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游轩先生年谱卷之一 第 x 页
游轩先生年谱卷之一
游轩先生年谱卷之一 第 71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0A/ITKC_MO_1230A_B133_717H.gif)
纯祖大王二十四年癸未十月十七日壬子(酉时。)先生生于仁同府吴山里第。(先生七代祖县监公始卜居于是。)
二十五年甲申(先生二岁。)
二十六年乙酉(先生三岁。)
二十七年丙戌(先生四岁。)
二十八年丁亥(先生五岁。)
二十九年戊子(先生六岁。)
三十年己丑(先生七岁。)始受学于祖考参判公。(不烦呵督。课读以时。)
三十一年庚寅(先生八岁。)略解属文。(见雨来口号曰天下雨地受。其语意宏大。有远到之像。)
三十二年辛卯(先生九岁。)
三十三年壬辰(先生十岁。)
三十四年癸巳(先生十一岁。)
宪宗大王元年甲午(先生十二岁。)读论语。(与伯季两公。寝则共被。读则联椠。提学公及贞夫人。一念劝学。挪粜而买书籍。佣织而资课粮。延才艺同研优待。先生自矢于心曰。不体父母之心。乌可谓人乎。益加勉励。至忘寝食。)○王考参判公卒。(先生朝夕随长者哭泣如成人。)
游轩先生年谱卷之一 第 71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0A/ITKC_MO_1230A_B133_717L.gif)
三年丙申(先生十四岁。)出系判书公后。(判书公于提学公为同五世亲也。判书公及贞夫人姜氏俱殁。门户无托。提学公据义割恩。人皆韪之。先生深痛所后奉养无地。每当祀事。备尽诚礼。)
四年丁酉(先生十五岁。)夏课于道塘。(道塘先生外家也。与内兄及村秀做程文。)
五年戊戌(先生十六岁。)聘夫人金海许氏。(进士讳傪女。)读系辞。(先生撰许公
六年己亥(先生十七岁。)八月赴星州监试。(先生临场呈券。手不停笔。观者啧啧。)
七年庚子(先生十八岁。)
八年辛丑(先生十九岁。)被营选居乐育斋。(每课试。先生辄居前列。巡使李公景在甚器重之。)
九年壬寅(先生二十岁。)秋参安东抄择。○冬赴岭营覆试。(日三题。连被嵬等。以年弱未解。)○长女生。长适金华埴。
十年癸卯(先生二十一岁。)冬与许上舍祚读书于林隐五养精舍。
十一年甲辰(先生二十二岁。)夏课于若木同乐堂。
游轩先生年谱卷之一 第 71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0A/ITKC_MO_1230A_B133_718H.gif)
十三年丙午(先生二十四岁。)二月庭试。及第壮元。○三月唱榜。直付朝奉大夫成均馆典籍。 赐华盖及米。乞暇省亲。○夏升拜通训大夫司宪府监察。复 除典籍。○十月过考槃洞。次东冈金先生韵。
十四年丁未(先生二十五岁。)升拜司宪府持平,司谏院正言。皆不赴。○递拜宣略将军龙骧卫副司直。○六月拜宣略将军龙骧卫副司果。
十五年戊申(先生二十六岁。)正月入闉。(先生远行。必告家庙及家内祠宇。至老不废。)拜司谏院正言。○太庙酌献礼。以祝史陪参。(省牲时。 上顾谓承旨尹致英曰。彼妙年文官谁也。对曰。正言张龙逵也。 上属目之。)○三月参增广文科会试七试官。(左承旨尹致英,右承旨李裕元主试务。每出题考券。必议及于先生。)寻又参 殿试对读官。(以两司入参。 特恩也。)○七月 除海南县监。(除记室。单骑赴任。由吏有公逋四万金。不下一笞。四朔而清帐。邑乃苏完。巡使南公秉哲褒曰。初政明敏。一脔知鼎。)○秋参玉果东堂副试官。○第三女生。长适李哲渊。
十六年己酉(先生二十七岁。)六月 宪庙礼陟。受缞
游轩先生年谱卷之一 第 71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0A/ITKC_MO_1230A_B133_718L.gif)
哲宗大王元年庚戌(先生二十八岁。)三月内移司宪府掌令。不就。○四月拜御侮将军龙骧卫副司直。
二年辛亥(先生二十九岁。)谪黄涧。(有人以私嫌嘱绣衣论启。有是 命。先生不以为介。有黄溪录。)○第四女生。长适柳道鼎。
三年壬子(先生三十岁。)五月 赐环。○十一月经提学公回甲。
四年癸丑(先生三十一岁。)春入闉。选本馆录。○二月拜副司果。○四月复拜司宪府掌令。移拜副司直。○十二月拜弘文馆修撰知制 教。兼 经筵检讨官春秋馆记事官。(屡登讲 筵。极陈为学致治之要。)○上疏乞养。(疏略曰。伏念臣有区区恳迫之私。而不一吁于 听卑之天。则是自阻于我 圣上仁覆之下矣。用是不避猥屑。敢玆冒陈。惟 圣明垂察焉。臣本生父今年为六十有三。母年又六十有二。衰耗转甚。宁日恒鲜。而臣母宿抱痰湿之祟。转成风痹之證。房闼兴居。无以自力。床褥转辗。不能任意。必须傍人之扶护而为命者。已六年于玆矣。食饮全阻。荣卫受铄。奄奄若不保朝夕。而臣所居荒僻。计拙谋生。家又贫
游轩先生年谱卷之一 第 71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0A/ITKC_MO_1230A_B133_719H.gif)
五年甲寅(先生三十二岁。)二月拜弘文馆副修撰知制 教兼 经筵检讨官春秋馆记事官。○拜文臣兼宣传官。○拜弘文馆校理知制 教兼 经筵侍读官春秋馆记注官。○拜副司直。○移拜副司果。○拜副司直。○冬拜弘文馆修撰。兼如故。○拜弘文馆副校理知制 教。兼 经筵侍读官春秋馆记注官。旋移弘文馆校理。兼如故。○制进晦斋李文元公庙致祭文。○第五女生。长适李升久。
六年乙卯(先生三十三岁。)二月拜副司直。○三月丁本生妣贞夫人忧。(时先生在京闻患报。昼夜疾驰。未及家百里。承实音。哀毁几灭性。)
七年丙辰(先生三十四岁。)
八年丁巳(先生三十五岁。)五月服阕。○闰五月拜弘
游轩先生年谱卷之一 第 71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0A/ITKC_MO_1230A_B133_719L.gif)
九年戊午(先生三十六岁。)夏拜司宪府执义。旋拜弘文馆副校理。兼如故。(时有星灾。 召对略曰。传曰天垂象而圣人则之。则之所以修省者也。人君修省之道。不外乎讲学。讲学之要。尤切于正心。心正则邪不胜而转灾为祥矣。伏愿继自今。不但 召对。亟开法讲。深究经旨。参互政施。念念慥慥。恒
游轩先生年谱卷之一 第 72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0A/ITKC_MO_1230A_B133_720H.gif)
十年己未(先生三十七岁。)谒道东书院。○游瑜珈寺。咏盘松。○七月既望。与金进士奎汉,奎应汎舟游道东前江。
十一年庚申(先生三十八岁。)闰三月。内移司宪府执义。转副司直。○冬拜司谏院司谏。○卜地移居。(与本庭地武稍间。晨昏问寝。不以风雨而废弛。)
十二年辛酉(先生三十九岁。)正月拜副司直。旋拜弘文馆副校理。兼如故。(劄对略曰。臣自下邑。重叨瀛 旨。就考进讲册子。则五六年间。经不改帙。史不易册。虽以畴昔蕴绎之工。值此时月间断之弊。则难致于缉熙光明之域。况今春者。一元之会。万化之本也。资始之化。昭苏之治。端在于是月。昼讲夜对。固不可一例停废也。克念终始典学之意。亟遵 经筵故事。频接臣邻。讨论文义。以
游轩先生年谱卷之一 第 72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0A/ITKC_MO_1230A_B133_720L.gif)
十三年壬戌(先生四十岁。)正月拜弘文馆副应教。兼如故。○拜副司直。○移拜弘文馆校理。兼如故。○升拜弘文馆应教知制 教。兼 经筵侍讲官春秋馆编修官。○拜副司直。○三月拜兵曹正郎。递拜通礼院左鸿胪。(八月 陵行。以执礼受帖。以 上候不豫停止。旋授是职。)○升通政大夫。拜承政院同副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拜折冲将军龙骧卫副护军。○四月复拜副护军。呈辞归觐。(聚诸生于洗心堂。做夏工。教督甚勤。多成就。)○七月既望。汎舟游洛江。
十四年癸亥(先生四十一岁。)五月入闉。拜承政院同副承旨。兼如故。○十二月初八日。 哲宗大王升遐。(受缞于哭班后。有诗曰回首苍梧先下泪。小臣经幄已多年。)
游轩先生年谱卷之一 第 72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0A/ITKC_MO_1230A_B133_721H.gif)
二年乙丑(先生四十三岁。)正月拜兵曹参议。转礼曹参议工曹参议。○二月复拜司谏院大司谏。旋移承政院同副承旨。兼如故。○移拜副护军。
三年丙寅(先生四十四岁。)四月拜承政院左副承旨。兼如故。○旋拜承政院左承旨。兼如故。○八月有洋扰。(江都失守。人心骚扰。搢绅章甫无不逃窜。都城之内。几至空虚。时先生在职。固守不挠。 上顾谓御将金箕锡曰。宣仁门外张锡龙在。予其无忧。)○十月拜敦宁府都正。○拜承政院左承旨。兼如故。○拜承政院右承旨。兼如故。○复拜承政院左副承旨。兼如故。○递拜副护军。○冬拜副护军。○取本生弟锡龟子承远为嗣。
四年丁卯(先生四十五岁。)拜司谏院大司谏。迁礼曹参议。(以分承旨。 行幸时参公故。)○移拜副护军。
五年戊辰(先生四十六岁。)拜副护军。○通成均馆大司成望。○拜承政院左承旨。迁刑曹参议。○冬拜庆州府尹。追荣旋递。○拜副护军。
游轩先生年谱卷之一 第 72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0A/ITKC_MO_1230A_B133_721L.gif)
七年庚午(先生四十八岁。)
八年辛未(先生四十九岁。)三月丁本生考提学公忧于天安衙。(安是伯氏公公衙也。昆季三房承患报。相聚终孝。虽客馆礼制无违。号痛不已。郡吏莫不为之感涕。至有造舆送丧。)
九年壬申(先生五十岁。)
十年癸酉(先生五十一岁。)五月服阕。○拜吏曹参议。(先是以听天堂请谥事。礼判赵徽林回 启。以为故副提学臣张应一。即故先正臣显光之肖胤。而道德文章。可合 赠谥云云。自上以未升庑称先正事有未安 处分。先生情踪惶蹙。李判书承辅以 国太公之意。专书劝起。先生不得已赴京 肃命。再疏辞不 允。)
十一年甲戌(先生五十二岁。)正月拜副护军。○五月承 批下各司揭板。(疏略曰。伏惟先正二字。先世长官之称。书之言先正保衡。先正旧典。先正左右。诗之言群公先正。礼之言吾有先正。皆一例耳。后之袭用。仍为茶饭文字。而初不拘于升庑与否也。故纲目弁首。称温国公以先正。朱子大全。称张忠献以先正。至于我 朝。凡在拟升庑之诸贤。皆称先正。固不可以历数仰陈。而粤在 正庙朝。以臣先祖文康公与郑文穆公逑。并为请庑疏举 批旨若曰。两先正经术行谊。予亦钦尚。不后于尔等。朝家未遑。姑为退待。且以儒林公證言之。如宋文正公浚吉辞赞善疏曰。宿德耆望。如先正臣金长生,张显光然后 朝家礼遇。宜无所不至云。此金长生未升庑时也。其后以臣祖应一请 赠事。 筵禀大僚皆称先正臣某之子。而特蒙 允
游轩先生年谱卷之一 第 72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0A/ITKC_MO_1230A_B133_722H.gif)
十二年乙亥(先生五十三岁。)五月 特拜蔚山府使。(先是郡多弊瘼。吏逋为累钜万。奸乡受吏嘱。欲徵于郡民。民乃大扰。自 上有是 命。给马下送。盖以先生重望。足以镇抚众心也。先生遂倍道莅任。按簿栉查。排年刷充。邑乃苏完。尤留意于右文。月讲旬试。儒化大起。)○作太和楼重修记及在川亭记。
十三年丙子(先生五十四岁。)夏大旱。(先生躬自祈雨于域内山川。)○秋大侵。(先生发仓又捐廪。分赈甚均。设大釜煮米肉以馈之。于是民之稍饶者。亦感其化。不待劝勉而亦皆出义赒恤。检灾簿。不委吏而必躬执之。再三报于营。得请乃已。又蠲耗瘼。一境赖而得活。去后州人立石颂之。)○修信使金绮秀到郡。赋诗赠别。
十四年丁丑(先生五十五岁。)五月以承政院左承旨 召还。○移拜副护军。
十五年戊寅(先生五十六岁。)冬升嘉善大夫。拜兵曹参判。( 世子宫患候平复陈贺时。百官加 亲授。)○拜龙骧卫护军。兼五卫都总府副总管,别云剑宝剑。俱蒙
游轩先生年谱卷之一 第 72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0A/ITKC_MO_1230A_B133_722L.gif)
十六年己卯(先生五十七岁。)五月连拜同知 经筵事,同知春秋馆事,同知义禁府事,同知成均馆事。○夏游屏山。次西厓柳先生玉渊亭韵。
十七年庚辰(先生五十八岁。)拜刑曹参判。兼同知敦宁府事同知春秋馆事。○拜承政院同副承旨。兼如故。○兼五卫都总府副总管。○移拜汉城府左尹。云剑宝剑 落点如故。○拜司谏院大司谏。○迁承政院左副承旨。转右副承旨。兼如故。○五月弘文馆抄启 经筵特进官。○游报恩寺。次佔毕斋金先生板上韵。
十八年辛巳(先生五十九岁。)拜汉城府右尹。兼同知 经筵事同知成均馆事同知义禁府事宝剑如故。
十九年壬午(先生六十岁。)四月拜汉城府左尹。兼同知 经筵事同知成均馆事。○六月闻军变。惶忙赴 阙。拜五卫都总府副总管。○八
游轩先生年谱卷之一 第 72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0A/ITKC_MO_1230A_B133_723H.gif)
二十年癸未(先生六十一岁。)春拜刑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宝剑如故。○秋拜承政院右承旨。兼如故。○十月还乡过回甲。(先生曰。此日程夫子所谓当倍悲痛。且承远方居本生忧。命停称觞之举。有感怀诗。)○冬复拜司谏院大司谏。
二十一年甲申(先生六十二岁。)拜承政院左承旨。兼五卫都总府副总管。云剑宝剑如故。○九月特拜吏曹参判。辞不 允。○十月有政。承 牌入阙。闻 大驾播迁。进扈北庙。(先生时以吏参。率家僮一人。步入宣仁门诣政院。政院一空。先生独在政院。连闻六重臣遇害之报。坐而经夜。朝出泮村。始闻各 殿宫播迁于北关庙。遂徒步赴扈而两足俱茧矣。中路又闻 中宫殿世子宫出东小门。因向觉心寺。畿伯沈相薰,礼判李载完皆往寺。独先生艰关诣进北庙。日已曛矣。少顷 大驾果播至北庙。俯伏秖迎后。入庙直家。而新议政洪英植,都尉朴泳孝,金玉均,徐光范诸贼等。匝坐于 上前。庙直曰。令监时带亚铨。何不上堂问 安。因致贺于议政乎。先生曰。新除大臣。非木靴不见拒绝之。四更量。袁大人有兆放大炮三声。荷单轿入来。劝 上还驾。诸贼执 上衣裾。袁大人拔剑斩英植泳教及生徒十馀人。血流满庭。 上乘舆还入清阵。先生扈至宣仁门外公厅。始觉血痕遍污衣裳。不敢直诣
游轩先生年谱卷之一 第 72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0A/ITKC_MO_1230A_B133_723L.gif)
二十二年乙酉(先生六十三岁。)正月升嘉义大夫。( 上候平复陈贺时。百官加 亲授。)云剑宝剑如故。○四月拜汉城府左尹。○旋拜司宪府大司宪。兼同知 经筵事同知义禁府事。○九月庆科增广会试。子承远文科及第出身。
二十三年丙戌(先生六十四岁。)夏拜汉城府左尹。兼同知 经筵事。
二十四年丁亥(先生六十五岁。)还乡。
二十五年戊子(先生六十六岁。)二月还 朝。拜司宪府大司宪。移承政院右承旨。兼如故。○秋拜同知春秋馆事。○冬拜同知敦宁府事。旋移承政院左承旨。兼如故。
二十六年己丑(先生六十七岁。)春拜同知敦宁府事。呈辞省垄。○谒屏山书院。○撰本生先祖月浦先生墓碑铭。○十二月。闻 两殿陈贺在前入闉。拜承政院左承旨。兼如故。(有本衔除 命。肃谢。)
二十七年庚寅(先生六十八岁。)正月 特升擢资宪大夫。( 王大妃殿称庆陈贺。 玉册对举承旨加资。)仍拜刑曹判书。兼知 经筵事知义禁府事知春秋馆事。辞
游轩先生年谱卷之一 第 72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0A/ITKC_MO_1230A_B133_724H.gif)
二十八年辛卯(先生六十九岁。)秋拜司宪府大司宪。○五月 内赐表里一袭。○九月闻贞敬夫人丧。归家经襄礼。○拜龙骧卫大护军。
二十九年壬辰(先生七十岁。)升正宪大夫。(以侍从臣弘文馆应教张承远父加资事承 传。)○拜工曹判书。兼知敦宁府事。○正月入耆社。(十三日行 灵寿阁肃拜。有感吟诗。为有司堂上。)○二月拜司宪府大司宪。○拜汉城府判尹。旋拜司宪府大司宪。○三月参养老宴。赓进 御制诗。○五月复拜司宪府大司宪。
三十年癸巳(先生七十一岁。)正月拜兼知 经筵事。○三月拜知中枢府事知义禁府事知春秋馆事。○七月拜司宪府大司宪。○十一月复拜司宪府大司宪。○还乡。○谒金乌书院。○撰本生先妣贞夫人金氏遗事。
游轩先生年谱卷之一 第 72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0A/ITKC_MO_1230A_B133_724L.gif)
三十二年乙未(先生七十三岁。)撰笼岩金先生来格庙重修记。○八月 明成皇后升遐。望哭受缞。
三十三年丙申(先生七十四岁。)三月承岭南晓谕使之 命。○谒陶山书院。○访金西山兴洛于金溪。○登青岩亭。次退溪李先生板上韵。○题映湖楼。○次高山精舍韵。○上疏辞晓谕使。(疏末极陈所经民户灰烬人命死亡。又言清凉山吾山堂。即先正臣文纯公李滉讲学之所。而其胄孙之家。亦在其下。俱被兵燹。三百年传来三千卷书帙。无一见存。 内赐朱书等书。亦入其中。系是斯文之一大厄会云云。 批敕谕既宣。何引之有。)
三十四年丁酉(先生七十五岁。)撰吏曹判书权公輗谥状。○撰 赠吏曹判书金公宗武谥状。
三十五年戊戌(先生七十六岁。)春游周王山。(时子承远出宰青松。以板舆就养。素闻周王形胜。且文康公杖屦之所也。暇日游赏。有题咏)
三十六年己亥(先生七十七岁。) 景慕宫阐挥事有封章。(先是 上对尹议政容善,李判尹裕寅曰。 景慕宫事。岭南主管。有张锡龙疏请可也。盖以先生一言为重也。)○十二月。特差 庄烈王后 玉册文书写官预差。○上自列疏。(是时闻有人以
游轩先生年谱卷之一 第 72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0A/ITKC_MO_1230A_B133_725H.gif)
三十七年庚子(先生七十八岁。)二月行提学公缅礼于观星里。○撰本生先考提学府君遗事。
三十八年辛丑(先生七十九岁。)撰一源斋上梁文。○撰玉山张氏族谱重刊序。○遭季氏郡守公丧。
三十九年壬寅(先生八十岁。)二月拜宫内府特进官。上疏辞。( 批曰。省疏具悉。未能参预晠会。其衰癃亦可念。所辞特进之任依
游轩先生年谱卷之一 第 72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0A/ITKC_MO_1230A_B133_725L.gif)
四十年癸卯(先生八十一岁。)四月拜弘文馆学士。上疏辞。(疏末附文康公 仁庙朝丙寅上疏中嘉言格论而进之。 批曰。省疏具悉。所辞文苑之任依施。尾附引卿先祖之嘉言。此致治之要而洵为龟鉴者也。又以是而陈勉。可谓卿家复见卿。当置诸座右而省览矣。)○十一月。 明宪太后升遐。望哭受缞。○上老病陈情疏。(以老病未参 明宪太后因山。上疏自引。 批曰。省疏具悉。寔由于癃病之难振。何引之有。)○撰松堂朴先生文集重刊跋。
四十一年甲辰(先生八十二岁。)春移寓于本邑校洞。○九月 纯明妃升遐。望哭受服。○十一月奏差 纯明妃挽章制述官。○就板舆之奉于达营素履斋。(时承远为庆北观察使。)
四十二年乙巳(先生八十三岁。)撰仁同邑志增补。○孙吉相选入桂坊。以诗戒之。
四十三年丙午(先生八十四岁。)二月二十二日。回科榜。(国制有唱榜赐花特资之例。拘于新式未果。十月设庆筵于玉山新第。)
今上元年丁未(先生八十五岁。)升崇禄大夫。( 高宗皇帝禅位。今 上登极陈贺时。百官加 亲授。)○撰伯氏郡守公遗事。
二年戊申(先生八十六岁。)正月拜 奎章阁提学。上
游轩先生年谱卷之一 第 72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1230A/ITKC_MO_1230A_B133_726H.gif)
三年己酉三月八日。葬于仁同府东威凤寺南麓丁坐之原。(士林会葬者。五百馀人。)
四年庚戌。 赠谥曰文宪。(勤学好问曰文。行善可纪曰宪。)
丁巳马津二忧亭成。(马津在吴山之南洛江之上。先生爱其江山之胜。尝营菟裘之所。至是承远继遗志而作亭。扁之曰二忧。)
戊午立神道碑于二忧亭。
乙丑文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