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柏后集卷之六
柏后集卷之六 第 x 页
柏后集卷之六
 序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45H 页
东诗抄选序
夫诗者。发乎天趣而该于物理。故可以兴。可以观。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三百篇皆是物已。然列国之风。不能无正变。而其善与恶。不足劝惩人者。圣人固已删之以垂教万世。后之人知诗之不可苟焉为之者。夫子一删之功。周之衰。诗道寝微。一变而为骚。再变而五七言出。至律诗而诗之变极矣。音律体裁。代各异规。而亦未尝乏人。独李唐诸子起而振之。以鸣一代之盛。逮乎濂洛群哲而其言粹然。于以导性情之和。于以发命理之蕴。诗之用又曷可少哉。我东虽域于海外。故多文章大家数。罗丽以还。上下数千年间。名工巨匠。项背相望。崔阿飧寔西来达摩。其后若李学士奎报,金侍中富轼,李翰林仁老。益斋之富丽。牧隐之雄赡。与吾圃隐先生之隽逸豪爽。最号为杰然。而相继迭倡。铿然而韶勺鸣。蔚然而龙凤跃。其声容气格。视三唐奚让。及 本朝改玉。鸿儒辈出。绍光接尘。不可殚记。岂天地文明之运。斡转升降。必肇于东。故能若是欤。于乎盛哉。年代绵远。散逸是惧。此东诗选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45L 页
之所以作也。然其所裒集。务广而不务精。识者病之。吾宗衮竹竹翁。于诗有只眼。鉴裁极亭当。遂请更加简拔。抄成一𢎥。是盖选于选者也。去就之际。两居其半。或谓往哲所选。任意删节。无乃不可乎。曰不然。夫南威西子。有目者皆知之。择之愈谨则所择者益精。凡物皆然。庸何伤乎。彼刘履之选。亦以是也。于是奉置丌上。时一披展。如入波斯之肆。珊瑚木难。百种璀璨。虽光景不同。均之为希世之宝。直与青邱风雅。互相表里。而亦将为挽回三百篇之权舆也。异日者。太师氏举陈诗之政。当以此卷进。抑又卷中名硕如圃牧诸贤。非特其诗可师也。其人尤可师也。是则不得不表以出之以致意焉。既以语竹竹。退以自勖。
道山书院文会录序
乙丑端阳后七日。乡人士设研于龙泉精舍。会者五十馀人。既月乃罢。不几日又定会于本院。远近名胜至者视向有加焉。不以余寡陋。辄要考第其高下以激励之。凡二十日而罢。余观会中诸贤。俱以青年巨工。或步骤阔大。有騕袅不羁之势。情态媚妩。有芙蓉初发之意。或门户谨严。尺寸不羁。音调铿锵。宫角相宣。要之皆将大噪于世。岂一元文明之运。往复消长。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46H 页
循环不已。而人才之兴。适当其期欤。第惟各在异乡。落落未易相聚。然闭门斲轮。出门合辐。法相同也。秦人絮羹。越人嗜焉。口相若也。苟有声气之感。即千里之外应之。何有乎一省之内乎。愿诸贤毋或自多。取友四方。益博其趣。归而求之。益肆其力则异日所造。有不可量也。曾子曰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夫仁亦在乎熟而已。岂惟文乎哉。诸贤其勉之。
兰菊会卷序
诗家有韵会。所以示同好也。永和诸公作兰亭会。 皇明诸子作雪楼会。彼皆以风骚祭酒。并峙一世。气求声应。相与修觚翰之政。其风流音调。至今藉藉人齿颊间。旷百世而若朝暮焉。何其盛哉。论者曰诗道与世升降。自夫六义既废。变而为汉魏乐府。流而为六朝绮丽。独唐之李杜。宋之苏黄。相继为上乘。擅长于天下后世。然视三百篇遗旨。已涉牧女家卖乳矣。甚矣此道之难也。虽然同志追随。遇境神会。言之不足而辄形于吟啸。江花牧荑。不害为各言其志也已。岁丙寅暮春。社中诸贤。折简相邀于牛头山之见岩寺。盖以广前年普海之会也。执手叙劳苦。设筵于云影楼。饭已遂拈韵共赋五七言近体。至钟定灯灺则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46L 页
命酌酒以佐欢。欢极始就睡。风流文彩。虽未可比儗于兰雪之会。而天时适与之符。一觞一咏。乐且无厌矣。临罢复约以菊秋。因袖集所著诗篇而备书诸贤齿及表德。属不佞叙其卷端。余乃敛衽而读。既卒卷。作而曰卷中诸作。不能无长短浅深之可言。而率皆务去雕饰。烂漫天真。如菡萏出水。蘪芜在谷。烨乎其可揽也。琅乎其可诵也。于乎。是孰使之然哉。我东自檀箕以来。上下数千百载。名工巨匠。与唐宋方驾。家二南而户九骚。遗风馀韵。洎今习于耳目。处庄岳而于齐语乎何有。第念诗者乐之苗裔也。士生隆平之世。使此得于乐者。不能荐之于穆之上。以鸣国家之盛。而顾窃窃然与虫鸟同归。悲夫。天子采诗侯国。盖古制也。异日如遇木铎者取之。得附于闾巷风谣之末则可以见吾卿一时之盛。夫非吾辈之幸也欤。佥曰自有此寺。凡登降于斯。儒几耶释几耶。而今其题墨百无一二传者。亦寺之不幸也。无论子之言之验之与否。是卷也其藏之本寺。以备山中故事云。
送金士绥游三洞序
世之学游观者。概以汉之迁宋之辙为口实。然之二子。顾何尝游观而已哉。盖将欲尽天下之大观。以助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47H 页
气而发之文者也。然则无二子之实而效二子之为者。虽蹑蓬莱凌汗漫则奚益。吾宗衮士绥氏少负其能。驰声梁楚间。今且四十年矣。计吾相别。木行几一周而花会重圆。喜可知矣。遂与彻宵叙话。上下千古。自言是行也将往三洞。而并及于湖西之鸡山锦水。余固知其胸中既富而无以泄焉。今以向晚之景。飘然欲济胜于草屝竹杖之下。视世之汩没尘埃。终日抢榆枋。已不翅虫鹄矣。何其壮也。虽然苟志于壮观。山与海何间。所居合浦与海相际。南洋壮观。可朝发而夕至。今乃不海而山。无或近于舍近而务远乎。然求马者必之冀。求玉者必之蓝田。夫观人亦犹是耳。是以江淮之游。竟至于齐鲁。嵩华之观。终止于欧韩。世固有魁奇落拓非常之士。往往绝类遐举。婆娑山泽间。以吾胸中之富。默而求之于登蹑之际。如遇其人。狎而友之。相与激仰感慨。聘怀宇宙。以资发平日蓄积则今玆之行。庶不为景物役。而方驾于二子矣。夫然后士绥之屐。可以南矣。而南洋壮观。亦当次第为几案物。岂不诚伟矣哉。余今蛰处矣。恨不能蹑后而同之。遂书此以佐行。
柏后集卷之六
 记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47L 页
吾道斋记
斋以吾道名。以其在吾道山之下也。山中故实。李公汇廷已备记之。何庸赘焉。余惟道在天地。未尝亡也。特行之在乎人耳。吾东道学之传。自暄蠹两先正始。而斋后不弓肘。讲道之所在焉。杖屦游从犹昨日也。由台以上。崔氏衣履之藏世而族焉。凡一邱一木。莫不恪守而爱护。盖将三百年于玆矣。非克世其家。难矣哉。斋凡三架。中为堂而室其翼。立厨舍其南。春秋上墓。醍醠燔炙之具。必于是取办。为便近而取其洁也。且使子孙之闻先正之风者。读书其中。以求夫吾道之所在。夫道无形也。寓于物而洋洋乎昭著上下。微而莫能破。大而莫能载。山静而水流。鸢飞而鱼跃。草长而花开。接吾目悦吾心。无非发育流行。森罗万象者也。然学者所急。切己而已。贤贤也亲亲也。为道中之一事。而从事于此。未见其力不足者。果能随事致力。各尽其道则道斯全矣。然则斋之取名于山。不为无义。而以道视山。山亦道也。何患乎道之不明也。苟不尔也。名虽存而实则远矣。岂不大可惧哉。夫豺獭犹知报本。而况吾人性分固有之天乎。崔氏之孝思不匮则道不亡。道不亡则斋之长存无废。又可卜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48H 页
也。昔陈后山于徐氏思亭。有所勉焉。吾于是亦略志其实。以俟夫志于道者出。
大成殿重修记(代作)
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夫道学之源。始于尧舜。尧舜何尝非大圣哉。然而后世之尊慕而崇报也。莫尚于夫子。是其为万世开太平之功。虽尧舜犹有逊焉者也。我东虽域于海外。盖亦夫子所欲居也。 圣神继作。文教是崇。内而国学。外而乡校。诗书礼乐之教。冠带俎豆之制。郅隆于汉唐而媲美于三代。吁盛矣哉。今年春。余承乏视玆府。下车之初。祇谒 先圣。退而按旧藏文籍。盖 圣庙重刱。在 万历丙午。而由玆以上。无由考矣。意壬癸兵燹之馀。公私典籍。百无一二存者。惜乎。其后 英庙癸亥重葺之。距今为百二十有八年之久。而为风雨所陊剥。若不可以架漏支也。吾为此惧。遂与前进士金基汉亟谋重建。材瓦役费。算划已定。于是用三月契龟。东西两庑及明伦堂春风楼之不能不待人力者。并加修补。位置依旧。丹雘炫耀。以至墙垣阶戺。一切缮完。至七月功告讫。噫自 万历以来上下三百馀年。斯役也前后凡三矣。顾时绌举赢。似难以剋期竣事。而工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48L 页
效其能。民忘其劳。使夫一乡首善之地。焕然改睹于五朔之内。岂造物者有以阴相之欤。奉安之日。与多士落之。乃言于众曰于乎。我 国家学校之设。岂徒哉。将以学孔子也。然而孔子之道。广大如天地。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盖寡矣。然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从事于斯。不求骤躐。务循阶级。则升堂入室。可得而语矣。矧乎庙者貌也。夫子在座。颜曾后先。登降周旋之际。恍若身游阙里而亲炙函丈。感发兴起之意。自有不能已者乎。夫然则今日庙貌之重新。不特为观美而已。齐鲁一变之机。亶在于是矣。可不勉哉。可不休哉。遂书以徵诸后。
柏后集卷之六
 说
  
海舟说
花田县在巨浸中。非舟楫不可到。今年秋。余为观锦山。由昆河而临露梁。露梁盖离维险津。时风潮震荡。壮涛如雪山。余问浦户曰可以济否。曰风少定乃可耳。久遂登舟。潮势悍甚。舟两头低仰如桔槔。左右欹侧。如荷叶翻风。几乎危矣。同舟皆失色缩头。不敢出一言。余坐艎板上。念到唐介及程叔子之事。其遇险也何如而犹正衿危坐。或沽酒听歌。是无他焉。死生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49H 页
祸福不能动其心。而平日定力。临大险而见矣。如是思量。稍觉心降而体舒。谈笑自若。同舟有一人指余道子未尝御海舟者也。若再三。便当知畏矣。余笑而无以应。及下船登岸。酌酒相贺曰幸而免。居数日渡知足。从九岛向三川。是日细风吹。五两篙师挂蒲帆。敕荡桨者曰毋敢慢。波澜乍作乍止。舟行不疾不徐。虽在大洋之中而若坐寝席之上。因扣舷而诵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之句。顾左右而言。昔苏雪堂赋赤壁船游。而盛詑驾一叶而凌万顷。浩浩如凭虚。飘飘如登仙。诚有是也。然彼江我海。小大不侔。吾辈今日当占一头地矣。既又思之。余渡露梁以来。凡三登海船。而戒意渐懈。向者知畏之说果妄矣。虽然海道夷险。专系乎风候。风之不可期。水之不可恃亦明矣。若效此而视滟滪犹康庄。则岂君子敬身之道哉。东西锦亦海堧一都会也。渔艇商舶往来如织。被风出没于云涛浩渺之间。噫彼以舟楫为室庐。弋钓为衣食。利之所趍。等性命于鸿毛。盖尝屡犯危矣而终保无事。故其心肆然而无忌惮焉。夫患生于所忽。安知漂没之患。或发于意智之所不及乎。不宁惟是。世之行险以徼幸者。其畏义之心。初何尝甚异于人哉。特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49L 页
以始也小尝之。中焉故为之。末乃甘心焉。虽触机阱而不悟也。呜呼。是其尝试而偶遂吾欲。故肠肺遽换。手脚益滑。于止不知所止。历观今古。若此类何限。而不败者鲜矣。何以异于舟于海者。狃于习熟而竟蹈不测之祸哉。余于是窃有感焉。遂为之说以自戒云。
柏后集卷之六
 状
  
请加 赠孝子德滩金公状
伏以孝者。天性之固有。子职之常也。夫以固有之性而为职分之所当为。则何用褒赏为哉。惟其人鲜能久矣。故我 圣朝。尤崇孝理之政。苟有一节之可录。则无微不显。无隐不彰。 貤赠之典。前后便蕃。绰楔之恩。古今辉映。猗欤盛矣。本道三嘉县。有义城金氏三世六孝。其卓节懿行。备载于诸名胜所撰述。故玆举其大槩而陈之。惟閤下垂察焉。金公讳斗南。直提学讳叔俭之五代孙也。生而沉静温粹。性至孝。自孩提时。已有深爱。恒不离亲侧。亲忧亦忧。亲喜亦喜。出而得异味则必袖而进之。及长不计家有无。竭力备甘瀡。其有疾病。不解衣躬执药饵。及丁内忧毁踰制。绝复苏者屡矣。庐墓啜粥。泣血几失两明。父没又如之。遇先执辄哽咽曰父友无恙。吾父安在。每月朔及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50H 页
岁时展扫。望墓门则已号哭。皇皇焉如有求而不得见者流涕。闻人作乐辄泣下。人为之辍乐。处兄弟姊妹。曲尽恩义。养庶母加于父在时。邻里咸服。当壬辰之乱。年甫弱冠。赴忘忧堂郭公义幕。协赞筹划。事在应募录。文才赡敏。词藻夙就。以亲命从事公车而雅不屑。亲没即谢去之。筑精舍于德川之上。自号曰德滩。一以教子弟勉后进为己任。百家诸书。靡不淹贯。而尤致力于四子。以故一时诸贤。如李洗马屹,朴徵士絪,李竹阁光友咸乐与为道义交。而远近文学之士多出门下。 长陵甲戌以孝闻。 赠宗簿寺主簿。宁陵庚寅特 命旌闾。此其始卒大略也。有二子。长克敏号磻谷。次克亨号无为堂。皆有文行。八和号芦村。磻谷之子也。八休号守口斋,八举号开岩。无为堂之子也。绳绳继述。一以德滩所以养生哀死者而养其生哀其死焉。如开岩公。啜粥泣血。竟至不胜于丧。噫何其孺子也。何其孺子也。 肃庙丙戌。俱以孝闻。并复其户。呜乎盛哉。夫孝也者。人道之大原也。人而尽人之道者。率土而千不百也。举国而百不十也。昔吾紫阳夫子之编小学也。历叙王祥,徐积,崔山南之伦。而是则旷百世而仅二三焉。今此金氏六孝。并出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50L 页
于一门三世。求之往牒。未之闻也。而原其本则由德滩公始也。身没之后。亦既 貤赠矣。亦既绰楔矣。哀荣备至。若无遗憾。而孝亦不可一概论也。或以怀橘而见称。或以扇枕而见称。或以冰鲤雪笋而著闻。此特其孝之一端耳。子曰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若德滩公。其殆庶几乎。入而婉容愉色以养父母之志。出而裂裳裹足以趍 国家之急。退而守静林泉。有奖进后学之功。由是而友兄弟。由是而感邻里。由是而有式谷似之。之子若孙。其视一节之孝。果何如也。噫公之节行既如是彪炳。而 赠典止于主簿。则岂不有慊于风励之道哉。玆因好懿之发。敢齐声仰吁于承流宣化之下。伏愿閤下摭实论 启。使 赠主簿金公斗南得与于加 赠之列。则于扶名教树风声。岂可曰小补也哉。
柏后集卷之六
 杂著
  
通永川道会所文
伏以涵溪,梅山两先生文章道德之微。践履造诣之深。矜式乎当世。师表乎后学。而俎豆之荐。百年未遑。此诚吾林之欠典。幸赖本乡佥君子卫道之苦心。庙宇告成。缛仪将举。斯文庆幸。夫孰大焉。生等居在僻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51H 页
远。不能奔走于灌荐之末。以申平日景慕之私。祇合自讼不暇。何敢更事覼缕。而第伏闻联配之间。位次未定。左右之际。论议分裂。生等愚见。实不知其何所以也。彼为列享之论。其义何居。抑或别有斟量耶。先贤之孰优孰劣。到今后生。有难容议。而设令道学有浅深。爵位有崇庳。父子之伦序故自在矣。以子配父何损于道德爵位乎。凡为人子。粗识义方。则见父之执。尚能避席而让之。入父之门。亦必趍庭而过之。矧以梅山之贤孝。岂肯安于并席而坐。联卓而享乎。父子联啜。虽或有已例之可言者。恐不可以梅翁所未安之礼。尊梅翁也。所贵乎贤院。岂非以礼义相先之地也耶。夫礼始于父子。而伦以之明焉。苟不严乎父子之伦。而尚以为礼貌之所乎。说者必有引河东景贤。以文其说。而我东丹山之隔板。泗滨之分配。无非明白可据。则今何必近舍吾东。而远引乎宋元乎。虽以中国而言之。河东景贤。独可为明證。而南溪之追后釐正。不可为殷鉴乎。且曰先志不可不继述。旧规不可不遵守。此亦恐不然。当初纸牌仪节。只出于一时权宜。则固不可为百世常规。况其虚中一节。又不无微意于其间乎。夫天下之义理无穷。吾人之意见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51L 页
不同。而偏见不如众论。自信不如好问。今且莫重大节。其不可以一时意智。有所径庭也明矣。生等虽愚贱。只以同室之谊。不顾越俎之嫌。敢玆倾倒悃愊。伏愿佥尊烂加商确。务归至当。使我两先生之灵。各安其位。无取讥于天下后世则吾党幸甚。
通校中文
伏以茅溪文先生。道学渊源之正。忠勋德业之卓。信乎为本乡夫子也。不幸二百年矜式之所。一朝见毁。士林之慨郁。当如何哉。窃伏闻颁 教文字。先贤长德之涉于冤撤者。许以追配于赐 额之院。我 圣朝崇儒重道之意。特寓于存拔黜陟之际。是诚道学重明之会也。鄙等于此。隐有所商度者。夫以茅翁之道德勋业。追配于道山。恐不为无据。而第惟本院既是 额院。则势将叫 阍得请然后。可保无径庭专辄之患。然今若决意治疏。则事力有不逮之端。若又坐于力绵。遂寝其事。则窃恐荏苒之顷。转失机会。而吾林抑郁之情。将无以得申矣。反复思量。未得其便。玆敢覼缕。此盖斯文大节拍也。不可以一二意见有所执守。请自校中亟定会期。烂加商确。而因复广收道论。务归至当之归幸甚。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52H 页
德川游录
史称三神山在渤海中。说者以我国之金刚(蓬莱)头流(方丈)及汉挐(瀛洲)当之。似涉傅会。然尝观少陵诗云方丈三韩外。昆仑万国西。据此则方丈之在东暆较然明甚。举其一而其二又可知也。蓬莱瀛洲虽在域中。道里逴绝。如方丈伎余望之。甚恨匏系未及一赏。戊辰正月。迎春于伽倻山中。还栖不数日。发向江楼。道由山阴。时朔风甚紧。雪打征衣。艰关抵九印桥留二日。距德川不过一舍地。遂与一二同好治鞋袜。暮抵文山书院。院享安分堂权公(逵)。盖新设而布置甚备。近地士友多来会打话。真胜事也。翼午由陶丘台步入入德门。沿路数里。旧有松桧栉比搀天。为乙丑七月大风所拔去殆尽。石门又被崩礌所击碎。若经一大㥘。少憩石上。命从者拈韵赋一绝。而已夕阳在山。遂策马鸿絧。入德川宿敬义堂。朝起拜祠庙。两先生高风卓节。至今使人兴起。有廉顽立懦之意。登洗心亭。次息山李公韵。向公田访朴戚致克,赵友应元。临发熟甘藷和蜜馈之。甚异味也。还至院中复止宿。翼明自台下由三壮入大源。洞壑雄深。林木蓊郁。与伽倻洞府相上下而水石稍逊。有二缁徒迎谒道左。请前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52L 页
导。意院隶已通报故也。少坐方丈前。以茶果及蜜水进。须臾进夕饭。夜听大雨麻注。有万瀑声。若雷碾山根。两日不止。禅房孤寂。无以遣日。因拈韵赋七言律绝若干篇。三宿乃发。尽觉有宿桑缘。回望天王峰。雄蟠特立。值天寒雪阻。不能一蹴峰上。以观沧海日出。是所谓半途而废。然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亦自是一道。俟秋凉神健。当更图南为。以偿仇池宿愿。同游者权宪贞学老,(时为德川洞主)权宪鹤子和,曹柄振圣由也。
南游录
重光协洽秋九月既望。与金三山仲渊,姜伽南公厚。晚发踰霜岘宿凤栖亭。二十一日渡赤壁。宿印桥权上庠晚悟书屋。二十二日晚悟与之偕。历赤城到梁岘。遇骑驴客。乃梁相室仲习也。欢然叙劳苦。仍与偕行。二十五日踰黄峙。即河东初境也。暮投东山村。沿溪一带。往往设蟹戽。自此已有滨海意思。二十八日至露梁。盖离维险津也。风气又大。潮势甚悍。久然后始登舟以济。观忠武祠遗墟。垝垣破甓。若新经龙汉。惟纪绩碑在。盘桓良久。触境伤心。暮抵塔洞。二十九日过南海县治。华芳寺在指顾中而撇了一边。抵龙门寺。寺在虎邱山半腹。门临巨海。占地幽爽。盖海上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53H 页
一名蓝也。三十日上锦山。时枫人已老。金风飒飒吹衣。及到顶上。不觉口呿。自天以下。惟水而已。山河大地。不知何处着落。余顾左右曰人生一世。虽极得意享富贵。不登此山者。可谓虚负一生。相与大笑。夜坐堂直家。小童报夜景。遂出门而西。忽见满天星斗。落在海中。盖环山足海村绩灯及浦户渔灯。罗络荧荧。以亿万计。尝闻黄河发源头。有星宿海。此足相方。真锦山之一绝景也。十月一日早起。拨蓊荟而行不弓肘。有坐仙台东面辨色而立。时东方启明。彩云横亘百道。大海通红。上下四方。玲珑恍惚。相顾叫奇。顷之火轮碾出水上。乍隐乍现。似沉似浮。意云涛荡潏而然。至日高丈馀而红气始收。有鹰接(鹰接土人之罝鸠要鹰者。)数人在傍。色喜曰吾等逐年从事于此。未尝见如此晃朗。得尽壮观。殆天所以佑诸公也。余笑曰衡岳开云。登州海市。固有感应之理。今何独不然。日未出。对马岛日光山有咫尺之势。若可辨毫末。及日出而遂失其处。其亦异哉。尝观洪耳溪(良浩)纪辽野日出而云日出地上。其说甚备。今吾所见。日出水上。盖随所处而异其观耳。闻大西洋有龙阁者。尝舟到南极之下。其观日出。又何如也。饭后引小童上绝顶。有大石高数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53L 页
仞。广袤如之。大刻由虹门上锦山六字。我 圣祖潜邸时为弥助佥使。路由虹门而上是山。祇此六字便见尘埃中帝王气像。傍刻翰林某等字而䵝昧不可辨。山之东偏。有菩提庵。 哲宗朝赐内帑钱三千。使新其制。因作愿堂。丹碧炫耀。有一头陀守之。龙窟在菩提庵前。梯数丈木而升。黑暗不可测其深。焫松明前导。直到穷处。可百馀武。又踅而入三二十步。冷气逼人。不可以久。遂题名石面而出。音声窟在龙窟傍。引石扣地。钟磬之音作。以杵亦然。岂虚其底。故其应如此欤。坐仙台之西。有九井峰。盖石背污而井者九。常贮天水。浴之可已风癣云。帝释峰之南有虹门。石势状虹霓者二。比并而立。小大高低无差殊。非六丁神斧。不能凿成。累石补仄径。以通升降出入。盖锦山之一尤物。余故曰不观九井峰。不识造化之巧。不观双虹门。不识造化之奇。甘露水在九井峰西岩石间。立竿木为梯。缘梯而上。有大石类檐霤。其里面成窊处。臼形而稍小。水及其腹之半。㪺而饮。味果甜。盖石之灵液也。世尊岛全体皆石。圆而上锐。谚传世尊由虹门而出。驾石舟过此岛。以锡杖穴其胸。令南北通明云。一山之石皆灰色。都无廉角。石鸡也石马也石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54H 页
龟也石鼠也石猫也石帆也。猪头石也狮子石也老僧爬背石也。与夫岛屿之或近或远或小或大。方者圆者纵者横者。龈龌者蹲踞者。覆井若者悬钟若者走獐若者眠狗若者。腾跃欲去者。俯伏欲诉者。千态万状。不可殚记。岂化工故欲求媚于人而极费精力乃尔耶。大将峰如卫霍登坛。三军执戟。营吏岩如明堂颁瑞。群侯听命。华严峰如雪山狮坐。胡僧说法。坐仙台如商山橘枰。四老弹棋。若九井峰香炉峰弥勒峰日出峰。又多与金刚合。小金刚之称。尽不诬哉。扶苏台,徐韨岩(篆刻徐韨过此云。)在豆毛浦上。因行伴惮险不果赏。是为遗债。堂直家前设长架。安置鹰新下韝者三。余谓鹰曰尔以羽族之最骁者。恣意云霄之间。今乃为人绊住。有欲故也。可不戒哉。且夫天之生汝。为汝役于人也。慎勿效吕布飏去。以负主人饲己之恩也。君子语常而不语怪。故凡故事之涉于诞妄者。阙而不录。姑存穴岛之说。以备传疑之一端。二日下山。五日渡知足津。历九岛抵八壮浦。风恬浪静。利涉危津。梁相室告归。八日宿泗川乡校。九日临南江渡头。时节度营组鍊军。罢阵而回。旌旆悠扬。戎服鲜明。晋阳乃江淮保障也。 朝家特遣训局禁军教头。以成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54L 页
法教授本营将士云。登矗石楼。见诗板遍于楣间。青泉后二百年。惟澹人翁(佐模)不负盛名。矗石二申与膝阁之三王。当并称千古之绝。是夜宿乡校。十一日到丹城界首。别权晚悟。宿汉阳之霞标亭。十二日访朴晚醒薰卿不遇。宿于傅岩。十三日宿霜岘墓直家。翼日还栖。是役也。欲先观花岳。后观锦山。取路河东以是也。及到横甫。距七佛不满上由旬。以节晚遂发。先锦山之论。余力守前见。竟为多者所胜。使初计成左。然海国多风。时且秋尽冬回。故祇观锦山而归。一举得陇蜀岂易乎哉。夫锦山仙真所居。而天地英秀之气所萃也。吾辈以草屝竹杖。蹑赑屃望大洋。以侈河伯之观。方其坐九井而饮甘露也。若可以肩拍洪厓。袂挹浮邱。其视平日汩没尘埃。役志于无补。岂不诚云鹄之于壤虫乎。始卒三十日。周行七百馀里。沿途形胜。辄以韵语发之。盖亦窃附于杜拾遗秦川记行耳。余从诸贤之后。不敢自外于于喁。而帅皆率尔遣意。咄嗟取办。凡二十三首。
书道山书院事实后
右道山书院所藏文迹及院录也。历世既久。典守不谨。致有虫鼠水火之患。文字之漫漶。姓讳之残缺。殆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55H 页
十之二三。呜呼。是岂先父老之所期于后人者哉。遂与一二同志。谨誊其尤关于本院者。编为一本。以备日后参考。谨按崔公之记。在 肃庙庚申。后一百八十年而适当是年。重整是案。事不偶尔。是又可书也已。
书养贤斋唱酬录后
兰史李侯(鼎谟)莅郡三载。凡系民隐。一切爬梳。声绩彰著。而秉心益谨。于崇学奖儒。尤致意焉。可谓知所务矣。擢本乡秀三十二人。居之养贤斋。镇日临课。鉴批精详。赏其尤以激励其馀。昼则馈以厨传。夜则课以韵语。盖为其可以兴也。又招致一乡耆宿。设筵枕流亭。杯盘浪藉。佐以丝竹。因拈韵赋其事。以贲太平声容。诸生续以和之。临罢取前后唱酬。裒成一𢎥。展而读之。若开群玉之府。圭璋琮璜。璀璨夺目也。念昔蜀郡之化。倡自文翁。吉州之学。昉于李侯。今我侯鼓发多士。使之策励兴起。其功视古人奚让。此不可不令后人知也。略缀其概于卷尾。如右云尔。
讲先堂逸稿后题
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夫文以载道则不容不致力焉。然而圣门四科。先德行而后文学。君子之务本可知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55L 页
已。世教衰。士之知轻重缓急者几希。往往畔弃绳墨。剽窃训诂。务为缘饰而抗颜。自命以作者。若是者虽词华夺衮绣。著作灾枣梨。即何与于本原。今按讲先堂卞公遗稿若序若诗廑数叶。馀皆逸不传。惜乎。此特太山之毫芒耳。虽然公之一生行业。于此乎槩可悉矣。盖其平日用工。惟朱李书是力。其发于施为。大而尊祖亢宗。细而慎容止寡嗜欲。训子弟不为非。年八十馀。作自弃文以自贬。呜呼。公于为人也。可谓知所务矣。是其立志制行。要在盖棺然后乃已。视世之不惜分阴。不念家学。甘自陷于坠厥绪者。岂可同日而语哉。其斯为谨敕士矣。其斯为无忝所生矣。至若所著文字之浅深工拙。俟具眼者辨之。然既立其大则馀事有不可论也。遂书所感者如右。
柏后集卷之六
 上梁文
  
龙源书院讲堂重建上梁文
虎踞龙盘。冈峦之体势克壮。翚飞鸟革。栋宇之制度重新。四方攸瞻。百代是式。伏惟茅溪文先生。发轫庭训。启键壁经。早游冈老之法门。得传真宗妙谛。晚登厓相之剡牍。遂跻宪府清班。只手拟长城之功。誓殉国于义幕。百里非大贤之路。赋归田于灵衙。贫不能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56H 页
移富不能淫。皆称本乡夫子。进必以礼退必以义。蔚为当世完人。月潭卞公。地步超伦。天资近道。玄琴蓄山水之谱。友龙洲而论文。青箱振诗礼之风。祖龟山而绳武。亲炙最久于函丈。生既传衣。公论不泯于尚贤。没宜配食。春秋盥荐。畏垒之诚意得伸。日夕弦歌。湖州之学规斯在。而明宫历星霜者浸久。肆讲斋为风雨之所漂。祇费一心之经纶。大事迁延未举。俱是同室之苗裔。众议烂漫同归。整圭臬而相阴阳之宜。命工师而酌土木之费。避凶就吉。纵有说于青乌家经。仍旧谋新。固莫善乎白鹿洞址。云仍竭力而趍事。勿惮转运之劳。衿佩慕义而轻财。胥效涓埃之助。中堂翼室。务存苟完苟美之规。左史右图。庸寓如见如承之意。载扬伟颂。助举修梁。
儿郎伟抛梁东。不霁何虹挂半空。万古文明君子国。喜瞻吾道日方中。
儿郎伟抛梁西。际天华岳势还低。欲知当日先生学。须把渊源问德溪。
儿郎伟抛梁南。坎离相向理相涵。静中默契先天妙。月满晴空水满潭。
儿郎伟抛梁北。郁葱佳气笼丹极。 圣明嗣服尊儒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56L 页
贤。薄海提封尽化域。
儿郎伟抛梁上。云捲瑶阶营室朗。庭草庭花春昼长。巷琴沂瑟有馀响。
儿郎伟抛梁下。祥风吹拂元央瓦。耽耽夏屋安如山。谁是升堂入室者。
伏愿上梁以后。地效灵英。人阐儒教。风月长留于凤凰台上。前辈之气像宛然。云烟常护于猿鹤洞中。多士之藏修得所。陵学山川学海。沿洄于洙泗闽洛之源。术有序党有庠。熏沐于菁莪棫朴之化。所立卓尔。斯文在玆。
柏后集卷之六
 祭文
  
祭定斋先生文
恭惟先生。道大德尊。绍陶之绪。接湖之源。身任斯文。馀五十年。楷范一方。炉韛群贤。早岁释褐。不仕无义。从吾所好。莫如衡泌。研精积力。卒究大业。俛焉孳孳。如恐不及。知止有定。寓目斋扁。动静相涵。博约双全。病世躐登。高驰远骛。日用平实。揭为门路。欲达天德。要在谨独。四子心近。布帛菽粟。循序以进。精义熟仁。既裕于己。盍施诸人。关西一麾。薄试牛刀。洗手冰壶。归舟摇摇。年尊德卲。独到昭旷。孚尹旁达。面背粹盎。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57H 页
顷年尺疏。大义斯炳。广南一行。不容何病。洪波砥柱。曙天长庚。天心悔祸。髭发敷荣。名随身全。望与实隆。湓江霁月。陋巷和风。君子一乐。教育群英。远迩咸趍。户屦常盈。藐余小子。滥溷门屏。不加挥斥。反勤提絜。居恭执敬。吾家旨诀。勉尔从事。敛约近里。温温德音。尚犹在耳。信非不笃。行奈不力。最怕拘捡。不事绳墨。先生之道。余其敢知。惟其仪范。暨又文辞。温恭简易。凝重庄严。发之馀事。如玉如金。非曰善观。得之舆颂。间世真儒。法门宗统。胡天不慭。瑶徽遽绝。晚亭岿然。皋比已撤。五载违拜。一朝承实。孰十能四。我三惭一。诚违由祷。礼负桓奔。贻累是惧。无辞自文。一声大哭。千古永诀。英灵不昧。冀赐鉴彻。
祭外舅尹公文(甲辰缅礼时)
呜乎。公之弃后生今已十有九年矣。土中衣履之藏。复出人世。庶乎仪形之可复接也。警咳之可复承也。而竟冥焉漠焉。乃知幽明之限。昼夜之分。一定而不可易也。呜乎。粤岁乙酉。公尝结夏于见岩山斋。小子获侍左右。时甫离龀。纵不能窥测公之城府。而窃自幸厚蒙诱掖矣。后十年而委禽于公之门。距公下世为三岁矣。追念畴曩。历历如隔晨。而转眄之顷。便成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57L 页
陈迹。寻常往来之际。私恨曷有穷已耶。呜呼。公自幼少。聪颖绝伦。六七岁已能作骈俪文字。读经史览辄无遗忘。及长大肆力于六经楚辞。左庄两汉。唐宋诸大家。掉鞅艺苑。声誉藉甚。当世之有鉴识者。莫不啧啧叹尚曰以彼其才。何患乎不能远到。奈之何化儿已傍伺。风烛奄及之。享年才三十六矣。性度夷旷。问学夙就。事亲而竭其诚。接物而济以宽。未尝以己能加诸人。而卒未能享有多禄。是果由于天之爱憎。与人异者乎。风轮劫火之所推夺。人不得以强之者乎。既啬其躬。宜丰厥后。事乃有大谬者。往在丁未。长哥夭阏。未几季娈之适南氏者哭崩城。又未几二哥哭绝弦。慈亲在堂。年近九旬。而日以哭泣从事。使公而在者。将何以为情欤。未知于九泉之下。亦有知乎而为之戚戚焉已乎。抑将悯世之顽。乐彼之有南面王乐而相与招呼扶摇。以游于九垓八荒之外乎。呜呼。青乌家祸福之说虽甚玄眇。而亦不可谓全无是理。今公之体魄之不安于前日者。将自此而安欤。奠一爵而敷告。敢庶几于慈顾。呜呼恸哉。
祭尹公声之文
呜乎。公享年七旬有七。内外子孙无虑累十人。居閒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58H 页
少事。必寻佳山水。徜徉啸咏。帘垂昼静。看书气倦。浇花小园。垂钓清滩。有辋川苕霅趣。琴瑟静好。闺门融穆。百年之内。无非开口而笑之日。此则公之天饷者然也。公为人广颡疏眉。白晢美须髯。躯干甚伟。风神散朗。见者谓仙鹤之下人间也。乐道人善。恶称人过。𨓏𨓏扬扢古今。听者忘倦。此则公之彪于外者然也。公蚤孤当室。雅不事公车业。而见解精诣。若丧礼仪节。世家源派。草木之名称。星辰之躔次。与夫稗官杂史。无不淹贯究极。亦尝致念于风骚声韵。而此特公糠秕耳。本之则有焉。公平居早起盥颒。非甚疾不废。或晨兴端坐。诵文言及系辞等篇三二遍。至老不少懈。此则内外交养节度之严也。公晚年寄身床笫。被服饮食。辗侧便旋。动辄须人。如是者再嬗寒暑。夫其间岂无不中意事耶。然而嗔怪之色。未尝加于左右。此则公德性之根于天也。顾菲材薄识。蒙被谬眷。寅缘获侍。窃观公惰慢不设于容仪。鄙倍不形于辞气。戒子侄而必循乎义方。接宾友而务得其欢心。大要言动云为。不甚加意修饬。而符彩粹然有长者之象。至于世俗求田问舍。一切无所婴怀。惜乎。使公而薰炙于古圣贤之门。得有以充之。其文质岂特蔚然而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58L 页
已哉。盖尝闻公之先大人。以雅量伟器。负士友望于当时。谁道灵芝醴泉。未有根源耶。由此观之。生而见重于人。殁而人思慕之。愈久不已。是岂声音笑貌骤袭而得之哉。于乎盛矣。记昔戊申冬。公赴庭试。洙亦随后。及其发还也。取路湖西。涉锦江登双树。蹑鸡龙北角。入神都历遍珍锦。观赤裳而归。是行也道里悠远。山川巨丽。联翩登览之乐。殆未曾有也。转眄之际。遽成陈迹。吁可悲也。日月回薄。庭宇不改。德容风仪。宛然如昨。而悠悠今世。更何处得拜。异日如有述襄阳耆旧传者。当以公为传首矣。庶乎其不朽公也欤。
祭张公聚五(泰鲁)
呜乎。洙之得幸于公而师事之。由髫及壮。盖已为三十馀年矣。若以自哀者。无暇哀人而终默以止则恐遂成千古之恨。亦不几于负公矣乎。公文康先生后也。家庭服习。固已有法门风范。而气清而秀。性和而温。慈良其宅心也。刚果其决机也。望其容冰出乎壑。听其言玉剖乎研。尤长于干事。算无遗策。故能担荷一门。综理庶务。而岿然为玉山灵光。如使出为世用。其谋猷措昼。岂遽出古人下哉。虽谓之经世之器。未为过也。不幸衰年荐哭嬴博。天之报施。果何如也。自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59H 页
世俗观之。几何不血焦神枯。自促脩道。而菁华不损。克享稀龄。非安于命而全其天者。能若是耶。少尝往来于伽倻之南。爱其洞府之邃。而晚有桑缘。与之同闬。夤缘昵侍。晓夜无射。益知其所未知。公雅喜酒。虽不以诗人自居。有时微醺。境与心会。辄以韵语发之。閒澹平实。不加雕饰。而便觉有一种天趣。逮夫挈家而还也。洙即奉书以贺。乌山薇蕨。东洛鱼鸟。宛复为昔日之有。而书未承覆。人事遽大谬矣。又何其悲也。茫茫今世。谁复鞭策我绳墨我。以脱我于无闻之归也。于乎。公已逝矣。公之典刑。其不在乎令允乎。誓将与洗心致力。从事切偲。以不负岁寒之期则庶几少酬公平日谬眷之万一也欤。积哀在中。言不知裁。英灵不昧。冀赐感格。
祭李公士悦文
呜呼。天之生公。岂偶尔哉。器宇轩昂。英棱逼人。衿怀坦荡。往往不屑名检而重气槩。聪明绝等夷。一过眼辄终身不忘。盖尝泛滥于诸家而尤致力于屈宋氏。蔚然为畴坛盟主。艺林前驱。彼大阐固倘来物耳。人亦以此望于公。而竟止于一司马则天也。丰其赋而啬其施。虽若可恨。然春秋已卲而高吟大醉。风彩不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59L 页
少衰。寿而康宁也。后生之被诱掖者。称诵如一日。所谓不朽也。能子令孙。家风是述。是又申锡无彊也。然则前之所以啬于公者。公无憾焉。而后之所以厚于公者。人荣之。视世之草木同腐。湮没而不称者。相去何如也。呜乎。余以故人𥠧子。无所肖似。谬蒙奖诩。洎今为三十年所。尘刹之报。直待异日。又安用长言哉。
祭李丈景元(相坤)
呜呼。公胡至于斯耶。无乃轮风劫火。颠倒撞着。有不容人力其间耶。延陵绕坟而号。人理逆矣。伯道无育而逝。善人不食其报矣。天寒翠袖。日暮脩竹。则彼髽者痛亦复崩城矣。古家之遗绪欲坠。孰将收拾而绍述也。是皆哭公者之所同嗟惜。而至于余。尤有私焉。自余修觚翰以从事于文程也。未始不公为前茅。执鞭随之者殆将二十年于玆矣。秋风矗石。公酢而我酬。五月达城。公倡而我和。以至同赴春堂。千里更仆。非止一二。则其相得也相契也。总之如北海之蟨非蛩则莫能行也。记昔丙午春。余在汉遘疠。證涉疑忌。凡平日意气相唯诺者。率不免畏约逡巡。而公独挺身不避。昼与之同榻。夜与之同枕。饮食药饵。从旁而劝禁。此则左伯桃之所未于羊角哀者也。其谊何敢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60H 页
忘焉。逮夫公之病也。余独不得以公之事报之。于乎亦负公矣。呜呼。吾两家结契且久矣。昔吾先君与先先公所尝留意以遗吾辈。而公今至此。余又无以自力。更谁句当此事。图所以勿坠先志乎。人事之不可知如此。尤难以为怀也。一声长号。万事苓通。不灭者存。监此衷曲。
祭崔舜萃文
公之墓草已再宿矣。化者日以远。生者日以忘固也。而余于公。有不可忘者存焉。自顾无寸长可录。而公独遇我甚厚。无片言可采而公反取我特深。孰无里闬之义而我非公则寡合。孰无杯酒之欢而公无我则不乐。以至出入徵逐。公蛩而我蟨也。疾病忧患。我车而公辅也。盖其相得之切。相须之殷。非他人可比。自前世已然。所谓两家之的。同一彀也。越自髫龀。许我肩随。筱骖游戏。历历如隔晨。而至今四十馀年。言论识趣。虽时有参差。而不害为烂漫同归。所以知公则自以为不后于人。见其政于家也。推其馀于宗族。处于乡也。得其欢于朋友。是岂勉强而能之也哉。其所本者然也。又尝勇于事为。往在丁巳。重筑水瀑台。以踵先迹。继又建坟庵于台之下。以仿徐氏思亭。非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60L 页
笃于追远。能如是乎。呜呼。公之得年才五十六矣。天既畀之贞固之质。而卒乃夺之斯速。使不得毕其志。韩子所谓天都不省记者。无乃是欤。公逝后。人事又大谬。枣湖契丈遽作岱游。吾两家所藉而为重者。相继晨星矣。薄此衰暮。伥伥从谁。黄垆山河。百感弸中。人欲久不死而观居此世者何也。呜乎惜哉。
祭尹岐瑞(熙道)(己亥)
呜乎。岐瑞之没已期年。余可无草一言道幽明以泄悲耶。噫人生不能无一死。或幼而死。壮而死。老且寿而死。均是死耳。然幼而老而死。固未必为生者之深悲隐恸。而至若壮如岐瑞而死。壮而人如岐瑞而死。虽欲不悲恸得乎。呜乎。天之不吊乎君之家久矣。君之先府君仁孝文行。宜其享厚禄而天啬其报。寿不称德。自后十馀年间。君之兄弟次第成就。依然有家庭风范。窃意天所以啬于前。乃所以丰于后矣。毕竟造翁傍伺。中途摧椓。得年才二十有三而遽至于此。呜乎惜哉。尝闻禅家有轮回之说。信斯言也。庶几起子于九原之下。交相还往。以永吾苏黄之谊。而是不可得已则幽明隔矣。呜乎永诀。
祭姊氏尹孺人文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61H 页
呜呼。尝观古之女史。所贵乎妇女者。惟孝友而已。至若酒食纴织。殆馀事耳。我姊氏幼有令仪。长入高门。凡如何奉舅姑。如何事君子。如何处姊姒。如何御婢仆。如何议酒食。如何绩麻丝。许多节行。吾宁没实。不敢为溢美之辞。然窃尝听于左右。参以己见所及。盖无愧于邻里之所称颂矣。是宜降之百福。惟日不足。而一切反是。膝下生育。只有一女。眼前滋况。惟在乘龙。而宋郎偶苦眼瞙。百药无功。慈爱所钟。是足为臆间铁钉。而但宋室早得瑶环。致令母氏得有抱孙之乐。且锡也性质恂美。每事承顺。母母子子。人不间言。数年内。方择其佳耦。而因循迁延。不幸昨年冬。父子俱犯时气。證形危剧。姊氏殚诚竭力。回安于既危之馀。而末乃身且继染。则傍鲜看护。下无使令。调护凡百。难以适宜。而禀受既异。神明垂佑。无事出场。计日以待。事乃大谬。兰报遽至。呜呼痛矣。世多言妇女而年近六旬。未为冤甚。而若吾姊氏。与青年奚异哉。生男生女。女子常职。而姊氏则抱螟儿。女长须嫁。男大须婚。而姊氏则未迎妇。兼总内外。长于治产。而未及以成绩遗后人。调剂甘苦。善于养志。而竟乃以逆戚贻尊章。积苦穷厨。发颠齿堕。不得见安歇世界。而风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61L 页
烛奄及之。福善之天。其理乖矣。家乏主馈。百事荒凉。奉先接宾。孰主张是。养老慈幼。孰担夯是。苦乐由人。丈夫亦然。姊兄之鳏鳏无睡。尤可悲也。呜呼。吾家事尚忍言哉。往在甲申。先君见背。一时光景。便同沧桑。而赖我母氏恩勤。五男妹相继成人。分门立户。弄子抱女。姊氏觐行。殆无虚岁。母女妹弟。对辄欢喜。窃自祈天。庶几百年。逮夫丙辰。奄哭先慈。衣衾袭敛。与姊氏共之。握手相痛。收涕相慰。自是以来。穹壤茫茫。只有同气相依。而庚申之春。致克弃我而逝。今又姊氏继之。转头之顷。长末具虚。人非木石。肝肠馀几。呜呼痛矣。余自胜冠。往来频数。承奉姊氏音容。独多于兄弟之中。而迎我则必降阶执手。送我则必于中门之外。黄菰紫柹。随节序而饫我。情爱之笃。如山如海。而吾无以体之。病不能躬奉药饵。没不能躬视饭琀。及至葬也。不能执绋临诀。凡民有丧。尚犹匍匐。吾何忍独薄于骨肉哉。迩来六七年间。疾病侵寻。㞃歇无常。以致遂成千古之恨。异日者将何颜拜见于地下乎。呜呼痛矣。记昔戊年冬。见姊氏上衣不绵。卧无衾裯。余以为白首井臼。寒苦如此。摄身之道。不当乃尔。姊氏戚尔曰吾以破局只手。奉上率下。吾安得不然。余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62H 页
亦不觉惨然作怀。而力薄诚浅。竟不能相助。到今悔之何及。呜呼。余以白首妻母之故。未便断路于此。而阶庭门巷。触目伤心。德容言动。宛然如昨。而决知今生无路更拜。后死之痛。至死曷已。尝闻吊诡之言。地下无异人世。姊氏姊氏。归见吾父母及弟。而其乐亦如平日否乎。吟病数月。神思索然。情苦辞悲。冀赐歆听。呜呼痛哉。
哭亡弟基渊文
呜呼致极。汝宜哭我。我哭汝。汝宜葬我。我葬汝。我固忍。汝其忍乎。汝宁舍我而去。忍负吾伯仲乎。忍负吾伯仲。忍舍汝妻子乎。汝亦知兄弟妻孥之不忍便舍。而奄然长逝而不顾者。非薄也命也。汝亦无如之何矣。夫既曰命矣。则我何用长号大恸。戕铄五内。而犹不免立则如偶。卧则无寐。茫茫然如有所求而不得者何也。往在甲申。先君早世。夭椓吾家。桑澜一倒。吾方七岁。汝才五岁。父没而不知哀。祸酷而不知惧。提携抱持。惟母氏是恃。岁月如流。先灵默佑。昆弟四人。次第成立。分门排户。弄子抱女。㥘后馀生。光景稍定。迩来数十年间。虽不无忧戚。而欢日居多。丙辰之冬。母氏见背。临绝之际。执手流涕。托汝于吾伯仲曰而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62L 页
念而弟其毋忘。言犹在耳。耿耿如昨。怙恃并失。无所聊赖。昆季相依。谓终馀日。天猜鬼戏。汝遽至斯。呼之而不闻其应。寻之而不见其影。幽明路殊。哭亦何补。然而生者有知。不能无思。独处之际。思与之同处。独行之际。思与之同行。对酒则辄思汝同饮。见诗则辄思汝同读。以至花明月朗风晨雨夕。触境伤心。不觉潸然泪下。呜呼真丧我矣。我有前生恶业。饱经劫火。精神力魄。已消磨八九分。而今又截去半体。人非木石。其何以堪之也。汝于得疾之初。便不省人事。吾固已心动。凡六昼宵。暂离不得。药饵汝卧起汝。及其小间则窃自信天无必杀之理。汝有不死之道。岂意證形忽变。措手不及。刀圭祈祝。莫得奏功。而四十年懿亲之情。从此永诀乎。甲申馀恸。发于丙辰。丙辰馀痛。发于今日。宁欲溘然同归。同侍吾爷娘于九泉之下。而尚能视息依旧。得非忍乎。汝有二子一女。寻常谓若某年当嫁女。若又某年当取妇。如此究竟。其乐可知。一朝泡幻。商度安在。我之无禄而失一令弟。吾所以哀我也。志业未就而脩道遽促。吾所以惜汝也。割我手足而遗我骨髓之恸。吾所以怨及司命也。哀之著于外者犹可强制。其根于内者愈久而愈深。孀嫂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63H 页
哭擗孰宽譬是。家事就荒。孰主管是。两根成就之方。汝虽不及一言。意必阴属于我。我其能视渠犹子。以塞汝平日期望之厚也耶。汝之声容气貌。宛然在目。而若其许多好处许多长处。吾不能殚记。安得起九原而复与之一场欢乐也。今生已矣。昔苏子瞻语子由曰但愿世世为兄弟。此吾所日夕发愿于天地鬼神者也。若得重生来世。复为兄弟。及乎中道而我死尔生则尔当知我此生之悲矣。灵魂不远。歆此一觞。
哭亡弟基渊文(小祥时)
呜呼。人言汝死。我犹不信。尔言吾耳。尔貌吾目。以至行坐寝饭。无不与之接焉。若是而汝其果死耶。然而自昨年是日。至今凡十有三朔之间。隐痛切骨。忽忽无人世乐。眼前景象。便同百六。若是而汝其果不死乎。向之所以接于耳目者。特虚景耳。呜呼。汝死固已冤矣。而汝死后不几月。孀嫂又继之。祸变之酷。胡至于斯。夫妻二人。归见吾爷娘。化者固可乐。生者其忍当乎。汝之子女三个。不得已收置膝下。而教养之方。托之竹竹宗兄。倘能藉汝冥佑。保无疾恙。而善为成就耶。初既葬汝于北峡。因地师之訾毁。又复移厝于近地。若汝体魄不安。须托梦于我。我当随力而应之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63L 页
矣。畴昔之夜。汝忽在座。别后颜面。完然如旧。而既不知喜。又不知悲。恍惚之际。未及问地下事。霎然觉来。泪下盈衿。我何以为心哉。从今以往。相见之路。只有梦境而已。茫茫天壤。此恨焉穷。呜乎痛哉。
柏后集卷之六
 告由文
  
金江湖先生延 谥告由文
伏以吾东理学。圃倡冶承。谁其高足。先生奋兴。天资近道。绳直规圆。从事小学。涵养本源。研精经传。两进博约。就正别洞。一部心易。薄游太学。长官艳尚。及拜司艺。璜声弥章。出而莅民。清水白石。制复改火。颂溢甘液。 圣庙栗主。量田贡法。凡所陈请。动遵前哲。馀事文章。宁简无腴。赵赞易解。卞推师儒。丽季流俗。崇信彼释。邪说害正。孰任廓辟。先生是惧。力觗异端。白简排云。炳然忠丹。树立卓荦。洪波砥柱。渊源溥博。斯文宗祖。家庭嫡传。允矣佔毕。彝尊一录。百世不惑。 貤赠便蕃。爵跻二品。节以一惠。 宸衷旷感。煌煌 恩诰。荣动幽明。牲醴洁盛。襟佩𤨿鸣。祇奉 天书。敬行燃红。用伸虔告。怆慕靡穷。
卞春堂先生焚黄告由文
伏惟先生。胜国忠贤。阳老道契。圃门的传。铁关赋鵩。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64H 页
身屈义伸。文章节行。炳烺千春。事有未遑。 貤赠尚阙。儒疏既发。道启旋彻。 宸衷旷感。泉涂增荣。天官冢宰。两馆文衡。祇迎 华诰。吉蠲以将。谨以纸牌。用伸燃黄。
龟山卞公焚黄告由文
恭惟先生。克绍家学。经明行笃。卓乎先觉。己卯剡荐。皋音闻天。从吾所好。贲趾林泉。菀为儒师。合有 褒赠。公论峻发。事与时应。庙议道启。 王若曰俞。祖孙并 赠。旷世恩殊。爵以持宪。荫途清选。纸牌揭虔。奉宣懿典。
柏后集卷之六
 行状
  
鹅湖李公行状
公姓李氏。讳东升字圣木。鹅湖号也。全州人。 恭定大王第一子让宁大君禔之后。世袭宗爵。三传而至滨阳守世蕃。与郑顺朋为姻娅。见乙巳祸作。遂挈家踰岭。就妻父牙城君鱼世恭之居昌别业而居焉。至处士公善立。师事寒冈郑先生。于公为六世祖。高祖讳基祥。曾祖讳硕枝。祖讳泓。考讳阳肇。俱隐德不仕。妣延安李氏忠简公崇元之后遇恒之女。庄静有女士风。以 正宗丙午六月大日。生公于梁项里第。公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64L 页
幼而聪颖。七岁受小学。于进退应对之节。坏朴已具。八岁丁先公忧。哀慕如成人。拜跪哭泣。一从伯氏西皋公。西皋公悯其年幼。泣而谕止之亦不听。见者咸异之。稍长读书不烦长者戒敕而日有课程。同里有尹弦窝东野。负一代文望。公从而受业。亟见奖诩。退而与兄子鲁奎相磨砻讲习。以取益焉。不汲汲于举子业。劄记洛建以来诸先辈之格言要语。为服习受用之资。以早失严教。常自恸恨。读诗至蓼莪。每流涕太息。奉母夫人日以愉声婉色。左右承顺。游不易方。反必践期。瀡滫温凊之具。必躬执其劳。未见少懈。丙寅母夫人下世。公如不欲生。几绝乃苏。凡附身附棺。必诚必慎。三年之内。动遵家礼。事伯仲两兄如严父。事无巨细。未有违忤。叔公出为人后。远在玉山之若木。公岁一往来。以尽情爱。尝卜筑于鸦洲之先垄下。以申彝尊之慕。墓祀之需。广谋宗族。剋力措划。俾无感焉。又修正璇源录。以及于十三世外氏谱。使内外派流。开卷瞭然。手题八高祖图。以附其后。广搜先迹于渊源故家。裒成一𢎥。请弁文于李所庵秉远。以寿其传。其笃于追远皆此类也。公从曾祖妣许氏旌闾。岁久芜没。公鸠财伐石。重新之。闻世之有义烈事。必志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65H 页
而著之。以资后考。雅好佳山水。中年以后。足迹不肯一日休。尝西极采石。南至铁营。东尽东海。又尝北游花山。遍访文献古家。多所讲质。所过山川风土人物及亭台寺院。皆有题咏。每遇会心之境。乐而忘归。超然有出尘之想。生平不以作者自居。而所著诗文有若干卷。文则平婉易近。无操觚家藻缋刿鉥相。诗亦如之。蔼然皆有德之言。尝历赋退陶先生圣学十图。以自观省。时有素心人。必与之商确评骘。至老不住修改。作閒居八咏。列为屏幛。以寓衡泌之意。以未尽忠孝信三者。为没世之恨。著述怀一篇以见志。晚寓鸡山之下。以 哲宗癸亥十一月十六日考终。享年七十八。呜乎。公生质既美。济之以师友之益。如金寒泉继善卢勿斋光履。皆其平日所往复从游者也。养静林下六十馀年。未尝有崭绝厓异之行。而艳服者众。容止端雅。言议慈详。一见可知有法家模楷。综理事务。极有条绪。处乡党宗族。恩义备至。训子侄以绍述先业。清坐终日。凝神净虑。及其待人接物也则温恭平恕。不以己长敖人。古所谓笃行君子者。公殆其人也。配河滨李氏。尚敬之女。生二男一女。长文奎次应奎。女适朴▣▣。文奎子远大,远述出后,远泳,远辙,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65L 页
远一。应奎子远甲。馀幼。文奎氏以公遗事。属余撰次之役。顾识浅辞拙。无以应不朽之托。而追念平日辱知奖甚厚。义有所不可辞者。谨略缀其事行之大槩。以备立言君子采择云。
晦谷朴公行状
晦谷朴公。讳泰敏字叔来。密阳人。高丽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讳彦孚。其鼻祖也。自后名公巨卿。磊落相望。有若文翼公孝臣,良孝公干,文宪公永均。至忠肃公翊号松隐。丽季八隐。公其一也。入本朝簪组不绝。忠肃公之弟曰翔。为 恭靖名臣。封密阳府院君。再传而司直公机。弃官避地于晋阳之集贤山下。于公为七世也。高祖讳潆。以龙蛇起义。特升嘉义。曾祖讳明榑。 赠吏曹判书号知足堂。祖讳尔点。 仁祖大王赐是名。号岭隐。考讳厚基号静斋。俱隐德不耀。妣晋阳姜氏文载女。以 显庙五年四月八日。生公于安阴之城北居第。公生有异表。方颐星眸。器局隽伟。见者以远大期之。及长大肆力于六经。文华夙就。尝读朱夫子忍痛含冤迫不得已之训。未始不激惋慷慨。作为歌诗。以寓其风泉之感。辄自谓 皇明遗民。傍人相顾讥议。公笑而受之。平居危坐。容体正直。衣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66H 页
冠济楚。虽素号悖慢者。望之不觉敛衽。子弟仆隶必稍假颜色然后。乃敢禀事。其立志也不欲以一善成名。博闻强记。如礼乐刑政甲兵之制。连山归藏句股之数。无不究极。与人论辨。必俟其竭尽两端。徐一言以析之。人有质疑。应之如响。援引古书。如诵己言。听者自尔忘倦。性至孝。幼侍亲侧。容色必婉愉。务以悦亲心适亲志为事。己巳遭静斋府君忧。其侍疾也。药饵调护。未尝造次失慎。夜不交睫者前后数月。及丧葬。凡附身附棺。必诚必慎。朔望上墓。不以风雨寒暑废。盖其至性天出。不待勉强而然也。风操孤洁。践履笃实。尝曰为士者当谨守程朱及静退成法。敬之如神明可也。世之薄有才智者。便轻议先辈。类非吉人也。又曰天下之事。有是有非。是非之辨。如白黑之易见。但不可肚里先横却一私字。我东自论议歧后。家分脚板。户殊甲乙。党同斥异。惟先入是主。终不能恶而知其美。好而知其恶。晦翁所谓所用是人行是学。不知何日可升平。可谓切中今日之病也。尝用竹木为玑衡。以验转运之妙。又手画退陶四七图,张公艺同居图。以备观省。又谓古法无不可行于今者。买田画为数井。计亩以授村氓。使种芹以仿助彻规。乡人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66L 页
至今传说。若举而行之。其法可大施云。丙戌丁母夫人姜氏忧。哀毁尽礼。一如前丧。后因卜筑花林之下。爱其泉石。遂以为栖息之所。自是杜门求志。深自韬晦。环堵萧然。粗粝不继。而处之泊如也。 英庙九年壬子二月九日。考终于正寝。享年六十有九。葬于安阴知雨山板屹洞亥坐之原。即判书公兆下。配高灵申氏。参判善润女。先公四十四年而歾。葬于晋州集贤山酉坐原。继配河滨李氏普女。歾先公五年。葬于安义高庄山通礼公兆下亥原。生三男台铉,台鼎,台义。二女李光遇,郭明徵。台铉二男三女。男汉朝,海朝。女郑元臣,曹汉遇,金赫。台鼎一男一女。男英朝。女慎命天。台义四男贞朝,履朝,贤朝,信朝。履朝出后从父。馀不录。呜乎。公天分甚高。济以自修。事父母爱敬备至。与昆弟同居一室。妪媮湛翕。白首如一日。此则孝友之实也。于书无所不讲。手未尝释卷。思而有得则虽夜必秉烛而志之。此则用工之笃也。恬静自守。庄重自持。贞不绝俗。义不苟合。芳洁之操。著于乡邻。此则处世之方也。闺门雍穆。谨于礼防。诸子妇侍立。不问不言。不命不退。下逮僮仆。无敢豪横闾里。推及宗族。井井有条理。此则躬行正家之略也。初非有严师
柏后集卷之六 第 667H 页
畏友左右鞭策之益。而卓然自拔于流俗之臼。虽谓不待文王之士。未为过也。若夫年甫弱冠。已有蹈海之志抑何也。君臣父子之伦。不以地之远近内外而有所或间。盖自丙丁已后。神州陆沉。天下且帝秦久矣。而公眇然海东一匹士耳。于 皇朝何尝有一毫沾丐恩。犹且自处以 皇明遗民。至或西望扼腕。悲歌雪涕。遗命以 崇祯处士书诸乐石。直欲以七尺微躯。担荷万古纲常之重。有补于名教者大矣。呜乎其烈丈夫乎。顾笔力短于揄扬。不能铺张公言行之万一。而特于尊攘一节。三致意焉。庶世之立言君子。有以采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