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石山遗稿附录
石山遗稿附录 第 x 页
石山遗稿附录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37H 页
家状[李根秀]
先府君姓李。讳承辅字致刚号石山。我 太宗恭定大王第一男让宁大君 赠谥刚靖讳禔之十六世祀孙也。大君十岁册世子。十四岁以 永乐皇命朝京师。 帝执手称褒。其后知 世宗生有圣德。因自韬晦以让之。降封大君。 肃庙特 命建祠赐号至德。 正庙宣额。 当宁乙丑。配享 世宗庙庭。 大君嫡子三。长讳𧪚顺成君无嗣。次讳𧦞咸阳君谥夷安。奉 大君祀。生讳镇富原君谥良平。生讳继男龟山君。生讳义孙判官 赠左通礼。生讳祥奋顺副尉赠左承旨。生讳彭年县监 赠户曹参判。生讳一曾忠毅校尉 赠户曹参判。生讳守谦宣略。生讳炯宣略。两世早卒无嗣。以 刚靖公第三子瑞山君讳譓八世孙县监讳仁望子汉辅为后。佥枢。生讳齐衡健元陵令。生讳靖胤通德郎。以明经赴会。主试喜得人。将置之第。公自言误读。法不当得第。且曰士之登科。乃事君之初步也。岂可自欺而进身乎。主试以未及闻而恕之。叹惜而曲全之。必欲第之。公正色曰。士不可夺志。乃自书不而退。人莫不惊服以为真古之直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37L 页
士。寔府君高祖也。曾祖讳趾光官牧使。历典十一邑。廉俭之操。神明之治。著闻一世。 正庙召乡吏问官政。以公绩最。 命升叙曰。此让宁孙也。三百州守令皆如此。予可弛心。选清白荐。 赠吏曹参判。祖讳远揆官郡守。尝监鸿山县有惠政。及移韩山也。县民争遮曰。我侯不可失也。群拥而还。居有日。新倅到衙。始乃启行。民皆堕泪而送之。 赠吏曹判书。考讳海善官县监。 赠议政府左赞成。三世貤诰。以府君一品阶推恩也。妣 赠贞敬夫人高灵申氏。郡守显禄之女。承旨玄孙。贤淑有女士风。府君承藉积累。胎光毓美。以 纯祖甲戌十二月二十三日戌时生。生而姿貌端重。禀性温慧。十四岁。陪往贞敬夫人于清州外第。从塾师受学。师若观稼则必带经而随。展读于田亩之间。又常挟书就赞成公齐 寝直斋而课之。及长谨身饬行。工于词翰。而尤娴功令。甲午发解生员试。屈于会围。不以得失而婴怀也。 宪宗乙巳二月。中庆科庭试初试。三月应讲。四月中会试乙科第一。放榜时。 上起御龙塌。望见府君风范。 教曰。奇哉此人。他日必做宰相业矣。当日假注书以副拟蒙点。是后虽末副拟辄授点。盖异数也。 亲受谢恩时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38H 页
传曰。让宁大君祀孙登科。不可无示意之举。遣承旨致祭。七月又差假注书。因 特教监蕫政院日记四千馀卷改妆之役。至九月始递。以新进受知之深已如此。丙午五月。又差假注书。而筵说例以草搆载录于政院日记。是时 上以口传下教曰。自今以后。筵说三日内修正入启后誊载筵说。勿出望门外。永为定式。其翌即 绥陵迁奉。开金井后时。原任大臣礼堂入侍也。筵中上下酬酌甚张皇。承史皆言新定式之初。筵话若是浩繁。为之大闷。府君能趁限修正。既彻无事启下。院中皆服才识之通敏。贺 眷遇之郑重也。七月 亲政。以假注书升六品。时承旨李公敦宇劝府君升六。府君辞以同侪中有年高榜久者。李公叹其谦厚之风。以权公永秀首拟。以府君末拟入启。承旨徐公念淳曰。权必不成。皆云何谓。徐公曰。李某每入注望。无论副末。皆蒙 点。今又见拟。安知不为 圣眷攸注耶。果 点下。仍有 口教。此注书勿为悬颐。使之仕进。诸承旨相顾曰。徐令之言果验也。当日拜典籍。九月拜正言。冬差 元陵典祀官。以馂馀药果不中㨾。有拿问严勘之 命。五等夺告。翌年正月。贺后授牒。丁未二月。叙拜正言。四月 宗庙夏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38L 页
享亲行。又以出斋晚时。拿处夺告。七月叙拜正言。戊申正月。特除弘文馆校理。差纂辑厅缮写郎。七月差忠清左道京试官。拜掌令。时金相兴根之窜光阳也。台论迭发。府君时直玉署。移拜台职。联陈例劄。 批以侮弄。有万万悚惶之 教。执义朴敩默欲更劄而辞意稍峻。府君改其拶逼之语。衍以声讨之例。又有时宰送疏草弹驳李济达之无端在外。赵云卿之不参再劄。遣辞措意。亦多侵斥金相者。府君还送曰。李济达孝宁后孙。余让宁后裔。宗谊自别。何可随众弹劾乎。时论皆谓处事得宜。立志牢确。然若非 渊鉴之明知遇之隆。岂能至于斯也。八月拜校理。例付兼掌令。湖乡为士族渊薮。奔竞逾甚。府君试取至公。不受关节。多得文学之士。而时相以排嘱之忤。将有筵奏请谴之举。 上深轸其秉公。别歧详探。而 教于徐公憙淳曰。李▣▣试榜比之他道。最为秉公。而以不听卿宰嘱。欲陷人于罔测之科乎。已料此儒臣做事详明。故始以最难处差送矣。于是事遂寝。九月被选讲制文臣抄启。己酉三月拜司成。四月末拟莱伯。时议将以府君首拟。 上闻曰。年少名士。何必边地堂上乎。待都政差除外任。菰归后升资未晚为 教。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39H 页
未及政日。 仙驭宾天矣。六月差实录撰集郎。是年再被绣衣抄启。拜持平,副修撰。十一月拜西学教授。设庠制。差迎接郎厅,实录编修官。 哲宗庚戌正月。辟御营从事官。五月拜文兼。六月拜奉常正。移拜司谏。十二月拜副应教。辛亥五月。以馆衔召对。讲通鉴汉宣帝事。 上曰。予事与宣帝相似。而政治则不及。府君奏曰。以政治之不及宣帝为 教。其谦抑之德。不胜钦仰。而古之人君多有久劳于外者。大舜自𤱶亩之中。至登帝位。其后殷之高宗。汉之文帝,宣帝皆是已。然而殷宗汉文。盖亦中主而已。宣帝特以生长闾里。备知田民愁叹之事。及践大位。惓惓于治民之政。虽得字恤之意。而其外政治。亦不过综核名实。专尚刑名之学。不可比拟于古圣王治法。而今我 殿下以治民一事之不如宣帝。有若自画者然。臣于是亦不无抑郁之心。以 殿下天纵之圣。奚取于汉宣牧民一事乎。治法政谟。取法于帝舜。则当与重华之圣。可以比隆。而孟子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大舜无能名之治。初非高远难及之事也。好问而好察。一言一事。皆出天理之公。而代天为工。则自可与大舜无间矣。是臣区区之望也。 上曰。今日诣閤之顷稍迟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39L 页
乎。适值御膳。心甚不安也。府君对曰。 殿下逮下之圣念。至及于此。实为荣感。且晋接臣邻之际。汲汲然若不及之勤念。亦可以仰揣。臣等不胜钦仰万万。而推此 圣念。施诸政令。实是区区所愿也。六月拜执义。七月拜校理。以罪人传启事。与诸僚联劄曰。昨日合辞之人。今不可遽尔传启。 批曰。不遵王言。岂有如许道理。并施远窜。以安州定配邑。未几日。有分拣之命。其翌拜副应教不就。九月拜司谏。壬子正月。拜副修撰。以罪人蒙放事。与僚陈劄递差。八月拜副修撰。又以诸罪人宥 命覆逆事。与诸僚四次陈劄蒙递。自升六以后。台衔馆职。屡拜久縻。殆无虚月。烦不尽录。十月升拜承政院同副承旨。以堂下通望蒙 点。十一月升右副。旋拜刑曹参议。癸丑七月。拜右副承旨。兼尚衣院副提调。八月又拜同副承旨。以私服不就。甲寅六月。拜右副承旨。升左副兼药院副提调。七月升右至左。乙卯二月。以承旨随 驾华城。而时带户房。 还宫时奠酌南关王庙。入幕次后 特教户礼换房。行礼后 传曰。礼房承旨加资。升嘉善阶。南庙奠酌。例以军士房加资。而礼房升资即刱有。后仍为例。 传曰。让宁大君祠宇。遣左承旨看审。有颐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40H 页
处修改事。分付户曹。即其日始役。开月而功讫。三月拜副总管,兵曹参判。六月拜左承旨。十一月差承文提调,同中枢。十二月抄启特进官。丙辰四月。拜刑曹参判。五月以总管入直。适往政院。诸承旨请借书启辞。及入启。 上下询于司谒曰。入直总管来在政院乎。予见其笔而知其人矣。一艺之微。亦被 主知。人所罕有也。九月拜左承旨兼司瓮院副提调。丁巳八月。拜兵曹参判。十一月拜同春秋。十二月拜同义禁。戊午四月。拜永兴府使。治规一遵曾王考清白遗操。蔚有声绩。及递归。府民三处立石以寓去思。本府有太祖大王御射亭。府君修其圮。手写勒石记之。庚申正月。以承旨内移。五月差南坛祈雨献官。时值惜乾。圭璧屡举。 上亲传香教曰。如致虔诚。必有灵应。予今亲传。卿其往祷。府君承 命斋涖。将事之夕。大雨果下。人咸异之。六月拜右尹。数朔后寻单。因领揆奏法司堂上不可数递。使之久任。而饬院吏法堂呈辞切勿捧入。不得已更为行公。辛酉三月升左尹。 毓祥宫 动驾。以清道进参 卫内。有不戒之变。疏陈自列。 批卿亦推考。十月还差承文提调。壬戌闰八月。拜同经筵。九月拜左尹。癸亥二月。兼副总管。十月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40L 页
拜右承旨。十二月拜同中枢。恒拜喉职。间兼周庐。多不尽记。 当宁甲子正月。拜同义禁。二月拜吏曹参判。差典设提调。四月差宗亲府有司堂上。时不肖入格于宗亲应制。直赴殿试。 传曰。此家之今有科声。事甚贵矣。放榜日。让宁大君祠版。遣承旨致祭。府君以门阑烜赫。为之兢惕焉。六月拜副提学。上辞疏。 批曰。今此特授。实有起感而然。时有馆录之 命。府君以始不参录。例无主圈。再疏乃递。拜都宪左右尹。八月差宗正卿。拜都承旨。十月拜开城府留守。兼差议政府堂上。乙丑正月。赵公得林疏请让宁大君,孝宁大君俱宜配食于 世宗庙庭。 批曰。两大君德业勋庸。尚阙从享之典。即未遑而然也。不必照例会议。只以单子举行。夏祼追享。四月以 璿源谱略书写劳。升嘉义阶。闰五月。拜奎章阁直提学兼校书馆副提调。差营建都监提调。十一月差检校副提学。时府君方留西京。而兼带内衔。恩荣浩荡。迥出常格。一世歆艳。而后之再遭谴窜。亦于此萌焉。丙寅二月朝参。以大臣奏升资宪阶。差知宗正卿。拜工曹判书。始递分司之衔。拜知经筵,知春秋,知义禁。七月差政府堂上。通拟西铨。八月差平市提调。拜同成均。时皇敕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41H 页
出来。差伴送使。及还差紫薇堂上梁文书写官,承文提调。丁卯拜都总管。差承文公事提调。六月拜冬至正使。九月庭试。 殿座后京畿御史朴齐宽复 命。而以前任开留胪列紧重。绣衣之此日入来。盖有嗾嘱而然。试官排望时。府君初不检拟。晚后改望。至于蒙 点。指挥之人。如是斡旋者。欲于众会之中。以示羞辱之意。设心造谋。何其甚也。其翌特教有曰前松留事。何为而然也。若谓之不然则绣论岂若是狼藉。若谓之其然则殊非料度之可及。而第其慢不省察。一任浊乱。罔念对扬之义。自取贪鄙之目。此与躬犯何异之有。特推全保之意。前留守李▣▣施以远窜之典。 恩教若是恻怛。虽欲自明。何以加此。时以营建之役。方鸠愿纳之财。随捧随纳。自有文簿之昭详。而绣启中诸条。即其事也。且至有狎近于时宰之人。劝以先事弭祸之说。其搆捏推可知矣。府君门户单寒。根植孤弱。而素有重望。又叨际遇。历践华显。群猜众妒。适觇机会。斥以赃污。幸蒙 渊鉴之深烛。止于薄谴。而府君以世守廉洁。得此秽名。为平生愤恨。配邑定于闻庆。及至鵩舍。杜谢人客。惶恧讼愆。戊辰三月。 上竟烛其无实。 特教蒙宥。来次山榭。吟哦就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41L 页
适。不复以荣利留心焉。六月职牒还授。十月以 慈圣宝龄光济周甲庆。卿宰侍从在罪籍者并荡叙。因付知宗正卿。十一月拜知义禁判尹。以情踪惶蹙不就。 教以今有邦庆。贲饰覃惠。不忘世臣。而特有斟量者存。且除拜有日。饬令斯速肃命。府君疏陈危蹙。而卿宰之遭罹后多般撕挨。为时议之所不可。前有邦庆。黾勉肃谢。十二月还差政府堂上。己巳二月。差宗亲府有司,春到记考官。讲儒权昌洙,崔憙龙,李锡弘,卢德纯四人。五十次比较。拖至四日。以 特教并直赴殿试。三月拜右参赞。差进讲官,景慕宫提调。五月 显隆园奉审监祭。六月差典医监提调。七月拜礼曹判书。差丕阐堂上梁文书写官。复拜冬至正使。八月 璿源殿酌献时及 东陵亲祭时赞礼劳。升正宪阶。冬奉使赴燕。上国朝士认府君为让宁胄孙。追忆永乐故事。尤为致款。著赞留诗。临归至有挥泪惜别之人。时三使臣情谊亲密。象译辈皆云挽近刱睹。传为胜事。庚午四月。使衔复 命。拜知经筵判尹。五月差五礼便考校正堂上,景慕宫提调,内医院提调。辛未二月。拜吏曹判书。振拔淹滞。物议平允。三月以亲临大宗会时赞礼劳。升崇政阶。拜判义禁。七月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42H 页
疏递长铨。八月拜工判。本曹素甚残薄。兼以各宫瓮器进排。谬成巨弊。莫可支保。府君釐救痼弊。增其水铁之税。减其陶器之数。另成节目。使之久遵。曹属赖以奉公。至今颂惠。九月拜弘文提学。疏辞不许。十一月差 上号都监堂上。翌年壬申正月。以敦匠劳升崇禄阶。差移模监蕫堂上。时移模 太祖, 世祖, 元宗御真于泰元殿。而监蕫之际。 上每以便服自内临御。 命府君近前。诸般 下询监蕫事外。仍及宗府 璿派事及家先旧事。亲亲若家人然。外朝宗臣之有此 恩宠。世皆荣之。二月差政府有司堂上,兼判义禁艺文提学。三月 齐陵, 厚陵幸行。以阁臣别云剑随 驾。时雨急日暮。泥滑饥甚。百官失次。三军颠路。而府君特以云剑轮回之时得以追后。及回銮。有两台臣以陪扈失仪疏请谴罢。府君与阁僚联陈自列。五月 健元陵奉审监祭。九月拜礼判兼艺提。移模 御真陪奉庆基殿。以礼判宗臣兼进。十月差宣惠堂上。十一月 仁陵奉审监祭。十二月拜内阁提学。至翌年以僚嫌递。府君与诸宗正卿联疏请上 尊号。仍进讲筵。 上曰。日前宗臣联疏。大臣宾启。万万非当之事也。在昔 列圣朝以礼功盛烈。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42L 页
犹为谦让。而予之施措。俱是 列圣朝未遑之事也。有何功德之可论乎。府君奏曰。 殿下光御九载之间。百度鼎新。深仁厚泽。迓续邦命。而筵体谨严。虽不敢一一仰奏于咫尺之前。而启辞中条陈其大略而已。此所谓史不胜书者也。且 殿下御极之初。尤致意于敦睦。唐尧之平章百姓。实由乎以亲九族也。凡在璿派之列者。欢欣舞蹈。自倍馀人。所以有疏请揄扬之举。而匝域臣民。孰不欲阐发徽美。但严畏逡巡。及见宗臣之疏。莫不以后时为愧。齐声仰吁。不得请则不知止矣。 殿下虽欲谦冲不有。其可得乎。 上曰。日气甚寒。以不紧之事。课日来往。岂不难乎。心甚不安矣。府君对曰。 圣念及此。臣固钦仰万万。而阐扬君德。此是臣分之当然也。欢欣舞蹈之忱。皆不自知其为寒矣。竟庭请蒙允。癸酉正月。拜右赞成。二月惠厅西仓二百馀间回禄。府君监蕫重建。未几月而工讫。宣惠衙门底慎堂扁额。皆府君笔迹也。是月十八日。即监试覆试也。初九日有试官前期差出之 命。府君添书蒙 点。十一日诸试官入侍。以别般恢公 饬教截严。十七日诣试所。趁期出榜。是刱有之例也。闰六月拜弘文提学。梧制泮宫设行。赵东弼,李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43H 页
正来直赴殿试。九月差内医提调。十月又差承文公事提调。时崔益铉凶疏出。大臣台阁交章自劾。而府君适登讲筵。 上教曰。诸大臣之举诚过矣。府君奏曰。益铉之疏。以乡谷闻见。句语全没段落。而 殿下含垢翕受。褒以嘉善。开言路之 圣意。不胜钦仰。至若大臣六卿侍从台阁。既遭人言。则亦岂无自劾乎。若含默自居。是没廉耻之臣也。 殿下将焉用哉。彝伦斁丧四字。不可容易发口者。而此疏既发。举一世并归于斁伦之地。后世之人。岂不致疑于今日乎。适因同时登筵之臣。有声讨崔疏。语涉不敬。将行严谴。幸赖包容 圣度。事得已。至腊两朔之间。连拜判义禁。而并以药提例不带刑狱之官蒙递。差贡市堂上,经筵日讲官。因讲奏曰。既以日讲为定。则筵体稍重。自止行数必以全一篇。遍数不必以十遍为恒规。且诗经进讲。今为四年。尚未毕读。实为闷迫。 上曰。卿言亦无妨。仍 命十行内勿付自止。甲戌二月。差日省录补充监蕫阁臣。四月拜判义禁。五月 健元陵奉审监祭。六月差内局提举。以僚嫌不就。差武卫所提调。以惠堂例兼。亦刱设也。九月 关王庙展拜时。以家有痘戚。不令看审。而旋 命让宁大君祠版。遣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43L 页
宗正卿致祭。十月又拜艺文提学。十一月拜判义禁。十二月二十三日。即府君回甲也。教不肖曰。劬劳之日。饮酒张乐。先贤所戒。使不得礼溢。略识其喜。乙亥正月。差景慕宫提调。通拟宾客。二月又拜判义禁,知经筵。三月始疏递惠堂。夏有告讣敕。差问安宰臣。拜知春秋。五月 移御景福宫。差内医分提调。 六月拜判尹,判义禁。时以伏閤疏首赵忠植,崔华植,曹秉万,任度准直捧结案事。屡下 严教。府君与僚堂联疏曰。罪人结案。事体至重。不设鞠坐。只以禁堂草草酌处。古无其例。今何敢刱行。非但大有违于金石典宪。亦为欠于审克之政。今此四囚之直捧结案。何等重辟。而徒思奉承之为恭。不念关和之莫严。苍黄赴坐。有若时囚之循例照律者然。则几百年莫越之式。由臣等而一朝毁划。岂不大可惧哉。 批以既犯于定律。则自捧结案。更有何可问乎。即速举行。又屡下口传 饬教。使之即速举行。禁吏之奔遑。诸堂之悚蹙。万万靡措。再疏曰。大凡王法之用。至严且重。有不可一毫违越。故重罪之结案。不以鞠坐。不以委官。而径先举行者。古未之有也。臣等历日持难。非欲鞠覈情节。论其轻重而然也。诚以典宪不可不守。律例亦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44H 页
不可坏。今若徒怀严畏。黾勉奉行。则莫重关和。扫地无馀。启后日无穷之弊矣。宁不大可审慎哉。虽在秋曹重囚用律之际。必有相覆然后始乃行之。况以堂堂王府议谳。反不如秋曹之格例乎。 批以屡次联疏。欲以角胜。爱护而然乎。臣分不当如是。举行与否。自谅为之。自开东至未时。武监与内营校属。奉承 饬教。来促举行。凡十四次。急于星火。严若霆霹。府君以情踪去益罔措。席藁私次。连以无委官不得开坐之意防禀。三疏曰。臣等冒陈再吁。及伏承 批旨下者。辞意严重。有非臣子晷刻承闻者也。臣等粗具彝性。岂敢以一毫违抗萌诸心乎。至若四囚则已所痛惋。今于自陷重辟之后。尤何敢爱护哉。臣等连日渎扰者。狱体至重。非鞠坐非委官。则无以举行。莫重典宪。不可由臣等而坏损故也。未及承 批。传曰。如是而国可以为国乎。不为举行之金吾堂上。并即来待。及登 筵。饬教愈益严重。而诸堂以为重罪结案。是委官举行之事。至于拿问则臣等亦可行之之意。屡屡导达。至有四囚捧招以入之 命。诸堂诣府开坐之际。更有捧招传教还入。四囚并西小门外处斩改书下。又与诸堂四疏曰。第伏念一律之用。自有第次。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44L 页
不有迟晚。不捧结案而处斩。古未之有也。非鞠坐非委官。则直捧结案。犹未敢行。况直施一律乎。宁被斧钺之诛。不敢为奉行计也。 批以若有北面之心。即速举行。在院承旨又因 饬教书通曰。屡屡申饬之下。金吾堂上终不举行。是何道理乎。不欲为予之臣子而然也。以此意金吾堂上处通谕。五疏曰。连承 严教。万万悚蹙。方泥首俟勘。 批以如是无严可乎。在院承旨连以 严教通谕。多有不堪承闻之教。而防禀以谨按大典会通 英庙受教。有曰罪人未结案而传旨正法者禁除。又 正庙定式。有曰未结案而用逆律禁除。两 圣朝金石成宪。不可毁划。今何可遽尔举行乎。去益悚蹙云云。四日之内。凡 饬谕者七次。防禀者为十馀次。然后 天威少霁。传曰。有所斟量者矣。南间囚罪人并特贷一缕减死。远恶岛围篱安置。三倍道当日狎送。既而前掌令申泰观疏曰。世级日降。人心极狡。外托义理。内怀觊觎。或以散官而呈疏。或以儒生而叫阍。无中生事。饰边造言。此辈不过为一边赘属。而乃是瞬吠之旧套也。误看之馀习也。此不可不严加痛惩。而至若判金吾臣李▣▣。乃以渠辈之领袖。适当按律之官。一心营救。百计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45H 页
周遮。有耳皆闻。有目皆见。其谁欺也。焉敢辞乎。四儒之末减。实由于 殿下好生之德。而都无感颂。惟曰是判金吾之力。究厥情状。节节痛恶。此若不严加处分。则小人之心胆无以碎破。奸党之谲计无以散落矣。 批曰。遂事今何复论。而尔言果甚谠直矣。府君因出接于始兴楸下。八月前掌令李东荣疏曰。前月疏贼之伏閤也。以犯上不道下教。则渠当退伏之不暇。而肆然陈疏。故犯常宪。天威震叠。亟捧结案为教。则判堂臣李▣▣终怀后君之义。慢不举行。 圣上以欲为北面即为举行八字 下教。即当奔走供职。而敢以护党之计。冒犯不敬之罪。使主势孤危于上。人心邪僻于下。臣于是尤不胜痛哭也。 批以语多荒杂。 传曰。向日申泰观疏后。人言如是荐至。此不可一向宽恕。李▣▣施以窜配之典。配邑以珍山磨鍊。府君之为此。初非爱护。终不敢违越典宪。不得举行者也。而既承严教。不胜惶蹙。即向配所。自讼愆尤。其翌年丙子二月。 特命放归田里。三月还次于始兴楸舍。瞻扫先垄。优闲自适。丁丑正月。蒙放始还第。戊寅冬。涤叙拜都总管。在外不就。十二月又拜判尹。彻自引疏。 批曰。既已经勘。何必为引。卿其勿辞。即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45L 页
为肃命。又以岁首老人应资别单事。连下促命。黾勉出肃。己卯差内局提举。拜弘提艺提判义禁。 恩诰联翩。府君气度康旺。而数载处坎。栖屑为祟。及至庚辰正月初八日子时。暴患风眩。考终于桃洞第。享年六十七。是夕有红气濛濛如虹霓状。亘于屋上。里人皆异之。呜呼痛哉。讣闻。辍朝市吊祭致赙如例。用是年三月初五日。合窆于贞敬夫人墓。以圹有水患。四月移奉于始兴康迪洞先茔下负甲之原。府君体不踰中。而天禀甚高。孝友之诚。好学之勤。自幼而然。稍长来往邻塾。风雨不废。家契甚窭。箪瓢屡空。至有划粥之时。而不以几微见于人。路值泥泞。每借邻人之屐而不耻。夜辄课诵。如有疑碍处。则必取爝火而照之。士友莫不叹服。戊子遭内艰。时年才成童。不脱衰绖。哀毁逾常节。三年如一日。虽老成人叹其不及。丁酉丁赞成公忧。哭擗过度。几乎灭性。家虽赤立。慎终之节。克其尽诚。及夫荣显。以禄不逮养。泣茵之恨。至老深切。每晨起谒庙。不以寒暑少懈。虽疾痒。不至委席则必行之。至老不辍。如有俸馀。辄备祭器床卓。而祠宇年久倾颓。逮癸酉秋。重建一新。孝于叔父。亲奉菽水者二十年。以至终事。皆所躬庀。及于寡妹。资给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46H 页
衣食。至于诸从。视以同气。丧葬而周之。冠婚而助之。恤群从侄之孤者。教诲成就。无异己出。虽遐乡疏族。眷眷有一室之谊。必曰来于我乎馆。急于我乎告。由是而诸宗咸以为归。有时草屦满阶。家僮瘦于传餐。有雅量高见。弱冠时。着新衣冠。过民家壁窗下。因主婆偶弃秽器。浑被沾污。府君不顾而还。改着他衣。其婆来谢。叹其宽洪。释褐后邻民有乘醉来诟者。家人欲治其罪。府君止之曰。我既无失。彼敢肆悖。是丧其本性也。治之必有累。果于数日后。诟者身故。先见之明。类多如此。杯酌不近于口。声色不经于心。妙龄时。有一邻妇慕其仪范。乘昏而来款。严辞遣之。或因族戚之应榜。偶设倡优之戏。则辄掩窗看书。门生傔徒传为美谈也。素尚俭约。第宅不取华丽。服食不以侈靡。几案无雕饰之具。门闾无容驷之所。僻居城隅。过者不知为宰相之家焉。至于筵中。 教以卿之家。即屡世相传之基。何取穷僻处也。近洞或有士大夫家。而关王庙最近。果时时瞻谒乎。虽此微细。莫不留诸圣聪。尽特眷也。性本沉雅。无疾言遽色。喜怒不形。对人接物。常有春风和气。而不以刻薄之言钓饰之行。务要时誉。以是捐馆之日。上自公卿。下至舆儓。莫不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46L 页
咨嗟。或有沾襟之人。临事焉周慎。自成规模。公而国事。私而家务。无一毫偾误。自刑汉诸司。至于王府。屡典议谳。而参情引律。适其轻重。又掌金谷之任。为四载之久。而不开私谒之径。永绝牟利之徒。愆纳焉展限督刷。臭载焉 筵奏枭警。仓廒盈溢。颁给趁期。厅属与贡民。至今颂惠焉。至如翰牍。若不留意。而虽剧务匆扰之中。必亲操立就。或请其代劳。辞曰。人以情致书。我以劳倩之。是遏人之情而不诚乎己也。吟咏以妨于课读。少不经意。晚或有作。精思妍致。迥出时人之啁啾。每撰章奏。曰告君之语。当主乎懋实存敬。绝不用蔓辞奇字。及典文苑。笙簧乎制诰。黼黻乎猷谟。屡主试艺。亦取其淳雅典赡者。得人甚多。每以讲官。双只登筵。陈勉 圣学。讲明治道。 上辄倾心嘉纳。而注释之外。多所咨访。日昃乃罢。以至让宁大君子孙几何。初封世子。十四岁朝京师。 皇赐诗篇等事及中叶零替贫寒之由。又使府君奉抱 世子戏。教曰。 世子与卿同甲也同宗也。寸数为几何乎。 圣眷如是旷绝。而史官每值府君登对。辄难其记注之支离焉。尝承 命进诚宁大君墓所致祭。祀孙居在墓下。祠版奉安于陋室。后于讲筵。仰奏其详。 上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47H 页
特推其崇报之意。仍教曰。卿既带宗府有司之任。从长措处之方。商确以禀。府君退与诸宗臣相议。以宗府某㨾钱中三千两。 筵禀划下。祠宇与家舍新建。祭器位土亦皆备置。而后值登筵。辄以功役之淹速。田土之多寡。每为 下询。恩言恳恻。府君专管周旋。本派中另择干事人。蕫竣其役。祀孙以年未成童。不及请调用。又 命府君釐正完溪完源误录庶子事。后因讲对奏曰。完溪完源今既改录。宜有示意之举。恐加阶赠秩。未知如何也。 上曰。今闻所奏。允合事体。特赠上辅国。及他诸宗英继存事。多有筵白归正焉。府君立朝三十馀年。历事 三朝。位跻崇品。而爵禄荣利。任其傥来。未尝以官名一事对人自言。而猗欤我 宪 哲两 圣朝则哲之明。偏垂特达之遇。曲加拂拭之恩。历试外内。眷注深隆。逮 圣上御极之后。位望显重。若将有挽回世道。经济时务之会。而事变多端。志尚谦退。竟不以平生之蕴。大有展施。呜呼痛矣。配 赠贞敬夫人礼山洪氏。学生讳景谟女。荫参判讳旭浩曾孙。有淑德懿行。事夫子无违。克致内助。家素贫寒。每多艰乏。而不以是戚戚见于色。宗党服其仁。婢仆感其慈焉。生于癸酉。先府君二十四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47L 页
年丁巳卒。享年四十五。墓初葬始兴先垄。丙子移窆于安山。庚辰四月。同时缅祔。举一男根秀。文科前承旨。根秀生一男丙胄。呜呼。府君世承单寒。卓然成就。嘉行善迹之可记可述者。匪止于此。而顾以不肖之謏闻。方当神思之荒迷。既未能阐扬万一。又不敢猥加溢美。以违平日之谦德。故谨以耳目所逮。略具生卒官爵。以俟夫当世立言之君子。伏惟 明公先契既笃。僚于阁伴于节。周旋之日亦多矣。倘以一言之重。发挥而表章之。则庶无憾于幽明之间焉。
     不肖孤根秀泣血谨识。
谥状[赵宁夏]
我国家储休衍庆。螽羽麟趾之盛。罔俾周专美。支分派别。至数十世。而名公硕辅。磊落间出。近故右赞成李公亦其一也。公系出我 太宗大王第一男让宁大君讳禔。让宁既册世子。朝 皇京承 帝奖。而仍自晦让于德。 赠谥刚靖。又 赐额家庙曰至德。世录其祀孙焉。十二传而为公高祖讳靖胤通德郎。少治明经。应会讲考官。将置之第。公自觉误读。言法不当得第。考官以未及闻而欲曲全之。公正色曰。士之登科。为事君之入门。岂可自欺而进身乎。遂自书不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48H 页
而退。人皆惊叹。知其为古士夫也。曾祖讳趾光牧使。历典十一邑。辄称神明。 正庙尝召乡吏问官政得失。吏以公绩对。 上动容谓左右曰。令三百州守令皆如是。予何忧民事哉。 命升叙被清白选。 赠吏曹参判。祖讳远揆郡守。监鸿山县有惠政。及移韩山也。民曰贤侯不可失也。拥而还。代者至乃得去。 赠吏曹判书。考讳海善县监。 赠左赞成。三世之貤。以公贵也。妣 赠贞敬夫人高灵申氏。郡守显禄女。以 纯庙甲戌十二月二十三日生公。公讳承辅字致刚。自幼温粹端重。不妄嬉戏。甫踰十岁。陪往母夫人于清州外氏第。从塾师受业。师时出看稻。公必带卷相随。展读于田亩间。长益琢磨。词翰俱赡。旁及工令。日有课程。虽箪瓢屡空。而同业者不见其有饥倦之色。 宪庙乙巳。中庭试乙科。方唱名。 上望见公风范曰。奇哉此他日宰相器也。遣近臣宣侑让宁庙。例拟假注书。公以副受点。是后拟末副常然。其年七月。有政院日记四千馀册改妆看蕫之役。 特教久任公。至九月递。公以新进受知之深已如此。分隶槐院。丙午 亲政。又以假注书升六为典籍。仍拜持平,正言。戊申除弘文馆校理。差纂辑厅缮写郎。出典湖左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48L 页
试。甄拔文学。务恢至公。有以关节不售嗛公者。将搆劾之。 上别歧廉访得其实。教曰。此人宁有是也。时论遂寝。还除掌令。选讲制文臣。己酉除司成。抄荐绣衣者再。未行差撰集郎。继拜应教,西学教授。差迎接都监都厅实录编修官。 哲庙庚戌。为御营从事官,文臣兼宣传官,奉常正,司谏。辛亥除执义。壬子冬。以前望拜同副承旨。进阶通政。俄升右副。除刑曹参议。甲寅升左副承旨。旋升右至左。间兼尚方内局副提调。乙卯华城 幸行。以户房承旨陪 驾。历临南庙。有户礼换房之 命。奠酌礼毕。又 特命礼房加资。进嘉善阶。盖奠庙时礼房加资。自公刱有。而后以为例。自是至丁巳。连除副总管,兵曹刑曹参判,承文院提调,同中枢,同春秋,同义禁,抄 启特进官。戊午拜永兴府使。清慎慈详。一以家法为政。重修 太祖御射亭。个还。府民立石颂德。庚申除汉城府右尹。升左尹。壬戌除同经筵。今 上元年甲子。拜吏曹参判,典设司提调。差宗亲府有司堂上。寻除弘文馆副提学。 批辞疏若曰。今此特授。实有起感而然。转司宪府大司宪,都承旨。常带宗正卿。未几拜开城留守。兼差政府堂上。乙丑因 璿源谱书写劳升嘉义。除奎章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49H 页
阁直提学。兼校书馆副提调。差营建都监提调,检校副提学。公时在管理而得兼馆阁。罕例也。世皆荣之。丙寅仁政门朝参。以大臣奏擢公资宪。除工曹判书,知经筵,知春秋,知义禁,同知成均,平市署提调。皇敕还差伴送使。使还书进紫薇堂上梁文。丁卯授都总管,承文公事提调。六月除冬至正使。未及出疆。九月以前任开留事登绣论 命窜。配闻庆县。公既孤立无援。而数年之间。践历华要。不悦者或惎伺吹觅。且朝家方以营建。督办州郡官私助纳。文簿浩穰。易为疑眩。此所以有绣论中一二胪列也。 上雅重公。察其无他。然亦重违绣论。以 特旨命勘。而公目以世守清约。及此滓污。为没身恨。戊辰蒙 宥。拜汉城判尹。差政府堂上。己巳差进讲官。除右参赞, 景慕宫典医监两提调。拜礼曹判书。书进丕阐堂上梁文。 璿源殿酌献及 东陵亲祭时用赞礼劳加正宪。冬以正使赴燕。庚午复 命。差五礼便考校正堂上。除内医提调。辛未拜吏曹判书。行京察。疏振淹滞。物议咸允。是夏 上亲临大宗会。又 命公赞礼。超进崇政。除判义禁,工曹判书,弘文馆提学。壬申以上号都监堂上加崇禄。时移摸 太祖, 世祖, 元宗御真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49L 页
于泰元殿。差公监蕫堂上。拜艺文提学,礼曹判书。既移摸奉安于全州庆基殿。公又陪进还朝。差宣惠堂上。除奎章阁提学。癸酉拜议政府右赞成。差贡市堂上,经筵日讲官。充监蕫阁臣。编补内阁日省录。甲戌除武卫所提调。惠堂之兼管武卫公为始。乙亥迎告讣敕。差问安宰臣。拜判义禁。六月 上命禁府直捧伏閤疏首四罪人结案。公与僚堂联疏。有曰罪人结案。不设鞠坐。只以禁堂酌处。古无其例。今何可刱行乎。非但大违典宪。亦欠审克。 批令斯速举行。继下口传 严教。公执不可。又联疏。 批以角胜爱护。是日自平明至未时。掖隶奉 饬教来促举行。凡十四次。雷霆震前。鈇钺随后。府中大小惶遽无人色。公亦情踪罔措。席藁私次。连以无委官不得开坐防禀。仍上三疏。语益切无 批。旋 命金吾堂来待。及登 筵。面谕 严旨。诸堂并据法陈达如疏意。得承四囚捧招以入之 教。诸堂始诣府开坐。即 命捧招传教还入。四囚以处轩改书下。公又与僚堂疏言结案直捧。犹不敢行。况未结案而径施一律乎。 批有未安之教。且令在院承旨以 严饬通谕。多有不堪承闻者。公以疏以禀。委婉恳恻。饬 谕至七次。防达亦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50H 页
十馀次矣。 上意稍解。传曰。有所斟量。四囚并减死岛置。 大圣人辞旨惨舒迫缓。自有权度。而使草野狂妄。得囿于钦恤好生之仁者。寔公终始争执之力也。既而前掌令申泰观,李东荣辈相继疏论公营救私党。沮格 成命。拟以不敬之律。 上以人言荐至。终难宽恕。窜公珍山郡。丙子二月。 命放归田里。公归始兴楸舍。琴书自适。无复当世意。丁丑正月。蒙放还第。戊寅冬。荡涤叙用。除都总管,汉城判尹。公疏引乞解不 允。因促教出肃。己卯又拜内医提调,两馆提学,判义禁。庚辰正月八日。感微疾考终于正寝。享年六十有七。是夕红气掩映如虹霓亘屋脊上。讣闻。辍 朝赐赙祭如例。始葬于安山鸟南乙坐原。是年四月。以圹有水患。移奉于始兴康迪洞之先茔下负甲原。配 赠贞敬夫人丰山洪氏。参判旭浩曾孙。学生景谟女。有淑德懿行。生以癸酉。卒以丁巳。墓亦缅祔。育一男根秀。文科前承旨。根秀一男幼。呜呼。卷阿之诗曰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吉者岂弟淳明之称也。媚者信顺嘉悦之谓也。士而思吉。吉而思媚。则君臣之际。治世之象。从可见矣。以公之平生而论公之世。不其庶几欤。始直周庐。为喉院诸僚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50L 页
所邀。倩书启辞。 哲庙使司谒下询曰。入直总管今来在政院乎。予见其笔而知其人。公未尝以一艺名。而 圣意特出于奖劝之不已也。其监蕫摸真。 上亦时亲临。许公以便服进前周旋。三时辄 赐馔。每陪 讲筵。反复陈勉。 上倾心嘉纳。注释之外。多所咨访。史官值公登对。以记注支离为惮。一日 上令公奉抱世子 戏。教曰。世子与讲官同宗也。又同甲也。 上盖家人视公。而公益感激自励。历事 三朝。位跻公孤。而田园不广占。居第不增置。服食无华丽之品。几案无雕饰之观。当官奉职。小心综详。不督责而事集。掌金谷四载。抑私裁冗。捧纳必精。颁给必时。厅隶贡属。至今怀惠。癸酉西仓回禄。公逐日赴衙。鸠工度财。亲为措画。翚革一新。而经用不绌。宣惠衙门及底慎堂扁额。皆公手笔。至于晚年。金吾一着。只手批鳞于 天威严厉之下。奋不顾身。确不挠宪。世然后又知公匪惟处己之谦接物之和。而其刚于内守。固亦有大过人者也。公少而孤。哀毁尽礼。慎终不以贫窭有憾。奉叔父同室。躬执菽水。晨兴必谒庙。退而省叔父。侍立终朝。至贵显不少懈。友于寡妹。资给甚备。同堂诸侄孤贫者。抚恤提诲。克底成立。虽遐乡疏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51H 页
族。眷眷有一室之义。岁趁槐黄。草屦相衔。而必曰于我乎馆。御下亦略细过念旧劳。曲有恩义。及公没之日。自同朝士友。下至里巷舆儓。咸咨嗟涕洟。以为此世不复有如公者。呜呼。是岂无所以而然哉。宁夏于公夙有世好。年虽后进。而获忝同升。尝奉使中朝。偕公往还。接雅襟覵盛美。自谓不后于人。今因承宣君谬托。不敢以不文辞。谨缀公事功言行之槩。以俟夫太常氏取考焉。
 崇政大夫行龙骧卫上护军赵宁夏谨撰。
志文[金益容]
乙亥八月十四日。不佞从 仁寝祼班还。历访石山李公燕巢亭。夜五鼓。城内外鸡喔喔。天星散落。垂曙促膝剧谈。握手临别。顾不佞曰。努力加餐饭。为我谀墓。后三年。拜公始兴楸舍。又明年。公始返闉第。还往相乐也。庚辰正月。公暴风眩不起。既葬。孤承旨君手状公事行。谒不佞刻竁辞。嗟呼向夜一言。特当时怆离缱绻而发耳。岂遽真以此相属哉。虽然公命也。其忍辞。谨按状。 献陵长男讳禔始册世子。后让于德。降封让宁大君。赐祠额至德。谥刚靖。世谓海东泰伯。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51L 页
自是子孙世调荫籍。高祖讳靖胤通德郎。曾祖讳趾光荫牧使。历典十一邑。以廉白神明著闻一世。选清白吏。祖讳远揆荫郡守。考讳海善荫县监。牧使吏参。郡守吏判。县监左赞成。三世 貤诰。用公贵也。妣 赠贞敬夫人高灵申氏。显禄女。以 纯祖甲戌生公。讳承辅字致刚。貌莹神清。仪观都雅。髫龁时。已有成人器度。甫十岁。随大夫人往清州外乡。从塾师受业。值师监穫。辄带书相随。展读田亩间。稍长来往邻塾。风雨不恤也。刻意勤励。文思日进。应科各体。操笔立就。辞达而理畅也。戊子遭内艰。丁酉丁赞成公忧。柴毁几不能支。 宪宗乙巳。擢庭试乙科。胪唱陛见。 上属目称善曰。此宰相器也。即日假注书以副拟受点。自此不算首副末。有拟辄点。丙午六月政。又摄堂后。升六品除典籍。未几连授持平,正言。戊申除弘文馆校理。壬子擢同副承旨。乙卯 驾幸华城。历 奠南庙。以礼房升嘉善。戊午除永兴府使。庚申递授京兆亚尹。甲子连授知申,亚铨,副提学。因除开城留守。乙丑以璿源谱略书写劳进嘉义。除直提学。丙寅仁政门朝参。用揆奏擢资宪。丁卯以前任开留时事被绣诬。责配闻庆。戊辰宥还。授礼判。 璿源殿酌献及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52H 页
东陵亲祭时赞礼。转正宪。辛未复拜宗伯。以 亲临大宗会赞礼升崇政。壬申差上号都监堂上。擢崇禄。除奎章阁提学。癸酉拜议政府右赞成, 经筵日讲官,师儒,典籍,司成,同知事,薇垣正言,司谏柏府持平,掌令,执义,都宪瀛馆修撰,校理,应教,副学,提学,艺苑提学,摛院直学,提学,喉院同副至都令,天官参判,判书,秋官参议,参判,骑省参判,京兆左右判尹,周庐副总,都总, 经筵同知,知事,日讲官,春秋同知,知事,金吾同知,知事,判事,政府参赞,赞成。三为大司空。四除大宗伯。提举 閟宫,内院,典设,典医,宣惠,武卫。而宗亲府槐院。常带有司。奉 命湖左试,伴送使,冬至正使。外任永兴府开城留守。此其宦历也。乙亥六月。上命直捧四疏儒结案。公以判金吾。率僚堂联疏争执。上震怒令政院 饬喻者七度。而公五次陈疏。七次防禀。四易日而后。 天威为少霁。四囚并贷一缕。远岛围篱安置。七月申泰观上疏诋斥。罔有记极。八月李东荣疏继出。于是 命窜公珍山郡。丙子二月。放归田里。三月寓始兴楸乡。丁丑蒙宥还京。戊寅叙除总管。判尹京兆。己卯提举太医。弘文艺文提学,判义禁。 恩诰联翩。庚辰正月初八日。考终于桃渚洞私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52L 页
第。享年六十七。三月葬安山。四月缅奉始兴康迪洞甲坐原。配 赠贞敬夫人丰山洪氏。景谟女。祔左。举一男根秀前承旨。根秀生一子幼。公天性孝友。既早孤。以禄不逮养。恒言涕泪。替事叔父如严君。寝兴务适。温凊朝晡。躬调甘旨。屡十年如一日。廪寡妹。与共衣食。视缌功诸侄犹己出。教养成就之。每早起谒庙。忌齐若俗节奠献。躬视涤濯。至老靡懈。立身事君。用忠荩劳勚。受知 三朝。尝入堂后。三朔不递。以日记四千馀卷改妆监蕫之故。而因 特教也。 天鉴之简拔器使。自新进时已然。及持被周庐。偶入政院。倩写启事既 彻。 哲庙以司谒下教曰。入直总管在政院耶。予见其笔而知其人。 当宁壬申。移摹 太祖, 世祖, 元宗影帧。以监蕫入侍。 上每亲临役所。 命以便服周旋。三时 赐馔。视同家人。以讲官登筵。 圣问谆复。辄出原册注释之外。日昃未退。每令公攀抱 世子。 教曰。世子与讲官同甲也同宗也。寸数为几许。盖前后 恩数之卓异旷绝。多类此。未暇殚述也。繇始释褐至贰卿。内扬外践。固已英蜚茂腾。而循阶摄级。持满而后得。未始特出于周行。既知命以还。遭值泰亨。世所称华要腆膴。朝搴夕揽。蒐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53H 页
罗英俊则嘘成羽毛。振拔淹滞则润蒸云雨。时则持心愈自抑畏。遇事益加谨慎。温巽乎色辞也。缜密乎综理也。及夫平地风涛。横流溃决于所不戒。而挤于闻窞于珍也。则颜貌充然。蹈履坦如。不自知其厄于处也。四累一律成命三宿。飙飓之迅而霆霹之靡烂也。则手擎先宪。泥首席藁。卒之霜雪化为暖煦。瞿滟转而平流。所以格君心而扶世教者。功施益彰彰焉。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靡懈。以事一人。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若公无亦庶几哉。不佞与公匪有里闬葱竹之旧。场屋笔砚之雅。中年托契。晚暮愈密。疑之相质。过之相规。临事制宜。往往不谋而同。辄相视发笑。而今已矣。嗟呼微夫人之为恸而谁。宜为铭曰。
夷逃墨彰。泰逊姬隆。刚靖德让。率兴大东。积冲累巽。归嬴后人。有美贰相。言笑如春。其中植立。玉温金刚。倬彼霄汉。羽仪鸾凰。湖试蓟使。永牧崧釐。居腴若浼。履崇如卑。奎华艺苑。宗伯冢宰。内院剂御。惠局灌会。霆轰电霍。身执金吾。典章铁限。岭海坦涂。彼谗良苦。祸饷名随。角巾燕亭。花药琴棋。贞宜后凋。远遽中税。有友作铭。弦绝之涕。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53L 页
嘉善大夫前行吏曹参判兼同知 经筵义禁府春秋馆事五卫都总府副总管一善金益容撰。
诸宗正卿祭文
玉叶绵庥。银潢衍庆。至德遗庙。都人瞻敬。矧是胄孙。诗礼绳武。自释褐初。望蔚宰辅。 天褒郑重。荣侑及先。亨涂发轫。东璧瀛仙。卿月峻班。暂膺铜绂。欣逢新化。百世一室。倚毗特殊。惟简在心。保釐增华。馆阁兼衔。列于宗卿。委以有司。谱竣书写。会赞礼仪。便服珍馔。格外优恩。选部激扬。讲席讨论。并领提举。平赋诘戎。守法不挠。殚陈危衷。位遇既隆。澹如儒素。享未跻耋。斯理孰喻。典刑云邈。府僚咸嗟。瓣香缀辞。庸替薤歌。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54H 页
诸阁僚祭文
世浚天潢。肇自至德。诗礼肖孙。秉心正直。性度温醇。神标秀朗。释褐蜚英。 天语隆奖。记注赡敏。拟辄 恩点。湖试副诵。瀛职应剡。才踰强仕。卿月进擢。礼沛纡绂。政清琴鹤。初元契合。云衢益亨。职密知申。班峻宗正。保釐旧都。奎衔增辉。论思厦毡。协赞廊庙。编摩修举。暂膺出疆。确不挠宪。屐履俱当。手握铨柄。疏陈淹滞。漕赋裁冗。并辖宿卫。历主文苑。铺张大册。再入龙图。岿然长席。槐棘就闲。邦之老成。有是贤胤。克绍家声。半夜床笫。胡遽骑箕。质诸舆情。梁摧哲萎。壁府裳佩。畴与矜式。阁奠联辞。有泪沾臆。
洪都事彦周祭文[洪彦周]
呜呼。余之获深契于公也。以公之为妹婿之亲也。然而吾妹之丧。今已二十有四年矣。而公之视余。无不如前者。反有所加焉。则公与余之相好。又岂特以姻然者哉。公历事 三朝。位跻公孤。其声名事功之焯耀于时者。人孰不知之也。而若余之于公。自公委禽之夕。至于今老白首。游嬉徵逐。未尝一日相舍。是其知之宜有所异乎人之知者矣。人谓公岂弟祥和。而其秉志刚确。余之所稔服也。人谓公谦退冲约。而其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54L 页
应机明敏。余之所雅钦也。接人也不饰边幅。人谓公然。而余见其雍容之象。动止之自中矩也。涖事也不喜更张。人谓公然。而余见其通鍊之局。施措之皆合理也。是以公已自释褐之始。入堂后处经幄。率以称职闻。既而当 新服之会。膺特达之眷。望实深隆。履屐俱适。历试于铨衡藻绂之华。委寄于经赋禁旅之重。公益小心谨慎。殚竭忠虑。而戒盈惧盛之意。屡形于言外。及夫金吾 传旨。天威震叠。而公能抗辞力争。使士气不至摧沮。 国脉赖以维持。岂不诚伟且毅哉。至于居家。日必晨盥谒庙。事叔父如事亲。贵至金绯。而问寝视药。一不使家人替劳。袒免之族。茑萝之属。亦必曲尽恩谊。使之退无后言。古所称内行淳备者。真公之谓也。僚友之际。谈论款洽。公亦有矣。而得失雌黄。科宦蹊径。不设于口。尝在玉署。伴直数月者。亦不闻一语及此。事有急遽。以安详而调娱之。人有忌忮。以容默而消弭之。镜不为尘。渊不为波。虽清修洁特。以与物无忤。故捐馆之日。上而朝之卿士。下而里巷舆儓。莫不咨嗟以为公之后难得如公者。呜呼。人或以区区势利。欲得人之终始慕悦者。其能然乎。公素康强无疾。一夕之间。遽尔皋复。计公生年为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55H 页
六十七岁。而月日实数。才不过六十五耳。以公纯懿。未享遐耋。虽不无憾。余窃鹇公之家。自幸窝公以下三世厚德。贻庆衍休。固已食报于公。而今公之子克趾厥美。蚤岁扬显。孙亦方孩。颇见步骤。意者公又留不尽之福以待后人也耶。但余蹇拙寡偶。平生依仰。惟公是已。饥冻之恼。向公而诉之。婚丧之窘。就公而谋之。琐细烦冗。殆无虚日。而公辄眉不少皱。蝇头作字。亲自裹送。余将以先世邱垄之事。稚孙成就之望。皆举而托于公。公今已矣。余生先于公有年。其为馀日。亦复几何。而从玆以往。谁与为诉。谁与为谋。天乎天乎。奈何乎余。言虽有尽。意则无穷。公其鉴此否乎。呜呼哀哉。
沈清风东晚祭文[沈东晚]
呜呼痛矣。凡人之逝也。为之哭之者。不惟为逝者而哭。乃有为自己而哭。哭则一也。皆出于平日情之深谊之厚也。今我之哭公。非为公而哭。即为我而哭。呜呼痛矣。念昔我幼时无家。奉吾先慈氏。寄在于公之门。而公少于我四岁。则公之幼幼于我矣。游戏也受学也。未尝一日相离。且其时公之家甚贫。屡空者多矣。公之先妣从嫂氏其于我也。不以媤姑母之子视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55L 页
之。而虽些少食物。饲公则及我。我但知受食之为好。不知怜我之孤幼而曲施无间也。我之孤负于公之家者。宁不自愧。弱冠以后。始为离居于相望之地。研椠同苦。逢辄相问者。即朝食与否矣。公则年踰三十。幸为释褐。滚到于宰列。伊时闷我续弦之初。又不能依家。为我占得一小屋。使之奠接者。亦近十年矣。贱齿始踰五十。乃得筮仕。自内职及外任。至于今公私之间。疑事与难事。开我之愚。牖我之迷。备尽无蕴。惟公而已。今焉已矣。今焉已矣。乙亥秋。公适被 恩谴。谪于珍山。丙子春。余新莅玆邑。即地受由。往于鵩舍。则初逢无言。相看有泪。我为公长沙之泪也。公为我西河之泪也。呜呼痛矣。自公之即蒙 赐环以后。再昨秋上京。与公相对。不过数次而已。那知面诀在三年前。书诀在一月间哉。呜呼痛矣。顾此险衅之命。宜死不死。又以衰朽之质。欲归未归。然而外任之年恨渐近。此邑之瓜期将满。解绂而赋归。亦无几矣。馀年未知馀几。而与公相遇于泉下之前。踽踽焉凉凉焉。若无所依庇者然。吾所以哭之者。非为公而哭。即为我而哭。呜呼痛矣。公格所拘。私谊难伸。靷不得执绋。窆不得临圹。百忙中草草搆得芜语。略叙悲怀之万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56H 页
一。前期送伻。古人所谓百酸搅肠。音容如生。玉树埋于地中。何嗟及矣。玉山倾于江上。将安仰乎。呜呼痛矣。灵其知耶否耶。鉴此数行之辞。歆玆一酌之奠。
申主簿学休祭文[申学休]
呜呼。小子生未成童。遽失所怙。零丁孤苦。靡有仰庇。在家而依祖考为命。祖考尝抚小子泣曰。汝既孤露矣。家居虽有诸父之训。出门顾汝而覆汝者其谁。汝移事父替事某。盖心托于公也。小子自承此教。铭于心肺。及长游京而拜公于本第。公闷其孤而垂怜焉。无间己出。公之胤承宣。亦既终鲜。情若同己。呜呼。小子今日之成就仕路。衣食奠居。皆公念攸暨力攸及也。公之视如子之心。可谓至矣尽矣。而小子之父事公之道。未知果尽也否乎。此则小子之私情也。若其视家而详和。对人而温雅。与物而无所畦畛。立朝三纪有馀。滚到贰相之位。身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然至于办得大去处。虽雷霆震于上而不挠。岭海逼于前而无怵。士由是恃之。世以此多之。此则国人之公言也。以若异禀。宜济大耋。而胡然一夕。奄捐馆舍。俾小子永抱无穷之痛。而国人举切殄瘁之哀哉。天乎人乎。呜呼痛矣。昔苏长公祭欧阳文忠公之文曰。上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56L 页
以为天下恸。下以哭吾私。今小子之于祭公之文亦云。呜呼哀哉。
成别提仁镐祭文[成仁镐]
往在己巳。公赋皇华。余忝副幕。载之后车。及到浿江。始承公颜。款洽过望。和气一团。芝诲谆复。充然有得。晨夕起居。心悦诚服。正色率下。一路肃然。芬华声色。未尝近前。万里原隰。终始靡懈。五旬留馆。温存谈话。游观专对。三百其诗。归橐如洗。素规自持。城南古祠。节迈孤竹。历世相传。其下筑屋。乔木成荫。硕果不食。公乃挺生。克肖先德。早岁蜚英。出入经幄。历扬外内。偏蒙 恩渥。保釐菘阳。树之风声。 王曰嘉乃。爰拣奎瀛。掌铨平衡。按贡均赋。位跻崇显。泊如寒素。绳法不挠。否而旋泰。殚诚三朝。际玆晠会。淡泊一生。诗礼百年。白发韶颜。望之若仙。左图右书。一研一笔。松菊其径。芝兰之室。晚生于公。深感知己。有怀辄往。投辖倒屣。有酒对酌。有诗相和。顾余庸陋。常何切磋。去腊晬辰。猥挹寿樽。喜气如神。笑语抵昏。临轩送余。馀怀惓惓。病未拜岁。悃结方寸。文星失彩。遽闻骑箕。不慭一老。天胡忍斯。风流文雅。无迹可寻。白首来哭。有泪盈襟。欲诉衷肠。冥漠苍穹。拜奠菲仪。悲怀无穷。呜呼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57H 页
哀哉。
丹城儒生权在恒祭文[权在恒]
呜呼。恭惟先生。维岳淑气。为国伟器。挺天之赋。韬世之思。至德古宅。清风亘宙。幸窝洋漠。于赫诏后。公惟善述。一家勒成。体用其道。忠孝其行。自幼志学。力践是师。棐几有暇。涵养自怡。风月之趣。图书之志。斯文有光。叔世斯砥。发为文章。掷金撒玉。施诸经纶。庙胜石画。历扬清显。秩登台府。大厦之梁。颓波之柱。蚍蜉自远。无缘撼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赞化勋业。式是昌时。矧惟处泰。包荒不遗。立的来射。大庇其思。嗟芹池物。亦在及波。念昔吾祖。受知幸爷。今见遗集。密意相加。肆名先隧。公辞不得。获多幽阐。篆佩曷极。顾惭藞苴。进未立雪。萧邱之火。庶望暂热。斯门不禄。木稼催告。天不慭遗。 上心震悼。寿不称德。三平七纪。无所稽疑。何所仰芘。贤器泮长。恪守青毡。更欣依归。讲谊如前。路修诚薄。今始匍匐。素帐展瞻。警咳永隔。再拜长吁。海山缥缈。景星凤凰。那地仰睹。敢庀瓣香。下哭吾私。不昧尊灵。庶鉴歆斯。呜呼哀哉。
星州吕监役奭奎祭文[吕奭奎]
山嵩水河。古人壮观。我于我公。曷敢蠡管。至德馀荫。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57L 页
百世琮璜。朝野令望。颙颙卬卬。造化虽公。物得如私。不我以野。随事提撕。至言谆款。不畦不畛。悃赤流出。如一家人。仕道多枳。东人见衮。范汝寇杭。古所不免。在闻在珍。余尝往候。胜昔髭发。莫有怨尤。于时我豚。有事南省。西氛适猖。满道多警。公乃诫余。外物何物。弱子远道。此行可勿。我时不遵。今思诚感。年来贱躯。病安坎壈。落落云山。不期自阔。梦想虽劳。仪容莫接。所恃仁寿。百年在前。哀我无禄。公归居然。南峤巷哭。此襟愈湿。今玆之来。万事殊昔。呜呼恸哉。
河江界兼洛祭文[河兼洛]
呜呼。公以至德之世胄。列宗室之周亲。位跻崇禄。名显朝著。眷眷乎其爱君之深。断断乎其忧国之勤。周旋密地。宠迩耿光。不动于声色几微之间。而能弥缝衮阙。对扬 宸猷。赞晠世隆熙之美。不沽直不要誉。是以其嘉谟懿勋。盖有人所不及知者。而公亦处之如愚。守之如拙。不欲以皦皦自居。居家有法度。日必冠带晨谒于庙。祭祀必诚。教子以克趾先烈为准。暇以书籍自娱。盘盂蔬水澹然。不以为意。延接儒士。与之古今。娓娓不厌。未尝以尊贵自居。虽庸愚微贱。各尽其欢。一于和而无失。此所以得君之心。荷天之宠。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58H 页
虽间遭谴斥。而竟知其断断无他。旋蒙 宥还。益加倚仗。风云感会之契。终始靡替。至远近韦布之善谈论者。莫不以孟献子之忘其势为比焉者也。虽然此在太史氏秉金管而张大之尔。岂容区区覼缕于其间也。顾哭吾私而已耳。窃自惟索性无状。以材则袜线耳。以品则韎跗耳。以踪迹则遐陬疏冷耳。一被见知。偏加谬爱。奖砺之拂拭之。痒疴寒暑。无不相须。而特以志气投合为喜耳。非若世之为朝暮市而以互有丐请。为面前沾沾地耳。一自西归。颓伏穷庐。阻候轩屏。殆将十年。犬马之质。渐就衰朽。方评花品石。课儿戏孙。歌咏 圣恩以乐馀日。而每念公天禀既厚。筋骨坚致。寝膳不损。善仁之报。其将以耆以耋。嶷然为 圣朝元老。而裨 宗社无疆之休。此生未死。尚幸有以一瞻颜色。温平生之款。岂意造物者之猜剧至此。而遽令人事之一朝而千古也耶。呜呼。疾病而不诊视。长逝而不临诀。窀穸而不与乎斩板负綍之役。虞及祥焉而不致乎载札执燔之列者。是路人也秦越也。以平日之最厚。而为路人秦越于今日者。虽欲谓之不辜负得乎。然而公之明。其亦有烛谅财恕乎冥冥之中矣。星霜遒迁。筵几将撤。音徽典型。从此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58L 页
益窅然。北望号咷。欲从曷及。单觞寄忱。辞不达意。灵爽昭森。勿惜歆纳。呜呼哀哉。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59H 页
挽辞[沈东晚]
新年信息急开书。书出除前讣月初。半晌无言还丧魄。至今疑信梦中如。
涕洏沾臆更吞声。回忆昔年葱竹情。我是叔行君是侄。白头先哭独馀生。
亭亭双桧立如门。至德祠前柯叶蕃。树老百年人亦老。人今何去树犹存。
自少同研暂不违。忘饥长夏汗沾衣。哀今八座丹旌字。一到青山万事非。
思君欲见往湖南。鵩舍相逢泪共含。临别不如初不访。天涯又是属春三。
高门积德发于公。华爵联翩 圣简蒙。孤子哀号归莫恨。传家犹守故家风。
稚孙呼祖立窗前。不识堂中设几筵。抱得常时应有鉴。英灵亦信后人贤。
哀哀别有断肠人。二十年来奉栉巾。一声长叹千行泪。燕子楼中寂寞春。
朝夕源源共对床。茶烟才歇又茶汤。赋归他日吾何适。不是桃溪道路长。
薤露歌终远莫追。落花啼鸟总堪悲。可怜寒碧楼中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59L 页
客。挥泪东风寄挽诗。
     沈清风东晚哭挽
挽辞[张锡龙]
山斗蓍龟众望崇。知公公耳哭公公。惠宾馆阁 三朝老。忠孝浚源百世宗。从来忧乐先天下。阅去炎凉自己中。未识泉台如此世。重逢韶竹旧衿通。(韶亭赵判书,竹下崔判书间年下世。故末句及之云。)
     张参判锡龙云田挽
挽辞[河兼洛]
至德遗祠万古风。西周伯仲又吾东。荣芬非是家谟在。其奈昌辰不舍公。
崇礼门前南庙南。为谁清跸驻 銮骖。请看荫门松桧翠。认公忠荩可尚参。
玉署金闺扬历日。东铨贰宰典枢时。密勿疏章文石陛。将教左海际雍熙。
千里关防暂佩符。暮年留相又菘都。九卿试郡萧溤翊。 圣主深知庙略纡。
明时公议未全伸。白首遐乡泣玦臣。谁识 三朝恩遇地。重罹天谴瘴江边。
金鸡一唱早还乡。种药莳花晚计长。独有满腔忧国念。常随老泪尽沾裳。
居家乐善古刘苍。静处愔愔坐炳香。宁随用舍渝吾分。一任名场世态凉。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60H 页
清晨巾服谒先祠。孺慕深诚老不衰。佳谟岂独高门范。足为中都子弟遗。
名门国器克承家。翰苑芹宫一世华。却想燕巢亭下路。戏孙来赏海棠花。
长时文酒设宾筵。仲举家中榻不悬。儒雅风流辉炳地。能教多士共争先。
忆昔西闉旅宦踪。栖遑竟日有谁逢。幸借阶前盈尺地。青云激仰便嘘胸。
才疏樗栎视琳琅。每听良箴独拜床。岂特谆谆当世务。推之家事亦仔详。
有机相禀有疑询。见爱浮于骨肉亲。三十年来如一日。吹嘘何地不陶匀。
荒陬拓落祗堪怜。陪诲轩屏已七年。惟有满函书幅在。三时珍玩奉周旋。
前冬一札倍兴吁。无故那能岭路逾。私心惟祝期颐寿。更望他时此意输。
所珍翁卧青山巅。夫子胡然遽上仙。从此更无依仰地。吞声恻恻满洟涟。
     前府使河兼洛挽
挽辞[蔡思钦]
至德古家公又贤。耸人声价斗南悬。土阶无怪同寅
石山遗稿附录 第 560L 页
佐。天录旋从太乙仙。幸有佳孙垂后庆。应倍 列圣续前缘。可怜亭燕巢何处。依旧东风宝树全。
     前正言蔡思钦挽
挽辞[权在恒]
大东耆德暮乘箕。三管笔家赞一辞。忠孝传谟今赫世。诚明立道古贤师。琴书黼黻曾辉映。廊庙山林共涕咨。晠代屏幪嗟不复。敢将先谊奏深悲。
     丹城权在恒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