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x 页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诗
  
族叔幼徵(九寿)寄示淡溪新居韵及立春吟求和。谨次以呈。(丁未)
闻君新卜小溪头。为是溪头境最幽。不直樵供当户岫。无劳枧引傍篱流。书剑已负身衰退。农圃何妨志隐求。静里也多閒事业。莫言畸世便长休。
迟暮今逢六八春。自惭求道尚迷真。味耽土炭少同嗜。色背脂韦来众嗔。渊膝毁誉都付俗。栎鹅才否底安身。凭君短耒残篇意。永矢丘樊学逸民。
敬堂先生挽(迁厝时○戊申)
九原今日起先生。请质斯文百世程。众岳趋陶宗鹤岫。百川源洛入丹瀛。霁光襟自钦恭得。元会图先范衍成。洙泗龂龂聊任你。冢奴传说自分明。
挽李处士(时沃)
行履真能固体肤。庙门晨谒八旬踰。直从小学成坏朴。恁到尊年表范模。鍊气道人遗鼎灶。读书仙子去方壶。莫叹沧海明珠逸。也有光晶耀狼弧。
赠郑倩君公善(翼焕)
受生天地作男儿。醉梦昏昏得不悲。那得超然科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3L 页
臼外。志先立矣业随之。
宣父胡为畏后生。力疆年富进途轻。若徒任运悠悠过。白首何追悔懊萌。
愧我穷庐蛰病慵。爱君才气映丰茸。折肱犹有医人意。请把刍陈记著胸。
陶渊会校兰谷集。次座中韵。(己酉)
晚生未及丈函游。幸把遗篇蹑讲楼。藏待巾箱前辈意。奉将尘刹后人忧。山曾草木昭回地。水自桑溟浩渺流。勘得此书宜此榭。春霖休恼浃旬留。
挽族叔东园公
河上仙公留后身。逍遥河上三千旬。胸中潋滟砂泉水。顶上荧晶南极辰。诗社或传岩客咏。笔床全露右军真。铅华不上熙熙古。霜雪何干盎盎春。鲁殿幸瞻岿怯界。楚榠长恃荫凄晨。一朝辽海追无及。遮莫寰中野马尘。
挽申肯构斋(思永)
斲不铅华璞不礓。冲资方质备柔刚。专场觜距成科斗。一架幖签味歜菖。邹鲁风偷恬闭户。羲轩道降付酣觞。伤心普岳扶舆地。送反英灵万古藏。
腊月二十六日。同圣载叔会幼徵叔于陶渊。讲一卷书。用草堂韵。
乐践仙区一会奇。翩然飞策下江湄。径穿雪里空濛壑。门掩梅边寂历篱。臭味难分磁引铁。容华共惜鬓成丝。且呼黄奶联三榻。好是同盟岁暮时。
呼韵赋雪
岁暮天寒律旅阳。阳春古曲对书床。白白坠来玉龙甲。轻轻嘘自金蜥肠。堆练岩厓排素障。糁花松桂撒天香。尘襟涤尽清如许。增得山高与水长。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4H 页
除夕。次幼徵叔赠别韵。
饯岁今朝又别人。雪中高唱逼阳春。春回也好探春赏。仙境重谋一会新。
挽族祖(南运○庚戌)
气魄才调让甚人。事无当意故逡巡。趋场竿木看攲枕。依㨾葫芦耻滥巾。立尺度来持议论。磨棱角去混光尘。吾宗百岁模楷古。公殁寥寥谁复伦。
挽族兄圣观
不堪西望待归旌。去日儦儦驷马行。仕典六城恢展布。资升三品荷恩荣。已从棘栖腾鸾鷟。会向金闺荐瑀珩。孰谓束缠委一木。载回脩路暮朝顷。
东鲁儒宗鹤老家。奉承谟训百年赊。宫墙始卜遗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4L 页
栖近。文字方釐旧锓讹。志事幸堪追继述。户门谁委重担荷。公归尚见光生路。干父承誉第一哥。
挽申尧卿(性钦)
已乎申尧卿。今人孰知子。子质淳以素。子襟澹无累。少日从学究。雅好不在此。坟典恣探玩。𨓏𨓏透底里。士须酬世变。其具要在己。宁作瓢不用。耻以洴为伎。心行天一周。旁寻更远视。匹士无分职。大运属季氏。存心必有济。宗族暨乡里。疏迂真本色。秖此古人似。肯同鄙薄子。町畦分我尔。惜也衔不胠。丘壑恁么死。由今说与人。将谓谩比儗。而余从游雅。向暮愈相恃。畏君奥博解。爱君谦冲旨。常叹良晤旷。反循多吝鄙。岁华犹未遒。林居亦甚迩。多少商搉意。会须资露披。那意遂永违。暮途独人猗。德门祚已薄。吾党运又否。人世未了债。悠悠勿说耳。赍志入脩夜。耿耿几时已。穷庐习将息。刍束阻筵几。聊题廿四韵。庸代数行诔。
挽上舍族叔(秉寿)
梧月微茫二十霜。归来庭畔尚馀光。停鸾少日形端序。赴鹄当时埽辈行。潦倒风埃书剑老。浮游云树枕衾凉。记公晚暮苦心事。枣刻何年阐缥缃。
挽李梧窝(相奎)
云峦收紫气。沧海有遗光。压席珍儒雅。传家袭义方。壶瓢剖濩落。裾玉掣趋翔。大耋宜歌缶。奚为存没伤。
斯文仍旧怯。吾党有幽冤。志士思跰足。慈孙每诵言。宫墙方葺理。文字会誊翻。不待回天日。如何闭九原。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5H 页
挽琴梅村
蚤将琼佩放天街。黄甲如何白发偕。高阁未闻乏词翰。清漳端合作模楷。阶庭彬蔚传诗礼。党塾崇深坐拂牌。刚恨上京殊下界。玉楼题记少推排。
挽柳景学(圣文)
朋游馀卅载。输子好襟灵。懒得趋营少。疏仍系障轻。箪瓢堪立命。坟索自颐情。眼看年行逝。人猗柰此生。
挽李仲闻(晚淑)
曾从士友问工程。退老全书诵一生。邃密已应窥阃奥。沉潜还解著光晶。故能空乏充滋味。自是谦冲袭典刑。存没祇今谩寄恨。荆班几度失囷倾。
追次排云录韵(壬子)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5L 页
玄天邈邈诘无因。太岁三周古甲申。忽睹日光盆里透。从知阳道地中伸。是非不泯千秋议。好恶还同一世人。休道斡旋由积吁。未闻邹律易冬春。
次申文贞公事迹韵(癸丑)
金火当年籍不完。虫猿一散怯灰寒。钵华时现储藏久。石笋斜抽遏住难。正脉山河砥柱屹。巍标华海驷车安。古今隐障何从诘。须就天人定处看。
挽李信庵(秉夏)
法门寥落属衰秋。夫子如何又便休。名理自来湖上绪。文章谁是岭中俦。到头韩鬼元无力。来后扬玄独见留。追恨半山开径日。十年蹉却执经游。(公尝寓于山。)
次临湖书堂韵
矗泠来按海山琴。窈廓中间恍有临。霁后云山千仞屹。霜边镜水一泓深。宫墙近护维桑古。弦诵移随某树阴。佩不芳馨仪不享。莫教萧艾杂衣襟。
梦中诗
生世元无尺寸才。直听天放置污莱。功名却在虞渊上。只手亲扶日毂来。
南仲元大遁精舍。次轴中韵。(甲寅)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6H 页
踏破青岚度远巅。一庵幽夐傍岩泉。淹留便可忘身世。整理端宜对圣贤。辟廓三乘方外地。规回一线洞中天。膏车秣马吾行晚。肯否清溪许一边。
追次敬亭重修韵呈郑丈(仁睦)
林塘遗榭百年新。依旧溪山景不贫。半亩绀寒仍月夕。一坛馨郁又霜辰。风泉寓想悲前代。桑梓追恭艳后人。亭北莽苍杞社近。凭君重讨旧盟申。(亭即郑石门旧卜。上游十里青杞古县。我瓢隐先祖栖遁处。)
挽李彦希(秀贤)
立命安身一榻坚。展过跬步怕他颠。磬室耐看生白意。尘鬵借试鍊丹诠。诗书传述家谟在。草泽沈埋世道然。门墙事契今安讨。回首湖山洒涕涟。
挽柳来凤(致球)
逸士超然不屑名。惜公沉蔀已常评。管他四寸宁持默。任你千歧独守贞。浇世息交专尚友。清时代食好躬耕。修文符到翩然去。可柰人猗岁暮情。
次孙幼祥(永敏)赠别韵
十年良觌属衰年。一罢欢颜已黯然。寂寞渔樵陶水上。依微云树雪山边。戆愚怜我朋游少。淳雅钦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6L 页
君古意全。珍重惠章馀面目。袖归长拟对床前。
次申石洲(弘远)泮中述怀韵
史失其传词失陈。谁教昙现大荒滨。光沉斗剑辽河逝。影吐云轮鹄岭嚬。百怯无如护神鬼。千年何异间昏晨。莫教盛烈幽潜久。也有彝情景慕新。
次誓石亭韵
丈人誓石石之洲。不识石君能点头。矹嵂高情无地降。膏肓素疾和天愁。璆𤨿迭奏滩鸣夜。碨礧交呈水落秋。九曲仙灵勤嘱付。岁寒盟社好相收。
潇洒孤亭压小台。为临溪石画图开。槎穷星海森罗见。鞭叱羊阿点阅来。浅濑彴通仙屐渡。危迁锁断俗辕回。誓言如石无相弃。石遇丈人良幸哉。
己未元日
忽惊窗外晓筹传。人世居然六十年。事业违心常拟后。工夫退步每求前。从今判著三生定。追昔醒来一梦旋。且把桑榆多小景。了过丌上二三编。
挽李处士(海德)
谨约成家计。清温自性真。守身学处子。范行追前人。朮裹收榆景。书床净蠹尘。八旬归大化。那堪顺宁辰。
挽进士族祖(宪运)
吾宗文献古。遗范寄灵光。标望襟绅席。风流翰墨场。环堵堪蔽雨。乔木柰凄霜。洒涕江山宅。蓬扉掩夕阳。
挽上舍族叔(亨寿)
蚤岁驰声翰墨场。归来林下保榆桑。没些机械襟胸好。浑个畦畛笑语臧。遮莫虚舟横远渡。尽多灵殿护遗坊。大年委顺夫谁憾。乔木吾宗属苍凉。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7H 页
挽郑丈大临(崙休)
曾赏园池的历芳。主公还是丈人行。铅华任与光尘竞。根实留为溉食偿。厚德政须敦季俗。艾龄何遽谢仙坊。廿年良觌追无地。回首南云秖一伤。
庚申元朝
去岁犹为六十侬。今朝却是七旬翁。劬劳永遗伊蒿感。知化终亏伯玉功。点捡一生难补塞。商量万事总悬空。算除一甲还初度。且把桑弧发六蓬。
翼日立春
今日春生积雪馀。千茎衰鬓顾何如。阳歌欲唱无谁和。暖律思吹秖自茹。与物胞民其柰我。愿年希道也关渠。经冬老柳门前对。喜尔微含远色舒。
谨次晚愚亭韵
先生当世老。犹星在晓旻。歇泊遗宠利。恬贞守道真。林园付馀景。坟籍拾遗尘。囊封触时义。龂龂一番新。不觉风涛险。自居聋聩纯。菟裘成晚卜。幽轩近河漘。陋巷究乐事。染溪阻晠辰。澹壹山泉际。冲虚夜气晨。陪诲欲不违。狂騃愧未臻。
晚愚亭落成韵
数架精庐一日成。林峦缭匝涧流鸣。善良薰德氓输力。高景趋仁士效诚。源觅种桃非俗客。诗吟伐木总经生。半山不恨茅蹊塞。愿蹑群贤共社盟。
与柳濯叟游高山之中峰。次其韵。
凤翔凰舞此中间。(九凤之西。凰山之东。)百里巃嵷挺一山。远削芙蓉罗眼界。高踰蠛蠓绝人寰。梵宫久幻双岩屹。仙客仍从只鹤还。安得与君共栖息。咀霞餐瀣卧云关。
次嵬字
仰止高山百丈嵬。行寻一径忽平台。三方列岫周遭在。一道长江曲折来。丹灶今为苍藓合。仙桥遥与翠微开。倚移云卧时难骤。且学飞吟浊酒杯。
挽李雪竹(秉殷)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8H 页
白屋平章尽可人。雪中寒竹是传神。从来冷淡成家计。自是恬贞得性真。金石出为幼妙韵。虎龙调作倚移身。追攀雅标今何处。感叹清霜落木晨。
挽族叔幼徵
诙语调公辄举迂。迂诚著矣自吾儒。输他机事都恬简。任你时情孰病劳。冷淡吃来元活计。辛咸尝尽尚真腴。寻常讥裸由知爱。岁暮幽期柰不须。
次柏湖书堂韵
芍山南趾柏岩头。海上儒仙旧躅留。一断虹桥荒岁月。重开鹿疃贲园丘。废兴已阅台边草。消息还看月上钩。渔客尚知真境路。桃花流水拟扁舟。
鸣岩亭。同柳濯叟,孟实叔校葛川集。次集中韵二。
想望湖山隔水云。晚生无及大宗门。巾箱接得公羊世。七十微言入细论。(葛川湖门人。)
曾瞻德范阻门屏。绪论无因證竖横。白首与闻编刬役。幸将涓埽偿平生。
亭中呼韵
为赴幽期谷口台。一番端好雅襟开。缘溪解作三人遇。穿径聊从二仲回。永夜泉声林外去。先春花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8L 页
信雨边来。赏心自有忘言妙。休道诗章与酒杯。
不愁天际转轻阴。好听阳春郢客吟。(时有雪。)谈屑坠霏书榻对。鬓华飘映酒杯斟。涧阿准拟连薖轴。渊谷奚忘讲履临。玆会政期旬有五。不妨锁却洞门深。
陶渊老人会有韵
筇屐翛然鬓发明。江山鱼鸟喜相迎。搜寻古迹名区在。应接春光好会成。境属衰迟怀益放。供因真率味逾清。百年谈笑多今日。须把朋杯各尽情。
挽赵稚天(端复)
阿同逮侍大门庭。桑海归来尚典型。破屋常看生室白。荒园都付带书青。从来冷澹成家计。恁去优閒保性灵。最是戴盆孤白日。可无遗恨滞冥冥。
挽申儒伯(相斌)
丹丘上有鍊丹人。鍊得丹成去返真。零落鼎炉浑不见。疏松瘦竹自精神。
人说尨茸九九衫。翩跹知是羽衣毵。疏慵愧乏丹青手。孤负书巢画料堪。
挽定斋柳先生(致明○壬戌)
生后高山也不迟。胚胎已兆见闻知。从来洒埽浑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9H 页
坏朴。恁去周旋自矩规。先圣故教依下学。斯文重幸得宗师。灵光东鲁馀三纪。敢怨天公啬慭遗。
敢将窾启赞襟裾。窃卜芝眉照炯如。静定元因恬养到。睟温都与闇章舒。梅寒竹瘦清修里。玉栗金精禀受初。得见昙华稀一现。生而降古不嗛渠。
昭代何尝弃典刑。古来吾道自难行。西州人拜归林影。南海天旋恃楫程。假带崇衔心不有。逊居孚观志靡平。如何牌拂趋归处。浦思山哀朝暮顷。
陶渊会校洪范衍义有韵
父师玄训范皇王。留待真儒更磔张。才儗颜生闻礼乐。道该姬典理阴阳。嵩河腾颂风休邈。关洛联徽事业长。缮取巾箱公海内。小华千载藉为光。
柏湖亭。重校洪范衍义。
先师遗躅此精庐。携到先师手辑书。文藻江山经怯后。蠹鱼箱帙埽尘馀。有会冲牛征迈造。不揆蠡管测窥疏。少偿函筵陪毕研。百年斯境感何如。
虎溪书院。设三笑庵会读乡约。仍次霁谷李丈(亨秀)寄韵。
三笑庵墟重启坛。寻真胜似画图观。当年有倡群贤禊。今日仍成我辈欢。礼俗蓝田修旧约。弦歌庐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9L 页
阜集儒冠。老仙平地诗中意。山水东南兴未残。
挽金戚丈(百行)
蚤岁翩翩翰墨英。风流气槩尽峥嵘。趋翔却被长裾掣。偃蹇仍将晚节贞。怯海尚瞻灵殿屹。晓天何遽极辉倾。门墙旧稚今衰白。追感桑瀛涕泗横。
挽柳濯叟
有怀林居子。逾山欲从之。忽觉阻今古。交臂何参差。念在弱冠日。相觌不某谁。爱兄端序蚤。慕兄志业奇。我实狂而騃。年行喜蹑追。如蒹倚白玉。若莸混芳芝。谬许趋向似。曾不我鄙夷。庐阜缘雅集。兴国讨宿疑。惟时定斋老。慭为后学师。输兄入堂室。愧我窥藩篱。匪疏函丈益。尤欢盍簪嬉。穷原无异绪。寻径绝分歧。淡水何曾薄。岁寒聊为期。皋鹤荣兄闻。屈蠖怜吾畸。共是山泽枯。卒岁可相随。跻攀高山顶。指点双湖湄。誓言分一半。先成未屋诗。不必麋鹿聚。自是蚷蛩持。辛岁摧梁木。南国法门衰。勉兄益努力。俾延典刑遗。那知堂岭日。仍是永诀时。大年知无柰。惜也未及耆。伥伥立暮道。若为后死悲。汗漫馀商量。孤蹇属衰迟。皇华无许魏。兄昔有叹词。僭校畴范衍。研席辄兴思。巾箱先藁在。曾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0H 页
嘱对榻釐。半旬东林舍。兄胡不我知。万怀那堪吐。良苦为人猗。为题三百字。重代一酹辞。
挽申石洲(癸亥)
梅寒竹瘦浑精神。逸韵孤标迥出尘。跌宕文垣供戏剧。膏肓水石属灵真。炼成九转形应蜕。草出参摹世孰珍。紫洞烟霞入怅望。可堪浦思又山嚬。
谨次墨洞精舍韵
海岳东瞻近。天渊北迤来。尚留图社掩。曾谢币 徵催。晚色披山桂。幽香索径梅。游人重觅路。何处线天开。
挽族叔文瑞(健寿)
法门今日属衰秋。此老如何恁便休。雅范从来端序现。真诠得闻大方游。缥缃定有零光拾。牌拂方须晚学求。相望一方翻隔世。可柰伥伥独淹留。
一方相望各衰辰。会事由来对榻频。诚道服公加体验。端情悚我破浑沦。岁寒更觉心期远。灯跋仍留面晤申。最是愚亭旬月约。隔晨谩使倍沾巾。
挽柳殷老(衡镇)
三山邃学贯天人。一个门庭付后身。河洛圈中穷意象。赤黄环里洞心轮。铺张合处经纶地。濩落终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0L 页
抛寂寞滨。直恁荒山埋没了。如何吾辈不沾巾。
挽族侄汝云(龙洛○甲子)
老洫奚干名道人。犹将耳目阅通津。趋裾乍退金闺彦。鼾枕还高玉漏晨。堪幸典刑留岭表。为怜楷范寄漳滨。秖今乡国关轻重。胡使仁龄止七旬。
挽族叔鲁三(朋寿)
夙儭先公隐德淳。归来重见典刑真。声名少日随磨蝎。契活生平任笑猵。吾辈只须穷守义。古人元自命安身。如何又啬泥涂甲。不使优游寂寞滨。
挽柳护军(进鸿)
晚识芝眉乡座深。解教疏野便输心。清修气味呈真性。酝藉风流照雅襟。南国家声仍宿望。西河仙老拟重寻。那知学士专城孝。无及崆峒鹤驭骎。
挽申伯翰(乙丑)
停水方塘玉面清。想君表里得分明。鉴光照向吾家路。琴韵衔生大雅声。裾佩不成规采肆。缥缃有待著光晶。如何未了优閒业。径被修文返上京。
弱冠追随已卜眉。晚来遂付岁寒期。参同诀向云台讨。洪范编从紫海窥。异序终须归烂熳。同人常叹有分离。隔晨事事成追忆。可柰伥伥暮道悲。
挽李护军(秀应)
百年诗礼大门庭。若老恂恂更典刑。根自知能浑德义。留归造化好襟灵。儿郎干蛊堪传述。君子亨谦得顺宁。怅望十年仍此日。伟冠顶玉遽冥冥。
挽白国宝(重晔○丁卯)
斯文兴废旧同忧。家世由来德义俦。零落典刑看气味。从容文雅足风流。青阳觜距交犹泛。迟暮参商意更脩。海国龂龂淄渑混。柰如吾辈谢淹留。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1H 页
挽族叔汝恒(性寿)
视履要从本领寻。六旬伊老祇良心。详温笑语呈真面。雅耿风操彻素襟。留巧尽堪归化逸。息机都厌设中深。朋情族谊平生好。死别如何不涕淫。
挽安参议(润蓍)
脩门通籍逮强年。黼黻琮璜雅望悬。摩毂谁非金玉彦。斲囱还是阆瀛仙。周行卷退襟标古。鲁殿光留齿德渊。倾想十年还怅望。漳滨楷范永违缘。
挽李日擎(相健)
儒贤古宅几桑瀛。若老岿然尚典刑。 辇路十年幽枉白。范畴千古汗编青。行看珉刻神光阐。谁溯岩淙俗听醒。万事悠悠那复道。斯文馀感想难瞑。
三山柳先生挽(迁厝时)
晚学犹因诵读知。先生于道得宗师。程经邵画兼抽键。邹觳张铭尽漏机。有截廉防辞地禁。何忧忠爱纳箴规。跻攀旷世詹南斗。时一昙华柰莫追。
追次沙月赵公(任)甲申绝笔韵
只手难回宇宙翻。起吟曹桧赋风泉。扶纲大义撑千古。太史何遗采拾年。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1L 页
挽李丈叙九(晦庆○戊辰)
整著衣冠八十年。知公里许得真诠。从他笑詈恬持守。到得孚尹积钻研。谬谈性命承知奖。重契图书谛朗宣。南国灵光今不慭。可堪回首感通泉。
挽李景辉(庭赫)
皎皎铁城老。铁炉旧范型。银花鉴映彻。玉尺界分明。磁引怜同臭。葭依欲忘形。登来径见碎。情与金昆并。
挽柳季好(致好○庚午)
玉署银台名秩清。何曾送去立周行。拯随判不趋谀媚。莅拊应无虐独茕。已从樊圃恬穷养。更有儿经乐晚程。绯玉故非林下伴。柰如催返紫皇京。
挽李淑汝(钟祥)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2H 页
南国翩翩瑞世英。文章经术备声明。佩袪暂向时贤路。簿领聊从往哲程。一抹昙华舒更捲。几篇玄草覆仍呈。眇然人物嗟今世。鳌岳苍凉敛晓星。
南游曾托远来朋。为是孤怀抱炭冰。才智敢希千里踵。晤言真觉十年胜。由来歧路山川阔。几许优龄道义增。一望参商仍隔世。人猗得不涕沾膺。
挽族祖(祚运)
巾屦翩跹乔木村。行人犹识小溪樊。由来耆德仍三世。是以宗盟听一门。嗣守典型由谨约。阐挥巾衍自深纯。大年归化馀何憾。未卒经营付弱孙。
挽孙士善(相煜)
聪辩如公绝少伦。等閒言笑总精神。廉棱直截醒昏默。界尺分明破浑沦。通经不用穷年力。试世还抛落魄身。云树十年成永别。追怀良觌祇沾巾。
挽李霁谷
幻吟方识丈人真。香案分明降后身。万里星河游翰墨。一生城市绝泥尘。静中虚白看晴昼。怯后灵光倚寿春。苍水使来仍旷漠。白云千载若为邻。
辛未元朝
一甲才周一纪兼。几何头上掷乌蟾。海内弟兄元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2L 页
少在。国中丁口未多添。兴道无如时命舛。立言其柰进修嗛。九旬箴儆侬何敢。且拭昏花对案签。
次李明彦(亨晋)幽居韵
高栖新卜古亭傍。多贺贤坊继构堂。地袭风流乔有荫。室通虚白牖开阳。起居相接烟霞胜。啸咏应随竹木香。刚恨梦中迷半路。无缘一笑对书床。
挽柳少游(致游)
梦外皋音寝尚惊。惜哉非惜短声名。已将姿器磨砻好。更用工夫历鍊成。从此只须天假意。如何且看岁寒情。桑溟幻化都休说。此事于躬最不赢。
人言六十亦年常。我辈看来尽少惘。不尽追随幽胜界。更馀倾倒讲劘场。方悲葵麦生三舍。可柰蒹葭阻一方。欲慰贤兄终语滞。比年馀几割衰肠。
挽李戚丈(海鹰)
安陵诗礼弁东乡。珍重夫翁袭耿光。棘里声华靳觜距。漳滨模范仰星芒。百年已纾斯文郁。半岁胡违大耋康。桑海馀生今白发。为追先谊洒涕滂。
奉和南稚道(公寿)枕漱亭韵(二)
由来得覸丈人真。爱向山阿寄此身。漱取绀寒当食息。枕依苔滑自床裀。餐朝堪羡追行地。听夜休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3H 页
思去雨人。那得冷然旬有五。为沿幽涧洗襟尘。
闻说楸阴了旧营。脊令原上想馀情。池塘草谢看厓色。风雨床空听水声。韡鄂分留文藻馥。岿灵遥共寿躔明。穷庐湫隘长跧伏。攀和清诗咄此生。
挽金丈(道振)
晚生头白阅乡邦。先友门庭丈人行。李园歌咏曾群秀。香社风流尚岿光。归成有待仍兰玉。护业无忘必梓桑。候退十年惊昳缶。此生何处复庞床。
哭龟阴叔
吁欷龟阴叔。何为遽各天。半岭已云远。各天那复缘。念我情好挚。爰自勺象年。公才方逸发。我走欲僵颠。各承家庭勉。游戏三夏联。麋鹿岂常聚。蛩蚷不相捐。次第逾丱弁。驰骤共后先。门课扬复抑。场艺进或竣。年行径殿后。月评归茅前。弱岁俱衅险。孤露各悲缠。我尤仍草土。十五换星躔。所以词艺苑。无几两襟连。我遂弃组缀。公不谢椠铅。偶同南省试。我升公独旋。得失真细故。犹为失者悁。公曾埋璧白。我又质龟玄。各抱失父孙。相望辄同怜。我因长跧伏。公或假冥颠。堂堂榆影晚。暇与迭联翩。课艺公主拂。校藁我参筵。有会如少一。风流觉不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3L 页
圆。斯文值怯运。庠塾鞠草芊。南河旁十里。无地收风烟。我已艰步屧。莽苍尚佪儃。阿彧经痘火。举族称庆延。迟我握手贺。晚及稠座边。公时有惫色。神气苦跼蜷。老犹便儇步。尔来挽而牵。昨焉惺惚记。今若晕而颛。恐是忧劳祟。岂无扶补诠。一散动时月。每入恋际悬。芝菊二三伴。要公会陶渊。有报殆欲奋。无望著小箯。仍惟七耋老。无怪遂沈绵。寻常思自力。愁际开一嘕。北溪奔哭晚。阻沴反径还。仍当熇赩节。一诊愈就迁。续此方准拟。孰云遽已焉。已非斯世客。何处须婵娟。永惟公与我。一门故比肩。离合七十岁。可无一叙专。闻公临化席。责我无片笺。颓惰固我习。脱略实我愆。如今人鬼殊。何及简札宣。昔公游好日。呼诗索和篇。我顾短于咏。故以诙语填。所以情话席。豪思閟涌泉。玆焉追宿逋。临秋激喑蝉。拈韵逾五十。述怀略万千。替声寝门戺。寄啸苫宇椽。非挽亦非诔。送与幽径穿。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疏
  
请葛庵先生复官爵疏(代道儒作○甲辰)
伏以臣等。遐乡贱品。蒙 列圣休养之泽。不知耕犁服贾之为事。而粗以读书讲理为业。窃尝推原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4H 页
峤岭以南渊源所渐。则自二百年来。惟故儒臣李玄逸有倡导启发之功焉。盖玄逸即先正臣李滉私淑之徒也。生于先正百年之后。与其兄参奉臣徽逸。讲道于东海之上。当时有河南关中之称。凡出其门墙而资其绪论者。下之有以饬躬而立行。上之有以尊主而庇民。是其兴学之功。善世之效。无愧为先正之嫡传。而其遗风馀教。又有足以矜式后人而正其趋向者。所以乡有名教之俗。士知义理之守。虽以蒙愚滓贱如臣等。而犹能诵说诗书。歌咏先王。以无负为圣世之民者。未必非见闻擩染之所及也。窃怪夫挽近以来。乡俗日降。士习渐媮。未尝不讲诵经训。而少激厉奋发之意。未尝不讨究名理。而无担夯竖立之志。数百年儒风士气。若有所摧沮挫抑而骎骎乎不复振焉。此其故何哉。臣等窃以为 国家之所以处玄逸者。不能无憾而然也。敢请先陈玄逸之始终履历。而继之以臣等区区之所慨郁焉。伏惟 圣明垂察焉。在昔 肃庙践阼之初。玄逸以山林遗逸。屡登荐剡。荐除台职。及至己巳。声闻益达。 眷注益隆。特除成均司业。而仍令道臣劝驾玄逸。不得已起膺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4L 页
召命。行至广州地。始伏闻 仁显圣母不安于位。而吴斗寅,朴泰辅,李世华等因谏被罪。继而有敢言者治以逆律之 教。即不胜惊叹曰。草茅微臣。蒙被殊遇。而 国家过举。适至于此。岂可格于禁令而噤无一言乎。遂构陈一疏。略曰配匹之际。人伦之始。风化之原。不可不慎始而敬终。设有不幸而处其变。亦且务尽道理。曲全恩义。不宜遽用威断。使举措失当也。汉之光武行之于前而不免贤主之累。宋之仁宗行之于后而终为白璧之瑕。惟 殿下念哉戒哉。又曰近日指挥。有言涉忌讳。治以重律之 教。此非古先哲王设谤木陈谏鼓。稽众察迩隐恶扬善之意。亟令反汗。以广言路。既以投之县道则县道还掷。投之喉院则喉院不捧。盖皆格于 严旨。有所不敢。而自此之后。处分遂定矣。玄逸自伤进言不达。报国无路。上章辞职。至再至三。因言吴斗寅等子侄禁锢之非宜。李尚真耆年远窜之过当。继陈孔子序书录秦誓之义。反覆致意于帝王改过迁善之道。前后所请。略蒙听纳。然其未能直讼 坤宫。则乃其寤寐之所赍恨也。是年九月。因天大䨓。有求言之 旨。玄逸即吁然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5H 页
曰可以言矣。然当是时。处分已定。进言实难。若遽伸直辞。卒遽而无渐则徒激天威。有害而无益矣。故其起头之辞。先引 严教中不循自绝等句。以稍顺 圣旨。而继以然字斡转之曰六礼所聘。正位中宫。奉承至尊。殆将十年。在 殿下处之之道。宜务尽道理。曲全恩礼。然后可以慰舆望而答群情。其辞盖曰 圣教虽曰如彼。而处变自当如此也。然后历陈其降置闾家。停废供御之失。而遂请其处以别宫。量加廪饩。又据周礼宫正之职。请其为设防卫。谨其纠禁。盖玄逸此疏。自后日观之。可谓委曲婉巽。而以当日言之。其为黩冒亦多矣。幸而 天眷方隆。虽未即听施。而犹示优容之意。异日 袆翟还宫之庆。盖由此而兆之矣。自是数年之间。退则抱忧爱之忱。进则尽匡顺之规。凡于 经幄之侍。便殿之对。所以惓惓而开陈者。不外乎人伦风化之本。身心家国之际。是其默诱 天衷。寖启圣聪者。盖有大人格心之妙。而非规规论事者比也。犹谓恩重河岳。报蔑涓埃。有除必辞。有辞必累。至于七辞铨席而不获 允。则乃以焚黄乞假。遂其悬车之计。而若其清渭回首。魏阙悬心。则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5L 页
又不以身退而少弛也。未几而 坤宫复位。玄逸之一心调护。终始惓惓者。至是而得展矣。方自瞻 天望阙。爱仰欣抃之不暇。而当此之际。朝著换面。少有知玄逸之始终秉执。而己巳疏中不循自绝一句。孤行于传闻之间。台臣安世徵指以为侵逼 坤宫。首发拿鞫之请。及至庭对而后。知其首末所陈。皆出于尊安卫护之意。世徵乃以爽实自劾。因以补外。夫玄逸之心与事。诚有一毫可疑之證。则彼安肯反其既发之论。而甘处谬妄之科哉。是则世徵之自劾。乃为辨白玄逸之一公案矣。于是委官南九万,禁府堂上申汝哲,申琬等。合辞论启。以为原其本情。非出侵害。然其上谳之际。犹不能不为异议之所前却。其不在肆赦而至于流窜。首尾六年。始得放还者。职此之由也。至辛巳疏决之时。因大臣陈禀。遂有全释之 命。于是玄逸得安心陇亩。以毕其命矣。后逮辛卯。国有大霈。 上追感礼遇之旧。重悯淹滞之久。特 命该曹还给职牒。而会因台议不一。竟未下降。 景庙嗣服。遹遵 先旨。再申复官之 命。而有司者亦未之举行。至 英庙朝。有录用子侄之 命。玄逸之子栽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6H 页
除掌乐院主簿。侄槾除 永禧殿参奉。而至于给牒则未暇宣施。 正庙之末。因子孙 辇路之吁。特下丁宁之教。而事将施行。弓剑遽遗。逮我 纯考朝。亦屡下该曹。而时则以事系旷远。每有姑置之启。凡此颠末。载在掌故。可按而覆也。大抵己巳处分。在玄逸入朝之前。而玄逸之所秉执。即吴朴李三谏臣之所秉执也。若其县道投疏。则正当三谏臣被罪之后。言路已塞。 禁令方严。而不禁忠爱之情。直陈忌讳之辞者。其视三谏臣之先事抗言。不亦尤有所难乎。及至 严旨遂行。处分遂定。则诚浅者付之无柰。气慑者终于不敢。而彼乃一心忧伤。累疏勤恳。论救争臣则姑扶枝叶也。陈勉迁改则直救本根也。至于应 旨一疏则其情尤戚而其言尤切。盖其请处别宫者。欲其渐还椒殿也。请加廪料者。欲其渐进内供也。请设防卫而谨纠禁者。欲其渐备仪仗而具扈卫也。其必先之以 圣教一句者。又欲其无咈乎 圣旨。无激乎圣怒。幸其悦而绎之。勉从其所请也。其诚切故其忧深。其忧深故其辞婉。其辞婉故卒能使 天心渐回。坤位渐安。为异日复 宫之阶。此正睽之遇巷。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6L 页
坎之纳牖。无咎而有功者。而抑其怀忠抱义隐忍以就之者。岂不足以酿千古忠臣孝子之感也耶。甲戌以后。 恩褒大行。如吴朴李三谏臣可谓荣极幽明。而又有因向来未彻之疏。蒙当日奖拔之恩者。如李后定等是也。至于玄逸则不惟褒典不及。而反有罪名加之。及至昭释之后则本职还给。乃其次第。而 两朝成命。终始沮格。是何一秉执也而忠之于彼者。罪之于此。一疏章也而扬之于他者。抑之于是。使 国家名宠之典。有所偏倚而阙遗也哉。虽然此直就事而论事耳。臣等别有所慨郁而不能已焉。玄逸之道接先正。功暨后学。臣等固已略陈于前。而亦非一二人阿好之言也。实全岭数百年公共之论也。且以 肃庙礼遇之迹而观之。当初聘招之 命。固因其声闻之达。而一接前席。待以师儒。奖之以通经博学。崇之以怀道抱德。十行手札。指儗隆重。夫以 肃庙圣学之高明。而所以倾倒至此者。岂无所本而然哉。其一时所遭。乃其机缄之适尔。而非所以议玄逸也。臣等晚生末学。何所识知。窃尝就玄逸巾衍之藏而窥其略焉。凡其所论问学之要。进修之方。皆发于躬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7H 页
行心得之馀。而得古圣贤相传之法。至于 经筵讲义。则其临文达义而随寓箴警者。宛然有崇政,延和之遗意。前后疏劄则其责难陈善而辅翼谟猷者。有出于韩愈,陆贽之所不及焉。尤以扶植纲常。崇奖节义。为一生秉执。如 庄陵追复之言。六臣 貤赠之奏。有以裨 国家旷世之盛典。而所撰尊周一录。又以明大义于天下后世。至所谓洪范衍义一部十册。乃内圣外王之学。经天纬地之具。而尤有关于父师之邦者也。夫其学问如是。事业如是。藉使其人蔀于当世。终身丘壑。当朝家采访之际。亦宜追施褒奖。赠秩以荣之。易名以耀之。使其遗篇零帙。得以藉手于世上。以备 厦毡之御。为开聪辅治之资。下以广庠塾之储。为牖学卫道之具。而况乎玄逸则尝为 经席之儒臣矣。尝为国子之长贰矣。尝为天官之正卿矣。不待别举褒典。而其崇秩固在矣。虽以甲戌以后言之。 圣旨已开释矣。丹书已洗涤矣。特尼于有司而给牒之 成命未行耳。夫因其已决之案而还其已授之秩。使 圣朝道学之臣。无失其为道学之贤。在 国家典宪。有何郑重之由。在有司奉行。有何违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7L 页
覆之端。而直因循弛置十年而至于百年。百年而又将百年。已释而同于未释。无累而浑于有累。至使其平生吃紧之功。有补于圣学而有关于世教者。埋没于弊簏之中。坏烂于漏架之下。将至泯没而无传焉。窃恐天地为圣代降儒贤之意。自不如是也。抑岭南一路。自先正以来。固尝有邹鲁之称。而当先正既远之日。得先正不绝之传。以维持数百年乡俗于名教义理之中者玄逸也。是殆天所以幸惠岭南。长为儒贤之乡。以羽翼乎 国家鸿朗之基。而顾其振作风厉之机。又未尝不由乎上。向非 列圣以来崇奖儒贤。使是邦之人。知所劝慕。则民之豪杰者鲜焉。夫孰能从好于不令。偃草于不风。而兴起于文王之教之前也哉。自玄逸淹滞。全岭之间。非遽至废阁诗书之训。抛弃名理之论。而特其时议之所向背。世路之所趋舍。闻见为之迁化。趣操为之沮挠。讨立门庭则逡巡于标榜。考溯渊源则漫漶于来历。大义由是而渐乖。微言因此而寖湮。时移岁化。以及近世。则名教之俗。遂至陵弛。义理之守。都归陨穫。举一方声响意象。厌厌焉如霜后之草。生意消飒。风前之木。枝干萎悴。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8H 页
此诚观世道者之所长虑却顾。衋然而忧恻者。而究其驯致之由则岂不曰 国家之所以处玄逸者。不能无憾而然耶。然则 国家之处玄逸者。如何而可哉。亦曰自给牒始而已。夫给牒与否。只系于玄逸一身已。所谓匹夫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功者。况其所系乃在于全岭之隆替。而全岭隆替。又未尝不上关于国家者乎。恭惟 主上殿下冲年嗣服。今将一纪。睿质天就。圣德日新。凡于振废滞达幽隐之道。岂敢曰或有遗照。而第伏念玄逸之年代绵邈。国家之掌故浩漫。窃恐万几之中。未暇俯悉其颠末矣。苟其本事之如彼。舆情之如此者。或因左右者之所謦欬而早入于 睿鉴之中。则其事为振废滞矣。其政为达幽隐矣。其典则所以追 先朝继列圣。而其霈泽所及。风声所动则又足以鼓舞全岭。有以扶持其委靡之风矣。 圣朝亦何靳于此而不为之俯询乎。臣等三朝遗民耳。自省事以来。便以此事望于 圣朝。始则额手于 正庙圣教矣。中则引领于 纯考圣旨矣。庶几待之。以至今日。则臣等之少者已老。老者将死。虽欲复待。将待何日。玆敢一路同声。千里裹足。甘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8L 页
犯踰越之罪。冒进狂瞽之叫。其言黩矣。其情迫矣。伏愿 圣明姑宽鈇钺之诛。特垂日月之照。仰遵 累朝昭释之典。俯悯多士慨郁之抱。即 命该曹。故儒臣李玄逸职牒特为追给。则臣等谨当拜受 恩旨。归布全岭。使皆知儒贤之道不终于湮废。 圣朝之化不阻于遐迩。而与之感奋兴起。益敦名教之俗。扶竖担夯。无失义理之守。则其于 国家。岂不为不报之报也哉。臣等无任瞻 天望圣激切恳祈之至。谨昧死以闻。
为鹤峰先生请加 赠宣额疏(代士林作○甲子)
伏以我 国朝崇德尚贤。粤有令典。苟在大贤名德。则虽其平日历官未甚扬显。而隐卒崇终。必加以隆资极秩。至其有藏修尸祝之地。则又必 宣赐恩额以华之。是不待偻指历陈。而国中掌故可按也。夫朝典之所以及此者。岂惟尊其贤褒其德而已哉。将以扶名教树风声。为 国家祈天永命之助也。惟故 赠吏曹判书文忠公臣金诚一。以名德大贤。虽已易名于前世。而爵秩之尊。未满其德。又其藏修于平日而尸祝于后来者。未及载咸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9H 页
秩之典。是于诚一贤德之实。非所以加损。而于 国家扶树之政。或有阙焉。此臣等一路士林之所共赍郁而未能已者也。敢请先述诚一道学德业之槩然后。及于臣等之情可乎。诚一即先正臣文纯公李滉高弟也。自少从学。见许以行高学精。既又以尧舜文武孔孟程朱相传心法。著屏铭以付之。即此而其传道绍学可知矣。蕴之为德行。发之为事业。孝悌通于神明。忠诚贯于金石。立朝尽言则犯主威而肃朝纲。莅郡抚事则抑豪右而惠鳏寡。敷文帝庭。感动天听。雪累世 宗系之耻。专对殊邻。戢服夷情。伸不辱君命之义。及壬辰难作。全岭沦陷。而受 命招谕。激劝忠义。旋任巡察。节制豪勇。抗百途方张之寇。屹一路保障之势。盖兵谋师律非其平日所事。而德义之勇忠信之甲。有非老将宿阃所能及者。不幸功业未终。身陨营垒。此则所谓鞠躬尽悴。死而后已者。而当日奖劝之士。犹得藉其遗忠馀烈。反败为胜。以基国家之中兴。盖正直刚大其气也。清明纯粹其质也。其道本于伦常。其学主于诚敬。其存之也正而专。其发之也果而确。此所以历变履险。树立以卓。临乱处危。措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9L 页
置以定。而文穆公臣郑逑所称忠义骨髓。道理心肠者。可谓断尽其人矣。向之谓名德大贤。夫孰有异评哉。 宣庙乙巳。追记死事之劳。 赠以天官亚卿。 肃庙丁巳。始因士林之请。特 赐美谥。而所加之秩。循例为正卿矣。其在于乡则 宣庙丁未。即其旧居临河之坊。建置书院。名以临川以俎豆之。泰昌庚申。移配于虎溪李滉之庙而撤其院。其后士林以为主享之院不可遂废。乃自临川移营于青城山旧所藏修石门精舍之傍。绵历百年。至 宪宗丁未。始克奠享。而院之有号。尚未经 朝命矣。夫正卿之赠。岂不崇显。而秩有所未极则犹歉于称德也。乡祠之奉。岂乏诚慕。而仪有所未隆则或懈于典护也。是于尊贤尚德之典。安得为无阙乎。臣等谨稽 国朝儒贤。自诚一以前尚矣。自诚一以下。亦未有美谥而爵不极者。然则诚一之只加正品者。恐或由当时奏闻之犹有未彻而 圣鉴之尚有遗照也。不然而勘其为大贤名德。则极秩之褒。何独靳于诚一乎。臣等敢忘出位之罪。冒为排阖之举。而亦非敢亶为景贤之忱好德之彝耳。伏闻 主上殿下冲年即阼。聪睿天出。而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10H 页
迪以文母之教。笃以姬公之棐。庶政百为始初清明。而尤以扶名教树风声为先。会此而诚一加 赠之请。临川 宣额之吁。庶有以上裨初政之万一者。玆将两项。控以一辞。伏愿 殿下上述先典。下察舆议。上项 赠吏曹判书文忠公臣金诚一加 赠极爵。其临川书院并 赐华额。则臣等谨当奉承 恩命。退修学业。高山景行。益知向往之方。时教正业。不怠藏修之功。其于 国家扶名教树风声祈天永命之休。亦岂不为涓埃之补也哉。臣等无任瞻 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谨昧死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