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云冈集卷之七
云冈集卷之七 第 x 页
云冈集卷之七
 附录
  
万和亭题咏[李钟祥(定轩)]
幽居何必万山深。咫尺亭台接屋阴。子孙僮仆应声集。水石烟云即席吟。元无俗物来侵坐。中有高人独整襟。自叹平生鸠拙甚。羡君妆点好园林。
万和亭题咏[洪健厚(知郡)]
宿雨初晴净洗颜。四围苍翠几回湾。谁知沮溺能逃世。谩想巢由欲买山。林樾百家鸣吠里。烟沙十里画图间。清风满载行人袖。鱼鸟徘徊未老閒。
万和亭题咏[张福远(县监)]
剡湖深处是君庐。积气朝看万和(坪名。)墟。此地端宜仁智乐。主人常读中庸书。龙藏古壑灵云湿。凤翥高冈瑞日舒。我屋聋川同此趣。一天光景好鸢鱼。
万和亭记[柳定斋(致明)]
道州。古称多名山水。为西南奇伟秀绝之地。而云门一带为之最。沿溪数十里。明潭脩濑奇岩异麓。往往错置星列。而剡溪一曲。又为之首。剡溪下上。如曲川风雩之台。逍遥云树之亭。与夫三足,愚渊,仙岩诸胜。皆经先贤杖屦。而为灵真绝特。望若十
云冈集卷之七 第 694L 页
洲三山。而朴氏之居于此。已累世矣。即其所居之西而有一邱焉。凤渊之水。湾绕其下。而弄珠山不世岩。又呈奇攒秀于左右前后。朴君时默。搆亭于其上。而扁其楣曰万和。以寓徜徉自适之趣。夫以剡溪之美。擅道州之胜。而斯亭又独专剡溪之美。明沙玉砾之浩㳽。苍厓绿水之悄𦹤而演迤。烟云杳霭之朝暮而异趣者。一寓目而尽取诸庭户跬步之间。则其所有不既富且多矣。而今颜之以万和者。果何取焉。噫。君之处是亭也。振衣而陟冈。倚筇而弄波。则凡琮琤于耳璀璨于目。万象之交骛于前者。无非吾心快乐之妙。而及其兴阑而返。则一室虚明。左右图书。诗酒宾朋。与群品而偕和。欣然有自得之味。以是而终老焉。则是亭也。固得君以著其胜。而君又因是区而助其和乐快适之趣者。可不颜之以万和乎。且君有四子。日寝处于其中。承颜顺志。不失导养之和。怡色下气。无有叱咜之声。则彼烟霞云物之区。郁然为一气冲融之乡。是岂不亭观之幸欤。聊以为之记。而勖朴君父子云尔。定斋病叟。记。
万和亭记[李源祚(凝窝)]
云冈集卷之七 第 695H 页
道州之山。自云门东迤北袤。巃嵷秀拔。出峡三十里为万花坪。沟塍一望。䆉稏满亩。两水夹山而行。历孔岩石梁诸胜。到仙湖为龙岩为凤渊。坟衍融峙。汇潭澄碧。其上有三足,逍遥两先生祠。祠之西数弓许。有村曰剡湖。朴氏世居也。水到村傍。益大而驶。渟泓演洋。一面岩壁如削。可矶可台。朴友辉道作亭于其址。扁曰万和。余尝登眺而觞而乐之。辉道请余记曰。坪名万花。亭临其上故名。而改花为和。窃有取于敛华就实之义也。余惟和之义甚大。天地位万物育。是中和之极功。非草茅衡宇之士所可拟。辉道曰。余何敢云。然尝观中庸饶氏说曰一家有一家之天地万物。夫妇臣妾人人各得其所。此一家之位育也。余不敏愿学焉。实未副而名先焉。僭也。余敛衽曰。闻子之居家处族。能轻财好施。奉先以孝。教子弟以义。此亭之所以名也。虽然徒名不如志。徒志不如学。辉道贮书满架。𨀣慕古人。试于暇日。登亭而默省。体道妙于流峙动静之间。使一团冲和之气。恒存于胸中。然后方不愧于万和之名矣。若夫曲栏回槛之结构裁制。玉溜笋峰之呈奇献巧。览者当自得之。言亦可不言亦
云冈集卷之七 第 695L 页
可。是为记。
万和亭记[许传(性斋)]
清道之云门。山之名者也。元气之所磅礴。巨灵之所盘踞。其南曰剡旨。滁之环皆山。而武陵之旷望平陆兼之矣。沃野十里。润屋百家。朴氏之里也。居中最胜之地。有新亭。临于苍壁之上。后园林。左闾阎。右溪潭。溪曰若耶。源出于月城之西山。南驰百里而近至此成潭。潭深无底。澄泓可舟游。游鱼泼泼。榆柳阴翳于汀沚。花竹藻绘于阶庭。所谓除是人间别有天者。是也。饮而乐之。顾谓主人曰。天之于人。虽物之至微者。有命存焉尔。昔余行过此地。只见荒林茂草。天地之生几甲子。何无一人卜筑于此。朴氏之世几云仍。又何无一间茅栋于此。有若悭之秘之。以待于今也。夫家国之大小虽殊。基业之创开相似。主人之意匠规度。此可以验矣。庋书千卷。每令寻仲尼颜子所乐。置酒一壶。自以为无怀葛天之民。宠辱俱忘。是非不到。然后歌瑟过四子之家。花树会十世之族。朋来则尚论千古。客去则静观万物。夫奚但元亮之成趣。长统之乐志而已哉。三公不换。神仙不远。其此之谓也。愿闻名
云冈集卷之七 第 696H 页
亭之意。取诸乾之大和欤。庸之中和欤。孔夫子之太和欤。程夫子之一团和欤。抑心和气和形和声和天地之和欤。主人曰。吾岂敢。吾岂敢。亭之西曰万和之野。因以名吾亭。余笑曰。万和则向所言群和举之矣。
万和亭记[柳畴睦(溪堂)]
万和亭。朴辉道别筑也。在道州云门山下万和坪。去其家西北十武。辉道以花与和声同。改花为和。环亭山林溪潭郊坰枫壁荷沼之有万其具。无不相和。为奇于窗楹阶庭之间。真绝胜也。上年。辉道尝来余江上。索一言。诺而未能。及此南觐。逶路入山。过辉道于亭中。时当穷腊。岁华青荧。冰雪塞户。辉道坐明窗下。只与数学子。拥数块熟炭。随分讲说。又是梅花消息。略绰方好。对之令人不觉盎然袭薰和意。余于是窃叹于心曰。何修而栗烈也而其和也如是。吾闻辉道事亲愉。处家湛。亲族睦。接人厚。其果有本矣。推此而类之。其万可知也。辉道申其请。余遂欣然书此。并溪山之胜以为记。噫。万者。数之最大者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大数达道。自有当处。今绎万和之义。而一语或涉于此分。
云冈集卷之七 第 696L 页
吾与子俱见诛于斯文矣。辉道曰。唯。
大庇精舍记[李参铉(钟山)]
大庇。山名也。一名大悲。大庇。杜草堂诗语也。大悲。释迦如来大慈大悲之语也。而如来与吾道异。当从大庇云尔。朴斯文时默。构一精舍于大庇之下。为藏书讲学之所。古所称藏书之山房也。余三载于南。交知不广。未有一契于斯文。且暂过鳌山。未识大庇之面。山与人之为如何。虽未能言。而斯文之子在馨。一日抱刺来访于玉灵楼。求余精舍之文。百务倥偬。奚暇于文字之役。而颀而伟。谨饬而儒雅。外质朴而内文明。斯文之典型。此可知矣。山之名曰大庇也。山之斋曰精舍也。精舍之取名于大庇者。必有义焉。昔杜工部。以广厦千万间。欲庇天下之寒。而徒费心上经营。不过是空中楼阁。而斯文则不然。以数架茅屋。贮书若干卷。教授一郡诸生。其所庇覆之功。岂不有大于诗人夸大之言乎。此大庇精舍之所由作也。是为记。
丽泽堂记[李钟祥]
道州之云门山。为山南之最殊胜处。然盘据于其间者。惟仙道之观。释子之宫。而渠所谓南能北秀
云冈集卷之七 第 697H 页
者。晨夕鸣鼓聚徒。以观缘业诵咒偈为事。而环一山数十里。吾儒弦诵之声则寂无闻焉。道之人士。为是之慨。乃僦废佛院大悲庵之基。筑五架精舍六间。名之曰丽泽堂。以大为一方生徒肄业游息之所。而堂前后佛石祇树。皆变易以命其名。以新一山之耳目。甚盛举也。本邑当 国朝郅隆之际。名硕辈出。如濯缨,三足,逍遥堂,警斋诸贤。接武而作。道义以相讲劘。风节以相淬励。而挽近以来则芬猷少替矣。而为士者。犹知崇儒学远奇邪。知所用心也如此。此丽泽堂之所为筑也。丽泽之义。本于大易重兑之象。而兑者。悦也。天下之至可悦者。莫如朋友讲习。故圣人取象焉。而其义则传,本义尽之。今无容更赘。然余观今之郡学乡塾。非无聚士肄业之事。而习尚所驱。其所治者。不过声病并俪而止耳。虽或进此而有讲学之名。亦皆草草聚集。旋鼓旋罢。不见其有从容讲习之乐。而反为不相悦者所诟病。其故何也。郡学则有法制之拘。党塾则或不无灉濋同异之别。今是堂则约中诸员。无一非同营合志之人。而相与共为此矣。则事所当为。意所欲为。孰有以沮败之者。南山之兰。即北
云冈集卷之七 第 697L 页
山之兰。而朋徒响应。园林日长。是所谓如意处如意人也。愿同修稧事之佥贤。念此林𦤎之幸。即又知友道之至重。春秋会事。勿以拍肩执袂诗酒淋漓为可乐。而留意于四子,心,近,节要等书。从容讲讨。互相灌输。而辨论之际。毋守己残以妒真。逡逡然以相观而善。为讲习之究竟法。则斯不负名堂之义。而渐涵之久。将见云门一区。蔚然为文学道义之薮。岂不美哉。恨余老病蹩躄。未获登斯堂而接馀论也。堂始役于 上之即祚四年丁卯。粤八月十日工告讫。而终始主其事者。朴君时默甫也。堂之基址则朴君尝酬其价。以图辋业者。而以其地宅幽而势阻。便于讲学。故与乡人共之。营立是堂。实古人捐基建学舍之意也。是不可以不书。故因附著之。
书玉兰斋节目后[郑墧(进庵)]
天地间㟴𡾊浑噩奇玩异胜。多在穷荒僻寂。不遇于人。终为閒旷之地而已。孰识其名而传之哉。然烟霞泉石。真有别天奇胜。则虽幽邃而悭秘。自然表著。如蜀中之山。遇子美而生色。楚南之石。遇子厚而著名。有同贤人君子遁世无悯而令闻彰达
云冈集卷之七 第 698H 页
矣。余闻东南有龙门会稽之胜。其郡道州。其山大庇。会稽之山阴。有玉莲峰。峰下结斋而名之曰玉兰。管领得山水之最佳处。于是乎山益高而地益美。岂不遇于人而然哉。忠信魁伟之士。栖止讲究于其中。世所称云冈子朴辉道其人云。吾乡有丹山塾。先父老仿玉山故事。设讲学之规。余适忝其任。乡之少长咸集。有客蹑孤云躅。溯红流而至。终日端坐。听讲说不厌。岂无纰缪不契于心。而默然若无所能。乃向闻辉道甫是而隐遁脊脊之名。诚不诬也。及解携。致绵川志一沓。求言于墧。顾蹇浅慵陋。不足以赘。而辞不获。遂一回奉览。擅幽揭潜。实为玆山之幸。且云冈子自序自大担夯志伊学颜底意。则山之遇人。非直子美子厚辈假文章而擅之也。亭榭之颂与识。尽出当世之搢绅。草蒯一布衣。非古之明允。未可以参。玆土之某邱某壑。非筇屐之所尝及。则殆类龙肉之坐谈。未可以摹状。况前人之述备矣乎。及读其节目十四条。竦然而起。肃然而敬。然后始有可言之地矣。吾闻。看山不登泰顶。无以知天下之大。观水不入沧溟。无以见潮吞之势。必高着眼大做脚。穷其本极其源。方可
云冈集卷之七 第 698L 页
到山水之真乐处。然则其道何由。读白鹿洞古规。敦彝伦而兼知行。读吕蓝田乡约。崇德业而美风化。依胡文定朔讲。博其学而详说之。陈古灵之四禁。退陶翁之六条。研究精深。革旧染而端其本。乃登玉兰斋上。周览大庇之全体。则山之静水之动。皆吾性分中仁智。而不为外物中所挠夺矣。云冈子谨以厚。简而讷。去华而实。恬声利而好读书。段段有实得。于篇中诸条。多见其所造不易。而若其精纯微密之地。则进进有奇观。未可以一就可致。窃有反躬不逮之心。而效古朋友偲切磨砻之谊。益勉夫进篑之功。指山问曰。大庇之遇云冈。不其荣乎。云冈子隐于是而好行其德。乡䣊宗亲各得其庇而欢颜焉。则云冈之于大庇。亦不负云尔。
大庇洞山亭记[李震相(寒洲)]
昔杜子美欲得千万间广厦。大庇天下寒士。而不能。固瀼西一小屋以庇其身。此空言也。苏子瞻作大悲阁记。张皇佛旨。以助其澜。此躗言也。空言无补于实事。躗言无损于实体。而紫阳夫子。于杜则许之以稷契辈口中语。于苏则斥之以妨道术败风教。诚以君子之心。以万物为一体。虽处穷阨之
云冈集卷之七 第 699H 页
中。而不忘经济之念。彼佛氏者。直以荒诞之说。诱人以祸福。其所谓慈悲六道。适足以陷害众生。为吾儒者。当如淫声妖色以绝之。何可肆为异说。抱薪而赴火哉。道州之云门山。旧有大悲寺。缁徒之此焉逋薮几百年。寺久而圮。缁散而废。吾友朴辉道。尝过其墟。喜其泉石之奇。捐家赀占取之。仍建精舍十数间。以为暮年藏修之所。乐与意中人逍遥觞咏。讲讨坟典。间尝奉议于我叔父凝窝翁。革其大悲之名而揭为大庇之扁。盖悲与庇音相近而儒佛邪正之分截焉者也。辉道以近仁之姿。有向学之志。拨家务忘世念。每日整衣冠生腰坐。矻矻读古人书。不以老自懈。固已瞭然于消长之理去取之辨。而且其平日轻财好施。域中之寒者求衣。饥者求餔。踵相接于其闾。受其庇者。殆不胜数。所居之南。别构万和亭。窃取中和育万物之旨。入其洞登斯亭者。心广神怡。咸得其自在之和。辉道之乐与人同。不徇己私。亦可谓好义之笃而求道之勤也。又能以苾刍之窟宅。变之为弦诵之区。将使后来之人。皆知邪说之当辟。正道之当遵。则其庇物之功。不止如广厦之于寒士。而心上经纶。盖
云冈集卷之七 第 699L 页
将千万间而不已也。结稧群贤则王右军之兰亭。藏书万轴则李公择之山房。香山结九老之社。竹溪设六逸之会。此固辉道之能事。而如又进焉。则习静养心。为罗仲素之罗浮。读易玩理。为邵尧夫之百原。况吾朱先生武夷故事则壁上之图。案头之志。尤所常目而寓慕者也。辉道倘能扩其所已至而勉其所未及。从事乎全体大用之学而驯致乎成己成物之功。则虽使吹倒亭子。掀却卧房。不害为堂堂地自在。到此然后。方可论大庇之义。盖人生宇宙间。事业无穷。小而一身之康济。一家之整理。大而四海之平治。百代之贻谟。何莫非分内合做。而尤有大焉者。吾夫子之继往开来为万世开太平。是已。彼工部之诗。特出于一时之空言。而亦只是尊主庇民之意。未必有见于圣贤传道之功。辉道之易悲为庇。实有其事。非空言也。而尚恐自安于近小。无庸更进于远大也。辉道老韦布耳。倾囷之惠。未必帲幪乎率土。炳烛之工。未必炉鞴乎后世。而谅渠日孳之志。亦不容不知此义。遂为之言。
挽诔[许传]
云冈集卷之七 第 700H 页
逍遥十世裕垂昆。诗礼家庭忠义门。君以是孙承是祖。身无择行口无言。
云门矗矗洞天深。物外悠悠自养心。邹鲁儒乡几师友。唐虞圣代独山林。
长子登庠已老成。诸孙就傅又英明。昌门馀庆如君少。回笑人间分外名。
挽诔[李敦禹(承旨)]
同省同志气相求。长恨山川路悠悠。土木形枯吾已老。黄虞世远子益修。仙滜雨散金沙梦。和榭风惊玉树秋。旧约云门今已矣。菊花时节送君輖。
拙计菟裘在晚邱。多君高义远相周。莫医田子膏肓疾。能济朱翁窘束忧。六伟虽成谁与乐。一书那意未承酬。残年坐唱相虞曲。遥望南云泪满眸。
挽诔[李瑀祥]
笃好吾兄弟。真如逐臭翁。先兄丧逝后。向我尤憧憧。
士穷人鲜附。密友亦疏逖。而我穷之甚。君能交不易。
挽诔[李在穆]
云门深处有高士。德义温温老六祀。满架图书常
云冈集卷之七 第 700L 页
目优。一方时教笑糠秕。
逍翁遗躅后人嗟。寥落毫芒散古家。留待后孙勤摭绣。云林九曲更生华。
挽诔[李文稷(监役)]
忆曾驱马访衡门。竟夕虚襟笑语温。邹鲁乡中薰德士。逍忧堂里袭休孙。有时筇屐风流社。半世耕农窈窕园。满架诗书欣有托。却怜诸子典型存。
挽诔[李相善(监役)]
家行南州望。声名北斗悬。烟霞饶别业。珠玉满遗编。一见欣倾盖。遐游恸各天。何须道逆境。鸾鹄尚联翩。
挽诔[崔世鹤]
鳌山一居士。标格出等夷。天然脱雕刻。咸推大雅资。千箱腹里书。足以经纶为。七尺枥上驹。足以青云驰。朱紫徒眩眼。不欲染素丝。考槃在何许。云门西上枝。千䯰争櫩角。一带映笆篱。冈云笼万和。渔樵谢明时。茝兰以为佩。松桂以为期。孤栖何所乐。幽赏良满玆。投纶归午艇。抱琴送落晖。青灯生夜壁。整衿对残丌。谈理非龙肉。研经是化机。永言终不告。此意竟谁知。我欲叩云扃。愿言探玄微。高躅
云冈集卷之七 第 701H 页
不可攀。周遭路多歧。寂寞空山里。何人弄馀徽。窗兰春更绿。遥忆不胜悲。
挽诔[李观熙(进士)]
仙湖之水云门出。先生家在湖上住。先生有志窥姚姒。先生有道乐农圃。人知不知于我何。山林晚节殊地步。昔我王考归布川。长书短牍倾情素。王考许以忘年契。庵颜亭额期岁暮。此事于今宁复得。鸿雪苍茫剧乌兔。长洲皓月独怅望。幽谷香兰为谁嫭。寂寞南州儒盟寒。风流扫地空户屦。最是满箱玄经草。一家渊源童乌付。顺且宁兮公无憾。寿不称德天曷故。呜呼一掬残年泪。寄向南湖秋洒雨。
挽诔[李]
云山松柏郁苍苍。拟作渠渠厦栋梁。不遇良工终自护。还同社栎老高冈。
云江白石揔渔矶。璞玉中藏自蕴辉。早岁若逢和氏采。能成庙器奈时违。
江山好处卧高人。管领江山作逸民。不失吾儒真率态。弄月吟风养我神。
诚敬堂中诚敬心。一生诚敬是门针。眉端不染浮
云冈集卷之七 第 701L 页
靡态。竟日明窗坐整襟。
皤然须发老江亭。鸥鹭盟深忘我形。人去亭空江日暮。白鸥何事独虚汀。
挽诔[黄在恒]
凝川归路借奇缘。赍刺登门十许年。垂诲咛叮多感慨。仙湖遗躅尚依然。
端详岂弟又淳真。忠义家中第一人。终知吃紧中庸道。活泼天机万化春。
挽诔[黄在英]
云门山色梦中青。一点文星是福星。终日钦钦知好礼。穷年矻矻想劬经。洗心真乐优游地。庇士高风特起亭。十世交情方转密。未承颜范涕先零。
挽诔[郑墧]
云冈子。吾晚交也。七年前。遌丹山社。才得一面而罢。相拒远。未得更伸修好。而有时递鳞翔。必致庆吊之礼。而我不得考其所存。仍东来士友。辄问云冈则曰。之人也。谨以厚。简而重。富而德。实今之古人云。余闻其言而质之所见。如君者岂易多得。君尝求玉兰斋后叙。视而绵川志一页。反复䌷绎。诚读书好古之人。而所揭十四条劄录。皆先贤实地
云冈集卷之七 第 702H 页
上著脚做将去者。岂直谨厚简重。好行其德而已哉。然谨厚简重。体也。好行其德。用也。体用备而文之以十四条贤劄。则云冈子。迨庶乎君子人也。年六十二而没。庭兰四茁。霜遒其半。元方参琼林之宴。天之报不报。亦可谓参互矣。宁不悲哉。遂为之辞曰。忧堂四珠之世。十四忠义之族。道州仙湖之滨。丌古书而毣毣。忠厚简重。讲信修睦。大庇山下玉兰斋。咏考槃而友鹿。中寿兮厌世。御霞车兮岱之麓。回顾人世知己少。挂弦琴而瑟缩兮。
挽诔[张锡龙(参判)]
夫德之修之于身而责报于天如持左契。余于公见之。公有二亭。扁一曰万和。二曰洗心。斯言也。岂偶然乎哉。经曰。和也者。天下之达道。心和而气和而家道和。而以至处人接物。无所处而不和。则天地之和应之。要之和之实心而已。心之喜怒哀乐爱恶欲。发而中节。为和。苟或差之毫釐。便生蔽交。以盘铭日新苟新又新之工。着之心胸之间。涤其旧染之污。则前日之倚者偏者。复反中节。光明宝藏。泂澈无滓。满腔和气。随感而生。此公之洗心存和之务要活法也。盖中心净则和气生。和气生则
云冈集卷之七 第 702L 页
天报应。公之生于世。六十二年。望实俱隆。人之望之。若凤凰景星之争先睹之为快。此心之和施于身也。长哥之典守规模。远器沉重。岂特小成而止。颇有大有为之渐。而其子五个玙璠。眉画发漆肌玉雪。真其家儿。此心之和著于后也。生而闻于时。没而及于后。呜呼云冈公。心之德其盛矣乎。
祭文[柳芝荣(承旨)]
璠玙世德。诗礼闻孙。忧堂旧垣。逍遥丹雘。磊落相望。遥遥百年。笃生我公。展也趾美。盖其天禀。玉润金精。悃而无华。绰而有地。俭而好礼。仁而好行。外慕何求。是亦为政。山阳乐志。杜厦庇寒。亭扁万和。可验功用。清泉白石。棐几明窗。掇拾遗箱。服膺先集。经营剞劂。事业伟然。有美东南。观者咸啧。藐余生晚。落落河山。往年释褐。始拜轩屏。春风一座。几多警拔。爱我无斁。间以书疏。余虽颛蒙。敢不铭肺。一言郑重。私心感激。胡不少延。遽掇屏幪。乡邦索莫。士林失声。跧伏馀踵。尚稽一诀。秋风客路。五内悽悲。单杯瓣香。讵曰衷曲。惟灵我爱。庶歆玆觞。
祭文[金镇奎]
于乎惟公。钟云岳磅礴之气。袭仙岩礼让之风。妙
云冈集卷之七 第 703H 页
年志学。俯读仰思之苦。穷乡秘迹。高蹈实践之久。始也刻砺者。渐至于详明。初焉拘迫者。驯致乎纯熟。进进不已之工。勉勉自得之妙。自朝正衿。无地非谨畏。终宵对案。无时非燖温。扁亭万和。吟弄之佳趣已成。筑室会稽。讲诵之古道复续。八从联袂。至乐有洽于天伦。四哥趋庭。深诚各尽乎孝养。所以天饷遐禄。富应好礼。分诸懿亲之贫乏。义叙而家肥。赒以和旧之丧祸。恩深而泽厚。是实穷推之博。那无体行之遍。不求闻达。未试辅君之策。有怀林泉。未得泽民之效。以公笃实之行坚确之志。寿过一甲。布衣坎壈于岑寂一区。天耶命耶。余以顽愚之质钝滞之见。与公相从久矣。公遽至斯。今焉已矣。于乎痛哉。
祭文[李万秀(监役)]
猗欤惟公。天赋之真。浼彼栀蜡。乐我朴淳。不修表𧟊。不设畦畛。虚舟自泛。古镜无尘。似兰之馨。如醪之醇。尚友千古。寤寐哲人。萧洒林泉。清坐怡神。默视昭旷。讽诵洛闽。真心实德。百禄宜臻。宜寿之遐。乃靳六旬。德星遽晦。吾党悲呻。讲服高义。夤缘姻亲。期以岁晏。倾庋倒囷。岂意一夕。游岱斯䞭。谷燧
云冈集卷之七 第 703L 页
再变。祥期隔晨。我酹之将。我涕之洵。
祭文[李能匀]
于休惟公。知所用力。早谢功令。留心闽洛。玩赜图书。对越庸学。不居其名。而务其实。乐志山阳。万事咸成。持身也俭。酬物也惠。我嬴我馀。以赡以济。如公恤睦。可警薄俗。非今伊古。亦岂多得。为政在家。本领既立。进而需世。何用不宜。世无公议。阒彼郊居。昔我王考。期许孔殷。诗以赠言。书以提勉。公体此意。世好弥敦。逮及藐末。亦垂缱绻。可期百年。永矢不諠。如何一朝。遽尔至斯。两家不幸。同一阳九。维丙之腊。百岁是雠。今于公祥。有不容易。替送迷儿。敢陈悃愊。伏惟尊灵。庶几来格。
祭文[李嘏善]
猗欤我公。有觉德行。孝友其委。宽厚之性。乐道好问。以理自警。学以月征。信以日省。模成彀率。不出候正。宗族和睦。闺门齐整。述先裕后。夙夜忧怲。肯构肯堂。曰诚曰敬。顾名思义。一心耿耿。大有为世。不遇也命。卷藏退缩。不事奔竞。云山一壑。措置管领。做到实地。不修边幅。手不释卷。坐必冠服。鸾鹄停峙。永世绥禄。于彼大岭。如公者孰。嗟余下生。不
云冈集卷之七 第 704H 页
齿人类。猥赘高门。实多受赐。私心感佩。永有依恃。如何今日。哭公梦寐。乡无矜式。党失仗倚。淳容懿范。何处得侍。瞻望云岑。湖水㳽㳽。巍然万和。我公经始。居然泉石。我公永矢。极目伤心。满衿涕泗。即远隔晨。莫逮我心。不昧者存。庶赐俯歆。
墓碣铭(并序)[郑墧]
处士讳时默。字辉道。号云冈。姓朴。系出新罗神明之世。后封于密。仍以密阳为氏。至高丽官太师讳彦孚。七世中书令讳翊。入本 朝。徵左议政。不就。谥忠肃公。号松隐。与圃,牧,陶三隐并称。生讳融。官铨郎。号忧堂。文章节行。世称四珠。历四世讳河淡。有学行。三徵不起。官至司评。号逍遥堂。曾祖讳必济。祖讳章德。考讳廷周。隐德有行。号诚敬堂。妣月城金宗岳之女。婉昵贞顺。 仁陵甲戌。公生。幼有异志。读小学。至众蚩物蔽。慨然发愤。及长。精写一部而读之。人称小学中人。丙午。师事大坪。闻为己之学。南省归路。访冠山成近默。通世好。成公赠诗有寄声今日藏修士治化 明廷搜隐伦之句。期许可想也。庚戌。丁斩衰。己未。遭齐衰。十年之间。易戚如一。乃喟然曰。前日再解。为亲也。今不可苟求
云冈集卷之七 第 704L 页
荣道。遂废举。日必冠带晨谒。退而读经史子集退陶诸书。良箴格训。揭壁观省。慕范文正公先忧后乐之语。叹曰。吾做不得此老事业。以乐行忧违。行之一家。可矣。仿义庄而略设之。贫不能嫁娶死不能襚柩者。随分助给。又设讲稧。月一文会。赏善责愆。庋阁畜群书。以备尚友之资。送子赴举。必曰。得失有命。先求好书。以为箴诵。愈于一科。借人书册。若有残缺。必补而还痴。戒子衣帛食肉曰。此非儒家本色。行程不远。必使徒行曰。劳吾筋。苦吾骨。可以做百事。尝曰。丈夫胸次。当如沧海之无涯涘。与人不较曲直曰。自以为直。人必归曲。安得免责人明恕己昏之戒乎。丙寅。值洋乱。李定轩钟祥。以召募官。命君为敌忾之一队。遂奋笔飞檄曰。 君父有急。臣未可以逃窜。远近感其义。步李尚书是远殉节韵。以寓悲愤之义。郡吏倾盖而造门。谢以书而不以面。有馈遗。无义则不受也。郡有龙门会稽之胜。筑亭于万花之坞。更名曰万和。扁东寮曰敬直。西寮曰义方。亭北数武许。筑洗心台。一代名硕多题咏。又作云门之游。叹缁髡蟠据。构精舍如武夷之观善斋。以为斥佛讲儒之所。其下有泉石佳
云冈集卷之七 第 705H 页
胜。结稧创斋。命曰博山。置师授教。就梧凤先楸。以置一寮。寓霜露之感。九世先墓傍亲无后之冢。有可述之迹。皆竖志碣以推孝。平生著述诗文杂著及云窗日录中庸节解大学劄记。藏在巾笥。玉兰十四条。皆先贤箴警也。从游师友。崔止轩孝述,李凝窝源祚,许性斋传,柳溪堂畴睦,李承宣敦禹,李上舍震相也。乙亥八月朏。疾革。扶起正席更衣。诏诸子曰。世俗之疾宁可医。子侄之病难医。以范鲁公质,马伏波援书戒之曰。汝曹效之可以医。遂就枕而终。寿六十二。是年十月九日。葬于郡东紫鹤山下枕坎原。性斋诗以诔之曰。云门矗矗洞天深。物外悠悠自养心。邹鲁儒乡几师友。唐虞 圣代独山林。此其志行之大概也。配星山李氏。掌令秉莹之女。男四女二。长在馨。生员。次在㲈,在忠。夭。季在声。女。李宜渊,李光渊。内外孙皆幼。君忠厚罕默。爱人喜施。当歉岁恤人之艰。而未尝增置产业。尝曰。毁我者实规愆。誉我者必戕性。可验其实地做工也。君尝见访于丹山塾讲会。怡然同修稧。一见知为志学之士。后八年遽殁。恸惜不已。其胤上舍生。属其表兄李铎韶曰。识先君之深。无如此老。欲
云冈集卷之七 第 705L 页
请隧道碣铭。而吾以色忧不能躬诣。君为我递恳。韶面嘱书丐。又致家状一本。余以尸居癃昏。难副其志。而未忍忘亡友之契。遂为之铭。传曰刚毅木讷近矣仁。礼曰儒有席上之珍。辉道庶几人乎。嘐嘐读古人之书。翩翩有富邻之誉。其生也岂其虚乎。紫鹤高山之阿。马鬣荒封之科。使人誉诵而嗟那兮。西原郑墧撰。
墓碑铭(并序)[李敦禹]
云冈子朴辉道先生。隐居道州之云门山下。躬修笃学。没齿陋巷。其没在乙亥八月三日。其寿六十二岁。其葬在郡东之紫鹤山。后移花蝶山。越五年庚辰。因道臣李根弼褒启。 赠公通训大夫司宪府监察。越三年癸未。其孤上庠君在馨。抵书于其友韩山李敦禹曰。此曾有进庵郑公墧碣矣。今葬地易矣。 恩命又下矣。俱不可以不书。石既具矣。愿惠一言。余曰。以契则固然。而以言则吾之衰暮老笔。乌能活诸千古人。使不朽哉。又乌能称其实。使公犁然以为知我哉。辞之再三。终有不可已者。则乃据郑公碣文而书之曰。公之学。孝友以立其本。研穷以博其趣。敛约以会其要。制行也高古而
云冈集卷之七 第 706H 页
不厓异。宅心也和易而不流循。以是介然自守。六十年如一日。殆古之所谓逸民而今之所谓宿师欤。公讳时默。辉道。其字也。云冈。其号也。朴氏贯密城。高丽太师彦孚后。入 本朝。有讳翊。谥忠肃。生讳融。天曹郎。号忧堂。以文章节行称。至讳河淡。司评。累徵不起。号逍遥堂。曾祖讳必济。祖讳章德。考讳廷周。有隐德。号诚敬堂。妣月城金氏。宗岳女。以 仁陵甲戌十一月十日生公。幼有至性。甫上学受小学。至众人蚩蚩物欲交蔽之句。惕然若警省。自是知解日进。每日省亲定枕衾后。入书室诵读。声甚畅。未尝有怠惰意。丙午。登定斋先生门。闻古人为己之学。傍治举业。再发乡解。人有欲媒进于有司。公正色折之。竟不利。归路历见成冠山(近默)。成公以诗赠行曰。奇气云门想古人。仙岩金谷曲川滨。寄声今日藏修士。治化明廷搜隐伦。其意寄深远。庚戌。丁外忧。己未。又丁内忧。前后居丧。致哀如一。服阕后语曰。前日之屈首公车。为亲也。今复为谁荣。遂废举。日必冠带省庙。退而对案读经传洛建退陶集等书。尝读范文正先忧后乐之语叹曰。吾虽做不得此老事业。独不可行之一家乎。仿
云冈集卷之七 第 706L 页
义庄古事而略设之。昏嫁之失时者。丧制之过期者。必随力补助。又设讲稧。每月朔聚集。凡有质问。开说亹亹。庋阁畜书数千卷。以备参考。子弟科行。每令购好书来曰。不义而得一科。何如终身诵善言。借人书册。若有蔽败。则补缀而还瓻。接人以平恕。律己以庄敬。禁子侄衣帛食肉。近地必令徒行。门庭不纳巫觋。厮徒不加厉叱。尝曰。丈夫胸怀。当如沧海无涯。与人争较曲直。人必归于曲矣。昔贤所谓责人明恕己昏之训。深可戒也。性好佳山水。亭于万化坞。寮东曰敬直。西曰义方。合而扁之曰万和亭。之数武又筑台。名曰洗心。又撤大庇佛舍。作精舍。为子弟肄业之所。其下有博谷村。泉石奇绝。又创斋结稧。名曰博山。置师以诲后进。自是。声闻远播。道内名硕及牧伯守宰。皆愿交。而或记之。或倡酬之。梧凤先楸。置寮以资香火。傍先无后之茔。皆竖碣。以示久远。性喜施人。当歉岁。未尝增置产业。尝曰。毁我者规我者。誉我者戕我者。丙寅。西洋逼京城。定轩李公钟祥。以东都召募官。属公为本郡召募。公奋然曰。 君父有急。臣敢晏然。遂慷慨草檄。俄而贼退乃止。所著有诗若文及云窗日
云冈集卷之七 第 707H 页
录中庸节解大学劄记。皆出研穷玩赜之馀。后必有知公之杨子云矣。乙亥秋。病感。诏诸子曰。俗疾可医。而子弟之病难医。从今须卑己而尊人。虚怀而容物。诸疾当勿药而瘳矣。言讫而终。及其葬也。许尚书传。挽以诔之曰。邹鲁儒乡几师友。唐虞圣代独山林。世皆以为知公之言。配 赠淑人星山李氏。掌宪秉莹女。禀性徽婉。媲德无违。后公四年己卯二月十五日卒。以后三月二十二日。葬花蝶山先妣墓下戌坐原。后辛巳七月十日。移公墓异圹而同封焉。生四男二女。在馨。生员。次在㲈,在忠,在声。女。李宜渊,李光渊。在馨四男。来铉。南铉出。昌铉,佐铉。在㲈嗣男南铉。女张斗景。在声男幼。李宜渊三男。相稷,相显,相辟。李光渊子女幼。呜呼。士生叔季。蕴抱合用。而卒阏于时而不章。身后一命。尚亦足以劝来世人为善。则于公之肇卒而知天道之尚可为也。余自小少相然诺。得公一言之砭。藏在心肺四十年。今老弊。尚无闻。读公附录中坪门旧游。如柳万山致俨,李敬庵在穆。居然已往迹矣。今又临公之文。铭公之碑。终见吾道之翳而不振。古人曰。碑者。悲也。呜呼。其可悲也。铭曰。师承为己。
云冈集卷之七 第 707L 页
学之旨也。亲极诚礼。孝之济也。翼子以道。义之教也。富邻以赀。仁之施也。名播身后。舆望之厚也。 恩貤殿中。天道之公也。花山之阳。双剑之藏也。我琢为铭。来世之程也。旧友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 经筵春秋馆事五卫都揔府副揔管韩山李敦禹撰。
启状草[按使李根弼]
清道故士人朴时默段。幼有至性。事父母克尽诚孝。自昏定晨省。至寻常事务。皆顺亲意。不敢有其身。父母病。躬执汤炉。手涤裙褕。夜不交睫。及其丁忧。水酱不入口。攀擗哀号。殡敛祭奠。一遵礼制。几乎灭性者屡矣。尤潜心于性理之学。不烦绳捡。自合规矩。尝赴省试。人欲绍介于有司。正色责之曰。士欲出身事君。先欺其心。可乎。吾不为也。因废举业。筑室于镜水之上。取濂洛诸书。俯读仰思。与远近士友讲论不怠。以终其年。此皆实行实迹之涂人耳目。久益不泯。其在褒扬之政。合施貤赠之典是如是白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