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农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农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x 页
农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墓碣铭
  
农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625H 页
通政大夫昌平县令房公墓碣铭(并序○戊子)
房氏籍南阳。讳季弘始。来自唐之清河。入 本朝。直提学讳士良居南原。县监讳九成。至四世。以判官讳贵和为祖。忠顺卫讳汉长为父。顺天金氏为母者即公。讳应清字某。 成化乙巳正月旬一越七十九年癸亥四月十四日生与卒。才行进为丞召村驿。六期为治。民颂惠泽。礼山丁母忧不赴。黄涧以宪府监察辞老不上任。昌平通政大夫异数。若丙戌辛卯丙申辛酉历仕之年。天资粹。尚质不尚文。崇俭不喜侈。持身严莅官清。慎居家孝友。得失不形色。厚薄不累心。细行矜。不迩声色。龙头亭上。左图右籍。所讲本原而渊源一蠹先生。海州吴九鼎女生丙午二月五日。殁辛未二月三十日。夫人淑德闻乡里。松谷先茔侧▣坐墓而祔。卒之年八月九日葬期。司直德骥,司马德骏,司马德驎三男。女适河亿水牧使。孙曾不尽录。富文翰逸旧碣。孝子辞文裂。又不相属惧。图传十一世一圭。据为铭。高灵申得求。六期小试。克配龚黄。如究厥施。优入岩廊。位啬于躬。福流无疆。云仍十世。食报未央。孝子有辞。孝孙思扬。奴出冢中。无愧我章。
农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625L 页
奉事赵公墓碣铭(并序○戊戌)
贤者之丧亲也。无所不用其哀。径其情则多死。先王为之立礼而全安之。然茧茧也梅梅也栾栾也。存者仅耳。加之前痛未艾。后创又巨者耶。此奉事赵公之所以死也。呜呼惜哉。公讳珏字伯荣。登 万历三十一年癸卯武科。以奉事在京。明年闻父讣。又明年见母丧。公虽武夫乎。自幼愉婉。读书之贤者也。家世仕宦。且亲年康健。求禄以为荣。雅志也。星还痛悔如大罪。几不欲生。哭辄顿绝。赖母夫人强之。自力水饮。至乙巳十月。则羸瘁已凛缀。而母夫人又泄痢矣。求药万方。寝食不以时。袒括犹勤礼不懈。哭声通昼夜。无一时息。疾已作。枕上涕常满。竟以丙午二月十一日卒。噫。方前丧。固后丧不料。哀毁如礼。仅能免死。及后丧。去前丧未远。哀毁如礼。亦足致死。奉事公之死孝欤。奉事公之死孝也。公淳昌人。鼻祖高丽侍中讳璋。历二世讳元吉号农隐。与郑圃隐共靖王室。官侍中封玉川君谥忠献。生讳瑜。时人不知通丧之制。百日即吉。独居三年。亲负土而葬。 太祖龙兴。徵不应 命。隐虔谷而自号。 太宗曰。前副正赵瑜有采薇之志。 世宗命给守冢三户。且㫌其孝。渼湖金文敬公所撰墓表。具载其事。而近日宋祭酒秉璿亦作碣铭。至孙县监讳智昆四兄弟。筑相好亭而处。孝义
农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626H 页
著于世。寔公高祖也。曾祖讳和司直。祖讳介臣监察。考讳大承泰仁县监。县有去思碑。妣朔宁崔氏。参奉康济外祖。 宣庙戊寅十二月五日公生。磊落不群。如汗血堕地。有千里志。未弱冠。识者或称公辅器。虽好读书。耻为拘儒。发轫虎榜。司果龙骧。若将追迹古之方召矣。年止二十九。他无得以述焉。配泰仁许氏。参奉缙女。同葬住岩面鼓岩洞壬坐原。一子义吉。二女安时稷,金弘运妻。孙时耇,时鼎。曾孙维春,维夏,维宪,维城。今至十世。本支多佳士。余所识者。洪根,亮根,炳宽,炳箕。昔人以终丧不入妻室。为汉世武夫之美事。而若公之自尽乎哀戚。又未闻于汉人者。感涕悦服。又不获辞于洪根之请。谨为之铭。铭曰。儿欲禄养。亲则不留。终天永诀。万死罪浮。奔星馀㥘。命存如缕。母也忽焉。又裂肺腑。天实为之。公奈礼防。其羸何病。其毁非伤。赳赳武夫。肫肫孝子。鼓岩之原。实瘗衣履。载辞贞珉。以昭人纪。
龙湖吕君墓碣铭(并序○己亥)
雪山近有脩士曰吕君孝燮。踵门请益。其徒兟兟。及守土大夫延为师表。以兴儒化。则一邑善良。皆其赖也。然其自言曰。学莫余拙。汲汲乎忘寝食以求其进。年五十。赍志而没于戊戌九月十九日。朱先生尝深惜吕正字曰。天假之年。必所见别。呜呼。非今日之道也耶。仁夫其字。吕望于咸
农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626L 页
阳。鼻祖御梅。以典书大将军。显于高丽。二世大将军林清。同春宋文正公撰墓表。 本朝有讳称靖平公。 英庙所谓剖符四州而民怀。揽辔五道而奸息者也。节度使元辅其曾孙。而生子 赠参判允武。始居湖之潭阳。若入玉果。参判五世孙涣济云。曾祖善庆。祖圭永。父东灿受同知寿秩。妣光山金氏。君生于己酉七月一日。娶庆州金熙丰之女。圭钟,权文洙,宋正模。一男二婿。一孙幼。君事父母。常有媮色。苟得甘旨。于财无所惜。有馀推以及于亲戚知旧。每值大侵。其门如市。皆获所求。又有馀广储经籍。而世俗所好。一不入于心。是盖平日得于简策者然也。先是丁内忧。哀毁几伤生。及病且死。泣语圭钟曰。汝其渴葬我。以著为人子不卒父养之罪。闻者悲之。圭钟奉以窆于道藏洞枕亥原。明年七月。既伐石。误来徵铭。铭曰。性何肫肫。行何怡怡。父曰能子。士曰良师。公有所安。盖不止斯。死而后已。实是远而。摭曜勒石。道藏之崖。事则无愧。愧非伯喈。
农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墓志铭
  
直长申公墓志铭(并序○甲申)
高灵申氏居兴阳者。壬丙之变。有九忠。 赠兵曹判书汝梁最著。 宣庙尝称曰。乱后十载。未见如卿之功。有弟汝桢。即其一也。字季任。原从录则公入二等。节义录则公见
农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627H 页
权元帅墓下。忠庄祠则公配权公。谱牒则公以孝行被荐。家传则公扈 驾龙湾。至临津 上渴。公求酒进。 上曰吾之有汝桢。犹光武之有冯异。数杯村醪。何异麦饭豆粥。判书公传则公与仲兄判事汝杞往义谷厅。得四百斛。凡此累见不一见。不啻斑斑。虽其有行有功。扶植人纪者。未蒙大君子发挥。到今徵信。反有贤于子孙杜撰。欲密反疏者矣。非所谓微之显。诚之不可掩耶。公生甲戌。没庚寅三月十七日。官直长。配高兴柳氏。县监泾女。祔葬于大江面岱山下巽坐。四男长德润主簿。生楫宣传。俱丙子立慬。亦九忠中二也。檼。次德瀚。庶子楔。德淹生樴,桀。德淳生樛,梡。朴尚义,魏世万,任处尹,宋万龄妻。栋庶也。 赠判书弘海父。 赠参判明远大父。壶村包翅显祖。军器监成用始祖也。外祖参议兴德张俊也。后孙滢求,凤休以无一通文字见知于世为至恨。俾余撰次。故辞不获。而今将纳铭幽竁。噫。此则九忠之所同病也。夫形大声宏。古语也实理也。诸公卓荦之节。何遽不若。而尚此泯泯。抑显晦无常。犹有待者欤。苟无斧资。亦莫奈何。而公之事。以见于诸书者错综之。可得万一。且表正影端。世其忠节。皆可暴也。滢求,凤休之恨。终必无也铭。在家孝子。在国忠臣。何以證之。诸书有伦。眷彼岱山。有高四尺。公宁其中。慎勿樵牧。
农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627L 页
蓬山郑公墓志铭(并序○己丑)
蓬山郑公负百折不屈之气。孤燉惧其与公州佳谷壬坐之壤同朽灭。自壬午岁八月襄事后。日号泣不已。越八年己丑。书行致世系。不远数百里。寄竹谷山中。命高灵申得求曰。幽堂之文。非子责耶。余伏读良久曰。孤之意我识之。昔先师任先生之葬金盘山也。公父子多周章力。有柳氏以近其世兆。移憾于公父子。及柳浃莅公州。挟主倅威。将构以他罪。欲甘心。公语燉曰。使先生一坏有惊。死且不辞。幸无故盍避之。况一二人同乎。时徐政淳,尹致中,田愚皆驰书劝避故也。过以余有鲁国孔褒之义。父子遂五百里而南。乃庚辰春也。余本穷乏不阅。又方移寓他乡。则公之初计狼狈矣。于是留连海渚。备尝百窘。人有所不堪。而处之裕如。欲以几微际。察不豫色。凡周年未尝一见。岂易所谓内难正志者。如此欤。尝欲一道其详。以与朋友共之。适承此。果何敢辞。遂盥手而叙且铭。公讳秀浣字致净。何知堂号也。以高丽平章事子舆为初祖。奕世簪绅。至直提学讳天龙。与子神虎将军乙德。俱不仕于 本朝。自神虎下四世。弼善讳承周。与赵静庵同年友善。生 赠左承旨讳晋生。即李栗谷同年。赵重峰尝荐于 朝。再传讳东烨同知中枢府事。为尤庵,同春斥群小。反为所挤。补礼安二十
农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628H 页
年。李陶庵撰碑。三传讳来崇号讷斋。陶庵门人。至其孙丙汉号默窝。受业于宋刚斋。娶丰壤赵云达通德郎之女。生公于 纯祖癸未四月十一日。甲子一终。终于葬之年七月九日。自幼慧解绝伦。巨篇长帙览辄诵。十一丁外艰。为养母兼樵采。带书而往。至水石绝胜处。壮读一卷半卷。馀力学文。若不淹博。而未弱冠。已贯尽经史。喜为文章。亦不极意华丽。盖病其害于为己也。人以大阐期之。公不屑意。世间奔竞。视之若浼。及受知于任先生。契义极深。非识伊川面已也。教子不令作一句公车文。命执贽于先生曰。吾家世称八世文献。可不勉旃。语嘿有节。每诵君子有忧世之心。不可有忧世之言之言。临命命子。亦出于此。家法严正。挟杂技者。不敢一过其门。慷慨之性。老而不衰。耻碌碌见世。手取所著诗若文扯没之。此意卓然。尤非世儒可及云。公娶庆州金鲁泰之女。生燉及柳允源妻。先公二十三年。卒于庚申八月三日。墓在胄峰山酉坐。燉二子一女。男时敬,时诚。女幼。柳允源生一男四女。秉根。女幼。 铭曰。蓬山之郑。文献八世。公承厥绪。才高气锐。晚亲有道。娓娓真谛。南海栖遑。匪躬之故。吾党之士。翕然敬慕。彼哉畏祸。或甘背师。公何佼佼。亦有佳儿。佳谷之原。有菀秋柏。我铭无愧。纳于德宅。
农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628L 页
芝堂房君墓志铭(并序○丙申)
房君一圭字贯道。以甲子正月二十二日生。沉静近道。游从余十稔。议论日益精。尤邃于启蒙,李子性理书。往往见人不及见。余故取灵芝三秀语。号之为芝堂。意其必成材也。孰谓不幸至辛卯十一月二十八日死乎。君性孝。十岁前。哭祖父母丧尽哀。已为长者所重。父母善病数孔革。巧逢灵药。又不时用生鱼辄收效。若非人力所致者。每癠则至糜饮手自具。亦难事也。辛卯七月。君配庆州李汉荣女先没。君继病。家人知不起。时东匪未炽。暗地薪火诳人万端。能活死病。其一也。谋以其方治之。君闻之不许曰。守正而毙已矣。邪药胡为乎身也。拒之严。临卒精神不乱。唤家人措处数事。因泣言非怛化。不见父。父适适他故也。噫。东匪之祸。足以亡人之国。及甲午猖獗。窟穴尽露。而自谓有识者。犹且迷陷。吃人唾笑。君独豫见而绝之不遗力。其事耿然。永永不朽。吾之平日期望。岂无以哉。贤哉贯道。贤哉贯道。贯道贯南阳。讳季洪为鼻祖。自唐来。高句丽时历累世。入 本朝。则直提学士良为十六世于君。曾祖浚温。祖汉相。父焕驯。外祖林汉相罗州人。君亡已六载。尚权厝矣。其弟衡圭来求余言。垂涕而铭之。俾待永窆。燔而瘗乎圹前。铭曰。貌寝言短。君则人如。死不忘道。人孰如渠。铭而昭
农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629H 页
之。君子得舆。
玉庵宋君墓志铭(己亥)
谥忠刚为华胄。曰镇诚考之讳。己未腊二十三。宋氏娩男子贵。好渊源鼓山门。鞠躬立弱冠未。路虽脩轫已发。大宋氏其子谓。广大岘土四尺。竟寥寥埋冤气。欲谒文昭其志。子柱赫又可畏。丁与申彼两美。前后继成地纬。嗟楫浩济远甫。得求铭泪如渭。笔无力何以慰。
花山金公墓志(并序)
花山公考讳汉忠。带方布衣也。一朝抗论 万东庙掇享之非。被 天谴谪楚山凡五年。以故疏虽未彻。声动八域。公自离家至京。以及居边。未尝不在侧。时亲年已高。南北三千里。风土不同。且所食稊稗。殆非人所居。公涕泣不已。须发以白。问稻粳所产。三数百里远。计日往来。负不惮险。甘旨诸具。家中如也。金鸡归来竟无恙。是为花山公孝哉之大。平素愉婉。常事不暇述。呜呼。公父子读书治产。其所以异于寻常之野人者几希。遇事树立。迥绝俱高。向使所遭。有大于此。当复如何。后生到此。仰慕而俯叹也。公讳洛贤字德载。母清州韩容大女。娩公于 纯祖丁丑四月十六日。骨干壮大。望之已知非凡人也。殁年五十六壬申十月十三日。兄弟四人。友爱天至。尝筑室于花山。以教来学
农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629L 页
者。故称花山居士。葬于山东坊金泉谷艮坐。配慎氏居昌人。父执义必复。墓异原。金氏贯扶安。出自丽朝平章事文贞公讳丘。累传至 本朝。灵光郡事讳益福。殉节于壬乱。 赠吏曹判书谥忠景。历七世讳圭夏文科。行兵曹参议。生通德郎讳得鉴。习静父也。四男一女。泰述,炳述,荣述,致述。婿姜永保。泰述子炯秀。女许某李某妻。炳述系子炯奎。荣述子炯寿。致述子炯泰,炯奎,炯文。余既状习静公德矣。今又不获已于泰述之言。强颜为铭。铭曰。绝域楚山。时宰欲杀。是父生还。是子之力。背上有米。粒粒如玉。
农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墓表
  
孝子 赠教官韩公墓表
清州韩公亨烨。以善居丧闻。盖庐墓也。庐墓虽非古。而朱夫子母丧。亦在寒泉。至栗谷先生直谓之可则。谨丧礼者。所宜遵守也。然闻其语。未见其人久矣。中门之禁。荡然无存。号为有识而免者几希。呜呼。韩公岂多得哉。公时居母忧。其失怙也。未授室。痛弱不能养。凡所以事母者。日若不足。必得甘旨。自家冻馁不恤焉。及袒括后。羸悴成疾。风雨寒暑。备经艰楚。其得无它天也。二十五月而归家。家人惊虑。暗助滋味。出而哇之。此其荦荦大者。馀可略也。 今上壬辰。 赠童蒙教官。因 命㫌。公之殁适四十年矣。公字
农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630H 页
天道。以癸丑二月四日生。年六十二。甲寅九月十三日。皋复之辰也。鼻祖太尉某仕丽。入 本朝。有推忠佐翼功臣兵曹参判清城君安襄公讳某。吏曹参议讳应圣最著。曰垕宗。曰学祖。曰户曹佐郎弘直三世。而宋某外祖。夫人延安金载璜女。墓祔。生二男四女。圭廷,圭成。金希渊,朴鼎汉,尹秉斗,金星七。若权锡,李炫仪圭廷子女。而荣锡,杨来骑,高光文圭成子女。权锡,荣锡各有子若干。荣锡父子余所识。而咸有至行。公之孝有所传矣。余实不佞而重违荣锡之请。为书如右。俾刻而立于任实九潭里庚向之原。过者尚识其为孝子之藏。
草堂陈公墓表
草堂陈公讳再蕃字子举。骊阳人也。天性慷慨。气节激昂。以孝友文学。累登道剡。德可知也。其家世不以隐遁为高。自骊阳君讳宠厚。簪绅奕叶。而讳梦日参奉。曾祖讳大寿参奉。祖讳重恢奉事。父则德若公也。尤宜扬庭庇民。而反无称焉。若可恨也。抑尝考之。 万历壬辰。倭寇东国。而翌年三月二十五日公生。丁酉再寇而五岁。 崇祯丙子。清寇东国。而四十四岁。甲申三月 大明亡。而公五十二岁。而殁于十二月十五日。秀吉之东也。盖谋犯 皇室。则壬辰以后。天下大势。已足叹息。仍之丙子则不待甲申。陆沉
农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630L 页
办矣。有德者炳几而作。自靖于身之时已。然则公所处非可恨可敬。德积者天报以福。不于身则于子孙。观于公之子克孝,克亮,孙侙,儆,偃以下寖以繁衍。益信矣。呜呼。成德之谓君子。君子哉草堂公。君子哉草堂公。墓与夫人咸安赵氏。同窆于王岩乾坐。未有表。其八代孙德渊属笔于高灵申得求。
苞山郭公墓表(丁酉)
呜呼。此郭公士兼之墓也。士兼行闻于乡。事亲之节。多暗合于古之孝子。而事事细载。亦史家所忌也。法之揭其大者于石。士兼字讳修默。苞山人。始祖平章事镜。至兵使嵘。为十二世。壬乱显臣。士兼奉其父镇石。若镇石之于万弘。幼有异称。己酉士兼年二十三。时父疾跨三载。治之尽倾家赀无惜也。及父以官眚当入画地。则士兼号泣求代。县不听。乃采樵爇房煖。间乞于外。赂守卒缓困迫。阅三月。病以忧㞃而绝。士兼亟取刀刲股肉如掌大。灌血于口。搥地叫活。顷之有声若爆竹自喉中。来视之则苏也。继用股肉炙火。作屑进之。见者目瞠。闻者发竖。长吏惧释之。后十年丁忧庐墓。自古遭非理不能堪。以盛年致夭折者。往往而有不可复生。况士兼之父。加之贞疾乎。其免瘦死。天亦难定。何也势矣。然士兼之父复享士兼之养者。洽为十年。是
农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631H 页
天不能定者。士兼定之。孝有大于此者乎。嗟世之人。谁将与俦。 㫌褒之晚。果为士林之赍恨矣。丁亥正月二十三日生。辛卯六月八日殁。窆于周谷案山乾坐。娶晋州姜兴周女。三子致厦,致达,致禄。四女李在钦,赵平淳,申赞求,金大钦。致厦受业吾先人。故以文属余。
金子元墓表(丁酉)
金海金氏祖濯缨先生者名家也。历十一世。有曰得禧字子元。父通政大夫司仆寺正德亨。母平泽林氏。 纯庙乙酉其生年。初子元悃愊无华。事事厚德。人谓世所谓寿与福。公必得之。及卒年果七十一。子五人再天,再信,再瑚,再琏,再烈。孙国玉,国辅,国治,国泽,国源,国用,国杓,国承,国兴,国哲凡十人。昌俊,昌允,昌厦,昌宇,昌柱,昌基,昌佐,昌栋,昌学,昌仁,昌仲十一人曾孙。而外裔不论。呜呼异哉。源浚必酌。根溉必食。天道亦玄远。伯夷一传。千古同慨。今子元人言不诬。天报不差。抑有幸不幸于其间耶。感叹书此。授之昌宇。使刻立于古达面窟岩背艮之原。夫人司仆寺正庆州金之彦女。祔左。好懿德者。过必式之。
监察申公墓表(戊戌)
呜呼。此高灵申公讳泓求之藏。地名谷城郡南竹谷僧对钵洞也。其字君瑞。学生持模子。光山金若淳外孙。学生享
农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631L 页
禄孙。直长讳汝桢八世孙。而府使 赠大司宪兼祭酒讳硕。十三世祖也。年七十。卒于乙亥十二月五日。以降则丙寅九月十八日。娶金海金氏宗运女。生一子桂休。孙性雨,象雨。始 今上庚辰 赠监察。越四年癸未。加 㫌曰孝子之闾。盖公为人浑璞。不甚识书。心有所执。不夺不挠。就傅丧父。事母独五十有五年。暮之所为。不异于朝。老之所为。不异于幼。出于口者逊。见于颜者恭。盘飧时乏。亲意常安之。诚不可掩。称若奇特。一村曰孝哉。既而一方曰孝哉。既而一乡曰孝哉。生也曰孝哉。没也曰孝哉。竟至 圣主曰孝哉。噫。公之同于人者实事也。异于人者实心也。若是乎实心之尚也。王延,董生。久无对于宇宙间矣。并美争光。公殆庶几。书而传之者竟谁耶。余同人也。语何足重。姑应性雨之请。以与樵牧者。俾勿毁伤其垄而已矣。
赠参议金公墓表(戊戌)
驾洛之金。其出神明。遍满东土。各有著称。其以 国朝大司宪谥安敬永贞为祖者。以孝谨闻于庆尚道之晋州。至 赠参议讳济大。则盖十一世矣。积之也厚。发之也美固宜。其本状曰。十六岁前。执丧如礼。又曰兄弟或过。耻若己有。积诚开悟。又曰治家严而有恩。又曰教子愿其好义。不愿其好利。又曰后己先人。使任恤二字不坠于地。语虽寂
农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632H 页
寥。事皆不远于道。余又观其子司果硕权,孙龟焕,度焕,曾孙仁培,斗培,文培等。恪守成法。去益昌炽。公贤乎哉。九原可作。愿为之执鞭而所不辞也。公字君吉。生 纯祖壬戌三月▣日。没 哲庙癸丑二月二十五日。葬于晋城面白岩村后东落山亥坐原。 当宁丙子。 朝廷因士林言。特 赠通政阶。并及夫人。考讳声哲 赠军资监正。祖讳万镜判官。曾祖讳以重副护军。外祖完山李▣▣。前夫人洪氏。父锡阳。后夫人李▣▣女。女凡三人。孙圣洛,吴昌大,李学律妻。崔炳昆孙女婿也。公固树立者高。而晋之士爱公亦甚。如燕赵之于董生。生也称之。殁也诵之。况玆衣履所藏。孰忍夷伤而不敬。吾知四尺无恙于无穷。
参议朴公墓表(己亥)
兴阳去京师千里。文明若小逊。而自昔君子身守大节者多肥遁焉。则实义理之渊薮也。昌原朴公由元生际 太 世。以数直谏。不容于朝。初由献纳谪居。竟辞吏曹参判。奉亲率二弟而来。盖忤权贵云。自是朴氏世居而世葬之。若大西面金塘飞禽嶝子坐。为参判公仲弟户曹参判由贞。孙礼曹参判泰植。子通政大夫工曹参议讳世仁字大允之墓也。世今十六七。云仍亦不寂寞。而在壬丙兵燹前也。其德之详。没不得称。然闻东国之朴。其出神明。而南州
农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第 632L 页
之朴。其来刚直。于参议公耳目所逮也。立身事君。一则刚直。二则刚直。此所以位已通显而终不返故者欤。公娶灵光丁启夏女。生二子。大莲训鍊判官。钟顼其后也。大根训鍊副正。赞仲其后也。赞仲钟顼乃来求文。余先祖戊午之事。略相彷佛。公家不胜同病之怜。不敢固辞。己亥九月丙寅。乡后生高灵申得求书于带方之竹谷。
金昌瑞墓表(己亥)
金昌宇尝立圭首之石于其曾祖讳得禧之窆。求文于余。今又以其父事来。则前表中再信子国泽而字昌瑞。生庚辰卒丙戌。葬朱村坊圣笛洞乙坐。以全州李氏为母。密阳朴氏,江陵刘氏为配者也。顾不足以重承是托。第有所感。昌瑞十六丁外艰。无以养母。去而渔樵则其贫何如。然平生闻于人者。好施与三字。亲戚及邻里有窘状。必于公谋之。无不获其志。盖为先教子。事事多醇。而此尤有光乃祖者也。身教不差。昌宇其兄昌厦亡后。率弟昌柱,昌基。式克似之。且碑役将讫。思与子宪斗,文斗,侄奉斗读古人书。抑欲继濯缨先生之学欤。可敬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