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临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临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x 页
临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书
  
临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24H 页
答崔祚膺 可胤(저본의 원목차에는 '允'로 되어 있다.)○庚子四月十七日
内丧虽同姓。若袒免之外则遽尔入哭。有所未安。况异姓无戚者乎。然若平日有通家升堂之分。则许以吊哭亦礼也。参酌处之可也。
承重孙妻。无论姑在否而从夫服三年。姑在则不从服云者。有先辈之论。然愚意从从服之说。
本生亲无后则班祔宗家。礼也。若所后之家。非当祔之亲。当祭于别庙。今人或以出继子之次子。还为本生祖后。盖有父然后有祖。此子将以何人为父而继其生祖耶。先儒之论甚严。不可违也。
网巾。敛发之具也。其制出于大明。与古之纚相似。开元礼及杜佑说。邪布巾衰巾帕头者此也。遭丧者。至祔祭。主人以下沐浴栉发则此时用此。不无依据。故备要已言之耳。报葬者报虞。三月而卒哭则卒哭后祔者。布网之用。待祔已矣。
答崔祚膺(庚子四月)
虽一日间。父先亡祖后亡则当服祖三年。若父亡在后则父丧成服后。即成承重之服。以祖丧未忍一日
临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24L 页
无主也。不忍死其亲之嫌。非可论也。父丧既葬而祖殁。则父丧题主以亡子。当待祖丧毕后改题。而同行吉祭。然练祥禫祝。当用子祭父之辞。练事前日。因上食告由。当云孝子某敢昭告于显考某官府君。始丧题主。显祖考主丧。以其属称书之矣。显祖考。不幸以某月某日弃世。当待祖考丧毕改题。而自从明日小祥。谨用子告父之祝。深增罔极。敢告。家礼增解。未忍死其亲之论。先儒多不取。
答安晔(▣▣○戊子至月廿三日)
先师续集事。非不烂商。而有难猝乍议到者。盖力有所绌故也。愚意编次几𢎥。出正本以俟后日亦一道。而顾无人任其役者。如我素以见识疏短。更毒荐戚。些少精力。陨遁无馀。恐无以卒就其功。示中才神二字之义。高见甚的。孟子专指其发于性者言之。故以才为无不善。而终是形而下者。如程子所谓才禀于气者也。然则不得不与神字同看其地头。而神是指本心灵觉底。才是指运动能为底。神则与理无间。才则与情为合者也。才比神。有能为作用底意思。而随所指而异其名也。然神与才。俱以该体用贯动静看。恐未可分体用也。
答安晔(庚寅五月十六日)
先丈遗集扫尘之役。非肤浅所能及。诗与书牍有商量处。此则惟高明精力所可自效。异日相对。当贡愚。国恤时山野望哭之无位无拜。盛见得之。
答禹圭焕(舜谦○壬寅十二月旬七)
归故山。指期不远。从此展晤亦恐不易。示谕。善欲行恶欲去而未能勇行刚克者。固知用工之弥切。百倍其工。安有不得力者乎。勉旃哉。年行七旬。释家所谓前程忙念佛勤。异教犹然。矧吾儒家计乎。
临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25H 页
答李圭晙(叔贤○庚子二月晦日)
读书而主经文。不屑屑于训诂。是先辈劬经之义谛。盖先究本文旨义之归宿。以立吾所见何如。然后更就训诂而细赜之。自可觑得其得失。不尔则纷然诸说。已牵去吾精神。不胜其缭绕矣。然则贤者今日用工。可谓得其要矣。格致之先于诚意者。为其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理明心一则自然所发真实。何有不管身心。徒驰骛于渺冥而曰格致者乎。外身心而格致。非所谓真知实得也。
答李圭晙(辛丑至月旬日)
以贤之才之高且英。有志此事。不患不到阃奥。而但
临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25L 页
学者之病。恒在喜博。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则自无病弊之可言。贤者应知所以进修节度。俯示衣制之有古今悬殊。此随时损益之所由致。而吾东道袍之盛服。亦仅三百来年。前则团领直领为上服。今不可据以为言。深衣是最古之服。吉凶皆通用。已为礼家之规则祭宾燕居。无所不宜。而但士之祭服。无出道袍。此可遵俗。燕服之狭袖周衣。已为时王之制。然愚意则有袖可也。不然。深衣似好。
与申婿汉朝(灵伯○丁卯十二月六日)
邹经。不但文章好耳。以泰山岩岩气象。烂用天理王道底大手段。即孔圣后一人。其气象太高。难乎为法。而犹学之则可企而及也。虽不及。亦不止为俗琐小丈夫耳。学及孟子。其言虽似不逊。而不曰圣人可学而能乎。故云尧何舜何。有为者亦若是也。是在人自力之如何。勇自担负。岂有不成就者乎。灵伯乎勉旃勉旃。不止作俗下秀才也。如我四五十无闻者。而惟所望后生可畏。何日相见讲讨。示以前期也。骑率诚难堪。步既健壮。徒步往来也。日行百里。习以为常。亦运甓之馀意也。
与申汉朝(庚午腊月)
临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26H 页
女阿甲孙善在。而解娩得男子否。漠然不相闻。真天涯地角也。他日君亦嫁女。应知今日此心苦也。想其房室冷甚。外风难防。幼孙辈何以经过。玆手造簇子一坐幛。画苍松蹲虎。二物皆贞固杰特者。威节俱压倒百物。昔朱先生付黄辂以画狮。愿其似此狮子奋迅哮吼。令百兽脑裂。以今所赠松虎。亦此意也。揭诸壁上。使甲也阅览也。前日渠在此时。见壁上画虎。手指示在傍者曰。虎也虎也。有若恐动人者然矣。今每思之。渠气象轩昂。有所取于斯者矣。善养此子。以大君门户也。翁。愁恼百端。不能尽道。然古今天下。元无无事泰平底人。人生自尔多恼。固任之。不必为闷。
答李善烱(善行○癸巳十二月二十八日)
赠职焚黄。今俗皆告墓。而行于庙中。礼也。 恩命难于久宿。今于节享行之恐无妨。既无易世递迁之事则丧中恐无不可改题。况纸榜乎。今因节享。题以赠职。告由祝辞。当云维岁次云云。显某亲赠某官府君。今岁某月某日。 教旨有此褒赠。惟是音容日远。追养靡从。秖奉 教书。悲喜交切。敬录以焚。益增哀霣。谨以云云。
答朴昌镐(▣▣○庚寅四月廿四日)
临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26L 页
俯询衰衣方领。在四礼便览新制图。一依制之。而究书按图。犹或未尽详。只解布准尺寸裁缝去。如今常服制样。则其缀领之摺转成方。自中图式。用纸制去。
与朴昌镐(乙未二月十日)
方今佩铜符任专城者。敌至非哀辞乞怜则弃城入京师。王章不明。此辈得全首领。惟阮府令独守孤城。不顾一身。捐生轻于鸿毛。取义重于泰山。其贞忠夸节。足以耸动一世。爵谥之典。当有次第之恩。
答禹婿夏绩(汝九○己巳十一月)
审重省佳胜。欣慰。尤有所祝者。读书勤三字耳。昔非不足。而弥勉竿步则甚甚幸幸。汝九乎。吾于君。以谊则妇翁也。以年则父执也。若言其稍涉工程则亦可称先进也。于君乎。岂无片片赤心说出来者耶。不耕令人饥。不学令人愚。耕且读勤其力。世间至乐。此外更何求哉。翁。四十五十无闻焉。回顾茫然。秖愤悱如山已矣。必视我为戒。卒就远业。做得上仁里上仁人也。笔书。于儒子事切近。虽不必役心。要可需用。亦须留意焉可也。
答孙廷顼(大勋),廷台(舜日○癸卯)
葬于三年之后者。葬之后月行练。又后月行祥。而禫。
临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27H 页
过期则不行。礼意然矣。今魂床既为永撤。葬于十年之后则当以缅礼论之。只有安神告由而已。
葬日适丁忌日则祭姑停之。而择日在我。则何至相值耶。
与李极寿(锡老)
闻孙儿言。君欲谒树墓之文。而为恤人言。藏心不吐者近二十年云。果否。无伤也。吾书之。昔金时铎出入寒泉之门。请其亲墓表于陶庵先生。门人难之。先生贤时铎之为人也。许之。君之孝亲之诚。吾每感叹而不及者也。且礼。墓表士庶人共之矣。昔岁先师于君之先世碑帖文字。屡书而不一。此何人言之恤哉。然君谦牧之德。尤高人一等。吾平生凡人文字之请。游从请益之事。但审其人之善恶。未有以其所处之如何而辞受焉。家录皆一一携来也。
答李商述(▣▣○辛酉二月六日)
环顾人间世。吾辈世界。自是别世界。等抛一边。无人愿立。而贤者独留心。欲一践斯境。身教有从。此可验矣。斯道也天下之达道也。首车而行。自可造矣。须硬著脚跟。无或迟回等待。贤者自有家庭所受。以父子之亲。兼师生之义。终做得西山之九峰。赞。妄不自量。
临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27L 页
谓尧舜之圣。人皆可为。初心发愿。不后于人。而年光荏苒。志业荒颓。虚负半生。无闻斯迫。自顾瞿恧。无地自容。贤者视我为戒。努力跻攀。
答金昌芸(▣▣○癸未)
示及畴曩游从之乐。览之自不禁伥伥靡适之叹。昔于诸先生。亦尝抠衣左右。粗闻绪馀。今白首残生。孤寄支离。备见天下之为一大变局。奈何。各保丹心。献靖前修。是吾辈第一义谛欤。华西李公。并世不一见。近得其雅言数𢎥。有以窥蕴奥矣。
答李柄赫(▣▣○壬申十一月四日)
盛课三馀强半。了得几𢎥书也。书读得多。自见真味。味之真则见世间他事。皆虚浮不足道。年富神完如贤者。不汲汲用力于此时。则他日虽追悔。将安及哉。高著眼大著肚。方可济事。
答郑圭德(▣▣○壬申十一月四日)
无暇静贴。岂但为高明之累。举世滔滔。莫之自悟。千村万落。无复读书声。但见互相奔波。吁亦奈何。谕以祇自内讼则能自拔脱。而无是也可知矣。
答申东烈(道卿○乙未)
兔园所收。可吃大碗不饦。春间所遭。人家易有之。亦
临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28H 页
关数运。奈何。赞。衰病转甚。遄化是快乐。而亦未易得。耳欲无闻。目欲无睹。尺七残躯。无处可安。
答郑继宪(▣▣○丁亥二月十八日)
本庭无主祭人。而出后者行祭。则称以从子恐宜。
亡子及子妇题主。称亡子某。亡子妇某氏云云。而便览曰。弟某子某之某字官号与名。似当并包于其中云耳。
三代俱没。其题主。一以长孙为主。诸子非可论。若无主孙则诸子中长者摄祭。
子妇丧初虞祝。一从告子例。以悲念相续。心焉如燬书之。恐宜。
答赵曦济(明秀○壬寅十二月二十二日)
人皆以读书为工夫。而更不知此心走在何。书何徒读为也。贤以不安坐咿唔为恨。既不得不役于日用事务。则事事接应有百变。随遇得当。灵台泂澈。是为做真个人。
答表钟玟(和日○癸卯正月十一日)
大雪如此其豪壮。八旬来创睹。正洪正准群从善读。书声洋溢。清秀气貌。在眼不能忘。讲会以今廿二发文。夹示。可想古来传说。而性山之变城无怪。其俗谚
临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28L 页
之错。此验安知不在后日耶。今日之为。便是开端欤。
与郑海锡,胄锡(辛丑十二月四日)
近做甚事。天下万事。皆从一勤上做得来者耳。古人不云乎。理无定在。惟勤则常有。心本活物。惟勤则不死。工夫奚但以书为哉。随事得当而已。日用事为。无非工夫。故先儒之于寺钟庭草。皆寓目倾耳而发深省也。
答朴纯镐(德文)
昔尹和靖见伊川半年。始得大学西铭看。盖古人看书之不易易如是。为其浃洽于中而书与我为一。非若今人徒上口舌。便认取文字而已。今示才读数月而便心懦意懒。则恐欠究赜之工。何不硬著心大著力。以振发精明。使书与吾心贯彻洞透。至于欲罢不能之境也。吴时焕温雅可爱。客挠无以副勤。可叹。
补亡章四理字。皆指物理看。无甚害义。或以已知之理谓心上所具之理。而心外无理。理外无物。吾身心亦对他为一物。故其下只云众物之表里精粗。盖以物理亦不外吾心之理耳。如是互看无妨。
答朴纯镐(癸卯)
襄礼。以安亲为计。不可与人为只。既是先山附葬则
临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29H 页
兆下左右无不宜。有碍于人而期欲自胜。则是血气所使。岂得安亲。闻庐墓。是近世所罕有。此孝子至诚所到。然亦可量筋力而为之。墓幕不善其力。当夏暑湿。临冬冻寒。易致疾病。是则以孝伤生。非活孝。谅处。葬后神返室堂。则几筵自当在家。庐墓者。不得不朔望归奠。朝夕上食。何可废也。在家人行之耳。
答郑奎锡(士洪)
无限苦况。又脱得过。虽曰目前之困迫。而其为将头之幸福则多矣。勿为外挠所动。恬然自守。是为处世之良策。升沉荣枯。自有其数。非管窥井观之所能思到也。闻近图搬移云。可知世道之不古。人不可与鸟兽同居。则环三千里。岂求全安之地。须要自家心安静而已。
答金教渊(圣灿)
美禛尚欠痊胜。窃想惟忧不浅。少时此等之症。恒在不谨之致。而惟清心寡欲。尤存戒于衽席之间。一切世念。置之度外。方寸宁静。顺气降火。摄养之久。自有勿药之效。是亦为学之方。变化气质之道。
答金福洪(致五○壬寅十二月廿五日)
雪积穷巷。粥饭生涯。无屡空之患。人之有生。孰不有
临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29L 页
温饱之愿。分定有难力致。惟为善在我。在我而不为。为不用力焉。百斤之力。不举一羽。此等人。将何所做成。高明既立志坚定。劳力向上。无因循拖过也。心经释疑。依领而朴凤在何时有此边行云耶。
答崔英述(子玉○癸巳七月十八日)
礼说誊役。幸荷勤意。得以就绪。而心画若是精雅。可认其所造。幸益慥慥无暂弛。日旱如此。歉忧可闷。而饿死事极难。志士不忘在沟壑。以是为念外无他道理。守阳少薇蕨。惟黄精可采。松叶可摘。是则不得不预料也。木食涧饮迷春冬。古人亦如是耳。
与郑明锡(仲华○癸巳十二月)
冰江雪岭重叠中阻。而不能隔断此心流注。朴秀来。略闻近节安吉。菽水之供。不至有阙。贱状。恒苦癃呻而雪窗深夜。温理旧书。是为可乐。以君贞固资禀。岂有做不得事。忍得千辛万苦之地经历。始见有豁步坦路。
答曹塽(文辅○壬寅十二月六日)
士之处身之难。从古已然。然后有以见工夫。故曰苦劳饿乏。曰贫贱忧戚。曰困心衡虑。曰恒存疹疾。一生从这里过。可见有成。莫之致而至者皆横逆。君子则
临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30H 页
受之已耳。有何别样道理。
答梁庆龙(云卿)
所慎尚未完。虑闷。安心养气。火降气和。自然达乎四体而痰疾自祛。有时默坐澄心。以试其功。示喻志则大矣。徒言何益。猛着力以做去。
答金在铉 (德弼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象铉 德可(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辛丑十二月廿四日
在北向南。有阳明之义。故曰昭。在南向北。有阴幽之义。故曰穆。盖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适士二庙。官士一庙。庶人无庙。今庶人家奉四代祭。似是僭。然却无庙。不可谓之僭。且先儒以高祖有服。不可无祀之义。止祭四代。自宋已然。故今成俗。
答李在玉(子蕴○辛丑三月十八日)
书来。带以八味元。及人之老。是亦孝之推也。非真心爱好。岂至是耶。感无以报。报以空言可乎。受用者认之以实。则安知无少补耶。子蕴终是立心不确。确则虽天神叫呼。不为移动。必笃志于自修。莫役心于外。勿涉险路。勿妄想于分表。惟亲志是顺。惟友爱是笃。此孝之至也。
答金容瀚(德舜○甲辰八月日)
盛课。续无间断否。祗在我此心坚固得定。心之所之
临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30L 页
曰志。志为气帅。志立则气自浩然。而养之得则塞乎天地间。苦人无用力于此耳。俗务琐琐。不足置胸中。一面之期。非不欣企。而不近之地。不必如是。待秋后一期。病腕执笔。难于扛鼎。
答金达(景三○甲辰八月)
盛课不住研钻。心恒在玆。虽口不咿唔。胸襟自然洞透。义理昭著。无是则茅塞矣。汲汲如不及。无失少壮时节。至祷。
答李钟洛(明彦○癸卯元月十五日)
虽共游之历年。未曾有一毫相辅益。心常愧愧。今见书。求助之意溢于辞旨。顾癃朽。救其身之不暇。尚何望及人。然每见贤志有眷眷不置。志既如是则持之固。行之笃。循之以上。自有无限好消息。勉之。觐行。泥道窎逴。惟望利税。
答李甲寿(▣▣○甲申六月十七日)
天地间最巨物放在眼前。较看一粟之微。渺然有须臾之感。贯洪纤而不遗。洞穷宙而无极。惟道为然。苟窥一斑。庶不自负。无徒羡其巨大者而或忽于微细也。
答郑惟本
临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31H 页
鱼虾之乡。炎瘴最苦。今则稍退。而视事之暇。有潜玩之乐。心为形役。渊明之所不免。而亦在吾所守之如何。太平洋则天地间最巨物。而犹有局定之限。若吾人胸海。能小能大。元无限量。有悟于此。通贯无形之外。岂不是真正大英雄乎。平生所矢愿而不能者。愿与君辈交勖焉。
答张永寿(▣▣○己丑十一月二日)
以早失居业。蹉过少壮为忧。无忧。此不当忧。惟患志不立。陶庵之门。有林小学保。不解文字。翻谚读之。渼湖之门。有李敬庵健。二十无文。受人勾读。而皆终成志业。著名当时。今贤者苟志在为学。孜孜不已。何古之人不若。
答金永善 性甫(저본에는 결자로 되어 있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性甫'로 수정하였다.)○癸卯闰五月十一日
晦日亡者。成服于来月则大功以下。皆以成服月除恐宜。 国恤中心制者。白衣笠恐是。
答禹济弼(畴汝○甲辰四月少晦日)
间苦美慎。今稍痊胜云。既虑且喜。在侍惟忧想无已。曾试药食效累矣。将摄调理。无犯少愈之戒。人于疾病。治心为第一义谛。灵台净廓。气血听命。不为其所动。厥效自在罔觉之中。寝食之节。亦所当念。气不调。
临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31L 页
疾之所由生也。谨之勉之。
答李汶祥(乃宪○甲辰十二月九日)
盛课鲁论。了得几编。将弟子问处为自己之问。而恒若夫子在座否。此书于学者日用工夫。最为亲切。幸须吃紧用力。读来读去。使厥效自在罔觉之中如何。迷孙。与之同椠。甚幸。互有相长。三馀无几。弥勉努力。
答申铉求(自如○甲辰十二月晦日)
向书尚感。而病中难于搦管。稽谢至今。可愧。收放心。为用工第一真诠。而每患不能专用力于此。无为过口之悔。弥勉著心之工。
与金文燮(会辅○乙未正月七日)
盛课无间断。安贫读书是难事。不百倍其力。终不免俗下人。是在各其用力之如何。而工夫不专在读书。日用事为。罔非做工处。以实心做去。无或玩愒岁月。以致后也之悔。赞。迫岁尽室出月村。凡百去益戛戛。不能忘情故居。间日入山亭。而昨暮入此。为见贤姑留此。此伻回。同作行则甚好甚好。虽有小拘。期拔置来暂晤。
答孙婿崔相镐(仲武○癸巳十二月念二日)
示心无定处。此何故也。此等处。可以见工夫矣。心无
临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32H 页
定则何不定之。定之之方。在敬以直内。此文字无笑其迂阔也。最好此敬一字。于世间万事。无不当矣。试以存养则凝神定气。更无此心走作之弊。大肆力用工。工夫不专于读书。谅之也。
答孙婿崔相镐(丙申十二月二十二日)
人之补元。莫如正心。心正则气和。气和无有邪气干其间者。正心之工。莫如谨独。而以书课填补去。胜于百药补身。幸以此意常存诸心上。无至空费神用也。
答外孙申台植(乙酉二月十九日)
每思到汝棘栾之容。此心折尽无寸矣。天下至顽者人心。真木石不如。吾遭汝伯舅之戚。而犹延今日之命。今遭汝先人之逝。而犹延今日之命矣。然衰迈特甚。神殒精亡。似不久于世。一朝溘然。岂不大好快活。而但平生所业之不得行于时。而略著之于书有若干焉。素日托于汝爷。汝爷先我去。无复为吾后事者。是可恨也。山地无或妄求名山。土厚水深。藏风向阳即名山。以是为意也。今见汝手滋。可认工夫不浅。勉之勉之。必有不食之报矣。近日偶得齿病。吟呻中不能长言。节哀加餐。
答外孙申庭植(庚子)
临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32L 页
吉凶哀庆。种种不能修问。昧然若路人。此何人事。虽以汝至情善恕。亦不无慨讶。而所谓外家。置之度外则心自安也。吾躯命奇薄。生世无世。况且贫穷彻骨。到老弥甚。惟遄死是俟。而苦不速化耳。
与申弦(저본의 원목차에는 '铉'으로 되어 있다.)(应七)
世间万事。随遇随应。此外无他道理。恼心焦思。无益于事。反害于理。幸不挠廓然之志。以待苍苍者处分。
答龟岩斋诸生问目(甲辰六月)
 大学家齐于上。教成于下者。化耶推耶。
仁以及物。谓之化。恕以及物。谓之推。自上而下。家齐而教成。则虽是化而终是推也。
 上既引孝悌慈三事。而此只言慈一事。何也。
孝悌虽人所同有。能守而不失者鲜矣。惟慈之天。罕有失者。即人所易晓者。而只言慈一事以推广之耳。
 絜矩。当以絜之以矩看乎。抑以絜而矩之看乎。
朱子答周舜弼书云度之以矩而取其方。今当以絜之以矩为正义。至若答江德功书云度物而得其方云者。当属初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