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x 页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书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43H 页
与许舫山(薰○壬午)
顷造轩下。闻有一士人剧道道德文章之为当务。而深排论心说性之学。左右既不印可。付之容或有理之科。承熙反复思惟。久而未安。不敢不暴于左右。夫心者人之所得乎天而主一身宰万化。性其体之静者而具五常之德。胪天趾地。含气赋形。无不待是而生。其一动一静一语一默。无不由是而出。虽道德如天地。文章动鬼神。皆不能外是而求之。求之在是。治之极其精。治之在是。讲之极其详。昔庖牺氏作易。首发心学之源。尧舜氏授人以天下。单付危微之旨。成汤论降衷之性。至吾夫子。论相近之性操舍之心。曾氏述诚正之学。子思论天命之性。孟子立性善之宗而传养心求放心之诀。及宋周邵程张朱氏。推说甚广。大发其蕴。此皆非阴为道德而阳作赘说。以误天下。亦非不能为道德文章而下就无用之空言也。虽以老佛虚寂。荀扬鹘突。唐宋所称文章之杰者。亦皆沿流觅源。各有成说。终无敢曰舍是而可者。宜亦有由矣。但是非形而辨者渐密。邪正错而论者愈详。虞夏而洙泗。洙泗而洛闽。世日以降。文日以繁。俗学因之转致支蔓。家各异喙。大旨益远。骎骎然腾之口舌。是则忧道者之所慨然者也。然静究厥由。政坐论心说性之不精不要。知之不的。据之无根。致得多少枝叶耳。如有圣贤者出。会而通之。明示宗旨。汰除瓦砾。刊落草木。拔迷津而趍大中。一返前哲之轨。则可以道是道德是德文章是文章矣。何可因噎废食。遽以论心说性。断作科禁哉。为此论者。既能作文字谈道德。应亦营之于心。发之于性。未知其心已正。其性已尽。无待论说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43L 页
耶。抑谓心虽未正。性虽未尽。不害为道德文章耶。私窃计之。盖其夙有才艺。习通词章。便足驰骋一世。震耀辈流。久而自居。标致已高。间有艳其才而惜其骛者。辄举学问之方。轻献谋忠之计。则自视既重。不堪遽自降伏。而回顾平日。实阙然于思辨践履之事。不得不作为议论。以为自解之地。乍见俗学尚口。可以勒成一案。遂自一笔勘过。以快其论。又患文章之不足为一等事业。则抬出道德二字。特建高招。以鏖一场。原其所来。不过为一时之谈把。何足深病。然此心一生。转辗沉痼。必将作为家计。不惟虚误一己。又或公然立论。张皇周罗。世之薄有才识不耐低心者。悦其便己。一唱一和。视谨慎绳尺讲说道理之人。一南一北。永不乳入。遂将手分造化。将程朱以下。隐然付处不韪之域。于唐虞洙泗论心说性言句。白敕发遣。置然疑杜撰之间。其为此学之害。当何如也。时运日陂。异教叠生。一线微阳。仅同栖苴。若复同室操戈。科分幅裂。推薪助火。几何其存乎哉。假使此言实无害于世教。其为文章。已落入偏傍。非极至之论。夫虞夏典谟。出于当时史官。周之风诗。出于里巷谣俗。洙泗语孟。出于门人杂记。而类皆宏深典雅。明白灿烂。虽以后世所称迁固李杜韩柳欧苏雄才奇气。极一生精力。终莫能并辔共贯何哉。由前则道术大明。德化淳厖。人得性情之正。无偏陂险崎之态。故眼到手顺。直写胸臆。行之以天。止乎其止。不期奇而自奇。不期美而自美。由后则教衰气漓。心术不正。徒拾糟粕。力摹造化。掩前绽后。随溃生疮。欲高古则高古为病。欲绮丽则绮丽为病。下者轧吟促武。委风垫雨。不堪一读。高者剪䌽而花。杂铁而金。无有一篇一什髣髴三代者。暨有宋诸贤。承绝学之绪。阐发性理。实践道德。言议事业。宏远炜烨。上接邹鲁。文字之见于馀事者。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44H 页
如通书经世遗书正蒙近思录等书。淳正简严。与古为伍。盖非西京以下数家所梦到者。其閒漫应酬之作。纵有未尽其裁剪者。大布轻缣。尚副民用。不比腐草之根。发光于介然。是其心学文章。实非二致而隆衰必共者也。今有高世之才。欲作一等文章。政当熟讲此心之妙。必究其何者为真为正为本。何者为伪为邪为末。必祛其伪而邪而末者。必从其真而正而本者然后。道德真可立。事业真可语。文章之发。亦不得以已。而向之典雅宏深明白灿烂者。即我之有矣。不此之为。徒凭轧轧之鸣。遽拟泱泱之音。岂非适越而北辕耶。轩下旷度兼容。以为为此说者。本非索性立说。俗士口耳之习。亦足自速其谤。遂作甲乙之讼。然窃恐几微之际。不先剖判。则自己心法。已自儱侗。或乘惫败。忽忽弄去。则转眄之顷。不觉坠卧榛坑矣。吾党之于轩下。方欲倚为墙壁。推为选锋。万一蹉跌。惧为斯道之忧。敢奉千虑之愚。冀扶竿步之进。伏惟不卑下流。少垂鉴裁。如有未然。望赐驳教。
与许舫山
向论七情亦有理发。固知肤说不宜见采。而归路思惟。复觉当时不能毕陈瞽见。以听取舍之命。夫前辈之说。自有初晚。常以晚者为定论。如退溪,高峰往复。当以后说总论为定。星湖说当以重跋为定。大山说当以答李天牖等书为定。古语不云乎。不能自信而信其师。窃恐吾辈且当笃信先儒已定之说。不可以一时己见之偶同。而反复胶守其已弃之论。倒作把柄。且于闲燕之暇。更取三先生书熟复。以究其旨意之归宿。千万是仰。
答许舫山(乙未)
家集稽延十载。乃成于流离氄扰之中。平昔倚恃以为地如下执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44L 页
事。两地分飞。不克终始其惠。不肖无状。眼短心慌。算前失后。其纰缪之多。固不待智者而可卜焉。苟使称星之眼。一回细勘。将不胜其偻指矣。今此二处指谬。果亦不能十分参停。以尽其斟酌之中者。既蒙拈示。敢不一一承领。但其所以致此者。抑有区区所凭依。不得不一控謏见。以听去就之命。夫文集之例。昉于晋唐。槩不以二字标题为程。降及后代。大儒有作。如两程先生之集。纂次于百载之下大贤之手。因举世之所通称而目之于成书。固其宜也。世级愈降。弥文愈多。遂作枣梨家之通例。然今先君之文。近出于梁摧十载之后。未有大人硕德公称特书。只有一二门生不肖弱子。相与纂辑。将以布诸一世。而特以己之所私尊而标称者。欲通诸世眼。恐有所未安。况先君平日谦冲自居。至如书牍标揭。牌旌题式。皆示不敢当之意。今此篇目。与其循俗而或致未安。无宁仿古而无所嫌碍耶。假如嗣后名德有作。公议有定。则吾辈之私。亦可以公诸一代。必有按例而为之地者。亦何必泥此而不知变通哉。至若诗卷中挽尊王考大丈题目。直书表德。愚陋亦尝致疑于此。而缘主校群公援古立證。以为只书公字太似漫漶。至于下执事所标识者。承茫然不能记起。抑标纸偶致脱落。或昏迷之极。目及而旋忘耶。盖古人不讳字固尚矣。逮至宋氏。如晁氏家法已讳之矣。朱子亦编诸小学矣。然后贤之编朱子文集。亦有曰题毛公平仲墓铭者。公之者尊之也。字之者表之也。东方讳字尤盛矣。然退陶集中有曰景明兄。兄而字之则他尊丈无不可字者。其在自述文字则如朱集中胡公明仲。李集中李公复古之例。殆指不胜偻矣。抑不敢斥呼者。言语之从俗也。虽尊书字者。文字之遵古者欤。诸公之意。皆执此为例。故于集中。如族叔某某金表兄仲举。皆尊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45H 页
执先行而一例书之。今如依朱李书。以为如此不害理。则不必追改成书。如以为今则不可如此。果有所不安于下执事之心。则虽于已颁之后。当逐处割贴。宁致欠册样。岂可以此而伤下执事之心哉。如讳衔则已于诗集中书之。但于目录省文耳。伏惟屡回裁择。因便回教。此外缪错。亦乞一一摘教。今纵未能追改。亦可私录以待后也。世乱路梗。续音未易。秪自于邑。
与许舫山(丁未)
人情亦以地武而辽。存亡殆若相忘。每一念至。实莫为心。此复新年矣。年德俱卲。受禄无疆。下节并泰平否。窃闻买亭于兴邱溪上。足为藏修之计。晚景清饷不鲜。那由一奉杖屦。饫读年间大著也。承熙愚妄。动有所触。外为夷虏所切齿。内为时人所搆隙。一叶虚舟。浮没于大浪中。其生寄此世。亦自可怪。奄见弧矢旧甲。日月依然。未知过境做甚事到此。来者又作何状。直是悲叹。零丁妹女。念此孤耿。且世事无复馀地。思欲以此时成淇泉一款。其情亦戚矣。为走一奴。幸赐矜念。季令公忧世一念。复周旋于紫阁峰下。未知有入手之算耶。顾今国人思奋。自莱港发合民力报国债之论。已自大邱建所收财。发文列邑。想不日四达。未知此亦天意耶。复恐此齐民热心。或为徼功渔利辈所污坏。而大命从而促焉。春日暄妍。或有芝亭一旆耶。瞻望东云。只切驰神。
答李器汝(种杞○壬午)
春秋两度书。赐谕勤挚。直心坦性。披露幅面。而卤莽之性。不能趁不的之便。受而未覆。如茹不下。重以中间一两地参差之迹。如望蓬莱而风引去者。觌德无诚。魔亦随之。自惟惭恨。无望深恕。稚阳潜长。君子进德有相。藜羹布被。能免雪里之冻耶。闻新卜伽溪。已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45L 页
有区划。度时入山。就农营生。两似得计。然此地素有水祟。今虽稍净。最宜审慎。且相地不如任天。营生不如择里。愿更随入而随谅也。承熙奉亲粗遣。当寒务简。随分读退陶书。粗可自乐。但从前不曾痛下身己上切实功夫。寻常日用。多悖于理。虽欲稍可克治而愈见其阙。庸是懔惕耳。窃见顷谕。颇为时事所动。承亦多少费心者。而智浅性懒。臀困于株。无一算可为相信者藉手之地。且念吾辈姑冠吾首而书吾眼矣。百草之忧春雨。只属闲商。不如且诵古勤作。待造物者所命。不审以为如何。鸣远转闻甚乖。无以指的。然但恐决裂之性。不能无激撼而失其正者。吾辈气数衰飒。人物眇然。区区不能无望于数君子。而才高者过于奇特而不屑于平易。质淳者自占顺善而不安于开益。椎鲁如承熙者。又不能自拔于流俗。天其无意于斯耶。中夜以思。尤觉耿耿于座下也。愿置多少闲商。益加奋发开拓之工。求真个立命之地。且开示迷涂。俾有依循。得免虚度此生之归也。
答李器汝(癸未)
春初路灵川。距仁寓莽苍。而值尊屧下金官。夏间闻有仁州行事。敢企一枉而竟不遂。自分觌德之疏。亦天所命于懒散者。客晦候高山姑夫。蓦得手谕。深闷其所遇之多舛。开示处之之方。从而发病发药。爱谕勤挚。伏读感荷。不啻溺者之于垂绠也。田家多事。得惠忘谢而鞠且有华矣。不审侨寓启处随地而适。间有读书之乐。足以忘世。今年能知秋。未知天意亦欲使吾辈保着一席耶。然民将刘矣。一己饿饱。亦何足幸不幸也。承熙半年。阅多般劫界。示中四事。特其大者。顺受外至。不无多少见得。而手脚生涩。每收拾不下。大惧无以克荷盛惠也。凉后亲节粗安。而身上种种症鳞起叠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46H 页
生。合下禀受凉浅。无缘有好时节。祗可浩叹。韦士公太极说。果有所往复。而长城已成。非偏师可攻。略用小法尝兵。旋即按营以俟。未知末稍如何。顷言有书抵几下。亦为论此而发。果作何出末。舫山丈持论渐淳。然不无壁邺意思。区区浅劣。何以当折冲之任哉。惟老丈德器充粹。足以大服人心。政望涵濡渐染。共底坦途耳。所谕贱病。深得真蒂。如下一针。然从前浮露粗厉之习。已成痼瘼。触头而发。有事辄有悔。至于一日屡悔而终未得转移之力。深愧小学无方。致此捍格。或者赖天之灵。有一朝坦然之时耶。非敢望非敢望。惟不鄙夷之而痛赐警责是仰。
答李器汝(乙酉)
金茎病客之海上望蓬莱者数矣。奈这隔两尘步武。做登阆风气像不去。岁暮山庐。忽奉青鸟带来消息。始觉此生亦非全无清分也。恭审侨寓清幽。气候调适。恰慰愿言。营生之拙。固吾辈气数。而困衡增益。亦进学一梯。惟自力于辨明大界。立定脚跟。俛头做将去。不可如雾中失路。指东指西。反致落却故步也。今月寒食。有丹塾饮讲之会。又欲仍行乡约。此事倡自上年。麻树数丈首发之而已蒙可于阳亭令公者。今则家君亦预其议。未知执事亦已参确否。世事扰扰。好事亦多破意。然既有好议论。当姑成就之。以看末后究竟。望执事趁此期而重其席。以答乡士之望。但乡约一事。自官行之则似当如旧侯之所指挥。而如吾辈相约则只当如学契等案。申之以蓝田之规。以为从便寡过之地。亦足以敦乡风而存古羊矣。继此又有武屹修契事。关于吾乡大款。中间虽有小小龃龉。亦何必由是而有懈于慕贤之地哉。承适有丹塾任名。将陪亲入参。其时庶几相摅耳。
与李器汝
家君抄书之役。甚费衰精。果如来谕。但一生不能一日闲度。此般事如他人吃饭着睡。终舍不得。兼又所著文字。必欲重勘细栉。非他人所可付者。所以苦心不置。窃尝少请宽暇。以完精力。而亦不敢力谏耳。大衡试行竟坐停。此见终是为高。所以不能深劝其成行也。座下谓世务中易走作。此定不免。走作处既为人。谁不于世务中耶。能于此中有住脚处。乃是真不走作。若欲兀然块坐。不省四至。乃得不走作。则是强绑着。猝遇扰攘。实东撞西倒。承窃尝笑世间此般学法。不愿座下有此见也。须从事事物物件件劄着心做将去。庶不至浪走作耳。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46L 页
与李器汝(丙戌)
承熙稽颡拜泣。固知执事于先君。义重情深。殊非寻常。而其所以施之今日而尽心乃已者。岂夫人所能。况复推及遗孤。抚存之怜恤之。此生感泣。何可穷已。尔时绋事才竣。筇履遽戒。而顽然木石。精散形存。不能以一语号诉。块守庐阴。朝晡屡更。廓然两间。无处依恃。时念先人平生眷眷不舍之数三子。只黯然涕下而已。即日尊体百福。乳胤佳茁。承熙直以仁恩。秪奉筵几。又能吃饭藉席。渐视常度。恸矣此何顽忍。其可藉而为命者。惟先人后事。而其一生精力委在巾衍。计前头究竟。如涉大津。只此挽祭誊写。亦未毕勘。终亦何以有济。顷因转付小片。谨已依改文字。亦有以服其用意之勤挚也。因此而窃有所妄白者。世论云云。终似未说出先人本意。夫先人非不以兼理气为四亭八当。特病世之学者误认此说。以心之本体。作理气汩董底物。不分其主宰也。退陶图说槩曰性既有本然气质则情岂无理发气发乎。是非谓性情本体。皆合杂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47H 页
理气。盖欲对举性情之本然者。与其因气而有异者。四下普说。而今直以心之本体当之。则其主宰处已两头二本。大失退陶之意。妄尝推之退陶之说心。如张子天地气质之性。大舜人心道心之情。分明示人下工地头。不得不分言。先君之说心。如程子即理之性。孟子可善不可恶之情。单的示人大本面目。不得不剔言。今只曰以为兼理气云云。似因性即理之说而遂以天地气质之分言为非者。无已则改作误證。兼理气者庶可别白。未审如何。闻俛宇公历贵中。并下馆洞。或有好商确可示者否。顷有传执事欲移寓馆洞。同志卜邻固美事。而或作不善话。想执事非有所干倚于人而为之。然莫或无商量者否。君子立身行己。当亭亭如松柏。不受一毫绊惹。寻常平地。办此何难。须于大郎当处。亦支拄得过乃可。悠悠说话。不足为言。而惟默默裁谅。使吾心无愧千万。罪戾之物。何敢置喙于别事。而切挚也故有怀必达。倘赐谅恕。
答李器汝(甲午)
一浮名不足为执事荣。且执事亦应已知此不足以上心。何必作例贺也。顷承手存。无路为谢。只有一念空吟杕杜之什。尝与后山翁夜坐。有怀执事诗。鄙作曰飞花新柳梦依微。公案重重动静机。也有篦金能刮膜。那无藜火暂分辉。炎风大地愁迷路。霁月前宵不掩扉。思君忽觉诗怀冷。先子何年在晚归。今既过境矣。老炎尚酷。体宇冲泰。玉肖佳茁。世事至此。吾辈无以相谋。能不伤怀。承熙校事草草一过。后山翁已以月初寻乡矣。此一着终恐收拾不上。以重不肖之罪。恸泣奈何。西来异闻。有不忍耳者。国太公一死字抵。不得漆齿毒喙。如闻若个令章。为从彼之渐。窃恐一朝自己身发。亦奈何不下。仁边措置。果作一区平安境界耶。只这伊川之叹。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47L 页
似区处不去。想有精义于其间。可以指示否。
答张姬伯(升泽○乙未)
此来如失路人。每忆山外事。如春睡迷过。珍重琼函。解唤人醒。非直为替面之资也。多少失梯。春事已深。伏惟起居祟茂。定顿家计。次第完复。明窗整巾。不改旧时规模否。承熙素来无定算。只得恁地行过。一番风簸。人化为禽。妄意覆巢破卵。非可栖之林。欲得榆枋一枝。聊以自足。如其早晚失得。非浅智所算到者。只料理目下挨过而已。先人文字。稽缓到今。世事一荡。此来残营。岂能了办钜役。惟冒万行去。直以不瞑目不休为计。然朋侪落落。只得一胶兄做头甪里翁。可谓源源。而大耋精力。不敢烦以私。未知天未欲相此役耶。祗自煎惧。夫惟人之做措。大略从性气偏处使去。如承东倒西歪。因风而靡。固不足道。如老丈之能刚立自恃。宜其有撑柱墙壁之势。然触撞之迹易露于相形。蜮魅之毒或发于随影。此则不可不虑。且袖吾手帘吾目钳吾舌。以默守吾牝。或为处今之一法耶。山中薇蕨渐长。可能试一筇否。家稿之役。庶几有徼惠之路。黎翁一面。想亦不至违繣。千万控俟。
答崔元则(琡民)
世将无吾家。独仁兄不舍故旧而屡致意焉。无乃蔽于所私耶。高居寒暄。如梅花诗句在无言处。亦不敢以尘毫渎也。承今年为儿子三加其首而亲迎之。六旬翁始为人舅耳。此外无足提者。陶山心统性情三图。今之君子只据其下。虽吾党中人。亦仅止于中。仁兄乃并指其上。噫大贤示人。本自不偏。顾人自有三层意见。玆曷故焉。洪斯文思伯生并一世。不能一接面貌。遽尔各天。岂非命耶。其书所云。已耳之矣。今复目焉。今虽愿副其意得乎。令人下涕。芦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48H 页
沙翁文字。若果如示。何锡如之。二家文字互相流通。或天意有在耶。所谓三峰诗。只愿藉此弊帚。以媒千金。丰城宝气。亦或待时而发耶。企仰企仰。
答朴光远(尚台)
甚矣夫。吾执事之忧道之切而爱人之深也。吾先君子抱经求志。终老林泉。既无位名以振耀之。又其立言明理师古而寡谐于今。不能为占便媚俗之方。平生亲承镕陶。自生毛羽者。尚或昧然舍去。以投时好。若吾执事则只一再得之于容貌言仪之末。人事已变。影响寝邈。而犹尊卫之若将不及。深悼宿算之有违。庶几来许之可追。又必欲几案其遗文而日夕焉。期将一家百世而奉持之不坠。式广遗绪。以诏无极。是其心岂以利名为哉。只以吾先君所发明底道理。实无悖于群圣贤之旨而足以为后生程也。如承熙百不似人。老而无成。执事以为是吾先君子之遗孤也。眷眷不舍。至历记平生。寻常晤语之会而指屈之。贬屈履舄。远涉险阻。承复瞢愚不能为董五经之扫门。执事之心亦可已矣。而复屡辱手字。深致殷勤。其爱人也不其甚乎。承也小腹。诚不知为量也。世事乖戾。横至之厄。往往于尚德之士。每遥望驰想。入近稍帖静。未唯起居安重。家庭授受。有足自乐。志道既正。进德自勇。尚何炳烛之为微。瞻望南云。颂祷无极。承寓中冗累。不足提。惟期未瞑之日。粗述先人后事。而遗集既没样了去。综要剞功缓稽。难以时日既。今又约友校礼辑。而冬月且半矣。明春则庶卜一区为先人营一屋。而许多事沓然。无以抬头。未知苍然者能许之否。家集既欲奉呈。而信梯难得。或有可指挥者则幸赐勤导。山川悠远。奉身一谢。未可刻期。惟冀益懋晚节。时惠箴规。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48L 页
答朴光远
山海集校事。既闻诸后山。俛宇二公。又得明谕。始知此事亦生出许多支节。承何见识敢下一手于此篇。只为躬谢诸公之辱。巧值事会。略控愚见。那料参差到此。大抵此老文字。迄三百年而未完者。是士林之责也。况本孙之许多年苦心积诚。有足感动人者。而为士林者莫能善导。以大公之见。卒之颠错狼狈。宜有以分其咎矣。今者三本之说。尤令人竦然。夫校正之法。必要合众见而一之。今以各座一时之说。类而界之曰某本某本。有若南北之畔。是何道理。顷对二公。未尝不叹息于斯。而深悔当日之不能齰舌也。目今两边之分张。必难善后。如有实心公眼之人。得以调剂两间。必得几公合座。大同勘破。不过旬月。事可底定。而惜乎无人出于此也。观仁兄所谕。心公而义正。忧深而虑远。使南乡君子皆是心也。则必不使此事至此。而乖张之说不能行矣。深望随人开谕。俾流丸有所止也。
与郑若重(趾善)
吾辈避世。一似小儿迷藏。觅之故处则皆无之。此来声光。若可挹也。而复有十驾而不及者。坐万山积雪中。恍忆山阴夜景。未审比来文候百福。外来风雨。不入高人梦畔。更温理多少经业否。承熙求僻而反扰。求安而反劳。费许多日月于道涂中。头须非昔而抗唐如许。能复有及耶。最是先君子一生精力。埋没尘箧。不知税驾之地。情迫事窘。欲收付活印。为草草涂抹之计。而同志复落落。不肖孱劣。抱书悲泣。如执事者苟怜而垂意。一惠枉勘。何赐如之。且念先君手墨之往复于仁边者。未克收录。恐不及事。幸须觅掷。以存平生相与之迹。千万控俟。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49H 页
与李景晖(以键)
承熙顿首。以贤胤之秀雅有文且能子。而不能永其命。气机之清者短者信然耶。馀人犹且酸鼻。将何辞以解执事之结轖也。然古之君子。亦尝有遭此而有自宽焉者。盖适值者气也。能以顺处逆者理也。君子处于理而已。且有玉抱在手。异日者将有不死其死者。执事想能以理为心矣。一番风饕浪恶。浪走穷山。遂与故旧分疏。多少话说。尽属灰劫。今又一秋。且问服中体度无瑕。卷中名理。聊复入心。为排悯之具耶。承熙自分木石是伍。万用都休。惟有先人文字不忍抛弃尘土。原集二十五册。仅草草断手。复有论理辑礼数件遗草。方欲缮写付枣。是非淳驳。都属百世公案。要尽己力。粗塞职守。其志则悲矣。世事杳无津筏。几处扼拳瞋目气涌如山者。毕竟皆不得力。区区窜首岩谷。亦安所为策哉。执事安坐阅变。倘有定算以为地耶。庶有以见教。外间近有闻耶。或见寄以破聋。晤语无期。临纸黯黯。惟冀抑情理遣。勉崇德业。
答郑洛汝(龟善○丙申)
邻灯陪诲。已属前尘。信使可梯。而不克奉咫尺以为仪则距心之罪也。大度俯施。辞约而意笃。不觉悚然起钦。回想猿山佳处。小屋窗明。读书课农六十年。不问尘土是非。其清福已可贺。其得之心而寓诸至理者。必有自然之妙。人所不及知者。而尚此谦谦焉以无闻为忧。得非伯玉老人寡过未能之意否。推此意也。学之必愈致其博。行之必愈致其笃。理无不造。善无不集。假使有真足任警责人者。恐难别下一言。矧承熙口耳微方。不能锻鍊身己。心与理日睽。言与事日违。常惧驯致不治。贻累于朋旧。岂有馀力可补炳烛之阙哉。
与卢允行(秀五)
春殷而风雪犹夫冬。伏惟罗浮静极。读书有味。鹿门妻子俱安于所遇否。承熙动而跋涉川陆。坐而汩然迎送。殆非就峡之意。然后知老丈得隐居之妙。有见于犹恐不深之趣也。然此身所寄。其为此身扰者。亦随而往焉。奈何乎哉。如鸣远公蓬藋之逃而有此意外之迫。尽知名之累人如此。自家郎当。犹属自家。而鄙家先稿之役。庶几藉此手眼者似左矣。不肖庸愚。抱书孤望。将何以底功也。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49L 页
答姜学叟(柄周○辛丑)
顷于刊所。书得华衔而拜之。如公所无私觌也。玆蒙特讯。更积年怀也。一幅心画。宛是昔日面目。又得锦山枫秋紫海月夜气象。输到清凉爽豁境。尽足稣慰。更不烦迩日暄凉节度为也。山海夫子文字。既次第入板面矣。诚吾辈之所同庆。年谱存两本之论。适与高见相契则庶几无大谬耶。学记一款。亦区区积岁入思者。大抵是篇虽出后人手分。难保无错谬。然毕竟自先生手本中依傍来者。今当依本面證其剩误而已。篇目之下。元各有所附诸说。非从今日强排。图本之圆成者。本不当下手。其或不能无疑处。亦不得不删节而釐之。图与说异处。亦不得不删节其说。其有不合于此而当于彼者。亦恐宜用大学移补之例。庶乎其还得当日面目。此是群公事也。如承驽愚非敢有所左右。然区区亦不敢自外于是役。略控愚见。或万一于荛采也。
答李舜闻(赫明○丙申)
有书未复。又蒙左临。积蕴未泻。复失临歧之别。丘山之来而埃尘蔑如。将何以为辞。天地闭塞。斋居端拱。观象玩爻。果有以云雷于肚中否。前书感慨俯仰。可令志士下涕。又不以承愚下。属意勤挚。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50H 页
若可以入手于扶竖世教挽回气数之责者。诚爱之偏而发之差矣。夫天下之陆沈久矣。一隅吾东。幸赖箕师遗化。暨诸老先生倡明此学。式至今日。尚有一线微阳。天不厌祸。行且剥之尽矣。以孔孟之圣。辙环历聘。复有群弟诸贤先后之。犹不能回衰周之运而熄嬴秦之烈。晦庵夫子当南渡之世。其封事文移及与宰相论说。如彼宏伟。及门之贤又林立也。亦不能斩铁木之社而延属猪之祀。况今四海六洲。异教奇伎。殆剖判来初有之变局。区区吾辈逃蓬藋伍木石。不暇为一身谋者。将何以抗寸苇而涉沧海哉。然气数自气数。道理自道理。有一物必有一道理。吾辈一息未冷。惟当自力于己分当为。内而父子吾父子。夫妇吾夫妇。外而与几个朋友。讲明古圣贤至理。一人信得则即一人免乎夷狄。一家推得则即一家免乎禽兽。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则亦庶几矣。其何能计功于彼此之多寡。责效于否泰之消息也。假使天地都陷。人类尽灭。只这太极也自在。剥极复复。静极复动。毕竟理之所存。气不能不随。惟有此一事。昭昭可执契而待。未知此去几何。能见这光景也。念天下之物。皆有种子。来岁春播。必有今冬所藏而为之种。不知今冬有谁家好种为来岁地也。顾今天地。惟一气字为祟。操持把弄。老庄而禅佛。夷狄而妖鬼。渠辈眼法。只信此气腾倒。更无容着此理处。殊不知此一理。不待气而存。不以气而灭也。苟使今世学者。皆能信得此理不差。则其庶乎来岁之有种乎。大抵这个气。虽千变万化。终不能掉脱此理。苟觑得此理分明历落。事事将去主宰。则自无此气之拘蔽。其观理之法。亦无待乎除却此气。即于气机纷纶之中。且置其纷纶万变。只将此一理。推求其脉络所在。则亦自不差。未知盛意以为如何。愚轩记不敢孤负勤嘱。妄此有云。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50L 页
然定知其不堪眼也。
答吕南翁(轸奎○戊子)
承熙稽颡泣白。执事之于吾先君。可谓慕之笃而报之厚矣。顷因祥事之夕。又特赐问讯于遗孤。所以追诸往而图诸后者。尤深且挚。奉读涕泣。铭在心肝。而迷陨失谢。其月已改。伏惟冬雾乖候。文体有相。玩履日崇。承熙赖远近诸公临相礼仪。克卒祀事。而象设遂撤。穹壤洞廓。奄缟其冠。息偃视常人。恸矣何哉。先考遗文。只倩抄一本。仍复沁泄。其为役也则蒙乡道诸公发义立契。到底用力。而此既无多。有儿不肖。复拙鸠财。如含木填海。难以岁期。年谱袖辑最为切急。而晚生没识。加以百务丛委。倚笔旋停。拖至今日。尚意同志数公。因今番聚首商订。而忠汝公有干径还。鸣远公南下省扫。留期未至。乡里如执事者。又不能对讨。此营觉已左矣。恸泣奈何。乡间文事。系吾先考所尝极意张恢者。今已矣。如执事诸公自力踵成。赖而不坠。则非惟吾林之幸。于吾先考亦有光矣。惟勉力留意。
答朴世和(肇铉○丙午)
丹崖明月。每入梦中。而麟羽路阻。便似江湖之忘。一书珍重。可认故人之不寁。然斤斤明诲。不能奉读于板壁之中。而山榭秋光。徒增人葭水之怀。未惟金火交嬗。靖居燕养一味冲适。贰舍狮祟何久未效。秋气清肺。趁得拨云耶。承熙过劫不足道。此去馀生。何处非囚中。觅死无地。只作饮啄之尸而已。那有一事可作后世臣子之所模楷也。其在絷也。自分无生。于平生切己处。果有记述小文字。区区滥托于桐翁。南汉状瞻葛故事。外此则只检看家书。不欲故意作述。今见盛示。过加忧勉。可见故人至意。为感何既。馀生会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51H 页
晤。未知其日。临风怅惘。只祈寿考自爱。
答金舜皞(凤来○甲午)
此来距仁庐才莽苍。未克一叩玄趣。珍重手讯。又是新年第一消息。尚泯然未谢。虽山薮纳污。其何以为辞。春天久阴。起居神相。子弟读书有力。耳无俗尘。眼有山趣否。承熙求省事而反添扰攘。不能安顿此心。父子失业。始觉此世无胜算。但幸仙乡风朴而俗淳。聊随分饮啄。为寓生计。春间有事先稿。约黎翁胶友。庶有藉手处。座下亦肯相此役否。如了此一事。当理一双不借。随诸公后。听樵歌答渔对。逍遥泉岳之间。恐当以执事为山中主人。幸不嗔鄙耶。
答河淑汝(汉彻○癸卯)
方丧普痛。承穷山木石耳。猥被贤器相就。因义方所自。仰认丹山老凤。非世间凡羽。远地一书。垂意郑重。恸斯文之委地。援古谊以俟来百。辞气伟然。令人起敬。但其推此无状。一似汉氏乐师。却顾乎制氏之铿锵。况复揄扬先懿。贲诸幽明。是何等事。乃欲借瞽矇以施丹青也。殆令人骇汗而却走也。念承熙不才。抛弃家学。积恶忤物。以干大祸。缩首结舌。更不知门外有何事。梦外 恩衔。五朔四迁。揣分日俟谴诛。今幸无事解罢。得遂鱼鸟之性。忧病衰跧。汩然冗碌。无足与闻于君子之林矣。执事家居讲授。天伦师友。付嘱有地。又复纂辑前人心迹之所寓。将寿诸百世。可谓君子之孝矣。夤缘腆记。幸得奉觌前光。亦已荣矣。且念仁孝勤嘱。有不敢终孤。敢缀芜辞。以与贤胤商确。然深恐不能自揆。重为仁门之羞。惟俯谅而休弃之。更求鸿匠。以贲幽隧。生世六旬。未接一眄。前去光阴几何而可赎此陋劣也。为之黯然。贤胤志学之笃。庶几为吾林后殿。欲相厚岂可量哉。而屡被跫音。一向垂橐。重可愧也。
答李士郁(根永)别纸(乙巳)
子妇之丧。舅当主祭。其祝式则恐当照父告子之例。使子执奠则当曰舅使子某。问解说可据也。芝村曰祖舅主丧则当云祖舅告于孙妇。照此则舅自主奠则当曰舅告于子妇。未知如何。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51L 页
答李士宁(镐奎○丁未)
考妣偕丧节次则固有可据。曾子问曰葬先轻而后重。其奠也先重而后轻。疑礼问答曰父母丧非同月则葬当以丧之先后为序。夫今母丧才先一日则乃偕丧也。非可以先后丧而别之者也。且葬者夺人子之情者也。所以先轻。母丧虽后出。犹当先葬。况已先出耶。发引载舆下棺凡属葬礼者。皆当先母丧。如行祭告祝则奠也。奠则伸人子之情者也。所以先重。凡属祭奠皆视此例矣。但舆行夫唱妇随。妻不敢先于夫。今人生时绕轿在后者只取便。非礼之正也。至如妻死二十九日。夫死三十日。值小月忌日合祭。诚有难便者。而又无古人可据。窃意大月两设常也。小月则既同日矣。又从前合设矣。难可分设而两祭之。则亦权之所不得不然者也。其祝则不得不措辞添入。或可于显妣讳日复临之下。措云月且小尽。先考讳辰。亦且同日。追远感时。昊天罔极云云。其出主之祝亦依此措入耶。但此妄说。出于揣摩。不足为證。幸详思博询而定之。使后之遭此变例者。有所凭依幸甚。
答李士宁(甲寅)
辽天一雁。寄到江楼旧梦。从审莱衣舞斑。大被联欢可喜也。未知轩南长松脩竹尚青青。不随桑海而变耶。承七载浪走。只是凄霜苦雨。何处清风明月。入我怀中耶。感故人不忘。遥报一字。万祈文安。
答郭文克(厚根)
十载一面。未尽吐露积怀。别来黯然心目间者。只记得颜发之异。岁暮山窗。忽奉手翰。始知此心下写来底却不老去。首邱之思。古人所悲。人情不得不然。但得随遇安心。尽吾之分则善矣。承熙五世祖遁斋公致侑有 命。系是百三十年囚舌不敢道者。而一朝大霈。阖门感祝。抑义理二字。终是磨灭不得。可以百世以俟之也。先君礼书校雠才半。更留山庵之约。竟致两地违繣。明春事又难预料。深恐诚力不凑。不能尽心于此事也。见今风波羃地。人皆荷戈相向。而仁兄断断一念。独不以是而前却。能不畏收司之诛耶。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52H 页
答河乃云(龙运○丙午)
承熙拜复。天理不可知。令从子监役,从孙上舍两世之丧。可令吾辈丧气。况惟懿亲痛悼。暮年尤切者乎。年间楇(一作祸)患。神精耗遁。不能以一纸伸衷。先施之能。每从仁者。远地手墨。道尽两地怀绪。奉读涕零。从审新元。服中体候不至大损。足慰瞻仰。而皓月之涕醉后之歌。亦有所按不得于斯世。宁不言之为愈耶。承熙一经丑辱。万念俱丧。困中之亨。已非敢拟。而所谓髭发。亦非昔日矣。只欲树屋穷山。刬迹囚声。以断送残景。而礼书之刊。直到秋末始断手。从而次儿冠婚。亦系人间一债。转眄一年。奄见弧矢旧甲。回顾生世。何事可以报答亲恩。为之太息。语类一书。幸赖尊家赤诚。顾今吾道之寄仅一发矣。而其所憎疾而摈斥者。尤在于紫阳夫子。未知嗣后一种子不绝而汾阳此一着。为之硕果于剥上耶。俛公跋语之归美。自是公理也。今既阁而藏之。又为之修契而保守之。则庶乎其有赖矣。惟愿同志诸公。勿以彼我之迹为意。只实心讲明斯理。使夫子心法。永有光于吾东也。此世之急。急于残景。握手相欢能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52L 页
有日耶。万冀节情颐神。
答都河应(清一○甲辰)
示喻道体至大。浑然全具之中。又有灿然各备之理。圣贤立言虽异。不害其为同归者。诚至语也。今也主兼理气之训者。乃曰曰理不得曰气不得。主心是气之说者。亦曰曰理不得。此何以异于主大舜人道心之说而欲废孟子理义同然之心。主程子性即气之说而欲去其性即理之论也。孟子只曰性善。可知其单指本然之理。周子只曰刚柔善恶而已可知其别指气质之性。程子曰心本善。朱子曰心太极。已可知其主宰之理。何可曰心不可单言善。心不可直作太极耶。世无识理君子。不究前言。不通人意。指东毁西。爱客憎主。是则可叹也已。执事所见诚公正。然亦尚疑吾辈只将心做理。不复说兼理气。是则有未察焉。吾辈所见。只为兼理气底心。乃吾岭今日之所共遵守。而独不知此心本体主宰之为即理。故剔发而说之。只是孟子性善。程子心善之义而已。何尝言兼理气之非耶。但世人只株守兼理气三字。而不要说主宰之即理。甚至怒目而肆口耳。今有人言灯者油火固宜矣。又或单举其明者之主而曰灯即火也。有何不可。每念及此。不觉发叹感。公心相与。漫说及此。倘赐谅察。
与张舜鸣(锡荩○癸巳)
别来易为日。梧叶落而汉案户。旅寓琐琐之忧。陟岵看云之想。想应交切于中。莫无大家生受否。承熙乡居少事。抗唐日子。而少辈功令。无补于彼己。先君文字无期于了勘。是可忧也。闻太学设讲制课。思所以扶正辟邪之方。而执事准划为之冠。未知国子先生乃何公能以道倡率之否。不敢以执事之有所进就为幸。而幸斯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53H 页
世之有意于此事也。闻南伯亦以此事关列邑。亦复延文学行望之士。如舫山,晚求,俛宇诸公。并被书邀而俱不敢赴。乡间并不知有朝家文字。足以观俗风矣。先君尝作亩忠录。言为邦之谟。其论科选之制。大要以为由今之学校而复古教授之官。必使方伯邑宰推明保举。直授以官。优其体貌。专任教选。邑升之营学。道升之太学。如古乡贡之法。大小科试。亦必于学校所教之士而取之。仿古大比之选。窃意今之欲择师教士。亦此意也。而强之以非职。布之以虚文。岂能责其实效哉。然后知先君此论之有先见也。凤藻李令闻以论事在悚惶中。见作何样。念此录必须经识务君子一眼考过。玆因便付送。又欲得其一语侈其首。此公曾一拜先君。恐不自外。幸须导达鄙意。以为吾林光也。
与张舜鸣(甲午)
执事得大阐固可贺。其晚也可惜。承熙独以为执事能耐到此。不由邪径。直用古道而取之为可贺。不惟为执事贺。贺国家由此而取士。使如执事者得为之地也。然执事既由此进。此去有大小大事。尤当由此而往焉。其能事君必以直道。陈善闭邪。道合则行。不可则止耶。其能立朝必以直道。正色昌言。进以礼退以义耶。是则执事之忧方深。承不敢随人作例贺也。春风骀荡。伏惟体气益旺。放榜尚远。势将留俟。云雷盘桓。日有弥纶否。惟及此时。益讲求所以立吾身者当如何。应于世者当如何。思所以称是也。承熙田庐粥饭。无事可道。亦有一私自贺者。近为国家添一丁。庶几昌大吾先君之后也。三朝洗儿有诗。其四曰匏落深知用不当。白头林壑念空长。待渠一展平生志。民舜君尧与物昌。所以志也。但村闾荒忧溢目。呴濡无及。穷居老学究亦不能无忧也。始闻御者省觐有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53L 页
日。故作书旋停。今漫付泉上。未知何时可达也。许圣章亦同课试。果如何出末。凤藻令或蒙赐环。亦不能不往来于心也。再从兄入京。能相从否。老儒科事。未知利钝可念也。
与张舜鸣(戊戌)
年光冉冉。似吾辈老去矣。不审尊候若何。鲇竿经纪。能耐过冷淡蓿盘否。大卿入泮课。想作久计。前头能见好事否。承熙姑作粥饭僧。适带儿走尚东。适见兄邮递付主人书。即使发遣泉上。未知能无滞还往否。典礼事旷世未遑。一朝举定盖天也。尊号已定。缛仪有日。更无待乎外议。峤左诸公欲作治疏之举。似皆无事坐定矣。贵藏某册既入 宸听。此是一大机。关系不少。既不可缓。又不可疏忽。能积其诚笃。使此义大明于斯世则是一大事业也。承熙五代祖遁斋主簿公事实。前已蒙采入于左海源流。想悉烛矣。大抵壬午事。既属世讳。而当时史录亦想尽为鲁禧辈所坏破。况如吾遁斋翁只西班卑职。当日群公掇拾于苍黄死生之际者。亦皆易及于著见易知之人。而难悉于素昧难明之地。虽有伟迹卓节。入耳过目。既不熟其名字。无以记述。因循疏漏。势所必至。如贵录所载。亦事理之容有然者。不惟此也。家庭记闻。既不免疏略。而至于状行丘墓所录。皆以忌讳而漫然不能详焉。当此日月回照。幽隐毕彰之会。恐无以藉手为阐扬之图。不肖遗裔掩泣仰天。将何以为心也。伏念有郁必彰。理之常也。今此 天聪之偶及于贵录。尊书之适入于鄙眼。无乃是天理耶。今将遁翁事状记闻。录呈别幅。幸加深察。夫吾遁翁抗节秉义之实。已大著于 正庙朝鄙从曾祖农栖公登第入侍时筵说。 王若曰尔家北扉尚在否。尔祖有树立可嘉。盖此树立大节。既 入睿烛。应有所考信于往记者。而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54H 页
穷乡遐逖。无由采掇。今且贵录一册。苟终为 乙览之资。必须精写一本。始可封进。苟将吾祖事迹。因类并缀。同时备览。则在执事为一措手之力。在鄙家为百世之恩。吾辈何施何受可以比此。况此扬微阐幽。自是儒臣职守。有美思阐。又系子孙彝性。既非循私受嘱之俗套。实合扶纲赞化之忠谟。庶执事之垂意焉。承今归家。拟起送一人。以考先迹。今当继此而有白矣。
答张舜鸣(庚子)
付门前一步地于别天久矣。蒙故人记有。有此俯存。就审旅体万旺。诚可亚面。但大卿经苦可念也。馆长为谁。能勤劝课。近来惟此一路颇矫积弊。然其不能大就人材者。以有外诱引之也。惟应之者能以实心将去则庶不落此窠也。承熙一病不复振。儿亦不健。爻象可卜。惟以遁斋祖考 侑典有命。阖家感泣。图报无地耳。堂额幸荷俯念。庶侈楣颜耳。归计未遂。无乃表里俱掣耶。夫人进有所求。退复有恋。所以有濡滞状。老兄肚里有许多书许多义理。何不一番披出。苟欲决去则家里有佳子佳孙。门外有好山水朋友。以愚所见。皆绰绰然矣。惟早自内办。勿徒自小而不断。僭妄及此。倘蒙原恕。
与张舜鸣
今又一秋色矣。旅灯能无凉意否。闻国家汰铜臭。抡选材望。如岭南北刺史被特选。力辞不得云。如仁兄应有一除而无所闻焉。亦有幸不幸耶。窃意如兄进而有为。固为美事。退卧田园。共难季大被。做文字事业。亦未必输耳。以事势权之。在国家正当求吾兄。在兄不当有求于外。今一切反之何也。恐两皆失当。不得其轻重之真。在人者吾且无如之何。在兄者兄何不早自为计也。山人好打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54L 页
乖。思之发一笑。都下有何闻。中国事至何境也。使吾东有一分气力。 宁考之志可伸矣。今喘喘寄命。何复言他。每读吾先君拟请备北边疏。觉胸里勃勃也。大卿关岭渐在前。有意者可就耶。学部公何人。能为诸生料理否。承熙近无事。与晦堂季公校先考书于感应庵。昨日罢砚。宝眷盖大安而女阿来作解娩计。姑得好在。然闲人亦苦流光不贷。文字之役。日堆如山。黥刖之衅日生如草。秪恐滚滚过几日。便作如此人而止耳。
答张舜鸣
崇阳礼饮。既负佳约。黄溪选胜。继切驰恋。际拜宠墨。恭审天游返驭。神气清泰。为贺老年清福。不以拶界而有所缺齾也。承尔时踰岭。适值俛公南出。追到心稣而天且雨。遂无及于大良之会。逦迤返茶田。料理疏事。又迫从叔祥日。留约而归。毕竟费却虚算。惫卧穷庐。万念冰冷。而雠月奄至。廓然悲泣。尚何言哉。疏事始因令兄发端。转致热血之妄沸。以为吾 君有志则虽此时亦可为。遂至搆草。顷晋见盛意差歇。及见俛公。亦言其服制疏承 批之后。惶缩靡容。目见时事板荡。不敢出一口气。适见七月晦间 圣谕。有前衔敕任及奏任在职。皆各陈所见之 旨。又见鄙草始欲自陈一疏。尾及鄙本 彻览之意。而令兄已南游。无由更议矣。及写本未净而鄙行遽出。仍闻滢吾侄所传美娘喝退日使。还我政府之奇。窃计此疏祗为排日而发。乃瞰日权之缩退而呈之则有似乘机沽直。无足以感动上听而徒惹人口。俛公之意亦如此。竟至焚藁。然今见盛谕。此又是一项义理也。但欲更进一疏则当别作意思。言当因日权少退(저본에는 '返'으로 되어 있다. 문집 서두의 정오표에 근거하여 '退'로 수정하였다.)。建立纲纪。修明政教之意也。窃以为天下事无不可为之时。虽至今日。亦岂可谓束手无策耶。吾告吾 君。自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55H 页
以吾 君所当为之事。非欲更使之取决于彼也。如令兄欲为国家一陈大计。亦当思吾 君今日所当为之策。恐未可遽谓不可复言也。呜乎。上下恬嬉。家国沦丧。只恸哭欲死而已。尚何多谈。惟诸公各思所以自尽也。闻欲作赤山氓。此地静僻可自适。或可为晚暮徵逐之助耶。𩮰帽工已不知所去。无由修补。且念山中蓑笠翁。存此帽无几在头上。不妨任他蠹食。
与张舜鸣
昨日书联览否。未惟行计何定。季公已出否。商确何居。承浪走几日。所谓乡间一文字。亦难于上天。今始缓缓发起。何以能有鼓作耶。馀人事只可置之度外。惟在我者亦从而迁稽矣。昨夕见俛公初六日在沃川所发书及疏本矣。其书言吾辈行若晚则不得不先治一疏。以同志几人联名。走人即纳。而令兄尤当急奔。虽儒生十百联名。足以见举国之舆情云。此意恐好。承今将急搆一草。大意则如俛公疏。而其中讨我邦贼臣处。当并举五贼。若令公行迟一日则为先联名先投一疏。若以明日发则季公及乃谷诸公若此间数人。亦可联投一疏。未知如何。
答张舜鸣(甲寅)
奉手字涕欲零也。兄今所住。乃甪里旧闾耶。抑别有一山门耶。承乃万方一漂梗。今所拟辽山一区亦居停耳。究观此所谓世界。本一逆旅。兄与我偶然客其中。为一个恒干所绑住。遂舍不去。苟且淟涊。东奔西走。许多岁月。尚不能了。俱可自悲自愧。古人所谓风马云车者。果有一界耶。苟有之。窃计握手一笑亦无远矣。只一息尚存。当有所事。然代间弹烟丸雨。尽属膜外。所谓孔教会固是吾辈分内事。顾今世潮所荡。又是沧海一孤棹耳。且复奖进来学。有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55L 页
辞遐土。自有其人。岂浅鲜所能哉。苟天不弃斯人。得同志相聚。读书讲业。则庶可以缁冠深衣。逍遥其间。断送馀生耶。长言无补。惟冀心照。
答李明可(能学)
经年嫪恋。一晤无期。奉读惠墨。恭审棣床启处康福。膝底逢吉。俱足慰贺。然山日如年四字。直是别天画境。重为之叹息于今日世界也。国事到此。 宗社存亡。迫在呼吸。我韩生命。将无一噍类矣。所可恸恨者。我 圣上誓之以殉社大义。而彼贼臣之肠肚于仇贼者自调印章。输与五百年 宗社矣。我韩臣民无一能斧其吭者。复有几万逆民为其鹰犬。代表全国之情愿。为日敌属之意。以声明于天下。是今日我韩臣民无一人非逆民也。自鄙乡发通列邑。使之转达于一省。庶几众心齐奋。上吁 九阍。外布列馆。以明全国之情。而顾今风俗闇劣。士气已死。其能有成耶。直是痛哭而已。未知贵乡间亦有议耶。承为士友所迫。不免欲作一行。然亦何所补哉。大抵此义比南城抗义尤大。独恨今日无丙子士纪耳。不审尊兄以为如何。
与李应显(铉汶○丙申)
承熙之于仁兄。无乃分薄耶。往者阻阔。固地武使然。而夏间荜户之光。又不克奉帚周旋者。所谓于贤者命也。世运腾倒。人之不安其所。如游鳞寻渊。浅者向于深而深者尤入深。毕竟尚隔一重北洞之山。未知能稳护高栖。呵却尘光。图书无恙。起居冲适否。询知玉鬓华发。益复纷如。此固不可禁者。而向里深造。想有与岁俱卲。而人不及知者。恨无由承清尘而奉馀屑也。承熙风树十年。异乡三载。头益童眼益瞢。妻善病儿尚蒙。其境可认也。中间艰辛印得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56H 页
家稿一部。七漏八错。不成完样。只重不肖之罪。厚招亲友之谤。僻居无梯。今始走人上仁门。兄有故里行。应早晏寓目。平生向慕之地。庶有以究观而发挥之否。天下陆沉。吾辈六尺未知栖迫之地。同人之怀。尤难抑过。何能相晤以摅宿襞。
答金应由(辉辙○壬寅)
白头赋希有。亦此生奇缘。而马首一回。螺髻万重。每念温然气味远远醺人。高足远顾。奉致心画。披腹示人。恍若促膝。固知宝琥之不择腐芥之微。而顾惟杏桃何以承当暗香。新元载届。君子神劳。亶由颐养之有素而丘嫂有制。长侄婴疚。调护之方。安得不烦神用。惟定力所在。想不以外境而有挠夺。恨不能奋飞一上。对叩玄趣也。承熙不学而衰。只赢疾患侵寻。坐送半岁光阴。无一可指之业。眼前后生未见卓然为后日地者。先人遗墨多收拾不上。无以藉手为远地之闻者。祇堪发汗竟趾也。张友温雅可占。不问而知。十舍裹茧。终至垂橐。只得以一纸道于俛公一面。庶几少偿其负耶。后来何便更续此音。临纸黯然。惟愿益崇明德。以慰瞻望。
答郑厚允(载圭○丁亥)
稽颡泣白。以吾先君寡谐而得之执事者深。执事既为诗歌以相绋事。又为文告之筵。道平素之意。尽今日之感。仁人之用心至矣。又推及此罪戾之物。慰喻之已极。转递陈谢。未知达否。而今复手谕缱绻。诱掖多方。残生寄世。敢忘斯恩。君子孝养有道。笃老气候尚康健。怡愉无极。天之施之果不舛矣。贫固执事有于此世也。安之有素。何伤乎哉。但此年可惧。奉切无益之虑。承熙去来月无几而顽缕尚如昔。更何道哉。告文伏读感泣。其中说吾先君论道处。与尊师门芦沙奇公不约而合者。嗟夫以寡谐之至。得并世之尧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56L 页
夫而山川间之。不得合席而密切也。执事知觉说之未克烂漫。此先君平日所以眷恋不舍者。今智不可离知。如仁不可离爱二句。似与先君之意默地相契。使先君而有知。想忻然于斯说矣。但世之论是说者。必将以知觉能兼体用。不可与爱之专属发处者同例为言。然知之以体言。只智而已。岂有别般路脉也。以是相信两家门路。似更无差殊。私窃为幸。
答郑厚允(乙巳)
昨夏所呈。惟皮壳之暂。徒增一年梦想。蒙大兄不遗。寄泻心肺。奉见山斋静极。外累都尽。神气冲适。不与齿发俱衰。愤乐相因不知老至八字。直是写得自家境遇。隐然针破此顽肉。但未知此中所发挥在何头义理。恨无由面承也。承熙一年退似一年。无业可道。愤也是空。乐又难见。秋来腔血枉沸。谩抛纬丝。作倚柱之啸。竟无地可泻。来谕中不知岩三字。益叹雪山老子已占入定界头。闻今京中贵介子多去拜耶苏堂下。未知吾夫子将藏在谁家壁中。吾辈又讨何地立命也。因风一晤。今亦难期。如得信梯。幸续此惠。李君才学极可艳。自言曾读书拂下。盖有得耶。
答李观必(晚焘○乙亥)
岁暮穷乡。抱书孤吟。门外一步。已属相忘之域。珍重华函。因风忽坠。未知玉府文仙。何能记此菅蒯。冬温可爱。直中启居万福。仰慰仰慰。尸素久据。古以为耻。今荡然矣。兄乃自以为愧甚盛。况论思启沃。元非素餐耶。 玉音昭昭四字。直是赤腔写来 睿学日新之实。晋昼宠接之盛。即此而尽。虽此士苴之物。犹摩挲起敬。爱慕之不舍也。然未知所御者何书。所讲者何义。圣人之书。孰非要切。如春秋一部。是人主所行已然之迹。委曲于人伦之际。严畏乎华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157H 页
夷之别。最宜熟读而预讲。纳牖之际。或能以此一陈否。从祖谥典有陨自天。阖门感涕。赖兄周旋。庸阐遗懿。尤增诵谢。承熙亲节无大损。幸得选暇佔毕。为鹪鹩安足之地。但所谓会行不得不一番走作。还可自闷。乡袍闪倏。其为飘风。世之勇于有为者盖如是。如承才疏脚涩。实不可能焉。兄乃拟之以古。标目虽好。其于非着题何哉。时耗乡间自多传谬。至云庙堂主和缓兵。甚可骇也。若或万分一涉此者。金顶玉腰之班。独少一澹庵耶。此非草茅可拟。而聊为兄发之耳。正晦似当入城。奉际不远。未前冀益懋德业。上裨 圣聪。下为知旧倚毗。
与韩孝益(镇行○甲辰)
心泉一夜雨。恼尽清秋孤梦。冉冉岁华。伏惟台体震艮崇护。眼底鸾鹄瑜珥。日供清欢否。世事不须问。西湖小驴。徜徉雪月之汀。犹足以忘情而自适。惟是拱祷无极。承熙尔时南邅。饮暍而归。近复感㾕嗔风。与虫俱蛰。欲为蠹鱼食字。亦难任情。其身计可想也。亭记非小手可办。只缘盛嘱不可孤。且将大著画葫芦样子。可博一笑。未足以点污清境。幸藏其拙。且斤正而示之。千万切仰。
与尹仁载(宅逵)
上岁路左之别。杳焉如梦。惟有一片心舍不得也。东风酿雨。庭前翠色渐多。不识仁兄意味若何。常思此气在天地间。发扬流动。触处作势。看遇甚物。皆透将去。吾辈正坐欠此气象。费许多岁月只如此。既以自悼。仍风漫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