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柳溪集卷四
柳溪集卷四 第 x 页
柳溪集卷四
 杂著
  
柳溪集卷四 第 307H 页
寿亲曲(并小序)
 故孝子琴公弘达。同郡牙岘人也。事亲孝。作寿亲曲以贻之。余尝慕其行。家有父母。亦俱庆。欲涉笔摸拟。卒卒未暇。今庚寅夏。始缀句语。词致凡陋未足观。其为极道爱慕之挚则一耳。虽然。无其行。敢自附琴公。僭率是惧。
嗟我身之生世兮。繄父母之所遗。顾我而复我。恩斯而勤斯。欲报之德。曷以能名。天虽高地之厚兮。譬诸父母之恩犹有穷。是以孝思之无极兮。托之琴而为曲。歌南陔而贯操。纫白华而为阕。一曲兮始条理。南有山兮北有星。挹彼而注玆。不謇而不崩。上北堂而问起居。绿发童颜紫有瞳。二曲兮拍拍侑。我心悦豫兮春风和气。岂惟陆绩之怀橘兮。庶几子路之负米。冬而温夏而凊。是敢曰子之职。山而樵水而渔。得无乏亲之旨。三曲兮意无央。羌一喜而一惧。爱日兮结飞晷。寸草兮系春晖。安得抱九仙骨一饮千觞兮。永锡尔类。謇将澹兮寿宫。搆不老而为榭。四
柳溪集卷四 第 307L 页
曲兮色怡愉。一日兮复一日。海屋玉釜倾深卮。金母木公祝遐耋。仙仙兮䌽衣。百拜兮万忔。五曲兮终条理。父兮母兮寿无彊。百年鼎鼎。犹不免石火之忙。千岁延延。卒同归驹隙之光。昔庄氏之有言兮。八千岁于灵春。愿言如此而又八千兮。超然度世而长存。乱曰。寿亲有道。无他道兮。思贻令名。孝且友兮。既孝而友。家道笃兮。父母乐只。寿无辱兮。
夙夜箴八帖屏赞(并序)
 呜呼。此吾先君子阁藏者也。先祖省愆斋府君。尝师事明斋尹先生。叠藏珍墨不为少。先君子贲厥趾。妆缮夙夜箴八帖甲于古。何其盛也。书之为法。贵夫心画。历观今古诸家。角出其能。龙跳虎跃。鹰峙马振。律之正失之远。先生特立绝学。道德谦冲。书窗浣墨。不足为一绪馀耳。然独其不沫可识者若干心画。则百世师范。亦舍是何求。先君子苦心摸刻。作为佩服者。抑将求其心欤。虽然。先生墨迹。流落湖岭之间。萃于先祖。而先君子继以阁尊矜式。其亦异矣。天之正气。不灭不铄。𡷾然耸
柳溪集卷四 第 308H 页
吾道于千古者。其在斯耶。可敬也已。先君子讳必敬。先生之门人。省愆斋府君五世孙也。赞曰。
先生之德。万仞壁立。爰暨于昼。可俟为则。穆然者圆。崭然者方。我考我题。千世之藏。
录用孔孟后裔
人有是身则必有身之则。五性七情是而已。非夫圣人者作而教之。其何能协于中。以尽人之道哉。孔孟。生民万世师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始于身而家而国而天下平治。自有建天地而不悖。质鬼神而无疑者。呜呼盛哉。是故。自天子王宫国都。下至州郡。莫不释菜崇禋。啜食列侑。无华夏一轨者。不亦以此夫。盖尚德象贤。厥有常典。胡公以神明之裔。封之陈。微子先代之后。表于宋。甘棠不过卉物也。以召公所憩。南国爱慕不置。勿剪勿伐。矧大圣人后裔乎。二姓昆裔。搬移东土。尚矣莫稽矣。而自 世肃两庙。位至通显。仅有若而人。其馀不齿于编户齐民几希。斯非 治朝之欠事而 圣世之阙典耶。目今神州陆沉。天厌其德。而惟我海东。独秉周礼。崇
柳溪集卷四 第 308L 页
儒重道。比隆三代。有能以此謦咳于 王之侧。择其俊民。官以录之。袭爵表宅。使之课功呈能。勉慕兴厉。有以导迎和气于沐浴陶甄之中。顾不美哉。此则以俟有位君子。
熊皮褥说
余家僮单房夥。竟日一负之薪。分裂四五。仅通烟火而已。以故人不堪其冻。而安之若命。寝处萧冷。不知几许年。一日从外还次则藉以熊皮。毛润且深。余惊怪曰。此物胡为。亟命撤之。𨬔子曰。大人年纪衰暮。肥火无路。常病焉。适有货是者。以金易之。乃安斯寝。何所不可。余拂然大诃曰。无所肖似。忝先亦多矣。只有俭一事。苦守不替。而一朝毁之。不亦重增罪戾耶。既而翻以思。渠之忧我。辛勤置此。有不忍拒者。其夜试布以卧。流汗坦寝。了不觉腊寒皴冻。然每人之见也。辄赧然如负大累。自后点检此心则日移而月化。憪然无复愧忸。若固有之。于今而后。始知舜蹠之分起于毫釐。而善心之难保。有如此夫。彼之酣豢富贵。穷极耳目者。初岂欲遽有不善之心哉。一任之间。因物有迁。流于溪壑不可盈。皆
柳溪集卷四 第 309H 页
类吾熊皮之褥者。可不戒哉。特为著说。既以自诏。且彰余之过云。
伊川迁陆浑戎
尝观夏书。大禹之于蛮夷。必系要荒二服于中邦侯服之下。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圣人严华夷之别。不啻水之火冰之炭。示不可一日同区。秦晋之迁陆浑戎何哉。戎者种之别者。人面而兽心。贪惏无厌。忿颣无期。如封豕长蛇之不可驯以性。其服食裘毡而酪酱。言语侏离而鴂舌。既无可藉之力则永置度外。不相管摄。审矣。况乎伊川。天下之中处也。朝觐贡赋之辐辏。礼乐文物之萃在。先王鼎彝图书之府。厥有世守。则不可延以他盗。嗾之启心窥窃。亦甚明晠。周犬戎之祸。剖判未有。天子空名。犹寄一脉。凛乎其不可替。而罔念君父。弃之若土梗。招携非类。易种于此。彼之赢秦。西戎一种耳。不足备责。而晋以叔虞昆裔。蔑弃文武贩章亦乃尔。罪孰大焉。独怪夫汉魏以下。马晋苻秦。迁鲜卑羌胡于长安辇毂之下。反以国败身亡。以稔鱼烂之祸。其流毒馀烈。极于宋明二国。遂使中华被发
柳溪集卷四 第 309L 页
左衽。天地腥毡。衣冠涂炭。反有倍于人神杂糅。不可方物之时者。原其由。其以是欤。后有王者作之。秦晋之肉。其足食乎。余表而特著。为万世作俑之首。
斥邪学
天高地下。人位乎中。人之所以与天地为三者。夫岂其头圆足方而已哉。以其有仁义礼智之性与夫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伦。而仁之实。事亲是也。父子笃而后君臣可推也。斯非天之命于人。人之得于天者乎。顺之则吉而兴。悖之则凶而亡。抑四端五伦之外。岂别有一个天耶。上自羲农尧舜之继天立极。下焉孔孟程朱之垂世立教者。用此而已。以故人纪赖立。天理遂明。式至今几千百年。而蝶蝀其间。虽不能无之。惟其吾道之正。如日中天。自有殄灭他不得者也。呜呼。西洋之贼。果何等国也。有所谓天主学者。彼之说曰。始以天主下降。死复上作天主。为万物民生之大父母。又以生我者为肉身父母。天主为灵魄父母。亲爱尊奉。在于彼不在于此。及其死也。不哭不服。谓祭无益。其他荒怪无
柳溪集卷四 第 310H 页
稽之说。愈出愈幻。要之剽拾𠼖呗一种绪馀。而最其斁弃五常。灭绝三纲。驯致禽兽之域者。视佛氏几十百千。此杀无赦之贼也。凡吾血气者。何惑之有。而有凶贼几辈。创通西洋。甘作窝主。畿辅搢绅遗裔。间有声气相济。缔结株连。至于沈族杀身而犹不自悔。亦独何哉。噫。昔者杨墨之害。不至如今之邪学。而孟子曰。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佛氏之道。不过清净寂灭。而韩文公亦曰。人其人火其书。尚不能拔本塞源。如一舆薪之于一车水。而况洋学之藏头匿迹。贼我先王之道。无复人类者。岂特杨墨佛氏之比哉。刀锯潴泽。既不足以惩。 纶音温谕殆无施。种下生种。税驾何地。则东土环千里。冠带之伦。其将沦为禽兽乎。夷狄乎。非父何生。非母何养。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此人彝之无所为不能自已者。而视若脱屣。恝然无关。果将安于心耶。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亦曰。雷厉风飞。禽狝草薙。毋易种于玆土。其庶乎。虽然。此检其外而已。吾所谓道。乃古圣贤之道。圣贤之道。乃天经地义自然之理。而人之所以
柳溪集卷四 第 310L 页
为人者。兄勉其弟。父诏其子。谨传密守。乐其乐而利其利。则彼之异类丑魔。无自间隙。见晛曰消而已。何忧乎抗吾道而卵育蕃殖。并立于世也。
读朱先生书
始余十七时读百选。了不知为何样。亦非心之所安。其后博观史汉韩柳欧苏等文。适与意合而沉酣有年。卒亦无得。于是杜门静居。复取全书而潜心焉。初若地负海涵。莫可涯涘。及夫历时滋久。寖见夫吾夫子命世特起之才。远绍傍搜。尤于六经四子之书。与夫人物阴阳之蕴。仪章度数之末。洞极精微。邃探乎混沦。细入乎牛蚕。以至难进易退之节。经世有用之大致大法。其所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来学。为万世开太平。呜呼至矣。所谓宫室之美。百官之富。不在斯欤。昔尹和靖得朱光庭所抄程先生语。质诸先生。先生曰。苟不得某之心。所记者。徒彼意耳。在当时从游犹然。况数千载绝学之后乎。虽然。夫子之道在生民。非惟如菽粟而已。且将建天地而不悖。质鬼神而无疑。百世以
柳溪集卷四 第 311H 页
俟圣人而不惑者。寓诸是书则其学之大要。可知已。读是书者。诚能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使本立而知益明。知精而本益固。日用参倚之间。有以溯想夫子之心。懋敬哉。吾党学子。
读朱子社仓记
先王之虑斯民也深矣。既画以井。疆界立。庐伍阜。厚其源。犹惧夫水旱年饥之不时。必有廪人庾积之职。分掌储蓄。准备荒政优无匮。此有国家万世之良法。其次则公家之外。勉出私谷数千斛者。峙于里中。岁以冬夏。敛散如法。隐民有所仰食而无复徙死之患。古所谓社仓是耳。今年癸丑。自四月迄至七月而不雨。继之霜又特早。环岭七十州。均之为赤地。而沿海列邑。独被尤剧。西成未及。伐桑坼屋。襁负提携。云集于岭东湖西者日计万。夫夫非其全躯。有父母妻子之人耶。一离乡井。居无栖托。露宿饥冻。势所必至。而甘心为此。吁亦悲夫。向使乡谷识时俊杰。预讲荒政。综理条目。依仿崇安旧制。得有就绪。庶几乎仰裨 圣上视民焦劳之心。而流逋四归。民生安业。广其惠于无穷。顾不美哉。月旅孟
柳溪集卷四 第 311L 页
冬间。读朱子社仓记于柳溪精舍。若有会于余心者。而力莫能逮也。因著于篇。览者其发焉。
读尊周录
余从儒先长者。习闻 崇祯时事。直欲奋然忘生。及读尊周录七篇。当时秉义之士。纵不能迅扫腥毡。使 大明日月焕然复明于天地。忠精义魄。或杀身以成仁。或抗疏斥和。继之有协赞北伐者。杜门自靖。处义伟然者。无愧于殷家三仁。同出于至诚恻怛。则足以见一脉纲常之常存。而正气之不死。有如此夫。孟子曰。其为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非此之谓欤。历观唐宋以下治乱兴亡之分。顾何预己事。而读其书。未尝不掩卷太息。是则天理之固然而人理之不可已者。旷百世而相感。使人勃勃然。胸中无古今彼此之间。况是编者哉。凡我东土人士之发肤顶踵。莫非 皇朝洪造之泽。则枕戈尝胆。雷厉风飞。以办取日之功者。岂无其人耶。勖哉凡百君子。
读张魏公诗
 群凶用事人心去。大义重新天意回。解使中
柳溪集卷四 第 312H 页
州无左衽。斯文千古未尘埃。
许国忠荩之义。此魏公素所蓄积也。发之诗文。虽如此堂堂。然方其李纲入来。中原兴复之势。十成八九。而不与戮力同心。百端沮败。至于驯致宋亡。乌在其解使中州无左衽耶。责备春秋之法。难免误国之人。呜呼惜哉。
示𨬔子
尔年富。尔巾颀。莫谓童观。亦既抱子。中何批退。长何浮薄。先民有言。横目大足。其敢自暇。曷不自勖。先祖是依。惟汝之托。众支所维。于汝乎卜。怨生于偏。业嬉于荒。心要博厚。志要刚方。亦文亦礼。苟友苟敬。肃我宗盟。萃我宗族。孰敢侮汝。鲜不为则。诗称毋忝。易贵敦复。顷刻之间。天壤易处。洞洞属属。寻常盘水之捧。战战兢兢。造次渊冰之戒。信吾言系于苞。惰尔躬忝厥生。以此鉴莫自懵。
[示𨬔子]
古人云三十而无闻。其终也已。汝今二十有七矣。前去此数亦几何。以今事力则固难着工。然一日十二时中。有一二间隙。恒存此意。时加提撕。勿令坠堕为佳。昔朱先生答陈肤仲家务妨
柳溪集卷四 第 312L 页
学之问曰。欲起一脱去之心。一排去之念则理事成两截。读书亦无用处矣。但得少间隙。不可閒坐说话。过了时日。偷些少工夫。看些少文字。穷究圣贤所说底道理。方可以培植根本。庶几枝叶张旺。旨哉言乎。此今日应病说药也。果能益厉初心。向前而已。有为者亦若是。勖哉。
示𨯶侄
盖易。圣贤象数之书。岂易读哉。𨯶镇日剧读。善夫。虽然。朱夫子尝言。人之学不进。只缘从初无入处。不见有可嗜之味。由无入处。不肯虚心逊志。耐烦理会。又曰。易中卦位。义理层数甚多。自有次第。理会上层之时。未要搅动下层。直待理会得上层都透了。又却轻轻揭起下层。理会将去。当时虽似迟钝。不快人意。然积累之久。层层都了。各自见得许多条理。千差万别。各有归着。岂不快哉。此是平生读书已试之效。不但读易为然。嗟乎。诚能深味乎此而着实向前。则会见不止为今日𨯶而已。勉乎哉。
初学
学之为言。非欲组缀词章。酬酢斯世而已。始乎
柳溪集卷四 第 313H 页
切实细微。而达之富有大业。所以尽人事底。而寿国家元气者。岂苟然乎哉。程夫子有言曰。教人必先使之用力乎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之书。然后及乎六经。足见入学次第之序。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孟子曰。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原。求到如是而已。老将至之。毋惰乃力。
践实
学问之要无他。直是要得自家性分上做去而已。仁义也礼智信也。皆此物也。博学者。学此者也。审问者。问此者也。慎思者。思此者也。明辨者。辨此者也。笃行者。行此者也。此则切身之实地急务。而类皆一切舍却。必求之于文字记问上。誊理于口舌。寄命于耳目。不亦误乎。从古圣贤。提出敬之一字。贯动静合内外。万善根本。就此田地。更加省察。慊于吾心者。勉励力行。愧于吾心者。果决亟去。不使一毫私意夹杂剩赘。则久之自有得力。不患不到真实地位矣。
教子
爱子。必教之义方。不纳于邪。古之制也。父兄之
柳溪集卷四 第 313L 页
于子弟。孰不欲敕身补过为君子之人。而所以教之者不以身。反其所好。子之不善。非父兄之过欤。记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苟率是道。而益之以择善人夹辅之。殆庶几乎。孟僖子自楚反。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及其将死。召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自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其祖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人皆宋君。)三命滋益恭。故其鼎铭曰。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其恭如是。臧孙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今其将在孔丘乎。我若获殁。必属说与何忌于夫子。使事之(说南宫敬叔。何忌孟懿子。)而学礼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事仲尼。若孟僖子。可为法矣。
诫不学
鲁史曰。葬曹平公。往者见周原伯鲁焉。与之语。不说学。归以语闵子马。闵子马曰。周其乱乎。夫必多有是说而后及其大人。大人患失而惑。又
柳溪集卷四 第 314H 页
曰可以无学。无学不害。(无学问者。不害为政。)不害而不学则苟而可。(以为无害遂不学则皆怀苟且。)于是乎上陵下替。能无乱乎。夫学。殖也。不学。将落。原氏其亡乎。既而周杀原伯鲁之子。子马之言。何其符也。人之死生。固不在学与不学。然当是时。列国大夫。郑有子产。见称博物君子。晋有叔向。以楚灵王。不能敖之以所不知。楚有倚相。通三坟五典九丘八索。鲁有叔穆。以知礼称。吴有季札。通上国观周乐。而原伯鲁。特以周大夫不说学。已天夺之魄。其子之不得其死。庸非以此夫。其可为后来不好学之戒也。世有重货之人。视学若笆篱物。父焉而不诏。子焉而不务。颠焉贸贸。侪于编户齐民而不自知耻。是亦原伯鲁而已。
善恶
 金虏入洛。温公家避地入某州遇群盗。执以见渠帅。帅问何人。曰。司马太师家也。群盗相顾失色。因出画像及敕诰之属示之则皆以手加额。既而俯仰叹息曰。向使朝廷能用汝家太师之言。不使吾属披猖至此矣。凡吾所欲杀掠者。蔡京王鞴辈亲旧党与耳。汝无忧
柳溪集卷四 第 314L 页
惧为也。亟传令军中。毋得惊司马太师家。又揭榜以晓其后曹。以故骨肉皆幸无他。
 胡皇乾隆时。沿江居富人有爱子。日挐舟盘游。忽溺死。富人愤其为蛟螭所咽。募水人百道凿破。使杀其湍。方求之中。有铁絙机缄等华屋贝阙。突若冢顶。安帖石椁。斧以视之。乃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实以水银匀石。设张牢固。欲阅天壤而无弊者。盖自知恶积滔天。虑其被人发掘。先设疑冢七十二。莫直其地。卒之藏身于水。历几千年。此其所以为老瞒也。太守达于连帅。连帅启请胡皇。命舁致京师。于武侯祠前。斩尸以祭。古今一快事。
温公。宋之贤相。曹操。汉之贼臣。何预于金清二虏。而异世彰瘅。不啻若在己。善恶之报。有迟有速。盖自有天也。亦可见秉彝之天不可诬如此夫。特著之。为万世臣子顺逆之鉴。
骄奢
 余读柳玭书。至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以为理或然。何为其如是甚焉。及读春秋。有以见汰虐以亡者甚众。持举范郤二
柳溪集卷四 第 315H 页
族以明之。冀缺之耕野。夫妻相敬如宾。胥臣荐诸文公。以为大夫。士蔿为理。重以士会之贤。始秉国政。勘定执秩之法。夫其建立基址之苦心积累者为何如。而卒之嗣续昆裔丰败滋失。三郤宗卿。肆诸市朝。中行吉射。颠覆厥祀。欲为羔豚而不可得。夫然后信其言之为不诬也。虽然。宠禄之过。莫思长顾。甘心疾僵。止渴于鸩毒。疗饥于附子。滔滔古今。如覆车在前。行辙不戒。
窃谓虽草野匹士。洁其居。华其服。甘其食则实有此病痛。自觉察以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为心。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皆善物也。其如是免夫。
君子为尊者亲者讳
君子。对人无不可言之事。然为尊者亲者。有不敢焉。此而无隐。非惟讦直为愆义。其全没爱敬。将焉用之。此讳之所由始也。郑子太叔如晋。送少姜之葬。张趯见之曰。自今子其无事矣。比如火焉。火中寒暑。此其极也。能无退乎。晋将失诸侯。诸侯求烦不获。子太叔告人曰。张趯有知。其
柳溪集卷四 第 315L 页
犹在君子之后乎。宋华耦来盟。鲁文公与之宴。辞曰。先臣督得罪于宋殇。公名在诸侯之策。臣承其祀。其敢辱君。请承命于亚旅。鲁人以为敏。(无故扬其先祖之罪。是不敏。鲁人以为敏。明君子不与也。)观于二者。岂所谓其父攘羊。其子證之者欤。子曰。子为父隐。直在其中。夫如是。其庶矣。
先子称号
尝观世儒刊行集。称其王父。或曰先子某公。要之原于曾西吾先子之说。然朱夫子每称先考韦斋公。多用先子字。岂无所考而云然耶。谨按春秋。蔡声子谓楚伍举曰。子尚良食。二先子其皆相子。(相。助也。二先子。谓伍举父伍参。声子父子朝也。)先子之以父称谓明矣。与族祖楗氏论此义。楗氏云闻之先君。曰。曾西即曾子第二子申。西即申之字也。集注谓曾子孙。恐失于照勘。此老笃学君子。必有见处。其言可信。则称以王父者。亦似未然。此非大义所系。而转相讹谬。不容不辨正。
本生祖父母葬前婚娶之非
身既出系。所重在所后。则于本生祖父母。降服为大功。然其情即期之丧。而有不能自已者。此
柳溪集卷四 第 316H 页
盖天理之当然。而不待知礼者独知之也。近世或因卜葬之迁就。事故之迫切。有权行婚娶者。噫。其无稽孰甚焉。谨按杂记。大功之末。可以冠子嫁子。其下又曰。下殇小功则不可。本生祖父母葬前。既非大功之末。则婚娶之骇俗如彼。且以下殇小功条言之。下殇之小功。自期而降。以本服重。故冠娶不可。况本生祖父之降大功乎。观于此。其婚娶之不从权。亦审矣。
傍祖
一身之分为兄弟。盖亲傍所由之别也。自本初言之。异形同气。情义无间。痛痒相关。夫何远之有。特以从父之子为大功兄弟。自大功而小功。至于世数寖疏。渐渐昆耳之远。则不之视为何人者几希。虽势之必然者。而顾无晠周氏族之官。明谱系管天下。训迪诏教之。不亦以此也夫。今按春秋鲁襄公之赴河上。晋侯曰。盍为冠具。武子对曰。寡君在行。未可具也。请及兄弟之国而假备焉。还及卫。冠于成公之庙。吴子寿梦卒。临于鲁之周庙。亦曰礼也。鲁吴之冠丧。不于先君之祧。则必就兄弟之国。有以派流虽异。根系
柳溪集卷四 第 316L 页
本同故也。然则未谙傍祖之为谁氏者。岂追念亲祖之义哉。
祊田易许田
鲁史曰。隐公八年。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成王赐周公许田。以为鲁国朝宿之邑。后世因以立周公别庙焉。郑桓公有助祭泰山。汤沐之邑在祊。郑以天子不能复巡狩。故欲以祊易许田。各从本国所近之宜云。已废泰山之祀而欲为鲁祀周公。孙辞以有求也。宛。郑大夫。祊音崩。)是年春。桓公即位。修好于郑。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田。公许之。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鲁不宜听。故隐其实称假。言若进璧以假田焉。)以余考之。成王以周公有大勋劳。故特赐之许田。为朝宿之地。宣王以(以下有郑伯母弟四字)懿亲。故特赐之祊田。为汤沐之邑。祊近于鲁。许邻于郑。各以其近者相易。然汤沐之邑。朝宿之地。先王所赐。先祖所受。则私相贸易而莫之顾。是有无君之心。而废朝觐之礼矣。是有无亲之心而弃先祖之地矣。与者受者。罪孰大焉。郑既归祊。又加璧者。祊薄于许故也。不曰以璧易田而谓之假者。夫易则已矣。假则有归道焉故耶。本领不是。漫笔及此。以俟同吾见者。
柳溪集卷四 第 317H 页
穿川记异
太白之阳。有穿川。陟州地也。两壁皆夹束。清流一道自黄池𣿬。而为一大泓。作霹雳声。世传神龙窟宅。铜店里人其名忘。严姓云。贫无以资业。渔于穿川口。利供十口以为常。一日张网故处。朝而往观。无有。久之索不得。疑其坠蛟螭腹。竦身暝目。出万死匍匐于水底。直下奫泫。不知其历几里亦几千丈。中有一洞天。白日晒光。平沙十里。石错太半。高楼快阁。接宇连甍。殆若人寰。所谓九重宫阙。意其龙王宫。跟寻沙路。直到其门则上有匹练。其一即前所失网。异之欲袖。有一老妪迎门出语曰。若何在。此非人世。何由以入。具道所居及失网所以。妪愠曰。吾家鸡子藐尔。何故绝流暴殄为。吾二子恚之。取其网以来。会出猎未还。如其还。若其殆矣。趣尔行。莫逢旃。严姓曰。老婆如是。敢不唯命。然地逴绝党。如迷失道何。妪曰。何患。吾命一白狗。惟狗之从。若有饥色。行且食。因袖出一块白饼。既而白狗掉尾先之。山川历历可记。及其大洋。波纹辟易中开。手握白饼食之。甜如饴。腹果然。不知跋涉之苦。
柳溪集卷四 第 317L 页
顷之。泊到张网处。巫觋鼓缶方将。错愕相问。已易三载。家有二子。为己祓祭云。俱与一超得返平陆。则白狗忽毙。啖馀白饼化为石。坚不可食。斥庄买椁。葬狗于屯山。藏弆白石。自后家累千金。称为富人。其后三载。严姓死。葬于狗冢数武地。伐石勒其事。时其婿赵姓。太岘人。困于无赀。夫妻佣赁以食。及见严姓得石多财。心窃歆艳。及其迁徙。潜怀以归。止于安东苧田地居焉。子孙蕃昌。严姓始衰。新城人为余言。
柳溪集卷四
 序
  
家藏古牒序
夫蒐辑古之圣贤笔精墨妙。妆缮宝藏者。士君子端行之一耳。唐时有广文先生。追䌷古书。名之曰会秤。至若有宋。有六一居士。收拾诸家字书。录之以集古。当是时。图书自娱。左右鳞次者。意其不惟二子。而迄于今名于世者。二子而已。则玆非其酷好之无几者欤。惟我祖省愆斋先生雅好博古。贯穿经史。尤聚诸贤遗墨。上自罗丽。下至 国初。苟有笃行之节师表百代。搢绅之业奕世可道。虽短楮只字。必得之后已。岂惟
柳溪集卷四 第 318H 页
取笔画之珍重臻妙哉。盖将以景慕嘉言若卓行者也。裒集成书。为若干卷。有未就者。十之八。抑有待于后欤。余自幼少时。癖于图书。翻阅家藏古墨。有静退牛沙以至慎独,明斋诸先生名字。尤其卓卓仰止者矣。黄鲁直所谓对古人法书名画。可扑面上三斗俗尘。况先贤手墨。出于心画。愈久弥光而可敬且慕者乎。于是有以验省祖之业。实为近古之一。而不在于广文六一之后也。然藏之久矣。有鼠镌虫食处。间有脱去。卷㠸(一作帙)多不充。尚病之。后十五年。家君倾赀四求。得二卷以足之。命不肖改妆焉。呜呼。物固有发于前而废于后。理亦有创于始而成于终。斯非其天地盈虚衰旺之数欤。金君明远与余善。又好古之士耳。间与之发箧。易其颠倒脱落。随手润色。以为永世家宝。不啻物外空青。与日月而晶光。后之继今者。认得家君袭芳埒美之业。毋使磨灭而或至罔阶云尔。
松翁命名表德序
命奎初名元奎。松西翁更以命字。字之曰世应。盖屏山晦木之祝也。窃伏思之。夫志伊尹之所
柳溪集卷四 第 318L 页
志。学颜渊之所学。真命世之才也。盖以吾师之鉴识。岂不知迂愚拙讷。无堪策厉从事于古人事业。而欲其引而伸之。使之立心植志。期许于不伦者。抑亦眷爱之蔽欤。不肖无状。不克践修服行。衰颓汩没。欺我先师。岂不罪也。然来者可勉。进步之日尚远。敢不益自鞭绳。报塞万一。而独其愚拙。提掇不起。时复悼念。叹如之何。然不可使后人无传。略叙其本末以识之。
静讷自号序
余学举业非其志。日退然曰静讷。盖识也。客有毁曰。士之于世。以鸿硕之才。出以为公辅。否之。入以处山林。一显一幽。各有所据。及其究也。表以号。子无清高之行表白于世。爵禄之称驰骋于朝。世孰有知者。且号之取义。不必两兼。以静为嗛。添之以讷。得无来尚论人贪多之讥耶。曰否。古人吾不知。今人有行之者。岂皆位极廊庙。清时勇退。穷居岩穴。高尚其志。在践其号如何耳。顾余性执。不喜徵逐。口且吃。静者山之体近之。讷者木之质似之。看山之体。钝以处世。观木之质。言有默讱。庶乎其免夫。记曰。人生静。传曰。
柳溪集卷四 第 319H 页
讷于言。若是乎二者之不可偏废也。余然后合而命之。或有知者。思其义恕之。纵不知。亦不恤。客遂俛而退。
族叔(必复)寿宴韵序
族叔必复氏。余竹马交也。是年十二月十六日。其弧辰也。有匪莪之痛而祭其祢。其子若侄。退设小酌于翌日。非古也而亦礼也。余亦数年不死有此日。能无感慨乎。俯仰之间。童年同研者。无几存焉。享有六十。惟余与叔若而人。岁月之不可把玩。人事之不可准拟。可憾也已。虽然。独其优游康健。志犹四方。颐閒静得。镇守其福。不亦恔乎。何况叔之家世袭其寿。曾大父缮工公八十有奇。王父上舍公七十馀岁。先大父公六十馀云。皆用此道也。式自今始。屏远外嗜。神明其德。又安知三世相传。留不尽之年以与其孙也。余不以诗而以规焉。
老人会序
老人之有会。故事也。香山有九老之会。洛中有耆英之会。风流气槩。并其德业驯行。古今人不相及。判然霄壤之相悬。而其生老升平。优游自
柳溪集卷四 第 319L 页
适。羽翼夫风化之厚伦。则盖异世而同符也。是年辛酉中和节。奉再从叔父佥枢令公为主席。春秋七十有七。三从兄运奎氏六十有九。族叔必复氏六十三。命奎以甲年。厕列是末。其外则西原郑戚耆洛。汉阳赵亨复同五十九。永嘉权圣圭六十一。潘南朴泰圭最七十一云。合若而人。斯亦山间之盛会也。酒三行。有笑于列者曰。今日之会。非讲学也。又非文字饮也。得无饭袋曲囊之讥耶。曰。子之言诚是也。虽然。吾侪幸际尧舜之世。性迂才疏。既不能做措盛年。行将老死。惟有尘刹之报。叙天伦集同好。数杯真率。所以推广 圣朝昭天漏泽之恩于湖山千里之外。不亦乐夫。天生万物。吾得为人。一乐也。又得为男。二乐也。人生不免襁褓者多。而得以艾而耆耆而耋。岂独荣启期一人耶。地远迹滞。穷以自甘于樵牧之伦。而其中则非全然盲于心者。何渠不若兰亭旷达之会哉。遂次其言。为老人会序。
李博钦字序
世之庄士大夫。类喜读书作文。所以立得究竟
柳溪集卷四 第 320H 页
者。急近功务夸尚。至于敦本实根朴大。驯致为远大之业。则盖蔑如也。日真城李博钦。留款陋止。愿余字之。爱其为人。今虽屈首举子之伦。而其志则脩远逸驾之势也。告之曰。所谓博也钦也。古之尧舜是已。而其进修之节。载在方册。诚能益自植立。体会践履。积久不已则富有日新之业。不其远欤。请得奉字以贻远何如。曰唯唯。遂书以赠之。
赠朴宗泰序
病伏穷山。尤悔日积。常自悼之不暇。友人圣到甫。访余陋室。寒暄才毕。谒余为自责文。余笑曰。君吾世友也。居家处乡。孝友忠实。无过可责。不知所责者何事。此在自家。岂他人所敢知也。况属之非其人。无乃借视听于聋瞽者类耶。今夫人有过而能自知者少。知而能内自讼者绝少。有能内自讼。则其悔悟深切而能改必矣。在昔朱夫子。犹发未见之叹。而于吾身亲见之。何其幸欤。虽然。圣到甫。不徒内讼而已。能求贲文。岂不贤哉。果充此志。勉勉不已。其于进德也孰御。余读朱夫子不自弃文。终身钻仰而不可得者。
柳溪集卷四 第 320L 页
敢诵一道请献。君归而砭之。庶乎得力。而推其馀裕。警责愚陋。免得大戾之归也。
赠金稚实归陟州序
陟州金君思赫甫。与余如旧相识。间叩所存。盖隐居求志者也。及其解携。各在衰暮。南北稍夐。承晤未涯则实有感于古人缟带之遗。而山居无物持赠。谨将印出明翁书夙夜箴。敢此表忱。君归读之体之。自有馀师。岂徒吾辈面目之资云尔。勉乎哉。
赠郑稚渊(耆洛)
西原郑君稚渊。即总发交也。少也来学于祝庭。其气之历落奇杰。凛有关众俊之口而夺之。余谓不日腾骞。成吾佳宅相。已而落拓不遇。略无几微之色。限以宿舂。两相江湖之忘者有年。苍颜白发。非复昔日之稚渊。而志气伟然。会役百年者也。苏长公杨耆之赠曰。女无美恶。富者妍。士无贤不肖。穷者鄙。使耆逢时偶合。岂下于当世之士者。准备今日道也。于其别。跪献一言。噫。神州陆沉。左海风泉之感。已是几百年。而属又阳九。吾道之忧。独结中肠。君西归。益思自勉。亦
柳溪集卷四 第 321H 页
以语夫同余志者。
赠孟学容序
关北之于大岭。风土隔并。盖地之使然。而独其矫性齐美。守死善道则未始有异也。意其才杰茂异之士屡屡角出。而无缘际接。恨仰者久之。日。孟生学容甫。以妙年生。抱其先稿。缭绕千百里。访余柳溪堂。愿有识。凡曰家言。曰家训。曰家乘。揔若干卷而又附以诸公撰述诗与文。联为巨编。记曰。先祖有美而不知。是不智也。知而不扬。是不仁也。若学容甫。诚仁且智也哉。顾此区区于僻远之乡。得奉其静土两先辈遗迹。有以见问学大致与夫经纶之策。烛照龟卜。不觉百年之远。又何其幸也。虽然。为今计。游骑太远。不若闭门自守。遍求无益空言。落在第二等。归而读其书行其事。不替其志节。则所以阐发先德者。孰大于是。晦庵先生言精思力践。推序以广。使义理之实。悦于心而充于己。则自将无慕于外。而所以显亲扬名者。必有异乎今日之为矣。姑诵此赆之。如有未当。凤尾溪上。有金君焉。持以问之。亦以为如何也。
 
柳溪集卷四 第 321L 页
余于孟生行。直据胸臆己见。备言闭门自守。遍求无益空言。落在第二等以序之。旋念评驳太峻。嫌于交疏言深。比观朱夫子跋周君家牒。有曰生其持归。杜门读书。求其所未学者。以继乃祖之业。毋庸复尔请谒。而求无所用之跋语。以老岁月为也。呜呼。何其千载之远而如出一辙。虽觉鄙言之为偶中。而益知其不妄深矣。览者其有考焉。癸丑元月。柳溪老叟再序。
送成学士敦五序(丙辰)
成学士敦五甫。以今春谪居于故襄阳郡。盖坡山渊源家闻孙也。慕其德义。书疏次面。密迩若平生欢者。属蒙 赐环之命。诹日将还朝。噫。声光与之益远。是则可慨也已。独无古人缟带之赠。愿奉一言焉。紫阳子记景行堂曰。士有学有德。而后其言行有可观。有言有行而后其节义为可贵。此士君子立身行道之次第始末之常而不可易者。学士执事。吾党拟以为重。会有百年役者也。卫道师门。特立秉执之毅。凛有气节。斯已奇矣。然其所以任重而道远者。岂徒然哉。
柳溪集卷四 第 322H 页
家学渊源自别。盍亦进于此而求夫德行蕴蓄。并其出处之大方。晨兴夕惕。循序行之。以会其极。则自有实太声宏根深末茂。夫所谓立身行道之致。其庶几焉耳矣。仲子𨪌。亦滞在京辇。亦以是告之。
送尹殷夫(滋莘)归石城序(己未)
吾友尹殷夫。尼城明翁家人也。今年春。奉其八耋大人。搬寓于太白下柏川洞。盖古人绝顶忍饥之志。而凛然其非今世之士也。不佞甚高其义服其行。窃自喜永契分山结社之谊。博约相资。有以自乐于歌咏先王之道。今将行矣。六十无闻。如瞽失相。吾谁与归。然此心此志。千里莫负则与合堂同席无以异。赆以一言。归卧故山。益读古人书以世其家。而抑尝闻之。朱夫子有言曰。世间万事。须臾变灭。不足置胸中。惟有致知力行修身俟死为究竟法。愿与相勉云。
送尹成集序(己未)
朱夫子有言曰。父子兄弟之间。其不能无愧于古者多矣。每读至此。为之窃窃痛劄。今得尹君成集甫三世以观之。其将无愧于古者明矣。以
柳溪集卷四 第 322L 页
成集王大人家学门庭。实有法象。大人公风采行义。克趾其美。虽古之凝之为父。道原为子。不是过之。而又有成集。称其家儿耿耿哉。其祉当今之望。津途轨则。以收朴实之业者。非吾成集。果系何人。虽然。觑其为人。人伪世巧。纤毫不入。气厚而质淳。殆近于鲁者也。鲁之为德。贵夫志坚思苦。体验践履。不得不措。人一己百。则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何忧不得。此曾子所以在圣门称之为鲁。而独得一贯妙也。谨诵何文定鲁斋箴奉规焉。成集归白父子兄弟间以为如何。顾余不足以冒窃赠言之义。而有所僭率。其亦有愧于今者多矣。
贺大陵李尚书(敦宇)致仕序
士君子出身事主。陈力尽瘁。及其功成业遂。悬车年至则下有告老之章。上许归田之请。于是乎进退中央。完名大节。有足以风厉来后。岂独为治朝之盛事而已哉。窃尝以是历乎古而观于今。若大陵李尚书之引年致政。其殆庶乎。公以宗亲硕辅。清俭忠荩。自其素所蓄积。文章学术。合下历来传授。则其宏器茂绩。投之大小。何
柳溪集卷四 第 323H 页
适不宜。而历事 五朝。出入险夷。少试其具。大较全一蜀佐邦计。此二事而止。岂不有命也夫。夫所以 朝家之眷遇弥隆。士林之倚赖益切。其去大用。咫尺之间。而敛焉如无。力辞乞骸。竟回 天心。凛有千人莫夺之勇。永矢东冈。与世相忘。公之志愿。宜若乐而忘忧。自得小人之志。歌以鼓缶。不兴大耋之嗟。而其中则体国之念。不以去就而差殊。休戚之切身。痛痒之浃髓。重并叠积。熟处难忘。不能自已者。其将江汉无极。呜呼伟哉。所谓进亦忧退亦忧是已。况今神州陆沉二百年。神人之羞愤未摅。重以一种洋学毒痡天下。三纲绝矣。五常灭矣。吾东君民之厄。孰有大于此者乎。硕德老成。虽云谢事。元气栋梁。一身维系。甚大且重。必也明天理正人心。夹力 王室。奠我亿万年基址。而坐以镇服。有如山岳之重。不见运动而利泽及人。猛虎在山。藜藿为之不采。且将其有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