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云庵集卷之十二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x 页
云庵集卷之十二
 墓表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489H 页
尹文公墓表
公讳庆爱。字吉元。其先南平人。祖于新罗平章事多省。其后裔益渐。以功得封江城君。至户曹参议彦弼。始移籍于新安。曾祖讳时大 赠左承旨。祖讳凤遇 赠户曹参判。考讳成五 赠户曹判书。妣 赠贞夫人李氏。察访锡垕之女也。公生于 正庙癸丑十月十七日。天资卓异。折节下学。甲戌中明经科。丙子升六。补郎丞济原,连原。人竖石思之。甲辰通清历两司。壬子 拜兵曹参议。因军号嫌。台疏峻发。蒙 宽典放田里。然与人语。未尝言无罪。有时乎望 阙拜稽。以致其区区芹曝之诚而已也。己未蒙放叙用。壬申以年老迁京兆右尹及工曹参判。癸酉移左尹。复以回榜登科。而子俊永亦换甲中第。蒙 优典改资宪。除汉城判尹。谢 恩之日。特命入侍。俊永陪后而宣馔赐乐。盖异数也。以耆老入社。乃故事也。甲戌因俊永通清。陛正宪。丁丑五月二十九日复拜 阙。翌晦仍考终于第。享年八十有五。八月六日。初窆于杜头山。后复合窆于昌山艮坐之原。配贞夫人南阳金氏。学生砺祚女也。先公二十三年而卒。男俊永。官至兵曹参议。孙昌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489L 页
有通德郎。馀皆不名。噫。公之一生需用。以忠且恭勤为三字符。而非徒性然。抑亦学力所不可诬也。故白屋起世而不以为有。嫌文见黜而不以为意。惟以致身事君。守职应务。一一要合道理。而恐或其有毫忽未尽而已也。
光州卢公墓表
公讳玄澄。字汝伯。唐范阳穗来泊丰川。而其三子垓。即光山君也。自此簪缨蝉联。如敬平公嵩。文简公守慎。皆其后也。十一世至引仪世杰。谪海州。移配为定州人。曾祖讳望之。奉直郎。祖讳光晢。通政。考讳命翁。妣坡平尹氏以谦女。早故。温阳郑氏东伯女。公生于 英宗乙卯十月四日。卒于 正宗己未正月一日。墓在本州马山清亭先山庚坐之原。公生来不以爵禄为尚。而惟其德性浑厚天成。日用之间。不待安排。而伛偻之恭。喣濡之爱。渊渊浩浩。不惟亲长之侍为极恂恂。而虽闾阎无知小儿唐突扬臂。亦且谆谆晓譬而已。不忍遽加以呵叱之色。不知者以为无勇之致。知者以为阴德者必也后昌。而驷车之门。为不足道云。配安东金氏五采之女。生于癸亥。卒于庚寅。墓同原。男。文科正郎。镛。宣教郎。女。金礼复金恒默。馀不尽录。
正郎卢公墓表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490H 页
公讳。字连玉。祖于唐范阳穗。而事载先君之碑。十一世。引仪世杰谪海州。移配为定州人。曾祖讳光晰。通政。祖讳命翁。考讳玄澄。妣安东金氏。公生于戊子十月十五日。乙卯文科。官郎署。转岭湖两道台职。迁宝山丞。卒于癸未六月二十六日。墓在先考山之左麓庚坐。公才俊志学而亲以贫辞之。族奉事兄惜其才器而勉之曰。凡民之俊。不忍归农。而学也禄在其中也。认不生儿而置我书室则大有分数云。向后果验而白地起家。且以禄俸节食缩衣。用备墨庄。复以其馀颇立基址。故至于今四世。不耕而食。不瓻而读者。皆公之遗泽也。配淑人延安金氏宗默之女。生于丁亥。卒于己亥。墓同原。男尚渊。
宣教郎卢公墓表
公讳尚渊。字希颜。祖于唐范阳穗而事载祖考之碑。十一世。至引仪世杰。谪海州。移配为定州人。曾祖讳命翁。祖讳玄澄。考讳。文科正郎。妣淑人延安金氏宗默女。公生于庚戌十二月二十日。卒于丁巳六月一日。墓在嘉山西北面上楸洞缶山癸坐之原。天姿强明。甫十一岁。父正郎公谚札自洛而来。自不能解。母夫人责之。公即日就学。昭然解悟。过数日而复觅谚札。看得分明。及长就学。见解通敏。出人意表。律身处事。一以古昔为准。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490L 页
是以亲安其孝。人服其义。而乡里之风。肃然一变。虽市汉商老之号为狡猾者。亦莫不为之输性革习。配延安金氏。参议獜瑞之女也。生于丁未。卒于癸亥。墓同原。男时㮚。女车远模。
光州卢公墓表
公讳时㮚。字宽汝。祖于唐范阳穗而事载曾祖考之碑。十一世至引仪世杰。谪海州。移配为定州人。曾祖讳玄澄。祖讳。文正郎。考讳尚渊。宣教郎。妣延安金氏。公生于己巳七月二十一日。卒于丙子十一月三日。墓在祖考山之左麓辛坐。公性确且勤俭。日用云为。凿凿皆实。晨昏尽职而门庭化之。信义持重而乡里称之。其于讲学。尤极拳拳。故二子之学。自其能言。已蹈规矩。孜孜不已。卒至有联璧之捷而后已焉。笔法精妙。学者日聚。非不与之酬应。而亦未尝不曰此为玩物。不可泥也云。性好酒而戒严特甚。如或见醉。噤不打话。人或来话则挥手使去曰。醉矣君当恕之云。配庆州金氏酉范之女。早故。光山卓氏思温之女。生于甲子。卒于壬戌。墓并同原。男镇燮。文科掌令。镇奕。文科持平。女金永寿,韩庆模,金应弼,朴殷洙。
掌令卢公墓表
公讳镇燮。字君和。祖于唐范阳穗而事载高祖之碑。十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491H 页
一世至引仪世杰。谪海州。移配为定州人。曾祖讳。文正郎。祖讳尚渊。宣教郎。考讳时▣妣庆州金氏。光山卓氏。公生于丁亥四月十八日。辛酉文科。官史职。迁工郎。除鱼川丞。拜持平升掌令。卒于乙亥六月二日。墓在曾祖山下庚坐之原。公之性行。忠厚且讷。平生云为。如出一辙。甫五六岁。行止凝重如老成人。晨昏应唯。动辄真实。以至讲学交游。无往不尔。故虽卿宰世契。其臭味不同则不屑为之往见也。 哲宗朝。以史官申退而足蹶失容。法当簿论。自 上笑且勿施曰。天真天真。丞鱼川时。持斧亦启之曰。以其忠厚。必善其职云。配水原白氏五衍之女。孝且雍睦。内行甚至。乡党称之。生于甲申。卒于丙戌。墓同原。男德圭,德垕。孙锡根,玉根。
延州玄公墓表
公讳光斗。字汝深。其先延州人。系出丽朝平章事覃胤。其后阀阅。世世薰赫。以至祖曾高讳号职衔。备载于祖考墓碑文。考讳运昌。德量恢确。以孝友称。妣原州边氏。公以 景宗甲辰生。而天禀谨严且厚。动有法度。乡里必称以老成秀才。好学之笃。如嗜欲然。出入经史。理致恢恢。肃然为林下儒宿。其持己之恭。接人之和。出于至诚。而未论知愚。恰然归向。有如亲属之无间焉。奉先至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491L 页
孝而斋沐灌荐。苾芬济漆。洋洋神明。为若感接也。而至于胞翟沃洗之细。亦皆有成法焉。教子之方。不尚浮虚。而馀力之学。必以孝让礼义为本。故诗礼之风。世为家法。而其子孙亦以行谊见称于世者。不一而足也。考终于 正宗辛丑二月二十五日而奉窆于郡西薪岘艮坐原。配安东金氏。学生仁老之女。生于辛丑。终于癸未。合窆于墓左。而水原金氏学生德洙之女。生于丙午。终于甲午。葬于墓左十步许癸坐原。男在观,在禄。女金泰熙。金氏出也。在禧,在焕,在纯。女安允谦。水原金氏出也。在观男永伦锡禹号间斋。以接宾恤穷闻于世。馀不尽录。
处士玄公墓表
公讳慎言。字伯宣。古延州人也。祖于丽季景宪公覃胤。子德秀封星山君。见东史。其后讳嵚。入我 朝官左赞成至校尉。讳皓明。自沔川移家于价川。于公为六世祖也。讳仁亨。高祖也。军资监主簿。讳寿。曾祖也。训鍊佥正。讳希晃。祖也。丰储仓奉事。讳礼泽。考也。同知中枢府事。妣贞夫人密阳朴氏。以万历戊戌生公。而天禀笃实。自幼儿时人皆器重之。既长就学。专门于经而穷究造履。动有条理。以至日用事务。亦皆以义理裁之。事亲尽孝。须臾不离其侧。而定省甘旨。必夫妇亲之。不以任婢仆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492H 页
也。奉先之诚。至老不懈。而食素献贤。无不如礼。而非甚病剧故则未或弛也。与之交游。皆远近人豪也。非行义笃实。必文学赡富。故虽寻常追逐。类皆裨补风教。而初非等閒聚散也。为人谋事。不以夷险而尽心区画。与有归宿然后乃已。性复仁厚。见人穷逼则无论亲疏。必也周恤优厚。故无籍之人。闻风慕义。如有缓急则虽昏暮必奔告。而毕竟支保者。无虑为百馀人。及其下世。远近竞相哭酹者肩背相直。而面面相吊曰公何弃我之速乎。考终于崇祯辛巳三月二十五日。享年四十四。奉窆于薪岘正统山甲坐之原。配广州李氏。兵判春兰之孙女也。与公合墓。男继德,继行,继箴。馀不尽录。
延州玄公墓表
公讳继箴。字警叔。其先古延州人也。先迹源委。载于显考碑文。此不复录。高祖讳寿。训鍊佥正。曾祖讳希晃。丰储仓奉事。祖讳礼泽。同知中枢府事。考讳慎言。妣广州李氏。以崇祯甲戌生公。而天禀宽厚。髫龁时已以器局见称。不幸数奇。甫十岁。荐哭二亲。孤哀孑孑。指导无人。然犹自力送终。毁戚有如老成者。生计冷落。邻近为之偶语。而公能拮据。朝出耕暮归读。既不以祸变坠产业。亦不以穷乏懒课程。贯穿群书而见得义理之正。修保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492L 页
门户而行得礼教之实。自以诚养未逮。终身含恤。而每值讳辰则哀戚甚至。致齐献贤。无不用极。修己治家。一以勤俭为主。而老少薰染。便系成法。虽饮食衣服之细。不或有剩长也。宾客之供。必以礼数而不苟。往复者常盈门不绝也。偶得微疾。考终于 肃庙辛未九月十八日。寿五十八。奉窆于薪岘斌𥕞山庚坐之原。配咸安赵氏应昌之女。与公合墓。男益文,益彩,益章。馀不尽录。
监察李公墓表
公讳洛。字之中。其先平昌人也。祖于丽季讳宏。判军簿。入中国。以功封大都督。子讳晟。门下史。谥文景公。子讳达汉。入 本朝官安牧。高祖讳敏采。曾祖讳元挺。祖讳善建。考讳光翼。以孝学 赠户曹佐郎。妣 赠淑人永川李氏元之女。公生于 正庙戊申八月十日。聪慧绝人。十岁能属文。读小学至九容章。佐郎公试问鼻耳同一肢体。而独不言容。何也。对曰。动后始见容之得失。而鼻耳则乃肢体之不动者。故不为之言也。初以亲命治功令文字。而刻意笃学。几忘寝食。抱负也博。雕琢也精。月斧风斤。一挥无敌。毕竟战艺。累解不中。于是谢却窠臼。一切以古人为己之学为主。而存养笃实。穷究精微。有体有用。遂成儒宿而晨昏怡愉。诚敬蔼然。浑家孝感。无人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493H 页
不尔。内外二艰。哀毁踰礼。柴骨栾心。凛若不支。而送终诸具。无一不慎。友爱二弟。夷险与同。而不幸先逝。抚其孤弱亦犹子也。持己遇人。一以自信。接后学则谆谆然讲仁义。处乡党则恳恳然语孝弟。故其遗风馀韵。迥别于他坊也。考终于 宪庙丁未十一月二十八日。以文行特异蒙 赠司宪府监察。初窆于正林山下。庚申迁于岩花里石柱岘三峰下负庚之原。配淑人晋州金氏用国之女。故忠臣 赠左承旨厚孙后也。上孝下慈。甚有闺范。男东愚。孙冕熙。上舍。馀皆不名。公没后四十三年。其胤东愚。以行录一通涉险远来。请叙为贞珉之刻。故辞之不获。谨为之撰。
双贤朴公墓表
我东鸢鱼之化。薰彻无远。次第人才。郁然作兴。而如退栗尤诸公。最其盛也。不必云云。而馀亦以节义经纶。慷慨驰骛于其间者。不一而足。盖公亦为一般人豪也。公之九世孙治浃。以安桂圃状为徵文于余。余辞之不获。谨为述焉。公讳彦章。字▣▣系出竹山。而丽季延兴君茂志为其别祖。入我 朝。讳雍以言事谪宣川。子孙因家焉。曾祖讳▣▣箕子殿郎。祖讳▣▣考讳▣▣妣南阳金氏。公自少好学。兼讲孙吴。而友爱绝至。居处讲学。日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493L 页
与伯兄相为表里。故世号为双贤。学之既久。乃知儒者事别有用力处。而于讲武。净然谢劫。一切以经传为务。而存省玩究。一并笃实。毕竟造诣大有自得之力。而远近受业者甚众。时乃 皇明天启也。边警日严。人不自安。远迩城守者。多以阴雨之备为问。而公之兄弟。尽忠告戒。而卒以立慬致忠者。初非一二也。适会丙子。北虏猖獗。所过赤地。府衙一空。公私廨宇尽属郁攸。而看看馆宇校宫。并皆有不测之虞。公与伯兄扼腕大呼曰。馆宇。殿牌位焉。校宫。圣位位焉。顾我致身之处。舍此复何为乎。于是乎冒白刃冲烈火。三肃三及。祇奉 殿牌圣位。移安于剑山石室。日夜侍卫。严若 朝著。而虽顷刻间。不或放过。复草义檄以倡讨贼。有曰蠢彼犬戎。吞噬无厌。沽屠臧获。犹且知奋。而况吾忠义之士乎。顾今四方。一是逃散。其将死于夷狄也必矣。与其死为污鬼。孰若生为忠臣乎。又况 殿位。吾君吾圣也。为臣民者。于义其敢舍去乎。檄一播告。义士云合。指顾之间。挥泣从之者至为三百。于是乎一麾而北。授奇设伏。大战于清江之上。卒乎告捷。而胡虏为之胆裂。告罢。人皆论伐。希有赏劳。而公独不为曰。吾未闻鲁连为受五城之封也。盖公平日。尝著东海明月赋以自况也。公没后。道内之士。以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494H 页
其事实告达营下而复其家云。公生于某年。卒于某年。而奉窆于某山某坐原。子朝鸣,宗鸣,凤鸣,升鸣,昌鸣。其后繁衍。皆有忠孝之风焉。
潘南朴公墓表
公讳宗厦。字圣叟。系出潘南。 太宗朝功臣平度公讳訔之后也。曾祖讳时擎。祖讳文柱。考讳薰乔。妣广州李氏。盖公之孝友。乃良能也。甫八岁。丁内艰。而和药祈命。至断指血。及其不幸。则泣血皇皇。虽长者之笃于孝爱者。殆不是过也。且季氏诞生才三日而失慈之恃。虽至亲长老。皆惝恍不知为计。而公独慨然必以全活为心。罔夜襁负。不忍暂置。一有呱泣。虑为饥渴。嚬蹙咄嗟。不啻己困。闻有产乳则不以远近。必走而乞其馀。不足。又问而之他。故其季乳肥壮。一与顾腹者。无或有间也。公十五。出为叔父后。而所后母亦苦风眩。起止不仁。公尝侍多方。终不快可。最后医云取温汗蒸则当得神效。公至诚依疗。一向三年。不厌不改。竟获痊复。此为尤著。而如持己之谨。接物之恭。处事之当。动有法度。而乡里迄今称为模范。公生于庚午。卒于戊辰。娶善山吉氏。生男祉寿,禧寿,裕寿。同孺人合窆于博川德安面南三里船桥北麓艮坐之原。 当宁庚午。道伯以其孝行有所启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494L 页
达。得蒙 旌复之典云。
金海金公墓表
公讳希泰。字君仲。祖于新罗敬顺王。至我 端宗朝。有白村先生讳文杞。又三世至司直公讳尚琏。以士祸西窜为嘉平人。高祖讳丽清。曾祖讳重亿。祖讳德彩。考讳凤翮。通政大夫忠烈祠参奉。妣淑夫人原州边氏。公以英庙戊子十一月二十日生。而天禀明敏。自幼能辨是非。既长就学。修敕甚严。日必冠带。而非甚病不为之解。且课程则以诗为主。而造语逼真。然只以叙怀而已。至于场屋得失。不以为意。笔法甚妙。远近为之模法者。不一而足。至谓颜,虞复出也。事亲至孝。左右承顺。曲尽爱敬。而一动一静。非亲意则不敢为也。家计丰足而被服太俭。人或讥之。则必曰人于奉身。不至生病则足矣。岂可滥于轻肥。违我本性。而自取识者之鄙乎。凡事必慎必戒。虽不屑之物。必使看守以待不虞。而著紧用之。人服其量焉。公之信义。素为乡里所服。故邻近如有言诘难卞者。必来取决。一日。某人者以田库事争讼不服。公听罢。为之语曰。罪之有无。人虽不知。而自己神明则初不可欺也。且汝言或有空阙。恐不可终讼而得罪于神明也。其人遂肯而服。以微疾卒于 纯庙辛巳九月四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495H 页
日。奉窆于治南支石山丁坐之原。配延安金氏寿之女。生于 英庙乙酉。没于 正庙甲辰。葬于公墓之北辛坐原。有子二男。观夏。过房为伯父后。次观哲。继配安东金氏学宗之女。生于 正庙丁酉。卒于 宪宗乙未。葬同麓壬坐之原。男观恒。过房为季父后。女康君五,赵光圭。观哲男仁璞,仁瑚。仁瑚男应律。出为仁璞后。进士。
云庵集卷之十二
 墓碣铭(并序)
  
赠参议卓公墓碣铭
夫卓为新安清门。而盛且满数百馀。则意其先德必有所积累而发之者也。一日。卓生宜默。以王父之泰手恳为示。有曰吾州之以卓为姓者。罔不以参议公为所自出。而贞珉之述。曾未如法。窃惧云仍日远。行无以推本而继述之也。幸勿吝挥。请有以追考之作也。辞之不获。遂为之按。公讳龙。光山人。以国初左议政光茂为始祖。而其苗裔曰元祐。实基于新安。曾祖讳冈。祖讳文明。考讳亿孙。妣海州士人卢荣之女。受业于重峰赵先生。一切以存养为学。而笃实鲜俪。先生屡以为与也。公寔其胤也。禽挞鲤诲。表里钟笃。学术行检。倾动一时。以孝廉特除为 箕殿郎。时 万历壬辰也。臣民有罪。 法驾蒙尘。西巡之幸。渐次于新安。则时倅者不似。少无颒血忍痛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495L 页
之念。而尚张乐作误。 天怒斯赫。大伏诛夷而左跸为驻幸。而时实荒馀也。麦饭之御。屡告阙如。而公之区区芹尝。抑亦为千载一幸也。罔夜营办。以不腆野需。承乏膳夫之一时。而明明 圣后。嘉乃忠愚。为幸信宿。有教曰。龙汝其为行在所忠勋也。夫天意悔祸。 法驾回銮。念轸前事。特被收召。而公实谦抑。巽避不谢。及没。赠通政大夫工曹参议。 当宁壬申。以忠孝复蒙旌闾之典。噫。西狩。臣民所不忍言者。而抑亦为何等时节乎。顾饔飧之御。信宿之幸。恐不端为一时之承乏。而 圣教珍重。以为当此之时。非忠臣之家之食。则切不可以饱且安御也云尔。千载之下。独不为臣子所当饮泣奋跃处乎。公生于某年。卒于某年而南三里青龙山子坐之原。即衣冠所藏也。公孝性出天。事亲有疾。祝以身代。亲意欲炙。立屠耕牛。见人之饥则食之。见人之寒则衣之。凡系云为。类如是也。顾公后昆之盛。指不遑偻。而不家食者。亦不一而足焉。岂积善之馀也。亦有食收茹报者。为若方兴未艾欤。公配赠淑夫人边氏仁福之女也。子挺立进士。孙尔崙生员。铭曰。龙渴兮。吸涓滴则足以喷云。虎馁兮。咽脔胾则足以啸风。麦饭固不足以当八珍之盛。茅屋实有以复九重之崇。苟非其爱敬两尽。于孝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496H 页
胡为此膳御一移于忠。殊 恩非常。既承圭爵峨峨之宠。馀庆无疆。亦有苗裔振振之螽。知德者鲜。堂斧寄丛。铭以昭揭。过者肃衷。
赠左承旨赵公墓碣铭
公讳廷蔡。字汝徵。系出银川而祖于丽朝左仆射恭和公讳之遴。入 我朝。讳胖以开国功得封复兴君。 谥肃魏公。及其孙讳浩。避地于本州而因家焉。讳瑞副护军。讳应吉江西训导。即公之曾祖祖考也。考讳得仁 赠司仆正。妣南阳洪氏。进士天锡之女。 赠淑人。妣务安方氏。尽忠之女。 赠淑人。公方出也。生于 仁祖辛未二月三日。卒于辛酉三月三日。享年五十一。中进士科。 赠承政院左承旨。公事亲至孝。爱敬备至。怡愉洞属。乡里叹服。及其不讳。皇皇爵踊。几乎灭性。庐于墓次。哀号三年。未尝一日变易。而栾心柴骨。造次凛凛。若有以支胜不得也。公性于文学。积聚鍊磨。日以高明。卒之乎充然。自制不得而出为文章焉。此公之所以假鸣一时。而本州之学亦有以渊源也。配庆州金氏。嘉善大夫成鏺之女。生于己巳。卒于丙子。寿七十八。 赠淑夫人。墓附窆于阿耳浦白岘南麓壬原。五男一女。男曰寿遐,寿远。寿逸副护军。寿迄。寿迥 赠户曹参判。女适卓鸣汉。馀多不尽录。玆为之铭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496L 页
曰。世德之钟。其生也秀。因心尽孝。神明感祐。学以推及。非我得私。斯其锡类。为天翁知。肖子昌孙。肃肃振振。谓非馀庆。圣繇谆谆。窆而不朽。白岘之阳。勖哉来孝。铭而备忘。
赠参判赵公墓碣铭
公之六世孙光肃。谓余有一日之雅。而以遗迹若干。请叙为碣曰。官貤则实二品也。合用螭龟之篆。而准格未遽。姑为此降杀之计。子盍述焉。余辞之未可。而且自少于右尹公。已有高山之仰。而曩以洋扰。薄有奔问之行。而窃见云岘丈大言于稠坐曰西关其可忽乎。仍呼遁庵敦禧右尹三公之讳曰。有若某某在云。大抵吾西之所以为西者盖如此。而顾今之请。即右尹公之先事也。其于阐幽。尤不敢不为之罄碣也。谨按公讳寿迥。字亨于。 赠户曹参判。其先白川人也。丽朝有讳之遴。事显宗为参政。谥恭和。十五传而至讳浩。始卜居于定州。自是阀阅薰赫。世为西土著姓。高祖讳应吉。将仕郎。祖讳得仁。 赠司仆寺正。考讳廷蔡。进士。 赠承院左承旨。妣 赠淑夫人庆州金氏。成鏺之女。以 显庙甲辰正月三十日生公。而天禀严重。有深识远虑。自为幼儿时。人之见者必曰真家督也。行止取舍。出人意表。尝从猎者。见有金在地。视之夷然。不为屑取也。既长就学。才高课勤。而玩索造履。一味精实。毕竟准的。必以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497H 页
古人为己之学为我家计。而不效骚墨规规于吟弄之末也。复以所得于己者。谆谆诱腋于家庭。故诗礼洋洋而右尹公勋德之盛。亦一种馀荫也。孝友之诚。自是性也。左右就养。爱敬备重。定省之纤悉。容色之愉婉。有足以感动神明者。故慰悦无疆而乡邻化之。埙篪之乐。融融怡怡。白首晚况。一如前衿后裾。而甘苦忧乐。不或有间。得一美味。见一嘉事则必与之共。不以地远而少弛。不以年晚而或懒。尤急于周恤。所识穷乏者。无不极力顾护。见其寒则解衣衣之。见其饥则推食食之。汲汲然救拯。而或有未满则寝食为之不安也。此其善行之较然可考。而潜积阴庇。人所不知者。不可以数计也。人必以于公门驷期之。至于右尹公果验。而公之蒙 赠。亦以其贵也。戊午以疾下世。享年七十五。葬于本洞鹰岩乙坐之原。配 赠贞夫人延安金氏。赠刑曹参议亿之之女。有三男。昌来即右尹也。恒来。 崇灵殿参奉。朋来通德郎。昌▣男。彦徽,彦辅,彦泰,彦翊。恒来男。彦锡,彦哲,彦圣。朋来男彦兴。馀不尽录。铭曰。技之婆娑兮。吾知其为根深。流之活泼兮。吾知其为源远。怡问于寝兮。晨昏属属。善诱于庭兮。诗礼恳恳。不屑乎金遗兮。落落然耿介之想。无憾乎衣弊兮。恻恻然济恤之性。积之也深。孰非为驷车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497L 页
容闾之善。发之也长。宜乎有三槐满庭之庆。平地之篑兮。巍然其九仞之竟拔。何天之衢兮。阔然其一朝之大亨。往而不返兮。更从何处得此公。鹰岑幽寂兮。时有月鹃两三声。
德峰赵公墓碣铭
公讳彦泰。字士通。号德峰。其先白川人也。祖于丽之左仆射恭和公之遴。入 我朝。有曰胖。以忠勋封复兴君。谥肃魏。其后有曰浩。当 皇明沦丧。与其弟濉。转客避乱。遂西徙为定州人。 赠司仆寺正讳得仁。成均进士 赠左承旨讳廷蔡。 赠户曹参判讳寿迥。汉城右尹讳昌来。即公之四亲也。以 肃宗丁酉三月生公。而天赋敏悟夙成。甫成童。晨昏定省。各有条理。措处详缓。动如老成而隐有乡里之望焉。受学于家庭而覃思精读。惟日不足。卒之抱负充实光辉。人皆推重。莫之抗衡。而自以为父蹑枢要。侄捷科第。为过乎荣贵而不复为举业。戊戌丁内艰。癸未丁外艰。苴斩柴露。哀礼自尽。六霜一如。乡里化之。依寒泉故事。就讲坟庵。而远近学者负笈争先。动至百馀。其学不事枝叶而专业经史。故穷究精微而知虑详审。存养笃实而行检坚固。是以。门人受业者亦皆循循雅饬。而传授之实。不可诬也。戊子。道伯郑实知公学术高明。举以充仁贤院讲士之员。丁酉。除 崇灵殿参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498H 页
奉。公终不就职。丙申。移寓于铁瓮龙楸。爱其山水佳丽而徜徉终日。颇有不忍舍去之趣。庚戌考终。享年七十有四。远近闻之。莫不嗟哀。为之吊服。如井田康先生。至为吊服加麻焉。公性粹雅。爱恶不宿。喜怒不形。其在亲侧。终日不离。专心𣺫瀡。周旋无方。母夫人累年沉病。公昼宵奔遑。凡药饵之尝。饘酏之调。莫不躬亲为之。而虽急遽之时。亦不使人代之也。尤于奉先。务尽诚敬。齐戒奠献。肃然如在。以至衰老之年。亦未尝废焉。子弟或以为请则必曰。吾所乐为。不知其为劳也。尝以右尹公潜德未阐为忧。往返千里。竟得不朽之文。庸备墓卫。士林以为难焉。公之为学。得于小学洒扫应对之节多矣。是以见于行者。虽幽隐之中。微细之事。亦莫不着心用力。处之有方。而不敢任其毫忽放过也。以是年五月日。同妣顺兴安氏合窆于本里磊岩西负艮之兆。公娶顺兴安氏通德郎德均之女。生三男二女。曰梦琇,梦圭。梦璟登科官持平。女朴士俭,玄锡梦。馀不尽录。公之隐德也如是大畜。而自不茹报。则世之为善者。不能不以为疑。毕竟其后也又如是其大发。则所谓崔之门安得不昌大者如执左契。而为善之劝。亦未必不百倍于此矣。公之曾孙愿祖。将勒石刻铭以补贞珉之阙。而谓余学究。专使走文。徵所以阐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498L 页
幽者。故辞之不获。玆为之撰。铭曰。灵芝三秀。谁谓无根。于嗟趾美。诗礼之门。然犹敦琢。百倍习温。加以忌盈。绝利一原。有造有德。教亦多方。全而归真。磊岩昂昂。
县监全公墓碣铭
公讳万雄。字振京。祖于高丽大师以甲。入 我朝。参政讳大升。以德学称。孙学利。以吏郎被谪实边。遂为郭山人。即公六世祖也。高祖讳允玟。不仕。曾祖讳彦国。当丁卯胡乱。御敌于凌汉山城。不克死之。祖讳大元。从父争死。誓不戴天。 上以为忠烈之后。且有军功。特除展力副尉兼司仆。考讳继权。武科资宣略。妣海州郑氏。忠一女。以 孝庙壬辰三月生公。而器宇雄确。弱冠。志孙吴。学射于襄武郑公。而屡以将才见称。 肃庙戊午。中武科。甲子。筮守门将。乙丑。录振武勋兼宣传。丁卯。为古城镇兵马节制使。于时歉荒连仍。四处恶少。相聚为盗。而其渠魁则乃岛剃也。有时乎鼓一鸣火一炽。则村闾城郭。荡然立碎。而为州郡者。莫之敢何。于是乎公与弟万弼。画策鍊兵。直捣贼薮。如霆如雷。触之者碎。犯之者烁。不待三鼓而一境为之晏然。 上嘉乃勋功。特资折冲行龙骧卫副护军。乙巳春。 上阅武于春塘台而命射试之。公以五石弓引满而发。矢若从天而落于侯外百馀步。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499H 页
上特命刻石曰全万雄落矢处。仍旧资佥知中枢府事。秋转义兴府副司正。庚辰。迁美钱镇佥节制使。入为忠武卫副司勇。出为江东县监。秩满赋归于江湖之上。逍遥自适。无复有仕进之意。乙未十一月五日。考终于本第。享年六十三。窆于郡北堂峨岭艮坐之原。配淑夫人海州吴氏起邦之女。男世完将仕郎。世彪。女适田得宝,李振华,郑来庆,郑来尹。世完子天禄。云仍克昌。不容尽录。铭曰。苟人也之钟出兮。有何穷通之复为。飞将军广让勋于偏裨兮。什方侯雍抗圭于爵位。胸万甲而晦养兮。韬百捷而默会。使先生之锥万一者得处于囊中兮。也将军之剑毕竟地抵鸣于塞外。儿屋之竖。虽学鸟翼而不能革兮。盐车之重。徒絷骥足而不可展。潢池之捷勋则勋矣。而其实赤子之恋恋兮。春塘之射勇则勇矣。而终是武技之浅浅。蠖之屈也。吾知其为曲身之能兮。虎之蹲也。谁为其有啸风之气。淮阴老于渔矶。而不害为战必胜之杰兮。汾阳没于行间。而无虑为筮遇人之帅。呜呼。悲歌者欲酹一爵于堂斧兮。当峨之阳龟龙剥落碑堕泪。
引仪卢公墓碣铭
公讳世杰。官通礼院引仪。系出于唐范阳讳穗。而穗避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499L 页
禄山乱。来泊于丰川。子讳垓封为丽季光州伯。然过此则无文可徵。但万姓谱。有曰卢参判德基。乃政承嵩之曾孙也。次子曰熙叔。牧使。子曰汉转。县令。子曰钧。次子曰麟寿。子曰世杰引仪。子曰成弼。子曰琼。儒林录有曰己卯。公与赵静庵,金冲庵同为群小指目。燃藜记述。有曰辛巳。安贞悯追为见论。而公亦被谪于海州。又移定州。 中庙辛巳日记。有曰非不蒙宥而仍居于定州五峰山下。族谱。有曰公卒于弘治癸丑十二月十二日。葬于治东马山敕使峰南乾坐之原。配令人安氏。附于公之墓右五步许乾坐之原。男成弼。宣务郎。女金世仁。孙琼参奉。曾孙彦俊 赠工议。彦章主簿。玄孙汝惇。 赠工参。五代孙得宗佥使。振宗同知。应宗通政。永宗武科。守宗判官。六代孙说之文科。坦之进士。七代孙光协文科。八代孙命佑 赠工参。九代孙玄集同知。玄鹤文科。玄箕参奉。十代孙镈橙修并文科。十一代孙尚默,尚羲并文科。尚讷进士。十二代孙时懋文科。时补进士。十三代孙镇衡文参判。镇燮,镇奕并文科。镇基参奉。十四代孙德纯,德龙并文科。馀不能尽录。公之十二代孙时升丈。走文徵其所以刻丽牲者。故辞之不获。玆为之铭曰。有原必浩。无根曷荣。卢之为门。既著且清。不知我者。必曰适尔。公之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00H 页
依归。静冲二子。论道于经。交忠于国。有孚陈闭。勿恤失得。星日照心。神明质义。天何不吊。真反为伪。其德不食。知者或疑。毕竟馀庆。始发于玆。归视庭槐。春意也多。千古宅真。敕峰嵯峨。
同知卢公墓碣铭
公讳玄集。字会一。其先光州人也。至世杰。以士祸移配于定州。曾祖讳挺之。 赠掌乐正。祖讳光协。文科 赠工议。考讳命佑。 赠工参。妣贞夫人金氏。以 肃庙癸未五月二日生公。而天禀敦厚。事父母至孝。多畜书籍曰。此墨庄也。为子孙者。读此而有得则禄在其中矣。有四男。各占一处曰。同居则不可以择名胜。其后云仍。果以富盛雄于各里。参判公临没。以土地给诸子曰。家之隆替。系于人之贤否而土地不与焉。勿以外物伤彝伦之重。公铭服不坠。辛卯丁外艰。丙子丁内艰。哀毁之甚。人所不堪。公入于家则驩然而有恩。出于乡则洽然而有信。卒之乎享百年致二品。所谓必得寿位者果验。卒于 正庙乙卯正月五日。寿九十三。奉窆于阿耳浦甑峰乙坐之原。配贞夫人济州梁氏。墓同兆。男倜 赠承旨。次谦。次奕。次。女适李汉亿。馀不尽录。铭曰。大道疾鞭。出入有声。古圣心经。诸子舌耕。土地非贵。彝伦是宝。六霜二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00L 页
艰。面黑须皓。位致枢要。寿涉耄期。千古甑峰。高躅曷追。
逸庵卢公墓碣铭
公讳奕。字皞民。来系讳号。并载于同知公碑文。考讳玄集。嘉义同知中枢府事。妣贞夫人济州梁氏。以 英庙辛亥生公。而受学于王考参判公。而思致敏给。玩索经史。贯穿浃洽。而行谊文章。并为士林领袖。笔法亦精妙。与之模索者甚众。事亲从兄。诚意蔼然。左右承顺。极其慰悦。埙篪之乐。至老如一。公素乎清寒。四壁徒立而处之泰然。不或累其所操。每有出入则必饮泉而疗饥。家人循习成法。其后虽富盛。未尝有侈大之虞。而每谓诸子曰。尔之温饱。即吾饥寒之报也。所识穷乏有求我者。必优为之顾恤曰。吾所伤虎处也。然开口辄说则大是病痛。惟三缄然后始得以免焉。卒于 纯祖乙丑二月十五日。寿七十五。窆于马山烽岫辛坐之原。配密阳朴氏。墓同兆。男尚鹤,尚麟,尚文。女适金宗赫,承乐祖。馀多不尽录。铭曰。陋巷清风。老少一致。课忘甘苦。士仰长贰。待鸡晨昏。急鸰缝舂。冰檗吃苦。庾釜周穷。千秋复真。烽岫之阳。守而不坠。厥后克昌。
光州卢公墓碣铭
公讳尚文。字在中。来系讳号。并载于同知公碑文。考讳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01H 页
奕。妣密阳朴氏。以 英庙辛卯九月二十八日生公。而至诚孝友。常侍侧不离。尝以亲命黾勉应举。经岁留洛。众皆夷居。公喟然曰。古人不以三公换一日之养。而况岁馀乎。即日长揖而归。仲伯两兄。不幸早世而悲痛亡谓。然恐伤亲意。不敢径直。而退必毁泣。几乎成疾。亲庭尝以滞祟。往疗于郭山者三年。而公为之每旬致馔。每月往候。百里之行。有若户庭。而血诚恳到。店汉见有荷担则必曰。此必卢孝子之厨传也。庚申丁内艰。乙丑丁外艰。公卒当巨创。顷刻陨绝。一缕之残。凛若不可为也。每当亲忌与墓祀则必也躬亲莅之。虽老传后亦如之。有再从侄女当昏。而昏具扫如。公以己子女资饰替为之当。邻有一汉生子未几而死。其妻又他适。公为之恻然。收养拳拳。抚恤殆与亲属无异也。卒于 宪宗庚子二月二十七日。寿七十三。窆于唐岭亥坐之原。配延日承氏。墓同兆。男时甸,时穆。时升副护军。女洪相业。馀多不尽录。铭曰。水盈科兮。自住不能。公之性孝。推本于曾。退而唱和。埙篪大鸣。其忍舍诸。巷儿夜喤。次第善推。八荒一体。昭哉来孝。世袭勿递。
副护军卢公墓碣铭
公讳时升。字就汝。其先光州人也。其后世杰。以士祸配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01L 页
定州仍居焉。高祖讳命佑 赠工参。曾祖讳玄集同知。祖讳奕。考讳尚文。妣延日承氏。念祖女。以 纯庙丁卯五月二十四日生公。而天禀温厚。事亲至孝。甫十五。丁内艰。庚子丁外艰。毁露甚至。而送终之礼。一一躬干。自少志于经学。而功令滔滔。无所从问。于是筑精舍数椽。独取经史。早晏玩索而迥有自得之功。然每以未得师为恨。而必择经明行修者以教其子孙。故子孙遵教。多以学行见称。亦于世味尽悠悠。而所爱者惟琴菊也。因以为号曰菊隐。每于烟朝月夕。吟弄陶陶。而不复知有等閒怀抱者。自奉俭约而祭祀宾客则极其丰厚。置社仓以给饥馑。设乡约以备讲礼。立祠宇以祭邑之俊彦。绣衣徐公以操行荐于 朝。辛卯。以老蒙 除副护军。终于 上之癸巳三月一日。享年八十七。窆于唐岭辛坐之原。配太原鲜于氏白之女。志操贞静。甚得妇道。 赠淑夫人。与公同兆。男镇轼早世。镇辙,镇轙,镇载。女赵亨均。镇轼男德涵早夭。德浩。镇辙男德济,德瀁,德溶,德洪。镇轙男德深。文行大进。不幸早世。德温。镇载男德淇,德泂,德沆,德洽。馀不尽录。铭曰。超然物表。不鸣以鸣。身拖采斓。儿挟黄籯。托契者菊。知音者桐。三益晚节。五弦清风。自足乎己。曷求于人。万古唐岑。其青也新。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02H 页
光州卢公墓碣铭
公讳时泰。字圣叟。其先光州人也。唐范阳穗避兵于东。寔为始祖。其后至引仪公世杰。始籍于定州而子孙蕃衍。为关西著族。考讳尚鹤。祖讳奕。曾祖讳玄集。官工曹参议。妣丹阳李氏元熙之女。公以 纯庙丁巳四月十七日生。而天禀温厚。八岁失怙。十五遭创攘。与两兄奉母避乱。备经险阻。而侍奉之给。无异于平时。性本好学而家贫不能专意。处身接物。一以自信。动有理致。乡里推重。有如儒宿。至诚事母。怡愉就养。可质神明。而有所命则实心承顺。有所得则愉色进献。昆季之间。友爱甚至。有洪氏姑寡而无托。公迎且事之。一如所生。及其终也。亦为厚葬之。事宗家甚谨。祭需未盛则必献贤而助。墓卫不完则必择吉而窆。以至率下接邻。蔼然有恩谊。平生不喜市恩。常于路见有遗数十金物者。恐为人取。躬自守之。俄有主人来且感谢。为问其姓名。公答曰。只认行路人足矣。性勤俭惜时。不费分寸。白地治产。转贫致富。人有恳求。必应副如响。辛巳丁内艰。执丧过哀。哭泣雀跃。衰麻鹑悬。知礼者亦难之。考终于 宪庙丁未七月十四日。奉窆于燕香山庚坐之原。享年五十一。配水原金氏泽裕之女。事姑至孝。三男三女。镇基 崇仁殿参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02L 页
奉。镇燮,镇侃。女张锡默,金相殷,承启东。镇基男德英,德三,德弼,德表。镇燮无育。以德三为后。镇侃男德玄,德文,德彦,德立,德章,德褒。馀不尽录。铭曰。所贵乎学。以其为仁。苟敬乎身。尽孝于亲。推以及物。仁不在玆。繄公心得。自有馀师。之孝之弟。乡称极口。昭哉馀庆。克昌厥后。使学孜孜。恐不是过。过者仰止。燕峰嵯峨。
承仕郎白公墓碣铭
承仕郎白公。故忠刚公讳庆翰之第三季也。既没后六十三年己丑。其嗣孙时珽。以其从叔宗杰承旨公所撰行状一通而来。请叙为文曰。笔削是当。而庸阐潜幽则得以免不孝云。余辞之不获。谨为之撰。公讳庆修。字圣长。系出新罗大相讳宇经。其后有仁州副使讳绎。始家于定州而为著族。高祖讳尚晶。曾祖讳采俊 赠司仆寺正。祖讳日永 赠左承旨。考讳善养 赠户曹参判。世以儒孝闻。妣海州卢氏玄轸之女也。公以 英宗戊子八月二十二日生。而天资雍容恺悌。自童子时。动止迥异。随二兄受业于崔先生敬林。而先生性严寡许。未尝以辞色借人。而独于公。屡加称叹曰。人器也。公早自得师。为学孜孜。又有二兄箴勖多方。故年虽少而造诣笃实。有若老成然。公之昆季。以凫湖为有山水之胜。而与之挈家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03H 页
成聚。同讲学。合忧乐。若将终身。不意辛壬创攘。土贼猖獗。甫旬馀。八邑连陷而怀襄滔滔。人莫敢何。虽平日素以智勇见称者。亦莫不偷命远遁。而惟公独与伯氏忠刚公。奋不顾身。冒万死誓一心。暗倡远近义旅。以为内捣贼薮外迎官军之计。而机事见漏。为贼所诇。忽有一枝贼兵迫夜围住。而不幸伯氏忠刚公为其所拘执。公只剑泣血。无复有着手处矣。适会仲氏左尹公以召募将。总多少义旅。星夜勤 王。公于是乎奔命合势。期欲歼灭。而伯氏忠刚公成仁之闻。又不幸而至。即正月十六日也。公之兄弟号天痛恶。而誓不独生以负幽明。凡系敌忾之策。无不用极。何幸四月。 王师奏凯。而公之兄弟入城求裒。而无迹可验。卒不免衣冠之奉焉。公之孝弟。盖性然也。而于礼学。尤致力。如家礼,丧礼备要等书。如诵己言。尝曰。亲丧固所自尽。而初终尤其大事也。为人子者于此一毫不尽。则将何所致力乎。其于内外两艰。哀敬备尽。恻怛之诚。慎终之节。一如礼仪。邻里有丧。往辄躬干。凡系品节。亦莫不如礼。治家必以敦睦为尚。而家人薰习。不敢出一语为不靖之事焉。教子弟。必以小学为本。而早晏诵习。有如俗说。故虽能言者。亦知其为本业也。终于 纯祖丁亥十月二十二日。享年六十。窆于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03L 页
东州进凤山子坐原。公娶延安金氏泌瑞之女。卒于丁未。窆于冷井洞子坐。坡平尹氏通德郎在丰之女。卒于丁卯。附公之墓左。灵山辛氏兴谦之女。卒于甲子。窆于鱼龙山某坐。男宗谦。尹出也。宗说,宗谟,宗谅,宗谊。辛出也。孙时珽。宗谦出也。时龙,时云,时鹍,时益。宗说出也。时云过房为宗谟后。时鹍过房为宗谅后。时滢,时溶。宗谊出也。馀不尽录。铭曰。胡为乎学。惟孝与忠。临危独奋。然后见功。闻者懦立。展也其季。千古归真。岑凤鸣瑞。
水原白公墓碣铭
人果贤乎哉。而无文则不徵。然子孙昌大则独不为一种馀庆乎。今距公世殆乎二百馀年。而家乘野史。一归乎无是则其虽欲阐微之万一。将曷据为乎哉。然白姓之祖于公者。其盛也如此。则亦足为无文之徵矣。一日。公之后同范。枉嘱于文一曰。以公宅兆而阙于树表者。甚属无谓。我先进士公甚戚乎此。为砻石讨迹者动涉十馀年矣。然年古文逸。无迹可寻。虽其字号生卒出处虚实。亦有不可得以知者。则今亦何敢求多于先乎。惟述其源流。而于不可知者。阙如焉则足矣。盍图之哉。余曰诺。谨按公讳应国。其始祖曰新罗大相讳宇经。忠靖公讳元泰。封水坡君。子孙仍贯焉。县监讳云凤。寓善山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04H 页
松斋。讳义观。始基于本县。即公之高祖也。曾祖讳千重。祖讳琛。考讳承宗。皆隐不仕。妣金氏。公之生卒。以来系计之。似在 明宣之间。谱略有曰文学富赡。屡登乡解。又考公第三子如星帐籍。则有曰考御侮将军。翊卫司左翊卫云。配丹阳李氏。墓实合窆而在于柞岘母夫人墓后负子之原。四男二女。长如日。次如月。季如辰。女李梦龙,边良国。孙曾玄多不殚记。曾孙大珩。军资监判官。五代孙泰运。文科典兔山。泰亨。武科 除钱镇兵马佥节使。九代孙处玄。文科丞保安。十一代孙乐源。诗学鸣世。早登司马云。噫。公本华胄。流落遐陬。虽隐德无称。而后昆之昌。即其发处也。善观者。因其所发而及乎无称则足以验矣。铭曰。柞南有江。其流渊荡。欲源之穷。槎亦长往。德为昆源。无是曷昌。涉者揭厉。墓在其阳。
谦斋金先生墓碣铭
先生讳济勉。字若谨。丽季。进士暹汉谪于延安。入我 朝。子孙又择里于定郭。至讳国珍。转为宣川人。即先生高祖也。曾祖讳▣祖讳▣考讳▣妣全州柳光宅之女也。先生生于戊午四月十六日。卒于▣▣天禀端壳。初以亲命业明经。而意不能厌。一日偶得栗谷要诀而大有警发。专心潜绎。食息尚存。积岁馀。恍然有得。自此阶梯扩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04L 页
充无埃。自少至老。不厌不改。沙谷李相公特以宿德期待。而与有往复。必称处士焉。初娶潭阳田氏。女适池永囷。娶牙山李氏。男奭规。足继诗礼。不幸早死。孙一得尚幼。门人金熙敬等。以某年月日奉窆于某山原。谓余尝操侍。勒石待工。请所以刻之者。不获已铭曰。一篇要诀。早自得师。特啻破荒。第合起衰。此后斯文。主张伊谁。识者且下。可爱者碑。
参奉金公墓碣铭
公讳凤翮。字翔举。系出于丽代上洛君时兴。而我 端宗朝忠臣文杞二十世孙也。曾祖讳丽清。祖讳重亿。考讳德彩。妣延安金氏。学生俊珍之女也。甲戌 除武烈祠参奉。辛巳加通政资。天禀忠厚勤俭。自为丱角。事亲至孝。丧馀之辰。致齐哀临。老而益笃也。累割土田以给先代祀位。而于宗家。不或以献贤为色也。粜卖之日。斗量者攫取馀谷以自利益。则只为之杖叩而已。未尝索还之也。尝出市。于路得物。固守以待之。其主为声于市曰。人不见解语佛乎。见在于此。其试见之也。平生谨身节用。不喜剩物。绮罗不服于身。珍羞不设于案。一家感化。虽妇孺亦皆以华侈为耻焉。公生于 纯庙乙丑十二月十四日。卒于庚寅二月十三日。寿八十六。墓在本郡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05H 页
南面支石里乾坐原。配 赠淑夫人原州边氏。兴昌之女也。有四男一女。曰希吕过房。曰希泰,希锡,希鼎。女适赵某。希吕不育。以观夏继。希泰三男三女。希锡不育。以观恒继。馀云仍蕃衍。不为枚录。铭曰。鸡林春馀。横出一枝。惟性之孝。无往不宜。推以上洎。奚翅无违。斗有阴德。瘠者赖肥。全市盱衡。有佛放辉。石泐不磨。肃然起予。
明轩尹公墓碣铭
故参奉尹明轩。既没后十馀年。其门人金国济。谓余业文墨。以杨有道命浩状。重茧而来。以碣为请。顾余非人。其敢承诸。政使承之。适足以累潜德也。其请愈固曰。惟患其靳而不患乎累也。不获已谨为之按焉。公讳镇性。字恭平。高祖讳宣佐。通德郎。曾祖讳仁赡。祖讳阳履。考讳𩡝。通德郎。妣延日朴崇俭之女也。公生质卓异。自为幼儿。言行严讷有如老成。及长。以家力不逮。耕读兼务。不能专攻于学。而所务又不出于班马等史矣。一日。顿然有所警发曰。所贵乎读书。以其知道也。欲道之知。非圣经亦何为哉。平日课程立地谢郤。一切以小学四子等书。俯读仰思。不遗馀力。其所以研几乎讲讨。慎独乎进修。虑或有一理之不审。一事之不实者。不惟勤恳著形于思索仪容之间。而虽傍观同做者。亦皆畏服不暇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05L 页
而思齐焉。每以独学无辅。认为一种慊处。而宁过于自小下问。未敢以一毫贤能或先于人也。尝馆客于伊川也。教授精笃。而所说者皆己所的见。所勉者皆己所实践也。受业者亦皆信从而知不我欺也。篮青墨黑。笃实有辉。讲不居多而蔚有成就之验矣。课业精实而无往不然。而于公之意。犹属未满。于是挟册往做于祥原白云庵。庵在山水幽绝处也。端拱渊嘿。神凝虑息。终日之间。清明昭著。查滓之融释。滞碍之轩阔。自有所独得。而于道亦思过半矣。然风树之戒。造次兢兢。自此还省。不敢远游。而婉愉之实。资诸时习。体验之得。形于日用。言论行检。表里一致。而心地真的。工夫刻苦。大有非守书册泥言语者所得与也。以是为务。所乐存焉。糠覈不继而不知为窘。悬鹑百结而不知为弊。惟守而不失者廉节也。讲而不倦者义理也。或有知旧者恤匮而优为之急。则必度义而受之。市汉者仰高而过与之偿。则必计价而还之。其所守约而不贰于心。固穷而不求于人者。盖亦质诸神明而无所愧也。或问之曰。公尝七日不食而尚晏如也。其讲道之乐。政自乃尔耶。公敛容曰。吾循习苦穷。故不知为疲而已。至于讲道之乐。其敢当乎。其泰然不有也类如是焉。甲子年间。西教一炽。微雷霆之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06H 页
怒而诛之。吾人几不免洪水之变矣。于时公痛无以斥之曰。经正则斯无邪匿矣。然非我所及。而自尽则足矣。遂杜门劬学。益倍于畴昔之勤也。厥后洋舶又逼于浿。人或有避乱者。公辄挽之曰。彼不过一海盗也。何惧之有。人之赖而安堵者。不一而足也。开府朴桓斋公。以其行检特启于 朝。蒙除为敬陵参奉。而公自以愚陋。竟不就职焉。丙寅适丁内忧。而不毁之年。柴栾过礼。仍疾不起。及其启手。为嘱门生曰。古人以不胜丧比诸不孝。其送死之具。勿为如礼。以成吾志也。公生于丙戌二月二十日。卒于戊辰五月二十三日。享年五十五。窆于林原高方山辛坐之兆。配星州张氏显浩之女。生一男丁厚。公性姿端严。于孝养天性也。平日游学。以其远违。如有登高。辄望乡而拜。亦以珍羞不供。自甘糟糠而不敢厌也。见人之善则取以为法。闻人之恶则省以为戒。而邻有酗徒。过门辄止。亦不敢肆为之喧骂也。铭曰。清苦之极。更有谁堪。冰不为洁。檗犹是甘。咬得做百。悱且三反。洪流砥东。迷路车南。乐自有馀。荣不敢贪。象渡则绝。鹦语可惭。千古林原。即真之庵。乘者下之。碑额可谙。
赠掌乐院正杨公墓碣铭
公讳再亨。字士会。高丽政承唐岳君讳浦之后也。入 我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06L 页
朝。户曹典书讳百枝。以 大明高皇帝命。封为西京千户侯。曾祖讳渊。除敬陵参奉。祖讳德祚。考讳懿刚。妣坡平尹衡国之女也。公天资真实温和。其于孝弟。天性然也。爱亲敬兄。自龆龁已业有称道矣。稍长。受业于遁庵先生之门。而其学一以研究精深。克治切实。执为窠窟而表里夹持。日有不足。至于名利外驰。索然置之相忘而不为之知也。是以。专造特进。所以问切思谨者穷深研几。而不或有毫忽之差错。独慎众处。所以敬存义直者丁一确二。而不敢有时刻之间断。故积累之久。功深力到。凡诸经旨事理。瞭然乎心目之间而活络透彻。心法行谊。粲然乎日用之常而笃实辉光。学之正脉。为不出乎是矣。而退然委巷。其乐只且。而不闵乎人之知与不知。尼圣所谓君子者无乃如是。而信乎箕之为故小华也欤。公生于万历乙卯六月一日。卒于 显庙戊申三月十六日。 赠掌乐院正。配延安金氏。广州金氏。墓于广济桥龙丘南艮坐之原。两配同窆。先配四男。桓,格,艗,相。后配二男。曰杓,札。孙曾以下不悉记。公七世孙命浩谓愚识字。越绋而徵所以刻贞珉者。辞不获命。玆为之撰。铭曰。何患乎性。质为难齐。维公天禀。屹然孩提。不曰栽培。早自得师。蝇付之奔。鸡鸣而孜。精微会极。毫芒莫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07H 页
违。幽独致慎。神明可质。何愠何乐。穷通为一。龙岑不朽。潜光与峙。过者源源。也应仰止。
遂安桂公墓碣铭
公讳鹓。字仪仲。系出丽季遂安伯硕逊。其后子孙连三世袭慬。族姓之著。有自来也。曾祖讳▣官嘉义。祖讳▣考讳▣▣妣光山金氏。南阳洪氏。公洪出也。三岁而孤。未承庭诲。稍长。能自知为学。孜孜不厌。聪睿日启。读书至期三百。师解不得。退自穷究。晓然识破。虽徇俗业诗。而至存养等语。未尝不三复拳拳也。知府柳公一与之接。大加称赏。既为之加冠。又为之择配。尝于斋会。妓乐烂然。众皆注倾。公则倦睫。时或昏如也。移学山寺也。冰檗过甚。菲恶取具。油膏继日。首尾三岁。造诣大进。儒宿往往叹其莫能也。事母至孝。执丧哀戚甚。断烟竹。禁稻食。与伯兄同白首联聚。而湛乐如一日。晚居清溪。学者四来。随其贤愚。启发有方。真研允蹈。菀有稽古之风焉。公生于 正庙乙卯十二月二日。卒于 孝庙戊午九月二十一日。窆从先兆。甲子移奉于五峰庚坐之原。公娶延安金氏。有子显。受诗礼趾先美。孙应奎亦向学不倦。其门人相与树碣。请余所以刻之者。重违之命。玆为之铭曰。节义之门。锡胤承武。禽诲日感。熊丸夜苦。郑算一合。绦圭三复。钟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07L 页
应僧撞。句尚妓读。清溪滔滔。百岁流芳。潜德不朽。有若斧堂。
直长洪公墓碣铭
故朝奉大夫行礼宾寺直长洪公。既没之后二十四年己丑。公之孙钟元。谓余尝有门屏之候。袖其先君子在景之状。涉险远来。请叙为贞珉之刻。辞之不获。谨为之撰。公讳锡裕。字庆叟。系出新罗唐城伯天河。唐城即南阳也。子孙仍以为籍。至讳殷悦。佐丽祖位太师。入我 朝。同成均讳敬孙。与樗轩李相公同撰大学演义补。其后至讳至江。 赠左承旨。寔公之高祖也。曾祖讳德彬。 赠户曹参判。祖讳致载。 赠左承旨。考讳得殷。号东坞。以忠孝屡 赠至户曹参判。妣贞夫人江陵刘氏。胤祚之女。公以正庙戊午正月二十日。生于城东旧第。甫四岁。东坞公尝患尰受针。公在侧号泣。请医止之。七岁。能解写字。每日所书之字。逐一成诵。质问意义于长者。及就外傅。逐日讲磨。迥有步骤。行止笃实。有若成人。乡里长者皆器重之。至壬申警报猝至。一城鼎沸。公以弱冠。略不恇畏。告于东坞公曰。湾若失守。贼势难遏。于是父子挺身防御南城。四朔暴露。不或有倦厌之意。辛巳秋。出野监穫。心忽惊悸而归则家人悉疑之。居未曛。东坞公猝然遘疾。竟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08H 页
不能起。人皆异之。公哀毁踰礼。几不能胜。而常以侍药未及。为平生之恨。服阕。卜筑于美山。奉板舆就居焉。扁其楣曰澹宁。以俭身养德为本。而连墙筑室。以为六兄弟接邻之居。事伯父判书公一如所生。而晨昏启觐。积年不废。判书公亦依为之重。尝为文而嘱诸子。略曰。长侄儿锡裕笃于孝友。勤俭增业。今六个折著。均平如一。不以主财自居。余甚奇幸。愿尔等益勉旃也。丙戌省试。擢为魁捷。为人惎间而见拔。人皆扼腕。公独夷然曰。此岂臧氏所为。盖有命焉。自此不复应举。甲午大浸。六岛漂荡。老弱颠连。公恻然矜念。即以钱五千输官赒急。流民赖之以安。其后屡值饥荒。以钱谷救活者。不一而足。筑书塾于居第之北。以待来学者。其课程必以小学明伦敬身。定为主本。笔法亦精妙。聚学者甚众。而就中李最和为能传钵云。乙未。以行谊授礼宾寺直长。以亲老辞不就职。己酉 国恤。望 阙哀号。居处食饮。一遵仪礼。是年。以邑乘改刊所有司。采古之孝烈卓异而微不得伸者。逐一载录。垂诸永远。庚申丁贞夫人忧。执丧甚固。朝夕哀临。虽至柴栾。亦不以为意。丙寅考终于正寝。享年六十有九。前数月。值有洋挠。公激劝邻武。拥病出饯。勉以凯旋。其忧国忠愤类如是。始葬于巨门山西麓。丙子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08L 页
三月。移窆于松长坊永达洞月友峰巽向之原。配安人全州崔氏讳尚默之女。生于己未。性端庄贞静。事舅姑甚尽妇道。公之实行。内助居多。卒于戊申五月。寿五十。始葬于公之墓前。丙子春。同公合窆。男观洛,宜洛。馀不尽记。盖公之忠孝出于性然。而于内外奉先。尤极拳拳。其宗家远在开城。而公为之屡置祭田。而亦不能守则又为之千里奉需。岁以为常。其外祖先陇为人侵逼。则公愤然讼掘。至为三次。复置位土。岁奉香火则此非笃厚君子而能然乎。铭曰。乡族昌大。人曰美山。也有世德。积累克艰。谓余不信。试看公状。乳侍泣针。粥济倾藏。推锋赴危。谢第立命。漂儿告饱。蒙士养正。捲而托真。月峰不老。勖哉云仍。先训是宝。
阳川许公墓碣铭
公讳玮。字元实。其先阳川人也。系出高丽孔岩村主讳宣文。至中叶中郎将讳升。始挈家于定州。子护军讳筠。又卜居于龟城府。曾祖讳万。祖讳普。考讳𣹡。妣温阳方氏。以丙申生公于府东仓洞。天禀温重自如。自为总角时。动止如法。顽童多为之敛色。甫入学也。口诵心体。动涉实地而不为口耳之计。如日课之书。有曰孝弟则必也穷究其所以为职分者如何。而实下事亲敬长之工夫。有曰敬身则必也论讨其所以自修者如何。而实下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09H 页
存心摄仪之节度。至如世俗葩藻之习。未尝一经于胸怀之末。是以推诸日用。无往而不呈验。如菽水承欢而起居之节融融如也。斗粟相舂而亲厚之分怡怡如也。祀事孔明而子孙守之为则。礼俗相交而乡邻倚之为重。向后云仍本支千百。而尚有孝弟之风。无虑为家传人袭。而春秋享事。济济漆漆。宗为主鬯。支为献贤。一如公在而不之替也。考终于丙午四月五日。奉窆于芳岘将军台乙坐之原。配丹阳李氏。德性幽閒。辅佐不及。动有法度。生六男二女。曰燮曰諿曰诂曰训曰谡曰察。女适金振声。孙曰票。以文行著。燮出也。曰柄。官都正。谡出也。馀多不能记。铭曰。学实行笃。非贤而何。弄雏如儿。唱埙为歌。即此推之。何往不佳。来者视此。有老在家。
阳川许公墓碣铭
公讳普。字▣祖于丽朝孔岩村主讳宣文。而其贯乡则阳川也。历十一世。中郎将讳升搬移于定州。子护军讳筠。复择处于龟城府。曾祖讳慎。祖讳谧。考讳万。妣光山金氏。以某年生公。而仁厚谦恭。自是性然也。甫免怀。有命则疾为之行而如不及。有得则必为之献而不敢有。及其下帷也。学有步骤而记览富博。著述精妙。先生长者。见辄称为巨儒。而公则未尝以是自多而或有几微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09L 页
之色焉。事亲以孝。而寒暄之节白首无恙。接人以礼而往复之分终始无间。躬自干蛊而纵弟游学。毕竟得第。名通桂籍。尤于奉先诚礼俱到。尝为门执网。痛夫墓卫不能如法。而优割家储若干。无论亲尽与否。而一为之立贞珉阐潜德者。凡九个所焉。卒于某年。奉窆于某山某坐之原。配水原白氏。铭曰。自有其乐。何求人知。老筮缶歌。季簪花枝。有本如是。非诚曷为。铭而示人。学不在玆。
爱石车公墓碣铭
公讳基镇。字谦叟。其先丽朝大匡伯孝全。以功封为延安君。入我 朝。成均进士自迩。自三和移于肃川。因家焉。曾祖讳宅辚。祖讳正殷。考讳尚仪。妣海州崔氏沃之女也。公以 英庙己亥生。而天禀淳雅。自为乳儿时。游嬉动作。迥有步骤。不幸六岁而孤。终身含恤。行年六十有六。为之税服毁戚。如在袒括日。事母至孝。晨昏甘旨。可质神明而无憾焉。成童。受学于菊潭。记览富博。思致精深。著述则性理之蕴。日用则孝弟之实。莫不灿然有条理可观也。公之服勤亦无方。养则三饭贰斗。惟嗛之视。没则哀痛恻怛。犹父之视。而加麻绖三年。壬申丁内艰。柴栾自尽。而哭泣之哀。馈奠之诚。至传为乡里遵守之法。于其祭奠也。亦有飞雉堕庭之异。公之家近有山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10H 页
曰片云。而泉石绝胜。为筑精舍数椽而自号曰爱石。明窗棐几。兀然端拱。日与昆季潜玩嘿会。早晏致力于诗礼之地而乐以忘岁。讲论之馀。编得礼类诗律若干卷。为巾衍之藏。考终于 宪宗己酉而寿七十一。窆于先考墓下子坐之原。辛巳。以孝行蒙 赠司宪府监察。壬午。复蒙 旌褒之典。庚寅。复蒙 赠丞政院左承旨。配罗州林氏士洽之女。全州崔氏尚珍之女。墓附公之左。并蒙 赠淑夫人。男膺夔,膺奭,膺卨。女李东任。林出也。膺衢。崔出也。膺夔无子。以膺卨子凤筠为后。膺奭过房为叔父后。生男凤英,凤升。膺卨生男凤筠过房。凤篆,凤箕。膺衢生男凤玕,凤珽,凤琏。馀不尽录。公之孙凤筠。袖家状一通。跋涉远来。请叙为碑铭。辞之不获。谨为之铭曰。禀既不尔。又何早孤。天之玉成。曾是不虞。所以增益。索性战兢。孝则感神。学则服膺。昊天之痛。不以老除。毕竟服税。无论礼书。日夕萱卫。斑戏怡怡。惟命是从。身何敢私。菊潭洋洋。早自得师。附骥扬扬。待鸡孜孜。临丧自尽。乡里省警。邂逅雉膏。伊感非幸。节彼片云。幽人之阿。枕石漱流。学诗寤歌。龙山高高。行者仰止。勖哉孝昆。孰如继志。
农隐田公墓碣铭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10L 页
公讳学龙。字望汝。潭阳人。祖于丽朝左仆射忠元公得时。其后文忠公祖生果川君顺。亦以德行称而见东史。子逢雨以府使。仍家于江界。四世至德龙。始西来为宣川人。而世为关西著族。讳沃良高祖也。佥知中枢府事讳光晋曾祖也。嘉善大夫讳奎显袒也 赠左承旨参赞官讳宅曾考也。以孝友蒙 旌。 赠兵曹参判同知义禁府事。两世之 赠。皆以公贵也。妣镇安李氏。进诚之女。河东郑氏。麟时之女。公李氏出也。生于 纯祖庚午正月二十四日。为人倜傥不屈而豪气昂昂。然以塾训折节下学。造诣之实有声望。而出入场屋。连为之下。于是乎投笔课武。 宪宗朝。登甲第通宣荐。知旧者往往贺其得人。兵营之试。复以优等为五卫将。风度特异。营中为之见重。公性严毅。于人鲜有许可。而其实有德学者则必虚心事之。是以。少壮气节。近于游侠而不甚修敕。晚从谦斋而游。闻其义理而悦之深。感之切。复以儒术为雅而循循自修也。事亲至孝。晨昏温凊。洞洞属属。神明可感。不幸失恃。风树之痛。感刻终身。与人语。辄为之呜咽不已。及其外艰也。苴绖居丧。一如礼制。奉先之诚。至老不懈。创立祠宇于所居之东。而奠献参谒。苾芬济㓒。至于祭需。亦夫妇亲之而不以任婢仆也。邑务不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11H 页
正则必直言不讳。期于归正。故忠良依为之重。奸猾畏为之避。邻里不赡则为设社仓而多方鸠聚。丰以收之。歉以散之。周恤捐瘠。故远近赖以保全者众。好读书。虽八耋之年。手不释卷。而最好者孟子小学也。故其用心之仁厚。处事之明详。亦未尝不有得于此也。而子弟受其典刑。明旧慕其雅范。而称为一等诗礼之豪矣。以微疾考终于辛卯十一月二十三日。享年八十三。壬辰三月二十三日。奉窆于舜鹘山南甲坐之原。与贞夫人朴氏桂氏合墓。金氏墓在东五步之地。金氏。延安圣佑之女。生一女适郑玑镇。朴氏。密阳灿永之女。桂氏。遂安宗大之女。事舅姑甚得妇道。男锡泰。孙祚永,福永,祐永。铭曰。至刚之气。贲育瞿瞿。铸镕则金。何其跃炉。然犹大觉。不日反本。是亦字符。来者追远。
云庵集卷之十二
 碑文
  
白氏梧里世葬碑文
夫父为天性之亲者。为其生我而血脉相流通也。然推以上之。祖之于父。曾祖之于祖。世世生生。其血脉之传。则虽厥初之祖。亦未尝或有间也。然则远代之墓。亦当在所表碣。有以阐幽光寓后慕。而况亲未尽宗未毁之先乎。苟不为之树贞珉表幽迹以重其隧道之卫。则不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11L 页
惟幽明两有所憾。而樵牧牛羊。亦不得以禁止也。本县之白姓。千百为丽。而其一派之分居于县南梧里者。以讳亨哉为始基之祖。五世至讳廉。学明德尊。号愚川。特除为朔州府使。而生则家于斯。死则葬于斯者。不止为一二家一二人而已。故累累堂斧。麓叠峡复。而皆为其昭穆之亲。袒免之远则此便是白氏之九原也。兆域之所以累代奉妥者莫重于此。云仍之所以同心感慕者莫切于此。则虽亡于礼者。而不得不权为之立得一大碣于洞下耳目之地。一以重先茔护卫之仪。一以聚后裔依望之心。而其厥初之祖则讳宇经。苏州人也。仕唐宪宗朝。被谗东来。家于鸡林府。五世而至讳泳。移于水原。二十世而至讳琏。为白川守。仍家焉。七世而至讳赣仕于元。隐于德川。至子讳珊。始入本县。三世至讳文玉。族姓蕃衍。始分派焉。略举其槩。有以见积德垂统之来历万一云尔。
云庵集卷之十二
 行状
  
先考行状
公讳道精。字君直。系出密阳。高丽纠正公讳铉为别祖。子孙蕃衍。勋阅世赫。九世至万户公讳茂。移籍兔山。传玄孙讳休。始奠接乎泰川。子孙以儒业著于乡邑。高祖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12H 页
讳命蓍 赠工曹参判。妣 赠贞夫人金氏。曾祖讳敬厚。同知中枢府事。妣 赠贞夫人韩氏。祖讳履俭。妣明氏。考讳士贞。以儒名家。号梨轩。妣郑氏。 赠兵曹参判梦良之妹也。有贤行。事舅姑至孝。以 纯庙庚申四月己酉。生公乎宣化里第。天资俊厚。游嬉动作。类别于人。始就学。长者一为解释则便昭昭然领会。虽文义肯綮处。临时问难。亦能谢答如响。人之刱见者。疑其为宿受处也。一家倾向。必以肇造之美期望焉。甫十岁。不幸当辛壬抢攘。关西一域。便经劫会。刱之以兵革。仍之以凶疫。梨轩公与父亲逐日丧逝。一时群从。流亡殆尽。惟公兄弟。独与母亲仅以获全。游魂假息。无意自振。而多少产业。又既于族逋凶盗。俯仰凛然。无以给其难言之势也。公不获已权废学业。躬亲稼穑。昼茅宵索。石耕雨种。凡所以收拾绪馀而续复古先者。优有涣丘。而初不止为存十一于千百而已也。奉亲事兄。恩爱笃至。庭户之内。和气薰蒸。所以怡愉晨昏。从容恭友者。无一不出于心性之自然。全岁食菲而遇一美味则必先以献之。终日执劳而见有苦役则必躬亲代之。然徵族之弊。无岁不有。生计日削。渐无以为家也。伯兄忧之。移避龟府。故遂致异居。而相去百馀里。岗圮想像。寒暄往复。殆无虚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12L 页
时。伯兄性严寡合。独于公驩然相与。其所以同甘苦备险夷者数十年。无一时而不致其至死服勤之忠。无一处而不得其和乐且湛之好。又于乡里人。有庆幸则必为欣贺而称诵不已。有窘迫则必为闷戚而救急未逮。是以。上下老少。浑然相忘。无人不相得。不或有一句话不合而致为几微之端。辛丑丁内艰。悲毁特甚。虽以躬干不获画一执礼有如古所谓衰麻不离乎身。哭泣不绝于口者之为也。而然所以送终治墓则必诚必慎。勿之有憾。攀号无逮。情礼自尽则亦蔑以复加焉。乙巳大荒。家势荡然。加之本里土瘠。号为难处。虽极谋猷。不容有经济也。越明年丙午。暂为移接于博川朱冉洞。遂尽所有而得买田五十亩。适值农稔者连为数年。而所收谷常得数十石。使之樽节则自此家计足以稍振。然不肖业学。从游稠广。远近往复。早晏连仍。其所收谷。几了供亿。而生计不展则殆与畴昔未必有所径庭。然两庭不或是之为意。而闻有客来则必喜见于色曰。人家也无客则索矣。今也肯适。所歉者特俭。而恐不足以谢答其来意也。骊江郭承旨丈。亦以知县特来候问。情礼款洽。退而语人曰。公之心德范仪。天然纯古。宜其享福未艾而垂裕终大矣。后因书尺。至引程太中事。为之反复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13H 页
勉勖焉。癸亥。以松德为本县之地而流峙残剩。土又沃腴。足以寄栖迟。因絜家而还。公之春秋六十有四。自此家故弥留。一并调度周急不能。故不肖兄弟。各自馆教。资其升斗。而甘旨之奉。亦未尝充。故虽以帛暖之衰而缊袍尚不剩。肉饱之老而𣺫瀡尚不给。然心广意畅。一生陶然。无或有一毫不足之意。以至颜貌髭发。亦皆粹然红白相润。而有萧洒出尘之表。及其晚暮。精力颇清健。或时出入。不屑为之杖焉。庶几有颐耋之望。而宾客来者。无人不以为贺也。一日。属疾微痢。日益渐添。竟不奏效。以壬申八月十七日己巳考终。而世享年七十有三也。诸孤以十月二十七日。奉窆于经义斋后麓。未几。复权厝于岱山亥坐之原。壬午。同夫人金氏还窆于宣化先垄侧。公性行率皆坦夷平和。而其于是非。胸次判然。且终始卓然。不为习俗所挠夺者。虽知道成德者。亦颇以为难。乡俗不古。所在称为读书者。例以衔杯随娼认为胜事。闾阎小人。又从以歆慕效嚬。风俗一切为之大变。荡产陷辟。首尾相连而不知悔。一有端重勤事于此。则必也群讥众毁。全不充人数待之。故人皆为之风靡然。公违众独立。屹如砥柱。虽嗤笑之而为不闻。虽弹压之而为不俛也。其所以处其身教其家者。不为读书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13L 页
而讲古道。则必也勤事而治产业。其所以治产业则必勤劳以致之。节俭以守之。而所以衣之食之者。必自躬办。而不学人之徒乎饱暖。其所以讲学则必勤实以致之。恭俭以守之。而所以言与行之者。必准古昔。而若浼乎人之荒淫悖理也。是以子女之生长于家庭而受其教导者。不拘智愚。一切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故不待警敕之严而操心也危。虑患也深。亦莫不有以习熟文字。崇尚彝伦。不就师友之正。而其向方也正。慕道也实。故男子之就傅而学者。必务本实而贱豪放。出野而耕者。亦不素餐而夜归读古人书。女子之归于家者。必致孝敬之道而舅姑以宁。其为家也。必认艰乏为足而家计成立焉。故论其功用。则其所成立者固皆为男女者之渠所自能。而其血脉来历之所自出。则的然分晓而有所不可诬者也。平居。必以小学定为日课。熟读详玩。其所以存诸心发于事者。未必不此之为多补赖。而亦曰圣学要诀。不必外是。使家众不以男女。逐人受读。日以为常。故一家之内。索绹者。必曰内则。曰鸡初鸣。绩纺者。必曰列女传。曰妇人一部小学。自首至尾。便为自家日用间固执不舍之物。而读来读往。自然习熟。其所以治身心。事长上。处事役者。粲然有可观。而以至谈笑酬酢。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14H 页
往往推本于此焉。邻有一宗人性甚流歇。每有出入则必候先亲。逗留移时而去。一女儿窥笑曰。此宗其游必有方乎。一女儿答曰否。此宗其反必面乎云。而全家风教之实。类如是也。平生宅心处事。一以忠实自裁。而不或为邪妄之论所惑。亦于人之妄犯。优有容含而不与之校也。里内自有讲堂一所。物力充足。于时公同乡人别筑一舍。以为教子专一之计。或为之诱乡人曰。讲堂契物。即吾先祖曾所同殖之货也。今吾乡人逐人典债。则渠必无辞拒我。待其折为此斋之需。然后却以分契为说。争执不报则不必费己之财。而斋势却充完矣。盍图之哉。乡人大以为计。争与典债。而公独不与。其后数年。讼质卒不能如计分契。而乡人者逐年备纳。至不免有破产者。于是始服公之先见深远也。邻有车姓人者。接屋甚逼。其所以遮别内外者。惟恃藩篱为之限格。然其人无赖。所遮藩篱。几尽乎炊爨而无有存者。一日。宾客盛会于鄙家。却有一客出自外厕。而自与其内庭相值。不容回避也。其人乘醉大叫曰。何不毁厕而使我内庭被辱如是乎。公夷然不与之辨一句话。躬自毁之曰。毁固当尔也。其忠厚不校。诚人所不及也。然讲学自来本志也。而束阁不务。终身之恨。如噎在喉。是以。日用间小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14L 页
焉有馀力。则辄致意于经传讲论之间而决不但已也。尝从乡里有识。受论孟及史记等书。而专心致志。逐一成诵。终日之间。所以讨论不绝于口。思绎不弛于怀。而一向好着。每益卓越则虽老于文学者。亦自以为不及也。其于人之有学术道艺者。必为慕仰不及。而庶几乎儿曹之效其万一。虽曲儒短士。粗习文字者。亦皆诚心爱之。不敢忽焉。或时饥劳颇甚。而见儿曹撰述则必怡然忘疲而待其终篇。通览然后方始下箸。是以。不肖辈在孩提。已知文学可尚为如是也。而于事业向背。思过半矣。然资质偏陋。莫能前进。加之教导不能专一。公深虑之。更择师宿。别为处所。教之数年然后始有所领略。而接得工夫脉络。然例以贫乏不获专课。而退助农务者。又岁居八九分时节。而其所助农务。又不及人。公屡以为虑。最后禀告曰。此等事为。苟或专致。何患不能。然此不过为口体之计也。心实不欲。而所愿则乃儒者事也。公喜曰。果尔则即此一念。便是为家之本。必须奋励。使卒有所就也。然合下所业。只管记诵而不涉义理。从事吟咏而不体身心。使之尽日孜孜。实不济事。复为禀之曰。均是为学。而区区骚墨。致远恐泥。大抵人之于学。苟不致力于穷理修己之方。则不足以大有所为。既志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15H 页
学。而又不为之远游从师以取是正。则亦无以远差误也。窃愿自此游学四方。有以卒就万一也。公曰。礼无往教。则为学者岂容坐受乎。是以。不肖出没乡洛垂二十馀年。未尝一以远游有碍而不能自由也。配安东金氏。通政大夫泰吕之女也。性宽厚贞静。以 正庙戊寅归于公。尽妇道宜家人而老少咸倾。公之备艰阻造基绪者。亦于内助之赖实居多焉。公以其天资之美。遭家不造于学业。不能大有所为者固为歉然。而其潜德隐行。所以绍复先绪。启迪后裔而不可泯灭者。亦不可不为之记以告于当世立言君子。庶几伏蒙其采录一二。使为一家不改之政。不朽之典焉。不肖文一谨状。
先妣行状
先妣姓金氏。故通政大夫泰吕之女。系出安东。中叶流落嘉山。至通政公。始移居于本县北药泉洞。性且仁厚。力穑为家。妣南阳洪氏。四男二女。一并锡类。先妣于行。为第五也。宽重寡默。行度天然。自为闺秀。已称为异时贤夫人。年十九。归于先考。内行纯至。浑家倾向。而诸姑之未适人者。日必席会。日用云为。惟先妣之为视。然家势壁立。支撑不得。八九家率。一向捐瘠。虽仓粜以粥。山采以茹。亦有所不给。先妣于此赍志益坚。甘苦一致。不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15L 页
或有所拣择去就于其间。故势虽县罄。而满室和气则为却富如。不谓族侵日逐来逼。些小家业。刻削殆尽。伯父患之。为分户而移避于龟府。于是仍居于先陇之下。而柴户采拾。生理益萧然。满室幼稚。早晏索饭。虽欲穑宝。初无寸土可给耕种。不免以重税佃作云山崔姓人石田数顷。累诸五六口之命。终岁作苦。坎坎孜孜。筋力之乏而不知劳。冻馁之甚而不知困。夏畦之炎而不知病。淫雨之冷而不知苦。憧憧一念。惟恐其一朝失所而儿稚嗷嗷。填乎沟壑。辛苦如此。忧虑如此而动止意象。一向晏泰。怨尤之言。不出于口。愁恨之色。不形于颜。加之债忧婚期。一并稠叠。千万营为。却未有以处置得去也。先考为念不置。有时乎兴叹则每慰解之曰。只要尽力而已。忧亦何为哉。平生一意勤苦。夏晏乎进食。冬稀乎灭烛。虽节日亦不释务。人或劝其少休则只谢答曰。身手素服。不知为疲也。本处土脉。元系瘠薄。至如山田。才经菑畬。等为之弃。加之年久雨洗。土剥石露。设令八九家丁肸肸然终岁勤动。逮夫秋收。年或欿然则殆不成数石之科。故俚为之语曰。第于嘉排日试食壶羹。觉得属餍则便不害为年丰也。虽以先考妣固穷节用。亦岁损月缩。骎骎然收拾不去。于是始为乐土之求。而时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16H 页
属乙巳大浸之后也。适有外弟崔朋岳来自博陵。为道其土沃价廉。而计得数顷田则足以全活一家。遂荡产尽卖。办得钱九千文。复典他物若干。为置五十亩田而年又大熟。岁收粟二十馀石。而人力之费。较诸本处。殆十居一二也。而却恨移寓之不早也。家势饶乏。当下县隔。而使之依旧撙节则不过数年。足以巩得基址。然自此不肖足迹日益稍广。往往交游日逐四五人往来在门。全岁所收。殆乎依数费糜。而家之扤隉则为前后一辙矣。然先考妣闻有客来。必喜见于色曰。今而后始有人家模样也。有时乎举火者日为二三。而亦不为持难。是以。所持者狭。而于迎送却无所苟焉。壬戌大疫。乃近古㥘会也。里内横折。浃旬间殆近数百。而人之避病。甚于猛虎。逐处男女弃家而山。侥倖其万一。而村落则一空。漠无人烟。而邻有金乡所者。病且立死。其妻亦弃家而出次于野。人皆谓可。而先妣闻之。乃曰。怕死固人之常。而为若是甚乎。若侍率者可矣。顾今独身而况未亡人乎。信乎其没有心膂之人也。志虑之确。颇有竦动人意。而自来持己严重。除紧急事务外。不许一步出门。族戚之家连墙而逼。亦以昏礼祀事屡为请敦。例乎辞之以疾而未尝造焉。族戚者亦皆警戒。往复以礼。而闺閤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16L 页
之风。自然清肃。乡俗尚鬼。如世尊天龙等充架盈箱。巍巍当坐。尊敬供亿。一与祖先等。而脱有小误。立致祸变。人心陷溺。风俗痼辟。虽称为智且有学术者。亦自同流合污。而鄙家所尚。初不免乎此焉。不肖窃以非鬼不祀之义有所禀达。则辄曰。非徒事理当尔。亦有明验足以解惑者。曾于本家。见其尚巫渎祀殆无虚暇。而疾苦祸变。日以益甚。遂许其任为扫彻也。巫婆之投门售灵者。肩背相直。而醮糈之设。亦几乎家家。而适有家故支离连枕。沉病者动涉年岁。远近巫婆。为乘时以风之。无计不用。然亦不为之肯可也。癸亥。云斋告成。而里之仁厚。较诸本处。未之为择。而为是斋近也。仍为之迎侍。至于甘旨之憾。固无损益。而晨昏承欢则为自此始矣。前此妄以游学。出没乡洛。贻了倚闾之忧者。盖不一而足也。本里习俗。号为难言。而酗徒凭陵。人皆股栗。帷薄之风。亦未之甚严。或有稍持者。人争非笑而排抑之。然性度有素。只得自由。而内外出入。一向兢兢。邻里惊惮。稍有革面之渐。抑亦诸妇一切遵守。肃敬自持。专力绩功。而有时乎读得文字而已。故慈爱之心。勤俭之风。笃实蕴籍。初无声色而闇然日章。亦有家犬独处固守。尽日竟夜。而不会走与他犬噬狺于外。邻为之语曰。盖亦教之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17H 页
以内外之严故也。丙寅。不肖误蒙 恩资。一岁三转。至叨台衔。先考为称曰。不谓吾家亦有此倘来之寄也。先妣则只听之而已。居数月。自云岘宫书嘱于营。转使不肖特赴洋变。浑舍惊惶。远近亲知来吊者几乎填咽。而愁惨之色。为面面不禁。惟先妣则只敛色不言而已。平生勤俭自强。宽厚容物。不喜人之承奉。不暴人之过失。如挥扇以凉之则不移晷刻而辞之。恒馔以继之则不必盛供而止之。衣取御寒而不御青碧。食取疗饥而不设珍羞。是以家内成习。虽妇孺之愚。亦皆以华侈为赧而不近之也。家人尝使人卖布于市。适不售而完。且欠四五尺。家人欲责之。先妣止之曰。此必拟售而预窃之。及其不售则亦不得已而完。若预知不售则必不为之窃也。且市物之窃。乃商人常态。不足责也。日用接物处事。类皆如是。居常亦以孝烈为尚而心常慕之。若闻乡邻或有事亲恪谨。能守子职。寡嫠固守竟不失节者。则必极口称赏曰。然后可谓人子人妇也。彼之怠惰放逸。贻亲之忧。弃信昧义。动辄奔滥者。乃禽兽之尤也。何足以齿诸人数乎。此等议论。源源不已。而家人警发。亦自不一而足也。孝爱之诚。至老如一。每当两亲生辰。必具馔往候。岁以为常。逮至永感。未尝一有休阙也。平生喜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17L 页
不为剧。怒不为赫。惟其忠厚信实之气。自然见于动静。推于亲疏。不惟无乖于人。而于安排布置。亦各得宜。轻儇者镇其躁。狡厉者服其忠。不肖常窃慕效之。力量未逮。竟不得以就。如怒以待人也。始焉持忍。及至情胜则不觉冲口而出怒却倍于常时。慎以处事也。始欲持重。及至丛挠则不免乎手忙脚乱而失却处置之本意。然不敢失坠。终身慕之。庶乎其有以承袭万一也。复念吾家冷落。人所不齿。而不肖昆季。读得糟粕。些有模捉。竟蒙 误恩。名忝朝籍。不至为无状之豚大者。抑亦未必不为有所自也。先妣生于庚申七月一日。卒于壬午十二月二十八日。寿八十三。以明年二月十六日。返葬于先陇侧。与先考合窆。育二男二女。文一有男龙钦,凤钦麒钦。文五出为伯父后。有男东钦,元钦。二女适金▣▣金尚鹤。亨燮,鼎燮,允吉。皆外孙也。
赠判书金公行状
公讳得振。字大鸣。金海人也。祖于新罗大角干庾信。即左海良将也。高祖讳梦河成均生员。 赠礼宾寺正。曾祖讳继植阳德县监。 赠户曹参判。祖讳仁龙司宪府监察。 赠兵曹判书。考讳景瑞行安州兵使。 赠右议政谥襄毅公。岛夷之变。宗社泰磐。实由天讨之严。而其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18H 页
冲折一面。歼厥渠魁。即公之力也。 皇明天子。嘉乃忠勇。而深河之役。赐之以元帅劄牌。盖以摧枯拉朽期之也。而时则光海朝也。不幸以鹰扬之姿。受制于牧羝之虏。而使忠良冤枉。伦彝斁绝则世当有任其责者也。毕竟睢阳誓厉。燕狱赞仁则神明所激感。而春秋大义。为涣然复明于世矣。妣贞敬夫人朴氏。主簿廷磻之女也。公以 万历甲申九月十九日生。而容貌气岸。魁梧磊落。而勇力绝人。徒手搏虎。人以为有乃父之风。然禀性至孝。蔼然爱敬。感动得人。甫十岁。母夫人沉病。生理杳然。公闷迫无聊。斫左手指灌血于口。得以回完。童年入学。夙宵不懈。出入经史。贯通大义。而肆笔下语。动有精彩。虽老于文墨者。亦莫不为之啧啧称奇。然将家来历也。孙吴诸子。自为其本业。而家庭之训。英伟之禀。表里相长。触处洞然。有以奇正循环。变化不测者。隐若一老将也。庚戌武科。除宣务郎尚衣院主簿。癸丑丁内艰。毁露削瘠。庐墓三年。几不能支。丁巳。除所江镇权管吾叉浦万户。戊午。陪襄毅公赴深河。父子一心。断然誓死。其忠则必尊周。其勇则必无秦也。而适会密旨。为其观衅也。携贰于上。奸帅为其忌能也。拘絷于下而事机扤隉。明若观火。公不胜奋恨。暗以卿子冠军事献策于襄毅公。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18L 页
则公不为之许曰。彼称密旨。是我死所。夫复何说乎。居无何。襄毅公果系乎吏而祸将不测矣。自狱中日以为教曰。违旨则不忠。绝后则不孝也。尔若不归。是丧我也。而况死生未可知乎。公汪然曰。平时离侧尚不可。而况今日是何时节乎。又曰。何其执迷而不悟乎。苟存宗祀。虽死犹生之年也。公不得已唯命是从。而恒以罪人自处。而食恶服粗。每因使行。备送衣馔。密书往复则未尝见滞。故虏中事情。瞭然在目。公辄诠次上闻以助天讨之万一。 天启甲子。升折冲 拜平壤巡中军。与宜春君南以兴夹讨贼适。录振武第一等勋。是年襄毅公遇害于新城。即四月十八日也。丙寅夏。始有以公讣至者。公闻报顿绝。不省为何。而以旧衣纛为招魂于鸭绿。反葬于先兆之侧。自是公全掷家事而泣血枕戈。与晋兴君金良彦夙宵措处。以为复雠之计。丁卯春。虏帅弘立北来犯顺。乃不共戴天者也。然公之从军。以位则白衣也。以兵则赤手也。唾尺剑外。更无可与。虽全身之胆。其如压卵何。于时自 上拜为助防将。公驰诣体察府。以一战敢死为请。则和议汹汹。牢不可破。遂退而终丧于墓。然复雠之念。咽忘不下。语及新城则放声大哭。每当忌日则面墨心摧而如不欲生。 崇祯己巳。拜通政铁山都护府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19H 页
使。辛未。除白翎佥节制使。癸酉进嘉善。甲戌又出镇于上土。公自戊午以后黾勉从仕。而及在镇邑则必也训鍊士卒。营缮器械。凡系戎政。逐一躬自点检。丁丑匪茹。大驾巡于南汉。公率镇兵如干。舍命奔急则使介请成。舆论已定。遂痛哭而归。己卯秋。为慈山守。治绩居最。庚辰春。虏使入境。辞避无路。欲以斩之则国衅无奈。欲以俛之则项强不回。而卒之乎胆裂身青。血呕气绝。即三月五日也。忠义之士。莫不为之挥泣相吊。是夏葬于龙冈道渊洞子坐之原。配杨州崔氏折冲俊之女。男斗兴。武科佥使。斗愈。武科县监。孙胤宗。进勇校尉。馀不尽录。正庙丙辰。道臣金公载瓒。以其节义闻于 朝。会有追荣滥图者。至于反汗。而公之褒典。亦寝格不下。 纯祖丁卯。大学生韩重谟等复疏请。蒙 赠资宪兵曹判书。今上庚午。因西儒疏。复蒙 旌闾之典。呜呼。公之侍侧也。何其仁弱而不自胜。及其临阵也。何其凛烈而不可犯。盖爱君之忠。即其爱亲之孝也。十岁之弱。已斫指血。此非性孝而何。不屈之节。不测之勇。即其性孝中一事也。而转乎奋激震怒者也。故深河之策。乃脱兔之勇也。天若祚东则尊攘之义。为决于此矣。及其不伸则泣而随之者。岂得已哉。至于南汉痛哭。则非独城下之盟为国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19L 页
大耻。而一战背城则万甲效死。势如摧山。何冤不雪。而以 天威堂堂。辱于犬豕之不如。忠义之士。岂不欲蹈东海而从鲁连乎。鲁连只知有周。不知有秦也。而况不可共戴者乎。其见虏使而立逝。所谓赤立沧波而跳掷舟者也。一则激于深河而报不得。再则激于南汉而报不得。三则激于虏使而宁死于不报者也。噫。以此之忠勇。得任阃钺之重而指挥三军。则何患乎伸雪之未快。何患乎尊攘之未能。而结发以来。非奔走乎镇戍。则必也汩没乎县邑之末。使其枕干之痛。御侮之雄。一生湮郁抑塞。而不得试。千载之下。三复扼腕。不容不尔也。公之十二世孙声煜。以余谓有契分而请叙为状。辞之不获。因考其家藏一通。谬加增删。以俟后之立言君子云尔。
赠判书洪公行状
故 赠嘉善大夫户曹判书五卫上护军洪公。既没之后四年。其嗣子在辅。谓余尝被容接。袖家状一通。跋涉远来。请刊补为行状。余于存没。并忝有契。不得以固辞也。谨按公讳锡祐。字以顺。号止庵。系出新罗唐城伯天河。唐城即南阳也。子孙因籍焉。其后殷悦。佐丽祖官太师。入我 朝。有讳敬孙。以经行官同成均。高祖讳至江。赠左承旨。曾祖讳德彬。 赠户曹参判。祖讳致载。始徙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20H 页
于龙湾。 赠左承旨。考讳得周。有经行筮参奉。以次子锡祐贵。 赠户曹参判。 纯庙朝。以军功 赠户曹判书。事载邑志。妣 赠贞夫人原州元氏。弘瑞之女。 赠贞夫人江陵崔氏。毅倜之女。以 纯庙丙寅正月二十五日生公。而前一日。判书公梦有一老人乘麟而来献凤。是以幼时字之以凤麟。天禀豪俊且严。自孩提时。不妄游戏。日用动止。非亲之命意则不敢擅为。坐云则坐。立云则立。五岁。侍食于判书公。而乳母挥蝇使去。公遽止之曰。无为也。恐其移集于爷爷案也。稍长入学。一意前进。若不知有他。尝有新及第者率倡过门。群儿争先往观。公对按自若。人已仰其器识之非凡也。及其晚后。学步大进。记诵则该博乎经史。穷究则精深于意趣。进之也渐而不贪乎多。守之也约而不坠乎杂。得于身心则卓乎其道理体面。出于文章则浑乎其波澜气象。一去就一吟咏。无往不为耳目所属也。亦于笔妙。依仿王,钟而自然有得。十二岁。能写却碑额。尝游庠校而一府尽倾向。闻人名士。争与之请交也。辛巳得两解。将赴覆试。于时奸徒窃发。行者畏惮。至有旋踵者。公毅然直前。不以为意。壬午。入格参司马榜。年甫十七。承牌之日。违颜咫尺而进退升降。动有风采。百僚注目。至有退相啧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20L 页
舌者。公自小成后。必曰少年登科不幸也。于学术。益自奋发。晨昏之馀。小有间隙则辄退小斋。潜心积虑。日有孜孜。所以温寻经传而见解透彻。检制行谊而造诣笃实。甲午奉 纯庙讳。哀恸甚切。居处饮食。亦颇节缩。庚子丁贞夫人丧。丁未遭判书公忧。昼夜毁露。柴骨栾心。自保不得。而身棺之附。冢圹之营。曲尽其制而无或有憾。服阕。不复应举曰。使我得壮元试三场。无以复洎于荣养也。昆季之间。友爱特甚。虽分异后。与之同甘苦一险夷。无异于共案传服之时。诸季或有败产则虽割万金之产。不以为难。壬子大歉。流丐填巷。公为设米桨。救活无数。而帑藏垂乏。亦不为之虑。美山之东。即名胜处也。公就而乐之。浚泉为池。种花为园。而鹿鸣呦呦。鱼跃泼泼。万紫千红。争春弄辉。而流峙之最。为在是矣。腾蛟起凤之士。压轴而唱。联骑结驷之公。争鞭而先。或弹琴而奏青山。或飞觞而酌流霞。公于是乎从容揖让。或讲诗书而覈纤微。或命词韵而摘奇妙。已而酒阑。必与之巡历云壑。品题花树而不知老之将至。浩浩然寄傲相忘。有与物同乐之趣。不知者。以为主张烟霞而拟之为山中宰相。知之者。以为愿学则实沂水风咏之撰而特未粹也耳。壬辰大饥。三南尤甚。公以为莫非王臣。不可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21H 页
秦瘠视之。割帑五千缗而助其赈济。壬戌大疫。死亡相继。盖公之先世。尝以方药济恤邻里。于是乎公修其遗业。随病随救。所全活甚众。乙丑。 国家以经始急于用度。公奉钱万缗以效涓埃之私。本府之选儒肄业也。割二万钱以助其不给。陋庵之鸠财肇基也。不待禀告而许之以万钱之数。使有讲磨之课。丙寅洋挠。出于仓卒而亦升平馀也。虽以知勇见称者。莫不为之色沮。公于此慨然。以宝剑一口把与左营将某人曰。我书生也。借勇于君。幸一试而定妖氛雪国耻。何夬如之。其慷慨也如是也。公以经行屡登剡荐。声望脍炙。有时乎州之长贰迭相倾盖。愿与之识荆。而如周溪郑相公,绍隐李相公。尤为之见重也。壬午。即公之司马回榜也。礼曹援例入启。擢通政佥知中枢府事。盖故事也。以其子在辅参解。特付司马榜末。乃异数也。复以辛壬功臣之子而学行高明。特 蒙优老之典。拜敦宁府都正。传之者以为旷绝之恩。乙酉。以年八耋阶嘉善。付上护军。公蒙 恩感激。图报无路。而每诵将此身心奉尘刹。是谓名曰报佛恩句。而其致意于讲学。胜似少壮时课程也。戊子三月。属疾甚微。来候者皆以为适耳。转辗弥留。以至于革。临绝之语。以友爱笃学反复丁宁。谢妇人出外。言讫而逝。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21L 页
即四月二十四日也。是日风雷大作。所畜之鹿。亦从以毙。人皆异之。七月十五日。奉窆于水镇巨门山燕峰丑坐之原。越三年庚寅。道臣因士林状。以孝行 启达而蒙 赠户曹判书。兼职如例。配 赠贞夫人广州李氏。同中枢学诗之女。事舅姑甚得妇道。贞夫人朴氏。见龙之女。资性淑静。动有礼度。男在洛。过房为伯父后。在辅进士。在鼎,在谟,在秀,在善。女李最和。童蒙教官。李兴烨,崔命瓒,金基畹,李孝贞,崔昌熙,朱仁范,高獜昊。李景茂进士。在辅男钟杰出继。二女幼。在鼎男钟亿。公一生制行。简重高明。虽寻常措置。动有理致。而未尝有因循苟且之意。其于接物。自敌己以下。必以礼貌而不或有倦慢之色。至于义理之微。论议之细。必也温然自下。导人尽言。而得其一种恰好道理。则始乃确然裁处而不可夺也。为文章。动有气力。而意致含畜不露。格例跌宕不脆。以至算数星历医药杂技。亦莫不尽其博而说其约也。其事亲也。虽寻常事为。亦不敢违其志意。判书公晚以风祟。一枕三年。坐卧食饮。全须乎人。而无昼无夜。躬自扶持。不敢须臾离侧。以至厕牏簟染。亦自手洗濯。不以任婢仆。每岁必请亲之故旧。为设宴乐以希其一慰。而遂成家内故事。事庶母至诚。抚其亲属亦无间。判书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22H 页
公临绝。为言吾无馀憾。惟舍吾进士而逝。为一恨也。宗家远在开城而贫不为礼。公岁俸祭需。外氏家势悬罄。而岁献月益。有如家事者。积五十年如一日。馀如言行庄敬之为常德。大小酬应之为厚惠。不欲逐一条贯以求知德者之所厌也。有书与诗若干卷藏诸巾衍。以为家庭遗训焉。
郡守 赠户曹参议卢公行状
公讳光协。字和仲。号晚休庵。先系备载于同知公行状。曾祖讳汝惇司宰监参奉。 赠工曹参议。祖讳振宗嘉善大夫同知中枢府事。考讳挺之通德郎。妣铁山郑氏。以甲午正月癸酉。生公于府西别业。而为人凝重不苟。九岁丁内艰。哀戚之甚。一如成人。人或善诱而止之则不为之听也。稍长。从事词赋。壬子得一解。然公之素志不在焉。癸酉赴东堂试。见馆人之待有厚薄。乃慨然曰。非彼薄我。我乃自薄也。长揖而归。谢却前业。一以经学早晏致力。文义音释之精熟明白。沛然河决。己未登科。时年二十六。初仕西学训导。兼成均馆学谕。辛酉迁博士。壬戌升典籍。拜礼曹佐郎。出为青丹察访。癸亥拜刑曹正郎兼春秋馆记注官。甲子。以成均直讲。转礼曹正郎。出为金化县监。政治清简。士农劝相。及菰而归。万口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22L 页
立碑。而挟撼者沮之不果。庚午除义禁府都事。以同知公患候。辞而不就职。甲戌。通德郎公以微恙转为暴疾。呼吸之间。势甚岌岌。公斫指进血。得以苏苏。乙亥清北大饥。饿莩无数而人或相食。 朝廷特遣绣衣李寅烨。便宜赈济。公于是以救荒策为之区画呈禀。而纤悉曲尽。李公特采而用之。丁丑 除奉常寺判官。才数月弃归。辛巳丁外艰。哀戚甚至。丙戌拜成均院司艺。升通礼院相礼。戊子除端川郡守。修筑城楼。打造军器。极其精完。节度使具事实以闻。自 上命赐表里一袭。辛酉以台疏罢还。丁酉继遭母丧。庚子二月二十九日。因微恙遂考终。享年六十七。四月日。葬于先茔侧。戊辰五月庚戌。迁奉于同知公墓左。公处置大事。出人意表。邑有难事区画不得者。举皆就质。公尝见儒乡滥录。尽言不讳。斥之痛快。且为训导。凡系事务。一以正直。脾腉者。必欲搆陷而从祀作变。然观察使廉知所以。例治斋执。而公则不为之问也。性廉洁无私。当乡录修整也。客有冒录者。乘夜来献。公笑而却之曰。君之待我也。其如是乎。其人赧然而退。为青丹丞也。急于还省。未菰而归。行李萧然。弊鞍不改。其奴子收邮卒之赆。公于路觉之。杖且还之。其于金化。蠲减户鸡以宽徭役。抑强豪。检吏卒。以业残瘠。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23H 页
为政数年。闾巷苏息。治声藉藉。洛下士大夫。至有击节称赏者。然守正不阿。为其罪案。竟以考下而罢。其于端川。四载莅治。神明如一。不谓司仆寺以牧马查治论罢而免。公与人说话。开导切偲。至有过失。峻斥不回。平生不喜世俗杂技。稠人广坐。或有戏谑。人必大噱。而公则微哂而已。居常俭约。未尝有自高之意。虽邻里细民虽有不逊者。亦不以威严加之。而从容教诱。使自感服而已。右相吴命恒见知最深。而其馀徐宗泰,李寅烨,孟万泽。亦与之顾护甚至。往复源源。公之前后 除授。皆其汲引之力也。公尝谓子孙曰。货殖。吾之先戒也。汝当世守。无以益愚也。 朝廷累有西北通清之教。而物论咸以公应其选。配安州李氏。通德郎刚立之女。男命佐通德郎。命佑承议郎。 赠工曹参议。女适白虎健,玄万弘。后娶顺安朴氏。男命任通德郎。过房为三从叔后。命佺通德郎。侧室命伟,命僖皆通德郎。女适李德龙,李德采。馀不尽录。
赠参判卢公行状
故 赠嘉义大夫工曹参判兼同知五卫都总府副总管卢公。既没之后。其玄孙时升。以事迹若干得于闻见者。谓余粗辨鱼鲁。请叙为状。余辞不敏。不获命。谨按公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23L 页
讳命佑。字国祖。号素隐。其先光州人。至引仪公世杰。始移籍于定州府。考讳光协号晚休。官端川府使。 赠户曹参议。祖讳挺之 赠通训大夫掌乐院正。曾祖讳振宗 赠嘉善大夫龙骧卫副护军。妣淑人李氏。通德郎刚立女。朴氏。学生振耇女。以壬戌生公。而天禀轩昂且雅。自为幼儿时。见者必称异。及长就学。孜孜进取。如嗜欲然。不遗寸工。四子三经。字求句绎。不或有毫忽放过。而著述文字。亦皆出入经史。深有理致。而不为刻削妆点有如骚墨之为也。事亲尽孝。爱敬之深。愉婉之至。表里蔼然。有感人者。以至大小事务。一以咨决。而非亲之意则莫之行也。继母朴氏性严难事。而终得欢爱之心。参议公不家食。而甘旨之奉。恒在人矣。心常缺然。必曰事亲奉祭。岂可使人为之乎。于京留之需。极力营办而不计其有无。家事巨细。躬自担当。处置得宜。而尤于宗祀。至诚献贤。人以为难。行有馀力则虽造次间。必也从师讲学。以治心修身为先。交游之间。实心相与。善则劝之。过则规之。故无有远迩。信且依重。如饮射讲会。必曰某兄如或不会则众以为戚也。公于奉先。极其诚敬。如洗涤烹饪。躬亲行之曰。不尔则恶乎尽吾心乎。先是移籍。出于仓卒。而派谱家乘。例多见逸。子姓昭穆。无迹可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24H 页
寻。公为之穷搜博采。编次谱录一本。以长敦睦之风。先祖行迹多可法者。未尝笔之于书。行将泯灭不称。公亦以是为病。而自祢以上。至于先祖。莫不为之详覈行迹而敬述尊阁。以为家庭继述之本。疾革。以如干田库班给子女而戒之曰。本来清寒之业。又此分析。占得地步。自涉薄略则生理支保。似亦为难。然家业隆替。不在乎土地多寡之间。惟在于一心敬怠之中。念之哉而勿以外物之轻者。或伤伦彝之重。子孙遵奉教戒。至于今不或失坠云尔。考终于辛未六月二十一日。享年七十。及其即远也。宗孙玄泰特为之语曰。敬洞我之先莹也。而非继宗者。例不许入葬。然叔父之所以修我家门者。便是再造也。为我族者。许其入葬。于义为当也。仍窆于先茔墓左艮坐之原。以子玄集贵。蒙 赠右职。配金氏。学生汝球女。男玄集。嘉义大夫同知中枢府事。次玄成。女适金二坤,朴宗恒。玄集男倜谦奕。玄成男沁。馀曾玄多不尽录。噫。以公之儒宿而进不得施于时。退不得传于后。则其于行世大节。既无得以称焉。此之追录亦出于大纲。则其于持己笃行之实。亦不得以详其万一也。然即此管窥。亦可以想像其山辉泽美之一二也夫。
县监金公行状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24L 页
公讳守曾。字约汝。祖于新罗敬顺王。国除其苗裔时兴仕丽朝。以功得封为金海君。子孙因贯焉。十四世至应南。始西徙为郭山人。而传至曾孙讳振健嘉善大夫同知中枢府事 赠五卫都总府副总管汉城左尹。敦睦之渐。自左尹始。而于公为高祖也。曾祖讳英俊折冲将军佥知中枢府事。加嘉善大夫同知中枢府事。孝友出天。昆季义让。缌服同爨五十馀年。龂龂无间如一日。 英庙因榻启。大加称赏。其次子益弼。时为军器主簿。特赐筵对。温谕再四。始欲改秩如古之任子者。复谕曰。与其施诸子。曷若施诸当人之尤为得体也。因差为中枢府佥知。使勉老诣谢。既至引见。贶以四世同居褒奖敦睦八个字。旌表其门闾。复依丁兰故事。画其家舍以进御之。即 英庙十六年七月十四日也。祖讳仲弼。嘉善大夫龙骧卫副护军。考讳圣器。折冲将军佥知中枢府事。兼都总府五卫将。 英庙嘉其世德。又惜其才器。特命悬注以待守令窠。妣淑夫人朱氏。折冲将军行龙骧卫副护军景云之女。姿性贞淑。内助纯至。雍睦之风。亦多资益者。以 英庙丁巳九月丙戌。生公于本郡云谷居第。公天分秀凝。动有法度。自为乳儿。有得则必先以献父母。尝以西菰荐诸祠宇。挥婢儿使拱于侧。自于卓前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25H 页
举手作拜揖状。从群儿游。必凝然坐大。指挥同列。俨若官员仪。自知读书。能自力乎学。口诵心惟。至忘寝食。虽以亲命致力举业。得三场解。然公志有在而未之或屑于此。丁亥天灾。所居乡亦与之郁攸。公藁祝向火。无何。火势息定。有若神助。公廨民舍五百馀家无倖一免。而公之旌门宅。巍然独存焉。壬辰。以行谊登剡荐。得差为崇灵殿郎。不欲就直。亲不悦。始乃供职。五月。以祖考丧递归。六月丁外艰。公身兼包特。恸割无为。柴骨栾心。支胜不能。然身棺之附。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癸卯哭内艰。哀惨一如前丧。壬子。公梦偶得 圣恩天九重。瑞气海一隅句。初不解其为甚眹也。是年六月。上考先朝故事。得公先祖蒙褒事。大有所感而驲召其后昆之贤。公于诸昆。实系白眉。遂以道伯荐。为之乘驲。而其津遣之状。又得达于上之十六年七月十四日。实与 英庙故事吻合无间。有若天使之然者。是以。 上心益自倾向。屡为之称叹。公启程数日。复升六。差为内赡寺主簿。及 赐筵对。 天颜温粹。咫尺清问。日昳未罢。仍教以学武曰。累世敦睦。予实嘉尚。欲求典刑。舍汝其谁。如或擢用。荫路大迟。其孰如学武。复念内赡职供无暇乎射。即日移拜西冰库别提。使得以专业。复送卫卒以观其勤慢。公感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25L 页
激恩遇。虽毒寒溽暑。非甚病。不敢斯须释靶焉。十二月。除义禁府都事。狱讼滞积。几不能稽。公批判如流。伸雪立尽。人无以冤枉称。癸丑 拜长灵殿令。十二日。上于注拟。添点公名。特批灵山县监。陛辞。复 赐对。适与内射试日会。许公格外应举。为设大候。 命中三矢。发一矢不中。 上曰勿施。再发又不中。上曰复勿施。竟不准格。仍设革命二贯。又不准格。 上嗟惜久之。及到任。公衙回禄。无处为治。公捐廪自备。不以尺寸有及乎民。而凡系营缮。无一不以革新告竣焉。公于吏事。洗手奉公。夙夜未逮。抑豪右恤孤弱。覈民隐蠲军纳。逐一谨恳。宽猛得宜。灵人大感快之。时岭南大旱。索飨不验。县有母女渰死者三。冤枉召殄。公亲往祭之。因祭而雨沛然如注。本县▼(于/叱)浦。与漆原▼(于/叱)浦互相争市。积年喧嚣。公至。一言㧗判(批判)。使分半市之。物论快服。不复有所言。公权兼昌宁县。以旱乾使之审理该狱。公听断严明。情伪莫遁。人称神明。莫敢有妄诉者。秋。县民大饥。公检放苗米。倚阁逋负。复因朝敕。设赈救荒。劳来安集。急于拯溺。襁褓四来。视之如归。赈米垂乏。不足以给八九。卒之乎倾橐充恤。鲜民之赖以全活者甚众。时统营,金海亦不熟。以公檄借兑本县仓谷者。通融为七百七十石。营敕府移。肩背相值。公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26H 页
自以县赈不给。十数往复。终乎论防不粜。因以其米转添赈济。头抄箕支。瘠民接食。邑里得以无事。时有 旨以晋州浚溉事。下该路十三邑。动民为大同之役。灵山亦与之。公奉檄即往。验视便宜则土高水深。不啻悬绝。本不可以人力尝试处也。公条具利害。先期寝罢。十三邑民。感德无量。为立碑其处而颂之。县实剧地。号为难治。公既视事。政尚仁恕。吏畏民悦。阖境晏如。然至于论报。事或未安则必据事理。不为苟从。故当路不悦。颇为指目之首。竟于殿最。得考为中。法当告替。上亲笔改考曰。且莫求备。今世公艺。十二月。陪笺上洛。复蒙 赐对。 上问射技长进未。荫仕孰如武科做官。其从愿对。公奏武与荫罔非滥叨。但筋衰挽强。技艺觉日退。恐无以得捷。陛辞。 上犹以勿废勉之。县仓无监。专任库色。折缩作奸。仓为几空。公创监裁制。无所走弄。不数年。仓复充实而奸猾不复售。田总不均。业去税存。豪右规免。贫弱受害。税额日缩。县将无以为计。公详具因依。十反申请。卒之乎纽量田畴。配定租税。公私俱为利便。簿敛之暇。礼速县儒。从容讲论。优割廪金。立为乡饮行礼之本。约束县民。逐年习修以为常。凡系措置。次第就绪。有古循良之风。居三岁。不服水土。转成沉痾。莅治不能。因辞得归。行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26L 页
橐萧然。有若远客之状。归卧乡庐。花树正浓。日与弟先达及诸宗。把酒论文。情话自若。于世路得丧。坦然自处。未尝有几微色。庚申遭 正庙国哀。公痛号迫切。食疏执哀。一如致丧。自是益无世虑。乃筑院于云峰之阳。岩秀壑流。颇有幽胜之趣。公日与村秀谈经讲礼于此。而复扁之曰望阙庵。因以自号焉。盖其向日之私。不以进退有间者。类若是。公苦风眩。积年弥留。竟以壬申二月二十五日。考终于所居正寝。享年七十有六。以四月二十二日甲子。葬于本郡黄鹤洞壬坐原。从先兆也。公娶果川田氏。 康陵参奉益圭之女。子男二。大鍊,大禧。女二。适边既沃,郑大尹。男大素。李氏出。登武科佥知中枢府事。大禧男三。湜润,湜涵,湜济。湜润过房为大鍊后。大素男一湜淳。公天挺绝夷。忠厚激昂。孝友性然。迈迹塾训。称孝称弟。人无间言。既长就学。用意不苟。不效时儒专事功令。必也研究益智。认验体道。发诸日用。绰有馀地。馀力时文。笔势典雅。初无刻削雕砻之痕。而理致则极分晓也。事亲至孝。爱敬备尽。左右就养。洞属无憾。虽至微细事。必躬亲之。人欲代之。亦不为之听。五世同爨。男女百馀口。而亲疏衣食。必欲其均一而无所乖争。长幼礼节。必欲其和易而使自恩爱。一家之内。情义蔼然。鹤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27H 页
老麟儿。翕翕雍雍。晨昏启觐。自有成法。谒东房叔。抱西厢孙。仁爱薰融。积为家风。虽妇人女子素以难化见称者。一经其感化则辄赧然羞悔。思有以效之也。执亲之丧。哀戚恳切。服苴泣血。如不欲生。庐墓三年。毁露忒甚。人颇以不胜丧为虑。奉先追远。诚礼俱到。遬遫漆漆。与神无间。牺罍对酌。洋洋左右。式礼莫愆则喜溢辞色。如或未之。尽日俛吁。家人亦与之未释也。以至正至朔望。礼皆成例。虽幼者亦皆习知其仪节。子弟有过。未尝峻责。从容诱箴。使自知其非而改之。平居冲澹浑厚。若未有可否。至于论事处义。或有不可。必也详言正色。丁一确二。凛乎有不可得以夺者。每戒子弟曰。吾先祖世以孝友。至蒙 圣恩。门旌家画。蝉联不绝。为其后者。虽不敢求多于前。而敢不夙夜陟降。思有以不坠先训而与为对扬休命之万一乎哉。噫。舜之友爱而傲嚚号泣。周公之仁艺而棠棣赋哀。然则以若圣神之大德。已于兄弟之懿亲。尚不能自得而如是病诸。况累世同室。至诸五六世之久。而不替不易。堂从袒免。亲乎同胞。歌哭欢戚。同于一日。使所谓东方南宫西门北宫之称。不得专美于古。而卒之乎风泽鱼孚。皋天鹤闻。使九重之圣访落典刑。五世之睦树风永远而后乃已。此虽公之顺德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27L 页
所感。而不有不宰者为阴骘于冥冥之中。则何圣神所病诸而公独能然乎。传曰。高高在上。日监在玆。又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宜乎为其祖者。有是孙而克昌厥后。宜乎为其兄者。有是弟而和乐且湛也夫。然又有一说。我 正庙聪明圣德。卓越百王。其所推验天意。收用人才。而显微不遗。经权各得者。有非当时臣子所能窥测万一者。况承投艰之业。忾下泉之势。思有以侧席待贤者。求乎寤寐。甚乎饥渴而复念古所以得人者。不必明明而多在测陋。或风沙叶梦。或熊罴告吉者。无非预乎兆眹而为人所验矣。然则安知其十六年七月十四日历数之不差毫发者。独不为风沙熊罴同一体之休徵乎。此其所以累赐添点。改考格外之 恩。而希其有以启殷周吁咈之治于我东方者也。此岂独为千载之一盛会也。而惜公之崎岖蹭蹬。终不徯志。而使 大圣从欲之治。终乎其未就。此直欲槎问而未之或能也。公没后。门生后进。病寓诚之无所。惧坠绪之日悠。乃相与院于云峰之下而妥灵祀之。盖公论所不获已也。而 纶禁适严。未免中撤云。昨于丙寅。公之孙湜涵。惧无徵乎德而传之不寿。同弟湜济涉险远来。盖知为徵文之计也。而余时有铁瓮之行。竟不免相左而归。越五年庚午。湜济老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28H 页
故。其兄湜涵不能躬来。使孙裕荣抱遗迹兼书礼而告之曰。痛先状之不徵。忍死以待今日。幸有以辱书之也。余不获已。就遗迹撤要义。庸告于世之立言君子。使有以备采择之万一也。
春庵玄公行状
公讳膺洙。字士贞。古延州人也。丽季景宪公覃胤。弱冠平西京叛贼。入宋朝。以勋伐拜大将军。还朝事明宗。封延山君。其子德秀仕至兵部尚书。封星山君。其后奕叶蝉联。与国同休戚。入我 朝。有彰信校尉浩明。自沔川移家于安水。历数世始基于朝阳。高祖讳运昌。曾祖讳光斗。祖讳在观。考讳永伦。妣广州李氏。通德郎信兢之女。以 正庙壬子生公。而天禀凝重浑厚。自为乳儿时。动止俨然。有若老成。而孝爱至诚。其性然也。日用事为。非亲命则不敢专。凡系慰悦。未尝不极力为之也。自幼入学。以小学四书为本。而达之于经史礼律。故内则身心收敕。外则孝弟笃实。以至春秋享尝亲疏庆吊。诚礼恳恳。体用该备。是以。邑倅倾盖而存起止。道伯驰驿而上行义。自卿宰以下。无不以文学古遗期待之也。门族浩繁。自有亲杀而风俗敦睦。情谊款洽。则政与一家之人不甚相远。每朝会于厅堂而讲究从容。日以为常。先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28L 页
墓在馆洞而稍远于家。公不避寒暑。躬自致力。培松楸于雨露而庇幽兆。徵铭碣于儒宗而阐潜德。幽明之间。两无憾焉。而人之过丘墟者。油然为生孝弟之心。族祖彝庵游于屏溪之门。而得尤遂之学。公读其书慕其行。有若亲炙。而恨其晚生。不得以供洒扫于平日。于是退与远近同志。告于邑禀于营。同力营办。筑得院宇一所。而揭楣曰正统祠。奉安尤庵先生而以遂庵配之。涓丁释菜。以为依归之所。乡洛士大夫称其学有家法而为之矜式风动。平生安常守静。不以世利经心。而黄槐之忙。付诸举子。黑绶之拖。视诸浮云。惟以学术之未能洒然见得。心法之未能净然克去。为我平生之忧。性气宽雍而文之以礼。应事接物。绰然有馀地。偏狭者服其量。轻躁者服其重而无不为之革心改容。然或有非理之事撞着目下。则必也斩钉截铁而毫末不可犯。乡里不逞之辈。望其庐则举皆逡巡而退。远近之士。仰如山斗。虽未尝接眉睫者。亦皆勃然而兴。噫。以其学宿得。位得时而大有为焉。则其所以影响桴鼓之捷。又岂止于此哉。君子之行藏。固当安于所遇而命不足道。然公之声价而终是坎坷。岂苍生者无福而然乎。以老疾考终于当宁壬申八月七日。享年八十一。奉窆于龙浦负庚之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29H 页
原。从先兆也。配顺兴安氏允玉之女也。先公四年而没。寿七十七。有一子圣根。早世无嗣。以从孙熙凤承重主祀。二女。长适朴济夏。次朴景钟。公孙熙凤以余为有承接。屡以状请。余辞之不穫。因按漆田金公所著行迹一通。略加润色。以待后之立言君子有以笔削立传也。
栗斋朴公行状
公讳齐谦。字善元。潘南人。祖于丽季户长应珠。五传至尚衷。道德文学。表著一世。谥文正公。至曾孙玉硕。避士祸卜居于博川莲洞。遂世家焉。讳文柱。即高祖也。讳薰乔。即曾祖也。至祖讳宗厦。以孝行蒙 旌闾。考讳祉寿。以行检为乡里所重。辛未创攘。倡义率丁。守御海仓。妣庆州金氏。顺兴安氏。公则安出也。以 纯祖丙子七月二十一日。生于船桥村。天资厚重勤俭。自为幼儿时。处心制事。动如老成。父兄邻里。必以大器期之。入学之初。务讲经应举业。无何。为慨然而作曰。天之赋畀。莫非全体。而人自坏了。学之为道。岂端使然哉。遂委质于梅山洪先生之门而请益焉。自此立脚下学。其所以存养省察者。取次笃实。一念虑一动作。莫不有以察其孰为天理孰为人欲。而极其所以去就克复之力。故所读之书。所穷之理。涣然不逆于心。而举多为平日所已知已践者。而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29L 页
于发挥究竟。尽有力也。其于事亲。爱敬备至。甘旨之奉定省之节。皆有以尽其情理之极。而乡里称之。尝于亲癠之剧。苶然沮丧。全却寝饮。惟以迎合冀有以小效。及其不能则又为之尝痢验差。祈以身代。有如黔娄之为也。复于内艰。用寒泉故事。庐于墓侧。与其弟留于斯。哭于斯过三年。壬子承梅山先生之讣。奔哭千里而行期年心丧之制。邑宰每报以善士。道伯亦充为仁贤院经义生。行检风旨之盛。不止为一乡有道而已。不幸以疾告逝于壬午十二月十三日。享年六十有七。踰月奉窆于船桥广海洞艮坐原。从先兆也。公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免饥。是故。苟得一衣一食。则必曰此为已美而过于吾之服食也。未尝以尘陋却之。凡作事。必与众议其可否。待论定然后始为之施。未尝有违众而擅行之事。与人论事。未尝忿争。而理有小屈则辄服义曰。诚如所谕。未尝少有吝持之色。事有合做者。必尽其方。而不以难易有所进退。财有合施者。必以其义。而不以利害有所可否。出入不用六足曰。骑率非吾事也。卖买不入市场曰。利海溺人。吾所惧也。噫。其所以自己树立则出言有章。行己有耻。推诸日用则事亲以孝。事上以敬。而推本于讲学穷究之细。扩充于身心造履之实。知极其微。行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30H 页
极其美而辉光笃实。既足以裨补彝伦于平昔。风旨薰赫。亦足以警发贤俊于来后。其生也顺而不孤乎赋畀之重。其逝也安而不涉乎亏伤之愧者。庶乎其公之谓也与夫。公娶水原白五衍之女。无育。娶原州李锡运之女。生一男五女。男在阳。娶进士李秉侃之女。生三男三女。男胜镇娶白礼行女。馀皆幼。女适李游洙,金晦柱,金奎宪,金鼎鍊,金铨。公之胤在阳从我游。谓尝忝记。为示家乘一通。而请叙次之。故辞之不得。妄为笔削。以备立言君子之或有所采择也。
县监金公行状
公讳三俊。字宅尔。号碧梧。姓金氏。系出新罗。而国绝其苗裔暹汉仕丽朝。拜国子监。坐直谏谪延安。子孙因家焉。七传至安柱。官开城府尹。以功录勋。谥慎孝。时两界空虚。急于实边。以慎孝多男而迁敬寿于新安。遂为关西人。四传至讳世仁。有隐德。于公为高祖也。曾祖讳彦豪。官主簿。祖讳千镒。录扈圣官判书。 谥懿贞。考讳成立。官直长。丙子倡义殉节。妣广州金氏。护军宙之女也。以 万历戊申十二月十五日生公。而天禀秀雅。大有器量。甫五岁。能读书。不劝而勤。以至动作仪容。皆有法度。稍长。受学于尤庵宋先生之门。一意前进。几忘形骸。而存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30L 页
养至笃。本原深厚。穷究精微。见解高明。同志之士莫之或先。而先生尝以九分上人见称之也。甫弱冠。遭丁卯兵变。四处兵火。人皆偷生。城邑为之一空。而独有圣庙自在。公脱身独入。奉负位版。安于公深山精舍。仍与弟爱俊,寿俊倡率义旅。入凌汉城。固为守御。而筹策秘奇。出人意表。如石筑米汁者。至今传为故事。不幸城陷弟殉。而又遭内艰。公表里痛恶。几乎无以自存。而惟幸直长公老且无恙。故得以支持。噫。丙子冬。北兵长驱。公为参谋官。与林公大樴,卢公振宗总管民兵。倡义赴敌。傍县皆为响应。时知府安颖男。提兵向凌汉山城。公以为非计。即驰告之曰。城小敌强。难以持久。万一贼逼城下则粮道告绝。外援不至。其为败衄。决无侥倖。莫如左次以承其弊。众皆袖视。不用其策。居无何。贼薄城下。水火不通。果如其言。于时直长公。自德川竖义旗赴平壤。而南北隔远。莫与之及矣。公昼伏夜行。为奔急于平壤。而比及济南。其为虏兵所窘者凡为六次。而传之者为言直长公之不免复失者已有日矣。公猝然遇之。不觉殒绝。既乃冲冒白刃。奔觅亲尸。而旷野积尸。茫茫然莫知其处矣。不谓奔迫之极。忽然神昏脚软。不免仆卧于积尸之中。何幸本处适为直长公成仁处也。仍得负尸归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31H 页
窆于价川。待明年。又返榇合奉于宜人之墓。于是公痛入骨髓。决意自闭。而远近有志之士。知有师表。四来请益。有不得以辞之者。时西土新辟。文明未启。萤爝蛙吹。互相喧豗。于是公特取朱子集注四书及家礼。以为生徒日课。而口授指画。切切然为详细说破。而义理之根脚。道德之体面。灼如跃如。不啻如黑白之可以目睹。是以。贤愚皆得其所以为学之梯阶。由是及门之士。随其人贤愚。循循雅敕。见解行检。足以发挥古道而开洗俗习之累也。庚寅。命使林公坛过本州。闻其行义之高。使人问之。因欲见之。公辞而不往。林公益重之。辛卯被驲召。 除南部参奉。公恪居职次。悉心奉公。癸巳升典狱奉事。时有一官员杖杀管下人。于故事合遣金吾。而为刑官者莫之遵施。故为押送于本署。盖有以也。公为脱其桎梏而治之不峻。刑官使人威胁。必欲其下杖治之。又不为之听可。于是刑官怒启推勘。公坚执不扰。直斥无隐。置对之辞。至有曰罔上蔑下。任用私情。狱官亦一王臣。视若禽兽之语。 上嘉其理直。特命仍旧。而刑官长贰。并为见罢。满朝快之。公即日挂冠。而为之口占曰。贪官辱己非吾志。引退何嫌悻悻然。丁酉 拜缮工监参奉。俄换司宰监参奉。己亥陛内赡寺奉事。时尤庵先生当路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31L 页
用事。越二十员位而特差是职。盖宿知公才器为足胜任也。辛丑迁司宰直长。于时提调。即置对时见罢者也。待考之时。权为之殿置。招与之语。以观几微。公举止自若。于是乎改殿为最而益敬重之。壬寅除瓦署别提。癸卯迁军资监主簿。甲辰出监木川县。局弊岁荒。莫之如何。而公随机应变。手法恢恢。莅任三载。一洗陈谬。而朽败者完。散亡者集。治化休明。实系考最。是以。道伯知其贤能。凡系邻邑狱讼难决者。一为之任。而守法不阿。自信自处。虽显贵关节。亦不为之肯施。时 驾幸温阳。事务甚急。而仓卒应变。声色夷然。人服其能而往往传为模范也。丙午为绣衣所噬。及其阅实。理直辨明。片言见原。复伸木川之命。丁未菰限。生徒云集。而为学之方。精切严密。日月刮劘。无一不遂其充养之实效。丙辰患风痹。皋复于九月七日。用是年十月二十日。奉窆于本州白美山负辛之原。从先兆也。噫。公诚孝出天。智勇兼绝。是以。立心制行。忠且直截。未尝为威武所扰屈。时天使郑胡所亲。有以贱隶至拜守令者。欲以藉占乡录。公持之不可。人皆为公危之。天使果至本州。特僇辱之。公直视。不为之小扰。乃以他事缚致数人。使公守之曰。尔失一人。当以法从之。公旋即解缚。令各自去。本倅怖甚。使人止之。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32H 页
对曰。愿州君勿恤。万一有患。侬自处之。翌日。天使谓驿汉曰。不意东国得有此个人物也。遂不问而去。尝与前县监林公大樴议。以为仙源清阴两先生德行节义。不独为百世师表。而亦杖屦所及处也。并请于 朝。立祠揭处。以为后学矜式之所焉。择邑之名硕。录案定约。为之德业相劝。礼俗相交。一如石潭本意以行之。以为移风化俗之资。而文雅之渐。自此始也。其居官也。清简自守。未尝为私施之曰。为政有要。只为其所当为而已。则公私并赖而政亦光大矣。锡之之宰江东也。公在洛从宦。使不得数为致人曰。禄俸自足。养志则足矣。不必服远人弊官力。致为有损无益之事也。又于财利取与。直截光明。无或系恋之色。尝与同志宴会真率。忽有农氓来告曰。侬田几亩。误没于宅。公曰。果尔则自取之也。客惑以为请。乃曰。无是田则无是事。无是事则渠必不敢。人服其量。尝值大侵。无以济免。而适会自官为之赈救。然亦无以藉赖。公以为与其乞哀而终不自全。不若安坐速化之为愈也。遂闭户不出。过了数日。自营邑义为之周而得以免危急。配淑人密阳朴进士荣立之女也。其懿行烈志。自是性然也。于归之后。妇道甚至。丙子。侍舅向济南而去。至平地院。虏骑卒至。急取庶姑所佩之刀。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32L 页
刺颈伏地。贼以是弃之。而疮久未合。饮辄有水而漏出不止。著手录一卷。使子女早晏讲肄。有所效则而不敢失坠。五男一女。男益之,得之,锡之文科府使,亿之进士,学之。女适进士金万刚。瀛海君起宗之从子也。庶男镈之。益之男映河。庶男丽河。得之男挺河。 赠司仆寺正。锡之男圣河。副护军。泰河。 赠工曹参判。道河。亿之男镇河。赠参判。学之男。在河,受河,采河,灿河,起河,昌河。余自省事以后。已闻公之为宿德人豪。其于出处举措之盛。则曾未奉读如是之审焉。公八世孙善默。谓余有雅。袖公外甥李廷宪所记行迹一通以视之。且请叙为状。人微学陋。义不合诺。顾其诚恳有不可终孤者。是以忘陋采列。有以告于后来秉笔之君子。庶乎其有以择焉也。
延安金公行状
公讳琦哲。字履行。其先延安人。祖于丽朝四门博士讳暹汉。九传至讳敬寿。官内禁卫司直。始实边为新安人。高祖讳重基。曾祖讳献瑞。祖讳公郁。考讳泰铉。世以忠厚见称。妣南平文氏圣益之女。公生于 纯祖壬辰闰九月十七日。性气宽厚且智。自幼群居。无较计意。其入学也。讲诵造履。日就精实。师友之期望颇不细。然甫弱冠。亲已老傅。虽志学恳恳而寒暴居多。不得有所大就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33H 页
者。赍为平生之恨。然三馀之学。极不偶尔。其所以律身接物者。优然有老师宿儒之风。早丧母。事继母朴氏。先意承顺。慰悦颇深。而温凊定省。动合情礼。家事巨细。必待其颔可而行之。或所命有未安则必委曲陈达而不敢直伸己志。故亲亦感怜而许之也。且出入则例以所见所行。画一告达。颇详于目睹。故亲亦慰答曰。汝之一行作处。便系躬自经历也。是以。每每出入则诸子妇侄。必也会且观听。曰出入讲云。其或有不安之节则苶然沮丧。必以迎医合药为主。而不遑他务。是以。母子之间。慈爱无间。而虽己出之子。蔑以加矣。故人或以是而问于公。则必曰此为吾母之贤。问于母氏。则亦曰此为吾子之贤也。公之弟。即继母出也。而分居已久。或有问于母氏者曰。兄虽家督而非己之出。季虽众子而实己之出则情理厚薄。似有分矣。何如是舍季而必于长子之从乎。母氏必为之答曰。礼不然乎。生事葬祭。惟长子者为主。而众子则否。而况其善事我乎。吾虽妇人。亦些有分数在焉。且其女之出嫁也。资妆如数而母氏则不为之闻知。向后公之女出嫁也。资妆甚薄则母氏为言其不可。其子之分居也。田宅奴仆。依例分给而母氏则不为之参知。向后公之次子分给未优。则母氏为之随事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33L 页
点检。而恐其有未尽焉。乡里惊叹。以为有是之母。有是之子也云。尝筑室择师以教诸子。而劝勖禁防。甚严且切。然合下课程。只循俗尚。致力于功令文字而已。晚后闻云斋课学。专门于经而一切洗却窠臼。责送诸子。早晏讲业。复筑精舍一所于斋近。以为藏修之地。使其次子絜眷专业。俾免寒暴之虞焉。其奉祀也。斋戒诚敬。有若神明洋洋。而洗涤烹饪。莫不躬自点视。而恐或其有未蠲且精。及其礼成。无所违失则欣然有快洽底意。平生与人无间。不以亲疏。待之以诚。故闻人过失则未尝开口告传。闻人之善则为之称道不已。其相识者知其如此。而言笑之间。莫不尽情而无所隐讳也。不幸以微祟考终于乙酉四月二十八日。享年五十四。配庆州李氏震逵之女。男浚默,善默,商默,定默。女适车运奎,许础。孙昌壕,昌壝,昌墩。夫以公之志学而不获有所大就者。固为士林所扼腕处。然其所以仁孝勤俭。足以为法于乡闾者。则恐非一生业学者所能彷佛也。古人所谓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也者。岂此之谓也欤。公之次子善默。文会于本庵者有年。而每怪其雅敕信实迥别于人矣。向后获拜公之光霁。然后始知其为鲤教之有素也如此。越三年公没之后。善默以其行迹一编泣为之请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34H 页
曰。此系吾亲之实迹而笔削未定。幸一为之斤正则得以诵且追侍也。余义不可辞。谨为之撰。
栗坞金公行状
公讳恒哲。字汝用。其先延安人也。而祖于丽季门下侍中讳裕简。五传而入我 朝。司直讳敬寿。来宇新安。八传而讳三俊。以学行高明。官县监 赠掌乐院正。第三胤户参讳锡之。以明经中第。盖破荒也。高祖讳玉万。曾祖讳仁瑞。祖讳麟郁。考讳以铉。皆隐德教授。妣灵山辛氏。通德郎大垕之女也。公本以讳景铉之独子。出为伯父后。盖尊祖重宗之义也。天禀秀且敏雅。甫免怀。能解亲意。为之荐枕进屦。不待指使而能。人一见之。无不暗暗称奇也。不幸早孤。育于祖母侍下。不待教严而能自知为学。孜孜不已。师事辛公。即其外祖也。肃敬尽礼。坐立进退。惟其所命。而不敢有一毫恩狎之私也。复于课学。其所以体认心会者。沉潜缜密。日有循勉积累。而又能步步踏实。收为己物者。有非守书册泥言句者所能髣髴也。是以出入经史。限满力到。优游玩索。活络透彻。人或叩问则答应如响。无一不尽其根脚来历而说得快痛。故闻者为之踊跃思奋。是以远近学者日相辐凑。有以就正。称为栗坞先生焉。凡系侍养。出于性然。温凊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34L 页
之适。甘旨之供。无往不有成法定规。而虽急速䕺挠。亦未尝不躬亲行之。而怡愉之色。谨恳之诚。自有感动得人处也。衰老丁内艰。而思慕号绝。便如婴儿。芐垩苴恶。亦与少壮之人无异。而人或以伤孝为告。则只谢答而已。未尝须臾间或有所从权之处也。截自服阕。洗手谢却。不复以场屋为意曰。畴昔黾勉。实为亲地。今则事体自为一时也。设令得试三场。有以鼎食茵坐。而泉壤永隔。其奈禄养之不洎何。其于祭祀。诚敬备至。奏格洞属。神明如在。而阖厌之肃。釐受之谨。一依礼经而行之有常焉。先墓多在远地。而春秋两省。必也杖行不置。子弟或以为请则皆不为之听可也。宗家倾挠。行有难继之渐。公预割自己田库。有以及时封殖。不过数年。粢盛之供。充然有以复初也。卢氏姊嫠且无子。不能自存。公忧且迎养。启觐供亿。没齿诚厚。其从父贫穷无聊。公亦不计有无。与之同住十有馀年。甘苦无间。而慕仰之分。老益笃焉。复于宗族。未论亲疏。为之周穷恤逼。如恐不及。以至邻比吉凶。亦皆匍匐往救。不以夷险。惟倖其措处之善焉。尝于乙巳大荒。乡里嗷嗷。不容支保。而自己调度亦未能丰裕。亦为之赈济者。不一而足。家人或以为告则必曰。苟济人命。幺么损害。何足道哉。古人有曰苟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35H 页
得活人。吾当含笑入地矣。岂非后人所当法处乎。善为诗律。每于花朝月夕。与一二同志从容吟醉。随意所适。或有以叙畅怀抱。或有以发挥道理。逐一下落。各有意致。而不或有溪岑花柳之等閒句绝也。不幸甲戌属疾。进退不定。皋复于乙亥九月日。而当夜瑞气横绝于天。人以为仙化也。子孙用是月日。奉窆于屯达岘乾坐之原。公娶庆州金氏圣珏之女。早世无育。南平文氏国元之女也。妇德甚纯。事姑至孝。教子以方。女三适尹殷柱,李肯烨,全基洛。男一持默。配延州玄氏。女四适朴乃翯,白熙济,宋柱哲,李钟云。男一昌麒。馀幼。噫。公簪缨胄裔也。来历典刑。无怪乎箕裘之传。然迹其所以。早孤而能自勉于学。为学而能自本于伦彝者。则此亦有待于承袭而能然乎哉。然则其禀赋之秀。学术之精。亦有所讳掩不得者也。盖人所以不能潜心向道。有以研究精切。循蹈笃实。终不免为滔滔之归者。以其向外之念汲汲不定故也。不则侥倖志学而汎滥禅参。汩没骚墨而不能以圣人之学为本分事业。故费尽一生而不得其道者众矣。苟能于此直截壁立。不以纤毫世利累诸胸怀。又能绝利一原。专意经传。仔细乎玩索。笃实乎克复。有如古人为己之学。则何患乎德业之不能崇大乎。然则公能于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35L 页
此断置举业而不求闻达。专意彝伦而不屑技艺者。不知其为不待文王而兴者欤。抑亦其为感慨先训而白地奋拔者欤。此后之知德者。宜有所品题而启劝来学者也夫。公之胤持默。辱与余游而谓能识字。托以状德之文。辞以人非则必曰靳持。不获已谨此条具。幸秉笔者有以润色之。则其于潜光之发。庶乎其有以无憾也夫。
松湖文公行状
宁府少林坊。即故松坡尹公倡道处也。固知后之接武者不止为一二宿德。而地亦不过为数舍弱也。自顾疏迂。每诵责沈之文。而恨不获一有謦咳之得矣。不谓即者。文斯文纯穆。袖其再从伯行迹事实一通而来曰。叙以为状则死者不朽。幸辱惠之也。辞之不获。玆为之按焉。公讳衡穆。字君纯。系出于新罗忠翊公多省。而以其封邑南平为贯焉。其后江城君益渐。以文学事业。见重于丽季。入我 朝。其七世孙视桂。始西徙为宁边人也。高祖讳进浩。曾祖讳圣道。祖讳世倜。考讳镇基。妣丹阳李氏。长春之女也。早世不育。仁同张氏。南七之女也。男养善,仁穆。公即其季也。生于 纯庙乙丑二月二十六日。而禀赋温秀。爱亲之心。出于性然。尽日侍侧。不或暂离。或时出游。得有美味。必怀而献诸亲。尝有彗星见。人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36H 页
以为大疫兆眹而面各愁惨。公独夷然曰。死生有命。畏何益焉。甫十三岁。不幸失怙。而犹能自知勉学。以为本分事业。而不敢有一日放慢也。然自少为学。狃于俗臼。只事功令文字。而记览该博。属对积累。卒之乎波澜活泼。葩藻芬芳。出入场屋。笔执畟利。出无穷。往不息。望洋缩首。号为场豪。则政是骚墨所欲。而不能必得者也。曷不为之傲然自高。有以尽其一生乎。公则本意有在。而不或有所自多于是也。即于中岁。凡系程文。一切谢却。而从事于为己之学。为之穷究体验。食息不懈。其学必本于小学四书而不以岁月。费尽功力。必也咀嚼而渐生意味。磨砻而益致精采。待有见处通透。行处纯实。然后始及乎经史之远者大者。故造履渐次而无凌躐之弊。规模展拓而有跂及之实焉。学术行谊。隐然为林下高躅。而士友间知己者。则必也称不容口。向后本倅朴公。以其德学高明。大为称赏。特差府庠之任。而不为之屈焉。公早孤偏侍。诚孝尤笃。养乐病忧。可感神明。及其不讳。哀礼自尽。庐墓三载。乡里为之感叹不已也。每当先祖祭礼。必以酒馔献于宗家。以助其不足。岁以为常。筑室于先陇之下。日与生徒讲学习礼于其中。刮劘敕励。孜孜循循。远近矜式。虽樵牧之愚。必称松湖先生而
云庵集卷之十二 第 536L 页
不为之名焉。卒于辛未十二月二十六日。寿六十七。乙酉三月三日。奉窆于本坊西位里兄弟峰壬坐之原。配密阳朴氏。春植之女也。妇德甚至。男章述,章燮。孙在甲早世。在庚,在戊,在丙。噫。公有此内美而严于自守。不惟不得有所施为于时。而虽士林间稍远者。亦未有深以为称。则其不见知于人者甚矣。自常情论之。孰不为之戚其事而隐之于心乎。然学所以为己也。苟尽其在我而无憾而已。则自此以往。便不系主人底公事矣。人之知不知。复何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