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x 页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杂著
杂著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42H 页
饮冷罚(癸丑)
新春点检事业。无可语人者。赢得添茎白发。可罚不可赏。乃取冷水一大碗。自呼曰冕饮斯讫。傍有海西客呵手呼波吒者。数之曰炙突丈饭。胡为乎去之。亦取一碗饮斯。客谢以当会。又纛岛金姓者着袍而至。亦数以老不死使饮斯。亦谢当顿饮一碗。仍诵货殖志五六行。战战兢兢不成声。更取一小碗。使小盆梅饮斯。曰不能择主。差池泠屋而不能花。汝能辞诸。梅不能卞。水哉水哉。奚取乎哉。泠泠清清。澹不以世故怵而利欲牵。公平至正。随其恶而罚之。实取汝义之气也。
铜器刻字(癸亥在箕城日)
苍光之南去江二百武仁贤里。士赵泽仁得铜器于田中。制类师中铙镯。而重不堪扛。又类乎佛氏警人天之具。盖传里在洪福冷井两寺之间。其说近是。器在土中锈绿。若宣发轮郭朴以厚。非五六百腊以后
新春点检事业。无可语人者。赢得添茎白发。可罚不可赏。乃取冷水一大碗。自呼曰冕饮斯讫。傍有海西客呵手呼波吒者。数之曰炙突丈饭。胡为乎去之。亦取一碗饮斯。客谢以当会。又纛岛金姓者着袍而至。亦数以老不死使饮斯。亦谢当顿饮一碗。仍诵货殖志五六行。战战兢兢不成声。更取一小碗。使小盆梅饮斯。曰不能择主。差池泠屋而不能花。汝能辞诸。梅不能卞。水哉水哉。奚取乎哉。泠泠清清。澹不以世故怵而利欲牵。公平至正。随其恶而罚之。实取汝义之气也。
铜器刻字(癸亥在箕城日)
苍光之南去江二百武仁贤里。士赵泽仁得铜器于田中。制类师中铙镯。而重不堪扛。又类乎佛氏警人天之具。盖传里在洪福冷井两寺之间。其说近是。器在土中锈绿。若宣发轮郭朴以厚。非五六百腊以后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42L 页
制也。少尹赵冕镐费钞易之。审于按相心庵赵公。施之于永明寺。遂命工镌此郭轮。又蠡环以悬于寺。以代钟。
澄泥
从阮堂斋头乞而有焉。审之古澄泥之。绝▼(宀/古+午)▼(宀/古+午)。顶西洞字工。借文亦好事者事。
记闻
有人传南村某姓家藏书甚富。在庚申以前。购旧板佩韵一部。始其书从祸家易主而来。纸洁硬字冻如写罕本也。某姓家近年又不幸。斥于某。某又不幸。书乃归湖南人。藏三年竟回禄。殆书妖之甚者。比年南村人复其旧。颇招书欲备注疏十三经力不及。会有粥散书购之。乃易书论孟及尔雅并二礼。犹作室随力先其间架。然常怏怏。偶于厂获春秋。继获诗。庶几完之。益渴其馀二书。是年别赴燕使。使曰欲求书否。乃以二书言。比还检之。孝经存而已。戴记不入包伫。完者尚阙一。相顾而笑。翼年一象译闻而愤之购归。之书始完。南村家大喜。有诗曰似月重圆补缺书。又一年。南村家父授职。子上庠。夫佩韵去经注合。祯孽若影响。或以为有造物者谋之。缺月能复圆。岂不奇
澄泥
从阮堂斋头乞而有焉。审之古澄泥之。绝▼(宀/古+午)▼(宀/古+午)。顶西洞字工。借文亦好事者事。
记闻
有人传南村某姓家藏书甚富。在庚申以前。购旧板佩韵一部。始其书从祸家易主而来。纸洁硬字冻如写罕本也。某姓家近年又不幸。斥于某。某又不幸。书乃归湖南人。藏三年竟回禄。殆书妖之甚者。比年南村人复其旧。颇招书欲备注疏十三经力不及。会有粥散书购之。乃易书论孟及尔雅并二礼。犹作室随力先其间架。然常怏怏。偶于厂获春秋。继获诗。庶几完之。益渴其馀二书。是年别赴燕使。使曰欲求书否。乃以二书言。比还检之。孝经存而已。戴记不入包伫。完者尚阙一。相顾而笑。翼年一象译闻而愤之购归。之书始完。南村家大喜。有诗曰似月重圆补缺书。又一年。南村家父授职。子上庠。夫佩韵去经注合。祯孽若影响。或以为有造物者谋之。缺月能复圆。岂不奇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43H 页
欤。余闻之曰其理有焉。圆者缺。缺者又圆。圆缺之来。人不可以不审。书册之妖。未尝不以人妖而致之也。
七绝评
七言绝句。视律诗而半。然可少之哉。若读书家经经而纬史。经重也史要也。凡咏托律重绝要。如论诗论书等作。律不能绝。绝岂可少之哉。
书评
指运而腕不知者。尝疑其不究悬腕之法。近得小悟。始知其无工于悬腕。盖腕之悬。至于惟精惟一。气运而形不知。天以气运而孰见其天运之形欤。此其精一之妙。不知即知之极到处。苟使指有运腕。使不知其气与神。果能运乎。气神不运。落纸只墨点而已。终未成一横一波而止耳。
七绝评
七言绝句。视律诗而半。然可少之哉。若读书家经经而纬史。经重也史要也。凡咏托律重绝要。如论诗论书等作。律不能绝。绝岂可少之哉。
书评
指运而腕不知者。尝疑其不究悬腕之法。近得小悟。始知其无工于悬腕。盖腕之悬。至于惟精惟一。气运而形不知。天以气运而孰见其天运之形欤。此其精一之妙。不知即知之极到处。苟使指有运腕。使不知其气与神。果能运乎。气神不运。落纸只墨点而已。终未成一横一波而止耳。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43L 页
偶言
贾谊际文帝之盛。不能展其用。非文帝之不能用谊。谊实不自用。文帝视天下已治已安。而谊以谓未治未安。至以痛哭流涕长太息者固未能。谊之言不实。而自文帝视之。诚亦迂矣。其说迂而能治天下者鲜。中人皆可知也。诚何故也。谊深知天下之事。即今为然。而不知文帝之姿与识。能翕受而尽其用也。使管仲而志行王道于桓公则桓公能举国而听。未可以必然则夫子所叹管仲之器小哉何也。圣人既不能以身行道。则一言之法可以建天地而垂万世。此特分别于王道之正。霸道之杂而已。至有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管仲之功可少哉。谊之学。既不及圣人。而欲以管仲所不得行者行之。则是可行乎哉。故曰谊不能展其用。非文帝不能用。谊实不自用。
养墨
贾谊际文帝之盛。不能展其用。非文帝之不能用谊。谊实不自用。文帝视天下已治已安。而谊以谓未治未安。至以痛哭流涕长太息者固未能。谊之言不实。而自文帝视之。诚亦迂矣。其说迂而能治天下者鲜。中人皆可知也。诚何故也。谊深知天下之事。即今为然。而不知文帝之姿与识。能翕受而尽其用也。使管仲而志行王道于桓公则桓公能举国而听。未可以必然则夫子所叹管仲之器小哉何也。圣人既不能以身行道。则一言之法可以建天地而垂万世。此特分别于王道之正。霸道之杂而已。至有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管仲之功可少哉。谊之学。既不及圣人。而欲以管仲所不得行者行之。则是可行乎哉。故曰谊不能展其用。非文帝不能用。谊实不自用。
养墨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44H 页
曩年得屠琴坞书画墨一锭。爱之不敢用。置箧中。今偶披玩。破碎如沙砾。是必箧在温坑上。致燥败也。墨之性资于胶。燥甚不宜。亦于湿火不可。不及燥燥。犹能全其性也。古人养墨。用豹皮囊。真得其方耳。
梅龛
旧藏有梅花龛一。用精材坚致。制窗扇卐字式。系洪翼靖旧物。逶迤入吾手。今且三十年。其始得。妆以花笺内面。得善画师。鹤大如活。雏鹤者势又张翼而飞下者。刻粘于贮梅之背。每灯光香灺之晓。拓其窗。鹤势之动。盖藉梅影而真也。自我飘泊。鹤仍羽化。惟尘龛在。方计糊一拳改涂内外。置之座右。龛之内。置一尺梅。龛之顶。亦便庋书。但不能忘者鹤耳。
纸命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大矣哉。易之义也。吾穷故穷者相与也。比静观历思。曰各所为命者。友竹以遇纸咏为命。海观以遇纸阅为命。玉垂以遇纸辄涂鸦为命。咏阅涂鸦其事虽殊。元不离于纸命于纸。诚何义也。天地万物造化之原。莫不资于纸而后得矣。科宦有教纸牌纸。物财有录纸标纸。祭祀有榜纸祝纸。婚姻有币纸书纸。无事不以纸。纸于人是可以命。近日一
梅龛
旧藏有梅花龛一。用精材坚致。制窗扇卐字式。系洪翼靖旧物。逶迤入吾手。今且三十年。其始得。妆以花笺内面。得善画师。鹤大如活。雏鹤者势又张翼而飞下者。刻粘于贮梅之背。每灯光香灺之晓。拓其窗。鹤势之动。盖藉梅影而真也。自我飘泊。鹤仍羽化。惟尘龛在。方计糊一拳改涂内外。置之座右。龛之内。置一尺梅。龛之顶。亦便庋书。但不能忘者鹤耳。
纸命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大矣哉。易之义也。吾穷故穷者相与也。比静观历思。曰各所为命者。友竹以遇纸咏为命。海观以遇纸阅为命。玉垂以遇纸辄涂鸦为命。咏阅涂鸦其事虽殊。元不离于纸命于纸。诚何义也。天地万物造化之原。莫不资于纸而后得矣。科宦有教纸牌纸。物财有录纸标纸。祭祀有榜纸祝纸。婚姻有币纸书纸。无事不以纸。纸于人是可以命。近日一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44L 页
种时风。尤以纸为重。自事父事君。以至应天下之万物。都看作誊传古纸。纸岂可不为命。吾人得片纸。涂鸦如是。俟友竹来而咏。海观来而阅。各知命之不易。讲易理于阴阳刚柔之体。
自警
玉垂用纸法。如淮阴用兵法。淮阴末路之败。未尝不以此。胡不念到此以取祸。吾以谓淮阴尚于兵书。有变化不及处。始如处女。终如脱兔云者。即其机也。此可以推移制胜。一生需用。何苦作临阵赴敌而止耶。玉垂近不喜擘窠字。自是一处女。
人之命
人之命天也。性亦天也。不能保其性者。未必顺其命。夫富贵之家。日不让其贵。月有益其富。若将阖门乔松永千年。而一日自信曰吾有命。此其保有其性者乎。其贫贱之人。生患其养。死窘其送。亦命也。惟目前涂抹。为正义理大事业。在得之戒。自坏四维。此亦谓之保其性难矣。性既不保。何依于命。不能保依。与天相远。使知富贵而惜福。贫贱而守拙。斯可谓保其性依于命。能保性依命。百神必护之。不能者百鬼必随之。鬼随之。日医药卜筮巫祝之徒。一费千金。固已无
自警
玉垂用纸法。如淮阴用兵法。淮阴末路之败。未尝不以此。胡不念到此以取祸。吾以谓淮阴尚于兵书。有变化不及处。始如处女。终如脱兔云者。即其机也。此可以推移制胜。一生需用。何苦作临阵赴敌而止耶。玉垂近不喜擘窠字。自是一处女。
人之命
人之命天也。性亦天也。不能保其性者。未必顺其命。夫富贵之家。日不让其贵。月有益其富。若将阖门乔松永千年。而一日自信曰吾有命。此其保有其性者乎。其贫贱之人。生患其养。死窘其送。亦命也。惟目前涂抹。为正义理大事业。在得之戒。自坏四维。此亦谓之保其性难矣。性既不保。何依于命。不能保依。与天相远。使知富贵而惜福。贫贱而守拙。斯可谓保其性依于命。能保性依命。百神必护之。不能者百鬼必随之。鬼随之。日医药卜筮巫祝之徒。一费千金。固已无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45H 页
及者。彼其自疏于天者也。故曰修人事待天命。
借人器什
凡借人器什。须加意慎护。视己物而重之。至于书册。尤十分敬爱。此不徒为免侮于所借人。亦自己上工夫之一段。近日此道理。惟朴瓛斋可与语。曩也吾以海石送质。其还也包以还。见其包绫袱谨袭。又尝见其借人书。看必用纸作重装。栖于元装之表。以备指损。其规模之精严如此也。
偶言(庚辰)
动静云为。人所日用之不可废也。火(一作大)之可天地。小之可毫札。出于情而著于事。情者本也。事者末也。繄其事或先难后易。似易而难。惟情所到。有易无难。又或古今之异。古易今难。而时之所值。势有所拘。亦无古今之异也。世之言古今人。泯然一辞。有若天渊不可越。曷故然也。吾则情所到处。有易无难。其本立而末不从者。未之有也。噫。朋友人伦之常。参而备五。凡朋友之艰。孰不忧之。其忧之也。曰时势奈何。时势奈何。况也永叹而已。冕镐迂且耄矣。茆舍未葺。天有雨。宦窔悬瀑。床榻俱乏。明友之忧者。辄归时势而不知情未尽故事未就也。近邻诸老宿。恻伤心奋其勇。谋于
借人器什
凡借人器什。须加意慎护。视己物而重之。至于书册。尤十分敬爱。此不徒为免侮于所借人。亦自己上工夫之一段。近日此道理。惟朴瓛斋可与语。曩也吾以海石送质。其还也包以还。见其包绫袱谨袭。又尝见其借人书。看必用纸作重装。栖于元装之表。以备指损。其规模之精严如此也。
偶言(庚辰)
动静云为。人所日用之不可废也。火(一作大)之可天地。小之可毫札。出于情而著于事。情者本也。事者末也。繄其事或先难后易。似易而难。惟情所到。有易无难。又或古今之异。古易今难。而时之所值。势有所拘。亦无古今之异也。世之言古今人。泯然一辞。有若天渊不可越。曷故然也。吾则情所到处。有易无难。其本立而末不从者。未之有也。噫。朋友人伦之常。参而备五。凡朋友之艰。孰不忧之。其忧之也。曰时势奈何。时势奈何。况也永叹而已。冕镐迂且耄矣。茆舍未葺。天有雨。宦窔悬瀑。床榻俱乏。明友之忧者。辄归时势而不知情未尽故事未就也。近邻诸老宿。恻伤心奋其勇。谋于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45L 页
周志。出力而葺之。气类相感之地。谁厚谁薄。偶先偶后。又不必论。唱而和之。如醉醒梦觉。慨然相许曰即不过动静云为之一举措。壹是皆以无古之异者。情本事末。不以时势忧。明友之伦。可不重欤。噫。冕镐不惟私幸。尤所望于诸老宿者。内而朝廷。外而郡县。尚多有未遑焉。公辈动静云为。不判作葺舍两截看。殊无时势难易。古今之异焉。
试秃笔
日用砚墨间所存笔枝秃尽。无锐锋无气力。无足备数于四友。殊可恶而迹其所以然。咎实在我。几十年藉手。不以他继。安得不然。念及于此。亦不能不相怜。先从案头。以及囊箱。都为三十二枚。人笔俱耄。重阳后三日。饬騃童作墨。墨虽淡。逐枝一复试之。纸贵于金。收括寸片。各以隶或草试手。若与旧雨相对。欣怅之情无以形。人之不识此情者。必曰以不纸之纸。不墨之墨。作此汗漫游戏。其人之手不手已判矣。奚暇说笔之无锐锋无气力。余当知过。
谢弗律
冕一生癖弗律。癖与年衰。今不必甲乙于旧畜。座置裘钟及架囊败秃者。都计三十二枚。与冕共事三四
试秃笔
日用砚墨间所存笔枝秃尽。无锐锋无气力。无足备数于四友。殊可恶而迹其所以然。咎实在我。几十年藉手。不以他继。安得不然。念及于此。亦不能不相怜。先从案头。以及囊箱。都为三十二枚。人笔俱耄。重阳后三日。饬騃童作墨。墨虽淡。逐枝一复试之。纸贵于金。收括寸片。各以隶或草试手。若与旧雨相对。欣怅之情无以形。人之不识此情者。必曰以不纸之纸。不墨之墨。作此汗漫游戏。其人之手不手已判矣。奚暇说笔之无锐锋无气力。余当知过。
谢弗律
冕一生癖弗律。癖与年衰。今不必甲乙于旧畜。座置裘钟及架囊败秃者。都计三十二枚。与冕共事三四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46H 页
十年者。自他人视。一不堪手役。冕则曰优优其夥。冕朝暮于生。生前酬应。此已足矣。然览物兴感。自然怀弱。乃欲各试其功。而今年何年。苦无寸楮。噫噫此非冕独有是也。举一世不如是者几希。苟使弗律有神。必埋怨于冕曰近年浪使我备君文房而无所役乎。冕亦有一可答之辞曰朝廷设官。自无古今之殊。而往年能举职。今不瘝其职。问是何官。气数之所不得不然。弗律神亦必歔欷一叹息而谢之。冕之谑如是。是亦出于癖。
记梦
梦者荒唐也。今余把荒唐作为实境。荒唐哉。今是孟陬上旬也。晓见仲氏书数纸。即精密反切字。所书皆俗歌男女相悦之辞数阕。闻何许荒唐少年所嘱书者。以仲工于反切。故其人欲学作也。余见而怪之。且慨然夺而掩之曰仲有此乎。仲亦七十老人。老人之事。虽一事二事。足令少年取则。此反切字也。非徒男子之所见。抑又女人之所专。使此纸挂诸男女之眼。彼男女岂独学作其字样。必学其字。必玩其辞。而艳之曰此辞即人情之所大。故老人亦拳拳于此。吾属宁可不力。然则此数纸。岂非摇荡人把。断然非老人
记梦
梦者荒唐也。今余把荒唐作为实境。荒唐哉。今是孟陬上旬也。晓见仲氏书数纸。即精密反切字。所书皆俗歌男女相悦之辞数阕。闻何许荒唐少年所嘱书者。以仲工于反切。故其人欲学作也。余见而怪之。且慨然夺而掩之曰仲有此乎。仲亦七十老人。老人之事。虽一事二事。足令少年取则。此反切字也。非徒男子之所见。抑又女人之所专。使此纸挂诸男女之眼。彼男女岂独学作其字样。必学其字。必玩其辞。而艳之曰此辞即人情之所大。故老人亦拳拳于此。吾属宁可不力。然则此数纸。岂非摇荡人把。断然非老人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46L 页
所可为也。期欲以反切字授人。亦何不书经史中人。所当法当为者必书。此余所以怪且慨然者。仲其猛省焉。仲听已默默无一语。朝起走笔录之。归之于仲。余亦荒唐之甚者也。
谕阿尚(辛巳)
翁老矣。每日颓阘矇腾。常若烟云变灭于前。夜而息养。晓闻鸡鸣。顿知心地之一而无动而帖然。往事入记。来事入量。遂于一日晓。闻鸡而起。挑阿尚而诏之曰。若知鸡鸣盥漱之意乎。吾有一得。虽质之高明。必不我为愚。夫鸡之鸣。尚是未明。欲何为而必汲汲然盥漱也。鸡鸣之前过日也。鸡鸣之后新日也。人于过日。汩没过朝昼终其日。句当夕食。脱衣就枕。将齁齁鼾宿以至新日。新日又将汩没终其日。人生百年。都谓之汩没界。不是过语。今欲使鸡鸣而起者。欲毋失我未入汩没界时也。凡人之事。不专心无成。豫然后斯立。汩没界中。无往非仓卒事。如何得应接不窘跲。拣吾心之不汩没时。惟鸡鸣时可矣。汩没终日之馀。句当夕食。脱衣就枕。齁齁鼾宿之顷。气脉舒泰。气脉舒泰。心地自然一而无动而帖然。迨此时起而盥漱。盥漱之间。敛襡洒扫。亦次第了断。新日之事方始也。乃
谕阿尚(辛巳)
翁老矣。每日颓阘矇腾。常若烟云变灭于前。夜而息养。晓闻鸡鸣。顿知心地之一而无动而帖然。往事入记。来事入量。遂于一日晓。闻鸡而起。挑阿尚而诏之曰。若知鸡鸣盥漱之意乎。吾有一得。虽质之高明。必不我为愚。夫鸡之鸣。尚是未明。欲何为而必汲汲然盥漱也。鸡鸣之前过日也。鸡鸣之后新日也。人于过日。汩没过朝昼终其日。句当夕食。脱衣就枕。将齁齁鼾宿以至新日。新日又将汩没终其日。人生百年。都谓之汩没界。不是过语。今欲使鸡鸣而起者。欲毋失我未入汩没界时也。凡人之事。不专心无成。豫然后斯立。汩没界中。无往非仓卒事。如何得应接不窘跲。拣吾心之不汩没时。惟鸡鸣时可矣。汩没终日之馀。句当夕食。脱衣就枕。齁齁鼾宿之顷。气脉舒泰。气脉舒泰。心地自然一而无动而帖然。迨此时起而盥漱。盥漱之间。敛襡洒扫。亦次第了断。新日之事方始也。乃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47H 页
料理新日事。何事必为。何事不必为。何事可先。何事可后。思之熟计之豫。事至而应接。可无仓卒窘跲。然则新日可不落汩没界中。所以欲毋失鸡鸣时也。今有村学究教童蒙。童蒙问何以故鸡鸣。学究曰欲早早。童蒙应之曰唯唯。此童为丈夫。此丈夫为老人。自童至老。鸡鸣之义。覆在册卷叶而不之讲。在家而家之事。在朝廷而朝廷之事。都从汩没界中应接。安得不窘跲。鸡鸣盥漱之义斯为大。而吾所一得者也。且吾有一疑案。世之人教之善。孜孜者鲜。教之利。罔不孜孜。吾恐舜之徒与蹠之徒角。舜之徒输而蹠之徒赢也。若其勉旃慎旃。必鸡鸣而起盥漱。毋落汩没界中。了一生也。戴礼曰定静安虑得。
百日花叹(壬午)
翁之事。惟养花而已。其手所到目所阅。庭供盆植。皆足略约可言。所以同癖之閒。至此刘邕之嗜痂。而驼驼家皆敛衽也。每年无所不收。独于石竹秋牧丹二种则摈之曷故焉。不其美而艳乎。然凡花之常。壹于色。今年之色。即去年之色。溯以至托根移栽之色而壹之为常。惟石竹秋牧丹二种。随年改色。不守其常。所以翁之不忍正视也。佗品之往往有色红者化紫。
百日花叹(壬午)
翁之事。惟养花而已。其手所到目所阅。庭供盆植。皆足略约可言。所以同癖之閒。至此刘邕之嗜痂。而驼驼家皆敛衽也。每年无所不收。独于石竹秋牧丹二种则摈之曷故焉。不其美而艳乎。然凡花之常。壹于色。今年之色。即去年之色。溯以至托根移栽之色而壹之为常。惟石竹秋牧丹二种。随年改色。不守其常。所以翁之不忍正视也。佗品之往往有色红者化紫。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47L 页
叶单者为千。在接之术。不必论也。怪哉近年花草之前无今有者多。从鸭马以外来。有名百日花者。妍红慝紫。亦白赤黄。猱于一根。谓之花妖亦可也。开自六七月。至八九月不已。家媚户艳。眩幻愕眙。然翁则不忍正视也。畴曩勖同心人。剪伐勿留。良有以也。今乃瞥然有一语。自语曰翁其斤斤小而沓沓大也。夫二仪判五行生。芸芸职职之物。皆得其常。而最贵者人。人与物各守常。今之常即古之常。其常则一。而翁或见今时人保有前时常者几希。抑亦气数之大变。彼百日花。先兆其气数之应欤。气数之来。应之而已。翁何怪乎百日花哉。吁。
谑梅
人以翁为知梅。翁亦自诩以知梅。翁其知梅者乎。歔歔今以后。翁不信翁之真知梅也。是晓闻鸡而寤。点短烛。烛光在梅傍。梅随影于壁。高加寸大加分。翁惊喜而奇之曰。梅亦有幻之术乎。何若是其高且大也。歔歔夫阴景因光而生者曰影。烛所光。梅随影。光低则影高。光近则影大。翁今惊喜奇之。至谓之幻乎。歔歔翁今八十年。游戏影境而自不知者也。乃休烛复寐。梦谢梅之神曰。吾浅知汝。疑汝有幻。神窃窃然笑
谑梅
人以翁为知梅。翁亦自诩以知梅。翁其知梅者乎。歔歔今以后。翁不信翁之真知梅也。是晓闻鸡而寤。点短烛。烛光在梅傍。梅随影于壁。高加寸大加分。翁惊喜而奇之曰。梅亦有幻之术乎。何若是其高且大也。歔歔夫阴景因光而生者曰影。烛所光。梅随影。光低则影高。光近则影大。翁今惊喜奇之。至谓之幻乎。歔歔翁今八十年。游戏影境而自不知者也。乃休烛复寐。梦谢梅之神曰。吾浅知汝。疑汝有幻。神窃窃然笑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48H 页
之曰。翁之悔晚。古今天下。不为影所转者几希。翁不害为知我者。幻不幻吾亦不知。
谑水仙
水仙花产自大江以南。鸭东人不备花目。或从栅市而购。间多停撤。冕自童子时。闻其名不见其花。逮至癸酉甲戌之岁。花风始振。李荭馆(龙秀)尚书,朴豆溪(宗薰)相国。养之甚得其法。其雅集也。诗多名句。脍炙人口。自此诗家人无此花。辄无色焉。殆家水仙而户水仙。单叶千叶。猗猗可爱。𤮀斗注水而洗濯之。朝檐向旭而晒阳之。以扶江采石护根而镇安之。曩年冕之诗。水仙欲上扶江石。留使人间说玉垂者是也。我东瀛洲之种。亦随以显名。然以根之拙如蒜摈之。今夏以后匝域骚骚。无念及此边者。南北村宰相家。亦不见有一根处。噫。花风盛衰。亦关一时运。冕以去年金荷亭所赠之根养之。系陈根竟不花。
记梦(癸未八月二十日)
昭阳协洽壮月丁卯。晶晶秋洁。落落宵永。耿灯屡换。枕簟乍凉。漏箭且五鼓。以寐以寤。神精往来。获陪尤斋宋夫子函筵。与三数子侍侧周旋。乃见洪尚书钟序整巾袍从外入。拜跪雍容。少坐而退。冕镐进前曰。
谑水仙
水仙花产自大江以南。鸭东人不备花目。或从栅市而购。间多停撤。冕自童子时。闻其名不见其花。逮至癸酉甲戌之岁。花风始振。李荭馆(龙秀)尚书,朴豆溪(宗薰)相国。养之甚得其法。其雅集也。诗多名句。脍炙人口。自此诗家人无此花。辄无色焉。殆家水仙而户水仙。单叶千叶。猗猗可爱。𤮀斗注水而洗濯之。朝檐向旭而晒阳之。以扶江采石护根而镇安之。曩年冕之诗。水仙欲上扶江石。留使人间说玉垂者是也。我东瀛洲之种。亦随以显名。然以根之拙如蒜摈之。今夏以后匝域骚骚。无念及此边者。南北村宰相家。亦不见有一根处。噫。花风盛衰。亦关一时运。冕以去年金荷亭所赠之根养之。系陈根竟不花。
记梦(癸未八月二十日)
昭阳协洽壮月丁卯。晶晶秋洁。落落宵永。耿灯屡换。枕簟乍凉。漏箭且五鼓。以寐以寤。神精往来。获陪尤斋宋夫子函筵。与三数子侍侧周旋。乃见洪尚书钟序整巾袍从外入。拜跪雍容。少坐而退。冕镐进前曰。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48L 页
钟序可为邦乎。夫子曰吾曩也闻参闻庙谟。而今始有一面。恶得以质之。冕镐曰钟序冕镐之妹之夫。自髫龄式至今老成。冕镐所得乎钟序者多。其人短小。其志却甚可观。夫子有喜色曰何如。冕镐曰常于人事上。不由正不之行。虽白刃在前。毫无顿挫其所志。夫子喟然叹曰哿矣哉。继此有所欲陈数事。见槛外吏抱牍而趍。冕镐曰公事至。冕镐不敢侍座。出后轩闻吏所告。曰有一民平生至行孝顺。愿有奖许之判。夫子将许之。居然邻唱。而冕镐卧在布衾中。呜呼。梦者圣人亦有之。周礼占梦之六。第三曰思。思之所至。宜其有之。呜呼。凡今血气之伦。孰不有高山之仰。冕镐不为俗累所牵。不怪乎造函筵瞻德仪。而其遇洪钟序之进谒何哉。抑曾所心许以正士。故然欤。呜呼呜呼。
纪梦(甲申九月十九日)
冕常以谓曹讷人匡振书。原本刘石庵先生。门户得力。先生高手豪不下四大家。而恨我生晚。未及造门请教。是夜以讷人节性二字。移于不寐之病。即获神应。又于晓月斜明。候曙转辗之际。又有梦。梦一秀士揖余而言曰石庵先生欲知公在家。计枉晤。冕忙谢
纪梦(甲申九月十九日)
冕常以谓曹讷人匡振书。原本刘石庵先生。门户得力。先生高手豪不下四大家。而恨我生晚。未及造门请教。是夜以讷人节性二字。移于不寐之病。即获神应。又于晓月斜明。候曙转辗之际。又有梦。梦一秀士揖余而言曰石庵先生欲知公在家。计枉晤。冕忙谢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49H 页
曰恶。吾当造拜先生。先生岂宜辱临。言未尽又寤。是诚何以哉。噫。俄者讷人节性字。启我茅塞。遂以声应气求于冥漠之中乎。释氏家缘一字。乃形容不得之写情写神字。蔽一言。冕素景仰乎先生。岂其浅浅而然乎。
记梦(乙酉)
乙酉二月二十七夜。玉垂梦见朔宁郡守。名不知。姓则李也。元不足备数于舄赫之阀。时适一大官将过朔宁界。郡守不可无厨传。而峡邑薄供。何能尽礼。所得惟小牛一头小鹿一头而已。郡守默计他烹牛难而烹鹿易。斟量时刻。分烹于二鼎。傍有一笑。窃笑不已曰以薄供馈大官不成说。玉垂挥手止之曰勿虑此郡守。分数甚明。既知牛难而鹿易。待二者之熟。分排作馔。油酱醋椒之助味者。亦岂不知乎。况今山菜可食。大胜野菜。充碗充楪。足成一盘之需。不患供馈。推此言之。大官供馈一时事也。郡事之曰大曰小。无时不然。郡守必皆得其宜。朔之一郡。太平无事。二不孤分忧之寄。裒然三百六十州之第一治也。凡天下事。不外分数明三字。客笑吓。东窗已曙。玉垂记。
记梦
记梦(乙酉)
乙酉二月二十七夜。玉垂梦见朔宁郡守。名不知。姓则李也。元不足备数于舄赫之阀。时适一大官将过朔宁界。郡守不可无厨传。而峡邑薄供。何能尽礼。所得惟小牛一头小鹿一头而已。郡守默计他烹牛难而烹鹿易。斟量时刻。分烹于二鼎。傍有一笑。窃笑不已曰以薄供馈大官不成说。玉垂挥手止之曰勿虑此郡守。分数甚明。既知牛难而鹿易。待二者之熟。分排作馔。油酱醋椒之助味者。亦岂不知乎。况今山菜可食。大胜野菜。充碗充楪。足成一盘之需。不患供馈。推此言之。大官供馈一时事也。郡事之曰大曰小。无时不然。郡守必皆得其宜。朔之一郡。太平无事。二不孤分忧之寄。裒然三百六十州之第一治也。凡天下事。不外分数明三字。客笑吓。东窗已曙。玉垂记。
记梦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49L 页
乙酉八月十四夜。玉垂梦至一林亭。极清淡无一点尘。不类人境。见有二小梅。一是卧枝。长可三尺许。势特特奇绝。一是气条。长可二尺许。势又特特豪健。卧枝种在铜盆。气条种在瓦盆。二盆相去可数尺许。列以南北。其东去盆数尺之地。置铜炉。用铜罐贮水而温之。罐曰接铜筒。导罐水不费人工。常自达于二盆。其花方七分蓓蕾。噫。玉垂是梦也何梦也。噫。玉垂其清淡者乎。何不梦金银珠玉锦绣绫罗禾黍米谷可宝可贵可礼富者而梦之。必梦此极清淡之二梅而梦之也。噫。
漫记
玉垂于四友。石友忘形。惟三友种种系念。今检箧得毛生数十。揔之是老秃也。然以近日新进毛生之锐气不能及。玉垂自喜之曰吾寿虽至一百二十岁。此友之弊必不渝。而墨生一月一换面。楮生一日十二时换面。玉垂将何以应接。四友之中。亦多伤哉叹。
记梦(丙戌)
是夜丙戌五月廿一夜也。梦至一处。即空旷之地稍不隘。东西南北可以容半帿也。会者甚多。各占一座。冕镐亦占一座于东南隅。起居会者多忘之。盖其地
漫记
玉垂于四友。石友忘形。惟三友种种系念。今检箧得毛生数十。揔之是老秃也。然以近日新进毛生之锐气不能及。玉垂自喜之曰吾寿虽至一百二十岁。此友之弊必不渝。而墨生一月一换面。楮生一日十二时换面。玉垂将何以应接。四友之中。亦多伤哉叹。
记梦(丙戌)
是夜丙戌五月廿一夜也。梦至一处。即空旷之地稍不隘。东西南北可以容半帿也。会者甚多。各占一座。冕镐亦占一座于东南隅。起居会者多忘之。盖其地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50H 页
东南之势。最平衍夷敞。东北稍卑湿。而西之自北之南。即高于三面之阜。阜之西又空旷也。冕镐避人所忌。直至东北最卑显处而坐。居数刻。大老宋文正先生来临而坐曰。汝避人至此乎。亦无妨。多有提诲而一未记。但记一事。其事何事。有一小儿形如鬼魅。匍匐而来。即自西阜而来观者甚多。先生教曰汝随我往观。冕镐承命。及至陟阜时。不得不举趾太高。先生先登顾冕镐。而垂手欲提冕镐。辞曰不徒惶悚。登陟之际被手提。反不如独自周折也。先生曰势然耳。比至阜西。有纱灯笼五六明烛。西向成行而去。则去吾行几为十馀步。未能详问其故。而大抵阜西即村家。而其村有一巫女。为亡夫设木像。此乃邦禁也。灯笼即奉法之行。已捉去巫女。则巫女之𥠧子匍匐避祸云云。冕镐以此告达。先生曰唯唯。记止此而觉。才觉前梦。又有一梦。大老先生临枉几处之际。历至冕镐所居书廊之西边窗外。命陪行人以三枚黄石。即俗所云全鳆大石也。投之冕镐窗外。使之拾取。冕镐承命拾之。三枚石俱有时价。一则三十两。一则十五两。一则七两。皆书之石面云。冕镐曰。此先生非欲我作火铁用。欲救贫耳。是时多承所诲而不能一一记。但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50L 页
记一句语。曰汝之弟端镐。方在三清洞乎。吾将怜之。今方往三清洞。一见耳。梦乃觉。忙燃灯火。起而录之。辞不达意。待朝欲改之。时则罢漏方打。
弗律录(丁亥)
此手从事于弗律。几多年所。今偶检大者小者在眼者。各得锐之可危者。秃之可怕者。立于筒者。卧于架者。包而安于匣者。缨而悬于壁者。都计三十有三枝。噫。阅历风霜。屡聚屡散。退之则可为冢。筑之则为山。有不可以尽言。然此手则尚不加减于前时。顽哉此手也。顽哉此手也。录作弗律家逸史。要传閒中一笑。
畜扇
太岁丁亥五月小晦乙酉。玉垂今年得畜扇法。法奚法。曰怀人法。玉垂于亲戚故旧同心人。每欲常常见之。而贱齿八十有五。贱病恒多不健。既未能日夕造晤。穷思一计。乞扇而畜之。或置座隅。或纳袖中。有时展拂。清风习习。如相对讨。各于便面。识之曰此某也扇。此某也扇。略附数语。此乃所云畜扇法。今把秃毫。识于黄石然所送扇。
记梦(丁亥六月二十二日)
是月二十二日夜梦。拜枫皋金忠文先生于一处。室
弗律录(丁亥)
此手从事于弗律。几多年所。今偶检大者小者在眼者。各得锐之可危者。秃之可怕者。立于筒者。卧于架者。包而安于匣者。缨而悬于壁者。都计三十有三枝。噫。阅历风霜。屡聚屡散。退之则可为冢。筑之则为山。有不可以尽言。然此手则尚不加减于前时。顽哉此手也。顽哉此手也。录作弗律家逸史。要传閒中一笑。
畜扇
太岁丁亥五月小晦乙酉。玉垂今年得畜扇法。法奚法。曰怀人法。玉垂于亲戚故旧同心人。每欲常常见之。而贱齿八十有五。贱病恒多不健。既未能日夕造晤。穷思一计。乞扇而畜之。或置座隅。或纳袖中。有时展拂。清风习习。如相对讨。各于便面。识之曰此某也扇。此某也扇。略附数语。此乃所云畜扇法。今把秃毫。识于黄石然所送扇。
记梦(丁亥六月二十二日)
是月二十二日夜梦。拜枫皋金忠文先生于一处。室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51H 页
幽靓静。尘𡑷不入。外舍则南绫洪悠斋大监居止也。悠斋少我七年。而为吾妹婿。吾尚敬之如尊属。若枫皋先生。吾先辈之所畏。凡与二公同时立于朝。孰不与有光焉。冕镐自丱角之岁。服膺至训。式至今不为人所笑者。幸是梦也。先生来冕镐而前之。先生卧而与之言曰。小子识之。吾身虽卧。吾言无卧。庄严之色。温润之气。动以果行育德。缱绻垂警。至以世谛不可不审。时态不可察。二段事不啻丁宁。冕镐退而私于悠斋。悠斋慨然太息曰。君蒙惠教诫乃至是乎。吾亦猥有得于先生暮年。其风仪也志槩也名论也行义也文识也。百千万人。能得其一于五者之中。杰然为圣代异人矣。吾亦周旋同室。不为人所笑者。正以此也。噫。冕镐之梦尽多福。获拜二公于同室。竹趣兰香。尚不足以形容其万一。今冕镐顶礼枫皋先生。肩随悠斋大监。屈指百千万人。得我今日所得者几人。梦至此。鸡声四起。东方欲曙。
记梦
玉垂扇史馀缘未已乎。昨夜又有一梦。梦有 大内教下。有有笔力人。书公惭卿三字于扇面以进。其义未莹。其本未尝不透。笋于玉垂扇史之馀缘也耶。
自警(丁亥)
凡人之临事也。勿论大小轻重。处置之道。使之四停八当然后。始可以成说。苟偏于自己杨边也。滥于为人墨边也。曰杨曰墨。非中正之士所可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不可毫发分寸之或违。愿与同心人。日夕相勉勉焉。
记梦
玉垂扇史馀缘未已乎。昨夜又有一梦。梦有 大内教下。有有笔力人。书公惭卿三字于扇面以进。其义未莹。其本未尝不透。笋于玉垂扇史之馀缘也耶。
自警(丁亥)
凡人之临事也。勿论大小轻重。处置之道。使之四停八当然后。始可以成说。苟偏于自己杨边也。滥于为人墨边也。曰杨曰墨。非中正之士所可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不可毫发分寸之或违。愿与同心人。日夕相勉勉焉。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51L 页
小观扇史
古昌大家。世述名义。冕镐家所以讲好瞻依者。自昔伊然。今年冕镐扇史。冕镐不有一字于小观閤下。閤下当谓斯何。矧今閤下栖息洞阴。清水高山。仁知之乐多矣。闻其风者。何必曰扇来扇去也。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墓碣铭
李参奉墓碣铭(并序○庚辰)
公讳重华字舜瑞。公生圭簪之家。不以荣利役其心。抱经守道。闻于朝。 除寝郎不就。澹然无一累。龂龂紫阳书。至措置杞菊句。拊心而乐之曰乐在是矣。何用外至为哉。乃手种杞菊于室隅而寓其乐。题之曰杞得长生理。菊知大隐时。遂自号曰杞菊翁。终其年。呜呼。世以读书自命者。不口耳而心者几希。圣贤千言万语。何莫非启牖后学。口耳而不心。则便一徒
古昌大家。世述名义。冕镐家所以讲好瞻依者。自昔伊然。今年冕镐扇史。冕镐不有一字于小观閤下。閤下当谓斯何。矧今閤下栖息洞阴。清水高山。仁知之乐多矣。闻其风者。何必曰扇来扇去也。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墓碣铭
李参奉墓碣铭(并序○庚辰)
公讳重华字舜瑞。公生圭簪之家。不以荣利役其心。抱经守道。闻于朝。 除寝郎不就。澹然无一累。龂龂紫阳书。至措置杞菊句。拊心而乐之曰乐在是矣。何用外至为哉。乃手种杞菊于室隅而寓其乐。题之曰杞得长生理。菊知大隐时。遂自号曰杞菊翁。终其年。呜呼。世以读书自命者。不口耳而心者几希。圣贤千言万语。何莫非启牖后学。口耳而不心。则便一徒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52H 页
能读。公之平生读书造诣于此事。可敬服也。噫。龙蛇兵燹。遗迹荡佚。墓仪表德。尚阙一碣。今其诸孙。克讲追先。始计坚石。问铭于不佞。不佞岂敢自居以立言。特与其孙祚铉契心。忘其滥副其勤。乃叙之如右。公之考曰副总管真孙。祖曰经历琚。曾祖曰正郎甫。高祖曰进士禄成。五世祖曰判书英。策功于龙蛇之役。星山李氏。鼻祖于大匡司空府院君能一。即高丽太祖佐命臣也。噫。公之墓在星之南祖谷之麻川山漠洞丙龙坤坐原。配宜人墓祔而谱失其姓。生三男。长友章次希章。并将仕郎。季士章。友章五男曰扬雄,永雄,大雄,德雄,俊雄。三女适柳希参,都宗彪,裴天宪。希章二男曰光祐,景祐。士章无男。有女适金有福。自遭壬辰兵火。孙曾奔窜。据旧谱录则永雄男台寿。大雄男长琼军资监奉事。次琅赠通政。德雄男长璧次琢。裴天宪男长得吉武科。次成吉,承吉。景祐男元龙。杨雄之后式微。主公祀者。奉事琼之胄孙也。铭曰。
惟士所希。寔在于贤。景我紫阳。杞菊之田。嘉言善行。必有其传。书籍荡残。吁嗟龙年。云仍追孝。树石以镌。
李奉事墓碣铭(并序)
公讳琼字心玉。系出星山。李氏鼻祖。高丽大匡司空
惟士所希。寔在于贤。景我紫阳。杞菊之田。嘉言善行。必有其传。书籍荡残。吁嗟龙年。云仍追孝。树石以镌。
李奉事墓碣铭(并序)
公讳琼字心玉。系出星山。李氏鼻祖。高丽大匡司空
玉垂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52L 页
讳能一。判书公讳英策功龙蛇之役。逮我 朝四传而至参奉公讳重华。即托菊翁也。杞菊翁笃学力行。潜光贲德。垂裕后昆。必有其理。又三传而有公。呜呼。公其孝子也。公才弱冠而卉丑陆梁。荡我匝域。公上奉太硕人。下率幼弱弟。避祸于州西马迹山。昼伏夜行。备经险阻。而勺水粒米。能继供不绝。不惟诚孝感天。亦其措置干办。得人所不得。惜乎其不大用而展施也。荫补军资监奉事。退居于鹳山之东。遂以鹳山号。优游天年。厥享寿六十。葬于府西十里内石头宗稧麓坐辛之原。配宜人朴氏双祔。有一男三女。男贵同中枢。女适进士裴顺龙,士人都荣一,朴大道。贵娶木川于希燮女。七男云琥,楚琥武科。明琥,永琥武奉事。晋琥武判官。启琥,仲琥。女权益善。庶二女林永立,郭某。朴大道子文硕武科。其馀曾玄不能殚记。墓卫既具。而识德之碣尚阙。如今其诸孙殚诚出力。砻一石而请铭于不佞。不佞义不敢辞者。既铭于杞菊翁。今不可前后异也。铭曰。
星山一枝。达以蟠根。杞翁迈德。垂裕后昆。惟孝惟友。其危而存。追镌贞珉。书不尽言。
星山一枝。达以蟠根。杞翁迈德。垂裕后昆。惟孝惟友。其危而存。追镌贞珉。书不尽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