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耐轩文集卷之六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x 页
耐轩文集卷之六
 行状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92H 页
鹤南李公行状
公讳晦庆字叙九号鹤南。姓李氏贯庆州。新罗佐命及梁部大人谒平为鼻祖。丽末有讳存斯。文勘石滩公存吾弟也。生讳良。入我 朝文工曹判书。三世讳末仝。成化庚子中司马两试。参寒暄堂同榜契。号桃原。始徙杞溪。生讳宗干参奉。生讳熠直长号杜谷。生讳复性佥正。高祖讳道谦号九峰。以孝行 赠教官。曾祖讳弘祯。祖讳命龙。生祖讳弼龙。考讳养德。入承仲父后。妣全州柳氏。百拙庵稷之六世孙。士人凤来女。 正庙甲辰十一月四日。生公于杞溪里第。公天禀精粹。仪相端重。自幼动止异凡儿。母夫人贤有行。教之以义方。举似小学中切于童幼之句语讽诵之。公辄晓解。五六岁能知读书。挟册请业于族大夫閒窝公时逸。公教而喜之曰此儿志尚不苟。可期门户之望。十馀岁独坐读书。有一过客来食于家。收其器皿而去。公若无见焉。及婢将撤惊怪之。公徐曰器固在也。翌朝客果来还器曰闻名而试之。果不虚矣。十八岁赘于宁海。有观海诗曰眼界天一涯。胸次海万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92L 页
里。十九岁贽拜于壶谷柳公范休之门受小学。次读大学。有明德诗。讲义精微。进退中规。柳公甚奖许之。自是往复书疏。多所讲质。有立雪录。癸未柳公易箦。痛慕心丧。不参宴不赴举以终三年。诚于奉先。斋之日。牲需必亲自蠲洁。荐祼之节。不使人代。至老不衰。性又好施。赈救之节。必先于穷交贫族。平居不以事物经心。晨起盥栉。问寝视膳。退而静处一室。整襟端坐。俯读仰思。肘不离案。浸灌乎经传性理之旨。推究乎图书象数之奥。一生用功。专务本分上做去。尝谓堂侄运桢曰为学之道。不在寻章摘句。要以向里切己为贵。举业元非所屑。而黾勉亲命。尝一中解额。及赴省围。掌试者请见不往。又以关节要之。亦不听。其固守素志盖如此。丙申夏丁外艰。冬遭内忧。易戚俱至。疑文变节。必考据礼书而行之。柳寿静鼎文来慰公。因论丧服袖段外缝之制而叹其合宜。尝有戒世吟一绝曰天何有怒改过子。鬼亦无权守正士。寄语纷纷名利客。一生误了是谁使。按臬洪公奭周闻而称赏。深叹一面之未雅。及闻遭故。使清河倅白宗伦赍赙而致慰焉。灾年襄树。多赖清倅之检护焉。晚境荐遭逆惨。情所不堪。而顺理宽抑。可验达观之有定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93H 页
力也。丙寅示惫弥留。属纩前夕。命侍者各归寝所曰吾之观化。在于明日。当静以俟之。厥翌命孙寿凤栉发盥手。挥妇人退。整席怡然而终。实七月二十六日戌时也。享年八十三。丁卯二月。会葬于文城向甲原。配务安朴氏。武毅公毅长后。士人祚永女。继配安东权氏。东峰克立后。士人济元女。二男运衡,运铉权氏出。二女柳致溥,李在燮。运衡男寿膺,寿鹤,寿凤。女郑镇教。运铉男寿一。女郑致玑,朴时默,宋弘濂。寿膺男文钦,钟翕。女郑昌洛,徐南杓。寿一男钟振。馀不尽录。叔季以降。世未闻好学者。而若公真可谓学问人也。姿性沈静。襟怀端洁。色温而粹。辞约而婉。外若疏迂而内实紧密。行己处事。不放过于绳规之外。读书讲究。要求吾心身上体认出来。而不知世间名利之为何等物事。自抠衣于壶谷大方。见得又自别。弱冠时赴梅谷书社讲会。南窝郑公东弼为讲长。讲大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众皆以视听为重。而公独以见闻为重曰安有心不存而目独视耳独听之理乎。众皆推服。所著书有朝闻录,理学总图,洪范图说,莲友问答,原治异闻录等书。皆所以扶世教淑人心之要语。而至若天花一图。乃公一生精力之所在也。手掌九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93L 页
节。推配戴九履一之象数。推演为说。以成一图。而秘而不出。世莫之知。政是经世书之自呈尧夫者也。宋参判廷和闻而异之。求见而跋其图。以为万世经纶之条目云。雅好山水。中年移寓踏溪。凿塘种莲。作亭于其上。名曰灵岩。又于月峰相望处搆草亭。扁以鹤南。为文以记之。晚年又就巨峡幽邃。搆屋而名以俭宇。盖以随处措置。自成閒趣者。不唯为怡神养性之方。而专用力于閒界实做地也。以是而治心。以是而饬行。以是而措诸事为。终日端坐。如泥塑人。而团和之气。发于言辞。盎睟之色。见于面背。精思实践。八十年如一日。非古所称笃学之君子。能如是乎。第恨天门脩阻。皋音未彻。毕竟只做得林下一读书人而止。岂非命也欤。为世道可慨已。公殁后二十七年壬辰。曾孙钟翕堂侄运桢。持遗事来请状德之文。永也匪人何敢当是役。而窃以通家晚生。陪诲觌德则夙矣。玆不揆耄陋。略缀遗事。叙次如右。
嘉善大夫同知中枢府事崔公行状
故都清淑之气。萃于南三十里而得伊助村。崔氏居焉。世多硕德伟人。逮于近叶。有若质庵公之名涂雅望显于朝。陶窝翁之文学风猷称于乡。同时并武。菀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94H 页
然负士友舆诵。公乃质庵公之令弟而陶窝翁之堂叔也。天禀温粹。济以家庭薰袭。德器之成。盖有所资焉。讳玮字宽夫。崔氏贯罗之沙梁部。文昌侯讳致远之后也。国初有讳汭官司成。六世讳震立。以清白秩亚卿号潜窝。丙子殉节。 赠资宪 谥贞武。事载尊周录。配 皇坛。生讳东说通德郎。高祖讳国桢。曾祖讳夏基 赠司仆寺正。祖讳庆聃 赠左承旨。考讳宗燮 赠参判。皆以公寿秩追 恩也。妣鹅州申氏。士人道河女。梧峰之悌之后。壸范克媲。 赠贞夫人。 正庙丁酉二月六日生公。姿性颖悟。才谞通敏。始受读。不烦教督而辄晓解。参判公钟爱之。蚤岁治经业选夏课。及赴覆试。主司以年幼期后榜推老儒。公坦然许之。人以此多之。时路经永阳之道洞。安处士璞重一见奇爱。以女妻之。伯氏稼庵公以文学名世。以亲命从事功令。仲氏质庵公妙龄登朝。 睿眷方隆。奎阁讲制。驲骑相望。公自以门楣光耀。庆贺逾分忧之。且念亲老在堂。奉养恐阙。遂谢场屋。专意养亲。寒温滫瀡。务尽其欢。以至浩汗家务。远近宾客之需。克力措办。举有成算。及遭内外艰。自初终至葬祭。易戚俱尽。情礼无憾。尤致勤于奉先之节。尝别置位田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94L 页
如干。戒子侄曰吾家两度丧馀。皆在五月艰乏之时。吾兄弟身后。两次祭需。以此备办。及至癃暮。难于运动。而犹不废参祭。以至浇奠之时。子侄辈屡谏请止。则辄愀然麾之曰吾年迫垂死。祭日馀几。一息尚存。岂敢偃然卧床乎。己酉年七十三。以长胤斗锡侍从覃 恩。升通政护军。丙辰升副总管。推荣三世。是岁十二月初九日。考终于寝。享年八十。墓在府南钱邑坐乾原。配广州安氏。以妇德称。生壬辰卒辛丑。墓在密龟坐未原。生三男三女。斗锡文科正言,斗祥,斗正。李在教,孙永瓒,金褧履婿也。孙曾不录。公气宇端相。襟怀雅洁。以寡约持心。以温和律身。就其日可见者。则孝于亲而左右承顺。充养无方。友于兄而征迈交修。爱敬因心。服劳替职。使专心于文苑攻艺。质庵公出脚于仕路趍 召。而不使少贻庭闱旷阙之怀。子弟过失。不直苛责。而容有馀地。接人以和。处事以恕。日用悃愊。无非从真天蔼蔼中流出来。虽不以文学自居。而孜孜于玩理经籍。手抄小学四礼及诸家礼书。为子孙珍藏。每清夜意到。辄诵心经数遍。声音鬯琅。其诚意精力有如此者。视履考祥。天饷俱优。伯胤早阐。克追家声。大年升秩。荣及泉涂。天之报善。果有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95H 页
徵矣。在永以通家晚生。仰德夙矣。日季胤斗正甫持示遗事一通。责以状德之役。顾此愚陋。不惟不堪。而年来重罹惨毒。倚阁未遑。不幸今秋贤胤又弃世。拊念伤悼。窃恐此事终成幽明千古之憾。遂不揆耄慌。略加序次如右。
通政大夫兵曹参议李公行(저본의 원목차에는 '家' 자로 되어 있다.)
公讳凝祥字士安。姓李氏。系出黄骊。高丽乡贡进士世贞之后。文元公晦斋先生九世孙也。高祖讳德恒 赠吏曹参议。曾祖讳元中。祖讳宪章。考讳鼎受。俱隐德不仕。妣密阳朴氏。尚孝女。大庵惺后。 正庙庚子十二月十七日。生公于安溪里第。自幼沈静简默。勤于读书。稍长治经业。常屡举辄踬。宗党知旧咸为公迟之。公曰得失天也。吾今年老。自知命数之蹭蹬。而所以黾勉强就者。念昔庭闱期望之深。不敢遽自抛掷。丁酉擢丙科。即 除司宪府监察。戊戌迁司谏院正言。移拜持平。己酉又拜正言。冬 除弘文馆校理。下 谕驲召。庚戌自经筵移拜修撰。 召对奏议详备。 上嘉纳之。癸丑又拜修撰。甲寅拜司宪府献纳。己未升通政 除敦宁府都正。上疏递拜兵曹参议。自后不复出仕。养德林泉。盖公孝友天植。而行本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95L 页
于人伦。故凡于日用。无适而非仁厚平和之发焉。养慈闱七十年。怡愉尽其欢。充养极其方。虽异居而凊温之节未尝或废。事三兄爱敬俱至。有姜肱共被之乐焉。待人则无亲疏长幼。一以薰和款接。口不称人之过失。又不言邑倅贤否。亦未尝以无事至偃室。闻人有非理营求者。甚唾鄙之。尤谨于奉先之节。尝戒子弟曰凡祭祀之礼。牲醴丰腆亦末也。在尽其诚而已。每当丧馀。孺慕如初终。年过八耋。犹斋素不御肉。防墓在家近数武地。自非疾病风雨之时。必扶藜展省焉。亲戚知旧之丧。必食素。至若婢仆辈物故。必曰虽贱亦共事者也。何忍未殓而食肉也。雅性不好华丽。戒子弟以俭约。麻鞋野带。徜徉花树之席。风致萧散如寒士样。曾以官职赴 召在京也。洛中搢绅虽未见者。咸啧啧语曰李某真古家人。间有推挽公者。欲试之民社。而以碍年格未果。识者恨之。洎乎晚节。年德俱隆。而于时事得失。一切不经于心。惟以书史棋酒为终老计。为政一门。率诱后生。以敦睦二字。勉守家法。其视世之奔走伺候。侥倖资级者。何啻霄渊哉。属纩前一日。气度言笑如平常。而及翌朝忽示惫。顾谓诸子曰吾年八十六矣。死且何恨。而但追荣祖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96H 页
祢间一资而未及。是为少慊耳。因怡然正席而终。实乙丑二月十七日戌时也。以是年五月。葬于府西山内面丈六山丑坐原。配庆州李氏。士人基仁之女。虎溪乙奎后。继配安东权氏。士人致履女。龟峰德麟后。俱 赠淑夫人。二男四女。长在韶进士,次在頀。女李奎荣,徐光一,朴时文,安钟彦。在韶四男一女。能骏,能骥,馀幼。在頀五男二女。能骆,馀幼。女安心远,郑文祐。李奎荣子寿五。徐光一子载圭。朴时文子箕镇。公殁后十年。上舍君将乞铭于当世立言之君子。谋竖墓刻。而以状述未备。嘱在永以图之。永也何敢。顾尝承候侍侧。偏蒙奖诲之眷。而观感佩服。视他门子弟有不浅焉者。略为叙次。以备秉笔者财择云尔。
通训大夫弘文馆副校理李公家状
公讳在直字养仲号勿窝。姓李氏。系出骊州。高丽乡贡进士讳世贞之后。十世至文元公始大著。先生嗣子讳应仁号守庵。荫司瓮院判官 赠左承旨。生讳宜润号无忝堂。蚤岁游寒冈郑先生之门。受心经旨诀。将肆力家学而不幸早世。士林议享景山祠。生讳皗 穆陵参奉。生讳墩义盈库直长。生讳德种。生讳诚中宗簿寺直长。于公为高祖。曾祖讳宪祖。祖讳鼎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96L 页
厦。皆早卒不仕。考讳元祥号依隐。以文行德望推重于世。 纯庙丙寅除 孝陵参奉。丁卯中司马。癸酉擢文科。是年冬感痘患捐世。未葬大臣入启。 上惊悼。用特典 赠馆职如例。兼侍讲院司书两学教授。皆异数也。妣延安李氏。佥枢刚斋承延女。奉朝贺芹谷观徵之后。又妣闻韶金氏。士人复运女。大司成芝村邦杰之后。公金氏出也。 纯庙乙丑十二月十日。生于良佐里第。自幼性度端重。嬉戏不妄。七岁在依隐公侧。忽抽案上曾传。跪而请教。依隐公曰此大人之学也。非幼子所读。公曰幼子终不为大人乎。依隐公甚奇爱之。癸酉丁依隐公忧。时年九岁。而持衰哭泣如成人。甲戌夏以太令人命。就再从叔父耻庵公学。耻庵公悯其年幼早孤。故不严督。公痛自惕厉。日蚤起盥漱。必于耻庵公簟席未襡之前而趍隅诵读。虽祁寒盛暑不少懈。受读不以腾口成诵为贵。而惟务透解旨义。耻庵公称奖曰此儿隐才在里许。他日成就。必岁计有馀。庚辰伯氏郡守公筮仕上京。家事一委于公。公奉侍亲闱。句管诸务。宾祭奉接之节。克殚诚干。俾无欠阙。郡守公虽縻职累年。而不使有离违旷废之忧。丙戌郡守公出宰礼山。丁亥春奉太令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97H 页
人板舆往衙。数月即还。是年 翼庙代釐。 储宫诞降。 朝廷设庆科。公为省行因赴汉试参东堂。九月对策。登丙科第十七人。盖自发解时。舆论已有所属。及坼号。大臣以下倾朝致问。莫不以岭中第一流期之。方榜隶拦入馆舍。公时就睡。徐起而应之。因复寝如故。其衿怀坦旷如此。唱胪翌日。发行荣觐于礼衙。十一月还乡。释褐行装。只是一马二僮。族亲侪友日以填门称贺。公瞿然曰人之贺我固然。而吾以菲才。骤登高科。前头责任。如负大何。恐无以奉扬先训。补塞己分。古人一不幸之戒。正为吾今日道也。戊子隶槐院。因事上京。留一月寻还。是行也。取路愚川。贽拜于江皋柳公寻春。柳公叹其志尚之笃。操守之确。因语以立心行己之要。及其别也。以故家遗范。吾党属望等语申勉而目送之。自是杜门靖居。不以事物经心。又不作閒出入。非公事请邀。则虽过城府咫尺之地而不见邑宰。是以李府尹根中尝语承宣族叔曰李记注何见之难也。己丑十二月拜 世孙讲书院左赞读。是时 宪宗方行册礼。 纯考命原任大臣诸僚。依 朝宗故事。极选耆旧硕德及林下望实俱隆之人。以备师保以下诸员。而公与江皋柳公与其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97L 页
选。盖是选也。为 储孙辅养之地。而国朝稀有之事。故一世极荣之。庚寅 翼庙升遐。因赴 山陵。闵承旨泰镛与公同选左右赞读。同赴哭班。闵私语公曰所著丧服。粗虽质。似矫俗。盍改诸。公曰然矣。翌日又言之。公对如初。闵申劝不已曰公如不改。吾为公改造乎。公徐应曰丧服何嫌于粗。而况既已服之矣。何计其粗细而改为乎。闵改容谢曰前言欲以探公意。而今而后。乃知公牢确不易之操。自是语于朝曰李某真君子人也。辛卯拜侍讲院说书。丙申四月。拜司谏院正言持平。九月拜弘文馆修撰兼知制 教。十一月拜副校理。是年冬赴 纯庙大祥。因縻职留泮。赵判书秉铉时方柄用。一日委访馆直。殷勤致款。如是者三日而终不往谢。又以其先尚书致侑之 命而折简请邀。又不往。丁酉三月。兼修实录厅记注官。时宗侄能玄中司马。公将呈由省亲而未及还。太令人感疾弥留。公闻即晨夜驰还。太令人證遂已。未几崔淑人以弥忧不淑。时沴气澒洞。一壑尽窜。郡守公劝令少寓达斋。未久微感不平。舁而归。至七八日病势渐㞃。太令人焦虑罔措。召巫祷于内。时神气沈沈已不省。而犹闻有声自内出。起而问曰是何声之杂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98H 页
也。傍人以实告。公曰毋以为也。使人白太令人而禁去之。郡守公涕泪劝饮。公扶起尽饮。疾革执郡守公手曰小弟无状。早登科第。已历清显。死亦何憾。惟慈氏在堂。兄年已老。而一息遽绝。弟之不孝不友甚矣。无一言及家事。恬然而逝。乃四月二十三日也。享年三十三。讣出远近人士。咸赍咨相吊曰岭运不幸矣。吾党无禄矣。以至儓隶下贱。莫不奔走嗟痛。以是年九月。葬于杞溪县望峰里负酉原。配月城崔氏。生员祈永之女。贞武公震立后。贞静端淑。以闺范见称。先公十五日而卒。葬同穴。生三男二女。男能亨今义禁府都事。次能章,能亶。女适柳道奭,朴海镇。能亨二男皆幼。公体相端洁。气韵清粹。媟慢之言。不出于口。崖异之行。不设于身。以早失趍庭为至痛。事太令人极意承顺。太令人性严有法度。时或不假辞色。而多方供欢。务为悦喜。故太令人尝曰吾于此儿之言。不笑不得。弱冠时携笈栖山。一日早起束装。同栖者问其故。曰夜梦慈颜甚悴。吾不欲以閒漫工课而贻亲闱倚闾之苦。即日还归。九岁遭依隐公忧。时值寒冽。吊者日至。公取瓦碛大如掌者数片。灸以温之。潜置郡守公苫席下。郡守公觉而止之。犹伺其不及知而必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98L 页
寘焉。及长敬爱隆挚。郡守公持论峻确。于人言少回挠。而公以巽辞从傍敷达则必油然听从。当郡守公旅宦在外之时。家无主管。而各处浇扫之节。自宗家私备。议令为子孙者各捐斗谷。择可干者掌之。使之拮据就绪。而至今霜露之节。牲醴丰洁。此亦奉先综理中一事也。胸怀洒然。无一点尘俗。日必整坐。取朱选一部置案上。日阅数篇。或戏之曰既科焉用读为。公曰读书只为科第而已乎。吾于未第时。犹未知读书之为有力。今而后益觉其有味而恨不能专力也。与人言。逡恂若不出诸口。而至于是非别白。义理剖破处则确然有不可夺者。性又清俭。于外物奉身者。只取完洁。不近奢华。丙申冬将上京。伯氏公曾备毛裘一件以遗行。公辞以弊件犹可御寒。郡守公曰为君备也勿辞。公重违意。受入装中。行一日即为封还。其赴馆职也。人有劝乞养者。公笑曰为亲而乞。义无不可。而趋赴世套。吾所不屑。终不肯焉。待人接物。一以诚款。虽畦畛之不设于外。而内实有城府之崭崭焉。立心制行。一切无脂韦软熟之态。而嶷然不挠于势利。自释褐以后。十许年之间。因事上京者一。滞职留頖者二。而足迹未尝一染于薰赫之门。虽知旧卿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99H 页
宰之素相亲厚者。无无事而往见。故洪承旨永观语公曰伯氏公有頖中李处子之名。宜其为是弟矣。金贰相履乔楸行到礼山。语郡守公曰吾见岭士多矣。新进中端重雅望。不问可知为故家人。惟令季一人而已。其见推重于人有如此者矣。于乎。公天禀甚高。如玉温冰清。以依隐公为父。郡守公为兄。而早阐高科。声望藉蔚。宜若并与其寿。享有长途。上以光 圣朝宠擢之恩。下以伸先府未食之报。而鹏程载启。骥步遽蹶。忽然若玉碎芝焚而世之所以期拟公者不一施焉。天之于公。何其畁之厚而报之啬也。在永与公期倚之重。沕然有同堂知己之感。而风灯促景。忽忽已二十年所矣。追念前尘。自不觉中夜以兴。继之以泫然也。逝者不朽。惟有述行一事。而景仁之传。非君实何能作也。第惟岁月寖久。而幽光潜德。一任埋没。则世之立言者。虽欲撰次揄扬。而将何所考据哉。玆不揆荒拙。略叙一二遗事。以备他日秉笔君子之财择。而疏漏甚。后之求公者。如以是草而概之则不几于因写而遗真者乎。是可惧也。
嘉善大夫吏曹参判李公家状
公讳能燮字公理。大宗兄郡守公之第二子也。李氏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99L 页
系出黄骊。上祖讳世贞。高丽乡贡进士。十世至讳彦迪文元公晦斋先生也。讳应仁 赠承政院左承旨号守庵。讳宜润。游郑寒冈门号无忝堂。讳皗 穆陵参奉。讳墩义盈库直长。讳德种隐不仕。讳诚中宗簿寺直长。高祖讳宪祖。曾祖讳鼎厦 赠司仆寺正。祖讳元祥文科 赠副提学。考讳在正。即郡守公 赠吏曹参判。皆以公贵。妣 赠贞夫人丰山柳氏。西厓先生之后贞简公相祚女。后妣 赠贞夫人义城金氏。鹤峰先生之后士人镇运女。公金氏出也。 纯庙十二年壬申十月二十七日戊戌。生于无忝堂旧第。姿性端重。仪表炯粹。与群儿游。步趋不妄。及受读颇能强记。不求寻研而文理雅赡。庚寅郡守公自礼山移拜高城。公年十九。陪往留衙。因遍历枫岳诸胜。留做郡之榆岾寺。与同栖者拈韵作望海诗。其联曰波平无上下。星落有参差。有皃丑老衲在傍。微诵曰此佳句也。有吉人口气。丁酉丁内忧。时伯氏上舍君登庠荣归。未及到门。遽罹巨创。哀痛尤极。己亥郡守公捐馆。易戚俱尽。葬祭如礼。丙午上舍君又不淑。丧威荐叠。门户震荡。孤露原隰之恫。盖有所不可堪者。而悯念大宗无托。告庙摄祀事。祖母金夫人九耋在堂。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100H 页
公晨夕扶将。备养滫瀡。友二弟如手足。尤致敬于奉先之节。遇忌必丰洁精蠲。享庙浇墓之羞。皆有综理规画焉。 宪庙戊申。朝廷设增广。以祖母金氏命赴汉试。擢乙科第几人。胪唱之日。朝中大夫士皆贺得人。九月选补槐院。十月 除抄启文臣。 哲宗癸丑除成均馆典籍。即日拜司谏院正言。甲寅四月迁司宪府持平。乙卯四月又拜持平。五月 除文臣兼宣传官。七月入瀛选。十一月拜弘文馆修撰知制 教兼经筵检讨官。丙辰六月 除副修撰。十一月又 除修撰。丁巳四月转拜修撰兼 经筵侍读官。十一月仍拜校理。十二月 除修撰兼西学教授。戊午 除校理修撰者凡七。十二月转拜掌令。己未六月 除慈仁县监。政治清平。庚申六月迁司宪府执义。辛酉 除司谏。壬戌 除修撰者三。癸亥 除校理者二。十二月 哲庙升遐。差 因山都监都厅。甲子正月拜宗簿寺正。二月拜司谏。四月升通政。拜右副承旨 经筵参赞官。七月拜左副承旨。 赐内厩马一匹。九月拜成均馆大司成。时铨注议极简泮职而公膺是选。是年自 上有先正祠庙致侑之 命。将事之日。 教旨适下。远近衿绅会者。莫不耸贺。十月又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100L 页
拜右副承旨。乙丑八月。拜工曹参议。丙寅三月升吏曹参议。十月拜敦宁府都正。丁卯十一月又拜右副承旨。庚午正月擢嘉善拜礼曹参判兼都总府副总管。特下 传教。有恬雅恺悌冰檗为操之褒 谕。旋拜都承旨弘文馆直提学兼副提调。四月升同知 经筵事。六月又拜知 经筵义禁府事。十一月 除汉城府左尹兼同知春秋馆事。辛未三月又拜都承旨。六月 除庆州府尹。莅任未几。以病未视事呈辞递免。九月拜吏曹参判。此公履历始终也。仍示惫累朔弥留。公自分證势之不能复起。既革命子弟整顿身后事。遗戒俭约。引所亲诀曰吾以菲才。过蒙 恩造。田野之身。位登宰辅。六旬之龄。视吾先世寿矣。何憾于世。而但无丝毫裨补于国。是可恨也。以十二月十三日巳时终于寝。享年六十。翌年五月某日。葬于北安面墙洞甲坐之原。配贞夫人广州李氏定运女。生二男三女。长寅久生员,次容久入承大宗。女柳道弼进士,崔晚善生员,郑致旭。寅久子锡弼。女金允东,柳道集。容久子幼。公天禀孝友。姿相精敏。明眸晢眉。无一点纤尘。清标雅量。无一芥滞碍。接人则浑是悃愊。故人无贤愚。皆以为得公。就其日可见者则其居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101H 页
家也。奉侍九耋重闱。温凊供欢。左右不离。每当赴职上京之时。出门徘徨。不忍遽辞。申嘱弟侄辈以善养大母。事伯嫂氏尽敬。不使少有违忤。先世未遑之事。靡不修举。无忝公逸稿蠹残。墓石毁泐。公倡议规画。为之锓绣改竖焉。其立朝也正身守雌。一以岭色自持。故始终扬历。皆公议中所选也。尝因 召对进。奏唐朝治乱之由。而因陈君臣交孚之义。奸邪误国之罪。并及本朝殿最之不公。戊午七月次对入侍时。勉 上以开广学问。日 御经筵。而以缉熙之工。中和之治屡陈焉。兼己以公。待人以和。故虽异己之人。一与交际。无不倾倒致款。临事则精详果决。审覈周章。故凡岭中先辈所当为之事。极力担做。如芝山改 谥之请。葛庵褒 谥之典。皆公之力焉。才调赡敏。笔翰如流。聪记又过人。事物之留在心量者。虽急遽之中。无一遗忘。尝抄朱节一卷子及先祖集一纲十目进修八规等疏。常留案默诵。赴京之时。必束装自随。莅州之初。公之一副心算。未始不有施措之可为者。而淮阳之卧治无日。广汉之经志未就。罢归之日。庆之人奔走相吊曰庆民无禄。府之海县。介于封薮。有痼弊病民。公到即罢革。海民蹈舞感悦。立碑颂德。旬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101L 页
月之间。遗爱之入人者如此。公不屑标榜。未有号。尝揭唐人手画老石二字。贴于座右。故人称之以老石云。呜呼。若公者真可谓才德兼备。需世适用之君子矣。诚恳无间于表襮。恩谊周遍于亲疏。处于宗而尽友睦之道。进于朝而审行藏之义。望之则温然而玉润也。接之则蔼然而春孚也。进涂方亨。舆望攸重。如使少延其寿。究展所蕴。则庶可以贲赞 邦猷。增光先烈。而周甲之算。犹不免中涂之憾。吁可惜哉。将葬诸孤以贲竁属余。余惟公之生荣死顺。国有乘舆有诵。志在是矣。复何赘焉。略叙履历世系。以表于墓。日寅久等又泣而请曰吾父下世已有年。而不肖无状事行颠末。恐遂泯没。将往乞当世秉笔家一言之重。而状行无述。愿复请焉。噫余亦朝暮人耳。风灯影事。忽忽已五六年。而断弦以来。悲抱填臆。神思耗渴。何能收拾万一哉。第惟六十年同堂相孚之地。亦不为全无所谛。则孤辈之请。又乌可辞也。然而浮辞剩语。如有毫分过实则是负公也。非所以状公也。因叙平日所感于中者。第录如右。以备立言君子之笔削焉。
王考成均生员雪南府君家状
公讳鼎翊。初讳鼎寏字宅而。姓李氏。系出骊州。高丽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102H 页
乡贡进士讳世贞其初祖。十世至文元公晦斋先生始大著。先生嗣子讳应仁号守庵。官至司瓮院判官。后以郡守公原从勋 赠承政院左承旨。是生讳宜活号雪川翁。文科兴海郡守。生讳皖 献陵参奉。以从兄 穆陵参奉讳皗之子垷为后。童蒙教官。生讳德纯。生四子。季讳敬中生员号任夫。族祖郡守公范中常曰吾家先辈。天质粹美。克统先业者惟无忝公。而公又庶几焉。早世不著。以无忝公玄孙拙翁讳益中子宪先为后。亦早世无嗣。配广州李氏。学生世铉之女。生员公叔兄讳徵中生讳宪国号禁窝。娶闻韶金氏讳尧钦之女。大司成芝村邦杰之曾孙。 英庙甲寅九月日。生公于良佐里。李氏取而子之。幼颖悟聪慧。读书过目成诵。禁窝公爱之。常远大期。及弱冠日阅坟籍。文词赡足。族叔卫率公宪洛见公赴南省发解。应对不穷。辄叹赏曰吾家文衡在此子矣。祖考生员公以文行称。笔体以退陶为法。公继其绪。制字必要心画。每晨昏群兄弟省侍亲侧。而父子问答。兄弟讨论。无非格言至论。至丰薄利害世所营营者。断不及也。及生考公汲伯仲氏继殒。而生妣夫人以望八笃老。伤毁过度。公扶持宽譬。至作白首儿戏。先府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102L 页
君生庭荐遭丧祸。只存孤寡而家势又旁落。公常尝顾护。谓从弟曰吾与尔俱玆家之出。孰有无源根之水与木乎。须努力营救。以保有此家。季父生员公临殁而遗书托孤稚。公即率养。凡所教育。极其勤督。性温雅恬淡。常以俭素为本色。而平生不喜华美。清苦自守。而足迹不及公府。处事必详审。居家有条法。与人未尝不款洽。而亦不喜徵逐。其言论循循有伦脊。足以晓解人者。而尤瞭然于判义理决是非。家素清寒。妻孥不厌糠秕。而公吃如粱肉。所居不蔽风雨而公处若斋阁。绝不留情营画。只安自己本分。而至于取予。虽一芥不苟。尝有同乡亲知深爱公者。闷其久疾乏疗。以佥议赍公物遗之者。公扶病裁书。谕以爱人不以德之意。辞不受。有客称某家盛需于公坐侧。公蹙然曰待客厚薄。惟主人贫富。安有计丰约为亲疏哉。其人惭恧。勤于博学。平居常对案看书。非甚病不废。家世所藏书册甚夥。公无不淹贯。而至先儒格言文章要论。于所居寝室横竖书壁。殆无空缺。而纸已尽则改而又如之。且如河洛图书。羲繇卦画。手自涴墨。左右摹排。而每潜心对玩。以为至理之寓。其为文不事雕篆。而必求理胜。如泉涌河决。而有布菽之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103H 页
味。又善为辞说。多讽晓之体。当时文才蔚然。乡里持重望者。咸以公为难及。妙岁捷解额居前列。自是连中。发必双叠。及庚子登生员。士之知公者。以小成为恨。公犹以亲在为荣。尝于深山僻处。诛茅搆屋。与一家诸少。留意攻业。为终老计。而力绵未果。于先祖坟庵。刱立斋舍。为奖进后来之计。公手自书节目揭于壁。大槩以捡行为先。文艺为后。而尤眷眷于密迩先垄。不可不敬之意。皆可为后世法。及宗堂成。与族弟大宪公鼎揆及一门诸老。咸处其中。日与团圞。以为先祖奉先杂仪。以时祭为正。而只缘宗家废久不行。自今虽不能遍举四时。亦可量宜酌行。以复尊祖敦宗之仪。又每岁除夕。门亲老少。咸集宗堂以饯迎。翌朝展谒庙庭。仍出堂分班对立。拜礼毕。各归为法。其施措之有条皆此类也。铨部拟入郎荐。而闻其名前行寏字。考榜目及成均青衿案皆无之。因起疑。时族叔府使公宪儒以惠郎在京。使人极言改寏为翊。而政官终不释疑。时论惜之。(已上深窝公所撰。而病未卒业。)安贫任分。为自家家计。而于世利纷华泊如也。生平不衣苧帛。不著革靴。常以衣取蔽体。食取充腹八字。勉戒子弟。子弟或有衣鲜煖则必召让曰。寒士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103L 页
侈服。人必睨视。岂可以衣服而被人嗤点哉。辞气常持宽和。言论务在平恕。时或有门议乖张。乡论矛盾。则引义据理。一言镇定。故众心推重而就正焉。尝议建德渊世德祠。为九代祖赞成公,叔祖聋斋公两世啜食之所。而讲定仪节。为永久遵行之规。壬子京岭合议倡义理疏。举议疏头。而佥议皆属于府君。惠郎公自京委书。以公论敦勉。而府君时在愆摄中。以病势难强复书。因示惫阅朔。癸丑正月二十四日考终于寝。享年六十。用是年八月日。葬于神光县竹洞里后麓坐乾原。配全州李氏。孝宁大君补之后瓶窝先生衡祥之曾孙士人齐松女。贞慎淑婉。有女士行。后府君十三年乙丑没。墓在府君兆越冈坐乾原。二男长岳祥次牧祥。长房生三男。长在根。次在公出。次不肖在永。二女金定寿,朴龟焕。次房生一男在楗。三女李以挺,李龙善,李志发。在根嗣子能海。在公子能远。能海承本宗。能禹,能浚。在永子能漴。在楗子能渊,能河,能渐。能海子相久。能远嗣子英久。能禹子宅久。能浚子英久出,完久。能漴子聃久。能渊子斗久,尹久。能渐子炳久。相久子锡华。馀不尽录。
  [后識]
 此状乃我再从大父深窝公所撰也。深窝公亲受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104H 页
门下。的有见谛。若得首尾撰述。可成完书。而不幸病未卒业。遂为冬官之缺。玆岂非后人无穷之憾也邪。渺渺蔑识。泣抱遗藁。不敢下一字于其间。谨掇先考所抄行录若干条及子孙世系以附于后。不肖孙在永谨书。
堂父惧窝公遗事
府君讳趾祥字元美。 英庙乙亥。生于雪川亭旧第。始举体相丰腴。气宇峻嶷。本生祖考禁窝公抚而喜之曰此儿不凡。自幼言语不妄。动止有度。气象凝重如成人。同辈多敬畏之。
及就傅。受学于紫霞郑公。▣▣读经史。以重庭旷省告归。卒业于家。
年十七。委禽于青凫权以肃氏家。醮装甚侈。府君于东床。只服其纯俭不华者。盖衣不耻缊。素性然也。
再邀归路踰卜头岭。日寒风冽。见路傍有一人冻仆几殊。府君解装出二絮衣衣之。使僮负而托之于店。后三年府君坐于亭上。有鲜服一人拜而前。府君问是何人。其人泫然而对曰公忘诸。渠是某年冬。某岭上冻仆人也。荷公遗衣。免为裸鬼。盛德何可忘也。百拜致谢。问所居则右道昌原人也。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104L 页
家世清寒。同堂八九家。皆有庚癸之患。府君一心均济。虽尺布斗粟。无尔我之私。而于宗族亦然。故世称雪亭家法。
同堂兄弟凡十三房。而府君居第三。早起盥栉。先候禁窝公枕席。次省四棣庭下。退与群从。讲论书史。谭说古今。以及于继述先业。处心行己之要。融然有河东小斋之风焉。
待人接物。一以宽和。律身俭约。饭粗茹蔬。处之晏如。客至则不求丰膳。惟以诚意待之。故轮蹄之度雪川者。必先造焉。
府君文辞赡纡。笔势遒逸。少时与族叔南庐,苍庐,深窝诸公。并武齐名。而不屑于趍营。尝一隽解额。既而叹曰吾所以屈首场屋。非为进取计也。先世试券。藏弆一匮。不肖之厕名其间幸也。因不复举。尝读思传。至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惕然自省曰此谨独工夫之肯綮也。遂以名扁。
屋后有雪川公旧亭。据地敞豁。有江山之胜。架上有古书数千卷。府君慨然有藏修栖遁之意。亭前累石作假山。亭右驯野鹤。对案山腰。杂植花卉。壁挂琴一张。日处其中。整冠危坐。阅朱节近录及先贤遗集。讲究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105H 页
体验。就实地上著力。时或体倦神疲。则岸巾逍遥于花坞竹林之间。翛然有出尘遐想。语群从房曰诸君勉之。世之谢市朝而耽山水者。或具舆马。或理筇屐。劳顿惫悴于山巅水涯。而今吾与君。不离房室。而领取好江山。此无限清福。而莫非祖先之遗荫也。可以读吾书。可以课吾田。其视软尘街上误了一生者。得失何如哉。
正庙壬子。 命设陶山科。道内章甫开座于试士坛松树下。议定节目。府君后至。座中皆起迎属目。罢席后午桥李进士宗儒氏。就馆执手而言曰。今番此科。若推人望则无出李某右者。
李相国泰永按臬时。刊印 御定五经百选。抄延道内文学德望之士以参勘校。府君首膺其选。及往营下。李公一见起敬曰德宇风韵。南来初见。诚大家模范也。赐款倾倒。及刊毕而归。赆以诗书论语各一帙。自后往复笋束。及还朝啧啧以峤南第一流称诵。至登荐剡。而未蒙 恩点。识者恨之。
癸丑以雪南公襄礼天水事。有呈卞之举。时府倅李公益运下车属耳。府君抱牍立庭下。李公下帘更衣而坐。私语所亲曰下乡亦有此个人器乎。传言曰讼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105L 页
案自当决处。请升堂上。府君以事体不敢固辞出。夕后李公就馆款叙。叹相知之晚。
立岩权丈琥博闻士也。尝言雪亭李某。世皆知故家奇伟人物。而不知学问中人也。尝到亭上。讲论经义。公语余曰读书至文理微密多窒碍处。熟看反覆。始有通处。先辈所云乍看不好。久看益好。尽有验。又曰时文枉了人一生。此可见李某见得高处。
陶窝崔公南复。与公契深。尝枉驾亭上。留止数日。相与纵酒剧谈。外形骸输城府。忽敛衽起坐曰今日乃知李某也。浮荣不婴于方寸。名理之论。令人消吝。归语人曰李某好言论好风韵。外若和光同尘。而内实有所守之确。所见之正。人不及知也。
麻溪一区。七八世衣履之所藏也。距家二十里。必月一省焉。尝于坟墓近地幽静处。营立斋楼数架而未就而没。
壬戌四月十一日。有事往玉院。因示惫舁还。十三日违世。享年四十八。讣出门亲聚哭曰栋梁折矣。远近知不知咸赍咨涕洟曰东都善人亡矣。可见公之见重于人者深。故人之痛惜有如此者矣。呜呼痛哉。
府君不显于世而名益尊。不求于人而望益隆。德量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106H 页
文华之蕴。志尚风猷之懿。皆可书而传。而惟时诸孤年幼。又不幸早世。从侄在恒薰炙所逮。有志纂述而亦未就。今距府君之殁已八十年矣。岁月浸久。见闻愈远。则恐遂泯没而无传。玆岂非馀生之遗憾者哉。在永生晚卤莽。何能影响万一。而耄龄久寄。自少耳之于舆诵公传则有之矣。玆敢裒拾家庭所闻及诸长德推重之语。略掇遗事数条。为后仍追省寓慕之一端云。
先考耻庵府君行录
府君讳岳祥字自彦姓李氏。系出骊州。高丽乡贡进士世贞之后。文元公晦斋先生九世孙也。高祖讳德纯。曾祖讳敬中生员号任夫。祖讳宪先。考讳鼎翊生员号雪南。妣全州李氏。瓶窝先生衡祥曾孙士人齐松女。 明陵癸未九月十五日。生府君于勿峰旧第。始举本生祖考禁窝公闻而喜曰今年吾周甲而昨夕梦。有斗星之异。因名小字斗梦。自幼性度端重。才思聪悟。不喜玩娱。四五岁时。尝在禁窝公侧。见人受读。辄作咿唔声。稍长与宗兄依隐公同案读经传。读了间取洛闽书。沈潜玩究。依隐公曰君未了一经。又看他书。不有务博之嫌乎。府君笑而应曰岂敢然也。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106L 页
凡人饮食。各有所嗜。此书自有深味。如嚼得一味。又有馀味故耳。丙申门中设讲会。行相揖礼。府君与族弟麒祥为东西班首。进退周旋。动中规法。长老咸称其习于礼也。庚子雪南公升国子。府君时未冠。家业清寒。而饰喜之节。极意称诚。辛丑委禽于霞溪郑拙窝公之门。鲁宇郑公忠弼性方严少许可。而于府君则赐款谆诲曰君不失为乃家儿也。东床时。游三圣山。有游山录。鲁宇公大加称赏而文今佚。自少劬书习功令。而尝有志于实地向里之工。戊辰贽拜于郑立斋先生门下。留止数旬。受大学章句。及归先生赠诗以勉之。自后往复请质。谛得内外轻重之别。著心战说,自警等篇以见志。尝屡中大小解额。而报罢于礼围。不为介也。戊子全省多士。为谦庵柳先生请谥。推公为疏首。府君以公议之重。不敢辞逊。叫𨵽一月。竟承节惠之 典。金尚书相休按岭臬。巡路访见丰安柳公相祚。问岭中人望。柳公对以府君及郑公象晋。金公喜曰令公岂有误荐人耶。袖名而去。其冬郑公登荐剡。柳公贻书府君曰早晚必有西笑之行。时则己丑春也。自初夏示惫。沈淹数朔。及疾革命扶坐。诏不肖辈曰吾年六十七矣。视吾先世寿矣。何憾于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107H 页
世。而但以汝曹卤莽无成为可念。时族叔南庐公在傍连呼曰。某也不念门中事乎。微应曰公与苍翁在。努力自爱。因正席恬然而终。实八月二十二日也。昊天罔极。呜呼痛哉。是年十一月。葬于草甘坐甲原。粤二十三年辛亥。奉缅于麻溪先兆下坐戌原。配乌川郑氏。双峰先生克后后。处士致一女。贞淑有妇德。奉君子无违。教子弟有法。生三男二女。男长在根。次在公出。次不肖在永。女金定寿,朴龟焕。在根嗣子能海。在公子能远,能海承本宗,能禹,能浚。在永子能漴。能海子相久。能远嗣子英久。能禹子宅久。能浚子英久出,完久。能漴子聃久。相久子锡华。馀幼。呜呼。府君天禀仁恕。志尚高雅。擩染于家庭。薰袭于函席。文学行谊。蔚然负当世之望。而立心制行。皆从悃愊中流出。日用可见。笃于孝友。尝侍亲闱。色柔气温。一以顺适为心。家甚贫窭。而滫瀡之供。不乏于庋阁。癸丑正月。丁雪南公忧。逾月卜葬地于神光竹洞后麓。洞民素称顽悍。百般沮搪。府君奔走号诉。积诚恳乞。洞民亦感化。八月始克襄事。距家三十里之远。而朔望必省。与季公俱享六旬。友爱笃至。寒衣饥食。极力扶护焉。季父剡溪公年八旬。侨寓康郊。省候之行。不废风雨。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107L 页
未尝有四五日旷焉。诚于奉先。每当忌日。整坐齐肃。品需必蠲。坐而待鸡。将事毕。僾然如有所思。接人则浑是款和。坦无畦畛。苍庐公有相许之重。每称某也有好个田地。观玩之工。老而深笃。平居卷不释手。遇会意处。手自劄录。案上常留朱节陶集。口读心绎。不肖辈在傍请质。必谆谆提谕。因敛卷叹曰此是做人坏朴。使吾早从事于此。则庶不为今日吾。而徒然枉费一生。是可恨也。汝辈勿以得失为念。当以吾言为三字符也。教人温诱善导。使之自得。平居无疾遽色。一以宽恕为政。故虽于臧获。不施箠楚焉。雅好山水。傍近玉溪,内延,盘龟等处皆遍览。而玉溪有记行。 纯庙癸未。京岭合议刊蔡樊岩文集于花山凤停寺。时以勘校之任往刊所。因向宣城。与诸长德游赏清凉。历周王而归。丁亥科行。取路礼山。时宗侄在正宰本县。留衙数日发行。历探鸡龙,俗离之胜。转到商南。约与柳江皋寻春,李寝郎升培,黄进士磻老,姜参奉世訚会于孝谷书院。有唱酬录。家居不以事物经心。日与南苍两庐公。鼎坐讲论。以追先业敦门规。为一副家政。尝言孟子人不可以无耻之训。诚为人自省要言也。因自号耻庵以著说。晚年又号苍下。呜呼。府
耐轩文集卷之六 第 108H 页
君生诗礼家庭。学业文望。可以光前裕后。而终老林园。未沾一命。岂非命也欤。不肖蔑劣无状。何敢撰次为说。以摸万一。而深惧夫见闻寖远。事行愈晦。泣掇趍庭所逮若干语。以俟立言君子之财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