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x 页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行状
行状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4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48H.gif)
粤在 中庙己卯。群壬内讧。薙狝士林。如恐不及。于时炳几识微之士。𨓏𨓏惠好同车。高举远引。龟藏六而鸟何惧者相环也。咸州故儒先聚友亭安先生讳灌。与弟御侮公讳濯。自京辇来遁于玆。州之士至今向慕不衰。设俎豆尸祝之。而季公则盖泯如也。有识者深有慨焉。日公之裔孙某。奉一𢎥古纸。踵门而请于余曰。此吾先祖御侮公遗迹也。年代既远。而声光益熸。巾衍所弆。断烂无章。若纂次为文。使嗣后有所徵焉则子之赐也。余辞不获。谨按其世。安之氏顺兴。盖自高丽上护军讳子美始。四传至文科讳硕。是生谨斋文贞公讳轴。与季文敬公讳辅。为丽季名臣。生讳宗源。佐 我太祖封府院君谥文简。生讳景恭集贤殿大提学谥良度。生讳纯修文殿大提学谥靖肃。曾祖讳崇孝大司宪。祖讳该淮阳府使。考讳尊道敦宁参奉。妣星山李氏。领议政文景公稷孙郡守胤昌女。以弘治己卯。生公于衿川柏寺洞第。公幼而颖悟。受孝经已了大义。动作有度。府使公奇之。稍长不烦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4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48L.gif)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4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49H.gif)
赠兵曹判书宝城郡守。 赠兵曹判书泗川县监辛公兄弟行状。
圣朝以忠厚立国。培养灌溉百年之久。而峤南土厚水深。钟毓尤美。玉渊海而材邓林者。至 明宣晠际而极矣。适丁辰巳之厄。蛇豕荐食。列镇瓜烂。金汤失险。储胥无恃。向非忠义之士裂眦纠旅。挺身敌忾。以为遮截江淮之势。则国之为国。未可知也。乘史所载班班可考。而乃若奋义设奇。功在一等。而名漏茅土之封。嘬锋撇阵。勇冠三军。而身膏原野之草。蓝田老石。愿作颜段之墓碑。睢阳故老。空说巡远时事者。惟灵山郡故宝城郡守 赠兵曹判书辛公讳础。泗川县监 赠兵曹判书辛公讳𥑐昆季是已。辛灵山氏。上祖镜。丽朝平章事。入 本朝有讳柱。以南兵使斩叛臣李澄玉录勋。其曾祖也。公自幼气宇峻洁。性至孝。事亲承顺无违。善射艺。勇略绝人。时建州胡尼汤介率三万骑入北寨。 朝廷抄鍊将才。季弟𥑐年十五在选。公告母夫人曰弟虽英勇。年尚幼。请替往。母夫人喜而许之。遂告于方伯。隶元帅部。大捷而还。自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4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49L.gif)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5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50H.gif)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5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50L.gif)
永慕斋崔公行状
公讳震枢字汝仰姓崔氏全州人。丽末有讳阿官侍中谥文成。因以为鼻祖。高祖讳均号苏湖。博学笃志。隐居行义。龙蛇之燹。与弟堈倡义讨贼。录原从升通政。 赠吏曹判书。俎豆于道山。曾祖讳振虎金泉道察访。祖讳濂。考讳由久。妣延日郑氏。圃隐先生之后延厚女。以 显庙甲寅三月十九日。生公于铁城花山里第。生质粹美。德器天成。甫孩提。已知爱亲敬长。同队游戏。无杂嬉无遽色。七岁始入孝经。已了文义。温凊晨昏之节。动遵仪则。先公奇爱之。奉养二亲。极其欢心。瀡滫之供。躬必在视。祈寒盛暑。侍不离侧。或出外。必告其向某方宿某家。虽有佗故。不移其处。反面则其所经历。虽闾巷俚语。道途传闻。必纚纚历陈。以供欢笑。及罹巨创。拚擗叫号。几至灭性。其营兆也。輀到栗川。时雨晴溪涨大至。公临水吁天号恸。有顷风䨓大荡。水忽断流。遂利涉克襄。见者嗟异。至以绘事相传。丧既以母夫人命赴廷试。到公州地。旅次闻哭声甚苦问之。曰遭丧已久。贫不能葬。公蹙然谓曰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5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51H.gif)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5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51L.gif)
赠童蒙教官金公行状
商山之金。远有叙世。新罗敬顺王之裔讳需。仕高丽官甫尹。其后贞靖公讳湜。靖平公讳希逸。名德载国史。有讳庆生文科纠正。与郑圃隐同年友善。生讳后宝文直提学。受学于圃隐之门。有隐德清操。始居丹邱。因以为号。是生讳张左正言。生讳贞用承文博士。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5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52H.gif)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5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52L.gif)
赠崇禄大夫议政府左参赞安窝李公行状
安窝李公讳在瓒字龙见。仁川人也。仁川之李。大显于丽代。有讳仁老号双明斋。以文章。与金富轼,李奎报后先相跱。所著银台集,破閒集行于世。入 我朝有讳克明官判书。世奕簪组。讳泰俊。讳宜徵。讳世安。讳光璧。寔公之高曾祖考也。妣密州卞氏。春亭季良后。以 正庙庚申二月二十日辰时生公。生而颖异。甫就学不烦教督。十一岁受小学。事亲敬身。一视所训为则。二十三遭先考丧。柴毁泣血。庐墓终制。及阕慨然有立扬门户之意。携簦笈薄游京师。金尚书命淳,李节度亨夏皆厚遇之。既备尝甘苦。知行路之难。有诗曰石径虽云恶。慎步反无伤。造次难忘足。归家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5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53H.gif)
洛厓安公行状
余少委禽于宜春李氏家。拜洛厓安丈于东床。公休休有长者风。问学醇深。诗文冲澹雅实。余心敬服之。公亦不以余为颛蒙。折年辈以许之。余今老白首。而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5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53L.gif)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5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54H.gif)
勿斋金公行状
维商山氏。彪于胜国。鸿卿硕辅。史不绝书。以至兰溪文忠公讳得培。学有渊源。勋塞天地。提学公讳后。蹈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5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54L.gif)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5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55H.gif)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5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55L.gif)
公讳山老字泰叟姓李氏。上祖新罗开国功臣同平章事讳谒平庆州人。至讳开封江阳君。子孙仍贯焉。今陜川也。丽朝有讳景福观察使。入 本朝有讳仁庇文议政府舍人。公平正直。为权佞所忤。晦养其德。生讳义英进士。为 鲁陵死号松溪。高祖讳琏孙文科监察。曾祖讳世卿监察号云林斋。壬乱与忠武公李舜臣有相和诗。祖讳述师傅。丁丑有扈驾沈阳功。升户议 赠吏参号篁庵。考讳德仁武至副护军。妣安东权氏讳掣女。 万历己亥生公。天姿颖悟。有远大之器。年十一。就外傅受孝经。才志异凡。王考公甚奇爱。抚顶曰汝父性气豪俊业武。竟无所就而夭。汝当著力于学问。无堕吾家业。公自是克体祖训。行治合规矩。而于笃伦之事。尤极致诚尽礼。其在篁庵公之丧及母夫人之忧。皆哀毁几灭性。晚年游清阴金文正尚宪之门。又与林林谷德怤为道义交。自号惠阳。甲午卒。葬于晋州大坪里回兵谷壬坐。娶骊阳陈氏克宽女。三男惟聃,惟伯,惟元。以下子孙不尽录。公之后孙宗熙,铉永。以其家乘及遗稿。属余状录。辞不获。遂据其状而略叙。以俟后日君子采摭焉。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5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56H.gif)
府君姓朴氏讳震英字实哉密阳人。居松京仕高丽者累代。名位俱载家谱。入 本朝有讳彦忠官户曹参判。出为庆尚道都节制使。与王福命征倭。复东莱城。讳讷知中枢。讳光敏正郎。讳景玄进士参军。讳如达参奉。讳榴务安县监。以大年升嘉善。于府君曾祖也。祖讳宗秀 赠汉城府右尹。考讳旿号桐川。早游丁游轩李龟岩之门。与郑寒冈,崔守愚道义相磨。文章德行。为一代师友所推重。士林立祠俎豆之。赠刑曹判书。妣 赠贞夫人载宁李氏。副提学讳仲贤之曾孙。县监 赠参判景成之女也。隆庆己巳十一月十九日。生府君于咸安郡下里村第。生而岐嶷。志气不凡。自能言已知忠孝义烈之可尚。九岁遭内艰。执丧如成人。弱冠寒冈郑先生莅郡。大兴儒化。府君抠衣请业。讲小学论语。以晓达微奥。周旋中礼。屡蒙先生奖许。兼治公车业。文辞日进。笔法遒劲奇古。蔚有时誉。壬辰春。读书于山寺。闻倭寇抢探。慨然以白衣倡义。募乡兵讨贼。与郡守柳崇仁结陈于赵南山。屡建奇功。时年二十四岁。因帅臣褒 启。特除军资监参奉。迁直长,主簿,判官,佥正。三年之间。 朝命七及。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5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56L.gif)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5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57H.gif)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5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57L.gif)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5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58H.gif)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5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58L.gif)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5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59H.gif)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5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59L.gif)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6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60H.gif)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行录
先考吾庐府君言行总录
先考以 正庙辛亥十二月初七日亥时。生于咸安郡安仁里第。甫数岁。识字百馀。祖考安斋公考生员公甚奇爱之。七岁授十九史通大义。出语惊人。器度凝远。与群儿游。崭然自异。不为啼鬨争阋之事。
辛酉安斋公下世。生员公居忧过戚。府君朝夕侍侧。泣进糜粥。助奠馀阁。绰有礼度。时府君年十一岁矣。翌年壬戌。丁生员公忧。哭踊哀毁。无异成人。生员公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6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60L.gif)
妣骊州李氏。凝川大姓也。文节公讳行之胄孙处士讳馦之女。处士公以文学行谊。为士林宗仰。夫人承袭庭训。柔嘉温惠。律身必遵内则。贯穿诗礼。博涉经史。归我王考。内毗居多。自昼哭之后。亲教府君。日有程课。常戒府君曰寡妇之子。易致失学。尔其勉旃。毋坠乃家青毡。府君跪泣受命。自是尤刻厉攻苦。辞理日进。名誉大著。
十三岁。就傅于再从叔愧窝公。公常曰某在群儿中。昂昂若驽群之龙驹。落落如凡鸟之凤毛。必大吾门。冀待甚隆。
十五岁出游乡黉。主倅试士三日。府君咸居魁。时多士以分朋角艺。密延傍近钜拇。以蕲得隽而竟不能。由是华闻大肆。母夫人贻书诫之曰㬥得盛名。恐无实以副之。吾闻汝之屡捷。深惟终始。惧浮于喜。尔其谅之也。乡老安上舍梦伯氏闻而叹曰其母之贤。宜生是子。吾友真不死矣。
十七岁。聘夫人全州崔氏讳奎灿之女。大舅山圃公素号谨饬。性简严少许可。每见府君。辄起敬曰吾家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6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61H.gif)
府君隶公车业。长于诗。风神韵致。宛转纡馀。不为龌龊悭涩之语。而意思精到。
弱冠后屡举乡解不中。仍废举业。专心向里。杜门养亲。于名利躁竞恬如也。
乙亥夫人崔氏卒。丙子再聘玄风郭氏讳心泰之女。郭即忠孝名门。夫人性端方贞淑。聪颖绝伦。幼时闻诸兄读书。过耳成诵。如古赋歌行,诗周南,七月,蓼莪,小学内则诸篇。无不淹贯。府君敬之如宾。同居三十年。未尝见其面赤。竭诚养亲。唱随无违。府君之安贫乐道。清修保养。得内相者为多。
府君天性至孝。每以早违严颜。为平生至恸。每当忌辰。疚哀惨怛。不忍仰视。彻后哽咽不御酒食。经日然后神气乃复常。
事母夫人志体俱养。怡愉洞属。未尝一日少懈。在视寒暖甘旨。极其安适。亲前不作叱唾憎闷嗟怒之色。低声下气。雍和满室。如是者五十年如一日。
母夫人嗜生鱼。府君躬自渔钓。江浦距家十里。每日整衣冠。手竿以往。暑雨不废。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6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61L.gif)
得鱼必有定数。进馔必有恒品。一日所钓。可供三时。一半切腥为脍。一半或爓或煮。更无馀剩。虽尊客在堂。不嫌以草蔬进。钓鱼四十年。妻子不知鱼味。
虽桃花春水。大熯渴泽。佗人获倍常数。而府君无加焉。或狂飙罨岸。老浪垫泥。渔工水尺怅然回首。而府君无损焉。可取而勿取。得已而已者也。不可得而得者。此果以何道能之。不肖窃覸其如此。而到今追思。则必有孚感而默佑者在焉。
丙申因岁大侵。掇寓归乡。自是家业剥落。秋无甔石者十馀年。供养必有常珍。滫瀡甘毳。恒自丰羡。深藏豫蓄。至腐败弃之。而儿稚辈终不敢染指。或调度匮乏。不以时炊。而高堂进馔自如也。戒家小勿令知其顑颔也。
府君风仪简重。俨然可畏。退坐私室。敛膝齐遫。对案看书。凛然有难犯之色。而及亲侧则嬉怡和悦。绕膝欢笑。每见在外或呵责子侄。箠罚奴婢。怒犹未解。而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6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62H.gif)
丙申秋。母夫人患吐泻危㞃。府君煎灼号泣。呼天告诉若婴儿之恋乳母。已而苏春。时母夫人已七十八岁。府君已老白首矣。
丙午夏。母夫人疾革。谓府君曰汝今年近六旬矣。我殁后汝若苦守礼制。以致疾病则非孝也。大孝贵顺旨。汝平日所服行者也。勿死其亲而违之也。府君泣受命。时府君髭发已黄。气息衰癃。而擗踊顿绝。柴毁过礼。子妇辈以祖母遗命。强进糜粥则乃勉从焉。附身附木。皆有岁月之制。无临时苟简之叹。所用衣衾纯用䌷锦。板木用黄肠。及葬数郡毕集。见仪节之赅备。物力之赡举。虽富贵者。皆自以为不及也。
府君以急于养亲。断弃名利。足不出乡闾百里。刺史不能荐。朝廷不闻名声。而乡党宗戚皆敬慕信服。故平生不向人说贫苦。而岁时馈遗不绝。及至大故。赠襚云委。府君深以家丧为嫌。称其有而尽用之。丧葬之能自尽有以也。
府君平生无疾言遽色。行步必安详徐缓。虽疾䨓破柱。骤雨倾盆。举武不违矩度。尝钓还冠裳被雨坏。一族长戏之曰有是哉。子之迂也。何不速速举趾。府君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6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62L.gif)
族叔有年老家贫。无以自养。每多求索于宗族。阖门皆苦之。府君独敬之如父兄。一羹之味。必分之曰此叔七耋居忧。衰绖不脱。疏素终制。每省亲墓。血流交颐。非纯孝而能之乎。吾门长德。无踰于此叔。岂可以贫病病之乎。宗族咸服。
府君平日不以擎拳曲跽自标榜。而为学专用力于心。每曰心者一身之主宰。心不在焉。则形骸即一土木也。操存之要。只在乎敬。此乃圣贤茶饭之训。而皆不能实见得是。故终不肯奋迅用力耳。每就寝忽中夜蹶起。兀然危坐。见儿少辈欠伸倦乏。则痛加呵责曰若能以志帅气。岂至昏惰如是耶。
尝曰夙兴夜寐。是律身治家御国之要法。人生于寅。至平朝时。事为甚多。若颓塌昏酣。日高乃起。则所损多矣。每见人家起业之翁。则晨起咳唾。或循视町疃。诘责奴仆。举家甚苦之。而不知此其所以为兴旺之基也。其子孙溺于安逸。蒙被顿寐。见红日而举头。未几家业飘零。一败涂地。余见亦多矣。治国则又有甚焉。成汤之昧爽丕显。周公之坐而待朝。亦岂无所本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6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63H.gif)
府君涯涘浩汗。度量宏厚。平居未尝见其崖角。有若阔于事情。而处烦治剧。经纬密勿。无不立办者。虽简默寡言。而剖释义理。辨论疑晦。纚纚亹亹。令人听而不厌。与亲友谈宴。时以名言要谕。寓以善谑。闻者不觉绝倒。不知者颇以好辩目之。府君亦不介意也。
自非对案当食。未尝不危坐。肩背竦直。衣裾齐整。
府君身干八尺有馀。少有髭须。风仪轩昂。每稠坐广集。褒衣博带。嶷然端坐。举座皆属目焉。及其扬扢古今。指陈得失。无不耸听而悦服焉。
平生不以詈怒加人。而严威俨恪。人自詟伏。小儿骄悍难驯者曰某丈来则即时敛戢。闾里醉汉使气斗狠。傍人劝解不得。而闻府君警咳则涣然而释。虽冥顽凶悖谄邪倾危之类。对府君莫敢售其伎俩而输其忠款焉。
府君尤笃于家政。以早失所怙。替事季父。出告反面。少无违懈。虽细微必取禀。而季父公亦推诚抚爱。无间所生。一家雍睦。人无间言。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6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63L.gif)
一妹夫人适恩津林氏。寓咸阳也。邀与接邻。昕夕供欢于母夫人膝下。教养昙甥。无异己子。及撤还。招来读书。不以贫窭而辞焉。
仲从弟公器宇沈静。才艺通敏。府君爱之。使之应门受学。及成材不幸夭折。府君痛惜久之。
府君生三男。长则早管家务。弱冠废学。不肖与季。幼以聪明名。宗党咸倚望。再从弟公无嗣。且贫甚无以为家。欲乞螟于府君而难其言。府君闷其穷无告也。以季男许之。夫人怪问其故。府君曰从弟贫穷如是。我不子之。终当为馁鬼。此吾所不忍也。其友爱之出人如是。
府君平生手不释卷。见解淹博。尤长于东国往迹。自罗丽洎 本朝。废兴治忽。损益沿革。若烛照而龟卜也。名贤出处。理学渊源。派分类别。如掌斯指。以至山经水脉。士族氏谱。道里远近。户口多少。靡不毕究。最不信术数之书。常曰夏葛冬裘。时至则行。何必强徼未然之占验哉。一不寓目焉。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6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64H.gif)
府君尝以事上京。适值科时。湖西恶少辈数十人联袂而来。獢儇挑挞。傍若无人。见府君衣冠伟然。知其岭人。而讥侮调谐。无所不至。府君夷然不较。及午站同坐一席。因问府君姓贯居住讫。又各言乡籍。府君因历问君居其乡。则是某官某讳某贤之裔乎。曰然。世数远近何如。曰几世。曰然则上距某官某讳某官某讳为几世乎。曰然。如是者凡十馀家。无一差错。少年大骇。齐跪致敬曰曾闻岭中多大儒。今果见之矣。无赖辈慢亵长者。罪合万死。自是行中肃然无哗。遇川渠必负渡。抵千里无跋涉之劳。
府君尝曰近世扁号太繁。厚自题榜而无其实。甚可耻也。人生安分足矣。自号曰吾庐。取渊明诗意也。金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6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64L.gif)
府君怀宝遁世。穷约终身。而安徐宽广。无咨戚之容。待人接物。和气蔼然。妹婿林公常曰与某丈交。如醉醇酎。忧愁郁结者不觉畅豁。猜狠惎剋者不觉平坦。骄傲倔彊者不觉巽软。鄙吝纤啬者不觉宽裕。直做人之炉鞴。范世之标准。人以为名言。
府君诗文冲澹简奥。有作者风裁。而不喜漫咏。或有酬唱。辄不留本稿。常曰文章之传不传。己何与焉。尝见近世操觚者。粗解声律。稍工铺叙。则辄净写篇帙。藏之巾衍。若将待后世子云。而毕竟无所取。人谁寓目焉。子孙贤则束之高阁。为蠹鱼之所饲。不肖则覆瓿涂囱。践为泥尘。此必至之势也。苟可传焉则己虽不欲。人其舍诸。是以平生述作。入稿者未满一𢎥。皆得于传诵脍炙。而不肖辈之所劄录也。
府君于省察进修之工。到老靡懈。四十九岁时除夕诗曰。隔囱听晨鸡。今年是庚子。甘为无闻人。愿作知非士。其命意措辞。切近的当如此。
府君负抱甚广。早以经济自期。虽遁世长往。乐道无闷。而灵芝岁暮之感。𨓏𨓏发于几微。尝游海印寺红流洞。诸人竞刻名崖面。府君题一诗曰士可名于竹。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6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65H.gif)
尝寓山斋有诗曰。清晨孤往小斋东。数叠青山入户通。问尔幽居何所事。水流花落鸟啼中。南直庵闻而叹赏曰可见若人胸中滢然无芥滞。
马浦在桧山界。鱼盐船舶都会也。海上人传诵府君五律一联而缺其三句。诗曰走水皆东海。来帆半北人。
每除夕率不肖辈献寿于母夫人。作绝句诗。令不肖辈次之。以供欢嬉。及除丧后庚戌岁除。作一绝曰孤露人间岁月忙。居然六十一星霜。吾虽欲养亲无在。三复莪诗涕满眶。因泫然泣下。自是不复作除夕诗。
府君文望素著。远近儒林肯綮文字咸辐凑。应已辄抧碎其稿。晚岁尤不喜为人述作。有强要者则命不肖辈代制。教门生小子。先以洒扫唯诺。孝悌彝伦良知良能之事。循循诲诱。句读务精详。音义必该贯。不加严督。而使自乐趋。抠衣者虽蒙劣之甚。皆随才成就。
教诸子恩常掩义。而若违忤懈慢则不少假借。不肖仲季幼颇警颖。府君虽钟爱。而不肖年十馀岁。恃才负气。筱骖竹弧。奔骛原野。诵读多愆度。府君痛加箠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6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65L.gif)
常谕不肖辈曰吾家世以文行为箕裘。尔辈若徒竞华藻。而陷为浮薄。则其为忝所生大矣。读书固不为决科第取富贵而为之。须高著跟大著眼。务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也。
甲辰春。不肖赴达围。府君贻书命之曰科事得失不须问。吾闻花山定斋柳令公承湖上的绪。设皋比奖后进。达营距花山不远。今行须直向花山。参谒丈席。观大方规模。衬有道容仪。而有所启发。则此岂非吾之至愿也。不肖承命即往。
不肖于科场数奇。每见屈而归。将拜庭闱。缩忸惶闷。罔知所白。仰视府君。颜色如常。徐曰今行无疾病而纳券果尽诚乎。在天者何可必也。更为读书研业。以待时至可也。不肖于是乃下心。
府君于不肖辈。随事教诲。当食则曰君子食无求饱。当寝则曰古人云宴安鸩毒。见妄语则曰惟口出好兴戎。见忿戾则曰惩忿如摧山。见矜伐则曰天道亏盈而益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凡此等训辞。难可殚记。
每当珍甘之馔。非可馂馀者。而辄投箸而止曰欲不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6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66H.gif)
府君于仓卒之际。尤为整暇。每于稠坐时。或有意外横逆之来。莫不瞠慌错愕。颠倒失措。而府君泰然若无睹也。彼亦卒不敢以非礼犯焉。
府君于富贵贫贱死生祸福之说。皆安于命而泰然。常诵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之句。甲辰秋。遘长疟跨岁沈㞃。不肖辈在傍环泣。府君曰吾年踰知命。死亦何恨。脩短有期。终非智力可免。但老亲在堂。子职未毕。以是介介耳。勉进药饵。期年而始复常。
祖母谓不肖辈曰乃父自幼。在丑不争。不登高不临深。当桥必下马。虽经宿渡头。不入满船。吾以是知乃父之不贻亲忧也。若曹宜效之。
府君预言事之成败。人之寿夭。家国兴衰。无不沕合。亲友有戏之曰公平生不言术数。而言必有中。若非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6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66L.gif)
府君平生口无閒杂语。与人子言孝。与后生言学。与侪执泛言。古今文史。先贤事迹。终宵达昼。谈屑霏霏。皆可书而诵也。后进咸曰陪某丈一日语。胜读十年书。
谓不肖辈曰人家科甲易得。生一士甚难。吾尝有志于此学。而家贫亲老。未能远游寻师。卤莽到今。以是为恨耳。汝曹若能厉志读书。俾有成就。则吾归见先人于地下有辞矣。汝曹其勉旃。
府君雅性质素。自髫龀。锦绣之饰兰麝之薰。不近于体。或强加之。辄赧然斥去。聘崔氏。崔氏素号丰羡。府君戒夫人服饰务从俭约。妻祖山圃公闻而叹曰朴郎节操可尚。其中必有过人者。
见儿少辈佩䍡𦌉彩组。金玉头簪。服玩华靡之物。辄呵责曰心无两用。留意于芬华则其不志于道可知矣。族孙永脩尝结青缚裤趋前。府君厉声曰此倡优贱饰也。吾门无是也。永脩逡巡解弃。终身不复为之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6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67H.gif)
辛丑年间。有一汉子寓接村末。衣冠鲜明。动作儇捷。其器皿衣服什物。拟埒富家。自称逋吏逃刑者。人皆信之。俄而称以撤还。贱价斥卖其物。远近争先。府君戒宗族曰此汉视邪而目动。言肆而面怍。必作贼者。利之所在。害必随之。勿犯也。皆唯命。俄而缇骑跟捕。穷覈奸赃。诸买者皆坐污蔑。
每见狙诈之类。谄辞曲说妆撰于前。府君瞑目正坐。不与辨难。终以一言折之。奸轨破胆。一村汉素以诡谲名。常曰欺鬼神易。欺某院长难。
壬辰冬。方在咸阳寓所。遘瘟疫甚㞃。时傍无近亲。将护乏人。社中少年相与议曰此丈若不幸。吾侪无禄甚矣。遂更日相守。竭诚调护凡三十日。乃获全安。其得人之诚服如此。
弱冠赴星州试围。既定馆。店小二妻颇有姿色。一日小二来谢曰切有紧干。方往百里外。计三四日后当还。饬妻善为供亿遂去。女乃放心献笑买怜。无所不至。府君目不迕视。戒同馆慎无与调戏。其夫悍恶殊甚。宜虑不测。数日其夫果至。拜于庭下。设酒馔以进曰小人之妻。为德不一。见书房主丰仪秀朗。颇自倾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6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67L.gif)
府君恬淡寡欲。于世俗所纷竞波荡者。一无所经心。尤谨严于色界。常谓后生小子曰此生死关也。一不制欲则忘其身以及其亲。可不戒哉。至于房室之间。亦须谨节。程子曰余以忘生徇欲为深耻。谚曰阎罗门在红裳底。此言当猛省也。
癸未偶婴风邪怪祟。经数朔几至不测。有老医来诊曰疾不可为矣。然此人平生持心安静。不轻用其身。五脏相火不动。此天资之近道者。终必获痊。居无何果良已。
府君行街里。直躬前视。缓缓移步。不左右瞻瞩。奴仆辈妻女非仰役。或不识面。为养与祭。买鱼肉醢酢之属。口无二价曰耻与小人争利。婢仆有小过。不加峻责曰俟其自悔。夫人尝曰吾家天皇氏。德则厚矣。其于见欺何。府君曰天皇氏之世。无为而化。岂有欺诈之人耶。因大笑。
戊子冬。以先茔天水事留丹邑。屡入法庭。主倅任侯百谦每见府君。威仪修整。言语明畅。出目送之曰此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6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68H.gif)
寓咸阳也。主倅洪侯长燮闻府君名。屡致书邀见。府君以亲癠辞焉。侯遂造门请见。归语人曰王佐才也。吾见林下士多矣。未有若朴某者。自是馈遗问讯不绝。常谓郡人卢处士光履曰如朴某置之经幄。则可以引君当道。使之居官。则可以辅世长民。空谷幽兰。无人采取可惜也。吾渭阳(即金判书履阳)非久当入铨曹。我当以百口保之。荐剡此人。昔子游为武城。孔子问以得人。采摭遗贤。岂非报国尽忠之急先务也云云。明年秋。金判书果长东铨。而洪侯之没。已数月矣。
庚子 朝廷敕州县举孝廉经术之士。主倅李侯德熙以府君应 旨。其荐目曰穷经识博。孝亲行周。府君呈牒陈辞。辞旨恳恻。侯不许。竟为上达而不报。
每式年乡荐。郡守例以府君名填报。而无吹嘘攀援者。营门一不剡汲焉。
府君与人交。胸怀坦荡。不设畦畛。人无贤不肖。皆爱慕欣欣。在乡则最与庐山李丈(弼新),玉隐李丈(有祥),土窝安丈(哲淳),岳楼安丈(孝淳),薇阴李丈(有淳)友善。相视莫逆。始终不渝。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6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68L.gif)
己亥除夕。季氏公出外未还。府君四律颈联曰乌衫(苏辙事)滞路遥怜弟。星发趋庭不敢翁。诗成传播一乡。岳楼丈闻而击节。致书称贺。以不敢翁题封面。以三字意隽而语工也。优馈鱼肉。以助滫瀡。其后每以不敢翁呼之。
庐山李丈于府君最有通财之谊。常移寓锦溪。李公割水田十馀亩为糊饘之资。其馀馈遗无算。常曰朴某之安贫守义。古人莫及。吾辈岂可饱食终日。而使此人曲肱饥饿乎云云。
南上舍履穆少从师于怀德。以经学行义名。尝作观海之游。留咸郡数月。与府君定为神交。语人曰常见南中士多局于所见。而惟某城府坦夷。见识该洽。偏议之是非源委。理学之同异条辨。毫分缕析。各发归趣。直而不讦。群而不党。君子人也。府君亦曰南某学行粹然。岂可以世俗之论议有所间乎。归后书讯相不绝。
府君性爱饮。家有酿则日四五次。而微醺即止。每盛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6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69H.gif)
府君食鱼必先头。食肉必先骨曰。人于欲动情胜处。易致著急伤损。先取不便咀嚼者。缓缓咽下。使脾胃得定也。
府君于饮食无别嗜。或问其故。府君曰吾亦岂无所嗜。但亲在时岂敢自谋适口。亲殁后子妇辈若力不能办。则岂能安其心乎。故不言也。
府君素好观棋。每对亲友。或终日手谈。而未尝决赌取物。对者或好胜忿戾。求退频数。而府君辄笑而不较。尝曰士君子于死生荣辱。犹处之裕如。何况奕棋小数。而使人窥其浅深乎。
癸丑春。府君就不肖于宜春之柳谷寓舍。邑之诸长老咸来候。因与联筇周观溪山之胜。数日而返。谓不肖曰今行差乐。至新繁得一绝曰五六山溪叟。风光四月时。旷然游宇宙。群物不相猜。不肖俯首而不对。府君曰汝闻吾诗而有忧色何也。对曰诗意有乐天知命。悠然与造化为徒意思。夫子殆将病也。安得不忧。府君笑曰汝过矣。我胸中本来无碍滞。安得过虑如此。时府君已患口痰。所进颇减顿。五月晦。往视季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6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69L.gif)
七月初六日。夜梦侍侧。忽见神观惨黑。气息涔淹。号泣焦咷。觉来涕泪满枕。明日即发行往省。则府君患泄證已旬馀。腹部有微浮。责季阿以不即通奇。府君曰当此溽暑。老人泄胀。自是例祟。道踰舂粮。岂可容易相通乎。自是连进汤剂。乍歇旋㞃。至十月初一日。竟至大故。呜乎痛哉。
府君虽床玆累月。宛转沈剧。而神气阳阳。有如平日。子妇辈或有微忤。未尝恚怒嗔詈。尝曰存吾顺事。没吾宁也。何慊恨之有。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而余于此忘情已久矣。但恐负痛在身。归化苦迟耳。
一日證渐危笃。不肖辈在傍环泣。俄而顿醒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昔朱夫子之没。门人筮得谦卦。彖曰君子曰终。退陶之考终也亦然。君子以死为终。其事非如小人之就斯坏而已也。人子至情。虽容焦煎。纩未属之前。岂可叫号失度乎。后勿复如是。
在沈淹中。无一可口。种种新物异味。念或一尝。而既进旋亦厌麾。不肖每亲往市肆。买各种物少许。随念到以进而终莫能适味。每念牛肉脍炙。而医云胀病最忌。竟不进。自九月望间。顿有差效。日就痊安。始止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7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70H.gif)
是年十二月初九日。葬于安仁故里后麓艮坐之原。士林会者百馀人。挽诔述行至百馀篇。后以宅兆不利。乙丑七月初三日。移安于本面云谷里后麓辰坐之原。从从高祖护军公茔域也。
子书父事。虽善人孰信之。昔有人写其父真于陆探微。奉之于堂。定省惟谨。一日忽蹙然曰额上一毛卷。吾父无是也。一毛不似非吾父也。泣而掇之。噫人之误写。改斯已矣。自写其亲而写别人则其可赎乎。呜呼其严乎哉。吾先君子抱道蕴德。绌于名而萉于时。其笃行懿训之可书可法者。史无徵焉。隧阙刻焉。不肖孤惟久而不章是惧。乃敢略述见闻之知。写作一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7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70L.gif)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传
吴孝子传(后 赠童蒙教官旌闾)
合浦故学生吴公以源。首阳著族也。小名甘发。父圣大。流寓孤贫业耒耟。公生七岁母没。期而不肉。外王母哀其弱而瘠也。潜以肉汁饲之。小顷血出不止。人皆知为天孝。一日其父登山采薪。有虎搏噬。耽耽怒暴。观者辟易四迸。甘发闻之。手短镰大号而前。虎詟不动。甘发直刳其腹。虎遂毙。探其穴殪二子。负父而归。疗治得苏。府使嘉之。闻于春曹。立案复其户。其父享期颐。以天年终。葬庐墓三年。晨昏号哭。庐傍有井极甘冽。每沐浴于此。有樵夫顽蠢者放秽其上。忽遇神祟几殊药不效。其人摧谢恳乞。公著缞衣祷于井即苏。至今乡里人传为稗谈。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7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71H.gif)
崔烈妇李孺人传
李碧珍氏。平靖公约东后也。孺人生而婉婉。惟父母旨是顺。九岁遭父丧。哀痛如成人。针纫组紃无滞于心。十八归于全州崔君东泰。君以文行蔚有时誉。从游师友间以取益。而内资贤相之助居多云。孺人端庄静肃。不妄笑语。闺门之内。落然清净。事舅姑孝。处妯娌和。睦宗党交邻里。御臧获恤贫丐。秩然有序。咸得其欢心。君素劬学。不以生产婴心。孺人勤俭纤啬。力持门户。每宾朋麋至。咄嗟供办。不以仓卒苟简为辞。由是君益贤之。内外斩斩。相对如宾。见其入必正容起立。分席而坐。燕昵媟嫚。无介容仪。君尝书如入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7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71L.gif)
野史氏曰余阅彤管史多矣。其娩昵贞淑择义允蹈如李氏者。盖鲜俪焉。窃意畏复二君子著德乡邦。其贻谟诏后。犹有遗也欤。抑崔君之贤。刑家有章。其相长而相成者有如是欤。呜乎。以若好逑嘉耦。不年而又无育。彼梦梦者天。不祐善人何欤。
柳处子传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7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72H.gif)
外史氏曰余观古今妇人之遭不幸。慷慨捐躯则有之矣。未闻守童身而老死靡渝者也。苟非义足以自制。刚足以自卫。其能如是乎。呜乎。若柳氏可谓全归矣。
烈妇韩氏传
韩故清州著姓。妇生于农家。幼而婉娩。父母甚宜之。及笄归于郑。奉舅姑孝。待亲戚礼以恩。井臼组紃必恪勤服劳。用度纤啬。不使苟乏而废事。言不出阃而家政理焉。年二十一夫歾。妇据经昼哭。不作胡乱陨绝之态。惟含敛馈奠是谨。恒曰制毕当下从。而恐戚吾舅姑也。闻者以为雅言而不之信也。己巳三月初三日祥事告终。翼日饮盐卤数合。诀家人曰之死而同穴则幸。而惟养不卒为介介耳。言终而殊。郑氏如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7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72L.gif)
外史氏曰我东自箕师以后。女子服贞信。其自守不渝殆天性也。然类皆出于姆教襟戒之馀。其委巷俚俗则罕焉。韩氏出于微而所办如是。其伟矣哉。 圣朝重名教。每岁刺史以孝烈几人闻。乌头赤脚相望也。韩氏以微故独不录。此又可慨也已。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遗事
吾山崔公遗事
公姓崔氏讳台镇字应天全州人。幼有至性。甫髫龀与姊氏游嬉。坠伤头见血。公抱持而泣。其王考公问其故。对曰姊与吾同气也。姊之伤。类吾伤也。为是泣。王考公大奇之。既就傅。制作赡丽敏达。同研侪类咸推为前茅。乙巳春贽谒于定斋柳先生。虽以亲意屈志科臼。而必以内外轻重。较量分数。不为矫饰激诡之行。而人咸知其谨敕端悫君子。岭伯申公锡愚闻公名。致书邀见。公谢其厚意而终不往见。申公叹曰崔某真高蹈之士。不可屈也。为文条达疏畅。不事槌凿。诗调亦平易明白。每遇幽泉怪石绝踪诡观。则吟哦讽咏。清致可鞠。于书无所不读。而尤致意于朱书心近等编。潜心默识。如诵己言。晚年尝欲讲求礼制。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67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5A/ITKC_MO_1235A_B136_673H.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