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响山文集卷之八 (自动笺注)
響山文集卷之八
 雜著
  
麗史提綱補斷
高麗將軍桓宣謀叛伏誅
其下伊昕岩亦因此例書之。
吉始焉翼戴麗祖。
謂之高麗將軍可也
昕岩則弓裔末年守熊州
聞王卽位
潛懷禍心
不召自至。
然則是弓裔之守也。
奚曰高麗將軍乎。
草創之時。
羣雄角力
人心未盡歸服
而如昕岩者以弓裔之守。
爲弓裔而貳心
不可以叛逆論也。
若首書泰封故守。
恐爲勸世之道也。
此因麗史諱君之義而或未之察耶。
都內十寺之創。
先於定社立廟之前
史氏論之詳矣。
麗祖創業垂統
惑信左道如是
後王之承謬又何足責。
參謀崔凝以當軍旅之時。
修文德。
未聞依浮屠陰陽以成大業之語。
首先諫之。
其言雖不見用。
其辭而闢之之嚴。
傅奕昌黎同其功。
積陰之中。
未嘗無陽也。
新羅哀王之被弑於甄萱尙忍言哉。
之來逼也。
請救高麗
未始無畏亂之心。
而鮑石亭宴飮之樂。
又何燕雀之顔不變也。
終古荒淫之主。
未有不及者。
而所恨者當賊令自盡之時。
王則旣自盡矣。
其被強辱之王妃
胡不自盡也。
然則鮑石之宴酣。
非牝晨之倡。
善德淫風
有自來者歟。
不愧於弓裔之夫人乎。
甄萱與麗祖交致書也。
邦君薨變。
奉景明王表弟勸卽尊位
再造危邦
喪君有君。
麗祖曰仗義尊周。
誰似桓文
乘間謀漢。
惟看莽卓。
又曰庶效鷹鸇之逐。
以申犬馬之勤。
甄萱羅之反賊也。
麗祖羅之善隣也。
甄萱景明而諱之曰薨變則是尙知得於倫常也。
祖尙稱尊周之義而數以莽卓。
則是鄢郢之役。
昭王不返包茅不供義理立於天下也。
義理旣立則天人必與。
義理旣失。
天人必誅
所以亡而麗所以興也。
神劍殺弟囚父而自立
天下亂臣賊子有甚於此者乎。
麗祖之討神劍
盖因其父之請。
則旣討之後
不殺而反賜之官何哉
以是之故。
發疽而死。
其死也果孰使之然哉。
義聲罪。
爲其蔑天倫也。
而終令天倫倒喪。
何以天下後世亂臣賊子乎。
鄭仲夫,金鏞之輩接迹末年者。
無乃立法一失歟。
王䂓欲立其外孫。
譖堯昭於惠宗
人之常情也。
惠宗知其誣而妻昭以長女
以強昭之勢。
不信譖固爲明也。
立國之初。
首犯不娶同姓之戒。
以開家法不正
不可惜乎。
穴壁謀弑之時。
不卽而乃平壤衛兵之至。
其間大匡述煕已被擅殺
大匡之死不亦冤乎。
外兵之權。
入殺朝臣
雖使其罪當殺。
漸不可長也。
武庫無其兵器
衛士無其勇力
廵軍無其獄而然歟。
刑殺之權委之外臣。
以開後來康兆輩無窮之弊。
可惜哉。
定宗之薨。
西都役夫爭相喜躍
信讖興役之弊。
一至於此哉。
浮屠舍利步行十里
施七萬石之穀而勸學佛經
恩及桑門至矣。
僧徒胡無哀痛之人乎。
黃龍㙮之灾天德殿之震。
所以仁愛譴告者至矣。
猶不省悟
勞動徵作之是務。
孰謂創業君之親子如是昏昧也。
光宗之殺惠定之子。
見於十一年。
大相俊弘佐丞王同之下。
骨肉相殘
人君大惡
其視貶斥宰輔
關係彝倫爲何如。
春秋曰克段于
聖人所以垂戒也。
此恐當以殺兄子爲綱而俊王爲附見也。
未知年月之孰先孰後。
更攷他史可也
公元1200年
光宗十二年爲修宮闕
移御王育第。
十四年始乃還宮。
其二年之間。
長在幸臣之家。
君臣相謔
從事宮闕臺榭
太祖開創之室。
不適於心歟。
侈靡者信讒。
信讒者多殺。
多殺者必亡。
而其不亡者乃是太祖餘澤也。
被殺諸臣之遺勳也。
不此之念。
自疑肆暴之致灾而以僧爲國師王師
廣設齊會以除罪惡。
目前無事
皆爲佛力
何其愚之甚而之無良也。
高麗諸君成宗不佞佛敎
兩京八關會。
又禁捨家爲寺。
豈不賢明乎。
韓彥恭自宋還。
大藏經
入內殿。
邀僧開讀而赦何哉
若以帝賜而不敢慢。
祇令付之僧房可也
數赦非人君之政。
故其大漸之時。
不許赦囚而邀福
以此心爲佛書放赦者。
何其明於後而暗於前乎。
惟此爲成宗一累
而其立宗廟社稷
養士恤民
孝節移風俗之功。
不啻如殷之太甲周之成王也。
太祖之後
祇有惠定光景之昏暴而使無成宗
則五百年長祚。
何以能延乎。
契丹侵逼西都也。
皆言割地請和
徐太保獨言不可
欲與一戰得捷而後和。
寇準親征之策也。
旣使丹營抗禮不屈
強虜懾伏
講結和親
奉使得體
不下於富弼
史氏論之盡矣。
然又有難於此者
方王之親勞軍也。
欲入其幕則曰臣之幕非至尊所當臨。
又命進酒則曰臣之酒不堪獻也。
王乃坐幕外進御酒。
共飮而罷。
是則不惟閑於禮義之防。
爲後世慮君臣相謔之漸大矣
然曾未幾年。
爲臣不能法此。
以享王爲倖階。
爲君者亦以得享爲能臣
不臣不君
日滋多。
豈非徐太保罪人乎。
崔氏曰穆宗徒知順母志而不知春秋大義
馴致不測之禍
惟其不能防閑於早。
尙誰咎哉。
千秋太后之通於
金致陽。
成宗之時
已有醜聲杖流陽。
其罰已失於惟輕。
如使成宗陽。
有後穆宗之禍乎。
郁蒸景宗皇甫氏
流郁之日。
慚恨娩而死。
稽之律典
王子猶在八議之科。
豈可同於王子而只止五流乎。
成宗明君
穆宗暗主。
明君所不能殺。
暗主其能殺之乎。
馴致之漸。
成宗實當之矣。
烈哉河拱辰也。
顯宗南幸也。
奉表詣丹營而請退兵者其功也。
旣詣丹營。
執而爲質
妻以良女。
寵遇日隆
是時我人入遼
人入我。
居住無常而不忘南枝之念。
圖歸故國者忠也。
及其事泄。
以不二心本國者其直也。
主始也義而原之
終焉喩以改節
不得而殺之。
之者猶知其義。
丹兵再來
忠臣義士之多立奇功
盖亦拱辰一死之倡也。
公元1910年
姜侍中邯贊當庚戌契丹之初侵也。
諸臣議降而獨請去邠。
以基恢復
戊午契丹之再侵也。
以上元帥西都
每戰必克。
十萬強寇
還者不過數千。
契丹之敗未有如此之甚。
人臣立功未有盛於侍中
凱還之後
旋卽告老
金花八枝謝不敢當
其非立功之爲盛。
告老爲尤盛也。
七十致仕
麗初已有其例。
貪樂酣豢
進而不知退者何限耶。
於此焉擧已典而事謙退
城南別墅
樂道善集
自歌詠。
當時時和年豐
中外晏然
歸功侍中
大有上六功成身退耆舊
侍中實有焉。
以三千里封疆之主
令進人蔘三百斤。
不爲過濫也。
門下省駁奏而减御。
節用愛民
有君有臣盛治時乎
靖宗雖刱經行之禮。
藏經之會。
佞佛爲甚
然節嗜欲從諫如流之德。
可以示訓來世也。
公元1858年
順宗文宗之喪。
居廬過哀
不勝其喪。
史氏哭泣之哀。
比之滕文宜矣。
然其二十四日而葬又何哉
麗氏家法自如是。
而以順宗純孝
亦失於遽。
可不惜哉。
當時禮官諸侯五月而葬之義明告之。
無不從之理。
此乃禮官之責。
非直順宗之失也。
惠宗長公主妻弟昭而時無諫者。
宣宗以妹積慶公主適弟扶餘侯㸂。
則王弟,愔,愉諫之。
三人者之所見
可謂天誘之衷也。
當時諸臣者何不同心諫諍而付之於陛下家事乎。
其後肅宗小功以上所生者。
許通仕路。
不澄其源。
求流之淸。
其可得乎。
然此令者。
恐亦本乎等之言也。
豈非幸乎。
李氏宣宗聦明好學
不讀非聖之書。
弟煦之自宋還也。
所獻釋典經書一千卷
其他所購遼日本書合四千卷
悉皆刊行
經書可刊。
釋典又何刊之。
經書刊而讀之則
釋典果刊之而不讀乎。
可疑耳。
公元1802年
邵台輔何人也。
渠以討資義之功。
肅宗援立之恩。
而乃惟其言莫余違。
敢發罷國學之說乎。
國學於渠何害乎。
將如鄭之鄕校而議渠宰相之政乎。
一變至於魯。
一變至於道。
乃謂中國法難行於我國者。
肅宗所謂儒雅之人之語乎。
六十一子二十一賢。
從祀文廟
箕子時又營立
肅宗右文興化之德如是
台輔者敢廁於宰列何哉
仁宗八年
御史㙜請减國學之士。
諸生詣闕上書御史㙜
諸生之言。
當時國子諸生何不斥退台輔
使百載之下。
扼腕而掉膽也。
豈以其威勢不敢動。
稺陽之動於地底者。
未能奮發仁宗之時而然歟。
於乎危哉。
東山處士郭輿
淸平處士李資玄。
特書之。
以見睿宗尙奬遺逸振勵廉耻意大矣。
二人不免史氏之譏。
於李曰貨殖貪鄙
於郭曰郭之行甚於資玄。
李則後賢辨明備矣
郭之所謂甚於李者。
不知謂何也。
或非指其所終身不娶而守洪州時潛官妓
又於山齋婢妾自隨而言乎。
自古修煉之士不娶者居多
不可以一切道言
若乃官妓挾山婢之隨。
則一爲少時之事。
一爲衣食之奉也。
少時生長閥閱
出入華貫
風流勝事
自應有之。
則明挾。
更誰忌而潛挾之也。
潛之云云
已是過於貶駁也。
正使潛挾。
脫屣名利
高蹈物表之後
政宜分作兩截。
無相交涉也。
論人不以晩節看耶。
且其不可以使喚
漁童樵靑不得以無其人。
山齋之日。
自釜之爨自織之衣。
以爲許子之道然後
始厭時人之望而爲俱全之人乎。
從古不樂成人之美有如是。
可歎也已
安和扁額
宋徽宗手筆
睿宗佛事者。
其已聞徽宗崇信大覺金剛而然歟。
徽宗不惟賜之寺額
又伴以不請之羅漢諸像
則此天子所以聲敎東漸者耶。
睿宗之請額也。
嚴辭以拒。
更以經籍頒示
宜無五國城茸莓之歎也。
魏徵唐太宗曰臣以爲獻陵
昭陵則臣固見之。
睿宗欲往李妃之魂堂。
諫官言其過禮
故於其陵寢不得明行而乃微行
諫官又奏以禮無其文。
以禮言之。
妻之喪夫主之。
上達下。
無異也。
魂堂之祭。
陵墓之事。
主喪者之親行。
奚害於禮。
而曰過乎曰無文乎。
白龍魚服困於豫且
若使資謙之黨。
知其微行
豈不可懼之甚者乎。
李資謙之進毒餠於仁宗也。
王妃密告而見免。
資謙又送毒藥於妃。
使之于王。
而妃奉椀陽蹶覆之。
妃卽資謙之四女而王之次妃也。
資謙納女之日。
其計不過此等事。
爲其女者猶知其父之稔惡
而明於適人從夫之義。
再毒而再免之。
不亦矣哉
及資謙之謀亂而議律也。
以極逆之女。
不可奉承至尊廢之。
義固當然
資謙旣失輕典不誅
仁宗不以極逆待資謙也。
於其㙜諫之請廢妃也。
何不念潛救之事。
無難割恩乎。
是或資謙之三女又爲元妃
兩女之中。
不可分其恩不恩。
故幷廢之耶。
論次妃之功。
當在拓俊京自新効力之先也。
明宗所以以后禮。
而不忘仁宗遺意也。
遼金近而汴臨安遠
其勢不得不厚近而簡遠也。
然其心悅誠服未嘗無內外夷之分。
徽宗之末
睿宗內毉二人密告朝廷用兵于遼。
兄弟之國
存之足爲邊捍
女眞虎狼不可友也。
指授陣法
章蔡輩聞之。
置毒食中。
殺其二毉。
如使不見殺。
徽宗用其計。
必無北狩之患也。
此非內華外夷之心也耶
高宗南渡
卽周平之東遷也。
王業一脉
不絶如縷
遣使假道如金。
仁宗不許
然旋爲報聘。
逐年執壤。
故宋使之來。
乃曰中原多事
駐駕江湖
使之姑停聘問
上下交相愛而恩禮隆厚有若是矣。
金人未始不知宋使之往來而不執言者。
亦以舊君之不忍忘而侯度之爲可尙故也。
若復置二心興衰之間。
而爲凉煖之情於尊攘之地。
則仁安得仁宗也。
此可爲
後世鑑矣。
人臣封爲朝鮮公
擬王而定生日號。
李資謙之兇逆
仁宗敎之。
大花之闕灾見而猶祈延祚
神龍之唌見慢而猶信聖人
竗淸之叛逆
仁宗啓之也。
然在劫遷之中而辦得討賊之計。
當請廵之際而猶納諫臣之言。
始雖墮於二兇之術。
終能保全宗社
比諸穆宗宗嗣未及時定而卒厄於康兆之手。
通知遠覽
不可同年而語矣。
且竗淸開刱新宮
累勸稱帝
將以起東方前所無之僭濫
使得罪於金人方盛之時。
挾其眩幻之術。
以濟其奸謀也。
仁宗凝然不納。
能察於大小順逆之分。
是或崇文殿講易釋菜于大學而講論經學之效也歟
公元1852年
金富軾平賊之功。
不讓於却遼之徐煕,姜邯贊也。
出師之日。
鄭知常
凱還之後
貶尹彥頤。
皆有史氏論列
盖鄭爲竗淸之爪牙
師興之後
留爲內亂未可知。
仗鉞首誅。
不經禀命
若謂啓後來脅君之漸則過矣。
知尹爲鄭之黨而恐爲後患則誅鄭之日。
宜有所處置也。
不此之爲。
同受出征之命。
始也臨陣對敵
不用其策。
然以三年老師
先鋒而復兩京
則卒用其策而尹之功爲多。
論功之席。
尹之功過
足以相當也。
乃反奏貶。
碑文易說宿嫌爲祟之說。
烏可免耶。
然方尹瞻輩之斬竗淸而自新也。
富軾請令
兩府貰罪。
兩府不聽而囚之。
趙匡因以更反。
其始誅鄭之日。
不連坐彦頤者。
爲其多殺賊黨
恐令反側不安而許其自新之路。
亦如欲優容尹瞻者耶。
賊旣平矣。
若不前過則又恐難以懲後。
所以不得已貶黜之。
亦如拓俊討資謙之功。
難掩與資謙之罪。
故因㙜論而流之者耶。
不然以富軾之達識忠讜
措置政事者。
公耳國耳。
無一苟且
區區睚眦之怨
豈以君子而必報乎。
不可知也。
天可諶乎。
不可諶乎。
毅宗太后之始欲立次子
語侵太后
太后仰天而誓。
䨓震殿柱
是天可諶也。
及其尊信圖讖
母后而流弟。
暻天於是時。
當震而不震
是天不可諶也。
其所圖讖者。
實在其弟翼陽侯晧
晧卽明宗也。
天若於是時又震之
則將不疑暻而疑晧。
晧將危矣
天將保晧而不震歟。
遷母流弟之惡不悛
而終入於慶州大釜之中。
天之震無有於此者。
天非可諶者乎。
蓬艾瑞草
水鳥玄鶴
狼星爲壽星。
此惑於嘉祥也。
慶明之宮。
吠犬之頭。
白州之殿。
値客虎之方。
此侈於峻宇也。
鄭諴以宦者列宰樞。
無比宮人貨賂
自製賀表而示近臣
惡庭諍而使勿言事。
如此而焉有不亡之君乎。
終古興君。
治也不謀而同
亡君其政也亦不約而同
麗氏有毅宗
其周之幽厲宋之徽欽也歟
國之有文武臣。
文以輔君德出治道。
武以仗兵威而平邦國
輔導之地。
全以讒邪奸佞
陷君於辛受之域。
兵威之地。
全以猜憝覬覦而自納於莽卓之科。
人人得以誅之也。
於乎
普賢院之變。
文臣之自速也。
未全武臣之罪也。
毅宗輕佻辯慧
淫蕩侈靡
無惡不具
然觀於獺嶺路上。
追念鄭襲明若在。
吾豈至此之說。
所謂汾水悔心也。
如使金諹,文克諸人更申前日之請而罷黜奸宵則宜無不從之理也。
普賢之變。
何從而生乎。
被殺之中李復基,林宗植,韓賴之輩。
於渠何責。
金敦中以富軾之子
薄有文藝
豈不觀於其父所撰三國史耶。
國之將亡也。
有奸臣導之以讒邪也。
何不殷鑑而全爲讒邪之道。
自速其身誅而君弑乎。
鄭仲夫之兇惡
自擅北門之時。
則其羸豕之躅。
莫可御也。
然燃鬚之憾。
實自敦中發之。
大夫驕人則失其家。
非敦中之謂乎。
太甲不放。
不能克終允德
昌邑不廢
不能保有漢業
使毅宗不廢
不可保有麗祚矣。
然於其廢之也。
伊尹之志則可。
霍光以下
妻子已及於亂。
况以仲夫之惡。
全出猜憾。
恣行廢弑。
多殺無罪者。
寧有逭於天誅之理哉。
弑君之賊。
得以誅之。
大義旣立
名以討賊
不論其事之成敗
可謂忠義也。
甫當,趙位寵皆爲毅宗興兵
成而見殺一也。
而諸論之執其迹議其心。
甫當無間然。
位寵則曰義聲未彰。
私意爲先。
徊徨反覆
狼狽失據
盖位寵之興兵
甫當差異
不可不出私心也。
毅宗被弑訖再朞
而始乃發喪治葬。
實由聲言弑君不葬之罪之力也。
其爲義聲
豈但三老蕫公遮說漢王
明其爲賊。
乃可服者也歟
興兵之始。
以誅仲夫爲名。
則此名獨非義聲而何
惟最可疑者。
中間上表請降不降一事
使甫當當之。
成敗利鈍
惟義而已
豈有降不降之說而依違前却乎。
所謂狼狽失據
然謂之叛逆則果失於太刻也。
位寵而叛逆
如仲夫者。
加以何等名目乎。
公元1858年
功而不有
滿而不居
君子所難
大升本以靲韜之士。
非有學術文望而何以能辭官家居也。
一擧義而鄭仲夫,宋有仁無噍類
李義自知弑君之罪而不敢出頭
其功其當世無比
爵賞之酬。
未有加於前日
都房直宿不有退處
損之初九已事遄往无咎
大升之謂乎。
年僅三十而卒。
可惜也。
若使久專都房
焉有諸武爲亂之漸流配之患也。
灾異者。
天之所以降格于下也。
正月不雨至四月
則其灾爲何如也。
明宗如有畏天恤民之心。
雖以六事自責
猶有不足也。
乃以學士製進之祈雨文。
爲言時政之失。
卽令
改撰
所謂天譴之罔可念聽也。
五孼六嬖招權鬻爵
其時矣。
而立於鄭賊之手。
廢於崔賊之手。
將誰怨而誰咎哉。
掩耳盜鍾
豈不聞歟。
小人情狀
如見肺肝
卽何益矣。
世輔之以武官同修國史
明宗之過。
非渠之罪也。
然改事爲史則其徒弑君之罪。
其可盡掩乎。
明宗發喪之罪。
其可盡諱乎。
文克謙在毅宗之初
言人所不能言。
故謂之鳳鳴朝陽
乃於晩年介於兇賊之間。
脂韋鷄頭
難免不勝權輿之歎。
然旣爲在實錄則是可尙也。
雖陰祈兢改數字
不改可也
柰何沒實而以來不妨毉作玉堂人之句乎。
其有愧於南蕫氏之執簡以從大矣
神宗崔忠獻之所立。
不能明正獻之罪。
力量所不及也。
明宗寢疾之日。
遣毉進藥。
尙有天倫之恩也。
及其薨也。
欲以王禮葬之。
尙念繼祖之重也。
此雖見格於忠獻而未果
比諸明宗不發毅宗之喪。
西師聲討
猶足謂未全昏昧也。
噫彼忠獻以何兇肚廢之也。
已犯倫綱而必使用降等賓天之君。
是可忍爲乎。
康兆,仲夫伏天誅。
而忠獻之延及四世
天理不可知也。
韓惟漢隱于智異山。
本史曰見忠獻擅政亂將作矣。
遂絜家隱山
除官不起
未幾果有契丹蒙元之亂。
擅政
字。
何其歇后也。
亂固當避而有志之士
豈無故而惟亂之避耶。
惟漢之意。
忠獻擅政可惡也。
廢置君父可惡也。
丹蒙之外亂非可避也。
王室內亂可避也。
三綱不立
國不爲國
其所遐擧物表
高蹈遠引也。
孤行擅政作數而已
則難可以韓公之心韓公之節也。
小國於大國。
不足也勢不敵也。
當視其彊弱興衰而爲進退皮幣之禮也。
然金之於麗。
常守咸州門外之盟。
曾無一兵之相加。
恩義隆厚
非如遼之鷙猛蒙之虐烈也。
高宗之時
人移乞粮
拒而不納。
款塞互市之人亦皆嚴刑而禁之。
已非前日事大之義也。
其後又以其衰微不用年號
亦非義理之所安也
是時蒙古荐食其土。
東眞反賊遮絶信路。
曾不年號執責搆釁。
自我先絶金人不用其年可乎。
崔瑀濟其父之惡。
執國之命。
使天彜紊而人紀墜。
寧不痛歎
契丹之來侵也。
楊規守西京
蒙古來攻也。
朴犀守龜州。
上下百年
無此䧺畧
安市之所不足多也。
然楊規後乃戰亡。
朴犀乃待朝廷之使降然後降之。
其功尤過也。
然朴犀之降。
不如慈州副使椿命之使之降而不降也。
崔之言曰朝旨不來
城中不知淮安公。
何其壯也。
何其義也。
此蒙之所畏憚也感服也。
故瑀賊欲殺之時。
人曰此
人於我雖逆命
爾爲忠臣
使之勿殺。
忠臣之於天下
夷狄亦以救解
欲殺者是夷狄不若也。
宰相同於瑀賊之意者
亦衣君食君者乎。
盤庚殷。
未聞殺一無辜。
太王去邠。
從者如市。
崔瑀畏蒙古之亂。
上脅高宗
下殺諫臣而必遷江都者。
是無君也。
殘虐也。
其爲失計已無可言
內則人心離散
外則蒙人執言
雖使聘幣
稱絶金奉藩
而輒以遠慰海曲
不爲出陸。
爲不眞降之證。
無歲不侵。
擧國人民肝腦塗地
遷都之利果安在乎。
其所築之城。
畢竟爲蒙人之所折。
而出陸之後始乃解紛
則金世冲,兪升朝之言。
其不信而有徵乎。
瑀賊誤國之罪非一
而逼君遷都。
最其大者也。
吁亦兇矣。
避難而行。
廟社之主。
在所當遷
移葬先墓。
不亦過甚乎。
契丹蒙古前後之亂。
輒移太祖世祖之陵。
艱關往來
不成禮數
其所以安之者
所以辱之也。
且遷則盡遷。
存則盡存。
睿智三陵不遷見發賊手何哉
尊祖之心。
抑有輕重而然歟。
不用金寶
所以竊發之患也。
二祖之陵爲其可慮多於諸陵。
不自知其患生於所忽之諸陵乎。
太祖命世之君也。
麗氏一日有國則王靈所在
不敢發。
顧不慮此而以生人之心。
度禮陟之祖。
每每有事
動涉苟艱。
悲夫
紀綱者。
國之所以扶持也。
刑罰者。
人之所以勸懲也。
蒙古侵毒。
便安海曲
王業不絶如線
而能討李峴,鄭臣朝,趙邦彦反逆之輩。
紀綱刑罰猶有振作
不底滅亡也。
方其誅討之時。
豈不知蒙人之究詰耶。
知而施其刑章者。
不能抗衡天下之勢於蒙人
而蒙人之必欲得心服者。
以其爲當爲之政也。
金允侯,宋文胄殺將守城之功。
亦以朝廷紀綱尙在忠義之有足恃而奮發故也。
其視後世亂臣賊子之潛附醜虜
非望者。
事露之後
畏其虜勢之挾。
不敢正罪
權使避去
相去誠萬萬也。
春秋求問喪之禮。
行喪禮固可求而行也。
主君未定分。
其擇於所從者。
猶在專對之處之如何。
豈可求而行之乎。
元宗以太子聘蒙。
而蒙憲宗旣殂。
阿里孛哥及忽必烈憲宗之弟。
未知其誰爲當立。
如使宗和朔北阿里孛哥而不見江南忽必烈
國其危矣
返國未可知也。
當此之時。
何以其所向也。
艱關原濕
遊千里。
蒙之人心其必諳悉
人心所在
天命所在
阿里孛哥之得人心
不如忽必烈
故以此定爲天命所在不憚南轅之勞也。
麗祚之賴安。
全在是行之力。
是擇之審也。
是豈元宗之所獨斷也。
李世村,寶鼎伴行諸臣必參畫得當
而史只稱元宗旋之可則一恨也。
千里同風
百里同俗
移其敎不易其俗。
聖人御世之本也。
忽必烈能知御世之本。
立約初二衣冠本國之俗。
皆不改易
其爲本國幸爲何如也。
所惜者忠烈忠宣尙公主
乃效元人開剃編髮之法。
得罪元祖而忝元宗之功大矣
彼之靡風奇技之惟務。
雖非連昏公主之親。
而惟胡服是尙。
胡俗是慕。
非得罪於忠烈忠宣者乎。
書曰蓄疑敗謀。
君而多疑
得以保其邦而安其民乎。
倭人其始侵擾
不過賊倭之事。
一番聘好之後
酋長還戢其賊而殺之。
則其隣誼固自在也。
元主貪婪之心。
欲致倭人者。
自云不過欲得一統美名
夸示竹帛之間也。
元宗之地。
雖有彼命。
指陳利害
勿興無名之師
而使吾民不受其弊。
使元人不損其威可也
慮不及此
惟以目前承順爲恭。
李藏用忠告使臣者。
反疑有二心
欲流絶島
非惑甚者乎。
元命可畏
甚於倭釁之可惡
元主英䧺也。
如使藏用之言得聞。
是固合於帝王御戎之道也。
安知不蒙採納乎。
畏心在內
疑情在外
智士不得爲謀。
元宗以及忠烈
疲於爲元先驅肝腦塗地
國家虛耗
不亦可惜乎。
甚矣元宗柔弱也。
旣使林衍殺金俊則政歸林衍勢也。
於其政歸之時。
不思裁抑之道。
卒受廢處之辱。
一柔弱也。
旣因蒙人之力復位而如蒙。
則於對辨之時。
雖有衍子惟幹之伺窺
而蒙力之尙有可恃
何不直言廢立之事。
而乃白文節,李藏用言然後。
始乃以實奏乎。
此二柔弱也。
柔弱如是
林衍之不誅
其子惟茂之襲拜。
無足恠也。
可疑者。
以蒙主之威明
旣知廢立之由。
何不令誅衍而明其順逆之分乎。
不惟不誅衍。
如惟幹之徒。
從而留置
後與世子諶爭歸於征倭之時。
何其倒置之甚乎。
李藏用廢立之際不救止
反出遜位之言。
史氏春秋越境之義責之宜矣。
前後辨質蒙朝。
得以復位返國
藏用之功也。
猶可謂唐之狄仁傑也。
金珠之貢。
侯度方物所宜也。
非其當貢而蒙人之來採者何也。
本國之許採者何也。
好銅之求。
納之鍮錫。
謂之不實
則蒙人之廉。
始有可觀
終爲叛逆興利之說所動。
糜弊遐土。
是不寶遠物之道乎。
若其斷地之脉。
渴天之産。
斲喪元氣
灾孼荐臻
病入膏肓
莫能諫止
麗祚之衰。
職曰於此
可恨之甚乎。
忠烈胡服
觀於元祖約束
及後辨問之說。
則非元之使變也。
忠烈之自變也。
忠烈雖欲自變。
臣人逢迎則何能獨斷也。
前則有印公秀。
後則有姜允紹。
二人者。
面夷心也。
始勸元宗不得
終陷忠烈竗年
使禮樂文章之俗。
一朝歸於開剃而編髮
欲以求媚於元人者。
反取其詰責
天下萬世罪人
豈非擧國之羞乎。
賣官鬻爵
桓靈以後爲國計者。
宜有所戒也。
鬻賣所得之貨。
果補國用而能延得國脉乎。
私自宮市
凟亂官坊。
已爲喪國之本。
立定鬻官之法。
以爲令於一國
科等斂銀以納都監者。
誠爲寒心也。
所謂兵馬使作俑不見其名。
史例可疑
馳聘弋獵
峻宇雕墻之主。
惟以得財爲喜。
寧恤國之將亡乎。
春秋子無讎母之義。
忠烈太妃王氏。
流弟順安公琮于海島
人倫之變極矣。
從古間人父母兄弟者必稱咀呪
咀呪說安其實也。
彙類歷考。
不難辨明
每每墮於奸宵之術。
忠烈胡服之人也。
無足責焉。
而却念胡人亦有父子之親。
以此表率
貽羞爲何如也。
趙仁䂓可謂當時賢宰
而爲其使臣
可惜也。
苟無璥之一諫。
朝廷無足觀矣。
福善禍淫之理。
之無可乎。
謂之有可乎。
上洛忠貞
忠烈一人也。
韋得儒,盧進義以私怨搆誣於忻都及洪丘。
及其對辨元朝之時。
得儒,進義得爛舌之病而死。
忻都丘尙不死惟反是事
何理之驗於得儒,進義。
不驗忻都丘乎。
從初搆誣之罪。
甚於誣行臆故耶。
後世小人斯可戒。
而何敢謂天可欺也。
詩曰刑于寡妻
以御于家邦
忠烈之畋于忠淸也。
公主遊畋急務
何引我至此
又曰惟遊畋是務。
國事何。
以此觀之。
忠烈欲以遊畋婦人
婦人不悅而責之。
豈以宗社臣民之主。
所見不及於胡婦人乎。
及夫內竪子廷東京副使
公主家奴邑宰可乎。
然則公主之言。
人君之度也。
忠烈淫戲而能保國者。
無非胡元之力。
亦是胡婦人之力。
卽此數言。
可以帝王家女則也。
人材之難全。
寵祿移人
觀於金周鼎可歎也。
忠烈
得罷本國達魯花赤王京留鎭合浦鎭戍西海屯田等軍。
周鼎建白也。
元軍之還也。
毋帶人物
周鼎爲分揀使之力也。
其所安國而息患者爲何如也。
鷹坊忠烈盪心之本。
財府之耗匱
不啻元之歲幣倭之征費也。
周鼎爲其使者
以媚於王而頗張權勢。
則正尹秀,朴義之無異也。
是其智慮則或過人
未有學術之致歟。
典法判書金㥠何以死也。
貞和宮主認民爲隷
金㥠知其寃。
不得於王之督令斷與之。
揔郞李行儉死執不可
利刀夢自天下
㥠死而行儉不死
若是幾於誕矣。
使天譴實軫。
壓良爲賤貞和不死
㥠乃獨死乎。
然是不然者。
法者天下之公也。
壓良者一人之私也。
一人之私之所在
無所不至
其實一己而已也。
公之所在
一撓則民無所措其手足
而誤之者典法也。
天之誅典法不誅貞和者。
豈無其理也。
古人所以惟察惟法。
審克之者也。
論見拜揖坐跪
肅拜所以君恩而拜有揖。
故名爲肅也。
我朝中世肅拜之有揖。
有似胡僧禮拜
使朝臣除揖單四拜
俯興之際。
又嫌無儀
一坐四至例生焉。
豈非末失乎。
古者七十以上一坐再至。
老者筋力之難也。
今無問老少
一用老者之禮於君父之前
心安乎。
再至已重。
四至乎。
甚者私家祭祀
亦用一坐再至。
以尊君上之禮。
其先祖又可乎哉
進前拜。
嶺人見長者之禮也。
其禮入長者之室。
長者則不安於心。
不擇地先一拜
以安長者之坐。
次小進一拜而問起居安否畢。
復興就席坐。
此盖新羅古俗。
人或野之。
其實古者再拜之禮也。
雖敵己相見
主人下堂揖客而入。
必用再拜致敬
其去也亦出門之而用撎拜。
畿湖則無是。
親則握手
又其情到則先以褻語加之。
無乃沽乎。
揖字手齊口耳間。
兩手下爲拜。
跪有危義同義。
字義亦當深究
而自廢揖之後
士大夫不知其節。
大臣答庶
僚時
擧手上衡爲揖。
此非揖。
卽古所謂空首拜也。
空首者首不至地之名。
君答臣之禮也。
孔子所與立。
揖是立時容。
坐答者豈爲揖乎。
㙜諫大官於道。
所由先請
相揖禮於錄事
擧皆權停。
而或可行之則必於軒馬上立而相揖
古禮尙存也。
喪人稽顙禮也。
與人書恒用之。
而其對弔客
未見有行之者
小謹者式塊而已
否則平坐慽容
能有三年之哀於其心乎。
非他
平時不用再拜之禮。
故居喪遂不知而後稽顙
稽顙而後拜之節也。
未見下堂迎弔者。
平時不知揖讓故也。
宗室順川君家
禮見尊行
年雖少必先拜之。
尊行坐答而已
有服猶可也。
施於無服
莫失於過乎。
父兄召使禮於尊客
拜後不敢同席坐。
侍立父兄之側。
京中此禮甚當
嶺人鮮有行之者
跪坐安坐跏趺坐。
皆有明證
今之交股謂之平坐
未知何所據。
一膝一足
今無名以拜之。
一膝奇拜則此亦名奇坐可也
兩膝而坐。
今謂蹲坐
蹲之稱本有退安之意。
立膝烏在其退安乎。
以俚則躁坐。
躁有躁動之意。
似或近之。
見今儒宮文會
少者聽長者之命用此坐。
京中子弟侍坐父兄亦然
盖以不安席不能容爲恭。
此甚善。
然古
者禮於尊者
必用跪坐
似當以跪爲正。
禮疑箚錄
三加冠者
適房服衣後出房立。
及賓字冠者
皆無拜揖之文。
惟醮後有答拜之數。
妄意每加出房。
無餙成節次
而直就次加。
無儀
丘儀旣增字後拜
則每加亦設賓贊相答之禮。
不妨
盥在東階下。
只有降盥之文。
冠者始櫛合紒。
宜須濯垢。
於何就盥。
此宜別設。
見祠先於見尊長
妄意古者行禮于廟。
不得不然。
今多行禮別室
先拜其父母
次告祠堂
不妨
金丈鎭麟妻喪初忌。
諸子不脫禫服
此世所云引禫也。
金氏一門非之。
余謂心喪無禫。
自有明文
非之恐是也
夫引禫固有先儒從厚之論。
種種有行之者
然若出系子本生兄弟行二十七月之禫。
大祥後心制自有脫服之日。
父在母喪之引禫至二十七月。
無脫服之地。
或曰爲位哭除。
或曰墓所哭除。
墓所之說恐無據
而爲位之說亦苟且
或問心喪者旣行禫事。
至二十七月之期。
虛度未安。
旅軒曰再期則依忌祭行之。
二十七月就其月中或丁或亥。
吉祭設行似可。
今引禫者若依旅軒說行吉祭而脫服則庶無苟且之弊。
然旣擧此祭則十五月已行之禫反
歸虛文。
而二十七月之祭。
能無重禫之嫌乎
吉祭似指喪畢祫享而言。
然父在母喪祫享之禮。
不敢知也。
古禮二尊之嫌而猶許心喪以至再期者。
所以引而伸之者也。
不可以加厚也。
春陽權氏一人有父在喪妻。
子有勝冠者。
李成以爲父在爲妻不禫。
十五月不行禫。
使其子祇於朔奠變制
十一月練期亦已如是
按小記爲母妻禫。
云父適子不杖。
不杖不禫。
遠之言必據此也。
夫父在父主祭
無爲適子婦行禫之文。
故䟽說亦曰父在不爲妻禫也。
然䟽但言父在。
不言子在。
此或爲無子妻而言也。
主婦喪。
祖不壓孫。
則爲孫者不伸十五月之禫於其母。
情禮爲何如也。
且爲妻行禫。
是報服三年之體。
非爲其子也。
然父於長子應禫。
則爲長婦行禫。
使孫爲其母具得三年之體。
恐無大害也。
眞寶一士人有前妻忌前
後妻喪。
立嗣發喪
受服之際。
甲曰當爲前母追服心喪
爲後母服重。
用包特之禮可也
乙曰服無始受而遽追心喪
已非禮意
心喪之服不過表心之制。
而恐不列於麻葛包特之間也。
余則以乙說爲是
問者曰若不爲前母心制
則朝夕几筵
以後母服行之可乎。
余曰几筵同設一室則以重服幷行饋奠
恐無
碍理。
若各設則於前母几筵
直領平凉子。
喪人與祭之服行之。
似爲得當
盖出系子所後喪中。
猶可本生心制
有事喪次
各服其服者。
以有始受服故也。
然卒事後還服重服
而未聞包特之說。
今此前母之喪十五月喪事已畢。
豈可心制看作實服。
無始受而橫出追服乎。
孫代父而服者。
若在小祥後則只申心喪而除之。
此可傍照
小祥大祥異。
今此系后者
初無受代處。
况彼只申心喪云者
豈制黲服而與重服兼服之謂乎。
孫炳丁母憂
小祥後。
使其出系弟著淡黑布網巾。
何據也。
近來水南多用淡網而吾家無之
潛齋問曰降服網巾
或以淡黑布制之。
今從否。
先祖答曰恐駭俗。
何故違先訓而用此駭俗之制也。
又聞大祥後渠又用淡黑巾。
一邊移書正求
亦使於大祥後用此法。
正求以爲不可
試問於余。
余曰汝言是矣。
子翼之違先訓。
其必有說。
然說之長。
奚救於駭俗耶。
甥爲舅本服小功
舅出系疑降一等
而按異姓無出入降
從母小功同於舅。
以是則舅雖出系服小無疑矣。
舅甥爲人後
異姓無出入降論之。
亦當服小功。
而按爲人後者爲本生外祖父降服緦。
則爲本生舅服緦固宜
本生舅雖出系亦服緦。
恐不害義
高祖司書府君改葬時。
長房玄孫晩垕服三月
六代宗子泛在加麻之列。
此據大山柳東巖說也。
大山曰遇遷窆
使宗子主之。
旣窆而又還長房則其主之或宗或支。
畢竟二主之嫌矣。
間與景達語此。
景達東巖問說而不從大山答說。
未知如何
朱子大附錄寢堂井亭八世孫湛云云
廟後爲寢室一所
北立龕主。
奉獻靖公神。
合祀以次云云
獻靖韋齋諡也。
據此文公廟後又立韋齋之龕。
盡之後。
尙不遷祧
幷文公合享而不以多室爲僭上也。
凡我東儒賢之宗。
或有繼世賢可不祧者。
擧拘律不得伸其情焉。
若後有甚不得已處。
惟此文公家足以爲法訓世也。
故撥記以俟知禮者。
江左權公賜祭時。
已祧矣。
涵吉諸人謂當以紙牓承侑。
祖源以爲聞諸畿湖。
無紙牓之禮。
乃題木牌奉行
旣事仍復告由埋之。
余追謂酉谷諸友曰紙牓恐無未安。
如曰未安。
木牌粘紙牓承侑。
侑罷焚其紙而藏牌於廟中
則上無未安於恩命
下無埋安數數之痛也。
之者曰藏牌廟中
又非未安乎。
曰牌是粘紙之木。
所重在紙不在牌。
然有不可褻則依藏主夾室之文何害也。
人家有空櫝之藏於廟中者。
則此亦空櫝之類。
有何未安之足云也。
藥圃貞簡公祀孫鄭範洛氏壽陞嘉善
承蔭封君
追恩三代
焚黃儀節
權丈經夏曰只祭當位三代
未知如何
余曰此與他贈有異。
當合藥圃位。
而祝中以承蔭之意別措辭行之。
合情禮。
旣祭元位則高祖位亦一體措辭告祝
時祭之例何如
權丈曰除書到之日。
已合告於五龕。
今則焚黃當位
依只告所贈之龕之文。
有何害乎。
余曰授官則徧告五龕。
追贈則例當位
而今此贈職雖以子孫之壽。
封君則乃元位之蔭也。
一廟之中。
只祭所贈而不祭元位。
心安乎。
又安於受封禰位之心乎。
公元1891年
辛卯上溪吉祀時。
合祭新主祝。
兒少依備要所載顯考云云
喪制有期
追遠無及
今以吉辰
式遵典禮
隮入于廟云云書之。
門父老曰當用父亡母喪祝。
親喪期已盡。
禮當配享云。
兒少更依此書之。
及朝余上去相禮
金儁相示以所書二祝。
使之揀別
余云當用前書隮入祝。
及行祀衆論不一
余曰今日之事。
當依相禮講定底。
遂用隮入祝。
其後餘論猶未釋然。
然以備要本祝下挨書者言之曰若母先亡則列書顯妣某封某氏。
今我宗君。
亦是母先亡父喪後吉祭者。
則用此本祝。
有何疑焉。
挨書註又曰若父先亡而母喪亦列書考妣云。
親喪期已盡。
配享云云
盖父先亡而母喪者。
其父已入於廟矣。
以母配父。
祇當曰配享
不須復用入等字。
若母先亡而父死則其母曾未入廟。
而待其父始入於廟。
豈可祇以考妣配享爲重。
不言隮廟繼序之意乎。
聞門老於此上下挨註母先亡父先亡兩條通看。
不分作兩截看。
故有是疑也。
其言曰下註中有亦列書考妣之亦字。
母先亡父先亡。
非互看者乎。
下註亦列書考妣下。
不曰先妣喪期已盡。
而曰某親喪期已盡。
則某親二字
乃是先妣時稱先妣
先考時稱先考
祇視考妣先後之亡。
隨時異稱耳。
余則謂亦列書之亦字。
上文已有列書云云。
故此書上
加一亦字。
文勢不得不然也。
(後聞酉谷權氏母先亡父喪後吉祭
以此聚訟
以爲考妣配享大節也。
隮廟大節也。
當幷告而不可闕一。
今以吉辰下。
式遵典禮一句
改以式配享用之。
此恐得宜可遵行也。)
是日出主告辭
有辨難。
兒少曰若本文遞遷有事于十三代祖考云云似未安。
遞遷者當於五代以下之辭。
非當於百世不遷位之辭。
今此告辭列書十三代以下五室而皆統於尊則於此改稱祫享有事恐當。
老成始也持難。
及朝更從其言。
祫享告辭行事
後從兄所定吉祭笏記祝進饌
按時祭式進饌條。
執事
一人魚肉
一人米麵食。
一人羹飯云云
此祝字代以執事者恐好。
虞祔進饌上有祝字。
吉祭恐與虞祔不同耳。
又笏記中利成之利字改作禮字。
分註云御諱改禮。
按利字雖音同成平聲。
御諱上聲
音之高低不同
直用本文恐無未安。
祝立西階東向利成
復位
在位者皆再拜
金稺長曰在位者。
指諸執事之與祝同佐主人廟中者。
尊長凡員之在列與祭者。
盖利成拜。
所以主人之受嘏而拜於神前也
此意似好。
抑有可據耶。
參神曰主人以下再拜
辭神曰主人以下再拜
獨於利成拜曰與在位者皆再拜
爲其稱擧之有別而有此分屬之異耶。
利成時主人旣不拜
則不可稱主人以下
而曰在位者。
理所必然也。
在位之稱。
何獨歸之諸執事
而謂尊長及凡員不在其中也。
徐當更詳。
妙枝洞墓祀笏記及祝式。
中世三年一祭時所講定而行之者也。
然笏記中先降後參之節則吾王考釐爲先參後降。
手墨尙新。
祝文改爲見行之式者。
後兄所定。
而笏祝中又有可商者。
敢逐節僭書于左。
笏記終獻後無侑食一段
家禮本文果然矣。
先祖答禹淵書曰墓祭進饌侑食之節。
以爲不設飯羹
不然也。
依丘氏禮行之無妨。
丘儀盖有三獻侑食之節。
此笏終獻下。
依先訓添入侑食一段恐好。
祝式先贈後行
未知因何而然。
當初主面如是否。
雖使如是
碣面先行後贈則墓祀祝依碣面書之。
有何未安乎。
先祖答盧伊齋書曰東俗先書贈職。
官之高下
事之先後倒置
每欲變從古文。
此訓實我家三尺
故近不遵舊式而依碣面先行後贈。
或免無據之罪否。
祝式屬稱以宗子名。
而但不加孝字。
名下有率宗人某某等敢昭告云云
家禮祠堂註。
大宗之家。
始祖親盡則藏其主於廟所。
大宗猶主其祭田
以奉其墓祭
歲率宗人一祭之。
百世不改
其第二世以下祖親盡及小宗之家高祖親盡。
遷其主而埋之。
墓田諸位迭掌歲率子孫一祭之。
百世不改也。
今以小宗而用大宗之禮。
雖曰未安。
惟我東巖府君存業垂。
不愧於大別子爲祖之文。
當時無不祧之命。
故有不得已之事。
於此只以宗子歲一祭之禮。
存追遠之意。
而使宗法小有管攝者。
乃是先父老出於至痛苦心而講定禮儀得宜者也。
墓田諸位迭掌
文純大祖中一人爲有司訓則已依小宗盡之文矣。
著代不稱孝則又非專用大宗不遷之禮也。
焉有未安之端也耶
玉山立碣時笏記。
倉卒立書。
祝贊謁者贊引及諸執事
再拜再拜
參用時王廟宮之制。
無僭汰否。
大抵祝贊謁。
祭祀耳目之任
泛與在位者偕拜。
滚同無別行事自多窒礙矣。
執事先設蔬果
主人後入爲參降。
先設蔬果者。
豈容不拜乎。
贊者讀笏。
謁者主人
若不先行拜禮
則以未行拜之身。
何以讀笏。
何以出引主人乎。
此理甚較。
而輕自臆定
尙有未安於心。
未知知禮以爲如何
鄕有一家爲同樞者。
未及追贈而歿。
小祥前贈帖始到。
卽爲改題焚黃
旣改題則其屬稱當喪人名。
三年之內。
爲子者著代於其祖先
於心爲何如也。
念昔吾宗叔古溪公未及焚黃而下世。
待喪畢後吉祭
合行焚黃
依此行之恐當。
國文獻錄從遊私淑
高靈金友鳳煕來訪戶。
袖中適有東國文錄第二冊
此書不知於何人之手。
而以卷中人物之見載者推之。
必是不過百年以下所爲也。
因畧披閱
大可駭者。
花潭從遊
列吾先祖文純公曺南冥先生
又吾先祖門人題註
有以吾祖花潭私淑
從遊者。
志同道合而往答問之謂也。
私淑者。
未及親見而師其道善其身之
謂也。
旣謂之從遊
不成私淑
旣謂之私淑
不成道從遊。
不惟四字名義自相矛盾
爲此書者。
花潭爲何如人也。
其學專主氣而不免伊蒲塞氣味
故吾未曾一見
而其說之傳自其門人來者
盖甞明辨而痛析之。
謂之從遊可乎。
道之不同
面之不接而謂之從遊
已是不可
而况私淑乎。
孟子之於孔子
朱子之於程子
乃可謂之私淑
不論之正不正
道之同不同
以時代之差後。
遽加私淑之稱可乎。
此必一種主氣之學者
花潭而欲借重吾祖
彌縫牽合
古者一篇之類。
殊不知其自納於無忌憚之科也。
南冥特立獨行
花潭淸修高標
略有髣髴
而其爲學大有不同
不當謂之從遊也。
在昔正廟賜祭陶山也。
詞臣錯叙淵源
有如此書之誤者。
嚴訶之。
遂親製其文曰。
大東元氣
養得眞儒
天人性命
孔孟程朱
執厥繩尺
正我步趨
爲此書者。
不惟不讀陶山遺書辨明氣學。
至於國朝掌故
亦且昧然不省
無足深言
而旋恐初學之士。
認之爲可信之蹟而眩於道術
故辨之如此。
族姪仲圓(中轍)簡隱說
古之隱多矣。
有隱於祿仕者。
有隱於城市者。
有隱於山水者。
有隱於毉卜者。
有隱於麯糱者。
此乃隱之泛稱
四皓隱於商山
陶令隱於栗里
陳摶隱於華山
种放隱於終南
逋隱西湖
此特一節之士。
有幸於大有之世。
居於鄒魯之鄕。
四方又無鬪爭金革之聲。
耦耕
其時也。
欲求古人之道而從事爲己之業者
簡策何以哉。
以故飮食起居之與接者簡策
酬酢運用之與俱者簡策
心存乎簡策常目簡策
朝焉夕焉而簡策
遊焉息焉而簡策
於斯簡策
於斯簡策
身存與存
身亡與亡。
則取其一身依歸之極而目之爲隱於簡可也
於是焉鍾駟在傍而不視。
方丈在前不爲
玉文繡之不足動心
而遺伕(遺佚)厄窮亦且不悶矣。
此之謂隱之大者
其視祿隱之類何如也。
若夫農山之高。
沂水之淸。
洛波之深。
武夷之靈。
一開便可傍通直上
而其奇玩眞趣
又豈平地商山捷徑終南之敢比哉。
於乎
聖賢簡策
何者要切
而惟吾晩隱先祖遺集在。
仲圓勉之哉。
中學諸生
夫吾東四學之設。
古者小學遺意也。
雖其䂓模制度
不免隨時損益
而凡所以天秩而明人紀
崇德化而敦風俗者。
實與太學之敎。
交相須而互爲終始矣。
以故師極侍從之選而使之久於其任。
生取一代之彦而使之遊於其間
資之學問思辨之工而等第高下末也。
本之彝倫日用之實而章句誦說餘事也。
多士鄒魯禮義之坊。
公元1859年
一世堯舜煕雍之域。
何其盛也。
晩燾菲材散品。
重叨是席。
前後五年于玆矣。
然未得與諸生一行揖讓進退之事於是學。
名爲敎授
不知學宮所在
稱以師生
不如路人相視
是不惟時勢之使然末流之難回也。
實緣爲師者鮮得其人。
而如吾鹵踈。
往往間廁
則其平日家居
躬行得之工。
輕出仕路
浮華侈靡之習。
己未有立
未可立人
責己不明
未可以責人。
雖欲好爲人師肆然談道德。
其於人不信何哉
所不可廢者。
惟有學製一事
可見古昔良䂓也。
不意年來任事者。
厭其紛競移之泮學。
紛競於學中者。
獨不紛競於泮試乎。
設官分職
各有攸司。
升州興。
次第莫嚴。
豈可一時敝習而更國家古法耶。
至於故事謄錄之蹟。
䂓令禁防之書。
一見存。
只見數仞宮墻巍然重修改觀之後
其中猶夫空空然矣。
然則癏官溺職
有甚敎授
而雖學中諸生
又烏得無過哉。
居國家之學而君上之祿。
儒者之服而讀聖賢之書。
有爲則堯何舜何未爲僭也。
自期志伊學顔不爲過也。
豈可讓與一等事業自處卑下之地乎。
明經之業。
創於漢而盛於唐宋。
東之名儒達士
莫不由此進身
則其選其業。
不重且嚴歟。
其在近年
誦說之明資禀之美。
不無賢於人者。
而乃
輕易侮忽
判爲殊塗
榮枯貴賤
未免舛施。
典謨尊閣
不足爲治。
而布在方冊
反爲虛具歟。
然家必自毁而後人毁之。
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如或不究義理
專務音釋
不知踐履
惟事口耳。
聖經賢傳
徒爲捷徑之資。
鄙悖之事紛競之弊。
無所不至
豈非可歎甚者乎。
學在國都中。
人物繁華
利欲誘奪
與他有異。
而竊聞近日中有博奕賢者
又有恣行淫蕩
情跡莫掩者云。
博奕似或出於落拓慷慨之餘而猶且不可
淫蕩之事。
士類所可爲乎。
學令所在
不可無警
而但往來游言
有難盡信。
且使此輩苟得有聞於明倫善俗之地。
道義磨礱之。
禮敎矯揉之。
有以感發心志
薰陶德性者。
安有是過而得是誚耶。
然則敎授者。
自引不暇
何可獨厚望於諸生哉。
嗟夫師生之禮雖廢。
聖師之言自在
課試之法雖弛。
羣居之樂猶存
苟能潛心聖師之言。
如吾今日親切耳聞
遇難會處。
與同志思得之
辨而明之。
無不可窮之理不可格之事。
於是焉反諸心而加收惕勵之工。
制於外而無邪怠慢之行。
積之之多。
養之之久。
不覺手舞足蹈而入於昭曠之境矣。
異物遷奪
不足爲患
而吾心之中。
又自有嚴師矣。
何待強置無狀之人於函席之上然後
可以修職分之所當爲而副樂
英才本意哉。
愚有一得
無或廢言。
讀書法示兒孫
四書三經
每年熟讀一帙成誦
而庸學則或問
可當他書一帙
如此四書三經
六年之工。
禮記次當讀而難於盡誦。
檀弓王制文王世子樂記,祭義,祭統,坊記表記,儒行等篇誦之。
左傳次當讀。
不得誦。
常念持之。
禮記互相發也。
周禮不可不看。
全書難得
今之見行
只其綱領而已
朱子大全及書節心經近思錄性理大全,吾先集。
儒家門戶階梯
當與四書同其用工
通鑑及纂要綱目
初學文理
於此得之
以其易於曉解用處多。
不識歷代治亂人物賢否
則爲孤陋無聞之人也。
東方史記本朝故事經國大典及通編,五禮儀,地志等書。
不可不看。
經綸措畫從此出。
八大家古文眞寶
作文軌範
其中韓柳文會心諸篇當成誦。
選賦五七言前集。
作句文之法。
小兒初學時當誦習
儀禮家禮
禮書之宗。
當與吾東諸儒說參看
而言喪祭禮爲多。
居喪之工也。
陶山及門諸賢文集及以下諸儒書
不可不隨暇看過。
見聞
 凡讀書之法。
先儒之訓自在
而書須是誦。
讀而不誦。
不爲己有也。
爲己有則理明心得
終身用之不盡矣。
誦經正文外。
常看註說
旨義未通者。
必問質於先進
通曉乃已。
他書亦用此法。
文理艱棘處。
亦當自透也。
然後文章家
作文體制
立論機軸
而會之於心。
自有覺達之道也。
讀書豈要作文而已哉。
若乃治心修身之方。
君臨民之道。
以上諸書在。
不必言。
公元1910年
贈權贊粹(相翊○庚戌九月四日)
謹密固好。
弘毅之象。
退遜固美。
勇往奮拔之意。
凡於義理文字上。
一向守此門法
無以立主本而措諸事
日用間宜猛省也。
不過本分將斃人。
初無見得
而只救君之偏如此云。
恕卿(忠鎬),致俊(彦求)兩宗君。
恕卿周徧
俊之謹愼
皆可爲一門之表。
維持鞏固之責。
尤重於他人
每事須相議於宗中。
取其善者而從之。
不善者而改之。
一門和平之域。
而令後進無失家傳之學。
千萬是企是企。
庚戌八月十九日
族從晩燾書于靑丘病室
書寄三從曾孫源一(庚戌八月十八日)
汝自入新學
義理見識可喜
而又勉我者切矣。
豈不感頌乎。
大學修齊而後治平
汝曾讀而知之。
汝念傳世家法治心行己
一從孝悌上爲始。
小支下亦敦睦焉。
以爲維持鞏固之道也。
源行亦以此勉之
書寄從孫呂鎬(庚戌八月十八日)
汝往甥舘意可知也。
然吾之念汝。
到此殊切。
汝才足以前世之業而欠勤做。
不勤無以成立
汝作不密結而多放散
如人之無筋力精神
從前所勉者。
更念此日之意而勉焉。
四世之宗。
和雍一室
扶竪基本
其責固不重乎。
立志須要誠篤
百事可透。
勿泛勿泛。
書與再從孫丕鎬,鶴運兄弟
(庚戌八月十八日)
兄弟一銳一鈍。
而其才未始非可敎。
而在汝惟誠勤而已
誠勤則可食汝父之不食也。
男子十五不立志
其餘無足觀。
吾雖無似。
自汝年時已些有定向之意。
今見汝不吾若也。
如是戒之。
孝友敦親之道。
王考遺事甚詳。
必遵此戒行之也。
外孫柳樹澤(庚戌八月十八日)
汝本文學之家。
當念承述之道。
年過卄四。
尙未了讀三經
不勤可知
汝雖以乏誦才爲諉。
而恒誦之。
其才當自進
吾晩有已試者矣。
橫渠先生曰書須是誦。
朱子每於學
者。
以是勉之
以不誦。
不爲物故也。
然己物云者
豈謄口舌而已乎。
知行二者。
車輪鳥翼焉。
吾固能言而已
歸究汝家集。
念孜孜
寄示曾孫(庚戌八月十八日)
吾病伏窮山
汝生四歲
不見面矣。
聞已能言。
次當學數與方名入學矣。
須從汝祖訓戒。
勿惰勤做。
以張我傳世之業。
爲善人君子。
是吾願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