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x 页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记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79H 页
追远斋重建记
聚友亭安先生。创己卯之诼。挈累南下。萉地于艅航之西。蕴德以终身。衣履之藏。实在是焉。旧有斋颜是名。乡人慕其贤。愈久而不衰。又庙于玆而尸祝之。吁其宫敞其堂。藏修游息之有所。梡豆胞翟之有掌。饮射读法。聚族讲睦。咸萃于斯。斋之废以也。逮夫戊辰之后。儒宫阳九。圮而复隍。极目蓬蒿。藩决级夷。町町遗址。寓慕无凭。此斋之所以复建而必于玆也。既成而落之。俾余记其颠末。余执爵而谂于长老曰。传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厚者福之基也。夫雨露既濡。霜露既降。登斯亭而布奠。颀颀乎追慕之切而勿勿乎其欲飨之也。嗣玆以往。云云仍仍。勿替益虔。则安氏之昌。盖将未艾也。虽然安之氏。自胜国以忠孝文学世其家。鸿卿鼎辅史不绝书。聚友公含贞嘉遁。乐道无闷。行义著于乡国。矜式垂于来昆。为后承者果能缅绍先庥。毋坠令绪。课忠责孝。种文绩学。不患人爵之不至而勉修天爵。则于所生可谓无忝矣。此岂非追远之大者乎。既为贺又以祝。佥曰有是哉。子之言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79L 页
也。书诸壁。为追远斋重建记。
柳堤记
昔陶司空镇武昌。令吏士种柳于河畔。日以为课。时天下事方殷。谡谡致力于运甓惜阴。而何遽为此閒漫不急务哉。桑钦云柳于植物水类也。性脆而韧。持堰最有功。昔人之用心周密有以夫。岐之治环以巨溪。地低湿。其城闉廨舍民屋市廛。固水道也。古老传云衙楼下有钓鲤潭。官妓捲帘而手搴莲花。其荡析凋瘵可想也。旧有堤两重。而外者势曼而地衍。用功难致。修补破毁者率皆苟且弥缝。无终岁计。或者又以堪舆之说。决之水而纳于中。堤遂废矣。太守任侯莅县之明年夏大雨水。水食内堤。民将荷担者。已而乃定。侯曰此巨瘼也。不堤民其鱼矣。乃以农隙签役夫。仍旧而新之。必苟完而止。民之傅屋于邑者。户赋柳一株。抵法者赎之使种柳。不旬日弯埼十里。簇列如麻。长查短杙。楚楚可观。役既讫。县人朴某谂于众曰。之役也惫甚矣。若等固病之乎。咸曰侯之所以劳我者。将以奠我也。何病焉。且玆邑于侯如传舍也。而犹且焦唇竭膂。不自暇逸。况乎吾等之菑而待畬。耕而望穫者乎。余曰然。昔子产入陈。见桥梁不修。知国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80H 页
之将亡。子厚治柳。城郭巷涂必治使端正。树以名木。古人之用力于此等事如此。而今之牧民者。苟肥于己则虽浚膏吮血椎髓剥肌。无所不为。而于城池廨舍公事当为。则曰恐劳民也。其亦异于吾侯之用心矣。佥曰诺。请书其事于板。
尚友斋记
杏坞金丈士衡氏扁其斋曰尚友。间尝语余曰。某素性寡合。于乡闬少过从。家甚窭。无以具鸡黍。以此寮无止宿之客。窃尝慕古嘐嘐。日与方册上陈人。游息焉起居焉。诵其诗读其书。吻然有契。则千载而朝暮遇焉。斋之扁以也。子其为我贲之。余作而曰宽乎绰哉。吾丈之言也。夫友道之漓久矣。睢盱杯酒。磨戛肌骨者。临利害则挤之井而反下石焉。盟天誓地约同死生者。一言忤意则露刃睨者相环也。趋于利者利尽则疏。役于势者势改则变。翻云覆雨。变态靡定。所以广绝交之论。请息交之赋。君子不谓之隘也。吾丈种学绩文。既富以肆。而上焉而有司不知省。下焉而朋友不知信。枯项黄馘。讳穷亦甚矣。犹且怨怼之意不形于几微。而俯躬书帷。游心千古。遇可人则忻然解颐。惠好无疆。于以思齐以辅仁。求益以相资。澹如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80L 页
也裕如也。其视刘陶之愤世独往。绝类离群者。其得失何如也。虽然孟子不云乎。友天下之善士。犹以为未也。又尚论古之人。天下无善士则已。有则必有踵门而请交者矣。愿吾丈毋安于是而姑惟俟之。
赵洛彦(性濂)居庐记
先王之制丧礼也。垩其居块其枕。粗衰其服。疏粝其食。非故为是以戚之也。不若是。无以塞其悲而安其心也。夫子反辞责宰予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心安乎。求其心之所安而礼之所由昉也。庐墓古无明文。汉晋以降多行之者。此非强为加人一等之事。以立异而要誉也。其中必有甚不得已者。而求其心之所安。而为此无乎礼之礼也。吾乡赵君洛彦甫侍母夫人疾。方其革。血指以灌口。殊而苏者半日。君恸其诚薄。未获神佑。毁已蹙。既襄累墼于侧以寝处焉。朝夕归参馈奠。在视大人寒暄。虽甚风雨不废。大人忧其疾力止之。君涕泣陈其不得已之由。大人亦不得强焉。余作故山行因造之。则见其昕夕哀号。墓草欲枯。所居湫湿垫隘。少雨炕中产黾。过者一宿便呕泄。躬自爇薪。体倦则或经日不烟。食粝米数溢。其有疾。大人命肉之则辄从顺。俄而胃不能定。痛泄交作。大人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81H 页
惧而止。疾亦良已。君素清羸善病。药饵珍腻之滋。暄凉轻肥之适。供给者应接不暇。而靡曼萎薾。噎噎若负痛在身。左书史右壶觞。与高朋昵友。谭宴畅叙。而犹患其未能顿遣。邑邑若无以为心也。今乃处人之所不堪。而沈疴日痊。荣卫日强。以终其制而伸其志。此果以何道得之。曰求其心之所安而为之而已。心安则气和。气和则血脉顺而筋骨舒。病安从生。而体安得不康乎。或云孝者天之所相也。赵君之居庐终制。天其相之矣。余曰孝之为孝。在乎心之安不安而已。果安矣则其为孝也纯矣。天之相之也亦固也。叙其颠末。为赵君居庐记。
楚亭记
余友广陵李君汝刚。僦居于湖之黄涧县。县湖岭介也。其山廉厉而郁纡。其水澄涟而激驶。土厚而稼硕。俗厖而氓淳。士大夫之萉而不市者多居焉。余道京师。因造而信宿焉。相与煮溪蔌浮大白。极登陟周览之娱。君指溪上一小邱夷而衍者曰此吾楚亭址也。扁已具而屋未就。子其赐一言而颜之。余曰楚大国也。方城为城。汉水为池。羽毛齿革之产。金银连锡之贡。华台池室之诡丽。南威郑袖之冶艳。大屈之弓左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81L 页
广之车。皆子虚之夸于齐客者也。子之氏甲于峤岭。而子又种学绩文。既富而肆。交游日广。闻见日博。而累然讳穷。甘作嵁岩畸人。宜其寓意于亭扁。以输腷臆而写壹郁也。子曰否否。余何敢。夫有取焉者也。中州清淑之气。尽于东南。楚之地踔而远。楚之风浏而湸。楚之气激而越。楚之色幽而旷。楚之声怨而哀。余阨于世者也。虽处迫隘经险巇。而吾之胸未尝无云梦也。吾之目未尝无孤烟落日也。枕书史而唯诺乎倚相。辨坚白而驰骛乎荀卿。词赋则祖离骚之婉。诽谐则玩蒙叟之幻。山多白云。与无是非。水有渔父。閒送光阴。况余系广陵。广陵楚郡也。今居黄冈。黄冈亦楚地也。夫是之谓楚亭也。余曰善哉子之说楚也。士之不需于世者。更不能之燕之越之陈之蔡。则其亦楚而已。待亭成之日。钓溪鱼酿秫酒而俟之。有膏车秣马。从子于楚亭之上者矣。
宽和楼记
衙楼之必于门古也。掌鼓于斯。悬法于斯。备覜望而侈观仰。有衙之不可齾者也。晋康古称名州。其城池台榭之瑰丽。邑屋市肆之繁华。甲于峤南。而自龙蛇之燹。兵梱移矗石。州治在城外。廨舍多草刱而门不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82H 页
楼焉。盖晋阳之阙典也。璞园郑侯莅三载。治尚宽简。民用以和。乃曰修举废坠。缮完馆舍。亦前修之所勉也。余其忽诸。遂相地而构数间。经几旬工告讫。栾楹翚革。廉隅绳正。其高可以临。其豁可以畅。桴鼓噌𠴈。锣角响亮。楼之助然也。简日以落之。扁以宽和。取古晋阳尹铎所宽民必和之义也。属余叙其事。余谓用宽和优于天下。于一州乎何有。侯其留心于此。刑以不猛为威。察以不苛为明。勉循摩抚。劳勚已著。而犹且揭于常目。为玆楼之颜者。其志岂在于夸其已然而有其成绩哉。必将感激图报。益加磨励。明五典于在宽之戒。囿百里于泰和之域。缓茧丝之役而急保障之务者。岂非侯之心。而晋之人士亦岂不以此望于侯也哉。侯其勔之哉。
花石记
物之有尤。非物尤也。人尤之也。鬼门之谪。胎于平泉之富。靖康之乱。基于艮岳之奢。顾蓄之者文饶道君耳。花石何尤焉。吾族孙齐叔僦屋于嘉树之梅峡。嘉岩邑而峡其甚者也。人居与石相饤饾。善相者因其广狭峭衍之势而为堂。陈阶陉墙壁之用无不宜焉。齐叔之居仅容膝。而户外有巨石。曼迤袤数丈。深如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82L 页
之。正当承霤奉扃处。秋冬则扫以为阶。春夏则席而堂之。爽朗轩敞。境趣俱佳。其四隤谽谺。列植花卉。其下树海裳芭蕉葵菊之属。长与石齐。日与亲友吟哦其上甚乐也。因总之为花石构。韵语以求和。属余记其实。余惟齐叔之寓乐于花石。齐叔之不幸也。花石之被遇于齐叔。花石之幸也。齐叔既无求于世而渔樵之是事。木石之与居。㗳然无所于遣兴。而蜗牛一庐。又被大石所占据。窘兢壹郁。殆无以为心。而犹能缘境寓兴。旋嗔作喜。布花卉而锦绣之。被歌诗而管弦之。极意妆点而无朱门争夺之祸。玩心耽嗜而无荒惑失政之讥。则之二物亦得保其令名而无尤于人者。以得贤主人而为之归也。书之所以悯齐叔之穷。而贺花石之遭也。
盆山山城万丈台记
台之以万丈名。自璞园郑侯始也。城之形鬌而凸。稍南而上。至台而止。盖顶之极处也。大陆夷而旋。三江缭而抱。际以溟渤。旷乎其不可涯也。侯以 朝命完是城。役既讫。走书要余。携酒登于台。使叙于刻之右。余惟郑侯之汲汲于是台者。其知务哉。君子之莅乎众也。政剧则虑烦。虑烦则气乱。气乱则视听不专而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83H 页
筹画不审。是以必有高明之具颐养之物以资之。方役之殷也。万筑礌磕。群噪睢盱。而侯于是时。右寻丈左鼛鼓。超然于群物之表。而指授劝惩。则其有劳佚之不节而刑赏之或差者乎。嗣后而若应猝副急则簿牒旁午于前。飞挽绎骚于心。震撼触撞。士无人色。而主是城者。从容伞盖。凝坐于斯。徐探红窟之秘。静玩握奇之妙。左酬右酢。绰有馀地。而且贼氛之恶蚁附之候。不待搪报瞭望而皆了吾目中矣。然则台之于是城。匪直为游观之适。而侯之致力于是者。岂徒然哉。传曰谋于野则获。侯以之。是为记。
蕨岘斋记
岘在金官府治之西三十里。西冈金先生衣履之藏实在焉。先生于 庄陵乙亥。投义城绂。归隐于吾西之山。扁其亭曰西冈。作吊陵诗戒子规歌以见志。及歾而葬。其地绝无薇蕨。忽䕺生于茔域。岘之名以也。先生之后孙奎现。以丙舍之新成。问名于余。余曰先生海东之伯夷也。天其以薇蕨命之矣。夷考先生之迹。其有章于此者乎。虽然又有一说焉。尝观退陶先生栗里诗曰饿死首阳无乃隘。南山佳气更超然。盖以西山之死。疑或伤于隘也。先生之择义制行。泯然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83L 页
无迹。优游卒岁。享其天年。然则西山之薇。犹有隘之可言。先生之蕨。动以天尔。先生何与焉。伯夷圣于清者也。固非后贤所侔拟。而若以身后之蕨。方之于采食之薇。则未知尚论如退陶先生者。更何所云云也。恬介自守曰靖。宽乐令终曰节。先生殆若人之俦欤。
小安庵记
汾阳郭忠武功名福禄之盛。今古鲜俪。而晚节园亭之胜未闻焉。且诸子奴材也。有汾阳功名福禄之盛。而有晚节园亭之胜。而诸子皆贤而益大以著。其惟李西平乎。今判府事晚香堂申公櫶。允文允武。为时名卿。既父子相继长戎垣。遂引年退休于东门之坰。规数亩为园。置庵其中。颜曰小安。盖拟西平之大安而昭其让也。命某识其事。某起拜而复曰大矣哉。小安之义也。夫怀与安。实败德。可小不可大也。人情莫不欲安。而有身安而心不安者。有心安而身不安者。皆欲安而不敢安者也。不敢安。乃所以为安也。惟身与心俱安为大安。大则过矣。过则悔吝随之。园竹之伐。大安为之祟也。今公奉身邱樊。颐养清福。知止知足。不忮不求。比世之老不戒得。钟漏晨行者。可谓安矣。而教子登坛。怵恩惧盈。忧国如家。废餐忘寝。嗛嗛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84H 页
若无以为心。往往发于色辞。公可谓身安而心不安者也。于是乎知公之能长有其安。而有以遗其子孙矣。书以献诸公。为小安庵记。
烈妇李氏 旌闾记
郑之氏氏八溪而延于嘉。世以令德著。故学生奎民。都事讳国臣曾孙也。甫受室婴贞疾。妻李氏归属耳。瘅劳救护。夜必㪺清于池。呼辰稽祝。又以老姑之在堂也。供瀡滫躬以检。以是令闻大哗。其父来诊视。泫然曰郎之疾病矣。女将焉靠。李氏婉辞权对。作泰然状。盖虑其衄父之肠而归又病母之耳也。无何而歾。李氏抱尸几殊。旋即抖擞自振。谡谡致详于附身之仪。馀阁奠献。必折衷于情文。又能以人之宽譬自家者。自献于老姑。于是一家内外大小咸不以致殣为疑。遂縰栉澡濯。着交卺旧服。以 圣上元年庚戌六月某日夜三鼓。潜出北牖。赴前汲水处告终。噫天之于人。彭殇命也。挹彼荐诚。既不获延晷之应。则无宁洁其身于清流。以遂夫吾之可为者而已乎。然则捐生之必于是池。又何害于从容也。呜呼烈哉。方伯以事闻。粤六年乙卯。特下绰楔之 命异数也。阁既就。简日以落之。强不佞以叙其颠末。不佞非能言者。而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84L 页
自切钦耸之私。据原状而摭实如右云。
如如亭记
余访李君性敏于屏山之马川斋。性敏年少志学者也。端居读书。栖息整暇。占海山之介。萦青缭白。爽垲轩敞。因留宿。与之上下经史。夜深忘倦。性敏忽起而掩涕。长跽而告曰小子不天。早失所怙。衣履之藏。在玆山之阳。小子取展省瞻扫之便。构数架茅亭。屋已就而扁未具。愿先生有以教之。余曰古人之于亲。生死葬祭。多用如字。如曰如执玉如奉盈。如有求而不得。如有望而不至。如将复见。如将失之。如在其上。如在左右。此皆指一事而言。思传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若推广其义则岂止践位行礼。爱其所亲敬其所尊而已哉。夫父母之于子。趋利避害。未尝顷刻而忘于怀。见一善则喜而奖之。不善则呵而责之。随其才之高下而冀望过厚。人之常情也。为人子者。果能体此。则其可跬步有忘乎。故曰战阵无勇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不登高不临深。行一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行一不善。思贻父母僇辱必不果。于是乎人子责塞。而如在之灵悦怿于冥冥之中矣。请以如如揭诸常目。而从事于斯可乎。性敏垂泪而谢曰敢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85H 页
不敬蚤夜以奉所教。遂书而畀之。
竹圃记
余庚友今国子博士朴君公振基钟。高介博雅君子也。余游庠日与徵逐。相得驩如也。尝语余曰吾居湖南之海陾。地湿多产竹。起居饮食。与相接也。故名所居曰竹圃。子其为我识之。余与公振。交虽日浅。而有倾盖之故焉。窃覵其节操坚贞。凛乎岁寒而不改。心志通明。裕乎应用而虚受。学问切磋如也。见解迎刃如也。直而不阿。清而不俗。吾视公振犹竹也。居虽无竹。犹可以名之。况土之宜而多产者乎。噫竹于贤比德。其遇不遇幸不幸命也。禹贡之登筱。周雅之咏苞尚矣。其遇而幸。而凤鸟不至。嶰谷之筒谁截。藜火不照。木天之简谁检。天塞空谷。声色殄瘁。蹭蹬如子者居之。坎壈如余者记之。竹乎竹乎。余窃悲汝之不遇而不幸也。
心泉记
左丞相蓉庵金公。引疾养閒于城北三人台之日休堂。堂之制才数楹。而不斲不砻。𦯄檐药栏。旋马且不容。昭其俭也。堂后巨石盘迤。隤而下。至屋之霤而止。凿其隤。矩为小塘。疏泉源。行之地中。经数十武遇石。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85L 页
刳而沟之。盖以甓被以莎卉。不知者以为槛泉瀵涌出石上也。承以小笕。坠之塘中。琮琤瀄汩。如笙箫哳而玦环鸣也。玉溜澹淡。鉴面平正。清滢不滓。可濯可湘。盈科而后窍以泄之。㶁㶁循除去。爰有碧梧青松海棕之属。列植于傍。交柯结荫。蓊然有碍日之势。润气滋砌。苔藓浸淫而上。唐陈窔奥阴阴有洞天气。一日公语某曰余祟在火。当夏而剧。所以用意于玆泉。非直为耳目役。将以惺吾心也。故名之曰心泉。镌于厓而常目之。子其为我识之。窃惟公以霖雨之姿。当大旱之日。八埏之士。以公之进退。卜世之治忽。虽公亦岂不以经济自任乎。而一卧林樊。与世相忘。寓乐嵁岩泉石之间者。此岂公之素心哉。朱夫子西阁诗曰借此云囱眠。静夜心独苦。安得枕下泉。去作人间雨。方公之静夜无寐。一念周寰宇。闻清声入户。推枕蹶起。思欲使玆泉为曹溪之洒西江之激。苏天下病暍煦沫之众生而不可得。则公之心其亦苦矣。若乃以此为怡神悦目之具。浇花灌蔬之资而已。则此乃畸人逸士遗世之所为。非心乎泽物者之所可安也。于是乎相公名泉之义。较然有在。而小人之腹。亦可以度君子之心矣。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86H 页
朴孝子 旌闾记
公讳兴枝字烨如密城人。密城之朴。胜国仕松京。后居本贯之小龟龄。又徙咸安之杜谷。有讳景元官节度使。子讳建文官上将。豪举有气槩。载本郡志。公盖其后云。公生而天性至孝。嬉戏不咈亲志。获新果必归以献。竭力供滫瀡。不以贫窭懈。侍疾血指灌口。竟得回苏。前后艰庐居拚擗。六年如一日。邻里感叹。又移之于忠。遭 国哀设坛望哭。心丧三年。呜呼。此岂有为为之哉。根于天性而然也。五世孙性一大惧先徽之就泯。跋涉叫 阍。得蒙绰楔之褒。乌头赤脚。侈人观瞻。于是道东南者。咸知咸州有孝子。而性一之能世其孝也。
观水亭记
天地在积水中。无往而非水也。瀯之江源。发于头流。东驰遥遥。行数百里注于洛。皆水也。台在江之一曲。而所观不过莽苍。总之以水。不几见笑于大方乎。认毫末为马体。指拳石为泰山。不亦诬乎。是有说焉。夫天数起一。阳变阴合而水之形成焉。涓涔之细。河海之钜。形虽殊而理则一。拘于形者劳而局。推以理者约而通。窥衡箫而测周天之度数。准土圭而均四方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86L 页
之道里。达乎理故也。余友石濑郭公处一。少肄公车。述作等身。既试于有司。贾不售。遂尽弃之。闭户观古人书。暇日辄步屧至江上。啸咏舒畅。乐而忘归。镌其崖曰观水台。其意盖有取尔也。夫水知者乐也。其涵混浩漫之量。咆哮奔放之势。溪谷涧瀑之琮琤。陂湖池泽之涟沦。非不欲周览博观以助吾气。而顾力不能耳。操之有要。亦曰理而已。据一曲而知一江之水。据一江而知天下之水。推而至于瀛海之外涬溟之始。则不离跬步而郦元桑钦之所不记。魏源怀仁之所难穷。无不毕集于吾目中。此岂非观之之术乎。公尝欲构亭于台傍。以为休息之所。未就而歾。公之从子淳宇。与门生若而人。鸠财僝工。克成厥志。役既讫。请余书其事。夫江山形胜之美。诗酒优閒之乐。与夫世德壮迹。公所为序及诸贤述作备矣。余知公者也知公名台之义。在乎玩理而不局于所观。故为之说。使揭之楣。
朴氏两世烈妇 旌闾记
孟子曰可以死可以无死。可以可以无之中。有义在焉。义圣人之所慎也。故曰慷慨捐生易。从容取义难。此盖为知道者设。非可以骤语于中人以下。况于妇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87H 页
人女子乎。学生朴基福妻烈妇李氏。平靖公讳约东之后。幼以婉昵闻。及行服衿帨无违。大得舅姑欢。未几夫子婴毒疾。李氏躬药饵虔祷祀。竟至大故。时李氏龄二十。哭已收泪。凡附身附木。亲自敛殡讫。关户谓家人勿饮食我。我从夫子地下有日矣。扃锁甚密。舅姑泣户外曰吾一子亡一子幼。汝今死矣。吾畴为命。幼者壮而室而子。子于汝矣。盍俟诸。言已仆地。李氏惨然开户。奉持号泣。俄而苏。自后容不戚涕不洵。执箴纫供滫瀡如平日。舅姑竟以天年终堂。举叔之子而子之者稍长。抚顶而泣曰吾所以不死。以舅姑在也。汝若有立。当行吾志也。及其子冠而病夭。李氏呼天者再。遂立殒。子妇闵氏闻变而至。昼哭如礼。丧毕后绝饮食十五日亦终。呜呼。李氏之始。义可以死故欲死。其终也义可以无死故无死。及其可以无死之义。变而为可以死则乃死。使其子在者。李氏之死。固已素定矣。闵氏则有可以死之义。无可以无死之义故遂死。一皆断之以义而无毫发爽者也。向所谓圣人之所慎者而妇人女子能优为之如是乎。况一室而并耀。继体而传芳。求之往牒。亦罕觏矣。呜呼烈哉。乡道士上其事。 今上二十五年戊子。特下绰楔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87L 页
之 命。阁既成。请余记其事。余居同乡忝同宗。歆艳已久。据原状而乐为之说如右云。
钟山斋记
宅于钟山之下曰菊田。田郭氏庄也。置瓦屋一铺。俾肄业者区焉。属余为之记。余曰山之以钟名而斋之扁以是者。其有取矣。记曰善待问者如撞钟。大扣则大应。小扣则小应。夫抱笭箵而登斯堂者。书同文也。师同道也。有劄住脚跟。不役役于四寸。而优造乎体验涵养之学者。搯擢胃肾。刿鉥心目。拟步乎作者家阃域者次之。骈葩俪藻。哺糟啜醨。以求售于一夫之目。此又每下者。之三者随其等衰而求无不获焉。未知居业于斯者。果能拷蒲牢而求大响乎。抑将起寸筳而为小扣乎。必有所择于斯而处之者矣。郭氏故文献之世也。芳庥所及。蔚有誉髦之可观。盍相与攀跻而勉旃。吾闻丰山之钟。霜降而鸣。霜降即菊华之时也。菊田兴旺之眹。安知不自钟山斋兆也。记之以为左證焉。
寒泉斋记
余志感之述既成。赵孝彦作而言曰。子之序若诗。宛转顿挫。缠绵悱恻。读之有遗音。可备玆斋故事。而于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88H 页
斋之实。略而不赅。若别为铺叙。俾后之读子文者。有以徵焉。则实玆斋之幸也敢请。余曰固也。实未暇及焉。夫世之占胜者。谋于野则少靓阒之趣。遁于谷则无夷旷之思。浅而不露。深而不局。俯仰山林之下而跬步市朝之间。为最宜也。艅航之山。东迤北折。为饱德紫邱。而傅以名村孔路。鱼盐之凑。冠盖之冲。亦一都会也。介两山而峡。设奇岩以固其门。流清涧以疏其气。洞府缭窈。居民鲜少。爰有青松绿竹椑柿枣栗椅桐檿柘之饶。踯躅山矾金盏牡菊。扬芳崖澨。幽香四时不绝。据上头斋实区焉。茅茨数椽。隐约于垂柳荫樾之间。尽佳境也。孝彦雅性恬淡。无求于世。而独斤斤用力于是。日扫溉庭除。修饰樊楥。扱衽采药。酾渠灌蔬。炉薰昼永。端坐读书。客至则烹黄鸡酌白酒。与之讲讨经史。评品泉石。纚纚忘倦。至若官政之纰缪。乡俗之疵颣。袖然若无闻也。古所谓闇修自乐之士。孝彦其近之矣。余于是斋不啻宿趼。与孝彦交最深。故道其详如是。若夫斋之废兴。扁之取义。前所述备矣。玆不复赘云。
三德堂记
大良之山。自伽倻以南。最雄杰秀丽曰吾道峰。过峡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88L 页
崛起为仁德山。南曰论德。西曰讲德。讲德之下。有磻溪里。形家称福地云。吾宗人瑞长自八溪来寓。扁其堂曰三德。余诘之曰德得也。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也。山之有三德。何与于子。且德惟一。可二三乎哉。瑞长瞿然跽而对曰夫我既名其室。反而求之而不得其说。愿有以教之也。余曰河图之数。天起于一。一以函三。一者数之原也。三者数之倚也。故三才三光三事三礼。皆以三为度。此自然之数。而亦一理之所函也。是以不参以三。惟一是监。则万化之情。可得以观已。子果能以纯一之诚。居主一之敬。以全其所得于天之理。而初非由外而铄我。则虞书之日宣三德。箕范之乂用三德。皆不待他求而在其中矣。康节诗曰滢净云閒月。分明雨后山。中心无所愧。对此敢开颜。夫然后顾三德之扁而无愧心。瞻三德之峰而开好颜。未知瑞长以为如何。瑞长复跽曰敢不拜教。请揭诸楣以常目焉。
一可亭记
一可亭在北营之北一弓许。又石李侍郎实经始。与里人暨宾僚以游者。为习射观德之所者也。记曰射必志鹄。又曰各射己之鹄。今夫布候斯设。朱极斯佽。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89H 页
众耦蹑级而趋。观听如堵而环。钩弦闿体。志在正鹄。其志之所之。必有可言者矣。縢鞋约臂。援霹雳叫饥鹅。苟得一隽。以赌喝采而倖赉予。此非里人之志鹄乎。靺韦跗注。矜懻夸儇。效伎而求升班资。当意而蕲蒙色可。此非卤簿希进者之志鹄乎。遗簪倒佩。博塞欢呼。并耦拾发。作色心竞。祈丰上之爵。佐一日之欢。此非士夫从游者之志鹄乎。乃若侍郎之鹄。其不志乎此也。侍郎以王室懿亲。夹辅则袭弓箕之肖也。忠勤则秉金矢之直也。盘错棼结。欲其解纾。辛咸甘苦。欲其调济。斤斤终日。体疲神倦。则不得不资高明之具。玩游息之艺。以操缦而安弦也。于是乎选徒约日。莅玆亭而观焉。古所谓参连白矢之制。驺虞狸首之节。虽不能一一讲复。而方其正内志直外体。跃如而立也。侍郎之志。其有所在乎。晋人之嘏投壶曰夹辅王室。为诸侯主。唐臣之卜射乌曰陛下寿万岁。臣为二千石。宋帅之祝碎柳曰一箭天山。以此为识。侍郎之志。其亦如此。然则侍郎之与众人同射者鹄也。其所不同者。射鹄之志也。未尔则岩廊石画。清宴可闻也。鸿朗牙签。书史足娱也。侍郎之所乐。必在此而不在彼也审矣。至若玆亭命名之义。沿革铺设之始末。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89L 页
有前述之掌故在焉。愚何敢赘焉。余于是益信侍郎之立志有的。而乐为诸君子道之。
栗里斋记
卢生宜中居丹邱之栗里。筑数椽为肄业之所。因以所居为扁。种柳为门。栽菊为径。盖慕靖节而为之也。余曰子知靖节之所以为靖节乎。先生当义熙鼎沦之世。抗义肥遁。宽乐令终。此君子忧违之事也。自群圣没微言绝。刑名法术之学。清净虚无之教。喙喙争鸣。蓁芜吾道。至若刘中垒之典雅。扬执戟之宏深。犹未免左摸右索。未窥实际。而先生之诗曰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其恻怛悲苦之旨。非有见于圣人忧世之至意。能如是乎。文章弊于建安,黄初。娇儿姹女。淫污钟吕。三百篇之遗。盖不可觌矣。先生之作。刊落浮华。咀嚼真腴。冲澹简奥。为千古作者门庭。可谓有德有言矣。子之寓慕者其意。毋亦出于此乎。卢生俯而对曰敬闻命矣。遂书于斋之壁。
李壮毅公 旌闾重修记
李壮毅公贞忠卓节。备载于西征录,青野漫录。杂出于眉叟老先生记言。当代之秉木天管掌兰台诰者。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90H 页
必博采广蒐。大书特书不一书。昭乎如日星之丽天。阅千百世不磨。岂待表厥宅里而后著耶。亦岂待圮而复修而后不泯长存耶。呜呼。表宅里 上恩也。圮而修孝思也。是役也不可已也。若其甲子殉忠之迹。是阁移改事实。前记备矣。不容更赘。而第有所兴感者。吾先祖武肃公。与公死生交也。内外和应。竟遂一剑成仁之志。使贞忠卓节㬥白于天下。吾先祖与有力焉。追念两祖事契之密。不觉涕蔌蔌沾臆也。
骊平君影帧阁记
老杜丹青引曰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盖褒公鄂公传神于曹霸之画。而活动于老杜之诗。传神者有时而泐。而活动者经千百世如一日。呜呼。言之不朽人能如此。粤在 长陵丁卯。虏闻甚章。京师戒严。横城贼李仁居闯机称乱。屯于曲桥。监司不即启闻。势甚猖獗。县人陈公克一以前县监家居。奋梃大呼曰有贼不讨。何以生为。先登击贼。斩十馀将。流矢穿肘。血渍战袍。既出日已暮矣。裹创告诸将曰贼起屡日。官军不至。朝廷必不知也。吾今驰告 阙下。明日此时。与诸君相见于此。诸将皆佯应曰诺。至期果然。众皆神之。居几日公又誓师斫营。洪宝等大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90L 页
军踵之擒仁居。贼既平。朝廷策勋超阶。行封如例。赐铁券。图形于麒麟阁。此副本也。阅三百载。绡面不涴。凛凛如生。后孙之居武陵者。阁而奉之惟谨。且恳于余曰阁无记。子今世之能言者。愿徼惠焉。余曰公之勋业在史官。炳烺煊赫。如䨓霆如河汉。将砺泰山而带黄河矣。像亦不能为助。而况于言乎。而况于余之不能于言者乎。不朽公公也。余何敢焉。
山海亭重建记
自地高一寸至于峻极于天。皆山也。自涓涔滥觞之始。至于百川注之。不知何时已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止而不渴。皆海也。然则盈天下者。只是山与海而已。岂一邱一壑之所得而专哉。虽然山虽高而顶上已不属泰山。海虽钜而犹不离于形气之囿。则至道之大。又非山与海之所可槩也。南冥曹先生少日就养于金官之妇氏乡。筑室讲道于神鱼山下三叉海上。扁其亭曰山海。盖因培塿而想泰山之高。据一港而推稽天之浸。而若其形而上之道则超乎有物之表而无名状可拟。先生之所寓意者。其不在玆乎。先生没后。士林建书院于亭之东。龙蛇之讧。厄于灰燹。许竹庵,安竹溪诸贤重刱于创痍之馀。而亭役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91H 页
则力绌未及举。揭其扁于院楼以寓存想者垂三百年。 今上戊辰。以 朝令撤院。俎豆遗墟。鞠为茂草。府之人士咸咨嗟曰院之废天也。亭不复。基责不在吾辈乎。入告府伯李侯。侯曰吾责也。捐若干铜以需之。查出学田几顷。于是一境竞观。鸠财蕫工。犹恐或后。拓讲堂旧址而新之。其制袤六楹深一室半。功既竣。社中人致书请记其事。余谓先生之道。泰山不足高也。瀛海不足大也。亭之废兴。不足为道之升沈。而后人之瞻想寓慕则不可谓不为助也。天佑斯文。之亭也复起于榛芜灌莽之馀。翚飞鸟革。形胜改观。安知江右奎明之会。不自此兆眹。而吾道之兴可几也耶。道不远人。求之则是。有先生之书在。
勿川书堂记
古者州闾所建之旗。其名曰勿。盖以字形似旗脚。而挥而禁止之谓也。自二十五家之里什伍上之。至比闾党乡属连侯伯。各有所统。其曰旐曰旟曰旆曰旂。大小虽殊。而其为勿一也。颜渊问克己复礼之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盖颜子之于仁。三月不违则圣之亚也。才差失在接物之微。谨乎此则浑然矣。故所问在目。常人则不然。素无持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91L 页
守涵养之本。而知既不足以知至善之所在。则当勿而不勿。不当勿而勿者夥矣。且前者勿而后复萌芽。过者勿而来又接续。则将轧轧乎不胜其勿矣。必也务本乎。本者何。诚敬是也。胡子曰一诚可以消万伪。一敬足以敌千邪。大本既立。则孤军之克。点雪之消。其为勿之功也易矣。然则本立而勿。方伯连帅之旗也。外交而勿。闾师比长里胥之旗也。在颜子地位。闾师比长里胥。各率其职而天下宁矣。下此则方伯连帅不莅其禁令。士之失伍离次。不可胜诛矣。金君镇祜从余游数十年。才鲁而质厚。志笃而学专。沈潜之积酝藉之诣。求吾党鲜俦焉。余畏而爱之。闵闵焉冀其成。如农人之望岁也。近构小堂于所居勿川之上以居业焉。请余演其说。余惟勿之为勿。夫人能言之。而槩以颜子之勿。蕲之于后辈。则将见泛而不切。劳而少得。失先后缓急轻重之序矣。书此以规之。且以自省云。白兔流头节上浣。晚醒病夫书。
南溪亭重修记
屏山诗曰南溪抱山流。润气滋林麓。梦罢午囱阴。清风在寒竹。盖其泽物之仁。寤言之怀。蔼然溢于声韵之表。有非后世掺觚者流所可道得也。芳谷卢公。以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92H 页
墨斋先生玄胄。夙岁蜚英。栖迟于马曹牛刀之间。而无几微见于色辞。随遇尽职。民蒙其泽。及夫朝著一变。凿枘不合。则翩然高蹈。徜徉于泉声岳色之中。一枕黄粱。念绝名缰。日与贤士大夫论文说礼。没齿无怨悔。百世之下。清风犹洒然也。亭名之扁以南溪。其不取义于玆诗乎。亭圮而扁不传。扁不传而其义晦而不章。此士林之所共嗟惜者也。后孙上舍生应祜慨然发愤。甄材募工。拓旧址而新之。阅几月功告成。走书请余识其事。余惟追先修废。夫人有之。而若夫芳谷公济物之弘。知几之哲。非玆亭无以表见。而百年灌莽。翚革重鲜。使后人登斯亭而知名扁之义。因其扁而想见公幽贞嘉遁之高。此岂特桑梓之敬箕裘之述而已哉。记曰祖先有美而不知不明也。知而弗扬不仁也。上舍生其免夫。
孝妇赠贞夫人尹氏 旌闾记
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古之孝子亲殁既葬。天雨雪伏墓号哭曰得无寒乎。扫雪布衾以温之。迅䨓疾风。亦号哭曰某在斯。盖欲亲依以安之也。此如事生如事存之推类以充之者也。金罗郡有孝妇尹氏。即副护军金宗允妻。幼婉昵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92L 页
贞淑。检身以礼。及归甚得舅姑欢。家已窭。躬织纑以赡甘滫。勤身竭力无迕色。舅姑安之。姑尝遇痢㞃。孝妇祷辰请代者屡旬获良已。人以为感而致也。姑以天年终。孝妇号擗顿绝。以草茅庳狭殡在外。昼夜省侍不旷。岁乙丑大风雨拔屋走石。孝妇抱殡号哭。自晡至晨。至风定乃止。盖殡在深山中。狐虺之所伏。鬼魅之所邻。风颠雨注。拟步如漆。非天所卑之纯诚笃孝。其能无怖乎。比古人为尤难矣。闻有大虫守殡侧。每夜迎送孝妇驯如家畜。斯亦理之所有也。呜呼孝哉。尹氏籍坡平。昭靖公讳坤之后。金氏贯金海。濯缨先生之傍胄也。
孝妇梁氏 旌闾记
性天产也。飞之于德牧。走之于符拔。禀其全者也。豸之忠蜼之孝。窃脂之廉谢豹之耻。草之屈轶木之雄常。各赋其一偏而无情意作为。无情意作为者天性也。人为甚。曰圣曰贤性者也。至若夫妇之愚。夷裔之微。厮养之贱。亦有一事一行之纯乎天。纯乎天者性也。性之所感。天必应之。斯亦理之固然也。三岐士人白重镇妻梁氏。生于委巷。非有姆傅彤管之规诫。阿大封胡之相长。而性于孝。自于归奉偏姑惟谨。家甚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93H 页
窭。滫瀡无阙。姑老爱食酒。家乏酿则躬沽以进。不计远近。动必扶持。不使人替。愉婉洞属。无晷刻小懈。一日姑下堂而跌。以至陨绝。孝妇叫天哭诉曰扶护失谨。咎实在妇。愿以某代某之身。有顷苏曰天监汝孝。使我延生。时姑年八十矣。加享四岁而没。邻里感叹焉。呜呼。梁氏之孝。可谓纯乎天者也。偏全虽殊。而其造乎至极则哀号一声。其能不上彻穹苍。其应捷于桴鼓者乎。其孙乐礼乐寅贫不自振。而竭蹶拚吁。得蒙绰楔之典。孝之不匮可书也。
裴氏金孺人孝烈 旌闾记
彼苍苍正色者天耶。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天其物物刻而雕之耶。其能一一领略耶。盖在上者天之形也。命物者天之理也。理赋于人而为性。故叙曰天叙。秩曰天秩。一理吻然。天人无间。天子宰相之权。可以生人而不能续已绝之缕。华扁卢跗之术。可以起死而不能治不可为之疾。今有委巷匹妇之无知。而能为天子宰相华扁卢跗之所不能为者何也。能于天故也。能于天者何也。诚以感之而已。铁城士人裴箕五妻金氏。天性至孝。事姑甚谨。患痢㞃。金氏沐浴祷辰。愿以身代。经几昼宵不懈。姑绝而稣。以终天年。夫婴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93L 页
毒疠方殊。金氏血指以延数月。忽又殒绝。纩将属矣。金氏自刲髀肉。煮汁灌之。夫顿然而醒。遂良已。至老与偕。呜呼。祷辰愿代。非延算之术。血口刲髀。非对證之药。而其应如响。立见神效者。是孰使之然哉。诚格于天。一理无间故也。程子曰天人之间。只是感应而已。孝烈至于感应神明则吾无间然矣。 今上辛卯。因多士号吁。得蒙绰楔之褒。斯亦天也已。
晋阳掾厅重建记
周职方州牧皆有府史胥徒。与下士同秩。禄足以代其耕。汉制郡吏县吏任郡朝县朝。选贤能补令长。三考居上绩。升为刺史太守。公卿缺则以次用之。东国在罗丽之际。圣骨宗姓出为村主户长贰令出治。所谓麻珍餐令同正皆是也。 我朝以刑名等威驭下。一落吏籍。更不齿于仕录。虽茂才髦俊生于其间。终身坎壈于刀笔筐箧之间。不自振拔。有识者颇恨之。晋康古称名州。负崇山滨大江。地踔以远。有桑麻鱼稻之饶。其民宽缓阔达。好议论矜己诺。号称难治。居是邦者非清慎宽简名德大夫。无以镇之。其掾主吏虽局于资地。枢要力势固自如也。官政之治忽。民命之休戚系焉。其不轻而重较然矣。直衙廨之南。有堂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94H 页
穹然而峙曰掾厅。妥前任道伯州牧名案。诸吏游焉息焉莅事赋政之所也。不幸去己丑冬。毕方告灾。黔墉赭垩。鞠为荒墟。凡州之人士吏卒舆儓裨贩。环视叹咜。佥曰玆焉不复。晋不为州矣。州牧赵侯捐四百铜以为倡。僝鸠得近万赀。始手于辛卯四月。粤翌年三月工告讫。为堂深二室袤十楹。仍旧贯也。堂既成。姜文璜,崔星胤等。遣人走白曰宜有记也。请泚笔焉。余谓今之掾吏。即周之下士。汉之仕郡县者也。古今异制。虽不登于明试黜陟之课。而善恶因果。在子孙不爽也。见今洪支鼎阀甲于东方者。非村主户长之裔者有几矣。其可不畏天之威而自重其身乎。一举足一摇目而百里之涂炭。衽席判焉。呜呼可不慎哉。可不惧哉。书归之。以寓箴戒焉。
烈妇柳氏 旌闾记
夫死而从义也。苟义矣。人无异辞。而就其中有可议者三。一曰夫妇之爱也。如公父歜之妾自经于房者三人。二曰履仓猝而不知所为。如潭州之陷。妇人赴井者以千数。三曰遇强㬥而抗节。如皇甫规夫人被刲阴瑜妻之还尸是已。事端万殊。不可枚悉。而若其从容平地。无所系累。而见得一个是而就之者。千百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94L 页
人仅一二焉。晋州故士人姜俨妻柳氏州大姓。幼婉昵端洁。动止有范。合卺七月。以时险不复有见。因病亡。柳氏见星而往。哭诉于柩前曰非敢缓也。且有须。过三月便即相见。盖知有身也。遂闭户不通外人。进勺饮延三月而娩已。诀父母曰夫子之血肉全。能事毕矣。当行吾志。遂绝不饮食而终。呜呼。结亲才半岁。仅一见耳。夫妇之爱非有殊也。舅姑父母在。非无依赖也。非有仓猝不得已也。惟其见得一个是而矢心必蹈。至于三月之久。天道少变而犹不变。以遂同穴之愿。向所谓千百人一二者。柳氏有之矣。吁其烈哉。绰楔之褒。已在 先朝。而海左丁尚书尝记其迹矣。中经郁攸。后孙某慨先徽之不振。惧芳躅之就泯。重新其阁而要余书其事。慈孙孝子之用心可敬也。
涵月亭记
余友月皋子亭于月横溪上。扁之曰涵月。余造而诘之。曰异哉子之名亭也。夫月在天中。万国同看。溪若亭。为形于两间。不啻沧海之蹄涔。马体之毫末。而欲专飨独美。其名不已夸乎。且月遇夜而功。夜于昼半也。自哉生明积三五而盈。才盈便阙。计三十日得全月仅一夜。埃云雾雨又败之者居多。月之暂而不恒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95H 页
盖如此。曷足以为常目之资耶。月皋子哑尔笑曰始吾以子为喻诸道。何拘也。夫以理观物则物不物而理自通。以物观物则物自物而理不明。方诸见月而津。海水候月而潮。月与水形虽殊而理则一。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月无乎不在也。朱子诗曰肯誇心月夜同孤。心亦月也。双湖胡氏曰万物各具太极。如月在万川。太极亦月也。邵子曰乾遇巽时观月窟。先天图右方三十二卦皆月也。彼轮魄匡郭朓朒盈虚。特其影子耳。曷足以尽夫月之精蕴哉。且日月同起于角。与天左旋。日不及天一度。月不及天十三度。渐次落后。至于会而为晦。然则昼未尝无月也。朱子曰望时月正受日光。望以后日月渐次斜对。人之处中土者。只见其偏傍。故谓有亏缺。若使飞越几万里外。与月正对。则必常见其圆。然则月未尝有亏也。若夫纤云滓秽太清。月何与焉。目寓成色。以名吾亭。何专而夸之有乎。余起而谢曰奥矣哉。子之说月也。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辥夫人 旌闾改板记
粤玄黓漆齿之猘也。匝域糜烂。淫秽黩天。于时士大夫妻女之婴是毒者。举皆仓猝办命。耀节成仁。而乃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95L 页
若智足以全夫家。勇足以割所爱。从容指顾。成就大义。余于辥夫人见之矣。夫人即御侮金公承绪之妻。金嵩善大族。笼岩先生讳澍以罔仆大节。名满中华。其后文戴公讳应箕以相业著 本朝。御侮公即其后也。辥亦名家。夫人曾祖兵曹判书玉川君讳继祖。以事业见东史。夫人生而贞昵。玉色纨质。妇容甚盛。有女亦端丽未行。方贼之剧也。公欲携与俱去。夫人曰金之祀获全幸矣。妇人何与焉。相随恐为累。推背送之。贼继至。夫人与其女正色立庭中迎谓曰。汝虽鳞介。岂不闻我东土礼义乎。吾当自刃不为汝手所污也。挥刃仆其女。遂自陨。贼环顾舌出。以为未始见也。每夜以血衣入公梦。指示生路。呜呼。何其烈之盛也。何其迹之伟也。 宣庙乙巳。特 命旌闾。岁久颓圮。板亦坏漏不可读。傍后孙辈闷芳迹之就泯也。谋所以重新。抄家乘而命余记之。余方病喘卒卒。而嘉其阐善之至意。强为之说如是云。
炳烛室记
昔师旷勉晋平公学。公曰寡人老不能也。旷曰臣闻少而好学。如日之升。壮而好学。如日之中。老而好学。如日之暮而炳烛。君盍炳烛焉。今余老矣。若过五三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96H 页
日。便是望八人。神思衰落。疾𧏮缠绵。无复意于斯世。而自念少日尝奉教于大人先生。窃有志于此学。而忨愒等待。卤莽㬥弃。辊到稀年而汔无所成。穷庐之叹。曷有其已。呜呼。岁月易颓。气血已凋。而兀者所谓尊足者存。则一息未泯。其容可已乎。案有紫阳书一部。庶几朝夕从事于斯。今日格一理。明日验一事。赖天之灵。积而至岁年。则庶可以补其前刖矣。虽未能弭羲和之节。驻濛汜之景。而继晷之明。足以自照。比诸在窣窣黑暗里。坐而待尽者。不其有间乎。揭诸壁以寓目焉。
四守堂记
孟子曰守孰为大。守身为大。身者万事之干也。大学所谓家之齐也。心之正也。中庸所谓素其位而行也。庸言之谨。皆是修身之要也。君子之于修身。孰不欲砥砺澡雪。慥慥从事于斯。而其或暂而不恒。作而旋辍。则所得非已有。而终无以为积德之基矣。子曰知及之。仁能守之。惟守也故可久可大。而至于化之之圣不可知之神。皆由是而阶焉。娥林故处士卞公万栻。笃志劬行。信道执德。扁其所居之室曰四守。守家也守分也守心也守口也。之四者。盖修身积德之要。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96L 页
而公之有志于斯者。亦可谓知所本矣。谨按其行录。公家素清寒。能勤而不匮。俭以赡用。教子孙以义方。待宾友以诚礼。闺门落然清净。嗃嗃而恩爱洽。怡怡而绳检密。邻里咸取则焉。雅志林泉。不规进取。常以为富贵命也。不可强致。如不可求。安之而已。荣启期之带索而歌。张长公之见险而还。实先获我心者也。是以歆羡不萌于心。咨戚不形于色。徜徉溪山。甘老明时。其自乐而不愿乎外如此。而至心之为物。最难名状。圣贤千言万语。皆是存养省察之要。而惟其过于操切则有越把捉越不定之病。缓于防检则有放教他胡走作之失。惟是敬以直内而已。守字之义。在勿忘勿助之间而敬之效也。公之意其亦有见于此乎。口是兴戎出好者也。祸福之招。在所当慎。而不宁惟是。腾理辅颊而无其实者。古人比之鹦鹉。故子曰君子其言也讱。又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所以为学。自不妄语始也。守之如瓶。无易由言。岂但为慎枢机而已乎。惜乎其嘉言懿行。为郁攸所厄。寥寥乎不传于后也。曾孙源瓒惧夫愈远而愈湮也。蒐辑诸先辈唱酬之诗若干首。缮写一本。嘱余记其事。余以老病昏瞀。曷敢相是役。惜公之埋没不章于世。嘉贤孙之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97H 页
能守先志也。书此以归之。
瞻慕斋记
道栗溪而南。丰山洎然而歇。深谷蓊然而幽。竹木拥翳。梧柳对峙。爰有数椽茅藋。占位于其间。乃赵氏瞻慕斋也。其深可以隐。其敞可以舒。烟云变态。可以应接游人。余间尝造之。其主人洛彦甫。揖余而言曰斯丘也。吾屡世衣履之藏也。吾家君以瞻依寓慕之无所。因旧塾而稍侈其制。以朝夕焉命不肖辈起居肄业于斯。之斋之所以筑也。愿赐一言以颜之。余作而曰夫德莫盛于孝。孝莫大于追远。凡人之情。过庙社则趋。见桑梓则敬者。缘境而心生故也。瞻望堂斧。霜露濡降。悲风赴壑。万松振鬣。此孝子慈孙之所以焄蒿恻怆。而筑室而感寓焉。致敬而著存之。犹恐其思之不专而诚之或弛也。然则尊君之于孝。既克有终矣。且夫读书以穷理。务本以畜德。将以有为也。子焉而孝则顺可移于长。忠可移于君。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洛彦体尊君之志。瞻其所瞻。慕其所慕。油然而盎乎面。芴然而感乎心。则其为学也。将见知行并进。体用相须。非与口耳糟粕者况也。然则尊君之必命诸子。使之肄业于此者。其有意矣。余观洛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97L 页
彦甫详敏温雅。已有士誉。其幼子娟好静秀。克世其家者也。赵氏之孝。其将不匮。而其门之昌。可卜也已。是可书也。
咏归亭记
沂鲁水也。舞雩其城南之坛也。浴而风而咏归者。日不知其几千百人。而夫子独喟然与于子晢之言。尚论者以为有凤翔千仞气像何也。盖三子之撰。愿乎外者也。舍瑟之对。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常行之事。而语其至浩然有上下与天地同流意。今读至此。自不觉手舞足蹈。庶几有得于人欲净尽。天理流行之妙。圣师之与。不其在斯欤。安君性一。从性斋许先生学。得闻君子行己之要。筑小亭于溪上磐陀石上。颜之曰咏归。性一盖有意于圣门之狂者也。圣不可阶而跂及。则必也其次乎。学其次则终可以裁之以中行矣。恒人之生。有克伐焉怨欲焉忧戚焉忿懥焉。方其情炽性凿。熇熇炎炎。义不胜私。体不从令。于斯时也。濯清川之流。洒北囱之凉。朗诵程叔子四勿箴范兰溪心箴数遭。俛仰宇宙。历览昭旷。则灵台滢彻。表里无间。怨思消释。欲戒偏系。忧戚则循理排遣。忿懥则平心恕物。端绪昭著。瞭然在目中。斯可谓善学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98H 页
曾氏矣。不然则鲁城南。岂少咏归人哉。
庆州李氏 旌闾记
李氏在胜国。奕世勋庸。名德辉赫。详述于旌闾欐文。不必架叠矣。入 本朝爵禄名位。虽逊于前。而孝妇顺孙世不绝书。白庵公讳泰烨妻朴氏。事舅姑诚孝格天。多士拚吁。至被绰楔之典。其玄孙敬斋公胚光毓祥。孝感神明。联卓而蒙褒崇。吁其盛矣。迹载楔颂。诗思齐章注称妊姒之德而曰所以成之者远。易晋之辞曰受玆介福于王母。灵芝之根。醴泉之源。岂有无所本而然哉。余病枕垂尽。重违李氏之请。书此以示之。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跋
  
性斋先生文集跋
先生以丙戌九月二十三日易箦。粤明年秋。以刊遗集会于丹城之栗寺。明年岁俭议遂寝。己丑秋禾大熟。遂大会于三嘉之䨓龙亭。冬写材于智异山。翌年春。始剞劂于丹城法勿里金氏斋舍。周年而工告讫。总三十三卷十七册。阁而藏之。阁在法勿里中塘。凡四楹。堂曰丽泽六楹。大门四楹覆以瓦。库舍三间。以四月二十五日落其成。盖时稽则费广。费广则力绌。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98L 页
故其亟如此。考校之有疵。功之未致。览者宜有以恕之。
跋历代图
柱下载百氏木天之缃汗牛。历代图可无作也。千世之远。四海之广。知之欲纤悉则记之必浩穰。又可病也。图凡十帖。而上自涬冥鸿厖之始。下逮耳目之所涂。絮烦撮要。如掌斯指。一转目而淹宛委琅寰之富焉。穷乡謏学其用心亦苦矣。第其发凡立例。多以意刱。时与前史径庭。轻脱僭妄固可罪也。而时世之污隆。政俗之兴替。或因玆而可鉴。则观者其有以恕之也。甲子中元日识。
书沧洲先生许公挂冠诗后
昔吾夫子赞中庸之不可能曰白刃可蹈也。爵禄可辞也。若蹈之辞之而不离乎中庸之轨。则圣人必不以一节易之。而许之以不可能者尤审。粤在光海时。贼臣尔瞻用枋于朝。虽亲且贵如王之弟。薙之而不恤。尊为 先王之小君。方母仪东朝。而犹且幽之。举朝惴惴焉执纩以俟其鼻息。于斯时也。沧洲先生许公以郎潜下僚。作挂冠诗。拒其旌招。悠尔而逝。以自靖焉。呜呼。一赴其招。富贵固自在也。依阿模棱。行呼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99H 页
唱于内庭外衢者。不患无朋俦。而犹且澡身浴义。高蹈远引。宁遁世长往而无悔也。何其伟矣哉。若使公之行少为迟延。而是诗也勒成乌台之案。则公之族且将赤矣。何白刃如之。勇决于知几之神。明哲于保身之智。可谓能其所不可能者也。公之殁在 仁庙十二年。而徵辟皆不起。丁卯和虏。作诗寓忧愤。其制义之微。厉节之苦。皆可书也。癸亥丙子之间。溪岩金先生卓然为海东名节冠。公其庶几焉。
书曹老稼亭遗事后
鼎谷曹先生当己丑之煽。为噎媢者所捏。挤之埳而竟下石焉。君子曰天之报善人舛矣。盖未定也。定斯验矣。今观老稼公实迹与铭诗赞述。公即先生之世也。天之丰其质剂。以赢后人。其理尽不诬矣。夫孝天德也。方其至诚孚格也。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金石可透也。鬼神可质也。与高高在上之天。至尊无对之帝。执契唯诺。交手相付。此岂与浮世所谓势利荣禄赵孟之所予夺者。比伦而言之哉。公性于孝。自孩提有识。跬步不忘亲。所谓邻游怀枣。试场赍馔。特其一二粗迹也。早治举业。汔有成矣。而以废一日之养。慨然弃之。充是类也。虽禄之以天下不顾。非过言也。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599L 页
至诚所孚。无物不格。渔师忘售而供馔。酒媪献佳而助养。鹫鸟驱鸠而备药料。呜呼。此岂人力也哉。公之子妇梁氏。以善养闻。孙秉万竭蹶褒阐。既蒙 貤赠。而又遍求当世士友赞述。以图不朽。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公家之谓矣。公之学。专用心于内。尝有诗曰人皆爱山花。我独爱其实。观人不以貌。所贵心如一。构书屋于瑞石之南。俯读仰思。躬行力践。训子侄必以朱子书节要,退陶言行录。为常目之资。至于词章技艺。视之欿如也。然则公之所以全其天德而施及后世者。不惟生质过人。而学问交修者在也。吁其可敬也夫。
跋先祖武肃公文集
我朝有四大厄难。曰岛夷之抢也。曰逆适之滔天也。戊午 西宫之幽辱也。丙子下城之孤注也。世之以勋劳节义名者。咸于其一。至于再而三而四则盖未之或觏焉。我先祖武肃公生于世七十三年。适丁是会。协赞中兴。扶植伦纪。旂鼎竹帛。在在生辉。天之以多难启我邦。而以公相终始者。其亦有数关于其间也。虽然大乱戡而金瓯无缺。天日明而伦纲复正。之三者可谓无憾矣。而眷言西方。周鼎已沦。一部春秋。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600H 页
无可读之地。此公之所以裂冕长吁。临歾而不瞑者也。今幸蒙 恩。得与三学士诸公陪侍三皇于云軿香案之间。公于是不其恔矣乎。若其有光于 圣朝。树风于来世。佥君子赞述在。太史氏又谨书之。非后孙之所敢知也。
跋隅谷郑先生实记
世传隅谷郑先生当革命之际。能废视而全节。呜呼。先生之于视。可谓废于外而明于内。废于近而明于远者也。方丽箓之季也。君纲解纽。政荒民散。北风雨雪。乱亡兆矣。举朝蒿目。拟步如漆。罹患害而玷身名者相环。而先生以知几之神。灼见去就。托疾长往。高蹈物外。其为视何明如之。 圣朝龙兴。群品咸睹。鲜车怒马。行呼唱于内庭外衢者。皆褚渊溤道之俦也。眼前光宠。非不艳矣。柰史臣抽管而在后。天下盱衡而巷议何。所视者不过眉睫之近故耳。人生几何。身后千载。先生于此。卓然有见。干旌束帛。结辙于门外。而一托任溤。身全道伸。与耘冶诸贤。并美于千古。而其泯然无迹则又过焉。退陶夫子过遗宅而兴感。其意盖在此也。其后孙象禹继述其父志事。裒辑晋阳邑志及鼎冈啜享事实。群贤歌咏赞述。编为实记。请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600L 页
余置一言于卷端。余敬受而阅曰富矣哉。更何赘为。但世人见松叶试刺而谓先生不视。挥鸡啄粟而谓先生能视。不知先生之视。视于内而不视于外。视其远而不视其近之为视之则也。呜呼。孰谓先生之废其视哉。
跋光州卢氏世稿
右卢氏诸贤之迹。皆非待世稿而传者也。东岳先生斥佛一疏。砥柱吾道。史氏必屡书不一书矣。墨斋先生渊源道学。景贤录己卯录。在百世可徵也。其后承之弓冶相传。形禅气授者为十六贤。皆有集有稿。遗芬剩馥。久而不沫。今玆之刊。不已赘乎。按周礼司徒掌族联之法。奠世系辨昭穆。又有惇史。凡一家言行。皆载记以垂后之编也。其亦卢氏之惇史乎。唐贞观中。帝欲以房杜居天下首。命修万同谱。竟以山东之卢与崔为先。永徽中欲以武氏题上头。卢崔氏输数十世文献以上。帝遂令武氏次之。其门户之盛如是。东国之卢。出于山东。虽不可考。而今见世稿。其积累之厚培壅之久。已过十世矣。宜其后昌大煊赫。与中国之山东。迭兴也无疑矣。书诸后。以为他日之左契。
题沈松史诗板后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601H 页
余友龟峰安乃叔。与沈侍郎松史善也。松史尝赠乃叔诗。松史既没。乃叔感念久要。刻玆诗以寓目焉。昔刘孝标作广绝交。极论势交利交之情态。世以为名言。松史尝位于朝光显矣。其力足以浮沈当代士。而此诗在巾衍积二十稔。今宰木拱矣。鬯匕不继。世不复知有松史。而乃叔独追感知己。揭于楣而存想之。呜呼。乃叔之用心可知已。彼孝标之所云云。独何人哉。余于是益信无好人三字。为诬一世语也。
书郑氏河孺人行录后
大孝无显行。至道在平易。世之谭孝者。例以神异相高。家抽孟园之笋。人跃王冰之鲤。灵符诡躅在在皆是。余于是窃有惑焉。今观河孺人行录。其事舅姑承丧祭。皆子职之所当为。无一毫侈夸之辞。余于是始信孺人之孝为天植。而郑氏实录之为可徵也。
题养病心鉴涧松堂所撰跋后
敬阅跋文。较先生原集。多此人泯灭则此书泯灭。此书泯灭则吾道坠地。其所系不亦重乎二十五字。夫然后始觉关锁尤为缜密。接笋尤无罅缝。而痛惜字亲切而有味。原集之为缺文无疑也。先生之极意铺叙。其精神命脉。尽在于此。则既书之后。齾然剔去。决
晚醒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601L 页
无是理。后代之主丁乙者。疑推重之溢于剂量。而恐其病先生也而去之耶。呜呼。不识畜庵之为畜庵。则其去之固耳。余于是重为畜庵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