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云庵续集卷之五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x 页
云庵续集卷之五
 书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26H 页
答卢德济
神明不祐。使贤者不免簟泣。如之何不吊。别有慰状。略布区区。此不缕缕。但伉俪义重。其哀痛迫切。法当如是。或者不尔。便是相忘。岂结发相与之谓乎。然至若以此而不免废业。则此非持哀。实是丧性发狂也。然则来喻投笔驰远之云。不觉骇然。岂谓此等悖说。其果出于贤者之笔乎。今不必广引。而且据此一著论之。盖为人之内助而欲其所天之贤且达焉。存没一也。虽不幸云绝。而亦区区瞑忘不得处也。若是哀念不忘。则何不体会紧着。益致意于工程孜孜。使吾德行道艺特造高明之域。而有以副答其区区不瞑之望万一乎。而况失业妄伥。使不瞑者益有以饮泣失望于冥冥之中乎。且区区于此与有所不快者。盖称为教授者。有年于此。而窃看从游之资性学术。亦非不有可观之多。毕竟末梢。弄得了靡靡悠悠。大不成头绪归宿者。几乎滔滔。然则自家味意。亦从以淡薄无聊。自然散手。不一而足也。不谓日者。贤与道则来此留学。不惟笃意向学。而其所以持存坚固。穷究精切。亦有非流辈所能彷佛也。所以私心爱敬。日益切密。窃以为例为散手者。幸赖有此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26L 页
个贤而慰了桑榆之晚足矣。是以自其归觐。无日不望其速来就学者。初非为情私而已也。正为其课程之不苟如是。而恐其间断则复为失此可望之人也矣。不幸乃者。不免有故。此便是好事多魔也。何恨如之。然冒哀守常。亦学制所不禁也。然则待其情哀稍定。而却依旧下学。有何不可者也。顾今投笔之说。料外猝至。岂意至刚之志。因此一跌而立脚不定。便至于此乎。然则贤之课学。顾不为前辙之续。而猝承此音者。能不复为散手乎。幸不复妄想致损大业。而直截勇断。一剑两段。不日就学。孜孜切磨。勿使少壮难得底时节。机会易失底工夫。并皆为归虚。与有盛业之卒就。甚善甚善。若过了此机会。则向所谓持存坚固讲究精切云者。骎骎然归诸篑亏而悔不可及。幸猛省而断置之也。令从贤之专意向学。诚不容易。但愚拙愧无以答其远来之意也。至若盆破则此不容执一而论也。盖祸福之来。固自先见而此却有斟酌也。盆老水重。易得自破。而既一自破则自然掷地紧切。故片片碎裂。有若物为之也。然疑虑一生。动辄见怪。势自尔也。借意想异于目睹。而试更思之则自当见解也。
答卢德济
得书慰足以当得一面也。复审岁晚。荐侍为节如常休祐。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27H 页
何幸如之。文一依侍为幸。而但抚鬓发。复添一番光阴。是为一种兢兢处也耳。小学复读之谕。此非人所及也。苟非知之审践之笃。则决不能开得此个口语也。窃念为学命脉。初不在性气之劣优。亦不在学术之浅深。惟是乎信得人语而只管俛首做去。不或有别般间断。则其于为贤为圣之方。保足以尽矣。然如是样人物。最为难得。如畴昔之会。四处来学者。见其豪俊绝人。文学优富。非不比比有之。而奉劝小学则一是涉猎而不得力。但贪躁觅书策费气力。竟至彼此无益然后乃已。曾未见一个人能信听人语。得如左右者。可胜叹哉。然则左右再读之示。便是为学命脉也。初非才高学优者所能跂及也。幸善为之后。使此个大事。有始有终。不负期望之至。则甚善甚善。王父丈忙未修书。以致献发之私。幸为禀达也。
与卢德济
归后小焉。不审省卫为节复如何。区区不能已。文一侍况如昨。他不足道也。昨承王父丈书。为道待春。始乃就斋。寒暴之虑。不容不为左右区区。然此在当人如何。而人不容与也。但道学将来。不但有望于左右与道则。而斋中事务。亦委望于左右二人者也。以故日于同居。事无巨细。一切委任而已。若猝此告退而不复记省。则便是临阵易将。茫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27L 页
无头绪也。其能为斋乎。故就使冬不就斋。亦便当与道则不日见枉区处调度。使他人得有所交手处事之端焉。是乃可为也。幸勿为恬处。得免误事甚善。第东西间一为早枉。与有说破方得。且事若如右。何故告归时嘿无一言耶。当时若知如此。亦当别有所当面变通之端矣。甚觉恨处也。此书亦使道则见之也。
答卢德济
省往稍迟。日以跂予。不谓书来。却以患候见告。仰祝之馀。为吃虑不些也耳。然老境慎节。固为瞿瞿。而问诸贤季。为道起止尚能须人。瀡𣺫之供。亦进小许。则此似为回春之渐也。幸善胗侍。遄收勿药之效。则甚善甚善。顾此出入自不容已。而家户疏虞则果为致虑处也。所示云云。此系紧要。借乏来谕。岂不着意照管。有以希免纬繣万一邪。自此凡百关防。便合益为致察。而但恨用瑞雅以岁更始。昨已归省不在家矣。若以其信实得以公同检护。则复岂有他哉。若得圣培朝夕见过。则不独儿辈讲学。得以无虞。抑亦看护保无疏虞者必矣。须为之弛虑也。内庭往复。实系重难。处义之审。果涉稳当。幸须依以行之也。文一凡百。一如昨陋。而家儿三加。昨已粗成仪例。而适为势使。不得如意周旋以副畴昔相与之私。所谓少一之叹。盖如是也夫。
与卢德济
还省有间。不审大庭慎候节次。庶几复常否。日庸悬如而承认未之。尤觉闷虑区区也。日于圣培之来也。为道汤节幸有效完。不数日内。便欲回程。而面传明白云。故同志者刻期待之矣。不谓看看浃辰。跫音尚迟。则为不免讶惑者。又非昨比矣。无乃患节或加于小愈。抑亦别有冗故。可以彷徨处否。便回详示为好也耳。本第动静。学儿伊吾。逐一依旧安且笃实。复有圣培雅为之看护严切。则不待躬检而课业勤止。可保无他。幸有以亮之也。文一衰懒不振。不必复提。而儿曹近以疾病告恼者。顾为关系不细处也耳。
答卢德济
挽行疾草。胡乱莫甚。第昨以患报之急。猝地告发。事迫情切。傍观为之股栗。而况当局者之谓乎。一自发后心焉懆懆。若有非常之报。顷刻间来。触耳轮而不自堪过。加之以诚儿挟滞殊恶。虽以顺则专力疗救。而未之旋复。弥留捐瘠。大都无状。表里为念。只窃怅仰而已。然便梯顿绝。虽欲探得差剧与否。而莫往莫来。无路逮及矣。何幸当下薄暮。令季二贤。袖书及门。则未及盘问。已卜其患候得以轻可万一。为之恰然慰幸。不足道矣。参之以来语及书则益详且审。适会诚儿得差告完。亦如常食宿云。二忧之一时快幸。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28L 页
又意所不到处也。何慰如之。信则肿患何其惨酷。何以支离。瞿然一念。有若今世不复与之相见。而窃恨当刻内。不得一走那处。目睹其形状曲折。见涉如何境界也耳。惟祝其慎摄旋复。得以及门。如旧相与也。馆教乃学者紧任也。难得其人。诚如来谕。且学甫数日前。来此相聚。俱道斋事次第殆悉。然择人与否。只在措处如何。如区区者。更何为也哉。但处事机于古人买骨之义。留藻鉴于直谅多闻之士则事已判矣。何庸问人。何庸再思。有以自外于行其所无事之智乎。亮之也。来便得承令王父丈当此晚暮。起止康重。如常无恙。伏慰区区不已。文一多病告戏。支不可当。爽口之物。胡为乎如是为之。愧感不一也。
与卢德济
作行数日。不知稳达。为区区不已。文一病益甚。是为可虑也。第左右之专行。独为三金解放之地。而苦俟数日。尚无皂白。岂或禀达有所未尽曲折。而不得以蒙白放之惠否。若果尔则十年斋事。不免一败矣。为之奈何。小录中他事姑为谢却。只以三金解放之意。反复禀达。使节下亦有所洞烛里面利害曲折果尔。如是然后。庶望其三金一体白放矣。本衙事只传令而已。其他云云。皆邑人所以恐喝也。可虑可虑。全都事忙未谢复。幸为道知己间不解真情。而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29H 页
阻隔如是。令斋事陷于狼狈之地。是何见事之不审乎。若使本事非急且险。则愚亦稍有知觉者。亦胡为乎远地渴嘱。至于再三乎。但荓蜂探虎之说。略赐商量。则亦足以烛其窘迫无路之状万一矣。幸复为回念。以三金无论某某。一体白放之意。即为禀达。与有蒙不日并放之泽。则其为顾护本斋之盛。不啻千万。不尔则自此以后。无以为斋矣。幸千万体念云云。
答卢德济
行后得书。知得旅况稳裕。慰幸区区。而本第事有诚根在。不必为虑。而间者二弱小苦脚肿。寻即良已。漫及之也。文一病势进退不一其症。虽极调护而不免有此。然比前则小可也耳。三囚竟蒙解放。多少快活。有若息担。非其善禀。何以有是哉。但已蒙解放。而顾今旬馀。三囚者尚未见还。何其以也。幸有以审其曲折也。所谓狂妄极可虑也。为下者利其易欺。极口哓哓。不知至于何境也。行期不须促忙。既蒙挽留则幸宽心稳留。与有早晏陪讲之益。则甚善甚善。所示存养只是未发时战兢自持。惺惺然无昏昧之弊。省察只是已发时详明照管。以审思虑之邪正。有以培养拔绝之严也。然则浮思妄念。只为已发时病痛。而不当以存养看去也。所示无是馁。是字即指气而言。气不充体。体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29L 页
字即身体之谓也。所谓体不充之体字。即上文气体之充也之体字来历也。盖道义主乎心。气主乎体。而各有条理也。然则体之为身体。有何可疑乎。必有事焉云云。只谓其养气者必以集义为事。不可预期其效。其或未至则亦勿忘其有所事。而不可助长。反为养气之害也。但详集注则可悉矣。棠轩覆书详付小录一通。而兼抄朱子答吕子约书以往。须有以详考之也。
与卢德济
昨行有日。不审旅况如何。为区区不已。棠轩起居。一为宝重。成庵馆况。亦休吉否。并不任祝仰之私。他不遑有论。而一自发行。日俟三金解放之奇。而竟无皂白。岂或禀达而未蒙印可否。抑已蒙印可而未及解放否。于斯两者。一未有所闻者。斋之祸胎。姑舍未论。而病馀之人。寝食不安。病为之沉重。尤为堪耐不得处也。仁则足以领会此等情状。而宜乎其多口善禀也。大抵营下此举。非不知其为顾护本斋之盛意。而其里面利害曲折。只农马知专。而初非营下诸益所能烛知也。故当初孔老不会人意。毕竟生事至此郎当。而猝然闻之。不觉胆堕。不得已以书致恳于成庵。冀蒙解放矣。不意以成庵护我。而犹不会人之真情。而乃答之曰更勿见嘱云云。然则此等闵迫。更何告诉。尝读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30H 页
古书。有曰黎邱人误认其子为贼而至于驱杀。不意今日。目睹此等情事也。然则非不爱子而既认为贼。则不得不至于打杀。非不护人而既认为不急之请。则亦不得不拒而至于狼狈之甚焉。然则厄塞末由。为复如何哉。昨者又不得已嘱送仁则。直是冒昧仰渎于棠轩。庶乎希放。则其情衷闵迫。甚不得已之状。为不言可想矣。顾前后发书。并因便所送者。至为五次之多。而尚未蒙一字解放之奇。若非利害逼切。至为大段。则愚虽狂妄。而岂有至此之烦数不止耶。幸以此等情节。极为善禀。使三金得以一体白放。则不独为本斋顾护之泽。而抑亦病缕得以绵延之秋也。不独为罪已勘足。而抑亦为怨反为惠之地也。千万千万。力疾止此。惟嘿会。棠轩课学。日进一日。喜不可极。且白礼行间就升荐斋文会。多士洋洋讲诵。一方风动。不意切磨之盛。如是其神速也。成庵甄选。此不及谢。留待他日。春间一枉。岂得容易。却窃为之扫待也。告有以及之也。
答卢德济
湾友便得书。备审比冱。日与成庵论叙有趣。为足慰幸。而脾胃减损。水土使然。须速胗治。不至蔓延则甚善。本第依稳。慎甫日课。趁赶笃实。无用为虑。但慎甫见以本村之行为请。故问其所以。则为言泮宴在迩。问其为某日。则曰只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30L 页
知为其月内而已。故为言便当以书告期。必俟其回还然后作行。不尔则无人看家。岂可轻发乎。然则事势所使。恐不得不速为回程也。舍季昨以书促行。则亦未尝不以速行为计也。如何。棠轩好学。终始惟一。此谓至诚辅翼有道。则必也一蹴尽阶。而罔俾古人专美矣。西鄙一变。不足道也。幸勉成庵益有以尽心也。棠轩许契。固为感极。然其以神龙俯为蝼蚁之伍。不为轩轾之甚。旋觉悚赧。无已则为之禀止。恐未必不为类辨之一道也。然座目与呈文依为之送。似须有以审处之也。存道斋序文。急猝挥搆。文不成头绪。然姑为付。似须视至也。成庵忙未各状。状亦不殊此。幸致鄙意着实。曰能如来示一枉否。若尔则速行亦一事也如何。湾友情势。本系矜恻。而加之临行泣请所以。幸着紧禀复。与有实效如何。馀不必书告。须以自意极尽致力。与有结绝而已也。区区所患则或作或辍。设有小可之时。不可谓永差也。为之悯然。三金还囚。固为感幸。而滞狱亦已久矣。得以速放。则幸甚幸甚。
 义州崔世昌,金义康。即门之生亲密者。亦君之所知也。不意近者。其本倅以洪钟大之逋。特命该有司。使之徵逋于其本族与外戚。则此为徵逋之常例也。至于崔世昌,金义康。既非本族。又非外戚。其于徵逋。实为千万不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31H 页
关之事也。然不意该有司者为之执言曰。汝两人既为洪钟大之再从兄。钟元之外族与查属。则其于徵族。何独见漏乎。于崔世昌则勒徵钱三千两。金义康则勒徵钱一千五百两。则痛矣乎两家人物。一朝并不免覆巢之祸。则是何变故耶。幸于此血心周旋。要与成庵著实善禀于轩下。以为颐免之地。则幸甚幸甚。其禀复事。若曰自节下辱为私书于湾尹曰本府崔世昌,金义康。并皆知礼务学之士也。在下士之道。固当优礼奖翊。幸为遣吏存问。且于族逋。既非外戚而误被混徵之科。幸须颐免。不至有横罹之忧。甚善甚善云尔。则庶乎其可也。幸以此意再三频禀。期有实效甚善。乃者风眩间发。投笔卧枕。日力居半。兼以便行急遽。下手不得。故力疾强搆。仅具答书而已。是以于棠轩。不获上书。甚属悚赧。成庵亦然。幸有以禀达也。
与卢德济
不意凶变。尊祖考护军丈不幸以昨戌时奄忽捐世。而讣伻猝至。惊怛之惨。无复有谓。承讣之初。便嘱诚根儿。已设位举哀如仪。而复念发行属耳。则自本第恐无以趁讣。复问来伻。谓实为然。故仍嘱来伻。复为走告。幸自彼中取径奔丧。恐为疾速。未知如何。且此处若诚根便即奔丧。则干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31L 页
家无计。故不得已住留在家。待四日成服。以待左右还归后。始可以奔哭。自是事势也。虽匆惶中。亦有以知得所以也。
答卢德济
屡次诊问。固为闵然。裸卧叫苦。未易起出。故自贶阻隔。亦一干事也。然所慎如何。则似不甚剧。若善摄则庶几乎转移。故亦为之深居重卧。不为之风也。幸须稳居而小俟之也。来药即依服而发表也。
与卢德深
自承遭故。区区忧恋。食息不置。然奔慰莫论。至如一幅疏问。亦不以时。迹以论之。其为孤负。无复馀地。不必分疏之为也耳。但下苫以来。却承服苴深墨。哀礼两尽。人之为说者。不止丁宁。则何其侮圣蔑礼。几乎滔滔。而特立不倚。乃能如是耶。此则虽不往吊。而观其颜色之戚。亦足以快悦万万。而增得吾党之气。不啻为十分而已。幸勉之哉。然前乎此者。非罪而缕绁见戏。知家而疾病添益。此等忧戚。虽古人所谓玉成也。而在孝贤则不合有者也。而主张是者。不或有所分数于此。窃为之痛恻区区也。但因此一著而大有发作施为。则亦未尝不为振德修业之一助也。未知如何。且承以墨衰就学为未安而姑且盘桓。诚有是也。然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32H 页
顾今斋儒者。日以中庸充为日课而讲解颇详。如欲看得此书。则如此好会。恐未易得也。或权且暂来。与有趱赶。不失同做之会。未知如何。疏后多时。不审孝体为节。得以支持如常否。造次区区不能自已。文一病衰兼益。有以振刷不克也。
答全秉薰
俯提源源。感不可既。恭审蝉秋。旅馆讲道。宾主相得。论议契合。义理温绎。日有佳趣。慰幸区区。文一间以湿冷。全身发疮。痛毒惨酷。残缕垂绝。一时苦恼。不足道也。节下好学。而今以后则为释然矣。夫以台尊急流勇退。必以圣学为归。非上智则无以为也。开卷岁馀。一意前进。无复几微之色。非至诚则无以为也。吾西破荒也有其日。而适丁于此。此非天意而何。推此三者。则不待舍季而足以验其决矣。舍季则还巢以后。两涉重病。尚以家故。未之成来而与之面悉矣。然今明间。似当有往复之会也耳。然其去就不必再为之提也。使节下为学之心。或涉可虑。则为下者虽色斯犹之可也。顾今节下好学。非独诚意蔼然。人亦感激而爱莫助之。则舍季者亦一般意思也。岂忍有一毫遐心以孤其不时之遇也。窃欲嘱其趁走而尚涉忧故者。是为兢兢也。然方外冒衙。实为犯戒。苟非感激之至。胡为乎此。幸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32L 页
时赐规嘱。使不至疏虞。则甚善甚善。来示所谕释虑二字。固念我之至。然恐未有以尽庄马依伏之数也。白日之天。岂若有雷霆之怒而雷霆不时起。旱路之客。岂若有泥泞之苦而泥泞不时遇。然则尚以其白日而释雷霆之虑。以其旱路而释泥泞之虑乎。亦可谓知几之微乎。故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是为古人包桑之至计。而知进而不知退。知常而不知变。是谓浚恒。非君子之所贵也。夫公门荣辱处也。席坐寒暖。饭吃甘苦。幸辱与舍季日夕惕厉。若不自保。发于心者再为之思。出于口者三为之缄。无或干豫于政治。只以经传义理浸灌涵泳。使节下学力。自有所得。则讲论皆治具也。不必自为哓哓也。然安居思危而不失其常。亦一道也。未知如何。斋事固知之审矣。而白卢两生。亦心悦诚服者也。于节下指挥。必欲尽心。而自家事势。却多有不能自由者。盖两生挈家。实为讲学之地。而若一离家则客地空家。并无依托处。然白生则目下足以自由。故已依施而往复于设斋之地。然他日未可知也。卢生则家小稚弱。尤为难处。故尚此盘桓。然其志则未尝不区区也。幸以此意禀达。使自为之则所为好。他斋择人云云。足认雅意。夫节下之必以此事下问于文一者。岂不曰文一足以知人而不误设斋之重事乎。然则文一虽愚昧。岂不万万感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33H 页
抑。求有以称报万一乎。然阖省学术。为之屈指屡矣。不知伊谁之德学。为足以薰陶人才。变化风俗。而不负设斋之本意乎。欲以尽心择选。有以不负设斋之本意。则远迩之学。足以管见。欲以才难为诿而择其稍可者。以为塞责之计。则非所以称报之本意也。此前书所以不敢不尽其底蕴而仰渎者也。幸以此意更为陈达。未知如何。且有一说。节下之意。若曰第一等人。固未易以求得。且从下一等。有以求其稍可者云尔。则窃惟远迩之间。固不无彼贤于此者。若以此为限而与有所抄择。则愚亦于此不敢不尽心。幸以此意仔细禀达。复以见谕。如何如何。且节下眷护本斋。优割俸廪。以资薤盐。此固镕铸一世之泽。感抑万万。然自顾本斋。不过为一二村秀寻数之地也。凭籍甚生名义而糜耗廪禄。以为坐受稳饱之计乎。揆以私分。实为不恭。而亦未必不为伤惠之万一也。幸早晏禀复。特赐寝免。则甚善甚善。
答全都事
日者惠幅勤止。尚此稽复。复承俯示。悚赧悚赧。恭审流火。馆居珍况。一为休重。为区区不已。文一湿为夙生之祟。而年少时已觉未便。及至六旬。非但耳鸣如雷。而有时乎恶气冲膈。则转动不得。于时疾速饮毒酒暴熟火。得以少止。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33L 页
故荏苒至此。不意目今腹涨脚酸。几不能行。故不得已艾灼数处。侥倖收效。岂谓灸毒大发。许多肿气。自膝至背。殆满全身。委顿床笫。已属多时。坐是之故。欲拜谢幅而无隙可偷。只得藁待未易矣。复此承示。不觉惘然。拥衾三复。则来示切切然以舍季往复如期为喻。愚于此事。非但意肯。而亦已禀达于前书者。不须再为提及也。然节下所以致意于本斋者。虽极感激而极为万万过当处。然顾今病剧神昏。不容前却。幸俟小可。窃欲以本事可否与两度谢书。逐一修写禀达矣。幸左右以此意姑为禀达于节下。得以免谴斥。甚善甚善。舍季所居。隔在三江。峡险水悍。虽旱乾时。通涉甚艰。间以连涨。不能相通。不惟渠畏险阻。愚亦申申传嘱以待无虞。故其间去就曲折。尚未与之面悉。然今明间。行当相与倾倒殆尽。幸有以亮之也。
与全都事
恭惟肇寒。旅体为况如何。为区区不已。文一间以风眩。委顿亡状。回苏难必。兼舍季远在四五十里之地。无以源源论叙。闵私闵私。 恩擢非常。固为朝廷之幸。而松茂柏悦。亦次第情私也。何幸如之。恨不即走。与同一席倾倒也。然荣幸既非常。则畏忧亦非常。不复如布衣时拖白也。此古人所以始于俯偻而终于循墙者也。幸自此千万兢惕。一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34H 页
言一行。不敢容易。必也再思而后行。则庶乎其可矣。然窃观左右其发露之也过。而深沉收敛者弱。进取之也胜。而省审仔细者少。此可戒而不可长也。幸试思之也。
 远地事机。自然乖戾。故节下之所以顾护本斋者。反为忧患。故不得已专嘱卢友。仔细面禀。庶乎其善后也。盖营下之严治三个汉者。固所以顾护本斋而惩戢奸弊也。然实为无穷之后虑也。盖此地恶习。与他自别。故惟与之顺受而不报。始可以支吾也。若如是其大段举措。则是荓蜂探虎而不可为也。故设斋以来。此等奸弊。不啻千百。而缄默堪耐。不敢一有论辨者。良有以也。幸以此意禀达节下。乞须其急速知委于兵营。使之解放三囚。复推给其所费。则幸甚幸甚。且自后众恶同怒。无以支保。幸于本斋。特垂非例之护。始得以安存。不尔则无以为也。千万其希蒙镕铸再造之泽。而使恶少辈自然警畏。不敢侵犯。则幸甚幸甚。
 白卢两生。固以不肯就斋得罪于节下。然此非两生之故为也。厥处人名为招致。而实则拒之猜之。甚于闭户。然两生之于告营文字。则不忍以此暴实。只自托以私故者。良有以也。幸赐颜温问。使之尽言。则可以下鉴其里面曲折矣。大抵请师之法。必也先备饮食起居之方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34L 页
然后。始可见招也。而却是百物扫然。一未告办。而轻先催促。若不复理会。轻儇举趾。则必也宾主之间。大有不惬。而不免有纳履之患矣。而况其处功令之士。扬臂大喝曰。本邑之斋。只合以本邑之士为之师表。而卢某即他邑人也。胡为乎此。其赫然喧聒之声。非但有所骇然。而朋友间。往往传播以为不可往复之地。然则虽欲冒往。其可得乎。不尔则教授之任。不独为节下之指挥。抑亦士林之荣光也。复何苦而盘桓靳持。有以孤负盛意之万一乎。
与全都事
恭询肇寒。学体节宣。一味休重。而 恩除非常。窃为朝廷贺其得人。而却于左右。有何损益也哉。棠轩好学之诚。有进无退。尤不任感仰之至。文一间以风眩。不免委顿。闵迫无聊。而不意斋近金济桓,金致弘,金致健三人。见被踉捉之严。窘迫纷挠。自是次第。而窃惟此举。固为眷护本斋之意。然如此处置。则初非本斋之福而实为大害也。故设斋数十馀年。此等奸弊。不啻千百。然区区于此忍辱含默。未尝一为开口论辨者无他。不惟顽俗不可猝变。而抑亦非宽裕涵畜自然归化之道也。不谓于此忽有此举。则其于惩厉。固为洽足。若过此而至于上使之境。则非但为斋害。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35H 页
于政体。恐亦非善善长恶恶短之意也。盖此辈固有罪。而其父母妻子则实无辜而一朝至于失所之境。则此非恻怛处乎。幸勿为泛视。须以此意禀达节下。特赐白放。不至上使之境。则不惟于惩恶已为稳当。而亦未必不为本斋之幸会也。幸千万照念。且节下于本斋。若有眷护之意万一。则区区他日别有禀复之端。幸于禀达之际。得以兼禀此意。则尤万万幸甚。
与全都事
再昨。白卢两友以事告营行。而伊时风闻为言左右间以不安事。至有还第之举。便觉怅仰。若果尔则做得甚么头绪。而士流瞻望。顿失依归。不得已于棠轩书小录。略布其所以。而亦涉未安。故不敢多为之说矣。见今有书适至。便觉如对再世亲知矣。能不慰幸万万。幸自此益复警惕。一言一事。十分慎嘿。千虑而后发。则庶乎其可也。然亦风波之地。与他自别。古人所不免处。幸须千万千万。仍审庚炎。旅中体候。一为崇祐。慰幸区区。文一病日益甚。意况索然。闵不可言。舍季亦以病滨危。间虽小可。完复则尚杳然。苦事苦事。一者叙唔。非独情私区区。而自合有论讨处。亦合有儆切处。故每因书尺为之致意不置。顾今已涉乎需沙少言之地。果如所料而言亦晚矣。为窃慨然。然人之离合。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35L 页
亦有数存。屡屡致力而竟不偕意。则却是事势也。虽怅悔亦何以哉。其惓惓不弃之情。已知之熟矣。感之深矣。但不弃则可矣。其推诩之极。至有曰远近尊仰。有如山斗云云者。此为近似乎。徒尚浮言而招得实谤。岂知者所为乎。幸无复为也。但不得盍簪一处。早晏做得。有以究其无限道理。成其无限事业者。却为吾人扼腕处。则诚如来谕。日夕踽踽。自不容已。来示复以生凉枉顾为喻。跂予区区。预为之扫然。安知来者又不为往者之续。幸勉一驾。无使穿望者复为茹怅。则甚善甚善。所谕疾恶搆陷四字。何待言谕。此所以为左右兢兢处。须十分惊省而审处之也。
与全都事
秋高。恭审馆居诸节。一是休重。为区区不已。文一宿祟当秋似可。焦灼之积。足息一肩也。第阖省风教。蔚然一变。此乃棠化所以超轶前后也。而从容辅导。无往不谐。实左右谋忠之至也。是以士林依重。束在身上。而担当之责。亦系不些。幸持守得严。处置得审。有如机栝之省。然后始得以免罅漏。幸有以亮之也。窃有紧托事。幸赐著实改正也。家儿龙钦与侄儿元钦。初无入场对策之举。而不意名字胪列于入格之榜。此系千万念外。见陷于欺罔之罪焉。此必试会苍黄。有司者失于照勘。致有此误。然吾人所以相与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36H 页
而相守者。顾安在哉。而所以事君与棠轩者。亦舍此一著而不为照管。则是相率为伪也。复何观焉。此吾人所当著眼而不可放过处。而况所贵乎朋友之道。以其有过失则从容箴规。陷不义则极力济拯而已。若于此等罪恶而不为救拯。则是见溺不援也。尚可谓交契之信乎。幸以事理可否。详细禀复。得以寝罢改正。使两儿得免欺 国罔上之罪。则不啻渠之罪恶豁然洗濯。而乃父乃叔。亦得以免连坐也。不尔则兄弟蒙 恩。初无涓埃之报。而反使子侄辈自犯如是之科。则尚可以有腼面目。视人罔极乎。幸须深体此意。不至有违。则甚善甚善。本县李敬寿与月峰学者。合力设斋。敛钱至为数千馀两。而见方营行。祈蒙顾护之泽。幸亦以遂其私愿。则甚善甚善。
与全都事
向书览未。花信。恭惟学体动止。一为休重。溯仰区区。文一病上添病。调理不及。馀如佔毕。自不遑理会一二。闵私闵私。见今吾道。危如一发。而士林依重。自尔有在。则左右于此不得以辞其责。然高局厚蹐。自是诗人戒鉴。必也操心也危。虑患也深。然后始乎砥重不挠。而吾道亦有赖焉。未知如何。白友礼行以斋生横逆。不得已而告行。盖李田之不为盗买。通人所知也。而一朝见夺则当人痛恶。姑为未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36L 页
论。而自此以往。恶少噬啮。自当畟利。则谁为之执吻拉齿乎。白昼夺田。尚不免焉。而况外此者乎。钳市之变。争在顷刻。此理灼然。知得不难。幸十分周章。与有发明。千万千万。若以本文遗漏。执谓盗买。则李得贤放卖底文券。是为紧切本文。而其馀本文则不过为陈旧。有亦无妨。无亦无妨焉。然则李得贤放卖底文券。既为李生家之执持而明白可考。则尚可谓盗买乎。且万一盗买。则岂有五年农作。而为李得贤者一无收税之理乎。且盗买一也。而五十馀人。举皆索田。而独也李生一人。终是见夺。是何曲折也。盖盗买云者。均是诬赖。而其夺与不夺。未必非容私与不容私之故也耳。幸有以亮之也。
答全都事
功惨数奇。自不免焉。唁问勤止。感慰区区。承审暮春者。道体动引。一向休重。柏悦之私。不能自已。文一日以为况者。病外无他。生人之况。岂端使然哉。良是慨然也耳。贞珉之任。自有其人。而见意乃尔。奖躄走远。恐未必不为智见之累。幸再思之也。置田资学。何其为仁术之深乎。万一者有得于此。则百口之籍。六经之兴。亦可以一举两得矣。其为世教之补者。复何如也哉。各处有志者为其拘絷而不能直遂者。滔滔皆是也。虽区区之淹松啖菽。亦坐于这个关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37H 页
透得不能也。聆下真聪。不容不尔也。如何。第躬不自阅。屡为人言。岂其所欲。病畦云云。实系确论。然赤子入井。又不忍宛其死矣。又不得不为之赧赧然告渎之也。亲知崔正润,圣律叔侄二人。即湾上良善也。见以罪名混被上使。千万非罪也。然发明无路。命在顷刻。相彼投兔。尚或先之。况人之同胞乎。幸恻然镕铸。使二人得有白放之幸。则其为再造之泽。不容复为之赘也。
与全都事
屡度提及。例阙谢复。赧如之何。时物骀荡。恭审真颐诸节。一味休重。慰幸区区。而斋事营为。闻甚壮丽。斯文之丕变。寒士之大庇。为在是矣。可贺可贺。然记迹之示。合有商量。管窥之班。岂豹之全。蠡酌之量。岂海之大。而况韩文公脚下。非做文章处乎。招拳惹踢。却讳他不遑也。千万其亮之也。斋生劝喻。此系好音。而千载一时。岂不为之尽心汲汲。以希其有所归宿也。但初头肯诺则几乎影附。及其正作移家也。或秋以为期。或农以为辞。除韩尹郑金数人外。举皆盘桓。未有决起之色。然无田者有田。失学者得学。实系两手执饼而求之不得处也。诗云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古人所以自伤其万无是理而设为之赋也。不意于此得有古未有之事。则其势必沛然矣。但目下急速则不容不尔。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37L 页
幸须少俟之也。自有德邻。而不啻成聚而已。如何。尹生事。既辱提示。依为之胎付。幸有以著紧周章。得免酷祸。则千万千万。老拙一向萎苶。尤非畴昔。殊觉闵然也耳。
代全梦仁与全都事
慕仰德义。夙宵悬悬。穷炎尚酷。伏惟经体动止。一为崇重。远为之祝仰。不任下私。宗下往夏过了甲宴。此为人子一喜。而认为仁庇之荷也耳。窃有未安者。昨睹营下别荐记。则不意庸愚之名。亦与之忝焉。猝地看见。不觉汗下。无乃宗氏不识愚昧里许。而误为此千不当万不当之举乎。果尔则实为综核之累而自有以招人讥诮也。碌碌如梦仁则固不足道。而其于令德何。窃不任愧赧悚仄之至。
答朴殷植
向唔乃积阻馀也。能不为之倾倒。而非独适挠。亦未尝不以龟阴之归为意。不谓白驹直向箕营。则为之怅仰。不一而足。见承俯示。亦足以貂得馀慰也耳。仍审岁暮。行李有相。动引崇重。柏悦之私。不能自已。文一名为讲究。而却是晚来。行解两项。并未有一半分发明之验。而蓬发皤然如霜。抚躬日夕。痛无以谢答赋畀之重奈何。营下讲礼。固为吾西一变之渐。而至于舍侄则愚陋无状也。冒参礼席。初岂本意。迫于邑论。不免冒进。致为盛礼之累极矣。岂有云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38H 页
云。得如来谕之过情乎。旋觉赧然也耳。
与金校理尚运
向叙见慰。不审春中。旅履为况。复如何。为区区不已。文一老且多病。动作费力。日甚一日。将焉用之。为一慨然也耳。今此烟辰。得以还省否。或者于时为枉一顾。则与有一二绪论。而恐是闹热之极。不遑有以顾此寂寞之滨也。未知如何。
 本斋之挈家来学者。无论谁某。举皆贫乏无聊。就其中设或有稍能支持者。其所以来者亦无他。只为一时讲学之计而脱身独来。故视其居住。无异于逆旅。而本无完居之意。加之以权豪则以其寓接而凌烁不已。悖类则以其孱弱而侵挠无状。故生徒之不乐其居而复我邦族者。十居七八。其馀未去者。亦皆观望徘徊矣。不意自数日来。面面嗷嗷。举皆有涣散之色。故问其所以。则皆曰铸所义敛。合有贫富差等。而风闻则以为奸猾辈挟憾教嘱。不计贫乏。暗以生徒名数。混入于敛记中。如是则讲学姑舍。而行不免俱焚之叹云。猝然闻之。讶惑不定。故为之慰谕反复曰。待其详探而后行。恐亦未晚云。为此疾速驰问。要以审其虚实。而或者生徒名数。果是混入。则实为难堪之地也。仍伏念棠轩之于本斋。前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38L 页
此奖护。既是迥出格例。则恐不必于此视若迈迈。听其自尔矣。幸善为之。禀复营下。获蒙镌削。俾免横惩。复以贫乏生徒。不可混敛之意。关饬本衙。使孱儒辈得以稳聚课学于棠化之下。则幸甚幸甚。
答金进士基洙
俯示缕缕。此谓握叙。三复以往。感不可既。履始。伏审怡愉休重。造履日精。柏悦之私。区区不能已。文一病老日寻。支吾不得。自馀日用云为。担置一处。已属畴昔。不足多为之浼也。年来进益。想日高明。恨不合席。与有丽泽交灌之益也。一枉之示。预切跂予。岂能拨冗勇快。使委巷得有贲若之辉否。但年来声徽落落也。多有安否相与者而全未全未。亦为一种介念处也。未知如何。
与金祉璇
旆发后旬馀。不审资斧为节。一为休穆。溯仰区区。不能自已。文一老拙一依。未尝不为崦嵫残幸也。馀不足道。第临行时顾以衣笼与畓库事为约分晓。而苦待许多日子。终无一言皂白。甚属讶惑。不知其间有何别般曲折而如是迟滞否。为否间从速提及。然后可以措手。不至失机。幸速为回示详悉。则甚善甚善。
与卢德文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39H 页
他说不必提。第昨以省候不安。不时走行。追承便语。为道旋常复常。慰幸莫如。然复承左右侍汤之馀。继以染告。势亦非轻。且两次人来。只得言剧。而未有一言肯以属差为告者。闻甚瞿然而隐之于心。自不觉起步彷徨也。不审为日属迟。幸或得汗沐如而轻快如常否。抑亦尚此弥留。如人言否。与否间怀不能已。故略此奉问。幸得便详示。使之审的。未知如何。同做讲留。一依平昔。而其告归者。尚未尽会。但进修精切则却以静简。有以胜似一项也。恨未得与之联椠同此文会也。幸须善摄遄复。依旧精进。是区区之望也。文一间以汤尝。又不免一时挠灼。而家累疾故。亦属不细。日以胗视。几不暇给。但数日来。却觉有向差之势。庶足以自慰也耳。
答卢德文
积祟之馀。有书远来。忙手疾读。如对再世人矣。一时欣慰。能不区区。复审壶内浑染。跨时弥留。已极险逆。而竟不免有两妹之殇。不知神明不为贤者嘿有所佐佑否。今三从之作故。又不独为德门不幸。抑亦吾辈一种厄会也。痛恶之甚。直欲无言而已。东山车友亦不幸早世。心气摧裂。初不独为朋旧之好而已。窃为吾学而放下不去者。诚与来谕云云。一般意怀也。造物之不欲相斯文者。何如是其脉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39L 页
脉耶。且真元大损。只合保啬。或者遽以此时快意大读。殊涉失计。幸须姑为任便坐卧。待其完复。始乃著力下学。却恐未免也。如或不尔而贪却一时讲学。费精失摄。则他日利害所系。初非区区讲读所得而比也。幸审思而量处之也。但所谕收敛则睡思萌作。读书则客心发作。作文则心自惶怯三种说。此固为学者痛病。然其实则此皆不曾着实做业而草率安排之所致也。其救治之方。亦不待他求。只得便就上面。更须提撕着力而已也。盖收拾而睡思反萌者。不过人倦而昏气来侵也。盍于其间吃紧著力。外而抖擞精神。内而整顿思虑。求有以一顿地洒洒落落。使自家志气清明如神。而却于昏气之来。不曾一为相持。与有撕厓。只得依旧阘葺自在。甘为其所束缚。而却忧其不能惺惺。此何异于蹲甲偃旗俛受敌兵之擒虏。而恨其不能胜战者乎。读书而客心之发。其病亦是如此。或者真个专心致志以求之。则古之人至有忘食。况复客心之谓乎。若夫持之不笃。思虑往来。或此或彼而忧其客心则此便是骑驴觅驴也。不亦可笑乎。所谓客心。实非客也。只是我心之不能专一于此而任放出他者也。此岂别有一般病痛乎。抑只是自家之不能专一其心乎。至于作文。心怯则盖平日素以作文看作大事。恒虑其不能。而其实手㥘则生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40H 页
疏故也。然此等不须念虑。向后作文稍熟。则自当逐手消落也。文一侍况如昨。他冗不必多布也。
答卢德文
手存乃阔契后一初声徽也。玩复移时。不觉悬悬。春根方定。获审庭卫省愉。经学研究。一直稳实。云树之私慰。不足复道。而讲学源委。极口尽说。令人一览。足以极其底蕴矣。大抵为学。固当着实做去。而较计迫切。悔顾烦屑。只足以沮涩意思而不能长进也。必也使我意思平铺放着。不被恼烦。要得随时随处。无不自由。而以之应接事务。觉有未安。则便须提撕。要尽道理而已。以之讲磨。觉有未详。则亦须著紧玩绎。要有以极其理之尽处而已。则所存所见。不期高远而自至乎实矣。苟或不尔而才跪两膝。而便计我德也得如尧舜否。才读一章。而便意我之见识。庶几乎孔孟。则所谓见卵责炙。不免为太早计也。幸自此除去此等。不复横在方寸。致为揠助。而虚心平气。莫论持己与玩索。一以实心做去。到得行不透处。要得行透而已。见不得处。要得看透而已。不复责效于一朝一夕。求功于一章一句。则意思通快。而于学大有功矣。且左右才气敏迈。固为流辈所不及。而至于体道真实。不效傍人。只事口头说话。则终恐不得不以令族兄仁则为辅也。且其所告心志称定。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40L 页
似有主宰之说。实不为空语。而令人警发甚矣。亦吾党中好消息也。愚窃欲左右于此极力理会。使此个消息。得为难兄难弟。则甚有以张吾军也。不知如何。文一侍况欠安。闷然无已。他不足道。
与卢礼则
时雨霖如。不审荐侍馀所慎复如何。区区不能自已。先此未遇也。道则在此屡道贤盛。果于承唔。见其人与学识。并系粹精。私窃倾向。日庸不浅。不意无何。遽以疾还。些少课做不足以慰吃紧好学之诚。而滔滔往复。徒致远程跋涉之劳。心焉闵怅。已不属细。而况旆后又承疟才离。却旋复染沴。夫痁后添祟。医家所忌。以其体弱。尤觉未便。幸早晏间加意将理。收效遄复。甚所区区。文一汤侍多事。间复挠挠。加以家累疾故。代翕代张。就他调护。顾一个人。几不足以周旋尽方也。
答李仁寿
稽颡。月幅三四。极荷拳拳。溽暑。承审学履去就。日逐静邃。远慰区区。不比常品。文一支忍至此。念不及处。但未知来头。又将如何归宿也。范筮实非急务。故为告云云。然且担阁则足矣。又何过为咎悔。致损养气之节度乎。白孝作故。一何不淑。闻极惊怛。不觉云何。间复数日。不审其慈堂慎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41H 页
节。庶几轻可。内患亦为得差否。区区关念。造次惕然。复念以白孝心德仁厚。宜乎有佑。而谓身没不足。复有此叠忧以益之。所谓仁贤之劝。复安在哉。吉地之占。益觉矜尚。爱子之心。固当如是。然山理之说。极为荒唐。而家之吉凶。子之寿夭。似不在此。无已则幸以一言告达。有以从速奉窆。教子讲学。立得家计。恐为良策。且凶家之说。千万无稽。古之人于落宴。有颂曰歌于斯哭于斯。人之死生。有家之常。岂有人死而便以凶家目之之理乎。此乃挠惑之甚。其还乡与否。固当自量其可否。而千万痛告。其一毫无以此为也。就中临终时一言云云。不觉涕出潸然。而不谓此孝平日与我相见。不过一再。而遽尔托意之为若切切然也。自顾不敏。于此如何则得以不负此友于幽明。而庶乎慰答其一二也。千百致思。无得以下手也。但其临没之意。若曰老亲及内助。非但生疏。亦有内外之嫌焉。顾其付托。自当别有戚属姻近处焉。只以垂绝之言。不得尽意。而其实则意有在也。至于教子一节。常常在念。瞑目不得处也。故待其有问而信口答之曰云云。其意盖曰经斋某也业如干文字。于是乎托之。则庶乎教导有方。而后计之赖以不坠也云尔。此令人感涕。而于此无恻隐之心则非人也。幸以一言为谢曰待其孺子可教之时。使之及门。则其于劝学。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41L 页
庶或勉焉。幽灵有知。宜乎有鉴。而区区所以不负此友处。惟此一著。为可粗恃也耳。
答李仁寿
书来。即审比日寒剧。讲劝如常。混眷均安。慰幸无谓。文一依侍为幸。他不足道。示意备悉。足见讲学不倦之意。但其讨论。只是浮泛不著实。而一切以文字之不通杂书之不紧为示而已。初无将取切近书策而熟读精思涵养践履底意。此为未备人意也。幸自此虽为教授所拘。而不容专攻于自己讲读。然亦将一册如论孟者。不为贪多。早晏精玩。有以审义理养知识为务而已。则用力之久。自当有味。不至如此无意味也。
答李仁寿
书来。得认比者寒极。日用为节。如常休迪。慰幸不一。第为小学之做。而颇以不知用力之方为念。此切问也。但用力之方。不必他求。但切忌贪多。须读取小许。要令精熟。每日必以一二大文。定为课程。而诵读之久。穷究之深。体验之切。践履之笃。而除是体之于身。而觉得些有所不洽。则复以已讲底大文。把为几许日工夫。必待快洽然后始读他大文之段。有如九秋巢熊之食饱堕地以验其肥瘠之为也。然后始为用力之实也。如或不尔而疾读一番。才了成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42H 页
诵。则便谓已读。更换他书。则虽读得五车书。如转冰匏。恐无益于己也。然若果有意于用力。则此非面破则未易知之。亦不容以笔舌尽也。须一为之躬来。与之说得详悉也。至于诗赋等云云。此为大病根。若以此等外诱。横在方寸而不容消化。则又岂容有他个意思可以暇及于实学乎。且贤依此一个病根而转动不得。费了数十馀年光阴。知不得审一句道理。养不得成一节行检。而一直迁延到得此日。尚未之觉审乎。然所谓小学用力之问。则却是一生伥诗之馀。始得有此一句切问也。便是死病中生气苗脉也。须著意用虑。则必也大为一生得力之地。须审处之也。问目非不欲尽一答将去。而见其所论。曾不致思。而才有疑讶处则辄记以送。若不究所以。而只管应副则彼此无益。须他日对面。逐一审悉为可也。此中依拙。不足多说也。
答李仁寿
委讯良感。严冱。得知馆居有相。节宣自如。允叶区区。不能自已。文一依省为幸。馀淟涊苟且。莫容言既。大抵人生安危。自有定分。移易不得。使之得安。不为别置智计。而自尔泰然。使之危焉。虽百般致力。亦不免危。然则自当安而待之而已。何乃自怯不安。至于如此乎。且天运星变。不可预测。亦非吾人所当口道者也。兵学之说。固当儒者所讲。而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42L 页
与有问答。亦何害也。然为虑危患而致力则亦过计也。幸不以复告也。册子依领。须亮之也。且万事安危。一系于小学四书之读精与不精也。幸不以愚言为狂妄。而早晏玩索服膺。使有需用。则甚区区之望也。乘隙一枉。与有握叙为好。亦亮之也。
答李仁寿
书面一阻。适此见存。慰不容既。肇寒。为审侨次有相。得以经由。实叶区区。而不谓夭戚。有此愕然。岂神明者不复为贤者勉佑乎。为一永吁也。以忧故废业。学者通病也。不独贤者有是也。但持得自家一种大柄把。安适则须从安适做去。忧故则须从忧故做去。方始随时随处。无不为我下工夫处。而看得道理。寸积铢累以明。操得心虑。金精铁定以坚。终至有无入不得之验矣。苟或不务而些有不安底意。则便缩手脚。谓待净可然后方始致力云尔。则是之谓不解使船而厌溪曲者也。使之只得闲隙。讲了几句。而外此则不复谓当下工夫处。且道人生百年间。得有几个时节而任我为做课岁月乎。且其有故时工夫及道理。又致谁为之代做乎。须亮之也。金雅浩然谓在艰虞。甚系惊念。固当修疏代唁。而便不得易。欲待贤面托。须亮之也。蓂简不传则只得从实告复则足矣。何必复简之为也。间日见挠不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43H 页
暇及。只当待后便也。文一依省为幸。馀不足道也。
答李仁寿
相与漠然。自是势也。固知为茹怅莫如。而既无缩地相近之能。则亦不必多为之执说以增其一场閒话头也。秋阑。为审馆教有相。寓接休吉。溯仰之馀。足以慰恰无已。文一侍况适依。自馀见挠。不足复为见告也。学业未至而易至蹉跎。不特贤者为然。而人之通病也。然既以此为病。则便不如此是药。何不当下发愤下学。诵读则必以上口为限。讲究则必以解得为本。践履则必以有诸己为主。而今日如是。明日如是。一日二日。积累不已。则所谓易至蹉跎者。亦完然打叠安定。而心地脚步。表里相应。学之所就。德之所修。自有不期而致诸光明广大之地。而不患不得矣。苟或不尔。徒庸问为。则此谓不庸行迈而徒相问难。费岁华者也。亦何用为也哉。明德自是明德。而固于心性理气。何往不涉。而亦未必不为一种命名。而初不可认作一物事看者也。然则其可以心性理气见称而混合无别乎。盖明德不过虚灵不昧而包性情在其中。则当初命名之意可见矣。而心则以存主而言。性则以禀受而言。理则以有条理而言。气则以体充而言。则其所主而言之者。抑与明德者。不亦为相去万里乎。尚可以不为混称为疑也哉。小录所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43L 页
问。此乃星变而不可窥测也。况其呈验之时。尚可以为问也哉。
答李仁寿
即者书来。知得馆寓为节。一向告休。慰区区不已。文一祸极哀重。日以委苶。几乎收拾不得也耳。来谕颇以四书义理晓解不得为念。此实好音。既是为念。便当即刻下手。日以理会得穷究工夫是为务实。而亦有以承当了为念之本事也。却是外面说得如是。以示人以经义底貌样。而实地问答讲讨。乃以皇极筮法为事。此是士子诚心不欺之道乎。盖四书义理。实是圣学总要。固是吾辈日用急急事务。不可顷刻悠愒。致为损害。至于筮法。此乃术数末技。初非学者所当致力。屑屑处也。知得不为益。不知亦不为损。不知何故每将圣学所当星火急务。担置一边。昧然不知为何物。而惟是每书所示。每席所讨。必以占法术数。人所不欲听论之说话。如是其支离讨讲。缴绕告谕乎。且答书所告晓。对面所责望者。亦以此事为戒者。计非一二。而尚此如是不晓。又复以讨论不舍。此不惟令人气闵。亦恐左右所忧。在经义不明。而不在乎彼也。幸无复以此等为举也。区区者初不能知得及也。如何。白雅士所祟。间或得可。自闻苦剧后。不容须臾释虑也。端阳不远。果有续舒则幸甚。
答金龙河
稽颡。昨于讲会。却以所慎。不免遽行。一时离索。初不足论。而奉虑早晏不胜兢然。见承手存。谓却旋完。心焉慰仰。政使对榻稳叙。殆不是过也。仍审残冱。真颐休迪。日以崇重。尤以为仰。而令伯氏体候欠和。诚为闵事。惟善侍疗。速为收效之为祝也。一时逢迎。均之为怀。涯角悬隔。岂得容易。幸勿以为意也。文一祥期日近。痛迫已极。加以风祟。面浮身滞。为之振作不得自由。窃恐当日祀事。无以祗行。致添不孝。不为不些也。见承远使专问。如是其至。哀感区区。不觉如何。力疾强挥。胡乱无谓。惟宥亮之为望也。
答金秉焘
昨讯惠肯。迄庸稽复。复此俯示。感赧交极。日候渐寒。谨审荐省崇祐。慰幸区区。不能自已。记昔内患。此不复提。想已轻可。快幸莫状。重侍微慎。自是暮年常候也。正如崦嵫。非不日杲而终不如旭出之赫辉也。尝侍之极。自当不日良已矣。未知如何。文一罪累苟延。日复陨廓。他何仰烦。惟幸宿痾之比前稍祛也耳。来喻颇以课业不专为念而请益不已。甚仰好学之笃如是不已也。然真个判得此个意思。岁月孜孜。与有撕厓。不令间断。则课业不期而专一。一时事挠不足为忧也。而其于义理讲究。造履笃实。自尔沛然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44L 页
做去而不待问人也。日者做会矻矻下工。不遗馀力。窃谓似此做去。则决定不待年岁而自当成就高明。与有斯文之相矣。不谓旆仪一反。音玉心遐。截然敛寂。不以文会复有举论。非但一生甲乙之业担阁一处。而使贱朋向𨓏期望之私。亦从而索焉。此未知课业不专而然。抑亦所谓三军难夺者。或有所前却耶。幸早再思于此。审著眼目。牢著脚跟。无或有所误着。此便是生死路头。举脚一差。千里之谬立判矣。千万勉旃。是所区区。
代鲜于洙
顿首再拜言。客地巨创。是何变故。而况奔丧千里。哀痛罔极。为复如何哉。区区惨恶。殆若躬蹈此境界也。加之远地返榇。凡百需用。在所不赀。以若清寒之势。岂容无憾于初终之具乎。此大孝所以传致李丈书。汲汲然委告于如洙者也。洙虽不敏。敢不祇承孝意。星火拮据。求有以承当皇皇之意万一乎。而况家亲猝闻此奇。扼腕大呼。几乎废飧。然窃念悬罄所势。既无自办。兼且人心骚挠。典换不通。虽些小钱物。亦不容有以措手也。前跋后疐。进退不得。窃念区区所以失信无状。得罪于大孝。姑不容有论。而伏念千里返榇。为何等大事。而以愚不敏。卒不免狼狈之极焉。忽忽内省。心寒胆堕。殆无以自容也。伏乞有以哀亮也。顾今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45H 页
袒括之地。有何他说。然昨年往复事由。不容不为之一陈也。盖其时幸蒙李丈周旋。许多物资。得有惠贷。而事机胶轕。其所携之马。不服水土。却于中路。不免毙折。多少布疋。亦为盗儿尽数所窃。空手还家。只切呼叹而已。然则事势如右。虽欲如约往复。如约还完。其可得乎。此区区所以不免失信。而宜乎李丈有此委促之喻也。然愚意则窃欲徐徐图报。有以籍完于李丈许矣。不意于此又有此转换之奇。则此个情节。不惟失信于李丈。抑亦得罪于苫下万万矣。然失信之事。容有进退。至于得罪情危势急。其所以转动不得者。又万万不侔矣。其为狼狈。庸有极乎。设令负谢。得以赎罪万一哉。第待数日。躬奔苫下。且哭且慰。与有面陈所以。窃愿其兼垂哀谅也。
答金昌麒
赫蹄惠肯。足慰积怀。仍审履始。省节崇祜。幸非常品。而所慎何其支离。为之仰怅区区。文一霜鬓添岁。白白相仍。然亦公理。更没别事。日夕为赋贵人头上不曾饶句。聊以自排遣也耳。一时去就。尚此耿结。而但其事端。甚系叵耐。谓或邑人之灾则人言莫禁。谓或霜蹄之蹶则事合引避。然则其去其来。只合自处如何。非区区所能有以进退也。此所以数年泯嘿口含。一呷汤水者也。窃为左右今日之计。则所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45L 页
谓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者。实为药石准备也。幸于此著实铭服。著实履蹈。使前事无愧于屋漏则益自磨厉。生辉洁洁则彼之哓哓者。适足以资吾之深。或者不免有菰履之谓。则江汉秋阳。濯之暴之。使吾本心之真。涅而不缁。则此谓至诚所到。金石可透也。未知如何。但其为学。非百倍用力。则无以见功。必须日夕临履自持。行住语默。要有以尽合道理。而不敢慢不敢欺。使吾身心。一出于正。久久用力。则自然有得。又自寻向上去。有以讲究之精践履之实。则其于赋畀。足以任重。而一时渗漏。不足道矣。幸有以亮之也。
与崔洛文
仰馀稍间。不审日用省节为度如何。庸溯区区。病友凡百依昨。不必多为之烦。窃看祸机之发。又与再昨自别。必须讨得一种方便。始免骇机。以故为之专送此友。非但紧急。便系生死路头。亦恃左右器量深沉有大节。有缓急时为众处事底手法故也。幸凡百事机。一依此友口告。明著眼目。痛费心力而为之。使远近士友不至为一败之地。千万甚善甚善。
答张起丰
承审肇炎。省侍诸节。一为休重。远慰区区。文一素祟作辙。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46H 页
尚靳轻可。老衰支离。尤觉闷然。儿患间或告祛。为虑不些。幸速收效也。文会之示甚善。人之为患。熟如不学也哉。许多道理。全昧不知。许多事业。全掷不务。则不知不觉。我为何许模样。此古人所以夙宵孜孜。如恐不及。而卒之乎为贤为圣。如或不尔。则智愚县隔。不啻宵壤。此知者所当猛省而先务处也。如何。
答金锡熙
泣簟古人所以不免。而情理迫切。不得不尔也。幸千万宽抑。是为奉慰慈念义谛也。文一寒疾日甚。自谓得时药医交治。亦未觉其有收效。如人意也。但诸贤做业。日渐向里。胜似畴昔。而切恨贤者之不得与之同进也。然一时间断。势所不免。但滞祟之酷甚。令人吃惊处也。夫人之学业。固为重大。而却待自家身康无病。然后始得以谋也。所谓子之所慎。不亦有以乎。不尔则虽英才者。皮之不存。毛将安傅。且两叶不袪。将寻斧斤。理势灼然。幸及早药治。不至为怎生奈何之地。甚善甚善。
答金冕周
承审岁阑。栾棘哀处。得以支胜。远为之慰。区区不已。文一贞疾之来。不死而已。馀外亡状。不足一二提也。舍季误 恩。以其不才。得免唾骂。已属幸事。恶得望舆论云云。有如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46L 页
来示之过。猥无以为也。以忧废业。自是情礼。至痛在躬。何读书为也。但丧祭礼不得不有时而看。然亦不可以此而至忘哀慕。直待练后。略略看却古经。未为不可。而然亦不合与平时耽着一般也。顾今礼坊大坏。依礼奉窆。既不多得。而才经窆后。则一向讲刮。几与平人无异。而虽以知学者。亦不免此。甚非期悲哀三年忧底本意也。礼疑之示。自尽者固当如是。而顾余蔑学。无以承当万一。然略此妄布。有以斤正之也。
答金冕周
提及极荷。承审秋高。孝履支胜如常。远慰区区。文一贱恙。得秋小可。极涉不易。而未知前迹之踵。又复如何也耳。金雅贽迎其意可尚。而有以仰高明设施之勤。又如是也。此老心德。人所鲜俪。善学者有以详审徐究。则其浑天成之妙。瞭然心目之有得于心者。初非文字上工夫所能彷佛。然知德者鲜矣。只取其所知而不取其所不知者。故嫫母无盐。不得为母仪之盛。加之俗学规规煎煎于言句之末。而德行之实则昧然不知为何事也。尚可以取人以德而知所以学乎。惟念高明志古不苟而不屑于俗令之请迎。必以此老为告。岂亦或有取于辅仁而兼不失于文会之盛。甚善甚善。
答金冕周
枉后复讯。仰认雅意。便合修谢。递左稽复。甚属逋悚。即此玄英受谢。不审荐省为候一向休护。远溯区区不能已。文一老拙日甚。收拾不得。外此寸业。自不容依为之致力。有以为开心明目之资也耳。为将奈何。所托先状跋文。此系重难。既不获辞。敢不铭佩。思有以承塞厚责。然人非文陋。一时妄挥。却未必不为潜光之累也。谨此冒付金友。有以完致。幸待传付。一者寓目后。投诸一处。更择善手。未知如何。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47H 页
答金冕周
承示久矣。不审秋清。孝履如何。为区区不已。文一孱缕绵绵。直一任置。积祟之浸。无以为也。向问数条。固知为哀慕之至。而借聋之听。是为失也。然便当效愚冒昧以求塞责。而是非得失。不遑有论也。然非病则丛挠。拨冗不置。不免孤负。至为终更。愧莫如之也。适会病间。些有止息。疾速条陈。罅漏痕疵。不一而足也。幸一览后。投诸炎炽。未为不可也。
答申𣛮
俯讯感荷。承审秋高。侍况一为休穆。远慰区区不已。文一病馀支遣。陆碌不似。此其为印宿之爻象否。为一怅仰也。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47L 页
生三事一。自是义谛。人孰曰不尔。然其施也。固自有所当处。非区区所敢闻者。来示之云。无乃不为失当。幸无以为也。然其愿学之心。即为学之本也。苟有是心。则不必同堂合席然后始得。但细究以烛其理。实践以致其行。至于限满则自有归宿也。未知如何。
 海错认为知旧间赠遗。故玆不为完。若曰束脩云。则非其名义也。亦有以亮之也。经传大义则固为一致。然其蹊径则个个着别。须是同中识其异。异中识其同。始为全体之见也。若乐浑全而恶分异。则所谓铁笼羃却之病。不日踵至矣。幸有以亮之也。
与韩应洛
旆后未审日用为况复如何。为区区不已。文一素祟进退。如昨无状。闷私闷私。向来深以从季生理萧落为忧。岂其于此事机转激。至此郎当。为一怅仰也。然再思之则此系先时分财立契。有不审故也。始知明簿严契。实为绝讼之要诀矣。复闻左右有意私和而不欲有言。未知果否。能如是则实为得策。幸甚幸甚。大抵难得者从季。易求者田地。伦彝所在。关系万万。而况十顷之田。兄耦弟耘。则两家和乐且饱。十顷之田。兄争弟讼。则和气剥丧。儿稚涷馁。在所不论。而毕竟争讼之田。未必不为赇赂卞争之费而后乃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48H 页
已。利害昭然。岂容固必。幸千万感悟。复与从季同耦作业。则甚为幸事。幸与从季来此和议。与有定决。则愚亦与之劝勖以成其美。亦一种旧谊也。未知如何。黾勉深思。为一见枉。早晏跂为之待也。
答金尚义
神明不佑。使孝哀不时失怙。痛恶痛恶。而况令王父丈白首晚暮。苴杖扶老。此古人丧明处也。情事斩斩。何以堪抑。远未走慰。甚愧孤负。非时之见。幸禀此意如何。文一一缕之残。众病攻之。支过一日。尚觉费力。工程自不足以有无为论也。所示条为之论。而恐未有以中理。幸览后拈出疑晦未审处。一一再为提及也。
与金尚义
即惟载阳。馆居诸节。一为休重。远溯区区。文一病馀不振。不足以差剧见论也。文孝来诉。实料外也。而其言也以为本斋勒买朴田。不免失所云。事之曲直姑舍。而有钱则何买非田。而必此之为。致人狼狈。而况本事未必尽善乎。且设斋之幸。便系线阳也。为吾人者。虽惕息保养。尚或有虞。而况杵声甫罢。已为之躬自挠之乎。此声一出。则非但本斋被荡。而亦恐同斋连为之见累也。幸于买卖。旋即谢罢。不至归咎之首也。而况租石执言。又是绝倒。幸轩豁挥却。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48L 页
无或有云云也。
答朴相朝
两示蝉联。慰荷不已。秋意日高。承审省候休吉。实叶区区。而所慎靳可。一何违意。早晏为虑。不能自已。文一一自外除。情事脉脉。无往不为永感处也。如干私业。自尔担阁。惟是斋生讲会。无至寒暴。且其做味渐次向里。使之终始一往。则似不无毕竟万一之望。而适会于此文会不得。其于少一之叹。尤觉区区。记得日者讲会。年妙学笃。人所鲜俪。浑斋倾向。自住不得。初非情私而已。实为其器宇之重。课程之实。无人不以远大期之之故也。是以昨者解携。面面偶语以为一时微恙。不足为虑。行当不日复会。与有日就之益矣。不意即者。尚以弥留见告。期望之极。曷胜怅慨。幸得少可。千万勉励。卒就大业。无使同志者为不免怅惜。区区也。馆留金甥讲磨免挠。慰荷无已。
 三种贶。胡为乎如是番腆。惟其中心之贶。不得不体会之深。而曷为之领也。
答康容善
得书何慰。而宿症适发。不能稳布。然乍审雪寒。两侍依安。欣抃无谓。而身不健云云。是何好音之啬然。以下段所谓雪深路泞无以跋涉之语推之。恐是身未尝不健。而就学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49H 页
之心。或有所未健也。然以贤者平日素履笃实。为之参伍错综则似不合如是也。则病老之惑。不能不滋为之甚焉。然此何病戏。须是十分调摄。必也身无毫发未健然后。始可就学者。实为得计也。幸试思之也。来示甚以应赴营礼为未安。固仰志趣之卓乎不可及也。然名者实之宾也。有实而名从以生。虽古人者亦不以为嫌焉。贤者之以有名大为进德之害云者。固有意味。然我不求名而名自求我。则于我何有哉。虽志笃之者。于此只合任之而已。若或于此过为矫枉而欲有以求名之不著。则虽与世之钓名者。相去远矣。然其所以为偏则一也。然则今于礼会。虽勉为一行。而向后笃学则何嫌于有名。虽勉为礼会。而因复下工则又何害于进学。幸有以亮之也。虽本斋者如度卿仁则两雅。一皆充选而无疑于行矣。适会染疾而不果于行。是为可恨。不可以为法也。幸于乡饮乡约两礼。重为温寻。涣然无所毫发之疑。以备临时施行之盛。则甚善甚善。馀病不能细论如何。不审惟情亮。文一老日笃病日深。看看残缕支撑不得。奈何奈何。壶鸡之问。胡为乎此。旋觉赧然也耳。
与清溪斋生
昕夕对案。不知为厌。遽此契活。耿耿造次。如噎在喉。咽而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49L 页
不下。再昨晏汝兄躬过陋巷。何感如之。加之以能道斋中起居。慰幸尤非常品之比。伊后有日。未审佥侍复何似。地远思迩。切不胜薄言观者之私耳。损末归侍如常。秋来两庭粗康。窃自多之。而远行者人子不得已之举也。昨则今日为计。今则明日为计。而荏苒至此。姑未知何昨何明之为真昨真明也。然决不出望矣。夫人之相好者。岂但在乎颜面之生熟情义浅深之间而已乎哉。惟其好学笃行。志足以致远。知足以明道。德足以成己。才足以立事。然后其身始为可好之人。惟其为可好之人。故亦有同德之人。出而好之。然则其好之者。岂但情颜区区之可比乎。甚望吾人之相好也亦若是焉。然为此可好之实。初非寻数吮摘之所可能也。必也读得圣人之书。究尽道理。蕴为德发为业。表里崇广。以复其初。然后始可承当矣。日在贵斋。窃看工程。多失头绪。躐进糊涂。甚非古人为己之事。故忠告之地。义不可嘿以居之。为言小学之课。则面面怡如。似无捍格之色而读之。故为恨言之不及早也。还家未旬。闻诸晏汝兄。以为自子之归。斋议一为之变。皆谓读此则无以为诗。姑束诸高阁。徐待其时耳。夷然复以前所为者为之。呜乎。走之不见信于朋友也如是夫。愧赧奈何。仍记博川吉宾为之挟笈而来。只宿一夜而归曰。吾闻读诗书而制科。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50H 页
未闻小学而能之者也。伊时诸君为之大笑。以今观之。吉宾之言。未曾不为至当。而独诸君之笑。不自重也。既不见道。又不信人之言。则其于学也。不亦难乎哉。自此一归于功令则吾无可言。若不专掷畴昔之志。尚以前言为箴也。欲见相好之为全完也。
与玉洞斋生
万卉竞昌。侍与为况。并得如常。远为之念。不能自已。此中依省。固为幸况。但家故连仍未袪。大化以此将护无暇。凡系焦闵。姑为无论。致为斋阙。荏苒数朔。有人心者。其能晏如。是以不敏者破却多少事。在昨发程。欲为之躬代。则不意文友不顾为烦。请以再行。辞之不可。且其学术足以胜任。不至为教授之累。故依其言复为之送。须以此意告诸康丈。使干斋课。亦与周旋左右。浑斋善为之学甚善。大化待如干日。如有少差。随即发行矣。
答玉洞斋生
一阻不须言。承审肇凉。春府命驾。萱卫宝重。一喜一虑。想不得不尔也。文一悠度而已。无庸为告者。课程乃一生事也。不能不区区。然诵读不专不为忧。冗务滚汩不为害也。惟心志所欲。徒事文字。而不及乎义理。则是谓无本。无复可取也。故为士者必先审乎此。使吾所务。专主乎所当务。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50L 页
而不为他挠。则此谓先立其大者。终日所为。无非为吾智可致行可笃处也。幸有以亮之也。文友复展行期。实属不易。幸姑与之善做。以俟季也之行甚善。
谢白孝燮家吉礼后见馈
儿来得认昨吉礼稳成。兼之往复甚善。足可谓两家之好愈好也耳。以义不及宾之物。使得以同染指。此则实得已而不已者也。岂只知愆糇。而不或知有不饮亦可者否。为好呵耳。
答卓宜默
跂予之私。日甚一日。适有书来。何等慰荷。但开缄而复。则乃尚以重省慎候往益弥留为示。拱祝之馀。已觉瞿如。复以来使口复。反复参亮。则窃恐患节。非但靳可。似亦涉不容不以为念之意焉。此岂庶几其苏之望乎。然阳复之望。初不以一时病势告剧。容有所损益也。幸善侍疗。速收良已之效。千万是仰也。工程担阁。顾此患挠。不容有论。理势合尔。幸天之赖。所慎旋复。第当不日就学。与有孜孜。则小间见阙。恐亦不至为大段损却也。但日来同志者远迩相聚。竞相劝勖。不遗馀力。似为不易得之会也。故窃为贤者。心常惜之也。文一侍在晚暮。凛缀之意。不或小选。间有以释如也。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51H 页
答张翼汉
委示良感。仍审寒酷。侍学动静。一为珍护。慰幸区区。允叶远私。文一病老交战。强弱不敌。如此者恶得以保无其他乎。但得料理残篇。有以遂初。则非不为幸。而亦恐光阴为不我待也耳。窃看向学之意。非不可尚。而性复近道。以此推究。何患不遂。然为学须有个奋发高远底意。以为学所以学为人也。不尔则委是镂画。当下洗心立脚。使吾身心云为。肃然一出于战兢临履之地。而不敢一毫放过。则自然善之为劝恶之为戒也。已万万不侔矣。加之以虚心下气。玩绎子细天理之本然圣人之本意。灼然见得审体得切。使吾知见心术。日有开明。扩充将去然后。始乎及得古人之万一矣。若夫本领未固。志尚不高。而曰如是读书则可以见得道理。如是持己则可以变化德气。而日因月循。则是谓守书策泥言语者也。恶得以望为人也。虽穷年没世。行不免为本分底人而止也。幸以此意勿以为迂而与有尝试。则似为一策也。然此事体大不有直谅多闻者以辅之。而日听其论议。日观其作为而薰染渐磨。则恐亦难矣。所谓文会辅仁此也。而窃看远近为学者。多是坐诸此一项坑堑。而一生之间。转动不得者。不一而足焉。幸有以亮之也。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51L 页
恶用是角。角也初非寒士为礼之本意也。为觉感赧不一也耳。
与李珉洙
秋气日清。未谙侍履动静。一为休胜。远溯区区不已。文一病馀委苶。自是势也。而分外不振。是为可虑。无乃公道之不为容贷者乎。为一怅仰也耳。斋事占筑。见涉何许。非但营敕。实为感戴。抑亦斯文幸会。莫右于此。幸同诸益造次宣力。与有成美之盛。则甚善甚善。度卿雅停居见涉如何。而适有商议。胎付书角。幸速传致。不至浮沉如何。
答金载杰
远提料襮。为之感荷。仍审秋高。旅馆做况。一为休祐。慰幸区区。文一间以湿祟。委顿月馀。少无人况。闵然无奈。日者病录。认季尚在。庶乎稠人处。得一良方。则于病为紧。故漫及之。不意高明替为之辱问方远寄。要有遄损。甚荷畴昔之谊。为若恋恋也。然先此偶得一方。业已吃服。故所委方姑箧为之俟也耳。
答玄熙廷
远提见慰。承审霜令。侍做候一为休吉。为区区不已。文一间以风眩。大为吃危。此系常态而堪了不得也耳。谨撰一句。非敢靳持。体例当尔。盖碣铭则铺张功业。庸阐幽光而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52H 页
借笔于立言之士。故作者不得不记其姓名。至于墓碑。则只略叙生卒官宦等事。故初无此例。幸为我谢直下子孙佥丈也。为学只有个有为之心。则此便是做工夫根底也。此便是第一明师也。只靠得此心。不顾前后。勇往直前。至于限满力到。则也自有脱然贯通处。也自有安身立命处。不必思前算后。费尽许多冗虑。亦不必同堂合席然后。始得以下讲学践履之课也。未知如何。
答玄熙廷
提示惠肯。仍审岁阑。侍做一味平迪。为区区不已。文一一应亡状如昨。而竖儿作戏。别是一事也。为闵然也耳。数行手滋。足以照勘雅意。大抵为学。不须拖长。只束得心身长在义理上。不或有别处走作。则是为未读书时实学也。及其开卷也。沉潜思惟。有以知得审守得固行得到。则得寸得尺。无一不为自家实理也。何患乎古人之不可及哉。若夫志学不固而悠悠泛泛。持守也如是。讲究也如是。而侥倖其有以成就。则此谓却步求前也。幸有以再思之也。
与本斋生(丙寅○上洛时)
远饯贻劳何谓。程回庶免挠。间多日。伏惟佥侍体候复如何。区区不既。损下忽此远来。贻忧莫既。登程竟日。幸免他虞。姑寓观洞。晋谒窃以来日为期。其听纳与否。有不在我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52L 页
者。只守法俟命而已也。杨根李参判见已蒙递捲归。洋船移泊水原。往复难测。然康华复古。已旬馀矣。幸照亮也。讲学不可造次见弛。幸相劝戒于致知力行。大有所得。不至为名实不孚底人千万。斋中凡节。须一一点检。实如自己家事然后。斋不见损而亦所以尽在我者也。挑烛潦草。极糊涂。佥相知一一及之也。
慰金
省礼言。昨虽以欠候。不免有令季之催归。然神明默佑。只拟不日之效。岂谓不淑。遽至乎此哉。即者有报。不觉惊怛如何也。窃惟以其纯孝。猝当终天之痛。其所陨廓踊跃。瞭然心目。何待惨览然后。始料其不忍也。然屈指计日。复属受服之期。虽曰宁戚。丧谨其礼。又所谓当大事也。幸于初终凡百。获不有万一之憾耶。窃不胜其拳拳也。但哀痛之至。如不欲生者。固系不能自已处。安得不尔也。然毁不胜丧。古人所戒也。又岂先意之所安也。幸体意而抑惨怛。俯礼而勉希稠。不至伤孝。千万是仰耳。文一以情以礼。敢不晨讣而夕趍慰。以效区区也。顾以私冗百缠。窃计无以猝排也。不获踵伻。其于匍匐之义。愧不容为怀也。窃私于司书者。或有以哀照否。不宣谨状。
答安炳龙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53H 页
昨于几许年前。获蒙不外。一幅手存。珍重过猥。有若笺敬然。自顾不似。何以堪此。愧极感切。不觉旋辟。顾其厚意则却不容不为之疾速仰谢。故即于承书之日。仍以数行谬语。成藁侦便矣。事机胶轕。竟未之达。时一念及。逋悚无谓。但伊时俯示云云。今固不容逐一记得。而其大意则似是以切切然求道愿学为告。而亦不无早晏间一枉车徒之意焉。盖枉访过礼也。于文一之愚。甚涉不称。则初不必过为贬屈。致损高明也。然至于讲道笃学。则此是吾辈所当日夕孜孜而不容有顷刻间断者也。若或于此有人。着意为告。则此便是有为人豪也。声气所求。其为感仰。复如何哉。自是以来。虽不能日夕相对。与有娓娓。而怀想仪度则盖未尝不一日往来于心也。且闻左右曾与车文诸友。讲会于云谷精舍。其所锐意独往。鲜有其俪。一切以古人为己之实。存心专力。而至于世俗杂事名利情节。不或置诸拟议几微之间也。夫人之所不能适道者。大率患在于诱惑物累而不能致一于学故也。苟能独立不依而专意直前。则其于讲道。夫何患古人之不可及哉。此愚所以早晏拳拳而未尝不仰其高趣也。然于此亦不能不以为虑者。盖为学造道。初非别件物事也。而不曾尝试者。亦未尝不以为高远难强也。以故质美之士。设或有志于此。而亦不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53L 页
敢遽然下手也。由其不敢下手而百弊俱生。或为准拟等待而费了许多时节。或为畏惮引避而甘于他技近小。不免乎误却一生者。亦不一而足也。此可戒而不可学也。此必已悉乎详度。而向𨓏之极。不容不为之尽愚也。倘不见外而与有财择。则甚区区之望也。
答崔承龙
俯讯再勤。感荷无谓。即此酷冱。伏审仕体为候一向万祐。仰祷之私。为不任叶幸之至。而三房内慎。尚尔弥留。闷虑悬如。安得不尔。幸有以及早收效也。文一衰一倾向。㧖系不得。觉得朝夕似有间焉。如此者其能劄住几多脚跟。与之撕厓得几多事业耶。诚为奉呵处也。 恩甄感厚。至联察院。此非望实。何以有是哉。窃为德门献贺区区也。然伛偻循墙。非徒事体当尔。而孳孳益修。宁德浮于位。不可使位浮于德。亦当下急务也。幸于进修。痛下工夫。有以永彰来后。则甚善甚善。
与崔承龙
阻怀积襞。不必提似。此时阳复。伏惟体候神相崇重。早晏祝溯。为区区不自已。文一年来陆碌。又非畴昔之比。日与村秀。致力镂画。已觉其有多少不及处。为将奈何。鄙家亲事。行将筮吉。而衣笼磨鍊。即其次第也。他无可托处。而契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54H 页
分无间。顾莫如吾左右也。为此冒昧奉告。所入价文。槩以四十两为限。择品买给。庸备资装之需。则幸莫甚焉。复有一事难于书告。假口此雅。使之席禀。幸其可否之也。
答崔监察承龙
服则外除。馀酸尚在。伏审炎阳。仕体候一为休重。为区区不能已。文一老况日催。病亦不贷。费力抵敌。为将奈何。允君蒙 恩。非独为门庆。同志者亦与有荣焉。第当躬贺。扶藜之势。自强不得。为一怅仰也耳。然古人所以俯偻者。欲其以德将之而以益其来也。幸有以亮之也。屡存稽复。递左而然。适便略布。有以宥谅如何。书后复承令抱继之登第。不意一门。有此叠庆也耳。
答崔进士
风叶斑然。怀人政深。适有两存。连日畓至。令人瘳如。直欲赋鸡鸣而自慰之也耳。复伏审体究精笃。日有课程。又以馀力。多方措处。使日用者。不至有遗漏处。足见造道有方。不徒为口耳之计而已也。幸日益加勉。卒就为己之盛。甚善甚善。铁山宅搬移。既不容易。复得贤主人。为之依归。同德接邻。薰染相长。庸有极乎。幸自此忠告日勉。要与同归于至善之域。甚仰且祝。所示悦翁去就。亦一副当周穷好善底义谛也。在不敏则不能自周者。固为深耻。况垂恤之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54L 页
勤。如是其至。敢不尽底告戒以希其成美之万一乎。且前此已为之丁宁告戒。要有以不然乎拳拳不外之盛意者。已非止一再。且窃看渠之心筹。不待劝谕而已十分倾向矣。然则于谋忠之盛。似无不谐矣。但渠间作旧斋之行。姑未知其相与作处者。又如何断置得下也。第待其归。窃欲复告之详也。如何。铁山宅楮贶。胡为乎如是。况南移未定。复有什么心力而暇及于此乎。幸始致意区区。文一间作小出。修得数处人事而归侍者适一日矣。才得及以备日事务。无罪告病处。势将奈何。欲得一者惠枉。要有以赖得出人之度量。从容收杀。而未易如意。甚涉闵事。幸体区区。庶有以俯赐贲顾之盛否。甚仰甚仰。
答洪彦明
别后贻阻。俯仰为秋。恭承行李有相稳税。得过芹笲一献。起家之本。亦与有造立。虽昏礼不贺。而在此等事幸则为朋友者。初不容不为之致谢切切也。嘉礼告成。复从同志孜孜不辍。与有讲论之益。而其日以为课者。复在心经云。亦有以知工程改辙。精谨详实。日入地步。而不复有如昨所读邹传之贪务糊涂。愈著力愈受病之委折矣。即此进取。无怠无速。则他日成就。何可量也。幸勉之哉。来谕以先儒所谓人心道心只争些子。为之难曰。所谓些子。若以动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55H 页
之微言之。则公私义利。判然相远。似不下争些子字。若以方寸之间言。则二者初萌而精一之机在是。则方寸之间。似或近之。此足以见精思深究之一端矣。然以愚推之。所谓动之微者。为却近之。而方寸之间。反似远焉。盖人心道心。虽有公私义利之判。而语其动之微。则其相去之间。所争适毫末也。才出乎此则入乎彼。出乎彼则入乎此。然则其二者之判。特不固念头也。而原于性命之正则得为道心。出于形气之私则失为人心焉。初非如后来滋蔓积累。而舜蹠兴亡之判。大有悬隔。则其所谓争些子者。不亦宜乎。如是则其所谓些子者。初非指其公私利义之判为二物。而特语其公私义利之间相去不远也。然则先儒之意。盖以为人心道心。待其发于思虑。推诸事为。而大有圣凡兴亡之判而言。则其相去之远。固为天壤之不侔。而语其动之微。则特一念之所争。有邪有正也。故先儒之所以必执此而为言者。盖要使学者即此着力。不或放过。知为天理则必扩充之。知为人欲则必克治之。则其为力也易而功必倍之。若待事为之发然后始欲有为。则难乎为力也。此先儒所以每每吃紧为人处。如大学所谓诚意。中庸所谓慎独。孟子所谓知皆扩而充之。周子所谓几也二者。无非指此之谓。而善读者当有以随处嘿契。打成一片者也。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55L 页
至于方寸之间。则虽若些子。而但其为人心道心者。同出乎其间。而其人心道心之间。则初不出乎其间也。所谓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者是也。然则所谓方寸之间者。固自为些子。而所谓人心道心。特自其间出来而有公私义利之间焉。其公私义利之间则初不有涉于方寸之间。则所谓些子者。其指方寸乎。其指公私义利之间乎。如孟子所谓欲知舜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盖语舜蹠则相去甚远。然其所以分则特在善利之间。所争实些子也。其善利其去间。初何有关于方寸之间乎。盖善利固出乎方寸之间。而方寸之间。本别为一间。而其善利相去。又自有一间也。然则此非晓然而初不难辨者乎。周程两说。其意略同而各自为体用。不须说相须然后。始得为体用也。盖无欲者固指心说而不害为事为之称。无适者固指事为而亦不害为心体之说。合下无欲。故其所以主于心者。既得专一。主于心者既专一。则其推于事为者。亦致专一。故周子既曰一者无欲也。又曰无欲故静虚动直。所谓静虚动直者。非自为体用者乎。无适者固事为之谓。而其所以主事者既无适。则其所以主于心者。亦便当无适而自能专一。故朱子与吕子约书。讥其不能专一。故不免有身在是而心在彼。事在是而心在彼之弊云。此亦非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56H 页
无适之自为体用者乎。以此推之。初岂有两说相须然后。始为体用之意乎。然此等文义极纤微。致思之地。或不免乖剌者。无庸无异。其所谓体用合一故能主乎一云者。何其不成文义之甚乎。或不详悉而信笔遽挥否。此当慎之哉。盖一之为言。是道理也。主一云者。是工夫也。两说各为一义。而不容合为一说者审矣。论本论一之义理。宛转讲明。忽于半涂。强牵主一工夫而混自骨羹。以为无欲心之体。无适事之用。体用合一故能主一云。由前之说则其所谓体用者。固自为义理之体用。初无有人而为主一之体用矣。由后之说则不意有一无根著底人。突然冲出。有以攫取义理之体用而勒把压蹴。以为自己主一之体用焉。此非可观之甚乎。前论则主指一字。后论则主指主字。纵横前却。其为文义衡决者。一南一北而不自觉焉。若使讲论。每每类是。则其虑不浅也。幸有以审且谨之也。馀不但便促。比来眼眚益觉紫涩。不容多谈写却。故不能逐细奉答。文一祥期孔迩。心焉如割。又非他时比。惟幸慈侍稍安也耳。自馀为挠。难以尽喻。枉顾之音。秋以为期。未及迎屣而为幸先极。幸速践约。则甚善甚善。未间千万自爱自励。以副区区。舍季哀时亦姑无损也。渠以秋挠。造次冗汩。不容私答。有以会之也。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56L 页
答洪彦明
旆往书来。足叙馀怀。然丙子一事。不止既往。又与之相忘久矣。胡为乎复此提起。费却辞说。设或提起。就使从容论叙。有以警省乎事变之难测。悔恨乎处置之未尽。以求为日用间讲究箴益之资而已。则亦何所不可。顾不能如是。而争短竞长。有如村家妇女忿怒滋甚。言语之过而致为肢体之伤。分钱之违而转成产业之荡然。无乃不思之甚乎。且文友素是迂阔。设有不扪之失。岂亦以左右之温雅。而从为之效尤乎。以愚推之。文友之当初发言。岂必甚怀愠意而执为衅端也。盖为其无间而不能慎择。却以戏谑杂之也。然则为左右计。是时也。固当笑而答之曰。诚有如吾子者也。然又有不尽如吾子者。盖迹以论之。则同事而未见终者。似为憾处也。然审处之则两囚同系。已业为吾党难堪之忧。况三囚以益之乎。此吾所以不得不用权也。彼必涣然大觉曰此吾所不及处也云尔。心言之臭。岂止如兰而已也哉。今既不尔而啧有烦言。至形笔书。此与一言不合怒气相加者。相去几何。甚非愚陋平昔所以期望于左右者也。盖丙子事其委折。一出于愚陋不善往复之致。而累及朋友。极其惨酷。知罪自审。噬悔莫及。如文金两友所为。愧感尚矣不论。而左右所以不辞劳苦。宣力周章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57H 页
者。初岂容易。而愚虑所不到处也。是以时与舍季啧啧然称诵之曰。某友之不畏威武也如此。某友之不忘畴昔也如此。暗暗铭感。不止为自家一生意者。后昆亦当有世讲不忘者也。未知如何。至于馆宇之行。则愚陋只料其为善处。而未尝有一毫未尽之意也。盖无益于事而并陷囚系。则徒以快夫李某忿厉之意而已者。不亦可笑之甚乎。只左右者过于内讼而谓有未尽。其自治诚笃则固为叹服。而区区愚见则未尝不谓之过论也。诗不云乎。习习谷风。以阴以两(一作雨)。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此古人所以善处朋友间。而吾人所当服膺不失者也。使左右设有未尽。为愚陋者。亦当记其大者。而况未是之有乎。千万料外。猝承来谕。痛愕莫如。仍为之责问于文友。则渠亦答之曰。只为无间。故信口戏及。不意其见怒也如是云。然则文友发言之本意。盖亦可想矣。且古之全交者。不必尽人之忠欢。亦一道也。平生宿契。一言告绝。则人亦谓何。无乃自广。千万改图。不至有他。况夫吾道日孤。虎食其外。世之有识者。虽不敢形诸口角。而中夜惕息。若不云容。庶几乎心誓血沬。思与远近同志者。汲汲然讲论审造履实。有以强此之替。弱彼之进。求为一半分尘刹之报者。实系目下大事。而其他些小利害得失。则不惟不论。亦有所不暇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57L 页
及也。而顾今同志者。不知务此。而讨苛小恨纤微。互相摈陷。使不自由。此与与人相斗。自断一手而求胜者。何以异哉。千万警惕改幡。依旧切偲。无为馆竖子之所睨俟也。幸甚。至如门教之辨。尤极绝倒。称之曰城主则得为官长。而谓却案前则其不得为官员乎。此等说勿复出口。窃恐有耳者听欲掩之也耳。且人心一有疑端。则耳目撞著。一皆未安。如窃铁之说是也。古之失铁者。疑其人也之窃。而听言也窃。观色也亦窃矣。及其既得也。听言也非窃。观色也亦非窃也。日者解携。左右告愚以食后便发之意。愚亦应之曰诺。而退食就斋则不谓车徒之发。已有时矣。若使稳安如常则小俟则可。岂有不告别而便有为作行之理乎。岂或于愚疑其为窃铁者乎。必若见疑而不破。则愚陋者亦非不欲为之偿铁。有如直不疑之所为。而窃恐左右他日观听。又不容不如得铁者之所为也。幸有以亮之也。拚别小间。不审馆教静胜。日有相长之益。溯仰区区不已。文一侍况如昨。他不足尽浼。
答洪彦明
阳复书枉。斯为两难。能不充然。而况阻怀得泻。当面是似。而馆寄英育。一并休吉。成人有德。小子有造。使斯文血脉。行有一线来复之渐。可贺可贺。勉旃勉旃。但来谕似以蒙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58H 页
学数多。理会费力为意。这般捞攘。诚所难堪。鄙亦于此稔吃数十年积苦者也。某儿墙壁。某事肯綮。尚如昨酸皱不已也。然道无精粗之间。而随处浩浩自如也。故善学者不以劳逸。惟是乎随事着力。务尽道理而已。则积累之久。自然心德确然大公。而仁义自有不可胜用者矣。不必兀然高拱诵尽古书然后。始为讲学也。夫天下事非甲为则必乙为也。使我不欲为劳。则不知更有谁人。其肯为我代之乎。而况不安乎劳而惟逸是求。则不知其用心也得为物来顺应乎。抑亦为用智自私乎。故于事物之来。无论精粗。而当下撞着处。便是明命照管。而恐其有一毫之不尽也。若有一毫厌烦不悦之意。则便是吾之私意隐约未克处也。大抵今人平日开口。便说人之处事一切要合道理而不为苟焉。及有些小利害撞著目下。便不肯放步直前。而百方谋为。毕竟钻得一条斜径。以为闪避之地。而顾其荡荡大路。则终是无人行得。何其与平日持论相左悬隔乎。此则可戒而不可从也。惟左右之预知而慎处之也。中和之说。足见别后讲究之一端。所论颇细。甚慰所望。但未免有些小未稳处也。夫中和云者。就性情上。明其为体用也。中庸云者。就德行上。明其为相须之义而已。恐不可以文体之偶尔相类而混说无辨也耳。所谓中节则情无过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58L 页
不及。时中则事无过不及者。固是如此而各为一项事件也。然究而论之则情岂有无事而自发之理。事岂有无情而自行之理。言情则事固在是。言事则情亦不外矣。但其所主而为说。则各自有性情德行之不同也耳。所谓中节如关雎哀乐之类。时中如禹颜过门居巷之类是也。然哀乐情之自然。过门居巷时措之义也。以此而究之。则一则情之自然。一则事之时措。似非一时之用而略分先后。有如性情之未发已发也。此恐见解之未审也夫。既曰哀乐云。则此非就性情上说乎。既就性情上说。则自与时措者有分。而不得不为情之自然也。比诸时措。则又不容不为先也。然向上复以施诸事物者论之。则其未得者可哀。故哀而不伤。其得之者可乐。故乐而不淫。此非时措之义乎。且既曰过门居巷。则此非就事物上言之乎。既就事物上说。则亦自与性情有间而不得不为时措之义也。比诸情发。则亦不容不为后也。然向上复以性情论之。则洪水陷天。下民昏垫。而使我受命者。一为之入门。则是自己推而纳诸沟壑也。圣人之心。其能漠然无恻怛之不能自已者乎。至于颜子则既不受命。乐在陋巷。便是有斗之乡邻也。虽闭户。亦情所自然也。以此推之。则情既中节则事亦时中。情或失中则时亦失中而相为表里。间不容发。只作一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59H 页
事用。不可作两事用。只作一时用。不可作两时用。来谕所谓似非一时之用者。不或有所商量乎。若如来谕则是关雎哀乐者。只得为情之自然。而不得为时措之义。禹颜之出处不同。只得为时措。而不容为性情之正也。不亦异乎。但情与事。固为一时之用。然情出于心而施诸事者。事发于情而措诸时者也。然则虽固为一时之用。而其略分先后审矣。来谕所谓略分先后而有如未发已发者。固为得也。但其所以为说者。则一切舍其正当道理。而插入外面许多说话。使本意反为汩没。则恐其所得者。亦未为的见也。来谕所谓中和与时中。皆圣人事。非圣人则不可能也。恐亦过当。盖圣人自有圣人之中和。学者自有学者之中和。而时中亦如此。但圣人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学者则不思则不得。不勉则不中者。始为不同而已。若乎一切挥却而谓学者则不容有此。恐不为稳当之论也。然则学者之所以孜孜为善者。欲做得甚么物事乎。为下一转语也。若如下面能择不守之论。则恐不致思而信笔及之者。如此答问。徒费辞说而无益于学。幸复无有此等闲话也。
答洪彦明
书来得知日者泥行轻利。又于动静持敬之说。既无岐论。何慰如之。大抵学者之于道。不以动静。惟存得此心。不或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59L 页
失坠。随时随处。无不下工。无事则为之存养而不放。有事则为之省察而不差而已。则不必我欲其静。而自会有静时。不惟自会有静时。而我之所以存养者。亦不害为当静而静者也。故心之本体。亦得以寂寂惺惺。无或有昏昧之弊。亦不必我欲其动。而自会有动时。不惟自会有动时。而我之所以省察者。亦不害为当动而动者也。故心之妙用。亦有以光明透彻。无或有差错之失。此则动以天静以天也。其于体道。固为无病。苟或徒知静之为有存养动之为有省察。而不复问其动静之当否。自作意思自定时节。以为我欲静而存焉。其于事物之来而不为之应。思虑之发而痛为之抑。惟瞑嘿是务而已。则此不当静而静者也。借使强为之静。而不惟事理俱不得其正。而心之本体。恐亦未必有以寂然定叠也。以为我欲动而察焉。道理之当止而不为之止。时节之当默而不为之默。惟动作是力而已。则此不当动而动者也。借使妄为之动。而不惟事理与时节俱不得其正。而心之妙用。恐亦未必有以划然中节也。此则动以人静以人者也。设或如是而无害于事理。已非体道之自然。而况妄作之必害于事理乎。此可以见理致之端的。而于动静工夫。亦不可苟且草略以致其有病痛者审矣。来喻亦以为然。慰幸为多。然其所论静坐之说。不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60H 页
能无疑。复此布浼。或有所商量否。夫静坐亦多般。不可以一槩论也。其痛抑思虑而一于块坐者。盖以虑夫初学例多有浮躁悠泛之习。故不遑论其当否。而姑为此一时权宜之法。欲其有以消磨定叠故也。朱子所谓初学须是如此者是也。但常常如是而偏于虚静。则便是禅会也。甚属不可矣。然亦不可不谓之静坐也。若夫从容端坐。而心之本体。自然清明。初无思虑之萌作。而寂寂惺惺。亭亭当当。无所偏倚。则此谓存养于未发之前而极乎其静者也。设或有思虑萌作。而知其为私意则痛加绝斥。知其为善念则虽有以充扩光明。亦不害为静坐也。朱子所以教伯淳。使之放退邪心而已者是也。然则右项三条。皆可谓静坐。而学者日用之间。常常如是用意。则本体之养。极其深厚。而于动处。大有所得力矣。若只静坐。而颓然自放。全然不加整顿底意。思虑之发。任其自尔走作。志气之倦。任其自尔昏昧。而却是称此亦为静坐而已也。则未知其所以静坐者。却与右项所谓三条者。同乎异乎。抑亦其可以此而存养得本原。而躁妄浮薄之习。得以消磨。善念之萌。得有扩充。动时发用。得有气力。其或有所彷佛乎右项三条者乎。然则此而求其所谓存养心体。亦有所难能者。而况所谓复性之本而充实光辉者。岂敢如是其容易可望乎。然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60L 页
则来谕所谓静坐者。足以复性之本而充实光辉者。恐未必不为过论。而况其所谓静坐者。只是颓然自放。不加整顿底意。有如或人所为者乎。夫静坐者。只不过为所谓整齐严肃之一事也。且复性以其有充实光辉之功。而今却曰复性之本而充实光辉云。则恐其文理皆不免倒置之谓也。然充实复性。固自有其道。而初非静坐一边工夫所能成就也。盖所贵乎主静以其动得有力也。苟动而不得其力。则初亦何事于静乎。故学者之于道。有以静存动察。各致其功。而积累之久。限满力到。则性有以自然充实而不患乎复矣。今乃截去动一面工夫。而只欲以静坐者当之。不知其可乎。夫性之为道也。初无动静之间。而浩浩漫漫。无乎不在。故其所以复性者。苟非其德极乎崇高。其业极乎广大者。殆无以望此也。此吾儒之学。所以静存动察。而两下工夫。惟恐其或有所偏焉。便是家法也。惟释氏者。不知性为事物之理。而只以其所谓作用者当之。则虽区区致力于虚静一边。却不害为渠之所谓性矣。于是遂将动上工夫。一切扫去。惟是面壁观心。参禅入定。以待其所谓顿悟者。而卒之乎空荡荡然无所得也。然则其以是而论复性者可乎。大抵复字。大有工夫在。而初不可以涵养等字混同看却去也。若以静坐谓存养性之本原一事则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61H 页
可。以为复性之本则恐不免为过当之论也。且所谓充实光辉四个字。此乃孟子说也。而考其本意则其所充实光辉者。乃以其所谓可欲之善。积累做去而致得如是。亦非所谓静坐一面工夫所能就也。今乃直以四字谓却静坐底一边功效云。则恐非孟子之本意也。若或不尔则只借四字以形容其静坐底功效而已。则却无怪乎恁说。然却看来谕。既以静坐把为圣学头脑工夫。而必曰思虑未发。知觉不昧。不偏不倚。以是而复性之本。守而不失。则充实光辉之效。可得而致矣。昔者明道,伊川瞑目端坐。延平默坐澄心。皆有以也。复以鄙说所谓静坐工夫。只有以消磨得浮薄之习而已者。大为不然。卒之乎辨曰。其所谓消磨浮薄者。只得为变化气质而已。非立本穷源之妙也云。究其所以立说之本意。则似以所谓复性之本及所谓充实光辉者。只是取足于静坐一面工夫。而不复有赖于所谓善信工夫。有如孟子之本意也。然则此便是截去动一边工夫。而只是致力于静一边则足矣。其所引四字。亦非只借以形容静坐一边效验而已者审矣。且二程与延平之所以静坐者。亦只是随其动静而无不下工夫。故有时乎如是而已。岂全然取足于静坐一边。有如来谕之所谓乎。然延平之学。却别有所当理会者。盖延平以中庸所谓喜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61L 页
怒哀乐未发一句。认为圣学第一紧要工夫。而其一生用力。多在乎静坐。故朱子虽以为罗李相传旨诀。而载诸行状及书尺。不一而足。然实与中庸本意。不免有所小异。故朱子亦以其所谓静坐观未发气象云云者。把为延平家法。而于答吕子约书。却引程子所谓才思便发之说而为之论曰。未知此等句语。如何区处云尔。则其微意为可见矣。盖谓其同为求中之说而靳之者也。然以愚揆之。其所谓求中之说。皆为先儒所未安。程子亦曰存养于未发则可。求中于未发则不可。朱子亦以延平所谓观未发气象。为近于求中之说云云。然以愚论之。则其所谓求中者。若以程子所谓才思便发之说律之。则实不免为病痛。以所谓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说裁之。则恐未为不可也。盖思与喜怒。固皆为已发。而然其相去大有径庭。故其所谓观未发气象者。谓之思之未发则固不可。谓之喜怒哀乐未发则却未为不可也。以此推之。先儒所以未安于求中。与观未发气象者。固可谓精微也。而又不可不再为之思也。然则延平之说。恐未可便谓其失却子思之本意也。但中庸所谓未发之谓中一句。只是泛然论理者也。而却认为用工夫处者。恐小未安。又其用功。较诸先儒。尤却多在于静处者。为却小异也。尝看栗谷集。有曰求中则固不可。而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62H 页
所谓观未发气象则却自有一项此等工夫也。盖亦以求中为未尽也者已。然则程李两先生只以静坐为存养一边工夫而已。岂其全体以静为主。而遗却其动一边工夫。有如来谕之谓乎。且来谕所谓消磨浮薄者。只得为变化气质而已。非立本穷源之妙也。所谓立本之本穷源之源。指夫什么而言耶。若指心身之本性命之源而已。则所谓气质变化。却不复与心身性命有所干涉而判为一物乎。此亦未可知其何所谓也。且所示明德最初用力处。固在乎变化气质。克去己私而已。然又未知所以变化气质克去己私之方。又如何。此等问答。太觉疏忽。甚似不曾致思而徒为备例之问。如此往复。其于格致。有何补益乎。幸详之也。
答洪彦明
便承迩来。旅课珍重。为慰何既。文一如昨不足道。第所示实欲裁答。而觅底不得。不容记对。然似记示中有敬之道。不过曰止其所不见也云云。此足以想艮卦之学力。于是乎著矣。然所谓止其所不见者。只足以释艮其背三字之义而已。其于为敬之道。不甚交涉。盖敬之为言。不过曰警策自持。不敢自放之谓。惟其不敢自放。故其于止其所不见之地。固为有力。然不过为一面持守之功而已。其所以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62L 页
止于所不见之义。非知行备具者。实无以为也。盖止其所不见。实以静时事言之。然静固静也。而其所以止不止。惟择义精守义固者然后能之。此所以非敬一字所能全担独该也。试思之。或有未安。复为示之也。
答洪彦明
两书珍重。顾此稽复。赧谢无谓。惟承其旅候自如。日课一进。是则足以自慰。幸复精究实践。卒有以就大业也。所示心学为敬之要。表里殚尽。足见其求道甚切存心不他之万一矣。其或有未安者。不可泯默以孤专扣之勤。故粗述区区。幸有以亮之也。然两盲相摸。真象自在。使具眼者当之。安知其杵箕之说。并不为其可笑也哉。盖敬之所该。固广大。然其要则不过乎贯动静一语。足以尽矣。其用功之方。虽不一。然其要则不过乎正容体一思虑数语。足以槩矣。不必多口杂引。反有累于的知实体之为也。窃看来谕。既以一动静合内外贯始终彻上下。为居敬之法。又以动静为此心体用之机。内外为此心体用之地。始终为此学致知力行之条理。上下为此道天理人事之阶梯。又以戒惧谨独。为所以一动静之目。而主一专一。为所以合内外之目。致知躬行。为所以贯始终之目。上达造化之原。下达五常之则。为所以彻上下之目。卒之曰心者理气之合。神妙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63H 页
不测。故常思虑常动静常闻见常云为。惟主乎敬。有以一思虑制动作止闻见抑云为。然后此心宁静。可以有为。而其为敬之法。则肃定凝聚。寂寂惺惺。接物则洞洞属属。应事则战战兢兢。乃能一动静合内外贯始终彻上下云。此于敬之排铺条目。可谓该遍矣。然其支离绰绕而语错次第姑舍是。其所以为头绪者。不一而足。令人一观。眩惑不暇而莫之及乎其领会矣。盖来谕以动静为此心体用之机。此固然矣。然心之寂然在内者。亦静也。心之感而见乎外者。亦动也。然则动静之外。又何别有所谓内外乎。致知之始。思虑之动也。力行之终。践履之动也。亦非所谓动静之动乎。又何必别有所谓始终乎。上达造化。下达五常。非知识之动乎。又何别有所谓上下乎。内之主一。非戒惧而何。外之专一。非谨独而何。又何别有所谓合内外者乎。致知之无昏惑。非主一而何。力行之无怠惰。非专一而何。又何别有所谓贯始终者乎。上达而动静合一。非无昏惑而何。下达而表里合一。非无怠惰而何。又何别有所谓彻上下者乎。夫心固神妙不测。故得失之易而保守之亦难。然思虑也者。只怕其不正而不怕其为常。故苟思虑之得正也。亦何常之不可也。以至乎动作闻见云为。无一不此之为也。亦何常之为可讳也哉。但以动静相须之理裁之。则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63L 页
动之省察。不能不有赖乎静之存养。静之存养。未必不预乎动之省察。然则动不容常乎动而自有静处。静不必常乎静而自有动时。此则为然不可不知也。又曰主敬然后得以止动作抑云为。亦不晓其何所谓也。盖人非动作云为。何所尚乎学耶。所贵乎敬者。以吾之动作云为不能尽道。故为之战兢自持。使有以尽乎其道也。今为敬而欲止乎闻见云为。则是欲为学而先绝其为学之田地根本也。然后其所学者。复何所为乎。是有意于禁绝邪思妄作。而不知闻见云为之为心术道体之头脑也。幸试思之。左右之为学也。于群居终日之间。其所以讲古道论文义检身心勉孝弟。孰非为所谓闻见云为乎。若曰闻见固不可不博。而其邪闻见则不可不克。云为固不可不谨。而其妄云为则不可不绝云。则实为格确之论矣。若恶其邪闻见妄云为。而遂并其不可不博之闻见不可不勉之云为。而一切斥去之。则无乃不矫枉过直。而近于一噎废食。甘于饿死者乎。世岂有此道理乎。其为敬之法。则只曰肃定凝聚者。固已足矣。而又曰寂寂惺惺。寂寂惺惺。固已多矣。而又曰接物则洞洞属属。应事则战战兢兢。不亦重叠烦猥而失于称停者乎。盖敬不过操心谨事而不敢放慢之谓也。学者之必以此为主者。为其心法不以此为存。则昏昧走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64H 页
作。无以实动静之妙。事物不以此为接。则颠倒错乱。无以尽义理之精。故随时随处。无不以敬为主。故敬之为道也。动则动亦敬。静则静亦敬。言则言亦敬。行则行亦敬。必要无时不主。有以操吾心慎吾事而已。不必别有时节。以为闭眼块坐。主敬之工夫。而又待其敬工夫充实然后。乃以其敬施于所谓动静始终之间。如来谕也。且敬固为本原工夫。而只涵养而已。苟不读书践造以尽其理。则是都做不得一事也。故自古圣贤。莫不以敬为主。而亦莫不以知行为对。如所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者是也。故人之为学。必以敬义夹持。表里同进。然后不偏乎为学之全矣。窃看来谕。论学专以敬该括之尽。而附知行一说于其间。于为学之道。恐不无一脚长一脚短之嫌。未知如何。初欲详悉条论以代面。既复以冗促止此而已。亮之也。
 前书适得纸本。已悉所论。然来谕既曰静者即思虑未萌之时也。守静之要。止于所不见也。又引苏季明以思虑麻生。问于程子。程子曰须是习。习能专一时便好之事。而结之曰习字岂非防患之妙哉。盖此习字。为思虑麻生。而欲其习思虑之专一也。然则此习字。其为思虑之习审矣。而却引之以證其为思虑未萌底静之习。使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64L 页
思虑未萌之静。疑乎有萌。亦使思虑专一之习。疑乎习静。彼此牵引。卒未有归宿下落处。其于所谓守静之义。亦何所发明乎。且欲守静则固乎习之为尚矣。然岂一习字所能该当哉。惟敬以持之。得效最速。若泛泛然以习字当之。则习亦非敬无以为也。故守静非敬。则亦难乎用力矣。如所谓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俨若思。坐如尸。立如齐者。即所谓守静也。此非敬则岂可得乎。然窃看来谕。既以习为守静之方。又于下文。有曰动则止于事也。主敬之方是也云云。则其不以敬为该主静之方。而截然独属乎动一边工夫者审矣。然则敬其果不该乎静而独为动底工夫而已乎。如是则此论其与前书所谓敬一乎动静者。不亦自相予盾(矛盾)乎。幸试思之。且动静固为心之体用而不可相无者。然其动其静。固有自然当动当静之时。初非人所能与也。故当动而不可我欲守静而不为之动。当静而不可我欲其动而不为之静而已。则其动静自有其时。而不或失于中和之道也。故如静存动察之说。亦不过乎静则敬以存之。动则敬以察之之谓而已。非欲作意定时。以为此则静时也。必欲守之。此则动时也。必欲察之也耳。故如主静静坐等说。虽若近于守静。而实则有商量。盖主静之说。非守静也。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65H 页
实谓动静虽不可不并行。而尤以静为主之谓也。其静坐则实为初学摧颓之甚。躁忙浮薄之气之习。苟不为之作意着力静坐以镇绝之。则无复望其克治之理。故为此一时权宜之法而救之而已。实非圣人所以静存动察自然体道之意也。故先儒谓静坐者不免有坐驰之病云者。亦以此也。若必以静为可守也。则不亦近于吕氏求中之病乎。且谓守静之要。止于所不见也。此以四勿推之。其所不见。只不过非礼勿视之一节也。其馀听言动。得不为守静之病乎。故以敬为该则自无此等绽露处也。
 
朱子之所以释命字曰天所赋者。为此理之为天所分付于人故也。若曰此理随气而入云。则是理自入焉。而非天之所命也。所以释性字曰受于天者。为此性之为人所禀得于天故也。若曰此理寓在于气。则是理自寓气。非人之所受也。性命固是理也。而其曰赋曰受者。实以天人所赋受而言。非以其只是理也。明德固为理气之合一。而其曰有得者。实以人所有得于天而言。非以其理气之合一也。
 所谓本体之明。即指其明德之本体也。岂指其形气之所以滋生者乎。盖虚灵不昧而众理具于心者。明德之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65L 页
本体也。虚灵不昧而众理之应于事者。即明德之用也。其应于事之用。虽为气欲所蔽而有时乎昏焉。其具于心之本体则有未息者也。如人之作过而后悔。失措而知耻者是也。书不及卒。适有营伻来促报书。故未尽修书。亦金雅洛奎处。不及报书。幸有以达之也。
著彦明告别书尾赠金洛奎书
  金雅洛奎。即讲友也。当日告别作石溪之行。其在同志。无任浩叹。又无以赆。故持吾所好者。以奉赠焉。或有以勿外也。窃惟朱子曰一念之顷。即必谨以察之。果为天理邪。为人欲邪。果天理也则敬以充之而不使其少有壅阏。果人欲也则敬以克之而不使其少有凝滞。于愚意自修之要诀。无过于此。幸服膺而勿失之也。戊辰三月日。洪致朝谨复。
右即彦明所以赠别吾友。而使之视警者也。其所责善之至。求道之笃。皆可谓精切而有足感人者。故余特书而申之。在吾友。亦要夙宵孜孜。致有实效者。始有以不孤乎此规也。尚勉之哉。然此实省察一截工夫也。虽文理之密察。课度之切悉。无以复尚乎此。然人之一心。有动有静。静之不可无存养。犹动之不可无省察也。若独言省察而不及存养。则是只有动时工夫。而于静则却阙如也。在自修者。
云庵续集卷之五 第 666H 页
恐终为未尽也。必使学者要于平居无事。常须肃敬自持。使吾心体惺惺存存。虽思虑未萌而知觉则不使之昧。事物未至而条理则不使之错焉。却于有事动念之时。乃以洪友所告者施之。则庶有以自修之得全也。然欲自修而不先乎讲学。使吾见处有所端的。则亦所谓墙面也。所存虽正。所省虽审。窃恐其偏枯徒滞。终亦无以进步也。故今日之务。固莫先乎学也。而但其所谓学也。亦有商量。浩浩经传。何所先手。惟择取小学一帙。而费了全日力课小许文。惟以优游厌饫精熟为务。于其终也。不觉其向上说话。为吾心法本然而时出无穷。则盖可谓善学也。而亦自修者之所不可不知也。盍图之哉。亦烦告洪友而有甚复规。幸勿爱示。窃欲有以警发之尽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