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x 页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书
书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29H 页
答金文佐(昌淑○乙巳)
全国气挫。吾岭尤奄奄矣。上岁一行。或冀一声此义。而后先零星。已不免劻勷苟且之状。每念使贤座而偕之。庶几不至此老草矣。此来或得亲友书。类多悲楚之语。惟贤座一纸凛然使人脊梁自竖。但以鄙人此行。为若可贺者。则无乃略过分数耶。夫今 宗社辱矣。人民将尽刘矣。吾辈诚无乐乎生。然人之有生。受诸天地父母。亦重且大矣。古人所谓舍生取义者。以其有大于生者。虽欲求生而不得者也。岂真以死为乐哉。况吾辈一纸文字。只为职分如此。不容泯默而已。纲常大义。只寄寓于寂寥之空言。毫无补于国家之存亡。而以之媒犬羊之辱。为其所拘絷而莫之自拔。将何乐于此哉。设使慷慨激切。极口交骂。以挑其锋。不得则仰药剚腹以自尽。亦不过一时愤恨之所使。而谓之古君子从容处义之事则亦未见其必然。亦何足以得所为贺也。窃自以为吾辈遇此时。既一不幸也。吾身之入此中。又一不幸也。然既不幸入此矣。纵不能慷慨以自毙。亦不可违心而苟免。屡次盘诘。只忍性按气。惟直道吾事。任渠如何。人之欲我之生者。忧其太切而触忤。其能参酌以义理者。又欲弥缝说话。侥倖两全。恐俱未免私意。惟愚鲁一条心路则将死生二字俱付他造化翁手分。吾自说吾说事吾事而已。此间逼拶喧聒。反甚于场市。惟向壁孔一点明处。看先君辑要书。梳洗一过。今已付儿子。与同志分写毕。为付木计。未知此能有成耶。又未知此去几日。有此视息。惟欲看未熟书。究未尽义理。以待其尽。然亦未知何者为紧要矣。且恨如贤座者。不能更从容于讲
全国气挫。吾岭尤奄奄矣。上岁一行。或冀一声此义。而后先零星。已不免劻勷苟且之状。每念使贤座而偕之。庶几不至此老草矣。此来或得亲友书。类多悲楚之语。惟贤座一纸凛然使人脊梁自竖。但以鄙人此行。为若可贺者。则无乃略过分数耶。夫今 宗社辱矣。人民将尽刘矣。吾辈诚无乐乎生。然人之有生。受诸天地父母。亦重且大矣。古人所谓舍生取义者。以其有大于生者。虽欲求生而不得者也。岂真以死为乐哉。况吾辈一纸文字。只为职分如此。不容泯默而已。纲常大义。只寄寓于寂寥之空言。毫无补于国家之存亡。而以之媒犬羊之辱。为其所拘絷而莫之自拔。将何乐于此哉。设使慷慨激切。极口交骂。以挑其锋。不得则仰药剚腹以自尽。亦不过一时愤恨之所使。而谓之古君子从容处义之事则亦未见其必然。亦何足以得所为贺也。窃自以为吾辈遇此时。既一不幸也。吾身之入此中。又一不幸也。然既不幸入此矣。纵不能慷慨以自毙。亦不可违心而苟免。屡次盘诘。只忍性按气。惟直道吾事。任渠如何。人之欲我之生者。忧其太切而触忤。其能参酌以义理者。又欲弥缝说话。侥倖两全。恐俱未免私意。惟愚鲁一条心路则将死生二字俱付他造化翁手分。吾自说吾说事吾事而已。此间逼拶喧聒。反甚于场市。惟向壁孔一点明处。看先君辑要书。梳洗一过。今已付儿子。与同志分写毕。为付木计。未知此能有成耶。又未知此去几日。有此视息。惟欲看未熟书。究未尽义理。以待其尽。然亦未知何者为紧要矣。且恨如贤座者。不能更从容于讲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29L 页
讨之乐耳。万事不复上心。不容多言。万冀勉学精义。以幸吾党。
与李明和(燮在○乙卯)
爱我如座下。得之万里之远而不能同。别之三年之久而不相问。此怀更如何。迩来尚蜜府耶。抑向尊公所。晨夕承欢。田业亦有可赖耶。善人必有成。可恃者天也。承周流西南。无奇遇。今与同志几人。住奉天地。其详在韩基昱书中。或取见否。江北泞中。蛩蚷之日尚在眼中。老物无以报此意也。重逢不可期。期得一字。以慰相思之怀也。不宣。
答丁奎三(▣▣)别纸
易系辞第二章。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本义阴或变阳。阳或化阴。第九章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本义一变生水而六化成之。二化生火而七变成之。一则阴变而阳化。一则阳变而阴化。
变化之义。大略相近。而变有革旧生新之意。化有推旧为新之意。以阴阳分之则阳变阴化。乃其本体之自然也。今此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者。乃阳为阴阴为阳之妙用也。其曰阴变阳者。自阴而变为阳也。所自者阴而变者实是阳也。阳化阴者。自阳而化为阴也。所自者阳而化者实是阴也。此则阴阳之相因也。至若一变六化。二化七变。正指阳变阴化之本体也。故系辞于刚柔相推则曰生变化。言由此而生彼也。于一二六七则曰成变化。言以此而遂成此用也。本义所解。各因本经之义。虽若矛盾而实无异归矣。周子太极图说言阳变阴合者。亦与此相发。幸细商之。
总目原筮小注。前十卦主贞。后十卦主悔。
凡揲卦而三爻变者。皆二十卦。主内卦而变者为前十卦。主外卦而变者为后十卦。如乾卦内三爻皆变则为天地否。其馀内卦二
与李明和(燮在○乙卯)
爱我如座下。得之万里之远而不能同。别之三年之久而不相问。此怀更如何。迩来尚蜜府耶。抑向尊公所。晨夕承欢。田业亦有可赖耶。善人必有成。可恃者天也。承周流西南。无奇遇。今与同志几人。住奉天地。其详在韩基昱书中。或取见否。江北泞中。蛩蚷之日尚在眼中。老物无以报此意也。重逢不可期。期得一字。以慰相思之怀也。不宣。
答丁奎三(▣▣)别纸
易系辞第二章。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本义阴或变阳。阳或化阴。第九章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本义一变生水而六化成之。二化生火而七变成之。一则阴变而阳化。一则阳变而阴化。
变化之义。大略相近。而变有革旧生新之意。化有推旧为新之意。以阴阳分之则阳变阴化。乃其本体之自然也。今此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者。乃阳为阴阴为阳之妙用也。其曰阴变阳者。自阴而变为阳也。所自者阴而变者实是阳也。阳化阴者。自阳而化为阴也。所自者阳而化者实是阴也。此则阴阳之相因也。至若一变六化。二化七变。正指阳变阴化之本体也。故系辞于刚柔相推则曰生变化。言由此而生彼也。于一二六七则曰成变化。言以此而遂成此用也。本义所解。各因本经之义。虽若矛盾而实无异归矣。周子太极图说言阳变阴合者。亦与此相发。幸细商之。
总目原筮小注。前十卦主贞。后十卦主悔。
凡揲卦而三爻变者。皆二十卦。主内卦而变者为前十卦。主外卦而变者为后十卦。如乾卦内三爻皆变则为天地否。其馀内卦二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30H 页
爻变而外卦一爻变者凡九卦。合为前十卦。外三爻变则为地天泰。其馀外卦二爻变而内卦一爻变者凡九卦。合为后十卦。前十卦重在本卦故主贞。后十卦重在外卦故主悔。此则内外之别也。此于启蒙中当参考。幸复细商。
答都敬仲(学模○癸卯)
顷覆草草。续奉长笺。深悼往者之难追。更求刍荛之可采。其意甚善。欲相厚其可量哉。大抵人欲立志。从道理上去。必须先落去世间利害毁誉营求趋避等许多思想。只寻一条是处。读书以讲求之。应事以磨鍊之。定作毕生之计然后。可以有得。苟徒凭若干才气。一时意想。欲猎取几段文字。饰得外来面目。以求衒耀于世人。虽终日矻矻。断送一生。亦终于伪冒而已。贤者才智既优。且有家庭绪馀。苟以实心求实学则何患不到贤达地位。今所云外物挐掣心闹志分等诸般病根。皆须用一个实字断去。人生世间。畴不应事接务。只于应接上。亦只有一个义字。只从一义字去。直是生活境界。更何闹着此心为哉。所询礼疑。随条贡愚。幸益加讲质于大方而定之也。
别纸
割股断指。若不的其为对症之剂则尤不当为。为之者未便是要名。而其为伤生而害理则审矣。既云非常而过中则非所以为训。非所以为法。禁之恐未害也。
古所云正寝。即适室。今之外寝犹为近之。宋孙宣公迁于外寝以是也。今以内寝为正寝。至疾病而反迁居之。谬俗可骇。
本朝受教录所云立嗣后生子奉祀。继子论以众子者。虽因大明令而未尝施行。栗谷尝言其不久旋罢。而礼官误置于新定科条。
答都敬仲(学模○癸卯)
顷覆草草。续奉长笺。深悼往者之难追。更求刍荛之可采。其意甚善。欲相厚其可量哉。大抵人欲立志。从道理上去。必须先落去世间利害毁誉营求趋避等许多思想。只寻一条是处。读书以讲求之。应事以磨鍊之。定作毕生之计然后。可以有得。苟徒凭若干才气。一时意想。欲猎取几段文字。饰得外来面目。以求衒耀于世人。虽终日矻矻。断送一生。亦终于伪冒而已。贤者才智既优。且有家庭绪馀。苟以实心求实学则何患不到贤达地位。今所云外物挐掣心闹志分等诸般病根。皆须用一个实字断去。人生世间。畴不应事接务。只于应接上。亦只有一个义字。只从一义字去。直是生活境界。更何闹着此心为哉。所询礼疑。随条贡愚。幸益加讲质于大方而定之也。
别纸
割股断指。若不的其为对症之剂则尤不当为。为之者未便是要名。而其为伤生而害理则审矣。既云非常而过中则非所以为训。非所以为法。禁之恐未害也。
古所云正寝。即适室。今之外寝犹为近之。宋孙宣公迁于外寝以是也。今以内寝为正寝。至疾病而反迁居之。谬俗可骇。
本朝受教录所云立嗣后生子奉祀。继子论以众子者。虽因大明令而未尝施行。栗谷尝言其不久旋罢。而礼官误置于新定科条。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30L 页
不可举行。续大典凡无子立后者。虽或生子。当为第二子。以立后者奉祀。此当遵行云云。若夫立后而不立案。自是末俗谬习。既觉其非。便可追出礼斜以正之。若欲因是而罢继。亦有东贤所论。可据也。苟不奉祀于所后而又使之不还本宗则是乃无父之人也。可以立于天地之间乎。君家遗命。果以君奉祀耶。是则吾非敢知。然礼意则只如是也。但此人家大事。不敢索言。惟熟讲而行之。
韩南塘曰前后所后子皆无后。二妻皆立后则前所后之子为长子之子。自当承重。此一说也。先君曰次养咈理伤恩。王法所当禁。但宗事浩大。取族人之子而养之。使之替劳。是乃养子也。姑摄其祀。以俟立后可也。此正其本也。参考二说。大义可知。
尤庵曰前后妻皆没后。始为之子者。当为前妻之子。此恐得宜。
有丧告庙礼也。既告庙则亦宜告殡。
仪礼男子袭用褖衣。乃深衣之黑者。士妻亦用褖衣。是通用也。
死者一袭。千古不易。丧中死者。恐当以吉服为正。丧服则挂诸灵床似可。上食象生。当从用素之说。祭奠事神。当用肉。勿论葬前后。只待服限恐宜。然先儒说多端。实难妄意折衷。至如丧者平日开素与否。不必论。生者或用权。而死者只论礼意为可。
死而设奠。既用庋阁之馀。则不必只用酒果。虽粥饮亦可。退溪所云处大变。只说仓皇未能备仪。只得因病时之未复膳者耳。虽以死者言。病革而亡。非大变耶。
仪礼家礼皆以朝夕哭奠。为一时事。备要误分作二项。盖因通解而然耳。
家礼上食云如朝奠。果似有哭。仪礼则下室之馈。只如平生。是无哭也。礼意则仪礼恐长。欲参酌之则待进茶后哭。或似得宜。昔南
韩南塘曰前后所后子皆无后。二妻皆立后则前所后之子为长子之子。自当承重。此一说也。先君曰次养咈理伤恩。王法所当禁。但宗事浩大。取族人之子而养之。使之替劳。是乃养子也。姑摄其祀。以俟立后可也。此正其本也。参考二说。大义可知。
尤庵曰前后妻皆没后。始为之子者。当为前妻之子。此恐得宜。
有丧告庙礼也。既告庙则亦宜告殡。
仪礼男子袭用褖衣。乃深衣之黑者。士妻亦用褖衣。是通用也。
死者一袭。千古不易。丧中死者。恐当以吉服为正。丧服则挂诸灵床似可。上食象生。当从用素之说。祭奠事神。当用肉。勿论葬前后。只待服限恐宜。然先儒说多端。实难妄意折衷。至如丧者平日开素与否。不必论。生者或用权。而死者只论礼意为可。
死而设奠。既用庋阁之馀。则不必只用酒果。虽粥饮亦可。退溪所云处大变。只说仓皇未能备仪。只得因病时之未复膳者耳。虽以死者言。病革而亡。非大变耶。
仪礼家礼皆以朝夕哭奠。为一时事。备要误分作二项。盖因通解而然耳。
家礼上食云如朝奠。果似有哭。仪礼则下室之馈。只如平生。是无哭也。礼意则仪礼恐长。欲参酌之则待进茶后哭。或似得宜。昔南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31H 页
贲趾如此。
朝先奠而后食。夕先食而后奠。象生也。古者日再食。故丧亦再馈。今乡俗有午飧则独阙死者果未安。成听松日三上食。亦在贤孝所遵。鄙人居丧。冬则再上食。夏则三上食。一从生者。未知如何。
朔而不望。古士礼也。今俗通朔望。然依礼废望。亦礼之正也。骇众不须病。朔奠兼上食礼也。奚论虞之前后。
郑氏以衽为燕尾。已无据矣。此则不须长言。而亦只用二片分左右各一。家礼作双燕尾。只因俗误。大全从廖氏说定左右各一幅。此可遵也。
古者丧冠缞服而已。丧冠即今所云屈巾者。出入无别服也。方笠罗时俗制云。
母丧内父死者。服定于始死之日。不可以后日父亡而变也。主题于父死之后。只可以当时父亡而处之也。虽若矛盾。实各当其地也。期后撤灵固可。而或可用寒旅说仍奉三年耶。父在时题母主则三年毋改正也。母祥不可无祝。既以父亡告其殡矣。祝辞改措何害。
偕丧合殡非礼。虽一室。当隔障各设。
父先亡而母卒。当服母三年。此有尤庵说可考。
有衰则有负版辟领衰。仪礼甚明。杨氏说恐不可从。许性斋曰无衰何以名衰。
生父之生父。不当再降。
追服之非礼。未知谁氏说也。愚未敢知也。在家者既服而除。追服者未服而方始。何害于吉凶之异。祥期则从死者之亡日。服限则以服者之定限。亦何妨也。
朝先奠而后食。夕先食而后奠。象生也。古者日再食。故丧亦再馈。今乡俗有午飧则独阙死者果未安。成听松日三上食。亦在贤孝所遵。鄙人居丧。冬则再上食。夏则三上食。一从生者。未知如何。
朔而不望。古士礼也。今俗通朔望。然依礼废望。亦礼之正也。骇众不须病。朔奠兼上食礼也。奚论虞之前后。
郑氏以衽为燕尾。已无据矣。此则不须长言。而亦只用二片分左右各一。家礼作双燕尾。只因俗误。大全从廖氏说定左右各一幅。此可遵也。
古者丧冠缞服而已。丧冠即今所云屈巾者。出入无别服也。方笠罗时俗制云。
母丧内父死者。服定于始死之日。不可以后日父亡而变也。主题于父死之后。只可以当时父亡而处之也。虽若矛盾。实各当其地也。期后撤灵固可。而或可用寒旅说仍奉三年耶。父在时题母主则三年毋改正也。母祥不可无祝。既以父亡告其殡矣。祝辞改措何害。
偕丧合殡非礼。虽一室。当隔障各设。
父先亡而母卒。当服母三年。此有尤庵说可考。
有衰则有负版辟领衰。仪礼甚明。杨氏说恐不可从。许性斋曰无衰何以名衰。
生父之生父。不当再降。
追服之非礼。未知谁氏说也。愚未敢知也。在家者既服而除。追服者未服而方始。何害于吉凶之异。祥期则从死者之亡日。服限则以服者之定限。亦何妨也。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31L 页
影帧则几筵及祭祀时别揭恐宜。
神道饭右。先儒说固多。然考仪礼。未见其證。若三年内则尤涉矛盾。恐当只依象生例。然此亦聚讼。未敢质言。
古者吊于人。不食酒肉。葬时不用酒肉礼也。强进酒肉而冀其不食。亦岂理也。若老者及閒杂人则不必拘也。役夫则不惟不禁。当厚馈也。
小祥不惟练衣。所用升数又异。虽贫何可不制服耶。虽练服。斩不可为齐。葛不可易布。无葛则用颖。先儒有说。
丧中躬行先忌者。深衣最当。冠用素冠恐好。而头巾已自汉后。平凉子亦自罗丽。成俗已久。亦恐不妨。
葬前废祭。葬后忌祭无祝单献。并有成说矣。先祖忌祭。何可以支孙身死而废之。若祭者于死者。为不食之亲则殡前可不祭也。
祭先馂馀奠于灵座。恐合象生之意。所谓馂馀不祭者。言不以生人之馂而祭于神也。
丧中新墓墓奠及几筵仪节。并无祝单献。俗节既奠于筵则虽上墓恐当阙。墓祭既云如忌祭则似无不用饭羹之意。今或阙之者。只省礼也。
丧中祭墓。既无祝。山神无祝。似未害。
家礼参礼俗节。有事告。初祖先祖祭。皆先降后参。盖神主仍在故处则降神为急。如初祖先祖。只设虚位则又以降神为急。惟出主行祀则参谒为急。抑有精义于其间欤。
古人庙祭。已有享同几之义。不须以狎亵为嫌也。但大体则恐当以家礼为正。
行祀以子时以后则无所违矣。但古人行祀。皆以质明。
神道饭右。先儒说固多。然考仪礼。未见其證。若三年内则尤涉矛盾。恐当只依象生例。然此亦聚讼。未敢质言。
古者吊于人。不食酒肉。葬时不用酒肉礼也。强进酒肉而冀其不食。亦岂理也。若老者及閒杂人则不必拘也。役夫则不惟不禁。当厚馈也。
小祥不惟练衣。所用升数又异。虽贫何可不制服耶。虽练服。斩不可为齐。葛不可易布。无葛则用颖。先儒有说。
丧中躬行先忌者。深衣最当。冠用素冠恐好。而头巾已自汉后。平凉子亦自罗丽。成俗已久。亦恐不妨。
葬前废祭。葬后忌祭无祝单献。并有成说矣。先祖忌祭。何可以支孙身死而废之。若祭者于死者。为不食之亲则殡前可不祭也。
祭先馂馀奠于灵座。恐合象生之意。所谓馂馀不祭者。言不以生人之馂而祭于神也。
丧中新墓墓奠及几筵仪节。并无祝单献。俗节既奠于筵则虽上墓恐当阙。墓祭既云如忌祭则似无不用饭羹之意。今或阙之者。只省礼也。
丧中祭墓。既无祝。山神无祝。似未害。
家礼参礼俗节。有事告。初祖先祖祭。皆先降后参。盖神主仍在故处则降神为急。如初祖先祖。只设虚位则又以降神为急。惟出主行祀则参谒为急。抑有精义于其间欤。
古人庙祭。已有享同几之义。不须以狎亵为嫌也。但大体则恐当以家礼为正。
行祀以子时以后则无所违矣。但古人行祀。皆以质明。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32H 页
忌与节同日则先忌祀次节荐。恐无不可。若只奉单位则当于祭时。并荐时食。
答都敬仲(乙卯)
春秋两书。向我勤渠。从知年间兴居印昔。且有向上一念。不忘在肚里。慰浣殊多。未死一物。狂妄无足道。漂流颠踣。尚且视息。亦命之奇矣。今又被妻孥来。绑住带累弘多。回首故山。只有两行凉泪。知旧书札。皆懒于修答。尚何说也。尊先君状行。读之恍然如前生旧友。不忍默口。强扫秃构拙。未知能副用耶。商量取舍之。管里还卜。或缘事势之不得已。然所谓随时世者何事也。吾素无化导之能。况今自谋不暇。那有一章训辞足为佩服之资。顾天地生人。各有一个心。即主宰之天理也。此理能自主宰则无论生死祸福。自有当行之路。不能自主宰。反为形气所役。即为物所驱。牛去马去而已。今人好说随时世三字。乃不有心也。此一个心。已不能自主。又去求何事。贤者能即吾心主宰之理而求之。不以时世变迁则毕生佩服者。恐不外是矣。尚冀谅此老夫心。
与申克叟(弘均),克贤(太均。○丁未)
自季益归。世事益乖。吾衰亦日益甚而情路益落落。兴言怆叹。今朝忽见阶前黄花有心。未惟尊府气候清宁。伯季联椠。讲习有乐。门外尘风。都不入肚里。又有寻讨得义理。可以语同志者否。并切恋仰。承熙近患风痰梗胸。遂发咳喘。正是老人之症。眼前复多可虞。儿子买屋江阳。方事移计。然一时偎风。安得暖地耶。垂死之物。徒事摇摇。世间事皆已矣。那间有隙可相顾耶。面固外也。耿耿者心。顾今世后进稍涉才气者。尽向他边。将无人读我圣书矣。每念贤昆季资地既美。而更有守定底意。幸愿终始此心。不以此世而
答都敬仲(乙卯)
春秋两书。向我勤渠。从知年间兴居印昔。且有向上一念。不忘在肚里。慰浣殊多。未死一物。狂妄无足道。漂流颠踣。尚且视息。亦命之奇矣。今又被妻孥来。绑住带累弘多。回首故山。只有两行凉泪。知旧书札。皆懒于修答。尚何说也。尊先君状行。读之恍然如前生旧友。不忍默口。强扫秃构拙。未知能副用耶。商量取舍之。管里还卜。或缘事势之不得已。然所谓随时世者何事也。吾素无化导之能。况今自谋不暇。那有一章训辞足为佩服之资。顾天地生人。各有一个心。即主宰之天理也。此理能自主宰则无论生死祸福。自有当行之路。不能自主宰。反为形气所役。即为物所驱。牛去马去而已。今人好说随时世三字。乃不有心也。此一个心。已不能自主。又去求何事。贤者能即吾心主宰之理而求之。不以时世变迁则毕生佩服者。恐不外是矣。尚冀谅此老夫心。
与申克叟(弘均),克贤(太均。○丁未)
自季益归。世事益乖。吾衰亦日益甚而情路益落落。兴言怆叹。今朝忽见阶前黄花有心。未惟尊府气候清宁。伯季联椠。讲习有乐。门外尘风。都不入肚里。又有寻讨得义理。可以语同志者否。并切恋仰。承熙近患风痰梗胸。遂发咳喘。正是老人之症。眼前复多可虞。儿子买屋江阳。方事移计。然一时偎风。安得暖地耶。垂死之物。徒事摇摇。世间事皆已矣。那间有隙可相顾耶。面固外也。耿耿者心。顾今世后进稍涉才气者。尽向他边。将无人读我圣书矣。每念贤昆季资地既美。而更有守定底意。幸愿终始此心。不以此世而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32L 页
少懈也。读书贵求义理。不在文辞。冬间正好着意。未知料理在何地。亦愿相闻也。
答郭渭龙(大渊幼名)别纸(丙申)
老子以为万物始生于无。因以无为本。故守玄牝以致其虚无。实欲因虚无而求实有也。佛氏以为万物终归于灭。因以灭为宗。故绝伦常以存其寂灭。实欲资寂灭而祈感生也。其大要不相远也。
气质者物也。物无不变。寒变而暑。阴变而阳。在天者已然。岂以天赋之故而不可变也。如今人猝然怒则气蒸热。按而降之则便融然而平。暂者犹然。况久而习者乎。然变者气也。能变之者理也。
物有本末之物。盖指德与民也。然事有终始。似统指明新格致等事。而朱子只属诸知止能得。未敢知也。
意只是心之用。心则兼体用矣。诚只是实。虽实做去。或从情重处做错。如有人诚心为孝。或因亲怒而恐惧则有不察而失措者。
我德既新则民自然兴起而自新。我又从而振起之。非姑不新之而必待其自新也。然以文势推之。则如康诰所释作而新之者。似可为新民之正释。而朱子乃别释之。或有精义欤。
文王五止。举其大且广者而小者该其中。君臣父子大者也。国人则广矣。兄弟夫妇。为伦则重而其及则差小。
虽子之爱亲。辟则或至于孙性之受布进衣。反至忝亲。敬君而辟则亦或陷于妇寺之忠。
忿懥常情也而不察则失其正。此言人有忿懥则易于失正。非谓忿懥便不正也。亲爱情之正也。辟然后为病。何尝云亲爱则身不修乎。
善必积而后能化俗。故言一家。如周文武妊姒是也。恶则虽一人。
答郭渭龙(大渊幼名)别纸(丙申)
老子以为万物始生于无。因以无为本。故守玄牝以致其虚无。实欲因虚无而求实有也。佛氏以为万物终归于灭。因以灭为宗。故绝伦常以存其寂灭。实欲资寂灭而祈感生也。其大要不相远也。
气质者物也。物无不变。寒变而暑。阴变而阳。在天者已然。岂以天赋之故而不可变也。如今人猝然怒则气蒸热。按而降之则便融然而平。暂者犹然。况久而习者乎。然变者气也。能变之者理也。
物有本末之物。盖指德与民也。然事有终始。似统指明新格致等事。而朱子只属诸知止能得。未敢知也。
意只是心之用。心则兼体用矣。诚只是实。虽实做去。或从情重处做错。如有人诚心为孝。或因亲怒而恐惧则有不察而失措者。
我德既新则民自然兴起而自新。我又从而振起之。非姑不新之而必待其自新也。然以文势推之。则如康诰所释作而新之者。似可为新民之正释。而朱子乃别释之。或有精义欤。
文王五止。举其大且广者而小者该其中。君臣父子大者也。国人则广矣。兄弟夫妇。为伦则重而其及则差小。
虽子之爱亲。辟则或至于孙性之受布进衣。反至忝亲。敬君而辟则亦或陷于妇寺之忠。
忿懥常情也而不察则失其正。此言人有忿懥则易于失正。非谓忿懥便不正也。亲爱情之正也。辟然后为病。何尝云亲爱则身不修乎。
善必积而后能化俗。故言一家。如周文武妊姒是也。恶则虽一人。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33H 页
亦足丧国。如商纣是也。
答郭大渊(奫)
相别几年。奉心画以刮眯眼。固知炉韛之傍多良金。然苟非直木之顺墨。岂易入材耶。所谓采色不足为目。刍豢不足为口者。是其田地也。若夫润色之则自有家庭之乐。老夫只幸得见渠成。何容一口为哉。中庸尽难理会。既逐段逐句究竟去。又须会通一篇。看出古人立言大意始得。非比他书零零散散耳。序中虚灵知觉。谓虚灵为体。知觉为用亦得。谓虚灵知觉自有体用亦恐得。但以下文所以为知觉者不同。證知觉之为用则恐未然。盖一而已之知觉。体也亦然。用也亦然。其不同者。乃在为知觉处耳。虚灵字以理看亦得。以气看亦得。谓合理气亦得。然于一而已处。妙在理上。若气则有许多不一处耳。鬼神之为阴阳屈伸往来之气。孰不知之。但中庸直以鬼神为德为诚。乃就气上做理看。如孔子说水哉水哉。程子曰此道体也。此上文言鸢飞鱼跃。朱子直曰飞跃费也。其所以飞跃隐也。此言鬼神则曰不见闻隐也。体物如在则费矣。所谓费隐者。即此理之体用也。其说鬼神之为德则曰如说中庸之为德不成说。中庸是形而下者。此乃以鬼神为形而上也。且程子所言造化之迹。固气也。如张子所言二气之良能。乃指其理也。朱子以张子说为得。亦以此也。然此等处。只即气言理而已。岂真以鬼神为理哉。程子尝曰器亦道。中庸鬼神之为理。亦此类也。愿以此入意一究也。
别纸(太极图疑义)
第一圈。
此就阴阳中挑出其本体。在上面不杂乎气而为言。非所以明不
答郭大渊(奫)
相别几年。奉心画以刮眯眼。固知炉韛之傍多良金。然苟非直木之顺墨。岂易入材耶。所谓采色不足为目。刍豢不足为口者。是其田地也。若夫润色之则自有家庭之乐。老夫只幸得见渠成。何容一口为哉。中庸尽难理会。既逐段逐句究竟去。又须会通一篇。看出古人立言大意始得。非比他书零零散散耳。序中虚灵知觉。谓虚灵为体。知觉为用亦得。谓虚灵知觉自有体用亦恐得。但以下文所以为知觉者不同。證知觉之为用则恐未然。盖一而已之知觉。体也亦然。用也亦然。其不同者。乃在为知觉处耳。虚灵字以理看亦得。以气看亦得。谓合理气亦得。然于一而已处。妙在理上。若气则有许多不一处耳。鬼神之为阴阳屈伸往来之气。孰不知之。但中庸直以鬼神为德为诚。乃就气上做理看。如孔子说水哉水哉。程子曰此道体也。此上文言鸢飞鱼跃。朱子直曰飞跃费也。其所以飞跃隐也。此言鬼神则曰不见闻隐也。体物如在则费矣。所谓费隐者。即此理之体用也。其说鬼神之为德则曰如说中庸之为德不成说。中庸是形而下者。此乃以鬼神为形而上也。且程子所言造化之迹。固气也。如张子所言二气之良能。乃指其理也。朱子以张子说为得。亦以此也。然此等处。只即气言理而已。岂真以鬼神为理哉。程子尝曰器亦道。中庸鬼神之为理。亦此类也。愿以此入意一究也。
别纸(太极图疑义)
第一圈。
此就阴阳中挑出其本体。在上面不杂乎气而为言。非所以明不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33L 页
离于阴阳也。朱子于此。特曰此无极而太极者。所以正释于其始也。第二第三四五圈皆一也。非谓第一独然也。以气则有质形之渐。而此理只一印而已。何待剔出然后为无极乎。
所谓太极为体。动静为用者。体用之体也。是以太极为静而动。静为动。岂可哉。此言即阴阳而指其本体者。真体之体也。是以阴阳为形质而太极为本体也。与静而对动之体。自不同。
第一圈第二第三圈。不可分心性情。太极只是心。在阴阳则为阴阳之心。在五行则为五行之心。在万物则为万物之心。其静而乘阴者为性。动而乘阳者为情。亦随处皆然。性犹太极。以本体言。心犹阴阳。以动静言固可云。然但朱子此说本意。恐只是以性为理。以心为气而已。是乃其初年主性乘心之说者也。心为太极。乃以主宰之真体言。恐当为定论。
第二圈。
动而行阳。静而生阴。自动自静也。既生阴阳。动静与同。则可谓乘阳而动。乘阴而静。然自太极言之则亦只是自动自静。若必待有所乘而动静则是太极为有形之一死物耳。乘阳而动。动极则生阴。乘阴而静。静极则生阳。生生不穷。何时不然。
机是将然之势。动静理之动静也一对语似甚精。以动静为所乘之机者。言一动一静。乃太极所乘之势。恐非谓乘阴而乘阳。乃太极自乘其势也。其势既一动而一静则自然生阳生阴。然直云生阴阳之机则恐语句枯贴。无以形容自然不穷底意。
第三圈。
生水火金木土者。固是阴阳。而阳之变阴之合。亦此理动静之妙也。语其本体则太极生五行也。语其形质则阴阳生五行也。妙之
所谓太极为体。动静为用者。体用之体也。是以太极为静而动。静为动。岂可哉。此言即阴阳而指其本体者。真体之体也。是以阴阳为形质而太极为本体也。与静而对动之体。自不同。
第一圈第二第三圈。不可分心性情。太极只是心。在阴阳则为阴阳之心。在五行则为五行之心。在万物则为万物之心。其静而乘阴者为性。动而乘阳者为情。亦随处皆然。性犹太极。以本体言。心犹阴阳。以动静言固可云。然但朱子此说本意。恐只是以性为理。以心为气而已。是乃其初年主性乘心之说者也。心为太极。乃以主宰之真体言。恐当为定论。
第二圈。
动而行阳。静而生阴。自动自静也。既生阴阳。动静与同。则可谓乘阳而动。乘阴而静。然自太极言之则亦只是自动自静。若必待有所乘而动静则是太极为有形之一死物耳。乘阳而动。动极则生阴。乘阴而静。静极则生阳。生生不穷。何时不然。
机是将然之势。动静理之动静也一对语似甚精。以动静为所乘之机者。言一动一静。乃太极所乘之势。恐非谓乘阴而乘阳。乃太极自乘其势也。其势既一动而一静则自然生阳生阴。然直云生阴阳之机则恐语句枯贴。无以形容自然不穷底意。
第三圈。
生水火金木土者。固是阴阳。而阳之变阴之合。亦此理动静之妙也。语其本体则太极生五行也。语其形质则阴阳生五行也。妙之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34H 页
者固理也。其合亦恐舍却理不得。阴合之合。是辟翕之翕。妙合之合。是分合之合。恐微有分矣。
第四圈。
此言天地第一初。生人生物。各具牝牡雌雄者也。盖天开地辟。二气氤氲。然后乃生人物。太极生阴阳而天地之气始分。阴阳生五行而天地之形质始成。于是乎人物乃生。所以不可只言阴阳而特举天地也。然天地只是物。不得为生人生物之主宰。乾坤者天地之主宰也。即所谓太极也。主太极而言则太极一阴而一阳矣。是所谓道也。从天地而言则天之极为乾。地之极为坤。是所谓乾道坤道也。道一也而有分合之异也。
第五圈。
上圈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气化也。当初无一物。只因二五交会而生者也。此言万物化生。形化也。万物既生。自有牝牡。牝牡相合而又生生而不穷矣。不可以此圈。反作自然化生之意也。上言气化。从一本而万殊。有竖底意。此言形化。从万殊而又生生。有横底意。直书横书。恐亦有意。
答郭大渊(癸卯)
所谕物诱之未能顿祛。气质之未克矫揉。固学者之所不能免。只合自知自药。待到成熟。若夫所云王霸路头。政学者所大着眼处。今人将此做帝王家事。不知自家一个心上善利之判。直是生死界处。真儒不作。名实乖舛。强而才者。席势骋(저본에는 '聘'으로 되어 있다. 문집 서두의 정오표에 근거하여 '骋'으로 수정하였다.)辩。口谈性命。曰孔曰朱。以颠倒一世。弱而庸者。卑辞足恭。葫芦义理。曰朱曰退。以闇然媚俗。齐桓宋襄。接武儒门。靡然一套。莫之谁何。宜足下之忧叹也。然足下资性质直。且有所受于家庭。岂有是哉。抑有可忧者。凡吾
第四圈。
此言天地第一初。生人生物。各具牝牡雌雄者也。盖天开地辟。二气氤氲。然后乃生人物。太极生阴阳而天地之气始分。阴阳生五行而天地之形质始成。于是乎人物乃生。所以不可只言阴阳而特举天地也。然天地只是物。不得为生人生物之主宰。乾坤者天地之主宰也。即所谓太极也。主太极而言则太极一阴而一阳矣。是所谓道也。从天地而言则天之极为乾。地之极为坤。是所谓乾道坤道也。道一也而有分合之异也。
第五圈。
上圈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气化也。当初无一物。只因二五交会而生者也。此言万物化生。形化也。万物既生。自有牝牡。牝牡相合而又生生而不穷矣。不可以此圈。反作自然化生之意也。上言气化。从一本而万殊。有竖底意。此言形化。从万殊而又生生。有横底意。直书横书。恐亦有意。
答郭大渊(癸卯)
所谕物诱之未能顿祛。气质之未克矫揉。固学者之所不能免。只合自知自药。待到成熟。若夫所云王霸路头。政学者所大着眼处。今人将此做帝王家事。不知自家一个心上善利之判。直是生死界处。真儒不作。名实乖舛。强而才者。席势骋(저본에는 '聘'으로 되어 있다. 문집 서두의 정오표에 근거하여 '骋'으로 수정하였다.)辩。口谈性命。曰孔曰朱。以颠倒一世。弱而庸者。卑辞足恭。葫芦义理。曰朱曰退。以闇然媚俗。齐桓宋襄。接武儒门。靡然一套。莫之谁何。宜足下之忧叹也。然足下资性质直。且有所受于家庭。岂有是哉。抑有可忧者。凡吾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34L 页
辈所以宅心处物。有一毫近名而便乎私者。皆不害为充类之盗。足下所指。无乃在此等处耶。承平生坐在此里许。每一检过。往往发汗竟趾。方自救之不暇。无力为足下谋者。幸愿此去几何。互相磨砺。庶几免大戾于上天也。性犹太极。心犹阴阳一条。愚亦初间只作心动静。看看来。其下段明明说大极在阴阳之中。惟性与心亦然。诚不敢扭捏其意。以回互其说。顾此条虽在庚戌之后一时说话。先后有难的知。加以记者仁智殊见。每因其意之所近而转其心手。难以一槩测也。要之与心为太极。与夫未发为太极。不是之论。不啻南北。则其不得为定论也的矣。莫如只因白本平说。是底还他是。非底还他非。庶几不差于正见。未知如何。自太极而言则动则便是阳静则便是阴云者。古人或有此般话头。却甚险危。似认理作为阳为阴之物。恐不可为训也。朱子解太极图说第二圈曰此太极之动而阳静而阴者也。此言太极动静而一阴一阳云尔。非谓太极动而为阳静而为阴也。其圈傍之只书阳动阴静者。只据在外之阳阴而识别之耳。非并指太极而曰阳阴也。故其图解别指其中圈曰其本体也。指左圈曰阳之动。右圈曰阴之静也。岂不较然乎。指第二圈为阴阳。如指第三圈为五行。然合以言之则皆一太极图也。谓太极动静生阴阳者。截从阴阳始生之初而言者也。谓太极乘阴阳而动静者。乃就阴阳已生之后而言者也。纵欲敏妙看。岂可屈前置后。颠倒其说耶。其曰初非无气之理自动静以生阴阳者。亦恐太快。朱子曰当初元无一物。只是有此理而已。此个道理。便会动而生阳静以生阴。以此推之。庶可知其为病矣。今乃复以太极之动。谓乘阴中之根阳。太极之静。谓乘阳中之根阴。以證此理之不能无气而自动静。尤觉蹉过。夫如是矣。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35H 页
太极动静之先。已有阴阳而谓阴生阴阳生阳足矣。何可曰太极动静而生乎。幸乞精下思量。所乘之机云云。解作理乘气者。其證援何啻出入乘气机一句耶。区区只为此动静二字。乃指太极之动静。不应遽以此动静属之气机。所以将此机字。如道机化机之机看。其看机字既异于气机。故其看乘字亦不要作理乘气之乘。而只看似乘时乘势之乘。以为此太极之一动一静。乃其所乘之势自然如此。如关棙子之静极便动动极便静。循环不已云尔。今以机字之涉于形气。而必欲做气机看则太极之极。独不涉于形状耶。言此理之本然准则则曰太极。言此理之自然动静则曰所乘之机。同一借證。亦何害也。且来谕以气机为證。而却道是乘阴乘阳之机。则又似将此机字属之理。无乃相戾耶。因念尊仲府令公以机字当之理而解作乘阴阳之机。此其大义所归则与鄙意相契。然只此所乘二字。却恐艰晦不驯。亦不敢遽舍己以从之也。未知近复以为如何。足下想有所承受。而却引乘气机三字为證。无乃误下说话者耶。并望细察。
答金观于(在华○丙午)
初冬一问。深知相与之厚。而小函鸣谢。未记落在何手。仙邻碧灯。满照心曲。差可慰幸。然亦阿闪影子而已。未惟别后省温保啬。开蒙有益。且能振拔心力。不为外物所倒夺否。说书代耕。固亦非贤者所安。然非吴椽受污之比。且邻蒙挟册。又非寄身客馆之苟。既不能辞则只当安心向里。尽在我之职。庶几慊于己益于人。不必留作一吝在胸间耳。且穷厄之不为病。已略控矣。苟得此心一定。从道理上建立基址。则即见天地间。穷通否泰。毁誉死生。皆是昼夜寒暑之类。无足以动吾一发。耕渔钓采。车驷圭组。皆当顺吾之
答金观于(在华○丙午)
初冬一问。深知相与之厚。而小函鸣谢。未记落在何手。仙邻碧灯。满照心曲。差可慰幸。然亦阿闪影子而已。未惟别后省温保啬。开蒙有益。且能振拔心力。不为外物所倒夺否。说书代耕。固亦非贤者所安。然非吴椽受污之比。且邻蒙挟册。又非寄身客馆之苟。既不能辞则只当安心向里。尽在我之职。庶几慊于己益于人。不必留作一吝在胸间耳。且穷厄之不为病。已略控矣。苟得此心一定。从道理上建立基址。则即见天地间。穷通否泰。毁誉死生。皆是昼夜寒暑之类。无足以动吾一发。耕渔钓采。车驷圭组。皆当顺吾之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35L 页
所受而履之。但患吾一个心。不能立得定耳。
答金星伯(斗鍊○庚子)
因递得书。知重省欢庆。且日有所课。昆季征迈可慰。读书要知道理。不要掇拾字句。须向圣人经里。觅取自己日用所当行者耳。承始与病邻。方事堂役。神精分裂。转觉自怜。归寓似近。惟望诸贤敕行勤业。刮目以对。
答裴汝鸾(炳翰○庚子)
见吾足下。如雅宿也。送之如有失也。足下念吾先子不置。思与其后人讲求其遗绪。复损惠手笺。有若可与上下者。顾不谷何以答此至意。见今才俊之有志此事者亦多矣。每患从初立志不高。姑依循名目。以取足于世论。自不肯通身入水。翻了脚板。少间粗习文字说话。便成家计。又为外来毁誉利害所动。自做方便。毕竟出言行己。只成就一个傀儡故样。窃见足下方且逊意下学。从事于坏朴之地。而见理之精。又不肯为世俗套识。循此以往。将何地之不到。噫今世学者。以主理为大讳。一则曰气为主宰。一则曰主宰兼气。毕竟欲使此一理字。安之于尸位赘附之地。其发言做行。皆从气上做主。见人说此理之为主宰者。辄生憎恶。欲驱之于别歧之科。其为斯道之患。容有既乎。吾先君(저본에는 '吾'로 되어 있다. 문집 서두의 정오표에 근거하여 '君'으로 수정하였다.)一生苦心明理。在综要一部。其所蒐辑。皆古圣经子传。只分门别类。以指證其语脉而已。苟虚心公眼以观之则庶几不以为大谬矣。或冀有水流归壑之日耶。足下于群谤之中。慨然有独复之志。安知非天意耶。既了其大原。即须益明其未明。循此理而行。祛其非理者而已。此在自力。敢为足下至祝。承熙气质偏驳而进学不笃。到今老大。犹患客气之消不尽。其言主理之旨者。只是徒说。无以重此理于斯世也。如蒙
答金星伯(斗鍊○庚子)
因递得书。知重省欢庆。且日有所课。昆季征迈可慰。读书要知道理。不要掇拾字句。须向圣人经里。觅取自己日用所当行者耳。承始与病邻。方事堂役。神精分裂。转觉自怜。归寓似近。惟望诸贤敕行勤业。刮目以对。
答裴汝鸾(炳翰○庚子)
见吾足下。如雅宿也。送之如有失也。足下念吾先子不置。思与其后人讲求其遗绪。复损惠手笺。有若可与上下者。顾不谷何以答此至意。见今才俊之有志此事者亦多矣。每患从初立志不高。姑依循名目。以取足于世论。自不肯通身入水。翻了脚板。少间粗习文字说话。便成家计。又为外来毁誉利害所动。自做方便。毕竟出言行己。只成就一个傀儡故样。窃见足下方且逊意下学。从事于坏朴之地。而见理之精。又不肯为世俗套识。循此以往。将何地之不到。噫今世学者。以主理为大讳。一则曰气为主宰。一则曰主宰兼气。毕竟欲使此一理字。安之于尸位赘附之地。其发言做行。皆从气上做主。见人说此理之为主宰者。辄生憎恶。欲驱之于别歧之科。其为斯道之患。容有既乎。吾先君(저본에는 '吾'로 되어 있다. 문집 서두의 정오표에 근거하여 '君'으로 수정하였다.)一生苦心明理。在综要一部。其所蒐辑。皆古圣经子传。只分门别类。以指證其语脉而已。苟虚心公眼以观之则庶几不以为大谬矣。或冀有水流归壑之日耶。足下于群谤之中。慨然有独复之志。安知非天意耶。既了其大原。即须益明其未明。循此理而行。祛其非理者而已。此在自力。敢为足下至祝。承熙气质偏驳而进学不笃。到今老大。犹患客气之消不尽。其言主理之旨者。只是徒说。无以重此理于斯世也。如蒙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36H 页
足下不舍。庶几互相切磨。勤攻阙失。补其不逮。亦承之所大愿也。幸惠终始。
答裴汝鸾(壬寅)
上岁六月书未复。而有十月之枉。又匆匆不究底蕴。常庸歉悚。新春已殷。省温力馀。读书益有味否。人之患懒散者。只可责志。志之不笃。由乎未见破准的。须究吾辈读书敕躬。将作何事。其所究竟在何处。即其究竟所在而立得准的。限死力趱去。自然不容虚徐矣。务谈理气与绝口不谈。窃料为病则一。盖学者谈道理。如农夫说桑麻。既事于此。自不容不说。今要辨明如何是理。如何是气。知其为理则存之扩之。知其为气则约之制之。以为自己取用。则虽日谈理气。亦未为病。若只藉此为谈说之柄。要向人誇靡而竞长也。则虽十年开一口。直是浪道。要须观其志如何。此前书之所谬询者。而顷对未及道破。敢此陈复。读书室铭近始搆拙。未足为足下需也。或赐反覆否。承熙冬春无一事。只饶药裹相随。校礼又未下手。而外至逼拶者。多不堪抵过。将一孤棹。放弥天怒涛中。只恁一虚字。东东西西。未知歇泊之所矣。幸足下能垂一手副之否。自馀不足溷也。惟冀笃志向上。
答姜佐明(必秀○辛丑)
过听道涂之说。十舍相顾。既见所见而去矣。复委惠长钱。历陈平生。询及古人精义。不几乎身勤而事左乎。令人发汗竟趾也。顷行蹑后山之尘。听观台之讲。槩想所获不浅浅。归而省温百福。日究方策。皆所愿闻。夫志学之始。安能遽到心口相喻。足目两到。无龃龉摧退之患耶。惟在自力不懈。勉勉循循。期到熟处而已。其勇懒迟疾。自不容别人议到。惟有讲贯义理。开明心眼。则不容独坐自
答裴汝鸾(壬寅)
上岁六月书未复。而有十月之枉。又匆匆不究底蕴。常庸歉悚。新春已殷。省温力馀。读书益有味否。人之患懒散者。只可责志。志之不笃。由乎未见破准的。须究吾辈读书敕躬。将作何事。其所究竟在何处。即其究竟所在而立得准的。限死力趱去。自然不容虚徐矣。务谈理气与绝口不谈。窃料为病则一。盖学者谈道理。如农夫说桑麻。既事于此。自不容不说。今要辨明如何是理。如何是气。知其为理则存之扩之。知其为气则约之制之。以为自己取用。则虽日谈理气。亦未为病。若只藉此为谈说之柄。要向人誇靡而竞长也。则虽十年开一口。直是浪道。要须观其志如何。此前书之所谬询者。而顷对未及道破。敢此陈复。读书室铭近始搆拙。未足为足下需也。或赐反覆否。承熙冬春无一事。只饶药裹相随。校礼又未下手。而外至逼拶者。多不堪抵过。将一孤棹。放弥天怒涛中。只恁一虚字。东东西西。未知歇泊之所矣。幸足下能垂一手副之否。自馀不足溷也。惟冀笃志向上。
答姜佐明(必秀○辛丑)
过听道涂之说。十舍相顾。既见所见而去矣。复委惠长钱。历陈平生。询及古人精义。不几乎身勤而事左乎。令人发汗竟趾也。顷行蹑后山之尘。听观台之讲。槩想所获不浅浅。归而省温百福。日究方策。皆所愿闻。夫志学之始。安能遽到心口相喻。足目两到。无龃龉摧退之患耶。惟在自力不懈。勉勉循循。期到熟处而已。其勇懒迟疾。自不容别人议到。惟有讲贯义理。开明心眼。则不容独坐自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36L 页
了。其一半致力固在我前去。一半不得不资益于先达。如行路两脚将去。惟在其人。其路径去处。必须问人。然亦须用真个心力。寻讨路脉然后。始了得。不可专靠人指东指西也。今所询四端理先发。七情气先发之云。愚鲁无真知。只以所记忆者。则朱子曰四端理之发。七情气之发。退陶引伸之曰四端理发而气随之。七情气发而理乘之。槩言其发出之机。有主理从气之别也。或者以退陶于四端。先言理发而后言气随。于七情先言气发而后言理乘。遂以为判别先后之太甚。然元来理气。岂有先后迥别之地哉。只就其机而论主客之势。不得不先其为主者耳。来说大意似得之。然其云恻隐羞恶。亦外物也一段。却似差误。夫仁发为恻隐。义发为羞恶。论其状则诚若外出。然其出也非有界至之限截。况以自内出者直属外物。岂合语法。或者以恻隐羞恶。看作外面言貌声色之类耶。性发为情。情亦只是此理。宁可以分内外。恐不可直作外物也。幸致思焉。承当初无实得。只有口耳于家庭。今复旧茫新昧。无足凫鹤矣。见汩忧冗。神精益惝恍矣。临时卒卒。岂望中理。嗣后或得寄声相问。庶几偕得磨讲之益耶。理学综要印者无赢。来头重印。似在明春之晚。因便付本于灵川亦可。或付此间亦宜。周旋谅裁之如何。不能覼缕。只祈进学及时。
答姜佐明(壬寅)
顷覆草草。未罄相发。手书珍重。更勤讯存。就谂奉率无虞。专精研业。深惧孝悌之未尽道。理义之未尽究。其所以自忧者。正所以可喜也。承春间无可指之事。心稣之约既左。而茶田校礼。亦不能从容刷净。更留晚亭一约。然冉冉夏将半矣。未知更若何。四七说旧错已释。新知已莹。讲贯之力。有不可诬。而俛公一对语。尽有晓人
答姜佐明(壬寅)
顷覆草草。未罄相发。手书珍重。更勤讯存。就谂奉率无虞。专精研业。深惧孝悌之未尽道。理义之未尽究。其所以自忧者。正所以可喜也。承春间无可指之事。心稣之约既左。而茶田校礼。亦不能从容刷净。更留晚亭一约。然冉冉夏将半矣。未知更若何。四七说旧错已释。新知已莹。讲贯之力。有不可诬。而俛公一对语。尽有晓人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37H 页
手段矣。所示先儒人心道心相为终始之说。未记见于何书。然槩因其本文而观之。似只说得人道之迭相发用已。未便将人作道将道作人互相幻化也。独其以私意做人心则未免差过界至。盛辨得矣。至若朱先生所云自人心而收回。便是道心。自道心而放出。便是人心者。则盖出于初年未定之论。其上段曰心一也。操而存则义理存而谓之道心。舍而亡则物欲肆而谓之人心。此与庸序之意。不啻相南北。其为未定。从可推也。所论大意。恐可无差。而其发疑于朱子说。又得其当。甚不易也。幸从此不住精研也。
答张云五(师龙○乙巳)
十舍委访。不能洽数日之欢。倏经岁年。梦想茫然。何风亥墟。吹落玉字。属意非常。有若古人之以书为贽者。胪列病源。要得对症之剂。此非承所可堪者。噫今贤范已邈。影响靡追。使英年逸步回徨歧路。不免却顾邱垤。枉谈泰华之观也。承素质浅驳。无所肖似。尝因家庭之绪。粗闻大道之要。而践之不力。足目相违。到老无成。疮疣百出。为世人所不有。喘息屏迹。将抱此而自终焉。纵使海上一夫有逐臭之癖。顾庸医眼法。无洞脏之见。焉能妄下一针耶。今且因吾子所自陈而观之。大抵欲奋发于俗习流徇之中。断然从事于向上。其病于既往者。又已悉于自己之按脉矣。循玆以往。宜若自知自药。坦然将去。特患穷贫事育。研究有妨。傍无强辅。又不得扶将之力。此固古人所叹息者。然窃以为此皆外也。人患志不笃。志苟笃矣。其处之皆有其方。从古英贤皆从穷贫上来。即此是用工夫处。况事亲干家。人之大伦存焉。学之本领在焉。何曾以是为妨业哉。且置许多思量许多说话。只从今日目下着力。事亲则从事亲上必求其自尽之道而力行之。耕田则从耕田上必求其自
答张云五(师龙○乙巳)
十舍委访。不能洽数日之欢。倏经岁年。梦想茫然。何风亥墟。吹落玉字。属意非常。有若古人之以书为贽者。胪列病源。要得对症之剂。此非承所可堪者。噫今贤范已邈。影响靡追。使英年逸步回徨歧路。不免却顾邱垤。枉谈泰华之观也。承素质浅驳。无所肖似。尝因家庭之绪。粗闻大道之要。而践之不力。足目相违。到老无成。疮疣百出。为世人所不有。喘息屏迹。将抱此而自终焉。纵使海上一夫有逐臭之癖。顾庸医眼法。无洞脏之见。焉能妄下一针耶。今且因吾子所自陈而观之。大抵欲奋发于俗习流徇之中。断然从事于向上。其病于既往者。又已悉于自己之按脉矣。循玆以往。宜若自知自药。坦然将去。特患穷贫事育。研究有妨。傍无强辅。又不得扶将之力。此固古人所叹息者。然窃以为此皆外也。人患志不笃。志苟笃矣。其处之皆有其方。从古英贤皆从穷贫上来。即此是用工夫处。况事亲干家。人之大伦存焉。学之本领在焉。何曾以是为妨业哉。且置许多思量许多说话。只从今日目下着力。事亲则从事亲上必求其自尽之道而力行之。耕田则从耕田上必求其自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37L 页
尽之道而力行之。才有馀力。即读书求义理。必求其至当不易之理而体之身而拟诸事。有疑难则录而待之。如有暇日。直从先进同志。以书以面而讲求之。如是久久。庶几有进而已。空然叹息。一晌谈说一场。毫毛何补。世之君子。或舍置实事。每欲崇饰面貌。资口耳之谈则亦末而已。承无所知。惟愿吾子痛自刻厉。进前一上。必求其真知而实践焉。别纸谬询。足见钻研之精而求益之勤。然亦恐不能尽出于用实心求急务之意者。不审更加入思否。
别纸(论语小学疑义)
程子以大学为入德之门。而朱子以此篇为入道之门云云。
德者道之得于己者。道者德之施于行者。岂有二门哉。但大学示人为学之行程。行然后有所得。所以曰入德之门。学而一篇。多教人务本。本立然后可以有所行。所以曰入道之门。此立言之意也。
陈新安以谢氏之无时不习。谓非朱子时时习之意。
曰时时习则有一事积累涵泳之意。曰无时不习则有逐件刻厉趱赶之意。恐少别。
孝悌顺德也。故不好犯上。此鲜字当以绝无释之云云。
此等处。当先看立言本意。既曰其为人也孝悌。则乃言天性仁顺。自能孝悌者。非言圣人之尽孝悌者也。只曰少好犯上。已足矣。既曰巧言令色。则已是向外务饰之人。与诗所谓令仪令色之自出于德性者。判若冰炭。其断无仁心可知。圣人辞不迫切。只曰鲜而已。然绝无之意。已可推也。
朱子于忠信之训。大学则取明道说。论语则取伊川说。
以君子大道言则发己自尽循物无违之训为正。从为人谋与友交而言则尽己而实之训为紧。论学所取。恐各有其当也。从性上
别纸(论语小学疑义)
程子以大学为入德之门。而朱子以此篇为入道之门云云。
德者道之得于己者。道者德之施于行者。岂有二门哉。但大学示人为学之行程。行然后有所得。所以曰入德之门。学而一篇。多教人务本。本立然后可以有所行。所以曰入道之门。此立言之意也。
陈新安以谢氏之无时不习。谓非朱子时时习之意。
曰时时习则有一事积累涵泳之意。曰无时不习则有逐件刻厉趱赶之意。恐少别。
孝悌顺德也。故不好犯上。此鲜字当以绝无释之云云。
此等处。当先看立言本意。既曰其为人也孝悌。则乃言天性仁顺。自能孝悌者。非言圣人之尽孝悌者也。只曰少好犯上。已足矣。既曰巧言令色。则已是向外务饰之人。与诗所谓令仪令色之自出于德性者。判若冰炭。其断无仁心可知。圣人辞不迫切。只曰鲜而已。然绝无之意。已可推也。
朱子于忠信之训。大学则取明道说。论语则取伊川说。
以君子大道言则发己自尽循物无违之训为正。从为人谋与友交而言则尽己而实之训为紧。论学所取。恐各有其当也。从性上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38H 页
说则信为天理之定体而发己之忠为其用。从心上说则忠为主宰之真体。而临事之信。乃其用也。此信字以处事言者也。
爱敬隆亲之为修齐治平之本固也云云。
洒扫应对。即是爱敬中节目。遗却琐节则大处亦已亏损。不惟为欠于爱敬之道。以此疏漏粗略底心手。何以应家国天下之事。人须是先立此孝悌之心。又就其中尽其节度之微细者然后。始可言天下事矣。自大人言则须先穷得理。将此理去磨鍊天下之道。自小子言则须先从节目事为上件件习将去。自然心驯体正。可以穷得天下之理行得天下之道。此小学所以为大学本也欤。
凡此之此。指仁义礼智而言云云。
厥初皆善而其后也或气拘欲蔽则其纲始颓。仁或流于兼爱。义或流于为我则亦不善而已。近世性理情气之说。窃恐大害道理。性既理矣。虽发出亦理也。手容恭足容重其则也。此固理也。至耳目视听则乃事也。恐未可以一例混说。只当与手持足行对说。是乃气之谓也。孟子说口之于味目之于色之类。亦曰性也。然此则一于字在中间。乃指此性之从形气上发者。是则所谓气质之性也。
答琴胤三(锡命○丁未)
此生一面已晚矣。一年而奉一书又三月矣。此怀曷极。恭请寒冱。温省万福。碧窗一灯。日与古人晤语。不知门外甚风甚雪之为可惊可苦者否。世间许多大小事。尽从此聪明彊壮时做来。最可惜者是光阴耳。养老读书。俱是实业。天既付与我此职事。惟担在两肩上。尽力行将去。惧其不能克者。正所以致其克。惟勿忘此心。为庶几耳。承熙寄命此世。一日何况。平生无一得足以及人。复岂有
爱敬隆亲之为修齐治平之本固也云云。
洒扫应对。即是爱敬中节目。遗却琐节则大处亦已亏损。不惟为欠于爱敬之道。以此疏漏粗略底心手。何以应家国天下之事。人须是先立此孝悌之心。又就其中尽其节度之微细者然后。始可言天下事矣。自大人言则须先穷得理。将此理去磨鍊天下之道。自小子言则须先从节目事为上件件习将去。自然心驯体正。可以穷得天下之理行得天下之道。此小学所以为大学本也欤。
凡此之此。指仁义礼智而言云云。
厥初皆善而其后也或气拘欲蔽则其纲始颓。仁或流于兼爱。义或流于为我则亦不善而已。近世性理情气之说。窃恐大害道理。性既理矣。虽发出亦理也。手容恭足容重其则也。此固理也。至耳目视听则乃事也。恐未可以一例混说。只当与手持足行对说。是乃气之谓也。孟子说口之于味目之于色之类。亦曰性也。然此则一于字在中间。乃指此性之从形气上发者。是则所谓气质之性也。
答琴胤三(锡命○丁未)
此生一面已晚矣。一年而奉一书又三月矣。此怀曷极。恭请寒冱。温省万福。碧窗一灯。日与古人晤语。不知门外甚风甚雪之为可惊可苦者否。世间许多大小事。尽从此聪明彊壮时做来。最可惜者是光阴耳。养老读书。俱是实业。天既付与我此职事。惟担在两肩上。尽力行将去。惧其不能克者。正所以致其克。惟勿忘此心。为庶几耳。承熙寄命此世。一日何况。平生无一得足以及人。复岂有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38L 页
信从之人哉。目下咿嚘。耳外喧聒。皆无足云。每念吾夫子之时。犹足为山居之乐。而犹寄想于浮海之叹。圣人果不怀其居耶。人心人欲道心天理及道心为性。人心为情同异之见。自是所见不同处。圣人以下。皆不能无参差。何足疑也。但程子,真西山皆看人欲差轻。虽有名言之未精。而亦无害于正见。整庵之以人道分体用则名实俱差。为害不少耳。今且有朱李正论。可以定之矣。至于心理说之未能归一。亦势也。但当各加精思。得所安而守之。以俟后世之朱李矣。一苇之抗而会面尚难的。但祈笃学力行。不为物迁。
答郭叔章(绣坤○乙巳)
弊庐一顾。未克从颂。归亭病里。奉读手字。不惟辞翰之为美。又足以开发义理。秤量事宜。至今不敢忘。千里归来。月再向圆。未惟固穷靖居。读书有味否。天下事今已矣。惟有此事庶几留下一种子。为来岁之计。不能无望于壮年诸公也。承妄不自量。若将为 宗社纲常。一明大义。万事已去。一纸亦徒然矣。况无铁肠石肝足以袒胸而受箭。毕竟裹愤归卧。只与寒痰相战。祗可自哀。未知一息未冷。所以自靖献于先圣贤者。又将如何。窃欲筑一土窦于穷山之中。以喘息几日。而亦拘掣莫之振焉。念高栖足为今日某里。幸益自坚厉。勉究大业。俛翁一行。费尽腔血。进不得发明于天下。退又吃多般唇吻。逢时百棘。亦复何咎哉。但未知 宣召又至。何以为报答之义也。此后世变有不可测。幸相勖励。得免大戾。临纸惘惘。不知所裁。
答安泰若(熙济○甲寅)
别后黯黯。经年得书。审省愉业妥。慰沃良深。承惯经北寒。此尚尔尔。而世事扰扰。百营多败意。叹息而已。尊高王考遗事。奉读起敬。
答郭叔章(绣坤○乙巳)
弊庐一顾。未克从颂。归亭病里。奉读手字。不惟辞翰之为美。又足以开发义理。秤量事宜。至今不敢忘。千里归来。月再向圆。未惟固穷靖居。读书有味否。天下事今已矣。惟有此事庶几留下一种子。为来岁之计。不能无望于壮年诸公也。承妄不自量。若将为 宗社纲常。一明大义。万事已去。一纸亦徒然矣。况无铁肠石肝足以袒胸而受箭。毕竟裹愤归卧。只与寒痰相战。祗可自哀。未知一息未冷。所以自靖献于先圣贤者。又将如何。窃欲筑一土窦于穷山之中。以喘息几日。而亦拘掣莫之振焉。念高栖足为今日某里。幸益自坚厉。勉究大业。俛翁一行。费尽腔血。进不得发明于天下。退又吃多般唇吻。逢时百棘。亦复何咎哉。但未知 宣召又至。何以为报答之义也。此后世变有不可测。幸相勖励。得免大戾。临纸惘惘。不知所裁。
答安泰若(熙济○甲寅)
别后黯黯。经年得书。审省愉业妥。慰沃良深。承惯经北寒。此尚尔尔。而世事扰扰。百营多败意。叹息而已。尊高王考遗事。奉读起敬。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39H 页
深幸得见前辈风猷也。谬嘱乐石之表。本非所堪。况今漂梗衰眊。神思已涸哉。只为万里勤嘱。示期又迫。无容推诿。祗得强颜露拙。冀慈孙自择而去就之。庶俯谅焉。古例无显爵者只有表。今人多用铭。来谕似从近例。今用二本并呈。亦自择焉。来录似有阙漏处。离字写去。可填录否。
答郑鹤一(钟翯○癸卯)
奉读来书。一似旧看文字。口顺而不逆于心。其所自讼以玩愒流放之失。天渊冰火之心者。亦合自知自药。恐不足以烦医师之蒲苓。大率才高者困于易知而不固。气锐者病乎骤进而善退。吾儒事业。素来渗淡无滋味。又不用气力驱使。加之世间毁誉荣辱生死震撞摧败之势。一时意气容易消沮。须立得强脊梁。用极辛苦工夫。青鬓上程。直期盖棺。只从一是字上去。乃可办此。孔门诸子聪明特达者何限。惟曾子卒能传其道者以鲁也。其言曰任重而道远。此其平生用力之方。承无所知识。愿为足下诵一言也。
答郑鹤一(丙午)
士谷之面。虽在稠里。群中立鹤。犹记在眼中。长途一纸。寄到此心。尤令人若拨云也。年间奉晨尽欢。读书求志。益有所长长地者。又可以卜诸字墨之间。而犹痛自谦贬。兢兢乎渊冰也。则前途其可量哉。承熙依俙样子。只印昔年。中间外至之辱亦命也。只愧在己者有多少不尽分者而重为国家之耻。况今纲常日益灭。宗教日益沦。而无计扶竖得一分。只见眼前后生纷纷随风头去。此何时景也。来示所忧。真痛切矣。窃念夷兽之所以为夷兽。只在功利二字。今之士子举知夷兽之由于功利。而或不能密察自己心下已有此二字根蒂。未能刬尽。动一动便作夷兽种子。甚可惧也。吾足
答郑鹤一(钟翯○癸卯)
奉读来书。一似旧看文字。口顺而不逆于心。其所自讼以玩愒流放之失。天渊冰火之心者。亦合自知自药。恐不足以烦医师之蒲苓。大率才高者困于易知而不固。气锐者病乎骤进而善退。吾儒事业。素来渗淡无滋味。又不用气力驱使。加之世间毁誉荣辱生死震撞摧败之势。一时意气容易消沮。须立得强脊梁。用极辛苦工夫。青鬓上程。直期盖棺。只从一是字上去。乃可办此。孔门诸子聪明特达者何限。惟曾子卒能传其道者以鲁也。其言曰任重而道远。此其平生用力之方。承无所知识。愿为足下诵一言也。
答郑鹤一(丙午)
士谷之面。虽在稠里。群中立鹤。犹记在眼中。长途一纸。寄到此心。尤令人若拨云也。年间奉晨尽欢。读书求志。益有所长长地者。又可以卜诸字墨之间。而犹痛自谦贬。兢兢乎渊冰也。则前途其可量哉。承熙依俙样子。只印昔年。中间外至之辱亦命也。只愧在己者有多少不尽分者而重为国家之耻。况今纲常日益灭。宗教日益沦。而无计扶竖得一分。只见眼前后生纷纷随风头去。此何时景也。来示所忧。真痛切矣。窃念夷兽之所以为夷兽。只在功利二字。今之士子举知夷兽之由于功利。而或不能密察自己心下已有此二字根蒂。未能刬尽。动一动便作夷兽种子。甚可惧也。吾足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39L 页
下能以此为忧。何待乎更询别人洗肠之法耶。只愿先从此一个心密察而痛绳之。以立天下之本也。仁里适与朱先生所居同名。欲为因名慕实之图。甚美事也。但此等事。亦非用真实心力则或名而已。鄙乡亦有此名。伊昔川谷院之所由起也。今尽茂草矣。承无能为力。徒事远地。非可愧耶。但凡事必从气至滋息处易为力。苟贵乡诸公能主管而图其成则承亦不敢后矣。
答郑子范(桓○丙午)
汉上灯底一面。一似镜中虚影。三舍手寄。却是此生真面。深幸私分之不浅。然但恐吾足下之于仆。所揣摩者尚是虚影。承资地本偏驳。其得之家庭绪馀者既肤浅。晚复悠悠无所深造。偶值日月薄蚀之会。妄欲一陈大义。徒以身受折辱于犷虏如此。深耻欲觅死而无地矣。足下将何所据而假借之至是也。窃惟我东学术不真。多不能向里踏实。其处人己之间者。每多虚浮。风俗日败。到今遂沦陷于异类而莫之救也。足下其未之察耶。幸愿大加惕厉。必用真实心。求真实理。一一着实做。使此一脉义理。有所依而立焉。书出经一年。未惟省膳奉颜。读书求益。一味笃实否。新学任他新学。性命还我性命。在天者任之。在我者力之。此何烦别人过行。惟是理义之无穷。必待师友讲明。譬诸撞钟。其鸣之大小。惟在撞之之如何。幸先自去求索。到反覆不可得处。择有道而质之也。
答许甥钟(甲辰)
复月书颇慰。三馀所得又何如。汝家以文学名世。尤宜自力承述。每见汝飞扬不着地。恐无以研精。且今汝家物色。易于外驰。功名利禄。自有时与命。非智力可求。设使力而得之。亦非好事。宜抑捺向里。做合做底工夫也。
与柳士亨(海东○乙卯)
承熙恸哭。先府君不复斯世人耶。中华三尺土。尚足寄祝灵之封。孝子情境有不得已者。惟是重壤不可掩之一片心。遗在孝子身上。不审何以担荷。疏水泪血。只是小节。幸勿以此害大。平生与共此理者。有几个门下诸公。幸念念提挈。相与述之张之。上天尚临止矣。承熙颠沛流离。今犹昔也。未知前去几日。与先府君相遇于别天耶。兰音始尚其然。金君至则实也。行车立戒。草草数句。了却此世情缘矣。可声诸筵下否。遗事有草否。明春金君更西为。幸寄一通。庶复作人间面。抑有所需不孤否。
答郑子范(桓○丙午)
汉上灯底一面。一似镜中虚影。三舍手寄。却是此生真面。深幸私分之不浅。然但恐吾足下之于仆。所揣摩者尚是虚影。承资地本偏驳。其得之家庭绪馀者既肤浅。晚复悠悠无所深造。偶值日月薄蚀之会。妄欲一陈大义。徒以身受折辱于犷虏如此。深耻欲觅死而无地矣。足下将何所据而假借之至是也。窃惟我东学术不真。多不能向里踏实。其处人己之间者。每多虚浮。风俗日败。到今遂沦陷于异类而莫之救也。足下其未之察耶。幸愿大加惕厉。必用真实心。求真实理。一一着实做。使此一脉义理。有所依而立焉。书出经一年。未惟省膳奉颜。读书求益。一味笃实否。新学任他新学。性命还我性命。在天者任之。在我者力之。此何烦别人过行。惟是理义之无穷。必待师友讲明。譬诸撞钟。其鸣之大小。惟在撞之之如何。幸先自去求索。到反覆不可得处。择有道而质之也。
答许甥钟(甲辰)
复月书颇慰。三馀所得又何如。汝家以文学名世。尤宜自力承述。每见汝飞扬不着地。恐无以研精。且今汝家物色。易于外驰。功名利禄。自有时与命。非智力可求。设使力而得之。亦非好事。宜抑捺向里。做合做底工夫也。
与柳士亨(海东○乙卯)
承熙恸哭。先府君不复斯世人耶。中华三尺土。尚足寄祝灵之封。孝子情境有不得已者。惟是重壤不可掩之一片心。遗在孝子身上。不审何以担荷。疏水泪血。只是小节。幸勿以此害大。平生与共此理者。有几个门下诸公。幸念念提挈。相与述之张之。上天尚临止矣。承熙颠沛流离。今犹昔也。未知前去几日。与先府君相遇于别天耶。兰音始尚其然。金君至则实也。行车立戒。草草数句。了却此世情缘矣。可声诸筵下否。遗事有草否。明春金君更西为。幸寄一通。庶复作人间面。抑有所需不孤否。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40H 页
答崔敬执(升东○丙午)
询及礼疑。承实矇瞽无以考古人成例。且寻其义例之相近而可傍照者。昔有问祖丧殡后。支孙父母练祥者。葛庵曰此于亡灵为重丧。非昆弟丧之比。先君辑要引此曰祥是神道向吉之祭。而方遭重丧。虽神道亦凶时。居虽异宫。恐不得祭。据此则先公之祥。当退于新丧葬后。然先公出后远亲。恐不可只照支子异宫之例。又有问亡妻练祥在妻母葬前者。陶庵曰今以新丧言则既殡。以死者言则又是葬后以神道事之。俱无不可行之义。又问母丧将禫。又遭外祖母丧。沙溪曰既殡之后。择日行禫。辑要引此曰亲丧未葬。不可行盛祭。殡后可杀礼而行。据此则容有可行者。盖出嫁之女。出后之子。俱于本亲有间也。然此是旁照。非有的据。且出后孙之比外孙则有间矣。或未可据耶。如行之。必当具由以告。杀礼以行之矣。幸博询而处之。大抵主不行而言则祥禫与祫。触处有碍。此亦难处。杀礼而行。庶无大过耶。
答柳蕴卿(章珍○戊申)
询及礼疑。承实矇瞽无以考古人成例。且寻其义例之相近而可傍照者。昔有问祖丧殡后。支孙父母练祥者。葛庵曰此于亡灵为重丧。非昆弟丧之比。先君辑要引此曰祥是神道向吉之祭。而方遭重丧。虽神道亦凶时。居虽异宫。恐不得祭。据此则先公之祥。当退于新丧葬后。然先公出后远亲。恐不可只照支子异宫之例。又有问亡妻练祥在妻母葬前者。陶庵曰今以新丧言则既殡。以死者言则又是葬后以神道事之。俱无不可行之义。又问母丧将禫。又遭外祖母丧。沙溪曰既殡之后。择日行禫。辑要引此曰亲丧未葬。不可行盛祭。殡后可杀礼而行。据此则容有可行者。盖出嫁之女。出后之子。俱于本亲有间也。然此是旁照。非有的据。且出后孙之比外孙则有间矣。或未可据耶。如行之。必当具由以告。杀礼以行之矣。幸博询而处之。大抵主不行而言则祥禫与祫。触处有碍。此亦难处。杀礼而行。庶无大过耶。
答柳蕴卿(章珍○戊申)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40L 页
世日乱道日微。耿然之怀。每注于少壮诸公。因风奉书。属意勤挚。反若置恋于炳烛之残光。愧感交并。继以叹息。人物之沦于禽兽。异言之遂作茶饭。诚有不容谕者。然吾辈空腹孤坐。刺口说吾道在我。恐亦不济事。既无以施诸事为。为移风易俗之地。则犹当各有壁垒。各有队伍。互相联络。以为攻守之图。而大风捲地。万植尽倒。吾辈老洫。既心死矣。英年逸驾。又无能奋迅其直辔者。终亦何补哉。但愿如贤座者。皆及时自励。尽刷实业。自居家事育。及朋友讲磨。事物酬酢。一从实头分劈而力行之。以求实效。勿似从前老学究浪作虚谈。自欺以欺人也。
答河瑞允(在洛○戊申)
新年奉故人书。忽觉眼目顿新。噫今土宇之昄章。非我韩之旧也。吾辈之所恃以为一线阳者。只是此纲常仁义之命于天者。而今亦坠地尽矣。吾辈空心空手。呆坐岩间。自以为不胥溺者。亦岂有一分可恃耶。况此老洫垂尽。无能为出鬼入人之图。所以翘首侧耳。庶几乎五谷之秋者。惟在于壮年诸公。而宇内寥寥。暮气沉沉。此何世界也。祸福之至有命焉。吾辈一日有生。当念天职之所不可阙。常思吾人之生在吾圣人之域者。有多少不能尽于吾圣王之教者。他尚何说哉。当从吾之所可自力处。奋发迅猛。件件着实做去。勿用近日学者苟且黯淡自欺法门。必究竟于实用之地。以俟夫所谓命者而已。浅劣只有喘息。尚念土木之梗。不知漂流何处。亦何足问哉。馀祈懋学自爱。
答李乐三(贤英○甲辰)
承熙敬覆。仁门荐祸。尊叔父捐世。懿亲痛悼。尤倍于含恤之中。矧玆星霜之邅。奄过先公之祥。孝思靡及。曷有其极。顾此祸患衰洫。
答河瑞允(在洛○戊申)
新年奉故人书。忽觉眼目顿新。噫今土宇之昄章。非我韩之旧也。吾辈之所恃以为一线阳者。只是此纲常仁义之命于天者。而今亦坠地尽矣。吾辈空心空手。呆坐岩间。自以为不胥溺者。亦岂有一分可恃耶。况此老洫垂尽。无能为出鬼入人之图。所以翘首侧耳。庶几乎五谷之秋者。惟在于壮年诸公。而宇内寥寥。暮气沉沉。此何世界也。祸福之至有命焉。吾辈一日有生。当念天职之所不可阙。常思吾人之生在吾圣人之域者。有多少不能尽于吾圣王之教者。他尚何说哉。当从吾之所可自力处。奋发迅猛。件件着实做去。勿用近日学者苟且黯淡自欺法门。必究竟于实用之地。以俟夫所谓命者而已。浅劣只有喘息。尚念土木之梗。不知漂流何处。亦何足问哉。馀祈懋学自爱。
答李乐三(贤英○甲辰)
承熙敬覆。仁门荐祸。尊叔父捐世。懿亲痛悼。尤倍于含恤之中。矧玆星霜之邅。奄过先公之祥。孝思靡及。曷有其极。顾此祸患衰洫。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41H 页
不省四到。茫然若忘。尚蒙哀座记有。一疏俯惠。辞旨悽切。使人衋然有动。夫木经霜雪则根滋。人经患难则志坚。此正吾哀座奋发振励自立根脚之时。先公既迪之以义方。示之以直道矣。当念念以此事担在脊上。抵死发挥之矣。山樵野耕。固穷士之常。不可不自力。但有一刻可劈划。即读书求义理。得一理守一理。得一义行一义。更莫回头问别事。尽力向前做去。安知今日所遇。反为后来大受之资耶。幸及此时。益笃志业。
答成甥乐圣(丁未)
今天舛施之极。贤伯父母之制。将何辞为慰。祝灵之封又迫矣。念到其后事。令人泪下也。前丧虞祔之退行于后丧葬后。事理也。成服之后。想已告以退行之意矣。抑未遑耶。祝辞古无的据。且此丧主祝。又非常例。不得不随地措语。后丧初虞之后。当因上食告于前丧之筵曰。顷在葬后。又遭伯嫂之丧。未遑毕虞。今既合封。礼当偕举。将以明日。追行末虞。嗣后卒祔节次如礼敢告。或可否。虞卒则同日后先行于两殡。祔则并奉祖考妣位。新位则分设东西。此有明斋说可考也。然礼意难以轻议。幸博询而处之。
与成甥(癸丑)
顷还无事否。汝母应添一泪矣。伊后家里皆安否。舅尚在此。然不知明日为何地客也。惟有吾道一着在心中。然何以能扩张也。叹息而已。梁颂亭记依嘱。然神短笔涩可愧也。休之他求亦何伤乎。我今如此。惟望汝事母孝。勤身进业。俾有他日。
答裴秉纯(炳勋○丁未)
贤者有素丝之质。又有求益之志。而顾老物非朱蓝也。无以相染也。又此一书。叩发经疑。如行者之问路。其意渐紧矣。顾老物又非
答成甥乐圣(丁未)
今天舛施之极。贤伯父母之制。将何辞为慰。祝灵之封又迫矣。念到其后事。令人泪下也。前丧虞祔之退行于后丧葬后。事理也。成服之后。想已告以退行之意矣。抑未遑耶。祝辞古无的据。且此丧主祝。又非常例。不得不随地措语。后丧初虞之后。当因上食告于前丧之筵曰。顷在葬后。又遭伯嫂之丧。未遑毕虞。今既合封。礼当偕举。将以明日。追行末虞。嗣后卒祔节次如礼敢告。或可否。虞卒则同日后先行于两殡。祔则并奉祖考妣位。新位则分设东西。此有明斋说可考也。然礼意难以轻议。幸博询而处之。
与成甥(癸丑)
顷还无事否。汝母应添一泪矣。伊后家里皆安否。舅尚在此。然不知明日为何地客也。惟有吾道一着在心中。然何以能扩张也。叹息而已。梁颂亭记依嘱。然神短笔涩可愧也。休之他求亦何伤乎。我今如此。惟望汝事母孝。勤身进业。俾有他日。
答裴秉纯(炳勋○丁未)
贤者有素丝之质。又有求益之志。而顾老物非朱蓝也。无以相染也。又此一书。叩发经疑。如行者之问路。其意渐紧矣。顾老物又非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41L 页
林邑之南车也。何以报此意也。无已则有一焉者。语曰经师易得。人师难得。今天下道衰。异说盈于区宇。而拘儒饰虚而谈伪。欲求人师。盖益难矣。既不能求诸今人。当求于古经。今贤所讲者大学也。其开卷第一义。即曰明明德。曾子既传之。朱子又注之。其义如日中天。后贤又从而笺之。虽不无同异得失。然亦各有其意焉。今且将明明德三字。潜心默究。必有自己之所自思量。如未豁然。次第将曾子朱子说互相證发。必有所归宿。又未莹。庶参诸小笺诸说。思出一副定见。如有未质。始可质诸朋友。朋友虽不得高明者。讲来讲去。已见自定。凡读书皆当用此法。且读书欲何为哉。如读明明德。将实欲明明德也。试验之己心。思得何者为明德。即下明之之工。必期其明得尽。方是学。后世学者说经意。如他人家事。自不关我身心。其所讲求。如何得着紧。以不着己底意思。讲不着己底义理。只是伪而已。或者以此欲誇多于人。又或试人浅深则又益孟浪矣。吾东近日学者。只此说话。无一实践。甚者乃以不辨菽麦为高致。驯致今日为异类所践踏。良可痛心。贤者如欲为学。须尽打倒世俗利害毁誉。只将真切心讲义理。如农者之耕而求食则自然意思有别矣。
答裴秉纯(甲寅)
戊申一书。七年而见。茫然如前乘信息。迩来侍奉泰平。读书求志。犹前日耶。人苟欲作有志有为人。不系地与时。只当为吾当为。今日行今日事。如君青年。亦不必以此时为不好遇也。老夫自分已非此世人。海陆茫茫。一身如漂梗。馀生相见恐难期。只望奋志向上。必以一头事业为心。
答石舜九(凤基)别纸(己亥)
答裴秉纯(甲寅)
戊申一书。七年而见。茫然如前乘信息。迩来侍奉泰平。读书求志。犹前日耶。人苟欲作有志有为人。不系地与时。只当为吾当为。今日行今日事。如君青年。亦不必以此时为不好遇也。老夫自分已非此世人。海陆茫茫。一身如漂梗。馀生相见恐难期。只望奋志向上。必以一头事业为心。
答石舜九(凤基)别纸(己亥)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42H 页
大学明德章小注陈氏说。果作合理与气。然陈氏此说。本只是泛论虚灵二字。非说明德也。明儒误引在此。世人遂执此以为明德合理气。盖有未考也。若北溪论明德者则曰。明德者是人生所得于天本来光明之理具在吾心者。观此则以明德为理也明矣。盖单释虚灵而曰合理气则可。而若明德之虚灵则朱子所谓何尝有物者。只是此理之至虚至灵者耳。不必合气说。其云只是气者。恐尤无义也。但此是今世大论。鄙人固不敢遽断。贤亦不必汲汲辨明。只当游心熟复。以待所见之到。未知如何。
答李特夫(铉圭○壬寅)
顷岁南为。已卜孟嘉之异。那意老丑之状。枉被子都之顾耶。对花开书。似觉阳和入腔。冉冉绿槐阴矣。更询层堂节宣万福。碧窗一灯。尚依往日之乐否。戚从老益甚尤日积。无足金羽于斯世。惟望知旧不弃。勤攻黥刖。赖以寡过于未死之前耳。所谕气质之不美。有理义可以变之。只可责志。惟是志之不立。如病人不肯服药。更不可为矣。但其有欲变其不美之志。又能就亲胜己求迁之阶则其志亦有所之矣。由是而益自奋发激昂。用不得不措之工。则古人所谓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者。亦岂有不可期者耶。贤者发轫尚早。之燕之越。何患无其日。但恐一时意气易为消歇。少间意阑气倦。便觅一席便稳地为歇脚之方耳。勉哉勖哉。
答李特夫(癸卯)
顷年山里之顾。今日书中之寄。于我乎若有私焉。老夫空疏。何以答此。此岁之为月又再矣。敬询省欢退学。视昨慥慥。今人为学。动不动为人。其终亦虚假而已。路头数句荛言。祗为百尺木捧一篑土。以护其根本地。如蒙曲察而记有之。俾充溲渤之用。则天下之
答李特夫(铉圭○壬寅)
顷岁南为。已卜孟嘉之异。那意老丑之状。枉被子都之顾耶。对花开书。似觉阳和入腔。冉冉绿槐阴矣。更询层堂节宣万福。碧窗一灯。尚依往日之乐否。戚从老益甚尤日积。无足金羽于斯世。惟望知旧不弃。勤攻黥刖。赖以寡过于未死之前耳。所谕气质之不美。有理义可以变之。只可责志。惟是志之不立。如病人不肯服药。更不可为矣。但其有欲变其不美之志。又能就亲胜己求迁之阶则其志亦有所之矣。由是而益自奋发激昂。用不得不措之工。则古人所谓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者。亦岂有不可期者耶。贤者发轫尚早。之燕之越。何患无其日。但恐一时意气易为消歇。少间意阑气倦。便觅一席便稳地为歇脚之方耳。勉哉勖哉。
答李特夫(癸卯)
顷年山里之顾。今日书中之寄。于我乎若有私焉。老夫空疏。何以答此。此岁之为月又再矣。敬询省欢退学。视昨慥慥。今人为学。动不动为人。其终亦虚假而已。路头数句荛言。祗为百尺木捧一篑土。以护其根本地。如蒙曲察而记有之。俾充溲渤之用。则天下之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42L 页
善。将萃于一身。为大受之资。区区慰泻。何以踰此。承一直𢾅窦讼愆。馀祸未歇。又失替事。从叔梦外 恩衔。又非土木所安。猿鹤蛇虫。形随影见。俯仰公私。尚寐无吪。惟有一念未灰者。吾党后辈。自力此学。使主理一诀。有足硕果于剥后者。此则庶贤座诸公之不负之也。字说谬嘱。非不在心。而扰扰未得留意。幸俟异日閒暇。得一意思以报塞之。为未晚。如有便。幸指示其可发之指也。
答李性纯(俒○甲辰)
老夫心中。未尝一日无吾性纯。何事于文。惟此书为可喜。夫横云迅鹄。尚顾恋于鸥鹭雪月之汀。以其本地风光。终有舍不得者焉。今贤者敷陈病源。以求益于人。姑未知必为骨髓之语。然想得山里一月。气机少停。而天理呈露。复有卷中古人。来与外寇交战。所云田地臲卼。手脚生涩。开卷心倦。究义志放。乃其證候也。既于其心有不安者。则必将求其所以安之者。如久旅之思家。所云义理蹊径。圣贤门庭。乃其家也。既思其家而却又依俙于路径之所从。则于是乎孤竹老马。亦或搂入于智士之指端矣。一得其路而广厦明窗。即在乎顾眄之间。岂不为吾性纯而喜之乎。鲁鸡羽短。固难与议于大卵之伏。然姑以平昔所得于耳目者而揆之。所谓蹊径门庭者。如大路然。夫人开眼可见。其不能明着眼审着意而做去者。无他祟。即来谕所言外诱牵去者。乃是医眼之毒瞙。窃怪贤者已按得真脉。而却更别寻庸医也。噫此非所以交战之验耶。苟使贤者明知其外诱者之害我。真个如鸩毒之杀人。则虽置仪秦之辩。岂足动一发哉。直由一心尚顾恋于外。如齐王之于色货勇。虽以孟子亚圣苦心捏转。终不得打去之也。是则贤者所宜自决于心者。夫汉贼不两立。虽至愚可立辨。况明者乎。试思今外物之
答李性纯(俒○甲辰)
老夫心中。未尝一日无吾性纯。何事于文。惟此书为可喜。夫横云迅鹄。尚顾恋于鸥鹭雪月之汀。以其本地风光。终有舍不得者焉。今贤者敷陈病源。以求益于人。姑未知必为骨髓之语。然想得山里一月。气机少停。而天理呈露。复有卷中古人。来与外寇交战。所云田地臲卼。手脚生涩。开卷心倦。究义志放。乃其證候也。既于其心有不安者。则必将求其所以安之者。如久旅之思家。所云义理蹊径。圣贤门庭。乃其家也。既思其家而却又依俙于路径之所从。则于是乎孤竹老马。亦或搂入于智士之指端矣。一得其路而广厦明窗。即在乎顾眄之间。岂不为吾性纯而喜之乎。鲁鸡羽短。固难与议于大卵之伏。然姑以平昔所得于耳目者而揆之。所谓蹊径门庭者。如大路然。夫人开眼可见。其不能明着眼审着意而做去者。无他祟。即来谕所言外诱牵去者。乃是医眼之毒瞙。窃怪贤者已按得真脉。而却更别寻庸医也。噫此非所以交战之验耶。苟使贤者明知其外诱者之害我。真个如鸩毒之杀人。则虽置仪秦之辩。岂足动一发哉。直由一心尚顾恋于外。如齐王之于色货勇。虽以孟子亚圣苦心捏转。终不得打去之也。是则贤者所宜自决于心者。夫汉贼不两立。虽至愚可立辨。况明者乎。试思今外物之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43H 页
来诱者是何物也。求其极至。实不直志士之一唾。彼无知鄙夫蒲伏人颐下。丐得人残沥。白昼誇人于街里者。只缘胸中无一理义。如狗彘窃食机肉。自以为饱。固无足怪。如贤者洪匀所赋。本自不贫。据安宅之藏。执正路之策。不动一足而可以享自家之所有矣。何苦舍千金宝藏。反向人门指钵而求食耶。噫世降气漓。人才眇然。吾辈几个又不能阐发斯学。以开张前哲之懿。环顾后辈。又未见抬出头角。以担夯此事。古人所谓中流失楫。一瓢千金者。政此时之谓也。区区所倚望于贤者。譬厩中骏马。只教肯受他羁勒。不放逸于荒野。足以驾千里之车。其欲爱护而𩣝习之者。岂有量哉。惟贤者须体此苦心。及时奋发。断然将第一等事担在肩上。以无负天地所受之中。以无坠吾人一线之脉也。念此事至易而难。至近而远。非一时可袭取。必立得真实心。尽平生之力而后。可庶几焉。否则虽百般扮饰虚假。亦无有也已。今贤者手里。无所不备。只欠此一心。亦非无之也。乃不察焉。且从目下一回大思量。看得书中古圣贤说话。无一语不着实。今日所来诱我出门外者。无一事是贴实。判得此界教分明历落。无一疑眩。则我一个心。便都在实头。自不容一毫虚伪矣。惟贤者自力焉。
答李性纯(乙巳)
新年见玉字。喜不可言。又从而窃有惧焉。喜者何。其高视阔步。足以为大受之资也。惧者何。根脚未巩而宿浪未静也。在昔明王圣师为天下后世立大学之教。劈头下格物二字。大而纲常所系。小而身形所须。近而目下酬酢。远而宇内交接皆物也。天下之学。岂有外于物者乎。世间拘儒曲士。博谜义理。傀儡而目。毕竟遗落事物。成就得一个虚伪。风俗以之而昏谬。家国以之而颓败。而人莫
答李性纯(乙巳)
新年见玉字。喜不可言。又从而窃有惧焉。喜者何。其高视阔步。足以为大受之资也。惧者何。根脚未巩而宿浪未静也。在昔明王圣师为天下后世立大学之教。劈头下格物二字。大而纲常所系。小而身形所须。近而目下酬酢。远而宇内交接皆物也。天下之学。岂有外于物者乎。世间拘儒曲士。博谜义理。傀儡而目。毕竟遗落事物。成就得一个虚伪。风俗以之而昏谬。家国以之而颓败。而人莫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43L 页
之知也。今贤者开口便说天下无绝物为学之理。有若天诱其衷者。所谓格物而穷其理。接物而措其宜者。亦约而该之矣。循是而求之。无往而非实学焉。前头进步。岂可量哉。但天下之物。皆有所本。今其所以格物而接物者。专仗于在我之一个心。圣人于格物之下。连连下致知诚意正心等目。盖其所以必格其物者。即所以明吾心之知。诚吾心之发而正吾心焉。以为修齐治平之本也。来谕所谓目前对證之剂。惟在于祛妄想而存实心者。已觑到其大界矣。然其所以存此实心者。岂一蹴可到者耶。夫人之心。活动无常。随物迁转。以大贤之学。用工十年。尚有病于见猎之喜。况新学后生。未尝下一顿之力。遽自信其心之无妄。欲以阅世间之变哉。况玩物二字。古贤所以深戒乎丧志者。而吾子乃曰无害云尔则何其发之之不审也。于是乎吾子之心。必有蔽于一物。而其发有未实焉。夫天下事变无穷。人之一心有限。猝然遇之。几何不为楚人之堕浆。来书所云无柁之篷。偶入风涛。茫然不知所之者。已作一鉴矣。可不惕然反求。以决其从违之几乎。且吾心所以接于物者。惟在于一个义。诚以义矣。今日加齐之卿相。惟当担一肩。任鲁之乘田。惟当竭吾心。未可一向绝物。苟其非义矣。千驷万钟。何足以动有莘之耒耟哉。顾今日士子。只当耕南阳之亩。未可作闻达之想。虽欲出而阅世。岂可得耶。苟其全丧廉隅。流涎名利。以乞哀于时辈颐下。则吾子应已知其不忍为矣。外此而游历群方。阅习众艺。亦或为博学之一方。而在吾子为太早计矣。古圣人设教。本之以身心。先之以德行。游之以六艺。优柔浃洽。使其基址完固。志虑坚定然后。乃可以博学而无方矣。其博之之方。又必使之先乎急务切于实用。未可骋奇骛远。终归于玩物而丧志也。今且立定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44H 页
此心。从彝常日用之间。件件穷格。一一体行。且以其暇。精究古圣经训前代史传。使之暸然于性命道德之原。宪章事功之变。又以其馀。览察时务之要。亦从其近者而先之。则天下事务。亦且不出吾域内而可以算到其九分矣。以夫子之圣焉而其辙环诸国。乃在中晚之后。况下此万万者乎。顾天下第一等事业。常在根本切要之地。其馀只枝叶焉已。亦何必汲汲为哉。愿吾子且置许多閒思想。惟俛首着脚。细心料理乎足目界头。待到水到船浮。别作营划。千万恳祈。
答李茂卿
茂卿乎。来书足见肝膈。且得此侄口致。知迩日境遇矣。人生此世。欲自立为一个人。必十分奋迅。激昂向上。挺然如巨岳。皎然如白玉。不为一物累。不着一点瑕。尚恐风摆雾湿。挠夺而累垂之。况复浪掷许多脚步。坠厓落棘。虽或一朝觉悟。攀援坦途。其困艰必百倍矣。惟有一段实心。可仗第一头。将一快刀。断却虚伪向外想。出一语只是着实。行一事亦只是着实。尽把死生利害在膜外。惟从一条正路趱去然后。始有立脚地矣。所谕中夜独寤。思虑成祟处。乃是君必不可免处。又是君死生路头。其下所谓尚谓必图早晚者。乃是一条活方。到此头不干别人事。惟君自知而自力焉。天之生君。本不草草。君之获罪于天已大矣。况复家庭止慈之心耶。不知今日欠宁床笫。非此病耶。至于得罪于此老物。未暇道也。今此纸上数字。似是君前头息壤。幸及老夫未瞑。见君卓然立在堂堂地也。
答李伯敬(铉德○壬寅)
陟(저본에는 '涉'으로 되어 있다. 문집 서두의 정오표에 근거하여 '陟'으로 수정하였다.)九苞抚鸑鷟而不辨五采之美。数岁发一函。忽若灵犀之通。老
答李茂卿
茂卿乎。来书足见肝膈。且得此侄口致。知迩日境遇矣。人生此世。欲自立为一个人。必十分奋迅。激昂向上。挺然如巨岳。皎然如白玉。不为一物累。不着一点瑕。尚恐风摆雾湿。挠夺而累垂之。况复浪掷许多脚步。坠厓落棘。虽或一朝觉悟。攀援坦途。其困艰必百倍矣。惟有一段实心。可仗第一头。将一快刀。断却虚伪向外想。出一语只是着实。行一事亦只是着实。尽把死生利害在膜外。惟从一条正路趱去然后。始有立脚地矣。所谕中夜独寤。思虑成祟处。乃是君必不可免处。又是君死生路头。其下所谓尚谓必图早晚者。乃是一条活方。到此头不干别人事。惟君自知而自力焉。天之生君。本不草草。君之获罪于天已大矣。况复家庭止慈之心耶。不知今日欠宁床笫。非此病耶。至于得罪于此老物。未暇道也。今此纸上数字。似是君前头息壤。幸及老夫未瞑。见君卓然立在堂堂地也。
答李伯敬(铉德○壬寅)
陟(저본에는 '涉'으로 되어 있다. 문집 서두의 정오표에 근거하여 '陟'으로 수정하였다.)九苞抚鸑鷟而不辨五采之美。数岁发一函。忽若灵犀之通。老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44L 页
夫尽无眼而足下为有心矣。夫天之生材。人之养才。两皆不易。既得之天。当尽于人。今足下策骐蹄立长途。翘首燕越之路。而又复眷顾老骀。问孤竹之径。其为虑远矣。老夫平生无一长。惟有善善一念。思与天下共之。今老卧牖下。获足下于吾之自出。欲相厚岂可量哉。窃念发千斤之弩者。必审其机。累九层之台者。必宽其基。今足下悼进业之不时。慨立志之未笃。其英锐勇往之气。溢于辞表。不患其不进也。但易见之明。或失于偏照。直前之趍。每欠于傍察。或恐始计之有未熟而有妨于远大之业者。愿足下且先立定大准的。勿切切于功效之末。须博观天下之理。凡读书应事。一一究极其本末。以断其是非真妄之极。优游岁月之间。涵泳理义之中。使之心驯目到。足履身处。若固有者焉。惟冀大心大力。以担此事。
别纸(中庸疑义)
所以为知觉此(저본에는 '之'로 되어 있다. 문집 서두의 정오표에 근거하여 '此'로 수정하였다.)知觉。与上文虚灵知觉。自不同云云。
虚灵知觉。亦未必专属未发。此统言其体段也。下文为知觉。重在为字。指发处之或从义理或从形气而为人心道心耳。
朱子曰人心道心。自根本而已然云云。
言自根本已然。盖指苗脉之异。非便指未发之前也。然退陶节要删此句。岂以根本字或太重欤。
天以阴阳云云。在天为气。在人为理云云。
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则在万物者亦阴阳五行之气。理亦赋焉而人物各得则在人者亦在天之理也。安有在天在人之别耶。
各得其所赋云云。岂人物有性则同。为性则异欤。苟如此则恐人人皆然。物物皆然云云。
别纸(中庸疑义)
所以为知觉此(저본에는 '之'로 되어 있다. 문집 서두의 정오표에 근거하여 '此'로 수정하였다.)知觉。与上文虚灵知觉。自不同云云。
虚灵知觉。亦未必专属未发。此统言其体段也。下文为知觉。重在为字。指发处之或从义理或从形气而为人心道心耳。
朱子曰人心道心。自根本而已然云云。
言自根本已然。盖指苗脉之异。非便指未发之前也。然退陶节要删此句。岂以根本字或太重欤。
天以阴阳云云。在天为气。在人为理云云。
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则在万物者亦阴阳五行之气。理亦赋焉而人物各得则在人者亦在天之理也。安有在天在人之别耶。
各得其所赋云云。岂人物有性则同。为性则异欤。苟如此则恐人人皆然。物物皆然云云。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45H 页
有性则同。为性则异。人物皆然。但人物之异。偏全也。人与人则只有多寡。此又人物之异也。
曰皆中节。所以明下文天地位万物育。非一时一日之和所能。
此论皆中节。非谓时时皆中。日日皆中。饶氏说恐非是。盖凡情有中节与不中者。其中发而皆中节者乃和也达道也。喜怒哀乐。从达道上发则可以皆中节。
均天下似仁。辞爵禄似义云云。
化天下在仁而均天下在智。以其能周物也。辞爵禄在义而可辞在仁。以其能守己也。
不赖勇而裕如。与孔子所谓仁者必有勇云云。
大义似通而语意差别。不赖勇。无事乎勇也。必有勇。更有勇在。
鸢飞鱼跃。或以为飞跃气也。所以飞跃理也。此非子思所谓费隐。盖隐此理未发之体也。费此理已发之用也。若以飞跃属之气。则无乃理体气用乎云云。
所论费隐体用。极精细可喜。朱子直曰鸢飞鱼跃费也。
道不远人章。伐柯一节。专以责人云云。
道不远人。既通人己。则伐柯一节。虽若专责于人。亦只是发明不远人之意。其所以通人己者。亦在言外。忠恕一节。言推己而及人。四未能一节。言推人而反己。皆所以反覆推明人己之无间。以广不远人之意。不必分责人责己。盖不愿于己而勿于人。愿于己而施诸人。皆忠恕之事。非有二也。
素夷狄(止)如今之世。素行之道当如何。
素位而行。皆言因所在而行其所当行。若在夷狄。力可以变之则变之。若不可变则自靖而已。惟尊王攘夷。即天地之心也。此则不
曰皆中节。所以明下文天地位万物育。非一时一日之和所能。
此论皆中节。非谓时时皆中。日日皆中。饶氏说恐非是。盖凡情有中节与不中者。其中发而皆中节者乃和也达道也。喜怒哀乐。从达道上发则可以皆中节。
均天下似仁。辞爵禄似义云云。
化天下在仁而均天下在智。以其能周物也。辞爵禄在义而可辞在仁。以其能守己也。
不赖勇而裕如。与孔子所谓仁者必有勇云云。
大义似通而语意差别。不赖勇。无事乎勇也。必有勇。更有勇在。
鸢飞鱼跃。或以为飞跃气也。所以飞跃理也。此非子思所谓费隐。盖隐此理未发之体也。费此理已发之用也。若以飞跃属之气。则无乃理体气用乎云云。
所论费隐体用。极精细可喜。朱子直曰鸢飞鱼跃费也。
道不远人章。伐柯一节。专以责人云云。
道不远人。既通人己。则伐柯一节。虽若专责于人。亦只是发明不远人之意。其所以通人己者。亦在言外。忠恕一节。言推己而及人。四未能一节。言推人而反己。皆所以反覆推明人己之无间。以广不远人之意。不必分责人责己。盖不愿于己而勿于人。愿于己而施诸人。皆忠恕之事。非有二也。
素夷狄(止)如今之世。素行之道当如何。
素位而行。皆言因所在而行其所当行。若在夷狄。力可以变之则变之。若不可变则自靖而已。惟尊王攘夷。即天地之心也。此则不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45L 页
随所居而变。
鬼神之为德。与泛说鬼神不同。(止)若泛说则程子说已足。
所论恐甚精。但程子说天地之功用。只言其情状与功用。言其气者微别。故朱子曰于良能功用上。认取其德。鬼神之德。言鬼神实然之理。
二气之良能。是本然之气。而与孟子所谓浩然之气相似。
良能只如孟子所谓良能。只是此理之能然处。曰本然之气。恐非妥语。浩然之气。只是气之配道义者。亦恐不可同之。
陈氏注以为集自家精神则彼之精神亦集。(止)所谓彼者果何物也。
陈氏所云彼。乃指祖考。恐不可非也。盖祖考元有此精神。所以以己之精神。能感召来。所谓有其诚则有其神者。非谓本无而始有。乃言其神之格思也。朱子诸说姑多端。然恐当以实有神道为定。
首章达道。情之德也。二十章达道。五伦之道也。自性而有情。自情而有行。则其为所共由之路一也。
此说极当。
诚乃实然之心也。道乃诚之道而行实然之理。理者心之发云云。
此论亦似精稳。
笃恭而天下平。是包括全篇之旨而约言之。更说上天之载。所以应首章天命之性云云。
道之原出于天。故人之为道。当极于天而乃已。非故为此说以应首章。为作文之妙而已。
答李伯敬(癸卯)
鬼神之为德。与泛说鬼神不同。(止)若泛说则程子说已足。
所论恐甚精。但程子说天地之功用。只言其情状与功用。言其气者微别。故朱子曰于良能功用上。认取其德。鬼神之德。言鬼神实然之理。
二气之良能。是本然之气。而与孟子所谓浩然之气相似。
良能只如孟子所谓良能。只是此理之能然处。曰本然之气。恐非妥语。浩然之气。只是气之配道义者。亦恐不可同之。
陈氏注以为集自家精神则彼之精神亦集。(止)所谓彼者果何物也。
陈氏所云彼。乃指祖考。恐不可非也。盖祖考元有此精神。所以以己之精神。能感召来。所谓有其诚则有其神者。非谓本无而始有。乃言其神之格思也。朱子诸说姑多端。然恐当以实有神道为定。
首章达道。情之德也。二十章达道。五伦之道也。自性而有情。自情而有行。则其为所共由之路一也。
此说极当。
诚乃实然之心也。道乃诚之道而行实然之理。理者心之发云云。
此论亦似精稳。
笃恭而天下平。是包括全篇之旨而约言之。更说上天之载。所以应首章天命之性云云。
道之原出于天。故人之为道。当极于天而乃已。非故为此说以应首章。为作文之妙而已。
答李伯敬(癸卯)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46H 页
晚归路中解携。一似大风中失宝玉。印着肚中不散。新年一书。报道重堂万福。信息甚大。且能记有荛言。深以不克收效为忧。其察理之盛。用工之密。可举其一脔于全鼎也。循是以往。有无限好事。惟恢拓心胸。大其地盘。若将尽受天下之积。严其程历。不住趱上。若将穷得夸父之景者。世间斗筲腔子。受得些什物。便盈盈而画地矣。纵有才气可观。亦何足云哉。时屑沸腾。物情散乱。俱是外来事。惟眼底十千甫田。不可舍却耘播时也。承梦外一衔。来迫土木。解之不卸。悚蹙如渊谷。齿发已无足恃而世事又如此。中夜绕壁。怀事可知也。新年访俛公。相对歔欷而已。亦何可闻之有。前头刮目。未知何日。万冀及时进德。
答李伯敬(甲寅)
书来认侍学稳笃可慰。然日月堂堂。友朋落落奈何。今年寒表夜下三十八度。东省冻僵七千八百零。傍西欧战线者不算几大万。北京门者立毙。江苏亦多老肌战。窗冰耳朵皲溃出血者数三。亦此世界一况耶。所得只礼运弟子职二篇集解。或少补世教耶。抑妄耶。德堡土交价过三之二。方出證书。反覆耳目。要不出顷日农表。惟筑防似加下几算。然着手乃实验矣。但老躄孤坐。仁儿病未来。可豫备者皆袖手过。多失机会。辛君负约而川兄及仁儿力薄。补缺可念。窃恐普天入沸鼎中。惟吾辈作壤虫于隙处。读吾书。待上帝所命耳。计准正晦入此。可及时来则历儿仁而同之耶。遁斋契事。果留心否。吾祖外裔如贤座无多。幸通录贵堂内外裔以先之。以惠此事。面际无远。万留不宣。
答许甥镇(乙卯)
吾一生有大恨。汝母女子。不能左右我。共体我父母心。晚见汝于
答李伯敬(甲寅)
书来认侍学稳笃可慰。然日月堂堂。友朋落落奈何。今年寒表夜下三十八度。东省冻僵七千八百零。傍西欧战线者不算几大万。北京门者立毙。江苏亦多老肌战。窗冰耳朵皲溃出血者数三。亦此世界一况耶。所得只礼运弟子职二篇集解。或少补世教耶。抑妄耶。德堡土交价过三之二。方出證书。反覆耳目。要不出顷日农表。惟筑防似加下几算。然着手乃实验矣。但老躄孤坐。仁儿病未来。可豫备者皆袖手过。多失机会。辛君负约而川兄及仁儿力薄。补缺可念。窃恐普天入沸鼎中。惟吾辈作壤虫于隙处。读吾书。待上帝所命耳。计准正晦入此。可及时来则历儿仁而同之耶。遁斋契事。果留心否。吾祖外裔如贤座无多。幸通录贵堂内外裔以先之。以惠此事。面际无远。万留不宣。
答许甥镇(乙卯)
吾一生有大恨。汝母女子。不能左右我。共体我父母心。晚见汝于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46L 页
真西。内为汝母慰。冀大汝家。使汝母有不泯之迹于斯世也。遭世不辰。狂走万里。万境尽亡羊。或从内地出者。言汝入世浪中。出没鬼域。辄叹息屡日。然亦属之天命而已。万里书至。既喜汝知我为汝母兄。尤喜书中悼往追来之意。似出真际。此本心天理自然呈露处。夫人一心。有理有气。其主宰者此理也。是本心也。此理能自主宰时。形气自然听命。凡死生利害。如昼夜寒暑。皆无足以动之。其或不能自主宰而为形气所掩。则食去色去。禽犊而已。利去名去。凶贼而已。甚者不知君父。尚何母之兄之有。汝困而知返。本心一发。如泉源既活。有不可遏之势。想已于父母天性日隆矣。所以能推及我也。能因此心。扩而充之。实践确守。则吾昔所望于汝。为不虚矣。世间所谓大人君子。亦非有别人也。我今年迫崦嵫。百志无一成。无足云尔。汝欲一来见。此意甚嘉。但恐非容易。苟不忘我。须念吾心之所主宰而加之意。万里即吾膝底也。若以吾所寓为足一观则惟在汝勇决如何。汝家参赞公秉义没世。其妻子流落满中。为之酸鼻。未知天理竟何如。汝欲一历其地。亦美意也。寒暄不欲提。
答许而玉(锵○丁未)
岁暮奉玉字。今春事已殷矣。更请新年用休。晨昏尽欢。书中意味进一格。此世所恋恋。惟群公此一事。徒怅叹无益。惟自力而已。尊王考先生遗文誊本作几册。且已入茶田校过否。以世事则不可缓。然扫尘不可不净。此贤孝所当尽心处。念之慎之。承寄世如浮。闭户如蛰。方坐峰塾。印辑要书。其功尚未半矣。桴海固知非易事。然举足无可蹈之地。将安所适归。眼看一线阳脉。坠地已尽。而无力救得一半分。重为之太息。天理不泯则青鬓几人。能担一担否。
答许而玉(锵○丁未)
岁暮奉玉字。今春事已殷矣。更请新年用休。晨昏尽欢。书中意味进一格。此世所恋恋。惟群公此一事。徒怅叹无益。惟自力而已。尊王考先生遗文誊本作几册。且已入茶田校过否。以世事则不可缓。然扫尘不可不净。此贤孝所当尽心处。念之慎之。承寄世如浮。闭户如蛰。方坐峰塾。印辑要书。其功尚未半矣。桴海固知非易事。然举足无可蹈之地。将安所适归。眼看一线阳脉。坠地已尽。而无力救得一半分。重为之太息。天理不泯则青鬓几人。能担一担否。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47H 页
十图附录。岂忍忽忘。只缘此事非晷刻可办。束阁到今日。只恐此去心与事日相违。遂成幽明之负。窃惟此役当得精力强壮者。自以为事。另着几时心手。乃易出场。念沈应章庶几为力。试一议之。苟肯尔则老夫他日。亦能据为本子而效微劳。以答其万一矣。
答赵汝声(镛雷○甲寅)
一款面。已占七分心。书则几九分。古人言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殆是耶。但其出手入眼甚迟。借此二友口。审奉老读书如昨日。其竿步之进可想已。承丑劣坐遣。西翁还后。益孤孑无聊。今得二友周旋。新荒经纪。若将有为。然秃头翁植松能看亭耶。孔教会一味作架上券。且待明春。与新荒谷种俱下耶。老夫只是心。此非座下一辈责耶。此事可通诸天下。何分内外。惟把作一肩担。博谋而预讲之。一时汇进。誓心图成。今天下惟此一法耳。勿诿此老朽朝暮人也。来谕认气馁量局为病。此有古人药方。孟子论浩然不馁之法。只曰以直养而无害。程子论人度量有限则曰识进则量进。惟讲理必明辨。见义必勇为则久当见效。但天下之理无穷。天下之事又无穷。愈进愈无穷。惟竭吾智力而已。座右自力也。
答李成伯(祯鲁○甲寅)
飏空一纸。坼名可爱。霞山旧游。忽入眼中。奉老潜居。农馀读书。能保此一片心。又复念到漂流浪迹。自馀可推也。惟终始自力。庶可无他虞矣。此尚不死为可怪。儿辈又跟其狂踪。为累而已。馀无足道。惟愿吾后进诸君。益敦孝友。日勤眼前事不落他径也。不能长言。
答金士仲(泰铉),士文(周铉。○戊申)
老去尤觉青年可惜。别后黯然在恋中。玉字入手。从审川陆利涉。
答赵汝声(镛雷○甲寅)
一款面。已占七分心。书则几九分。古人言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殆是耶。但其出手入眼甚迟。借此二友口。审奉老读书如昨日。其竿步之进可想已。承丑劣坐遣。西翁还后。益孤孑无聊。今得二友周旋。新荒经纪。若将有为。然秃头翁植松能看亭耶。孔教会一味作架上券。且待明春。与新荒谷种俱下耶。老夫只是心。此非座下一辈责耶。此事可通诸天下。何分内外。惟把作一肩担。博谋而预讲之。一时汇进。誓心图成。今天下惟此一法耳。勿诿此老朽朝暮人也。来谕认气馁量局为病。此有古人药方。孟子论浩然不馁之法。只曰以直养而无害。程子论人度量有限则曰识进则量进。惟讲理必明辨。见义必勇为则久当见效。但天下之理无穷。天下之事又无穷。愈进愈无穷。惟竭吾智力而已。座右自力也。
答李成伯(祯鲁○甲寅)
飏空一纸。坼名可爱。霞山旧游。忽入眼中。奉老潜居。农馀读书。能保此一片心。又复念到漂流浪迹。自馀可推也。惟终始自力。庶可无他虞矣。此尚不死为可怪。儿辈又跟其狂踪。为累而已。馀无足道。惟愿吾后进诸君。益敦孝友。日勤眼前事不落他径也。不能长言。
答金士仲(泰铉),士文(周铉。○戊申)
老去尤觉青年可惜。别后黯然在恋中。玉字入手。从审川陆利涉。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47L 页
晨昏承欢。一床征迈。当有言外之妙矣。承尚朝晡于三峰山里。板役既竣。印役方试手。然世事不料明日何状。从目下做如此而已。尊先上庠公墓铭。僭猥模写。良足汗颜。其笃孝之迹。既有家谱可据。则亦宜从实入录矣。且念报本之孝既不可缓。而绍先开后之责。惟在于自力向上。如欲为学。须从当日下手。如救焚拯溺。件件从实地踏将去。不可空地坐赞叹一场。依仿影像。悠悠过好光阴。幸视此折臂馀戒。无作后车之覆。
与李述祖(源学○丁未)
承熙与先府君承颜接辞盖无多。而惟是耿然心期。常朝暮焉。虽其山溪夐邈。风澜涣涣。无由对叙平生。犹以为馀景之或庶几焉。人世事乃止于是耶。伏惟孝子攀擗之痛。曷有其极。日月易易。襄树将有期矣。此时苫体又若何。念君子之孝。当以继述为大。幸自宽(저본에는 '寘'로 되어 있다. 문집 서두의 정오표에 근거하여 '宽'으로 수정하였다.)抑勉从圣制。承惟顽为命。形寄而心死。扶服一哭。亦非可期。挽歌二阕。略道衷曲。此生已矣。惟望以礼自啬。深惟述志以惠吾党。
与金孟极(建永○丁未)
老夫未尝接玉面。尚自慰吾女之女有托也。今读大岳书。知神驹𩣝法颇异。辄耸然恨不早见也。昔南冥曹先生得金文贞,郭忠翼为外孙婿。其平生道德事业。足以永其脉而发其光。老夫固不敢妄引前贤付授之美。后生激昂之志。何遽每下古人耶。君今庶有立志。未知能不负老夫心耶。归白大堂。幸早一见老夫。寒暄不须道。惟冀及时自力。
答金孟极(癸丑)
未接面目而犹常印在此心。今见手字。知此心未始不同也。且喜其英年志气。不伏作常调也。家庭有乐。学道有地。只当奋发向上。
与李述祖(源学○丁未)
承熙与先府君承颜接辞盖无多。而惟是耿然心期。常朝暮焉。虽其山溪夐邈。风澜涣涣。无由对叙平生。犹以为馀景之或庶几焉。人世事乃止于是耶。伏惟孝子攀擗之痛。曷有其极。日月易易。襄树将有期矣。此时苫体又若何。念君子之孝。当以继述为大。幸自宽(저본에는 '寘'로 되어 있다. 문집 서두의 정오표에 근거하여 '宽'으로 수정하였다.)抑勉从圣制。承惟顽为命。形寄而心死。扶服一哭。亦非可期。挽歌二阕。略道衷曲。此生已矣。惟望以礼自啬。深惟述志以惠吾党。
与金孟极(建永○丁未)
老夫未尝接玉面。尚自慰吾女之女有托也。今读大岳书。知神驹𩣝法颇异。辄耸然恨不早见也。昔南冥曹先生得金文贞,郭忠翼为外孙婿。其平生道德事业。足以永其脉而发其光。老夫固不敢妄引前贤付授之美。后生激昂之志。何遽每下古人耶。君今庶有立志。未知能不负老夫心耶。归白大堂。幸早一见老夫。寒暄不须道。惟冀及时自力。
答金孟极(癸丑)
未接面目而犹常印在此心。今见手字。知此心未始不同也。且喜其英年志气。不伏作常调也。家庭有乐。学道有地。只当奋发向上。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第 448H 页
做进斯世之业。慎莫作虚徐泄泄态也。外孙女能善操箕帚耶。天涯垂死。亦不能无私恋也。老丑近事无足道者。前头又未卜作何地鬼矣。念之亦何益。万祈及时猛进。
答张孙一相(癸丑)
不见六年。只闻汝已冠有室矣。今手字可喜。重堂奉欢。读字有进则尤可喜。岩寓距浦无远。亦可慰汝外大母之心也。外祖支离漂泊。尚不殊亦天所以苦之。以偿其不孝不忠之罪也欤。馀无足道。又汝念我无益。宜苦心攻业。内而为小同。外而不负画狮之望也。
答张孙一相(癸丑)
不见六年。只闻汝已冠有室矣。今手字可喜。重堂奉欢。读字有进则尤可喜。岩寓距浦无远。亦可慰汝外大母之心也。外祖支离漂泊。尚不殊亦天所以苦之。以偿其不孝不忠之罪也欤。馀无足道。又汝念我无益。宜苦心攻业。内而为小同。外而不负画狮之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