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x 页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墓碣铭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13H 页
芦沙奇先生墓碣铭(并序)
上之十六年己卯十二月戊辰。芦沙奇先生考终于珍原之澹对轩。讣闻。 朝廷赙祭如例。门人依黄勉斋服朱子仪。以白巾环绖从事。翌年二月癸亥。奉葬于罗州之凰山。先是先生葬贞夫人金氏于此。规其右。遗命合封。既孙寝郎宇万以神道之碑。谒勉庵崔公益铉。阡碣属门人郑载圭。载圭谨撮其大略而序之曰。先生讳正镇字大中。居芦山之下下沙。故晚号芦沙。奇氏系幸州。源流甚远。为东方著姓。至讳虔官判中枢。录清白谥贞武。孙瓒弘文应教。子远敦勇校尉。于服斋先生遵为仲兄。于高峰先生大升为诸父。以己卯惩毖。遁于长城。再传而锦江先生孝谏。又四传而松庵先生挺翼。松庵之孙宗相出为伯祖挺夏子泂之后。是为先生曾祖。以行义 赠教官。后以先生贵。 赠司仆正。祖泰良 赠吏曹参议。考在佑 赠吏曹参判。志行详先生所著阡表。妣 赠贞夫人权氏。处士德彦之女。 正宗三十二年戊午六月乙未。先生生于淳昌郡槽洞寓舍。参判公自长城寓槽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13L 页
洞。梦金面大人而生。故小字金赐。生有异禀。四五岁。以生知闻。八九岁。已通经史。出言作文。语皆造理。举止凝重。有有德者气象。乡党丈人行。皆敬之不名。自是深自韬铲。阁述作。志道任仁。杜门静居。对案沈潜。或散步微吟。或瞑目端坐。夜以继日。未尝少懈。如是者积数十年。 纯祖乙亥。丁考妣忧。哀毁屡危。既葬。遵遗命还长城。辛卯中司马。壬辰 除康陵参奉。以铨曹注拟有误即呈辞。铨长釐正而不肃。 宪宗乙未。 除显陵参奉。丁酉 除司瓮院主簿。皆不就。壬寅 除典设司别提。就职居六日。时相夜要。即呈病而归。寻 除平安道都事不赴。 哲宗丁巳。 除茂长县监。三呈乃递。时族戚为屡空。讽以禄仕。先生曰。百里民社之寄。非为贫之仕。辛酉 拜司宪府掌令寻递。壬戌三南有民扰。自 上有求言策。问以田军籴三政。先生草对言先矫士大夫习俗之坏。次及三政。限民田以防兼并。罢军布以正尺籍。除还籴以立常平。继言汰无用为有用。而立租佣调法。将上闻书名封尾如试券例之 命。命焚藁。今 上甲子。 拜掌令,军资监正,持平。皆不就。丙寅洋寇至。朝野大震。和议喧腾。先生以为洋胡覆载间非常妖气。矫诬天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14H 页
地日月。殄灭纲常伦理。可攻不可和。疏陈备御之策。定庙算,修辞令,审地形,鍊兵求言,内修凡六条。 上嘉纳。庙议始定。及沁都陷。先生将举义勤 王。草檄未布。闻召募使南下乃止。 拜同副承旨。寻 拜户曹参议。旋升嘉善。 拜同知敦宁府事。上疏辞。因陈时弊。以读书择人为急务。以士大夫好利忘义为民国受病之源。而推转移之机于人主之一心。言甚剀切。 拜工曹参判, 经筵特进官。辛未洋再寇。沁都鱼在渊战死。都下朝士多逃乡。奇阳衍上书及之。先生曰。国家有急。奔问是义。焉可去乎。丙子 拜户曹参判。丁丑 加嘉义。丙子 朝廷与倭和。实 上之十有三年。而先生年七十九矣。新丧子茕然持衰。又病风眩。闻邸报。嗒然如有所思。已而命黜笔砚于门外曰。和倭即所以和洋也。吾东亦将为洋矣。国事如此而不能出一言。我是可作文字人耶。恻然伤叹。不觉出涕。及闻崔益铉持斧伏 阙。喜形于色曰。庶免东方无人之讥。一生忧国苦衷。老且死不渝。常以滥 恩负 国自罪。遗命祀板勿书官职。贞夫人进士宜休女。河西先生之后。配德无违。先先生二十九年辛亥卒。子一男一女。男晚衍。女适郑濩。孙五男宇夔,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14L 页
宇蕃,宇万进士。以荐 除翼陵参奉不就。宇蒙宇业。外孙三男三女。男海闻,海万,海彬。女适李承迪,郑永寿,梁会寅。曾玄不尽名。先生之学。不由师承。默与道契。道虽无形。著于事物。载之经训。正吾夫子所谓一以贯之。程夫子所谓理一分殊。朱夫子所谓所当然而不容已。与夫所以然而不可易者。先生于此徵诸物而不遗。考诸经而无疑。析之极其精。合之尽其大。知一息之不可间断。而盘水拱璧致其奉持。知一毫之不可离违。而毫釐锱铢慎其几微。养之久积之厚。渊深而广博。纯熟而和平。自庸言庸行。以至天德王道。发乎心者。谨人道危微之机。应乎事者。严理欲子贼之判。斟酌千古兴亡之机而提其要。打算天下事物之变而得其情。蓍龟之知。规矩之用。而笃实辉光。盖亦美且大矣。当时之听言觌德者。或谓体用兼备。或谓经天纬地。制礼作乐之才。庶几哉其知言。而先生自始仕。进以礼退以义。未尝有意必之私。典设司六日。是其见行可之仕。而见几不俟。嘉遁贞吉。抱蕴不少施。然三政拟策,丙寅二疏。经纶正大。规画切实。皆可举而行也。盖先生之大全。先生卷之而归。然其绪馀之见于遗书。大者究极天人。小者一病一药。而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15H 页
若偶记,理通说,猥笔,纳凉私议诸篇。畏天命而忧道术。作于不得已也。救世儒主气之失。发圣贤本天之旨。于道器上下主仆之辨。言之切而说之详。为后人之指南。其廓辟之功。又何如哉。窃念道出于天而立于人。其人存则其道明。其人亡则其道晦。一明一晦。历千载至于今日。可考而知也。晦之极则华夷混儒术分。天下贸贸焉莫知所之。先生作而学者知华之不可以降夷。人之不可以化兽。气之不可以夺理位。而道之出于天而立于人者。得以复明于世。然则生先生于今日之东表。天意岂偶然哉。虽然难与不知者道也。百世在前。千岁在后。镜通而符合者。果无有乎尔欤。载圭事先生有年。驽劣不力。辜负畴昔之望。其何以阐发蕴奥以示久远。然世之知先生者盖鲜。不知而笔健辞伟。不如直叙见闻之谨拙。此寝郎君之意也。再拜而铭曰。
道未尝亡。人有不恒。人之存亡。道之晦明。天相斯道。生我先生。正气之会。展也大成。海涵山立。玉色金声。溯贤达圣。主敬存诚。既博而约。式毅且弘。礼乐在躬。仁义利行。备四时和。稡千古英。用无不周。方圆直平。庸信庸谨。常若渊冰。无适无莫。事至斯应。锱铢不忒。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15L 页
金秤之称。时有穷达。兼独随贞。世降剥床。乔幽拂经。学歧分门。甲乙互争。此衰彼进。强艰孰能。差毫谬千。分析孰精。百怪杂出。喙喙争鸣。先生是惧。惕然不宁。策陈备御。琅玕亟呈。说辨得失。手持权衡。飓氛乍静。醉梦初醒。而毖而述。有孚否倾。空言廓辟。功孰与京。此时笃生。天岂无情。若岱于山。若斗于星。以大其传。俟后人承。有能表章。天下其清。非我阿私。先民所程。郁郁凰山。岳渎炳灵。千秋万岁。不骞不崩。
忍轩权公墓碣铭(并序)
丹丘有笃行君子权公讳秉麟字灵瑞号忍轩者。余先君子尝论士友之贤。必先数公。而曰某最雅正。其所以能雅正。严不敢请。后与云焕游。云焕丱而志道。余一见畏之。以为斯人也何处得来。久而闻公益详。然后乃知公身教之使然。而先君子之论以此也。公安东人也。上祖幸高丽太师。仲达我 朝封花原君。金锡官奉事。始家丹城。四传而至浚号霜岩。与兄默翁潗早登第。游寒冈郑先生门。炳几昏朝。 仁庙改玉。始仕。卒官司仆正。参奉克有,进士釴,生员处亨,处士寿鹏。霜岩以下四世。世有儒望。处士寔公五世祖。𦒜,又中思匀。高曾及祖。考奎夏。妣庆州李氏。澄女。皆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16H 页
早世。本生时夏亦早世。公九岁上学。十八冠。慨然有贻令必果之思。昼夜勤苦。数年通经史。饮食与之俱咽。冬夜啖木果警睡。观稼亦书不离手。奉生母。左右无违。病致忧丧致哀。躬织席妻蚕绩。养送皆无憾。先人遗墨。虽散纸必谨藏之。痛不逮事。事从叔懒翁公。朝夕省问。事必禀命。叔祖贤而无子。尤致慕。祭必供馔。其继子居间十里。病必日诊。其孙贫无以读书。则致之家。饮食之教诲之凡七年。寡姊有三女。无资使家于傍。经画以资其嫁女。立后生母。庶女弟幼无依。取育以嫁之。娶族人之不能娶者二人。宗子童孑而病。以属则再从侄而抚视如子。邻有异姓妇人母素好。为之馈遗慇勤。没身不衰。婢仆及先人世者。别加轸念。族戚之老无食者。来辄留旬朔。戒家人勿以穷故而少忽。宾友至。延遇称情。庆吊问遗无阙。急人不计赢绌。课子侄严而详。从子絅焕钝甚难读。公曰。物亦可驯。况人乎。昼授夜考。极费精力。俾有所就。时俗学专尚科文。能是号名士。父教兄勉一于是。云焕不屑焉。公喜甚曰。人不可自小。赵重峰先生,林庆业将军儿小时。大丈夫三字不绝于口。其志气如此。又曰大丈夫当容人。不为人所容。以先贤解道理句语。逐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16L 页
一指喻之。诵读令字字而心尺之。乡子弟勤学则奖。过差则规。见奕棋者则必使击碎之。新安影堂。奉朱宋两贤像。岁时节日。必往拜之。默霜二公遗文。散逸无传。收拾若干。属后人续成。手书近思录四子及性理诸书,古人礼论储座隅。遇会心处。置簿劄录。以时省阅。每诵朱子直字诀以告游从。时或独坐沉吟。书四大字于门楣两傍。右曰百忍。左曰翔千。凝重雅洁。志专行力。力可透金石。少病鲁。慕陈烈先生故事。闭门谢事。端坐收敛。衣当髀处。至于汗伤。起立脚为之涩。又病性急。常念吕伯恭先生有悟躬厚薄责之语。日自省焉。凡情所系恋。割绝如上蔡砚。自是知见日长。气貌顿化。长德之知公者以为学而能变化气质。以今 上辛未十一月九日卒。距生癸酉。寿五十九。葬于县东下陵村后峰坤坐之原。罔保彼安。谋迁未果。配晋阳郑氏。东赟之女。有女士德。癃年百艰。无戚戚色。二男三女。男长鼎焕。次即云焕。女适河载衍,李晦根,李炳斗。内外孙男女若干人。鼎焕尝托余以铭。余诺而未果。盖有待焉。而鼎焕死矣。甚有徐剑之感。又世变罔极。祸迫衣冠。不可以复待也。谨第录如右。继以所感。窃念云焕欲谒芦沙先生于湖南。公大嘉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17H 页
之。且曰少俟之。冠汝吾当就汝之志。未几而殁。不克就。然云焕卒闻道于芦门。公之教也。是宜铭。铭曰。
陈烈开钝。伯恭变㬥。玆事旷绝。后谁能追。嗟惟我公。异世同符。真实心地。刻苦工夫。资学两到。何求不孚。推之百行。克终如初。家有婉娈。志道求师。时豪之弃。世俗之嗤。而康而色。乃爷则喜。贤哉尹母。罔专厥美。既出于正。又教以正。雅正君子。先评已定。呜呼小子。何辞敢赞。用示来后。维岁千万。
凤南洪公墓碣铭(并序)
不知其山见其木。朋友固然。况兼以祖孙之亲属乎。凤南居士洪公。不佞未及见。其友有日新斋郑君义林斯文。其孙有承焕秀士。见之于此。居士可见。其孙以其友之状。谒铭于不佞。以不佞为其友之友也。按状而铭曰。
洪公埰周字卿佐。氏于丰山家绫城。直学之庆垂昆裕。六世显祖枕漱亭。履寿永汉及羲禹。高曾若祖三世名。考曰寿谟妣朴氏。 纯庙甲午公克生。驱风打杏非凡格。怒儿侵长性识明。上清忽被云翳昏。指天疑问塾师惊。既冠出游乡党间。尊师亲友各尽情。爱日诚深菽水艰。北学东见志莫成。山樵水渔归则读。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17L 页
董生孝慈至今称。举业黾勉承亲命。一步不作呈身行。奄哭风树遂抛弃。买山一区境偏清。枕泉漱石爰得所。先亭肯构旧户庭。些儿不染尘俗想。修吾初服乐性灵。问业考德来小子。文酒逢迎有亲朋。侯牧闻风咨访勤。庠序风教赖以能。五十四岁观化忙。朋徒涕泪海欲倾。菊秀之峰何崔嵬。一坏堪嗟遽埋琼。夫人郑氏先就幽。螟子祐铨先祀承。祐铨三男承涣长。志行真能继家声。贤友状德无侈约。有来千百言足徵。拙笔曷塞慈孙责。其友之友是庸铭。
弥阳权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秉圭字国宝。竹村先生讳思学之孙也。竹村不由师承。潜究经礼。为南服巨德。而劄录盈箱。公承伯父生员公命。考校缮写。质于儒门长德。以传于世。若公可谓聿修祖德者也。前辈尝言万事无如有好子孙。若竹翁。亦可谓云尔也。权氏系出安东。自丽迄 我。千年阀阅。载圭尝铭竹村墓。世系详焉。公之考讳心夏。妣居昌慎氏。父必侃。以 纯庙戊寅生。享年七十三。而卒于庚寅。公之配咸安赵氏。重汉女旋没。继配旌善全氏。世相女。有妇德。生先公二年。后公三年而就幽。有三男一女。男鼎焕早没。中熙,晚熙。女适郑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18H 页
在南。中熙三男。载龙为伯父后。载汉,载珏。二女适李鹤九,李庸均。晚熙一男载瓒。三女长适安永寿,南斗熙。馀未行。郑男钾,镕。曾玄不尽名。公早承家学而兼治时文。亦有能名。尝一解。不利南省。入廷试场。见场闹风色。即折券而退。还寻遂初赋。专心经礼。视世之白首汩没者。为何如也。谒梅山洪文敬公质疑。文敬先生深加奖劝。因与赵肃斋诸儒行相揖礼。周折规矩。仪度棣棣。诸儒莫不叹赏。既归。文敬以书来曰。立志务实。积累向上。今于贤者见之矣。其见许如此。所居在弥岫之阳。因以弥阳自号。作诗以见志。曰盈砌菊兰清分足。成蹊桃李世情疏。居家谨礼。闺门肃雍。丧馀追慕。常若袒括。式好怡怡。未尝少咈。教子爱而严。接人庄而和。居乡恂恂。不设畦畛。而亦不诡随。尝曰仁主慈爱。义主断制。仁而不义则流于姑息。惟义可以为仁。非仁之外别有义。此可以见其所守矣。公天赋甚厚。容观丰硕。风采峻整。言语简重。动止有常。见之者自尔肃敬。盖不待磨砻而然矣。而兼以家庭薰袭。师友观感。德器之成。宜其大异于人矣。载圭尝以故人稚子。奉庭命戒冠宾造门。公谆谆然待之若子。而至论经礼疑难。忘年下问。若盍簪讲讨者然。窃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18L 页
叹其德盛礼恭而识之于心。今于晚熙之属。拙累虽惧。有不敢辞者。非直以先契友托之重也。富山里井谷戌坐之原是其藏。而全夫人祔焉。铭其石曰。
嗣守之难。古今共叹。公则不然。名利所趋。白首公车。公则超如。爱兰菊芬。耻桃李颜。是公写真。不赢以贻。古语可几。揭铭俟之。
府使郑公墓碣铭(并序)
近古有盘错利器而年命促之。薄试下邑以终者。讳东基字洛中姓郑氏。系出乌川。圃隐先生文忠公讳梦周之后也。文忠以理学节义为儒门之宗。讳保官监察。 光庙朝。坐六臣党。流徙丹城。岭右之有郑氏始此。讳世弼官节度使号林轩。清白见称。浼尹元衡好爵之诱。斩马南还。为退溪奖许。斩马剑至今传于家。讳思恕官佥中枢 赠兵曹参判。有壬辰讨贼功。光海时不参废 母廷请。讳暄官县监号学圃。德学为时所推。盛矣哉。能世世趾美。汉书所称非圣者子孙。安有此。其几矣乎。高祖讳道贯以文行称。曾祖讳国济。祖讳邦采官兵马节制使。考讳焕范阶效力副尉。妣安东权氏。思祖之女。兵使之曾孙也。公 纯庙壬午二月二十五日生。 宪庙乙巳中武科。权管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19H 页
海镇。瓜满入为经历。 哲宗丁巳。 升司宪府监察。公曰。是古殿中御史职也。以风裁自持。心庵赵相国斗淳器重之。勉以自爱。戊午 拜宣传官。壬戌 除仁同都护府使。翌年癸亥十一月十五日。卒于官。得年仅四十二。仁号难治。府多赃吏。正供积逋。公至则主严而济之以恕。申明约束。不数月而公簿了勘。捐俸修治公廨。焕然一新而民不病。当时僚友咸以剸剧之材许之。而惜其无命。莫不赍咨。始葬晋之夫火谷。后迁封于玉山鱼龙嶝负酉之原。配文化柳氏。炳圭之女。育一女适草溪郑铉弼。取弟龙基子夔镕为后。武科仕至六品。孙文永。夔镕将立石表阡。以状属载圭。记昔公莅府之行历陋巷。仰见容貌秀朗。体干正直。目不流视。已异其韎韦中罕见。而在座长老问之府何以为治。公曰束吏而爱民。时窃心识之。今于夔镕之请。不敢终辞。铭曰。
生而为名宰之器重。殁而为僚友之嗟叹。飞不尽翰兮。以庇后之人。
晚松堂李公墓碣铭(并序)
晚松堂李公既殁之六年庚戌。其孤准九录公事行。以授载圭曰。先人之厚志薄身敦实耻名。子所知也。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19L 页
欲铭先人。必须质古简实之文。而今世变孔棘。不可以有待。乃属吾子。载圭跽而言曰。公先友也。趋庭之日。闻之已熟。又屡尝获私。窃有见于观感之间者。公之安且成三字。不待绕庭数月而已得之矣。岂敢辞。学贯经纬而守之若虚。文兼黼黻而处之若无。惟笃实谨密。一出言一举步。不敢少忽。允蹈规矩。自少至老。未尝或违。斯其为晚松堂乎。公讳钟和字启洪。李氏系骊州。高丽仁勇校尉仁德。其鼻祖也。至翰林学士皋。以集贤殿提学。退居水原。 太祖龙兴。累徵不起。 命画所居山。锡名八达。 列圣遣官致祭。是生审文科翰林。卒官宝文阁提学。再传而贤孙逸荐执义。 端庙逊位。南遁丹城。又再传而鸾副司直。又徙咸安。嗣后三世荫仕。至景茂号晚默堂。有师友渊源。享庐阳书院。其生考益亨号杜谷。从游郑寒冈先生。不参北人诬贤疏。避地洛江。忍说堂益祚 赠仆正。晦窝运泰 赠左承旨。辟哗亭道新并有文行。是为高曾及祖也。考容必。妣灵山辛氏。硕宽女。清白吏闻岩础之后。公以 纯庙乙酉生。幼而聪悟。七岁能属文。语已惊人。辟哗公甚期待之。八岁学于阳川赵公湲。读书饬躬。惟赵公之听。甫成童。直庵南公履穆客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20H 页
留庐斋。直庵刚斋宋文简公高足。见公异之。谕以为学之方。既冠再往拜谒于上洛。性孝谨奉层侍。承顺无违。父尝患痢。躬奉溷器受泄。日数十度。至三易月而不少懈。及遭丧哀戚甚。未终丧而连遭王父母丧。七年执丧。哀过于礼。奉偏慈。事无难易。一视亲志而不少违。奉祭必致如在之诚。大耋亦躬行。冬寒难堪。其子请代不许。每岁正必省墓。至卒年亦然。前观化五日也。律己甚严。如饮食起居之节。皆有尺度。与人恭而有礼。对之和气袭人。虽素号狞悍者。亦感服。与后生言。必依孝悌忠信。或见过失则静处规戒。不使人知。居乡恂恂。而亦未尝随众唯诺。非公事不至偃室。行年八十。神清气康。咸称神仙中人。盖亦庄敬日强之效也。辛丑蒙耆社覃 恩。加资正三品。乙巳正月十八日卒。越三月。葬于本洞虎项山坐丙之原。娶顺兴安氏。悌淳之女。德配君子。就幽先公二十年。墓在举项谷午坐。相距间一岭。二男一女。男长即准九。文学为士友重。次晋九。女适赵性壕。准九四男二女。弼胄,弼厚,许赞九。馀幼。晋九二男一女。弼教。馀幼。赵无育。公天禀淳正。而内有辟哗公身教之严。外有赵阳川化导之笃。又从南直庵闻华阳旨诀。而志于儒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20L 页
者之学。然世方以文艺相尚。科举相招。如在众楚之中。虽欲求齐语。有不可得者。而公亦不免做举业。然耻作呈身举子。足不及光范门一步。有为之先容者而亦辞之。恬静自守。读书而不为寻摘。要以反求。作文而不事雕镌。务以辞达。循环经子。而尤喜朱子书。每静夜独坐。朗诵数篇。至于写字亦甚敬。所抄经史子集数十馀卷。而无一画放慢。字字心画。涵养之熟。达于面貌。见之者不问可知为君子人也。譬之于物。庸非所谓处污泥而不染者耶。遗文手墨。珍藏满簏。一朝为六丁下收。可胜惜哉。准九收拾畸零。釐为一𢎥。亦足为一斑之遗。铭曰。
虎山之原。君子之藏。清水其神。温玉其章。藏之永固。百世无殃。咨尔樵牧。慎勿毁伤。君子有孝子。吾党之光。我铭匪谀。式阐幽芳。
副护军李公墓碣铭(并序)
李生教宇状其王大人护军公行。就余谋阡刻。教宇受学于吾友权君云焕。而妙年勤敏。余所宿爱者。其请不可以文下辞。谨按其状。公少而窭甚失学。其孝谨得之天植。所行暗符于古孝子之为。负薪供甘未尝乏。每出外还。鱼肉必在手。一日鱼不手。望里门足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21H 页
不能前。径走鱼肆十里。手鱼而归。婉愉承欢。事无专行。亲意所欲。不敢以己之所不欲而少违。所命或不是。则徐徐委曲告达。或被苛责。即瞿然起敬。辞气愈和柔。常曰父母之于子。岂有不是。特未及思耳。子讵敢自是而直行。及亲衰癃废视。左右侍奉。益致油翼。日间作某事见某事。罔不备告。至于什物。曰某在斯某在斯。使亲常若亲见。动静指使。无不先意承欢。或有不豫色。辄悚然自反曰。有甚失有甚失。戒家人毋敢一毫违咈。举家恒惴惴焉自省。既殁。皇皇如有求不得。附身之节。一以诚信。执丧宁戚不易。馈奠致如事之诚。窀穸不惑于术人利后之说。而以安厝为心。晨夕展扫。未尝或废。每见负鱼过门者。辄泫然泣下曰。此物常在。吾亲不在。平生节衣缩食。奉亲之外。口不近腥。晚致资业稍饶。筑斋买书以课子孙。常曰尔辈毋忘乃翁勤苦之业。若自安饱煖。则所勤苦以遗子孙者。适所以殃之也。又曰吾少也贫。知贫人事情。以徵捧困人。吾所持戒。尔辈知之乎。老或把锄以示子孙曰。人各有定业。当以毕生为期。书农何异。今 上丁亥十二月三日。考终于黄梅之寓舍。距生辛未。寿七十七。阡在陜川凤山里石假山艮坐之原。李氏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21L 页
全义人。我 朝中叶。有讳敏身。自汉师移居丹城。至公为七世以上。自丽迄 我。累公累卿。为东方闻族。太师棹,政堂文学彦冲,参判直干,左赞成孟禧最著也。曰鸾世。曰塘。曰正臣。曰润源。高曾祖祖考讳也。妣铁城李氏。台徵外祖也。公讳仁植字华兼。公家家丹以后。名位不显。公始筮仕为将作郎。寿阶通政。人咸惜其久屈。然屈伸之基也。而公又培壅深厚。将来之伸可必也。公娶完山李氏。敬德之女。一男熙瓓。四女适梁致深,权敦焕,权相斗,权龙焕。熙瓓男教穳,教文,教宇。女适朴洛东。侧男女幼。教穳四男三女。教文一女。教宇一男一女。梁致深继男相基。女权弼焕,权某,权某。权敦焕男载浩,载锡,载世。女李镇德。权相斗继男某。权龙焕男载根,载下。内外曾玄不尽录。世间绝少真心底人。迹公平生。呜呼殆庶几乎。是庸铭。铭曰。
孝谨天得。勤俭身教。视履考祥。永世克肖。
处士柳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炳佑字赞一。柳氏系出文化。为东方著姓。自高丽大丞讳车达始。世有显达。文简公讳公权,文正公讳璥。有光简策。至讳曼殊佐我 太祖。官左议政。生讳原之,殷之。原之官判书。殷之封文城君。文城生讳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22H 页
泗封文原君谥僖襄公。是生讳哲孙郡守。五传而讳谧忠义卫。取司直讳澍之子副司勇轩一为后。司直光海斁伦。抗疏禁锢。其先有自湄文科监察。 端庙逊位。剪发自靖。皆可书也。监察是判书之孙。于司勇为六世本生。司勇有孙世彰。有儒行。是公五世祖。讳澈,讳壁寿,讳。是公高曾祖。考讳之颢。妣延日郑氏。某之女。公以其弟之源之子后焉。本生妣晋阳郑氏。某之女。 纯庙某年生。今 上癸卯卒。寿八十。配江城文氏。在周之女。练江斋后之后。后公五月而就幽。合葬于山清琴谷负甲之原。子三男二女。男奭吉,亨吉,阳吉。女适宋钟奇。梁柱洛。长房男震箕。女适卢奉铉。次房男某。季房女姜程熙。馀幼。阳吉以溪南崔琡民状。谒余以铭。阳吉余旧知也。故不辞。节略而为之铭曰。
魁伟其貌。淳雅其质。勤俭正直。惰慢不设。守己处人。匪践涂辙。自不失度。生禀可悉。耕樵为养。尽日不息。一家之内。不咨不戚。丧考过戚。因性而然。朔望殷奠。办费无因。随隙捆屦。以卒三年。奉慈年癃。适口便身。每月屠狗。分半卖邻。立本备后。后复如前。一月二屠。俾亲忘艰。躬亲百役。不近市门。惟于祭需。亦不使人。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22L 页
生家稍远。逐日必省。寒暑雨雪。路莫我梗。恨己失学。以勖后昆。立斋延师。林诵锵然。平生作为。确有定规。使济于学。奚止于斯。有美厥齐。实维良相。治家制用。绰有权衡。计口数米。节缩存赢。以备凶荒。惠及伶仃。私亲祭田。别为经营。宜家庇后。夫志是承。福享偕老。愿孚同穴。允矣溪南。实为阐发。足徵来世。我铭是述。
玉岩河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最显字子善。小字梦白。烟艇公以公玉雪其貌。符梦兆也。故名号曰玉岩。怀川宋公钦哲许公以玉人榜其楣云。河氏系出晋州。其上祖拱辰仕高丽。使契丹不屈死之。赠尚书工部侍郎同平章事。厥后世系失传。至安麟始著。三传至润文科检阅。以刚直闻。燕山时谪守顺川以卒。四传至天瑞参奉。遭壬辰燹。倡义赴州阵。子庆灏以武勚选。为尹梧阴斗寿中军。录原从一等勋。官至兵曹参判。有子震龙以宣传官。出知理山郡。承 孝庙密议。鍊兵治军以待用。已而 孝庙宾天。奔哭不复仕。是于公为七世祖。汉明 赠参判。命祥官至同中枢。汲进士。高曾祖三世讳也。考讳锡斗早卒。妣李氏。退溪先生之后。外祖龟报也。本生讳锡一。即烟艇公。游性潭宋文敬公门。有儒行。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23H 页
母商山金氏。前母全义李氏。公以 纯庙乙亥。生于州南之云门里第。河氏世家云门。既文既武。兼以富有。而烟艇公喜施与。烟艇既没。丧荐祸叠。家随以倾。公妙年摄宗事。收拾经理。次第就绪。又以己田十数顷。补之奉先延宾。不改旧仪。兄弟姊妹凡九人。嫁聘之资。生养之需。一一区画。莫不均一。以至族戚姻娅乡党邻里。庆吊问遗。恩无遗阙。御臧获恩而威。不大其声色。而莫不畏服。皆处之有方。而要使仁爱之意。浃洽无间。至于自奉。一以俭约为主。宗族信服。远近见闻。莫不钦艳。一辞称烟艇公有子矣。公早年失学。常以不世其家为深恨。择师课子侄。朝夕劝督曰。人生斯世。非学无以为人。又曰孝友勤俭。无坠先业。是吾大愿也。 哲宗壬子卒。得年三十八。始葬州东大井村。后迁于云水洞巽坐之原。从先兆也。配密阳朴氏。来昌女。后公三十八年己丑卒。墓在佳土谷案山坤坐之原。其至行懿德。载圭尝为之铭。男五人载衍,载澈,载学,载翰,载湜。侧出女适李滢根。公身干伟然。气象宽洪。而其在亲侧。婉愉娈好。如娇儿然。母性严。怒辄不食。诸子诸妇。恐惧畏伏。不得解。公至怡怡言笑。便得解颜。盖公以仁爱之资。济以干局。以支大厦。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23L 页
若少假之寿。重昌厥家可必也。年命促之。惜哉。公之孙智镐谒余以铭。而身病世乱。未之能。今智镐亡矣。其第四叔父重以命。余何忍负死者。乃序次如右。为之铭。铭曰。
吾闻先哲言。家难天下易。使天假公寿。又畀之以位。其扶颠持危。将如何设施。问著羊马首不回。俛仰人间嗟叹猗。
悔窝李公墓碣铭
李敬熙字汝章。源鸡林氏江阳。开及瑶再封君。忠罔仆孝旌门。逮我 朝世荫官。都事迥仕以荐。子时阳袒尤翁。疏辨诬扶儒风。曰之馨曰东谆。高若曾亦世云。祖曰沃考厚根。妣谁何光州金。岁甲子七旬三。公以降幼岐嶷。甫上学不烦督。性孝顺事无违。父若祖远有期。年十二罹祸难。父若祖四丧荐。奉四殡藐玆丱。劝不避何畏疫。寒后凋衮岂独。躬干蛊御臧获。则以学时就师。读经史师曰咨。充其志受可大。柰事势不副志。恒自奋亦底成。世其家望于乡。晚号悔悔何事。内自省必有以。仁者寿七十五。乘化归托山坞。唐山阡原负庚。厥配裴籍盆城。严有法德之匹。先就幽南山麓。子男女各为二。奎南长奎英季。郑奎民卢应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24H 页
复。是其婿郑吾族。殉于烈蒙 天旌。载也眊疏泓颖。岂有文能不朽。孙启镐绍厥父。称旧契辞甚恳。乃撮状猥点纂。今与后因多难。不自弃果几人。观此铭宜愧颜。
凤里闵公墓碣铭(并序)
芦沙奇先生讲道湖南。得圣贤不传之绪于遗经。四方学者抠衣问业者日益众。而独以规模已定。笃实有馀。大蒙许可者。凤里处士闵公玑容其人也。一字华衮。百世可信。盛矣哉。公字仲浩。玑容后改以玑植。而晚故初名著。闵氏骊兴大族。自高丽尚衣奉御称道始显。钟鼎联世。仆射公懿,文景公令谟最著。至愉以大提学。知丽运讫。避地通津凤翔里。自是世家通津。簪缨蝉赫。不让胜国。有早从牛溪先生学。后以勋封骊阳君谥景靖者曰仁伯。仁伯有子垶。殉节江都。谥忠悯。尤庵先生立传以表章之。于公为九世祖也。方忠悯之殉也。一家男女长幼正冠笄。从容就义。凤翔街上。十二乌头。有光于东国。崇节励行。其家法有自。曰衡周。曰鲁钦。曰养耇。高曾祖三世讳也。考曰羲文。性醇谨质直。非其力不食。晚生公虽甚爱。义方严。公所著感慕录。使读者可涕。妣韩氏清州人。李氏全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24L 页
州人。公李氏出。外祖廷哲也。公以 纯祖甲申。生于凤翔里第。少孤贫窭。奉母入头流山中。栖屑于天岭会稽之间。几三十年。晚居堤川以卒。寿六十有二。葬于堤之高论村右乾坐之原。配李氏。全州人淑之女。生一男二女。男丙益。女适金显玉,郑乐元。既葬。显玉收拾公遗文若干卷。属不佞校雠。丙益拜泣走书五百里乞铭。显玉亦将命焉。不佞起而谢辞曰。余于公夙抱执鞭之愿。而既不可得。则得相万年之役。非幸欤。公行治之实。耳之而未及目。不目海中山。口三花楼台。曩也吾哭公文一句语所以发也。柰公何。显玉又诵其孤之言曰。义理精微。仁智之所见不同久矣。一言吻合。濯旧见而发新知者。今古几人。惟先人有之。又曰先人之知某。某之知先人。一以心不以面。能模写先人之心者。非某伊谁。不佞愀然良久曰何忍辞。公幼习举业。既长出入于方技外书者累年。一日偶于旧箧。得击蒙要诀。慨然自失曰。而今而后。始知吾父母之恩。始知吾不孝之罪。始知圣人之不可以不学也。遂发愤力学。立心以不欺为本。行己以笃恭为主。刻苦谨严。虽穷且死而不悔。至于性理之说。不免为见闻所局。虽以师门之昭晰痛辟而未敢遽信。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25H 页
虽以高足如显玉之强辨。无隐而不即允诺。留作商量。不敢腾口。久而后有得焉。观于记闻数条。可见其孤所谓濯旧发新。信不诬矣。公之友多矣。知公如此者。不佞独尝蒙许。何忍辞。铭曰。
早悦何伤。一变则醇。迹公平生。要诀中人。允矣湖南。实写公真。表揭阡道。用贵千春。
学生柳公墓碣铭(并序)
吾东之言孝者。必称邢羊。邢氏不远数千里。入中国求羊以愈亲疾。今柳公以母眼眚。求牛肝于三十里官庖。课日中亲往。大雨大雪。莫能阻行。积二年而得差。盖舍置佗事。决意而往。则千里未足为远。躬亲百役。尽日不得息者。十里亦远。呜呼。柳之牛不下于邢之羊也。抑又闻之。其妻金氏每夜为姑稽辰。积一年不或废。非公真诚之孚耶。古人以妻子卜其所学之浅深。公之孝可卜于此。佗可略也。兄弟终身大被。先墓祭田仪物毕具。宗族邻比助匮恤穷。皆孝之推也。今 上己丑六月二十五日卒。距生癸酉。寿七十七。葬震山先兆下。治命也。痛厥早孤。欲归侍云。公讳汉成字明见。先公讳重泽。以上详先公碣。金氏安东人骊淳之女。二男周辅,正辅后叔父。周辅男远济,远淳,远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25L 页
祐。女文圭炳,卢以根。正辅男远俊,远镇。女郑渊圭,曹镇厦。渊圭不佞从弟也。闻之详。是以铭。铭曰。
真诚之积。孚于家人。既孚于家。宜格于神。神所劳矣。宜尔后振振。
菊坡闵公墓碣铭(并序)
菊坡居士闵公。以 上之二十二年乙酉二月十二日卒。既葬之十二年丁酉。其友郑载圭为之辞曰。居士小学家礼中人也。其生也慕。其死也哀。曰孝哉孝哉。宗族乡党妇孺舆儓。莫不云然。又曰如其学如其学。士友之素相往来游从者。莫不云然。又曰友云友云。是真友也。载也尝云然。其孝奚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以之事兄事长。饬躬正家。接人应物。动必有节。而言貌动止。无往而非深爱之著。所谓本立而道生者。非居士耶。其学奚若。晚始志学。始盖避人指目。取大学读之屏处。潜诵几一月。乃曰避名亦私意。遂俨然端坐大读。朋友至。辄讲讨不辍。所谓踏翻了船。通身堕在水中者。非居士耶。其于友也又奚若。其未学也。闻其友闵玑容之言。瞿然自失。决意改辙。载于居士晚知也。尝有外患。居士贻书规戒切至。从善以来人规。规人以尽其忠。友道于斯至矣。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26H 页
使居士假之寿。岂惟其所就渐臻高广。抑朋友有所资益。后生有所启发。而乡风里俗。庶乎渐化。乃至于斯。悲夫。居士讳百忠字乃恕。生于 宪庙乙未。至卒之年。年五十一。父曰铢。以孝 赠某官。大父曰处坤。曾大父曰重英。母曰郑氏。前母曰林氏。东莱郑潜外祖也。妻曰李氏。孝宁大君之后。命允之女。男曰正赫,台赫,钟赫。钟赫谒余以铭者。女曰郑璋铉,金衡林。系曰。
维闵系骊。显达自丽。称道尚衣。实维始基。支分族离。各自名家。允矣安富。罔仆 圣后。辞旌隐农。于山之中。厥义亘宙。公实灵胄。孝弟性生。学问自明。经礼曲礼。究必反己。小学大学。讲要心得。非今之士。四寸是事。今其死矣。吁谁似矣。维咸之郡。佛亭之原。高四尺者。菊友阡耶。
宗侄仲儒墓碣铭(并序)
我宗侄铉弼仲儒甫之墓。勉庵崔公为之表。将刻。其孤元永以无铭为慊。丐余有述。余惟君之事行。勉表略而备矣。但于君之本来人品才器志事。犹有所未悉。略述以铭。俾刻于后。铭曰。
君是吾家。累世之胄。绵绵承承。食德惟旧。至于渊亭。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26L 页
益大而昌。五龙趋庭。孙又圭璋。维我伯祖。令闻令德。豪矜愧屈。闻觌咸服。嗣后三世。秀而不实。君以藐孤。挺然秀拔。刚直其气。和柔其衷。视事惟明。听言惟聪。媚不我惑。威不我𢥠。事有艰险。默运心筹。人忙我閒。人忧我休。蓬蒿岂是。盘错乃别。而不少试。嗟时之阏。为政于家。扶颠支倾。恢复旧观。为众所称。铸得止斯。特君糠秕。临化不怛。处命顺理。曰有一恨。胸算已矣。嗟君胸算。果是何事。知君惟我。我且臆对。用光先业。廓立宗规。追孝敦睦。志不在斯。我憾真宰。此何为哉。嗟君人品。衰季难得。君无夭相。门祚之薄。允矣勉翁。实是表章。我殿作铭。垂示无疆。
柏轩李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秉武字能世号柏轩。李氏之先讳谒平。得姓于鸡林。而至讳开封江阳。因为贯。丽季有讳致号渔隐。杜门罔仆。入本 朝。讳新之判书,讳宕参判。是为八世祖。讳友三号菊轩,庆咸,兴烨,秀中。高曾祖祢也。妣新昌卢氏。某之女。公生于 纯庙壬午。卒于今 上戊戌。寿七十七。配青松沈氏。大有之女。无育。继配清州韩氏。光烈之女。育二男曰万源,千源。万源有子相璇从余游。以其族兄相斗状。谒铭于余。按其状不枝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27H 页
不夸。可以见公矣。年既耆艾而双亲在堂。天之饷孝子厚矣。而不敢自老。尽诚致欢。亦可谓大耐天饷矣。及居丧。哭泣馈奠。未尝少懈。对人未尝食腥曰。恐坏礼防。此亦可以为老而居丧之则矣。自幼不喜嬉戏。恬静谨拙。喜怒不形。于世俗芬华泊如也。常诲子侄。以守本分绝外慕谆谆焉。先知死期。命备敛具。一出机杼。及期起居如常。问日蚤暮。日中就枕而逝。异矣哉。非所谓毋滑而魂其真不离者欤。守本心依本分。不为外物所汩乱。则精神内全。古或有然者矣。盖公本分中人也。守此心以事亲而谷子。其饷得天寿宜哉。余耄昏去黄壤。如隔纱。文字非其时。而相璇之托。有不可恝者。谨据状而铭曰。
不求自求。宜尔永锡。刻铭诏后。庶无樵牧。
都事李君墓碣铭(并序)
河南之双秀山下。有数椽新构幽亭。悟潭李君泰兼所筑。君一命金吾郎。旅洛三年。不得于时。归将隐此而亭甫就。君以乙未二月甲子终。得年四十七。呜呼惜哉。始君之旅洛也。士友咸惜之。相知如载圭亦疑焉。君貌玉雪心如之。气蕙兰行称之。究经讲礼为家计。尚德好贤为性命。绰有树立。士多贤之。其于内外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27L 页
轻重之分。素讲已明。持琬琰易一羊皮。君岂其人耶。是必有其故。而君以常调自处。不肯说破。抑自恃坚白。君所不敢。和同光尘。君亦有以。所谓英雄那可测。神龙无定窟者非耶。若以君谓天津胡孙所乱。则呜呼非知君者也。吾且言其一二。君尝赴举。历谒一大人。大人授简曰。持此往某所。必不落莫矣。君受而退。竟不往。知其事者问之。君曰大人当世之望。不可以一解累大人也。时仕路淆杂。甚于汉之西园。以堂帖勒驱。富人倾破者比比。若自求费且半。以故往往自求焉。君曰勒驱外来也。若求之是自卖也。其识之明守之固有如此。双秀亭成。君驰书徵文曰。晨昏之暇。游息于斯。以寻吾遂初赋。又曰世无知我者。子其庶乎。噫。君是我十年交也。书疏三日犹迟。而自旅洛迄三年。无一字寄信。君宜以浼我疑余。而反许知我异矣。其从弟炳宪访君于洛。君曰汝何来此。此去云潭不远。往见重庵金公可矣。重庵公屹立颓波。视世之趋时干荣。若犬彘然。君之所与卿大夫游者何限。而必重庵云尔。君之志可见矣。此君之所以为君也欤。始葬新青村后。后再迁卒襄于府东走螺洞酉坐之原。其孤中基丐幽铭甚恳。噫。是子能知乃爷心者耶。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28H 页
不忍终辞。谨序而铭之。君讳炳斗。泰兼其字也。悟潭号也。贯陜川。李氏源远。自新罗功臣谒平始。至高丽开袭封江阳君。世有达官。至芮官版图判书谥文质。以节义显。与子元达并享安义之金溪院。自后世居咸阳。为咸之望。至时芬官军资监奉事 赠吏曹参判。始徙河南。至阳胤同枢 赠工曹判书。以孝闻。寔君九世与六世祖也。曾王父仁珏。王父潝。父双秀居士廷植。母咸安赵氏。性敏之女。以己酉六月七日生君。君幼而端好。长而谨顺。事父母无违。凡出入事为。不禀命不敢。尝与诸弟宿书社。夜忽惊起谓诸弟曰。无由心颤是甚。即摄衣还家。母夫人生别證几危。君急灌药良久苏。喘息呼吸相流通。观于君信矣。君入其室。和气融如也。自河移会稽。筑书堂于镜湖之滨。扁以二乐。以经史自娱。与同志设讲约。每春秋。会远近甚众。君延遇称情。忘劳与费。欣欣然恒若新遇焉。四方名士道会稽无不造。君尝师今祭酒渊斋宋公。渊斋承大老先生绪馀。主盟斯文。尝饮鹿海上。往还皆特访焉。于是君之贤哗于世矣。吾友松沙奇君尝为君作悟潭记。略曰夫潭挠之则浊。澄之则清。其澄也。若有悟焉。松友亦庶乎知君矣。余犹曰未也。君之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28L 页
潭石为质。其挠也。波浪虽作。其清固自在也。然波之静也。久而后乃见澈底。惜乎潭也方静而遽渴也。君配安东权氏。忍轩公秉麟之女。有二男长中基。次复基。铭曰。
行与时异。士故论志。由由与偕。谁识其介。我铭非谀。君曰知我。刻之牲石。以俟来者。
河君景淡墓碣铭(并序)
呜呼。此河君景淡之墓也。以若好风度。乃寄于此。使余题其石耶。君讳永镐。景淡字也。河贯晋阳。晋南之云门。其世居也。其姓祖高丽门下侍郎拱辰。而云水堂先生润。仕我 朝为名臣。四世而天瑞参奉。有壬辰义迹。 赠左承旨。子庆灏官参判。录原从勋。五世而命祥县监。加资至同中枢。是君五世祖。高祖汲进士。曾祖锡一有儒行。号烟艇斋。祖孟显。考在万。妣许氏。盆城人焰女。君生而秀朗。幼游戏长群儿。长者以御众之材目之。早孤奉母。母性严有法度。君承顺不少违。既长干家。大小必咨决。承其家中否之馀。收拾综理。绰有条绪。兴衰复旧。而人不见其吝啬之见于色辞。笃于宗族。割田周给。及于袒免之亲。宗弟智镐有文行甚爱之。没而子幼。宗家事务担为己任。扶颠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29H 页
持危。殚力不以为劳。邻里之赖而资生者亦众。其昏葬之贫无资者。必优助之。本里多事。里人属君句管。申条约以整之。任掌辈莫敢欺。石壕之吏不复堕突。一里安之。东匪猖獗。 朝廷命州县讨捕。知州敦君检八里。累辞不获。则乃曰小民无知犯法。即赤子匍匐入井。巨魁既歼。馀当罔治。躬行各里。悉招谕归化。时任讨捕者。或恩雠分明。或凭公逞私。残人命籍人财者比比。而八里晏如也。归化辈莫不颂德焉。非仁爱为本地。兼有克难之才。何能尔也。学而充其资。又得时得位。则所就奚止于是。而仕止军司马。升资止中枢院之衔惜也。君早岁失学而不能从游于四方贤者。然贤贤之心。不后于人。贤者之至于斯也。未尝不见。见必致杕杜之思。渊斋宋公,勉庵崔公之南为也。皆延遇焉。同省之有儒名者。见必加礼。岁乙巳七月二十二日。卒于本第。距生年辛亥。寿五十五。君娶星山李氏道韺之女。无育。取族兄应镕之子子焉。曰源澈。源澈葬君于介川里驿洞负丑之原。既伐石以表其阡。谋刻于余。以余为有旧也。何忍辞。然今日申子諴。明日曹楗仲投笔一噱者。亦可谓云尔也。呜呼悲夫。铭曰。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29L 页
嗟哉景淡兮。君胡为乎山之幽。嗟哉寿命之不称兮。尸丰啬者奚由。待丘松之落落兮。想见君之休休。
李君廷弼墓碣铭(并序)
晚山李君廷弼自号山而曰晚志也。余尝为君作晚山记。君之一生。大略说了。余之知君。自君弱冠时。貌温而气仁。意其可与共学者。而君亦有志焉。乃以门户之计。不免业功令。又自负其才。视科第如摘髭。谓先得立身之阶而从事于此未晚也。每旅食京华。与名士大夫游。大夫之文而爱士者。皆欲出其门。有才有援而其竟不获选命也。尝一应府檄。知君者以谷耻病焉。既而世变益深。居然下乔入幽。君乃怛然变色。遂毁冠而归山。亦可谓先病后瘳。而视世之溺焉而不知返者。岂非所谓脱洪流而返真源者耶。于是始之病君者。皆惊焉以为不图君之能办大勇如此。君自是杜门谢世。澡身课子。间从旧友游。以求初志。此自号之意也。若假以收桑之年。则当有儒门树立。而竟以丙午七月五日永归。不克充其志。呜呼悲夫。君之子阳燮。以君之命尝学于余。徵余以铭。余是君所间从以游之一。岂忍以文下辞。略叙如右。继以世德源流。李氏自新罗六部大人讳谒平始得姓。至讳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0H 页
开封江阳君。罗亡罔仆。废处陜川。自是为陜川人。我 朝讳梁材以三水郡守。讨叛贼殉节。 朝廷命礼葬。三世而得男奉事号清湖。又四世而昌叟号明窝有文行。是君五世祖。寿增,汉奎,镇恒,正斗。高祖以下四世讳。正斗公有志有文。盖豪士而不遇者。自号兰樵玄士。妣晋阳柳氏。东洙外祖也。君讳相轸。癸丑五月二十八日生。至是寿仅五十四。始葬长溪洞。今将迁于下林乾坐原。娶清州郑氏。父宅和。寒冈文穆公之后也。生三男一女。男长道燮。次铉燮早亡。次阳燮出为季父后。女适柳远浚。内外孙皆幼。铭曰。
有才无命。有志无年。躬既不赢。以庇后人。
洛浦金公墓碣铭(并序)
宗族乡党。皆称孝焉。称之而不足。欲举状而荐之焉。乃瞿然惭惧。夺状而止之。其耻名不求知。又过于人远矣。其孝奚若。父病剧。昼而合药。夜而稽辰。积三个月。竟得瘳以天年终。居丧致哀。三年如一日。无异迹可以惊人。而宗族乡党。一辞称孝。岂非真诚之孚于人耶。洛浦金居士讳斗玑字瑛护。即其人也。金系金宁忠毅公讳文起之后。忠毅公 端庙忠臣也。与成朴等六臣同遘祸。子孙定属。 肃庙以后。始伸复。姓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0L 页
金而微者。多冒附焉。诸宗议修谱。翁叹曰。零替三百年。文献不足。当广考详订。不可遽也。乃遍求远近。得系牒于比安人破箧中。乃忠毅公外孙所藏。而与家藏孥籍符。翁乃曰。此乃吾金之信史也。后有冒宗者。翁与之力辨。至于京府质判。盖为先系之不可诬。源源本本。亦孝之道也。友于兄弟。视兄弟之子。无间己出。锡渊早孤。有才可教。躬担其家务。使之专意于学。锡渊夭折。伤恸不欲生。再从子璧渊亦幼孤。收养于家。尝大疫。闾里死亡相续。璧渊亦滨危。家人皆出次。翁独留疗治。璧得差。翁亦无恙。笃于族亲知旧。昏葬之无资者。皆尽心助成。回甲日诸子献寿。涕泣良久。终身孺慕。亦可知矣。自少慷慨有志节。每观古昔忠孝之传。辄三复叹赏。尝在京见知于时相。时相指示筮仕一路。即长揖而归。居在洛江之东。题其居曰洛浦幽居。濯清流和渔歌。逍遥自适。视世间荣利泊如也。常以学不充志自咎。谆谆诲诸子曰。孰不知亲之当孝。而孝者甚鲜。由不知己身之为重也。苟能自重其身。自有向亲之诚矣。又曰怠惰万恶种子。苟能克勤则学无不成矣。语多类此。生戊寅卒丁亥。寿七十。葬在宜宁芝山面冠洞村鹰峰负乾原。其先新罗敬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1H 页
顺王之后。高丽平章事讳时兴。以勋封上洛君。后移封金宁。金之氏金宁始此。本 朝吏曹判书讳光储。于忠毅公为曾祖。子县监玄锡殉忠毅祸。至六世孙志南。遁入昌山月谷村。至玄孙有华始免属。寿资屡加至上护军。是为翁高祖。曾祖性一号月松。武力绝人。 纯庙时贼陷嘉山。监司差为领兵将。赴难未至。贼平而止。祖九银。考昌彬。妣昌宁成氏。九璜女。配顺兴安氏。必磐女。亦以孝顺称。先翁一年就幽。有六男一女。男东渊,弼渊过房,镇渊,亢渊亦过房。吉渊,佐渊。女适成载洙。东渊,弼渊早殁。镇渊男景文,景瑀为伯父后。亢渊男景晔。女适成载仁,朴升穆。吉渊男景仇。佐渊男景坤,景石,景守。女幼。成载洙男春镐,哲镐。女适卢忠钦。景文从吾游有年。志学不怠。志渊躬干其家务。使之专业。克追先志。亦可书也。景文奉叔父命草行录。谒余墓铭。不可以耄昏辞。檃栝序次之。继以铭。铭曰。
于允忠毅。始屈终伸。具曰予是。百千其孙。杞宋无文。孰识非真。家藏孥籍。徵诸比传。免役之初。天实矜怜。既寿既爵。亦足光先。有子仡仡。领兵赴难。贻及居士。成立厥门。惟孝友于。推之睦姻。耻名浼荣。寓乐湖山。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1L 页
不匮锡祚。宜尔振振。我作铭诗。昭示后人。
南君应珍墓碣铭(并序)
方南君相鲁应珍之遘疠滨危也。进其三从弟相洛以前曰。日暮乾坤。学日不多。尔其勉之。既革。手书遗恨。遗子哲祐曰。人于天地之间。寿夭祸福命也。或声名洋溢乎千古。或事业加于一时。在于学也。吾亦同类于人。受性命之正。承先人之德。而写到德而字。适有人诊病。以故姑置案侧。因即口噤。翌晓没。实丙午四月四日子时也。呜呼。死生之际。非容伪之地。应珍之临命。眷眷惟在于学。所谓一志乎此。至死不变。应珍庶几焉。书虽未成篇。而其志意大可见矣。君资禀重厚和顺。聪敏或逊于人。而常沉深思索。自知为学。敬以检身。礼以正家。衣服俭而洁。财用节而中。怠慢邪僻。不设于身体。流俗杂亵。不近于门庭。睦宗族姻姻戚。恩义两到。处乡党亲朋友。和敬交至。干家多务。而暇辄读书。思极其精而不至于凿。心有独得而不尚于口。尝曰人之气局褊浅。则不可入于圣贤之域。又曰心与道合然后始可以言。颊舌之腾。吾不取也。君三岁而孤。以不记颜色为平生至痛。奉偏亲。克敬克顺。生事葬祭。一以自尽。累世先茔。仪物未备。竭力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2H 页
躬办。无丰昵之嫌。至于妣墓。具石而未及竖。临殁托以必亟。凡于义所当为者。不计力之赢绌类此。常于世道之沦丧。深怀愤叹。至乙巳冬华夷人兽颠倒之时。一省士友有叫 阍之举。君方事刀圭。奋然作气。竭蹶奔赴。中道闻事已左而还。遂有谢事入山之志。与相洛入潜山占一区。为结茅计。前皋呼一月也。君以辛未十一月壬寅生。至是年三十六。葬于世干月来岭北麓坐丙之原。君之先宜宁人。 国朝名相忠景公在之后。锦圃秀士映熙其考也。锦圃有学有行而早世。君又至此。南氏之天未定矣。锦圃之阡。不佞尝文之。世系详焉。玆不复述。锦圃之齐李氏。星山人会午之女。有妇德。君娶一善金氏。祖默之女。佔毕先生之后也。育一男二女。男即哲祐。女长适李世祐。次未行。相洛草君事行。以哲祐之意。谒铭于余。余尚忍铭哉。君之入地也。余以数句语寄哀以道吾两人相与之意。已忍矣。何忍复为。然其友弟孝子之责。不容不塞。玆撮其录如右。继以铭。铭曰。
资醇而毅。志坚而大。以若资以若志止于是。是谁憾憾真宰。
都正金公墓碣铭(并序)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2L 页
公讳正禄字元五。义城人。上祖义城君讳锡。自罗历丽。至讳奎焄官赞成事。丽季。炳几南下家绫州。子孝玹仕我 朝厚陵参奉。历郡守文祥,府使斗健。至直提学僖居京。生副提学致重。师徐花潭友尹月汀。号称清轩。生承旨敏国号晚晦。还绫州。终遁济州。生九峰居士圣温。立塾设约。以变岛俗。是为七世祖。曰宗进。曰久谦。曰永佑。曰致旭。祖以上讳也。考讳玧瑞。妣光州金氏。镐元女。以丁亥八月二十三日生。己酉出海家三嘉。丁亥筮仕为守奉官。旋升都正。丙申七月十七日卒。寿七十。墓在县北熊洞丙坐原。淑夫人崔氏同兆。崔氏庆州人学权之女。男琪渊监役。女适密阳朴柱和。普渊侧出。馀幼。琪渊男秉烈,秉圭。馀幼。琪渊将碣于阡。石既具。谋刻于不佞曰。碣非为揄扬也。流离穷约。孤孑如此。详录姓系。使后孙知也。视其色。有戚戚焉。悯其情而质其言。不能终辞。且念承旨公当光海斁伦之时。上书斥尔瞻。遂浮于海。其高风令人于邑。癸亥 改纪。欲搬家出海。病未果。公可谓远继其志。琐尾困苦。纵不能业儒。勤俭成家。以遗子孙。亦足听闻。于是乎铭。铭曰。
勇于迁乔。不忘先也。勤于作业。裕后人也。久屈将伸。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3H 页
信诸天也。
嘉善李君墓碣铭(并序)
君讳致坤字稚实。既殁之翌年。伐石以表其阡。石既具。其孤镇华使其弟钟振曳衰谒余以铭。凡三踵门。不忍终辞。行录镇华所草。依为之铭曰。
星李之始。罗季纯由。废徙不贰。巩基垂庥。至于长庚。厥后克昌。五子矫矫。兆年最良。褒谥敬元。仁敏提学。稷相 圣朝。佐命开国。师纯永蕡。世袭清白。合知温阳。硕佑都正。孝元应裔。承荫袭庆。俶及汝柱。两世不仕。有曰英晬。选武服紫。东垕万龄。仁寿厚三。厚三仆正。挺东筵参。益大参判。以君追荣。贞夫人崔。寔君所生。射弧昌山。岁维戊申。观化江阳。乙巳之年。中而筮仕。旋升都正。又加嘉善。 恩诰辉映。福不虚来。迹厥平生。勤俭仁惠。不学而能。以之成家。以之持身。奉先裕后。固穷恤贫。先茔祭田。大浸所漂。岁荐无资。阖宗号咷。倾赀置田。以复旧仪。又竖表碣。墓貌无亏。从兄失业。始终析补。殁又无嗣。立后守户。收养孤甥。俾克为家。至于宗族。恩爱咸加。葬不能葬。娶不能娶。购书设塾。以课子孙。友农自号。不忘本分。晚取田券。折半分之。半付书塾。以赡学资。半给诸子。使如凡齐。自私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3L 页
分数。原来轻轻。损志益怨。见得甚明。闻君之风。薄俗可式。配曰郭氏。苞山之族。四男镇华。钟振钟承。侧出钟克。女惟未行。草之元豆。老姑之冈。有崇四尺。维君之藏。于嗟樵牧。毋伤白杨。
碧山李公墓碣铭(并序)
孝天性也固有。不待学而能者。不佞始见碧山居士孝状。意谓性然。及得其碧山零稿数篇而读之。乃知居士之孝根于性而学以成之者也。谨按居士讳寿望字汝赞。姓李氏氏陜川。江阳君开之后也。源远流长。至我 朝。元淑,庥父子相继官判书。四传罗进士。始居宜宁。是为七世祖。熙仁,世良,祥云,显瑞。其四亲也。妣金海许氏。以 显庙甲辰生。生而孝顺。及长志体备养。父沉疴七载。侍食尝药。起居扶持。昼夜洞属。片刻不离。既绝。斫指灌血。少顷得苏。渐能复常。康过一年。邻里感叹。咸以为格天致然。及遭艰。母欲自裁下从。乃抱母号泣积诚。以回其意。附身附棺及执丧之节。如礼无少违。闻乡里闻官。即瞿然招谕之曰。冰中之鲤。雪中之笋。以其异常而著于世。吾有何异。公等为此耶。毋重吾不孝为也。年五十七。而卒于庚子。母尚在堂。临没谓子孟宽曰。不得终养。是覆载间罪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4H 页
人也。敛葬切宜俭约。留以为祖母馀年之养。不然是不以为有知也。乡人以居士之意不复论荐。而好懿之心。久愈未泯。至今 上庚子。报府报春曹。 旌闾成 命始下。于是国人皆知其孝。居士尝筑碧山斋。为读书之所。其诗曰夜静惟明月。庭空但白云。慨叹终何极。愀然读古文。又曰书室傍清溪。清溪流不息。于焉看有意。庶勉自强力。其佗松菊诸作。皆淡而雅。介然有自守之操。此虽寂寥。亦足以槩厥平生矣。其孝之至死不忘。庸非学之力欤。墓在万川真木亭负亥之原。配南平文氏,善山金氏同祔。有三男。长孟宽护军无嗣。次春柏,春模。孙男基定次房出。华郁季房出。曾玄以下不尽录。后孙时泰从仕郎。用光先德。尽心于旌闾。将竖阡碣。徵不佞以铭。辞不获。谨序而铭之。铭曰。
孝虽天得。所贵乎学。乌头之表。行路为之必式。马鬣之封。樵牧岂敢踯躅。
同中枢郑公墓碣铭(并序)
郑老人寅华茧足四百里。谒其王考同枢公墓铭。载圭累辞。请益勤。试叩行录。则曰王考家贫不学。用天因地。竭力恭职。无佗可述。惟性孝。生事左右无违。既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4L 页
丧。殡于所居夹室。上食侍寝如常时。三年不得营葬。昼夜凭柩号痛如袒括。葬而止。乡里咸曰真孝子真孝子。如斯而已。载圭敛衽曰。若公真可谓事死如事生。而知送死之为大事也。世之野殡渴葬者。知所愧矣。真孝之称宜哉。世之欲显亲者。盖鲜不诬。老人其免矣乎。遂叙其生卒官爵姓系。而继以铭。公讳道昌字邦进。居贯东莱。 纯庙甲子生。今 上乙未卒。享年九十二。以高年加资。累加至同中枢。其先以郡吏起。历世显达。为东方著姓。有讳矩号雪壑斋。讳种封东平君。显于我 朝。父得龙 赠参判。妣庆州金氏 赠贞夫人。大父顺仲 赠承旨。曾大父元彩 赠司仆正。三世 貤赠。追荣也。配金海金氏封贞夫人。有四男日孝,卓孝,致钦,致鳞。三女为洪良昱,李善若,金鼎直妻。孙男十。寅华二房出也。馀难尽名。某山某坐。高四尺者。是公之藏。铭曰。
无文可述。乃见其真。既寿而爵。承以振振。仁孝之报。可必于天。
通政南公墓碣铭(并序)
南君文祐徒步二百里。谒其先考讳相烨字和瑞墓道之刻曰。先人以孝闻于乡里。无祥鲤孟笋特异之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5H 页
迹。而乡人咸曰孝哉孝哉。久而不衰。然只是晨昏菽水。人子之常耳。友于兄弟。无尔我。视同一身。居近城闉。未尝入。随分教子侄。不肖从兄弟五人。不慕时华。不入异教。皆先人之教也。将竖石表之。敢以告于门下。愿哀矜而特惠焉。余敛衽曰。孝常德也。不失常分。真孝矣。末俗滋伪。言孝必以异迹。而君之言止此。可谓善于继述者矣。南氏系出宜春。忠景公讳在之后。考元郁。祖喜道。曾祖得先。妣晋阳姜氏。光三之女。 纯庙壬午生。享年八十五。而卒于丙午。以寿加三品资。葬于巨济之支石卯坐原。配淑夫人潭阳田氏。有光之女。育二男一女。男长即文祐。次泰祐。女适郑民基。孙男女八人。曰基祯。曰基泮。馀幼。铭曰。
修常德尽常分。恭吾职畀后人。此真孝用表阡。
嘉善姜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仁燮字明五。姜氏系晋阳。高丽兵部尚书殷烈公民瞻上祖也。五世而太子詹事元鉴。至开城留守寿明仕我 朝。四世而牧使源选清白吏。号三清堂。是为九世显祖。曾祖瑞灿 赠司仆正。祖庆直 赠左承旨。考基焕 赠吏曹参判。妣盆城金氏 赠贞夫人。三世 貤赠。以公之寿贵也。配贞夫人。盆城金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5L 页
济成女。有三男二女。男在圭,在祯,在睦。女适河贤柱,郑胄教。孙男文锡,贞锡季锡长房出。福锡仲房出。龙祚,益祚,快祚季房出。在圭以状谒载圭以铭。载圭耗病废笔砚久矣。不敢累人牲石。辞愈固而请愈勤。则阅其状。盖公泊于名利。乐善好义。尽友一乡善士。而月皋赵公性家,东寮河公载文为最善。载圭于月皋。有同门契分。素相游从。东寮未及知。闻名则熟矣。二公之取友必不苟。公之为公。可知已。乃檃栝序次而铭之。公早孤事母孝。干蛊克勤。以致忠养。而有暇则辄读书。食不兼味。衣取蔽体。而亦不服垢弊。仁爱善恕。人有告窘。虽泛不忍恝。己所当恤。不计有无。未尝是非毁誉人。有非议人者。为不闻者而假寐焉。待人以诚。人皆信服。而或有欺之者。觉亦不问。横逆之来。处之以义而不苟免。与乡人处。无贤愚亲疏。皆得其欢。少辈有过。理喻而使之自悔。至于臧获。未尝以怒气加之。罕言笑。自处如愚。而怯于趋利。勇于为义。晚侨安溪。结数椽于佳士山中安息洞。为藏修之所。月皋命以安息亭。又徙居篁沙。滨江起凉榭。以延往来士友。因以篁沙为号焉。入山而为安息山人。在野而为篁沙野人。或枕石卧云。或临矶听水。悠然有自得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五 第 236H 页
之趣山水之兴。老而不衰。再上天王峰。再游锦山。不喜著述。文则只有方丈锦山二录。长于诗。亦不屑屑焉。皆因朋友唱酬之作。而亦不为敲椎(一作推)想。长身美髯。风采伟然。气和容温。无些子鄙吝之萌。此其大略也。 纯庙甲申生。己亥七月三日。卒于寝。寿资嘉善。葬在昆阳甲士洞亲茔下艮坐原。士友之诔公者众。郭西洲钟鳞之诗。仪形同鹤洁。荣辱付乌有。为写真月皋之词。仁厚天植。古今罕匹为知心。后之欲知公者。考之于此足矣。铭曰。
乐多贤友。爱佳山水。超脱尘臼。安我素履。荣辱乌有。天植罕匹。知己之言。实出肝膈。孝子摹像。毛差是惧。见木知山。我铭非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