鄙国。以事明也。明朝命辽东巡抚袁崇焕救之未及。鄙朝 王不得已与清讲和。廷臣尹煌,郑蕴,尹集,洪翼汉,吴达济等皆上疏斥和。全国遂以为大义。毅宗九年丙子。清太宗又亲帅大军。猝入鄙国。围 王于南汉山城。丁丑粮尽援绝。 王痛哭出降。廷臣金尚宪,郑蕴等力争之不得。尚宪自缢。蕴自剚其腹。竟皆不殊。蕴去隐山中。清太宗竟质 王子而还。毅宗甲申。清世宗入燕京。始放还。后 嗣位。慨然怀雪耻之意。礼贤讲武。由水路通南京弘光帝。际清运方隆。不能伸恪致事大
盛说无所谓君。无所谓臣。不必别为国界。只讲信修睦。如是则举政府而废之否。抑只如共和国总统之制耶。右三节。皆难精析。幸赐辨示。
鄙人有万国大同议院一说。尝邮寄海牙平和会。一似上章于太清宫矣。今写呈。愿批数字回教。
与王湘绮(闿运)
承熙窃闻中华谈者。一辞言王壬秋先生为今世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被大总统礼意恳至。慨然一出。方总裁前清史事。若先生可谓不虚作此世人。亦可少展所学矣。承熙韩国一逋民耳。老而不死。妄观孔教会于京师。今且发向东省矣。犹欲一接龙门。以快子由于人之观。继有所欲陈者。鄙邦今亡矣。尚有五百年礼义道学历史。又有特色焉。盖自高丽以来。事大成习。不能自立。然至鄙朝 李氏。特秉尊华大义。首先背元归明。至神宗之世。为日本秀吉所迫。至代明受兵。几滨于亡。清朝之兴。屡为明受祸。当神宗四十七年己未。助明杨镐攻满洲兵败。元帅金应河独击杀数千人。矢尽死之。憙宗七年丁卯。满洲侵鄙国。以事明也。明朝命辽东巡抚袁崇焕救之未及。鄙朝 王不得已与清讲和。廷臣尹煌,郑蕴,尹集,洪翼汉,吴达济等皆上疏斥和。全国遂以为大义。毅宗九年丙子。清太宗又亲帅大军。猝入鄙国。围 王于南汉山城。丁丑粮尽援绝。 王痛哭出降。廷臣金尚宪,郑蕴等力争之不得。尚宪自缢。蕴自剚其腹。竟皆不殊。蕴去隐山中。清太宗竟质 王子而还。毅宗甲申。清世宗入燕京。始放还。后 嗣位。慨然怀雪耻之意。礼贤讲武。由水路通南京弘光帝。际清运方隆。不能伸恪致事大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82H 页
之仪。然国人尊攘之义。迄今炳然。此历史之特色也。今修清史者。或能因其事实。著其本色。则亦天下之公理也。不审盛见如何。虫鹄殊路。琥芥无缘。临纸于悒。或赐琼琚之报。以慰饥渴之怀。
与徐东海(世昌)
中华。天下之巨屋也。谋诸道三年而不成。待先生而都料焉。先生徘徊其傍。抚引拂绳而不下手。谈者疑焉。承熙曰是能建屋者也。夫大匠必先成一屋于心中。大而栋梁而间架之。小而扂(저본에는 '店'으로 되어 있다. 문집 서두의 정오표에 근거하여 '扂'으로 수정하였다.)楔以结搆之瞭如也。始绳墨而从焉。斧彼钜彼而卒如其心焉。尺寸差则屋仆矣。惟小匠之下手轻。故其屋陋而易坏。今先生心中之屋。其巨而完矣。第未知其七庙而三寝乎。阿房而建章乎耶。华殿而玉清观乎。有小匠师焉。生老绳枢之中。忽复风摇而雨漂。露地而卧。画指于腹。画明堂度衢室。无地起焉。世亦无问其制者。试图其地盘。献于都料。幸执引而一度之。承将借宿东省之橧巢。幸未死闻中州有宇宙一大屋焉。大书梁颜曰某年月日。东海徐某立足矣。
与徐侍郎(琪)
僻壤朽芥。猥荷琥磁之引。数纸惊蛇之草。已足弘璧。一落满中。梦想迢迢。金火迭禅矣。伏惟震艮超燕。清文增彩否。间接新报。贵社讲学兴礼。日现烝进。近日圣诞行祀。仪文壬林。风动全域。贵大总(저본에는 '副'로 되어 있다. 문집 서두의 정오표에 근거하여 '总'으로 수정하였다.)统演说之词。原本究终。迎节批窾。发圣道之光灵。此政中华一治之会。其郑重嘱付。专委贵社诸公。惟诸公亦已慷慨担肩。未知其对扬报答之道。将何以哉。窃惟孔子之道。即在彝伦事物之中。不比他教求诸茫昧玄远。颂祷纪念。只在修诸身心。施诸事为。其始自学校之教而基焉。读其书讲其理。习之为动作应对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艺。达之为德行政事言语文学。举而措之家国天下
与徐东海(世昌)
中华。天下之巨屋也。谋诸道三年而不成。待先生而都料焉。先生徘徊其傍。抚引拂绳而不下手。谈者疑焉。承熙曰是能建屋者也。夫大匠必先成一屋于心中。大而栋梁而间架之。小而扂(저본에는 '店'으로 되어 있다. 문집 서두의 정오표에 근거하여 '扂'으로 수정하였다.)楔以结搆之瞭如也。始绳墨而从焉。斧彼钜彼而卒如其心焉。尺寸差则屋仆矣。惟小匠之下手轻。故其屋陋而易坏。今先生心中之屋。其巨而完矣。第未知其七庙而三寝乎。阿房而建章乎耶。华殿而玉清观乎。有小匠师焉。生老绳枢之中。忽复风摇而雨漂。露地而卧。画指于腹。画明堂度衢室。无地起焉。世亦无问其制者。试图其地盘。献于都料。幸执引而一度之。承将借宿东省之橧巢。幸未死闻中州有宇宙一大屋焉。大书梁颜曰某年月日。东海徐某立足矣。
与徐侍郎(琪)
僻壤朽芥。猥荷琥磁之引。数纸惊蛇之草。已足弘璧。一落满中。梦想迢迢。金火迭禅矣。伏惟震艮超燕。清文增彩否。间接新报。贵社讲学兴礼。日现烝进。近日圣诞行祀。仪文壬林。风动全域。贵大总(저본에는 '副'로 되어 있다. 문집 서두의 정오표에 근거하여 '总'으로 수정하였다.)统演说之词。原本究终。迎节批窾。发圣道之光灵。此政中华一治之会。其郑重嘱付。专委贵社诸公。惟诸公亦已慷慨担肩。未知其对扬报答之道。将何以哉。窃惟孔子之道。即在彝伦事物之中。不比他教求诸茫昧玄远。颂祷纪念。只在修诸身心。施诸事为。其始自学校之教而基焉。读其书讲其理。习之为动作应对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艺。达之为德行政事言语文学。举而措之家国天下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82L 页
而已。最所患者。今学派新旧分歧。旧者不以事物为实用。新者至以纲常为赘旒。其势将至于圣道为瞽躄(저본에는 '躠'로 되어 있다. 문집 서두의 정오표에 근거하여 '躄'으로 수정하였다.)而世学化禽犊。顷承熙在北京。妄著孔教教科进行两论。付诸杂志论此事。近闻汤公化龙长教育部。用经训改编科书。将达诸学校。可谓知所本矣。贵社诸公既担荷全国孔教之重。可即社内设一学校。延一时名德师儒主教事。协助以通练时务之学者。妙选聪俊子弟。分大小学舍。上依三代德艺之制。近取列邦名物之教。期以岁月。使之成德而达材。则中华光复之功。当不让于别人。抑又有辞于天下万世矣。敝邦今无国矣。然尚有老宿英秀。呻呓岩窦。苟洪薮不拒涓流则承熙当招呼数辈。赍藜粝而借傍舍。庶几共沐嘉泽。未知阁下以为如何。贵社会案猥蒙收录之许。恭俟有事之辰。旋复流落。未遑。更陈。玆录贱名。送从侄炳专进呈上。付纳若干会金。万祈鉴收。
与汤教育部长(化龙)
教育部长汤先生阁下。承熙故韩国人。国亡无所归。流入中华七年。上冬忝孔教会于京师。读杂志十二篇。篇奉大名。纵未克一接龙门。未始非追陪下尘者。尔时妄作孔教教科论。论中华今日当依圣训立教科。达之国内学校。载在杂志十一号。孔道会以此意呈大总统。已经批准。教育部置之不理。孔道会诸公有欲私办此事。至招承熙主笔。政竟未果。今流落东省之奉天。奄四五朓朒。闻先生擢膺教部。首拟用经训辑教科。窃以为此乃中华第一筹也。夫中华者。纲常道德之中华也。今学派新旧割鸿沟。新者乃以孔教为刍狗。至背弃纲常。子不父其父。妇不夫其夫。化人类为禽兽。旧者例新学为夷狄而不知射御书数政事言语。皆出于圣人之大训。将至聋盲跛躄而无所用。二者虽有本末之重轻。其至残灭
与汤教育部长(化龙)
教育部长汤先生阁下。承熙故韩国人。国亡无所归。流入中华七年。上冬忝孔教会于京师。读杂志十二篇。篇奉大名。纵未克一接龙门。未始非追陪下尘者。尔时妄作孔教教科论。论中华今日当依圣训立教科。达之国内学校。载在杂志十一号。孔道会以此意呈大总统。已经批准。教育部置之不理。孔道会诸公有欲私办此事。至招承熙主笔。政竟未果。今流落东省之奉天。奄四五朓朒。闻先生擢膺教部。首拟用经训辑教科。窃以为此乃中华第一筹也。夫中华者。纲常道德之中华也。今学派新旧割鸿沟。新者乃以孔教为刍狗。至背弃纲常。子不父其父。妇不夫其夫。化人类为禽兽。旧者例新学为夷狄而不知射御书数政事言语。皆出于圣人之大训。将至聋盲跛躄而无所用。二者虽有本末之重轻。其至残灭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83H 页
人类一也。必阐述经训。由本该末。根之纲常仁义之道而达之事物术艺之用。内复三代庠序之粹。外集万国学校之长。一道德齐风俗然后。人类为人类。中华为中华矣。窃意成周三物之教。必件件有科书。而今惟有内则一书。似为女学科。周礼为大学政事科。仪礼为大学礼科。至孔氏之徒辑曲礼。似为小学通科。馀皆无可考。若如愚说立孔教五德五典六艺四科之科。恐宜类集圣训中言知言仁言勇敬诚之简而谅者。为小学五德科书。其言孝悌忠贞信之常节。为五典科。其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皆当證古参今。槩举其小者易者。为小学六艺科。若四科。乃如今大学科之为成德达材者之教其德行。言五德五典之大者。政事科则由礼乐射御书数。以至农工兵商百家之大法。言语则由父子君臣之应对。以及邦国交际。寰区音译。文学则自诗书史传。以至时用百体。无不该备然后。可以上尽古圣之范围。下副万务之酬酢。定一代之大典。立万邦之表准。自非通儒博识精考天下义理。或恐有未尽者。然以阁下高明。中华之多士。必不患无成。惟阁下勿以易易而轻之。又勿以艰大而少懈。以幸中华万世。遐陬下士。无预于大邦之盛典。然惟有区区一念。妄宣一得之愚。今窃幸有此实施之日也。庶臻未冷之前。获睹圣道之重明。不胜欢庆。略陈衷臆。幸垂鉴怜。俯惠一覆。顺祈文安。
与王晋卿(树楠)
王晋卿先生阁下。能记孔道会一幅影中。冠章甫深衣而大带之韩国老丑遗民耶。一落东省。云风冥漠。惟有芝凤光灵。往来心目间。未惟嗣后德符神腴。约会开筹。大展云雷之蕴否。承熙顷在京师。以四事干总统。枉烦新纸。或经览耶。其一。言学政当用圣训。编
与王晋卿(树楠)
王晋卿先生阁下。能记孔道会一幅影中。冠章甫深衣而大带之韩国老丑遗民耶。一落东省。云风冥漠。惟有芝凤光灵。往来心目间。未惟嗣后德符神腴。约会开筹。大展云雷之蕴否。承熙顷在京师。以四事干总统。枉烦新纸。或经览耶。其一。言学政当用圣训。编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第 483L 页
五德五典六艺四科教科书。通之学校。以一新旧之学。正纲常而达事务。其一。言财政当募内债。自总统先之。下及民庶。以地税作抵。随区集股。随股立票。自县而省而京。通织银行。公私兑交。继即量人土以一税法。铸钱货以一币制。竟无报。继拈出此二段。推说条例。拟呈徐国卿亦未达。今闻汤化龙先生主教育部。方用经训编教科。内债方张而黎副总统划月捧以先之。始知世间所见无大异。愚者亦有先获也。窃意中华大业。可从此益巩。吾圣人大道终不泯于天下也。然其中细目。不能无异同。扂楔椳臬。或有阙于阿房之云构。谨封条说二段。猥此呈上。幸择清燕之暇。留神一察。苟有九九可算。或可公诸议席。听于众论。虽未能然。犹可俯谅拙斲之苦心。评示巴音之谬节。诚感恩愈深。顺祈仁体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