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龟厓先生文集卷之二
龟厓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x 页
龟厓先生文集卷之二
 疏
  
龟厓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22H 页
辞司谏院正言疏
伏以臣空疏谫劣。无所肖似。而幸际 明时。猥蒙 洪造。前后厕迹于台端者非一。而无一言振朝纲。无一事补衮职。辜恩重罪也。瘝职大惧也。乃者薇垣新 命。又及于已试无能之人。臣诚惶恐踧踖。不知所以措躬也。第伏念台谏者。人主之耳目而朝廷之纲纪也。台谏得其职则耳目明而纲纪立。台谏失其职则耳目蔽而纲纪坏。其为职岂不重且难哉。夫如是。则 上之所以任是职者。不可轻易而滥授。下之所以膺是职者。不可冒廉而贪进也亦明矣。今臣疲劣。自知甚审。台端一步。自画有素。岂敢以承 命为恭。冒昧趋膺。仰滓 清朝耳目之列哉。且臣蒲柳脆质。又多疾病。痰癖痞结。饮啖全却。沉顿床席。垂及半年。以此病状。实难趋服。玆敢略具短章。疾声仰吁。伏乞 圣慈。天地父母。特加矜怜。曲赐恕谅。将臣所带职名。亟许递驳。使得归伏山野。歌咏 圣德。以卒生成之泽。无任激切祈恳之至。臣于乞免之状。不宜赘及他说。而犬马之贱。犹怀恋主之忠。葵藿之微。尚抱向
龟厓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22L 页
阳之忱。耿耿愚衷。不能自已。敢此陈附。伏乞 垂察焉。夫心者。一身之主宰而万事之本根也。虚明之体。该具乎众理。神妙之用。遍管乎庶物。体得其正则鉴空衡平而无所偏蔽。用得其正则泛应曲当而无所乖戾。以之修身则操存省察而动静语默。莫不循轨。以之处事则断制裁割而轻重大小。莫不中节。此尧舜禹传授旨诀。不过乎人心道心十六言而已。而大学之三纲八条。中庸之三达九经。何尝不本于是而能致治平位育之功哉。虽然心不能自正也。必须知之明而守之固。学问思辨。不得不措。存养践履。愈严愈密。存此心于端庄静一之中。穷此理于讲论思辨之际。使主宰卓然。义理洞然。则此心一正。廓然大公矣。由是而发号施令则好恶得正。从违不迷矣。由是而任官授职则贤愚自辨。用舍不眩矣。由是而赏善罚恶则褒贬得宜。劝惩斯捷矣。由是而纲纪可振。由是而风俗可变。而至若一日万几之政。当以得人为先。三代圣王所以致太平而裕后昆者。其道不越乎勤学懋政。而又恐聪明之或蔽。志虑之未周。咨诹于臣邻。询问于刍荛。故在舆有旅贲之规。位宁有官师之典。居寝有亵御之箴。燕处有工师之诵。以至诽谤
龟厓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23H 页
有木。敢谏有鼓。盖所以取人为善。集众求益之意也。惟我 殿下。睿质天成。问学夙就。其于履端建极出治行政之道。固不待勉强而有馀裕矣。至于变风俗贲至治。以合乎先王之政。则其势有不能然者何也。以人才之鲜有故也。夫才不借于异代。一世人自足了一世事。今日在廷臣僚。论道经邦。足以刷一世之精神。革一代之风化。然而朝廷之上。未见夔龙之贤。州县之间。未闻龚黄之治。其真无贤而然也。窃恐 殿下求贤之诚虽切。而取人之路不广也。古人求贤必从岩穴为先。荜门蓬户之下。必有抱经讲道之士。以 殿下至诚恻怛之心。养之以道。进之以礼。用之以才德之大小。取其类而锡之以爵秩。则草野嵌埳之中。未必无闻风兴起之士。而 殿下梦寐之间。安知无良弼之赉。不如殷宗之得贤于版筑之下哉。臣以謏闻寡识。猥承 恩除。触事迷昧。罪戾山积。方且惶恐俟 命。而敢以陈陋渎扰 宸严。尤极懔惕。然芹曝之诚。野人亦有。狂夫之言。圣人或择。伏乞 殿下勿以人废言。留神省察焉。臣无任屏营祈恳之至。谨昧死以 闻。
辞司宪府执义疏
龟厓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23L 页
伏以臣以樗栎之材。重以蒲柳之衰。自分跧伏草野。歌咏 圣化。而猥蒙 洪造。厕迹台端。非止一再。前后忝窃。涯分已极。而报蔑涓埃。罪积邱山。今玆柏府新 命。又出于千万梦寐之外。臣诚惶蹙。不知所以措躬也。夫霜台是风宪重地。而至于亚长。责任尤大。虽使学优有风棱者居之。尚难称塞。况臣之衰懦昏谬。何可以贪叨而膺是职乎。第伏念臣之逖违 天陛。居然已三十年矣。葵藿向阳。物性所同。臣虽至顽。亦不偏塞。终南渭水。尚有馀情。生逢 盛际。岂欲便诀。而顾今臣年已七十馀矣。癃病已痼。死亡无日。投閒置散。寔臣之分。玆敢仰首号吁于 天地父母之前。伏乞 圣明谅臣谫陋无用之实。察臣疾病难强之状。亟赐 恩递。以安愚分。不胜幸甚。臣因窃伏念人臣爱君。无间贤愚。明主听言。不遗疏逖。臣虽无似。既忝是职。则安敢无一言以负 殿下宠擢之恩哉。玆将瞽说。仰彻 宸聪。惟 圣明垂览焉。臣窃惟公论 国家之元气也。台谏公论之所寄也。一世之是非。台谏能辨之。庶政之得失。台谏能言之。古之所以以谏诤之官。为人主之耳目者。岂无以耶。古人有言曰集天下之目以为目。聚天下之耳以为耳。一人之
龟厓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624H 页
聪明有限。而天下之事务至繁。苟非博采舆论。虚襟容受。则曷足以尽天下之聪明。成天下之事务哉。惟我 殿下。求言之诚。纳谏之德。实无愧于古圣王从谏如流之盛。而菁莪之颂。未播于朝野。鸢鱼之化。或滞于中外。纲纪之不振。民力之彫残。无一人抗颜而敢谏者。此固有言责者不得其职之罪。而窃恐 殿下求言之诚虽切。而求言之路。或有所不广而然欤。况今俗尚渐浇。儒习日坏。匡直振德之方。尤不可缓。宜选躬行笃学之人为公议所归者。使之左右启沃。以振昭代作人之化。断不可循例苟拟。致有冒窃荣名之弊也。如臣者愚昧自甚。学术空疏。求之廷臣。最为庸下。而独惓惓以纳谏为急务者。诚以 圣心虚受。言路大开。则积弊疵政。皆得以日闻于上。而无壅蔽之患也。伏愿 圣明恕其狂妄。而不以人废言。则 国家幸甚。臣民幸甚。臣无任瞻天望 阙。激切祈恳之至。谨昧死以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