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沙厓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沙厓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x 页
沙厓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沙厓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174H 页
行状[崔益铉]
先生讳胄显字稚教。沙厓其号也。系出骊兴。闵氏之先。显自丽朝。平章事文景公讳令谟。兵部尚书讳湜。都佥议政丞文仁公号默轩讳渍。三世名德。著在史传。入我朝。逸执义讳怀参号义庵。六臣祸作。以 定顺王后宋氏内兄弟。谪守大静县。暨还不就洛中旧第。因卜筑于绫州之月谷。 成宗朝累徵不起。于先生为十一世。县监讳继点。承旨讳嗣宗。俱以行义克述家风。五世讳彭龄。丙子举义。卒 赠教官。曾祖讳济益 赠司仆寺正。祖讳相东 赠左承旨。考讳百爔 赠户曹参判。俱有文行。三世追爵。以先生贵也。妣 赠贞夫人蔚山金氏。河西先生后邦烨女。以崇祯四戊辰四月十二日戊寅。举先生于同福里第。寔我 纯祖大王即位之八年也。先生天禀秀异。自幼凝重。不喜走弄。上学受史略。至书契以前年代国都不可考。而遽问曰。年代既不可考。则何以知天皇地皇之一万八千岁。人皇之四万五千六百年之事乎。参判公大奇之。既长治功令业。同辈皆敛衽推先。以哲宗辛亥。擢庭试文科。由承文院副正字。历 肇庆
沙厓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174L 页
庙别检,成均馆典籍,司谏院正言,献纳,司谏,司宪府掌令,执义,文臣兼宣传官。壬戌南土有民警。 上命设釐整厅。亲策发问以三政利病。先生奏对言董仲舒有言曰为政而不行甚者。必更化之。乃可理也。程夫子云大变则大益。小变则小益。政今日之谓也。左右掣碍。做说矛盾。诚如 圣教。而与其立视其弊。束手无策。孰如且加更张。以观其效乎。然则田赋之矫弊。一言蔽之。曰改量而已矣。天生一世人。足了一世事。则不患其无人矣。天之生财。元有此数。节于彼而用于此。则不患其无财矣。改量而未善。其弊固不少。而犹愈于不改之为无穷之弊也。若夫军籍之矫弊。我国五卫废而根本未固。三营始而国用渐缩。说者或言更复之为宜。而今难遽议矣。自数十年来。为户布之法。使班户均当。此固出于不得已之政。而殊不知上下之无分。纪纲之解弛。甚可寒心也。臣窃念仍旧周番也则名分紊矣。更为岁抄也则扰民甚矣。不如且就小民中。使自为周番。以为正名分息骚扰之地。庶可为便民之方矣。至若还谷。初非先王之经法。乃是后世之修润。作法于良。犹恐其弊。况还之为法。始已不善。宜其末弊之无穷也。夫食者人之命也。食
沙厓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175H 页
之所在。莫不朵颐焉染指焉。敛之于此。置之于彼。而使人看守。是教人以偷也。输来运去。使其民不得休息。孰若物各付物。使其民各自撙节乎。古人所谓国虽小储。民可藏富者。是之谓矣。况出纳之际。耗损太多者乎。今若遵祖宗朝旧典。复置常平仓于京外。而参互隋氏义仓朱子社仓高丽常平仓之法而润色之。则庶可为便民之方矣。对上不报。今 上甲子。奔哭 哲宗大丧。除奉常寺正。递拜执义。遂陈疏辞。尾附勉 圣学正邦礼二事。其略曰环东瀛数千里生民之苦乐。自祖宗五百年社稷之安危。惟系于 殿下之一身。其所以主宰乎一身。管摄乎万化。亦惟 殿下之一心耳。曾传言齐治平而先言诚正。汉儒言朝廷万民而先言正心。心者出治之本也。治心之要。咸备于小大之学。而小学为基本。惟我 殿下冲年嗣服。方讲是书。端本之在是矣。作圣之以此矣。国之大事。在于祀典。孔子曰。明乎禘尝之义。治国其如视诸掌乎。程子曰。冬至祭始祖。此厥初生民之祖也。冬至一阳之始。故象其类而祭之。此莫非先王报本追远之意。后贤因情起义之事也。粤在我 英庙辛卯。命建 肇庆庙于全州府。祀始祖司空公。其礼也仿
沙厓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175L 页
乎三国始祖之庙。参以国朝各陵之享。祭以春秋。不用牺牲。臣愚以为 肇庆庙。为圣朝始祖之庙。则当用先儒说。祭以冬至。备其牲牢。庶为合礼矣。识者多韪之。寻以径递不果上。丙寅九月洋贼陷江都时。先生在家遘疾。未克奔问。乃上疏言臣窃伏念目下艰虞之状。岌嶪之势。不可以寇退而有所弛虑也。噫。我国居日出之东。彼国在日入之西。初非马牛之风及也。有异野倭之境接也。而溟海万里。敢生窥闯之心。欲肆吞噬之计。潜踪匿迹于村里。诳诱愚民。传布邪学。瞰国中之虚实。察山川之险夷。顾其凶谋秘计。有非一朝一夕。而在今日恬嬉之馀。懈弛之时。数只番舶。如入无人之境。其来也。莫有御之者。其退也。非有摧折者。况有交通奸细之类。潜招暗导。有指疆土者乎。且此贼以舟楫为家居。寇掠为耕作。普天之下。无不在笼络之中。无不被恐吓之术。囊括其珍宝。渔猎其少女。一片乾净地。惟我东国在耳。彼其朵颐流涎。积有年所。而称兵自此始矣。构衅自此始矣。此正君臣上下深谋远虑。诘尔戎兵。修我戈矛。以待事变之时也。在昔先正臣李珥筵请养兵十万以备缓急。且曰一朝变起。不免驱市人而战。则大事去矣。夫在我
沙厓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176H 页
宣庙盛际。犹尚有先事之图。况今寇贼现形。祸乱已作之日乎。臣闻物不素养。不可以应卒。孔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苟无素养之兵先教之民。而仓猝有急。临阵对敌。则未有不败衄者矣。臣愚以为朝廷差出召募使。使召募诸道精兵。都城二万。八路各一万。以充十万之数。而无事时。使之安意作农。以春秋农隙。讲武习射。教之以坐作进退之节。申之以亲上事长之义。及其有事。使之屯守各其道沿边要害处。与官军共张声势。相为应援。国有重兵。边圉有守。则外寇不敢生窥觊之心下陆之计矣。然召募之际。苟不得人。恐有扰民病国无穷之弊。自召募使以下。至列邑有司。不拘前衔与幼学。另择其有学识才谞公廉勤谨。一路所信服者任之。募兵之际。另抄其有兄弟田宅根蒂深固者。既募之后。烟户诸役。一切蠲免。钱布之徵。初不举论。目前无征战之苦。有支生之望。则庶可有应募之民。无骚扰之患矣。我国武备极为疏虞。兵制未得周详。军丁一签。诛求随至。使之纳价布焉。有杂费焉。步兵所纳。因为布名。阃帅边将。以布之多寡。为任之饶薄。夫使异日赴汤蹈火。不避死地之民。纳钱纳布。侵
沙厓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176L 页
虐多端。如是而责其亲上死长。古今天下。宁有是理耶。 批曰。所陈切实。尔须上来。就议庙堂尤好事。戊辰升通政。例授敦宁府都正,兵曹参议。寻以善居乡。特除汉城府右尹。进秩嘉善。历都总府副揔管,承政院左右承旨, 经筵特进官,兵曹参判,同敦宁同春秋。乙亥又疏请申严科举法。暨以择主试之人。立面试之法。若有高尚肥遁。不肯就试者。乃以别荐登 闻。为永久遵用之地。 批曰。所陈当留念矣。戊寅进阶嘉义。壬午正月。寝疾题一绝诗。示左右曰。圣学如今尽发挥。当时凶咎契于龟。呜呼胥溺其何淑。黎庶吾东尽变夷。盖伤时之意也。乃以初六日巳时。考终于绫州之平村寓舍。寿七十五。讣闻。 上赙祭如例。三月十五日。葬于同福外南面花山卯坐之原。齐贞夫人济州梁氏灏永女。姿性顺厚勤俭。称其宜家。先先生六年卒。育一男一女。男埠生员。克趾先美。受业于鼓山任祭酒门下。文学风仪。冠绝士流。不幸早世。女忠州朴源佑。埠三男二女。男大镐,肯镐,龙镐。女安极,许敬。朴源佑二男三女。男基柱,南柱。女郑云兴,高汉柱。馀幼。先生容貌端重。长不踰中人。丰准大耳。双眸炯炯。望之俨如。即之温然。天性孝友。前后居忧。哀
沙厓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177H 页
毁过甚。敛殡馈奠。克遵礼制。间日展墓。未尝以雨雪或废。外祖考妣墓。各在远地。且无嗣。金夫人葬后。以遗命即为移窆于其侧。又置祭田以供香火。与伯氏上舍公友爱甚挚。朝夕团聚。或作文或论事。至老不倦。值丧馀。饬外内。务使精洁。曰丰约当称家有无。诚敬岂非在我者耶。教子弟以义方。其有过失。未尝少贷。而亦不以忿言厉色加之。虽仆隶贱人。不轻加呵责。宾客往来。不拘亲疏。必敬以叙礼。动止有则。偏倚之容。不设于身。惰慢之气。不形于色。尝以为学问非别件物事。凡日用云为。皆是吾分内。何必兀然终日读书然后为学耶。又曰为士者当及时勉学。以畜其德。馀力治文以达其才。充积既厚。自当有感通者矣。出而事君则出谋发虑。忧国奉公。常以济世泽民为志。其有不合则奉身而退。以寓古人不可则止之义可也。平生志不在温饱。澹然调度。往往有人所难堪。而处之泰然。呜呼。先生以明锐之姿。加笃实之工。自经子百家。以至医药卜筮名物度数古今沿革。莫不洞究源委。蕴为德行。发诸文辞者。无非扶植世道。羽翼斯文之格言至论。如百里镜,太平策,仿原道,直中琐言等编。皆根据朴实。可传无弊。至于中和明德理
沙厓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177L 页
气之辨。虽未知其一一符合于程朱法门。而其吃紧咀嚼。切至体认之力。尤不可诬也。性爱佳山水。于瑞石,曹溪,白云,智异等处。足迹殆遍。翛然有出尘之趣。及其老衰。取古人诗句九章又三叠。精写一册。置之几案。目以沙上琴操。每花辰月夕。讽咏自乐曰。昔渊明之琴无弦。今沙上之琴无形。手中无有琴徽。而口中只有琴操。未知今世亦或有子期之知音。小山之招隐否耶。只俟后世之子云尧夫云。盖既没而孙大镐等。谓益铉有后生同朝之谊。猥托以纪实之状。顾人微言拙。虽不敢当。窃惟 景陵之末。去古未远。遗泽尚存。时则有若梅山洪文敬公。以老成宿德。矜式国中。四方云集。彬彬有洛建之风。先生早得依归。笃信师事。有以知公私大小之别而为没身得力之地。兼又济之以奇芦沙,任鼓山诸长德。为其后先切磨辅益而终臻于高明纯粹之境。则渊源门路。已极正大而磊落矣。释褐二十年。历扬台省。平步卿月。而一不向权贵门。作依阿软熟态。世俗奔竞。视之若浼。而辞受取与。惟义是视。则又所谓进退不苟之古道也。遇事尽言。言必有中。无非为国耳公耳。利害不计之地。苟使当日柄臣。能用其言显其身。不视以常谈死
沙厓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178H 页
法而次第施行。则中外士风。庶可丕变。而千里 宗社。亦不如是其倒悬矣。呜呼唏矣。因序其世系行治官阀及立朝以后论事大略。以告世之立言者。
永历二百四十九年乙未夏五月日。前嘉善大夫户曹参判同知义禁府事月城崔益铉谨状。
墓碣铭[宋秉璿]
故侍郎闵公墓。在同福县花山负卯之原。既葬之九年。其孙大镐以无显刻是惧。乃伐石树碣于兆外。徵铭于余。余辞不获命。按其状而叙之曰。公讳胄显字稚教号沙厓。氏出骊兴。而高丽尚衣奉御称道其上祖也。自后华胄相承。平章事文景公令谟。都佥议政丞文仁公渍最著焉。 本朝执义怀参。当 庄光之际。遁于湖南。累徵不起。县监继点。承旨嗣宗。俱有文学行义。 赠教官彭龄。丙子虏乱。倡义勤 王。退守志节。寔公五世以上。曾祖济益 赠司仆寺正。祖相东以学行 赠教官。后 赠左承旨。考百爔 赠户曹参判。皆用公推恩也。妣蔚山金氏邦烨女。河西文正公之后。公以 纯祖戊辰四月十二日生。幼而聪慧。不好嬉戏。少治博士业。慨然有务实之意。往谒刚斋宋先生。又拜梅山洪文敬公。文敬劝勉以立志笃
沙厓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178L 页
学。 哲宗辛亥。擢庭试丙科。初隶承文院权知副正字。甲寅为肇庆庙别检。以修葺劳。升成均馆典籍。历司谏院正言,献纳,司谏,文臣兼宣传官,司宪府掌令,执义。间之以司仆奉常寺正,兵曹正郎。今 上丙寅。洋夷寇边。公疏陈修攘之政应变之策。戊辰 神贞王后望七称庆。进阶通政。拜敦宁府都正。移兵曹参议。寻以乡居善行。 特除汉城右尹。屡转左承旨特进官,兵曹参判。及授右承旨,同春秋。在外递。乙亥上疏极言近日科弊。戊寅又升嘉义阶。壬午正月六日考终。前数日。作诗以见忧国之志。寿七十五。讣 闻。命致赙赐祭。公为人端雅凝重。眉宇明秀。寡言笑远声色。平居不以惰慢之气设于身。综事经物。周详精密。尤沉静于问学。天性也。六籍理薮。靡不研究。以斯文为依归。尝有诗曰退翁笃实栗翁全。更得尤斋集众贤。又著仿原道书。以斥异学之祸。律己甚严。凡于名利纷华泊如也。释褐数十年。未尝出入于权贵之门。耻昏夜乞哀之态。尤笃于内行。事父母先意承顺。务尽其悦。居忧哀毁踰制。间日拜墓于数十里地。不以雨雪废。每值丧馀。躬省鼎俎。必令蠲洁。以致如在之诚。与伯氏友爱笃至。比屋团圞。颇有春津之乐。教
沙厓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179H 页
子侄恒以义方。谆谆警敕。敦睦宗党。施及疏属。咸得其欢心。是皆孝友之推也。雅好山水。闻有佳胜。辄耽赏不已。翛然有出尘之想。遍交并世贤德。如奇芦沙正镇任鼓山宪晦。心切推服。托以岁寒之契。县令洪公一纯。又称其见识之高。践履之笃。为一路之最。是可以识公之为公也。配济州梁氏。学圃彭孙后。灏永女。壸范纯备。克配公德。举一男一女。男埠生员。有志行早夭。女适朴源佑。孙男大镐,肯镐,龙镐。婿曰安极,许敬。外孙朴基柱。呜呼。公奋起南服。文学才器。足以铺舒事功。而位显迹孤。以义处命。素所蓄积。一无展施。是岂不惜哉。然举世淊淊奔竞。其不毕生于钟漏者几希。而公能恬退自守。清慎一节。终始不渝。则奚但为南州之矜式乎。遂为之铭曰。
嵯峨之原。有屹堂封。云谁之藏。维侍郎公。笃信师友。惇行力学。在家在邦。有本而达。众趋名利。公则澹泊。全生全归。令名不亏。凡百君子。视我铭辞。
崇祯后五庚寅二之日上浣。恩津宋秉璿撰。
墓志铭(并序)[奇宇万]
吾先子讲道南服。交游甚盛。沙厓先生闵公其一而杰然为先进。后学视为指南。往来讲质。书疏讨论。皆
沙厓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179L 页
性命蕴奥。礼疑经变。昭载两家集中。就考可详矣。早专门于梅山洪文敬。公为高足。勉庵尚书崔公益铉状其行。有曰先生早师洪文敬。有以知公私大小之别。终臻于高明纯粹。释褐二十年。辞受惟义。盖所谓进退不苟之古道。而遇事尽言。言必有中。使柄臣用其言则士风可丕变。而 宗社生灵。亦不至倒悬。呜呼。其知德者欤。谨按先生天姿秀异。才上学。辄问曰年代不可考。则天地皇万八千。于何考诸。考参判公奇异之。长治功令。屈行辈。 哲宗辛亥。擢庭试文科。正字,别检,典籍,正言,献纳,司谏,掌令,执义,文臣兼宣传官。皆初间践历也。尝应旨献三政策。以董子所言为政不行甚者更化。程子所论大变大益小变小益为头胪。而弊无不言。救当其可。卒之以勉 圣学正邦礼。要之不背于古而可行于今。识者惜其不见用。及洋夷犯沁都。上疏极陈致寇之由。御寇之策。再疏请严科规。择主试用别荐举遗逸。亦当今之急务。而得人之要道也。并赐宠批。授敦宁都正,兵曹参议,左右承旨。进阶嘉善。为汉城尹,都总府副总管,经筵特进官,兵曹参判,同知敦宁府,春秋馆事。升嘉义。以壬午正月癸巳。考终于绫之平村寓舍。距生 纯祖
沙厓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180H 页
辰为七十五。 朝廷吊祭如仪。克襄于同福外南花山卯坐。先生讳胄显字稚教。因所居号沙厓。闵氏其先骊兴人。讳令谟平章事文景公。讳湜兵部尚书。讳渍都佥议政丞文仁公。皆名德著丽史。讳怀参号义庵举遗逸。六臣祸坐。谪守大静。既宥因居绫城。 成宗朝屡徵至执义。皆不起。是为十一世。县监继点。承旨嗣宗。皆克述家风。凉亭禧奉事。行义文章。与安牛山,成沧浪,白玉峰诸贤齐名。五世讳彭龄。丙子举义旅。 赠教官。曾祖 赠司仆寺正济益。祖 赠承旨相东。考 赠参判百爔。妣 赠贞夫人蔚山金氏邦烨女。配贞夫人济州梁氏灏永女。勤厚有礼。先六年殁。一男埠生员。文行克家。一女适朴源佑。埠三男大镐,肯镐,龙镐。二女适安极,许敬。外婿男朴基柱,南柱。三女适郑云兴,高汉柱。馀幼。宇万侍在先子膝下。得接光辉屡矣。盖端厚庄重。于先进宿德。不数数遇焉。就考其内行则前后丧。情文两挚。间日哀省。不以风雨阙。凡祭祀。先期齐洁。常曰丰约称家。诚敬在己。与伯氏枕被至老。教子姓以义方。少有过差。不假之色辞。而至婢仆。未尝加以怒詈。宾至不以亲疏殊款。终日无欹侧。惰慢不形于色。性爱佳山水。足迹殆遍。及
沙厓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180L 页
其老不能。则取古人适意诗句置几案。名以琴操。风朝月夕。讽咏数匝曰。渊明之琴无弦。沙上之琴无形。未知复有子期之知音。小山之招隐耶。潇洒出尘之想。可见其一端矣。文章百家。医药卜筮。名物度数。古今沿革。无不傍通。而本之经子。参以洛闽。蕴为德行。发诸文辞。格言至论。足可为扶植世教。羽翼斯文。如所谓百里镜,太平策。皆章章有据。传之无弊。平生志不在温饱。忧国奉公。济世泽民。盖其志尚。而其有不合则奉身而退。以寓古人不可则止之义。此其雅言。而亦其践历。临终时一绝曰。圣学如今尽发挥。当时凶咎契于龟。呜呼胥溺其何淑。黎庶吾东尽变夷。及今时象。盖已有先见而发于忧伤。可谓识微之君子矣。大镐以崔公状。求幽文于宇万。盖尝及其世而薰其德。观感者深。不可以不文辞。铭曰。
士有依归。梅山之门。先生其一。得其的源。学优而仕。薄试有言。言而不合。自贲丘园。德蕴于中。发而为文。嘉惠后学。以烛衢昏。攸久仰止。花山之原。不朽在公。风韵永存。
崇祯五丁酉阳月下浣。幸州奇宇万谨撰。
遗事[闵膺镐]
沙厓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181H 页
府君气像。望之俨如。即之温然。令人畏而爱之。可谓兼存其德。无所偏也。
府君平居少言语。粥粥然若不能言者。及至义利之辨。一言决宜。斩斩然有截铁之势。常训子侄曰。百言百当。不如一默。而一默中自有百当。
府君其行己也。谨于奉公。恭于接人。其处家也。居仅容膝。物无玩好。其撝谦也。无伐己善。不耻下问。其慎独也。内不欺心。外不欺人。其好礼也。婚用古制。丧祛俗陋。其行义也。予有周急。取不伤廉。盖其天性然尔。非有一毫矫俗干名而然也。
府君居室甚精洁。座上无一点尘埃。虽至大小家。使之净扫而后坐。几案书史。置之必整齐。床席衾褥。布之必方正。虽急遽之际。亦如是。
府君雅好山水。远而与二三知己。跨朔游览。近则每春秋良辰。竟日登临。闻有名胜则不惮迂路寻访。
松阴朴公。于府君为从妹夫。自少同研。最相熟密。每语人曰此老文章。不甚思而得。得辄成家。淡中有味。实中有华。其意象浑然。自濂洛中做出来。
府君一日出野观稼。膺镐陪后至村前石桥。顾谓曰。余省事以来。不着大氅衣。不过此矣。
沙厓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181L 页
我王考尝语膺镐曰。余少时与舍弟同参行船峙岁一祭。是日风雪奰屃。拜之则雪几没膝。立之则风又打笠。众皆不能堪耐。独舍弟从容将事。不失尺寸。以气质则佥会中稍弱而强毅如此。始知其定力之有素矣。
府君旅宦京师。所与交游。皆是令望宰相。淹博章甫。而至若绮纨家新进朝士。不与相从。金相国炳学尝曰。近见宦路诸人。营营汲汲。其态不雅。如闵某则方可谓德学之人矣。及在乡第。金公抵书云吾爱吾庐。村秀问字。其所閒忙。较昔奚居。后对经园闵公。语到府君曰。曩见其副封。辞甚恳恻。吐尽悃愊。若非忠爱有素。蕴畜有本。何能及此。
闵说书泳复常语大镐曰。余儿时游先王考丈门。衣服偶为烛泪所污。一日从容谓曰。大凡人家子弟。以墨点衣则人目之以士子。以油垢衣则人目之以杂技。须十分操心。幸勿近烛傍可也。此语至今在耳。不敢忘也。
府君退归乡庐。多士填门。教授讲劘。谆谆不倦。而论其为学之方。以严肃主一为存心之方。而虑其持之太过。反生病痛。故有栽培深厚之训。以探索奥义为
沙厓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第 182H 页
穷理之要。而虑其求之太甚。反失本旨。故有优游涵养之训。尝叹为仕宦攸夺。未克专精研理。然博极群书而折衷前圣。纯笃群行而不愧往哲。夷考表里。无不可对人言者。于府君见之矣。
府君自壬申以后。屡有 除命。终不起膺。盖居乡。虽不论时政得失。而常怀隐痛。皮里之春秋已定。今此云云。非直为谦退而然。正以见微意之存也。
     从孙膺镐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