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龙耳窝集续编卷之一
龙耳窝集续编卷之一 第 x 页
龙耳窝集续编卷之一
 诗
  
挽金丈(学元)
惟公于我丈人行。未八旬生惜有涯。四座春风和气像。一天霁月泂襟怀。欢倾杯酒宾朋萃。香袭芝兰子侄佳。今日搆辞添旧感。恒言先契读书斋。
向晚东山卧。蔷薇未及春。积痾今则可。期寿必于仁。世事难圆满。人生奈果因。首邱犹有思。归对旧松筠。
龙耳窝集续编卷之一 第 158H 页
挽黄丈(龙泽)
艅岳元精降海东。行乎州里秉心公。五哀克肖谟宜继。一弟能贤乐未终。慷慨昔时清议士。呜呼今世白头翁。乡邻有事无谁语。把管临风怅望空。
次朴(守敏)隐默韵(并序)
   日二客至。其一隐。其一默。隐曰。其默足以为处世持身之道。然徒默近于静坐无敬。何不从吾所隐而无闻世俗之雄雌黄者也。默闻之。合眼闭口。若终无言者然矣。不得已良久乃言曰。甚伟哉。隐也。古之以隐传者。或朝市。或于酒。或于菊。不可尽举。而朝市滔滔皆是。酒与菊。物也。与其混处于滔滔。即物为托。曷
龙耳窝集续编卷之一 第 158L 页
若家其家身吾身。而无一毫尘累来侵者乎。余于是为蹶然而跪。执酌而贺其各言之志。酣适之馀。为诵隐默翁诗。翁之隐默为号。岂非并二客之所难者乎。隐而默。默而隐。有是哉。斯翁之隐默也。事亲训子之道。必以诚心。而课农劝学。为自家分内事。植杖登高。寄渊明之遐观。空瓢在巷。寻颜子之所乐。今世好人。谁与为俦。人不知而不愠。而亦未尝与人相类。其心则非真默。而故隐于默者也。近视之不可及者其隐。而远视之亦难及者其默。则非但隐于无言之默。又隐于无形之默。默是翁耶。翁是隐耶。与隐为默。翁不可见而吾以见翁之意。欲诘客。无客乃已。因以作说。以寓吾见翁之意。
默字千年得主翁。无分何白又何红。六通禅业寻尘外。九华山缘坐酒中。壮处须从閒处视。人心要把我心同。遂令嚣俗知缄口。真谓斯文大有功。
挽金(箕性)
虹流绕草屋。今世好人存。自乐贫何病。相看默胜言。春长鸾鹄峙。岁晚鹡鸰原。托交无老小。临诀不能谖。
挽黄(龙海)
东南行客过高轩。为说吾公德性尊。馀庆终看鸾鹄峙。湛和尤喜鹡鸰原。穷村暮雨丹阳帆。一座春风北海樽。寿必于仁才免夭。玄玄天理果难言。
挽朴(守敏)
自昔家谟素分安。一团和气养心丸。星星华发稀年乐。个个斑衣八子欢。兴在杯中朋友共。饰无边幅硕人宽。魂归兮诀而为慰。岭月湖云闪闪竿。
龙耳窝集续编卷之一
 祭文
  
龙耳窝集续编卷之一 第 159H 页
祭李丈(庆奎)
公之祭吾先子文。云夙世讲好。交谊深笃。呜呼。昔孔文举与元礼。通累世之好而未闻有交谊之深笃。则交之道。其难乎。交有如水之交。交有如漆之交。而今之人未能全交于敬衰之馀。悲夫。矧乎世世修好而兼之以交道者。果几人也。顾吾两家。世好也世交也。芝兰以臭之。松柏以悦之。久而交之。深笃于今日也。由是觑公久得公多。而公之孝友天性也。其他在族睦处乡范。皆所艳仰则更何容赘也。以公之仁。有子七人。克肖其武。是所攒贺。而以公之德。享年六旬。未得遐寿。岂不痛哉。今于哭公之日。亦有哭吾私之哭。
龙耳窝集续编卷之一 第 159L 页
公先子友也。先子已世。公又观化。吾不知造物使小子罹无穷之恸。添靡依之恨。又何其偏酷于一时也。深笃之谊有感于中。而哭以泄深笃之情也。
祭黄丈(龙五)
菀彼中林。硕人攸庐。青毡孝友。黄卷菑畬。遁世无闵。其乐只且。雍容气像。泂澈襟裾。閒邪存诚。百遍读书。忍字为警。元符书于。胡不慥慥。行而推馀。先施朋友。相救邻闾。举世营营。嗾彼诱徂。疾遽未尝。是非自如。之行之德。奚得诵舆。先子友也。所以问诸。不敢没实。赘何容余。而无所仰。孤露增歔。哀螟暨咸。克永前誉。食实之理。其在斯欤。襄期隔晨。载驾灵舆。再拜敬奠。泂酌藁鱼。庶鉴微衷。昭玆歆予。
祭外舅金公(庆鍊)
大东之南。光岳之杰。制行之高。好善之笃。仰梓于庭。趺绛华白。黔刲各一。在今兼昔。由弸所彪。而家而族。安养舍裹。风馀井辖。满座仪范。一乡矜式。青毡世业。教子勉学。经纶大手。惜未措着。与吾大人。交素莫逆。又走寄疣。滥荷提觉。那知一疾。寿不称德。星日晦彩。浦壑摧咽。后学何依。所疑何质。粤年今日。襕幅𨓏哭。闻喜两宴。痛矣违觌。欲掇吾私。奈此哽塞。三霜隔晨。
龙耳窝集续编卷之一 第 160H 页
流水日月。感念德仪。涕泗迸落。灵应不昧。烛我悃愊。一觞再拜。庶几来格。
祭李护军丈(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丈'을 보충하였다.国佐)
呜呼。令公之至行硕德。家无间言。巷有舆诵。后生小子。不敢赞一辞。而公之于王考。以年则同庚也。以交则莫逆也。两家子若孙。持杖而从。应门而对。乐不可极矣。而今王考之墓木已拱。公又乘虚。则痛苦之感。深切于中。矧玆酷罚凶祸。交萃家门。孤露馀生。无所依仰。悠悠此痛。曷其有已。
龙耳窝集续编卷之一
 墓志
  
寒泉翁姜公墓志
公之先。晋阳人也。公姜姓。讳允齐。字周彦。殿中侍御史讳师瞻之孙。凤山君讳君宝之后。大提学通溪先生讳淮仲之十三世孙也。通溪曾孙监察讳孝贞。当燕山甲子。见从侄大司谏𧨝以金𠌫斋门人。四父子同日罹𥚁。遂尽室而南。居于宜宁县东所野。监察孙讳瑀进士号慕庵。讳瑞进士号梅谷。兄弟并旌孝。南冥先生所称兄为母死。弟为父死者也。其弟参奉讳璹生二子。长福男直长。次寿男旌忠 赠吏曹判书。赐谥忠烈。慕庵孙讳起龙系直长后。旌忠 赠吏曹
龙耳窝集续编卷之一 第 160L 页
参议。是生讳遇璜军资监正。于公为五代祖也。高祖讳墀。曾祖讳元载。祖讳台汉。考讳淑。妣昌宁曹氏以周女。 英宗癸未三月十四日生公。公性刚方。器局峻整。自儿时不喜纷华杂戏。志气激迈。操行谆谨。其最好者俭德。家甚贫。尝为亲负米于岭海崎岖之间。晨夕瀡滫。备尽志养。及遭忧。公以衰麻在身之年。柴毁难支。能强力循礼。奉葬于虹流洞最上处。每日展省。不以衰老懈。疏食面墨。克终三年。乡里皆感叹焉。逮夫日。亲自涤器执爨。不甚病不委诸人。祭后三日。哀容犹未释然。人子终身之丧。其此之谓乎。不幸诸弟早逝。育诸幼孤。无异己子。捐己财毕嫁娶。或劝本务。或使就学。各因其材而成就之。输租调用一视之。无析著之别。与从昆季收若干物。及就绪。置宗家祭田。远近各所先墓。皆置守墓一家。葺忠烈祠宇。参议,监正两公墓。皆竖碣。又存羸馀(赢馀)为义田。补一门贫穷。每族人远来。团会讲睦。乡邻同井之有患难者。悉心周恤。接宾友。亹亹讨论。胸怀坦荡。不修边幅。乡党皆敬畏焉。自早岁有志于学。而职在养亲。未能全意矣。晚而慨嘻。置圣贤子书于案上以自娱。最爱孟子。平生不忘。而如浩然章。在床褥时。每日庄诵不废。以忠
龙耳窝集续编卷之一 第 161H 页
孝传家诗书传家八字。特揭于壁。训子孙曰。汝曹读书。行得忠孝二字。勿坠家学渊源。足矣。屋下有寒泉清洌。饮而乐之。因扁其室曰寒泉精舍。人以寒泉翁称焉。患头眩臂痛。子孙多进药饵。曰。吾年已高。何为药。日命扫室堂。以温水洗手栉发。清洁自修。庚子正月十四日终于寝。享年七十八。卜窆于镇海县西大所浦坐壬原。后移窆于宜宁德谷里柏谷村后坐辛原。配桧山黄氏再河女。子孙录。载言行录。公之孙龙钦。以墓志请余。顾𡋃甚非其人。何敢当。眇余乡邻后生。想像钦艳先辈风流。日远而日忘。玆不胜高山景仰之思。遂忘其狂僭。略缀颠末以复焉。
龙耳窝集续编卷之一
 [附]
  
附续集问录书[金道和]
 久别之馀。即自邮便获承惠书。感慰良深。且审佥体连卫重。龙耳集既有活印之境。敏事之诚。尤庸慰仰。和。长在床笫。病状益甚。无足仰道。示事。既有遗漏之多少收拾则以续集印出。亦无不可。盖元续集一时并刊。此处例式有之。勿疑并印切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