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x 页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跋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10H 页
重写月峰先祖遗稿跋
月峰亭成。余谂于宗曰。亭巍然一屋子耳。以其象德而寓目也。自吾先父兄积营久劳。用迄于成。吾先祖未究之业。寄见于咳唾咀嚼之馀者。有诗文略干篇在。附以诸贤挽讄墓碣形容赞惜。又足以徵信其万一。立郑公之乡。起颜乐之亭。曷不曰诵其诗读其书知其人乎。佥曰然。然廑存于漂燹之遗。寂寥甚奈何。余作曰噫。有不然者。亭不过三字号耳。然使善学者因名而副实。月吾对以光霁之襟。峰吾陟以迩卑之序。亭吾视以积累之工。则百世之下。尚可以朝暮遇。况精神志意之所寓。不止于象德寓慕而已乎。又况一脔知全鼎。良金美玉。愈少而愈贵乎。于是嘱族人尧熙重写之。吾先君子所撰行状及吾所著月峰亭上梁文附于后。呜呼。后嗣其可以观焉。
先考农栖府君遗集跋
呜呼。此吾先大夫农栖府君遗集也。诗文杂著合附录为四𢎥。先大夫尝语小子曰。余少而钝根。赖先人教督之严。下帷讲读。未尝敢弛废。而蚤登庠选。时当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10L 页
正庙右文。朝夕得一第。以悦亲心。枉费日于功令。而实未能大肆力于古作者之文。庚申以后。家国祸衅。震剥摧沮。无暇于著述。间尝亲近有道。留心实际。而未收桑榆之效。寻常应副之作。皆以不满意而弃之矣。汝曹其志之。小子承命未久。奄遭悯凶。哭泣之暇。发箧而第次之。少时作之在于乱稿。不用意刿鉥者。十去其七八。中年游泮时。课试杂体。曾已脍炙于人口。故略取一二。晚年遣兴之什。诗多于文。而𨓏𨓏鼓发性灵。境到神解。故三取其二。呜呼。其所去取。果未知必合于具眼。而克体遗志。过加删没。不免为王福畤之罪人矣。呜呼。家庭唱喏。父子而知音。风木不停。手墨如新。而忍以攀柏之泪。濡此丹铅之笔。白首重校。尚付尘蠹。呜呼。此何人哉。
枫岳游录跋
凡天下之山。拔地而巃嵷者皆土也。独枫岳以石胜。土以其德。石以其形。后德而先形者。人之好奇之过与。夫气之聚也。在天为星。在地为石。故五行不言石。而独邵尧夫言之。受形于混沦之初。而不随物变迁于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之间者。惟石为然。此造化极精神处。方其积而成形也。天只任气而已。又何辨其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11H 页
为土为石哉。余闻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曾谓析木出日之墟。天地文明之所钟而亦云尔耶。东为气之始。沤蒸沸郁。急于施泄。化而为万二千形。无暇蓄聚。以须地灵之钟。是未可知已。有其形而无其德。顾无所需于人。于是择于人。得所谓仙佛者以拟之。天亦好奇也。夫奇者出于人之所罕睹。极于东海之滨而置之方舆之外。乃以成其奇也。秦汉之君之所不能见。诚奇矣。环丽封数千里。乌睹所谓奇哉。然东人亦以一见为幸。见辄叫奇。吾又不知其何故也。夫举天下之山。莫与金刚比者形也。今有一石之似而曰蓬莱真面。是米元章未必为不见金刚。而环山而居者。未必真见也。然则见亦奇。不见亦奇。金刚之名。满于天下人之耳。其形列于天下人之目。虽谓之人人见之可也。家大人作关东游。遍观内外诸山。归而有问者。辄曰知石则知金刚山矣。小子不见而奇者也。遂承命而缀其语。为记行录跋。
旅轩集改妆跋
耽罗绝海荒贸。人文晚辟。自 国家颁赐经籍。校院始有藏书。而儒先文集。稍稍流入。盖以兵燹不到。为久远传后之图。往往出于牧守之所留意。而土人不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11L 页
甚爱护。率多蠹蚀霾朽。断烂不完。旌义校储有旅轩先生集并性理说十二卷。而原集阙三之一。性理说阙六之五。所存只五册。题以丙申校上。当初未知谁所藏弆。而蛛丝束阁。谩不知为何等书。历几十年而后。始得先生姓裔张侯斗衡。佩符玆邑。适阅校中书录。发之尘煤。补缀而妆之。木匣而贮之。余闻而嘉之。亟取而来。盥手而读。尽乎其广大纯粹。辞达理顺。前日之所屡绎。而来此地读此书。尤有味于男子游天地。何须出户庭之诗。即欲脱去簿墨。抱书归山。呜呼。是岂可与土人道哉。然既有书。不可以不完。盍图所以补其阙。张侯曰敢不力。姑识之书于卷空。
光山世稿跋
世稿旧名渊源录。年前别刊东湖集。而录变为稿。然三先生同一碑。七贤同一录。先辈撰述。称其家法。册名虽改而父师渊源之所寓则未尝异。吁其盛矣。诸李氏将刊行世稿。而渊源录记若序不敢删。附之卷末。以见书之本面目。其意亦美矣。要余识其事。余惟郑先生尝曰入其室。孝悌之心。油然而生。人之览是书者。感发兴起。亦自有不能已者。文字之多寡。篇帙之分合。不须论也。是庸识于下方。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12H 页
礼谷集跋
礼欲其淳。淳则不离于道。学欲其专。专则不循于俗。行欲其笃。笃然后可修于家。材欲其周。周然后可施于世。四者皆备。始可谓全儒。而学为之体。材为之用。以余所闻。若礼谷先生郭公其人也。藐玆后生。未及承眄睐于当日。而窃以所师友者验之。蚤登南冥曹先生之门。从游则郑文穆,金文贞也。知遇则金鹤峰,郑西川也。同志则裴洛川,金梧溪,朴大庵也。追后叙述则吴药山,李畏斋,文敬庵诸贤。而李葛庵铭其碣。郑立斋序其文。即此而公之为公。居可知矣。呜呼。莅郡而养高年恤穷民。存心仁恕者。非德之淳乎。居家而养寡姊嫁姨女。亲心为心者。非行之笃乎。为政而敦尚儒教。会友而切磨道义者。非学之专乎。若其材调器识则方国有岛讧。无论真假守。乃能随机应变。峙糇粮缮器械。以遏焱锋。不慑不挠。非人人之所可能也。惜乎。中道而殁。不能与忘忧诸公。同登彝鼎。然百世之下。犹可想见其有体有用之学。岂可以劫后巾衍之断烂而少之哉。尚论者于前所称德行材学四者。或庶几知余言之不谀也夫。
梅轩集跋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12L 页
右梅轩郭先生遗集。诗文杂著十三篇。并附录合为一𢎥。诸孙某某甫。将付梓而寿其传。故教官金公已弁之矣。更安用画蛇足也。然余于公。窃有所敬服者。顾今世末矣。滔滔者皆以擎跽曲拳为学。藻绘批抹为文。伪者盗名。巧者售真。公独以好家庭好资质。不待炉鞴而自出机杼。为学必体乎身。为文必达乎理。五行说谏伐论。即费京之所不道。而董韩诸子卓越之口气也。由洒扫而达天德。以小学为基本。即许鲁斋神明父母之喻。而金寒暄之终身童子也。呜呼岂不韪哉。以其积于中者。不染流俗。故其著于诗律者。亦不屑于近体。而简淡奇峻。有汉魏遗音。信乎有德者之言也。亲癠之断指。方丧之茹素。下室之三上食。虽或有贤者之过中。而苟非至性弸中。乌能如是哉。名止一上庠。寿财过强仕。天既丰其赋而啬其命何也。遂三复感叹而书其后。
芦溪实记跋
党锢传中人。不问可知为东汉名士。钩引株连。载祸相饷而不色辞难者。非孔北海兄弟不能也。 我朝己卯之祸熸矣。夫以金文毅之贤而亡命非其志。仓卒投寄。舍藏容匿。竟以是入牢狱挂文网而不悔。如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13H 页
芦溪先生安公者。不其贤与。南秋江尝以先生为有东汉节操。其有见于是矣。虽然东京士大夫。重名论尚气节。以标榜相高。即其习俗使然。若先生者。终身不离于道德学问之林。以毕斋为师。寒暄为友。即其所成就。惟义之比。无一毫循名之意。其得于平日讲磨濡染可知也。尤岂不贤与。但其所著述逸于燹。传于后只沧浪歌一绝及与金文毅唱酬诗二首而已。人或以寂寥恨之。然先生之所以为先生。以师友渊源。非以一节成名。如党锢传中人而止。嗟呼。观于诸贤记述。可以知其世。尤岂不重可感欤。
磊谷集跋
右磊谷先生安公诗集略干首。附以挽祭状碣。合为一𢎥。定斋柳丈既已叙之。不佞何赘焉。然迹公平生。可记者非一。以世德则芦溪为祖而诗礼之趾美也。以师友则龟岩,寒冈而溪门之私淑也。以知遇则梧里,五峰之所荐剡而奖拔。以交游则郭忘忧,李雪壑,李畏斋诸贤之所敬重。以孝则抱父尸于锋镝而蛮酋旌其里。以忠则赴义阵于火旺而将士服其义。嘉树琴鹤。治理之良也。浩亭松菊。晚节之贞也。况能炳几烛微。谢绝于邻焰方炽之日。尤其大节之表著者。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13L 页
岂不韪哉。今读其诗。冲澹雅健。类非藻绘家口气。不可不谓之艺成也。然若以是而蔽先生则浅之为知。遂撮其所感服于心者。以塞慈孙之请云。
慕堂集跋
士苟志于学。当先明趋舍。趋舍既正。发诸言措诸事。皆是之推矣。当寒冈郑先生世。邻有假儒名而诪邪议者。訾毁先正。士于其间。能不迷所向。从事实学。莫不以郑先生为依归。而首先发文。扶正斥邪。惟慕堂孙先生一人而已。岂不韪哉。观于师门期诩。侪友推重。可知其毅然自树。不为祸福怵。而孝而筑坟庵寓终身之慕。忠而倡义旅效敌忾之义。入而诱掖后进。出而尊卫斯文。皆本之学而措诸事。其所著诗文。又皆不为空言。有足以补世教而明道术。如公者真不愧学之名。而薰炙濡染之力。得之师门。果不可诬也。文集印行已久。而铸本疏略。更谋重刊。附以年谱叙述。增删比旧加详。要余识其事。余惟公之学之正。其本有在于言语文字之外。不以详略而有所加损。然后孙之申勤裒稡。用寿其传。称其为慕堂家法。遂不辞而书之。
云圃集跋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14H 页
吾宗有云圃居士李公。抱材德不售。自托于农圃。当壬辰岛夷讧。奋义一出。有功而不自居。事载邑志。韪其贤矣。其后孙勉极濂收拾遗文于断烂之馀。将谋剞劂。而嫌其编帙之少。余惟文非藻绘则质反胜。学非口耳则辞不繁。何多乎尔。今其遗集廑半𢎥。而公之本末俱在。居家而交游则徐乐斋,文茅溪诸贤。而企慕之勤。非如色笑而然诺。当乱而同事则金松庵,郭忘忧诸公。而去就之明。有若逆数而知来。抄朱文而传于家则有味乎其刍豢也。仿吕约而修于乡则有志乎其防范也。况十种之云。三区之圃。种药钓鱼。随手抒怀。悠然乎其与物无竞。慨然乎其忧时悯俗。读其书想其人。之材之德之功。俱可以传信于后。何必多乎尔。既以是语诸宗。因书而为云圃集跋。
濯溪集跋
濯溪先生全公诗文杂著。收拾兵燹。仅若干首。后孙将寿诸梓。请余有言。而观其意。若以寂寥为恨。噫人苟有不朽者存。立言犹其次。况诗文末艺乎。公自少至老。事亲事师。洵不愧乎事一之义。及其奋而敌忾。退而辞爵。一是这个义。欲知公本末。林谷之状。湖洲,眉翁之铭。已尽之矣。更何待于著述而表章之哉。以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14L 页
少为慊。必欲广蒐而增补。此后世文胜之弊也。噫先生之所成就。如彼其卓绝。其本果有在于言语文字之外。先生虽终身服习于黄江之门。而亦尝往来雷龙舍中。仰其壁立之像。又与两冈先生,朴大庵,李玉山诸贤相过从。其平日讲勉之旨。必多先行而后文。此可因其迹而得其心。观其世而知其人。笔法之名世。文章之传后。言亦可不言亦可。是为跋。
僻隐实记跋
杜门洞诸贤。没其名不著。其心苦其迹晦。史所传不过曰卿宰几人太学生几人而已。何以知其人之为谁某哉。然其时则犹恐人知。而后世则犹恐不知。其先则必欲没名。而其孙则必欲阐美。此天理人彝之各尽其分处。 圣朝之随闻随褒。后先啜享。至于七贤。七十二而三。四十八而四。依旧晦者多而显者少。若僻隐柳公事。亦既累闻矣。而尚在隐晦之间何也。岂以史乘所载。犹欠疏略而然欤。僻隐之所以为僻隐。以晦而不以显。方其仕也。季子之聘。展氏之黜。史既书之矣。杜门以后。并与其名而改之。晦不足为公病。况家藏遗诫之文。阳村园田之诗。尚可以因其语而验其迹。因其迹而得其心。又何必多乎哉。后孙前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15H 页
持宪宜贞甫。与余游。悯先迹之不显。掇拾遗事。将付剞劂氏。要余丁乙。又请一言弁卷。余不文。虽极意揄扬。无以出诸贤记述之外。只论其所以晦者。以慰慈孙之心云。
原泉逸稿跋(全公讳八顾。被己丑诬狱。蒙 特宥。)
欲知范孟博,郭有道诸贤。读汉史党锢传足矣。安用遗文为也。祸莫熸于三木囊头。而当时如皇甫度辽。反以不得与为耻。又曷故焉。 我朝己丑。崔守愚以处士死。罹其网者。不问可知为名流。若原泉全公。其一也。公之从昆季以顾及为名。无或气义标榜。有慕于范郭之伦欤。及考师友渊源。与南冥,德溪,两冈诸大贤。承受丽泽。槩知非处士横议。而淳乎道德学问中人也。无度辽之耻而有申屠蟠之免。尤岂不难矣哉。其所著文字。尽火于被逮。蒙宥之日。裒稡而传于世廑数叶纸耳。子孙以少为嫌。付以世系年谱挽祭状碣书札题咏。合为一𢎥。要余跋其尾。余惟公之所焚者稿。而不焚者名。况所谓原泉亭者。岿然免于兵燹。与公名同传。而反为宗姓之所睢盱。噫公非待亭而名者。又何待稿而传。遂感叹而书之。
琴轩实记追刊跋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15L 页
文字之久远而传信者。贵核而不贵缛。不徵于言而徵于人。若古琴轩李公。遗文遗事。剞劂而行于世仅一𢎥耳。然所记述诸家。皆当时师友及近世名贤钜公。其言信而有徵。及夫谥状出而采缀增补。比旧加核。不但徵其言。亦必徵其人。于是公之事行。愈久而愈章。殆乎无遗憾矣。呜呼。挂网而脱身智也。批鳞而缓祸勇也。被锢而无愠仁也。之三者。足以断公之平生。更安用遗文遗事为哉。虽然公之立朝本末。与世道消长。亨而阏踬而起柄而黜。其迹甚畸。而身后之名。先晦而后显。三百有馀年而遗集始成。六十有一年而谥状始出。文字之传信于久远。其难如此。其重又如彼哉。况今岁甲辰。适符于初刊之年月。事若有不偶然者。追刊之议。乌可已也。藐玆后生。何敢为役。而喜阙文之犹及。嘉裔孙之追远。乐为之说而附其后。
㝏翁集跋
玉山氏之族多钜人长德。盖自旅轩先生启之。而同时薰沐之贤。㝏翁先生其一也。尝著慎字说数百言以上之。亟蒙奖诩。夫戒慎慎独。肇于子思之中庸。而贯动静兼体用。为圣学彻上彻下之关棙。干以存心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16H 页
尊性。应事接物。战兢临履。百行众善。皆从这里出。又尝抠衣渊上。密近门墙。一生从事。不外乎居敬谨言之旨诀。此公之学之所本也。以是公之学。不为口耳衒鬻。而居家而笃孝友。临乱而奋忠义。公之文不为词华彪炳。而遇境而抒情素。属辞而主理致。今读其遗文。可知有德有言。而师门启导之力。果不可诬矣。余以乡里后生。尝周旋于尸祝之所。窃有执鞭之愿。日公之九世孙龙焕。袖致族长老书曰。吾先祖文集。不幸逸于燹。收拾断烂。弆于巾衍且累百年。今始付之剞劂氏。默轩李公前以弁其卷。子亦不可无一言。余辞不获。略缀芜语于下。而特以一慎字为开卷第一义。
一庵集跋
右一庵先生辛公遗集。大山李先生已序之。叹其学先近小而后远大。平实笃厚。殆孟门善信之列。又举所与文敬庵书。论性命数千言。视世之强探力揣者。奚足以议其阃奥。盖诚心叹仰而致郑重焉。余尝绎其遗文而窃有感于以一名庵之旨曰。理之一本。道之一贯。总会于人之一心。心之主一。即敬也。贯动静该体用。下学而达天德。一非学问之头脑乎。辛先生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16L 页
之以是自号。即一生从事之实。而湖爷之叙已包得这意思于不言之中。小子何赘焉。遗集凡四𢎥。因本孙零替。巾衍之藏。殆百十年。尚未付剞劂氏。余适忝道山洞主。诸辛氏示以誊本。请余丁乙。观于附录行状。已经讷翁校勘。藐玆后生。何敢遽然下手。而传写诖漏。颇失其本面目。顾念事契。不忍终恝。略加檃括。以复其旧。兼书其所感于心者。以俟后之具眼。
全阳君诗集跋
诗岂易言哉。操觚家。必竭一生之力而后工焉。如嵇之锻阮之屐。不癖不工。然畸人之诗多境。达人之诗多魄。文人之诗多色。旷士多相。儒士多性。非可以一槩论也。余读全阳君李公诗集。瞠乎其富矣。其工可及也。其癖不可及也。公以燕颔封侯之相。有盾鼻磨墨之能。蚤尝佩符。绶树旗旄。绮罗歌管。声伎满前。而必以骚人韵士自随。及乎图形獜阁。授钺专阃。则宠已极矣。位已高矣。尚退然有轻裘缓带之风。旋即纳节还山。婆娑野服。人不知为旧时将军。所居兼有楼台山水之胜。天水霞鹜园林花鸟。足以自娱。而蹄轮所凑。琴棋渔钓。谈笑忧乐。一于诗发之。方其左据梧右执酌。伸纸拈韵。华墨淋漓。𨓏𨓏一押屡叠。宁衍毋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17H 页
涩。气魄张旺。工性俱到。其境与色与相。不须论也。呜呼。处功名难保。晚节尤难。学士大夫之所不能。而公能之。此又在于诗之外。古人曰诵其诗。不知其人可乎。
古今文选跋
重光协洽之夏。陪家大人于马曹直庐。省吏自外来。袖书而进曰。有质于市者。用十五钱而得。敢献。取而阅之。文仅百馀首。稡四代而去取。于唐宋则十之一。而若明若清殆半焉。仙经梵呗。戛戛乎难读也。狼爪猬毛。森乎慄也。巉岩绝壑。可望而不可狎也。已而䌽花绮叶之索然而无气也。孱车羸马之负重而涉远也。大抵多刻削剿赝躁薄浮艳之辞。而平和冲澹雄深浑厚古作者之旨。无一取焉。噫。此必好奇者眩于奇。以是为真奇也。吁其惑矣。夫文之本曰诗书易。诚奇矣哉。然闾巷歌谣而诗。朝廷政事而书。初未尝有意于文而奇。独易者。圣人所以因象设教。无一字一句非实理。而其文则出于假借虚设之辞。故后世为文章者藉口。以为奇乎奇已。非真知奇者也。况奇而不知正。徒循背水之迹而败。不若左山陵右川泽之循常而勿失。唐宋兼用奇正者也。明清纯乎奇者也。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17L 页
人之遽见乎此者。若醉舞方张。歌吟笑号。清筝檀板。迭出而挑荡。闻箫鼓筦磬曰此古乐之真。况可以语夫咸茎韶濩哉。呜呼。其惑之甚矣。为此选者。奈何其束缊灌膏而助之澜也。既以是识其末。亦语夫世之学为文者。
三山图志跋
慕其道而思其人而爱其地。道不在于地。图而诗而志犹外也。又欲遍求记述。不其张大矣乎。然退陶夫子尝倩人模武夷图而跋焉。寒冈郑先生续而志。夫爱出于思。思出于慕。图之不足而诗。诗之不足而志。志之不足而又记述而张大之。乌可已也。岭南之三山。即我东武夷也。宜庵安公有三山图。吾先子尝识之。公癖于游。遍观域中名山。仙佛之灵异。骚墨之脍炙。殆搜括无遗。而独于是三山惓惓焉。既图之又志之。岂无以也。公有玩世之气。嘐古之志。而不幸生晚。慕三先生之道而无所师承。只思之而已。游三先生之墟而无所寻逐。只爱之而已。于乎。知慕而知爱者。今世亦不易多见。公之图志。宜其见赏于人乎。今观录中所载诸名胜。皆三先生之渊源后承也。其间秉儒拂竖文帜者。𨓏𨓏多倾盖解榻。乐与之唱酬。三先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18H 页
生之道。亦未必不在于人。不但如陟岩栖访雷龙。俛仰于无边楼下。想像其遗躅而已。知公当日必有讨论名理。讲问绪馀。不虚作一行也。公之孙钰袖其志。要余跋其后记。余幼少时。一再承公之颜色。魁岸朴茂。能文章笃行谊。独畸于命。其气之郁崛不伸。一于游发之。而其游也必以三山为依归。于乎其可敬也已。况立斋先生既弁以序。录中有先子文。余何敢辞。遂忘僭而续貂。因又标题义例。略加檃括以归之。
燕槎记行诗跋
诗有境有神有法。境寓于目。神寓于心。法寓于手。驳乱厖杂。用韵语点缀之。敷陈其事。出于六义之一。四诗变而三都作。杜之北征。韩之南山皆类也。夥而不缛。繁而不褶。法从手分中出。而非境与神俱往。亦不能也。余尝与林玄居侍郎。对直禁省。课日传筒。一押数十韵。偏师攻城。自以为多。今读燕槎记行诗一千七十有六句。口呿而不下曰。多乎哉。古未尝有也。马氏论子长文曰欲学其文。先学其游。玄居之所游历。无或助发其志思。方其随手淋漓。结构裁制。自合于法。而境与神俱到耶。韪其盛矣。然成周盛时。列国傧价。只皇华四牡略干什。而礼乐文物。沨沨瀜瀜。可以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18L 页
观可以吟。今子所记。不越乎寒暑阴晴山川险易。谣俗见闻起居兴寝而已。虽欲为吴季札之阅韶武。韩宣子之观易象。又欲为董生之游屠市不可得。嗟呼。如余蹩躠踸踔。方羊于蚁磨之域者。不羡子之游而羡子之诗之富且多也。遂援笔而书其后。
海印寺诗帖跋
申按使圣汝。巡路访余。要偕往海印。余辞以热闹。圣汝曰山中无按使。非海印无以辱吾子。强而后诺之。留寺之日适雨。醵酒赋诗甚乐也。归而列书诸诗于帖以遗之。又为余作晚归亭记。余素知圣汝胸中有丘壑。方翱翔馆阁。而每寄怀于烟霞泉石。𨓏𨓏不乐在京。余尝访于郊坰。骑白牛被鹤氅。自处以方外。相视而笑。今年以节使上行人赴燕。而余自都下引年而归。从此会合无期。略缀数语于帖尾。以见平日相与之意云。
耽罗录跋
耽罗世所称灵仙窟宅。而绝在重溟千里之外。以其绝也则人惮之。以其灵也则人愿之。愿者好奇而惮者惜身。好奇者少。惜身者多。故膺是州者。每出于中下之选。武而閒梯。文而散秩。而馆阁贮望之英。戎垣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19H 页
袭世之豪罕与焉。然其地三面异域。一帆重译。陆海藩蔽。系国安危。抚御之难。防守之严。贡献之重。词讼之殷。非他州比。而九镇三邑之弹压节制。黜陟刑赏之便宜自断。俨然有方面之体。其遴选之不可忽如此。余半世林泉。宿癖烟霞。平生宦迹。多在于海山松桂之间。即所谓好奇之尤者。而崎嵚濩落。栖迟簿墨。所用非其所长。亦所谓中下之选也。即无论惮与愿。余之得是州也固宜。余承 除命。自临瀛而家。自家而京。自京而湖。周流水陆数三千里。积百有馀日而后始到州交印。又再易寒暑而后。始纳符还山。其间道途险夷。家室离合。山川谣俗之异。楼观宴游之胜。风土寒煖之殊。大而钱谷甲兵。小而鱼果畜牧。公而政令教条。私而问讯迎送。课日有记。随事辄录。至若涉沧溟登挐顶。访羽人于鹿潭。拜石丈于灵室。刻名瀛邱之石。题诗天池之瀑。自以为极登临之娱。偿宿昔之债。而文辞凡陋。记述冗杂。混雅俗于一𢎥。有子长之观而无子长之笔。为可愧已。然余非真好奇也。又非欲文字誇耀也。尝病世之为州县者。惮则避之。愿则求之。惮愿由于己。而苦乐及于民。余莅州不敢以地之远恶而厌薄之。自勉则燥湿不择。临民则齐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19L 页
鲁待蜀。孜孜乎图报之念。恻恻乎如伤之心。兢兢乎诘戎固圉之政。不专以搜奇剔胜啸傲吟哢为事。则览是录者。或有以知之云尔。
示三儿帖跋
余不解书法。閒中遣寂。偶书三帖。一则古人箴铭也。一则古人家诫也。一则我所著记若铭也。帖既成。分授三儿。各有标识于卷叶。今此所书。皆格言至训。修齐之道。学问之方。无不备并。与吾家世守之规。槩见于其中。因念书法非儒者急务。而字画之不为荒惑。亦游艺之一事。故退溪先生尝临书唐敬身万竹山房帖。以与侄子曰惟好之笃则无不可得。凡学皆然。又书铭箴诸训与其孙曰。为学之要。悉具于此。然不体行之无益。末乃以束之高阁。付之尘蠹为戒。余无身教之实。何敢效先生之为。而其所期望于后生则一也。余无庸更勉。须各以退陶所训。铭心而服膺哉。
世德帖跋
余既书示儿帖。分授诸儿。侄震相又请余以退陶先生万竹帖古事。噫虽微汝言。余于子侄何间焉。且于汝别有所期望。文章笔札末艺也。不足学。儒者有真个事业本领工夫。古人谟训。可书者多。而汝已自知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20H 页
之。无待余耄言拙笔矣。姑记吾先世学问渊源孝友德行积累启佑之实。书于帖以遗之。既遵守之。又展拓之。此帖无愧为吾家墨帐。题之曰世德帖。勉之哉。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说
  
复性图说(原图在性经)
右图愚妄尝窃取朱子之意。手画成图。而附于复性篇之下。谨按大学序曰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章句曰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此图之所由本也。上图直拈本然之性。而仁义礼智。书于心性圈内。所以明此理之受于天而具于人也。明德与本然相对。所以明虚灵不昧之体。虽属于心。而其所以然之理即性也。率性与天命相贯。所以明率循当行之道。虽在于人。而其所从来之原即天也。其外若降衷若秉彝若恒性若成性。皆编中所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20L 页
载经训。而列书于各圈。所以明性之名义也。总会于率性。所以明性之体用也。中图专言气质之性。而圈以墨黝。气拘欲蔽之后。始失其本善之性也。性以白书。浊驳昏昧之中。尚存其本然之体也。上线之连贯本性之初。非有二也。下线之通白。本明之随处发见也。心画之与性俱白。未发之前。心与性浑合无间。亦无有不善也。下图因其明而复其初。依旧是本然之性。而复之之工。全靠于敬。由敬而明其德。由明而复其性。上图自上而下。下图自下而上。此图之序也。知性而后尊性。尊性而后养性。养性而至于定。定而至于尽。尽则斯复。复则斯尽。此工之效也。戒惧谨独也。闲邪存诚也。主静也扩充也。各以意义之相近。附于各圈。外相联属。中实贯通。上而一天字为其头脑。中而一明字为其机括。下而一敬字为其关棙。学者潜心而默玩。则其于动静弗违表里交正之工。或庶几有补云。
寿静斋说
冽水丁令公。为乐瓢柳丈作寿静斋铭若序。反复乎静者之未必寿。动者之未必不寿。又致诘于静寿之易以寿静。夫寿为人之所欲。而圣人只曰夭寿不贰。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21H 页
修身而俟死。盖静寿云者。槩言其理如此。虽圣人何常责必于天耶。故论仁智山水之乐。亦只曰仁者静仁者寿。而未尝言静者寿。若必欲体静而责效于寿。则是真若有羡于火候抽添之术。而其所谓静者。亦不免倚着一边之病。冽水公之言。其殆有激而发。而殆非柳丈之本意也。柳丈学问人也。读书求道。日以搜赜践履为事。得胜地于水晶山下。取其音之似而以寿静名斋。盖其隐约恬静之趣。积累悠久之工。有似乎山之寿静。而其深造自得之妙。则实有取于周子主静之旨也。夫以身言则处为出之基。以心言则寂在感之先。多小大事。莫不一本于静。而用工节度。又专以一敬字通贯焉。无道家者流偏枯自私之病。而寿之理。亦未尝不在其中。此吾儒家正法。而柳丈铭斋之意。其或在是欤。况余学未成而早从事于世路。方寸躁扰。根本不立。深有愧于众人无静之戒。而窃有感于静坐善学之训。倘于异日者。从游于寿静山水之间。获闻绪论。以变其轻儇浮厉之质。敢以是说先之。以请教云尔。
阳舍说
阳在德。为刚为明为君子。且太阳之所照。地之东南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21L 页
先受其赫曦。故人居必背阴而面阳。尽乎阳之无往而不贵也。表兄文玮若侨居于州南之阳亭。日谓余曰吾祖峄阳公。世居江阳。余自江阳而移阳亭。合三阳而名吾室曰阳舍可乎。余惟礼不忘其所自出。教人厚也。然君子必顾名而思义。玮若氏读书治易。明乎消长之道。阳在内而方进则为泰。在外而方消则为否。推之诸卦皆然。修之于心而行之于事。凡光明刚健者。皆阳之类也。消沮柔暗者。皆阴之类也。吾知子之居是舍也。舍幽暗而就阳明。朝旭满窗。方寸炯然。玩乾德于园花。见复心于床琴。山吾验以自卑之高。水吾体以至柔之刚。将无所遇而不值阳也。奚特地名之偶符。寓古人蜀舍之义而已哉。玮若氏曰善。遂书以与之。
海说(耽罗志)
海水味咸。咸者水之本味。泉井甘。离土未久。带土味也。江河淡。流动不止。变其性也。淡而贮久则咸生于底。咸而搅极则淡浮于面。此可验也。海亦有淡水何也。至大则无所不有。井本甘而蜀有盐池。水本清而泾泥数斗。理或然也。海随方异色信否。曰五方五味五色。均出于五行。气行于天。质具于地。何疑之有。海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22H 页
何以有潮。曰潮者水之气也。盈天地都是气。而气必有盈虚消息。曾以物之最钜而无是耶。非独海也。水皆然。验之砚水可知。(贮水于嵌穴砚滴。日再泡起。出于窍外。)盖大地浮于水。气升则潮生而地浮。气降则潮退而地沈。地之浮沈。与潮之进退相应。而人在这里不之知。正如舟中人。不知舟行疾徐。海则出于地外。人自见之耳。海有终极否。曰岂有无终极之物。海外诸国虽绝远。人所不通之地。有人物则便属此地面。地面之外。必有无涯积水。天包地盛得住气。旋转无些停息。使地不坠水不溃。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辨
  
山海经辨
天地之初无物也。只是理与气。理一定不易。而气有万不齐。就万不齐之中。未尝无一者存。此至要约也。今夫凝而为山。流而为川。人横目纵鼻。禽兽头皆横出。草木倒生。煦蒸沸郁。絪缊综错。随物赋形。形形色色者是气也。而一受其形。历万古而不易。理为之主也。苟一日无是理。桃树上生李花。马耕牛驰。潜者羽裸者鳞。天地几乎熄矣。间或值理之盭。逢气之乖。石语山行。火寒泉热。此非灾则怪。故君子语常而不语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22L 页
变。语人而不语鬼。朱夫子答或人鬼神之问曰此一说。但非理之正。余读山海经。多识于草木鸟兽山川方译之名。诚辩博矣。然其中虎齿豹尾。九首一目。珥蛇䰱尸之说。奇虚诞妄。天下岂有是理哉。此必索隐好怪之士。采摭异苑。傅会而增饰之。假托禹治水时事。以取重于后世。果使其说毋谬也。非知道者所欲闻。君子耻一物之不知。故大学曰格物。格物者。物理之无不究也。今人于耳目所及。日用应接之地。未始下穷格之工。必于荒唐诳怪不可测知之事。乃扼掔而明證之。可谓知理乎哉。后之览是经者。但取其文辞古健。有漆书竹简遗意。则余亦尝爱读之。若以为传后可信之书。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况山海经。
伪古文十六言辨(秋史金正喜谪大静。著伪古文十六言说送示。故作此辨。)
愚于考校之学。未尝下一日之工。古文设或有一二可疑处。至于禹谟十六言。是圣圣相传之心法也。非圣人道不得。程朱之表章发挥。后贤之尊信讲明。何如也。是果荀卿而能言之。梅赜而能成之耶。若曰伪作则必有罅漏。何不明言其可疑处。他条可伪。而此条不可伪。幸完于焚烧之馀。不入于撺动之中。明是天意。今不求之于心学精微之蕴。只从言语文字上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23H 页
考校辨说。信枝叶而疑本根。执他赃而證此案。深所未喻。试以原书观之。以荀子所论道经。(荀子解蔽篇曰。昔者舜之治天下也。处一之危。养一之微。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知之。阎百诗曰此篇又有精于道一于道之语。遂檃括为四字。续以论之。允执厥中四字。成十六字。伪古文盖如此。荀子非能造语精密。十六字之义。是古圣相传之精言。特出于荀子。不可以檃括成文。出于作伪而废其言云。原书之言止此。)为十六言之所自出。而成于梅氏之手云。此求于言而不求于心之病也。观于造语精密。相传精言等语可知。且既曰相传精言。何待檃括成文。既曰出于作伪。何以不废其言。前后自相矛盾。言议不翅燕郢可怪。
尤所未喻者。引重于朱子疑古文一款语也。朱子而不知其伪。则开口便说危微精一。直是见瞒于梅赜。而冒托于舜禹。何以为朱子。知其伪而取其言。则阮逸之参同契。戴师愈之麻衣易。皆明言之。董韩一二语之依俙近道。尚表章之。独于此胡无一言。夫论学必有主见。十六言而有可驳则驳之。朱子而有可疑则疑之。方为直截。今乃归宿于彼而借重于此。反以疑古文三字为一大套。而冒之曰朱子亦尝疑之云。朱子何尝疑十六言耶。阴主己见。阳附朱训。即江西一派传授法门也。考校家亦袭用此例否。且以朱子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23L 页
之疑古文。为第一见解。非可比论于论性说心云。是马郑足以传圣门之统。而朱子事业。亦止于训诂字句而已。识见之谬。不足多辨。
荀卿果有说礼说乐之功。而未闻大道之要。至以性为恶。且以解蔽篇观之。处一之危。养一之微。是何样语也。人心之危。道心之微。一于道精于道等语。皆因尚书本文而吞枣说去。下四个惟字。旨义始明。曾谓梅氏而檃括则梅为知道。荀为说梦。斥梅而许荀。亦所未喻。
说经有两涂。理道之学。传于孟氏。而至宋而极其明。考校之学。始于汉儒。而至明而尽其精。主考校者。争锱铢于鱼鲁。鉥心目于丹铅。反以谭理道者为陈腐泥古。殊不知信枝叶而疑本根。执稃壳而遗精凿。终归于无用而已。说经而不知道。如王安石至欲以字说易天下。欧阳子乃以系辞为非孔子作。何以辨书之真伪。
伪古文辨[下]
京岭闻见。本自不同。果无归一之道。则无所事于更辨矣。但岭即守株。如洛中诸儒贤文字。亦或窥管。而于说经处。皆究理道之原。论礼乐之本。未尝以考校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24H 页
字句真伪。为一件大事业。岂诸儒贤皆不能读诗书易礼春秋。而近日何处得来好门墙。陡出于京岭诸儒先之上。虽欲呼而进之。谁肯舍康庄而就崎岖。
十三经。固陋果不甚熟读。汉儒同异。尤所瞢如。但注疏之分别指示。或近于自广狭人。戒慎二字。谨受而为顶针。亦愿高明之姑置所长。更熟未熟书。方有实用耳。
庸学之表章。程先生而非朱先生也。孔思遗书。汉儒已有此言。非专为庸学发也。推尊汉儒太过。此等处每不免拖泥带水。又谓中庸不止此一篇。如急就篇之当小学。恐混泥沙。如十六言之厄耳。
无论荀之引古文引道经。便以为梅所檃括。则未有出于伪而言无疵者。禹谟注之手泽尚新。中庸序之道统相传。当置朱先生于何地。疑古文一言。足以赎其过耶。是惧是惧。
孟子虽不说道说理。心心相传。如合符契。若以理道字之偶不见于古典。而一切呵斥。则中庸之定理正道。亦出于程子之杜撰。而不足为思孟相授之要领耶。考校名目。前所未有。特以近日清儒之专事考證。较同异于白虎。发幽隐于丹铅。其源出于汉儒之专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24L 页
门。故不得不以考校为学名。以明其非朱非陆。自传其统。非明而借名于明。亦犹非朱而引重于朱耳。凌驾前辈。别立门户。功力倍之。气势张焉。合经术文章而为一。诚韪矣。然终于本根上欠却平稳工夫。聘雄辩而誇独见。翻掀噭嚷。使人不敢开喙。即此气像。已非儒家法门。虽说得宝花乱坠。非知道者所愿闻也。未知辨伪书之功。果可以能补世教而明儒化耶。妄言及此。主臣主臣。
曾闻以错综马郑。恪遵程朱为目。故借用之。不意反为语病耶。既许荀卿以传圣经之统。又尊郑玄以集大成之儒。然则羲文周孔瓒享谱承。当直归于汉儒。再明于清儒。其间孔门诸子及有宋诸儒。自当为一别派。意径语脉。明明如此。说经两涂之鄙说。何不槩于高见。而反欲借重于朱子也。若以朱子一言之许。便为定论。则竹石之赞。宜无苏程室之辨。鹅湖之讲。宜无早晚说之异。论礼一段之从郑。恐不可执以为推郑太过之證案。此等处。更当商量。
前所贡疑。即引重朱子一款语。冀闻精核之论。以解愚滞之惑。而终不明白说破。鄙说不嫌于直截。而盛谕每近于遮护。实所泄泄。试以来纸观之。疏家注家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25H 页
之孰优孰逊。朱学陆学之孰多孰少。初非十六言真伪之肯綮。而张皇震耀。以为制人之把柄。有若对策逐条搀引题外。誇我见识。古人论学𨓏复。何尝有此个规模耶。鄙所叹服者在此。鄙所不服者亦在此。叹服者闻见之该洽也。不服者主意之挤助也。日月征迈。终无可合之路。从此关口。十分恕量如何。
思虑无出入辨
金南辉以心无出入。思虑有出入之说。与震侄往复屡回而终不合。余闻而辨之曰。孔子曰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此心有出入之说之所本也。程子曰心何尝有出入。只以操舍而言。此心无出入之说之所宗也。其后我东先辈。多主心无出入之说。已成定论。今见所论。乃以心无出入。思虑有出入为言。判心与思为二。转失孔程本旨。盖心是活物。俄在此而倏在彼。谓之有出入也得。心本无形。出非外而入非内。谓之无出入亦可。两说皆通。不可偏废。今欲别立新见。迁就为说。不念心与思之非二物。乌乎可哉。心之官曰思。思者心之职司也。今以心为天君。思为百官。是人君一身。存主则为君。出入则为臣。非直语病而已。如曰目无开阖而视有开阖。耳无通塞而听有通塞。则果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25L 页
成何样话头也。若以心与思。殊看于出入之有无。则所谓心者。果是赤肉团上。有一个无位真人。而所谓思者。初不干于惺惺主人而后可。是思果出于那里而与心为一耶。与心为二耶。且辨说中许多證引。以明思虑之有出入者。适所以说得心。讳却一心字不敢说。反曰心为之主宰者。乌在其体用为一也。此说之误。不在于出入之有无。而专在于心思之二视。望须濯去旧见。勿主先入。只将两说是非。体验于身心上。向后看如何究竟耳。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祝文
  
关王庙祈雨文(代本倅作)
于赫王灵。地水吾东。东人稽首。我帲我幪。矧惟玆土。遗像在宫。王在在宫。神兵如林。何来虐魃。大地如燖。王灵孔迩。民望益深。瞻彼庙貌。其下有川。旂纛委迟。直诉云天。挽河倒海。瞬息翻盆。民抃于野。咸曰王惠。王在在庙。亦庶以豫。
贡马放船。祈海神文。(在耽罗时)
重溟浩淼。黏天无壁。藐玆耽岛。亦系王域。每岁献马。实维臣职。维溟有神。指挥风伯。群帆顺涉。千里一息。有或臭载。孰任其责。神非不惠。吏实欠恪。今玆贡船。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26H 页
既发还泊。一只渰没。众命伤衋。咎实在余。怛焉悚惕。惰慢不躬。不早察饬。若己推纳。靡甘寝食。再占箕毕。重整舻舳。黄帽倚棹。白浪满瞩。若妇若孺。携手顿足。须臾举碇。生死俄刻。敢徼神惠。借以一席。有风自南。弗徐弗亟。如鱼振鬣。若鸟举翮。人胥欢忭。马不耗缩。瓣香赍诚。共吁冥默。有感必应。此理靡忒。宛宛灵神。庶监我愊。
社稷坛祈雨文
尸土司稼。尤重玆岛。潟确艰畬。浮坟易槁。功倍于陆。播必及早。当节愆旸。四畦如扫。视天梦梦。为民懆懆。若有沮魔。乍阴旋杲。㫰再轰烨。才溢行潦。继或霏洒。若露栖草。咎在长吏。神实民葆。忘己之咎。冀神之造。恕我疵尤。鉴我洁澡。夬赐甘澍。多黍多稻。
四面厉祭文
潦飓为灾。民既无食。重之疾疠。瘥札相属。哀我无辜。罹此荼毒。静思厥由。责在司牧。不仁不惠。获戾于神。咎实在余。胡移于民。人死为厉。古亦有言。海路渰没。千百其群。烦冤不散。雨喟风呻。船来自北。如火传薪。召灾作孽。其理或然。玆庸闵恻。益致诚虔。既吁土神。爰暨四坊。人神一理。各有主张。招呼约束。屏詟遁藏。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26L 页
俾彼阴沴。不日廓清。如寐之觉。如醉之醒。神归其类。人乐其生。不相侵害。报祀维宁。
倻溪先生宋忠肃公。焚黄告由文。
恭惟先生。学有端绪。邹书义仁。两全忠孝。会友芹宫。晦老知心。约游清凉。择邻龙岩。心传七峰。业启新渊。学优而仕。玉立朝端。瑟山戢寇。商圄理冤。幸际勋华。擢以瀛宪。 康陵初服。谁秉国论。憸壬入腹。忠良骈首。议之中学。怵以奇祸。公奋不顾。我骨可碎。七谏齐声。三启益峻。岭海五年。良玉不烬。养得气刚。媲古铁汉。本之有在。孝友出天。黔娄少连。合为一人。横流砥柱。历典冰檗。文星晦彩。善类衋恻。帽岩绰旌。荪洞显碣。文成启雪。邃学卓节。 赠典再下。幽光益阐。政铨文衡。品秩清显。节惠临宣。笾豆静嘉。 恩灵降歆。佑我邦家。
聱汉先生孙公墓。竖碑告由文。
衿绅旷慕。德义名节。危邦洁身。不俟终日。邻焰炳几。草书告绝。趋向既正。不挠不涅。风波壁立。势利屣脱。律己莅民。具有本末。讲树犹存。巫风遂歇。七滩泠泠。宛其遗躅。樊翁钜笔。铭诗最迹。事有未遑。尚阙显刻。舆情久阏。亟图牲石。工已断手。众皆拭目。菊山之阳。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27H 页
有崇三尺。乃竖乃告。恪荐泂酌。
邹川孙公墓。竖碑告由文。
陶山倡道。南士是程。佩绶抠衣。储宰建宁。黉堂十规。讲席九经。师门奖诩。识博义精。偃室丽泽。学与政成。倡议建祠。海东考亭。扶护斯文。功孰与京。琴鹤归来。鳌渊洁清。堂扁慕礼。寤寐墙羹。迹公终始。簪笏非荣。龙蛇之变。子孝妇烈。寔公遗教。历世不沫。风猷绵邈。文籍燹佚。况彼隧道。螭首顽缺。云仍赍咨。亟谋竖碣。三尺贞珉。百世信笔。永绥楸柏。佳城郁郁。先告事由。酒馨牲腯。
新溪书院追享时告由文
冈翁倡道。并时诸贤。鲁取君子。孟接芳邻。公维师友。德备行全。溪堂岩舍。百世遗芬。宅既处仁。教又裕昆。荀龙谢凤。爰有四难。弓箕继武。宝树联芳。有俨庙宫。晴晖之傍。追举跻侑。神理允当。载涓吉辰。增贲斯文。上下乔梓。左右篪埙。如闻唱喏。耸我衿绅。
     
(右晴晖堂先生李公)
晴翁冢嫡。两冈高弟。父师期勉。粤自蚤岁。笃学好礼。识邃文敏。刱院渊上。扶榇西原。义重事一。终始诚勤。陪五贤疏。修大君墓。卫道之功。报本之孝。矧伊联棣。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27L 页
好个门庭。三紧有诫。四难并称。先公啜食。礼合从侑。载举缛仪。一堂左右。
     
(右心远堂李公)
山居肥遁。读书求志。蚤得依归。雨师炉鞴。父子箕裘。兄弟篪埙。溪堂讲会。左右诸贤。磨砻薰炙。成此德器。温和性气。真实操履。藤翁有诔。污不溢美。先公之庙。并侑弟昆。一室联卓。情礼则然。诹众涓吉。蒇玆苾芬。
     
(右山居斋李公)
四凤齐声。公居其三。其出也讱。取以名庵。讷言敏行。先圣有言。诚心卫道。终始师门。雪月衿抱。冰玉精神。力辞剡召。素志弥坚。乐有贤父。矧伊伯仲。征迈博约。世所推重。并侑先庙。公议齐发。一堂陪侍。百世芬苾。
     
(右讱庵李公)
两冈门墙。贤父家庭。金昆玉季。趾美联声。好古谨礼。废举守分。道统有录。手书签面。伯氏志墓。貌古气纯。嗟志未伸。终老林泉。一室五贤。公议百年。礼合从祀。衿佩齐跄。神人一理。世德增光。
     
(右旬白堂李公)
伊阳书院追享时告由文
粤昔渊上。有俨门墙。青衿蓊蔚。哜胾升堂。醇儒并时。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28H 页
起自同乡。蚤岁抠衣。隐德褧裳。岛讧雪涕。戮叛卫疆。功而不居。义声弥彰。旅翁花树。烨烨其芳。媲古百忍。以慎为防。邦人矜式。揭祠伊阳。有子克肖。薰袭义方。知分名轩。辨诬构章。若蔡有沈。趾美胚光。礼合跻配。询谋允臧。父子同堂。上下连床。如承唱喏。神理洋洋。弓箕继躅。俎豆升芗。卜日虔奉。衿佩济跄。先事敬告。冀歆泂觞。
     
(右㝏翁张公)
邓林擢秀。溯厥灵根。采玉于山。个个玙璠。炉鞴弓冶。寒旅两门。温温其仪。蔼蔼其言。陈章辨诬。彼舌莫扪。乡饮有序。古俗犹存。轩名知分。益验本原。民彝物则。天叙五惇。思不出位。行必着跟。滔滔滥觞。警尔愚惛。儒林景慕。百世难谖。宜享豆笾。谂于舆论。矧惟先庙。桑梓之村。乐有贤父。世德弥敦。卜日追配。衿绅骏奔。云仍肯构。乃墉乃垣。同堂芬苾。一室渊源。恪蒇馨芗。清酤在樽。
     
(右知分轩张公)
云溪祠追享时告由文
世入崖舟。天临析木。夷齐之节。周程之学。江阳有祠。高风绵邈。爰暨后承。次第配食。贤孙追享。兼改题版。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28L 页
先事告由。式歆明蒇。
     
(右员外郎郑公)
鲁连有海。蚌珠如月。诗传望云。勋著捧日。薪火绵延。蕉荔蠲洁。贤孙啜享。三位加一。事有后先。礼无轩轾。同时改题。陟降临莅。
     
(右襄烈郑公)
蚤就有道。实地着跟。同堂赫舄。我自超然。娥林有志。江阳有祠。埙篪并肩。三位同时。文庵追享。公议亦晚。因事虔告。兼改题版。
     
(右甘隐郑公)
蚤飏英声。中罹国乱。执靮参勋。炳几筮遁。 改玉褒貤。先飨豆簋。有侐云祠。祖孙昆季。埙篪并啜。神理始协。兼告改题。衿绅齐集。
     
(右琴月轩郑公)
童年志学。中岁肥遁。春花雪松。炳几危逊。甘隐为兄。避地娥林。同堂惠好。亦有文庵。后先跻侑。百世芬苾。改题升号。兼告事实。
     
(右龟潭郑公)
士重名义。先炳其几。北浪滔天。孰垫孰矶。公在其间。宦迹蹈机。微衅见绝。依旧布韦。同我惠好。避地山南。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29H 页
三难并躅。四友知心。高风若浼。旷世犹钦。有俨云祠。两祖联卓。后先啜享。同堂棣萼。事有未遑。舆议郁抑。今玆揭虔。事体称亭。改题升号。次第礼成。雁序齐齿。醴泉溯源。以妥以侑。歆此洁蠲。
     
(右文庵郑公)
  常享祝文
笃实之学。明哲之智。惠好同归。是兄是弟。(甘隐)
县治留爱。岛讧奋义。炳几自树。视此褒貤。(琴月轩)
惠好同心。隐遁求道。永世歆服。高风雅操。(龟潭)
一片岭月。九疑山云。诗以见志。百世难谖。(文庵)
安峰祠位版奉安文
截彼星岳。拔地巃嵷。滀气储灵。有列群峰。究根溯本。有俨郡公。公在胜国。邈若虞唐。星之妇孺。尚袭遗芳。方严俊伟。仁厚谨约。基深施庞。震耀燀赫。如荀八龙。若奋万石。五子三孙。踵武名硕。逌曾暨玄。两世六贤。延及远裔。磊落卿班。嵬嵬十八。遗像俨然。世厥先德。夫孰与京。记昔凤院。四位跻升。德业勋伐。节义文章。非敢轩轾。公议允当。中尼而撤。依旧同堂。有庙崇崇。安山之阳。岁久倾圮。宜改而新。载拓梁桷。益备仪文。后影前主。礼又则然。亦粤三贤。一气传薪。邃学卓节。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29L 页
宜享豆笾。无以像为。于祖有光。载举缛仪。衿绅济跄。明蒇泂酌。永世无疆。
     
(右原享十八位)
庄陵名节。生亦有六。心孤迹晦。事又难白。卓哉孤隐。秉义弥贞。朴儒何山。望月何亭。一诔一诗。闻者涕淫。蚤岁投绂。遁迹娥林。冢绝鸟翔。庙存蛮爇。晚始褒旌。并六为七。溯厥先德。芝醴孕毓。赫赫鼻祖。有庙孔硕。帧俨十八。藻蘋式馔。因其改庙。追造位版。三贤跻祔。情礼俱宜。玆涓吉辰。并举缛仪。尊灵如水。矧尔传薪。同堂合侑。百世毋愆。
     
(右孤隐李公)
思圣论道。三德勇一。衰叔学弊。尽坐气薾。扶竖脊梁。痛加磨刮。先生以之。奋起侠窟。在宋横渠。在国花潭。敛我跅弛。乃沈乃潜。四字诚正。无庸汎滥。植剑如林。明德如鉴。从师松堂。取友南冥。莫曰迟暮。日就高明。有来抠衣。有贲招旌。骢马牛刀。舆望益殷。眷彼湖堧。百世师尊。莘莘衿佩。济济豆笾。矧玆星山。是公贯乡。有赫其庙。列像同堂。有俨十八。惟祖暨孙。改庙题版。益备仪文。跻公于傍。情礼允叶。永模来孝。增烜灵牒。庶几无斁。瓣香齐摄。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30H 页
(右一斋李公)
凤阳祠奉安文
姿挺玉雪。志励冰檗。出而需世。八州刍牧。刘钱媲美。庾被齐躅。载其清德。绣褒鞶锡。胡不展布。廊庙台阁。验于民社。即此是学。苟无其本。曷云能然。家庭私淑。溯自冈门。愚爷并世。炉鞴乡邻。濡染承受。馀事诗文。平生二恨。蕴未克伸。口绝闻达。与世抹摋。求忠于孝。檄为亲屈。警彼流俗。清翁有碣。昔岁揭侑。公议不沫。山斋权奉。亦已多年。载营新祠。同我衿绅。一邦柯则。百世苾芬。将事之始。敢蒇明禋。
     
(右颍西全公)
商颜毓秀。儒风代起。文庄之世。颍西挺峙。胚胎踵武。公袭厥美。文学行义。诗礼弓冶。少弗求售。暂游莲社。返我脩姱。日用博雅。操履端确。衿韵萧洒。邻比讲磨。清翁道谊。箴斋主一。书绅绝四。三易堂扁。益验笃至。本领主静。每事听天。迨其晚节。依近泷阡。源头百行。孺慕终身。幽幽谷南。松竹林泉。丧馀却肉。临化犹然。无闵得正。立斋有言。士林舆诵。愈久难谖。模楷矜式。矧伊后昆。蕉荔之享。经纪有年。今玆告成。吉日载涓。祖孙同堂。神理亦安。将事之始。同我衿绅。永垂柯则。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30L 页
式歆蘋蘩。
     
(右谷南全公)
孝阳祠奉安文
粤昔岛讧。血涨区宇。禄食劻勷。窜伏林莽。维时奋义。多在布韦。道州当冲。孤城四围。公起雪涕。揭竿为师。君父蒙尘。忍以贼遗。兵不在多。所仗惟忠。有侄桓桓。匣剑如虹。尾鞣首膊。并力摧锋。军号夜击。贼所震慑。卫我乡邦。义士云合。韪公器识。笃好经传。不有素讲。其何能奋。丹书未传。日录晚出。事不终晦。迹公始末。公议赍咨。未及阐扬。尸祝载营。孝山之阳。卜日揭虔。同堂叔侄。一方风声。百世芬苾。
     
(右杜谷裴公)
一门忠义。百世风烈。杜谷为叔。云溪为侄。儒而知兵。蚤受阵诀。岛夷之难。公年十八。徒死非夫。手剑腔血。同堂奋义。起自岩穴。首尾捣批。左右提挈。一战双获。贼势屡挫。金面鬼哭。铁桷晕撇。捍卫一方。功孰与匹。旋登虎榜。暂縻郡绂。爵未酬勋。寿又中阏。名垂盟券。迹载隧碣。山高水清。遗芬未沫。爰及后嗣。有炜棹楔。惟忠与孝。其理则一。宜享于庙。公议久郁。今玆揭虔。两位芬苾。英爽如临。神道永谧。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31H 页
(右云溪裴公)
南溪祠奉安文
曰惟东都。士夫冀北。文元之乡。濡染善俗。有卓任公。蚤自竖脚。黄甲展限。朱门谢妁。厌彼脂韦。甘我藜藿。潜郎攻驹。随分殚竭。世不我知。行休已决。归来梦羲。尚友贞节。清风百世。松菊犹芬。苟无其本。曷云能然。儒有席珍。公乃其人。实地操履。馀事诗文。经明行修。才高志确。读书之力。尤验穷约。并时名硕。一辞推服。暨我后承。讵缓崇泰。鳌溪清驶。众岫环拥。爰谋畏垒。宛接遗躅。卜日揭虔。衿绅齐遬。享我芬苾。贻尔矜式。
  
常享祝文
文学操履。矜式一乡。清风栗里。故事南康。
明谷书院追享时奉安文
礼不忘本。学必有源。四世箕裘。两汀篪埙。相承有光。宜先揭虔。爰初立庙。舆议未遑。缛仪才举。世德弥章。题版重新。更陈明禋。一卓陪奉。神理孔安。于惟先生。行备学充。遗风百年。矜式乡邦。矧伊胚光。赫赫灵根。启牖后人。永享豆笾。
     
(右戒轩裴公)
月岩祠奉安文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31L 页
有赫苞山。代有名硕。竹斋如矢。公承其直。花妍石春。文悟天植。薄试名噪。师儒舌啧。一射中的。纵横礼乐。馀事纂组。靡书不读。九流沿溸。象数医卜。英誉蚤飏。晋涂宜辟。乃公操执。矢不枉尺。铨门送款。公不一迹。畏彼鹗舌。畀尔鸾棘。十载郎潜。两郡冰檗。湖田剔蠹。燕槎洗橐。归解其装。有书盈簏。盖其蕴抱。不染流俗。上绳祖武。下贻孙则。材未展布。寿又短啬。后学赍咨。新庙有侐。有俨元配。是似是续。礼合情文。永祀无斁。
     
(右太虚亭郭公)
湖溪并世。道德性命。士生其时。砥砺名行。公蚤依归。趋向以正。退诗笺嘱。朱祫礼柄。仁说理欠。亦究其竟。兰翁有言。师门證订。一言奖诩。人无改评。槩公天赋。材高志劲。疾书满壁。积唔悬檠。职是竱笃。日倍记性。聪明博洽。始莫与并。及亲有道。学贵主静。内行友睦。过里犹敬。临化口号。益验神定。惜未遐享。饱饫晚境。殁宜祭社。新祠洁净。衿佩齐趋。檐桷交映。恪荐芬苾。永世有庆。
     
(右静观斋郭公)
  常享祝文
立朝名检。居家友睦。绳前柯后。政事文学。(太虚亭)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32H 页
师受两门。仪表一乡。静中观物。永世流芳。(静观斋)
桂阳祠奉安文
鹫岭岧峣。源远流长。孝冠百行。终慕扁堂。德兼仁勇。矜式于乡。大本既立。馀事可略。出而需世。北门锁钥。粤昔靖难。人各树勋。六臣骈首。臣分尽焉。凶魁僭乱。假义射天。猋锋向西。人莫与抗。我掣其尾。孰斧其吭。西征有录。屡经兵燹。 貤官赐券。惜未加阐。迹公本末。孝而移忠。立朝肮脏。莅郡廉公。东阁一诗。亦藉文垣。后人追慕。永世难谖。尚稽尸祝。舆议久郁。朝令所拘。私自绵蕝。衿绅闻风。蕉荔升芗。世德相承。并侑同堂。
     
(右终慕斋辛公)
鹫岫储灵。我公挺生。迹公平生。一部孝经。瀡滫无缺。戚易有度。推之友睦。姜衾韦树。斋扁望慕。于霜于露。闻岩古家。公实肖孙。早谢公车。婆娑林园。割田置庄。追踵希文。麦舟之义。爰暨乡邻。萑苻投金。化彼狼心。郭墓有田。樵牧勿侵。玉讷诸贤。一辞推服。持斧有言。可镇颓俗。盖公异质。非由学得。器不斲雕。以全其朴。乐善好义。鲜与伦比。所以儒论。屡请旌貤。阏不以闻。为世道噫。云仍赍咨。先建是祠。卜日妥灵。庶寓旷慕。
凝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第 332L 页
爽惟明灵。陟降垂裕。
     
(右竹亭辛公)
  常享祝文
忠孝两全。儒武一致。尸祝非私。俟后百世。(终慕斋)
孝拟裒柏。义均苏庄。乐天忧人。衣被一方。(竹亭)
明洞祠瓶斋朴公常享祝文
渊源师友。道义昆季。孝推一乡。泽流百世。
家庙焚黄改题祝文
厚德卓节。施及后人。菲材 宠擢。猥蒙殊 恩。易以文资。荣及九泉。祇奉 命书。敬录以焚。英灵如在。感慕深新。
     
(右曾祖考位)
幼蒙提掖。长被陶甄。追惟往昔。音容宛然。不肖峻秩。仰藉贻昆。祇奉 教书。敬录以焚。不昧者存。歆此苾芬。
     
(右祖考位)
位不称德。至恸在心。文苑经幄。身后兼衔。实赖遗荫。叨冒崇班。祇奉 教书。敬录以焚。卅载风木。哀霣增新。
     
(右考位)
先考墓所竖碑后告由文(甲寅)
幽志显碣。既埋既竖。用石三片。更护莎土。仪文略备。情事庶伸。履玆霜露。节物推迁。茫茫厚土。哀哀风木。汛扫茔域。昊天罔极。